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活动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活动(推荐8篇)

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活动 篇1

比赛一开始,顿时场上的气氛就紧张起来,整个操场非常的安静,大家都在注视着即将上台的三年(2)班的同学们。比赛开始了,每个班的学生都很认真很有感情地把自己班准备的中英课文朗读出来。有的班级做了漂亮的头饰,有的班级配上了形象的动作,有的班级分了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有的班级还制作了道具,有的班级还配上了相应的音乐,还有的班级带了很多实物等等。总之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朗读,明显地看到了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声音洪亮,表情丰富自然:四年级学生的表演充满了童话的色彩,声音整齐,有感情;五年级的学生读得比较流畅,对课文掌握得比较好;六年级得的学生反而显得有点紧张和不自然,但协调性很强。

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活动 篇2

2014年8月10日,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NOC) 决赛落下帷幕。参加本次活动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让笔者感触颇多, 感慨、感动、感激、感恩……那么多的感受一起涌来。从初赛一路走到全国决赛, 我们团队每个人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洗礼和淬火, 经受了凤凰涅槃般的考验, 最终取得了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全国一等奖、恩欧希大奖。

●理念:坚持让学成就学生

本次网络教研团队比赛, 力图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翻转”——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 体现“人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

这些理念与我校“让学”课堂的理念不谋而合。近几年来, 我校一直践行着“让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让学”, 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突出以“学”为本, 聚焦言语实践, 关注问题意识, 积极引导课外。“让学”课堂要让自主、让实践、让热爱。团队成员在比赛教学设计项目的预设环节, 努力践行着“让学”课堂理念。因此, 如何突出以学为本, 先学后教,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直是我们团队在本次比赛中坚持的关注点和落脚点。

●本质:自主合作关注语用

1.落实课标, 凸显文章特色

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语音学、文学、朗读学等诸多知识的学科。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反复研究, 不断琢磨。本次比赛在山东济南, 在赛前培训中, 得知教材版本尚未确定。于是在赛前准备环节, 我们随机挑选了台湾“翰林版”、“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一些文章进行集训。虽然我们平时一直使用“苏教版”教材, 对于相关内容已烂熟于胸, 但在着手于其他陌生版本教材的文本解读时, 难免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我们通过相互的讨论、启发, 很快就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 即无论什么样的文章, 万变不离其宗, 在教学设计时始终要关注课标, 关注学情, 关注文本特质。正因为通过事前的反复讨论, 对文本解读的策略达成了共识, 形成了相同认识。因此, 在决赛环节, 当拿到课题——人教版教材五上的《丝绸之路》时, 我们胸有成竹, 很快进入状态。我们潜心研读文本, 发现这是一篇略读文章, 隶属“走进西部”这个主题。学生学习时, 绝不仅仅是了解西部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重要的是借助文本的品读, 落实教材“单元学习提示”要求:指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 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我们认为, 本课是叙事性故事,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 在写法上很有特色, 首尾呼应。这也是一篇生动的美文, 语言简洁、明白, 典型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 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鉴于以上几点分析, 我们在初次的教学设计稿中设计了一个主话题:“中国使者为什么称丝绸之路为伟大的路”。

但在历经互评阶段后, 我们在对教学设计修改的过程中, 针对主话题及文章脉络有了新的想法。

【许慧】我认为主话题“中国使者为什么称丝绸之路为伟大的路”只关注到了文章的内容。

【王宁】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应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我们是否应该增加一个主话题:“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侯祥敏】这样就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内容的关注聚焦到关注表达。

【王宁】在梳理课文脉络的时候可以利用结构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渗透学法指导, 突出本课重点。研究性学习环节结束后再利用xmind软件画思维导图, 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文章首尾呼应、点面结合的写法。

【侯祥敏】书后生字中“凹”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 为了化解这个难点, 我们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并且, 为了避免文件路径可能产生的问题, 最好在PPT中采用嵌入的方式。

【许慧】在展示性学习环节, 兄弟团队认为我们拓展的图片使用太多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展示性环节利用PPT和电子白板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而延展性环节, 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体会和搜集到的更多内容发布到专题学习网站或班级博客中, 这样大家可以进行阅读共享。

最终的教学设计中, 我们做了这样一些修改:

(1) 主话题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形式。

主话题1:中国使者为什么称丝绸之路为伟大的路?

主话题2: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2) 板书变成引导学生画文章结构图。

(3) 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体会和搜集到的更多内容发布到专题学习网站或班级博客中, 这样大家可以进行阅读共享。

2.自主合作, 变革学习方式

“让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让自主、让实践, 所以课堂真正的精彩不是教师的设计有多么精巧, 而是学生学得有多精彩。因此, 在前置性学习环节中, 我们团队设计的是一个个精致的学生活动:我来学字词、我来读课文、我的研究、我的发现……

在教学设计的整体安排上, 我们一致认为:应突出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设计, 应该至少有两次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从关注内容到聚焦表达。要保证这两次合作学习到位、有效, 在教学设计的细节上必须对学生提出:要在充分的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 即每个小组成员能主动展开讨论, 仔细倾听同学发言, 及时进行补充交流, 对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 学生小组学习的要求就更具体, 合作也会更有效。

●效果:媒体整合达成目标

虽然平时做个PPT不是什么问题, 可是参加这次比赛, 我们平时掌握的那点信息技术技巧, 简直是杯水车薪, 难以挂齿。但是我们没有胆怯, 采取自主学习、快速学习的方式, 现场“恶补”信息技术。通过快速学习, 课件制作熟练了许多, 但还是遇到了困难。比如, 在制作课件时, 需要插入一个视频, 本以为是“小菜一碟”, 可一插入PPT中就播放不起来。于是我们将视频转换MP4、AVI、FLV……格式, 一番尝试后, 最终FLV能顺利播放。本以为大功告成, 可是我们发现在上传前视频播放很好, 但是把视频下载下来后播放, 视频怎么都播放不起来。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又重新转换格式反复上传。依然还是失败, 我们的心像一块巨石坠入到了谷底。眼看还有最后一分多钟比赛时间要到了, 如果再播放不起来, 就回天无力了。这一刻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觉得心脏都要骤停了, 眼睛死死盯住电脑。大家屏住呼吸, 快动呀!一秒、两秒、三秒, 动起来了!动起来了!我们忍不住欢呼起来!真是太险了。完成视频上传后, 大家都不住地感慨:我们的技术还是不过硬, 信息技术能力还需要磨炼, 还得下苦功夫呀。

为了完成竞赛规定的项目, 我们现场学习了很多的技术:如何运用录频软件, 如何运用“狸窝转化器”转化文件, 学习了一些简单动画的制作技巧……但是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团队中每个成员真正爱上了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理念再加上超一流的技术,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比赛,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让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媒体的精心整合。

例如, 探究性学习阶段, 我们适时补充有关丝绸之路的音乐、舞蹈等图片资料, 化抽象为具体, 丰富想象, 以此学习文章的表达,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内化语言, 提升语文的能力与素养。

延展性学习阶段, 更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设计了拓展阅读或者拓展练笔, 要求学生把阅读的收获和“小练笔”及时上传到班级博客上, 班级的其他同学就可以阅读共享, 写作共享, 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

另外, 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不仅贯穿于课前的预习指导, 课中的讲解指导, 课后巩固阅读环节, 还尝试制作了微视频, 反复播放, 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现场竞赛, 团队的每个成员充分意识到,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学以致用, 能够围绕学习目标恰当地选择技术工具, 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

●协作: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无论是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初赛, 还是全国决赛阶段, 我们团队都做了赛前的模拟准备, 在学校李洪祥校长、丁雪飞副校长、蒋崇勇主任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下, 我们团队成员针对比赛的每个环节, 在文本解读、课堂设计、课件制作、评课、说课等方面进行了高强度的、艰苦而又富有针对性的训练, 都进行了充分的预设……比赛中的辛苦更是外人无法体会的。赛中, 团队成员白天经历争分夺秒的头脑风暴, 晚上几乎是奋战到凌晨三四点的推敲研讨和智慧碰撞, 清晨又是闻鸡起舞地接连作战……比赛的两天,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只睡了一两个小时, 还有的身体不适, 带病坚持。为了更从容地参加陈述答辩环节, 我们对评委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大量预设。既有语文专业问题上的反思, 也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自省;既紧密联系课标, 坚持最新教学理念, 又关注本校教学特色。特别是针对可视化陈述的内容, 我们精心准备, 献计献策。

【王宁】我们陈述的思路一定要清晰, 不妨分为“设计理念”、“设计亮点”、“修改完善”几个阶段, 第一部分一定要清楚地阐述我们本次设计的理念:翻转课堂、让学和思维导图的理念。

【侯祥敏】我校一直在践行着“让学”课堂的探索与建构, “突出以学为本, 聚焦言语实践, 关注问题意识, 积极引导课外”这几条, “让学”课堂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要在我们的陈述中体现出来, 而且要联系本课的教学设计作概述。

【许慧】《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文体阅读的要求, 具体到本篇课文, 我们指导学生抓住故事类记叙文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来练习概述, 准确把握课文要点。这也是一个亮点, 可以把标题定为“落实课标, 凸显文体特色”。

【侯祥敏】媒体整合是另一个亮点。视频、图片、音乐、动画、校园博客、专题学习网站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丰富了学习途径, 化抽象为具体。

【王宁】在修改完善环节, 因为我们不仅听取了01团队较好的建议, 对于小组交流时的要求提得更为细致, 自己也对原先的教学设计做了进一步调整, 所以, 我建议将这部分分为“同伴互助”和“深入反思”两方面阐述。

【许慧】如果将我们的初稿和修改稿在PPT上同时出示, 对比鲜明, 效果可能比较好。

【侯祥敏】PPT的制作直接反映我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为了使其更加精美, 我们可以选用更具观赏性的字体, 采用不同的动画方式, 增加PPT的艺术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 由于事先大量准备, 评委所提的问题我们对答如流, 切中要点。最终, 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 全面彰显“让学”课堂魅力, 以其鲜明的教育主张、完善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及精当的陈述, 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现场观摩的兄弟团队都情不自禁地为我们鼓掌, 那一刻, 我们感慨万千, 又幸福无比!

●反思:深刻体悟走在路上

【许慧】作为教研组长, 我平时比较注重教研形式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经历了大赛的磨砺, 我发现除了经常采用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说课、讲述教学故事、课例研讨、示范观摩等形式之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网络教研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提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从事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可视化表达的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教师必须能跟得上节奏, 踩得准步伐, 快速吸收新生事物, 成为更专业的技术人员。

【王宁】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虽然参赛的过程是艰辛的, 但正是这样的比赛给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而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我们专业成长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值得欣喜的是, 我校坚持的“让学”理念与比赛中翻转课堂的理念不谋而合,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毋庸置疑, 如何把观念更好地转化为行动?教师如何巧妙地隐藏自己, 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 我们将继续研究。相信在不久将来, 我们会做得更好。而且, 我还有个想法,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可以拓宽视野, 不要只局限在本地区使用的教材上, 将目光投向更多教材:浙教版、沪教版、S版……用每一篇陌生的课文来挑战自己, 用你的设计将每篇文章都变成“学材”, 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侯祥敏】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 这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非常新鲜, 但我更想说的是“真好!”“人心齐, 泰山移。”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 我们携手并肩, 相互支持和鼓励, 这样的感觉真好!在交流研讨时各抒己见, 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 就能看到同伴的精心设计、精妙构思、精当表述……太多的金点子让人忍不住赞叹, 这样的氛围真好!循环互评凝聚的不仅是几个人的智慧, 透过交流的文字, 我们甚至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这样的收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真好!当然, 在海纳百川的兼收并蓄中我们不仅有分享, 也有对信息的甄别和筛选, 教育智慧就在这样的团队互助中一次又一次地交流、碰撞。“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成灵光。”团队教研亦是如此, 这样的比赛形式一定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活动 篇3

随着现在课改不断推进深入,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小学教师面对现在的教学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理念引领塑能力,提升素质正能量。

1、多读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曾说:“你再忙,也要留给自己一定空间多读一本书”。教师要博览群书,以读书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涵,只有自己拥有一碗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潜心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

2、“走出去,请进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标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新一轮课程改革又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挑战。教师要在机遇和挑战中成长起来就要把“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再把名师专家请进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我校积极派遣教师观摩省数学优质课、市级教坛新秀老课新上课堂展示,参加各类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等。还与深圳春蕾小学结为“姊妹学校”,分期分批组织老师到深圳春蕾小学走进课堂跟班学习,零距离接触名校名师,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感悟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了解和把握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春蕾小学每年派出4位骨干教师在我校扎根一线支教,零距离的走进课堂,及时且有针对性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走出去,请进来”使我校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更新了教育观念,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同时使我校骨干教师快速成长起来,通过她们的带动,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1)教师精神层面的用情、课堂上的用心、教研上的用新。首先,全体数学教师能够自制数学课件熟练地利用多媒体平台驾驭课堂教学,做到事倍功半提高上课的效率;其次,我校实行推门听课,教师可随意走进教室听课。刚开始大部分老师都手忙脚乱带有排斥感,经过几次数学课专题教研交流大家的想法,打开教师心结。现在上课不管何时何地老师们自信淡定,更希望同事们来参与、多交流、共分享。再次,数学教师的公开课、常态课教学质量提升很快,课堂开放了、课堂精彩了、山里的孩子活跃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

(2)教育教学成果多点开花,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近年来,数学教学成绩快速提升。2010年之前,我校数学科教学成绩处于全区下游水平;2010后,我校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攀升,在全区质量检查中屡创新高,现在已经稳居全区各校前列。同时,老师们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2014年4月申报的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教研制度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现已立项,正有条不紊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打造优质数学团队。

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1、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把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研究方式、学习研究时间等方面予以落实。

2、继续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书面报告。

3、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评课更能及时找出解決问题的办法。

三、加强数学课堂实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们上课的情况无非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与学都达到预期效果;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学生都辛苦,教与学都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上好一堂数学课.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校内教研工作,每周安排一名教师上教研课,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设计有效地监控教学进程,维持、反馈、调整教学行为。教师对教学的监控能力越灵活,教育机智掌握越好,就越能提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功的机会,教学效率就越高。所以,我们组织教师看优秀的教学录像,听取点评;教研组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注重对年轻教师的栽培。

年轻教师有活力,年轻教师有空间,年轻教师更需要我们关爱。学校的教研活动应当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以老带新,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帮助青年教师扎实练好教学基本功,例如:不提供教案及教学用书进行第一次备课,然后由数学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第二次备课。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有关数学比赛活动,例如撰写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说课稿等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五、运用校园网络,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新时期教研的一个新的阵地。学校教研工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校园网资源共享打破时空界限,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获取前沿教科研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交流平台,探索网络教研新模式,加强教师的互助协作与交流互动。进一步加大网络教研力度,让信息时代的便捷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4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王 东 参加人: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胡校长、王老师点评两节实习教师见面课。其主要点位如下:

8、9的认识》

1、能引导学生对主题图进行仔细、全面的观察,从中找出数量是8、9的物体,并进行有序的数数。同时注意了在数与物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8、9的具体数量。

2、在数数的过程中,对有争议的数量,如有的学生说蝴蝶有8只,有的说有9只,教师能灵活的引导学生采用数一数的方法进行验证。

3、能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数,除顺着从1数到8外,还让学生倒着从8数到1,培养了学生数数的灵活性。

4、能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全面发挥了教材内容的育人功能。

5、能结合摆点子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8和9的关系,为比大小,数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6、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7、建议:

(1).数数的过程显得有些墨守陈规。因为以有前面数数的方法做基础,学生已知道怎样数数,所以建议在数8、9的物体时可放手让学生数,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引导,只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物与数一一对应;

2、按一定的顺序数;

3、注意8与9的关系。这样既可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进行后面的教学。

(2).在进行比较大小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点子图填数并比较大小,作到数、形结合。(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信息重组的能力。

《周长的认识》教学过程清晰,展现出了课型。

1、利用课件,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一周的含义,为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作好了必要的准备。

2、教师创设小圆点谁先回到起点的问题情境,自然的使学生关注一周的路程,生动、形象的媒体演示,丰富了学生关于图形周长的感性认识,使图形周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得以构建。

3、通过与书上概念的比较,引发了学生对“封闭图形”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4、让学生摸周围物体的面的周长,描书上各种图形的周长,将周长的概念推而广之,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中来,到具体中去的思维过程,从而牢固的建立了周长的概念。

5、求各种图形的周长能引导学生作到方法多样化。

6、整节课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练习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巩固周长的概念。

7、建议:

(1).在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后,教师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测量方法做适当的小结:1.直的边的图形的测量方法。2.曲边图形的测量方法。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策略优化等思想。

(2).可结合测量,进一步追问各种图形的周长是哪几条边围成的?从而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进一步巩固周长的概念。

二、胡校长谈我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模式。

1、研课。研课小组要做以下几件事情:(1)研究教案;(2)研读教材、教师用书;(3)收集资源(主要是案例);(4)听试讲。.2、上课。

3、议课。主要议类结构(即这一类型的课该怎样上)

4、共同反思。

5、组内对活动进行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篇5

1、课改实验,在思想观念、操作实践、实验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层面和范围的经验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机制健全等亟待加强和提高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做出新的思考,开始新的探求。只有让数学教师全员学习,系统思考,追求创新,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得到发展,朝着“为学生造就高水平教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双高目标迈进。

2、如何发挥优势,发展优势,培育更大的优势成为我们的新课题。为了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和整合我区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独特功能,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必须加强小学数学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夯实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素质。

3、学习与提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迫切要求,但却苦于单打独斗,缺乏组织引导。而学习型教研组正吻合这种需求,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以愉悦的心情教学,以科学的教学工作,以出色的工作培养学生。

二、研究思路:

(一)实施目标:

做好教研组工作,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目的是探索新时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的方法途径、运行模式,促进小学数学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引领教师形成“自学习机制”。充分体现团队学习,切实提高数学教研的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引导教研组不断提升整体实力,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从而达成小学数学教师自我超越的愿景,多出名师。

(二)实施内容:

1、学习型教研组基础建设

教研组普通存在“学习智障”,个体自我保护必然造成团体成员间相互猜忌,导致高智商个体,组织群体反而效率低下。因此,组内人员的团结、上下协调以及群体环境的民主、和谐是建构学习型教研组的基础。学习型教研组必须建立共同愿景,透过组织共识,使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利用教研活动的强韧纽带,依托教研组的坚实载体,在校本教研的平台上,开展好相关活动,不断满足坚实成长的实际需要。在满足教师个体专业化成长的`基础上,引导个体乐于奉献,为创建学习型教研组的组织目标奋斗。

2、学习型教研组精神建设

强调终身学习。组内人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成员间在教学、教研中不断学习。

强调全员学习。教研组内不论是普通教师、教研组长、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全身投入学习,尤其是担任决策层的校级领导,更需要学习。强调“自学习机制”。组织成员要在教学中学习、在教研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在学习中教研,学习成为工作新的形式。

强调团队学习。不但要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发展,更要强调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依靠团体的深度汇谈,一起思考,得出更正确、更有效的结论,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3、学习型教研组组织建设

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各个教研组织作保障。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有利于培养年青教师,为教育教学管理输送后备力量;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培训、展示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小学数学教研组的组织建设,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在各年级段建立小学数学教研组,规模较小的学校也要在各学段建立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师数较少的要建立小学数学综合教研组,并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在固定的年段数学教研组基础上,可结合学科跨越、年段跨越、兴趣一致、机制灵活的数学沙龙、数学茶苑等予以补充。

4、学习型教研组队伍建设

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需要一支乐教研、会教研的教研队伍。教研组长、教研组成员组成了教研队伍。在加强教研组建设中,既要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性与专业化,又要不断发展和优化这支队伍的组成元素。

教研组成员要主动学习,自觉提高,把参加教研、提升素养作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岗位的生存方式,作为教师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长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热爱本职、珍惜机遇。策划和带领全组成员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成长。教研组成员要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多层次地组织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以教学引教研,以教研促教学。提高有上进心、有潜力的年青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同伴互助的能力。

5、学习型教研组制度建设

学习型教研组建设,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和实行规范的管理。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我们要加强教研的活动制度建设,加强教研的评价制度建设,强化教研的考核制度建设,突出教研组的激励制度建设。

活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用开展教研活动来有效解决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把继承成功经验与鼓励创新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形式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与方法探究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传统的年段(或学段)数学教研组活动予以巩固与发扬,继续实践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强调月末例会,定期上示范课、公开课、外出送课等;还可以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环节大胆创新,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行动模式,努力形成一个教学、教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三、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让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学习,通过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让每位数学教师了解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意义和任务,并制定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体现创新精神,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落到实处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第二阶段数学教研组围绕《实施方案》,展开小专题研究。依托数学骨干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利用各种教研资源,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立足教师专业成长,广泛、深入、细致地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全面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并积累过程性资料。

第三阶段数学学习型教研组各成员总结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体会和做法,提炼出体现我校数学特色的教研组建设经验,加以推广。

四、条件分析: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我校数学学习型教研组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三)活动保障

1、各年级组积极、主动、认真、有效地开展活动,风气浓,效果好,参与面广。有在研究的小专题每学期研究活动不少于8~10次,人人参加活动,个个融入教研。教研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要求、定内容、定人员)。

2、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例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论文撰写等等。同时,要讲求活动的质量,注重教师的价值引领,促进教师的精神追求;重视开展群体互学,促进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教师教育理念先进,有创新精神,善于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提炼。组内校本教研活动贴近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形成教师本人特色的教学模式。

3、教研活动开展有记载,有总结,有成效,有过程性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及图像资料等。

4、充分利用优质教研资源,加强年青教师培养,追求从“点对点”到“面对面”培训,加强组内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力量的整合,体现小学数学特色,教学质量整体有提升。

小学数学科组教研活动计划 篇6

(2011---2012学上学期)

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我们数学组所有老师都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大部分班级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这是与学生的努力离不开的,当然还有我们的老师辛勤教学的因素,两者都有吧。

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们根据上个学期的经验,又制定了一份最新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具体内容有下:

一、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研究、勤于总结,确保课改实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研组规定单周三进行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

2、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思想上要趋于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过程上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课堂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要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

动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要有所突破,课堂上学生自主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要充足一些,教学的环境要宽松一些。要上好课改实践课,分析研究,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3、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要通过比较,研究新老教材的变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让全体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新一年级教师要用好上好新教材,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真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余年级老师也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以发展为根本,关注落实过程性目标;以生活为依托,着力构建鲜活性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

4、积极探索评价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开展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可尝试开展成长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促进评价的内化。

5、以课程为抓手开展课题协作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为主课题,创设合适的外部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为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6、加强课改过程管理,制定好课改实施计划,明确课改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馔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切实做好“五认真”工作

“五认真”的每一环节,都要讲究实效,要把备课作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要精心备课,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整体结构的设计,注重设计学生的学,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2、加强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特别关爱他们,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歧视责骂他们,不打击他们,让他们也有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感,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结合本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大胆尝试“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本学期教科研组成员要结合本校运用现代媒体的特色,进一步开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围绕“学习资源的开发”、“情境氛围的创设”、“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方式的建立”等子课题扎实规范地开展研究,深化课改的理性思考,增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五年以下教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竞技比赛,择优参加下学期市级课改评优活动。关心培养新上岗的教师,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同科之间要加强协作活动,青年教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善于总结。青年教师一学期要求制作2只有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搜集一个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资料,完成1篇教学论文,上好1堂公开课,选送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多媒体可见参加源城区级评比,促进教师现代信息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四、发展学生个性爱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孩子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他们真的是最重要的。只有他们的综合素质上去了,我们祖国的未来才更加的光明;反之没有优秀未来的民族是不会在世界强国上站住脚的,早晚会被淘汰掉。我们数学组所有教师本着教学第一,育人第一的原则,将会在新的学期将我们的所有学生教育好,我们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将学生们教育到最好!

陈朋生

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活动 篇7

一、学习——为了能真正走进知识背后的知识

礼记中有“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句子。厚积才能薄发, 深刻的理论需要大量地、充分地积蓄。我们的教学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支撑, 因此重视全组成员理论学习是关键。我们是这样进行学习的:

(1) 分散学习谈想法。为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带领组员分散学习了 《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等专业杂志, 及时了解数学教学的动态, 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2) 集中学习汲取营养。集中学习时, 不但要读, 还要有听的习惯, 可以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数学教学实践、理论文章, 以及一些比较新鲜的教学信息。学习后, 让组员谈谈自己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一般我们采用讨论式和提问式的学习方式, 作为组长自己带头抛出自己观点, 并提出问题, 这样组员们也会畅所欲言。要说就必须经过思考, 不管是怎样层面的思考, 至少每个人都思考了, 不再是形式, 不再是应付。大家带着问题读, 结合教学实际读,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将所掌握的新理念、新方法转化为平时的教学行为, 充分发挥出专业理论在课改中的导航、护航作用。不少教师还将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感悟、体验, 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写成论文、随笔、案例分析。

比如教学 《圆的认识》, 我们因为懂得圆的本质定义, 所以在教学时围绕探究圆的本质定义展开, 效果很好;又比如解方程:40÷5X=80, 学生提出疑问:可以先算40÷5=8, 再算8X=80, X=10。他们的理由是5X就是5×X, 原来方程就是:40÷5×X=80。我们的教师因为预先设计, 所以向学生说明:5X是一个代数式, 看作一个整体, 所以应该先算5X等于多少……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们庆幸我们阅读了, 我们有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

二、科研——围绕课堂主阵地开展活动

“思想有多远, 我们就能走多远”。我们深知学科的繁荣借助于教育科研,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因此, 要本着“学校就是研究中心, 教室就是研究室, 教师就是研究员”的宗旨带领大家一起行动着。我们立足课堂, 捕捉课堂中的疑点、难点、新点, 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研究。教研和科研有机融合才能焕发出课堂生命的精彩。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并将计划落到实处, 写出有创意、有分量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推出体现课题研究思想、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研究课。但不管是什么课题, 我们始终从“以人为本”出发, 本着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思想, 把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 形成了这样的运作模式:通过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来提炼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来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让课题载着思想走进课堂, 课堂是那么有生命力。

教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 不仅让我们教师自己迅速成长,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我们的课堂上,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是一种数学的方法, 数学的能力

三、活动——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

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我想, 每次活动都是固定重复前一次的校本教研, 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会懈怠, 如何把教研活动既开展得有声有色, 又落到实处?作为教研组长的我在组织活动时尽量做到实、精。

1.要有宽松的研究氛围

我们有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 每个人都愿意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思考, 懂得思考的力量, 尽管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是不一的, 但至少我们知道一个能思考的教师, 是一个不断提升的教师;我们也会虚心向专家、名师以及教研员虚心请教, 在请教中我们经历了反思, 磨砺了思维品质, 获得了更多思考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执着和好学, 我们成长着, 我们收获着。

2.保证活动质量

在活动中成长, 在活动中提升, 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 因此我们本着活动宜精不宜滥的原则,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1) “教学设计——说课评点——课堂实践——评课研讨——案例分析”

开放式教学系列研讨活动。此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 发挥集体的智慧, 对选定的教材精心策划、反复推敲, 将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 备课组再推出一节观摩课。课后, 结合教者的教学反思和备课组其他教师的意见, 在教研组内进行评点、分析。

第一, 在实施备课组“单元过关”计划中, 依靠集体力量, 发挥集体优势, 围绕“单元目标”共同分析研究教材的每一单元内容, 找出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系统把握教材编排体系。

第二, 备课组集体对各章节教材进行分析。我们先个性化备课, 每个教师可以在课本上体现研究的痕迹, 教师课前对文本和图例要做最基础、最本真的个人钻研, 比如我们的教师先自己做完所有题目再上课。

第三, 注重双基落实的同时,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四, 根据本章节的学习内容, 适当地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利用集体的智慧加以整理、归类, 使之更具系统性, 易于让学生理解。

课堂是动态的, 学生是精彩的, 我们努力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 努力从学生的提问中挖掘有价值的问题。为此, 我们还进行了 《小学数学师生有效对话的研究》, 教师在什么时机理答学生、如何理答是我们正在关注的问题。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 但也是有收获的, 《方程的意义》《数字信息》……都凝聚了备课组集体的智慧, 展示了我们团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机制, 更彰显了教师本人的风采, 也提高了教师的能力。

(2) 思想交流。一个苹果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个苹果, 一种思想换一种思想, 那就是多种思想。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课后如果不进行交流, 那么等于没有进步。所以我们一般是上午上好课, 下午及时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先让上课教师自己说说本节课设计的意图, 遗憾的地方, 或者动态生成与预设大相径庭的地方, 然后由组员说说需要商榷的地方, 要求每人至少说一点看法, 这样促使每个教师去思考一节课的目标定位、材料使用和方案设计。每次教研活动组员都畅所欲言, 最后由教师以案例或教学反思的形式写成书面文字, 相互阅读。我们不求观点的完美, 但要求有所思、有所想。我们深知, 鲜明的理念, 全新的框架, 明晰的目标, 有效的学习是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本领。

3.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每个成员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按计划结合课题, 认真备课授课, 对自己所教学科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 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明确教学目标,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 不增加学生负担, 并努力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活动 篇8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小学开始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但是缺乏目的性只是盲目开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由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学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再加上数学作为一门教学难度比较高的学科,需要教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现阶段小学领导和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及考虑的关键问题。只有做好了数学教研工作,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率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意识薄弱,教研活动缺乏科学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的数学教研领导能力比较差,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管理方面,而对教研活动没有提起充分的认识,科研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科研人才对教研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导致教研活动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创新性也不足。再加上部分小学由于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数学教研活动开展的需要,致使教研工作往往不能按时、有效地开展,所以,最终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难以得到提升[1]。

(二)没有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由于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复杂,在开展数学教研活动的时候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教师往往会产生分歧,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数学教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积极性,导致现阶段我国小学整体教研氛围不和谐。也有部分学校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走走教研的过场,制作相关教学方案、教研记录等资料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说课、评课活动也都是为了应付,并不能切实发挥作用。这样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并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研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研的形式,决定着教研活动的整体效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有专家讲座加学习交流、研究课加反思研讨、专家课题加辅助研究等形式。这些教研活动形式单调、单一,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不愿意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要原因,也成为教师不想教研、不愿教研的最根本因素。小学教研活动效益难以提升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教研活动内容陈旧,大多都是学生学习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等先进教育理念视而不见,导致教师失去了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2]。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不断更新研究内容,教研内容要尽量新颖、新鲜,跟得上教育发展的潮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目标的要求。

二、做好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对策

(一)树立科研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科学性

通过前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之所以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领导及教师科研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小学校长必须首先树立科研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组织能力,能够在组织教研活动中对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其次,要想保证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学校领导必须提高重视,为数学教研活动开展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设立学校教研专项研究经费专门为教研活动服务。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不断学习外界的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以及新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进而使教研活动切实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服务。

(二)改进教研内容和教研模式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现状,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之前要明确主题,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多考虑细节问题,对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某些教师在教授奇数偶数时,对奇数偶数的界定不太统一。部分教师认为0 为偶数,而另一部分教师认为2 的倍数为偶数,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在非0自然数内研究倍数,那么偶数当然不包括“0”了。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师统一认识,明确小学阶段这一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从而使教师更好的进行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3]。

(三)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

教研评价和课后反思是数学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其主要目的是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在自主思考、自主反思的过程中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不是高、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这也是教师教学质量能够得以提升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在组织教研活动中,小学校长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学校领导和资深的教师组成数学教研评价小组,不定期在各个班级中听课、评课,在课后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课堂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指导,进而促进教研活动得到高效的落实。对于教师本身而言,也要在课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评课教师对的评价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认真分析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进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需要小学相关教育工作者树立科研意识,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改进和优化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模式,做好教学反思和评价工作,从而使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更具科学性,更好的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永晔,宋新. 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对策思考[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9:44.

[2]吴成业.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 学校管理,2015,03:40-41.

上一篇:除四害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小白兔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