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美术教学设计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化美术教学设计(共9篇)

信息化美术教学设计 篇1

题:《手形的联想》

案例背景

信息化小学美术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创新和深刻的变革。现在教学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在美术教学应用中,将信息化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去学,在实践中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上《手形的联想》一课中,我在处理教材时运用信息化教育理念,利用学生的视觉冲击和故事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有机统一。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兴趣的自主性学习,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课前准备 为了能上好《手形的联想》一课,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手影游戏的视频,准备了几张自己画的范画和课件,让同学们准备了油画棒,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导入 通过手影,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手影游戏(这一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尝试与交流

1、组织学生体验,展开联想: 一起动动手指,看看你的手形像什么?鼓励学业生相互启发,找出手形中的有趣形象。播放一段手形游戏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手形可以创造很多形象。

2、请学生上台做手形。(在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描绘手形,让台下的同学直观的看他进行的每一步。)

3、老师示范描画手形。(教师进行示范时,一步一步的讲清每一个动作要点。)提示:线条要流畅,运笔不要过快,尽量不要把记号笔描画到自己的手上。

4、学生练习描画手形,交流感受。

三、联想与创作

1、分析、讨论手形的组合。小结:手形的变化和组合都能创造出很美的画面。

2、课件展示一些手形和其他画面组合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画面,自己创意新的东西到自己的绘画中去。)

3.色彩的表现:运用接色法产生渐变,形成丰富的效果。

4、讨论作画步骤,相互启发完成画面。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交流评价(展示台上进行)自评:说说自己的作品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互评:找找同学作品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评价内容:、手形的联想独特,添加有创意 画面饱满,有变化 色彩鲜艳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作业的创意性思维,和独特的表现力。

课后反思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一切直观的东西,都会让学生更加了解其中美的奥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以启发学生创造。使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得以交融,延伸。素材选择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轻松参与。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信息化美术教学设计 篇2

在教育部制定的公共艺术教学大纲指导下编写的“公共艺术”教材内容广泛,几乎涉及到艺术类的所有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对艺术类教师上好理论与实践课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有利于艺术类教师提高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热情、收集信息化教学资源动力以及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广泛受益。公共艺术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广泛渗透性的作用。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美术方面来探讨公共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资源整合研究。

一、信息化技术是构建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的需要

信息技术要想进入课堂,纯靠技术,没有大量的教学辅助资料是不行的,所以信息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我们将以校园网为依托,建设各科教学资源库, 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学会现代化办公、网上备课和多媒体教学,广泛搜集各类期刊、报纸、光盘出版物和Internet上的资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使用校园网络资源平台,构建自己的网络资源信息,能熟练地利用网络平台授课,这是我们在信息化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技能。

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当中运用非常广泛,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艺术类教师,能够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在最近两年左右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建立一门信息化课程,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通过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的构建, 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能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美术作品,这样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上好美术理论课和实践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信息化是实施美术课程教学的需要

美术课程的教学和其他门类教学有所不同,需要大量的资料图片与相关的视频,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源,然后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把这些资源呈现出来,让学生去赏析评价,同时也能直观的感受美术作品带来的美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的做法如下:

(一)情境,提出任务。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电影片段激发兴趣实施教学意图,根据影视情节提出问题实施,师生互动。

(二)探究,分析任务。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在赏析“艺术作品”时不知从何谈起,此时教师发布根据大纲制定的赏析美术作品方法的提纲,分别是作品简介、作者简介、 艺术特色(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中西方同类作品的比较、 作品内涵对我们的启示,以上内容都已经充实到教学资源平台中。教师在各个栏目里分别上传了相关视频和图文;师生共同制作的配乐朗读;名家示范视频和学生课前的绘画作业;中西方典型代表作品,在百度搜索文章。 在“启示”栏目里上传了启迪学生深思的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平台,实施任务。这个环节分两阶段进行: 阶段一,学生借助教学资源平台自主学习美术作品的赏析方法,观看视频了解关于作品、作者、技法传承与创新等相关背景知识;阶段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不同的资源栏目,首先探究艺术作品的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接着探究中西方艺术作品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尊重。接着通过视频向名家学习艺术作品的绘制技法,结合名家技法点评学生作业,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借助信息资源,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利用信息资源,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影响学生的三观,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我们要完成的情感目标。

(四)实践,能力形成。要求学生把课堂所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运用Photoshop软件制作赏析艺术作品的电子杂志,上传至教学资源平台。学生通过作业练习, 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使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利用软件把所学知识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练习,综合评价。学生点击教学资源平台, 进行客观题自测练习。教师依据学生电子杂志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经数据分析每一节课都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六)课外作业,能力提高。教师要求学生百度搜索艺术作品,学生任选一幅制作成“电子赏析杂志”, 上传至教学资源平台,师生互阅互评,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三、信息化技术是美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需要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任务的实施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重视学生综合的分析、信息技术的运用、 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程度和动手实践能力,彻底抛弃单纯以分数作为学习评价制度的旧观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三个方面的作用,形成配套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方案。 学生的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通过校园资源平台上传至网络,通过校园网教学中心和学习中心平台建设,把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进行整合放入资源库里,学生通过学习中心对本课程进行学习,及时把所学的内容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能及时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能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评价模式改变了以往已教师为主的单一模式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模式:

(一)评价形式的多元化。采取语言与图文并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们能直观感受到绘画作品的好坏,通过作品的比较能进一步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中,课题组教师不仅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也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甚至激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形成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模式。

(三)评价手段的多元化。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信息化课堂评价不仅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采用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课堂表现评价表、小组合作记录表、期末考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四、信息化技术是促进美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信息化时代要求我们美术教师不光光只会绘画,还要求我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对美术理论知识或技法进行整合利用,能熟练运用校园网络资源平台进行授课,追踪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成效,不受时空的限制做到及时反馈,及时了解。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与研究, 促进我校信息化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教师从“知识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从课程的实施者逐步走向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职业教育的研究者,大大促进了我校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进行以及课堂教学评价提升的有效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学生参与少。自信息化技术引进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有很大改变。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 能不能对“教学内容”这个要素进行信息化传授——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法,而应当包括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CAI课件、多媒体光盘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样做,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产生深刻的变革。如果师生在一种充满信息化的课堂中,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就具有推广价值,能达到了深化课堂教学目的。

总之,信息化技术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高职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用现合作,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信息化技术在美术课中的优势,努力整合高职校美术课程教学资源,建立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努力寻找适合于高职校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美术教学改革的效果,使高职校美术课程教学走向新天地。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当中运用非常广泛,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艺术类教师,能够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在最近两年左右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建立一门信息化课程,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通过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的构建,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能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美术作品,这样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上好美术理论课和实践课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课改下的信息化美术教学 篇3

一、应用信息化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向导和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利用信息化辅助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电脑的课件、网络、教学软件等可以使平常见惯的范画、情景、实物,与声音、文字、动画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讲授过程由此变得亲切可爱。例如,在《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教学中,我将有关画作扫描进电脑,制作成ppt课件,同时从网络上搜集了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欣然美术作品的同时聆听音乐带来的优美旋律,这对学生进一步分析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起到了良好的启发作用。

二、应用信息化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应用信息化辅助教学,例如多媒体课件等,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美术学科中有很多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于一体,代静为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在学生头脑中提供形象、特点全面的信息,从而突破重难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提高了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度。对教师而言,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避免了单纯语言教学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了開展美术教学更有成效的选择,将一些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和知识,通过语音和画面展现给学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新课程下的美术鉴赏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作为初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过渡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初中时期相对来说比较低层次上的理解上升到高中时期高层次的理解上。我通过思考,将教案制作成较为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并制订了有选择性的学习内容,并为每一项内容作了注解。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同学选择“通过比较初高中美术鉴赏,理解高中美术鉴赏的深度”,有的同学选择了“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也有的同学自己制订了学习内容。例如“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等等,通过这种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同学们都能顺利地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三、应用信息化辅助教学,打造以网络为载体的学习模式

网络在当今社会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与无所不在的信息触角有着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而又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利用网络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利用正在逐步普及的电脑网络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开展美术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早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艺术消费中来,人们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高中学生多数已掌握电脑初步操作,可以让其学习必要的软件应用。教师可将部分美术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小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利用各种常规软件制作成幻灯片或电子小报的形式,以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美术教育教学变得更直观、更迅速、更全面,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篇4

安新县同口镇王岳小学教师————张文香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学科整合、综合能力

内容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教学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扩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

一、激发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的美术学习活动。“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十分强调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学生坐在电脑前,摆脱传统绘制工具的限制,一有灵感就可以用绘图软件大胆尝试,随意挥洒,想法的异动随时修改,无束缚的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组合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高年级则要求运用形、色、机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开发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使学生学会按美的规律去设计生活。这一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美化生活及环境。例如用废品泡沫拼砌《高楼》、用碎布贴《可爱的家乡》用画报贴《南海之滨》等,我们可以先摄录一些优美的环境与建筑物,指导学生分析、感悟与理解。再用摄录投影等方法表现设计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进一步扩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也使教学过程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易的设计制作。

三、能力提高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教学活动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研究,改变教师“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对将要学习的新课程内容,学生用搜索引擎“google”或“百度”自行查找任何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通过主动的探究和欣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预知过程。通过操作鼠标变换设计形式和各种特效的处理,使他们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设计意识与应用都得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四、实践综合

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综合性既是融美术和学习领域为一体,也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并且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开阔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动画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学生则可以引导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如练习绘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插图。另外也可以用综合材料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对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课外或校园的情报专栏等专题性的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制作、展示。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这个“好帮手”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主动请教他人,并积极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合作设计制作。还注意学会在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建立档案、资料库,不断进行参考、比较,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学习。

总之,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小学阶段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设计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从新课程改革的长远发展趋势来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学习负担必将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篇5

一、调研的背景与课题提出 1、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国际化和个性化。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开展电教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俊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如何处理好学与教的问题,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接轨的大课题。

2、基于网络或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下生存,如何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要使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虚拟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

3、恰当运用计算机的交互性达到作者的意志、动作运行,帮助学生建立美术模型、创设美术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课题的界定

信息:指与美术学科教学相关的,以各种电子技术为载体的反映知识运用与规律的现象和特征;技术:指教学资源人设计、开发、利用的能力,中小学美术学科整合指南,有目标地搜索所有人相关信息,并有计划地进行浏览、搜索、兴趣、选取、整理、工作优化组合成超文本素材包;研究: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操作过程,有检测的试探性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思想与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激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把“人的目标”放在美术教育的首位,而我们的教育却长期背道而驰,存在着手脑分离、“满堂灌”的陈规陋习,即使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也是变“人灌”为“机灌”,其价值取向和教育内涵却是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动手又动脑,而不是只看美术作品模仿得像与不像,从而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互动理论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互动理论为支柱,在实施开放式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各要素的互动,使学生在与网络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知识,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网络、师生与教材的互动。而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美术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理想的教学平台。

3、信息教育论

学校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有效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教学信息多元化、教学内容立体化,使师生增强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构想与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丰富视听,增强感官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创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评价制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4、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实验的内容

1、以学生为本,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2、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交互式和创新性与实践性教学模式”。

3、创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结构。

(三)、课题实验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求实态度开展实验研究,发挥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优势,不摆花架子。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美术课程标准》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与时俱进的角色转变,能够更有效地改变以往脱离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方式,归还学生学习自我主动权,更加优化教学过程。

3、整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学习目标和要求,因材施教,借助信息技术的立体多维空间开拓美术认知领域,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4、民主化原则

教学实验民主化。创建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实践中探索各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5、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题实验中,实验探索和理论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摸索、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课题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观摩法、调节法、文献法、调研法和数据统计法。实验中坚持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分类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实验前要对与本课题有关的初始资料,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实验中要注意观察,记录对象的各种变化情况,及时地进行综合分析,整个实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着手,以教育科研数理化统计法科学地检测实验结果,争取最佳实验效果。为提高整个实验效果,控制干扰因素,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预告排除法(2)相对稳定法(3)分散均衡法(4)提高能力法(5)减少偏差法

(五)、实验对象 小学至中学的部分年级

(六)、课题的实施与检测

1、在课题实验操作过程中,课题组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操作性等从理论、实践上不断地进行调整,使课题研究按照目标有序地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积累电教媒体素材优化组合设计)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实施实验目标、摸索积累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问卷调查、撰写论文)

总目标确定之后,拟订各阶段的实施方案,每学期实验计划落实到每周。拟订实验教师的学期实施计划、课时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

2、保证机制

建设实验组织机构,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满足实验要求。

3、确定实验教师和实验班、对比班。

实验教师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实验经验的教师担任。

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各年级平行班中各取一个教学班。

为控制无变量的干扰,整个实验在“半育式”下进行,实验教师的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周课时数同平行班相同,实验周期为2年。

4、实验的具体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

实验教师的选聘、培训,实验班、对比班的选择,确定电教教材,确定实验方案,制定各项制度,印刷各种量表等。

实验阶段:2006年8月——2007年12月

(1)、实验班、对比班检测

主要检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确定每学期实验课时数,编制教案。

实验的第一学期(三个学期)实验课时暂定为二节,以后可根据实验的情况,增加课时数。实验课教案的设计依据实验目标编制。

(3)、选择各种信息技术要有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激发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填充教材中音像和交互式的空白,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多媒体软件在虚拟环境下学习,培养各种能力。

(4)、跟踪检测

制定完整的检测体系及标准,做到随时观察,随时检测,随时调整,使实验沿着科学的、正确的轨道发展。

检测项目:学生行为检测、学习兴趣检测,学习习惯养成检测、基本能力检测。检测工具:实验教师在实验班随机抽取十名学生为样本,在听讲,回答问题,相互讨论,实验,新创意上分为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进行观察。

每节实验课都由实验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观察,填写量表。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能力检测和分析,从横向、纵向对实验课和常规课进行对比分析,用以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寻找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有利于指导下一阶段的实验效果。

(5)、阶段检测

依据实验确定的目标与检测学习的标准,由课题组统一拟订试题,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整、反馈,进一步摸索实践经验。

实验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

1、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评审实验结果

3、拟订实验报告

4、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评审

五、实验条件

1、场地与硬件:电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课件制作软件、微机、实物投影仪。

2、信息资源: 鹏博士 VCD K12 软件 VCD CD—ROM 光盘

3、积极参加省、州、市、校组织的有关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各种培训。购进、自制、网上查找实验所需信息素材。

六、预计成果

1、自制教学课件、信息素材包

2、录制实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3、撰写实验总结、论文

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篇6

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张修玲

学校:洛河中心小学 电话:***

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洛河中心小学

张修玲

摘要: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求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要创新首先就要产生问题。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教育领域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主动有趣的提问、解问、生问的环节,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问题能力,促使他们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美术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依赖有限的教学资源把美术知识和图片资料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要达到的综合目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借助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在网上这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进行学习,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能轻松实现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在教学《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标志,多途径收集图片、光盘、实物等资料,教师则查阅相关网页,下载有关标志的教学信息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欣赏。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丰富了欣赏内容,增加了欣赏兴趣,培养了欣赏能力,激发了创作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以标志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研讨,这就更大大扩容了教学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交往能力。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的原则 1、经济实用原则

现代信息设施的建设是一项花费大、耗精力的工作。它的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趣味性、实效性、典型性。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信息环境的创造要利于学生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便于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对不利于教和学,不能实现高效率的美术教学,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利用网络等形式实施教学。

2、分层性施教原则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这就注定教学没有一个铸就的模式。不同的学生由于在性格、智力上存在差异,施教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教师应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有的孩子电脑绘画技能强,有的孩子利用网络资源自学能力佳,有的孩子网页展示交流作品水平高,等等。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研究、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和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向书本、向社会、向生活索取知识。

3、科学创新性原则

美术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活动。教师在开展“以问为主线”的教学活动时,既要遵循学生的智力发展特征,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既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全面性,又要注意探究问题的针对性。课堂教学涉及的问题难度不能太大,要让学生经过网上查询、人机互动、实践证明等多种途径得到问题的解决,从而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锻炼,问题意识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形式要不断丰富、不断更新,让“问”永远充满生机,永远吸引学生。

三、现代信息技术适用于美术教学的几个方面

1、在美术欣赏方面,互联网上有世界各国的著名美术作品,随意打开任何一幅作品来欣赏、下载打印、编辑。还可放大作品仔细欣赏作品局部笔触。同时还有作品情况、画家生平、解说、音乐等,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的缩短了教师学生收集资料、编写文字等繁重的劳动。

2、从创新的方面来讲,在电脑绘画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颜色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可以自由创作,驰骋想象。

3、从指导、示范、汇集的方面来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美术课,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主机对学生在分机上的作业予以指导、示范,也可以将任意一个学生在分机上的作品示范给全体学生鉴赏进行展评,这一点儿要比传统教学看的接近、更真切。还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汇集到一个文件夹里,形成作品集,供全班学生鉴赏,或发布到网上,提供给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和家长在自己家里鉴赏,也可以从网上征集到家长的反馈意见。

4、从整个美术教学来看,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更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教学的本身就进入了教学现代化的行列,而通过网络传播美术作品则体现了面向世界的要求,对于各种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则迫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努力与未来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对高年级的学生,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具体内容如《民间艺术作品》、《中国建筑介绍》、《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精美的邮票》等和通过一系列的浏览、收藏,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综合性既是融美术和学习领域为一体,也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并且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开阔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动画等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学生则可以引导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如练习绘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插图。另外也可以用综合材料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对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课外或校园的情报专栏等专题性的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制作、展示。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这个“好帮手”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主动请教他人,并积极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合作设计制作。还注意学会在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建立档案、资料库,不断进行参考、比较,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学习。

信息化美术教学设计 篇7

一、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精心备课, 提高教学方案质量

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成效提升的基础, 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 不仅要充分地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充分的兼顾。一方面, 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 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素材, 弥补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缺陷, 使教学活动更加素质化。另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多媒体手段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载体, 一些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 不仅可以演示文字、图像, 还可以演示声音和动画等等。将多媒体手段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 能够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 能够充分融合各种美术教育资源, 将浩瀚的艺术世界凝集于鼠标轻轻一点, 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激发兴趣, 增强美术教学活力

美术活动具有愉悦性, 但许多学生对于语数外考试科目以外的学科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 美术教学中也是如此。此时, 教师应当通过技术化手段让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 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 笔者将多媒体手段作用发挥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更加震撼的艺术境界, 以此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之心。

三、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补充信息, 拓宽课堂信息容量

美术教学中受制于教师自身能力、知识方面的短板, 以及表达方式的限制, 无法完全地将美术教学中相关的信息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这就需要多媒体手段的有效辅助。笔者在教学中从两方面发挥多媒体生动的信息补充作用, 一方面对于名家名作进行生动演示, 向学生介绍世界著名画家的生平简介、人生历程, 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他们的探究欲望, 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作品的产生背景、艺术内涵, 变单纯的作品学习为全面的艺术学习。另一方面, 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美术艺术作品, 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灵活展示, 让学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 遨游于世界各地的艺术殿堂, 融万千艺术为一点, 让美术课堂的信息容量得到了有效拓展。

四、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优化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艺术的境界, 单纯地依靠图画形式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无法让学生的视觉产生强烈的震撼。笔者在教学中以教材中或与此相关的艺术作品为切入点, 运用多媒体将其展示出来, 显示在学生面前的是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以及与此相关的简要介绍, 还配置以音乐朗诵, 烘托浓厚的艺术氛围。在对作品进行简介之后,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切入点进行观察感悟, 并与小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 让他们进入到艺术所要表达的境界, 让眼睛、耳朵等感官相互配合, 提高审美效果, 对艺术作品的内涵具有更加直接、丰富的认识。由此可见, 以多媒体手段为帮手, 学生的自主感悟、合作分析效果更为明显,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五、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搭建平台, 提升教学生动效果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学生对于一些艺术技巧的掌握, 仅仅依靠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是难以达到深刻效果的, 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的帮助, 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生动性。例如在造型表现等内容教学中, 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加深他们的理解。人体各部位长度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 学生难以直观地感受这一点, 对此, 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真人图像进行按比例显示, 从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到老年人, 通过不同的图像比例展示,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各部分的比例特点, 有利于学生在人物造型设计与绘画中掌握要点。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运用于构图、透视、结构比例等各方面的教学之中。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揭示相关的延伸拓展资料, 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尤其是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发挥其应有的成效。

综上所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信息化手段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 让其成为美术教学成效提升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武冰.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 (上) .2011 (05)

[2]丁玉剑.关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1 (15)

信息时代的美术鉴赏教学探索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美术鉴赏 教学 整合 情境 改革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迅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 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从现在高考形式来讲美术欣赏是我省高考科目基本能力中所包含的一门重要学科,越来越被我们所重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课程。“整合”的主要含义是结合、融合、集成、成为一体、一体化等等,信息技术与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整合是指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鉴赏学习目的。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习欣赏与品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鉴赏课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美化环境与生活,激发创造精神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美术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更适合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技术的参与教学可使美术鉴赏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互动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大胆的尝试让我从信息技术与美术鉴赏整合的角度出发,思考将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美术教学中的有效途经。

一、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就美术鉴赏课的特点出发,大量艺术作品与视频、音乐、文字的巧妙结合,使原本不熟悉、略显苦燥的鉴赏内容,呈现出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课堂注入了活力。

如教《人间生活》国内部分,这节课主要讲了国内从隋唐时间美术作品开始向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题材倾向,出现了大量人间生活美术作品,在这节课的开头我运用表现唐代宫庭生活的视频和音乐,先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唐代人的生活中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期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情感参与,和想像力、创造力的发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内化。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突破课本的限制,发挥信息技术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丰富教学知识量,开拓学生视野,开阔思路,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

如《从传统到现代》一课中,主要是讲了中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讲中国部分时,把课本上所提及的美术家分成几个类别,如传统型、融合型中国画家,还有新画种的出现,每个画家的作品课本上都有一副,但并不全面,有些并不具备代表性。我通过网络搜寻画家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和作者简介,使学生对画家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信息渠道去搜寻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这种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增加了信息的获取量,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双边互动,提升教学效率。

多媒体作为联系师生的工具,可用来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情感激励,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创造联系的纽带,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更加畅通,更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如在《原始人的创造》这一课中,运用多媒体将原始美术作品展示到大屏幕上,并从不同的方面将它们分成几大类,比如从外部形式特征与审美观念的关系,把原始美术作品分为规则的图案装饰、符号化形象、夸张的形象、较为写实的形象四种类型。屏幕下方四个不同的容器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类型,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作品应放入哪个容器里。学生经过讨论,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出他们的讨论结果,最后我再通过课件对结果进行汇总,不同类作品进入容器的划线音不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升课堂气氛,促进教生双边互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现代社会,以网络通讯和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目前日益被重视的美术鉴赏教学相整合,有利于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我们要精心搜集适合教材的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应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电教手段,让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我们的美术鉴赏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信息化美术教学设计 篇9

一、“整合”,让学习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美术教材虽然有着丰富的艺术图片素材,但是它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量的需求和艺术素养的拓展。而美术教学不仅仅只是对孩子进行单一的图片欣赏,如今孩子已经生活在了一个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时代,广袤的世界已经成为了学生多彩的书本,大量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声情并茂的信息技术手段呈现。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进行有效学习,已经成为了现在美术教学的常规教学环节。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比如《京剧脸谱》一课,京剧虽然是我国的国粹,但学生对这一祖国传统艺术知之甚少,对脸谱知识的掌握更是凤毛麟角。作为美术教师,有责任去弘扬祖国的传统艺术并使之发扬光大。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因此,我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有关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并从角色、谱式、色彩等几方面分类讲解,使他们逐步了解了京剧及京剧脸谱的发展、演变以及谱式、色彩等的含义,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拉近学生与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去认识、了解不同地域间的艺术异同,感受多元化背景下不同艺术的魅力。这样的课例几乎充实着每一堂美术课,第 1 页 所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素材,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力,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整合”,让学生思维的羽翼飞翔

1.信息技术是具有演示直观、形象、生动,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媒介,改变了传统的一张范画一支粉笔的时代

国内外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除了学生共性的发展外,美术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是个性思维的张扬

例如,我在教《重复的形》这一课时,如果在一般教师看来,我的教学引导只是一种最最基本的方法,不可能全班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示范。但是,我在电脑房上课时,学生人手一台电脑,通过“图画版软件”,最终的作品丰富多彩。这时的信息技术可以点亮每个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反复练习,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

第 2 页 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成功的喜悦。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还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思维也会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跟着高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

三、“整合”,成为师生关系互动的新媒介

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教学的互动。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图片、影响、文字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齐白石的水墨画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的了解少之又少,于是我利用电脑组织了一次网络整合课。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讨论,让学生整理水墨画的分类,齐白石绘画的特点等,使学生能在艺术的海洋中真正邀游,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互动。因为学生的审美各不相同,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第 3 页

计算机与美术的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如在原来的“师与生、生与生”增加了“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互动。假如能与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融合起来,学习方式就更加丰富了。学生更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与创新。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看到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电子材料,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是模仿与接受,一味地在教师圈定的美术知识圈子里打转。相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搜寻相关内容与知识,兴奋地探究美术的奥妙。有些课,因为学生兴趣高,课内时间有限,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还会在课外花时间去探索、研究。日后,有新的认识,他们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补充完善。研究性学习得以落实,拓展性学习也能真正做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目前和将来,各种新的信息技术软件不断发展更新,会使学生对电脑绘画设计一直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四、信息技术,永远无法代替教师的指导

要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提高相应的美术能力,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也说“成功的教学需要多种因素结合,就像游泳,不能单靠游泳池(硬件),也不能单靠水(软件),还要有好教师。”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自由的思维空间,体现相应的美术技能训练,如果完

第 4 页 全自由放任的后果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甚至连传统教学的任务都完成不了。我觉得有时候信息技术是替代不了教师的示范和指导的,这也是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

总之,作为教师要理智地面对现实,适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出最高的教学效率。“整合”是一种方法,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如何适应新环境,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即教学观念也要有个“整合”。

上一篇:适合晨读励志文章10分钟下一篇:父亲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