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教学设计1(精选15篇)
海口四中:杨红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三视图的含义,能画出简单几何体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能识别并描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2、能力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作图能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图形的欣赏和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空间几何的兴趣;
(2)通过简单几何体三视图的作图过程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教学过程】
工人在建造房子之前,首先要看房子的图纸,但在平面上画空间的物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必须把它画得从各个方面看都很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究出了三视图法。那么,什么是三视图?如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首先进入三视图的概念的学习。
(一)三视图(1)回顾旧知:
什么是三视图呢?在同学们初中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初步学过它的概念。现在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概念。
从物体的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
从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从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通常将正视图、左(右)视图和俯视图称为一个物体的三视图。高中阶段我们是从投影的角度给出三视图定义。简单回顾投影的知识,并指出正投影是我们作图时经常用的方法。(2)给出三视图概念: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活动:根据定义,快速地找出这个正方体的三视图。
生:(1)正视图是从前向后看,带有五角星标志的正方形。(2)侧视图是从左向右看,带有三角形标志的正方形。(3)俯视图是从上向下看,带有菱形标志的正方形。如何准确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呢?(现以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的长方体为例,作出其三视图。)
课件展示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正投影找到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并通过在图中标上相应的长度研究出三视图在长度方面的特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即俯视图和正视图长度一样;正视图和侧视图的高度一样;俯视图和侧视图宽度一样。)例1: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
让学生先考虑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形状,再按照三视图的要求准确作图。最后老师展示学生作出的三视图,着重强调最后一个几何体应注意:1.正视图中的看不见的棱用虚线;2.正三棱柱的侧视图的宽应是底面正三角形边上的高。【归纳总结】强调三视图的画图原则:
(1)位置: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大小:长对正(俯视图和正视图的长度一样)
高平齐(正视图和侧视图的高度一样)宽相等(俯视图和侧视图的宽度一样)
(3)虚实: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实线,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虚线.例2:下列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你能说出它对应的几何体的名称?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1)
圆台
【探究】
图(1)的三视图已经作出来了,如果把圆台倒置变成图(2),你觉得它们两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一样吗?如果你认为不一样,请把不一样的画出来。
(1)(2)【归纳总结】
(1)一个几何体的摆放方式不同,三视图可能有不同,所以要认真去画三视图;
(2)要注意虚实,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实线,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虚线。
(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物体(展示图片:洗洁精瓶子),让学生思考:(1)该组合体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引导学生分析出从上到下依次为圆柱,圆台,圆柱,圆台。)
(2)该组合体应该如何画三视图?(引导学生画出每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组合即可)
(3)圆柱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形状?
(4)圆台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形状?(引导完后让学生自己作出它的三视图)
小结:对于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首先要分清它的结构特征,然后再作出三视图。
【练习】画出下列两个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全班分成两部分,各画一个)
(四)小结:(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再总结)
1、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2.三视图的画图原则:(1)位置: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2)大小:长对正(俯视图和正视图的长度一样)
高平齐(正视图和侧视图的高度一样)
宽相等(俯视图和侧视图的宽度一样)
(3)虚实: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实线,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虚线.3、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对于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首先要分清它的结构特征,然后再作出三视图。
试题:
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下图, 则该棱锥的全面积 (单位:cm2) 为 ( )
(单位:cm)
此题综合性较强, 要解此题首先应画此三棱锥的直观图, 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组合能力。
此为一个三棱锥图, 由俯视图可知顶点在底面射影为底面斜边中点, 即一个侧面垂直底面, 底面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作图为:
其中, 侧面ABD垂直底面BCD,
设O为BD中点, 则AO=4, AO⊥面BCD。
把直观图画好, 再要求在直观图中画出三视图, 认真找好相对线段的长度, 就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解答此题, 在直观图中画出的三视图为:
△AEF为正视图, △BCD为俯视图, 同样可以画出侧视图。
通过这个题目的解答, 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 (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的简易组合) 的三视图, 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 会用斜二侧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同时画出三视图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确定正规、俯视、侧视的方向, 同一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同, 所画的三视图可能不同。
2. 一个物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是:
俯视图放在正视图的下面, 长度和正视图一样, 侧视图放在正视图的右面, 高度和正视图一样, 宽度和俯视图一样。
3. 要检验画出的三视图是否
符合“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的基本特征, 特别注意几何体中与投影面垂直或平行的线及面的位置。
关键词 三视图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三视图利用物体的三个投影来表现空间几何
体,是用平面图形表示空间几何体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识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使我们能够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结构。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的画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为后续学习直观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它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课的一个基本要求。三视图正是培养和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契机。2004年新课程改革以来,三视图再次进入高中教材,短短几年已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此外,目前在机械制造和工程建设等许多领域,零件图纸、建筑图纸都是三视图,三视图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三视图有利于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视图的方法,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但是对于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等对应关系)还不清楚,三视图中涉及计算的处理能力较低。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三视图有更深刻的认识,识图能力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和投影规律,能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视图形成的模拟演示,体验三视图的作图过程。通过亲身实践、动手作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三视图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在画图实践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
难点:理解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五、教学策略
三视图的形成是个动态的过程,用语言文字是不易描述。立体图形的主要特点就是他们处于三维空间中,光是画出具有立体感的空间图形就够头疼的,更不用说分析和解决空间几何体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特点是难说、难画、难想。常规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缺乏直观性和探究性,学生会缺乏体验,感觉困难。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發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的是直观教学法、启导发现法。在教学中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由静到动,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使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想就透,容易理解并印象深刻,利用超级画板中的立体几何软件,精心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平台,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实践,从而发现规律、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本节安排1课时。
六、 教学媒体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多媒体演示投影、正投影下物体形状、大小变化以及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使学生直观感知三视图的形成,建构三视图的概念。
(三)学生合作探究三视图的画法,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成果。
(四)利用立体几何软件分析三视图的画法和作用,使学生加深对三视图的体验,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课前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柱、台、锥、球等实物模型,每位同学准备一个长方体包装盒。
七、教学过程设计
八、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完成认识三视图的形成原理,根据立体图形画出三视图。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是新课程几何课堂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通过大量的多媒体直观,实物直观使学生获得了三视图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实现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为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三视图是个整体,是立体图形的平面表示。一个或两个视图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体会并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学生在大脑中构建立体图形,体会不同几何体的某些视图可能是一样的。我利用立体几何软件,展示随着立体图形的细微变化,三视图也跟着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联系,通过归纳、总结、类比的方法,有效的突破这一难点。
考虑到我校学生的程度,空间图形三视图的另一个重难点“通过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会根据三视图画出实物图。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 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3.教学用具
画图工具、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情境,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课题:三视图
二、新知探究
如图(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来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 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 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 形状.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 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
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
三、例题分析,应用新知:
例1 画出图所示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 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师生互动:老师示范画一个三视图,然后让学生动手画。
例2 画出图所示的支架(一 种小零件)的三视图.
分析:支架的现状:由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体构成的组合体,画三视图时要注意这两个长方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例3 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
分析:钢管有内外壁,从一定角度看它时,看不见内壁,为全面地反映立体图形的现状,画图时规定:
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
1.画出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三视图(这个三柱上下底面是正三角形).
2.画出半球和圆锥的三视图.
根据三视图画实物图。
例
4、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练习2 学生独立完成
1、下列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请描述出它的形状
2、根据三视图画出几何体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 位置: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课后习题
1、你能想象出下面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吗?
2、下面所给的三视图表示什么几何体?
3、下面所给的三视图表示什么几何体?
4、下面所给的三视图表示什么几何体?
5、下列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请描述出它的形状
6、下列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请描述出它的形状
7、下列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请描述出它的形状
板书
26.2 三视图 一、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二、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 位置: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例题应用
1、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在过去的教学中,本节内容容易忽视,对于三视图形成过程美有说透,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容易被动,如点的可见性等学生就容易出错。本节内容却是贯穿本课程的基础。
2、教学方法手段上,三视图的形成的敬爱学要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把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一个个步骤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但更要多画板画,从立体图样,投影,展开成三视图,一步步完成,有利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最后让学生心中有数。
3、本节的重点难点要强调,三视图中的方位关系的讲解中,特别注意讲清楚为什么在各视图中只能反映两个方位,另外一个方位上仕途是积聚的无法判断。讲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中宽相等时难点,把这宽比喻为跑到很好,因为跑道在拐弯处宽度是不变的。我在这点上还有待加强。
数学组
贾丽娟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的视图的方法,在必修2教材中,接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时简单。
首先要对学生讲清楚,但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的识别三视图的立体模型。二高中教材中重要是结合三视图,进行体积、表面积的各种运算,这正是知识螺旋上升的设计。也是将来大学学习机械工程等专业必要的准备。
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把握两点: 第一、三种试图之间的关系
长相等、高齐平、款对正
第二、由三视图回归直观图
11年北京高考理科第7题: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是
4434
(A)8(B)62(C)10(D)82 要想做好这样的题,需要对直观图记性还原,所以在这部分我以下三个例题作为范例:
正四棱锥
有一个侧面和地面垂直的四棱锥
有一条侧棱与地面垂直的四棱锥
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三视图和直观图之间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实现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三 视图的产生
三视图的本质是二维平面图形对三维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及大小精确呈现的一种方法。其产生缘于“把平面图形画到平面上可精确体现其形状和大小, 而把空间图形画到平面上却只能达到直观的立体效果不能精确反应几何体的形状结构和大小”。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了三视图。模拟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行教学可使课堂得到很好的开展, 因为知识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让学生面临问题从内心深处产生需要,便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内部推动力。况且数学知识一旦形成便成了冰冷的逻辑和形式化的符号, 但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却有着惊心动魄而炙热的过程,无处不牵引着我们的思考,人类的创新意识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这一过程正是伟大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倡导“把数学当作一种活动、在课堂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和数学化思考问题”的直观体现。在教学中应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关知识的产生过程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化思考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体现数学作为一种活动的认识。
2.学生认知与数学现实
知识创造者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差异, 模拟创设知识产生过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现实。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认知结构就是被内化的动作,学生对三视图概念的认知常常定位于看的程度, 初中学生根据其认知特点,达到看的程度即可,但高中生应在此基础上内化到用投影描述三视图概念,并认识三视图之间的关系。高中阶段应同化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认知结构, 上升到用正投影刻画三视图概念的高度,并能认识到三视图的关系,实现标准作图和读图, 它们都需学生对投影刻画的三视图概念及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决定了教育的任务是顺乎自然地不露痕迹地诱导学生调整和丰富数学知识结构、内化和平衡认知结构且深刻地建立丰富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数学现实。这里的数学现实不仅指数学知识现实,而且包括学生的生活现实。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的产生过程只能是呈现和表征课堂的一种方式,为课堂教学指明设计思路,为数学学习奠定数学化思考的基础,不能过度强调。
3.活 动与探究
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在交流、应用、讨论、探究中形成和完善, 所以活动与探究成了很好地学习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生瞬间的自我内化和感悟胜过一堂课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内化和感悟需要活动和探究作为载体, 学生积极活动的源泉在于学生内心深处有需要或有矛盾, 那么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贯穿课堂始终是必要的, 当然也需要教师的组织和诱导。
活动和探究式的课堂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锻炼学生数学化思考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形成相互讨论的学习氛围。值得注意的是,活动和探究应放到课堂重点知识上,不应该用于对个别试题的处理, 抓住知识的本质是有效实施活动和探究的前提。
4.数学文化的渗透
数学文化是人类在数学活动中所积累的精神创造的静态结果和所表现的动态过程。其中静态结果包括数学概念、知识、思想、方法等自身存在形式中真、善、美的客观因素;动态过程包括数学家的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思想创造因素。静态的结果和动态过程及它们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构成了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这样的描述和分析充分肯定了模拟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行教学对数学文化渗透的合理性, 因为认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必定就认识了历史上人类在数学活动中的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对于数学文化的渗透达到了较高的自然境界。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三视图(2)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
1、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及画法,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教材分析
三视图的教学,应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了一步,主要是加强学生对直观图的理解,通过直观图能进行相关的计算。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时也要根据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基本特征,想象视图中的每部分对应的实物部分的形象,要特别注意几何体中与投影面垂直或平行的线及面的位置,对三视图的学习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教学难点:三视图的画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资源,努力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三视图产生浓厚兴趣。创设情景,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都起到了预想的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
五、教学过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这样就把一个立体图形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描述
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叫主视图 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叫俯视图
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叫左视图
正投影:在物体的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与投射面垂直,则这样的平行投影为正投影 下列为两个几何体的正投影:
六、教学反思
1、重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资源,努力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统计产生浓厚兴趣。创设情景,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都起到了预想的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重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思想。
在统计案例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理解其方法中蕴涵的思想。因此若采用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就违背了教材的设计意图,甚至导致学生不喜欢统计学。所以,无论是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还是分析处理、合作探究过程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与点拨。这对学生提高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应该能够通过亲自参与的探究活动,形成独立地分析简单的统计数据、独立完成简单统计问题的分析的能力。画出几种基本几何体三视图
1.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例1.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画出这个长方体的三视图。讨论:①这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②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为多少厘米? ③正视图和侧视图中有没有相同的线段?正视图和俯视图呢?侧视图和俯视图呢? 变式引申
画出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
2、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A)32(B)16+16
C48
D16+32
变式引申
如下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20cm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h=________ cm.当堂练习
1、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2、下图所示的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习题1-1A5,6
思考:几何体中的任意一条线段的长度都可以由三视图直接度量到吗?
一、教学反思
1、重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资源,努力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三视图产生浓厚兴趣。创设情景,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都起到了预想的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于九年级数学课投影和三视图的教学反思
这一周主要学习的是投影和三视图。其中,三视图是全章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投影和三视图的概念,较熟练地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能够由这些三视图的画法想出相应几何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力是本章的.重点。
针对上述内容,采用了一些常见的物体(如学生的词典、课本、三角尺、粉笔盒等)这些实物的投影来说明有关概念,和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实物模型来配合教学,这样比较贴近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气氛也较浓厚。但是对于一些由三视图想象具体几何体时有些学生有些困难,总之效果还好。以后应充分设计一些让数学贴近生活的一些场景和习题,让学生学习起来不至于感觉数学那么枯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关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也开始不断改进。视图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视图教学已经成为了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海量的视图出现,视图教学往往不能发挥优势,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艺术设计课程教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拥有周密的学术性,而且还与市场经济、社会生产等方面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是读取视图较多的课程体系,在每单位课时对读图数量进行定量,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视图放映存在的问题
(一)通读图片量化不明确
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大部分的课程图片量都特别多,投影屏幕成为了堆砌图片的场所。特别是艺术鉴赏的课程有时候甚至会有图片五六百张,而这些图片并没有经过逻辑的梳理,不仅使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从而全方位了解教师要表达的主体思想,甚至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像视图的播放员,由传统教学的照本宣科变成了时代版的照“屏”宣科,这便使得视图检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教学活动仅仅只是系统对视图放映的内容进行宣读,并以此为中心,重蹈了传统教育照本宣读的覆辙。
(1)重理论,轻理解
视图本身具有很多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但是表征它的一些语言文字是较为抽象,而且简约的,曾有人研究过,学生无论学习什么方面的知识,都要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将其所代表的一些实际内容进行理解,只有通过理解的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精髓。而艺术设计课程中的视图放映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只记住一些干巴巴的图片,并没有对其实际意义进行充分理解,使得其学习仅仅是机械性的记忆过程,这种严重违背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最终会导致学生们的厌学情绪。
(2)重视图灌输,轻视图构建
艺术设计课程在进行视图放映时,一味的讲究视图内容的大容量、高密度,而且强调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结果仅仅将视图放映的大量内容硬塞进学生们的头脑,往往忽视了学生对视图的获取要经过主题主动构建这一点,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这便严重背离了学生获得视图以及应用视图的真实过程,学生尽管已经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但是并不能解决与实际情景相联系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精读图片不突出
海量的图片海量的放映,教师对海量图片的平铺直叙让学生有一种内容无止境,层次不清晰的感觉,渐渐地对课堂的内容失去了信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得到束缚,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降低,根本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种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成为了视图的奴隶,使得在学习中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难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阻碍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
(三)应用环境局限性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视图教学中,单位教学的容量要比传统单位教学的容量大很多,但是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学生没有充分的实践以及对课堂有关的内容进行考虑,使得当堂对知识的吸收消化较为困难,而且学生们在课堂中记录笔记也有很大难度,而且视图教学的相关教学内容、程序以及方式都已经安排好,教师很难对其进行临时改变,因此,视图教学的灵活性有很大的限制,其应用环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师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对电子教案有很大的依赖性,而且学生在刚刚上课的时候还有一定的新鲜感,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头晕眼花,使得教学质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解决方法
(一)提高视图通读质量
视图教学是为了进行教与学活动而准备的,它拥有施教、促学的功能,因此,提高视图通读质量是解决视图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视图教学当中,对视图内容的选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遵循教学效果第一的原则,对于传统教学不容易掌握的内容,而采用视图教学能够很容易讲清楚。但是采用视图教学所要展示的视图信息应该是要经过加工处理的,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如果将投影屏幕简单的当成堆砌图片的场所是完全必要的,应该将视图制作简单实用,并且便于操作,使其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
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使用视图教学进行授课时,应该对讲课的节奏和时间进行控制,而且教师讲课的速度应该要与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操作时,还应该对视图的展示速度进行有序的控制,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与课件的变化同步,从而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够比较连贯和准确。加入视图放映速度过快,则会使得教学内容一闪而过,而让学生无法根据课堂内容做相应的记录,从而造成对视图教学的无法适应。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使得学生经常在认真听课的时候记不了笔记,而在记好笔记的时候又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听课,这都是视图精读不够准确,视图量过大,从而导致老师在课堂中视图播放速度过快而造成的,而且老师也无法对大量的视图进行进度快慢的把握,使得学生对上课当中视图的感觉都是过眼烟云。
(三)注重视图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为了打破视图教学的应用局限,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从而建立一个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丰富多彩以及多种形式的网页,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建立专题网站,还应该对专题研究方法进行指导,使其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材,并且应该将其延伸到课外,从而使得课堂内容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展,进而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研究能力,还可以建立一个以站内搜索为主的查询系统,可以将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高效快速的专题资料库,同时还应该运用搜索引擎,从而对研究参考资料进行获取,使得学生对视图信息的收集以及加工能力进行很好的掌握,同时建立相应的成果发布以及评价系统,学生可以对收集成果进行评价和展示,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对信息收集成果进行分享,相互之间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应该注重视图教学的课外延伸,从而帮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
四、实验
为了验证以上所讲的解决方法,现以5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包括25名男生和25名女生,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一)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一定的分组,组长应该组织组员们进行视图的搜集、查询和整理。
(二)各组组员应该通过仔细对各种资料的查询,明确视图的通读量化,学生可以自主对大量的视图进行精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三)各个组员之间可以将研究评价结果进行分享,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更加精确的掌握科学的读图定量数据。
(四)老师在课堂当中,应该将整理过的视图向学生传输,而且还应该增加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丰富课堂内容。
(五)在做好以上方案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视图教学的课外延伸,通过建立网络,打破视图教学的局限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明确的掌握课堂内容,同时进行延伸扩展。
通过实验,50个实验对象在执行了以上实验方案之后,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视图定量分析与研究较之以往明显变好。
五、结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也已经不断的改进,视图教学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但是,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视图教学也有一定的问题,例如通读图片量化不明确、精度图片不突出以及应用环境的局限性等,经过反复的多方位的课堂实践,收集合理的可视视图数据,得出了科学的读图定量数据。以单位课时45分钟为准,读图的总量须在10-20张之间,其中,精读图片控制在3-5张为最佳,每张精读图片花费3-5分钟;略读图片7-15张,每张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参考文献
[1]杨文会,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2]张静,论地方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美术教育研究,2012(19).
[3]马长勇,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实践课题的切入—以环境艺术方向为例,装饰,2012(08).
传统社区培养了我们这代人的网络浏览习惯,纵向浏览的线性信息流很好的演绎了时间维度的动态信息,在固定宽度的页面区域内完成符合视距的阅读体验,更容易聚焦到feed中的每一条内容上。能够让用户聚焦信息,增强互动。如google plus的信息流页面:
随着feed承载内容的不断丰富,尤其是图片、视频等信息逐渐变为现代社区主要的社交内容,纵向浏览的线性feed视图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浏览需求。从大洋彼岸的美国袭来的一股瀑布流,引发国内一系列瀑布流热潮,这个现象值得让我们去深思。
在这个互联网的读图时代,瀑布流给予我们一种新的视觉体验,自适应的网页布局,呈现以海量的图片为主的feed浏览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纵向线性浏览,挑战着我们的视觉浏览习惯,让我们的浏览不再受限于固定宽度的版式里。如pinterest:
这种瀑布流视图的优势:
平铺内容,让展示更充分,适合快速浏览与筛选有用信息;
用户不需要手动翻页,页面随滚动自动载入,简化了用户操作;
错落随意的排序更适合无目的的浏览发现与随便逛逛;
增大屏幕的有效阅读空间;
更适合特定内容的展示(如图片、视频),
有优势自然也会暴露出潜在的劣势:
满屏的内容,视觉上很难聚焦,每一条feed视觉上的相互影响较大;
丰富的内容呈现形式,决定了它不适合强互动体验,更多的行为是看看而已;
缺乏秩序感,不便于目的性筛选;
在纵向浏览的同时需要兼顾横向内容,背离用户习惯;
过多的信息平铺出来,容易使用户产生疲惫感。
瀑布流的优势很大,但劣势也尤为明显,如何去权衡到底是以什么视图去表现feed,还是需要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仔细分析产品的定位和内容属性。
总之,传统feed视图与瀑布流视图模式,在用户体验上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互补,各自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feed更适合浏览,瀑布流feed更适合发现。)。如果能深度整合这些优势是否可以让用户体验变的更好,而不是盲目的“用瀑布流吧!”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视图的基本含义及简要画法。
2、尝试进行三视图和立体图的相互转化练习。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三视图和立体图的相互转化,引导学生学会看懂三视图。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各种媒体上都会看到模特的时装秀,模特们身着时装在T台上摆出各种造型,是用来——(展示时装)。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时装表演。(大屏幕播放时装表演片段)同学们通过欣赏我们看到了——(衣服)——(正面、后面、侧面)所有的信息。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想获得所有的信息,我们会怎么去观察?(前后左右上下的看)几个面?(六个)由于物体的相对应的面表现出的形象有相似或一样的可能。因此,我们一般只需要从选择三个角度即可获得完整的物体形象。那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下“三视图”。
二、知识环节 自我展示
1.三视图定义
a、请同学们例举你所熟知的几何图形。b、你会将这些几何图形组合成哪些立体图形?
2.三视图定义:从三个不同的视点测量所画出的物体的三个不同角度的平面形,可以确定这个物体的全部形状的信息,这种平面图形被称为三视图。
3.数学中三视图定义:物体的正投影叫做物体的视图,从正面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从上面得到的视图叫俯视图,从左面得到的视图叫左视图。
4.实力演练(完成课本练习)(考察学生对三视图及立体图的相互转化的情况)
三、大显身手 我来设计
四、游戏
巩固学生对三视图及立体图的相互转化。
五、小结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 地图能够引领学生的地理学习。
在我们的教材上有一节专门讲地图知识的, 有的教师觉得本节的内容较为浅显, 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掌握。其实不然, 我们要带着学生一起对本节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让学生牢固掌握地图的意义和用法。这样, 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就能通过自己对地图的理解去解决。在以后的章节中, 地图是我们必然会遇到的, 并且会大量出现。学好本节就能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能科学、合理地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2. 地图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人们经常将地图成为“不会说话的老师”, 它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知识的传授是必需的, 但不是唯一的, 因此, 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地理学习来说, 良好地运用地图、将地图读懂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如进行《东南亚》的学习时, 我就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地图找到东南亚, 并观察它有哪些山脉、河流, 以及位于东南亚的什么方位。地图能够为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相比文字或口头的叙述, 学生对于地图的印象更深刻, 记忆更加牢固。
3. 地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地理这门学科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但是初中生的思维水平还未达到需要的高度。因此,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学生会越来越觉得地理艰涩难懂。并且, 地理的综合性和推理性较强, 文理科的知识融于一体, 有些学生的知识不太全面, 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导致地理课堂死气沉沉, 缺乏必要的精神和活力。利用地图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的地理记忆加强, 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视图能力的具体措施
1. 对学生的读图习惯进行科学培养。
学生读图、视图习惯的培养要从地图的三大要素做起。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比例尺, 并习惯用地理的思维去对地图中的抽象距离进行思考, 促进实际概念在头脑中的形成。其次, 教师要让学生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图方向, 只有正确认识地图的方向, 在使用的时候才能有保证。最后, 要想让学生正确读出地理事物的名词。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看图例注解, 这样他们在寻找目标时也会变得更加迅速。地图中所蕴含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在初次接触地理学科的初中生看来, 只是看到了一些基本的线条和符号, 无法提取到学习需要的信息。教师要从习惯培养上做起, 让学生结合学习目的去对地图进行解读, 并为学生设置适合他们的练习计划, 多看多练, 直到学生能够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2. 对学生的读图兴趣进行培养。
要想使学生的视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教师首先要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采取一些活泼、生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学生制定一些与他们的学习能力相符的读图目标, 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如学习“俄罗斯的河流”时,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四条主要河流, 我就把河流名词编成了一句话“伏尔加毕业了”。看到这句话, 学生都很好奇。于是, 我就让他们在文中找到这四条河流。学生很快就结合提示找到了目标, 使得他们对于这四条河流的记忆变得非常深刻了。
3. 教给学生一些读图方法。
在读图和对地图进行分析时, 教师可以将一些比较经典的方法教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常见的一些读图方法有: (1) 观察形状。有些地理事物的形状特征比较明显,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并记忆, 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大体轮廓。常见的有黄河干流, 它的形状和汉字“几”非常相似;意大利的国土轮廓像是一个长筒靴;我国的国土轮廓看起来像是一只大公鸡。将这些图形记下来, 学生就能轻松判读, 当出现此类问题时便能轻松解答。 (2) 牢记重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进行专门突破, 并利用这些重点实现日后读图的专项切入。 (3) 对地图进行对比和归纳。有的地图看来非常相似, 如降水和气温的比较图等。教师要将这些图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 引导学生对图中事物进行比较和归纳, 找到这些图的异同, 引导学生掌握此类图的学习与判读方法。
4. 学生视图能力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自主探究(看书理解、记忆,把重点知识句划在书上,并把课后简单练习完成在书上)
1.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 ____.
2.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个碟子.
3.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长方体 (B)圆柱 (C)圆锥 (D)球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完成,课上交流展示)
例5.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
解:
三、巩固再现:P100 练习
四、探究应用:(课上完成并交流展示)
1.将如图所示放置的一个直角三角形ABC( ∠C=90°),绕斜边AB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图中四个图形中的_________(只填序号).
2.如下图(左)所示,说出下列四个图形各是由哪些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
答:
3.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4.如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示,可计算出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5.如下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1)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 ;(2)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3)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 取3.14)
五、探究小结:
1.你学会了什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模型
四、教学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二)给出三视图的定义、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
2、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侧视图(左视图)。
3、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俯视图。
(三)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的三视图,并给出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虽然在画三视图时取消了投影轴和投影间的连线,但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和相对位置关系仍应保持。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按照这种位置配置视图时,国家标准规定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对应上图还可以看出: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由此可得出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球的三视图
2、圆柱的三视图
3、圆锥的三视图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五)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桌面上摆放几个简单组合体,请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步骤:应认清组合体的结构,把组合体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几何体,再按简单几何体画三视图。
(六)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投影出示图片(课本P15,图1.2-6)
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圆台
2.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四棱柱
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4.思考:若只给出一组正,侧视图,那么它还可能是什么几何体?
正四棱台
三棱台
(七)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侧视图------宽相等
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能看得见的轮廓线或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得见的轮廓线或棱用虚线表示。
(八)课后作业
【三视图教学设计1】推荐阅读:
机械制图简明教程(6.2)-剖视图10-17
1 教学设计反思06-26
离子教学设计107-23
画教学设计110-22
1教学反思09-22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05-25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05-24
必修1氯气教学设计10-10
化学必修1教学设计10-19
教学反思1 文档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