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精选7篇)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篇1

萧琛认为,自19世纪后半叶,企业组织的概念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1895~19期间。它使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并使管理工作自成体系。第二次转变发生在20世纪代初。皮埃尔・杜邦改组了他的家族公司,几年后,艾尔弗雷德・斯隆重建通用汽车公司。这一切奠定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命令控制型结构。今天,由于全球网络的推动,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转变时期。企业将从上下级之间实行命令和控制型转向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注:萧琛:《全球网络经济》,第42页,华夏出版社版。)而在贸易领域,网络贸易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可以从三个角度考察:传统贸易组织的电子化趋势、新兴的网络型贸易组织和电子化的.中介组织。

(一)传统贸易组织的电子化、网络化

实际上,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传统的贸易组织早已开始探讨如何形成自己的新的竞争力,而组织形式的创新,是这种探讨的主要方向。概括起来,传统贸易组织的创新主要是大量地、系统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直营(与其供应商)、直销(对消费者)体系。对消费者的直销体系实际就是在保有原有传统组织的前提下,将业务同时在网上展开。沃尔―马特的网络经营模式是这方面的典型。

1.协调预测和补充体系(注:Efraim  Turban.Jae  Lee,David  King,H.Michael  Chung:Electronic  Commerce:a  manageridl

perspective.P63,P437,New  Jersey,Prentice-Hall,.)。整体化的网络和计算机的运用正在改变着全世界的商业模式,沃尔―马特是第一批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组织内外整合的企业,也是传统贸易组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最成功的企业之一。沃尔―马特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殊的软件来整合它的内部运作,使生产、营销、筹融资等协调起来,努力提供有成本优势的产品或服务。然而,这种整合还不够,为了超越,沃尔―马特认识到它应该把它的努力与它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努力进行更高级的整合。进行这种整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需求预测的困难,这对存货管理和配送安排是一个关键。通常,零售商做出自己的预测,供应商也做出自己的预测,但由于原有系统的低效,仍然会有差别,从而导致存货过量或产品断档,失去机会和竞争上的优势。在沃尔―马特的领导下,主要的零售商们,首创了协调预测和补充(CFAR,Collaborative  Foresting  and  Replenishment)模式,以帮助零售商自己及他们的供应商们协调进行短期的预测,然后锁定这一预测,进行工作安排,使波动更小、存货更少而又不至于造成产品断档的想法变成现实。

2.“反应性的电子百货商场”(Reactive  Electronic  Department  Stores)(注:Efraim  Turban.Jae  Lee,David  King.H.Michael  Chung:Electronic  Commerce:a  manageridl

perspective.P6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篇2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 我国进出口贸易量逐年增长, 对外贸易总额已达到上亿美元, 与中国刚刚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相比, 其贸易额数已经得到了翻倍增长, 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态势, 这是我国经济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除此之外, 由于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国民经济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从而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时代要求、贸易方式及进出口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我国原油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交易需求;另外, 国际贸易模式的改变也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创新融资方式, 尤其是要重视融资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这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 迫在眉睫。除此之外, 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我国融资产品与国外融资产品发展之间的差距, 为此, 我们只有加快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增强我国融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才能与当今时代、国际贸易的要求相适应, 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机制的转型, 才能带动我国融资业务的发展, 扩大我国业务量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据的份额, 使我国金融、贸易相辅相成, 实现我国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

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融资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

就目前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办理形式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办理方式, 其整体流程虽然简单易操作, 但是明显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调查, 对其业务挖掘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很多国有商业银行都鼓励创新产品、业务, 但只是做足了表面工作, 很多员工依然仅仅忙于平日的具体操作, 忽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商业银行办理的业务也单单包括进口开证、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和商票融资[1], 对其他产品业务还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工作, 尤其是一些高难度、高控制性的贸易业务, 因商业银行难以掌握其运行风险, 所以类似于这样的产品业务少之又少。虽然就近几年的形式来看, 有些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逐渐开始开发一些新的融资产品, 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 员工缺乏相关贸易知识, 不同的员工对业务理解存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由此他们的工作操作也是不一样的。就拿出口商提供的商业发票来说, 有人称之为出口商业发票押汇, 有的人还称之为出口商业发票融资等等。所以, 不同的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实行标准, 总体而言, 我国应当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进行统一的规划, 确立融资产品标准, 使其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 供应链融资环节单一, 体系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除了对融资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 融资品种比较单一之外, 其供应链融资也主要集中在一个环节, 整体服务能力较差, 操作服务还未成熟。另外, 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还处于初级阶段, 难以清晰传递资金、货物流动的相关数据, 不能实现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同步运行, 使之难以匹配起来[2]。因此, 我们要正视商业银行中这些问题, 加大对融资产品新品种的研究, 扩大复杂多样的融资业务, 提高对融资产品的控制力, 防止风险发生, 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完善供应链融资体系, 提升整体操作服务的能力, 建立并健全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 及时传递动态信息数据。

三、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发展的策略

为了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发展, 我们要全方位、全系列地创新融资产品, 明确交易市场的需求, 加大市场研究, 以便能够开发出满足大家需求的新产品。

(一) 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已经达到上亿美元, 并逐年呈上升的形式;另外, 由银行调查可知,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额数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 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因此, 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应收账款融资, 创新融资业务, 以便扩大融资规模。其中, 保理、福费廷、出口商票融资业务是创新应收账款的必要条件, 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应收账款的创新, 就需要做好以上三方面的业务工作[3]。对于一些融资风险过大的产品业务, 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第三方买断、风险参与、再担保等其他方法来降低风险值, 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 避免经济损失。

(二) 同业合作联盟。

商业银行在开发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时候, 要注意和同业之间展开合作, 尤其是要重视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就目前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经验还比较少, 很多问题还不能应付自如, 尤其是一些风险大、资金大、周期长的贸易业务,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信息接收能力以及资金周转能力还不能满足融资需求;而外资银行在这方面肯定要比商业银行成熟, 因此, 商业银行要多与外资银行合作, 通过合作来增强其融资处理能力, 借鉴外资企业先进的处理经验。

(三) “物流银行”是未来贸易融资的一个发展方向。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前景呈大好趋势, 当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左右, 预计今后几年年均增长率将达25%[4]。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我国物流银行将进入一个巅峰时代。物流银行的出现能够满足市场交易的需求, 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银行业务的进程。虽然我国的物流银行仅仅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但是它是金融领域的一次突破。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各方面的需求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实现物流、资金流服务创新, 从而开拓物流银行的服务类型。

四、结语

为了实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要明确当前创新融资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大力开发融资产品的新类型和新品种, 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并且主动与外资银行达成合作关系, 借鉴外资银行和国外银行处理融资业务的方式, 同时还要关注物流业和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结合物流市场需求, 进行新产品开发。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的出口产品日益增多, 贸易方式和贸易体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 为我国进出口商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就目前来看, 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的国际贸易产品业务量在国际总贸易量里占据的比例还比较小, 因此亟需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本文首先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着又论述了我国融资产品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并提出了创新融资产品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融资产品,国家贸易,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清香, 李艳丽.供应链管理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 2007, 3

[2].薛锦辉.银行贸易融资创新与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3] .张耀麟.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篇3

【关键字】国际市场营销;发展;创新;策略

现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已经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因此,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跨国企业都应制定相应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经济市场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提高使得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无法大幅度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发展与创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已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

一、国际市场营销的本质

国际市场营销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企业获得更高效益,同时,企业也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若想保持长远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策略让自己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可理解为企业挖掘目标市场,寻找潜在的目标群体,而后再根据自身的特性以及国际市场态势进行调整。

二、国际市场的发展现状

1.消费市场个性化

随着文明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展现自主化,不再盲目跟随大潮流,并且在满足自我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市场个性化已经成为国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对此,企业必须生产出个性且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市场竞争中。

2.虚拟市场规模化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而国际市场则因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衍生出了一个市场形态,虚拟市场。同传统市场相比,虚拟市场因具有便捷性和及时性等特征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渐形成规模化。所以,虚拟市场在国际市场交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它能让企业在灵活性和多样性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情况并制定相关营销策略。

3.無形价值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以往,产品质量往往是决定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即企业可通过提高产品品质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然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产品品质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程度开始弱化。人们在关注产品品质的同时也会关注企业其他无形因素,例如企业的信誉、企业的品牌等,而且这些因素往往会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前提条件,最为突出的事例便是“品牌效应”。可见,无形价值在市场竞争中越发重要,因此,企业为能长远发展必须有战略性认知,重视企业无形价值,不再靠单一产品质量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国际市场营销发展与创新的相关策略

1.树立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理念

创新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保障,所以企业若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树立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市场营销创新理论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企业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即产品创新,如产品质量创新、标准创新等,这是企业可长久发展的一个关键;二是企业引导消费者,即营销观念的创新,如文化营销、绿色营销等,只有从“分享市场”转变到“创造市场”中去,企业才能发掘更多的消费者,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三是企业营销策略的创新,消费者很容易因为相同的营销策略而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新的营销策略更容易吸引其注意力。

2.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在现今国际市场中,各个企业凭借现今的技术以及各种服务理念都在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种类,所以,企业不能再单靠产品和服务进行竞争,必须提升自身及产品的形象。因为,在当今时代,企业产品形象和企业产品质量、价值以及价格是等同的,它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化为了企业形象的竞争,只有拥有良好形象的企业才能不断地或许消费者的支持,在国际营销市场中立于不败地位。

3.全面整合企业国际营销,形成战略联盟

现阶段,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也更加理智,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细分消费目标市场,挖掘消费者需求信息。对此,为能达到产品多样化以及规模化效益,企业必须全面整合企业国际营销,形成一种战略思想联盟。国际营销整合包括外部整合和内部整合两个部分。国际营销外部整合是指摒弃与竞争对手对立的思想,共享资源,借助彼此优势开展互补联合营销。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国际营销外部整合是目前国际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市场营销进一步的发展形态,可够同时满足市场个性化和社会需求。国际营销内部整合是指企业以消费者为基础,调整企业生产、营销的模式,确定统一产品信息与形象,构建企业品牌,完成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社会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使得国际营销环境发生变化。未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会越来越多。对此,各个企业必须立足于消费者需求,细分目标实现,不断进行国际营销整合,掌握经济市场发展动向,如此才能让企业实现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洁.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探究[J].中国商贸,2011

[2]孟亮.试析市场营销的“绿色转向”[J].现代营销,2012

[3]张卿.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6

[4]胡辉.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贸易,2011

作者简介: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篇4

8月8日下午,由省委、省政府批准组织,共青团山东省委,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指导的“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经贸考察临沂行”队伍到园区进行参观。

在公司董事长王岚保、印度专家及园区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园区研发中心、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基地、山东省智慧教育创客活动中心等地。听取关于公司主营产品“和博士学业测评”和“拓普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相关报告,还和园区印度专家展开友好交流,临沂日报融媒体平台在现场全程直播。

在园区智慧教育创客活动中心,企业家们在28间创客教室及莲花型的创客活动中心内亲身体验VR/AR设备、通过木工器械打磨手工、参观艺达天香书画院、古琴工坊,并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机器鱼等先进设备的运转情况,整个参观过程收获满满,不亦乐乎。

自由贸易与环境福利的均衡发展 篇5

贸易顺差与环境福利逆差并存

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入WTO后通过贸易增长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此后中国的贸易增长是十分迅速的。这从如下的数字变化中可得到佐证:20的出口总额是22024.4亿元,是26947.9亿元,是100987.5亿元。与2001年相比,十年间的增长幅度是359%,平均年增幅达到了18.4%。进口总额方面,2001年是20159.2亿元,20是24430.4亿元,20是89269.1亿元,总的增长幅度是343%,较2001年平均增幅也是18%。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以GDP指标为参考值)的贡献率更是保持在了近四分之一的高位,即约9%的GDP平均增长率中的25%是由进出口贸易拉动的。2001年的进、出口贡献率分别是15%和13%左右,2002年到2010年的平均进、出口贡献率分别为26%和28%,其中2003最高值达到了6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人享受的环境福利在减少。环境福利是人类除了基本生存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追求清新空气和洁净水源等环境权的需要,且要保证代际环境权的公平与可持续。统计发现,加入WTO后中国的能源消耗大增,污染排放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不存在轻度碳排放的省区。与美国相比,同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体,中美双边贸易因为差异互补而使中国保持了十余年来的贸易顺差,同时,中国也被指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有关研究数据显示,1994-2001年的内涵污染条件指标平稳增长,2001年达到顶峰,随后有变小的趋势。中国在加入WTO后从美国获得的进口内含污染量增大,出口内含污染量减小。美国则相反,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拓展和国际贸易分工合作模式的调整,美国因进口他国的货物和服务而造福本国人民,将大量满足本国发展需要的制造工厂转移到了其他国家,也将大部分的碳排放转移到了其他国家。相反,中国却成了“世界工厂”,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承担了大量为满足其他国家人民生活需要的碳排放。

平衡贸易与环境利益的经济学解释

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将环境因素引入其中矛盾就愈加激烈。症结在于人们总是难以平衡长期与短期利益、阶段性经济增长与可持续环境受益、人民物质享受与环境福利之间的关系。

第一,阶段性经济繁荣需要警惕污染扩大化的趋势。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形关系,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认为美国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或是其他国家的人均GDP达6000美元时),污染才有可能改善。然而,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趋势与库兹涅茨曲线并不一致,即普通能源消费的是稀缺的可耗竭资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着人类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断增加,这种刚性有时会导致环境的不可修复,即超过了环境阈值导致生态系统崩溃,致使环境容量大幅度下降。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没有达到库兹涅茨拐点,现阶段若一味追求环境目标而忽视经济发展是不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

第二,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总效应受损。国际贸易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相伴而生的环境效应未有定数。贸易中的环境效应被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三个方面。结构效应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他的比较劣势产品,使得该国的产出结构发生变化。技术效应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偏好绿色产品和清洁环境导致的环境友好技术的外溢,生产单位产品的社会总环境污染降低,一般为正效应。规模效应是贸易带来经济增长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多少,污染物排放量也会相应增加多少。中国的经验数据显示,比较优势集中于相对清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劣势集中在污染较多的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进出口贸易增长及贸易顺差带来的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均为负值,且远远超过技术效应引致的正面影响,因而,现阶段的贸易顺差带来的环境效应为负,即环境污染增加,环境总效应受损。

第三,进出口产品结构性矛盾引致环境恶化。有数据研究证实,中国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等高碳排放行业,出口的产品多源自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服装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中、低碳排放行业。比较进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出口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污染要远远小于进口带给国内的污染,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必然加剧这种进出口结构效应的环境负面影响。基于目前的进出口格局,出口并不是引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相反,是进口增长导致了国内环境污染扩大化的趋势。

第四,跨境污染使中国成为“洋垃圾”的天堂。贸易自由化使得污染从发达国家流向了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污染密集型产品的避难所。那些有着较高环境标准的发达国家,一方面为迎合国内企业界获得选票支持,政府宁愿执行较低的环境标准,致使世界整体的环境标准就低而不就高;另一方面,为了讨好激进环保主义者们,他们又频频声讨发展中国家的低标准带来的平均环境福利水平的降低,要求提供相对统一公平的环境标准和竞争环境。出于全球环境福利水平的最优考虑,世界各国都在找寻解决跨境污染内部化的途径。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国家间一致行动计划要求合作体内部各成员国在废气排放或污染转移方面必须采取统一行动来降低成本,通过国际财政转移或是双边关税减低来分享国内消减污染的成本。然而,收益分配不均条件下的国际合作困难重重,国家间正式协定又需要高额的交易成本,治理跨境污染问题的有效国际合作路径一直都在探索之中。

未来贸易与环境平衡的战略选择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又不得不肩负着保护本国环境和全球环境福利的责任。在以经济发展为必要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合理规制以减少贸易中的环境损失。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篇6

学者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ITISA) 的研究最早源于战略联盟 (Strategic Alliance, SA) 。Mockler (2001) 、Colin Butler (2008) 研究认为战略联盟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合作形式[1,2]。战略联盟概念最早由Hopland&Nigel共同提出, 他们认为, 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 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战略联盟迅速发展并成为发达国家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组织形式, 在战略联盟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3]。据统计, 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组建的战略联盟数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4], 全球500强企业平均每家就拥有60个主要的联盟关系[5]。但是, 目前这一定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战略联盟的实践发展需求, 因为当前战略联盟的参与方不仅有企业, 还有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形式上除了协议、契约, 还有股权投资、既无协议又无资产关系的默契的战略联盟[6]。

进入21世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创新正逐渐取代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和关键要素,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7,8], 但是受到资金、科技人才、研发平台等资源限制, 单个企业或者企业间合作很难在创新方面有较大突破[9], 亟需一种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团队就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 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起来的紧密型、集约化、相对稳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便应运而生[10]。按照百度百科 (2012) 的解释,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它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 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 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一定义应该讲比较全面地界定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 但是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公认一致的定义, 国内外学术界主要从战略联盟、研发合作和标准竞争3个视角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1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 是企业战略联盟在创新领域的一种具体形态[6], 正成为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新载体。

2 国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成功经验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产业共性问题日益突出;80年起, 国际上的企业为了保持在全球化中的优势, 开始采用联盟形式。据统计, 1985~1992年, 美国有325家研发联盟注册成立[12], 但到了2002年和2003年, 新建立的战略联盟数量就达到5048和5789个, 技术研发型联盟超过50%[13]。70年代初, 欧洲大约有30~40个研发合作类型联盟;70年代末, 增长到100~200家;80~90年代, 这一数字飘升到600多家[14]。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渐兴起, 实现了低成本与高收益相统一的技术创新模式, 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1 日本

日本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新型研发组织形式先行者。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经过几十年发展成效显著, 实践经验丰富。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早期形式表现为企业在研发环节合作, 80年代后, 企业在技术标准环节合作开始涌现。日本通过建立“技术研发合作联盟”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这种类型联盟成员往往来自同一个行业, 有利于集中研发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如: (1) 1976~1979年, 在日本政府支持下, 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 日本电气、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电机等5家在产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半导体公司建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 合作研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的生产技术。同时, 该联盟还建立了一个研究基地———共同研究所, 由国立的通产省工业技术院电子技术实验室和各参加企业派遣科研人员组成。这是日本第一次由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各自派遣研究人员组成相对稳定的共同研究所。VLSI技术研究组合从1976年设立起至1980年宣布解散, 这4年里进行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开发, 从总体设计到研发高速可变电子束扫描装置等, 研制出许多新产品。VLSI技术研究组合最大功绩在于成功地开发出了半导体加工过程中的关键设备———缩小投影型光刻装置 (Stepper) 。这些技术突破为日本后来在整个半导体生产设备领域确立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到20世纪80年代末, 日本半导体生产设备的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50%[15]。日本国家重大产业研发计划项目基本上都是在政府倡议组织下, 由企业结成技术研究组合, 并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组成联盟共同研究开发[15]。技术研究组合为提升日本产业技术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比较典型且成功案例有:高分子原料技术研究组合、光学工业技术研究组合 (1960s) , 原子能制铁技术研究组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 (1970s) , 形状记忆合金技术研究组合、激光浓缩技术研究组合 (1980s) , 太阳光发电技术研究组合、超尖端电子技术开发机构、超音速运输机推进系统技术研究组合 (1990s) ,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组合、微化学加工技术研究组合 (2000) 等[16]。

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合作成员选择来看, 日本企业更加注重通过联盟来掌握自身所缺乏的稀缺性资源, 并通过学习、合作、竞争, 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突出表现为在联盟成员的选择上, 日本企业更愿意选择资源互补性比较强、具有核心技能的战略合作伙伴;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治理结构来看, 日本企业多采用交叉式的股权联盟, 最显著的特点是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各个主体间的合作创新;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文化建设来看, 日本企业注重创造一种融合的联盟文化, 原因在于联盟企业间的企业文化迥异, 通常会转化为经营管理理念的差异, 加大管理难度, 因而创造以“合作”为指导思想的联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2.2 美国

美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出现与日本有很大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国的制造业逐渐被日本企业侵蚀, 尤其是以汽车、机械和电子等领域最为突出。美国企业界开始意识到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推动了产业技术联盟的热潮[15]。例如: (1) 20世纪80年代, 日本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计算机产业得到长足进步, 这深深刺痛了美国计算机产业, 美国计算机产业做出了快速应对。1982年, 美国12家计算机和半导体制造企业联合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计算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公司[17]。 (2) 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 (SEMATECH联盟) 也是美国和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竞争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世界范围内计算机销售减缓, 半导体存储器价格随之下跌, 许多美国企业撤出了存储器领域, 但日本企业辛苦支撑, 而随着形势的好转日本企业因此在存储器市场和技术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外国高科技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成功以及美国国内舆论的压力促使美联邦政府借鉴日本的经验, 于1987年组建联邦政府支持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公司。该创新联盟被认为, 可以整合分享各企业资金资源, 分担研究开发技术和财务风险, 提升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 对抗日本在存储器领域的优势, 重新夺回美国在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同时, 发挥半导体行业的溢出效应和对经济的巨大影响。 (3) 美国Merck制药厂与生物技术公司Schering-Plough建立了协作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联合开发治疗气喘和过敏领域的新药;制药公司Genome Therapeutics拓展了与生物技术公司Schering-Plough的合作伙伴关系, 研发防止异常传染性的抗病毒药品。

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领域来看, 美国战略联盟主要分布在3个领域: (1) 化学和医药工业领域; (2) 工业自动化、软件和航空领域; (3) 电信、微电子、计算机领域。此外, 电子工业的产业技术联盟也较为突出,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现在美国85%的电子工业都已结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的来看, 美国战略联盟的主要动因包括: (1) 技术互补, 创新阶段时间跨度的缩短及获得市场[18]; (2) 减少成本、减低风险; (3) 建立和统一技术标准。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来看, 美国战略联盟形式包括: (1) 与同行业者在相近领域展开横向联合, 集约双方优势达到“增值效应”; (2) 与供应商建立垂直战略联盟, 通过价值链不同环节的比较优势合作达到价值链总体增值的最大化。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治理结构来看, 美国企业多采用契约型治理方式, 其次是合资股权型治理模式。

2.3 欧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欧盟企业发展的一种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二战后, 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实力赶超了欧洲各国。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 欧洲在高科技方面渐渐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尤其在进入80年代后, 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欧洲各国意识到, 想要恢复昔日的经济大国地位, 就必须要联合成一个整体应对美日挑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逐步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领域, 直接推动了欧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兴起。欧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集中在航空技术、工业自动化、微电子、生物技术、高新技术等领域。同时, 各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多集中于本国的优势领域。在此, 以英国和德国为例来说明。

2.3.1 英国

英国产学研联盟组建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 鼓励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投资, 重点支持中小型企业, 并使之通过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来提高竞争力。政府为科学界和企业界在产品预研阶段提供研发基金, 调节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行为。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 做出战略性的技术决策, 与所选中的科研机构协商并达成协议, 并指定联系人。科研机构派出导师到企业指导联系人的研发工作, 而联系人则负责将科研机构的成果转移到企业[19]。

2.3.2 德国

德国政府十分重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在政府出台的诸多政策及重大科研计划战略中, 都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给予了多方位的引导、支持和资助。同时, 政府还建立了合作联盟网站, 为联盟的合作、交流、发展和服务提供了平台, 以此加强科技界和工业界的结合,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提升德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一种有交换模式, 得到了长足发展, 形成了一种由行业内企业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增加技术储备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后备人才的新的创新模式。 (1) 在产业领域上, 近年来, 德国共建立了116个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涉及生物技术、交通与移动、能源与环境、现代制造、微纳光技术 (微系统、纳米和光学) 、健康与医学、新材料与化学、航天、信息与通讯等9大创新领域; (2) 在地域分布上,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8大创新区域; (3) 在企业、机构数量上, 有460家大企业和6000多家中小企业以及1600家研究机构加入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 (4) 在组建举措上, 建立佛朗霍夫联合体 (1) 和斯坦贝艾斯经济促进基金会 (2) 。

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的来看, 英、德战略联盟的目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通过共同参与新技术开发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劳动; (2) 提高高新技术创新的风险承担能力。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来看, 英、德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灵活多样, 开发技术时通常采用共同研究方式, 共同组建和使用研究设备。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战略目标来看, 英、德联盟的战略目标由区域化转向全球化, 原因在于区域性的战略行为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全球经济竞争的需要, 只有与区域之外的具有较强互补性或较强实力的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联合, 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同质产品在时间、价格等方面的优势, 从而为进一步占据全球性的消费市场赢得先机。

3 国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进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战略联盟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 但在2000年之前一直发展较为缓慢。2004年, 我国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始发端, 并呈现出燎原之势。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我国多年来在产学研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是产学研之间的战略联盟, 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高级形式, 是企业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的重要实现方式, 早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概念, 但在我国很多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中或产学研实践工作中, 都已逐步出现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雏形,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6,22]。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我国实质性战略联盟实践的开端, 同时又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前身。2006年, 我国政府各部门为了联合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首次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2007年, 我国首批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新一代煤 (能源) 化工、煤炭开发利用和农业装备4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08年, 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2009年, 6部门又发布《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列为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 并颁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23];2010年, 科技部印发了《关于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公布了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6家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单位[23]。在国家大力推动和产业创新体系构建下, 各省市纷纷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截至目前, 各省市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构建的区域性联盟已达到100余个[19]。虽然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并探索出诸多各具特色的组建模式和实践经验, 但就整体而言, 其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与日、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比, 存在较大差距。“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日、美、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对我国的重要启示如下。

3.1 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的联盟, 而政府作为一个非联盟主体参与者, 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既要基于市场经济规则, 也要发挥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中的推动作用[23]。 (1) 政府应瞄准产业技术研究前沿, 在振兴重点产业和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围绕不同产业, 将与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的所有主体聚集起来, 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23]。 (2) 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建立完善保障体系。日本、美国以及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普遍采取了立法和计划支持等多种措施, 大力推动联盟的建立, 在立法上对联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如:日本1961年制定了《工业技术研究组合法》, 1986年颁布了《官民暂定合作研究制度》和《促进研究交流法》, 1998年发布了《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制度》和《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 先后制定了《国家科技政策、组织和优化法》 (1976年) 、《技术创新法》 (1980) 、《联合研究开发法》 (1986年) 、《标准发展机构促进法》 (2004) 等。 (3)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 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 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许多国家通过投入巨资或提供优惠贷款, 直接支持制定和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计划, 如日本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计划和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计划。

3.2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 不仅可以尽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还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 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如美国在海外寻求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企业, 以自己的资金和开发优势获取其创新技能, 美国默克制药厂与瑞典一家制药公司Astra AB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 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 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 在国外申请专利; (3) 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 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 结合对外援助等积极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 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 (4) 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 培育国际化品牌, 并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

3.3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篇7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创新;推动

国际贸易主要指的是不同的国家之间或者地区之间进行贸易,一般来说伴随着货物的流转和资金的流转。国际物流主要指的是在国际贸易行为完成之后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货物的运输工作。国际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的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关系。要想在国际间进行贸易,就需要在不同的国境之间进行货物流转,这样的工作就必须用国际物流来实现。因此国际物流能够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物流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产生更加重要的战略作用。下图展示了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总量发展走势:

图1 1978-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走势图

一、国际物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在国际贸易中,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在贸易中能否占得优势,并且这样的优势能够赢得多少也会极大地影响到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在生产和销售商,成本能够压缩的空间已经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性就在国际物流上,我国的国际物流成本中,与集装箱交货价格相比较只占到15%至25%,所以说国际物流能够充分利用物流中的效益背反原理,利用物流上的环节协调来充分降低国际物流的成本支出,通过降低国际物流的成本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收益。

2.扩展国际贸易规模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是重要的保障环节,国际物流的发展可以极大地影响到我国国际贸易的规模,我国的国际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大多数的西方欧洲国家,这些客户都较为集中,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拓展海外的贸易伙伴。

3.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目前我国的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不是非常强,这主要是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并且在进出口方面的制度结构不科学,只有在进出口方面的效率与合理性上加强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这样的问题。每一样产品的研发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因此改善和加强管理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在国际物流方面就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来帮助国际贸易的客户降低贸易的成本,让企业的产品更加有针对性地在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帮助企业提升对进出口国际市场的反应速度,提升贸易的效率,更好地进行高效销售,提升产品的市场规模和行业竞争力。

二、利用国际物流创新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对策

1.强化供应链管理

在国际物流的环节中,物流企业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从贸易企业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全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就需要在世界上寻找到效率高、服务优、成本低、信誉度高的物流合作伙伴,这样通过物流服务外包的形式进行合作,可以将传统的国际物流管理费用转化为更多可用的资金,通过低成本来获得高回报。所以说,在寻找国际物流合作伙伴时应当全面考察企业的资质和服务质量,优化供应链的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物流服务商的物流服务质量。

2.标准化国际物流建设

在一般的国际物流流程中,物流企业需要在作业、加量、用于、数据服务等方面具备完善严谨的工作流程,不仅如此还应当建立起适合自身市场环境需要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在原有的工作流程中进行进一步创新,淘汰低效率且不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环节,让自身的每一项服务流程都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来,提高货物流转的效率,这样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加速发展步伐,协调一致地进行物流服务的管理。

3.改善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

在我国很多从事国际物流服务的企业都没有较大的行业竞争实力,也没有大规模地服务范围,并且企业在物流服务方面的管理水平还非常低,手段传统且简单,因此服务质量不能够与国际化接轨。所以说,要想提升我国的国际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自我管理水平,就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方面是企业要给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和高保障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是企业要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与消费,同时在物流上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灵活的变更与适应。

三、总结

总的来说,国际物流对于我国的国际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国际贸易无比发达的今天,我国需要针对贸易和物流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物流环节在国际贸易流程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的贸易效率和货物资金流转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发挥更强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谦. 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J]. 商业文化月刊, 2008, (9).

[2] 卢成强.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成本分析[J]. 中国储运, 2007, (8):97-98.

[3] 黄亮, 许继琴. 宁波市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整关系研究[J]. 经济论坛, 2008, (20):31-35.

[4] 林青.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机制研究——基于贸易成本的视角[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9):94-95.

上一篇:用什么方法脱毛最好下一篇:游北京植物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