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讲座学习心得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学习心得(共16篇)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学习心得 篇1

XX年X月XX日,XX教师进修学校特地邀请了“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的XX吴教授,为我们讲授《吟诵与国学教育》。

在讲座上,XX吴教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矛盾能够把《红楼梦》倒背如流,鲁迅幼小时期就能背下《纲鉴》,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事实证明诵读中国经典会使脑子变聪明。

带着好奇之心,我认真地听吴教授讲课。吴教授先把吟诵的入门法则发给了我们,让我们认真领会。然后依着法则,吴教授带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登鹳雀楼》和《清明》。老师们在吴教授的带领下由拘谨地读到放开来读,由原来的朗读也变为依字行腔地诵读,教室里吟诵之声此起彼伏,老师们兴味盎然。对于如何找入声字,吴教授告诉我们:我们先用台山方言把诗句读一次,那个读得又短促又用力的就是入声字。根据吴教授说的办法我们都试着找入声字,结果基本上都能把诗句中的入声字找出来。

下午是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我们分小组进行练习吟诵。各个小组根据吴教授教的吟诵方法,再加上手势来吟诵古诗文,教室里气氛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声不断。轮到表演吟诵的时候,有两个小组竟然能够以唱的形式来吟诵古诗文,令我佩服不已。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学习心得 篇2

一、名校办学思路清晰,教学成果显著

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建于1978年,坐落于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北师范大学校园内,环境优美、整洁、典雅,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现有15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45人;有10名教师获得过全国、省、市(地)级优秀教师、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老师扎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很受感动。

兰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其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的兰州铁道学院子弟中学,1999年更名为兰州铁道学院附属中学。2003年4月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铁院附中也随其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交大附中。附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受高校文化的熏陶浓厚,学生很有礼貌,在见到老师或同学时能主动问好,在进出校门时特别有礼貌,让参观的老师记忆犹新。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明晰的办学思路为前提,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统揽,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根本,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保证,以完善的办学设施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保持。建校迄今,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一万多名,高考、中考质量近年来一直位于兰州市前列。

二、授课教师准备充分,课堂实用高效

2015年12月25日,全体学员观摩了中科院兰州分院中学陈丽娟老师的“CO2和CO”(第1课时)课堂教学。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猜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很大帮助。另外,陈老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同时还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踊跃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12月26日,我们在交大附中观摩了李丽老师“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节示范课,李老师复习知识全面、准确、系统性强,尤其是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视频很直观,让学生充分感知酸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归纳酸雨的危害和防止措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外,李老师归纳、总结及时,对教材的处理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全面,实用性很强。

12月28日,我们观摩了师大第二附中张艺娣老师的“燃烧和灭火”课堂教学,张老师通过复习燃烧的条件并让学生观看火灾视频,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衔接紧凑,过渡流畅。在讲解逃生知识时,播放的视频很及时,给学生上了一节很好的安全教育课。

三、专家教授学识渊博,讲解催人奋进

培训期间,我们很荣幸地听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克文老师《对化学科学的本质及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学科问题》的讲座,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河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孙红保老师的《积极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讲座以及科学院中学高级教师王彦强校长《谈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专家们的报告给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从全球科技发展的高度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出发,指出教师不应是“蜡烛”,要有可持续的文化知识储备,那就要学会做研究,成为专业化的教师。而研究应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又要回归课堂、服务课堂。今天的教师角色应该转变,由教学主体向学习伙伴转变、由知识传授向导学转变。

四、培训学员积极参与,精神难能可贵

面对每天繁重的培训任务,自始至终几乎没有一个人请假,每天都能按时听课、观摩、撰写培训日志和班级简报,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解,用心做好学习笔记,随时随地和各位学员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及今后的改进措施。我们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时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等等。

总之,这次培训收获颇多,为我们一线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帮助,引领我们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将老师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例说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学习心得 篇3

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学习心得九月份参加了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解读小学语文课标,例说课堂实践培训,学习后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将从一下几方面改进: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

四、深入钻研学生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有这样的发现:兴致勃勃地备课,兴致勃勃去上课,学生却不怎么配合:复习回顾答不上、情境不会思考、探究不动手、巩固练习不愿做、抢答不动口,还有个别开小差讲小话……就像一盘冷水从头浇到脚,心就凉了,最后扫兴而归!回到办公室心情特别低落,拼命反思是自己哪一点没准备好,其实很简单,我们备课要三备:备标准、备教材和备学生,或者就是备学生这一环我们容易掉以轻心,总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备课,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如何引导他们学习新知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啊!

我从语文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思考中,得到很多启示:

1.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以促进学生的这种发展。

2.学生的发展总体上具有阶段性,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其思维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

3.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且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课程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教学的内容应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旅程,以保证学生不会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放弃他们的努力,失去发展的机会。

五、以爱去塑造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学习心得 篇4

一、注重历史学科的时序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和复习中注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注重历史的时序和空间观念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提问中学生往往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地理位置记忆不住,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也是如此。不注重这些培养我想会造成这些后果,历史事件不能连串在一起,前因后果不能有机联系和历史事件作对比。江老师给予的这些指导方法还是比较实用的。例如,讲授新课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把教材重构。在新授课中讲到历史联系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

二、对考什么,怎么考的反思

听了江老师的讲座,对江老师讲的“学在教材中,考在教材外”有点启发。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在新授课和复习中加大对教材以外史料加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中考命题资源的广泛性、随机性。在平时教学中要使用新材料、构建新问题、要求学生得出新结论。

加大对考纲的研读和分析,把握重点和难点。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内容标准”规定的六个历史学习板块均属于考查范围,应按照“内容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及其重点和要求。

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功能。 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 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根据三维目标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鉴于如此,我想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培养,找出史料中的关键词,联系历史课本中的文本知识。同时让学生在课堂针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出自由的评价,老师再加以指导。

三、考试备考建议反思

1、加大对考纲的研究,注重对考试内容和例证性试题的变化。针对自己平时教学中和学生掌握的程度细化考纲,做到有的放矢,既要有有重点又要补缺到位。

2、研究中考真题,加强题型研究。不仅要老师研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真题。我准备在备考复习中,一个题型一个题型的练习,练习的内容和本节复习关联,以10钟为限。

3、加大对学生常见问题的纠正指导。在平时的考试中和江老师针对中考中学生常见的错误做要求和练习。书写格式上做要求,书写要认真工整,最好写正楷字。在填空题型上纠正错别字。在材料解析题上告诉学生解题的策略,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看清题目要求,答题最好先写草稿等。针对答题中叙述不清楚,表达不到位,词不达意,总结不精练加大真题练习力度。

4、需要记忆的历史知识点有必要还是记忆一下,这样做提高做题速度。更重要的是在复习中能够前后对比联系历史事件,作出对比分析,提高课堂效率。

四、我的一点建议

1、很感谢教研室给予这样的培训机会,希望在明年考试要求下来之后多组织这样的培训。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学习心得 篇5

(主讲人:施建平)

金城江区九圩镇三旺中心小学韦佳薇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李吉林教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创立的,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广大教学工作者都认可并经久不衰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听完全国特级教师施建平老师的关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培训讲座后,我受益匪浅。施建平老师是多年跟随着李吉林教授的,深受影响和深得真传。想到这里,我是多么羡慕啊!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能有一个名师指引你,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简直把这一教学方法演绎得活灵活现,又科学合理。我心里除了羡慕就是佩服了。

通过施老师具体生动形象且配有真实鲜活教学案例的讲座,我更加认识到了一种语文教学的比较有效、高效的方法,并督促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中进行深入的实验、实践、研究、探究,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听施老师的讲座,我有很多感触。其中,对于施老师所讲的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关注孩子的一生,即留给孩子一生的纪念与修养。教育培养恩泽孩子一生的生活、精神、智慧、学识、能力、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有体质和个性。还有创设一个什么情境,什么样的情境才具有较好的价值,以及有效情境的一些相关因素。施老师提出,有效的有价值意义的情境应该是这样的:有内涵,开放的,有美感,有情趣,有活力,有师生互动,注重过程的一个情境。施老师一边讲还一边在中间穿插自己本人的教学活动经过经验和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比赛。比如他在讲到有互动——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时,就举了一个自己成功的教学案例,即自己在教学《赤壁之战》时,将自己扮演成一个黄盖的手下,让学生演黄盖,“手下”向“黄盖”提出很多问题,扮演黄盖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扮演手下的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巧妙地安排,学生与在于老师的对话互动中就能深入理解全文,代替了老师从头到尾繁琐的分析,听完以后,我真是又佩服了几分。施老师还举了自己参赛的《泊船瓜洲》为例。具体生动形象。

让我印象更深的是下午施老师讲的情境作文教学。他一来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儿童为什么要学习写作?然后,施老师就接着讲情境作文的基本理念,有四大点,每一大点又讲得栩栩如生,配上案例和图案,真是受益匪浅啊。这一部分,施老师讲的最多的就是开展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写话,写作文的素材。接着,施老师就拿自己多年来举办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说,比如,想南瓜节,以我家住在濠河边为主题的活动作文,以赴一场春的盛宴为主题活动的作文,带学生到田野、野外去观察,还有,以母校,好大一棵树为主题活动的作文,施老师还老道地谈到作文题应是空间无限的大,任由学生无限的去想象。还举了几个经典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题,我觉得出的太好了。绝妙啊!

国学讲座学习心得 篇6

2月5日,在县妇联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一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善德的新时代女性”为主题的国学讲座,与其说是一场讲座,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灵魂的盛宴,感觉自己就像一块因为太干燥所以有些轻飘且略显浮躁的海绵,慢慢的温暖湿润了,有了份量和重心,同时也有了工作的方向。为期一天的国学讲座让我学了很多、想了很多、悟了很多,并有如下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发展之灵魂。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传统文化日渐被人们所漠视,彭宇案、小月月事件等等挑拨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在感叹道德滑坡、人情冷漠,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国人收获了太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物质财富,却迷失了很多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所谓“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从小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修身养性,做有德女人。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女人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并对一个家庭是否兴旺安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一个有德的女人既能升华自己,又能助力家庭,女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培养自己不同的性格,为人女时性如棉,端庄柔和,温文尔雅;为人妻时性如水,温和柔顺,随遇而安;若想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必须从培养好女儿入手,有了好女儿才有好媳妇、好母亲、好婆婆,才能有好子孙,好社会。女人在家庭中要始终怀着一颗谦卑之心,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做好一家人的吉祥使者,无论何时都能欢喜待人,欢喜待事,做一家人的喜星。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在儒家的道德思想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孝产生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个懂得孝道的人,也必会是个有德之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恩人,我们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孝顺他们,且要及时行孝,莫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积极乐观,笑对人生挫折。田秀英,一个吃尽苦头、遭遇人间最不幸的农村妇女,用她二十多年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面对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儿子、面对几度寻短见的丈夫、面对食不果腹的生活窘境,她用她的善良、自信、坚强和智慧挽救了这样一个濒临绝境的家庭,她是“爱”与“能量”的代言人。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前进的道上总是一路坎坷,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坚强与智慧,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也只会是你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学习心得 篇7

面对新机遇, 只有有的放矢, 才能事半功倍。2月27日, 湖北化肥举办企业战略规划学习讲座, 明确了企业投身新型煤化工的思路和方向。

什么是企业发展战略?国家、行业政策与发展战略有什么关系?如何编制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什么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范本?来自江汉油田计划处的专家雷延平为湖北化肥传经送宝, 作了深层次剖析和讲解。

如何集中力量有的放矢, 打好企业发展牌?对下一步工作, 湖北化肥作出安排和部署:在明确建设中国石化在宜昌区域煤化工基地目标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 兼顾企业发展和改善民生, 从新产品开发、QHSE工作、人才建设、企业管理、党建等九大重点入手, 扎实开展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并要求各部门和单位分工明确、积极配合, 确保编制工作顺利完成。据悉, 湖北化肥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将于5月完成初稿, 修改完善后, 年底将印发执行。

读书学习讲座心得 篇8

——读书破万卷 素质跃上乘

10月14日,抛开一切冗陈繁杂,我们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市委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市委党校,参加**年**市党政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学习,由于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精心选择学习读本,科学制定读书方案,认真组织专题讲座,此次读书班学习虽只历经短短的四天时间,但我们每个人都仿佛凤凰浴火,涅磐重生。通过这次专题读书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镇办领导必须要把读书作为提升素质、促进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只有涉猎广泛,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净化心灵,提升能力。

一、读书破万卷,思维必上乘

“善谋全局者谋一域,不善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现代领导战略思维》一书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镇办领导,必须具备比较完备的系统知识,既要有政治方面的,也要有经济方面的,既要有法律方面的、还要有自然方面的,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激发睿智的思维。学生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老师的教授获得这些知识,参加工作后,读书则成为我们获取这些知识的重要途径。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此言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世界瞬息万变,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如不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仅凭参加工作前所学到的一点知识来支撑工作,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唯有沉下心来,认真深入系统的学习,克服惰性,持之以恒,才能丰富头脑,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进读书班前,我曾一直认为自己是正儿八经的本科大学生,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理论功底还不错,再加上平时还喜欢看点报纸、读点书藉,对上级领导的讲话和思路也能时时揣摩,自我感觉各方面的知识还比较全面,因此,总以工作太忙,应酬太多为借口放松甚至中断学习。到学习班学习后,通过与领导、老师、同学交流,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如不持之以恒、永不停息的学习,单靠平时积累的工作经验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肯定不会有很新的思路,很好的方法和很好的结果。在这几天的学习中,通过精读《现代领导战略思维》一书,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脚下,觉得自己知识太过浅薄,思维太过简单,因此,对夏部长在开班仪式上所说的“越少读书越没有紧迫感,越多读书越感到知识匮乏”这句话有了深刻理解,对读书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今后我将以这次读书班学习为起点,进一步加强学习,开拓视野,通过读书破万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战略思维”的领导者。

二、读书破万卷,境界必上乘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铭刻着历史,记载着现代,读书可以让人学到古今中外社会贤达的操守和修养,可以使人提升境界,净化心灵,让人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安份的心、感思的心,做到少索取,多奉献。多读一些哲学书籍、励志书籍,对于我们这些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为金钱名利所诱惑,当好人民的公仆,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罗素在《什么是快乐的人生》一书中对快乐人生的精辟阐述一样,作为党的干部,不要过分关注自我,过分看重得失,要时时把为上级分忧,为群众解难作为最快乐的事情来做,把党的基本要求和人民的基本期待牢记于心,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像市委刘书记在全市党政干部大会上要求我们干部的那样: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要有一份痴情,对我们所从事的岗位要有一份激情,对我们的同志要有一份真情,对我们的人民群众要有一份深情,尽心尽责为党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做一个情趣高尚、品质端洁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同。

三、读书破万卷,能力必上乘

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历练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获取。浩瀚的书海中记载着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对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很多的借鉴和启示。我们作为基层一方的党政领导,肩负着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之责,因此更应该博览群书,兼蓄并用,努力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读了《执行重在到位》这本书后,书中的“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的经典论段给了我极大震撼。的确,我们平常很多工作都存在着重部署轻执行的问题,就像书中所述一样,只注重了过程,没有注重结果,只注重做了,没有注重是否做到了位,是否取得甚至超越了我们预期的结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抓执行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执行力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前沿知识讲座学习心得 篇9

在院里研究方向各不相同的老师的带领下,在学习了六周的前沿知识讲座后,我对我们院对我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并且我在对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的命名的思想观念上有了一定的转变。

一直以为我们专业学习的课程杂而不精,但是上了前言知识讲座后我认为这些都是有用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做一个Profibus从站,要做电路板,电路板上面的开关,电路设计,等是电气研究的重点,而板子中协议的实现和最终主从站数据的交换是控制主要研究的。这就涉及到了现场总线,模电技术,电路与单片机等课程。所以学习每门课程前如果要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可以用在哪些地方的话这样学起来就有目的性有明确的认知。但是往往这些又是不容易教授的,需要自己从应用中学习、实践经验里领悟的,这就产生了矛盾。前言知识讲座就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所学课程的现实意义与新领域的发展。

就如谢明老师所讲的机器人技术,工业生产过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全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这就离不开机器人及智能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单从现在来看,工业生产中机器人的应用已遍及各种生产过程,如此种类繁多的机器人将人类从繁重枯燥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加速了社会生产与发展,所以人类社会才有了如今的模样。而未来智能联网系统的发展完全可以代替人类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又如王鑫国老师所展示的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这就包含了所学的自动控制原理、现场总线技术、单片机与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另外在听了舒志兵老师、谢明老师、张兴华老师、丁松老师、魏明珠老师、王鑫国老师的讲授后,我对我们院的更名有了些了解。电气工程主要是电气专业:面向强电和弱点的电力电子,主要研究内容,电机启动,开关电源,电池,电能转换都与电相关的电流,电流,谐波,滤波电路等的设计。控制:主要偏向控制,现场总线,系统集成,组态软件,嵌入式设计,与电能相关的东西不是研究的重点,重点是实现系统的一种功能。所以我们才分了自动化,电气,电智与测控四个专业。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关键词:语文习作,教学,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 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 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小学习作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参与生活, 搜集材料, 注意平时积累

在作文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作文, 积累素材, 必须引导学生参与生活, 观察生活, 变无心为有心, 变用眼为用脑, 养成对周围事物仔细看、仔细听、仔细闻、仔细摸、仔细品尝、仔细想、认真记的良好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才会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 才能为写出较好的文章打下基础。

1. 日常生活深入课堂。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多参加一系列活动, 如帮助家长做饭、整理房间、洗衣服等, 以体验生活的乐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 以及热爱生活的思想。

2. 新闻趣事走进课堂。

每天教室里都会发生一些小事, 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有兴趣或有意义的事记录在本子上, 每天利用十分钟, 让一位学生讲述自己收集来的新闻趣事及其感受, 讲完之后, 让大家对此事进行评议, 让学生感受深刻。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 学困生也在作文中尝到甜头, 增强自信心。

3.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走进课堂。

学校的墙壁上有激励人奋进的成语故事, 教室的图书角有学生喜欢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每周一的班会课我要求学生把这一周学到的、看到的、想到的, 进行复述和谈感受, 由于学生积极参加, 亲身体验, 因此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4. 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写日记等增加生活的素材。

二、注重学习的内容, 结合学生本身素质, 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课堂知识有局限姓, 所以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是很重要的。四年级上学期学了《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后, 我班以“爱, 使人间充满温暖”为主题, 举行了一次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为自己最爱的人说几句最想说的话, 这样的描写很感人, 学生也能够说真话、说实话。

三、注重习作的评价

1. 运用肯定式评价,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成长总是需要激励的。教师要毫不吝惜地使用表扬的武器,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 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 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 赞美是一种鼓励, 一种肯定。比如我在批改习作时, 这样写:“老师很欣赏你的文章, 语言那么美, 首尾照应让你的文章是那么完整。”肯定式评语, 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又融入了师生情。等级评价是富有人情味的“优秀”、“良好”, 几乎杜绝了“及格”与“不及格”的等级。肯定式评价体现了人情味, 使学生增强了自我肯定的信心。

2. 运用接纳式评价, 培养习作兴趣。

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教育学生。在习作批改中, 我实施有差异教育, 实现有差异发展。

3. 运用期待式评价, 促进习作发展。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在习作批改中运用期待式评价, 提出具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目标, 让学生树立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此类评语使我班大部分同学心情开朗, 充满自信, 有效地改变他们自我认识的惯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 以及认识动机、风格、技能, 使他们的实际发展比预见的更好。期待式评语的运用,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习作环境。

四、学生习作的批改方式多样化, 保持学生习作热情

对学生习作的批改, 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教师批改外, 还可以采取师生互批互改, 学生自己修改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先挑出几篇较好的作文进行展评, 让学生把它写在黑板上, 共同进行评改。可以把比较好的好词好句和有毛病的句子用符号标出来, 这样既教给了学生批改方法和符号, 同时也欣赏了学生的好词好句, 对提高学生的水平有一定的帮助。教师也可以不定时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 以四人一组最好, 可以让学生先集体找出有病句的地方, 再相互探讨, 对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打上问号, 请教教师, 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 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而然会提高。学生互评还可以让学生吸取其他同学的精华, 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 习作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学习物联网讲座心得 篇11

刘影

通过学习田景熙教授和陈志峰教授主持和主讲物联网概论培训课程,使我了解到物联网是新兴的产业,具有很好的前景,能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本质的变革,让我拓展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也对以后的方向做了初步的规划。带着对物联网的期待与好奇,我听过讲座后自己又查了一些关于物联网的资料,发现中国处于物联网先进国家的行列,这个领域中国涉入的比较早,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使中国处于主动地位,不像计算机在中国起步晚,发展也不能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正如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样,这次的变革将更具实质性,联系到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通过传感和互联通信,建设一个几乎包括所有东西的大的实物网络,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服务将是巨大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将被新的形式取代。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最早是MIT研究RFID的Auto-ID中心主任教授在1999年提出来的,同年基于Auto-ID成立的EPC Global组织进一步明确其概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进一步描绘了“物联网”的时代图景,2008年IBM提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组织(EPoSS)也明确提出了物联网的定义。一般认为: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上的开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并且需要国家政府的主导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上的扶助,物联网的开展具有规模性、广泛参与性、管理性、技术性、物的属性等等特征,其中,技术上的问题是物联网最为关键的问题;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是一项系统,目前国内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全面负责物联网的整个系统规划和建设,理论上的研究已经在各行各业展开,而实际应用还仅局限于行业内部。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研发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以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的研究。

原子物理讲座学习心得 篇12

为深入贯彻和认真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3号)和学校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文件精神和要求,帮助物理学院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月17日,物理学院邀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刘玉鑫教授为全院教师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与心得,各系所中心教师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webex线上讲座,讲座由物理学院副院长彭良友教授主持。

刘玉鑫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教育部和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及相关文件发布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具体内容,接着刘老师从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内涵、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及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四个方面展开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与心得。

首先刘老师强调建设一流课程,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其核心工作,同学和老师要敬畏教育、敬畏教学、敬畏课堂、敬畏讲台,才能真正做到课程有魂有品位;通过对具体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总结课程科学体系形成的过程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应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同学们作为一个国家的自然人的品质,提升创新能力。具体解读为,第一,课程思政的框架要素包括教师思政、专业思政和课程内容方法思政,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思政是关键,专业思政是基础,课程思政是核心;第二,课程思政的目标是通过遴选课程知识点,构建与“课程思政元素”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课程知识体系,做到既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又实现思想引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三,要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方法。

教师专题讲座让师生共同成长 篇13

一.对于学生:遇见无知的自己

教师专题讲座, 是读书节中教师深度参与的一项活动, 活动会邀请不同年级的老师介绍自己读过的经典, 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学生们有一次不同于常规课堂的交流。作为听众, 孩子们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曾有学生因听过韩金容老师关于《红楼梦》的讲座, 对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极其好奇, 于是买下一整套《红楼梦》, 想自己弄个明白。他跟我说这件事情时, 像是即将完成一次饶有趣味的挑战。

张怡妍老师的讲座 《平民英雄———托尔金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让许多人 (包括我) 第一次真正接触了《魔戒》的作者托尔金和他创造的神奇世界, 然而我真的意犹未尽, 我想知道那个庞大复杂的族群关系网如何形成, 想知道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故事。这种“想知道”的感觉真奇妙, 像有一股力量冲击你去攫取你要的东西。想必, 那些听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们, 他们内心也有同样的波澜。的确, 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就是你在“被吊胃口”, 你越是想知道答案, 就越是贪婪地阅读, 在作者若有似无的在指引下, 你慢慢找到问题的答案, 找到作者那些思考的结晶。

无怪乎孔夫子说: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意识到自己无知, 才会被激发一探究竟的欲望, 遇见无知的自己, 承认无知的自己, 才知道自己该寻找怎样的答案。我们身边的学生, 最常见的是那种听闻过某部经典知道一两个主要人物但其实没真正翻过书的入门级, 也有那一小撮根本不知道经典为何物, 会把刘备跟刘邦混为一谈的门外汉, 同时我也见过读了不少诗文、写文章能旁征博引的学生, 却常常困在自己的世界里钻牛角尖。因此, 借讲座的形式, 教师们抓住某一个切入点, 为孩子们条分缕析, 解读作品的人物形象抑或某一点精神内涵, 尽管只是冰山一角, 但至少可以给学生们一种氛围, 一个契机, 一点指引, 让门外汉们自觉腹中草莽, 让入门级者看清自身不足, 让钻牛角尖者找到另一个思考的方向。

二.对于老师:温故知新, 回眸不止百媚生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说得在理:“读书是易事, 思索是难事, 但两者缺一, 便全无用处。”准备专题讲座的老师们之所以在一本自己已经读过数遍甚至烂熟于心的经典上不惜动用九牛二虎之力, 想必就是沉迷于这“思索”的魅力。在我看来, 这“思索”给予教师的收获有二。

一个收获是温故与知新。不得不承认, 由于种种原因,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再如以前能随性、随时阅读, 加上时间冲淡, 我们也慢慢疏远了经典。回顾经典, 像探访一个老朋友, 交谈中时时有惊喜。我们对情节存有零星印象, 却对结局依然充满细节上的期待。同时, 重温经典, 以讲座为目的, 须纵观大局, 又须从细节入手, 既然不能面面俱到, 要琢磨如何深入浅出, 那就需要重新梳理, 有所取舍。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梁小艳老师谈 《三国演义》的独特魅力, 主要从“智谋”与“英雄”两个角度入手, 而“智谋”又主要讲诸葛亮和孙子兵法, “英雄”主要谈了关羽。要完成短短一小时的如数家珍的讲座, 就要在自己喜爱的经典面前细细考量, 慎重选材, 无奈割爱, 这实在是教师们斟酌再斟酌的成果。当然, 重温经典的独特之处, 绝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有人说过:作品一写完, 作者就死了。的确, 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无数读者的咀嚼玩味, 作者不能完全左右我们的思想。你在不同的时刻阅读一部经典, 你所思考的问题绝对会有不尽相同的答案。不夸张地说, 只要我们愿意, 一个读者眼中都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另一个收获是对教学做合一的深度体验。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 初想觉得教学不都是如此吗, 现在却略有所悟。他说:“教而不做, 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 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师专题讲座不正是教与做的深度合一么?教师自己选材, 自己阅读过整理过思考过, 授以知识之外, 把自己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呈现给学生, 又表达自己最真实最内心的想法, 这与日常的备课差别甚大。而有心的学生在讲座上学习到方法之后自己对经典进行阅读、咀嚼、回味, 这不便是学与做合一么?只是, 我们得以反馈的渠道太少, 交流的时间又实在有限, 这样能“学做合一”的学生有多少, 效果如何, 我们没有准确的答案, 但心存期待。如果在这一点上能设计出具体而有效的措施, 那么学生的收获将更多。教学做合一不难, 难的是把它进行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三.对于学校教育:共同阅读、教学相长是正道

时代在发展, 教育教学观念在变化, 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如今则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前者有利应试, 后者有利于锻炼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但我想, 不管模式如何改变, 不变的应该是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说文》中对“教”这样解释:“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由此看来, “教”是施教, 也是受教, 教学是一体。既是一体, 就不该分离, 更应共同成长。学生听课习得知识点, 有老师的点拨能突飞猛进;教师教的也许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点, 但学生的疑惑可能触动教师心生灵感、生发新的教学或解题方式。这样的情况也许不常有, 但不等于无。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考的能力, 这样, 学生才提得出有质量的问题, 教师才解得了种种的疑惑。孔夫子与其门下弟子的对话, 不正是教学相长的实录么?我们当然不敢与孔圣人相媲美, 但如果每个课堂都能有教师与学生非常自如的关于学问的交流甚至辩论, 那么, 我们的教学自然会紧张得多, 但也将有趣得多。而阅读就是形成这种课堂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很多学生问的问题都可以自己在书中找到答案, 阅读实际上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 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师生的共同阅读可以让他们共同找到答案, 如果有质疑而不得解, 这便带来了延伸阅读, 虽然花上些许时间, 但师生可以收获答案之外的更多东西。但如果相反, 孩子们若不愿自己寻求, 他们求知的能力也将停滞不前,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也日渐兴趣索然。所以, 求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层次之高低。

实际上, 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浮躁和浮夸, 我们的教育也在寻找一种更为健康、温和而有利于孩子们成长的模式。然而当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家长们、孩子们乐在其中时, 阅读的踪影却甚少出现, 甚至它的出现可能还必须依托一个“丰富作文素材”的名义。我们必须承认它正是人心浮躁的另一种表现。如今高考语文总分有所提高, 它不仅是提醒人们重视语文这一科目, 更希望我们看到语文并非生硬的词语、句子拼接和似懂非懂的现代文或者根本看不懂的文言文, 其真正目的之所在, 应是让我们有阅读的热情、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我想, 只有喜欢阅读的学生才能读好语文, 喜欢阅读的老师才能教好语文, 喜欢阅读的社会才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惟其如此, 师生才能拂去各种与功利有关的干扰, 踏踏实实地在书中找到与我们有缘的“黄金屋”、“颜如玉”。阅读能使教学相长, 而热爱阅读, 就是教学相长的永恒动力。

可以说, 东厦中学读书节之教师专题讲座, 也在为共同阅读、教学相长提供另外一种形式的动力。阅读于生命不可或缺, 卢海华老师在她的讲座上把阅读经典比作“生命的化妆”, 十分贴切, 但愿你我都能在书香中陶冶心性, 提升自己, 给自己最美的妆容。而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将共同阅读进行到底, 是与我们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且值得我们都为之思考的问题。

摘要:教师专题讲座, 是汕头市东厦中学读书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它充分体现读书节作为一种全校性活动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直观看到学生作为听众的各种收获, 也让教师自身深刻体会到温故知新甚至受益更多。而这一有别于常规课堂的形式, 也让我们在学校教育上可以有更多的反思。

关键词:东厦中学读书节,教师专题讲座,共同阅读,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2016魏书生讲座学习心得 篇14

魏书生讲座学习心得整理了听魏书生报告有感,魏书生是有名的教育工作者,很多年轻老师都会听他的讲座,这里第一公文网整理听魏书生报告有感,分享教育工作者听魏书生的讲座心得

魏书生讲座学习心得

听魏书生报告有感

2016年5月15日,在学校听了两场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下午是面向学生的“培养自学能力”,晚上是面向老师的“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从教近二十年,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今日得以现场聆听“大神”级人物的教诲,幸甚。

他告诉学生如何培养自学能力:最后一名也有优点,人人有事做,不为难自己也绝不放纵自己,做比不做强,写出自己的20个长处,成为一个像力克·胡哲那样有责任感的人,从小处培养习惯,回归学习的本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他跟老师谈心:高高兴兴过日子,踏踏实实干事情;工作、学习、尽责、助人是享受;守住心灵深处的快乐;不要忙着种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消灭新概念、守住教育常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别活在攀比中;真正的好人都不摆架子;自傲的人亦是自卑的人;心怀谦卑,永远感恩;自己的活自己干;别人有别人的好,我自己也好;民主、科学、做记忆力体操。

有同事不止一次听过魏书生老师的报告,说很多内容基本相同,比如“地球球长”、“太阳系系主任”、“我们被安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等。有些内容我也曾经在他的书里看过,比如班级管理方面。报告中很多的案例也还是30多年前的。实际上,魏书生老师自己也坦言,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新概念,自己守住的就是那点教育常识。

已经从教育局长退休的魏老师有64岁,不吃“瓜果梨桃,鸡鸭鱼肉”的他身体非常健朗。下午和晚上的讲座都是站着讲,几步小跑上台,全程精神抖擞。他的演讲水平相当高,大家全程聚精会神,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他常常以数来宝的方式,或者像现在的饶舌,一串一串地说,节奏明显,他自己用脚尖踢着地板,学生们也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非常的欢乐。他声音洪亮又富有变化,模仿学生的声音惟妙惟肖,在加上恰当的动作,还有东北话,感觉他在演小品似的。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也没有规整的学者范,我觉得像脱口秀,又像神父布道,很轻松,很温馨,很平和,很欢乐。虽然他演说的内容变化不大,多有重复,毕竟中国太大,就算他讲了2000多场,听众达到两百多万,这在全中国人口中依然是很小的数字。

魏书生的知名度相当高,有来自政府的推动,也有媒体的努力,当然不可避免面对一些批评。比较有影响的批判有蔡朝阳(《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王开东(《破译魏书生》)、刘铁芳(《魏书生:一个听话者的教育技术》)、许锡良(《对习惯的追问——评魏书生先生的习惯》)等,其中前两位也是知名的语文教师,后两位是大学教授。一个站得如此高的人,被人评头论足也是理所当然,就算至圣孔夫子都要被千年后的人们解剖啊。我相信魏书生老师有理由被批判,比如我对于他到今天还是谈三十年前的学生而闭口不提当校长当局长后教课的情况也不太明白,但是我也认为并不是开口批判的都合理。他能够屹立三十多年,说明他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办学方法依然是教育努力的方向。虽然他头上的光环一个比一个耀眼,最终能够感动人心的还是他本人,他的思想和他的人生态度。他说过这样一段话,相信任何一个时期的老师都受用:“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也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

有的人总是怀疑一切,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诲”,不屑一顾,“这有什么呀!”可是,你又有什么呢?影响还是有的,有一位入职两年的年轻教师说:“听魏老师的报告,最有印象的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深入深入再深入。”办公室里,两位80后也“醒悟”:“看来真的要看点书,把你的书借来看看。”而我,想学魏老师那样“守住一个平平常常的心,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把平平淡淡的事做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歌如舞,从中享受无尽的幸福。”

蔡朝东讲座学习心得 篇15

5月19日,受西王集团邀请,我镇全体干部现场学习了蔡朝东老师的讲座,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什么是成功

“成功的概念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会对成功有个独特的理解”蔡老师第一句话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关于成功的思考,我不禁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给成功下了一个定义:让人们对你的成就认可了,这就是成功。但这是片面的,蔡老师紧接着给了我们一个全面概括的综合定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这就是成功。然而成功是具有相对性的,它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为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成功之路,蔡老师给了我们三个方面的评价标准:自我感觉、群众的评价、社会的认可。我们要时刻以这三个标准为指标,树立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二、修养德尚、开发智商、锻造情商

如果把我们的成功比作为一座摩天大厦,那么大厦的基石是德商、材料是智商、技术是情商。作为人民的公仆,我要把人民群众对我工作的满意作为成功的大厦。一个干部首先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就是道德素质,道德高尚的干部才会让群众放心,德商作为大厦的基石部分毋庸置疑。干部要为民办实事,光有道德观念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力。这就是蔡老师跟我们讲的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称为智商——构建大厦的材料部分。我们是国家机关的基层单位,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队,最多时间要处理的是最贴近人民群众、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干部要沉得住气、耐得下心,要能走进群众心里,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这就对干部的情绪控制能力、抗击挫折能力和人际交往中情感的调控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些能力综合起来就是建设我们大厦的技术保障——情商。

可见,德商、智商、情商在我们的工作中缺一不可。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养我们的德商,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让群众放心;不断开发我们的智商,建设一支为人民办实事的干部队伍,让群众安心;不断锻造我们的情商,建设一支能融入百姓的干部队伍,让群众贴心。通过蔡老师的讲解,我对我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以后的工作进展有了新的思路。

三、改进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探究学习的实施 篇16

一、构建探究的课堂氛围

1. 重视师生关系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的传授知识、解决疑惑,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接受者,而探究学习要求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导演、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演、主动者、主人,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高效合作,才能促进探究教学的深入开展。

2. 践行教材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探究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要求践行的实践活动和现实中现有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究活动,使语文课堂逐渐延伸,从而开拓探究学习的多种渠道。例如,针对五年级下册“创办班级图书角”的要求,我充分发挥班委和各科课代表的作用,让他们动员、组织全班同学捐书,并派专人负责把书籍登记造册,专人设计班级特色借书卡片,班级的图书管理员从第一组开始,由每位同学轮流担任。这个活动自始至终,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其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集体意识也得以增强。

二、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习惯的养成

探究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由课文标题或结尾点睛处提出问题

例如,学习《全神贯注》一文时,学生看到标题后立即提出问题:“全神贯注的主人翁是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主人翁(罗丹)全神贯注的?”然后按照提出的问题去阅读课文,这样的学习方式其实很有效。再如,学习《峨眉道上》一文时,文中的结尾之处写道:“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于是,有学生就提出问题:“什么样的人物才是我们平常说的英雄呢?”“课文中的铺路人为什么是无名英雄呢?”学生把平常说的“英雄”和文中的“无名英雄”联系起来,探究“英雄”的内涵和外延,对“英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 由课文重点词句、语句提出问题

例如,学习《白杨》一文时,“沉思”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但沉思的内容不一样。于是,有学生提出问题:“文中爸爸两次‘沉思’都思考了什么问题?”一是想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白杨;二是为白杨而骄傲、自豪。“两次‘沉思’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者借物喻人,大白杨比喻爸爸,小白杨比喻孩子,父亲借白杨歌颂了扎根西部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文中的两棵“小白杨”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一定也会茁壮成长。

三、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 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予以关注。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把握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善于把小学生的好奇心与语文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因为学生始终都有一种探究的心理和动力,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例如,学习《“你们想错了”》一文,当我把“你们想错了”写在黑板上时,有不少学生愣了一下,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课文标题出现了双引号?”“这里的双引号是什么意思呢?”我趁机又加了一个问题:“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双引号?”这样,将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引入教学,其学习的兴趣也被激起,探究思维因而被开启。

2.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小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是使其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敢于质疑权威(如教师看法和教材注解),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教师要善于点拨学生,主动引导学生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邱少云》一文时,我把文章出现的“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用20分钟”和“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小时才渐渐熄灭”两句话有意识地提出来。我提出问题:“这两句话中两个‘才’字的含义一样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交流、查字典等途径,得出两个“才”字的含义的确不一样,第一个“才”字表示时间太短了,战士被邱少云的精神鼓舞,勇敢杀敌,战斗结束快;第二个“才”字表示时间太长了,突出了烈火燃烧英雄的时间,更突出了邱少云的坚强意志力,也说明作者看到自己的战友被火烧,心里十分难过,觉得火烧的时间长。

上一篇:人的生命800字高中作文下一篇:电动机接地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