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考试,百科知识是语文考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此博小易特为各位同学们整理了一份详细版,好资料值得分享!▼01
一、文化常识
1.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杜甫)2.《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安徒生)
3.戏剧中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你知道戏曲中的女演员一般被称作什么?(旦)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朝哪位诗人的诗句?(王之涣)5.《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6.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本医学名著叫什么?(《本草纲目》)7.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张衡)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话?(孔子)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哪位诗人的诗句?(李商隐)10.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谁发明的?(毕升)11.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笔墨纸砚)
12.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说文解字》)请说出我国的四大个主要戏剧剧种?(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14.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诗经)
15.请说出语文中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16.苏东坡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请背出他写的一首诗或词。
17.请说出《红缕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18.唐宋八大家是哪些人?(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徇、苏辙、曾巩)
19.中国的六大古都分别指什么?(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20.“读书被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谁说?(杜甫)21.1860年,是什么军队烧毁了圆明园?(英法联军)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谁说的?(岳飞)
23.“赤壁之战”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请问“三国”指的是哪三国?(魏、蜀、吴)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什么教?(佛教、基督教、伊斯教)24.“三顾茅庐”是出自哪个历史时期?(三国)
02
二、地理常识
1.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我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长江)
4.晚上,天空中出现的形状像勺子的七颗星叫什么星?(北斗星)5.中国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北半球)
6.我国战国时代出现的最著名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是什么?(《孙子兵法》)7.被称为“五岳”的是哪五座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8.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星体,哪个是行星、哪个是恒星、哪个是卫星?(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亮是卫星)9.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哪里?(上海)
10.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什么?(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11.我国的四大高原是什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12.中国的哪个城市被称为日光城?(拉萨)13.地球是不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是)14.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多长时间?(1天)15.我国的第二大岛是什么岛?(海南岛)
03
三、理化常识
1.电灯是谁发明的?(爱迪生)
2.把水加热,通常到多少度会沸腾?(100摄氏度)3.矫正近视应该戴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凹透镜)4.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什么?(氧气)
5.水的三种体态分别是什么?(液体、气体、固体)6.工业所说的三废分别是什么?(废水、废气、废渣)
7.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8.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04
四、生物常识
1.会飞的蝙蝠是属于鸟类还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2.青蛙的幼体叫什么?(蝌蚪)
3.潜水艇是模仿哪一种生物来制造的?(鱼)4.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37℃左右)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关键词:小升初;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7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心理,还是在语文目标的落实上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要从小学“保姆式”的管理和学习方式中向中学“自主式”的学习方式过渡。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调整心态,调整学习方法,将小升初语文衔接好,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下“小升初衔接:如何學好初中语文”这个话题。
一、初中语文的特点——“新”
1. 古诗文大量出现。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言课文和古代诗词的收录,今后的中考语文卷也必将在这两个方面大做文章。
2. 文学作品比例大增。在现代文选文上更倾向于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篇幅普遍较长,文学化趋向明显。
3. 作文更加注重真话、实话、心里话,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作文形式更趋向于开放、宽泛、灵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才情的空间。
4. 学习方式更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将会少讲,更多的时间将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写、多背、多思考、多讨论。
5. 语文评价的内容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趋向于大语文的范畴,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兴趣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学生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地学。
三、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1. 在养成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除此之外,多发言,发言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并懂得讲礼貌。2. 要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3. 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从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4. 要养成学完后应及时复习,再做作业的方法。5. 读的习惯,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还应提出读书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培养圈、点、评的习惯。6. 查工具书的习惯。7. 养成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筛选资料。8.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得不到高分。
四、初中语文学习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小学阶段更为系统和完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规可循的,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人文性”决定了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而“工具性”则体现了其实用与具体操作的可行性。语文学习方法的摸索和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1. 要学会有计划地学习
初中的学科较多,学习内容多而且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计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复习练习,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籍(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计划地进行练笔(日记、随笔、作文、素材积累等),有计划地随时查漏补缺。
2. 分模块巩固与加强
语文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学生们难免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初中阶段一般将语文知识点划分为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积累运用(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古诗文的默写及阅读分析、进行口语交际的创意表述和理解);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体、阐明观点,探究真理的议论文体、说明事物特征、传播科技文明的科普文章等);写作方面:能写叙事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正确、感情真挚生动、描写细致传神的各类文体的大作文。这几大模块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攻关对象”。
3. 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具体到每类知识点的学习,又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的,只要学生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品味诗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同学们遇到比较多的一类题,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诗人往往会寓情于景,因此学生们在回答此类题时注意剖析诗中所写之景,体会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妙,便很容易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了。
4. 勤阅读,广积累
这两种策略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文学习的真谛,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积累是不可忽略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绝非一日之功,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能厚实学生的语文功底,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表现在写作上:阅读面宽,积累丰富的同学一般写作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文章往往能具有深远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和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表达。我们的阅读积累,除读《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的必读书目外,也可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学习优秀作品在表情达意、阐释道理方面的技巧。
五、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1. 基础知识 —— 生字词(包括文下注释和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要求自己能够会读、会默写,重点词语弄懂词义。 2. 要求背诵的课文、古文及诗词:要求学完即会背;对课外古诗词要求每天(指有语文早读的日子)背一首。 3. 练习中的阅读:要求每篇必做,且必须认真做;用好配发的语文练习,教师讲解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阅读方法。 4. 每周一篇作文,一篇美文贴评,小作文随课文要求安排;平时多看《语文报》和各大报纸的作文周刊。 5. 作业要求: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6. 每节语文课两分钟名人名言积累交流。7. 语言积累:要有语言积累本,摘抄词、句、段、成语、名人名言、名诗佳句或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段落。
最后,笔者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1、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2、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4、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 牧《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示儿》
6、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7 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静夜思》
8、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情感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 游《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 白《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 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3. 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4. 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5. 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6. 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7. 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8. 省:某副省(shěng)长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9. 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0. 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ó动词)人。
11. 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òng)而散。
12. 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13. 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14. 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15. 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16. 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17. 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18. 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19. 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1、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小伙子,当然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尤其是侦探小说。
2、今天早上,银行(háng)发行(xíng)钞票,报纸刊登出了最新的行(háng)情介绍,提供给大家参考。
3、由于一次意外,他得了艾(ài)滋病,从此,他整天自怨自艾(yì),提不起精神。
4、“《鸿门宴》是传(zhuàn)记而不是传(chuán)奇。”听了老师的话,小明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5、那个叫荷(hé)花的姑娘,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这场面很像是在演电影。
6、我兴奋地对她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可她却涨(zhàng)红着脸摇头否认。
二、文学常识积累:
(1)、作家作者: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核心思想是“仁义”,强调“民贵君轻”,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2)、文学作品: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徽子》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三军可夺帅也,皮肤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学而不思则妄,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0、与朋友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教学汉语拼音,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学习汉语拼音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生就会学有兴趣,记忆牢固。
一、歌谣、顺口溜帮助记忆。如b-d:bd是对好兄弟,两拍手对面坐,b的半圆朝着右,d的半圆朝着左。n-m:一门n,两门m。q-g:直腿q,弯腰g。t-f:伞把t,拐棍f。
二、做卡片,玩游戏。老师把字母做成卡片,发给学生,然后再任意读出一个音节,学生看自己是不是这个音节中的字母,再按顺序把这几个字母排好组成所读的音节。或者由一个学生选字母组成音节。
三、找朋友。老师把图画和音节分开,让学生找哪个图画用哪个音节表示,或者看图把声母、韵母组合好。
四、读儿歌、猜拼音谜语。给学生先一些拼音儿歌或拼音谜语,让学生来拼读、猜谜。如谜语:
mǎn wū wá wa,yuán yuán nǎo guā,chū mén yì huá,jiù bǎ huǒ fā。
让学生猜猜拼音说的是什么?当学生能拼出“满屋娃娃,圆圆脑瓜,出门一划,就把火发”时,他们举十分高兴,抢着读,争着猜。
1、在他的小说里,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的小巷(xiàng)颇有些相似。
2、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价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销,这样才能收回成本。
3、拓片、拓本的拓读 tà ,开拓、拓荒的拓读 tuò。
4、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5、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二、文学常识积累: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字词积累
敕勒(chì lè) 穹庐(qióng) 见牛羊(xiàn)
天似(sì) 笼盖(lǒng)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在称蒙古包。穹,隆起的样子。
苍苍:深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通现,显现,出现。
2、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2、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3、李峤的《风》的大意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也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可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也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斜。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4.《〈论语〉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过故人庄》中描写美丽田园风光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钱塘湖春行》中写禽鸟的诗句是:_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写花草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抒发作者愿望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0、《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的伟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1、《龟虽寿》中表达诗人要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13.《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14.我们在探究问题时,常会出现扑朔迷离的情况,如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正如《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炯炯有神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2、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争分夺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 力争上游好学不倦笨鸟先飞披荆斩棘不学无术闻鸡起舞
勤学好问 自强不息 发愤图强 只争朝夕
3、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
烈日炎炎 浮瓜避暑 骄阳如火 皎阳似火 赫赫炎炎 炎炎夏日 炎阳炙人
烈日当空 狂风烈日 火伞高张 吴牛喘月 流金铄石 五黄六月 浮瓜沉李
夏日炎炎 绿树成荫 椅席炙手 热不可耐 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 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枯槁
1.《一夜的工作》是一篇记实文学,作者何其芳,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语气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叙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其中前者又是通过时间长、工作态度认真和工作量大三方面来表现,后者通过室内陈设简单和饮食简单两方面来表现。全文语言朴实无华,选材以小见大,歌颂了_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_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2.《穷人》一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有《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被称为“战争三部曲”,文章以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等待丈夫、抱养遗孤和丈夫回来三部分内容,文章开头通过一段环境描写,采用对比手法,烘托出桑娜一家生活的贫穷,文中安排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桑娜复杂矛盾的心理,表现出她善良的品质,赞扬了下层劳动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揭露了沙皇统治的罪恶,抒发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文章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的原因是:桑娜仅仅是无数穷苦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以穷人为题就使内容更加宽泛,更能突出文章中心。
3.《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刘心武,文章开头就直抒怀念之情,然后以由远及近的顺序写了大兴安岭的`外貌和白桦林的雄姿。看林人那颗“纯洁的心”指对事业的信念和忠诚,看林人为了森林的安宁做了牺牲,表现在:(1)强忍烟瘾(2)严控酒量(3)瞪圆双眼(4)拒听歌曲。赞扬了看林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甘于牺牲的高尚品质。正因为他们甘于自我牺牲,才换来大兴安岭的安宁,所以“我”渴望再到大兴安岭去。
4.《杨震暮夜却金》一文,通过记叙王密在夜晚送金子给杨震遭到拒绝的故事,赞扬了杨震严于律己、不贪不占、为官清廉的高洁品格。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大全】推荐阅读:
小升初语文复习大全07-02
小升初语文常考知识点07-04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07-09
北师大语文小升初知识点10-03
语文小升初分班考试重点知识点09-26
东华小升初语文真题07-05
小升初精选语文试卷10-25
小升初语文拼音汉字11-15
小学语文小升初冲刺题05-29
小升初语文作文欣赏资料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