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反思(共7篇)
《论语》教学反思1
有人说:“不读《老子》,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智慧;不读《论语》,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而智慧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功底,所以追根溯源,架起文化发展桥梁的是《论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走进孔子,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根,并汲取营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于是让学生课前阅读与《论语》有关的资料。结果,学生从网上、图书馆、阅览室、书店获得知识信息,远远超过老师一言堂所介绍的内容。这就是课程改革,不改不知道,一改吓一跳。弟子未必不如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个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询问其诀窍,均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内容有童话,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科普,科幻图书等。新实验教材也是注重文学性、人文性,活动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就是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扩展到社会与家庭,将知识延伸到名著与网络。我在这几年教学中,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调动利用一切因素,让学生动手,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为学习语文主动探究相关知识。
在讲《论语》十则时,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查阅与《论语》相关的资料,课外阅读《论语》一书。”上课时,学生将阅读的书籍和网上查阅的资料搬上课堂。人人手中有资料,个个手中有书籍。语文课代表首先展示说:“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学,整理了古代文化典籍,并提出过一些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紧接着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在《中国古典文学赏析》中查到孔子的学说,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470多则,与《孟子》、《大学》、《中庸》同被定为‘四书’。四书五经,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并且将自己收集的作品向同学展示。班长也介绍他读的《史记》:“我读的是《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了解到孔子生下来颊顶中间低而四周高,所以名丘。排行第二,父母向尼山祷告而得子,因此叫仲尼。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还有个学生介绍道:“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了解了诸子百家。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主张‘仁爱’,被称为‘孔孟之道’。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法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各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都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盛况。后来统治阶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以后,孔孟之道支配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思想文化,可见孔子真的很了不起。”还有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赵普为赵匡胤当皇帝出谋划策,自称博览全书,无所不晓。赵匡胤派人到他家查看到底读了哪些书,只查到半本论语。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传开了。可见《论语》多么重要,我也要好好拜读一下《论语》。”提起论语,马上有一学生站起来响应道:“我在《论语》的前言部分读到日本现代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涩泽荣一,就是一位典型的‘儒家’。他经常把《论语》抄本随身携带,认为企业需要有强调相互关系的儒家思想,其目标是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这说明《论语》对亚洲文化圈内各国的以济腾飞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语》不仅影响中国人,也影响了世界。”话音刚落,另一学生补充道:“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得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以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其他同学也纷纷展示自己的资料,,有从网上下载《论语》全文的,了解到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有买《论语》一书的,把喜欢的名句子抄到笔记本上并作了点评;还有的对《论语》中有的章节认为不妥的,也作出了点评。我受学生的感染,也给学生展示了我的资料。由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前预习和学习,所以这十则《论语》学得非常快,非常轻松。阅读使他们的基础提高了,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灵活调节,加入了十则之外的内容供学生讨论,吸收更多的知识。有的学生通过自学“先进篇”22则,了解教学要因材施教;还有学生通过自学“雍也谝”20则,明白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通过讨论,学生打破常规,提出了对《论语》的不同看法,比如繁琐的礼节问题,培养的人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问题等。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这一环节,对我教学启示很大。实验证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占有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点拨者。师生是共同求取新知识的合作伙伴。一篇经典文章,大家动手,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庭藏书、电脑都用上了,上课时一人一本资料,各抒己见,谁有道理听谁的。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现在,我们的课堂不是一言堂皇,而是共同活动的场地。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我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候像力、思维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杜威说:“有了知识的饥渴,则知识的控求随之。”
课外阅读带给教学最大的转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探索,一道思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自我,感受到人格的自由和尊严,感受到独特创造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谁资料查得充分,谁课外阅读读得深刻,谁主课堂上就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迫使我挤时间阅读作品,因为不读书就无法与学生交流,不读书就会被学生淘汰。所以我也经常光顾书店,下课就去阅览室上网查资料,了解新动态,也提高了我的素质。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促使我对语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首先,课外阅读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实验教材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实验教材带来的课外阅读,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绝不是光靠课堂上老师讲课能形成的。凡是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均得益于课外阅读。个性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来自老师的一言堂,那样只会束缚学生。学生必须从不同作品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形式。其次,树立课程大于教材的观念。课程改革提出:活化课程次源,树立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尤其是中华经典之作,更是多少代人流传下来的不朽的精华,我他一定要继承发扬它,只有阅读,才能使它不朽、永桓。最后,课外阅读能提高人的修养。“知书达理”这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读书能明白事理,会办事,会做人。优秀的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对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有了新的上升。
这次课改实验给我带来太多的变化,太多的启迪。初中时期是课外阅读的重要阶段。托尔斯泰主张:“应当首先竭力阅读和了解各个时代、各个最优秀作家的书。”所以,只有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
《论语》教学反思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初一学生所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学生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来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其中有几句论语,让我受益匪浅。“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如果人人都能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教学反思3
文言文的教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对于本文的教学,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想要质量与效率并行,不光是有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能做到的,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教学问题,课后我总结起来,具有以下几点反思: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
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小说、记叙文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而,在教学时,多以故事的形式去讲解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十二章里,有些是学生在小学或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很多学生都能背诵,可以从这些入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翻译文本的同时注意心灵的感悟。
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将文言文翻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做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注重心灵的感悟,让学生从文言语句中感受古代文言的魅力,从而体会其中渗透出来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言文,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很多时候,文言文是学生自己读懂并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教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积累知识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4、因材施教不是一句口号。
尤其是这样的文言文,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教学,讲多了差生不能接受,讲深了学生不能理解,最后一团雾水,老师费了力没取得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大忌。
总的来说,本课的课时安排是2课时,但实际花了3课时,并不是因为乱了教学计划,而是因为初一的学生对文言的认识比较浅薄,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慢慢引导,在理解翻译方面就花了一个多课时,教会学生去体会具体的含义并非易事,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更难了,因为论语里的有些章节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泛的阅历,自然学生没有这些,只能靠老师用一个个的事例来阐释。加之文言文的背诵并不是像现代文那样顺畅,要想按教学目标要求的课堂背诵,就得花很多时间去一遍一遍的重复,逐渐熟练直至背诵。
《论语》教学反思4
我认为学习《论语六则》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精华和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道理。
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好像真的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了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去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祖先,去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课就没有白上。
说到我的教学过程,那么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语录的相关内容。上课我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加大读的力度,例如散读、齐读、领读、个人读、小组读。通过读的训练,同学们对课文就容易把握。为后面的讲解奠定基础。从读入手,这样也就更好地是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因为《论语》都是文言文,又是大思想家的理论,在学习上有难度,后来经过研讨,学生积极的解决疑难,还很顺利。《论语》渗透着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做人修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此时正是需要这一教育的时候。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对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论语》教学反思5
章太炎说过: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古代散文;读古代散文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就读其中一本——《论语》。但是对于《论语》的教学,老师们却是想爱你不容易。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不愿意阅读《论语》是重要原因。作为孔子的言论记录,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尊重,汉代之后,它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纵是科举废除以后,《论语》还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
今天,该书仍是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书中许多词语,即便是在这白话文的时代,仍被人们在书面上或口头上常常使用。但是现在的学生们却觉得《论语》枯燥乏味,书中的许多要义觉得难以理解,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却一个个还是云里雾里。
(二)不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理解总是和文章之间隔了一层窗户纸,看不透文章的真实思想。总之是搞不懂,自以为得其实,往往是自己的主观臆断,与文章的真实想法差得很远。
《论语》教学反思6
教学《凡卡》(第十二册)一文,如果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完成自习预习,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破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我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明确此种描写细腻、逼真的写作手法。再继续抓住情感:“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到此,教学的第一板块结束。 “我们除了凡卡的语言叙述和城乡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到他悲惨的命运外,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内容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导向第三板块。而且稍微拔高了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们获得探求知识的乐趣。学习好的同学动动脑子可能会想到凡卡写信前后的心情,中下等同学可在老师的提示中得到启示,进而明白:原来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神情;写信中多次叹气;写信后还做了一个好梦,也充分地表现了凡卡悲惨的命运。到此,教学第三板块结束。
最后,把三大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学们,看这板书,联系刚才所讲的内容,说说作者是什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已有清楚的三条线索: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结尾的美梦,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到此,教学任务全部完成。这样,抓住情感因素,以朗读法为主,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师教是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论语》教学反思7
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对于《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句,我们很多人可谓是耳熟能详。但对其中的精髓却不能深入体会。我们对校本论语的研究就定位在对《论语》的理解上,如何让《论语》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学以致用呢?人们口中都能说出孔子,可是否都知道孔子的为人呢?
孔子眼看时局纷乱,有心出仕济助众人,但他绝不肯违背道义和原则而求官。再说他洁身自好,虽然他屡次受到一些洁身自好的隐者的嘲讽,但他绝不消极,仍抱持进去的精神,努力推行正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他的这些话中可知,他对生活的要求极其简单,不像有些所谓的圣人,只在乎名利,他对于不义的富贵,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对道德、学问等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在于德业是否精进,所以说孔子“不求名利,洁身自好”。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们竞相做官,追求金钱和权力,想想,是多么的可笑。一个连自我都迷失的人,拥有更大的权力和无尽的财富有何意义呢?所以,我希望找不到自我的人们都来读读《论语》,都以孔子为榜样。
《论语》教学反思8
本课原先设计意图为以赏读带动字词解析,也布置过预习作业,但是学生完成预习工作并不理想,影响上课的理解基础。
《渔父》这一节课文言重难点较多,作为公开课又要力求完整性,所以在设计上难度很大。
首先,上课时由于偏重于赏读情感挖掘,对重点字词以及倒装句式分析不足。
其次,在设计情感修饰语填空时,范围定得太死,学生思路无法打开。而应在学生充分理解语段基础上,让学生有所感悟,再进行情感的修饰语概括。这个作为未来教学努力改进的方向。
再次,在引导上缺乏铺垫,所以学生的思考不够活跃;在学生回答之后,应该再加以追问。
以上不足基于各位评课老师的意见而汇总,作为自己未来改进的方向。
改进要点:
1、认真研究学生情况,放低教学要求,增强针对性;
2、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提高互动频率;
3、如何教学求实,落实字词意思与句子翻译;
4、为了补充本课的不足,接下来再专门上一节字词落实课。
《论语》教学反思9
课程标准规定《论语十则》这篇文章只需一课时,我冥思苦想无论怎么上,一课时是完成不了的,那些编者心里不知是怎样想的,我反正一课时是完不成的。同办公室的语文老师傅老师也是这样感叹道。一课时始终不能完成,于是我用了4 个课时,将近一个礼拜的课全部花在《论语十则》上了。孔子生平简介介绍;《论语》着作的介绍,从儒家思想谈到《四书》《五经》,从核心“仁”字谈到字词落实;从通假字的解释到孔子思想的分类;从学习的态度讲到学习的方法以及为人处世,接物待人的做人标准。四课时下来,可以说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于是胸有成竹地布置了《论语十则》的作业,对学生应该是说一百个放心了。
第二天,语文课代表捧着一大堆的语文作业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看着一叠《课堂作业》,心里非常高兴,这一届学生一是按时上交作业,二是没有同学不交作业。这作业的质量肯定是比较高的,这也算是对我这一周课堂教学最好的肯定吧!我心里是这样想的。我放下手头上的其他工作,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带着完全是欣赏和愉悦的心态进行批改。填空,选择正确读音,解释加点的词,找出成语并解释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题目,所以同学们做得都非常好,只是少数几位学生错了一二个。但到了第8 题,简直是面目全非,自己那种高傲的姿态一下子掉落了万丈深渊。
第6 题是这样的: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那句?42 位上交的作业,回答大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几乎千篇一律:“重大的责任和遥远的路途。”……假如我们避开题目要求原文回答,同学们的回答几乎是完美无瑕的。但是离我们作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于是我痛下决心,都在此题打上了不光彩的一个“叉”。痛定思痛,寻找原因。
其一,学生的粗心大意是造成这题错误的罪魁祸首,没有看清题意,这也许是新初一学生的一大通病。
其二本人也存在失误,没有落实文本教育,只知道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夸夸其谈,没有落实要求细则,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还是从细小的习惯做起,从他们擦亮眼睛做起,规规矩矩,踏踏实实做起。
批完作业本,长长地透了一口,此是学生要教师教的根源所在,行文至此,思绪万千,以此记之,望以此为鉴,此可谓是一点教学反思吧!
《论语》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在初步学习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读2个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在初步学习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学会2个生字,认读2个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论语一则”,解题:什么叫论语?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相读,互相订正字音
3、汇报读
4、应该怎样停顿?师指导,生试读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2、说说你周围的同学有什么优点、缺点。你会怎么做?
试着让学生用论语中的句子说一说。
四、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论语是学生首次接触的知识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于是我采用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这样既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离自己很近,又使他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一次学习古文主要是让学生产生兴趣,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板书设计:14、论语一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课时(4月25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学习六个生字。感受文言文的文字特点和魅力。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难写字。
教学过程:
一、指名正确读课文。
说说文章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必择善而之改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3、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描一个写两个。
三、指导背诵。
指名让背下来的同学背。说说自己是怎么背下来的。不会的同学练习背诵。
课后反思:本课生字虽然笔画比较简单,但是结构比较复杂,写好很难,所以注重了书写上的指导。
板书设计:14、论语一则
必择善而之改
《论语》教学反思11
此课的教学,前后的两个课时相互“链接”,融为一体,默读中的三个问题贯穿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三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默读完之后,依次交流,学生的默读成果分类板书。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在“矛盾”之处生成新的问题,这里的新问题是对原问题的深层思考,可以留给第二课时,因此不必马上解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巧置悬念,吊吊学生的胃口。胃口吊一次还不够,还要吊第二次,第三次,学生都快坐不住了!第二课时学生的浓烈兴趣依然不减。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新问题出课堂。”这一课的教学我不就是在实践着这一个理念吗?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走入文本,带着成功的喜悦走出文本,引发新问题后,学生再次走入文本,带着胜利的喜悦再次走出文本!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自然而亲昵,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在享受着语文。第二课时的末尾虽然没有再产生更新的问题,但是凡卡超乎寻常的坚强,为自由而生存的坚强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引发的将是更加深刻的问题,留给学生的将是一生的思考。
《凡卡》的教学,默读与交流交替进行,学生不断地在文本中走进走出。每一次进出,学生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交流,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启发;每一次产生新的问题,学生总是兴致盎然,兴趣大增。我想这就是理想的语文课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语文课也应该像说评书那样,经常带给学生“意犹未尽”的享受!
《论语》教学反思12
《论语十二章》是古文中的名篇,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论语》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章时,先让学生充分谈论日常生活中求知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如何看待时间流逝等话题,再过渡到课文时,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深受启发。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相当广泛,两者联系,尤其是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
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她离我们很近,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课文背过,但默写时,常出错。因此,要加强书写,巩固训练。
《论语》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设计上主要考虑到了听、说、读、写、背等方面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堂的知识。但是通过反思,我发现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训练还不够,所以两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还不能背诵。看来在以后的此类教学中还应加大学生朗读的力度。
《论语》教学反思14
《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有很多内容学生不易读懂,或有时似懂非懂,但我学习的目的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的精华中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交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做人道理。 在教《论语》时,感觉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八则》了。
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什么是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我想不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又不如“授之以渔场”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这节课上,我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1、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了幻灯片。内容包括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重点要理解的句子、学生喜欢的课文内容、背景音乐等。在提供信息、突出重难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课堂气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
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各自收集有关孔子及《论语》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将信息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信息量。
3、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环节。在小组学习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自己就解决了。避免了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本课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在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力求走在教改的前列。
《论语》教学反思15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多记语句,学习时要一句一句来理解,同时还要背诵,加以体会运用。因此,安排了两课时学习。在设计时,利用多媒体来展示重点,方便了教学;激趣导入,也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所帮助。其重点就是对句子的理解和背诵。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翻译课文,给了学生方法(留、补、删、换、调 )。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如字音、节奏等。
在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等。在对十则内容的理解时,学生尝试用翻译的方法进行说大意,老师明确大意,使学生既对重点字词加深了理解,又明白了全句大意。并使学生自我理解每句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
老师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爱读,百读不厌,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无形中受到文言文的熏陶感染。
本课的教学,注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初步尝试,肯定学生的自我学习成果,如第一课时第五个环节的教学,就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体现,特别是学习方法、态度、为人方面对自身的影响与熏陶感染,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目的,也是传统文化气息濡染自我的过程与外化,是个性的体现、张扬。并且,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课外积累相关学习的名言,将课内伸展于了课外,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由于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所以第二课时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关于论语的哲学思想核心“仁”
仁是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 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孝、弟、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这些东西也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一种支撑, 围绕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周围。但是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要素, 也可以说论语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孔子讲“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孔子看来圣人先师应先具有仁的内在品德, 具有了仁的内在品德后, 其他各方面才能不断地趋向于完善, 也可以说论语是一本讲关于仁的书。论语的思想内容偏向于唯心主义的倾向。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既有很多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 又有某些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成分 (天命观:这里的天命是指天的命令或天的意志, 是一种有目的的力量。孔子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和意志) 。“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是孔子思想当中的既不是很迷信鬼神, 又不是很肯定鬼神的思想, 并不是无神论的思想。不过可以这样讲, 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打破了当时的鬼神迷信思想, 彰显了人本主义的精神。我们讲孔子是至圣先师值得后人去顶礼膜拜, 主要是指孔子的思想对于他所生活的时代来讲, 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在里面, 但是孔子的思想还是为了维护当时封建的等级秩序, 他代表的是封建贵族阶层的利益。
但是“仁”到底是什么呢?孔子也没有能够给出比较明确的答复。不同的弟子去问孔子, 孔子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地点, 针对不同的对象, 孔子所诠释的仁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可以对于仁的理解上给予不同的诠释。所以, 可以简而言之, “仁”就是要去做正确的事情。这可能就是仁的真正含义吧。在通常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把“仁”理解为孔子的思想核心。但是论语它不是一本死的书, 它是活生生的。它本身也充满着生命力和可变性。这里认为孝、弟、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这些东西和仁一样应该都可以作为其思想的核心。那么应该这样来讲,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学术界普遍认为或者说是一般大多数的学者都把“仁”作为孔子的哲学思想核心罢了。我想这样可能会更加合适。
那么, 在现代, 我们也可以大力弘扬论语思想当中优秀的思想成分, 这对于我们建设现代性的社会当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里面。
二、关于《论语》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积极意义
首先,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孔子的认识论和教育思想中, 包含有许多合理的东西, 启发着后世人们的思想, 也为许多进步的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 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 指人心, 即人皆有之的“恻懚之心”, 仁爱之心;其“义”, 指正路, “义, 人之正路也”。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 提出著名的仁政说, 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 实行王道, 反对霸道政治, 使政治清平, 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 重点在改善民生, 加强教化。这是孔子思想对于孟子思想影响的积极意义。即使就现代来看, 首先要说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 就有很多积极或者说是合理的思想成分在里面。例如孔子思想中的交友原则、教学思想以及关于做人的道德规范, 就现代来看的话也能体现出相当多的先进性以及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另外, 我们如果去发掘《论语》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的话, 论语则向我们诠释的是生命, 这也是中国哲学的本质命题所在。整部《论语》都是一以贯之的, 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彰显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悟了道也就懂了论语, 也就把握了中国哲学的精神, 也就体悟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哲学中儒、释、道三家是互通的, 三者缺一不可。儒、释、道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干,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发掘它更深层次的义理之意, 不能仅仅看到它是一部道德教条, 更要懂得它是在向我们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三、关于《论语》孔子哲学思想中的消极意义
但是, 《论语》思想当中也有一些消极的思想成分值得我们去注意, 我们在建设现代性的社会当中也要时刻反思《论语》思想当中的消极成分, 这对于我们来讲, 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就现代来看,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 也有很多消极或者说是不合理的思想成分在里面。例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前半句的意思是:君子, 吃食不要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就目前, 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的话, 则显得有一些不合时宜, 这句话就现代的价值观来看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来看可能是其思想不是很合理的一些地方吧。其次, 要讲的是孔子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政治上是保守的, 他的思想体系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加工和改造, 成了反动统治的思想工具, 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其流毒和影响至今仍是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批判。我们在学习和认识孔子的思想中要学会辩证地去评价它剔除孔子思想中消极和落后的思想成分。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我们自己去更好地去继承孔子思想中积极成分和有利于我们的地方。
另外, 《论语》作为一部古代的经典著作, 无疑让许多现代人趋之若鹜。因此, 这样不少现代人也就对《论语》产生了许多的误读。而且这种误读有时会相当的严重, 甚至是偏离了论语的原意, 产生了很多的歪门邪道。还有其他的一些人只把《论语》当成一本讲道德的书, 这可能也会有一些片面。《论语》中提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 但也只是为了适应孔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们对于《论语》不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更要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论语》的哲学思想和价值。
四、关于论语哲学思想现代性意义的实现途径
我们要想让《论语》在当代社会仍然发挥其价值和意义, 那么我们就应该给其以现代性意义的诠释。只有充分发挥论语的现代性意义, 才能实现《论语》的现代价值。孔子距离我们时代相当遥远, 《论语》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代表性作品。
《论语》对于当今的人们有哪些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那么它的现代性意义又当如何实现呢?
首先, 这就要让《论语》实现一个现代性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让论语发挥它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现代社会道德与法治并行, 要想实现论语的现代性价值, 就应该积极发掘论语当中的积极价值和意义。比如:《论语》当中的礼的思想和诚信的思想, 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 也只有这样, 《论语》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不断地彰显出来。诚实守信、敬重礼仪, 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和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仍然要发扬我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敬重礼仪的优秀品质, 这对于我们搞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里面。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道德为基础, 诚实守信和敬重礼仪无疑又是现代道德建设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我们实现《论语》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就要充分地发掘它的现代性意义。把论语变成一本适应现代社会的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的哲学经典, 而并不是古代的教条主义和道德说教。
其次, 《论语》需要走向生活, 使之生活化, 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智慧。《论语》的生活化意味着《论语》的普世化, 普世化以后的《论语》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这可能也就是将《论语》生活化的过程, 《论语》生活化以后就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论语》需要走近生活, 贴近生活才能为现代人所接受。现代人们更需要生活化以后的《论语》, 这样《论语》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更好地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实现。同样, 《论语》走向生活以后会更加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使人能有一种亲近感、体贴感。生活化以后的《论语》应该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能慰藉人心、滋养生命。《论语》的生活化意味着要将古代的哲学经典变成现实的适应我们现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生活化的东西, 这样才能使《论语》更加具有生命力, 《论语》也就能够与时俱进, 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相结合。《论语》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够更好地彰显出来, 否则它只是适应孔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
最后, 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 结合《论语》自身所包含的哲学意蕴。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大力倡导学孔子、学国学、学论语。形成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在学习当中发现《论语》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 不断地去给《论语》以新的诠释和新的解读, 并且结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去回答对《论语》的解读是否正确。只有符合现代人的切实需要、关怀现代人的心理诉求才是对《论语》比较正确的现实意义的追溯。我们现代社会需要《论语》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对于《论语》的诠释也应该与现代人的心理诉求相结合。大力发展儒家的文化产业、积极探讨《论语》的哲学内涵这些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语》的现代性意义也需要我们时刻不断地时刻去反思, 去继承, 去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于立足文本,课件若不能真正把握对生成性教学的理解主要涉及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动态的。动态即指现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非预设性、开放性等特征;第二方面,是生成,可以从生成的形式、主题、内容三个方面去着眼,生成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两类:生成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生成、教师生成、师生共同生成三类,生成内容有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生成等。
一、生成性的教学是对人的尊重
生成性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教学思想,生成性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重视,实质上是对教学中人的重视,关注生成就是更深切的关注认得生命的完整性、丰富性、自主性。对人的关注,是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二、当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生成性教学的相关概念不清晰
對有关生成性教学方面的概念不清晰,是造成教学实践中认识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在对“生成”认识的理解上,有的人是从教学意义上来理解“生成”,有的人是从心理学的核心所在层面来认识“生成”,还有的人是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谈人的“生成”。如此“生成”导致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不注重互动的内涵和效果:不顾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肆意删除文本,置文本于不顾。总之,由于对“生成”本质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一致的看法,导致教学实践中认识的范围不一。
2.为生成而迷失教案
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讨论而讨论,或者讨论流于形式,或者导致一致一堂课有讨论而没有结论,或者有结论而没有评价,或者有评价但评价单一,结果导致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根本不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这种迷失目标、迷失文本的课堂交往与互动在表面上看似繁荣,实际上是教师有条不絮的问,学生亦步亦趋地答,教师的思维代替甚至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3.语文学科的特点弱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老师被“生成”牵者鼻子走,语文教学没有了边界,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不能把握语文课的精髓,语文生成性教学也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了。
三、小学语文老师实施生成教学的体会和建议
1.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
语文没有“语文味”就是没有理解语文课程的精髓。其精髓就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语文素养我认为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的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2.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表现为一种机智,是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且恰当的行动能力。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以提升,每一次实践的过程都是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智慧。
3.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预设性形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教学的发展,更不适应动态的课堂,只能将教师和学生牢牢的束缚住。而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神和思维方式,具有中创造、总差异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有用生成性思维来看待社会,研究教学才是科学的。课堂教学的推进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的演化史多变的,我们要彻底摒弃以往的线性的预成性思维模式,设计多个并列式结构的教学的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使课堂不在死气沉沉,而是充满弹性和张力。
几乎花了一周时间,总算把《论语十二则》讲完了。我估计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文章的背诵、字词的.解释上面。怎样把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精髓吸收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确实是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在讲每一则时,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体会,如文章中谈到的学习复习法、学思结合法在大家的学习中是否在运用,如果还没用,是否现在可以去尝试一下等。
在这十二则言论中,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也谈论的很多:宽以待人、诚实守信、安贫乐道等,在讲这些道理时,我尽量穿插一些故事在里面,但总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都是一些旧故事,学生听得兴趣不大,让他们自己说,却又开不了口。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能开口说,且会说,不是一日之功。总之,《论语》是讲完了,怎样学以致用,还是盲点,程子曾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但愿我们的学生读了,能有一点点收获。
因为事先和主办方沟通不是很顺畅,一直到上课之前,我始终不知道所执教的学校、班级学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一直到学生走进了教室,学生甚至还不知道我们这堂课要上什么内容。在课前几分钟简短的师生交流中,我才发现,这堂课我所面对的学生,原来都是一些农村的留守儿童,根本就不是我原先设想的城市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这些全寄宿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绝大多数孩子几乎都不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看到课堂上那么多陌生的老师,不少学生怯生生地半天也讲不出一句话来。更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走进教室,我发现,竟然有一半人只是带了一本书,其他诸如课堂笔记、语文学习常用字典词典等必须的工具书什么都没有,甚至还有两个同学连书写的笔都没有。
面对着这样一群完全超出我想象的学生,如何开启我的《论语十二章》重读之旅?首先在我上课的心理上就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所以,我还是首先从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开始,尽可能地降低起点,让学生重温《论语十二章》一课所学的字词句,力求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让经典走进生活,走进心灵。所以,原定5-8分钟的“温故知新”的复习检测环节,在我这堂课上足足花去了25分钟。即便如此,待字词复习基本落实,指导课文朗读环节,依然有不少学生,读破句,读不准字音,甚至还有极个别学生仍然把《论语》的“论”读作lùn。所以,经过复习梳理,朗读指导,一节课的时间大约已经过去了35分钟,而原本预设的一堂经典重读课的三个环节:读进生活,读出感悟;读进心灵,读出智慧;读透文字,读出发现。本节课上只实施了第一个环节:“读进生活,读出感悟。”而原本精心预设准备让课堂出彩的两个教学环节,根本就没有能够实施。课堂就在充满遗憾中结束了。
回顾这一次艰难的历险,开始心中似乎有一种难言的失落。一节倍受关注的公开课怎么会上成这样一个结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反思,我们的课堂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教学?是依据自身课前精心预设的教案,还是依据课堂真实的学情?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一展教师自我的风采,还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道理似乎很简单,但真的当我们遭遇的时候,能不能果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依然是考验我们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值得庆幸的是,这节课,我没有固守着预设的教案,也没有置真实的学情于不顾,去一味地展示自我,而是果断的舍弃了自我欣赏的教学环节,让课堂回归它真实的面目。这样的一堂公开课也许拿其它许许多多的公开课相比,既没有行云流水的旋律,也没有高潮迭起的情节,实在是太平淡无奇,找不到一丝亮点。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一种别样的珍藏。
第二天,语文课代表蒋梦丽捧着一大堆的语文作业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看着绿白相间的语文作业本的封面,心里非常高兴,这一届学生一是按时上交作业,二是没有同学不交作业。这作业的质量肯定是比较高的,这也算是对我这一周课堂教学最好的肯定吧!我心里是这样想的。我放下手头上的其他工作,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带着完全是欣赏和愉悦的心态进行批改。填空,选择正确读音,解释加点的词,找出成语并解释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题目,所以同学们做得都非常好,只是少数几位学生错了一二个。但到了第6题,简直是面目全非,将自己那种高傲的姿态一下子掉落了万丈深渊,
第6题是这样的:用原文句子填空①老子曾说过:“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资:借鉴的意思)《论语十则》文中意思与之相同的话是什么?45位上交的作业,回答都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②“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几乎千篇 一律:“重大的责任和遥远的路途。”③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什么?回答更是吃惊,几乎雷同,以“仁”为核心,要宽容待人,要礼貌待人。假如我们避开题目要求原文回答,同学们的回答几乎是完美无瑕的。但是离我们作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于是我痛下决心,都在此题打上了不光彩的一个“叉”。痛定思痛,寻找原因。其一,学生的粗心大意是造成这题错误的罪魁祸首,没有看清题意,这也许是新初一学生的一大通病。其二本人也存在严重的错误,没有落实文本教育,只知道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夸夸其谈,没有落实要求细则,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还是从细小的习惯做起,从他们擦亮眼睛做起,规规矩矩,踏踏实实做起。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学机智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各种随机事件,做出的迅速而有效地判断,并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使教学任务有效完成的一种艺术。而语文学科由于课程内容比较庞杂,天文地理、社会文化无所不包,使得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材教法等各个方面均有重大改革,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日益重视。青少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表现在课堂上就往往是提出一些稀奇古怪或不近常理的问题。所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这个杂家更应该掌握和运用好这一教学艺术。下面我分别从教学机智的意义、特点、表现形式、培养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语文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有什么意义呢?既然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那么首先我们就得认识到教学机智的意义。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偶发事件,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机智,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种种突发事件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进程及时的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运用教学机智也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教师的权威不仅仅是靠高深的学识和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确立起来的。在处理这些偶发事件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理智感和幽默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感情、教学智慧和人格魅力更利于调节师生关系。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运用过程中有它自己的特点。一般认为,这些特点表现为如下形式:
1.偶发性
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希望出现种种不和谐的音符,但课堂突发事件是随机性很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事先很难做好具体的准备,更不用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2.快速性
一节课只有短短45分钟。如果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某一偶发事件打乱,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快速的反应进而采取措施,就很有可能延误教学任务。
3.灵活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才能游刃有余。
4.准确性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教师在面对教学偶发事件时要能准确地抓住事件的关键点,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切不可滥用惩罚或赞许,这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5.巧妙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对于这类事件要既快且准,还要巧妙、出奇、适度,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因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素有很多,这就使教学机智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这些事件来自学生,学生不是千人一面的机器,他们往往秉性各异,并且会做出一些令教师难以预料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有积极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个性探讨的,也有消极的破坏课堂纪律的。作为教师对这些来自学生的突发事件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置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会提出一些超过教师认知水平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坦承相告,将这些问题留给全体学生讨论,使他们的思维得以激发和碰撞。如果仍然解决不了,则应果断的将这些问题置留到课后解决。这样可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进程顺利完成,也不至于仓促的对待学生的问题。一位教师在教《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时,指出寓意是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条件再好也到不了目的地。有学生起来反驳,认为地球是圆的,沿着一个方向肯定能走到目的地,并由此引发其他学生的讨论,教师除了赞许之外无所适从。整个课堂秩序混乱,看似很热闹,但对于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则根本无益。另外还有涉及到一些科普说明文时,师生常常会因为一些科学性的知识的道不清说不明,而忘了真正的教学任务。
2.变式法
对于一些消极的破坏课堂纪律的恶作剧式的突发事件,教师应该冷静沉着应对,化腐朽为神奇,既化解了突发事件又能对学生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恶作剧有针对教师的,亦有针对学生的。如让教师一开门就出洋相的,往同学背后贴纸条的,如此等等。这些现象一般影响较大,而且始作俑者被教师批评惯了,不以为然,甚至往往把教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搅得无从下手这时就会采用变式法处理。
3.幽默法
用幽默的方法来处置随机事件是一种很巧妙的艺术手段。这种手段常常能化解一些令教师尴尬紧张的事件。一位教师让学生简介《 赤壁之战》 的作者情况,这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作者是司马迁,宋代人。语音未落,笑声四起,这名同学面红耳赤。教师平静地说:“虽是一字之差,却让司马迁多活了一千多年,但这全是我们同学的错吗?谁让两人的名字只一字之别,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呢?谁让《史记》 和《 资治通鉴》又都是史学名著兼文学名著呢?并且让我们刚学完《史记》 又要学《 资治通鉴》?”这种幽默的话语,既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把学生弄混淆的知识作了区别,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还有一些意外事件不是由学生引起的,而是由课堂周围的环境引起的。例如:小鸟或蝴蝶飞进教室,教室外有人大声谈话,放鞭炮的声音,暴风雨、闪电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采用以静制动的方法。教师暂停讲课,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面对全班学生,用目光巡视教室,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老师在关注自己,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安静下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学生安静下来之后还可以追问“刚才讲到哪里啦?”,引起全班同学的追忆,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的吸引到原来的课堂教学进度中来。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一下教学机智的培养。教学机智源于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它是建立在教师师德和文化修养基础之上的,这其中包含着教师对教学事业和学生的真诚的爱。所以说要想培养教学机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师德
我们经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概括了师德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我们很多教师教学机智很薄弱,并不是他们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不过关,而是缺乏一种对学生的由衷地爱。那种对教学突发事件没有耐心,大发雷霆,固执己见,甚至对学生冷言相讥的教师注定是得不到学生的爱戴,他的教学活动也必定是失败的。
2.知识积累
我们经常说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这说明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没有渊博深厚的知识文化修养是不行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努力学习掌握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教学实践知识、以及学科以外知识在内的广博的知识。特别是时代在发展,教师的一些原有的知识体系很显然会跟时代相脱节,一些全新的知识开始进入教育教学和教育理论领域。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这点,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
3.教学基本功
这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它是敏锐地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快速的反应能力的综合表现。有些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在教学活动当中表现过于积极。还有一些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则漠不关心,自行其事,回答问题不积极。对于这些现象,教师应该事先有心理准备,积极引导活泼的学生大胆思维,鼓励沉默寡言的学生勇于发言。但是学生心理上的一些细微变化,教师依然不能够从表象上看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动态。
此外,教学机智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一方面。教学经验是随着一名教师从教以后教学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管是对于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应变艺术都是不可忽视的。新教师由于教龄的局限性,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于一些课堂突发事件往往手足无措。而老教师,如果只乐于当教书匠的角色,只顾自己在课堂上天花乱坠的讲解,对于课堂突发事件视若无睹那也是不可取的。另外,不论新老教师都应通过各种途径多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听课、请教别人、集体备课等等。对于一些经典的教学机智案例,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将这些优秀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融会贯通,尽量减少自己教学工作的随意性。
综上所述,结合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勇于在逆境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掌握教学应变艺术的不二法门。
【《论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06-14
课文《论语》教学设计06-16
《〈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10-24
论语 述而教学设计11-18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07-24
国学之《论语》选读教学计划11-03
论语十则教学内容分析07-27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06-25
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