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共10篇)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篇1

2009年以来,全市外贸出口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外贸出口完成万美元,增长%,占省目标7800万美元的%,占市目标1亿美元的%。为完成省、市目标,最近我们对全市出口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认为,全市外贸出口存在喜忧参半的形势,既有不少的亮点,但也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困难。现将有关情况

分析如下:

一、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基础差,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1、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从2000年到2004年,外贸出口年均递增37%。今年前8个月,同比增长都在55%以上,保持了良性增长。出口企业主体进一步

增加,有出口实绩企业69家,同比增加17家,其中当年首次实现出口的企业13家。企业平均出口额万美元,同比增加万美元。

2、骨干企业起主导作用,但出口企业规模小,出口大户少。出口基础十分薄弱,出口企业多为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00户,但实际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只有69家,占%,户均出口额只有万美元。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9家,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500万美元出口额的生产型企业一家没有。2004年出口最多的为宜丰外贸647万美元、樟树冠京香料423万美元和丰城金盟实业公司万美元。

3、出口产品品种较多,但产品档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差。出口产品主要为化工产品、竹木制品、鞭炮烟花、纺织服装等,但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近两年增加了机电、有机食品,但所占

比例很小。化工产品已成为我市最大出口产品。

4、生产型企业出口已占主导,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少,出口额比例低。全市生产型企业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60%,其中地方企业出口占%,有出口实绩的外商投资企业共15家,出口额1011万美元,只占全市的%,户均出口额67.4万美元。市经济开发区没一家企业出口。

5、靖安县一枝独秀,县市间发展极不平衡。靖安县出口企业特色明显,生产型出口企业占据主导,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是唯一达到市目标进度的县,“小县大外贸”名符其实。万载、宜丰也处于领先位置。其他县市区差距较大,部分县市完成情况与年初上报数大相径庭。

6、人均出口量低,对gdp拉动作用小。全市2004年人均出口创汇11美元,出口占gdp的比重只有%,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对经济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二、外贸出口制约因素很多,思想观念是影响外贸发展的主要问题。

1、高位推动不够。各级领导对开放型经济都十分重视,但在对待外贸出口的问题上,一直普遍存在“外贸出口对地方没有贡献”,“出口越多,赔得越多”的认识,存在外贸出口是企业行为,政府无所作为的思想,对外贸出口口头上说得多,但在行动上干得少,这是影响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认识上的不到位,就造成了措施上的不到位。正是因为认识上的误区,我市外贸出口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然增长状态,相当地方外贸部门职能不能很好发挥,市里所下任务也落不到实处。就是目前在部分县市区采取的出口奖励政策许多也是权宜之计。

2、市场要素缺乏。一方面,外贸人才缺乏,市场信息不足。据了解,多数出口企业都是近几年兴办的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不长,普遍缺乏外贸专业人员,与国外客商接触机会少。在没有国外用户的情况下,产品主要供货或在

国内销售。竹木生产 企业、鞭炮烟花企业多数属于这类情况。另一方面资金比较紧张,这是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家为了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打包贷款和出口退税帐户托管,但目前我市无商业银行办理上述两项业务,企业在银行贷不到款,全部靠自筹,一些企业有市场、有客户、有生产能力,因无资金购买原材料而无法将产品做强做大。有些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也有国外客户,为了加速资金周转,选择供货出口,如康顺花炮厂。据对远大化工、雅星纺织等11家出口企业统计,共缺资金6190万元,如解决问题,可增加出口2020万美元。

3、外贸机构职能不健全。首先是政府机构缺失,外贸部门职能发挥不充分。10个县市区中,县市外贸机构不健全的有4个县市区,铜鼓县多年无外贸局,今年才明确商务局代管,樟树市只有外贸总公司,靖安县有机构无编制,今年也并入招商办,袁州区外贸职能也

并入商务局。其他县市普遍存在人员少、经费缺的现象,外贸部门时刻要为自身的生存努力。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篇2

一、襄阳市2015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情况

据襄阳海关统计, 2015年1-4月, 在全国、湖北省进口总值均下降的形势下, 襄阳不降反增, 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9.2亿元, 高出湖北省平均增幅67.5个百分点。其中, 进口总值3.7亿元, 同比增长42.9%;出口总值25.5亿元, 同比增长82.5%, 高出湖北省平均增幅73.3个百分点。

二、襄阳市2015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情况特点分析

(一) 一般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增长显著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中, 一般贸易进出口28.1亿元, 同比增长82.2%, 增长因为, 本市企业对国外汽车零部件、机电设备等机电产品需求逐年增加, 拉动进口有力增长, 而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产品、汽车零配件等需求不断扩大。此外, 加工贸易进出口1亿元, 充分说明襄阳加工贸易大有潜力可挖。

(二) 机电产品稳居出口榜首

一季度, 机电产品出口10.1亿元, 同比增长1.1倍, 稳居出口商品首位, 占出口商品总值的39.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4亿元, 增长57.7%;汽车零配件出口2.2亿元, 增长29.6%;纺织品出口2.1亿元, 增长33.8%;农产品出口1.7亿元, 增长29.4%。本市企业对国外汽车零部件、机电设备等机电产品需求逐年增加, 拉动了全市进口的有力增长。而国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产品、汽车零配件等产品的需求是本市出口贸易增长的原因。

(三) 东盟为襄阳最大出口地

东盟、美国、欧盟依然是襄阳的对外贸易伙伴, 一季度进出口合计16.5亿元, 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6.5%。东盟进出口8.5亿元, 同比增长2.7倍, 占同期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9.1%。其中, 出口8.3亿元, 同比增长2.6倍, 主要出口干香菇、干木耳、机电产品等;进口2587.2万元, 同比增长3.7倍, 主要进口粘胶短纤和天然橡胶。对美国出口7466万美元, 同比增长99%;对欧盟出口4145万美元, 同比增长16.3%, 此外对新兴市场非洲出口增幅达123.2%。

(四) 民营企业领跑

民营企业担当主力, 领跑我市外贸大军。2014年, 我市开展进出口贸易的252家企业中, 民营企业有174家, 占企业总数的69%, 成为外贸大军中的“主力。而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在我市进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有将近70%。

三、2015年第一季度襄阳市进出口情况原因分析

(一) 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襄阳市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前4个月, 襄阳市对“一带一路”79个国家共进出口22.3亿元, 占同期襄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8.4%。其中, 襄阳市对丝绸之路经济带47国进出口6.4亿元, 其中出口5.9亿元, 进口0.5亿元, 出口商品主要是汽车零部件、有机化学品等, 进口为橡胶、粘胶短纤等;对海上丝绸之路32国进出口15.9亿元, 同比增长7.1%, 其中出口15.4亿元, 进口0.5亿元, 进口商品主要是粘胶纤维、芝麻等, 出口为干香菇、干木耳、灯具等。

(二) 全力推进外贸三项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 我市对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开口企业实行“一企一策”, 给予重点扶持和培育。出口大户中, 新火炬、二九五科技1-3月出口过千万美元, 分别达1779万、1516万美元。襄轴、湖北化纤、中泰德胜、襄诚鞋业等出口分别增长16.4%、15.7%、14%、8.6%。

(三) 全力引进出口型生产性项目

近几年新引进的一批出口型项增强了我市出口的内生动力。新的增长点开始发力。一批成长型企业出口迅猛, 其中, 浩、四季香两个企业分别净增长907、203万美元;三环车桥、三环锻造出口分别增长4.85、2.49倍。

(四) 重点县市和重点行业强力拉动

宜城、老河口、襄州、高新区四个地区出口32879万美元, 占比为79%;主力力量机电产品出口16398万美元, 占比为39.4%。

四、进出口中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建议

(一) 襄阳市外贸进出口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增速十分显著, 但目前来看, 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外贸出口龙头企业较少, 没有对其他企业的拉动和示范作用;企业融资难, 多靠自筹和向建行贷款;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不多;外贸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

(二) 对襄阳市以后外贸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 下一步, 我市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积极发展优势外贸企业, 在扩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努力发掘新的外贸增长点。重点扩大优势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提升襄阳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努力实现外贸发展高质量、优结构、好效益、可持续。

除此之外, 提前完善外贸资金项目库, 争取国家、省外经贸项目资金的支持。在充分用足、用活、用够国家、省鼓励外贸出口支持政策的同时, 延续并积极兑现现有的外贸奖励政策, 创新出口创汇奖励机制, 充分激励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万和.调整战略优化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外贸出口——基于襄樊市31家典型出口企业的调查[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 (05)

[2]王秉华等.襄樊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3 (14)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篇3

“非典”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总的来讲,内蒙古外贸出口的基本支撑点仍在健康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外贸出口增长机制的基本面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加上近期美元汇率持续下跌这一外部利好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外贸出口总体增长势头不会改变。但由于我区近期曾爆发较为严重的疫情,其必会给外贸出口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至少会对今年第三季度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确保全年出口目标的顺利实现,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必须尽快行动起来,着手化解已出现的和潜在的危机,争取将不利因素转化为动力因素,使我区外贸出口上一新台阶。

具体分析

1、边境贸易和口岸经济首当其冲。我区地处边疆,长期以来与俄罗斯、蒙古等国有着密切的边境贸易往来。边境贸易、旅游贸易是以密集的人流、物流为载体的,而这恰恰是“非典”传播的渠道,自然也成为防控“非典”工作的重点。我方与外方都制定了具体的限制政策,我区主要的边境一、二类口岸的边民互市将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各口岸以开展边境小额贸易为主要业务的区内外外贸公司也难以在出口方面有所作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边民互市的出口并未纳入到我国海关统计的范畴,也就是说,“非典”对边贸和口岸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将大大高于海关统计的数字。

2、加工贸易出口的持续发展短期内面临挑战。就全国来看,加工贸易出口已占据了出口的半壁江山,其中的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做。我区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较低,以2002年1-6月海关统计数字为例,只占到19%。但加工贸易出口是今后我区外贸出口增长的重点领域,所以要格外关注。“非典”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影响是导致出口订单的部分中断。一般来讲,今年上半年的出口订单大多是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就已签订的,这也是“非典”对外贸出口影响滞后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3月份以后疫情的蔓延,就连发达地区的加工企业再想接到新的出口订单都已非易事。以今年春季广交会来说,成交额仅为44、2亿美元,只有16000位客商到会,与去年春季广交会到会客商逾12万人和成交额达168亿美元相比,其下降幅度显而易见。订单减少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内蒙古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承揽订单方面本就不具备优势,加上“非典”的影响,这方面的欠缺将更加显性化。虽然由于加工贸易出口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其对外贸出口的整体影响也相对小一些,但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也较大。

3、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我区生产性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过程中需与人频繁接触,由与“非典”的传播性,将导致我区在这方面所受的影响会比发达地区严重。

4、动物源性产品的出口将遭遇“寒冬”。我国的动物源性产品近些年屡被封杀,属敏感度较高的出口产品。对于我区来说,动物源性产品是一类重要的出口商品,尤其是针对俄罗斯的鲜冻猪肉出口,更是占到了内蒙古对俄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加上我区在卫生检疫方面的条件、技术较为落后,面对“非典”的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区甚至我国的动物源性产品的出口将会遭遇“寒冬”。

5、对吸引外商投资不利。出于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考虑,一部分外商投资项目的前期考察、协商、签约被搁浅。内蒙古属疫情较重地区,所以外商在考虑具体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会多了一些减项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将对我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不利影响,间接会对加工贸易出口产生消极影响。

6、对出口退税进度的影响。“非典”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将进一步延缓出口退税的进度。对于出口企业来讲,出口退税已基本成为其开展出口业务的主要利润点和动力。虽说“出口退税难”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全国各类出口企业均深感头痛的问题,但对于规模较小、营运资金较少的内蒙古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的延缓将给企业带来更为沉重的打击,这其中已不仅仅是打击出口积极性的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将是关乎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与生产性企业相比,外贸企业的资金问题更为突出。由于“非典”的影响使企业资金的流动速度本已是大打折扣,如果再加上退税缓慢给资金运转带来的影响,“非典”风暴过后,我区将有部分外贸企业面临困境,而每一家外贸企业的背后都牵动着几家甚至十几家生产加工企业,所以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策建议

1、抓好受“非典”影响较小的大宗商品和骨干企业的出口

纵观近两年外贸出口发展较好,增速较快的省区,无一例外的抓好了大宗商品和骨干企业的出口工作,尤其是西部出口增速较快的四川、陕西、宁夏、青海等省区,更是立足于当地实际,抓好了这两项工作,充分赢得了出口的主动权。面对“非典”的冲击,内蒙古也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两条线不放。我区长期以来的出口商品都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这类商品中的大部分受“非典”影响较小,同时纺织品、机电产品也应成为“非典”时期的出口重点。因此在后半年的工作中,首先要确保大宗出口商品出口增速不减,包括煤炭、玉米、动物细毛纱线、纺织品等传统产品及机电产品,另外随着我区供电能力的不断提高,可进一步研究加大电力出口的可行性,争取早日使其成为出口的增长点。

自治区外经贸主管部门应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尽快出台新的促进机电产品出口的措施,可适当提高贴息标准,并在出口退税指标上给予照顾,借此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于今年开拓国际市场较好的包钢、包铝及北重、TCL(内蒙古)电器和移动公司等具有巨大出口潜力的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壮大出口企业的队伍和水平是外贸出口发展的关键。

2、要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相关机构要利用官方渠道做好出口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在适当时机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商品洽谈会,利用政府网站加强宣传,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外界的猜测、误解对出口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企业要以积极主动的措施来走出困境。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沟通,争取不丢掉已有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做好信息的捕捉,主动寻找新的商机。各出口企业还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公司的网站或主页的宣传,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信息基础。最后,有关部门要与重点出口企业间建立及时有效的联系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由于“非典”的影响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

3、要做好出口退税文章

作为特殊时期的出口企业,比以往更需要财税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支持,来缓解企业的压力。这一时期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充分体现出服务性,措施要配套,以求达到最佳效果。首先要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要使努力争取来的退税指标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次我们必须借鉴沿海发达地区促进出口的经验,做活出口退税文章。外经贸主管部门、财税部门要主动担当企业与银行的“红娘”,积极促进我区外贸出口企业出口退税资料质押贷款的开展,以求有效缓解出口退税不及时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这一措施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出口企业的作大作强。自治区及盟市财政应结合实际情况,筹措一笔专项资金,给予质押贷款企业适当的贴息及应对质押贷款发放后可能出现的非常状况。

4、边境口岸地区要灵活开展工作,减少损失。

首先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信息沟通,尤其是双方卫生防疫部门、边检部门的交流,我方要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切实做好边境通道、口岸仓库的消毒工作,对出口商品加强检疫的力度,确保出口商品的安全性。另外各外贸企业要及时调整出口产品方向,对俄、蒙加强植物性产品的出口工作,尽量减少“非典”带来的损失。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篇4

国际贸易中及时准确的确定出口价格是买卖双方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出口价格的组成因素主要有:成本、利润、费用、出口退税等几个方面,其中成本是整个出口价格的核心。一般来说,我们掌握的出口成本是采购成本(含税成本),印含有增殖税。它是外贸企业为出口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或采购原料而产生的成本,通常也称之为含税成本。

出口退税是为了降低商品的出口成本,采取增值税全部或部分退还的做法。核算价格时,应将采购成本中的税收部分按出口退税率予以扣除,我国当前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因此我们通常采用【(采购成本/1.17)×出口退税率】求出出口退税额,再通过【实际采购一出口退税额】进一步求出实际采购成本(不含税)。明确了出口成本的构成和退税的计算后,接下来通过对报价过程中利润、费用的核算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提高整个出口报价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出口利润的计算基数

出12利润的确定可以用某一固定的数额表示,也可以用一定的利润率即百分比来表示。一般来说,出口报价中关于利润的确定主要有四种利润基数:包括实际采购成本;采购成本(含出口退税);出12总成本(含出口费用);出口价格(销售价格)。

例如:某企业出口一批服装,FOB上海,该产品采购成本为100元人民币/件,最新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为1 1%,该产品国内增值税为17%,出12各项费用和为6元人民币/件,核算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7(美元/人民币),预期利润率为10%,试求不同的利润基数下企业报价时的利润额。

1.以实际采购成本为基数

(1)实际采购成本=采购成本一出12退税收入

(2)退税收入=【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3)实际采购成本=采购成本一(采购成本÷1.17)×1 l%

或实际采购成本={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一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出口利润=实际采购成本×10%=【100一(100/1.17)×l l%】×10% =(100一9.40)X 10%=9.06 2.以采购成本为基数

出口利润=采购成本×10%=100×10%=10.00 3.以出口总成本为基数 出口总成本=采购成本+出口费用=100+6=106.00 出口利润=出1-7总成本×10%=106×10%=10.60 4.以出口价格为基数

FOB=实际采购成本+出口费用+利润

=采购成本一出口退税+出口费用+FOB×10%

=(采购成本一出口退税+出口费用)÷(1一预期利润率)=【采购成本一(采购成本/1.17)×1 l%+出口费用】÷(1—10%)=【100一(100/1.17)×1 l%+6】÷(1一10%)=107.33 出口利润=FOB×10%=10.73 同理可推出CFR、CIF价为基数的利润计算公式

CFR报价=(实际采购成本+费用+运费)÷(1一预期利润率)CIF报价=(实际采购成本+费用+运费)÷【l一利润率一(1+投保加成率)X保险费率】

二、出口报价中的费用核算

1.出口费用的主要种类

外贸企业的费用范围是根据自身业务经营特点来确定的,主要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部分。

(1)营业费用。指外贸企业在购、销、存各个经营关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国内运杂费、港口装卸费、包装费、仓储保管费、商品检验费、广告费、报关费、邮电费等、经营人员的工资福利等。

(2)管理费用。指外贸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业务招待费、研发费、涉外费、咨询费、折旧费、办公费等。

(3)财务费用。指外贸企业为筹集业务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净损失等。

2.出口费用的分摊

为了正确计算每个产品的出口换汇成本和盈亏额,企业必须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摊到每个出口商品中。

在出口费用中,有的费用如运杂费、仓储费等在费用发生时就可以明确认定由那种出口商品负担,但有的费用在发生时与出口商品没有直接联系,无法确认应由那种商品负担。例如:某外销员一个月完成5笔出口合同,每笔合同的报关费100元,门到门全包干费用800元,法定检验及认证费用200元,港口杂费340元,这些费用都可以认定到每笔具体的合同中,同时该外销员为了这5笔合同出差2次到生产地监督生产过程,差旅费事后统计共计为1049元,招待业务合作伙伴花费招待费754元,这些费用是不容易直接分摊到每一笔具体的合同上的。

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费用的发生往往是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出口报价之后;而我们在开始进行出口报价的过程中有时是无法准确的事先预估出口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需要产生和支付的全部费用的。

因此为了正确报价,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出口费用合理地分摊到相应的出口业务中去。

(1)直接认定珐。能够直接认定是某笔出口业务发生的费用就由该业务负担,就是直接认定法。例如上例中报关费、门到门、商检费。能直接认定费用的特点是在合同未成立,即在买卖双方报价阶段就能预先核算出来的相关费用,可以在报价时候通过费用项目逐一累加计入出口价格中。

(2)比例分摊法。不能直接认定到某具体出口合同以及在买卖双方报价阶段不能预先准确核算出来的费用,可以采用比例分摊法。

任何一笔出口业务都要发生费用,这些费用报价的时候必须含在出口价格内,不然当利润率为保本的0时,实际业务是亏损的。亏损额就是履行合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累计费用额。预先准确知道分摊费用总额是不容易的,但对任何出口企业来说,年费。用分摊率(简称费用率)是容易知道的,用某一时期(一般为1年)发生的各种费用总额比上同期该企业总采购成本。

即为:

费用分摊率(费用率)=本期费用发生总额/本期成本采购总额

这里要注意的是对外报价时直接认定法中的费用,同样也可以有效的应用在费用率分摊中。

例如:某出口企业在出口一笔订单过程中发生如下费用:报关费100元、港口装箱费400元、签发证书费200元、内陆运费450元、包装费280元;该订单单位商品采购成本为40元,数量1000个,企业费用率为5%,外汇汇率为1:7(美元,人民币),暂不考虑房租水电、人员工资福利等其它经营成本,现用两种方法进行费用的核算。

在直接认定法中:费用总额=l00+400+200+450+280=1430元。

在比例分摊法中:费用发生总额=采购成本×费用率=40000×5%=2000元。可以看出采用比例分摊核算方法,核算的费用总额是能够支付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的。尽管比直接认定的费用额度高出570元,但具体分摊到单位的出口商品中,差额为(2000—1430)/1000,为0.57人民币,再加以汇率换算后实际则只多出0.57/7即0.08美元。综合来说,采用比例分摊方法核算费用比直接认定方法要高出一定的预估额,但通过每一件出口商品的分摊以及外汇牌价的换算,往往超出额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由于进出口业务的程序都是先议价签约然后履约,所以报价时候就必须预先核算每笔业务的全部费用,计入出口价格后报价,客户接受后价格不能更改,本例中的直接认定法确定费用1450元,假如在签约后的生产过程中又额外产生报价时无法预先估计到的额外费用500元,则直接认定法的费用核算就不能解决类似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报价时以保本价发盘,现在该笔合同就要亏损500元额外费用。但如果采用比例分摊法,预先核算的费用为2000元,则可以有效的避免亏损。

另外,由于不同出口企业关于费用核算的标尺不同,有的企业对外报价核算费用时只核算该笔订单在出口过程中将要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如房租水电成本、外销人员的基本工资等都计入部门或者公司的费用核算中。但有的出口企业核算时候则会把相应的房租水电成本、外销人员的基本工资等都算入每个外销人员的费用额度中,这样对外销员来说,这部分的费用也是无法事先通过具体金额预估到每笔出口合同的报价中的。

综上所述,如果对于出口订单、客户信誉、合同履行、企业费用核算等业务关节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认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费用率核算。如果对于上述情况并不熟悉或者合同履行过程中未知因素较多,则采费用率核算方法更为有效。

三、不同费用核算方法下的出口报价分析

明确了利润与费用的核算方法后,即可以对出 口报价方法做进一步的分析。

常用的出口报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销售 收入扣除采购成本和出口费用的原理,加以汇率的换算后报价。另一种是通过建立毛利润率与抬 汇成本的关系报价。

1.通过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和出口费用进行对外报价

FOB/tff=(采购成本+出口利润+费用总额+ 佣金一出口退税)÷人民币牌价

这里的出口利润的计算基数可以采用上述列 明的任何一种,因为这里的利润是具体的数额。

例如:某企业出口玩具25000个,工厂报出 的采购成本是15元人民币,企业的年费用分摊 率为5%,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 17%,同期美元对人民币牌价为1:7,根据同类产 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比较,企业以采购成本计算 利润,净利润率为8%,求本订单的FOB对外报 价解析如下:

采购成本=25000 x 15=375000.00元 出口利润=375000x 8%=30000.00元

费用总额=25000x15x5%=18750.00元

出口退税=(375000+1.17)×10%:32051.28元

FOB总价=(375000+30000+18750~32051.28)÷7=55956.96美元

FOB单位报价=55956.96+25000:2.238美元

实际业务中采用该种报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当上述任何一个报价要素在实际核算出现误差或当客户进行还价时发生了变更,这时为了正确核算利润的盈亏,必须带入公式重复计算;

(2)没有建立换汇成本与所求利润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利于现场快速报价;

(3)不同企业在开始对外报价阶段如果能准确的核算出该笔订单在未来履约过程中将产生的各种费用,也可以直接通过费用种类的累加计算费用总额;但如果将来履约过程中产生额外费用,则只能从现有报价的利润部分中抵扣。

2.通过计算毛利润和净利润的方式进行对外报价

毛利润=FOB价×牌价+(采购成本÷1.17)×出口退税率一采购成本

净利润=毛利润一费用;

公式合并,求出:

①净利润=FOB价X牌价+采购成本÷1.17X出口退税率-采购成本-费用

以采购成本为计算利润的基数,求出:

②净利润率=净利润÷采购成本

[FOB价X牌价-1-(出口退税率÷1.17)×采购成本]-费用/采购成本

根据换汇成本=采购成本÷外汇收入(FOB价),求出:

净利润率= [牌价-{1-(出口退税率÷1.17)}×换汇成本]-(费用÷FOB)/换汇成本

再根据费用率=费用/采购成本进行换算:

净利润率=[牌价-{1-(出口退税率÷1.17)}×换汇成本] /换汇成本-费用率

用率;由此得出:

毛利润率=净利润率+费用率

通过上述论证,我们可以把费用率、毛利润率、净利润率有效的组合在一起,用该种公式求得的本例的报价为: 毛利润率=8%+5%=【7一(1—10%/1.17)×换汇成本】÷换汇成本一费用率 按换汇成本=7÷1.0445=6.7美元计算,我们同样可以求出FOB单位报价:F()B=15÷6.7=2.238美元

实际业务中采用该种报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该报价方法有效的建立了利润率与换汇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原理的基础上报价过程即可以通过【换汇成本=采购成本÷FOB价】快速实现。

(2)将报价阶段能准确核算的费用和不能具体分摊到某笔合同的费用以及在履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未知费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费用率的形式统一核算。

宿州市外贸进出口情况调研报告 篇5

[更新时间:2011-12-13 10:43:01]

宿州市外贸进出口情况调研报告

市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委员会

根据市政协2011年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委员会会同市商务局组成调研组,在高士宏副主席的带领下对全市外贸进出口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市经济开发区、埇桥区、灵璧县实地考察了6家企业,并听取相关部门、企业家代表情况介绍。调研组梳理总结我市外贸进出口情况,研究分析影响我市外贸进出口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发展瓶颈。并就宿州如何进一步加快推动外贸进出口作了深入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外贸进出口发展状况

(一)“十一五”期间外贸进出口实现新突破

1、总量迅速扩张。全市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4946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实现1.54亿美元, 年均增长25.6 %,五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2亿美元,超额完成 “十一五”突破 1亿美元的规划目标。

2、外贸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已达10家,比“十五”净增6家,出口占比提升到17%。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形成了以欧、美、日市场为主体,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阔市场。

3、外贸发展机制不断夯实。积极推进商务管理系统建设,全市5个县(区)组建了上下对口、内外贸合一的商务部门。充分发挥政策文件的导航作用,以政策和规划作为商务工作的主要抓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稳固外贸市场、优化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2010年全市外贸发展状况

据海关统计,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5443.7万美元,同比增长83.9%,增幅全省排名第1位,总量在全省排名上升1个位次,实现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出口12090.9万美元,同比增长83.5%;进口3352.8万美元,同比增长85.3%;全市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1、43.8、10.7个百分点。新增72家企业备案注册登记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全市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内资企业超过300家,初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多类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格局。

全市外贸进出口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埇桥区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00万美元,灵璧县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2000万美元,超2000万美元县区已有4个。四县一区外贸进出口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全年进出口任务,实现强劲增长。二是农产品进出口增速迅猛。全市农产品和板材产品企业有15家,实现进出口6617万美元,同比增长65.4 %,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3%。三是新增进出口企业增长较快。全年新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72家,超额完成省商务厅下达的任务;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5家,占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的33%;新增进出口企业累计实现进出口3926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5%,实现历史新突破。四是外来投资企业成为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市外来投资企业发生进出口实绩有25家,累计实现进出口9167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比重为59%。五是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市进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企业达到5家,5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8家,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4 家,累计实现进出口14790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96%。其中安特生化实现2822万美元,成为全市进出口企业的排头兵。六是出口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继续巩固和提高已建的宿州科技食品、田源果菜、翰森荷金来、安特生物、熙可安粮食品等

5家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全年累计出口2662万美元,占全市农产品(食品)出口的72%。砀山县、萧县打造省级农产品水果加工出口基地、泗县打造省级纺织品出口基地步伐加快,我市农产品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已初具规模,较好发挥了优势产品出口的外向带动作用和集群效应。七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安徽乔富企业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重要展会。首次组织全市水果加工企业参加了“2010澳大利亚食品展”境外展会。

(三)2011年1-4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情况

2011年4月份,当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额实现2788万美元,同比增长213.9%,总量和增幅分别位于全省第13位和第2位,当月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1-4月份,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7082.3万美元,同比增长91.1%,累计总量和增幅分别位于全省第13位和第2位,完成市政府全年目标任务(1.77亿美元)的40%。其中:出口4658.8万美元,同比增长78.7%;进口2423.5万美元,同比增长126%;全市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2、37.3、89.6个百分点。全市外贸进出口主要运行特点:

一是市开发区、县(区)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1-4月份,市开发区、埇桥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外贸进出口分别完成1663.3、2085.5、1144.3、251.4、492.4、1197 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7.4%、37.1%、4.8%、686%、96%。

二是进出口孵化工作初见成效。1-4月份,新增备案进出口企业14家, 其中内资企业12家,同比增长120%;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 比去年同期增加3家企业,累计实现进出口额72.6万美元,同比增长98%。

三是外来投资企业成为我市进出口增长的生力军。1-4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实绩的外来投资企业有30家,累计实现进出口3283.7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比重为46.4%。

四是农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增速强劲,带动作用明显。1-4月份,全市农产品实现进出口额3172.8万美元,同比增长63.6 %,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4.8%;纺织服装产品实现进出口额1347.5万美元,同比增长87.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9%,发挥了我市优势产品的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我市外贸发展由于受全市经济发展总量及产业结构所限,“十一五”期间虽然有较大增长,但仍存在总量小,外贸发展不足,结构不优等困难和问题。企业资金紧张(特别是农产品收购季节融资难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

(二)新形成外贸龙头项目缺乏。一是从外资引用实际效果看,能促进全市形成新兴产业、潜力产业、朝阳产业的外资龙头项目,在我市所占比重很小、数量也不多、外向度低;二是大企业少(全市2010年底仅有5家进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自营进出口企业少(全市2010年底仅有46家企业有实绩);三是投资总量偏小,大项目少、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对实现宿州发展与崛起,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一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比重低;二是企业研发人员、技术人才、专业人才紧缺,产品研发投入少,多选择模仿、委托加工方式等;三是企业以粗加工产品较多、市场竞争力小。

(四)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我市进出口企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和纺织服装加工企业,而目前劳动力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涨价,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涨,许多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产品尤其突出),使得全市有部分外贸企业产品由外销转为内销,全市外贸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实现工业化是宿州崛起必然之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

耗能、高污染、高消耗行业过快增长,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道路,重视信息和导向作用。二是优化进出口结构,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推动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发挥宿州劳动力资源丰富、气候农业条件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能源基础好等特点,把发展特色创汇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实行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三是紧抓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新机遇,加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力度,推动外资项目进展,争取外资项目不断落户我市,保持全市利用外资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宿州市情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新技术、新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的比重,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商品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打出宿州品牌、皖北特色、展示中国形象。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创新招商方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新材料、先进设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对接和招引一批科研院所,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对接和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民营大型企业入住宿州;研究制定招引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二是挖掘本土优秀企业资源,进一步扶持、培育本土企业。积极引导我市企业以民引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推动企业吸收海外基金的股权投资,开辟民营企业融资新渠道,从吸引产业直接投资向吸引股权投资转变等。三是加强对台招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台湾优势相对集中的高科技、高效农业、以及服务业等产业与我市现有优势产业的互补。

(三)加快出口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

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重点发挥和培育我市农产品、板材加工、纺织服装及鞋业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产品出口的外向带动作用和集群效应。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全力打造我市水果、蔬菜、谷朊粉、淀粉、肉禽等农产品出口基地,家具板材、纺织服装、高新机电及鞋业等出口基地。三是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构筑服务平台。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产学研联合、专业培训中心、中小企业融资等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服务保证。

(四)建立健全外向型经济工作服务保障体系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篇6

我市外贸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具有充足的低廉劳动力,但劣势也显而易见,主要有:(1)运输时间长。开发区外贸物流运输始发地距外贸口岸800—1000公里,使时间延长1—

3天。(2)运输成本高。××属内陆城市,无法采用最为廉价的水运方式。以较低廉的海铁联运方式为例,一个标准集装箱的运输成本相比水运高出1200元人民币左右,约合150美元,铁路、公路运输的成本则更高。(3)通道稳定性低。外贸物流运输常因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而延误,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上述三个不利因素严重地制约了我市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改善外贸物流运输组织、加快运输通道建设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应成为促进我市对外贸易发展的突破口。

一、开发区外贸通道的现状

1、商品流向分布。根据对开发区外贸企业调查分析,目前开发区外贸商品的大致流向为:(1)东北亚:包括韩国和日本,以it企业为主;(2)西亚:包括中东各国,以汽配企业为主;(3)欧洲:包括德国、英国等,以机械和文秘杂烩网服装企业为主。

2、运输方式分配。公路运输几乎全部(99%)承担了××的外贸进口运输,分担了90%的出口运输总量,是××外贸物流运输的主通道,发挥着重要作用。

3、外贸通道构成。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开发区外贸物流运输的边境口岸分布大致为:上海口岸50%、深圳口岸35%、其它口岸15%。而考虑到长远发展,将按外贸商品流向划分3条国内运输通道:(1)××—上海,包括铁路和公路;(2)××—广州、深圳,包括铁路和公路;(3)××—厦门,包括铁路和公路。

4、运输组织形式。目前,××至边境口岸各运输通道的运输组织形式中,采用铁路运输的几率很小,采用公路运输具有不定期性,各运输工具的运输密度也较低,因此不适于商品多批次、小批量生产发展的需要。如采用包车运输方式,企业外贸商品的进出口成本将更高。

二、外贸通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铁路运输较公路运输成本低,但用时长,另外由于铁路集装箱非标准集装箱,外贸物流运输需中转换装,延误了时间,增加了成本,降低了铁路运输的比较优势。

(2)公路运输灵活性高,用时短,但成本高,且长途运输安全性低。公路运输的普及性增加了开发区企业的外贸物流运输成本。

三、对外贸通道发展的建议

(1)铁路方面应加大与南昌、九江和长沙火车货运站的联系,重点发展以“五定”班列①为基础的铁路—水路集装箱联运,通过提速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2)公路方面应重点通过整合全市乃至赣西地区物流资源和引进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两种方式,提高运输稳定性、降低空箱率、减少运输成本,最大限度发挥公路运输的比较优势。

(3)航空方面应重点加快文秘杂烩网机场建设,远期逐步开通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港口城市的航线,发展客货直达运输业务,建立航空快运系统。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篇7

一、我国外贸企业电子产品进出口的路径选择

(一) 转变进出口贸易方式

在我国电子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 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要敢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 积极寻求企业贸易方式上的转变。首先, 我国的电子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劳动力、技术等优势, 敢于吸引外资, 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 要从电子产品的简单引进变为技术和成本的引进, 尽快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与升级;其次, 对于我国一些有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电子外贸企业要敢于“走出去”, 利用国外经济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契机, 在国外投资建厂或兼并国外企业, 彻底改变国内企业单纯出口电子产品的贸易方式, 逐步形成多种贸易形式并存在的电子产品贸易格局。

(二) 积极调整进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

长期以来, 我国的电子行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主, 主要是借助国内的劳动力优势发展起来的, 向国外出口的都是传统产品, 不仅附加值不高, 企业的利润也非常低, 进口的则多是知名品牌产品或高科技产品, 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日渐消退, 国内电子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降低, 我国的电子行业要想实现新的发展, 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积极调整产品的生产与贸易结构, 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的基础上, 重点生产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经济附加值高的电子产品, 这样才能够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 扩大出口贸易市场

近年来, 随着欧美经济市场的疲软, 电子产品的需求量出现了相应的下滑, 这时国内的电子外贸企业要想保持自身的增长势头, 就必须积极开拓国际贸易中的新兴市场。例如, 中国可以向巴西、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 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出口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 这样能够有效弥补企业在欧美市场上留出的空白, 增强电子企业经营、贸易与发展的稳定性。

(四) 拓宽进出口贸易渠道

在以往, 我国的很多电子企业主要是通过参加会展、双边贸易洽谈、博览会等传统渠道进行产品进出口贸易, 企业的营销成本相对较高。在网络时代背景下, 电子产品外贸企业在开展进出口业务中, 应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通过企业网站、行业网站、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贸易业务, 提高企业的营销范围和营销效率, 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与营销投入, 这对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外贸企业电子产品进出口的转型升级策略

(一)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率, 随着科学技术在企业发展中决定性作用的不断增强, 我国的电子企业需要加大科研投入, 积极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重点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器件、关键材料、生产设备和关键技术等发展瓶颈, 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完善产业链条, 在行业发展中逐步确立自身的行业领先和技术领先地位, 这样才能够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相对有利的位置。

(二) 积极推进人才战略, 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升级转型中的作用

随着电子外贸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 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从电子产品的研发、科学技术的应用, 到产品的高质量生产和有效的营销管理, 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保证, 电子外贸企业只有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管理经验丰富的生产与管理团队, 才能准确把握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提高企业升级再造的有效性。因此, 电子外贸企业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给员工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有效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 这样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确保电子进出口贸易企业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 积极实施绿色策略

我国的电子生产企业以及外贸企业要想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相对有利的位置, 就必须制定绿色化的发展战略, 在电子环境保护方面建立自身的环保目标, 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在国际上的交流, 积极关注国际上与电子产品贸易相关的环保法规、技术法规和产品准入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标准和绿色标准。

(四) 加强品牌与形象建设

当今电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 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体现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 是决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品牌与形象已经成为电子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 我国的电子企业在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 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 逐步形成国际品牌, 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新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 电子外贸企业只有放眼全球市场, 敢于大胆创新, 通过外贸方式和经营战略上的转变, 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增强自身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这样才能够化危机为商机, 变被动为主动, 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 我国的电子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遭遇了很多挫折, 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再造, 尤其是在近期欧盟法规的强制执行以及环保团体的压力下, 我国的电子企业要想真正走向世界, 并占据有利位置, 必须对现有的贸易方式、产品结构、销售区域以及销售渠道进行延伸, 尽快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外贸企业,电子产品,绿色策略,进出口,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璐璐, 陈丹珊.后危机时代区域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温州、晋江、东莞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12

我国外贸形势分析与预测 篇8

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经济减速背景下,6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环比增速均比上月回落。同时外贸结构继续改善,顺差有所扩大。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还会继续走低,全年实现10%增长目标有一定困难。

一、当前外贸运行特点

(一)进出口仍处于低速增长态势

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86.9亿美元,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4.5%。其中,出口1802.1亿美元,同比增11.3%;进口1484.8亿美元,增6.3%。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进出口总值18328.4亿美元,同比增8.0%,其中出口增9.2%,进口增6.7%。这是除2009年以外,近10年来外贸上半年最低的增长速度。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显现变化

6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3.3%,继续快于出口总体增速。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5502.5亿美元,增长10.5%,高出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1.3个百分点。需求具有刚性的消费类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移动电话、箱包、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等出口分别增长23.9% 、11.2% 、9.7% 、26.1% 和34.1%。但纺织品、服装等传统优势出口商品增速却比较低。进口商品中,消费品进口增长较快,上半年进口604亿美元,增长25.6%,高于进口总体增速18.9个百分点。

图1 2011年以来我国对美、欧、日出口增长情况

(三)一般贸易增速继续快于加工贸易

6月,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11.1%和6.7%,比5月分别低7.4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由于加工贸易优势减弱,沿海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转向一般贸易。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9750.9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3%,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6431.5亿美元,增长4.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为35%,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四)与新兴市场贸易继续平稳增长

6月,我国对欧盟、日本出口增速分别降至-1.1%和0.1%。欧盟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最大拖累。上半年我对欧盟出口下降0.8%,其中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出口分别降3.9%、5.3%和24.2%。与此同时,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继续平稳增长,成为我出口增长重要支撑。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出口均保持10%以上增长,成为稳定我出口的重要因素。

(五)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

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值5504.3亿美元,同比增19%,快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值9099.6亿美元,同比增4%,占进出口总值比重为49.5%,同比降1.9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值3794.5亿美元,同比增3.5%,占进出口总值比重为20.6%,同比降0.9个百分点。与民营企业上半年出口增长19.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企业出口值下降了2.3%。

二、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

(一)全球经济受累于欧债危机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动能愈显不足,制造业持续萎缩。欧元区经济低迷不断加深,新兴市场国家增长普遍放缓,对全球经济的带动作用减弱。摩根大通(JPMorgan)7月3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 5月的 50.6%降至 6月的48.9%,为2011年11月以来首度跌至荣枯分水岭50%以下,创2009年6月以来最低。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6月制造业PMI纷纷走弱。这释放出在欧债危机阴影下世界经济正在放缓的信号。欧债危机正在挫伤人们信心,打击出口,也很可能影响到银行借贷。

1.欧元区制造业继续萎缩。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值为45.1%,与5月持平,为2009年6月以来最低,显示欧元区制造业已连续11个月走弱。其中,欧元区核心成员国德国制造业PMI值为45%,是36个月以来最低。西班牙为41.1%,为37个月以来最低。法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指数虽微升,但仍位于50%之下。欧元区第二季度制造业平均PMI值为45.4%,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目前,欧元区失业率已上升至历史高点,6月份欧元区就业指数跌至46.7,为2010年1月以来最低。欧元区可能重新陷入萎缩。

图2 美、欧、日制造业PMI

2.美国经济未摆脱低迷。美国第二季度非农人口就业增加不足,当月非农部门仅新增岗位8万个,低于市场预期的9万~10万个。6月失业率为8.2%,与5月持平。失业率已连续41个月高于8%以上。6月美国制造业PMI降至49.7%,为2009年7月以来首次降至荣枯点50%之下。新订单指数从60%大幅降至47.8%。受国内财政悬崖预期、政府债务负担以及外围尤其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影响,6月美国消费者信心降至今年以来最低点。7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美国经济年度评估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复苏依然疲软,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并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期由2.1%下调至2%。

3.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亚洲开发银行在7月12日发布的报告中下调了美国、欧元区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预期。报告指出,欧洲金融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恶化以及美国经济复苏迟缓令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前景承压。今年上半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除受到欧洲危机影响外,还受到印度和中国增长放缓以及一些国家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拖累。随着欧债危机外溢效应不断扩大,避险情绪升温所导致的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现象加剧。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的货币今年二季度以来对美元的跌幅已高达两位数,韩元、印尼盾、新加坡元和泰铢等亚洲新兴市场货币也纷纷走低。为了“保增长”,目前多个新兴市场国家通过下调基准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来提振经济。然而,降息会导致内外息差减小,可能进一步降低这些国家货币和资产的吸引力,从而加剧资本外流,使得资本流出国遭遇货币贬值和资产价格暴跌的冲击。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还面临自身经济增长放缓和内部经济结构问题,因此预计新兴市场经济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放缓。

4.全球贸易增长呈回落态势。今年以来,除欧盟对外贸易增长下滑外,我主要贸易伙伴美、日、韩、台湾等进出口增长都在较低水平上,且增速皆呈回落态势。IMF在其16日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已经将今明两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值,分别由4月份的4%和5.6%下调至3.8%和5.1%。

总体上看,中国进出口增长速度仍略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进出口增长速度。

(二)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对一度过热的投资和过大的通胀预期进行了主动调控,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减速,通胀率也得到明显抑制。然而,今年以来外需疲弱形势超出预期。三大需求同步回落,使得经济增长率加速走低。第二季度G D P增速已回落至7.6%。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已经回落至2.2%,环比已连续三个月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降 2.1%,已经连续四个月下降,创30个月来新低。

6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0.2%,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创7个月来低点。尽管6月回落具有一定季节性,但今年回落幅度为历年最大。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明显,降幅在3个百分点左右。从第二季度情况看,PMI指数平均为51.3%,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有所收窄,反映出经济增速向趋稳方向发展,经济增速应在国家调控预期目标范围内。

上述情况反映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出现下行风险。针对一系列新情况,央行在一个月内已经两次下调基准利率。从国务院领导近日讲话看,除了货币政策微调以外,下半年国家还将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结构性减税、税收制度改革以及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措施,努力拉升投资和消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图3 我国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变化

图4 我国制造业PMI、新订单及新出口订单指数

(三)全球货币政策宽松

欧洲央行7月5日宣布,7月11日起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75%。本次降息是欧洲央行针对欧元区经济衰退、欧债危机加剧的必然选择。丹麦央行紧随欧洲央行之后降息,存款利率已降至-0.2%的负利率。英国央行7月5日宣布,追加500亿英镑的宽松规模至3750亿英镑,维持0.5%基准利率不变,以帮助经济摆脱衰退。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后,韩国等一些国家也相继做出降息决定。各国降息将进一步造成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美元近期呈较为坚挺走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两个月来相对较为稳定。

(四)我国频繁遭受贸易摩擦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止到7月6日,我国机电产品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不包括反倾销和反补贴制裁)就达9起,主要包括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电子成像设备等启动的337调查、印度对华电绝缘体进行特别保障措施调查、美国对中国和越南产应用级风电塔进行“双反”调查等。除个别产业免遭制裁之外,几乎所有受调查的产品都被施以贸易制裁。新兴经济体对华贸易诉讼也开始增多,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此前统计,在阿根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1/4针对中国产品;印度近年来对我国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已超过欧美,占同期所有WTO成员对我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1/5。一些本土性政策已成为国外质疑中国补贴政策的关注点,与此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持续升温,西方发达国家原来只针对单一产品采取单一措施,现在已发展到针对大类产品采取系统性的综合措施。

图5 2012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三、下半年进出口形势预测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会有根本起色,外需仍呈疲弱态势,贸易保护主义将有增无减。订单不足和成本趋升仍是外贸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总体上看,下半年外贸增长速度不会有显著大幅回升,全年实现10%的增长目标将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出口增速短期仍可能回落

一是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面临压力。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回落,对我出口商品的需求将减弱,与我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缺乏后劲。上半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3%,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下降5.1%。外资企业出口增长近几年一直低于我出口总体增速。三是从先行指标看,除制造业PMI下滑外,与未来几个月出口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从日本、韩国及中国大陆自台湾的进口指标也不看好。今年1至6月,中国从日、韩、大陆自台湾进口持续低迷,各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6.4%、27.5% 、-5.6% 、-8.5% 、3.2% 、-2.6%,上半年总体负增长(-3.4%)。以上迹象均预示下半年我出口形势依然堪忧,不排除短期内增速进一步回落的可能。

(二)进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上半年,我国进口重点商品中,铁矿石、铜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幅增长。由于其“金融工具”角色越来越重要,部分进口大宗商品实际上仍未进入终端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大宗商品需求将回落,前期较大库存也需消化,价格下滑趋势近期难以改变。制造业PMI指数中新订单指数已连续4个月下滑。这些都预示进口可能进一步走低。但投资类和消费类产品进口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三)外贸顺差可能进一步扩大

进口低速增长可能使外贸顺差扩大,但不会突破一个合理范围。

四、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发挥宏观政策的调节作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大幅减税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刺激重点领域投资和消费需求。

第二,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保持制造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利用外资规模的持续增长,发挥外资对我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积极推动作用。

市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报告 篇9

根据市纪委《关于开展2010反腐倡廉建设检查考核的通知》,现对本人2010履行职责和勤政廉政情况报告如下:

2010年按照局党委分工,我分管全市对外贸易工作,并主抓局属外贸处、科技处的日常工作及管理。在局党委的领导下,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经

各级的共同努力,全市进出口贸易保持了平稳发展,预计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底前将达到28亿美元,稳居全省第一的水平。

一、履行职责情况

2010年,对外贸易工作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危机形势,在任务重、困难大、要求高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是较好地履行了职责范围的责任制工作。对分管工作做到了有分析、有研究、有目标、有思路。有措施,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外贸工作的开展,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对外贸易的高效运转和提高。一方面,年初组织研究目标任务,亲自调研县(市)区和重点企业的情况,对任务的分解做到了科学计划和统筹部署,并结合全市进出口队伍的情况和弱点,制定了“招大、扶优、创新”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全市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稳定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局面,重点抓了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调整出台,突出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落实,赴广东、福建、浙江招商推介;组织了105、106届广交会、第19届华交会、大连软交会、第11届高交会的参展参会工作,有效地开拓了国际市场。第三方面,采取调研、协作、指导等方式方法,积极为外贸企业排忧解难,先后与海关、商检合作与全市近500家企业宣讲海关商检政策、答疑有关问题,解决历史遗留难题;与中信保河南分公司积极合作,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并有效促成了市政府与其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研究调整了发展市外贸的支持政策意见,并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解决了拖欠外贸企业的奖励资金;多次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意见,并积极进行了经验的总结推广。二是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在抓好工作的同时,对分管的处(室)从要求上严把廉政关,做到有要求,经常性的工作事事有检查,使分管单位的全体人员增强了预防腐败的自觉性,为企业服务认真负责,廉政勤政积极为民。三是确保了安全稳定。在全年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在职责范围内,从人到事,均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

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在履行工作职能中,能自觉做到勤政廉政,对新业务、新工作、新问题主动加强自身学习,克服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以加班工作、登门求教的工作作风积极做好工作;在处理分管的不稳定企业的工作中,不讲价钱、没有怨言,经常性地接访职工,主动与市有关职能部门协调,为职工安置工作排忧解难,较好解决了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为73名职工办理了失业保险、退休手续、统筹金补交等,有效地为职工解难题落到了实处,避免了职工集访的问题发生;在全年的工作开展中,能用党纪、政纪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跑官、不要官、不请客送礼,为人公道正派,不搞小帮派,不认人为亲,对职权范围内分管工作,坚持严格标准、严格把关,正确行驶手中权力,不对任何人、任何单位搞特殊、送人情。分管的处(室)廉政奉公,无发生违纪违法事件。

三、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和遵纪守法的情况

1、能够自觉讲党性,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个人品行能从严约束,不做违纪规定的事情;

2、个人住房未超标准购买和享用,使用公车有时因私也使用,对个人要求不太严;

3、无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情况,但有吃请现象的发生;

4、配偶现已退休在家操持家务,女儿在河南师范大学学习;

5、全年没有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情况发生,用公款办公事请吃喝现象也极少,没有参与高消费活动;

6、没有在企业兼职、领取报酬或奖金的情况存在;

7、全年没有出国;

8、年内无婚丧喜庆操办事宜;

9、无其它说明的情况。

市农村经济犯罪形势分析 篇10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针对农村经济犯罪的手段也不断更新,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公安机关,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通过从事近十年的刑侦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农村经济犯罪形势进行初浅探析。

一、XX市经济发展现状

XX市位于重庆市西南、三峡库尾,幅员面积3219平方公里,辖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总人口146万(其中农业人口109万,非农业人口37万人)。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129.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4元,地方财政收入达5亿元;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48.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1亿元。

我市连续五年进入XX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区县(市)和XX市工业重点区县(市),也是XX唯一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的县(市)。辖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业百强县(市)之一。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凸现出大量农村经济犯罪案件,直接侵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2004年、2005年我市农村经济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4年受理案件32件、立案24件、涉案金额1326.5万元、破案24件、追究刑事责任13人。

2005年受理案件44件、立案38件、涉案金额1245万元、破案38件、追究刑事责任28人。

从统计情况看,2004年、2005年我市经济犯罪形势呈以下特点:

(一)经济犯罪发案总量有所上升,涉案总额有所下降。2004年、2005年两年相比,2005年受理案件增加12件,立案增加14件,比上年分别上升了37.5%和58%,而涉案金额由2004年的1326.5万元下降为2005年的1245.45万元,下降了6.1%。在所立的62件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中,职务侵占、合同诈骗、挪用资金、非法经营等犯罪突出,其中侵财案件31件,占50%,居首位。扰乱市场秩序案件21件,占33.9%,居第二位。而金融犯罪明显下降、降幅达50%。

(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居高不下,非法经营案值大,合同诈骗犯罪突出。2004年、2005年共受理扰乱市场秩序案件24件,立18件,立案数据居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第二位,其中非法经营案件下降,降幅为66.6%。但涉案金额大,情节特别恶劣。而合同诈骗犯罪所占比重较大,立案6件,涉案金额300多万元,合同诈骗的作案手法之一是利用明知不符合条件的抵押物进行保证,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后拒不还款;二是打着外资旗号,利用政府招商引资的迫切心情,收取保证金等方式骗钱。

(三)职务侵占和诈骗犯罪持续增长,并呈现一些新特点。2004年、2005年共受理职务侵占案23件,立20件,立案数居各类经济犯罪案件首位,涉及金额300万元;普通诈骗受理12件,立案6件,涉及金额350余万元两类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公司、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单位管理监督制度措施不健全,监管不力等问题,采取收入不入账,多列支出,重复报销或直接侵吞等手段侵占财产。二是村官征地补偿过程中,采取隐瞒真相,侵吞集体财产。三是村官在征地过程中,虚报面积,虚构占地户骗取资金。四是以做工程缺钱,采用借款方式,骗取他人钱财。

(四)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有所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大幅上升。2004年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2件,2005年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1件,比上年下降50%,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主要涉及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食品、药品、农资等,规模、数量大,影响坏。如四川什邡的周英春、梁琼英生产销售912吨过磷酸钙给XX前进化工厂,总价值20余万元,全系伪劣产品,影响相当恶劣。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等犯罪案件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要形式。

(五)金融犯罪明显下降,假币犯罪仍较突出。由于经侦部门打击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金融单位安全防范制度进一步健全,金融诈骗犯罪总量呈下降趋势。2004年受理3件,2005年无,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安全呈上升趋势。2004年无,2005年受理2起,2起都是假币犯罪案件。同时,接到举报假币违法犯罪活动20多次,其特点是:一是利用色情勾引换假币;二是在市场上选择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群趁机换取;三是作案手段十分狡猾,采取避实就虚等方式与公安机关周旋,扰乱了我市的金融秩序。

(六)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有所下降,危害严重

按照公安部、国家工商局统一部署,开展了打击“两虚一逃”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了对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的侦办和查处,致使全市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立案数下降。2004年立5件,占全年立案总数的15%。2005年立3件,占全年立案数的6.8%,比上年下降了40%,涉及金额500多万元,社会影响大。

三、农村经济犯罪对农村市场经济的危害

经济犯罪对

农村经济无疑具有强大的危害性,这是由经济犯罪经济犯罪的“内在本质结构”所决定的。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危害农村市场经济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主要体现为物质财富。而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利用贪污、受贿、诈骗等手段满足私欲,窃取国家、集体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物质财富。从经济犯罪的本身得出一个结论,其侵害客体往往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侵害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动态运行,一方面它又往往侵害了农村市场经济当中的静态财产关系,其中后者便表现为一种对物质财富的非法占有和攫取。2004年我市涉及经济犯罪的罚没款总数达46万元,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464.316万元;2005年,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926.75万元。但我们知道经济犯罪具有极高的犯罪黑数,被揭露和追诉的案件仅仅是实际发生案件的一部分,因而,它所造成的经济资源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二)坏农村市场经济运行。农村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静态的财产所有关系,而且存在动态的经济运行关系,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正如前述,我们认为经济犯罪的客体往往是双重的,它不仅破坏静态的财产所有关系,而且破坏动态的经济运行关系。换言之,经济犯罪之所以成为经济犯罪,对于后者的破坏更体现了其质的规定性。这种破坏从纵向上看,表现为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四个阶段,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破坏。其中对生产环节的破坏,致使物质财富的创造受阻或停顿,从而不但破坏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危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其中对交换环节的破坏,损害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正常、良性互动,从而间接损害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再生产;其中对分配环节的破坏,使社会产品以“潜流”的非法形式转归犯罪分子所有,从而损害了国家、集体、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不公正分配;其中对消费环节的破坏,导致了生产、消费循环的错乱,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动力和结构,从而直接阻碍了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以上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任何一个运行环节的破坏,都最终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运作。

(三)破坏农村市场经济风气。经济犯罪对于市场经济的破坏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而且是精神层面的。经济犯罪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这首先表现为它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蚀。近年来国家公职人员的经济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一些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纷纷落马,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现象此起彼伏。“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就是他们的最高指导思想。其次,经济犯罪也腐蚀了传统的商业道德。最后,经济犯罪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破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市场经济环境。

四、目前我市经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侦工作涉及到金融、财税、商贸、企业等行业,与产权、资源、土地、房产、食品、药品等特殊市场和特殊商品悉悉相关。经侦工作是一项与特殊犯罪主体打交道的行道,是与邪恶较量的战场,当之护法,失之伤人。目前我市经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警力不足。一是办案周期长,经侦案件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它没有作案现场,作案时间是一个过程,证据多数情况下是书证,对付经济犯罪嫌疑人要讲究谋略,破案要有经营意识,如果涉及到财务资料的审计,办案周期更长。二是案件线索逐年上升,伴之公安工作人性化,使重大的案件不重要,而案件重要的标准不是以社会危害和犯罪金额定,往往就是凭群众反映的强烈程度而定,使本身就不足的经侦警力用不在刀刃上,而只是疲于应付,不能主动出击。三是经济犯罪案件证据质量要求高。四是办案程序进一步严格、规范。五是各种文书讲究。六是中心工作经常抽人,导致警力不足。

(二)知识结构制约着经侦工作。我市经侦大队目前缺泛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商贸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人才,致使办理到相应的案件时,受到专业知识的制约。

(三)大量的体制弊端参合进来,干扰了经侦工作的正常进行。很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因体制等原因导致停产、停业、倒闭等,或因职工的福利待遇受到影响,或因管理制度混乱等原因,职工们一味地反映企业领导侵占、挪用。上述问题要花费经侦工作很大的精力。而企业领导层的犯罪与否,应当具备一定的犯罪事实,而犯罪的基本事实,多数情况下不能以简单的加减法来确定收支失衡就是犯罪,一般应当把财务档案交给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这就会出现两个不易解决的问题:一是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怎么去提取会计档案,没有会计档案,就不能找出犯罪事实;二是提到 “会计档案”后,审计费由谁出。举报人通常不愿出,被审计人不想出,而公安的财政预算没有这笔钱,即或是由公安出资这笔钱,那么辖区内的企业,包括村社都来举报(因为有人出审计费),那公安机关就不是侦查机关,而成了财务审计机构或审计的出资机构。

(四)办公环境不尽如人意。市场经济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行政违法行为,往往以一罚了之。出于部门利益,对构成犯罪的案件不按国务院关于移送刑事案件的管理规定移交给公安机关办理。如果有通知公安参与的情况,也只是流于形式上的联合检查,或者是在行政执法检查受阻时才想到公安。

五、提高我市打击和预防农村经济犯罪的相关对策

面对当我市农村经济犯罪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我市的经侦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经侦工作,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线,强化侦查破案,加大打击力度,夯实经侦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严密预警防控,提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经侦的职能作用,全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打击防范经济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广,抓好经侦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因此,要充分认识经济犯罪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性,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打击犯罪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公安机关内部也要把经侦工作摆到应有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经常研究打击经济犯罪工作,解决重大政策、法律问题,在打击经济犯罪以及在执法办案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及时、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争取更多支持,为打击经济犯罪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二)、狠抓侦查办案,依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侦查破案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首要环节,要切实强化控制意识、证据意识、经营意识、协作意识和攻坚意识,紧紧抓住扰乱金融秩序、合同诈骗、涉税犯罪、妨碍公司企事业管理秩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严重经济犯罪案件,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手段,大力加强侦查破案工作,不断提高侦查效率和办案质量,加大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对大案要案,要组织专门力量,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专案专办,限期结案。要把严打与日常的经济秩序整顿紧密给合起来,对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混乱、案件多发的领域、行业,经济犯罪活动猖獗的区域,要适时开展专项和重点整治行动,遏制犯罪活动,狠狠打击经济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要切实改变等案上门的被动型、单一型的侦查模式,逐步建立起主动进攻型的侦查模式。一是适时在全市组织开展“清理信访、破积案”专项行动,以举报、控告、信访案件作为开辟案源渠道的突破口。二是要努力开辟公司、企业、专业市场、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工商行政机关等工作阵地,使之成为获取经济犯罪线索的主渠道。三是要通过资金流向,主动发现经济经济犯罪线索。四是要通过经侦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经侦部门主动发现、发掘线索能力。

在打击经济犯罪中要坚持人赃并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有机统一,对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违法犯罪分子要毫不手软地绳之以法。注意挽回经济损失与刑罚并重,克服“轻打击,重追赃”的思想,坚决杜绝“交钱放人”的现象,严禁以罚代刑,降格处理。要排除取证难、说情者多等各种干扰,加强办案指导和执法检查,防止办关系案、人情案和违法办案。要正确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界线,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即要保护合法经营,杜绝插手经济纠纷,又要从重从快从严打击经济犯罪,同时也要防止以经济纠纷为借口降低打击力度,甚至放纵经济犯罪。

(三)、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经济犯罪整体合力。经济犯罪涉及面广、跨部门多,打击不能单独依靠公安一个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广泛的协作机制。一要会同金融、税务、工商、审计、技术监督部门和纪检监察等相关行政执法机关,制定具体的双向移送规定,建立健全双向移送工作制度,使移送工作更具规范性、操作性,尽可能减少异义,缩小分歧,明确责任,提高效率。二要根据经济犯罪发展变化的特点,积极拓展新建联络机构,争取工作主动权。例如与金融系统探索建立反洗钱工作机制。三要整合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各警种力量,立足本职优势,建立相互配合的整体协同作战机制,形成以经侦为主的打击合力。四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加强各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区域协作体系,视情开展区域联动,在情报信息、工作经验、案件串并、新型犯罪预防、对策等方面加强交流,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发挥整体作战优势。

上一篇:政教处主要工作2010.1下一篇: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