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虽然人类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如何理解道德原则、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一、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
心。他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尺度。
道德原则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根本利益,从道德上规定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
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道德行为的整体方向。
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没有本质区别,两者是一致的。道德原则是总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
则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人们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评价行为
是非、善恶的标准。
道德原则具有具有普遍性、相对稳定性和一贯性的特点。一般说来,经济基础、阶级关系
不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道德原则是不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
义,而资产阶级根本的道德原则是利己主义。
二、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和
凝结,是人们在处理自己同他人、同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时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一,道德品质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
观内容和表现形式,一定的道德行为持续不断才形成了一定的道德习惯。
第二,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构成道德品质
的内在因素。
判断和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以他的一贯的道德行为为依据的。
在思想史上,不同时期的伦理学家都对自己阶级的成员提出了道德品质的要求。例如:1、
我国古籍《中庸》一书要求社会成员具有“智”、“仁”、“勇”三个品德。
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提出了四主德思想,要求臣民具有勇敢、智慧、节制和正义的道德
品质。
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求人们具有坚定勇敢、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等道德品质。
扩展资料
表征个人道德的总体特点的范畴。简称品德。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并具有稳定性倾向的个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特点。道德品质表现在——
①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欧洲漫长的中世纪与中国古代社会总体而言都可以说是“信仰社会”。中世纪, 神权统治一切, 教会极尽所能诱导大众走上虔信上帝的道路, 任何理性的探索只要有悖于教义都会被打压, 经院哲学自始至终都维护了“信仰至上”的理念;中国古代社会, 儒家伦理在普通大众中发挥着形同于信仰的作用, 士大夫也多以“诚敬、克己”作为修身之要, 虽有少数优秀知识分子走上了自由发展理性、求知求真的路, 但总体而言, 都可以说是信仰掩盖理性的社会;全然放手展开理性探索者在近代之前寥寥无几, 有者, 也多是向内体证以求悟明心性而非向外驰求以探索新知, 百姓更是以纲常伦理为不可逾越的准绳、以孔子为至圣先师, 此外还有多种民间信仰、神道设教, 诱导大众走上一条“因信得福, 因信免灾”的路。
信仰社会的打破在西方发生于文艺复兴, 所复兴的是一条“由理性而信仰”的路, 一条由智者派、古希腊先哲铺垫的自由探索真理的路;在中国, 这种局面的打破则发生在“西学东渐”的近代, 从对“中体”的怀疑、否定到重新诠释, 新儒家的哲人们试图绕过“程朱”, 直追“孔孟”, 用超脱纲常束缚的自由理性重新解释经典。无论西方还是东方, 这些试图打破信仰社会的尝试都显得格外振奋人心, 并在社会大众中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因为大部分民众并不需要“因信仰而理解”, 他们只是因为恐惧、为了免灾而信, 信仰在他们身上只发挥了如同枷锁的作用。
然而, 信仰社会的打破所直接促成的就是理性贲张, 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 虽不及之前稳定安宁, 但是够刺激、够实惠, 它鼓励了自由、人文, 包括自由的理性、自由的纵欲, 而且正因为无拘无束, 这种理性在好奇心的促动下渐渐导向了非理性的目的, 渐渐找到了种种外在的目的而遗忘了内在目的:智慧。在西方, 文艺复兴将神性人性化的过程中, 所发生的不单单是信仰与理性地位的互换, 更有理性终极目的的转向:由古希腊追求智慧、道德转向牛顿、笛卡尔、培根等追求科学知识, 教育上则发生了主体价值向工具价值的转向。被解放了的理性因过度兴奋、贲张而被外在世界吸引, 遗忘了心灵世界, 神性人性化, 而人性物质化了。虽然数学天才笛卡尔、物理天才牛顿终于还是信了上帝, 但这并不能消除他们一生向外探求理性的“成功之路”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所有人都只记住了他们在科学殿堂中的辉煌成就而不论其归宿。正如近代中国, 人们只记住了梁启超、严复等人早年“全盘西化”的主张而忽视其晚年归佛、归儒的选择。虽然文艺复兴的领袖们都追奉先贤古哲, 向往智慧、德性的生活, 但被解放的理性有如决堤的洪流, 似乎并不由人控制, 在人们畅谈古希腊文学、吟诵荷马史诗、向往民主法治的过程中, 悄然蔓延恣肆, 最终汇归到科学这片汪洋大海中。
自此以后, 信仰偏居一隅, 人类理性开始专门用来成全科学, 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理性何以能使科学发展才最重要。培根 (1561-1626) 说道:“除了知识和学问而外, 尘世上再没有别的权力可以在人的心灵同灵魂, 在他们的认识内, 想象内, 信仰内, 建立起王位来。”[1]然而, 人们忘记了, 在希腊早期, 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所建的学园里, 教学看上去都像是“宗教修行”“有某种程度上的宗教气息”, [2]毕达哥拉斯为自己的学派制定了严格的清规戒律, 柏拉图为学园制定了各种类似宗教仪式的教学仪轨, 学习者需虔敬学习柏拉图学说, 而他们的教育目的无外乎求真、求善。这难免让日后打着古希腊理性哲学的旗号却主张全然抛开信仰探索真理的人文主义者颇感尴尬。在理性解放的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难再理性地回看信仰的价值, 及至近代, 甚至普遍认为信仰都是盲目的、愚昧的, 信仰成了真理的反面。然而, 历来真正的理性主义者必不是排斥信仰的。相反, 正是一颗虔敬的求真、求善之心促成了理性的成功。也只有信仰奠基下的理性才能稳妥地走入真、善、美的境界, 肆意狂放的理性在个人也许无大碍, 然人人若此, 必容易将社会带入危险之境。在理性贲张的社会, 信仰是一个保险箱, 是保证理性导向善的目的之优秀品质;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贤哲身上体现地格外明显。
二、中西哲学对信仰价值的理性辨思
(一) 因信而理解——经院哲学对信仰与理性的调和
基督教教父哲学的创始人奥古斯丁 (354-430) 将上帝看作至真、至善、至美的存在, 提出“上帝即真理, 真理即上帝”, 既然上帝依照自身真善美的特性创造了万物, 那么人就可以通过认识万物来认识上帝。在此, 他肯定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运用理性来认识真理的道路, 然而, 在他看来, 在求取真理的过程中, 知识、理性只能从属于信仰。既然上帝即真理, 只有通过虔信才能经由上帝走向真理。信仰高于理性, 宗教虔诚高于知识。作为一个宗教徒, 他主张用虔信、忏悔、禁欲等方法消除原罪, 甚至不惜鞭打自己的身体, 认为只有深彻的信仰, 才能洗刷内心的污垢, 逐渐达于神性;对真理的了解是经由一个纯净的心灵的感悟, 而非理性和知识。在他看来, 没有信仰统摄的理性和知识只是“盲目的理性”和“虚妄的知识”, 是人类“危险的好奇欲”的产物, 他说:“这些骄傲而嗜奇的人, 并不能因此而更接近上帝……当一个人不能面向上帝之光, 不能倾向上帝的怀抱时, 学问对他是无用的。”[3]在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上, 他也明确指出“真正的幸福、快乐是信仰上帝”, 盲目的理性、虚妄的知识和无止尽的好奇欲只会让自己陷入困扰和纠缠中, 对心灵毫无用处, 他说:“一个基督徒, 他一切为上帝服务, 即使连北斗星的轨道都不知道, 但毫无疑义这个人比懂天体但忽视上帝的人更幸福。”[4]但是, 奥古斯丁并不反对理性知识, 而认为像文法、修辞、辩证法、天文、音乐等的学习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神性、从而建立稳固的对上帝的信仰。
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后起的基督教教义与源远流长的古希腊理性哲学之间的矛盾。然而, 差不多五百年之后, 伴随着宗教统治体系日益庞大, 对理性精神的压抑日益深重, 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又一次浮出水面, 衍生出唯实论与唯名论两派的持久争论。唯实论者如安瑟谟尔 (1033-1109) 等人认为上帝是真理的化身, 是实在的, 故而探索真理时, 理性必须服从于信仰, 人类的理性只有与上帝的启示吻合才是可靠的。唯名论者如阿拉伯尔 (1079-1142) 等则认为上帝只是一个代名词, 人类理性可以不经由信仰直接掌握真理, 他甚至主张用怀疑的方法求真, “有了怀疑, 我们才能探讨, 才能得到真理”, [5]这与基督教信仰至上的教义有根本冲突, 这才招致了阿拉伯尔本人被教会逮捕迫害的结果。
为了弥合二者的矛盾, 在公元十世纪左右, 经院哲学诞生了。经院哲学的创始人爱留根纳 (800-877) 提出神学、哲学, 信仰、理性是统一的, 他将大自然和上帝等量齐观, 理性用来探索自然, 信仰导归上帝, 二者殊途同归, 其目的都是求真理。这一理论后来被经院主义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 (1225-1274) 阐发弘扬, 在理性升温的中世纪后期有效化解了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之间的矛盾。
阿奎那虽然称“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但又将二者等量齐观, 认为“神学是由神而达于事实, 哲学是由事实而达于神”, [6]二者并存, 后者则是对亚里斯多德灵魂理论的一个归结——理性灵魂存在的目的就是借由其实现人性向神性的跨越, 而神性本身并非目的, 神性所昭示的至高智慧——真理才是目的;同时, 阿奎那又说:“上帝是一切自然事物所指向的最终极的智慧的存在者。”[7]就理性与信仰的关系而言, 他超越奥古斯丁之处在于承认理性和知识至少可以保证尘世的幸福 (即使这种幸福是短暂的、虚幻的) , 若能更进一步, 借助于信仰的力量, 便可以得到神圣的、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在阿奎那这里, 理性不再是可怕的洪水猛兽, “理性无论归至何处, 都是与信仰相一致的”, [8]然而, 神所启示的真理, 却在理性范围之内, 必须由信仰才可获得, 所以“信仰是心的最高能力”。
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 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说:“我绝不是理解了才信仰, 而是信仰了才理解”, [9]这句话道出了神学和哲学在方法论上根本的差异。宗教家如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纽曼等认为, 只有对神的虔信才能经由人性的净化而最终体悟真理、体达神性;哲学家大多并非否认上帝的存在, 相反, 如康德等人对上帝的信奉并不减于宗教家, 只不过他们认为, 对上帝的信仰应该借由对理性的把握而实现, 只有通过理性的证明才能信仰, 否则就是愚信, 故而这些人终其一生跋涉在探索理性与知识的路上。这便是西方宗教家之宗教情怀与哲学家理性思维的殊异。然而, 殊途同归, 大多数成就卓著的哲学家在晚年多如期走上了信仰的殿堂——不管是理性遭遇了年轮的困境还是理性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大多数优秀的宗教家也会经由最初“毫无理由的虔信”由内而外体悟真理。最终, 二者巧妙结合, 便成就了统治中世纪上千年之久的经院哲学体系。
(二) 因信而悟——佛教对信仰的理性态度
同样,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在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中国古代社会被体现得恰如其分。在佛教思想深入影响士人的社会环境下, 士大夫阶层对佛法的修学走出了一条自主证悟的路 (或可说是理性探索的路) , 如程朱的格物致知, 王阳明的由心体悟, 无数成功的例子说明此路并不妨碍他们明心见性、悟佛知见。同时, 也有很大一批优秀士人或因厌世、或因遭逢而遁入空门, 由“初无理由的信仰”进入, 因一颗虔敬的心最终悟明心性。及至近代, 有李叔同出家侍佛, 亦有马一浮由儒入道。在中国传统的修养之学中, 出家人所走的路与士子所走的路恰恰表征了信仰与理性的选择问题。然套用一句佛语“法门无量, 因人根器而异”, 到底该“因信入理”还是“悟理而信”, 是各人根据自身条件而做的取舍, 只是方法路径不同;即使在佛门内, 也有禅宗讲求戒定慧与净土讲求信愿行的不同, 有明心见性与导归极乐的不同, 然而殊途同归, 最终都是为证得圆满智慧, 不能厚此薄彼。
这里的“圆满智慧”恰如西方所谓“真理”, 基督教“信即上天堂”的教义在崇尚理性的知识分子看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 然而正如佛教净土宗以“信愿行”为往生极乐的三资粮, 其中信为基础。信什么?信佛经语深, 信做善得福。正如佛家往生极乐并非终极目的, 而是要在极乐清静地开智慧、成正觉、演慈悲;基督所言“信即上天堂”也并非仅止于上天堂 (天堂英文“paradise”本义“极乐园”, 译为“极乐世界”或可更准确) , 而是与“智慧的存在着”同在, 有着“亲近善知识”的意味, 进而心智增长、真理现前。基督与佛的不同之一就在于:佛除了开净土这一方便法门外, 还开了多种法门, 为世人昭示了无量佛, 供自由选择;基督则切中大多数人的根器, 只开“上帝”这一方便法门, 立一个神明。其实, 神佛不二, 神性、佛性、人性皆不二。不得不承认, “因信得救”的教义最初只是一种修行的法门, 为教徒修行而设。从实修主义的先驱安东尼到隐修院的创始人本尼迪克, 都将虔信、禁欲、苦修、冥想作为接近真理与上帝的最佳途径, 也有众多修行者成功的实践才最终确立了“信即得救”这一教义, 信仰是修行的基础和方法, 而本身实则不是目的, 诚信则心净, 心净如明镜则真理自现, 这便是“因信仰而理解”的真意所在。“信便得救”也成为中世纪宗教教义维持一千多年的方法论, 这里的“得救”在俗谛而言是上天堂, 在真谛而言实则是获得真理。
中国禅宗“戒定慧”的修学路径以及儒家“止静定安虑得”的修学次序实际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等人的修学方法异曲同工, 这一方法与理性主义相对, 被后人称为“神秘主义”。所谓“神秘主义”, 用格莱夫斯的观点, 是一种“用直觉去了解最后的实体或神的本质”[10]的方法。在理性不发达的时代, 无论中西, 人们对真理的探索都通过修行实践来实现, 西方比较盛行的方法便是冥想, 通过专心一处达到与神意的交汇, 因为“纯粹的经验, 只能由摒绝感觉而领会”, [10]这与禅宗讲求禅定功夫, 绝思绝虑, 入三摩地, 最后一朝顿悟、智慧自开、真理自明是同样道理;且关键的是, 无论中西、佛与基督, 宗门修行首先讲求的是信, 信仰对“神秘主义”修学理路有如催化剂, 缺之不得。
(三) 信仰是一种力量
在古人看来, 不论中西方, 修行都是人生必须要做的事, 说到底人生只有这一桩事是实在的和必须贯穿始终的, 而宗教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那么就有人问:一件只是方法的东西为什么要以超越生命的代价去信仰?答案在于:信本身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修心首先让心有所依祜;不论信什么, 只有信根建立, 修行才有把握、有归宿、能持之以恒;信地真, 才有恭敬心, 才能受益;信地急, 修行才有力量。这一点儒家也不否认, 所谓“诚意”同样是在讲“信”。信仰本身是修行最基本、最切要的方法, 不信则修行无有是处, 就好比没有播下种子, 无论怎么浇水施肥都不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就古希腊而言, 探索真理可以如哲学家由理性思维入手, 亦可如宗教家从虔信、诚心入手。早期经院哲学家对“信仰而后理解”的教义倍加崇奉维护, 其实质是通过维护正统的宗教性维护以求真修行为目的的义理系统。宗门有宗门的规矩, 否则, 宗教与哲学混淆, 非驴非马, 终会两相妨害。以宗教而观, 讲求“信仰先行”无论对宗教自身还是宗门修行都大有裨益, 不能随意破坏门径、次第, 正因如此, 才有十世纪主张唯名论的法国神学家罗瑟琳、主张怀疑论的阿拉伯尔被视为异端、放逐迫害的事件——宗门外尽可“头头是道”, 宗门内务必中规中矩。由此观之, 后代人很难对经院哲学乃至早期基督教的修道主义嗤之以鼻, 对“因信得救”的教义做简单的否定。“信”之一字如儒家所言的“诚”“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道”, 所谓“诚则明矣”“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讲求内明自修的儒释道三教传统历来都重视“诚敬”在学问修养中的第一性, 诚意、正心而后才能修身, 只有具备了一颗诚敬的心, 才能求道索理, 造次妄为, 心无顾忌, 必然不得其门而入。然而, 在整个国家、社会都处于宗教统治的局面下, 宗门内外的界限并不明晰, 教会文化统摄世俗文化, 欲人人而为教徒, 所有的哲学思辨和理性探索都被视为宗教内部事件看待, 与教义有冲突之处自然甚多, 在基督教廷忙着排斥与打击异端的过程中, 最初为修行而设的“因信得救”的教义逐渐失去了它的真义, 也逐渐导致了宗教统治时代的终结与文艺复兴的到来。
由此可对安瑟谟尔那句名言做一结论:“由信仰而理性”是一条稳妥但久而久之会禁锢思想的求真之路, “由理性而信仰”则是一条可以促成快速发展但因诱惑重重而不易把握方向的路。事实也证明, 理性解放的过程中, 也只有维多利诺、莫尔、纽曼等少数人守住了其本来的目的, 并极其看重信仰的作用;时代愈推移, 愈多的是迷失者。
三、大学中信仰价值的失落与寻回
(一) 古典大学对信仰价值的坚守与失守
中世纪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在英国、德国、法国, 大学被神学课程所主导, 大学的领导权在教会手中, 这说明了大学从神圣性走向世俗性、大学教育从主体价值走向工具价值的艰难, 也证明了至少有一部分人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坚守。从巴黎大学到牛津、剑桥, 老牌的中世纪大学都是宗教人文价值的守护者, 这并不是迫于教会或政治的压力, 而是大学理性探索与自主选择的结果。无论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 这些大学非常强调信仰、虔敬的价值, 且在文艺复兴后较长一段时间里, 都极力摒除大学的功利性、世俗性而守护了大学的主体性、人文性。
西方古典人文大学重视人的主体价值, 体现在目的、内容、方法三方面。首先, 学习的目的是自我发展, 具体而言, 是心灵净化和灵魂升华, 大学不是社会的工具, 而是人自我实现的途径, 走出神性后可以走向人性, 但不能偏离人性, 这也是身为红衣主教的纽曼所坚守的大学教育理念, 大学纵使不能再为信仰张目, 成为布道的场所, 至少也应该是一个纯粹探索真理、导人向善的场所。这与中国古人以修身为首要目的的治学之路如出一辙。而在教学内容上, 信仰必须成为手段之一, 才能保证理性的发展不偏离主体价值, 保证主体人不被异化为知识人、工具人。不管是早期修行主义盛行的修道院, 还是后来经院主义教学, 都讲求以《圣经》等基督教经典为基础, 古典人文学科为辅助, 人文学科为理解信仰服务, 帮助建立信仰。古典大学依然将宗教信仰看成探索真理、实现自我的一个基础,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更明显地体现于教学方法。
无独有偶, 与中国传统儒家教学一样, 传统基督经院教学特别重视诵读, 称为“读课”, 通过对经典一遍遍诵读, 烂熟于心, 诵读的过程中要求恭敬、专一, 其目的无外乎逐步建立信仰。如此久而久之, 经典与心意相合, 触境便能涌现, 反复浮现于思维中, 总会有不期而至的体悟。在中国, 不管佛教寺院还是私塾学堂, 都把读经作为首要学习方法, 其本意便是建立对经典的诚敬, 而诚则明, 至诚必能感通天道, 进而心性自明, 真理自现, 无需外求。可以说, 诵读是一切宗教教育内证修养之学的诀窍所在。在反复读诵烂熟于心的基础上, 基督教也主张通过辩论、游历等方式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和体悟, 论辩的过程可主动启发思维, 修正见解。游历中可使先前所学运用于真实情境, 心与境合, 理与事合, 自然能实现“明体达用”的目的, 对所学经典的信奉也进一步加深, 如此信与悟环环相生, 必有虔信与彻悟之日, 宗教多以之为最高幸福之所在。
如此, 读诵、论辩、游学, 再加上名师点拨, 其所追求的是内修和内明, 是由内而外体悟真理, 内者虔信, 外者境缘。然而, 理性解放之后, 过度自由化最终使求知求学的过程失掉了原来的虔敬之心, 失此一端, 对真理的探索只能求诸于外, 这才逐渐开启了后继人文主义者转向自然科学研究的传统, 并终于本末倒置, 探索自然不再为求真服务, 而为发展生产力服务。
文艺复兴中理性的贲张使教育中探索知识的目的逐步盖过了主体发展的目的, 当知识本身成为目的的时候, 大学作为探索知识之场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哈勒大学到柏林大学, 大学的功能可谓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向。
洪堡在柏林大学实践了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 而这一理念的发端便是虔信与理性的矛盾。众所周知, 大学科研功能早在哈勒、哥廷根大学时期就萌芽。在这些早期的大学中, 最广泛而深彻的分歧便在虔敬派与理性主义者之间。起初, 理性主义者希望自由课程能融入虔敬派的宗教原则, 而随着情势发展, 爆发了两派之间前所未有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在理性主义哲学家沃尔夫 (1679-1754) 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上, 最终, 沃尔夫思想取得胜利, “哈勒大学成为德国启蒙主义的指导中心之一”。[11]哈勒大学中自由主义哲学的胜利为后来大学的建设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从此以后, 自由哲学、现代科学进入大学殿堂, 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成为普遍公认的教学原则, 传统读课、论辩的教学法被研究教学法代替, 虔信派的教育不得不退居幕后或偏居一隅, 不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正是基于这一胜利的铺垫, 后起的柏林大学才旗帜鲜明的打出来“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旗号, 充分尊重自由理性, 成为研究性大学的开端, 起初通过读诵教义培养虔敬教徒的教学法被“习明纳”等研究性教学方法取代。由此可见, 研究性大学是从宗教情怀中解放出来的产物, 研究的对立面与其说是教学, 不如说是信仰。可喜的是, 这番理性的发萌并非全然泛滥无归, 在众多优秀的科学家、哲学家那里, 理性终于还是归于信仰, 如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 可谓完成了“由理性而信仰”的卓绝之路。
习惯认为中世纪后的世俗大学及世俗学科的得势是适应社会生产需要的结果, 当修道院学校在世俗事务上显得捉襟见肘, 世俗教育必应运而生。然而世俗事务自古有之, 何以此方面的教育不能代替宗教教育、儒家教育而成主流?笔者认为, 生产发展固然属于一端, 但必先以理性的贲张与理性目的的转向为先导而导致世俗目的的教育逐渐成为主流。近代化的过程中, 灵魂、精神的事务在物质面前逐渐显得飘渺虚无, 理性不再与神性、人性直接关联, 而是需要“知识”这一中介, 随之而发生的就是大学的世俗化和主体剥离, 大学不在为人这一主体服务, 而是为探索知识、发展科学服务, 而“科学和知识最终又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在人类狂躁进取的过程中往往被集体遗忘。事实证明, 抛弃信仰后的人类理性很难再跨过“知识”这一中介, 抵达真理的彼岸, 与科学紧密相连的是物质、欲望以及异化的人。
(二) 信仰价值的短暂复归——强调“诚明”的近代书院
科学发展所导致的大学人文性失落到近代已成大势, 学界热衷于讨论的是如何进一步开发大学的研究能力、扩大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等, 很少再讨论大学回归在主体发展方面的功能, 遑论信仰对理性、对心灵的作用。在此情势下, 中国迎来了“迟到的近代化”, 西学东渐, 包括西方大学的“东渐”, 在西方化大学一一建立的过程中, 新儒家学人所展开的新式书院教育可谓大学人文价值的一次回光返照。
在近代书院复兴之前, 发生在中国1920年左右的科玄论战可以说是对理性、科学、德性关系的集中探讨。张君励在科玄论战中指出, 无论科学如何发达, 都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时值民国初期, 儒学正宗已被斥为玄学, 张君即以玄学名之, 言:“人生观的问题必须由玄学解决, 科学只能解决理智和体质的问题, 对情感与道德的帮助并不大”。[12]果不其然, 科学单向度发展所招致的恶果连当初热情呼吁科学主义的梁启超也大为惊骇, 在游历欧美后, 深受国外社会道德衰落之现状的震动, 他明确声明科学并非万能, 而一个民族必须重视个人私德的培养, 这个民族才能强盛。就中国而言, 私德的培养必须根据国情和历史传统, 借重于儒家德性伦理以及佛家的因果教育。在此后的年月里, 相继有梁漱溟、马一浮、钱穆等新儒家学者通过弘扬旧学、复兴书院等方式匡救时弊, 于近代化过程中为传统文化寻找一席之地, 弥补科学大潮下日益凋零的道德教育。
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理性早启, 文化早熟”的社会, 中国的社会形态是“伦理本位, 职业分途”, [13]而众所周知, 社会形态是由主宰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极强的道德属性并非一种盲目的道德, 而是理性的、合于天道的道德, 可谓“阴阳和合、文成德化”, 这才有了德性伦理主宰的古代社会。而西洋文化并非如此, 其指向的是智识而非道德, 次而言之, 是指向物质文明。西方虽有古哲苏格拉底“智慧即道德”之言, 但西方指向智识的理性与东方指向道德的理性在运用过程中毕竟迥然不同, 时势推移, 智慧在西方社会越来越无关乎道德了。继乡村教育实践后, 梁漱溟相继创办重华书院、勉仁书院, 以传承儒家文化。正如某学者所言:“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性质乃是儒家的社会教育, 其义在于恢复孔孟精神、儒学道统, 弘扬道德第一性的理性精神。”[14]进德修业向来都是梁漱溟教育活动的重点, 在他为乡村学校设计课程中, 《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礼记》等始终都是主干课程;抗战期间, 他在重庆创办的勉仁书院便有“强勉修仁”的意味。
对于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无处安放的现状, 一代国学大师马一浮更是痛心疾首, 民国初建, 身为教育部秘书长的马一浮“设通儒院, 以培国本”的建议不被蔡元培采纳, 便愤然“挂冠离职”, 隐居杭州, 精研传统学术, 期间更以“古闻来学, 未闻往教”的理由拒绝了蔡聘其为北大文科学长的邀请。直至1939年,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 马一浮牵头兴办复性书院, 拟定书院宗旨:“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教之为道, 在复其性而已矣”, [15]诚以复性——在马一浮这里, 传统儒学理性精神得到了全然恢复, 将理性建立在诚敬的基础上, 也颇合西哲“由信仰而理解”的为学次序, 而“全性即理”, 此处所复之“性”既可以说是道德, 也可以说是智慧, 即圆融了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理念, 也抵达佛家“悲智双运”的境界, 其义可谓高广深远。在传统儒家与西方科学的关系上, 他更是高屋建瓴, 发明了所谓“六艺统摄一切学术论”, 可以说,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马一浮这里发挥到了极致。在教学法上, 马一浮更是发挥了朱熹“主敬存诚”的读书法, 认为进德修业以诚敬为前提, “敬则自然虚静, 自然和乐”, 道德学问的目的是滋养心性, 而对治虚妄芜杂的心, “除了敬之一字, 别无他途”。[16]
在以通识人文教育为宗旨的现代书院新亚书院中, 一代国学大师钱穆进一步发挥了“诚敬”对于求学的意义。钱穆先生著名的“四真理论”认为人生求学应求取四个方面的真理:一为道德人格真理, 二为社会人文真理, 三为自然科学真理, 四为宗教信仰真理。[17]他进而将“诚明”二字作为书院校训, 亦含有“真理从诚敬中求来”的意味。新亚书院作为现代书院的典范, 将西方科学与中国人文传统结合起来, 以智识学习为道德人文教育的工具, 在距离德性社会两千多年的现代, 将理性的目标指向道德, 可谓一大创举。更可贵的是, 他所追求真理的最高境界竟是宗教信仰, 也就是“诚明”的最后归宿, 可谓与古圣先贤、西方先哲同一归宿。
科玄论战中极力维护玄学的张君励并不反对西学, 而只是主张不能舍弃中学, 也以科学代替中学开展道德情感教育, 两者应该各司其职、并存于中国。这与张之洞《劝学篇》所谓“中体西用”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张君励在云南大理所办的民族文化书院更以恢复传统文化为教育理想。在理性发达的古希腊社会, 理性尚能为德性服务, 而张君励却说:“德性之指导, 气质之变化, 吾国有远过于希腊者矣”, [23]所以, 要在科学主义的大潮中恢复德性的传统, 学习西方不如复兴自己的文化。梁漱溟所谓文化失调的解决之道在张君励这里得以用“中西合璧, 德智交修, 诚明并用”[24]十二个字解决。
以上实例, 均可以看到在近代新儒学大家在恢复教育人文性的过程中, 对信仰价值的借重。纵观人类历史, 在自然力大于人力的时代, 不管什么领域, 人们尚热衷于探讨天道、人道, 神性、人性等问题, 并随着人力的强盛, 越来越强调人道对天道的顺应, 人性对神性的趋近。而随着“上帝死了”的呼声发出、技术革命一次次胜利等一系列“大跃进”事件的发生, 现今的人类已经疏于讨论天道、神性、信仰等问题, 即使是在与之最紧密的哲学领域。然而, 这绝对不是人力的全面胜利, 而是被物质文明冲昏头脑的集体遗忘。
即使有,许多人也是尽力避免,尤其是从事文字、喜欢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内心有哀愁也不会说出来、表现出来,因为那样有矫情之嫌。因此,各种场合所见,皆是潇洒、飞扬、嘻嘻哈哈或是冷漠、麻木、客客气气之人。
哀愁,实在是稀有之物了。
生活中真的没有让人感到哀愁的了么?
看到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每天还要推着独轮车卖菜,你不哀愁?看到照片上那个孩子趴在地上用树枝练习写字,你不哀愁?看到如花的年龄就那样轻易地葬送,你不哀愁?看到邻居因为缺钱宁可拄拐也不去医治,你不哀愁?
看到风雨过后落红满地,你不哀愁?看到镜中银发悄染鬓角,韶光飞速而逝,你不哀愁?看到自己的工作在日益重复,还有许多想做却不能做,你不哀愁?看到远方那处自己心仪了已久,等到看时,却已被污染,你不哀愁?
我哀愁。
但我的哀愁。也不是明目张胆的了。仿佛有了这样的哀愁就是一种心智的不成熟,就是一种生活的不洒脱,就是一种心胸的不坦然,就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了。
人们都活得好现实。
谁还有功夫这样“难为”自己?
所以,那些随处可见的漠然,就见怪不怪了。
而包裹在哀愁里面的悲悯,也就不见了。随着同情、怜悯、爱心、宽容、细致、美好等等一类字眼,也就不见了。
而这些,恰恰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啊。
哀愁不是自怨自艾、自命清高,哀愁是一种自省,一种包容,一种悲悯,更是一种让人敬仰的品位。有了哀愁就有了失去前的珍惜,就有了看过猥琐的宽广的胸怀,就有了别人无法侵入和企及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高度。
哀愁,会使你我强大起来。这是多么令人尊敬的哀愁,哀愁会使我们离真诚很近,离虚假很远。《是谁扼杀了哀愁》?面对越来越多的麻木的现代人,著名作家迟子建这样发问。是的,是谁扼杀了哀愁?“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红尘?”我无法
作答。
我想说,作为作家,你不能没有哀愁!
真正的作家,骨子里一定都是哀愁的。那些自诩“玩”文学的作家,在我心里最不受敬重,一个“玩”字,暴露了他们的浅薄。暴露了他们对文字的不尊敬,暴露了他们处世的态度。
我尊敬文字,尊敬尊敬文字的人。
之所以在热热闹闹的生活背后是无尽的内心空虚。只因为缺少了,哀愁。
宽容是人世间至高无上的美德,它像一泓清泉,消除人们心中的怒火;它像一束阳光,消融人们心头的坚冰;它又像一把利剑,斩断误解的荆棘。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陆地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每个人都需要宽容,宽容别人,好比在他最危难的时候拉了他一把。有一颗宽容的心,就等于拥有一颗太阳,照耀别人,也照亮自己。同学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用关爱的双手敲响,心灵的窗户;同事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彼此的距离;情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用和蔼的面孔,唤起前进的动力。宽容无价。试想,假如世界上没有宽容,拥有再多的金钱又有何用?人们只会因一件件小事而闹起纠纷,争吵不休。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会因没有宽容而分裂;富翁们会因小利而导致一次次失利最终破产;社会间也会因没有宽容,而使和谐变的战火不断。到时候金钱又有什么用?这就说明,宽容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宽容有度。试想,假如一个人一次次的犯同样的错误,一次次的做同样令人恼火的事情,还要去所谓的宽容,此时的宽容,就不再是宽容了,而是纵容!宽容能使一个人慢慢变好,而纵容只会使人越来越坏,直至走向毁灭!
宽容是世界上最好的药,它能够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宽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他胜过那些耀眼的假花,宽容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幅画,画慢了真情,耐人寻味。
想想世界上多少丰功伟绩因宽容而成;看看世界上多少和平共处由宽容而生;听听,世界上有多少声音是宽容产生。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楼市真情的积淀,宽容是心灵的良药,宽容是泪水的催泪点。感谢人们给了我宽容与被宽容给我爱与被爱的心。学会宽容,让我们在青春的舞台上飞扬。要有宽容的心,最美!
我在宽容中成长
宽容,是一个很美的词,它使我学会了怎么去对待他人,懂得去宽容别人,它也使我成长。
每当我打开抽屉时,看见平躺在里面的一支钢笔和那张照片时,总能想起那件深埋在心底的往事,因为那件事我学会了宽容,也交到了朋友。
很清楚的记得那天,老师在发考卷成绩,而我却考得不理想,考卷上的分数一直在我眼前无限放大。忽然,“你的本子!”随着声音看去,我的本子正准确的落在了地板上,因为刚下过雨,地板很潮湿,我蹲下去用两个手指捡起了我的本子,原本心情不好的我更加忍受不了这种事情,我冲着扔我本子的晴大吼:“你怎么发本子的?没看见这里有水啊!眼睛又没瞎,即使你没看见你就不能拿过来吗?一定要用扔的?”晴可能被我吓到了,走到我身边,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下次一定注意。”“对不起有用吗?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我走到她的位置把她的本子也用力往地上一摔,本子瞬间也成了“花猫”。晴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蹲下身子捡起了本子。
放学时,我不小心把墨水洒到了晴的衣服上,我想起晴跟我说过这是她过生日时妈妈送的,她很喜欢,我顿时心虚了,今天早上对她那么凶,还把她的本子弄脏了,不会对我怀恨在心吧!晴见我愣在一旁,便对我说:“怎么了?”我急忙对她说:“对……对不起,我不小心把墨水洒你衣服上了,要不你明天把衣服给我让我洗吧!”“没关系啦,我从不计较这些,衣服我回家洗一下就好了。”晴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早上的事情对不起,我不应该对你大吼大叫的,真是抱歉。”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不就是本子而已,脏了也不会怎么样,而且早上确实是我不对。”“谢谢!做个朋友吧!”“好啊!”晴对我的宽容使我交到了朋友,正因为有了她的宽容,我也学会了宽容。
在经过这件事后,我和晴成为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但是不久前她搬走了,离开时给我一支钢笔,希望我看见这支钢笔时,总能想起她。从此以后,我对于朋友也总会宽容对待,这也使我得到了更多的朋友。
宽容像一盏照亮心灵之路的灯,宽容像一股化解人与人之间冰冻的温泉,宽容像一座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宽容是一种原谅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启人心智的话。
—题记
在我心中善于原谅就是宽容的起步,因为有这些人从小在身边感染着我,让我学会了—以微笑去原谅,去宽容别人,才会得到更多人的宽容。
爸爸对我说过:“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脚时,不要发怒,露出一个宽容的微笑,然后轻轻地说一声“没关系”,这是—宽容。当他人不经意弄脏了你新的衬衫,不要发怒,露出一个温暖的微笑,然后轻轻地说一声“没关系”,这是—宽容。当别人因失误而拿错了你的东西时,不要发怒,请你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一声“下次记得注意点”,这是—宽容。
当别人心直口快地说出一些伤害到你的话时,不要发怒,冷静下来,多分析别人说的话。不要敌视别人,不要把别人的话一直挂在心上。这是—宽容。当别人做了一些对不起你的事时,不要发怒,冷静思考,想办法补救。请你不要责备他们,而是原谅他们。这也是—宽容。当别人无心伤害到你身边的人时,不要发怒,想办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尽力去帮助受伤害的人。请你不要责怪他们,而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把他们引入正途。这是—宽容。”“宽容是什么?宽容就是大度的去原谅别人,在别人做错事时不怪责他们,而是以平常心对待。
小学1年级的一次体育课上,我和几位女同学玩着跳皮筋,那位同学跑来捣乱,我们嫌他烦并把他推走。“啊!”他后脚踩空摔倒了,耳朵摔在了花坛的尖角,流出了鲜红的血来。我害怕地捂住了嘴,恐惧地畏缩着,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要把我吞噬掉,迎面是无尽的黑暗。我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恐怖的,只想离开这个让我害怕的地方。老师带着那位同学到了校医室,他的妈妈来了,老师面无表情的把我叫了出来。我害怕极了,双腿发软,就连平时看来很温暖的东西现在好像也变成了魔鬼,狞笑着。“阿……姨,……真对不起。”我结巴的开了口。
“呵呵呵……”阿姨和老师笑了起来,我感到莫名其妙。“其实他伤的不重,你不用担心,回去上课吧。”阿姨率先开了口。“可是……”“好了,快回去吧。”老师微笑道。我走进了教室,下课后便找了我的好朋友问了他的情况,原来那位同学的耳膜以前有做过手术这次只是流血,不是很严重。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阿姨却原谅了我。让我也学会了—原谅。
谈到“惜时”二字,我们不禁会浮想联翩。从“闻鸡起舞”到“焚膏油以继晷”,中国古代的励志语录里无不闪烁着先贤对时间的万分珍惜,以至于“头悬梁、锥刺股”也在所不惜。
每一个中国孩子的脑海里或多或少地记录着这些惜时如金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来自书本,或许来自长辈之口,逐渐成为众人印象中的经典。总而言之,在现今的成长环境下,我们不会缺少关于珍惜时间的教诲,我们生活在一个惜时观念浓厚的大国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其濡染。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身边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孩子们虽然无法从根本上否认惜时的重要性,却也无法从心底真正地接受惜时的理念。我们身边的孩子会很熟练地说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俗语,但他们却感受不到惜时给予他们的美好与满足。孩子们仅仅懂得享受时光带来的闲适与安逸,却不明白大人们费尽心思节约时间的价值何在,仅仅做到了被动地接受惜时的价值观念,明白了要在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路上加快步伐,要在白纸和书本上快速地挥动笔杆,而当我们停下来回望自己为珍惜时间付出的点滴努力时,我们真的能够底气十足地说“我们这么做是值得的”吗?
我们不会忘记鲁迅先生口中“时间与海绵里的水”的精彩比喻,而我们与鲁迅先生的差异便在于我们迫于生活的束缚去压缩时间,而鲁迅先生则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与时间赛跑,对于时间的珍视是发自内心的。伟人的成功之处便在于此,他们将惜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成就了事业的顶峰。
时间在个人意义上的积累便是一个人的生命。川端康成曾说过:“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但凡一个对生命饱含热情与憧憬的人,绝不会将时间视为儿戏。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并没有在诸多痛苦的经历中沉沦,相反,他日日夜夜的思索成就了超越常人对生命的理解。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时间的厚爱,他每时每刻的思考无不基于他对待时间、对待生命的认真与郑重。
而时间在社会意义上的积累便是历史。从古至今的有为青年无不用惜时与勤奋来诠释他们自身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感。而历史眷顾的恰恰是那些惜时如金进而有所成就的人,他们的足迹最终烙印在历史之路上,为后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梁实秋先生在《谈时间》中这样叙述他对于时间的感悟:“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而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十几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
今天我们生活在匡园,时间在校主的脚下悄然地逝去,亲爱的同学们,“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将惜时如金化作一种品质,成为我们内在的动力,推动我们自信地向前迈进!
2)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 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牙。莫格利希
4) 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你仿佛拥有宇宙间一切的宝藏,连忧愁也给你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你自信而大胆屠格涅夫
5) 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8)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宋)文天祥
9)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10)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莫扎特
11)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
12)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塞涅卡
13) 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普希金
14)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15) 精力充沛的青春,是不怎么容易灭亡的。卡罗萨
16) 超乎一切之上的一件事,就是保持青春朝气。莎士比亚
17)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18)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莎士比亚
19) 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罗曼罗兰论道德
在内地,恐怕没有哪个影人会像顾长卫一样肯花三年多的时间去精心培育一部电影。电影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像是—种投机的艺术。大家像炒股一样来炒电影——在似控非控之间,在若即若离之际。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时间刻度。追求不同,收获自然也不一样。拿时势造英雄的眼光来衡量,顾长卫的慢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顾长卫的慢似乎是天生的。小时候爱画画,通常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后来上大学,在电影学院和张艺谋同班同宿舍,后者似乎更有禅心和定力,每天晚自习回到宿舍,还特别认真地看书写字。
后来他和张艺谋合作的《红高梁》、《菊豆》把他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在稳坐内地摄影第一把交椅的时候,他又远赴好莱坞发展,执镜《姜饼人》、《骚乱》、《纽约的秋天》,在好莱坞似乎刚刚扎稳脚跟,却出人意料地急流勇退。且_休止,就是四年。
然后,《孔雀》和《立春》横空出世,迎来外界好评的同时,也一举斩获不少电影奖项。如今,沉寂三年的他重新出发,带着由章子怡、郭富城主演的最新电影《最爱》,闯入了大众的视野。
不关心外面的速度,只关照内心的节奏,没有禅心和定力的人,恐怕早就被时代同化掉了。万人如海—身藏,说的正是顾长卫。
记者:1999年底,拍完陈冲的《组约的秋天》,突然不再掌镜。那时你对外界的说法,是突然经历了自己的一段迷恫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时隔那么多年,你现在回头看,你觉得迷惘的源头是什么?顾长卫:就是回家了呗,想先歇一阵子,调整一下自己。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遇上特别合适的电影,我自己也是突然就变得没有信心了。那时候正是世纪之交嘛,我就干脆索性给自己放个大假。
记者:是在长假里决定要做导演拍摄《孔雀》吗?
顾长卫:没有,就是呆得实在有点无聊。当摄影师也不是外界看起来那么容易的。但,怎么说呢,闲着也不容易(笑)。
记者:你是一个特别沉默木讷的人,看上去寡淡、凉薄,而实际上对朋友还是很热情的,看到好的书会买来送给朋友。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呢?顾长卫:我是一个喜欢一边猫着的人。一大群里面,我享受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被关注的对象。说到底这还是个性吧。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看到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之后,反过来会特别理解自己,宽容自己。这是我的问题,很难去改变了,也不能因为这个去吃点什么药去治吧(笑)?
记者:你曾经说过,“我想做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可是我做不到。”你还说过,“要是让我选择生活,我宁愿选择去做一次疯子,让我的生命更精彩,而不是平庸、安稳、日常。”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电影中呈现的,正是你理想主义的反射?如同《孔雀》里的张静初,如同《立春》里的蒋雯丽。顾长卫:我理想中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存在的。如果为了成全一个理想主义者,把理想变成现实的话,那么理想主义将不复存在。记者:花三年的时候去雕刻一部电影,你难道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顾长卫:不是,我觉得自己太现实了。三年做一步片子还不现实?我被现实主义包围着,困惑着……总觉得自己少了一种时代所要求的精神。
记者:比如说?顾长卫:奋斗精神。我觉得我更多的是随遇而安,太生活化,太现实了。但是我内心还是很崇尚理想主义的。
记者:但你对物质生活要求极低一一据说你有很多穿了十年的鞋子、衣服?
顾长卫:好多衣服不止10年吧,我有件西装是1993年买的,现在还在穿。有些东西看起来比较舒服,但穿起来,可能还需要习惯一些时日。比如那种鞋头比较长特别尖的皮鞋,刚穿的时候,脚趾非常不习惯,觉得脚底是软的,老踩不着。这样的鞋子就不适合我。记者:为什么想要拍《最爱》这么一个故事?顾长卫:《最爱》围绕的就是两个人——一个男人时日不多了,仍说着:“多活一天是一天,得意一天是一天”,一个女人美丽年轻,说着:“我们结婚吧,趁活着,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带来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走一些东西。比如,你一觉醒来,发现门口平整的马路已被挖开,许多胡同突然变成了一片废墟,一阵风吹过,扬起漫天尘土。你可以拒绝《2012》的耸人听闻,但你不能漠视全球各地不断上演的灾难:地震、海啸、核污染……人人自危的情境下诞生出一种末世情结,疾病与疫情只是—种比喻。记者:《立春》和《孔雀》讲的都是人在时代的局限之下做出的突围表演,到了《最爱》,矛盾聚焦在人和热病上面,它显得更有话题感,也更有噱头。
顾长卫:我觉得最大的噱头就是这个时代。人们一方面会兴奋自己在飞,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会摔下来,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如果我们身处在一个缓慢发展的时代,这种矛盾的戚觉就不会这么明显。
记者:这是一部非常本土的电影,主人公要会讲方言,基于这样的人物设置,为什么还会启用郭富城这样一个香港演员呢?
顾长卫:坦率说,刚开始用他,我对他并不了解,所以很担心他的状态。但他确实是一个很有天赋、又很努力的演员。比如刚进剧组,我们希望他更瘦更结实,他于是就真的一天只吃一顿饭。中午开饭的时候,他就一个人默默地走开,因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吃呀,那样更受刺激。我周围很多人看了电影之后,都认为这是郭富城和章子怡最好的表演作品。
记者:你希望这部片子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从上学的时候开始,我们就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就是说的道德,品德,品质。现在到了大学,“德”依然是我们个人修养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对我们的一生影响甚大。但在这个重要的时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改善和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道德”这个关键的名词。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的本质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传统似江河之水,又如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而中国就有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 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矝。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因为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具有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对道德传统做出正确的判断,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部分,继承和弘扬那些优良的部分,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大学生是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应该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我们既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更是道德规范的参与者。我们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二是把公民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仅在公民道德规范中提出“诚信”,而且在职业道德要求中,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道德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为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增强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俗话说,当教师的要有“师德”,做医生的要有“医德”,做各种工作的要有“职业道德”,但社会上也有一些不法份子打着有名气的品牌的招牌卖着伤害他人的东西: “苏丹红”事件,“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毒大米”事件等等,他们是多少无辜的人们受到了无穷的伤害,特别是那些刚刚出生的婴儿,他们还未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就受到这个世界的无声的折磨,他们的花朵还未在这个世界上绽放,就要慢慢地凋零。这都是那些不诚实的人做的伤天害理的事,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无辜的人。从无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我们这些还未踏入这个有些迷雾的社会的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在将来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的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我们是祖国的一代人才,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的使命,诚信是旗帜。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有些在内心是对诚信认同的,当碰到个人的利益关系时,便与之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我们应当锤炼个人的道德品质,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我们应该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我们还应借鉴那些道德楷模的道德修养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一定的经验,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完善。
我们应当在进行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与接受教育引导相统一,同时开展学习活动,把那些道德模范人物当做自己的心中偶像,把他们的行为当做自己日常的生活标准,作为自己的榜样,是自己的道德修养能够有所改善和提高,是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锤炼。
道德的行为遍布世界,只要我们认真地感受和学习它们,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准则,自己的做事标准,经过不断地锤炼,我们也能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但道德是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我们要牢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使自己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院系: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10-01班
[道德品质作文] 友,也许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无法如鲜花般灿烂迷人;也许你只是山涧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你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举世瞩目&&朋友,你可以如此普通、平常、默默无闻,但绝不可以丢掉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要让诚信与你同行.那么,就让诚实变成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让诚实成为小鸟在耳畔的请啼,让诚信成为寒冷时身边的烘烘炉火,让诚信变成烈日下头顶的一片绿荫,时刻伴随你和我,与我们同行,道德品质作文。如果春天没有七彩的阳光,就不会有蝶儿的满山翻飞;如果人间没有诚信,那就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诚信,如同一轮明月,曾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辉驱尽人间的阴影,她散发出了光辉,可是,她并没有失去什么,仍然那么皎洁明丽。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赢得的是友谊和尊重;诚信如一束玫瑰的芬芳,能打动有情人的心。无论时空如何变幻,都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有了她,生活就有了芬芳,有了她,人生就有了追求!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流传着无数感人的美德故事。他们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们恪守诚信,与人为善&&今天,我们重温我们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在这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诚信的故事俯拾即是。商鞅立木取信,获得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获得世人尊敬;季扎挂剑了却徐国国君的心愿,传为千古佳话。同时,我们也看到,商纣失诚信,加速了国家的灭亡;楚怀王失信,不但忘了国,还使一代贤臣饮恨汨罗江&&故我们不但看过讴歌诚实鞭打无信的故事,我们还传颂着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无信之类的民间谚语。不难理解,诚信是人们立身、修德、处事的根本。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中学生作文《道德品质作文》。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真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让诚信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拒绝考试作弊等不良习气,让诚信扎根我们的心灵,铭记国旗下的誓言: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带着诚信,与诚信同行吧,当我们真正拥有诚信时,才能告诉自己:因为我诚信,所以我美丽:因为我美丽,所以我自豪!我爱,中国心有一种爱,无疆,有一种情,无限。千言万语也难以诉说我的中国情,我爱你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我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 民族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测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俊彦豪杰追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力行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其精神皆垂范后世。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手不释卷,孜孜不倦,谓之勤学;霄衣旰食,励精图治,谓之勤政;胼手胝足,持业不辍,谓之勤劳。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有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我爱你,中国,爱你五千年的中国精神。
2、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
3、因为有这种种假文学,所以我近来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径。这样把道德与文章混为一谈,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个分别。创作的文学之高下为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但是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这等于说比如我的厨子与人通奸,而他做的点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4、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
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6、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
7、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
8、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9、有两种基督教道德,一种是私德,一种是公德。这两种道德如此不同,如此不相干,以致彼此之间像大天使和政客一样毫无关系。一年中美国公民有三百六十三天恪守基督教公德,使国家的完美性质保持纯洁无瑕;然后,在余下的两天,他把基督教私德留在家里……竭尽全力去破坏和毁灭他整整一年的忠实而正当的工作。
10、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
11、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12、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1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14、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
道德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就要对人们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对那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加以弘扬,对那些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加以限制和约束。道德首先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我们可以把道德的含义概括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人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力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称之为道德品质。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的“有道德”,其主要含义就是道德品质或品德。
道德就其实质来说,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强调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为道德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总的要求。
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要目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是我们大学生成才的先提条件。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接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下来的旗帜,把实现我党的目标和理想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始终不渝的为此而奋斗,我们要明确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坚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利益同集体利益正确的结合起来。
没有好的道德品质,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我们青年一代大学生要注意思想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的行动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我党的最高理想,让我们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
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来评论一个人的行动,而且也根据这些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当一个人按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合乎道德的;一个人不按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或是直接违反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不道德的。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各个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它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一个人常常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采取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动。
道德品质就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有关道德的行动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道德品质作为个体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也有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
因此,道德品质就成了心理学的一些分支(如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所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三种基本成分。
这三种基本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
一般说来,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练习和锻炼形成起来的;同时,道德行动又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些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
学生具有道德品质不只是具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而且要表现为道德行动,许多道德行动还应该培养成牢固的习惯。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的过程。
这一发展过程每达到一定的时间或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来。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有着质的区别,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当然,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上。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从各个不周方面去进行,有时可以从培养学生道德行动和习惯开始,有肘可以从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着手,有时可以从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做起,不能机械地遵循由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动和习惯的途径。
但是只有在这些基本的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时;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
在我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和周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条例明:确规定的。
但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由于心理活动的某些特点,学生的道德认识同成人往往并不完全相同;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表现出来的行动的特征,尽管家长和教师都很熟悉,但可能并不真正理解它。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时,还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发展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不是由社会影响和教育要求直接转化的简单过程。
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仅依赖于各种外部条件,同时也依赖于学生本身的各种内部条件。
所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
如何提高个人素养?表现哪几方面?【3】
1。
道德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修养素质。
例如一个有一定修养的人,不会乱冲红灯,不会乱抛垃圾、不会乱讲粗言烂语等等;
2。
智力素质(或称为智能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学问和能力。
例如你的人文素质和科学修养等等,或者你的艺术/创新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语言/文字能力;
3。
身体素质(或称为身体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以及所具有的体育才华。
例如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以及能打几场羽毛球,跑得800米等等等;
4。
审美素质,也就是指你个人的外表衣着是否得体和内心审美情趣是否高雅了;
5。
劳动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了。
可以说,劳动素质是现代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必定要拥有的,否则他她就很难独立和健康发展。
概括起来,就是——
德、智、体、美、劳,
如果你想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或者,你要成为“人中之王”——“全才”,就必须拥有以上5种素质。
【道德品质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推荐阅读: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07-21
关于道德品质的作文800字10-30
梅花的品质07-26
高尚品质的成语10-23
品质意识的培训11-04
最宝贵的品质10-29
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07-26
英雄人物品质的词语12-02
成功的男人具备的品质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