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磨课心得(精选6篇)
集体中学 米海龙
在这次初中语文研课磨课培训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这次培训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心底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搞好本职工作,来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出的人生精彩。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启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酝酿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环境。常说万策之首,攻心为上。这就启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得先把学生的心拴住,学生才能在向师性的驱动下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才会更高,落实好素质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下面我就如何设计好初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随着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提高。必将对它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初一年级阅读教学应着重落实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第一,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第二,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
第三,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达到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
第四,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要顺利达到以上目标,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阅读,逐步提高
教师应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知识。
2、感受乐趣,启发对话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作者对话交流,受到课文丰富内涵的影响。于是学生体会到阅读可以跨越时空,将世界各地的风光尽收眼底,将古今中外的人物一一道来,其乐无穷。渐渐地,这种阅读的乐趣转化成需要,而需要又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源泉。因此,应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初一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初一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3、自主阅读,感受语言
第一次教学实践方案:
第一次教学实践的设计方案, 以“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为导引, 从曹小三见证奇迹的视角出发, 创设教学情境, 串联第一段及全文其余各段的关系, 展开教学。
板块一:耳闻绝技 (课件给出第1自然段)
板块二:目睹绝技
一、正面见证绝技
师:“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刷子李工作的现场, 去见证他的高超技艺。 (学生自由读)
环节一:以“悠然”为点, 圈词画句, 学习第5自然段
环节二:回读第1自然段第二句
二、黑衣侧面衬托绝技 (课件呈现描绘黑衣的语句)
环节一:
师:联系着读读这些描写黑衣的句子, 圈出能够表现小三心情变化的词语, 然后再读一读, 想一想你能读懂些什么。 (抓住“居然”“竟然”“原”, 通过有感情朗读显现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
环节二:回读第1自然段第三句
板块三:识人明理
板块四:收课结尾
从实践效果来看, 教学预案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从略读教学的角度, 我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是否突显了略读教学之“趣”
新课标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 学生就有了追求和探索新知识的动力。略读教学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活其学习的主体意识, 使之进行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则来源于教师创设的具体教学情境。
在本课的教学预案中, 我们创设了“同曹小三一起见证奇迹”的教学情境, 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 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了一定有效的激趣, 但同时又是平面的, 没有形成思维的纵深。如“黑衣侧面衬托绝技”部分的第二环节设计———“联系着读读这些描写黑衣的句子, 圈出能够表现小三心情变化的词语, 然后再读一读, 想一想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抓住“居然”“竟然”“原”三词, 通过有感情朗读显现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 。这样的操作, 将学生活生生拽出了学习情境, 使学生游离于文字与文意之间。
因此, 教学需要优化情境创设, 以突显略读教学之“趣”, 达成略读教学之“效”。
2.教学设计是否把准了略读教学之“要”
第一次教学实践后的体会是:本课设计很精妙,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课堂教学气氛很浓。但作为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是否有必要面面俱到?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之后究竟要留给学生什么, 是内容的感知, 是朗读的训练, 是能力的拓展, 还是方法的习得?
略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方法的巩固迁移, 能力的拓展提升”两个方面。因此, 可以认为略读教学既是精读教学的一种延续, 亦是对精读课中所习得方法的再运用和所形成能力的再巩固或新拓展过程。所以, 略读应轻文本内容的感知, 有感情朗读的训练等;重学习能力的拓展, 学习方法的习得等, 略读课更应当留给学生一些独立阅读的时间。
3.教学细节是否彰显了略读教学之“简”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复杂的知识用简单的方式教好、教透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何谓教学细节?说简单点就是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非常细小的环节, 其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便是关键性细节之一。略读教学则应精心打磨教学中的关键性细节, 去繁就简, 扣准重点、难点, 有所侧重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 学习文本表达方式。
《刷子李》一课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语:熟读课文, 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由此可见, 教材编写的意图很明显, 就是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教学就是要弄清“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第一次教学实践方案, 更多关注了“写什么”, 却未考虑到“怎么写”。这样的略读教学显然厚此薄彼, 需要调整一些关键性细节, 以体现略读教学简约之美。
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以实践反思的成果为依托, 对教案进行了再设计, 作出如下新调整:
调整片段: (一)
黑衣侧面衬托绝技 (课件呈现描绘黑衣的语句)
环节一
师:小三心里最最想看的还是什么? (找出文中描写黑衣的句子)
师:望着这些似乎不断变化着的黑衣, 小三的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点课件出示, 小三心说———) 再联系着读读这三句话, 选择其中的一句, 把你的也是小三心里的话写下来。 (学生自由读, 自由悟, 自由写)
师:望着这些似乎不断变化着的黑衣, 小三的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集体交流)
调整片段: (二) 拓展部分
板块四:阅读拓展
师: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 在天津还不止一个。咱们来看看冯骥才先生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冯骥才先生的话)
师: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 在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文中还有许多。咱们再来认识一位。 (课件出示:泥人张的片段)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泥人张?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 可以自己再去读一读《俗世奇人》, 去认识那些个奇人, 去领略冯骥才先生独特的人物描写方法。
调整片段: (三)
板块二:目睹绝技
一、正面见证绝技
师:“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刷子李工作的现场, 去找一找他的高超技艺都表现在哪里。 (学生自由读)
环节一
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地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第5自然段)
师:想想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到底表现在哪儿?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
(从“色、行、声”三个角度, 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在第一次教学实践反思及相关调整之后, 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并产生了新的思考。
1.略读教学懂“进退”方得“趣”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略读课更应以学生“自读为主”, 教学重导不重教, 略教师的精讲细说, 重学生的个性解读,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舞台上让学生往前走, 教师主动向后退。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学得“趣”味盎然, 才能举一反三, 既获得知识, 又锻炼能力, 教学方可事半功倍, 达到略读教学“形略而神丰”的艺术效果。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的调整片段 (一) 就意在创设更真实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从而让学生学得“兴”起, 学得“趣”浓。
2.略读教学能“迁移”方得“要”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见, 略读教学即是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迁移至阅读实践中, 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安排拓展阅读的环节, 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快速阅读类似文章, 提取主要信息, 读懂文本, 引导学生学习阅读, 学会阅读。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的调整片段 (二) 就关注到了略读教学“迁移”价值的开发, 留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的空间。再如台湾的“群文阅读”, 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3.略读教学有“取舍”方得“简”
通读各学段教材,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略读课文大多文辞优美, 篇幅相对较长。要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 抓大放小, 长文短教, 突出重点, 做到一课一得。
原来,我读文本时,认为五花山是因为秋的色彩丰富而得名,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揭题,释题,让学生找到五花山名字由来的句子。学生很自然找到了最后一小节:“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带出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当然也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色彩丰富的秋天,于是,抓住秋天,重点指导读、写。
两位大师听了以后含蓄的指出:课文中的‘五颜六色’不仅仅指秋天的五花山,也包括不同季节中春、夏两季的色彩。所以,我采用变序的教法是对作者文理的不尊重。回家再读文本,从第一小节中找到了“颜色”这个词,发现作者就抓住“颜色”一词写了五花山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美景。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确实如两位老师所说‘五颜六色’不仅仅指秋天的五花山,也包括春天的淡绿,嫩黄,夏天的浓绿。
再改,就改成了今天的思路:紧扣“颜色”一词,对比春天与夏天的不同,抓住三个动词“冒、涂、染”指导朗读。重点抓住秋天的五花山中“火红色和金黄色”详加指导,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读好关键词,边读边想象。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自学另外几句句子。不求一节课就让学生读得很好,但至少让学生有那么一种朗读意识。
如果说今天这堂课还有那么一两处优点的话,是给过我帮助的老师们的功劳;如果说今天这堂课让大家感觉不太好的话,那是因为我水平有限,对文本理解不够深,课堂演绎的不够好。请在座各位多多指教!
为了加强对“送教下乡”的管理,规范“送教下乡”诊断示范与研课磨课两个阶段的具体操作,切实提高“送教下乡”质量,促进教师掌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对本学科的研究能力,现下发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操作共八个标准(简称操作标准),请各学科“送教下乡”团队认真研读,具体要求如下:
1.各“送教下乡”团队要抓好落实。操作标准下发后以学科教研员为主体组织研读,并组织实施,主管校长及相关主任要抓好督办工作。
2.进修校将通过教学问卷、考核等手段检查各团队对国培“送教下乡”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操作标准的落实情况,此项检查结果要与送教教师劳务费的发放标准及专项优先模评定挂钩。进修校将强化研修环节的标准化以确保“送教下乡”的质量,推进课改成果优质化。下发的八个操作标准是试行稿,在执行中还需要修改完善,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
今天的教育改革对教师们而言意味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文化的重塑,即课堂模式的重建。现在全国各地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力求探索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主动获取最多知识,各种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高。而某一个人或某一节课的高效,不是真的高效,只有全体教师每节课都尽可能高效才是真正的高效。我校一贯重视团队建设,即以年级组为单位,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着力追求每个年组教师共同发展,专业素质共同提升。因此本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师为了达成共同景愿——构建高效课堂,积极开展研课磨课活动,探索“教学共同体”。
一、磨目标与学生,为教学导向
数学备课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五年级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将课堂立足点锁定在学生的“学”。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课堂”即“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生命的成长”的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与适时点拨下,自己去读懂教材,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亲自去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自己去探索规律,自己试着下结论。引导学生积极、全面、深入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会用观察、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正确、合情的思考与推理;具备科学的态度、敢于批评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学习的快乐感与成功的喜悦得以体验,情感得以升华。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们通过一起认真研读大纲与教材,结合各自教学经验经过讨论确定本课:要借助教具与学具,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实物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让学生亲自体验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结果是不同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正方体摆、拼立体图形,并将从上面、正面、侧面三个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与同伴交流后在方格纸上画出,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图形与三个平面图形相对应的空间观,让学生充分感知根据一个平面图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让学生用规定个数小正方体摆立体图形,鼓励学生摆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为主,以“学”定教。
二、磨教学设计,为学生导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想学;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更多关涉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程度、学生知识建构的水平,努力激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这样设计新知导入:先出示下图并说说图意
图一枝钢笔
图一个奥特曼 图一辆赛车 图一盒彩笔 图一个书包()元 40元
()元
18元 60元 让学生讨论得出钢笔和赛车的价钱可以用未知数x和y表示,教师提出:如果拿100元买上面任意两件商品,用钱结果有哪几种情况?可以怎样买?将学生的汇报板书:x+40 =100,x+40 <100 60+y =100,60+y <100,x+y=100, 40+60=100……让学生通过讨论将这些式子分为两类,教师指着x+40 =100,60+y =100,x+y=100 这些式子说明:象这样的式子叫方程。然后问:什么叫方程?由学生自己下定义。方程虽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把它放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利于学生经历方程这一知识形成过程,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方程的内涵。
三、磨自身,磨出教学特色,形成“数学高效课堂”操作流程
教师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是教学,教学是每位教师将其全部青春和心血用于浇铸职业生命的存在形式。教师只有积极探究改进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自身专业素质提升和学生的发展,其职业生命才会青春永驻,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职业生命升华。为此积极数学备课组认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通过磨自身,让骨干教师带动业务能力略的教师,以求专业素质共同提升。根据组内教师教研教学素质并结合其各自个性特点,将四位数学教师分为两个小组,即:每组两名教师为单位进行同一节课的集体备课,再由其中一名教师执教,其余3名教师参与课堂听课,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以及教师在教学时好的做法与不足之处,然后大家共同议课,进行反思与总结,将该课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后再由另两位教师重新再上。经过多次开展这样的活动,初步探索出“数学高效课堂”基本操作流程。其操作流程分为四个模块:
1、提出本课学习目标任务,即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的5分钟在黑板上列出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任务。
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来达成目标任务,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独立学习或与同伴合作学习等不同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反馈,分别由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自己是通过怎样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途径获取新知的,以及还有什么疑惑之处。教师再将学生的困惑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解决不了,教师及时加以点拨。
4、学习效果检查,教师结合学生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练习或选择教材上习题让学生完成以检查学习效果。有了这个操作流程,教师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尝试着用这种操作流程去开展教学,并注意结合各班班情与学情进行适当调整,与此同时注重将自己教学时得与失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及时与组内教师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和集体力量将这个操作流程进行不断完善,以求更加合理,更加可操作性,更加有效度。
———研课、磨课助提升
康平县向阳小学
2018年4月
康平县向阳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研课、磨课助提升 根据县教育局和县教师学校工作部署,我校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效课堂的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校本教研“教师风采展示”研课、磨课活动,我们旨在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 “课堂教学四步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打造各科精品课堂,从而在全体教师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夯实课堂教学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校校本研修研“研课、磨课”活动方案。
一、目的为正确认识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研磨成功一节好课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队作战能力,通过全程参与,共同感受成长的精彩,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成立领导小组,推进磨课活动的执行力
成立以梁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积极参与研课、磨课活动,组织召开动员会,教导处牵头制订了磨课实施方案。并对研课、磨课实施方案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研课、磨课计划,从磨课内容、磨课目标、磨课时间、磨课主题等方面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各项任务分工到人,确保磨课教研的“教、学、评一致性”,为研课、磨课活动稳定进行提供了保障。
三、实施过程
1.制订“磨课”计划。(第一轮第3周;第二轮第11周)
以学科组为单位,组长负责,会同组内成员制订好本组活动的详细计划。
计划包括两轮“磨课”的主题、执教教师、教学内容、详细的时间。
2.备课。(第一轮第4、5周,其中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第4周,集体磨课第5周;第二轮第12、13周,其中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第12周,集体磨课第13周。)
首先,各学科教师,年组教师根据定好的教学内容每人撰写一份教案,再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执教教师的教案,对本节课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重点的突破、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打磨研讨,形成基本的课堂教学方案。该环节是“磨课”活动的中心环节,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备课的体会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里所说的备课,并不是简单的备出教案,由于要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我们在备教材的同时,更多的是备课前预案,就是设计出活动形式、设计出主要内容,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的教学方案。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因为预案只设计出活动形式、设计出主要问题就行了。目地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满堂灌”转变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上课。(第一轮第6周;第二轮第14周)
执教教师把经过精心准备、凝聚着同行智慧的“准精品课”,展示给大家,其余教师和教学领导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记录。
第一讲,是对第一、二轮研课的直观呈现,是个人智慧与团队智慧的首次“碰撞”,通过第一次课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将教研组成员议课中指出的问题,提出的修改建议,如实的记载在《研课议课记载表》上,反馈给主讲人;
4.评课。(第一轮第7周;第二轮第15周)
首先每位教师在听课后写好评课稿。组长牵头开展评课活动。在评课过程中听课教师人人献计献策,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组长做好文字记录,汇总全组人的精华。执教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求形成“精品课”。
5.再上课、评课。(第一轮第8、9周;第二轮第16、17周)
执教教师第二次把凝聚着同行智慧的“精品课”,展示给大家,其余教师和名优教师或教研员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组长做好文字记录。
第二讲,是在第一讲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的再现。第二次课后,教研组成员再次研课,对比两次课的效果,找出亮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好的经验推广,如果还有待提高的地方,一并记录到《第二次研课议课记载表》上,为下一年的讲课提供改进依据。
四、总结与反思
(第一轮第10周;第二轮第18周)
1)总结备课
一备课:是个人层面的,全年组教师根据教材、教参,以及各种网络备课资料,备出教案和课前预设,没有通过“师傅”的审核,只能作为第一次课前的依据;
二备课:是集体层面的,年组教师和教学领导在一起充分研讨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充分展现集体智慧的整合,经过首次修次修改后,形成第二次的教案,然后应用于第一堂课。
三备课:是团队层面的,以教研组为单位听了第一讲后,小组成员会根据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再次为主讲人提出建议,如:重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环节如何再精炼、小组探究如何引导等。主讲人根据建议进行适当调整,完成第三次备课。
2)总结课堂
教师磨课的课都要在录播教师进行上课,进行课堂实录,课后进行回放拍摄的课堂实录,有针对性的指出存在问题,有的放矢。
(1)课堂气氛,一堂好课的气氛肯定是很好的,学生学得很开心,老师讲得有激情,这样的双边互动,自然而然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活动情况,记录各学习小组在活动探究环节的情况,可以让主讲人判断活动中设置问题是否合理,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不容易操作,老师可以设置提示,或老师先演示、举例,学生再活动探究;
(3)教学行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形成一些不好的讲课习惯,如:无用语言(口头禅)过多,影响课程的流畅性;语速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声音太小,学生听不清;肢体语言太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等等,这些问题我们是无法察觉的,通过自己观看回放,尽量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
(4)教学建议,在议课过程中,把教研组成员提出的好的建议,用视频的形式保存,不仅保留了第一手教研资料,而且方便老师们随时查看,不断改进与完善,让教研活动不再流于形式。
3)反思
(1)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即在教学中反思认为是成功的做法、有效的策略,如突破难点的方法、师生合作的过程;画龙点睛的小结等。
(2)反思教学中的“败笔”,三次研课后,完善的教学设计的疏漏和失误之处,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重点难点等,将这些不当之处记录在《研课议课记载表》上,并对其原因进行反思分析与探究,包括主观的客观的,成为以后教学的教训。
(3)反思教学中的“偶得”,教学中,随着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突然而逝,不由自主”的,把它记录下来,作为深层探究的课题。
(4)反思学生中的“智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学法不一,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渠道提出问题,一些言论或做法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进学习的顿悟,把教学引向高潮,把它记录下来,教学相长,成为新鲜血液的补充。
(5)反思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要善于反思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的形式,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反应强烈的部分、错题记录进行整理,加以分析.总结查缺补漏内容,对症下药,及时搬掉学生学习的障碍,形成教学补充措施。
五、活动要求
1.严肃认真的对待本次“研课、磨课”活动,积极主动完成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各项任务,力求活动效果最优化。
2.服从组长的安排,准时参加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组长对每次参加团队“研课、磨课”的出勤情况要有记录,纳入教师考评。
3.各组将开课的具体时间提前报教导处,由教导处发布信息,以便全体教师选择观摩。
4.组长对每一次团队磨课的资料、教师备课稿、听课记录等要注意及时归纳整理,一轮活动结束后统一交教导处存档。
5.学期末进行研课、磨课活动表彰,对于成果突出的教研组进行表彰奖励,以资鼓励。
康平县向阳小学
【研课磨课心得】推荐阅读:
“研课标说教材”听课心得07-18
国培磨课心得09-12
磨课心得与反思12-20
MMD学习心得(马列心得)06-10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心得10-08
家长心得:《践行父母规》学习心得10-17
国培计划心得体会教师心得06-17
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07-02
心得体会,师德楷模心得体会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