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腊八节作文(共15篇)
腊八节习俗多
腊八就是十二月初八,从这天起就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借此祈求丰收和吉祥。我和妈妈朗读了彩信上的一首豫西民谣:树呀树呀吃腊八,吃了腊八节疙瘩,疙瘩结的索啦啦,别人摇,摇不下,俺一摇,刷啦啦。好听吗?是说的腊八这天给家中的树抹上腊八粥,期盼来年树木多结果实,“疙瘩”表示果实累累。我说我也给自己的书包抹上点吧,期盼来年我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呵呵,真好玩!
香甜腊八粥
吃过午饭,我们开始准备做腊八粥的材料。妈妈准备了红豆、绿豆、黄豆和黑豆四种豆子,每种豆子各抓一小把,洗干净放在小碗里先泡着;爸爸负责敲4个核桃、剥12颗桂圆;我负责泡花生米和洗银耳,共八种配料;主料是大米、白糖、红枣。看着颜色各异的豆子,嫩红的花生米,黄白色的银耳,土黄色的核桃仁,想着晚上就能吃上自己亲手准备的腊八粥,心里真高兴!
碧绿腊八蒜
妈妈还买了紫皮蒜和米醋,找到两个空瓶子,用热水洗干净晾干。晚上我和妈妈、小姑、妹妹一起剥蒜,一个个小蒜瓣就像一个个小娃娃,白白的,可爱极了。把蒜瓣洗干净后控干水份,装入瓶子里,再倒上米醋,用保鲜袋把瓶口封好,到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吃上真正的腊八蒜了。我和妹妹每人泡了一瓶,可以观察它们颜色变化的过程。妈妈告诉我,腊八蒜泡好以后,颜色就像翡翠一样通体碧绿,特别好看,而且吃着酸辣可口。真想让它们快点泡好!
一边上网浏览资料, 我一边想着要不要按照之前的老方法, 手把手带着孩子写, 一段一段地领着孩子先说后写, 给他们几个问题, 集体讨论, 板书总结, 然后就像做题目那样, 一段段地完成。看着网上的资料, 我突然迸出一个想法:我们的教室里不就有很多美化教室的植物吗?为什么不把它们利用起来呢?沿着这个想法, 我重新开始了我的作文备课……
第二节课铃声响起以后, 我夹着书本走进教室, 孩子们很快就走上座位坐下了。看着他们, 我神秘地笑了笑:“下面我们来调座位。”“啊?”大家异口同声, 都以为听错了呢!我继续笑了笑:“是的, 我来安排。”就这样, 我按照六人一小组, 给他们合并了座位。坐好以后, 孩子们觉得新奇极了, 叽叽喳喳的交流声也开始在教室里蔓延开来, 因为这样新奇的坐法还是第一次, 兴奋地他们肯定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告诉他们:“孩子们, 这节课我们要上第五单元的作文———《植物王国的神奇发现》, 咱们教室里的植物已经摆放了很久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就地取材, 观察观察他们。”孩子们似乎明白了我刚才安排座位的原因, 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一会儿, 老师给每个小组放上两盆植物, 大家可以一起观察, 互相补充, 不过记得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交流的时候声音不能太大!”我提出要求, 也开始了我的这节作文指导课。
从“总统巨杉”出发, 我介绍了美国加州红杉国家公园的超级杉树, 一张张图片, 一段段文字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光:“哇!这么高!”“总统巨杉, 好玩。”“好高呀!”一声声的惊叹传来, 教室里果然又开始了各自各的讨论。“同学们, 它们仅是植物神奇王国中的一种, 在植物的世界中, 这样让人惊讶的还有许许多多, 如果你细心发现, 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神奇!”讲完了这过渡的话, 我继续进入了主题:“现在老师在你们桌上放上两盆植物, 你去观察观察, 它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或者, 你在观察完之后, 对于眼前的植物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一边说一边把我们窗台上的植物发了下去。就像我想的那样, 我前手才把植物放下去, 孩子们立马就迫不及待地捧起来, 用手逗弄着它们了。等我发完, 教室里已经没有了上课的样子, 孩子们俨然把这些植物当成了自己的玩具, 一边摸着, 一边还在说着、笑着。我真的有点生气了, 但经验告诉我:这个时候越是生气越是没用!我顿了顿, 说道:“同学们。那只四脚蛇最后是怎么死的?”听到这句话, 很多孩子立刻反应过来, 轻轻地放下了手里的植物。那又是前几天的事情了, 我们做到《评级手册》上的阅读理解———《一只四脚蛇》, 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到那只四脚蛇后来被同学们玩弄致死, 死前那充满绝望的眼神时, 很多孩子沉默得厉害!现在我说起这句话, 他们一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我接着说:“同学们,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爱惜他们, 才能让他们长远地活下去, 也才能让我们看到他们更多更神奇的方面!”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我说, 他们的神情告诉我:他们明白了!接下来, 我让孩子们观察眼前的植物, 他们的举动果然更加小心, 而交流汇报时, 他们说出来的结果也更加让我意外了:“老师, 我发现这盆芦荟的边沿已经长出小芽了, 他们的生命力很顽强!尽管只在这一个小花盆中生长, 但丝毫没有放弃, 依然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机!”“老师, 这盆植物里已经生长了嫩芽, 在这个嫩芽里还有一个小芽, 就像妈妈抱着孩子一样, 看到之后让人很想保护她!”“老师, 这盆植物非常漂亮, 它的叶子绿绿的, 摸上去凉凉的, 靠近闻它, 还能闻到清新的气味!我们小组每一个人都很喜欢它。”
我相信这些都是发自孩子们的真情实感, 我也相信就算还没有让孩子们写出今天要求的这篇作文, 我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为什么?或许就在孩子们刚才所说的那一句句话里!
课上完了, 按照计划孩子们的作文也写完了, 读着这些稚嫩可饱含深情的话语, 我的心也觉得软软的, 软软的!值得读来给你听:
有一种植物它看上去像一朵茂盛的花, 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观音莲!它虽然没有玫瑰千娇百媚的姿态, 也没有牡丹五彩缤纷的颜色, 但它却有一种独特的、纯洁的、清新飘逸的美。这就是它, 一株平凡而又不起眼的植物!
看!植物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一定会在家门口立上“芳草青青, 踏之何忍”这八个字。望人们不要再破坏小草, 爱护它们!
吊兰不似芦荟那样生机盎然, 不像腊梅那样高傲逼人, 也不像月季那样色彩斑斓, 但它非常清淡, 给人一种安静、清新的感觉!……
反思: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中国的腊八节。在中国的.农村,这天还有许多农民保留喝“腊八粥”的风俗习惯。(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因为当时冰天雪地,农民们不能出门耕种,只能在家里做腊肉、腊肠等食物)。
原来“腊八粥”不是普通的粥,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这么一家人,老两口和小两口过着快乐的日子。老两口非常疼爱小两口,什么活也不让小两口做,因为怕他们累坏身体。因此,小两口整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也不会做。
后来,老两口去世了。小两口因为不会工作,结果坐吃山空,把家里的粮食吃光了,最后连房子也卖了,只剩下了半间烂草棚。冬天来了,小两口连冻带饿,躲在草棚里发抖。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他们实在饿得受不住了,就从草棚的角落扫出一点杂粮来,熬了一点稀粥来充饥。当他们熬好粥正要吃的时候,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草棚吹倒了,小两口就被压死了。
人们知道这件事,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这个教训,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各种杂粮合在一起熬一锅粥,边吃边说这个故事。
家乡的腊八节,虽然没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那样隆重热闹,但我还是特别喜欢过腊八节的,那是因为腊八节的腊八粥是相当好喝的。
到了腊八节这天,姥姥买来粘大米、红小豆、大红枣、松仁、五花猪肉等等。用清水淘洗干净,一起下锅煮,一直煮到香味四溢。一家人坐在炕头上,喝着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唠着家常嗑。我问姥姥:“为什么每到腊八节要煮粥呢?”姥姥回答说:“腊八粥很粘,你老爷的下巴长,万一冻掉了怎么办啊,只能用粥粘住啦。”这一句话把全家人都给逗乐了,我也笑得差点把饭给喷出来。的确,老爷的下巴确实很长,比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主持人李咏的下巴还要长。现在想起来我还憋不住笑呢。
腊八粥里有雪白的粘米、红红的大枣、紫红的小豆、淡黄的松仁、灰白相间的五花肉,全都散发着醉人的清香,真是色相味俱全。喝上一口沁人心脾,那种惬意的感觉是难以用语言的来表达的。现在回想起来,我还直流口水呢。
LaBa morning, get up early, and their brother and sister, and mother in the red laba rice porridge, run to the courtyard
scrambled to feed on every last night at the door of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ice, with red beans to give him how small mouth, like laughing at the ice of man, the in the mind dont mention how beautiful.
我喜欢站在工地前, 看那个在钢筋柱间上下移动的“房子”。我想象我坐在里面飞翔的潇洒。
我喜欢站在工地前, 看一眼建筑物的宣传海报, 再看一眼正在施工的高楼。闭上眼, 我可以想象出它建成后的模样。
这一次, 我终于有机会站在工地上, 戴上红色安全帽, 激动地走进这本不属于学生的施工区。“注意脚下哦, 会有钉子。看着前方走, 不要撞上泥板……”带队叔叔不停地叮嘱。我暗暗想:“我都这么大了,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可以做得和你们一样好。”他带我来到了我之前只能远远看着的“电梯”旁。一位工人叔叔笑着为我拉开了铁门, 我便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 虽说有点激动, 但我还是很“理性”地向周围瞄了几眼, 以确定所谓的“安全”。“注意了, 要上升了!”一个声音传入我的耳朵。这时, 我才发现在电梯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小隔间, 一位阿姨坐在小板凳上, 操纵着面前的几个按钮。“嗡”的一声, 电梯开始上升了。“啊!”我失声叫了出来, 着实把电梯里的人吓了一大跳。我不好意思地看看其他人, 又故作镇定地看向电梯外。
底下的景物渐渐变小, 我知道, 我们快要到站了。“快到了, 到站时会有下坠的感觉, 那是惯性, 小姑娘, 不用紧张哦。”由于刚才的尖叫, 阿姨不得不来了个必要的“友情提示”。虽说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咯噔”一声, 加之很猛烈的下坠感, 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电梯里的人充满关心地看着我, 我平静了一下心情, 嘴角一翘, 呈现一个自信的微笑, 以表示“本人平安无事”。
本以为过了这道坎, 下面一定是大道宽宽了。可不曾想到, “好事多磨”, 电梯和楼板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而那段距离居然只有几块薄木板连接。一阵海风拂过, 那几块“弱不禁风”的木板便发出“吱吱”的声音, 让人觉得随时都会有断裂的可能, 怎能叫人不望而却步呢?但一想到工人们天天都要走这样的木板N次, 我觉得自己应该勇敢一点, 于是小心翼翼地迈起了步。
我终于站在了高楼的顶层。回想这一番经历,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没有风浪, 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 也就没有不屈的开拓者。”一股莫名的兴奋涌上心头。身处这座城市未来的最高层, 我一饱眼福:南边的高山, 连绵起伏;北边的大海, 浩瀚无际;宽阔的街道, 车来人往;座座高楼, 鳞次栉比……
参观完高楼, 又要踏上“恐怖电梯”。带队叔叔为我指了一条“明路”———下楼梯。可我这个“小懒虫”宁愿再忍受一次坐这电梯的“痛苦”, 也不肯多走几节台阶。“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开电梯的阿姨看着我, 说道。“每天都这样一定很辛苦吧?”为了减轻内心的恐惧感, 我便和阿姨聊了起来。“是的, 三餐都在这上面吃。不过, 为这些工人提供一些方便, 我还是很开心的。”阿姨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是啊, 正如高尔基所说“给予永远都是快乐的”。“准备好哦, 要启动了。”伴着阿姨的提醒, 又是一阵巨响, 电梯开始缓慢下降。突然, 又是“咯噔”一声, 我感到整个人好像失去了重心, 几乎都站不稳了。这一次, 我忍住了, 没有尖叫。阿姨说, 有几位工人要到底层作业, 顺便搭一下电梯。工人?我还没有近距离见过他们呢, 这次我一定要把镜头对准他们。他们头戴安全帽, 身上穿着旧衬衫, 脖子上围着一条毛巾, 脚下是已有些破的胶布鞋, 但他们的脸上却分明写着“自豪”。我明白了, 他们不仅仅是在盖楼, 更是在诠释生命的价值。无论盛夏酷暑, 还是寒冬腊月, 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以木板为床, 以钢筋为枕, 以敲击声为催眠曲。他们知道, 他们属于这份伟大的工作, 属于这片土地。
当我从电梯走出的那一刻起, 我就明白了, 这巍巍高楼, 不单单是钢筋水泥铸成的, 更是无数工人用汗水砌就的。他们用自己的精神、灵魂赋予了它生命!
先问问好朋友们喝八宝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谁没喝我请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锅呢!早上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做了好长时间的车,有点不适应,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点照片,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一张也没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点绿色也没有。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腊八节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因为作业在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只背背书就行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英语的10篇口语作文背下来,也不需要死记,只是为下星期三的英语口语考试做准备,每次我们都是满分,这次也要加油哦!
小时候很喜欢腊八节,因为这一天妈妈要做“腊八粥”,味觉帮我记住了这个深刻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村里的.家家户户会给鸟儿送食,冬天即将到了,鸟儿们无处觅食,好心的村民将锅里的腊八粥细心用瓦片装好,放在人少的草垛边,鸟儿们纷纷前来,我想,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善良积德文化吧。
腊八节,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最据说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又相传是纪念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苦行六年的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但愿以后每一个腊八节,都没有受冻挨饿的鸟儿。
景点秀丽多姿,物品琳琅满目,游人熙熙攘攘。哎呀,不好了!由于游人太多,刚下车,我就和妈妈、舅妈走散了。真是出师不利,我该怎么办呢?我马上想到了“找”。可刚刚走了几步,我又想到: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人,我到哪里去找哇!妈妈和舅妈肯定到处找我,我若离开,那不是越找越散?我不如就在原地等,她们一定会到丢失地找我的。
等了好长时间,仍然不见妈妈和舅妈。这时,我发现了路边的公用电话亭。我不知道舅妈的电话,只好拨妈妈的。“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唉!妈妈呀,难怪爸爸常常说您是个“马大哈”呢,怎么在这危急时刻又“没电关机”呢!
我放下电话,无助地看看四周,急得快要哭了。这时,一位阿姨亲切地问我:“小同学,怎么啦?”我看她亲切的样子,便把和妈妈走散的事告诉了她。阿姨接着问:“她们说过到哪些景点去吗?”我根本说不出来什么景点名称,这一急,竟哭了起来。阿姨连忙安慰我:“别哭,别哭,我带你到几个重要景点去找一找好吗?”“跟您走?”我又不认识她,还不知道她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呢!我疑惑地望着她,哭声也止住了。阿姨大概看出了我的怀疑,不再坚持领我去找了,她指指十字路口的岗亭说:“民警你该信任吧!”于是,我走向了民警,说明了原由,请求帮助。
一会儿,旅游点的广播响了起来……我和妈妈、舅妈终于团圆了。这次游览让我明白了:心中要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环境描写。既突出了景点的繁华与热闹,又为“走散”作了很好的铺垫。
想法很有道理,反映出小作者很会考虑问题,会处理事情。第一次反映出小作者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电话,第二次反映出小作者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警惕性高。第三次反映出小作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求助民警,这是第四次反映出小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描写特别的腊八节的写事作文
2.关于腊八节的话题作文:介绍腊八习俗500字
3.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关于快乐的腊八节
4.高一关于腊八的话题作文:20快乐的腊八节
5.五年级关于腊八的写事作文:年温暖的腊八节
北方有过腊八泡腊八蒜的习俗,今年腊月初八,我也亲手做了腊八蒜。 首先,把剥好皮的蒜放到罐子里;然后,往里加醋和适量砂糖;最后,把罐子封闭好,一直到除夕。之后的每一天,我都要看看腊八蒜泡的怎么样了;据说泡好的腊八蒜色如翡翠。我真期待看到我泡的腊八蒜的成果。 今天是除夕,我看到了我泡的腊八蒜的成果:像一粒粒翡翠,味道酸酸的、辣辣的,还有微微的甜味儿。 腊八蒜是怎样来的呢?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这样的:“蒜”字和“算”字同音,意思是每逢腊月初八,商家都要算自己一年的帐,如果有别的商家欠货款,除夕那天就送给欠钱商家一罐泡好的腊八蒜,表示该还钱了。现在我泡蒜绝对不是要别人还钱,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美食来享受。 我把泡好的腊八蒜端上餐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心里美滋滋的。
只见罗老师把四个纸杯反扣在桌子上, 然后走出教室关上门, 让我们把一枚5角钱的硬币放在任意一个纸杯的下面。我们放好后, 罗老师从门外走了进来, 用手在四个纸杯上来回挥了几下, 突然在第三个杯子上停住了。罗老师让我们掀开杯子, 果然第三个杯子底下扣着一枚5角钱的硬币。“哇!”同学们都高声尖叫了起来。我们简直不敢相信, 大家决定让老师再猜一次, 还派了好几位同学在门外监督。没想到第二次罗老师又猜对了。第三次我们耍了点花招, 故意把硬币藏在了梁启雄同学的口袋里, 没想到罗老师进来后, 从第一个杯子看到第四个杯子, 又用手左右拂动了几下, 眨了眨眼睛, 清了清嗓子说:“你们根本没有把硬币扣在纸杯底下。”顿时, 同学们个个目瞪口呆, 罗老师怎么这么厉害呀?
看着罗老师一脸得意的样子, 同学们都吵着让罗老师教大家这个魔术, 罗老师却摇摇头说:“我现在先不告诉你们, 等到期末考试全班各科平均分超过90分, 我就把你们每个同学都教成魔术师。下面请把变魔术的过程写下来吧。”这时, 我才恍然大悟, 罗老师是想用这个魔术教我们写作文并激励我们努力学习, 考出优异的成绩。我决心好好复习, 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力争早日学到这个魔术。
这节作文课让我对罗老师更敬佩了, 她不仅会教书, 还会变魔术!这堂“魔术”课真令我难忘啊!
(指导教师:罗新梅)
罗老师悄悄话:
看着面前的馅和饺子,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它们说道:“哼哼!虽然我没有包过饺子,但是,这点小事却还是难不倒我的!”说着,我便开始大显身手。可没过多久,我就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惭愧不堪,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只见我历尽千辛万苦才捏出来的第一个饺子,正软绵绵地趴在盘子上,无论我怎样捏,它却始终站不起来,我顿时就被气炸了:哼,我就不信了,本公主我迟早会捏出一个漂亮的饺子的!
第二轮的人饺大站开始。这一次,我全神贯注地盯着这块饺子皮,把勺子里的少许馅儿倒进了饺皮中心,将下皮提上来,与上皮牢牢地捏在一起,又用上洪荒之力捏住了侧面的饺皮,很快,饺子便成型了。可是我左看右看,却总是感觉不太满意,好像少了些什么?没错,是卖相。这饺子看起来也太普通了,得让它变得好看一些!不一会儿,一个圆滚滚的小金元宝就诞生了,看着我的杰作,我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环顾四周,我立即被大家的创作吸引了,张浩然用尽脑汁,创作出了一只像宇宙飞船一样的饺子,起名为:“印度飞饼”!
葸嘉禾包出的饺子,软软的趴在餐盘上,明明卖相难看,但是他却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太阳”。除此之外,还有王小乐的“馄饨饺”,曹智博的“月牙饺”等等。
老师笑呵呵地帮我们煮熟了饺子,大家都争先恐后伸出筷子,夹起自己包的饺子往嘴里送。我也迫不及待地夹起我包的塞进嘴里,嗯!味道还不错!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细细地品味了大家的“奇形怪状饺”。就这样,大家说着、笑着、吃着,不知不觉间,包的几大盘饺子就吃完了。太香了!我们都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
其实,饺子皮是老师在面条店买的,饺子馅也和妈妈平时包饺子准备的馅味道相同,只是因为这是大家用心、用自己的双手包出来的。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饺子里,包含着大家浓浓地情谊、浓浓的祝福,还有我们充满欢声笑语的快乐时光。
其实这个习俗呀,也有很多传说的。不过听得最多的还是朱元璋和腊八粥的那个传说了。下面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元末明初时期,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狱里受苦时,当时正直寒冬腊月,饥渴难耐的朱元璋竟然从牢狱的老鼠洞里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莲子、白豆、小米……等八九种材料,朱元璋便把这些五谷杂粮熬成了一锅热乎乎的粥,因为那天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把这一锅杂粮粥美其名曰——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了天下,当了皇帝,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把那一天称为腊八节,把自己喝的那碗粥称为腊八粥。
习作要求
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事, 有时让你欢愉、有时让你痛惜、有时让你消沉、有时让你充满信心……请你选择一件令你难忘的事, 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自拟。
脑洞大开
在你记忆的脑海里, 一定有难忘的事情。可能是令人难过的、高兴的, 或是让人想起来很内疚的、令人很受感动的, 还可能是感到不解的、感到好笑的……请选择生活中自己印象特别深刻, 难以从脑海中抹去的, 给自己以教育、启发或感受深刻的一件事来写。
指点迷津
1.确定中心, 精心选材。这次习作的题眼是“难忘”。要确定“难忘”的对象, 突出“难忘”这个重点, 点明“难忘”的原因, 紧扣“难忘”选择材料。
2.条理清楚, 抓住重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其中经过应写具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来写。要推敲文章开头, 巧设文章结尾。
【难忘的腊八节作文】推荐阅读:
腊八为话题的作文:腊八节的来历01-05
腊八节传说的作文10-30
家乡的腊八节作文12-10
腊八节的作文800字06-01
腊八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作文10-27
腊八为话题的作文:过了腊八就是年09-26
腊八节作文600字选登09-08
腊八节作文小学六年级10-05
三八节的惊喜作文10-15
腊八粥的作文600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