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通用10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 篇1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有可见的物质现象之外,还有不可见的意识现象。正确理解和把握意识现象,就要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进行分析考察。同时,通过对意识现象的分析,还从反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论断,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的作用。教学重点

1、意识的产生

2、意识的本质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意识具有社会性? 教学方法

1、分析比较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意识的起源

1.1 关于意识现象的不同表述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解释。

· 唯心主义的解释

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而存在。黑格尔就曾经说过,意识是“绝对精神”产物。

· 宗教神学的解释

宗教神学家认为,意识是上帝赋予的,是上帝赋予了人们意识。

· 旧唯物主义“物活论”

旧唯物主义中有一派叫做物活论者,他们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比如他们把磁石能够吸铁,认为磁石具有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一种哲学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意识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条件。1.2 意识产生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是和生物的进化同步的,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2.1 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

第一阶段:从所有物体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反映特性是所有物质都具有的,比如敲打桌椅,桌椅会发出声音,这就是反映特性。

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

第三阶段:从动物的感觉到人的意识的产生。为什么说是人的意识?动物有没有意识呢?科学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动物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灵长类,比如类人猿或猩猩,他们就曾经让猩猩取水救火,猩猩在取水救火的时候呢,只知道从自己眼前的水桶里取水而不知道从自己身旁的水池里取水。这就说明了动物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所具备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意识的萌芽,而并非真正的人的意识。

1.2.2 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

那么人的意识的产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实践证明,意识的产生不仅需要自然条件而且需要社会条件。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劳动和语言一起,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的过渡成了人脑”。

在劳动中,人们的四肢逐渐分离,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人们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在逐步加强,交流日益密切,交流的工具语言也就应运而生。四肢的分离和语言的产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大脑的进化,而四肢的分离和语言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成为了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产物。

以上我们了解了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2.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的结构高度完善,成为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病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身体的其它部位受到了损伤,只要大脑没有受伤,人的意识还是处于正常的活动范围之内。所以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意识本质另一方面的表现。2.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永远是被反映到的物质本身

—— 马克思

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虽然是客观的,但形式却是主观的,故意识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意识会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阻碍作用。这就是说,人的意识不是自然的属性,而是社会的现象,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2.3 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现象,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的需要;

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的意识,就其产生发展的动因而言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们总是从一定的实践基础出发,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反应一定的客观事物,从而形成某种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任何一种新的意识、新的理论,都是伴随着社会的某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

2、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社会存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管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管对客观的反映。

3、意识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存在需要的程度;任何一种意识,它只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就会被大力推广和应用。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之所以被大力提倡,就是因为它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三点表明,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的意识。意识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除了具有社会性之外呢,还具有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才能在意识问题上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意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具有主观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目的和计划,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目的和动机都不同。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人们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第三,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阻碍作用。

以上我们学习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既然已经学习了与意识相关的原理了,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有效的发挥意识的作用呢?

这就需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的统一起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客观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要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预想的效果,就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 尊重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 篇2

一、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科学地揭示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 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事物自身包含的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例如在教学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内容时, 我们要学生理解,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的得电子、化合价升高、被还原, 与还原剂的失电子、化合价降低、被氧化是相对立的概念。但是又不能孤立地去看它们, 它们的存在以对方为基础。不存在氧化剂也就没有还原剂, 没有得电子也就无所谓失电子, 这二者是统一的。在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章节里, 应充分注意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碱金属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这是碱金属元素的共性。它对于这一类事物来说可以叫做矛盾的普遍性。而各种元素的性质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可以叫做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烷烃的性质可以在甲烷、乙烷、丙烷等的性质中找到。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由C和H两种元素组成, 且每个C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 都达到了“饱和”。这样的烃才叫烷烃, 否则就不是烷烃。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由于内在矛盾性或内在否定性的力量, 促使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 尔后再由否定达到新的肯定, 即否定之否定。使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探索原子世界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美国的化学家道尔顿, 他在研究中发现了倍比定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论, 在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元, 它们是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真的是不可再分割的微小粒子吗?这个观点在19世纪末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1896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汤姆生用一只特制的阴极射线管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利用实验结果和物理学知识算出了电子的荷质比, 并推算出电子的质量应是氢原子质量的1/1836。由此, 汤姆生揭开了原子世界的面纱。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原子模型”在10多年后被他的学生卢瑟福所推翻, 他进行了著名的散射实验, 即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实验结果, 他重新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子模型。人们称之为“行星模型”。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与当时的电磁场理论发生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是玻尔。他作了两个假设: (1) 氢原子的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绕核旋转, (2) 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 能量差以光的形式放出。利用这两个假设, 玻尔解开了氢原子的光谱之谜。但玻尔的理论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概念, 如轨道等。直到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从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的思想中得到启发, 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方程式, 这深刻的反映出原子世界的运动规律, 后来人们把它称为薛定谔方程。在这些认识过程中, 每一种新的学说的诞生都是对前一种学说的否定, 但前一种学说中合理的思想又得以保留下来, 在不断的经历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周期。

三、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化学领域里量变质变规律以更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化学中的同素异形体就是由于构成方式的变化而形成的质的差别。如金刚石和石墨, 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它们的物理性质就完全不同, 金刚石坚硬无比, 可做切割玻璃的利刃;而石墨则比较松软, 能作铅笔芯。化学的化合和分解, 就是由于吸引 (亲和力) 和排斥力 (离析力) 两种对立的力量彼此消长的结果。

结束语:

职业教育阶段是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客观世界的时期, 化学教学则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适当的把化学的知识同哲学原理相联系, 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葛英杰(1977- ),女,黑龙江双城人,渤海大学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及人学研究。(辽宁锦州 12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05~2007年度重点项目“以人为本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W01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28-02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两课”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这既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承载的时代使命相违背。因此,如何调动青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在目前的哲学教育理念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化”的倾向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几条原理和结论。这种教育理念侧重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信念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同时,它使我们在教学中无意识地把哲学原理变成了教条,使原来充满智慧、灵性、能启迪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一堆枯燥无味、晦涩抽象的知识。

2.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笔者曾对任课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在234份有效问卷中,53%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在中学学过,26%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脱节,没有现实意义。一些学生认为“大学的哲学是高中内容的翻版”“理论的东西太多,实践上很少用到”“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等。由此可见,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并不满意。

3.教学方法单一,脱离学生实际。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大部分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这种方法重视理论、强调灌输,以教室、课堂、书本为中心,把哲学抽象成僵化的公式和枯燥的概念,然后再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或案例加以证明。这种过于重视理论阐释,而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现成理论的机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导致许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缺乏兴趣。

4.教材内容陈旧,不够引人入胜。虽然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版本众多,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教科书的模式,也就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几个部分组合而成。它不但无法容纳随着历史前进和实践发展必须加以补充的内容,而且在表达已有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方面也存在缺陷,无法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核心的精神实质,缺乏对当代人类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的关切与思考。笔者对学生接触教材情况做过调查,发现有23%的学生除了上课没有碰过教材,44%的学生上课和平时都不看教材,27%的学生除了上课看过一些章节,只有6%的学生认真看过整本教材。

5.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性。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更关注如何满足个人愿望。在对待课程上,注重实用性课程,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把大量时间用于专业、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在对“高校开设马哲原理课有无必要”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0%认为无所谓,15%认为没有必要。此外,就课堂的小环境而言,多数学校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班数和人数众多,加之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时间的限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自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考试模式片面,缺乏多样性。当前,大多数高校考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效果仍然采取课堂考试的形式,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似乎在考学生的记忆力。这种片面化的文本考试模式,排斥一题多解,拒绝异质思维,限制人的创造力,无法检验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结果往往造成高分低能。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它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而是获得无穷智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敢于创新,并在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由“知识化”真正转向“智慧化”。其次,教师要搞好教学,必须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哲学教师率先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真理。因为只有信仰,才有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有真情的投入,进而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目的。如果教师对此半信半疑,势必会削弱理论的说服力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信任度。在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增强理论素养。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口服心服,必须理论准确、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以理服人。为此,我们通过鼓励教师进修、听课互评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修养和讲课水平,效果显著。此外,还要不断提高科研素质。以科研辅助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把教学内容和理论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以获得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2.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针对“夹生饭难煮”的现象,尽量减少中学政治课与大学政治课的重复,构建主题突出、内容精炼、主次分明的教学体系。其次,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感。马克思曾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现世的智慧”。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国内外实践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再次,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基于很多高校生源复杂,学科涉及文、理、工、医,如果在教学中不分对象,千篇一律,将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对于文科学生,理论讲解应当深刻,旁征博引,并且要求他们多读马列原著;对于理科学生,则应从“学好哲学对理科学生有何益处”入手,强调搞自然科学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在专业上就无法深入和取得突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后,要强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无疑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强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意义,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方法的传授,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工具。鉴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弊端,应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也不妨尝试多样化的教法。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可将生动、形象的图文、数表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当然,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的关系,既不冲淡理论教学,也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用。其次,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以往“满堂灌”式的单向教学极易使学生疲倦、厌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及时肯定其优点,指出其缺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和演讲。对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演讲。为保证讨论和演讲效果,教师要事先安排学生做好发言准备。由于公共课班级、人数较多,可以先组织分班讨论,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辩论中获得启迪和教育。最后,适当进行专题讲座。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主要问题,可以适时地开展专题讲座,以丰富和深化教学。还可以展示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问卷调查中,有53%的学生喜欢用多媒体看专题片,有8%的学生喜欢讨论和讲演,有27%的学生喜欢专题讲座,还有12%的学生喜欢启发式互动教学。

4.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凸显新颖性。选取合适的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现在教材版本众多,这就要根据学校实际认真、灵活地选取。首先,教材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线,同时更好地容纳中外哲学史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这样既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对比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使学生更加信服马克思主义。其次,教材应吸纳反映当代科技新成果、新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所引起的新影响、新认识等层面的内容,进一步探索并回答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5.积极创建实践教育基地。针对部分学生“马哲原理无用论”的论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创建实践教育基地,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正如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所说:“我学哲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最基本的是哲学原理主导着我的思维。”因此,由任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走出校园,采取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考察、岗位实习等形式,深入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哲学教研室曾经在葫芦岛四家村和东电三公司创立哲学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精髓。

6.构建科学的考评标准。由于传统的文本考核无法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因此构建科学、全面的考评标准势在必行。可以将课堂提问、讨论、发言、单元测验等平时表现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试题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加大材料分析题和理论联系实际题的比重,以此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诚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有待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12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篇4

马克思是我最崇拜的伟大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和恩格斯一起,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惊人的勤奋毅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章就是第2章和第3章,作者阐述了他的新的唯物辩证法。物质:他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每时每刻都是运动发展的,我们把相对静止和变化不明显的事物称之为静止,它只是相对静止的。他认为什么物质之间都有它的统一性,斗争性,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联系: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存在联系的,联系有多样性,我们看待事物的发展的发展的时候要用联系的问题看待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也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延伸的过程,联系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区别。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概念:他阐明了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之间的定义就是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把事物独立看待,即使形而上学,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把事物看作混沌的状态旧叫相对主义,两个之间都是片面的看待问题。

怎样看待问题:我们要整体的看待问题,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是单纯的部分相家就不是组成整体的,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协作达到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才能达到。他还阐述了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决定事物的变化,而偶然性是决定,偶然性只是事物的导火线,他们两个之间是相互转化的。他还说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就说要联系实际干事,就是实事求是,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

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即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生活中我们得到的很多,失去的也不少;自然世界里的白天与黑夜;小到人内心的争斗等等。矛盾无处不在,是普遍存在于宇宙当中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许多诱惑,但是从小我们所学的告诉我们要正直,不能贪婪,此时我们的内心产生了矛盾,脑袋里有两个想法:一算了吧什么正直,什么两袖清风,都见鬼去吧,金钱重要;二从小妈妈就教我们长大后要做个好人。二者在现实生活这一特定的条件下,互相渗透,互相贯通,有互相转化的趋势。就说现在的腐败问题吧,可以说清官就像中大奖概率那么低,然而那些贪官无处不在,在这里我不由自主的谈论下,对于贪官上面第二种想法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处于支配地位前,我想二者在他内心里面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斗争,但是我们也知道二者也具有统一性,从而我们也论证了矛盾即对立统一,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关系,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式辩证的。由一个出来匝道的官场新手,当初的理想和正直,随着时光的推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迷失了自己。还是上面两种想:正直还是迷失自己。二者在他的内心里既统一又对立的,二者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最终矛盾双方斗争的激化,一方克服一方,贪官就是后者战胜前者的,我想那就需要看一个人内在品质的高低了。

学了一个学期马克思哲学我有以下见解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对我们工作的根本要求

2、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刻苦钻研、持之以恒。

4、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材料 篇5

1.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它的最终归宿是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却改变世界。这句话阐释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2.如何看待科学万能论

错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但它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如果应用不当就会“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环境,如果合理的运用它,是值得人们深思的3.存在就是被感知

存在是物质的存在,感知是主观意识。这句话表达了极大的个人主观主义,以为世界的存在是因为个人的观念存在而存在。

4.社会意识相对论、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5.如何看待历史合力论

历史合力论认为,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在历史合力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而在具体历史时期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可变的。

6.如何看待运动和静止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7.绝对政否定观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和否定因素。由于事物是运动的,所以肯定和否定都不能永恒,事物又是矛盾的,总有一部分肯定,另一部分否定,所以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

8.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既有积极贡献,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产生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揭示和论证了历史发展趋势;自身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客观事实,缺乏科学性,同时看不到人民群众尤其无产阶级的力量。

9.如何看待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对。人的思维,是能够认识无线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至上性。但每一个人由于自身局限性,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

10.社会注意在落后国家胜利是一种历史的反常现象看待

错。1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和制度较发达完善的国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滞后的特点2落后国家的矛盾相对发达国家少,它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

11.如何看待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

12.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统一和斗争。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的因素,促进彼此发展,并且规定事物转化和发展的趋势。斗争促进矛盾双方互相竞争,此消彼长,为事物质变创造。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推动事物的发

13.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从静态,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一个环节,它们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真理和绝对性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14.如何看待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答: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对历史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尽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会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时势造英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英雄造时势”是英雄史观它夸大了英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时势造就英雄,而不是相反,即使特定形势下暂时没有英雄,时势迟早也要把英雄造出来

辨析: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绝对的否定与绝对的肯定: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和否定因素。由于事物是运动的,所以肯定和否定都不能永恒,事物又是矛盾的,总有一部分肯定,另一部分否定,所以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

3怎样看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积极贡献,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产生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揭示和论证了历史发展趋势;自身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客观事实,缺乏科学性,同时看不到人民群众尤其无产阶级的力量。

4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对。人的思维,是能够认识无线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至上性。但每一个人由于自身局限性,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

5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胜利是否是历史的反常现象:错。1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和制度较发达完善的国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滞后的特点2落后国家的矛盾相对发达国家少,它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

6时势造英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英雄造时势是英雄史观,是要加以批判的,它夸大了英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时势造就英雄,而不是相反,即使特定形势下暂时没有英雄,时势迟早也要把英雄造出来:

7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8说明矛盾统一性与多变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统一和斗争。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的因素,促进彼此发展,并且规定事物转化和发展的趋势。斗争促进矛盾双方互相竞争,此消彼长,为事物质变创造。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9评科技万能论:错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但它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如果应用不当就会“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环境,如果合理的运用它,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10存在即是被感知:存在是物质的存在,感知是主观意识。这句话表达了极大的个人主观主义,以为世界的存在是因为个人的观念存在而存在。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14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它的最终归宿是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却改变世界。这句话阐释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15为什么说阶级是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恩格斯说:“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16任何事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从静态,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一个环节,它们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真理和绝对性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材料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涵义及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如何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必须拥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找出本质和规律的东西来。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它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不同程度的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但科学技术也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发展,也能因为不当的应用,对人类产生消极的后果。

3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

4如何看待真理与谬论的关系:真理谬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再次真理都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前途: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世界.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它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求,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6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生产里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7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道路是曲折的。

8用矛盾论分析改革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

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由于当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许多矛盾无法解决,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9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推理的重要性: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深刻的。论述

1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以及现实意义:客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的前提和基础。2,发挥人的主是认识掌握利用客的必要条件3尊重客和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意义:1否认客,夸大主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精神万能论,否认主夸大客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尊重客,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主,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以及对于加强建设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3事件普遍联系原理及其对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运用普遍原理,可以更好的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4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说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突出和巨大的。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与我国生产力状况相适合的,因而对生产力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多种历史原因,特别是“左’’的思想影响形成的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经济体制,严重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改革生产关系中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才能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不断解决而又不断产生的。深化改革是解决矛盾的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这种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会逐步走向健全、走向完善o

5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解释如何对待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物质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从而能有目的的改善生态环境。

7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说明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此

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2)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变革,提升生产力的水平,如近代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了自然经济的限制,通过心的经济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改变计划经济的单一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如西方市场经济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导致了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总体而言,市场经济使现代人的关系从以人的关系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物的关系为主体的“物化”时代,它也导致商品拜物教,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8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原理说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9.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解释如何对待生态环境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得体会 篇6

单纯的从个人角度来看,作为一位刚刚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已经从大学时期的政治必修课任务当中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认识、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以及人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结合自身的观察和日益广泛的网络对于人越来越能直接、清楚的认识社会在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有了特殊的感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彻底的唯物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成为彻底的辩证法。第二,在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建立“科学之科学”的幻想,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对象规定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三,在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强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作用的科学化和革命化,成为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一种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规律性、联系运动的矛盾辨证性;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辨证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识最终来源于感官的感觉和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和实践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辨证运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的本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一般规律,半空中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也包括在某些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的显著特点是:1.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2.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3.强烈的人民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的;4.广泛的包容性。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信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后,一定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给予我更多的帮助,同时也提醒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统一,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相信那句广告词: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 篇7

关键词:马哲,教学,实效性,对策

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门基础课程, 是各专业的必修课。开设该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世界观的高度提高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重要作用, 尤其在新形势下它的功能和价值更加明显,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 严重制约了教学的有效开展, 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在进步, 学生也在变, 因此伴随着教学相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要变, 目前,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不仅仅是学生思想上不认同, 老师思想上也存在片面认识。从教学过程实践和问卷调查反馈来看, 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 学生逆反心理严重, 参与度低

首先, 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大背景下, 来自外界的各种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 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转型期间面临的很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让学生感到接受学习的内容和外界不一致, 形成的强烈反差甚至会感到茫然与困惑, 从而产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的逆反心理, 上课要么不打开课本, 要么打开课本也是给老师做样子看, 整个过程中主体参与度很低。第二, 目前高校学生大都为“90”后, 且为独生子女, 即使接受新鲜事物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大增强但心理和情感上仍然还不成熟, 如果老师在教学方上运用不当, 教学内容上不进行及时更新, 很多理论仍然还是停留在口号上, 不能够“以理服人”, 也就很难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 难以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产生认同, 其结果就是容易和老师拧着干、对着干。问卷调查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生对这门课从拿到书的那一刻就产生了排斥的心理, 认为这门课很枯燥, 这样还没有开始上课就使教学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 重“考试”轻“平时”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 只要考试前下功夫, 背一遍, 抄一遍, 只要不挂科就万事大吉, 平时不会翻书预习, 课后更不会看教材复习, 老师上课讲的听一听就行了。经常拿这门课和其他课如数学和英语相比, 认为这门课重在考前突击, 而忽略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和点滴积累,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考试前一大堆概念、定义压得学员透不过气, 死记硬背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产生错误的认识, 对以后接受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埋下隐患。

二、做好教学实效性遵循的原则

(一) 主动性原则

实效性简单而言就是有效。学生经常会问我:“老师, 我们现在学习这门马哲还有用么?”, “马哲是不是都过时了”种种类似这样的问题, 其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学员对这门课的主动积极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发挥各自的主动性, 对老师教授的内容提出质疑或自己的见解, 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效果的实效性, 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从开课第一天在教学环节上设置了“我和哲学那些事”, 每节课复习完知识点后由两名同学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讲一些哲学小故事或者自己在生活中总结出的道理, 目的在于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在此环节开展了两个星期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

(二) 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与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是通过启发后主动去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老师有时上课时会意外收获在备课固定思路上很多新的灵感和火花, 学生也是一样, 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时如果能更多的带有启发性, 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第四章认识论里“反映”这一知识点时, 放了一曲《敢问路在何方》, 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 通过列举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来讲解反映的两个特点, 模写性和创造性, 即作者吴承恩在写《西游记》这本著作时也是在现有历史的基础上还有进行丰富想象出很多的神仙、妖怪等等人物,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其实一直一来很排斥的课程并不是遥不可及, 而是就在自己身边, 另一方面也方面学员加深记忆。

(三) 多样性原则

高校学生学历层次有高有低, 文理科知识结构相差很大, 这就意味着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尽可能的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个体素质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授课时要更加注重层次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实效性对策

(一) 教学内容紧贴实际生活

1.不要逃避问题。遇到类似“马克思当时有没有想到现在社会出现的象房价高涨等问题?”, “共产主义还能实现么?”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坦诚的回答学生, 不要逃避更不能敷衍, 帮助学生分析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这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样老师的授课才有吸引力。2.要掌握学校、社会动态。我们教员每天和学生都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里, 把身边发生的变化和事情作为课堂的题材和内容不仅亲切容易接受, 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校的关心、热爱;积极通过报纸、网络对社会动态进行及时学习, 使授课更加有针对性。

(二) 课堂教学拓展延伸

一堂课并不是伴随着下课铃声就结束了, 同样, 师生情也不是因为课程的结束就湮灭了。一节课五十分钟可能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讲授基本知识点, 但学生的思考仍在继续, 课还没有真正的结束, 课堂教学的延伸很重要。课下可以开展教学阶段总结分析会, 教员根据学员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也可通过谈心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疑惑, 师生关系优化了, 对教学活动大有裨益。

(三) 注重运用语言技巧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是抽象空洞的, 而是实实在在的。增强马哲授课的实效性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开展, 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接受、消化。整本马哲教材全是文字没有一张图片, 此时教学智慧要通过教学语言体现出来, 教员的在课堂中语言技巧的运用就极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 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不仅要注重声调恰当的运用, 还要在讲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进行语速的及时调整, 做到张弛有度, 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同时, 灵活运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对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从而把握科学理论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张百春.全球学与当代俄国哲学问题研究[J], 哲学动态, 2012, (9)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 篇8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 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界的解释不同。马克思主义改造旧哲学仅在于提示了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说明了世界应当是什么,使哲学成为改变世界的工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它把世界理解为意识和自然的二维结构,反对把一切都归为精神,所以不得不反过来把一切归为自然,归于直观和客体,把自然界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或始基,其根源在于使哪种物质成为始基。如果说也看到了人,那人只不过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罢了。自然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世界是无活力、无生气、无主体的世界,普列汉诺夫说这是一种悲惨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人乃是理性的尺度”,认为“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进步,但从本质上讲,费尔巴哈并未前进,因为其“人是生物学的人,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虽然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在咫尺,但毕竟有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面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现着现实世界,蕴含了现实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如果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那么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三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着重从劳动实践出发考察认识的发生,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其决定作用。

认识的本质:主题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的反映。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人是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另有理论、假说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从现象上看超脱了对象,但从实质内容上看则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对象。感性认识解决的是现象问题,理性认识解决的是本质问题。

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规律和规律的认识。

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

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既要符合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又要符合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实现价值选择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辩证思维(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述的思维过程和发展的辩证法,是基本的,科学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的中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篇9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 法 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15、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 法 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16、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7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 篇10

一般而言, 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内外部诸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如果仅就心理层面而言, 它通常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因遭遇到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 进而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 问题意识虽源于问题, 但却是对问题本身的超越。问题本身是多样的, 是经验层面的;问题意识则进入到了理性及理论层面。问题意识的提出, 即意味着学习者与研究者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自觉, 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把握问题的能力。因此, 遵循问题意识的内在理论, 必然要求实现相应的理论自觉。然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中, 问题意识的凸显常常停留于经验层面, 呈现为简单化的分析框架, 学生们往往不会提出“真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首先, 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正日益被社会对哲学的功利性要求所侵蚀。当很多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只是将对之作为改变自己未来处境的跳板时, 当哲学无法变成以“思”与“问”为特征的、令人向往与痴迷的职业的时候, 他们不再相信精神的力量, 亦不再追求思想的乐趣,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 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 而在今天的大学里, 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传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 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 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进而, 哲学本应具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日益片面化为单一的授业功能, 进而丧失了哲学的最大之“业”即思想的意义。哲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训练是一个纯粹理论思维的训练, 它需要拒绝哲学教育的实用色彩和庸俗化倾向, 需要人们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因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近年来, 尤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变成是知识教育, 本专业的很多学生也变得懒于思考甚或害怕思考, 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课程分数以及能否顺利毕业。

此外, 线性的知识体系、单薄的知识储备以及教科书式的思维模式是问题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 还要求学生对西方哲学的背景知识有专业储备;同时, 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素养,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与宗教学等多学科知识;此外, 它还要求学生打破过去以主/客二元对立为特征的近代理性思维模式, 建构一种主—客体的现代哲学思维模式。而现状是, 学生知识结构的突出缺陷就是狭隘性和封闭性, 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意义发生漂移, 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理解流于表面, 进而造成一系列困境:不能透彻理解经典作家们的写作意图, 不能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亦不能建立起与问题情境的有机联系, 更无法形成问题意识。

由上可见, 问题意识的缺失一方面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浮躁焦虑感, 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工作中的困境。基于此, 大力倡导并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 将十分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 关于问题意识养成的路径, 至少可从两方面加以思考。

一方面, 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批判精神是哲学教育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更是需要养成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 批判精神使得我们不故步自封, 不囿于偏见, 不盲从权威, 它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当然, 这种批判精神并不是对已有的思想进行无根基、无文本依据以及无内在逻辑的纯粹否定, 也不是对现实的犬儒主义抵抗。其内涵应主要包括:首先, 是对对象的研究性介入, 并对这种介入本身与研究缘起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发问, 始终在肯定的同时抱有怀疑精神的否定性姿态, 从而意识到视角的多维度、视野的开放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中产生的, 也是在批判中发展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正是这种批判性, 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性。其次, 批判精神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方式去对待批判自身,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恰恰说明了对批判本身进行批判的必要性。批判之所以可能和必要, 在于它意识到了批判对象与批判自身的有限性。进而, 批判的存在也基于批判对象及批判自身的超越性。前文已提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一部批判史, 它是认识批判、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历史,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本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显然哲学家要关注自己的时代, 但哲学家关注时代的方式不是简单的镜像式反映或反射, 他/她需要的是中介性的方式, 即在关注时代的同时要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张力, 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哲学的一切根本性问题必定都是不合时宜的,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哲学或者远远超出它的当下现今, 或者反过来把这一现今与其先前以及起初的存在联结起来。哲学本质上是超时间的, 因为它属于那样极少的一类事物, 这类事物的命运始终是不能也不可在当下现今得到直接反响。”可以说, 当哲学家们仿佛总是以不合时宜的姿态出现在时代中时, 事实上他们却是时代的真正的而清醒的观察者、诊断者和批判者, 同时哲学也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不断重铸其传统。

另一方面, 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至少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其一, 拓宽学术背景, 完善知识构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习, 不能仅仅只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原著, 更需要涉猎与通晓中西方哲学史,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进程, 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此同时, 我们的思维方式需从理性哲学的近代知识论传统转向现当代哲学的存在论传统, 对哲学的理解也需与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生态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其二, 应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很重要的是就“问”本身提问, 发展创新性思维。海德格尔曾言, “进行哲学活动意味着追问: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而这种询问则意味着, 通过澄清所要询问的东西去冒险探究和穷尽在这一问题中不可穷尽的东西。哪里出现了这样的活动, 哪里就有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 这种哲学之问不是虚假问题之问, 而是对生命之根本的思考与提问, 是对人的解放与自由何以可能之问。同时, 提问方式本身也就决定了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其敏锐的问题意识, 掌握理论思维的工具并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进行反复追问, 进而“改变世界”。其三, 通过以研读经典为主要方式的学术训练, 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性, 对文本和材料的判断力, 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对生活世界的洞察力。通过研读经典, 可以让学生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去理解过去的哲学, 并从中领悟到事实上过去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以新的形式出现。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或原典, 它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留下来的思想资源, 又是有待于我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也正因为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一直保持着它的开放性, 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20世纪东西方世界的发展, 直到今天并仍将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教育, 一定要注重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 哲学和哲学教育应使我们“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直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不仅是学科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也是重新恢复哲学理想、赋予哲学和哲学教育以生气的有效路径。

摘要:问题意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是恢复哲学理想和重塑哲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水平, 需探讨养成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路径, 即:一方面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另一方面, 拓宽学术背景、完善知识构架;且学习如何发问、发展创新性思维;研读经典, 关注生活世界。

关键词: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87:184.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2:5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0.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0.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9.

[8]张载.张子语录[M].

上一篇:设计工作简历范文下一篇:食品生产许可证换证需提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