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精选8篇)
期中试卷分析
---城郊中学韩婷
本套试卷从整体上看质量比较高,类似于中考题型的布局,紧扣新教材,从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无繁、难、偏、旧的题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对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综合考查,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色。
一、试题特点分析
1、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练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特别是重视几何推理书写及计算结果的准确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2、重视双基,突出重点知识考查
试卷考查双基意图明显,所占分值较大。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注重了全面性,也突出重点。由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到圆的基本性质,每个知识点无不被包括,真正做到了让题型为知识服务。试卷也侧重了对一元二次方程和圆等主干知识进行了侧重考查。
3、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探索开放等数学思想方法在 1
试卷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成绩分析及主要错误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共参加345人,校平均分65.34,合格率47.98,优秀率11.85,各班差距不大,其中班级最高平均分65.66,最低平均分50.66,合格率最高64.15,最低21.88,优秀率最高28.85,优秀率最低0.各题的得分情况统计:-10的得分率85%75%30%83%84% 90% 95% 75% 91% 15% 11-16的得分率45%53%75%40%35%30%
17-21的得分率53%95%48%40%85%
22-25的得分率25%30%10%15%
从以上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相当欠缺,在问题的实际应用方面还没有开窍,至于动手操作方面,学生随让具备一定的意识,但仍然是今后教学努力的重点。
典型错误:
1、选择题第3.5.10错误比较多,反映了学生审题不细心,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文字语言的叙述的选项存在较大的恐惧心理。
2、填空题的主要错误在第13.15.16题,13题属于概念不清,区分不开相离.外离,15题前面已经讲过,学生不善于复习.整理,还是没有灵活理解方程的解及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第16题学生根本不会利用题中已有的信息来解题,综合应用能力差。
3、解答题中19题是课本原题,但大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做题不能步步有据,过程不严密。20题根据根的情况求K的取值,计算能力太差,不能正确求出方程的解。21题分母有理化的知识以阅读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题型灵活,注重应用,但在学生答卷中发现,最后计算结果未化简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是送分题,但失分的考生不少。第22.23题学生失分比较严重,22题应用题,这种类型是平时这方面练的不少,比较简单,是利润问题,而大多数学生审题不清,没有考虑游费15750是多少人的费用到底超没超过20人,导致不会列方程。23题第2问对
AD弦的长度没有放在圆的角度考虑,若能理解AD是圆O的弦就比较简单。第24题既是分类讨论又是一个动态的问题,还是一个数型结合的问题,综合性比较强,对于刚学完圆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附加题实质上比较简单,数形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差,不会数形结合或者大多数学生直接放弃。
三、从学生的失分情况上分析教情与学情
1、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落实还应加强。比如,学生必会,应该拿分的一些中档题得分情况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课堂密度小,双基的落实不到位。
2、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
(1)审题和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如第24题,学生根本就没有读懂题,也未考虑到应该分四种情况;还有第22题,其实在利润问题中,曾讲过这种类型,但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此题,造成思维混乱。因而,无从下手;造成严重失分。
(2)计算能力较弱。从所阅卷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比如,第17题至第20题,这是送分题,但学生因计算能力太差,连最基本的解方程方程也未得满分。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试卷设置了一些涉及到开放性、探究性、应用性的问题,比如:第21题,附加题等;从阅卷和最后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到学生的得分率都不高,学生所学知识较死,应变能力也不好。这说明平时教学中,注重的只是告诉学生怎么解,而忽略了为什么这么解,也就是只有结果没有过程。造成学生应变差,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如何下手。学生不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这也是优秀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今后的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九年级数学备课组认真进行了反思,并讨论了下一阶段改进措施:
1、客观的认识全县统一考试对我们学校的影响。取得好的成绩是提高我校知名度和信誉度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果的重
要标尺。
2、继续搞好平时的集体备课,加强评价标准的研究,抓中辅差,培尖培优,巩固前半学期的成果,争取年级的各项指标更大的提高。
3、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在现在的年龄段就是学习,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正确给自己定位,树立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确立切实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学习有方向,有盼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4、认清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掌握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初中阶段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作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
5、立足课本,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耐心指导他们将知识内容落实到位,让他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6、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归纳一些常见的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以便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
7、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8、强化过程意识,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让学生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9、重视对试题、教材的研究,多分析中考试卷的命题方向,常见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对学生进行一些解题技巧方面的指导。
●学科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报告
一、成绩统计一览表
二、各题通过率一览表
试题难、易分值情况:容易题97分,97÷120=0.808.中档题15分,15÷120=0.125.难题8分,8÷120=0.067.难度比约为7∶2∶1,试题难易程度偏易.
三、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教材中总知识点个数为76个,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个数为37个,知识覆盖率为48.68%,偏低;授课时数比与各部分分值比基本相当,分值分布合理.
四、统计情况分析
1. 得分率最低的5道题情况剖析.
第27题得分率最低,考查了学生对变换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思维单一,考虑不周导致严重失分.
第8小题考查线段中点的思维判断,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导致选错.
第23小题考查学生合并同类项以及去绝对值符号的知识点,开发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及推导技巧,但部分学生因不认真而丢分.
第25题考查绝对值的化简,是第一章的一个难点.一些基础差、反应能力差的学生,无法完全做对此题,从而丢分.
第26题考核的是在求线段的长度问题中利用不定点分线段成比例出现两种情况的解法,由于部分学生的思维单一,导致只解答一种情况.
2. 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型.
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是第27小题、第28小题.
第27小题(2)利用等角观察出其中一角的余角和补角,有的学生考虑不完整,答题不全面.(3)在利用角平分线及两角度数的比求角度时,利用“任意一条射线OD分角”把此题推向了两种情况.分析、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只会考虑出一种情况,所以丢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27题:如上图,已知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是任意一条射线,射线OD是∠AOC的平分线,射线OE是∠BOC的平分线.若∠AOD=50°,求∠BOE的度数;(1)观察图中是否存在∠COD的补角和余角?若∠BOC=72°存在,直接写出来;(2)若OD变为一条任意的射线,OE变为∠BOD的平分线,且射线OC、OD、OE都在直线AB的同侧,∠COD∶∠COE=7∶1,求∠AOD的度数.
第27小题(2)利用等角观察出其中一角的余角和补角,充分考查互补角和互余角的概念,利用大部分学生缺少深入挖掘知识的意识, 从而起到锻炼学生的目的.第(3)问在利用角平分线及两角度数的比求角度时把特殊性转换成一般性, 这给这道题增加难度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具体分析:题中把射线OD变为一条任意的射线, 增加它的位置的不确定性,而射线OE的位置又是由OD决定的,所以本题出现了多种情况, 还好本题又给了射线OC、OD、OE都在直线AB的同侧这个条件,这样就使这道题的难度适合现阶段学生做了, 到现在很多能分析出射线OD的位置应该有两个, 一个是在OC的左边,一个是在OC的右边,而具体演算过程中,学生发现当OD在OC右边时,∠COD∶∠COE=7∶1不成立,这时很多学生就会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了,没有发现当OD在OC的左边时,OE的位置还存在两种情况,从而漏解.我们认为此题的优点在于它层层布局.
通过27题可以看出,对于任意的一个点或射线分别来分线段或角的同一类问题,一定会出现多种情况,学生对图形变换问题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在今后的练习当中应增加练习量.
第28题(2)中的创新点是购物选店的灵活性,利用两家不同的优惠条件,在“两家合着购买最合算的”是最佳的解答,此题特别考查了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性、灵活性.
3. 前后10名学生的成绩状况及对策.(成绩略.)
策略:一个班级的尖子生就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适量地增加练习的难度和量数,同时拓展课外训练,积累经验,拔高训练.对后10名的学生,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个别指点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对优秀学生要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香.
五、测试题目分析表
●关于试卷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哈尔滨市初中数学学科考试要求》同时兼顾个别版本教材内容.
2. 体现初一学段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同时,体现新课改
的理念,加大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考试对七年级数学实施新的课程目标,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为理念.
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编制试题多样化.
2.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注重理解和应用.
编制试题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向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向引导,让所编的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或解方程、解答题等题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3.以本学科的发展为目标,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起点,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及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4. 编制每套试题要注重科学性、引领性、基础性、综合性、探究性、区分性和适切性.
(1)引领性
依照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水平编制,并附有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引人入胜的题目.学生可以在这些方法引领之下,高屋建瓴,深入本质,切中要害,自觉地跨越数学学习中的各个关隘.
(2)科学性
试卷中的任何一道题,其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根本,不能无根据地编制试题.
(3)基础性
编制试题要以课本为主线索,利用好基础知识编制试题.
(4)综合性
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与本学科知识的综合为主编制试题.
(5)探究性
探究性试题是数学试卷中的核心问题,一定要找清探究的内容、知识点,让探究的内容具有实际意义.
(6)区分性
在试题具备一定区分度的条件下,难度必须以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及格为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适切性
面向全体初一年级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的数学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思维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出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或解方程、解答题.共28个小题统一编号,每一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
下面是编制试卷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表
难度预测:容易64℅;中等25℅;难题11℅.比例为:18∶7∶3.
知识覆盖率:教材中总知识点个数为76个,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个数为40个,知识覆盖率为52.63%.
2.注重知识与技能.
提升学生的视知觉功能.由于数学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与空间形式”,要想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抽出这些“数与形”,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视知觉功能,去辨识、记忆、理解.如“长短、大小、多少、轻重、点、线、面、方向、角度”这些体现着“数与形”的概念,学生通过辨识实际的物体,慢慢体验到它们“数量与形式”的不同,并学会以数学符号来表示它们.
3.注重方法与过程.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试题的评价中明确强调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化学生对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与内化.学生只有深刻领会到学习过程,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能切实领会数学概念的内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因此,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概念和规律、方法.
逐步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另外,在试卷中也比较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如“三视图的综合利用”、“探索规律”、“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这些试题对加强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4.注重情感与价值观.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技术,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更应重视后者的培养.但是在目前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教学中,我们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造成了一些学生只知书本知识而不会实际应用,思想道德滑坡,不知如何做人,价值取向偏离正常轨道,承受能力差.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我们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初一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四、试卷蓝图
1.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考查主流.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考试中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比例大,也是考试的重点,和以往的试题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试题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再现和记忆上,也不是偏重某项技能的重复训练,更不是在“深挖”上做文章,而是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性.试题在编制立足于具体的情景,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分析能力,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
例1:已知有一个立体图形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如图1是分别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么原立体图形可能是图(2)中的.(把下图中正确的立体图形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点评:“空间与图形”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本题体现了“生活走向数学知识”的教学理念.
2.强化过程和反映规律的考查仍是亮点.
认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例如,当你感觉到“人很多”、“天很热”、“月亮很圆”时,会进而想到“有多少人?”“气温是多少度?”“怎样描述圆?”以及相关的各种问题.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的、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粗略、定性和直观的认识往往是创新和发明的火种.在力求重视知识结论的同时,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从能启发粗略、定性、直观认识的问题说起,通过思考、探究、归纳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例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若∠BAE=135°17',则∠CAD的度数是__.
点评:通过图形的转动,角度的变化,会存在一个角度等于另外两个角度的和.∠BAE=∠BAD+∠DAE, E∠BAD=90°是一个定量.所以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3.命题的基本思路.
全面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努力克服过分注重知识掌握的偏向,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引导学生的个性成长;结合哈尔滨市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际,及时了解和正确评价哈尔滨市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4.双向细目表.
五、提高编制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1.关于编制开放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开放性试题形式十分活泼,思维深刻,深受广大数学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是新型试题中的一大亮点.开放性试题可分为条件性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中,给出部分已知条件和一个完整的结论,据此,填充缺少的条件.当然这些缺少的条件并不是唯一的;结论性开放性试题,已知条件给定,结论没有给出,经过推理,得出若干结论;条件与结论双开放性试题.给出部分已知条件,同时也允许按照一定要求添加若干条件,然后推导出有个性的结论;围绕着开放性试题进行试题编制.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81页概念性试题.
背景材料: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3:请写出一个解为-2的一元一次方程.
点评: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在题目中给出了一个条件,-2是这个方程的解,说明试题的答案不固定、不唯一,也使学生能有自己的开发空间、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从单一走向多重性.
2.关于编制探究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探究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些开放性试题从本质上说不是探究性试题,因为它仅仅是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没有什么思维上的探究性.而探索规律的试题从思维上说,不是仅从表面上观察一下就能得出结论的,需要经历深入的思考过程,因而它属于探索性试题,但不属于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的特征:一是问题的解决不是按照某个固定的、明确的程序,使用某种技巧就能完成的;二是思考问题的方向不是很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路线不是很清晰的,通常要经历一定的尝试与试验过程.探索性试题,对于培养与考查合理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是非常有益的;对于解决学习策略,获得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是有效的;因此,必须增大主观性试题,尤其增大那些需要学生解释举例、论证的主观性试题,在解答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97页例题2.
背景材料: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例4: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点评: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得出: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的关系.
3.关于编制综合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所谓综合题,就是由几个简单的数学知识组合成一个复杂的数学题.由几个简单的数学知识链结出知识网络,使题目寓几何、代数、三角知识于一体,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及解题方法.这类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全方位联想、综合应用知识、全面检验和评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能力.由此,设计综合性试题的难度、必要性都很重要.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91页例题4.
背景材料: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例5:某地区的手机收费有两种方式,用户可任选其一:月租费20元,0.25元/分;月租费25元,0.20元/分.(1)某用户某月打手机x小时,请你写出两种方式下该用户应交付的费用;(2)若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打手机时间为25小时,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算.
点评:用一元一次方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基本过程是:实际问题列方程转化数学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上册所涉及到的此类内容有: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综合性能力.
4.关于编制实践应用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数学试题的编制应当以此为指导,打破传统的命题格局,试题要体现知识的迁移、转化、应用,着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考查,引导教师加强过程教学,试题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和运用,体现试题的特点,引导探究、创新的学习风气.
例6:如图,已知∠AOB=90°,∠BOC=30°,OM平分∠AOC, ON平分∠BOC.(1)∠MON=;(2分)(2)∠AOB=α,∠BOC=β,求∠MON的度数.并从你的求解你能看出什么什么规律吗?
编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44页、第10小题.
背景材料: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特点.
点评: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OM平分,ON平分在此题中是关键,使图形有规律可探索.
变型:若∠AOB=90°,∠BOC=30°,OD是∠AOC的平分线:求∠AOD的度数.(注:没有图形)此题是期末考试27题的变形题.
点评:在数学中几何问题中,如果没有给出图形的话需认真分析是否有多种情况.
结束语:
1.千万位的左边一位是()位,从个位起,第()位是十万位。
2.5104003050读作();三千万五千零四十写作()。
3.68000000=( )万。7950145612≈( )亿。
4.数数看。有()组平行线,有()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梯形。
5.两个因数的积是25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它们的积是( )。
6.经过一点能画()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条直线。
7.光的传播速度极快,在真空中约为每秒钟三十万千米,可以写作()。
8.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作()角,它是()度,它等于( )个直角。
9.时钟在5时的时候,它的时针和分针成()度角。
10.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速度是每秒7900米,大约是()千米。
二、我来当判官(共6分)
1.395000≈40万。
()
2.10个1千万是1亿。
( )
3.用量角器量角时,应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
4.梯形只有一条高。
( )
5.3点30分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6. 梯形有两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6分)
1.我们班有65人,每个人每天心跳10万次左右。这里,65人是(),10万是()。
A.准确数
B.近似数
2.64口870~65万,口里最小能填( )。
A.5
B.9
C.4
3.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约是800米/秒,那么它每分钟的速度约是()千米。
A.48000
B.48
C. 480
四、我会算(共37分)
1.口算。(12分)
546+54
780-560
16×20
6×700
630+270
600×5
12×400
23×300
2800÷7
3600÷3
70×30
40×15
2.列竖式计算。(12分)
506×26
740×18
46×120
530×40
123×54
261×26
3.改错。(4分)
4.计算下列角的度数。(6分)
5连一连。(3分)
230×48
24×200
50×150
46×240
160×30
25×300
五、我会画(共12分)
1. 过直线外一点P作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6分)
2.用三角板画出75。和120。的角。(6分)
六、我来解决目题(共21分)
1. 张苹的家住在山区。她每天上学要走25分钟的柏油路和40分钟的山路,在柏油路上她每分钟走40米,在山路上每分钟走36米。她家离学校有多远?(5分)
2.光明小学图书室收藏了很多同学们喜爱的图书。平均每个书架上有412本书,有19个书架,估计一下,学校约有多少本藏书?(3分)
3.100公顷的林木每年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约4吨。临海市约有林木85700公顷,一年大约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多少吨?(5分)
4. 用四个5、三个0组成下列七位数(各写出一个即可):(4分)
(1)一个“0”也不读出来:()。
(2)只读一个“0”:()。
褚金虎
一、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难度适中,适合考察学生的技能知识,题型多样,各类题型比例较为恰当,整体布局、题型结构的配置较为
科学合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所涉及的知识点的面比较广,题目设计比较灵
活,题目多样,立意新颖,注重现实生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精神,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答题情况分析:本试卷由3个部分组成:
1、选择题(共12个小题,36分)。主要失分在12题。本题基础不扎实的学
生做起来有相当的困难。
2、填空题(共5道题小题,满分15分)。其中,第16题的空由于基础知识
差,主要是分几种情况下学生考虑不是很全面。
三、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只有基础知识训练扎实了,才能在数学的海洋中游得更远、更灵活。
2、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现在的学生一般审题能力
和答题能力都不强,具体表现为审题不认真,捉不住文章的中心和关键词句,答
题书写不规范等,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规范训练。
3、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要始终重视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学习困难生逐渐增
多,这是一件头疼的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抓两头、促中间”,这是每一位老
师都该认真思考、把握的一个问题。
4、注意难度要跟市区学校难度接轨,不能做井底之蛙。确保尖子生与市区
学生持平。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B. A. 钢丝钳 起子 C. 羊角锤
2.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
A 处钩码应挂()
A. 6 个
B. 3 个
)
C. 2 个
3.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 木 取 火 B. 用 热 水 给 袋 装 牛 奶 加 热 C. 用 “ 搓 手 ” 的 方 法 取 暖 D. 用 锤 子 敲 打 铁 丝,铁 丝 发 热
4.下图所示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
B. 运动员举起杠铃
C. 小孩用力推车,车未被推动
D. 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5.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下列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 与 车 的 动 能 增 大,重 力 势 能 增 大 B. 人 与 车 的 动 能 增 大,重 力 势 能 减 小 C. 人 与 车 的 动 能 减 小,重 力 势 能 增 大 D. 人 与 车 的 动 能 不 变,重 力 势 能 不 变
)
6.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 F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
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 W
1、W
2、W3,关于它们之间的 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W 1 < W 2 < W 3
B. W 1 < W 2 =W 3
C. W 1 =W 2 =W 3
7.中考体育测试跳绳的项目中,某同学在 1min 内跳了 180 次,每次跳的高度大约为 5cm.他跳绳时的
功率大约为()
A. 1000 W
B. 100 W
C. 10 W
8.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 吸 收 的 热 量 多 C. 它 们 吸 收 的 热 量 相 同
B. 水 上 升 的 温 度 较 高 D. 它 们 上 升 的 温 度 相 同
9.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 体 的 温 度 不 变,内 能 一 定 不 变 B. 做 功 和 热 传 递 都 能 改 变 物 体 的 内 能
)
C. 温 度 高 的 物 体 含 有 的 热 量 比 温 度 低 的 物 体 多 D. 热 量 总 是 从 内 能 大 的 物 体 向 内 能 小 的 物 体 传 递
10.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A. 甲 吊 车 的 电 动 机 做 的 有 用 功 较 多 B. 乙 吊 车 的 电 动 机 做 的 额 外 功 较 多 C. 甲 吊 车 的 电 动 机 做 的 总 功 较 多 D. 甲、乙 两 吊 车 的 电 动 机 做 的 总 功 相 同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将开关闭合,会出现短路的是(
)
A
.
B.
)
C.
12.在日常生活中,用 10N 的拉力不能 提起重 15N 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 一 个 定 滑 轮 B. 一 个 动 滑 轮
C. 杠 杆
1、40800000读作( ),它是由( )个千万和( )个十万组成的。
2、八千零五亿零三十中“8”、“5”分别在( )位和( )位,这个数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3、4010000=( )万 2749090000≈( )亿4、一块长方形菜园占地面积是100平方米,( )块这样的菜园占地面积是1公顷。
5、如图∠1=∠2,那么∠1=( )。 1 2
6、直线有( )个端点,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
7、(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13时整,分针和时针成( )角。
8、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没有读出零的数不一定每个数位上都没有零。 ( )
2、三万是三十个一百。 ( )
3、角的两条边是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越长,角越大。( )
4、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
5、与“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分别是十万和千。 ( )
6、把一个50°的角放大3倍,则这个角变为150°。 ( )
7、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 )
8、从6点到12点,时针转过了180°。 ( )
9、一个教室占地面积大约80平方千米。 ( )
10、甲车4小时行驶360千米,乙车2小时行驶160千米,甲车速度快。 ( )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各数中,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 )
A,5010040 B,5104000 C,5001004
2、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8万,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A、84000 B、84999 C、7999 D、75000
3、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 )
A、90° B、60° C、45° D、30°
4、现要在一块2平方千米的绿地上植树,若每5平方米植一棵树,一共需要( )棵树。
A、40万 B、4000 C、100万 D、40000
5、如果a×d=0,那么( )
A、d一定是0 B、a一定是0
C、a和d都是0 D、d和a至少有一个0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12分)
0×27= 25×30= 500×60= 280×3=
24×400= 12×30= 70÷5= 1000-667=
32×5= 110×8= 19+12+38= 125×8=
2、估算。(4分)
203×6≈ 87×69 ≈
996×51 ≈ 63×299≈
3、列竖式计算:(12分)
346×53= 406×25= 150×48= 640×80=
六、操作题。(第1小题4分,2、3小题每题3分)
1、先画135°的角,再以点A为顶点画一个比它小60°的角。
A
2、如图,已知∠1=35°,求∠3。 3、画出直线AB,然后画出射
3 1
七、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4分)
1、商场以一个65元的价格购进80个足球。以每个88元的价格卖出42个以后,现在以每个60元的价格出售,商场赚还是赔了?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市开往乙市,客车每小时行89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1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松柏公园原来一块正方形的绿地面积是100平方米,如果现在要把绿地的长增加到12米,宽保持不变。问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试题答案
第一题;
1、四千零八十万 四 八
2、千亿 亿 800500000030 8005亿
3、401万 27亿
4、100
5、45
6、0 1 无数
7、6 3或9 锐
8、不变
第二题
√×××√×√√×√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C 2、B D 3、C 4、A 5、D
四、计算
1、略
2、略
3、18338 10150 7200 51200
五、略
六、解决问题
1、赚了,赚772元
2、54千米
3、够
4、120平方米
[四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卷]
关键词:评讲课;学习态度;自我认识
试卷评讲课是复习时采用最多的课型之一。它的功能是让学生自我查漏补缺、发现问题,自我分析、讨论问题,自我归纳、总结问题,从而达到自我优化、自我提高。在实际的试卷评讲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此缺乏深入的讲究,通常是教师“唱主角”,导致学习状态的高耗低效。那么,怎样对这种传统的评讲课进行改革,真正有效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一、试卷评讲课的新意义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试卷评讲中包办现象相当严重,学生似乎只是无知的听众。而事实上我们缺少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而是不能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1.关注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评价
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先天智慧与学习机制成为自主学习的、人格独立的学习者。而教师的所为,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这样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激发,他们的天性才能得到张扬。因此,只要教师给予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定能自主快乐地学习。只要教师树立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需要为首要目标的理念,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评讲课就能成为学生自己检验知识掌握情况、调整自身学习进度、及时改变学习方法的工具。
2.评讲课是学生自我调整和自我认识的途径
如果教师在评讲课中只是简单地宣布答案,或者粗线条的解释,那学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再次碰到类似的问题仍会重蹈覆辙。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自己去找错,让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学生在找到错误后,大多会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正确的答案,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只要把这种找错的权力给学生,那目的就达到了。
二、复习评讲课的几点策略
评讲课的评价方法要科学合理,采用“讲、练、评”的方式进行评讲。在评讲时,通过平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师生评讲准确到位,评讲突出针对性,注重层次性,讲究激励性,思维的开发,学生的自主性。
1.集体纠错制
试卷应尽快批改,及时发回,分组讨论,解决组内的错题。老师的作用就是起监督作用,对有些组中可能存在问题比较大的略作帮助。学生先自我订正,订正完以后对自己觉得能解决了的错题分析给组员听,并且指出原先出错的原因,再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题目,请求组员的帮助,从而实施组内兵帮兵、兵带兵,这时课堂中就会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每组的成员都尝到成功的体验。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2.小组辩论制
具体做法是对学生做的练习或试卷要上交但不改(可抽取部分看一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下节课中发回去,课中将试卷通常分两部分交流,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第二部分是科学探究题。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四人小组的学生先交流第一部分,对于有不同答案的展开辩论阐述各自的观点。例如,有这样的题目:将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然后加热大烧杯里的水。观察到大烧杯里的水已经沸腾了,小烧杯的水______(会或不会)沸腾?
小组间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辩论过程中每个同学尽其所能地抓住对方的知识缺陷进行反驳,在这唇枪舌剑的过程中很多认识渐渐明朗起来,最后达成了共识。课中为不同意见而争得面红耳赤是经常的事,而教师只能在一旁获取信息,不能参与任何一方辩论,等学生将题目解决得差不多了,再抽四人小组的同学到台上展示,内容是组内还存在有争议的题目,但要讲出组内争议点(也就是学生卡住的地方)。选取某一组的同学作为评委进行评定,这时的评委就要对此说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对评委的观点也有不同意见时,就可能展开全班性的讨论了,老师在这过一过程中可作出点拨,但要点拨赶进度,很多老师看到学生的进度这么慢或讲不到点上就忍不住自己上去讲,这样表面上看已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导致后进生不断增多。好的听懂了,能跟着老师走,差的学生还留在原地。不断赶进度,不断跑,一路上会不断有学生掉队、失去信心。
3.相互调改制
对于学生已做的题目,教师不改由学生来改,学生怎么改呢?教师先不提供答案,小组内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对题目的共识(当然共识中也会出现错误的),然后组间的试卷相互进行批改,在改完后的试卷上写上批改人的名字(上述这些操作是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的),在课堂上学生交换改过的试卷,学生先进行自我分析“错题”,对于“错题”中有不同观点的先在组内展开讨论,如果这组与改卷组还达不成共识的问题与改卷组进行质疑沟通(当然一开始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要讲明组间批改试卷带来的好处,对于有可能存在改错的题,大家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以免组间可能因改错了题而伤了和气)。大多数的题目在组里或组间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题怎么办?这时就要让不同组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这样一来问题肯定能暴露,学生的知识缺陷就呈现出来了。再让学生来分析同学的问题所在,这样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什么要由学生分析问题而不由老师来进行呢?这两者从表面看好像老师的分析思路更清晰,也可节约一定的时间。但是由教师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就没有再次思维的空间,也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由学生来分析,学生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同学间可以各抒己见,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思辨和争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清晰而深刻。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05.
[2]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8.
[3]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6.
[4]杨贻华 .浅谈如何上好九年级试卷讲评课.《东方青年·教师,2012(8).
一、单项选择题(10×3=30分)C.改革和建设的动力D.可有可无
1、“责任”一词,古已有之,古代中国,对此有位看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很好的例证。以下对“责任”认识不正确的是()
1、邓小平说,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
A.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B.责任是人在不同时期应承担的各种义务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C。责任是一个人成人后应履行的职责D.责任是一个人不该做的某些事情。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6分)
2.在家里,我是孩子,要孝敬父母;在马路上,我是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园里,我是游客,要爱护花草树木„„这些事例说明()
A.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负责任的表现B.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表现
C.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不断变换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D.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 选择的3、九年级同学举行了“孝亲敬长”主题班会,之后都感到要对父母和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这种责任
2、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分)为什么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6分)来自。()①道德的要求②传统习俗③职业要求④法律规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承担责任会有回报,同时也意味着付出代价。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小芳因帮助别人而受到误解,但这并没有改变她帮助别人的爱心B。小强待人友善,对待别 人的错误常常是视而不见C。小明帮助别人时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从不计较付出的代价,因此他的3、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什么是代价与回报?人缘好极了D。小华帮助别人从不讲原则,从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6分)
5.九(1)班同学围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C.维护集体利益,必然会损害个人利益D.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6、九年级同学周某在帮助同学们做值日时,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的玻璃。事后他主动用自己积攒的零用 钱补换了一块新玻璃。下列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①勇于承担错误是负责任的表现②做事不能失信于人③玻璃是帮助别人做值日时打碎的,不必 承担责任④承担错误所导致的后果更能考验人的勇气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救援工作迅速展开:部队战士积极
7.在你的心目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应当定位为()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做手术,许多爱心人士从四面八方汇来了爱心捐
A.一个发达国家 B.一个落后国家C.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D.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款„„。材料中爱心人士共同承担了哪方面的责任?(4分)请你写一句承担这方面责任的名言(2
8.“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浪费少一点,孩子学费降一点,医疗分)费用低一点„„”这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C. 经济发展与人口众多的矛盾D.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
9、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做了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他指出:要全面认识真实的中国,就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A.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其中稳定是()
A.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B.是改革和发展的目的二、非选择题(27分)
三、感悟和思考(3×7=21分):
1、有一个奇怪的盲人,尽管他什么都看不见,晚上走路的时候却要手里提一盏灯。不管别人恶意的嘲讽还是善意的询问,他都笑而不答。聪明的同学,你能猜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你又从中感悟到了什么?(7分)
2、“能帮一个是一个,献血对于救他人生命有那么大的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损失,我为什么不献?”----郭明义(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7分)
3、一只猎食的豹子盯上了三头野猪,它想,只要猛扑过去,三头野猪必然竞相逃跑,跑得最慢的就
是自己的美餐。它瞅准机会,猛扑过去,可三头野猪非但没有跑,反倒一起迎战,豹子只得落荒逃跑。借助群体的合力,三头野猪战神了凶猛的豹子。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7分)
四、材料分析题 :(22分)
1、材料: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我国三十多年来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分)
(2)面临当今社会发展给青少年提出了哪些新要求?(5分)
2、材料:某班同学在一次拔河比赛中,本班的其他未上场的同学没有组织好拉拉队喊口号、加油,结果参与比赛的同学不能步调一致地使劲,且动力不足,最终输掉比赛。(1)关心集体,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5分)
(2)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2分)
【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推荐阅读:
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06-11
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11-21
二年级期中考试卷数学09-14
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分析01-09
二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分析01-09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质量分析09-30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1-07
九年级上数学辅导09-23
长沙六年级上数学期中06-22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