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共7篇)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1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阳泉十六中学 桂芳

摘 要: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重要的训练。中学生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情感的激发熏陶;掌握语言的规律;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也靠读。进行朗读教学,主要从朗读的方法上进行合理的指导,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精彩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只有调动一切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呢?我认为,朗读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上。于漪老师也曾谈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可见,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必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并受到思想道德及美的教育。一篇课文的教学效果,与朗读的质量关系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质量的朗读就意味着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原苏联著名政治家、文艺评论家卢纳察尔斯基说:“许多隐秘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一切心理上的奥秘都在那种文学作品诵读的高度修养中弄明白了。”许多中外的文学家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朗读实际上是他们文学创作实践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唐代的白居易不是曾经多次将自己的诗诵读给老妇、老叟听么?这其中固然有追求通俗易懂的因素,但通过诵读来增强艺术效果却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中国古代文人学习时不是特别注重吟诵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譂,”是人人知道的名言,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俄国诗人普希金则是反复诵读自己所有新作品。他边诵读,边核对内容与形式的准确性。既然如此,语文教师作为一个再现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艺术家,就不能不把朗读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学生不知道应该按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更不知道怎样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次听课,偶尔听到一两次老师让学生起来读文章,结果那位学生将句子读的支离破碎,随意加减字词,掌握不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音也过小,更谈不上感情。象这样,连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正常进行,又何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以上情况,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朗读教学。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对朗读重视的程度及自身朗读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课本有如剧本,那么教师就是演员。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课文内在质量固然是决定因素,但是,朗读作为艺术的再创造不仅可以使课文本身的内涵表现得更为丰富和完美,而且可以弥补课文本身的某些缺陷,从而增强课堂效果。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象优秀朗诵家那样做到声情并茂,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使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决定的因素在于教师本人是否 2

真正把朗读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要想感动学生,教师自己先受到感动。这里,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进入角色是首要一步。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通常先查阅有关资料,再认真阅读几遍课文。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进入角色,通过朗读检查自己是否把握住了分寸。这样,在课堂上,我就能很快进入课文的规定情景,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范读时,我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我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在讲授《最后一课》、《听潮》、《安塞腰鼓》等课时,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学生们呼出常常一口气时,我就明白,我的范读已经受到了预期效果。

二、方法多样,提升能力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方法多样化,归纳有以下几种: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如果让学生学有榜样,除了模仿教师外,可以让学生欣赏名家的朗读录音,还可以让学生平时多听广播或欣赏电影、电视中精彩片段的对白,进行朗读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尽快提高。比如,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3

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又如,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像《海燕》、《安塞腰鼓》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可让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 4

同的感情„„有效的朗读指导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天上的街市》,我就是郭沫若;朗读《饮酒》,我就是陶渊明„„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四、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小石潭》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写解说词,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小石潭。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这种说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总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朗读意境,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 5

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朗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由于习惯的影响,有些教师常怕耽搁时间而越俎代庖,这势必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参考文献: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2

一、有效预习, 生成疑问

“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要想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就必须让学生提前做好对文本的预习, 只有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学生才会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 才会发现一些问题, 才会有一定的困惑。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一方面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一方面也会关注自己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大胆质疑。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 我让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质疑, 有学生提问:我们用眼睛观察春天, 用耳朵听到春天的鸟叫声和春雨、春雷的声音, 文章怎么说是触摸春天呢?还有学生问:春天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这些能触摸到吗?……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 学习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创设氛围, 敢于质疑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教师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 让这些幼苗在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作为教师, 要引导学生从好奇之中发展成为好问, 直至敢于质疑问难。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使学生的提问有“安全感”,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能提问题是爱动脑、爱学习的表现。只有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 多一些允许”, 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预留时间, 积极质疑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课前, 教师都会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上课时, 总会不自觉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的环节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根本没有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 学生也没有主动创新的余地。于是课堂教学在平淡中一帆风顺, 但是却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和灵气。有些问题不同学生总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疑问。所以,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讨论的空间, 让学生有机会各抒己见。如著名教师支玉恒教学《穷人》一课, 结束时留了七八分钟, 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学生先后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诸如:“桑娜抱回了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回家后那一段, 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省略号?”“课文中为什么把西蒙死后的样子和两个孩子睡觉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如果我是作者, 就让西蒙有五个孩子, 让桑娜有两个孩子。”支老师根据不同内容、性质的问题, 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并在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展开, 增强解题效果。如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 支老师引导学生从桑娜坐立不安的表现理解她害怕、矛盾的心理, 并进而认识到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独特作用, 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达到了高潮。试想, 如果支老师事先把课堂安排得毫无余地, 那学生这些颇具创造色彩的提问和想法在课堂上还有闪光的可能吗?总之, 质疑大有学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好教材, 抓住时机, 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让学生适时质疑, 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既学到新知, 又发散思维。

四、传授方法, 学会质疑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它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使学生有所体会、有所掌握。所以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如何去质疑。

1.在预习中质疑。教学课文之前, 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在课本中设计问题泡泡, 把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 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 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出示课题后, 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这样, 既理解了课题, 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 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大瀑布怎么了?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谁为它举行葬礼?

3.在阅读中质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 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 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探究课文的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 学生读书必疑, 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抓住重复处质疑, 如教学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可引导质疑:“为什么课文题目在文中重复了四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矛盾处质疑,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写道:“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 双手拄着拐杖, 背靠着一棵洋槐树, 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在这里“焦急”“耐心”两词看似矛盾, 但真正体现了人民爱戴周总理、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思想感情。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进行探究, 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有特殊意义的标点符号质疑, 如《穷人》一文, 桑娜盼望丈夫回来可又害怕丈夫回来, 文章用了七个省略号, 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七个省略号来提问题,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在教学后质疑。学习完课文后, 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 再联系实际, 又会产生新的疑问, 学生此时质疑, 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 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3

一、为学生创造更适宜的朗读环境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并不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朗读,也不会在朗读教学中大声的朗读。这就导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成效不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在小学低年级中,多数学生的性格还较为内向,不愿意在课堂中进行大声的朗读。另一方面,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相对拘谨,学生不但不愿意在其他同学面前大声的读,更害怕自己出现错误而受到教师的责备。在这两个方面原因的结合下,学生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阅读环境,要让学生愿意开口朗读、敢

于大声朗读,使学生从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命令逐步转变为主动地朗读。

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从整体上让学生感到放松。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意识,对学生保持亲和,让学生能够感受教师的亲切,并主动地亲近教师、信任教师并信赖教师。当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感到自由,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主动、更大声地进行朗读。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尤其是对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要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中制订合理的朗读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朗读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朗读中,通过这种集体活动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并能够大胆自由地进行朗读。

二、要重视学生的发音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发音并不规范,其在朗读中的发音并不标准。这是由于众多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原因而导致的。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仍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造成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重视朗读教学,甚至部分教师根本没有开展朗读教学。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并没有在朗读中规范学生的发音,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

因此,教师要通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就促使教师重视学生的发音,要从读音、声调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监督与管理。特别是在早读时间,教师一定不能让学生在教室中虚度光阴,必须要加强管控,使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早读时光进行正确有效的朗读。

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要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同时有感情地进行规范的朗读,才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达到有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

部分教师反映朗读教学相对抽象,教师很难通过大量的讲述或者亲身的示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尤其是在个别偏远的地区,其师资力量相对欠缺,教师自身的口语发音并不规范,也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正确的朗读。

此时,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有力支撑下对学生进行更系统科学的朗读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相应的教学视频,从发声、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意境,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朗读更富有感情。以《军神》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相应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情境,让学生领略到军神具备的精神。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带着足够的感情进行朗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合理规划朗读的方式

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合理规划朗读的方式,以更加丰富的朗读方式增加朗读教学的生动趣味性,引导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朗读。

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角色进行朗读。以《狼和鹿》这篇课文的朗读为例,教师可以要求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文中人物的感情基调、调节自身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朗读。

在此过程中,学生开始学会立足于特定的情境与语境进行朗读,达到了切实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总的来说,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与重点,促使教师不断创新与改革。因此,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石玉国,马丽萍.让语文课堂因“朗读”而更精彩[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6).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4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双溪中学 罗德坤 电话:*** 邮箱:luodekunna@163.com

【摘要】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它迅速渗透到教育各个领域,它集图象、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成了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更精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握时机,切实有效的发挥多媒体的功效,该出手时才出手,真正做到多媒体课件为人所用,使学生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充分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语文课堂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的辅助下越来越精彩,更富有魅力。

【关键词】 借助 多媒体 课堂 精彩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集图象、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迅速地渗透到教育各个

领域,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作成课件,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成为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并且会主动探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在语文课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呈现声形并茂、情景交融的美景,为学生提供感性的知识,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其思维向纵深发展,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先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欣赏,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丽画面。视频的前半部分体现了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选择了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并突出建筑物的色彩,捕捉每一个“图画美”。在放映视频的同时配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聆听课文范读。这样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语文课堂,学生岂能不喜欢?

二、借助多媒体引导想象,激活思维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媒体是引导学生想象,激活思维的一种很好手段,它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材料,使学生能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事物,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起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如我在教学《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首关于春天的乐曲,如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等,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教师范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在视觉上给学生予以冲击,接下来讲解课文,在讲解过程中,用多媒体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如: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景物,让学生想象这些美丽的景色,感受春的气息。这样借助多媒体,化抽象的景色为具体的美景,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并进一步去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春的美。

三、借助多媒体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沿阵地,也是发挥教师才智的大舞台。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的信息都为我所用,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使课堂成为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高效平台,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如有些文章,有强烈的思想意义,如果只让学生靠文字去体会,或只有老师语言的讲解,学生因为受到知识、情感的局限,也许并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认同感。可是借助多媒体,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先放了一段影片片断——《火烧圆明园》。影片中,学生看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

煌;看到火烧圆明园那令人心痛的一幕时,认识到了帝国主义曾是如何践踏它;看到了大火过后它是怎样的断壁残垣,废墟一片。这样强烈的对比,这样真实的情景再现,学生内心有了强烈的震撼。再如,我在讲《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大屠杀的背景、历史过程、屠杀经过、参战部队、相关证据、遇难人数、纪念活动、同名电影等,使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惨烈有了立体的感知,这些鲜活的画面,让他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曾在我们国土上如此恣意妄为,他们更感到,国家如果衰弱与落后,是会让别人欺凌的。不知不觉中,爱国之心已萦绕在他们心中。多媒体以其“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之处,轻而易举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借助多媒体再现情景,加深理解

各种感觉器官的并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对声音、文字、图象及动画的处理已经达到了比较完整的地步,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形象,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印象,有效地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引领学生融入情境,加深理解。如我在教学《十五从军征》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景,出示几幅凄凉的画面,伴着凄婉的音乐,形象地展现了诗歌的意境,不管年代多么遥远,都无需教师过多的语言,学生们自然能联想到:十五从军征时的风光,八十始得归后的无奈,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悲凉,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凄惨,从而品味到诗中主人公内心的凄苦、哀怨和封建兵役

制度对普通老百姓的深深的伤害。

五、借助多媒体扩容课堂,提高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一节课、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单调乏味。对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内容,虽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亦理解得不够透彻,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而根据文章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图象、声音、色彩等,则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表达的形象性,更好地领会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意境,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直观、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高速公路、一座立交桥。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将以住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日出》一课时,我先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内容是课文中的高潮部分,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戏剧文学的特点,体会黄省三和李时清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收效明显。

当然,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多地追求新奇、过量堆砌图片和声像资料,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让它充斥整个教学过程,那样会妨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华丽的外表。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握时机,切实有效的发挥多

媒体的功效,该出手时才出手,真正做到技术为人所用,使学生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充分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语文课堂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的辅助下越来越精彩,更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

让物理课堂更精彩 篇5

——“四步疑”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广东省化州市那务中学

黄广明

多年来,我国高中物理教育一直遵循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分析,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材施教;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缺少主体性心理环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凭经验教学,不便于及时了解学情,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课内生成、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高中《物理新课程》把课程定位为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科学)、理解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笔者采用的高中物理“四步疑”教学法,即“自学归纳质疑——精讲综合释疑——讨论深入排疑——练习迁移解疑”,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努力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四步疑”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及心理压力,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已在部分学校中推广,反映很好。

1、自学归纳质疑。

疑,即疑问、疑惑,亦曰疑义、疑难。获知始于生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指导学生感知、认知、获知的原则出发,笔者设计并运用了“四步疑”教学法。上课之前,就布置学生预习要讲的内容,在老师指导下看书,并要求学生精读教材,查找相关教辅资料、网上资料。学生之间可以合作交流,也可以带着问题进实验室做一些简单实验,领会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学会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体会教材的深刻内涵。如教材到底讲了哪几个物理问题,如何理解?科学家是如何来研究它的?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品格?学习这些物理知识怎么解释自然(科学)现象,有什么实际意义?

要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物理学知识,感受到物理学的美,做自学笔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归纳能力。自学并不是一般的浏览教材,而是阅读----钻研----思考----合作----实践的过程,指导学生自学,让他们抓住教材的脉络和要点,大胆质疑。善于质疑者必善于学习。然后通过课前的5分钟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请1~2个学生概括教材所讲内容,并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这些题并非普通的陈述教材内容的题目,而是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这些题来检测自学的效果,使学生的自学情况在这儿得到展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巩固自学的成果。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解读方法和学习策略,学生通过阅读——钻研——归纳——检查——反馈——理解的过程完成自学归纳质疑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渐渐养成由“不读书”到“读书”,由“不会读书”到“会读书”,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逐步适应物理学习的要求,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学习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课前5分钟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设计如下:

首先请一位同学说说通过自学这节课懂得了什么 ?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再请3位同学分别回答如下3个问题:

①水平方向上踢出去的足球为何最后静止 ?

②为何火车刹车慢,汽车刹车快? ③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后,老师要快速做出判断,学生通过自学哪些还不够明白,哪些还需要拓展加深?要提高预设能力及课内生成能力,为精讲综合释疑做好铺垫。

2.精讲综合释疑。

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产生了疑问,要通过老师的综合讲解得到解决。精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基础上把重点与难点讲透;如果不把重点与难点讲透,就会使自学落空。如果讲得面面俱到,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就会成为满堂灌,使自学流于形式。教师必须通过精讲来启发学生灵活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课内生成能力。老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把解决疑难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抽取出来,提炼出带有共性的内容,注意物理过程的分析,注意介绍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按照自己思考的路子抽取需要的知识,用以填补思路中的“空白”,连接思路中的“断点”。

教师讲得精,学生听得也就认真,如果讲得过多,学生的大脑反而不易集中,不易抓住要点。精讲可以改变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也可以克服他们阅读不思考,自学不质疑的毛病。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惜话如金,从不多讲,而是通过综合精讲来提高效率。精讲综合释疑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

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精讲综合释疑的内容设计如下 :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①F =0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状态称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 描述的是 F=0的状态,并不表示物体不受外力,而是合外力为零。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来描述。

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② 惯性可以理解为物体保持原有速度的本领强弱。

③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有惯性。

④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在讲授时,要特别注意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加强教 学,实现自学与精讲的和谐融合。

3.讨论深入排疑。

物理知识不仅是物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括物理思维的过程。常听到学生反映,物理知识学易、理解难,学生常常是望题生畏,唉声叹气。从多年的高考物理成绩看,物理的平均成绩总是比较低的,它既反映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也反映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理解不透彻;分析讨论钻研不深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佳;重理论、轻实验和实践所致。为了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有必要给他们一个讨论问题的机会。为此在精讲释疑后设置了10分钟时间的讨论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行讨论,将课堂知识引向深入。

要注意科学设计讨论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2~3个讨论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 趣味性。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趣味,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意识与欲望。② 科学性。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严谨、准确、科学。③ 引领性。问题的设计要引领学生去思考、探讨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勇气与学习信心。④ 深刻性。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思想与内涵,有深入讨论的价值,能够加深对物理规律的准确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⑤ 应用性。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要激发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习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表达意识,为此老师要讲究策略与智慧,注意巧妙设计,使讨论的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如,① 合作研讨。可将班级同学每 4个人一组,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每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研讨,每个人都必须积极参与,积极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形成小组的共同意见。② 友好比赛。开展小组之间的友好比赛,形成小组之间的比赛心理,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进行2~3分钟的小组交流,老师进行激励性的点评。③ 互为人师。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见解,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思维空间,进入思维的深层状态,激励学生善于做“老师”,相互为师,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有利于师生伙伴关系的建立。④ 适时点拨。教师要抓住关键时期进行点拨,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难点进行点拨,要将讨论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讨论的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经过老师点拨后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尽量交给他们去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促使学生在自学中潜心思考,提高使用工具书与参考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教师精讲过程中独立分析,提高为取得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和问题答案的自觉性。

讨论的过程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的学生看上去好像已经懂得,“有货倒不出”,其实往往是思维在某处受阻,一经点拨,就能畅达其意,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和口头表达,获得信息反馈。因此,通过讨论和质疑,善于提出表面矛盾,让学生深思,让学生亲自体验“跳起来摘桃子吃”的心情,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从而激发出深入求知的兴趣。为了使讨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并获得理想的结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特别要鼓励那些敢于发言和勇于争论的学生,使讨论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还要留心观察,把握动向,针对出现的问题,抓住时机,予以适当的点拨。

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讨论深入排疑的10分钟讨论题设计如下:

①为何车开动时,乘客向后倾倒,突然停止时,乘客向前倾倒?

(车开动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前进,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的缘故;车突然停止,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的缘故)

② 地球从西向东转,为何跳起来的人落回原地?

(地球从西向东转,人也跟地球一起从西向东运动,当人跳起后,由于惯性人保持从西向东的运动速度,故人仍落回原地)

要强调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强调小组内部的合作。

4.练习迁移解疑。

教育心理学认为,一种学习可以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习惯上叫“迁移”。迁移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正迁移的进行应是教师的职责。练习的过程就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解题练习,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抽象出来的概念和规律进行反思,使前后知识相互衔接,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迁移。

解题就是练习,就是解疑的过程。物理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每节课布置3个左右的典型练习题让学生限时练习,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及步骤,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指导解题练习中,要选择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的例题和习题,充分发挥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功能,发展动态思维,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对学生的解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评,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难度适当的习题,才能消除死套题型的定式影响,逐步培养寻求变异、不依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的正确迁移。

小结,是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也是对新知识研究性的探索。因此,还有必要加强题后小结和编题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排除疑难,清楚知识的脉络联系,找出问题的关键,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的内容时,练习迁移解疑的10分钟的练习题设计如下:

a.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厢原处,这是因为:()① 人起跳后,车厢内空气给他向前的力,带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② 人起跳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③ 人起跳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④ 人起跳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b.在平稳行驶的轮船的天花板上,用软质电线挂一个电灯,船中的人不看窗外,当轮船匀速行驶时,人看到电灯();当轮船突然减速时,人看到电灯();当轮船突然加速时,人看到电灯()。

c.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但为何要向前滑动? 最后留两分钟左右的时间点评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落实教学的效果。

留白让语文阅读课堂更精彩 篇6

一.阅读中巧留“空白”, 加深情感体验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 倡导“四步读书法”, 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要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 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 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 就必须留给学生一片朗读的空间, 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实现学生自我与作者心灵交流, 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 矫揉造作。学生通过读书, 才会发现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如在教学《雾凇》时, 我利用教学课件, 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雾凇美景。我深情地问道:“孩子们, 此时此刻你就不想说些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纷纷畅抒自己的感受。有的说雾凇真是太美了;有的说雾凇真不愧是闻名全国的奇观啊;有的说雾凇的形成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太奇妙了;还有的说等我长大了, 有机会一定要去吉林看一看这千姿百态的雾凇……这短暂的“留白”。让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 在辽阔的思维天空中自由翱翔, 而且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提高了审美情趣, 让学生和文本的内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情节上巧留“空白”, 放飞想象心灵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 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极发现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 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 意念上的省略, 或创新课文的内容, 延续课文的情节, 或对课文的某些观念进行提炼升华, 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等。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独具慧眼、深入浅出, 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空白点, 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空白点,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 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 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 也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三.知识点巧留“空白”, 互动探究学习

没有问题的课未必是一节好课, 教师可以留一点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 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空白———斯杰潘老人为什么不把枪挂在肩头, 而是一直挂在墙上?让学生仔细读课文、深入地思考、品味, 然后我还给了学生充裕的时间写下来, 让学生在写中与文本再次对话, 思维尽情飞扬。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老人从天鹅破冰中看到了他们的勇敢, 有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心里很受感动。心想:我们人类也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精神。斯杰潘老人看到小动物生存这么不容易, 人类还要伤害它们, 觉得太残忍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啊!应该保护他们才对啊!老人知道了动物也有爱心, 也会团结互助。我们应该不再伤害动物, 不再乱砍树木, 不再破坏大自然!所以, 他把猎枪挂在墙上, 每次看到时就给自己一个警示……正因为这一巧妙的安排, 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与文本的精心对话, 看到孩子们爱心成长的足迹!

四.质疑时巧留“空白”, 启迪智慧思考

鼓励学生质疑,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 当学生把学习上遇到的矛盾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时, 原来并不十分清楚的问题便明朗化了, 思维过程也随着清楚起来。首先就是在教学中, 腾出一块比较大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质疑问难不仅安排在学生初读课文时, 更应该鼓励学生在深入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疑问, 随时质疑。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和方向, 提高课堂质疑的含金量, 同学们有的问字词的意思, 有的问句子的含义, 还有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课堂上同学们的质疑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 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学习氛围也积极调动起来了。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7

关键词:积极性;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268-02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吸引力,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由于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可感性、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计算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

2、利用幽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渠道,要让学生乐于上好每一节课,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灵活多样地讲述新课,可以引起学生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急于了解答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因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便会相应的增强。

3、课内外结合,发展兴趣,提高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途径。教师把语言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课外语言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指导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小组,举办读书会、写读书笔记、收看新闻广播、进行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4、通过动手、动口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在重点、难点的地方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以提高其积极性。

5、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天性好动,让他们在四十分钟内都集中注意力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死板、枯燥的知识学生很难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利用生动的教学方式,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注意,根据知识的特点,选取活泼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法﹑实物演示法﹑想象法﹑把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变成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课文内容,获得具体感受,可以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见裴姊娜:《发展性教学论》)。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2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3、教师运用策略,学生实现目标。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

1、发现别人,互相学习。

一次做完课堂练习,我有意识地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同学们下位子互相参观试卷,然后写出你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的名字。由于优势原则被同学们理解了,发生了可喜的现象:学习差的学生写了优生的名字;学习优的学生竟写了差生的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

2、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因为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别的组。比如同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先解决,解决的方法多,找到最佳解决办法,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互改作业,重新认识。

作业批改过去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其实我们应重视动员学生之间作业批改,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中的批改往往特别认真负责,要求特别严格,对于分歧的地方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作了再一次的认识,并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评判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使课堂学习显得更加丰满和完善。当然,组织学生批改,内容要选择,如果是开放性题目,会更有价值。当然教师要加强批改指导,逐步提高批改要求。

上一篇:党课考试复习材料下一篇:结构工程师-考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