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精选8篇)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篇1

1.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如“然后刑于是起矣”(《荀子·议兵》),“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2.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结合语境理解为介词“于”和代词“是”的组合,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因此”“从此”等,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而离席”(《口技》),此处应理解为“在这个时候”,与现代汉语不同。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篇2

1.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如“不拘于时” (《师说》) 与“学于余” (《师说》) 中的两个“于”字, 所处的位置相同, 都在动词后、名词前, 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来。“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很显然, 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 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 和表被动无关。

2. 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如“针针丛棘, 青麻头伏焉” (《促织》) ,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 (蟋蟀) 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又如“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 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3. 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 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 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用在主谓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记住这些特殊的用法, 对答题很有帮助。如2004年高考题 (江苏卷) “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二句中的“之”处在主谓之间, 作“备”的宾语, 因此可推断“之”是助词, 无义。而第一句中的“之”处于两个名词之间, 应该是助词“的”。

4. 替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 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 看句子是否讲得通。讲得通, 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 讲不通, 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 君致阁职”/“谁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加点字“为”的用法。我们知道, 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 代入第一句理解, “给我银子, 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 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 抓住这点, 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 “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 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又如“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 由“矣”是语气助词, 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 (1)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例 (1) 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例 (2) “鄙贱之人”中, “人”是中心词, “鄙贱”是定语, 所以“之”应是助词, 相当于“的”。例 (3) 中“久”是时间副词, 充当句首状语, 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 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 是音节助词, 无义, 不译。

6. 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 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 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孜孜焉惟进修是急”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 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来推断, 应该是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其始相助, 后必相恶”中的“相”, 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 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 有的又称其为指代性副词。

7. 标志确认法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 起承转合, 常用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 可推断其用法。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 可译为“唉”。又如“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师说》) ,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 可译为“因此”。

8. 实例推断法

文言虚词“于”用法补释 篇3

1作助词,常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加强语气,或辅助凑足音节加强咏叹,可根据语境灵活翻译或不译。这种用法在《诗经》中多见。如:

(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2)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诗·周南·葛覃》)

(3)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诗·秦风·无衣》)

2作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用法同“乎”。如:

(4)然则先生圣于?

(《吕氏春秋·审应》)

——那么先生是圣人吗?

(5)桓公问於管子曰:“不籍而赡国,为之有道于?”

(《管子·山国轨》)

——桓公问管子说:“不征收赋税而使国力富强,做到这一步有办法吗?”

3作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可译为“和”等。如:

(6)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尚书·康诰》)

——告诉你施与恩惠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7)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

(《尚书·多方》)

——若不谨慎与和洽,那可不要怨恨我。

4作介词。与“以”或“何”连用,表示对处所的询问,可译为“在(从)哪里”等。如:

(8)于以采蘩?于沼于浊。

(《诗·召南·采蘩》)

(9)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诗·小雅·正月》)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篇4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三、 教学设备

电脑,投影仪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 教学设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较为复杂多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一个要点。学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为其中的变化而困惑,头疼。基于这一情况,同时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特设计此课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其中最常用的、也是初中阶段重点的虚词的用法,让他们学会自己归纳文言知识点,为他们今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上一堂文言复习课,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之

1、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用作助词

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三)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练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而”字。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康肃笑而遣之。(着,表修饰)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并列)

4、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四)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①屠惧,投以骨(《狼》) ——把

②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 —用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2.作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而”;或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①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用来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以致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五)其

1.“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2.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如: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敌(《狼》)——它们的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桃花源记》)——他们的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其中的

④父利其 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起指示作用,指乡人花钱或请父亲做客以求仲永题诗这种情况,相当于“这”。

练习

解释下列黑色字。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指小石潭)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把)(作为)

3、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4、以我酌油知之。(凭借)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的)

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他,指陈康肃)

(六)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

①为乡里所患(《周处》)——wéi,被,表示被动关系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wèi “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wèi,”替“、”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wèi,“当”、“等到”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 :“做”,“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义兴人谓为三横(《周处》) ——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记承天寺夜游》)——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七)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从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练习

一、选出和“卒之为众人”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B.终为忠臣

C.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D.始之为人情所患

二、下面“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每个虚词的复习都先由幻灯片显示例句,再由学生完成例句,并且通过例句引导学生归纳其中虚词用法的规律,再由幻灯片总结学生所归纳的方法,最后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强化。

每个虚词的复习都先由幻灯片显示例句,再由学生完成例句,并且通过例句引导学生归纳其中虚词用法的规律,再用幻灯片总结学生所归纳的用法,最后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强化。

(八)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收集典型例句,分析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它的用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整理归纳词类用法的一种方法,大家可将这种方法运用起来,那就不必为虚词的灵活多变而苦恼了,而且对今后的文言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九)布置作业

1、 复习掌握本课内容

2、 整理归纳其它虚词,如:“诸”“焉”“乎”“若”“且”“所”等字的用法。

今天我们通过收集典型例句,分析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它的用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整理归纳词类用法的一种方法,大家可将这种方法运用起来,就不必为虚词的灵活多变而苦恼了,而且对今后的文言学习也会很有帮助。

(九)布置作业

1、复习掌握本堂课内容

文言虚词所的用法 篇5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所字结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12个文言虚词(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的意义及用法。

2、通过学习为文言文整体阅读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12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考 点 解 说:

(一)虚词的含义和范围: 虚词是与实词比较而言的。

1、从意义上看,实词的意思显得实在具体,能表示名称、动作、状态等;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表示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

2、文言文中,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都是虚词,代词也被看作虚词。

3、大纲规定的12个虚词: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用法和意义)

文言虚词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2、全句关照法

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4、语法分析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

①得全首领以没;②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由此可知,题中②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①为连词,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如″而″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高考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高考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说赵太后》

②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④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织》⑤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则天子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见梁襄王》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们的”,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而已】放在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然后才,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距。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可译为“才”“这才”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时间上的紧接,可以为“于是、就” ①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就这样”“居然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三.【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③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②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③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高考)

(三)动词。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

①一与一,谁能惧我? ②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

(高考)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6、帮助:

①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②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

7、等待:

①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列传》(高考)②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四.【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高考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高考)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③山峦为晴雪所洗。高考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五.【于】

“是用来„„的”

(一)介词。★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高考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济讽齐王纳谏》高考 2.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3.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勾践说于国人曰。《勾践灭吴》高考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4.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③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 5.与,跟,同。

①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室西连于中闺。《项瘠轩志》高考 6.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六.【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把。①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六国论》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以金笼进上。《促织》 ⑤将以衅钟。《齐桓晋文之事》 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病梅馆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 3.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4.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 臣以险衅,夙遭悯凶《陈情表》高考 ④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高考 ⑤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促织》高考 5.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五人墓碑记》高考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高考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高考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处有疑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如: ①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齐桓晋文之事》高考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

①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

①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七.【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①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高考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③余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醉翁亭记》高考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高考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高考 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高考 ④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蔺列传》高考 ⑤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高考 ⑥ „„„„„„„„„„„„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高考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高考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八.【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高考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高考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③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高考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高考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介绍目的:为了。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3、介绍原因:因为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高考 ③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高考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高考 5.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高考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四)助词,用于句中帮助宾语提前,① 惟奕秋之为听。《奕秋》

(五)连词:因为

①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九.【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⑤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寡人之于国也》 高考 ⑥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勾践灭吴》高考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 译文“不是„„就”。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此则寡人之罪也。高考

十、【因】

(一)介词。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5.因为,由于。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1.于是,就。

①府吏闻此便,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高考 ②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

(三)动词 1.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十一.【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二)代词。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2.疑问代词:一般用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做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高考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十二.【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樊哙侧其盾一撞。《鸿门宴》高考 ②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高考 ③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高考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列传》 高考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这”“这个”“这些”。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闻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高考 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屈原列传》高考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

①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高考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篇7

一、用作介词

“与”字用作介词, 相对于“以”字而言, 较为简单, 用法较为单一, 常常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引进施事者 (即发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物) 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象。可根据具体语境, 译为:“跟”“和”“同”“对”“向”“随 (随着) ”“依着”“替”“为”“给”等。

(一) 引进主语在发出动作时与其相对立或相应和的一方, 这时可以译为“跟”“和”“同”等。如:

(1) 君王与沛公饮, 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 (《鸿门宴》)

(2) 令将军与臣有郤。 (《鸿门宴》)

(3) 怀王与诸将约曰。 (《鸿门宴》)

(4)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语越语上》)

这几个句子中, 主语分别发出动作“饮”“有郤”“约”“知”, “与”后所跟的宾语都是用来应和主语的动作的。

(5) 臣请入, 与之同命。 (《鸿门宴》)

(6) 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张中丞传〉后叙》

(7) 吾之所长, 吾出而用之, 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 吾蔽而置之, 彼将强与吾角。 (《心术》)

在这几句子中, 主语发出动作“同命”“抗”“校”“角”, “与”所跟的宾语都是与主语相对立的。

(二) 引进与主语同为一方而偕同动作的对象, 可译为“跟”“和”“同”。如:

(1) 沛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从郦山下。 (《鸿门宴》)

(2) 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游褒禅山记》)

(3) 无所疑忌, 竟与巡俱守死, 成功名。 (《〈张中丞传〉后叙》) 。

(4) 于是与客俱起, 握手大笑曰:“置之, 区区不足较也。” (《六一居士传》)

在这几个句子中, “与”所跟的宾语, 均与主语属于同一方, 偕同主语完成谓语的动作。

(三) 引进主语动作朝向的对象, 这时可译为“对”“跟”“向”等。如:

(1) 吾今与汝无言矣。 (《与妻书》) 。

(2)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3) 又常与安道言, 每见前世有名人, 当论事时, 感激不避诛死。 (《与尹师鲁第一书》)

谓语“无言”朝向的对象即为“与”后的宾语。“与何人”即为谓语“说”朝向的对象。“与安道”即为谓语“言”朝向的对象。

(四) 引进主语进行比较的对象, 这时可译为“和”“同”“跟”等。如:

(1)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过秦论》)

(2) 城陷而虏, 与巡死先后异耳。 (《〈张中丞传〉后叙》) 。

(3) 又谓龙眼凡果, 而与荔枝齐名。

(4)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

(五) 用在谓语之后, 连同后面的宾语, 作谓语的补语, 这时可译为“给”“予”“与”等。如:

(1) 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 自占数十顷, 给与农。 (《段太尉逸事状》)

(2)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吾先死留苦与汝。 (《与妻书》)

(六) 引进主语动作行为所依据的对象, 表示主语完成

这个动作所凭借的条件、方式等, 可翻译为“随”“随着”“跟”等。现在常用的词语“与时俱进”便是这种用法。

与时俯仰, 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安书》)

(七) 引进主语动作行为服务的对象, 可译为“替”“给”“为”等。

(1) 陈涉少时, 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2) 毋与齐东国, 吾与子出兵矣。 (《战国策》)

二、用作连词

“与”字用作连词时, 连接的前后几项之间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这种结构可在句子中共同主语、宾语或定语。有时, 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 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 可译为“或者”“还是”。

(一) 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表并列关系, 共同在句子中作一个成分。

1. 连接的成分在句子中共同作主语。

(1)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前赤壁赋》)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

(3)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 (《逍遥游》)

(4) 吾与 (汝) 并肩携手, 低低切切, 何事不语? (《与妻书》)

(5) 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 远人不服。 (《季氏将伐颛臾》)

(6)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劝学》)

这些句子中, “与”字所连接的多为名词、代词, 连接的成分共同在句子中作主语。

2. 连接的成分在句子中共同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 扈江离与辟芷兮。 (《离骚》)

(2) 杂申椒与菌桂兮。 (《离骚》)

(3)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赤壁赋》)

(4)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5)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游褒禅山记》)

(6) 所欲忠者, 国与主耳。 (《<张中丞传>后叙》)

(7) 爱霁云之勇且壮, 不听其语, 强留之, 具食与乐。 (《<张中丞传>后叙》)

(8)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游褒禅山记》)

(9)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日等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以上句子中, “与”所连接的成分在句子中共同作谓语的宾语。

(10) 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 (《左传》)

这个句子中, “与”所连接的成分在句子中共同作介词“于”的宾语。

(1) 杀人以梃与刃, 有以异乎? (《孟子梁惠王上》) ——用木棒或刀杀人, 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句子中, 与字连接两个名词, 表选择性的并列, 共同作“以”的宾语。

3. 连接的成分在句子中共同作定语。

(1)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与妻书》)

(2) 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 (《与妻书》)

(二) 连接谓词性词组或分句, 表选择关系, 有时也表示并列关系, 可译为“或者”“还是”等。

1.连接谓词性词组。

(1) 杀晋君与逐出之, 与以归之, 与复之, 孰利? (《国语晋语三》) ——杀死晋君或者把他驱逐出秦国, 或者把他送回晋国, 或者使他恢复君位, 哪样有利?

这个句子中, “与”字连接三项动词性成分, 表示选择性的并列, 作谓语。

(2) 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世说新语》)

(3) 三十年春, 晋人侵郑, 以观其可攻与否。 (《左传》)

(4) 然事有未可知者, 但在陛下行与否尔。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从以上句子中可以看出, 与字所连接的两项大多是一正一反。前项大多是动词性成分, 后项大多只用一个否定副词如“否”“不”“无”等, 表示选择关系。

2.连接分句或句子, 并与其他虚词配合使用, 构成选择复句, 常见的有“与……无宁……”“与……不如……”“与……宁……”“与其……不如……”“与其……无 (毋) 宁……”“与其……孰若……”“与其……岂若……”等, 在粤教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中, 出现的例句较少。仅在《与妻书》出现了“与使吾先死也, 无宁汝先我而死”一句。

三、“与”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一) “与”作介词, 必定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短语, 这时它的前面可有各种修饰成分, 而连词“与”前则不能有任何修饰成分。

(1)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与妻书》)

(2)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氓》)

(3)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与妻书》)

(4)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 (《与妻书》)

(5) 沛公军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6)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7) “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 臣活之;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

(8) 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9) 又常与安道言, 每见前世有名人, 当论事时, 感激不避诛死。 (《与尹师鲁第一书》)

以上例句均为“与”字作介词用, 通过例句可以发现, “与”字前有介宾短语“以此书”、副词“无”“诚愿”“今”“未得”“安”“不足”“常 (通“尝”, 曾经) ”等修饰, 除此之外, 经常见的副词还有“欲”“必”“将”等。

(二) “与”字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 组成介宾短语

时, 其前主语或其后宾语有时省略, 而连词“与”所连接的前后成分都不能省略。

(1) 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 臣活之;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

(2) 无所疑忌, 竟与巡俱守死, 成功名, 城陷而虏, 与巡死先后异耳。

(3) 与巡同年生, 月日后于巡。

(4) 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5) 又常与安道言, 每见前世有名人, 当论事时, 感激不避诛死.

上述例句, 主语均承前省略, 都可根据文义补充出来。

(6) 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这个例句中, “与”后宾语省略, 也可根据文义补充出来。这时“与”字作为介词的用法。

作为连词, 连接的前后几项均不能省略, 且几项之间不能拆开, 补充其他成分。

(三) 连词“与”所连接的前后成分一般都是平等并列关

系, 可以共同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 不能拆开来用, 词序可以互换而意义不变;介词“与”前面的主语和后面的宾语在语法和语义上不是平等并列关系, 而有主次之分, 后面的谓语侧重其前的主语一方, 不能共同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

(2)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与妻书》)

(3)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 (《逍遥游》)

(4) 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 远人不服。 (《季氏将伐颛臾》)

(5)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游褒禅山记》)

(6)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游褒禅山记》

(7)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赤壁赋》)

(8)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与妻书》)

前六句, “与”字所连接的前后成分共同作句子主语, 共同发出谓语动作, 谓语动词对于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无侧重。第 (7) 句, “与”字所连接的前后成分共同作宾语, 一起接受谓语动词。第 (8) 句“与”字所连接的前后成分共同作定语, 修饰中心词“福利”。这些成分, 前后颠倒顺序, 语意没有发生变化。

(9) 令将军与臣有郤。 (《鸿门宴》)

(10) 君王与沛公饮, 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 (《鸿门宴》)

(11) 怀王与诸将约曰。 (《鸿门宴》)

这几句中, 通过语意可知, 谓语动词均有所侧重, 在这几句中, 都侧重于主语, 即“与”前成分, “与”后所接成分只不过是主语所发动作的参与者。如, 谓语动词是“有郤”, 由文意可知, 当时项羽和刘邦之间的误会, 主要是项羽认为刘邦想称王, 故这个谓语动词侧重于主语“将军”;第 (10) 句, 谓语动词“饮”, 项羽为主, 刘邦为宾, 且项羽势力较大, 项庄此处应侧重于指主语“君王”;第 (11) 句谓语动词“约”的发出者是主语“怀王”, 如果将语序调换, 则“诸将”变成了主动者, 显然不成立。

(四) 在多个并列成分之间, 连词“与”都位于最后两个并列成分之间, 介词“与”一般位于并列成分的前面。如:

用作连词: (1)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 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

用作介词: (1) 沛公则置车骑, 脱身独骑,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从郦山下。 (《鸿门宴》)

(2) 燕王……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 (《战国策燕策一》)

四、用作副词

这个用法在高中语文阶段较少出现, 姑且列举一二。“与”字用作副词时通“举”, 用于动词谓语前作状语, 表示所指的范围没有例外, 可译为“全”“都”等, 如:王霸、安存、危殆、灭亡, 制与在我, 亡在人。 (《荀子王制》)

五、用作名词

“与”字用作动词时, 含义为“同盟、结盟”, 如:不欺其与。 (《荀子王霸》)

这句中的“与”字为名词, 作“欺”的宾语, 含义为“结交的国家”。

六、用作动词

“与”字用作动词时, 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 给予、授予, 如:

(1) 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鸿门宴》)

(2)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起, 立而饮之。 (《鸿门宴》)

(3) 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

(二) 参与、参加, 如:

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 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晏子治东阿》)

其他的诸如“赞许”“结交”“对付”等含义, 粤教语文没有出现这些含义的例句。

七、用作语气词

“与”字用作语气词时, 一般为通假字, 通“欤”。如:

(1) 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2) 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另外, 粤教版高中语文还出现了“相与”这个用法, 如:

(1)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2) 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过秦论》)

这个用法, 从上面例句中可以看出, 多用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 表示有关对象的状态, 可译为“互相”“一起”“共同”等。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2005.8.

[2]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2.

[3]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6.

[4]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2.

[5]何乐士.古汉语虚词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6.2.

[6]杨树达.词诠.北京:中华书局, 1954.11.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篇8

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以来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

1. 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 每组两句,着重考查1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 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 所考查虚词可能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范围。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虚词概说]

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文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备考指津]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除了熟练掌握上述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分清虚实

分清虚实,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如介词大都为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比如“用”在“至则无可用”(《黔之驴》)中是“用处”(实)的意思,而在“用心一也”中是“因为”(虚)的意思。再如“绝”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是“横渡”(实)的意思,而在“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中是“非常”(虚)的意思。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的“顾”是其本义“回头看”的意思,是实词(动词);“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是“但、不过”的意思,是虚词(连词,表转折)。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与“用”为互文见义,都是“重用”的义,是动词(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以”,义为“用”,是介词(虚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要仔细加以分辨。

2. 辨清用法

所谓辨清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这些解释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已而”等。当它是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各种不同的关系。

又如“以”字可以作介词,也常用作连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在文中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当它是连词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可以表示几种关系。

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中的“之”作代词;“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欲之南海”(《为学》)中的“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

3. 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另外的用法,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表示凭借,译作“用来……的”;在“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一句中,则表示原因,译作“……的原因”。

4. 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相当于介宾短语“于此”(在这里);“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相当于“之于”的合音。二是“形同而义异”的双音字,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是,“而”是顺承连词。而现代汉语是一个表示结果的连词。另外,文言文用词造句有一定的规律。文言虚词在文中所在位置不同,用法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以+动”的时候,“以”字当连词用,“以+名词、代词”时,“以”当介词用。如2003年考题中“以夸诸戎狄”,“以”在动词“夸”之前,“以”是连词。“乃谴人以财物试之”“以”后面有名词“财物”,“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

[辨析方法]

1. 语境分析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又如2003年高考题12题A项两个“为”字,第二句是课本中的句子考生一般都知道是“被”的意思,考题中的“为”是不是“被”的意思呢?联系上文裴矩“襁褓而孤”,也就是说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父亲,下文又有“及长”,意为“等到他长大了”,他是怎么能够长大的?再看中间的句子,就可知道他是被伯父抚养长大的,这个“为”在这里也是当“被”讲。其它三项都可用此法类推,就可得出正确的判断。

2. 句意推敲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 句位判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5. 语法切入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6. 代入筛选法

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综上所述,在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待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蒿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拟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笃于教子 / 文炳明于听断

B. 称贷于人 / 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 而贷家取息岁倍

D.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以父任为蒿城令 / 以恩济威

B.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县贫,重以旱蝗 / 数年间民食以足

D. 县以民蚕麦偿之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当为代偿 / 公为我献之

B. 吏亦不惮之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 籍其家 / 尔其不忘乃父之志

D. 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 古者丈夫不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众以为不可

B. 夫人有贤行,治家严

C. 同列束手下之

D. 自幼俨如成人

(二)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狐谓狼曰:“羊肉其⑴鲜乎!君其⑵有意,叼其⑶一而啖之,得饱其⑷口福。”狼曰:“其⑸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⑹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⑺无闻邪,其⑻畏主人邪?及其⑼嬉逐,愿为一雪其⑽耻。君其⑾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⑿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参考答案

1. B(B向/给;A在……方面;C可是;D连词,表顺接)

2. C(C因为,表原因/表修饰,不译;A凭;B把;D拿)

3. A(A替、给,引出对象;B代“他”/代“我”;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D助词,与“不得直”组成名词性短语/音节助词)

4. C(C “束手”在文中意为“垂手”之意,可引申为“恭敬”)

(二)⑴表测度,大概⑵表假设,如果⑶指示代词,其中⑷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⑸加强疑问语气,又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⑺⑻两个并用,表选择,是……还是⑼第三人称代词,它们⑽指示代词,那种⑾表期望、要求,可 ⑿表反问,难道。

上一篇:2022年国培计划 初中数学 第二次作业下一篇:牛津大学实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