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画扇面(精选12篇)
课题四:扇面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扇面。
教学目的:
1、通过各种扇面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受扇面不同的`艺术形式,并尝试运用水墨技法作扇面绘制练习。
3、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扇面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的形式。
教学难点: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
教学过程:
一、演示导入:教师出示一把扇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扇子的特征。
(扇形、扇面、图案)
二、你知道扇面还有什么样的图案吗?
三、出示“空白扇”与画有优美山水的扇子?让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把,并让学生说明一下理由。导入课题。
四、欣赏范作: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扇面,并说出原因。
五、进行扇面画练习,最好能够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
六、学生自由练习,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放一些轻音乐,使学生的创作过程充满美的享受。
七、作品展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说出自己的创作感受。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进行点评。
宋代扇面画首数因宫廷绘画繁荣而兴起的以花鸟虫鱼为特色的“富贵”风格, 黄筌是这一画派的代表。及至南宋时期, “野逸”画风盛行, 这一画风的代表是徐熙。生活于西蜀的黄筌同生活于南唐的徐熙两不相接, 曾是地越异国的不同国度, 西蜀南唐灭亡, 北宋建国并设立画院, 使徐熙黄筌在画院初期一起走入了北宋宫廷画院, 并共同奠定了北宋花鸟画成熟的地位, 他们各自成派, 共同引领宋代花鸟画, 对中国花鸟画产生久远的影响。
一、黄筌“富贵式”扇画的历史成就及影响
黄筌, 生于903年, 卒于965年, 今四川成都人, 黄筌17岁即进入宫廷画院, 先后在前蜀、后蜀、北宋任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翰林待诏、翰林图画院主持、如京副使等职, 今有《写生珍禽图》及其儿子的《山鹧棘雀图》流传后世影响极大。黄筌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一生官运亨通。17岁就随同师傅刁光胤一起给前蜀王衍做官, 被赐予朱衣银鱼, 兼都麹院管事, 也就是前蜀宫廷花园的主管, 因为出色的画技备受王衍礼遇。后来孟知祥代前蜀为帝, 黄筌却受宠更重, 升三品服;后孟昶即位, 黄筌依旧升迁全权主管西蜀画院, 升官至宰相, 他是中国历史上因为绘画技艺而做官的先河人物。黄筌画风自西蜀时代就主导了宫廷画院的画风, 北宋一统之后, 黄筌又入宋画院, 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但黄筌心痛西蜀的灭亡, 兼年事已高, 推拒入朝, 由其子黄居寀代入宫廷花园, 黄居寀“深受家传, 不让其父”, “画山石尤胜其父”, 黄居寀极力倡导黄筌画技, 使黄筌画风又主导了北宋画院一百多年。
黄筌自小深爱画画, 天赋极高, 后来师从刁光胤, 习画花鸟, 黄筌对刁光胤的花鸟画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刁光胤的基础上创出全新的风格。黄筌的独特在于画法的独特, 作画时先将欲画之画通过墨笔精细地勾勒出来, 再敷上色彩。其间墨线有可能被色彩遮蔽, 黄筌再用色彩继续勾出, 黄筌的画作浓丽精巧、大气富丽, 所以其技法被后世称为“勾勒添彩”。黄筌的花鸟画从恣意的线条粗勾到精巧的色彩填涂, 通过人物与景物的搭配, 最终氤氲出博大完美的意境, 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黄筌为此做着不懈的尝试, 锐意求“真”, 在一个“真”字上耗费了无数心血[1]。除了师从刁光胤之外, 黄筌还师承孙位, 研习水、龙、人物的画法, 师承李晟钻研山水, 黄筌见贤为师转益多门, 贵在其能够融会贯通, 最终使得黄筌的花鸟画精益求精。黄筌重视花鸟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常常与禽鸟流连相伴, 他笔下的昆虫翎毛手法细致, 形象逼真, 画技工整, 敷色富丽而典雅雍容。
黄筌的成功得益于前辈的精力和智慧, 他是站在“巨人肩上”成功的, 但更离不开黄筌自己的天赋、智慧和心血, 是黄筌的努力使宋代花鸟画作出了冲刺和飞跃, 使之日臻成熟, 最终将花鸟画“推向了写实的高峰”[2]。
在花鸟画之外, 黄筌还工于松树、水、龙、人物及山水的创作, 且对奇花异石、珍禽瑞鸟非常擅长, 画风富丽, 深受宋代贵族宫廷的青睐, 被称为“皇家富贵”。黄筌花鸟引领了宋代宫廷院系绘画, 被尊为花鸟画的评判标准, “黄氏花鸟, 赋色绝佳, 用笔新细, 不着墨迹, 轻色生成, 谓之写生”[3]。
黄筌花鸟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巨大, 它直接左右了后世数个世纪的花鸟画的创作演变。原因有三:一是精妙细致的画感征服了世人;二是精谨慎严的画风为后继者尊崇;三是其独树一帜的绘画成就奠定了宫廷绘画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二、“野逸”式徐熙的扇画特色
徐熙生卒年不详, 出生地也有争议, 一说为金陵人, 即今江苏省南京市人, 另说为钟陵人, 即今江西南昌人。徐熙是江南望族, 心性高雅, 一生不肯入朝为官。他精擅禽鱼花草虫草蔬果之画技, 时常游历草野园圃, 相伴水鸟渊鱼、汀花野竹, 对所睹景物细心观察, 所以他所创作的景物动态逼真, 意趣盎然。徐熙能够别树一帜之处在于他一反唐代以来的敷色晕染, 独创了落墨的技法, 即先将花的蕊萼枝叶用墨写出, 最后敷色。徐熙之于黄筌在宋代绘画史上一居庙堂一寄乡野, 但他们的绘画地位丝毫不遑多让, 徐熙之画同样在中国花鸟画史上举足轻重, 也同样左右着中国后世数个世纪的花鸟画创作与传承。
“徐熙野逸”是画家们对徐熙画风的形象概括。徐熙之野逸是相对于黄筌宫廷画之富贵而言的。其“野逸”之风涵盖两层意思:一为题材。徐熙混迹民间, 或者江湖泛舟, 或坐山野竹荫石几旁, 或者园圃嗅闻花香, 高雅与花同证, 作画更是不随潮流, 其画自然远别于黄筌之宫廷画。但徐熙之画正因此缘由在当时时代并不为世人重视;二是徐熙独创了落墨画法。在《翠微堂记》一书中徐熙自述:“落笔着墨, 未尝凭晕淡敷色淫巧为工。”在《宣和画谱》里也对徐熙的画风予以肯定:“因色晕淡而成画, 今之俗流也, 唯熙独以落墨状花蕊枝条后傅以色。”[1]由此可见, 徐熙扇画相较于黄筌别于简括, 不拘形式, 取意生动, 慎于用色而多于着墨, 色为辅墨为主。其效果在于色不盖墨, 色墨同辉。徐熙虽在宋初宫廷画独占鳌头中一时冷落, 但却备受后世画家推崇。
徐熙野逸的扇面画风源于其优越的家世背景, 比起一般人向往的仕途富贵他更醉意于汀花竹风山林原草, 心态淡雅、立志丹青的徐熙被画家文人们颂为“江南处仕”, 这一切都造就了徐熙的扇面画之思想基础。承袭徐熙画风的宋代画家崔白亦是宋代杰出画家, 其野逸画风更加大胆不羁, 山岭人兽、鬼神道释皆以入画, 放纵简括不失真意, 被称为突破“黄家富贵”独霸宫廷的画家, 其不仅重用墨, 亦开始用笔。
黄筌与徐熙虽然画派有别画风有异, 但却为两种画系特色提供了彼此借鉴、互相提高的参照, 野逸画与富贵画的相互助益促成了宋代扇面画的蓬勃发展, 使宋代扇面画崛起至历史巅峰的高度。
三、黄筌、徐熙轶事、争斗考据
黄筌少年做官, 一生通达, 几乎为官至终, 但他却坚持艺术个性, 坚持绘画规律, 绝不因权力而屈从。在《宣和画谱》中记述:前蜀皇帝王衍诏黄筌同观吴道子的《钟馗》, 王衍认为“吴道子画, 钟馗以右手第二指抉小鬼的眼睛, 虚弱无力, 若改为拇指, 当更显气势”。因此, 命黄筌修改这幅画。
黄筌细加琢磨, 最终却没有在吴道子原画中修改, 而是重新画了一幅献给王衍。王衍很生气, 斥责黄筌不听号令忤逆其意。黄筌解释道:“画幅虽一纸, 却是一世界, 钟馗小鬼、眼神、手势、表情动作都浑然一体, 原画中钟馗的眼神、心意都聚集在第二指, 如果只改手指, 这画就似是而非了。现在重画之作, 形神俱在拇指, 方合陛下意旨。”黄筌一生为画, 交往帝王贵胄及桀骜独尊者众多, 但他从不屈从权贵而违背自己的绘画原则, 黄筌的这种职业精神奠定了他“艺术长青与官场长青”的独立人格, 使他历经诡谲的朝代更迭与政治风波而独善其身, 可谓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徐熙无师承考据, 但其画却自成一家, 其野逸风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民间流传经久不衰。这也与徐熙的品行人格与人生追求宿命相承。
徐熙在南唐时很受后主的欣赏, 这个后主即是历史上有名的诗词大家李煜, 因此他的画在南唐备受推崇, 野史多有李煜同徐熙挑灯共论促膝同榻的逸闻。即使在宋代, 徐熙也享誉极高, 宋太宗见徐熙之画, 惊为“花果之妙, 吾独见有熙, 其余不足论”, 在黄筌画一统北宋的时期, 徐熙依然无法被掩盖, 宋人评论徐熙黄筌“黄筌神而不妙, 赵昌妙而不神, 神妙俱完, 舍熙无矣”, 徐熙被宋代画家们评论为“江南绝笔”。现存的《雏鸽药苗图》、《玉堂富贵图》、《雪竹图》皆为赝品, 非徐熙原作, 但可管窥徐熙画风。
《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说到《徐熙与黄筌》, 西蜀并入北宋, 黄筌及其三个儿子黄居宝、黄居实、黄居寀及其弟弟黄惟亮都跻身北宋宫廷画院, 名盖画林, 领军丹青, 后徐熙来至宫廷花园, 呈图画院。徐熙之画一别诸黄, 不以色赋, 却以墨染, 诸黄之画不见墨迹, 徐熙之作全以墨画, 丹粉浅浅, 却神溢天地。徐熙的画风严重威胁到黄筌的画界领袖地位和威望, 为黄筌所嫉恨, 即所谓“筌恶其轧己”也, 黄筌因此言徐熙之画“粗恶不入格”, 诸黄也对徐熙百般诋毁, 徐熙最终未被北宋宫廷画院录用。徐熙受到排挤、侮辱, 其子深以为愤, 用心模仿诸黄的画风技法, 并搁置其父徐熙的用墨之法, 也用彩色绘画, 后人称为“没骨图”, 其风格、技法直逼诸黄不相上下, 黄筌及其门人再无反驳、诋毁的理由, 徐熙之子及其作品被迫被选入北宋宫廷画院。但后人鉴评, “没骨图”相较徐熙之作气韵相差远矣!
纵观宋代扇面画, “徐、黄”二派主导了整个潮流, 其中黄筌之“富贵”为当世崇尚, 徐熙野逸在后世民间不朽流芳。黄筌以“富贵”得享时流, 徐熙因野逸淡薄而雅明千古。宋代徐黄扇面画成为明代扇面艺术的标范, 我国清代虽然表现出扇面画的多元发展, 但扇面画艺术风格更重于宋代徐黄画风。扇面画是一种博大的绘画艺术, 就其画面题材有扇面花鸟画、扇面山水画、扇面虫鱼、扇面人物等等不一而足, 其制作构图更是学问颇深, 在此由于篇幅所限, 有待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扇子史画[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5.
[2]沈从文.野人献曝光[M].北京出版社, 2005.
天气渐热,纸扇走俏。最近一年,纸扇身价大涨,“精品”的价格涨幅至少在50%以上,而与之对应的是扇面画也正在不断升温。作为书画的一种特殊形式,扇面书画以其有着祛暑实用意义的特殊载体逐渐风行起来。扇面画到底有多大收藏价值?有藏家介绍,近十年,扇画的价格涨了不止10倍。
稀缺“潜力股”
书画收藏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说法: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扇面收藏长久以来处于传统书画配角地位。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借国内艺术品市场复苏之势,更多理性的收藏家将目光转向了扇面这一具备升值潜力且未被充分关注的门类,致使扇面收藏逐渐浮出水面,不仅一般书画拍卖会少不了扇面的身影,而且京、沪众多拍卖公司在春秋两大拍中还推出扇面画专场。而扇面画的“稀缺”潜力,使得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在近几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拍出了高价,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追捧。
书画扇集实用、工艺与艺术于一体。上至帝王仕宦、下至庶民百姓,都可拥有不同水平的书画扇,是欣赏层面最为广泛的艺术品之一。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宋代团扇书画和明清的折扇书画堪称书画扇巅峰。著名书画家几乎都创作书画折扇,此风气一直盛行到清末。
扇面书画与卷轴书画相比,虽不及卷轴书画宏大精深,但却有着更为浓厚的装饰意趣。
“很多大画家能画大画,但却未必画得了小幅扇画。”一位画家介绍。扇画要求一次性完成,中间不能停笔;由于尺幅限制,在扇上绘画要求画家对线条、墨色和构图进行精心设计,胸有成“扇”时,方能落笔;再加上有的材料如色纸、金笺等对落墨、设色要求较高,画家往往难于掌握,所以一般书画家不敢随意尝试。
因此,在收藏界素有“扇面一尺算两尺”之说。同一位画家,同样是花鸟画,一张扇面通常比一开册页的价格要高一倍以上。
尽管近几年扇面在艺术品拍卖中获得超高成交率,但有关专家认为,扇面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价值,存世的历代名家扇面有限,因而仍有很大升值空间。明代之前扇面,无论名头大小都非常珍贵。明清书画名家的扇面留存于世的数量也极为稀少,精品更是凤毛麟角。在扇面市场尚未成熟之时,能够收藏到明清扇面固然是最佳选择,不过,从长远看,选择近现代名家的精品收藏,也会在投资上获得意想不到的高收益。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书画市场的回温和成熟,越来越多理性投资者及收藏家关注度的提高,扇面的行情还将会进一步攀升。
行情一路上涨
全国市场的扇画行情近年水涨船高。2003年,北京某拍卖会上,清代王鉴的《云壑松阴图》扇面,估价仅8万~15万元,终以77万元成交;2004年在上海,6把元代人物团扇以2420万元的高价成交。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而2010年,北京华辰吴昌硕红梅书法成扇成交价达67万元、嘉德的傅抱石前赤壁赋成扇更高达100万元。
时至今日,收藏家拍卖到的年代最久远的扇面是于2010北京保利春拍的南宋画家夏 的《松岩静课图》、马麟的《茉莉舒芳图》、叶肖岩的《苔矶独钓图》,三幅扇面均以336万元成交。创下历史最高价格纪录的扇面则是以2420万元成交2004年上海崇源秋拍的刘贯道《人物故实图册》(元代人物团扇画六开)。
虽然书画扇价格一路上涨,但据多位藏家分析还有上涨空间。资深收藏家张迪分析,以王原祁扇画为例,其成交价为66万元,但与其山水书画作品近100万元/平方尺的价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张大千的一幅立轴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而他的扇画不过数万元。价格差距证明了书画扇收藏仍有较大升值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吴昌硕、王雪涛、陈少梅、关山月、陆俨少、陈半丁、唐云、朱屺瞻、程十发、黎雄才、谢稚柳、溥心畲、启功等名家都是画扇面高手,也都有扇面佳作流传于世,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玩扇子有讲究
书画扇首先要看品相,其次看是否名家作品,再看是否精品。书画扇的鉴赏主要分3个方面:扇骨、书画、扇面。
一般认为,书画扇“新不如旧”,一定要藏旧品。但如果单纯的收藏,主要是从艺术角度出发,带有投资性的收藏则可以考虑新书画扇,因为新名家的可信度相对较高,而且有长远的升值空间。
玩扇子的讲究很多,比如拿扇,手要洗净;开扇,应该轻轻用手指捻开,有的人为求潇洒,拿着折扇用力一甩,这样很容易让扇子受损。扇子放在桌上应该大扇骨朝桌面,这样不至于磨损扇面。收藏扇子应该注意防霉、防潮、防火、防蛀等,另外,收藏的折扇扇面一定要完整洁净,上面书画清晰,墨彩妍润,如稍有残损、变污、霉斑、水渍,收藏价值便会大打折扣。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可以请裱画师将扇面揭下进行修补,重裱成扇面画页,以便珍藏。
扇子的种类不断发展变化,依其材质及制作工艺之不同,有竹编扇、羽扇、葵扇、骨扇、蒲扇、麦秆扇、槟榔扇、象牙扇、檀香扇等之分。而团扇及折扇扇面最适合书画家进行创作,扇面上那精美的书画作品及扇骨的材质美、制作的工艺美,早已使扇子由实用品成为艺术品了。
一、团扇
团扇亦称纨扇。团扇之名得于其形,纨扇之名得于材质。扇柄:多以竹为材。长柄者不能自扇,旧时由侍从为主人扇用;短柄者为侍从所用。
扇托:其形多取吉祥之意,有桃、元宝、双钱、蝙蝠等形。扇头:其柄多为紫檀、乌木、鸡翅木等上等硬木材质,有的在扇头上还镶嵌有玛瑙、翡翠、象牙等珠宝以为装饰。
(二)折扇
折扇由扇面、扇骨两部分构成,以扇钉为轴、扇坠为饰。扇骨的两侧板,面宽厚者称“大骨”;内较薄者多为竹骨,—半穿人扇面夹层孔隙中。因其有弹性,略能弯曲,才能穿入扇面中间。硬木刚而易折,不太适合做小骨穿扇面。扇子的股数有单数、双数两种,奇数称“单”,偶数称“双”。有九、十四、十六、十七或二十几股不等。现在市场上所售“九寸”、“一尺”、“尺二”规格系指大骨长度。股数愈多,一般其扇面展开角度愈接近180度。
扇面:折扇扇面多以纸料为主,亦有以绢和夹纱制成者。有“画面”扇,生产成品时扇面上已有印制或手绘(写)的书画。书画家须购置“素面”扇才能创作。所谓“素面”,非指白色,乃是扇面中无字画之意。“素面”除白色外,尚有鸦青色、仿旧色、金银色、黑色等多种。有色扇面中,以金色面最讲究,泛称金笺面。白素面纸,是扇面画中应用最广的品种,多以皮纸、连史纸裱成。正面用净皮宣裱,制作工艺复杂。老矾面具有熟宣效果,工写兼宜。近来绍兴扇厂生产有生宣纸扇面,两面中有一面为生宣纸裱成,宜于作写意画,易发墨韵、水味。但因其纸松软,插扇骨易裂,应于扇面下缘加厚、加固,才不易破损。扇骨:明代以来,折扇盛行于世,书画名家多以扇面画为其所好,使扇画艺术日臻完美。而扇骨的用材及制作工艺亦“水涨船高”,愈制作其工艺水平愈趋精美。不仅扇面画为人们所珍爱,扇骨也受到收藏家之青睐。
竹质扇骨:几乎所有竹子品种均有使用,如斑竹、棕竹、湘妃竹、梅篆竹、桃丝竹、芝麻竹、佛肚竹等。
木质扇骨:初始用松、桧,后紫檀、檀香、乌木、黄杨、楠木、鸡翅木等优质木材均被采用。
其他扇骨:如象牙、兽骨、牛角、玳瑁、金银铜等。
制作工艺:有雕花、嵌螺钿、雕漆、烫花、手绘等技巧。明清以后,扇骨雕刻名家辈出,致使有扇骨价值超过扇面价值的现象,因而好的扇骨亦成为收藏家孜孜以求的宝玩。
(三)扇面的图幅形式
首先,介绍一下折扇的图幅形式。
1、传统型。常见的折扇扇骨长度为九寸或九寸五分,大骨二,小骨十四,合起来为十六“档”,扇面展开呈 140度角。如刘维民的《西域秋色图》。这种扇面较之180度角扇面易于安排构图,扇起来也舒服省力,故清代至民国流行甚广。现在有二十“档”以上者,展开扇面已接近或成为180度角,亦是一种形式。如韩拓之的《寒空一片月》。至于超大型成扇,多作观赏和室内装饰悬挂之物,适合制作较大幅书画作品。
2、变形型。变形型折扇扇面是在折扇扇面图幅形式的基础上加以变异而成,多为画家根据创作需要自行剪制图形,其图幅形式一般不能插入扇骨,已失去了扇子的实用功能,强调了构图的装饰审美功能,亦可称为异形折扇扇面。如巨潮的《女童牧羊》、程翔字的《松泉山亭图》。
团扇的图幅形式。
正圆形图式,虽可归入团扇内,但也有“圆光”之称,亦可为一种独立的图幅形式。传统的团扇常常是那种“方不应矩、圆不中规”的接近圆形或方形的形状。
1、圆角内凹式:接近方形,四角略圆,有腰。
2、古镜式:两侧圆,上下略呈平势。如何丽的《青苹果》。
3、斗式:早上大下小的梯形,四角略具圆势,无腰。如尤德民的《溪山欲雨》。
4、苹果式:两侧边圆,上下边的中部有向内凹的弧形,看上去像个苹果的形状。
团扇的扇面形式除了上一讲介绍的圆角内凹式、古镜式、斗式、苹果式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
1、正方圆角式:四边相等,四角皆圆。
2、长枣式:竖长方形,但四角皆圆。如潘小明的《荷阴游鱼》。
3、古罐式:呈正梯形,上下底边圆中呈平势状,若古瓷罐,故名。
4、长方圆角式:是在长方形基础上略将四角裁圆的一种图式。如谢大川(仁一)的《荷塘趣事》。
5、鱼缸式:上下边平,两侧圆,其上边略宽于下边,状如玻璃鱼缸,故名。
扇面绘制的准备。
首先,介绍一下扇.面的裁剪与展平。
扇面画绘制既可以在专业商店购买成扇或扇面,也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自行裁剪制作。
团扇的裁剪:在前面已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形式。其裁剪方法,一般是按自己创作的需要,先将宣纸(或绢)裁成大小合宜的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然后再以横向、纵向中轴线对折后,将四角裁圆即可。折扇的裁剪:一般是先将宣纸(或绢)裁成长方形。为避免浪费,在长方形纸底边大致找出中点后,应估计所需角度,使纵边之一边压住另一边,让纸余出一部分,以避免裁成180度角的扇面(不易构图)。然后反复对折,直至成一上大下小之窄锥形后,再上下各剪裁一刀。俟打开扇面后,剪去两侧多余部分,即成。如剪呈180度扇面,可不考虑两侧多余部分,以底边中点为准,对折到合适程度后,即可上下各一剪剪成。需要注意的是,剪裁的角度应与圆锥形的纵向中轴线呈垂直角度,这样才不至于在展开扇面后出现明显的锯齿形。通过用废报纸做剪裁练习,很快即可掌握。
折扇的扇面配有扇骨,插好则为成扇。画时须卸下扇骨(两侧一般与大骨未粘合固定),展平后再画。如不展平,状如瓦楞,是无法进行绘制的。以下几种展平方法,可供读者参考:
1、熨烫法
在扇面上衬薄布或报纸(无字纸更佳)熨烫,直至平整为止。
2、水湿法
将未展开的折扇面平放于画案上,以干净的毛笔蘸少量清水,侧锋接触折痕处,让所有折痕均匀沾上清水。忌蘸水过多(若水流入扇面内,易凹凸不平)。然后反过来如法炮制。稍后,轻轻拉展扇面,再垫上干净纸,用手压平,即可作画。
圆压法
先将扇面拉开,用瓷碗的圆肚部分沿折痕逐条擦压。压完一面,再压另一面,即可展平。
4、图钉固定法
使用图钉固定法,最易平展。需先制作一个有木条框架的图板,宽度为70厘米至80厘米,高度为50厘米,厚度一般在2厘米左右。固定前,先将扇面拉平展开,找出扇面的纵向中轴线,上下以图钉圆帽的半边压住扇面边。钉人图板时,钉尖贴扇边按下,然后左右对应延伸钉压9边钉边用手拂平纸面,直至四边固定为止。如画工笔扇面,此法为佳。(二)扇面的插装
单面扇面,只能裱片或装镜框欣赏。如系成扇,画好并插装好,就不仅有欣赏价值,还可以适时扇用。
插装扇面:画好的扇面,展开时无法插入扇骨,仍需先用细绳或皮筋轻捆扇面宽端,将两大扇骨放下,握住小骨并弯曲,自左而右,按扇面空隙逐股插入。每股尖端只能插入孔隙约1厘米左右。待所有小骨全部插入、不借位时,合拢大骨朝上并齐,捏住扇面中部,再轻轻把整个扇面往扇骨下按送即可。如再需固定,可用糨糊或乳胶粘牢两侧大骨。也有不固定两边的,以便卸下扇面装镜框用。(三)扇面绘制的工具材料
有了扇面及固定扇面的图板后,再准备作画用的毛笔、墨汁、颜料等,即可进行绘制了。
1、毛笔: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各一支,备渲染用;硬毫勾线笔一支,备勾线用;狼毫兰竹笔一支,备画竹叶、兰草等用;羊毫或兼毫小提笔一支,备点花瓣等用;羊毛小号底纹刷6支,备刷底色用。
2、墨汁:一得阁墨汁、曹素功墨汁、天津书画墨汁均可。如画工笔,可再讲究些,可用上好油烟墨在石砚中自研墨汁。
3、颜料:上海、天津产的锡管装中国画颜料,或江浙产的块状、膏状颜料都可。水彩、水粉、丙烯等颜料亦可根据画面需要灵活选用。
扇画构图。
扇面构图,因一般画面较小,故需惨淡经营。如宋人团扇中的《百子嬉春图》、《耕获图》、《春游晚归图》等,画面人物众多,又有花木、建筑及其他环境道具,若无妥善布局,是很难取得这样好的艺术效果的。又如陈少梅的《西园雅集图》,在小小图幅中,画家画了12个人,情态各异。竹林清溪,松柏成荫,景色深远,其场面之宏大,亥画之精微、生动,决不亚于一帧巨幅创作,足见少梅先生在经营位置上的高超本领。一)扇面的构图法式
1、传统的画形留白法
素白扇面一般只画物象,底色留白即可。中国画中的黑,即指有色、有墨处;白即指白地子、无画的空白处。“计白当黑”就是要将画中的白如同画中的黑—样精心布置安排。落墨处是黑,着眼处却在白。空白也是不可忽视的构图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应该作为形式美的因素引入至画面的结构中去。物象与空白是虚实相生的关系。空白可以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画一飞鸟落于枝头,空白即是天空;画两三条游鱼、几棵水草,空白即是水。这里的天与水虽未着—笔,却留给欣赏者充分联想的余地。
2、满着色构图
满着色构图一般将物象及背景皆着色,不留或少留空白。这种构图给人以饱满充实的感觉。例如我画的《双栖图》,为渲染月色,背景皆着淡墨,以增强幽远朦胧之感。
画外引入法
这种构图形式在花鸟画扇面中运用较多,与“折枝法”相近。“画外引入法”多由画的外围向内引入一枝或几枝花枝,给人“画外有画”的感觉。例如吕冰的《牡丹蜻蜓》,右下角从画外引入一枝老枝吐出新葩;左侧自下而上,未露枝干,又以叶托出两朵牡丹,构图新颖别致。
所谓“折枝法”,是指在画花卉时,只画一二折枝,好似折下的花枝未插入花瓶的情景。清代画家李方膺有“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唯有两三枝”的诗句,而“折枝花”恰能表现这种诗意。
“折枝法”在构图中一般不令花枝的底部或梢头冲出画面,以保持画面的完整性。
集锦法与书画合壁法
集锦法是扇面构图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一幅扇面中划分几部分(多为不等分),分别由不同作者作画,但并不是合作一幅完整的扇面,而是每部分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故称集锦画。例如由尤德民、潘小明、谢大川、樊文智创作的《花鸟集锦扇面》即是集锦法构图。
书画合壁法,多用于团扇。在接近圆形的团扇中,以扇柄延长的中轴线为界,一半为画,另一半为书法。书与画相互映衬,加强了扇面的“书卷气”和形式美感。例如高成的《野凫图》即是一例。野鸭画在团扇的中部,略偏右下;文字题款占据画面一半以上的面积,分左上、右下两部分组成,使野鸭好像在草丛中,给画面平添了另有一番情致,也增加了“书卷气”。
扇画的透视处理
1、透视水平处理法
画山水、人物折扇时,安排景物不考虑扇面弧度及扇骨的辐射状,画中山石树木均垂直向上,远水坡岸保持水平,如同山水画的“平远法”,这种方法即透视水平处理法。这种处理给人以视觉上的平稳感、真实感。多数扇面是采取这种水平透视法。例如:清石涛的折扇画《溪山策杖图》,近水、远坡及远岸均是水平线。此水平线与该扇面的垂直中,轴线呈垂直关系。
辐射弧线处理法
因折扇的扇骨在展开后呈辐射状,其折痕也自然显现在画面中。作者在描绘景物时,不必拘泥于自然,将远山、近水、坡岸等画成绝对的水平线,而是可以依扇面弧度随形就势、灵活处理,从视觉上也会感到和谐统一。例如:清龚贤的《山亭溪树图》(见图二),将近景及中景石坡适当做弧形处理,近景的六七棵树中,有两棵作交叉状,而其余五棵均做了与扇骨折痕相一致的辐射状处理。至于远景坡岸与扇面上缘的弧线相一致就更明显了。这种景物的构图安排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均衡与造险
均衡是绘画构图的一种艺术手法,目的是为了使画面中的景物取得既灵活生动又平衡稳定的效果。这种构图分为对称式平衡与不对称式平衡两种。对称式平衡如同天平两侧摆上了同等的砝码,它给人的视觉印象虽然平衡稳定,却缺少生动活泼感,在装饰性绘画中多用之。均衡,是不对称式的平衡。在画面中布置安排物象,应考虑符合力学、视觉心理学的原理。物象的形态、大小、分量、动静、色彩等,都会成为取得均衡的条件。如何巧妙地协调这些因素,变不平衡为平衡,也是扇面画构图取得成功的关键。
构图欲打破常格,须能造险,即制造不平衡。于不宜落笔处落笔,下笔看似“死局”,而能令其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方为佳构。兵法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即利用相犯,以去其平;用其生拗、不近人情处,以求其险,从而使画面构图非同凡响;既能造险,又须能破险。能化险为夷、化奇为平,达到“至平之中,至奇出焉”,这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什么是造险?就是在布置物象时,打破一般的均衡感,力求动势强烈、重心偏移,有大厦将倾之势。造险是令势张,破险是令势敛。在制造不平衡的格局后,要通过撑持、阻挡、牵引、开合、呼应等艺术手法取得新的平衡,即是破险。例如笔者所作《韵绝香仍绝》(见图三)扇画中,起笔时先在画面中心正前方及偏左处画了两块石头,画面主要部位似有堵塞之感。但右侧画一丛水仙,左侧石上置一水鸟与水仙顾盼呼应,便使画面打破了僵局,建立了平衡。
扇画的色彩特点。
扇画色彩处理包括了中国画的全部色彩理论的运用,即“意象色彩观”。“随类赋彩”要求色彩运用既尊重客观真实,又要“意足不求颜色似”。“赋彩”之“赋”,就有主观赋予物象色彩的意义。中国画色彩的非再现性、重表现性的特点是极为鲜明的。其色彩特点有以下几点:(一)色调分明,彩色相和
色调,即一幅画色彩的主要倾向,由一色或几色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总和。以主色统帅整体,其他辅色配合,而达到统一的总体色彩效果,如张巨鸿的《荷韵》(见图)。传统画论中有“五彩彰施,必有主色,以一色为主”的论述。清人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彩色相和,和则神气生动,否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色彩和谐,是指画家能艺术地处理画面中各色之间的关系,做到画面色彩的统一与和谐,不生不火、不晦暗、不艳俗,典雅清新,富有色彩的魅力。扇画虽为小幅,但也应注意避免“小幅气色过重,则晦滞有余而清晰不足”(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冬天到了,们班开展了晒太阳的一系列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们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时候都要晒太阳,小朋友有的时候会问:“为什么晒太阳就会变得暖和呢?”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能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内容与要求:
1、感受冬天天,尝试剪圆形的图案
2、尝试绘画短和直的线条。材料与环境创设:
剪刀、胶水、蜡笔、白纸 过程与指导:
一、讨论冬天怎么样才能温暖 师:“冬天的时候们会感觉怎么样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们变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调”“晒太阳”
二、幼儿实践 师:“那让们一起来画太阳,把们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师示范,要求:
1、延着黑线剪
2、胶水宝宝用完放在桌子中间,画完后把盖子盖好。
三、讨论结束
活动准备:
1、黑颜色的纸人手一份,棉签每人两根,白色水粉每组两盘。
2、湿抹布一块。
3、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们说一说冬天都有什么景象呢?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冬天天气很冷,天空中下起了雪花,小朋友你们喜欢雪花吗?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到来了什么。
二欣赏雪花,教师讲解并示范画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观察。
(2)教师讲解画。
教师:老师将这片雪花画在了纸上,小朋友猜一猜我用什么画的。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画画工具。
教师出示棉签引起幼儿的兴趣。
(3)教师边画边讲解。
教师:小朋友用一根棉签轻轻地蘸上白颜色的水粉,在画上画一个叉,在叉的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一个六个角的图形;再蘸颜色在六个角上画上小圆或一条条短横线。这样,一朵美丽的雪花就画好了。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放有白颜色的颜料、棉签和抹布。
(4)幼儿操作
在幼儿操作时教师来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棉签画出许多的雪花,六角形的花可有变化,把整张纸都画满。提醒幼儿颜色未干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摸画面。
三欣赏并展示幼儿作品
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今天小朋友用棉签画了雪花,回家以后你们可以用棉签画别的东西
活动目的:
1、学会使用棉签做画用。棉签画叉,中间横一条线,画出雪花的六个角,再通过装饰画成小雪花
2、能大胆地用棉签画出大小不同的雪花。
铁铺中心校 孙富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
2、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
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 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教学难点:
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展示魔幻气味盒(香水、风油精)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气味盒,找两位同学闭上眼睛闻一闻,用语言形容一下,最后看看那幅画比较适合你闻到的气味。
2、板书课题《画嗅觉》
气味是我们用鼻子闻的,叫嗅觉。通过这两幅画我们知道原来气味是可以画出来的,就像我们三年级学的感受声音一样。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画嗅觉。
二、新授
1、作品欣赏
色彩非常神奇,不仅可以表现出我们看到的物象,而且可以表现出我们用鼻子闻到的无形的气味。仔细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色彩小知识。
3、小组活动
讨论:你准备了什么?联想到什么色彩?为什么?
三、教师示范、学生制作
1、中药的气味
由于人们生活经历、性格等的不同,对气味的印象、感受也不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中药的那种苦涩的味道。下面老师来用色彩表现一下。
2、小组讨论: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味道?准备怎样表现?
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品展示,结束课堂
师: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用摄像机把太阳拍下来,小朋友注意看,看看太阳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播放动画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师:你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幼儿: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会发光的。
师:嗯真棒!冬天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到外面晒太阳,你们想想太阳照在身上感觉是什么样的?
幼: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
师:真棒!我请一个小朋友完整地说说太阳长什么样。看看谁坐得最漂亮!炀扬小朋友,你来说说。
董浩宇: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会发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看到幼儿能较完整地表达出太阳的基本特征,我以为这一下幼儿应该能正确地画出太阳吧。
于是我继续往下提问。
师:你们喜欢太阳公公吗?
幼:喜欢。
师:那你们想不想帮太阳公公打扮得更漂亮点呢?
幼:想。
教师示范、讲解画法并提出要求后幼儿开始作画,观察时,我发现许多幼儿在纸上画了好几个小圆圈,询问时幼儿说是太阳。
二、分析:
盘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而且盘子也被人们做成了精美的工艺品,摆在家里、挂在墙上,来扮靓我们的生活空间。我班通过本次主题活动《盖房子》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房子、古厝、有特色的房子等,幼儿对房子的世界较熟悉,因此我将我们的主题融入此次活动,以纸盘子为载体,引导幼儿将颜色和形状巧妙融合以房子为主题进行创作绘画,能使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的特色,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与主题相仿的图案来装饰盘子。
2、通过对各种房子的认识,大胆的用线描和色彩来装饰。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对各种各样房子的认识。
2、圆形盘子若干、水彩笔、盘子装饰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了解盘子
(一)教师出示盘子(无图案)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物品,你们来瞧一瞧!它有什么用呢?(幼儿介绍)。
师:在生活中盘子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有很多的作用,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但是盘子的作用不仅只有这些,我们来看一看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二)教师出示图片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各种各样的盘子吧!(幼儿欣赏图片)
师:欣赏完这些图片,谁能来说说盘子除了可以放东西还可以用来做什么?(装饰、做装饰品等)
教师小结:盘子可以变成装饰品,摆在我们的家里,挂在墙上来装饰我们的房子。
二、学习制作方法
(一)教师出示盘子(有图案)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图案丰富、漂亮的盘子吗?我们也来画一个漂亮的盘子当装饰品吧!
(二)提出装饰主题、讲解绘画过程
1、提出主题
师:之前我们认识了许多漂亮的房子,有古厝、有城堡、有高楼大厦、有名胜古迹、还有非常有趣的奇怪的房子。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将你喜欢的房子画在我们的盘子上。你可以来当一名小设计师,画出你心目中的房子!
2、教师提出要求
(1)首先找出中心点,设计你想要画的房子,然后再装饰边缘。
(2)装饰四周的时候要注意图案、线条的对称。
(3)线与线之间可以用间的的几何图形来装饰,例如三角形、圆形等。
三、分发纸盘子,教师辅导幼儿动手制作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把各种各样的房子搬到我们的盘子上,开始来画我们的装饰品吧!
四、展示欣赏幼儿作品。
师:这么多漂亮的盘子,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盘子上设计了什么房子,你还用了什么线条来装饰我们的盘子呢?(幼儿介绍)
教学反思:
美工活动《有趣的盘子》,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要求,结合活动内容以及我班幼儿自身特点,我把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运用线条、图形进行有规律地装饰盘子。
2、体验装饰画的线条美与规律美。
3、养成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创作习惯。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比较积极,都很投入的在装饰自己的盘子瓶,而且有的孩子还创造性的做出了与老师不一样的形状,还有的幼儿做出了娃娃的脸来,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孩子想象力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是孩子启发了我,是他们的作品提醒了我,我很惭愧自己没有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是作为教师用的范例“盘子”做的比较小,课后经过老教师的指导,我知道出示的盘子一定要大,可以从点、面、线等方面来启发幼儿。我自己经过反思,还发现有一个不足之处,《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那么,作为一次装饰盘子的活动,我想幼儿的装饰兴趣会更浓厚。同时,在装饰主题上,如果教师给出几个装饰的主题,如海底世界、秋天的图画等等,那么幼儿创造性思维会被激发,定能装饰出内容更为丰富的作品来。
1尝试用多种工具将黄豆从大米中分离出来。
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将黄豆从大米中分离出来,是快捷方便的工具。
3能运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推测和实验结果,对探究活动感趣活动打算:
黑板纪录表,幼儿标记贴,五个澡盆,内放大米和黄豆,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桶人手一份,透明杯子5个
活动过程:
1以厨师阿姨遇到的问题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究的爱好师:厨师阿姨今天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把黄豆和大米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谁来想一想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帮阿姨将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激励幼儿大胆设想和表达)
2幼儿根据工具进行推测并进行记录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打算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呀?(出示工具)请你猜一猜,这些工具中哪一种能最快最方便地把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呢?(激励幼儿大胆推测讲述)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方便,就把自己的小标记贴到这种工具的下面。(幼儿记录自己的推测)
3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师:究竟哪种工具又快又方便呢?老师要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来试一试。注重每一种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过了再找出最快最方便的那一种,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这一行的工具下面。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注重提醒幼儿每种工具都要尝试,最后再记录结果。重点观察指导幼儿使用漏勺,探究用法)
4结合记录表集体讨论,发明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将黄豆和大米分开师:刚才,我们用了各种工具来分黄豆。试过以后,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方便?为什么漏勺能很快地把黄豆分出来,而且看不见一粒米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使用漏勺的?(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讲解漏勺的使用方法)师小结:原来,漏勺上有许多的洞眼,当我们用漏勺去盛米和黄豆时,米就会从洞眼中漏下去,勺子里只留下了黄豆。当漏勺中盛了米和黄豆时,我门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晃动,就能让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来了。所以,漏勺是我们今天分黄豆最有用的工具。
.学习欣赏国画,发展艺术欣赏能力。
.对国画的工具和画法感兴趣,尝试画国画,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一缸金鱼。
.以金鱼为题材的国画若干张。
.宣纸、毛笔、国画颜料。
活动过程
1. 出示一缸金鱼,请幼儿观察游来游去的金鱼,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势。
2. 请幼儿对比欣赏以金鱼为题材的国画,以及其他画法的金鱼图,感受国画的独特美,激发幼儿对国画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 出示宣纸、毛笔、国画颜料,向幼儿介绍画国画的用具、握笔姿势等。
4. 请幼儿以金鱼为题材创作一幅国画。老师可先示范作画,提醒幼儿注意金鱼的外形特征:
. 金鱼是什么颜色?
. 金鱼的眼睛像什么?它的身体像什么?尾巴又像什么?
之后,可鼓励幼儿继续画出更多的金鱼及其他装饰物。
5. 绘画完成后,请幼儿互相交换作品欣赏。
活动评价
.乐于欣赏国画。
.乐于画国画,并能画出金鱼的主要特征。
备注
活动建议:
.欣赏——用各种主题的国画布置活动室,给幼儿创造一个感受欣赏的环境。
.探究国画用具和画法——在美工区投放画国画的用具, 引导幼儿画国画。逐渐体会调色、用色、运笔等方面对绘画效果的影响。
活动领域:艺术
适宜对象:中班
学情分析《《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葡萄,葡萄不仅有营养,而且长的也很好看,有一次回家,我那个上大班的小侄女在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儿歌,我突然来了灵感,可以将这首儿歌改编一下呀,于是有了这个综合活动设计的出炉。
活动目标
1.在音乐的韵律中,小朋友能够大胆的用圆圈或曲线表现出一串葡萄的整体造型 2.在听故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在大胆的表现葡萄的造型的过程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葡萄树图片,黄鹂鸟图片,蜗牛图片各一张,蜗牛头饰一个,带葡萄叶的葡萄藤半成品若干,各种葡萄图片若干,水彩笔若干。
2.经验准备:曾经听过甚至会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要讲一个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你们可要听好了。从前呀,有一颗很大很大的葡萄树(呈现葡萄树图片),这颗葡萄树结的葡萄又大又甜(呈现葡萄图片),小朋友,你们看,现在春天来啦,许多树木都发芽了,这颗很大很大的葡萄树也发出了小嫩芽。有一天呀,一只蜗牛(呈现蜗牛图片)背着她的小房子慢慢地往葡萄树上爬呀爬呀,这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笑声,蜗牛抬头一看,原来葡萄树上有两只黄鹂鸟在嘲笑她呢(呈现黄鹂鸟图片),黄鹂鸟笑嘻嘻的说:“蜗牛老兄啊,葡萄树才刚发芽,你怎么就开始往上爬呀?”“哈哈哈„„”蜗牛接着说:“黄鹂老兄呀,你别笑话我了,等我爬上去的时候,葡萄呀,就成熟了。”黄鹂鸟一听,笑的就更起劲了。教师:“小朋友,故事讲完了,那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黄鹂鸟为什么要笑话蜗牛呢?”(孩子们自由回答)教师:“小朋友们,为了不让黄鹂鸟嘲笑蜗牛,我们该怎么办呢?(让小朋友们自由猜想,讨论,自由回答)教师:“小朋友们的方法都很好,不过呀,老师呀,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可以用一支神奇的笔造一串葡萄送给蜗牛呀。“
(二)教师指导幼儿画葡萄
为了能够让幼儿顺利的画出葡萄,教师可先在语言上给予一些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都见吃葡萄吗? 幼儿:“吃过”。教师:“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呀,它有什麽特点呀?” 幼儿:“圆的”。“红颜色的”。“透明的”。”青的”„„ 教师:葡萄的外形呢?
幼儿:上面宽一点,下面窄一点 教师:“很好,小朋友们说的真棒,老师这边呀,收集了好多种类的葡萄图片,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吧。“好了,葡萄欣赏玩了,那小朋友们抓紧时间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葡萄吧,记住,一定要画出一串呦,这样蜗牛才能吃的更多,画好后,顺便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将事先准备好的半成品发给每个儿童)。注:在小朋友画画的过程中,背景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起。
教师来回巡视,观看小朋友们画的葡萄,并给不太会画的小朋友一些指导。(三)葡萄展览
【美术画扇面】推荐阅读:
小班美术:画太阳10-23
工艺美术画10-30
中班美术画蜗牛教案06-19
初中生美术创作画06-02
六年级美术考试画什么06-16
小班美术拓印画螃蟹教案09-09
八年级美术画故事教案10-27
大班美术教案-图形想象画05-31
关于画树叶的美术教案09-30
小学美术课《画自己》教学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