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精选8篇)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篇1

丰县人大常委会 刘 波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矛盾时,最为集中的话题之一便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焦点便是农民增收难。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我县同样也面临着农民增收难的困惑,因此,找准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制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时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与人大相关委室同志先后到赵庄、欢口、师寨、孙楼等镇进行调研,分别采取了入户调查、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县农民增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民增收基本情况

根据今年夏秋两季形势初步分析,全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态势呈现“四增一平”,即:家庭经营收入增、劳务与工资性收入增、转移性收入增、财产性收入增,农民负担平。今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5.6元,同比增加694.2元,增长13.6%,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收360.2元,劳务输入增收140.2元,转移性收入增收72元,财产性收入增收121.8 元。其增收特点为: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势强劲。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23.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0.2元,增长9.45%,对今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0.19%;二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549.2元,增加193.8元,增长52.75%,是今年农民收入各项收入中增速最快的项目;三是家庭经营收入中牧业收入增速加快。今年牧业人均收入增加131元。增长29.57%,增速较快。取得如此成效,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深化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农业促增收。今年,全县夏粮作物面积55万亩,单产382公斤,总产21.01万吨,因单产比去年同期增加24公斤,价格较去年收购价格上升3分,总收入增加1980万元,人均增收20元,大(苔)蒜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苔蒜2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亩收益2088元,总效益4.17亿元,比去年增收2976万元,人均增收31元。设施菜总面积为1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总效益达8.6亿元,总收入较去年增加6336万元,人均增收66元,大蒜因价格下降和出售困难等原因,亩均减收200元,人均减收49元。黄皮洋葱种植13万亩,每公斤收购0.55元,种植业共计增收159.4元。

(二)突出规模养殖做强畜禽产业促增收。今年,我县坚持以发展养殖专业村、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场)为重点,积极抓好产业化建设、标准化建设等综合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整体运行质量的全面提高,全县猪、牛、羊、禽、兔饲养量分别达到78.5万头、2.6万头、180万只、2206.6万羽、32.2万只。今年1—11月份,畜禽养殖效益持续看好。今年各种畜禽产品共实现产值6.77亿元,综合价格因素,总收入增加1.27亿元,人均增收131元。特别是种鸭发展势头强劲,现存栏突破70万只,稳居全国种鸭养殖第一县。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增长。充分利用省、市帮扶的机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搞劳务输出,狠抓工资性收入,今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8.7万人,劳务收入17.1亿元,比去年增加1.36亿元,人均增收140.2元。

(四)财产性收入比重增大。随着今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扩大1.31万亩,10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8500亩,亩均承包费400—600元,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发放约1.1亿元,利息税的降低等因素。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增收121.8元。

(五)转移性收入逐年增长。今年粮食直补面积为102.23万亩,每亩补贴62元,比上年增加32元,总额6338.26万元,水稻补贴10.22万亩,每亩84元,总计补贴204.4万元,农机补贴810台,共补贴资金500万元,人均增收72元。

(六)积极引导农民推行土地流转,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一些镇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实行合作社或企业承包土地规模经营,农民进入合作社或企业打工的形式。孙楼镇穆楼村流转土地400亩,发展设施袖珍菇,按照每亩双700斤粮食的价格转租,群众比种粮亩效益增加近300元,同时可以吸纳周边村的4000多名的劳动力就业,按照每个劳动力月收入800元计算,生产6个月,仅此一项,该镇农民增加收入1900多万元,人均增收400多元,今年开始生产的大棚22个,吸收穆楼村8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全村人均增收近千元,欢口镇董堂村流转土地1400亩,土地租金为每亩650元,基本与种粮纯收入持平。土地流转以后,可以为该村提供80个固定工人岗位,临时工300多个,固定工人工资1万左右,临时工3个月时间收入3000元左右,可为该村增加收入140万元,按照全村承包人口980人计算,该村人均增收可达1500元。

二、存在问题

今年,我县农民收入呈稳定上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从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当前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畜禽产品价格上涨和劳务输出、私营个体经济等,其他新兴增长点不多,农民增收的空间变小,增收的难度加大。分析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篇2

1 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在就业安置模式下, 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 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原因, 多数已经处于离岗状态;已离岗的征地劳动力, 又由于同样的原因, 难以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产生的劳动力, 由于“谁征地, 谁安置”的政策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难以再安置进入企业工作;已安置进入企业的劳动力, 又由于“身份制”等歧视, 大多未能参加社会保险。概言之, 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1.1 温江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2007年年底, 温江区共有失地农民6.6万人, 截至2008年6月, 失地农民总数为7.84万人, 劳动力4.65万人, 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9%, 已就业4.33万人, 就业率93%, 其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分别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52.2%和47.8%。从年龄结构来看, 其中26~50岁已就业劳动力3.0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71%。未就业劳动力0.81万人, 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占未就业总量的56%。从文化程度上看, 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已就业人员达3.6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85%;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未就业劳动力0.27万人, 占未就业总量的84%。

从农村来看, 温江区基本上没有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而人均耕地拥有量0.72亩, 已低于联合国警戒水平 (人均0.78亩) , 处于承载负荷临界状态, 不可能通过调整耕地来安置失地农民。同时, 农村产业的集聚和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花木、蔬菜、休闲娱乐、农村工业等在消化自身土地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时都颇为吃力, 目前期望通过这一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困难。

1.2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

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看, 全区就业的3.52万名失地农民中, 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16%, 为0.56万人。从参加社会保险看, 全区失地农民劳动力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为11062人, 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28%, 还有27788人未参加社会保险。

失地农民的稳定收入主要是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存款利息。温江现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分别为13500元每亩和9000元每人, 按存款利息率1.98%计算, 大约每亩年利息445元。利息每年按人头分配给失地农民, 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少的可怜。现金支付给农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费有相当部分被农民用于拆迁建房 (有的农民重新建房已用尽这些资金, 部分农民甚至举债建房) , 余下部分贴补家用。相当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在拆迁后有一定的赔付补偿金, 现在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 对找工作的急迫性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就业稳定率低, 就业质量不高, 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以打零工为主, 稳定就业的较少, 特别是40~60岁的人员就业难度更大。

2 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耕地的一项重要功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均分使得每个农村人口都拥有一份很小的承包地, 承包地成为了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就是农民的就业岗位, 农民失去土地等于失业。失地农民群体庞大, 城市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多数在把握城市就业机会上困难重重。

2.1 社会保障基础薄弱

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体现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其中对社保满意度最高的是老年群体, 因为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社保, 无论以前是否缴纳社保费, 只要达到领取年龄就享有, 有效地减轻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虽然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一是保险项目有限, 只覆盖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面, 网络不健全;三是由于大部分社保费用都是靠政府财政注入, 自身只缴纳很少的费用, 因此社保待遇水平很低;四是由于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 收入明显下降, 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 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 失去土地之后, 便依赖集体和政府保障性政策来解决生活问题。

2.2 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就业渠道狭窄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但是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难以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包括大量临时务工、经营小摊小店、餐饮娱乐业打杂等, 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企业用工合同的仅是极少数。大部分失地农民因其文化素质较低且无一技之长而难以就业。

失地农民就业的渠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 在本地企业就业。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改制、兼并倒闭, 过去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数都被裁减或失业回村。二是自谋职业, 在当地开店经商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者表面上看具有稳定性, 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但具有创业勇气、经营头脑、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只是少数, 不具有普遍性。三是外出务工。在外地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等短期的且临时性的工作, 是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 但由于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 致使就业极不稳定。

2.3 结构性失业严重

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方面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 这种双方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体现。而失地农民的这种结构性失业更为突出。《嘉兴日报》曾报道, 浙江永丰余纸业有限公司有200个的用工需求, 只招到了100名工人。公司老板也愿意在当地招工, 可是由于失地农民没有技术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所以不得不招收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

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3.1 加大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特别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和农民合作组织兴办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体制, 使失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结合当地城乡发展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失地农民的培训, 培养出高觉悟、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3.2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

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 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 温江的工业基础好, 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而且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对较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应有的优惠与扶持。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招工方面应该优先考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3.3 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机构首先应为失地农民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 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体制;其次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基金来源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贴费、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土地拍卖收益中提取;最后应适当提高保险待遇, 建立随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而调整的失地农民保险金指数机制。

3.4 政策扶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 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 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范围, 给予他们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税费减免、贷款等扶持政策, 让他们免费享受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对于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 政府应鼓励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 提供各种创业辅导和服务, 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成为所谓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队伍急剧扩大, 就业无法稳定, 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成为困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科学咨询, 2005 (12) .

[2]王思萌.失地农民谋生方式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南方论刊, 2007 (2) .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同心县共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39家(专业协会8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97家(其中粮食产业63家),占专业合作社总数的29%,林业12家,占4%,畜牧业147家,占43%,农机服务业14家,占4%,其他69家,占20%。入社社员12236户,辐射带动农户39065户。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36期,培训社员34970人次,年实现销售额5亿元,助农增收4000多万元。涉及粮食、蔬菜、林果、畜禽、水产品、农机等多个产业和生产、储藏、运销、加工、技术、信息服务、融资服务等领域。目前,全县规范运行的专业合作社60家,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的23家,区级示范合作社1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

二、发展状况

(一)合作社从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向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方向发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把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农户连接成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也使农产品市场通过合作社走向了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它起到了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同心县圆枣专业合作社,带动枣农3000多户,种植枣树30000多亩,产品远销至上海、山东、北京、广东,枣农人均增加收入1398元。

(二)促进农户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作社的带头作用,使当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同心县的枣树、红葱、西甜瓜、枸杞、甘草、药材等特色产业和示范基地逐步形成,截至2012年末,特色种植业和牛、羊、家禽等养殖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

(三)逐步实现了土地资源和农民资源的优化组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身拥有的管理、技术、设备使土地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尤其是那些被老百姓认为使用价值非常低的旱地得以充分利用。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泰杰工贸有限公司等从事农业种植的企业和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44533.8亩,进行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使农民一方面获得土地租金,另一方面可外出打工或在合作社打工,获得双重收益。

(四)以引导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为重点,完善经营机制,扩大规模。过去承包地块过于零散,家家种地、户户备耕的经营方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我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土地流转合作社模式,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引导农民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实现了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的适当分离和有机结合。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30个。

三、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心存疑虑,对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自筹和从金融机构贷款。

(二)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的问题,虽有规范的《章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大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三)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较弱。总体来看,同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重盈利轻服务,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四)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我县多数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受经济实力、市场风险等影响,广大农民对发展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的专业合作社涉足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品牌意识差。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三是科技投入不够。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等生产环节,而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投入很少。

(五)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尽管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了解不深,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极不平衡。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乡镇,由于领导重视,农民文化程度高,接受程度快,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就比较快,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由于乡镇领导对发展专业合作社重视程度不够,合作社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六)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形不成特色。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很好地挖掘当地主导产业的潜力,不下功夫研究市场,不结合本地实际和农民现状,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办与农民、市场严重脱离,造成规模小,业务萎缩,农民参股、入股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产品形不成自己的特色,效益不好。同时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低下,形不成品牌。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会员基本都是以五人组成,产品结构单一,质量欠佳,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因素。

(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缺少财务管理、收益分配、技术承包和内部监督等制度。虽然农民对专业合作社发展热情较高,但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文化层次、管理水平较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领全体成员上规模、上效益的能力比较欠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部分领导在制度的执行上还有待提高。

(八)合作意识淡薄。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实行社员资格开放的原则,部分成员甚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对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普通企业的区别,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部分社员合作意识淡薄,功利性强,社员的期望值太高,受短期利益驱动,期望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就带来丰厚的利益,稍有困难就影响积极性。多数社员特别是核心社员排斥其他农户加入,不愿意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

(九)经营资金普遍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自身没有资金积累和可抵押资产,不能满足金融部门贷款条件,因此资金不足是当前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大的难题。受资金限制,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基本的办公设施也没有,甚至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至今没有开展任何工作。2009年,自治区农牧厅和区农村信用社联合出台了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但仍在探索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依然受资金缺乏限制。

四、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为此,对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协调,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区市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及相关具体措施,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着力宣传党和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典型,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合作意识,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层次对县乡农经及相关部门干部、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能人和农民等进行培训,着力培养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三是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和扶持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专项扶持资金的同时,建议县上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建设,同时,积极协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争取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问题。

四是进一步加大典型培育和示范推广力度。选择一批产业特色优势相对明显、工作有一定基础、不同产业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点,着力培育一些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联结比较紧密、服务效果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要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能够带动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具体要求:一是产品特色明显。产品符合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二是带动广大农户。参加的社员在100户以上或带动农户在300户以上,与社员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市场竞争力强。技术、资金、信息、政策等资源获取能力强,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经营业绩显著。四是运行机制健全。有规范的章程,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示范效应,推进全县专业合作组织上规模、上水平。

五是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联接力度。利用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围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成立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定点辅导小组,定人、定点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重点帮助试点单位在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经营服务能力,拓展产品销售网络,实现标准化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农经站)

新时期农民持续增收情况调研思考 篇4

纯收入2020年将达到23184元,平均每年递增5.94%,而在今年的区人代会上,我区已明确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的目标任务。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通过近期调研,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找出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实现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有效途径。

一、农民收入结构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区农民收入从总体上看增长较快,每年增幅都在2位数以上,尤其是2008年农民的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基本保持平衡。2008年我区农业收入51430.8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3.53%,分别比前两年的9.5%、8.7%增加4到5个百分点;农业的净收入15552.72万元,按全区农村87282个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收入178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592元的15.37%,虽然收入的比重分别比前两年的17.33%、19.30%下降2到4个百分点,但绝对增加值基本上与前两年的1764元、1771元持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区农业占整个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是很高,但农业净收入的稳定增长,对于实现农民增收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

(二)财产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明显强化。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外地务工经商人员进入我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区外来人口已超过25.4万人,暂住登记人口19.6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区的城乡结合部,其中甬江、庄桥、洪塘要占总数的67%以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带动了农民空余房屋出租,提升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明显增长。2008年我区农民财产性收入达13378.66万元,人均1533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22%。分别比前两年的12.27%、9.11%增加1到4个百分点,绝对增加值分别比前两年的1248元、836元增加285元和697元。由于农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已由2005年的590元增加到1533元,三年内翻了1.5番,可以说财产性收入已快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转移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我区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股份分红、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金和国家政策性直接补贴等部分。现以股份分红为例,2008年我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资金达8397.27万元,人均96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分别比前两年的7.18%、3.84%增加1和4个百分点,绝对增加值分别比前两年的731元、352元增加231元和610元。如再加上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金等收入,其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要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1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四)非农产业占农民收入的主导地位。根据以上相关数据的分析,我区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在7110元左右,占农民纯收入的61.37%。虽然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来源的主导地位将不会削弱,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其非农产业收入的主导地位会不断巩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将呈现趋势性增强。

二、农民收入面临的突出性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农民人均收入将会继续呈现增长的态势,但实现稳定增长的难度和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将会明显加大,增长的幅度在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别,尤其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速极有可能出现下滑的趋势。就目前来看,农民收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两点: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萎缩趋向。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降低。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区部分企业,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程度较高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停产停业,并由此造成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外来务工人员的返乡,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房屋出租收入的减少。据对一些村的调查,当前农民房屋的出租率要去年减少20%左右。如以此测算,今年我区农民以房屋出租为主的财产性收入将减少2675万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农民人均收入要减

少306元,比2008年下降2.64%。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下滑,影响农民再分配收入。调查中不少村反映,今年的村级标准厂房出租形势不容乐观,空置的面积将会有所提高,尤其是新建的标准厂房难以招商,这是造成村级可用收入下滑的关键因素。村级经济的下滑,势必影响到当年农民股红的分配和集体收益的分配提高。据调查估算,今年村级标准厂房的空

置率将在8-10%左右,减少出租收入约1177万元。如以减少收入的60%对农民进行股权分红推算,这就标志着农民收入将从集体收益中减少80元左右,比去年的人均收入下降0.69%。三是农民务工收入有所减少。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区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开工不足,工作日缩短,月工资收入减少300-500元左右,报酬相对降低,但这类人员的比例较小,影响不大。另一种是企业停产息业,在家待命。目前务工在家息业人员约占5%左右。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我们以务工人员息业率5%,年工资报酬1.8万元测算,农民约减少收入2586万元,人均减少收入296元,比去年下降2.55%。综上所述,今年我区农民收入面临下降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据我们调查预测,其下降幅度在5-6%左右。

(二)农民收入不平衡。根据有关资料报表分析,除了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差异(2.157:1)之外,我区农民之间的人均收入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东西部,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差异。2008年我区农民人均收入11592元,如以村为单位,有40个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占全区行政村的36.36%。在这40个村中,其中慈城镇有7个村,占该镇41个行政村的17.07%;而甬江街道15个村,村村超过全区人均收入水平,达100%,相比之下,甬江街道要高于慈城镇83个百分点,反映出区域性农民收入的差别。在村与村之间,人均收入最高的村达18442元,高于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59.09%,而收入低的村,人均收入仅9061元,这占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78.17%,二者相比,高者是低者的1 倍。从区、镇(街道)两级304户农经记账户人均收入情况看,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9户,占9.54%,这也就是说我区有近10%的农户,其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全区人均收入水平。

此外,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也包括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就业技能、资源和市场约束、发展空间等问题。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应该说,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奋斗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年农民增收形势更为严峻。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今年人均收入增长8%的目标,我们在分析农民增收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认为以“产业结构调整+非农产业发展+城乡一体推进”是增加我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一)以农为本,挖掘农业增效潜力

挖掘农业增效潜力是我区农民,特别是纯农业村农民增加收入的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之一。就当前的农业增效来说,一是增加早稻种植面积。据2008年农作物种植面积测算,2009年我区早稻种植面积还有2万亩潜力可挖,而种植早稻相对省工省本,病虫害轻,一般每亩纯收入在200元左右,2万亩早稻就能增收400万元。再加上按2008年水稻种植补贴及2009年粮食收购价标准计算,又可增收144.8万元。两项合计相当于全区农民人均增收62.6元以上。二是发展高效蔬菜,提高单位效益。据我区蔬菜种植专业户苏元广介绍,2008年他的蔬菜种植面积20亩左右,以大棚栽培为主,种植模式为茄果类―叶菜类三茬轮作,一亩大棚年平均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比一般蔬菜种植户提高5000元左右。在我区现有的1.8万亩蔬菜面积中,如将其中40%的蔬菜面积实施苏元广那种三茬轮作种植模式,当年就能增效3600万元,人均增收就是412元。三是继续推进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展。目前我区有茶叶、杨梅、竹笋、密梨、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基地,这些特色产业基地不仅是我区的优势农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渠道。如我区葡萄种植面积0.42万亩,其中2008年已投产面积0.15万亩,而今年的投产面积将比去年增加500亩以上,按每亩收益0.5万元计算,就能增收250万元。再有经改良后的慈荠种杨梅,其售价在15—20元/斤,比荸荠种杨梅高7-10元/斤,按亩产2700斤计算,每亩就可增收1.89—2.7万元。四是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要增加到2万亩,因经测土配方施肥的可节约每亩成本40元;新增1万亩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其亩均用药和防治成本可减少15%以上、节省100元。仅此两项就可增收180万元,相当于全区农民人均增收20.7元。

此外,今年的农资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如尿素下降了350元/吨,氯化钾下降了800元/吨,而国家的粮食收购价相对提高,每50公斤提高5-11元。如以去年的33436吨粮食总产量计算,人均增收38-84元,这也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分配

近几年来,我区村级集体经济是不断增强,集体可用收入是不断增加,2008年比2005年增加了5801万元,达18239万元。集体用于农民的分红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08年比2005年增加了6284万元,达8397万元,人均增加720元,正可谓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因此,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分配是我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一是落实村发展留用地政策。除城市规划重点控制区外,村级发展留用地补偿原则上应以留地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由国土部门根据开发建设情况,尽快落实用地指标;确因客观原因无需落实或无地可落实的,也要尽快予以经济补偿,以提高集体经济的再扩大生产能力。二是制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村集体物业租赁所缴的房产税、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税等,包括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工程所征的有关税费,区和镇、街道财政应根据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程度,在安排转移支付时予以统筹考虑,补助或奖励村级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鼓励村级集体开展招商引资。为缓解标准厂房的空置,凡村级集体新引进的注册地和经营地都在本村范围内的企业,3年内其上缴的企业所得税中的区本级留成部分,由区财政全额返还给村,专项用于集体经济的建设。四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企业所得收入中定向用于结对村社会事业的资金可按有关程序办理税前列支。五是充分发挥集体货币资金的投入效应。目前村级集体拥有货币资产达9.39亿元。因此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村级集体通过强强联合、村企联合、产业提升、异地开发、固定回报等方式,投资风险小,收益大的项目,如服务业、物流业等,实现货币效益最大化。如以现有货币资产的40%用于投入,按增值10%测算,农民人均收入就能增加430元。

通过政策的扶持,再加上绝大多数村在年终考核时,都不同程度的预留了一部分资金用于来年的以丰补歉,或用于来年的收益分配与分红,因此从总体上来讲,今年农民从村级集体中获得的再分配不会低于去年,在较大程度上极有可能超过去年,预计增幅在8-10%左右,人均提高收入77元以上。

(三)坚持培训转移就业,促进“薪金”收入增长

坚持培训转移就业,提高转移就业和创业发展能力,是促进我区农民提高收入主要途径之一。在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几年来我区针对农民实际情况开展的技术培训,对促进农民的就业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增长确实起到了极大作用。因此在下一步的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中:一是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各街道、镇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将培训与就业全面挂钩,可开设农副产品经纪人培训班、水果销售员培训班以及农民较为感兴趣的电工、电焊等特色培训专业。同时要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开办技术含量高、市场紧俏工种的中高级技能培训班,实现从短班向中长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的转变,切实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扶持措施。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形势,对现有的农村就业扶持政策作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如:放宽政策享受对象范围;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政策补助标准;增加公益性岗位数量,加大公益性岗位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城乡就业一体的政策扶持标准和扶持种类。三是加强城乡一体的失业、就业管理机制。建立区级统筹的农业劳动力失业管理制度,开展农村劳动力失业登记试点工作,将被征地人员和已长期流转承包地的农业劳动力,包括目前在家息业的人员,纳入失业人员管理范围。对长久流出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业劳动力,在就业、培训等方面享受与被征地人员同等的待遇。四是要搭建农民创业的平台。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农民就业专场招聘会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我区创业俱乐部综合服务的平台作用和品牌作用,为农民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我区已创立的股权质押贷款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农民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已取得的人均2万元授信总额,鼓励农民投入到创业之中,人人争当小老板,消除“胆小怕风险”的投资观念,树立投资创业促增收的意识。五是积极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今年要有80%的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切实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基本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努力促进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形成稳定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

(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不断提高增收效应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必然涉及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和完善。今年是我区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建设基础年、保稳促调年,合力攻坚年,也是我区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之年。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农民的增收一定会起到乘数效应。就目前来说:一是探索三类养老保险的流转对接。在提高被征地人员养老金的基础上,要研究制订**区建立城乡一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推进体系实施意见,以“全覆盖、一体化、可流转”为目标,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被征地人员和长期流转承包地的农业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努力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与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同等化。二是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与农民收入增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筹资增长机制,加大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政府补贴力度,加大城乡弱势群体大病救助的力度,逐步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险种相互衔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同等化。三是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研究制定城乡一体最低生活保障的实施办法,建立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农村困难群众低保救助标准,逐步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帮扶工作。四是财产置换增加农民收入。在前几年的旧村改造、征地拆迁中,农民原有的房产通过置换都不同程度的获得了“住一套、租一套、卖一套”的财产,其财产增值,少者60-70万元,多者上百万元。今年我区又将拆迁农民房屋2600多户,面积37万多平方米。如按农民每户房产通过产权置换增值60万元计算,其增值就达15.6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78万元。因此在拆迁过程中,农民一定能够获得极大的财产性转移收入。五是继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制订**区建立城乡一体公共服务推进体系实施意见,使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公共服务运行体制不断创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可以说,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必定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使农民真正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丰硕成果。

(五)多策并举,共创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还要依靠各级政府、部门与单位的共同扶持。因此我们要在切实做好增强农民增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的基础上,一要落实政策促增收。今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我们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和服务补贴、公益生态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政策。同时也要认真落实我区已出台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惠农政策,确保政策的促进作用。二要招商引资促增收。今年我区已基本确立了农业招商项目10个以上,合同引进资金1亿元左右的任务目标。下一步要重点研究一批农业招商项目的包装与推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推动农民的增收。三是加工合作促增收。依托我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推进农民的增收。如宁波泰康红豆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我区建立的1000多亩红豆杉基地,其每亩红豆杉的枝叶产量400-5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5元,每亩收入就达2000-2500元。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帮助农民增收。如我区的绿艳果蔬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08人,基地面积1608亩。该合作社以葡萄产业为依托,发展农家乐、水果、蔬菜套种等多种经营形式,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了产、销、技术服务的统一。社员裘建刚在社里有20亩土地,仅去年一年,他依靠合作社的技术支持和品牌效应,收入达25万多元。四是依托企业促增收。要在我区积极拯救扶持企业生产发展的大背景下,鼓励企业少减员或不减员,维持员工的稳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利用粮油市场、渔业市场的开张,通过物流、三产的带动,增加人气聚集,以此拉动农民房屋的出租,使农民的出租收入有增而不减。

农民负担情况自查报告 篇5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会议后,丰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安排部署,成立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迅速在全镇开展农民负担情况自查和排查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县、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涉农收费部门的座谈会,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电话,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效地保证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确保农民负担逐渐减轻,现将我镇农民负担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退耕还林补助等政策。粮食直补按上级政策18.8元/亩,共发放资金431824.38元,综合直补78.39元/亩,发放资金1800575.43元;认真推行家电购置补贴,2011年1-11月已发出补贴资金841423.90元。以上资金全部存入农户固定补贴存款账户。

2、村级补贴全部落实到位,全镇16个行政村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没有发生向村民收费问题。

3、征、占用农民土地补偿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二、专项治理工作落实情况

1、专项治理工作由镇纪委、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实行

齐抓共管,各责任单位都能认真落实专项治理责任。

2、全镇16个行政村全部设置涉农收费公示栏,并按要求定期公布涉农收费项目。

3、排查中没有发现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和“两免一补”资金情况。

4、主要涉农收费情况。

(1)农村义务教育。从今年春季开始全面免除杂费,课本费,按照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实行补助,取消各项代收费和热水、存车等服务性收费。

(2)户籍管理。派出所在办理户口迁移证、准迁证、户口簿时只收取4元工本(证)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申领、换证收取20元,丢失补领、损坏换证收取40元,临时身份证收取10元,没有超标准收费现象。

(3)计划生育。免费发放《生育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享受避孕药具、孕情检查、放取宫内节育器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镇发放独生子女户奖励金50580 元,有效地保障了计生户的合法权益。

(4)其他。劳动保障部门没有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强制服务收取服务费用;农电部门严格按照0.56元/度的国家规定向农村用电户收取费用,在接线等服务过程中没有出现额外收费现象;民政部门没有借殡葬改革收取费用。

5、没有发现违法强征强收执罚的情况。

6、镇村都按照上级规定订阅《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洛阳日报》等党报党刊,没有额外订阅其他刊物,加重村级负担现象。

三、一事一议筹资情况

全镇16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并能定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按时公布村级账目,各村的建设项目按照财力而定,没有向农民筹资情况。对涉及农民利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丰李对宜洛南北两条大渠进行清淤,都是在积极引导下,群众自愿投资投劳的,并且大部分行政村采取了机械上马或人口承包形式,没有向群众收取费用情况,并对清淤难度大的村采取了以奖代补的形式。

四、村级组织收费及乡村债务管理情况

全镇16个行政村没有用不合法方式管理村务的,镇政府没有委托村级组织向农民收取税费现象,按规定取消村级招待费,全镇16个行政村没有任何新债发生。在此基础上,镇政府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增强集体经济等方法,积极化解各村原有的债务。

为进一步巩固减负成果,保证农民负担不反弹,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民负担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抽调3名同志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建立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监督涉农收费公示情况,督促、检查农民负担监督卡的发放情况,处理涉农收费信访问题,目前我镇农民负担监督卡已全面发放到位,共发出10400余份。

总之,丰李镇党委政府严格执行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更好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尽有的贡献。

农民工工资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20xx年春晚农民工代表旭日阳刚以汪峰一首《春天里》感动了全中国。“农民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我们根据辖区内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一、XX-20xx年度农民工检查数据分析

XX-20xx年度,xx区劳动大队按照市发文件精神,组织多次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行动,并将农民工工资维权贯穿落实在日常巡查中,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权益。两年来我大队共主动巡查网格内用人单位565户,涉及劳动者xxxx人次,其中农民工3255人。下达调查询问书xxx份,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12份,督促用人单位补签、新签劳动合同xxxx份,两年来共接待咨询201起,成功调解简单劳资纠纷xxx起,为职工追回拖欠工资和押金共计114万元,有效地维护了辖区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主要经验做法

xx区农民工工资检查服务工作以追求服务手段多样化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转变执法理念,通过实施“四大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推动了农民工工资检查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转变监管手段,夯实基础。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劳动保障工作人力少、任务重、难度大的矛盾显现出来,很多时候是疲于应付。为此,大队从完善监管手段出发,变突击应对为常态监控,利用网格化、书面审查、分类监管等手段,充分发挥职能,综合运用日常巡察、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和劳动年检等手段,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保险缴纳、工资支付等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用人单位随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二是转变服务态度,提升水平。对接待来访咨询、投诉人员,xx区人社局注重超前思维,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劳动大队建立了“心理疏导室”,在主动做好劳资双方情绪稳定工作的同时,探索“心理疏导法”积极调解劳资纠纷。变被动受理为主动热情服务,按照相关办事流程及时处置,对于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举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定期召开执法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研讨工作中的疑点和难点。对外来农民工维权实施“绿色通道”制度,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20xx年1月xx日中午,xx劳动大队接到江苏淮安来镇江某服装厂打工的女职工刘某等8人投诉,反应自己在辖区某服装厂打工,临近过年已买好车票急着回家,但工资被被老板克扣,请求劳动部门帮助维权,接到投诉后大队立即启用外乡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当即立案并及时安排上门进行调查,约谈服装厂老板袁某,教育老板要自己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双方约定,以及不及时支付工资的严重性,责令其按时足额支付工人工资,经过近3个小时的沟通,当天下午袁某就到银行取现支付了拖欠职工的工资34580元,使外乡的农民工于次日安心踏上回家过年的路。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篇7

1.1 就业情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86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8.12%,其中就地转移就业28.66 万人,向外输出就业69.20 万人。转移就业情况良好,并向省内转移。

1.2 年龄状况

全市转移就业的97.86 万农民工中,16 至30 岁的有24.47 万人,占25.01%;31 至40 岁的有37.59 万人,占38.41%;41 至55 岁的有25.01 万人,占25.56%;55 岁以上的有10.79 万人,占11.02%。新一代农民工已成为就业大军的主体。

1.3 文化结构

初中未毕业及以下的有16.06 万人,占16.41%;初中毕业的有53.58 万人,占54.75%;高中毕业的24.48 万人,占25.02%;大专及以上的有3.74 万人,占3.82%。文化结构比以前有大幅提高。

1.4 职业类型

从全市农民工从事的职业类型统计结果分析:建筑维修类占37.64%;机械加工类占11.21%;电子装配类占10.95%;针织缝纫类占16.87%;商贸服务类占13.96%;其他各业占9.37%。

1.5 就业形式

就地转移就业。四种形式:一是离乡不离土,本人在区、县内或市区务工,承包地由家人或亲戚耕种;二是离土不离乡,本人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承包地出租或转让他人耕种;三是离土又离乡,完全放弃承包地经营,常年在城里经商或务工;四是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耕种,随农事季节出行,亦工亦农。

向外输出就业的。一代农民工主要是通过亲帮亲、邻串邻、老带新等几种形式出去,他们是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自发组织起来,在外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依靠的务工关系。二代农民工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组织、校企合作、劳动力市场等形式出去的,比自发组织出去的更加有序和规范,形成了向外输出—跟踪管理—维权救助一条龙服务。

1.6 新特征

新一代农民工就业的动因由单纯挣钱的“经济型”转变为幸福稳定的“生活型”,他们更倾向于在就地就近选择就业,方便照顾父母和子女。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上更看重工作环境、工资福利、个人职业发展前景等,更倾向于选择较体面、较安全、有技能提升的岗位。

2 农民工转移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沿海失业返乡农民工增多矛盾突出

由于沿海企业裁员,已有一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但矛盾突出,主要有社会保险缺失、债权债务纠纷复杂、土地承包纠纷增多等。此外,老一代农民工返乡,有的因病返乡、有的致残返乡,返乡后体弱多病,生活困难,增加了基层的养老低保工作量和维稳压力。

2.2 农民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自贡市一半以上农民工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仍然偏低,难以满足企业的一些中、高级技术岗位,中、高级管理人才紧缺的实际需求。

2.3 农民工转移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部份农民工对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缺乏充分考虑和自我定位,外出务工不知干什么为好。有的颠沛流离于他乡,有的空手而归,也有少数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2.4 品牌培训补助资金标准低

近几年来,品牌培训补助资金标准低于其他部门的培训标准,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使培训的时间较短,农民工不可能系统地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与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3 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多渠道吸纳就业

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园区建设、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上,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归雁经济”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农民工返乡就业。

3.2 及时查处维权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继续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二是日常监察突出服务和维权的双重作用,专项整治彰显监察执法的工作力度。三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完善工作制度。

3.3 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公经济发展、村组集体经济、第三产业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对劳动者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的商业、搬运、家政、托老、助残等社区服务业,最大可能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3.4 切实做好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

各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切实保证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 用于职工技能培训。

3.5 围绕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一是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以村、镇的产业优势为纽带,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发展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岗位。二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优质生猪、优良畜禽、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

摘要:农民工作为我国重要的劳动力群体在新时代呈现新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其转移就业情况对该群体非常重要。本文以四川省自贡市为样本分析了农民工的总体情况,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转移就业,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湘潭市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篇8

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下发了六个1号文件。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笔者就湘潭市2004~2008年农民增收的情况,通过听取汇报、举行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

一、湘潭市农民收入情况总体判断

1、农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近年来,湘潭市农民收入增长步入快车道,在2004~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平均增幅达13.6%。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额及五年来的平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3元,高出全国1322元、全省1571元,人均纯收入总额低于长沙,在全省居于第二位,5年平均增幅分别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多样化特点。近年来,湘潭市农民收入由原来的主要依赖种养业收入向务工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多种增收渠道并存转变,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一是劳务经济不断壮大。近年来,湘潭市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因势利导,强化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或外出务工。二是国家惠农支农资金大幅度增长。2004年以来,湘潭市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民进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土地流转不断加快。近年来,全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方式,大力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市共有专业合作组织152个,到2008年全市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45个,专业合作组织年销售额也从5.5亿元增加到23.5亿元。

3、农民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一起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两大主要途径。据统计,2004年到2007年,湘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从1287元增加到2190元,增长19.2%,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33.9%增长到41.9%。家庭经营收入从2333元增加到2653元,增长13.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8%。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也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4年到2007年,转移性收入从101元增加到263元,增长160%02004年到2007年,财产性收入从68元增加到119元,从增长量来看,四年翻了近一番。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拉大之势。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但2008年则扩大至8294元,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1.27倍扩大到1.36倍。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同期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呈拉大之势,其差距由2.21倍扩大到2.31倍。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农业内部增收难度加大。一是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且比较效益难以提高。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了优质水稻种植,实行了重大病虫害统一防治和测土配方技术,水稻单产提高较快。但由于受资源、气候、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水稻单产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粮食增产越来越困难。二是受价格波动影响,生猪生产前景难以预测。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延伸,生猪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特别是近期国际甲型H1N1流感流行,更加重了影响。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近几年,农民增收因素中的政策和价格作用较大,但农民增收仍然缺乏内生机制,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四是农业自身的特点给农民增收带来不确定因素。由于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的约束较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增产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

2、外出务工增收难度加大。目前,农民收入的来源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许多大中型企业收紧扩充步伐,部分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停产,农民外出务工门路紧缩,加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形成一种强大的挤压态势,导致农民工就业机会进一步减少。同时企业效益下降,农民工的工资也在下降,这意味着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面临困难。

3、农村金融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不够,制约了农民增收。首先,现行农村金融体制导致了农村资金严重外流,难以为农民所用。据调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将农村业务主要放在吸收存款上.在农村“只收储不放款”,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其次,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过于集中,县及县以下的现有机构网点,大多只有吸收存款权而没有贷款权,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截至2008年末,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市乡镇网点共有47家,其中有信贷审批权限的网点有27家,农村信用社在乡镇网点数达到146家,其中有信贷审批权限的网点只有38家。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思考

1大力促进土地流转.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明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因此,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鼓励农民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通过转包、转让、托管等方式实现土地流转,让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作为股份参与到经营中来,并聘用农民参与生产,让农民除工资金性收入外,还获得长期的财产性收入。要大力发展多镇工业小区,按照“特色立镇、产业兴镇”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2以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为途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把搞好劳务输出纳入发展规划,完善输出网络。要由劳动部门牵头,组建专门机构,负责全市劳务输出的组织、计划、安排工作。二是培育农村劳务中介组织。要在完善现有劳动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支持涉农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社区组织兴办农村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对农民

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各级党委、政府要化“危”为“机”,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技能,使培训与发展劳务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机制。四是针对当前部分农民工没有外出的情况,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我省加强“一化三基”建设力度的机遇,采取有力举措,进步改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管理和服务,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一是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同时重视开发社会上的资金来源渠道,制定优惠的税收、价格政策,鼓励并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农业科技。二是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在组织上把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化农业协会和农民四个基本方面有机地沟通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三是狠抓农业科技的传输和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未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一定要与生产紧密结合,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四是建立高效优质农业示范点。立足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和农作物品种结构,抓好优质、高效农业示范点建设,通过示范点的引路作用,带动农民增收。

4继续增加政府公共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采取奖励、补助等形式,调动农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办法。二是要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三是要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应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下,建立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物流体系,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建立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

5继续加大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一是要扩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鼓励主要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的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以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从而提高金融服务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积极探索小额担保机构的发展模式。为分散、化解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风险,调动其增加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加强农村担保市场建设,或引进成熟的商业化担保机构,或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或由地方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委托商业化担保机构代为履行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三是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在政策允许范围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内开发多样化、系列性金融产品,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结合农村、农业、农户的实际需要,适时推出灵活便利、易于被农村消费者接受的消费贷款种类。四是全面推广村镇银行。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问题,国家从2007年底开始试点批设村镇银行。去年3月份成立的全省第一个村镇银行——湘多市村镇银行,不仅首创了“农业土地承包权流转贷款”等新服务项目,在农村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中小企业、农民子弟就学等领域投放了1.4亿元贷款,而且自身实现年度盈利208万元,实现了“双赢”,值得在全市推广。

上一篇: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反思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