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及现状(共8篇)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1978年以后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的,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2.城市化政策的变化。
1978年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小城镇就必然成为可供政府选择的最佳城市化政策。中国的城市化终于由被压制转为松动和放开,过去那种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城乡分隔的政策被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所取代。1980年,在当时城乡分隔、大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下,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为贯彻上述政策,80年代初,开始实行市地级市管理县级市制度,地级市数量增加较快,1983-1998年间,共有100多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其中仅1983-1985年的3年里,地级市的数量净增加50个。
1983年,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1984-1986年“撤社建乡”,并降低建制镇标准,3年里建制镇数量增加7750个;1992-1994年,国家对乡镇实行“撤、扩、并”,结果3年里建制镇又增加7750个。这6年里建制镇增加数相当于1979-1999年间(21年)净增加数的71%。
1986年国家有关部门修订“建市”标准后,县级市也增加很快。1986-1996年的11年间,县级市数量净增加286个。1992年,国务院再次修订小城镇建制标准,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1993年10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1世纪末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会后,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建设部等6个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1995年4月,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并在全国选择了57个镇作为综合改革试点。1997年6月1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通知认为,应当适时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已径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新生婴儿可以随母或者随父登记常住户口。此后,许多小城市为促进经济发展,基本放开了户籍限制;不少大中城市,甚至北京、上海等,也放松了外地人口进入本市的限制。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地位。200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了加快城镇化,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已在小城镇办理的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符合上述条件的,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这标志着小城镇已经废除了城乡分隔制度。有些地方甚至采取了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居住和创业的政策。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
发展现状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中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历次普查城市化水平-柏加镇信息网 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
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质量不高
从宏观层面来看,城市化的质量不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1.6亿多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仍然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没有享受或者没有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应该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低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特别是没有享受到住房保障这些公共服务,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一些政治权利。如果扣掉2亿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化的人口,中国实质的城市化率只有36%。
二是布局,布局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不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盲目地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这样使全国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水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全国657座城市400多座城市是缺水的,必须依靠地下水维持生产生活,其中110座属于严重缺水,严重缺水就必须靠超采地下水维系生产生活。当然地下水是可以采了,但是地下水如果过度超采会带来地面沉降,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的面积越来越大,国土资源部正在做一个治理措施的全面规划。
三是城市形态。对全国有代表性的55座城市20世纪70年代以来扩张过程的遥感监测表明,平原地区的城市多数以原来的城市中心区为中心进行环形扩张了。
城市化率偏低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1990年期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如果不计算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真正转移出去的农业人口仅有10.5%,这将大大限制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
统计数据表明,在200年前的1800年,当时全世界的城市化率仅有3%,到1850年达到7%,1900年为15%,到2000年,全世界的城市化率达到48%。
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2%,比1978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化率偏低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巨大瓶颈”,成为限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巨大瓶颈”,也将成为中国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财富集聚中的一大困难。
问题挑战
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36%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挑战不可避免:
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
环境能源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2011起到2050年之间,中国城市要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城市“四倍跃进”的目标(即能源消费总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而GDP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要全面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平衡,要全面达到城市的能源清洁化并逐步将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四分之三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都是严重挑战。
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中基本要素有4大类,分别为地形、气候、水文、生态。
地形: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
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农业用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人口由分散变的密集,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教育程度变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
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国城市化亦有压力。到2050年前后,中国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投入,大约在40万亿~45万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这大约是2001年GDP总量的十分之一。只有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城市才能担当起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平衡
加速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克服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任务。
国家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2011年中国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左右,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
发展措施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二、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中国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现有32个,其中东部16个,西部6个.中部10个,基本覆盖全国。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进入国际竞争前沿的中国高地。
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
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
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
1 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农村的缺水状况更加严峻。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农村8 000万人饮水困难,农业平均每年缺水逾300亿m3,60%耕地无水灌溉,因缺水而导致粮食减产达350亿~400亿t。据《中国21世纪议程》估计,2010年全国人口为14亿人,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全国水资源将短缺1 400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1/5。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将大量由农村向城镇或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农村水资源的缺口将更大。
1.2 水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共有耕地13 003.92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5 424.94万hm2,年灌溉用水量为4 190亿m3左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占农村用水量的85%以上。长期以来,传统的粗放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农村灌溉渠道2/3是土渠,渗漏大、蒸发严重,水利用系数约为0.45。200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5 263.7万t,由此看来,1m3水的效益平均为1.08 kg粮食,而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现代科技1 m3水效益在2 kg以上[2]。
1.3 水资源需求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绝大部分,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很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和城镇用水将大幅度增加,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结构将发生变化,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必然会影响粮食生产,三者之间的矛盾将会明显体现出来。农村水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1.4 地下水开采过度
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地表水资源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目光投到了地下,从而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目前,农村已有区域性漏斗60多处,涉及面积达10万km2,很多地方原有水利设施因地下水位下降或因之产生地面下沉而被迫报废,农业成本成倍上升,农村用水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另外,过度开采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量枯竭、耕地渍化等诸多环境问题。
2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水资源问题
2.1 水污染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城镇水体污染。水环境的恶化,一方面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用水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被污染,使原本可以被利用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水质恶化的势头有所抑制,但从总体上判断,水质恶化的趋势依然存在,水污染正从城市向农村扩展。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资金短缺,市政建设落后,排水体制不健全,大多数没有污水处理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有的人甚至直接向水体倾倒生活、生产垃圾,同时大量的生活、生产废水随自然地势流入坑河,致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2.2 水资源管理问题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现行农村水资源管理体系跟不上其发展,以前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管水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和协调的管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极为不利,也是造成农村水资源利用低效、污染严重和开采过度等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必须彻底打破“多龙管水”的格局,将现有水资源管理部门统筹起来,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把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水资源管理在空间与时间的统一、质与量的统一、开发与治理的统一、节约与保护的统一,并实行从供水、用水、排水到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利用、水资源保护的全过程管理体制。
3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发展高效灌溉农业
节水灌溉的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水利工程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通过灌区改造和整治以及输水渠道的防渗措施,努力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推广节水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二是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状况,建立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用水定额及指标评价体系;三是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构建合理、节水、高产、高效以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3,4]。
3.2 提高节水和环保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节水课堂、知识竞赛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开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逐步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并使其自觉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还要逐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现状,并彻底根除水资源保护即水污染防治的陈旧思想观念,确立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只有农民自发地去节水,无论是灌溉还是保护农村水环境,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确保城市生活、生产和环境用水的重要保障。因此,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准确的数据与信息,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使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实行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强化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综合管理,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更新节水器具,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型工农业生产项目,引导和鼓励节水型产业的发展。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要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更好地配置水资源,以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3.4 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为了减少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水资源问题,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既要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和生产布局,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城镇发展应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培育节水型产业,使之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坚持高起点,运用新技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管理,将规划调控范围从建成区或总体规划控制区,扩大到总体规划区和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内的建制镇。
参考文献
[1]邢福俊.加强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现实分析与对策[J].当代财经,2001(2):34-38.
[2]黄海斌.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3]王晓云.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J].河北工业科技,2006(2):131-133.
关键词:城镇化;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04-02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正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当前应抓住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推动居家养老事业,以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
一、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居家养老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转变的加快,从2009年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也将从目前的1.67亿增长到4亿以上,分别占中国人口总量的30%以上和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中国乃至全球将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危机。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的进程中,城镇化率正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极大影响的同时,也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带来机遇。
随着家庭结构、成员的改变、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削弱。而养老成本较大的现实与传统文化(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到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相悖,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居家养老就成为我国的一种必然选择[1]。所谓居家养老,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具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者结合互补的优势,居家养老把一部分养老功能从家庭转移到社会,由社会或社区的养老服务组织来完成;居家养老较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又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感受家庭和社区的熟悉氛围。因此,以社区为平台,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既符合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和国际行动计划,也符合中国国情特点和社会实际,并将成为大多数老人和家庭的选择[2]。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养老事业的发展节约养老成本、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扩大养老服务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老人享受聚合的乐趣。因此可以说,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二、城镇化进程中苏州社区居家养老形式
20世纪80年代,苏州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率先进行了乡镇企业改革,形成了独特的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特色的“苏南模式”,城乡统筹发展态势领跑全国。然而同样在80年代苏州就进入老龄社会,目前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20%。庆幸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为苏州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城镇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方式基本实现了社会供养,城镇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开始出现社会化趋向。因而近年来,苏州为应对老龄化的挑战,积极推进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理念,并将其作为社会事业的重点项目。因此,笔者以苏州市娄门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个案,以此对苏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予以简要介绍。
1.服务社会化。娄门街道改变单纯由街道、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网络建设的思路,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同时整合辖区内多种服务资源,构建社区“十分钟服务圈”,服务内容涉及社区医疗、法律援助、娱乐休闲、电脑上网、图书阅览、家电维修、照相、理发等数十项。通过单列为老服务项目,签订合作协议,采取无偿、低偿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老有所养(医)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老服务的社会化参与,一方面使辖区内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中介组织扩大了服务对象,提高了知名度,形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局面。
2.服务动态化。娄门街道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辐射,九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抓手,将社区的养老服务发展成为一系列可以纵横延伸的动态化的项目集,即根据老人不同需求,结合社区实际条件,扩展服务项目种类,追求做精做长,形成品牌特色。如娄门街道的新湘苑社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老年人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吸纳社区内老年人参与,成立了老年拳操队、腰鼓队、健身队、时装队;除此以外,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完善养老服务功能也是其服务动态化的一大特点。
3.服务专业化。娄门街道以解决好老年人日常生活为突破口,积极组建养老服务员队伍。街道设立专职人员,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岗服务人员全数经过家政服务培训,并具有一定康复护理知识,服务基本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同时规范居家养老管理工作。在规范管理上做到了三个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建档。最后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动共青团、学校等单位,在街道统一协调下,组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志愿者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三、城镇化进程中苏州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挑战
由于苏州各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不同,其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进度不同,各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服务方式也各异,因此,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也有各自的特征。此次调研的娄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该街道老龄化程度偏高,其社区居家养老的任务和问题较之苏州市其他社区可能较多,但也正可以反映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基础性和方向性事项的演变。目前主要显现出的问题有:
一方面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致使社会化居家养老大多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应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筹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三是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发展社区老龄服务仍是民政条线热,很难形成合力。最后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社会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苏州由于城镇化的工程起步较早,因而其居家养老发展也较早,发展速度和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仍有不少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如尚未实现居站分离,社区行政职能过多等基础性问题,亦有不少社区提供的服务主要还集中在生理、安全的层面,而老人的精神慰藉、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较为缺乏等。
四、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已进入加速阶段,社区养老服务也已初具规模,但是从整体上看,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因此,为化解老龄化风险,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还须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社区居家养老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保证老年人的参与率是实现其稳定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老年人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就不强,效率就很难提高。所以,要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使老年人了解社区居家养老的便利性等特点,从老年人自身需求的角度提供相关的服务,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并实现各方资源的整合[3]。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监督机制。“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基金福利彩票,来增加社保基金”;地方上可以建立居家养老基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同时,吸纳民间资本,开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之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制定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实行有偿服务和低偿服务,丰富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加大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的透明度,坚持“阳光操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3.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建设及评估机制。随着国家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各部门要转变观念,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仅仅只是民政部门的工作,它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操作层面上,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对居家养老服务和老年群体的管理负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必须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采取服务监督员定期走访服务对象开展评估工作,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发展。
4.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结合的服务队伍。专业化队伍的打造需要时间、政策和创新。我国正在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实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培养专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供了契机。另外,专业养老平台机制的介入也能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而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扩展队伍数量,更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诸如“道德银行”、“时间储蓄”(Time Bank)都是可资借鉴的管理方式,这样够量化评估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和绩效,这种通过社会信誉来保障的志愿服务机制比单纯依靠个人道德来维系的机制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4]。
参考文献:
[1]宋言奇.城镇化进程中集中居家养老的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12,(5).
[2]方秀云.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
[3]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
策措施建议
(二)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1、理顺公司管理关系。进一步强化维修和供水稽查的职能,加快机械化抢修速度,严格保证维修及时率。加强对水表使用的稽查,发现水表异常情况,立即更换,开展查表活动,严禁估抄、漏抄现象。实施听漏工作承包管理,对探漏模拟市场化运作,将查出的暗漏次数、漏失量与收入挂钩,调动探漏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推动探漏工作的开展。通过以上措施,减少水量漏失,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岗位职责制考核。以部门为单位建立以经济指标和工作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对工作量可量化的岗位实行计件工作制;对工作量可定额取费的岗位,实行定额工资制;职能科室根据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考核。部门内部实行二次分配,拉开分配档次,使职工收入体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形成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负、考核一体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加大户表改造工作力度。公司整合人力资源,加大户表改造工作力度,在做好总表用户的宣传解释工作的同时,对户改工程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不断提高户表改造工程的质量,力争基本完成户表改造工作任务。
4、加强技术管理。按公司给水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的要
求,以制度为抓手,规范工程安装各环节的管理,理顺工作程序,对不按技术要求设计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得发放施工补助和奖金;强化二次供水管理,理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体制,明确运行管理责任,切实改善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水质,保证二次供水用户的用水卫生安全;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平台,使公司形象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5、做好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原材料采购及使用的管理,材料采购按照“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原则,把好物资供应关;强化安装工程预决算管理,做好工料耗用核算,完善施工监管和考核机制,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和现场管理水平。强化对抄表、收费、追缴、拆换表、修校表的管理,杜绝人情水、无表用水现象;强化招待费、凌杂用工和电话费的管理,有效降低办公费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一)抓好外部供水管理,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
1、加强管网维护管理,保障管网安全。对腐蚀、结垢严重,陈旧老化管道进行更新,采用性能好、强度高、安装方便的球墨铸铁管、PPR管、PE管、钢塑复合管等新型管材,提高供水管网质量,保证供水管网运行安全。对部分树枝状管网实施连通,合理布置供水管网,形成环状网络,减少供水死角和二次污染现象。
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季节性供水来临前组织专项管线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织事故演练,提高生产人员的事故判断及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水质管理,保证水质安全。根据水源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水时机。水厂在低温天气应加大出厂水质检测频率。积极推进水质预警平台建设,提高水质安全保障,结合供水水质检测预警系统,构建公司水质预警平台,实现水质数据资源共享,达到“从水源到龙头”的流程水质信息采集、多信源水质信息共享、水质风险预警、应急处理支持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水质安全保障。
4、加强供水设备维护及安全管理。提前做好防冻保护措施,加强高低压电器设备及机组的检查,做好机泵电器设备、加矾加氯设备、水处理构筑物、工艺管道、排污排泥系统、控制阀门的日常维护和水处理设施的维护性运行,确保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备足工艺处理用混凝剂、消毒剂和深度处理用药剂。
5、加强对低温恶劣天气预报的关注,做好居民冬季用水防冻知识宣传,使群众了解冬季用水设施防冻常识,避免大面积水表及管道冻坏事故的发生。
6、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交通穿越带来的环境风险管理,严格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通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和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工作。
——在全旗城镇化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发展和改革局 刘明涛
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也就是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通俗的讲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城镇化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梯度转移,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条件。还可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果,特别是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条件。
就我旗而言,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农牧民和农村牧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我旗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亩、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展。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劳务输出,但长远之计还是就地安置转移,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迎接我旗农村人口空间和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大力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我旗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十一五”以来,我旗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成区增长幅度较大。截止2009年末,全旗总人口25.6万人中,城镇人口 5.1万人,城镇化率为39.42%。初步形成了由城关镇——重点建制镇构成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相对明晰的城镇网络体系,城市的区域辐射、集聚力逐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意识逐步增强,推进了城乡一体化。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供电、供水、通讯、道路等设施逐步完善。三是规划建设了煤化工经济循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后劲将逐步增强。四是启动城区北扩工程。五是城市的管理正在加强,有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全旗一盘棋规划,分区布局,优势互补,市政管理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定了努力实现由村镇向城市转变的指导思想,从方向上确保我旗符合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旗城镇化建设的问题还很多,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乡结构不合理,镇区规模普遍偏小,聚集、辐射作用不强。以经棚镇为例,常住人口不足6万人,规划“十一五”期末达到10万人,但就目前看来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常住人口数量不足就很难发挥通过消费拉动城镇需求的整体效应,县城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得到较好发挥,这一点可以说是我旗加快城镇化 建设的一个瓶颈。同时乡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较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大。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947元。农村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条件更是与城市相差甚远。城乡差距的扩大,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三是城乡规划体系不完善。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截止2009年末,全旗的大多数乡镇几乎都还没有编制详细的城镇建设规划。加之专业规划管理人员缺乏,使规划实施管理无法保障,无法向农村延伸,村庄集镇长期处于无规划可依、无管理建设的困境。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国家、自治区在城镇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很少,我旗地方财力虽然近几年不断向经棚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但也拿不出更多资金投入其它小城镇建设。由于资金匮乏,大部分乡镇路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差,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满足不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管理粗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小城镇管理机制,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五是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我旗是一个传统的农牧业旗县,随着工业化的洗礼,一方面,农牧民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始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逐步的转变,但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保留传统农牧业时代的烙印,这些“新市民”素质滞后,跟不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由于这部分人口大多数来源于农村牧区,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而城镇又缺乏对这部分人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本设施。因此,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不高,要实现市民行为意识的城镇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我旗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一)特殊的区位优势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旗地处内蒙古东部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四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距首都北京仅500多公里,因此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旗已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和县级公路为骨架,以乡村公路和旅游公路为微循环,纵横交错、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格局。区域内基本形成以集通铁路、省际通道、303国道、306国道为干线的交通网络,距赤峰和锡林浩特机场均在200公里以内。国道、省级公路和旗乡级公路覆盖了全旗每个行政村。我旗矿产资源、水资源、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已初步形成了冶金、能源、化工为主的工业骨干体系,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将是我旗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独有的旅游资源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对全旗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2009年,全旗共接待游客 18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1亿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住宿餐饮业企业和个体商户已达到750家,交通运输户数1550多户,旅客运输能力96万人。可以这样说,旅游这一块蕴藏的潜力会在我旗今后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
城乡规划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区域基础和经济基础的充分分析,明确区域城镇发展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我们应加强对我旗城镇体系和发展的研究,确定我旗未来城镇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以经棚镇为中心,土城子镇、宇宙地镇、芝瑞镇、达来诺日镇、热水开发区、乌兰布统开发区等重点乡镇为纽带,辐射带动其他乡镇的格局,为全旗城镇发展布局、产业和生产力布局、经济建设以及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加强对区域城镇体系研究的同时,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按照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长期性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的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加强管理人员和规划机构的建设,特别要改变乡镇、村庄建设无规划、无管 理的无序发展模式,为城乡规划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拓展中心城镇,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以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和拓展经棚镇作为区域中心城镇的职能和作用,加快经棚镇区发展,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镇。为“放大”中心城镇对县域其它乡镇的辐射和吸引力的作用,对于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在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的基础上,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提高转化农民工的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条件的农民转移进城,农民工城镇化是下一个阶段城镇化的重点。今后要在建立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城乡社保接轨等基础上,积极创造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条件。特别是要采用廉租住房、鼓励低收入群体自建住房等可行办法,把农民工阶层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排除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最大障碍,让他们真正留下来,真正融入城市,使他们在城市寻找一份可以发展的空间。切实提高我旗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
积极发展作为区域次中心城镇的热水开发区、乌兰布统开发区、宇宙地镇、达来诺日镇、土城子镇等小城镇建设,确定各中 心城镇功能定位、主导产业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发挥边贸、旅游等优势,作好城镇间的桥梁、中介和传递作用。随着乡镇之间公路的建设,以高等级公路和县乡公路为纽带,将一些重点镇连接起来,形成以经棚镇为中心,以一批小城镇为依托的城镇群。
(四)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依托,带动劳动力转移
一般说来,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是城镇文明的象征,没有工业文明就没有城镇文明。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通过工业化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以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岗位。我旗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抢抓机遇,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立足资源和地缘优势,打造煤化工、冶金和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达到10—13万人,全旗城镇化率达到40—50%。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强,并且能够容纳大量人口就业。我旗拥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且有地缘和交通便利等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只需加上创新的旅游发展政策和思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业必将成为我旗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撑。
(五)发展农村牧区产业化,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0—13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能够有效转移4—7万人,占全旗总人口比例由80%降到50—60%。那么农牧民人均生产资料将增加20—30%。如此一来,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将会为农村牧区产业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农村牧区人口的有效转移,恢复生态环境也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促进农牧民在产业链条延伸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利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从而城乡一体化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便会逐步加快。
(六)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一、攸县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现状
攸县位于湘东南部,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54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6万人。近年来,我县加快了城乡发展步伐,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截止目前,全县建制镇达18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2,其中,城关、酒埠江、皇图岭、网岭、黄丰桥等六镇跨入省“百强镇”行列;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23.1平方公里,城镇居民达22.5万人(其中县城区常住人口达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0.5。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县城荣誉称号,县城被列为全国文明卫生城镇示范点。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县虽然较好地实施了“城镇发展带动战略”,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县城镇化的进程,具体问题如下:
(一)规模问题。全县18个建制镇,建成区平均2平方公里,县城以下建制镇平均不到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平均7468人,其中县城以下建制镇4509人,而全省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为1.05万人,县城以下建制镇为6700人。按国务院1980年165号文件确定的设镇最低非农业人口2000人的标准,我县现在有7个镇达不到这个基本的要求。规模过小,直接影响基础设施效益的发挥、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
(二)规划问题。首先,规划是指导城镇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从总体上看,一是我县县城规划比较超前,但建制镇规划编制较为滞后,规划功能不全,特别是管线、绿化等专业性详规编制落后;二是,实施随意性大,乡镇领导更换频繁,加上规划意识不强,凭想象作决策,从而导致规划实施不到位,小城镇建设普遍水平不高,相当多的建制镇停留在一条街、两排房的水平,满足不了城镇发展的需要。其次,农村房屋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到处只见新房,不见新农村,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城乡统筹规划总体上滞后,严重地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推进。
(三)土地问题。
1、现行的土地使用审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省委、省政府(1999)22号文件下发后,全省每年安排小城镇建设用地不少于3万亩,指标有,但审批很困难,如果仍然按照先交造地费再批用地的程序审批,很多乡镇会由于垫付不起造地费而无法批到土地。
2、现行国有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政策是30上缴中央财政,20上缴省财政,20上缴地州市财政,30留给县市人民政府。而土地所在地的小城镇则没有明确规定,这种“顾上不顾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政策既不利于开垦新地,实现占补平衡,更不利于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四)资金问题。一直以来,城镇建设的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主体以政府为主,而且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导致城镇建设的路子越走越窄,资金不足的困扰越来越大。城镇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甚至有加剧之势。稳定、健全、有序的投资机制远没有形成。首先,从财政资金来看,中央财政虽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主要集中投向在中城市,难以惠及小城镇;第二,从银行信贷资金来看,多选择短期速效项目,对小城镇中长期建设贷款渠道尚未疏通。第三,由于目前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启动不了小城镇的内部消费,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而导致小城镇的公益、公共设施建设普遍亏损,使乡镇背上沉重的包袱。
(五)产业问题。整体实力不强,缺乏支柱产业作支撑。各镇对支柱产业的培育,还存在思路不清晰、定位模糊、产业雷同等问题。小城镇建设要引导、吸纳农民进城,乐业才能安居,必须解决好产业问题。
(六)管理水平问题。
1、乡镇政府管理功能严重滞后,管理机构、职能、权限等依然承袭农村管理的旧模式,对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生产、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培育与管理等都十分陌生,难以承担城镇化的重任。
2、人员问题。管理和建设队伍冗员过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镇上居民素质不高,生活习惯还不能与城镇发展合拍,给镇区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三、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小城镇建设是“大战略”,是我县城市发展带动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是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摸清他们对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要求,并据此制定小城镇建设的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出现为建设而建设的现象,切实为“三农”问题服务。
(二)着手区划调整,扩大小城镇规模。按照广东、浙江的经验,镇区人口达到7000人,是小城镇的基本人口规模,3万人是小城镇的理想人口规模,我县现有乡镇25个,农村人口53.5万人,平均每个乡镇不足3万人,即使将来全部人口集中到镇区,其规模也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口成本最低化的要求,而且,经济与资源要素是有限的,分散投入和建设,必须导致哪个小城镇在短时间内都建设不好。2001年底,我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全部完成,民政部门应根据规划编制的方案,按照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和规模等级,对现行乡镇区划进行调整,控制城镇数量,逐步扩大重点镇和中心镇的规模。
(三)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优化小城镇建设环境。
1、在户籍管理上,落实有关政策,取消二元制户籍制度。同时按照个人上缴费为主、单位(或雇主)补助为辅、财政适当扶持这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好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
2、在土地使用制度上,一方面,对城镇建设用地依法实行有偿使用,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广泛推行地块的拍卖和招标出让、出租。土地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市的以外,其余的税费一律返还给小城镇用于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一方面鼓励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小区集中,在今后3-5年以内,在全县城镇规划的工业小区以外,一律不再批准乡镇企业建设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有条件的城镇可以有计划地将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等公益设施向城镇集中建设,逐步实现对自然村的合并和分散农户向城镇的集中建设,最终实现退宅还田,维护耕地的总量平衡。
3、根据国家和省有关精神,我县应尽快出台提供小城镇建设信贷的实施细则,在加强项目前期论证的前提下,对小城镇建设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产业开发及乡镇工业和住宅建设。
(四)理顺小城镇建设体制,积极探索建设与经营的有效途径。我县在2003年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形成了以“政府决策、公司经营、项目负责、市场运作”的经营机制,采取“垄断经营城区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经营措施,彻底改变了城市建设由政府包揽和单纯靠财政投入的城建投资体制,城市建设融资走上了自筹、自用、自还和以地生财,以城建城的市场化道路,因此,我县应在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上同样采取以上措施,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道路。
(五)加强综合协调,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指导工作。
1、推进城乡建设,第一位是要做好城乡规划。城镇建设规划要有超前意识,方向一定要明确。要以跨世纪的眼光编制和修订规划,使之能够体现现代化城镇的文化气息和风貌,同时对近期建设也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2、城镇建设要加强全过程管理,做到“管而有法、放而有度、活而有序”。具体说,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小城镇的各基建设包括各种地下管线和设施的开挖、埋设,都要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同步施工。突出以道路、自来水、绿化和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要“镇当城建”,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抓好项目建设。
3、要加强街容镇貌、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重点抓污染源的治理,严禁乱摆摊担、乱扔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贴、乱画,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使城镇整洁、优美、文明、有序。
4、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再走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
1、突出重点,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一是继续采取领导办点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二是重点镇的确定,应根据工作实绩,在全县5个中心镇范围内实施动态管理;三是确保我县每年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正常使用,并逐年增加,同时,当地政府要组织相应配套资金。
2、培养支柱产业,推行镇企共建。推进城镇化尤其需要强化产业支撑,把城市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发展创建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使扩大城市规模和加强产业支撑走上良性循环和轨道。首先,培植发展小城镇的特色产业,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的原则,对城镇资源存量、交通区位和产业传统等各方面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再制定或修定城镇发展规划。二是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驻镇企业应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根据镇区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对一个项目或一个片区的建设实施“一定三年”包建等方式,抓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在各项政策上对企业进行倾斜。
3、健全管理机构,培养素质优良的小城镇建设队伍。尽快遏止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撤并、管理人员流失的状况。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应统一列入财政;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继续推行村镇建设助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队伍。加强对村镇个体建筑工匠的管理,不断提高村镇建筑工程质量。
4、强化镇级政府的职能作用。如果说农民是城镇化建设的主体,那么各级政府就是城镇化的主导。因此,乡镇政府要更加重视城市管理,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方法,要改变现在只管城不管乡的工作格局,加强对农村、对农民的服务,建立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而县政府应尽快赋予乡镇政府应有的建设权、发展权、管理权等行政权,从而使中心镇真正成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一、网络与信息资源
(一) 网民规模。
据CNNIC在2015年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的网民数为6.49亿, 其中手机的网民达到5.5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47.9%。这为我国的城镇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行性。
(二) 宽带接入能力。
自2013年8月1日, 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以来, 我国强调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 推动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国际出口带宽为4, 118, 663Mbps, 年增长20.9%, 我国域名总数增至2, 060万个, 年增长11.7%。
(三) 公共Wi Fi热点覆盖面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公共Wi Fi可以说是“第五公用基础设施”, 与水、电、气、交通一样, 不可或缺, 是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整体策略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 2014年我国公共Wi Fi热点覆盖已经超过600万个, 其中CMCC热点超过400万个, China Net热点超过100万个。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强了Wi Fi基层建设, 积极推动在政府、医院、学校、公园、广场、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提供公共免费Wifi接入服务, 公共Wi Fi覆盖率大大提高。
(四) 移动4G的兴起。
2013年, 12月4日, 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正式发放了4G牌照, 标志着我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4G时代。4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将会以更快的通信速度和更大的信息量去处理移动办公、移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 随着移动4G网络的推广、普及以及资费的调低, 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为智能城市的建设打下基础。
二、城市管理与运营
(一) 基础设施智能化。
城镇设施作为基础性建设, 是支撑城镇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营也成为城镇信息化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
1、智能供水。
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污染、突发事故带来的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为保障城市饮水安全问题, 我国建立了城市级水质管理信息时空数据库和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及可视化平台, 实现基础信息、水质上报信息、在线监测信息的统一管理、检索统计、应急事件、资源库管理等功能, 形成对城市饮用水水质进行存储、管理、分析、监控、应急支撑的综合平台。
2、智能交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进行, 人们开始寻找用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来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提高运输效率。智能交通的推进在我国还处于起步的快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智能交通发展投资增速超过20%, 2014年智能交通行业基础建设基本成型, 增长率接近30%, 预计应用投资规模超过500亿元;预计到2015年, 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投资将增长将超过700亿元。
3、智能供气。
近年来, 我国城市燃气企业将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仓库、智能预测与控制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城市供气业务管理系统群。在此系统群中, 实时采集与控制燃气网管运行数据, 实现燃气生产、运输、供应、营业收费、客户服务等业务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二) 规划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
1、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需要对城市规划进行数字化、精准化的管理, 构建一个支撑市政精细化管理的公共信息平台。近年来, 我国在城市规划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目前, 已有200多个城市建立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信息系统, 此系统承担着数据生产、维护、更新的任务, 包含了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监管等基础地形数据, 基础遥感数据以及规划的设计、审批、监管专题数据等方面的内容。全国近300个城市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每年处理案卷数十万计, 是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全国首批20个城市的近200个风景名胜地区规划实施了遥感监管系统, 开启了有效、实时的规划监管信息化新局面。除此以外, 不少城市建立了可视化、数量化、网络化的交互式数据信息平台, 为公众提供了城市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 体现了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的信息化、民主化、人性化。
2、社会治理精细化。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虽然有市政综合监管部门, 但其管理较为松散, 监管力度不足, 应急处置效率不够, 依照这样的情况, 我国建立了市政精细化管理公共信息平台, 集成管理市政公用行业的各种信息, 方便市政综合监管部门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设施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综合监管、应急指挥的流程体系, 从而提升了综合监管能力。
三、服务与社区
近年来, 我国建立了建立跨地区和跨部门业务协同、共建共享信息服务体系, 并对居民信息进行整理, 建立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与服务数据中心, 实现社会经济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融合, 为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一)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由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三部分组成。目前, 我国已兴起的智慧医疗项目包含以下功能:电子病历、智能分诊、手机挂号、化验单解读、医院医生查询、药物使用等, 实现了“一站式”信息服务。
(二) 智慧教育。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已经开始逐步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系统也开始着手建立数字化体系, 让教育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 从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四、产业发展现代化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不仅传统行业进行了信息化改造, 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新兴的信息服务业如电子商务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据数据显示,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21.3%, 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 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市场细分行业结构来看, 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占比一半, B2B电子商务合计占比超过70%, B2B电子商务仍然是电子商务的主体;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达到22.9%, 比2013年提升4.2个百分点;在线旅游交易规模与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占比与2013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云.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4.
[2]杨丽.“智慧城市”以大连为例的思考[J].商业时代, 2011.5.
[3]郭清璐.智慧城市的功能及意义[J].中国城市经济, 2012.7.
[4]IBM发布“智慧的地球”战略[J].计算机与网络, 2009.Z1.
[5]李东明.城市问题与城市管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06.11.
一、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增加更多就业岗位
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长,但总量小、差距大。2013年民族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8%。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集中了一半以上的劳动力。第二产业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结构偏重,以近1/2的产值仅吸纳了1/6的劳动力。建议支持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清洁能源、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产业,对能源资源开发项目,优先在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布局建设。设立民族地区促进就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投资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引导产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应向民族地区倾斜。
二、促进东西合作,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随着全国产业布局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西部外出务工人员增速有所放缓,东部一些地方出现民工荒。西部民族地区应着眼长远,把与东部合作作为根本大计,形成优势产业引进来和富余劳动力走出去的互动局面。支持民族地区有序承接东中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生态友好型产业,将东部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引进来。进一步疏通外出务工渠道,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改变单纯拼体力的状况,借助东部条件培育民族地区新型产业大军。
三、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吸纳当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
民族地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城镇就业亦不充分;另一方面,受语言、文化素质、风俗习惯、就业观念影响,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比如,许多少数民族劳动者劳动技能偏低、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用工管理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招工用工积极性。建议在民族地区投资的中央企业、对口援建项目和政府投资类项目,应更多地吸纳当地少数民族员工。民营企业也要有足够的耐心,认识到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最终对社会、对企业都是有利的。对在民族地区注册的各类企业招用当地员工且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技能培训补贴,并在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四、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就业作为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
民族地区普遍缺少大中城市的辐射和拉动,城镇化进程受到产业发展不足制约。2013年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为44.3%,比全国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一些农区、牧区群众因保护生态之需被迁入城镇,远离了原来的农牧生活,又缺少城镇就业的一技之长,靠政府补偿金过日子,长此下去,可能造成过去分散的就业问题、贫困问题和民族问题向城镇集中。建议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支持就业吸纳力较强的产业项目向民族地区城镇聚集,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保障进城农牧民的基本权利,并在落户后一段时间内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享受惠农惠牧政策。
五、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就业素质
【城镇化进程及现状】推荐阅读:
浅谈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看法11-13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7-10
城镇化发展模式05-31
当代中国城镇化07-25
城镇化建设调研10-11
新型城镇化考核11-15
新型城镇化改革11-16
我国新型城镇化论文07-01
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