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精选8篇)

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 篇1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国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以及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

5、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年级阶段:

帮助学生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二年级阶段: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现实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年级阶段:

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6、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地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

7、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8、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9、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要和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10、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1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督导评估范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12、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逐步建立起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工作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可配备必要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根据实际需要,学校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原则上在德育工作经费中统筹解决。学校要配置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不断改善条件。

1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对全体老师特别是德育工作教师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重点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教育部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教师培训用书,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培训骨干教师。

1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集体备课、合作教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15、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避免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不能采用生硬的教育方式。

16、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谨慎使用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量;所用量表和测试手段一定要科学,不能简单地凭借量表测试结果下结论;对心理测试的结果,要严格保密。不允许进行考试。

17、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师用书和相关教育材料的编写、审查与选用都要根据本指导纲要的统一要求进行,进入学校的教材、教师用书和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

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 篇2

一关于《新纲要》的创新点

新、旧“纲要”都是国家的意志和行为, 在性质上没有差别, 但在创新思想上, 《新纲要》在五个方面表现出了它的与时俱进:

第一, 将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界定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突出了体育课程身心参与、从事练习并承受运动负荷的实践课程特征。中国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 彼此间差距相当大, 指导纲要的制定者们显然知道这一点, 故放宽了要求, 兼顾了差异, 但是推广这种具有革命性的改革的做法值得商榷。总体来讲, 它首先试点, 然后推广, 试点的学校多是重点院校, 这给在地方院校的推广工作无形中增加了阻力;另外, 改革工作从第一线全面开始, 但作为师资来源的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明显落后于改革实践, 改革的外部管理环境落后于改革实践, 致使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 不论长幼都很难把握《新纲要》的精神实质。

第二, 将课程目标层次化, 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往“进了大学门就按一个标准培养人”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褒扬了以人为本、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别、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等诸多新的教育理念。

第三, 以三个“自主”明确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承认, 为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气氛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 在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类型和组织形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评价等四个方面都大大拓展了视野。

第五, 对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这五个领域目标的确定, 不仅是贯彻中央《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直接体现, 对“体育是手段, 健康是目的”的最佳诠释, 也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吻合, 为长期困惑人们的大中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 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二《新纲要》制定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纲要》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 将学生的发展、成人成才放在首位, 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2]正是基于这一点, 《新纲要》将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运动技能和参与意识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因此, 《新纲要》恰当地处理了学生本位、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 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 使体育课程更符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充分反映了体育的本质特征, 即一方面把身体运动作为对自身进行改造的手段, 另一方面又追求身体运动本身对人的积极作用和美的价值,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这也是《新纲要》课程目标的创新之处, 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受多方面影响的、交互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被称为“政策”的“主意”转化为行为———社会行动 (Ottoson&Green, 1987;Wenger, Mc Dermott, &Snyder, 2002) 。因此可以看出, 课程改革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组织、文化、及个人因素) , 也牵扯各级人力的参与 (管理人员、课程制定委员会参与人员、教授、学者) 。《新纲要》制定和出台同样有着特殊的背景, 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新纲要》正式颁布离《旧纲要》的颁布时间已过去整整10年。这10年来, 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培养人的理念、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为主体、发展个性、培养兴趣等诸多新的教育观念得到普遍的认同, 涌现了不少新的教学模式、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这些变化使中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成为必然。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5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指出由于主客观原因, 现行的教育观念、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 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3]《决定》还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作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式《决定》, 对体育而言, 这是首次。因此, 《决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是推动高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是新世纪国家对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同样是国家的意志和行为的体现。这样, 自然而然需要一个与之相衔接、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新纲要》的出现。《新纲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是继承了《旧纲要》的合理内核而创新发展的结果, 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必然, 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新纲要》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健康意识的培养, 是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 也给人类的健康带了新的威胁。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断蔓延,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对于学生来说, 升学压力大、睡眠不足正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 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 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 特别是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闲暇锻炼时间减少, 导致了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升高。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 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几种常见疾病 (低血红蛋白、龋齿等) 的患病率继续下降;反映肺脏功能的肺活量测试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已成为城市学生重要的健康问题。[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和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 必须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抓起。这一点国内外已经达成共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体育课名称改为健康与体育、保健体育、体育与健康等, 表明了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变化。《新纲要》在强调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同时, 突出了三维的健康理念, 即通过接受体育教育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全面健康发展, 充分反映了体育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思想。

三如何辩证地看待《新纲要》

《新纲要》相对于我们传统的课程教学而言, 是一个新的事物, 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但它不是空穴来风, 它还是有着比较坚实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探索作为基础的, 它之所以引起了许多的疑惑, 这是新旧事物之间发生交替转换时的斗争表现, 它在某些方面比较超前的认识, 反映了制定者或推行者矫枉过正的思路与想法, 我们的体育课程在发展的道路上, 改革、创新与传统、经验是永恒的一对矛盾, 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传统和经验, 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在研究它们之间进行的转化或发展中, 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斗争形式, 要正确认识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不能绝对地否定, 也不能绝对地肯定,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对立统一的思想作风才能使我们的改革工作朝着我们的良好愿望发展。

“健康第一、科学全面、全体发展”是新世纪对人才质量的时代呐喊, 大学体育课程在体现体育的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 在健身价值上, 它是最后的正规性学校体育教育, 在人文价值上, 于个人, 于社会,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处处闪烁着“奋斗、自由”“竞争、和谐”的体育文明之光。

《纲要》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 突出了“健康第一”的工作指向, 坚持宏观控制, 抓大放小的工作思路。在具体推行时, 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问题会很多, 但笔者认为,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要领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抓住《纲要》“学生主体性”的人文精髓, 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符合客观发展条件的体育课程观, 然后要坚持尝试, 不断进取。这种体育课程观不再是单向的维度, 它来自学生、教师、社会、学校等多方的维度。如果我们为了某种利益, 仍在坚持争论《纲要》的合理与否, 徘徊在改革与保守、行动与等待之间的话, 时代发展的浪潮一定会把我们掀翻。少点争论、多点理解,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才能在实践中真正把握《纲要》的先进性思想, 发挥《纲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欣.影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108.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3]林志超.普通高校两个“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异同[J].体育学刊, 2004 (1) :75.

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 篇3

入选理由 对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四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并在德育课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指导性意见。

主要内容 “经济政治与社会”部分包括: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哲学与人生”部分包括: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法律”部分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包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四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心理健康”部分包括: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篇4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热爱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强健康生活,珍爱生命;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痤疮发生的原因、预防方法;月经期间的卫生保健常识,痛经的症状及处理;选择和佩戴适宜的胸罩的知识。

教育实施效果。凡进入中小学校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审定后方可使用;健康教育自助读本或者相关教育材料的购买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负担。大力提倡学校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毒品和艾滋病的能力;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学会保持愉快情绪和增进心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理健康;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发育的基本

知识,掌握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了

(5)安全应急与避险:有病应及时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学生循掌握简单的用药安全常识;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了解网络使用的利弊,合理利用网

就医;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不擅自服用止痛药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毒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

2.基本内容

(固定、搬运);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预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良生防网络成瘾。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

三、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

(四)要重视对健康教育的评价和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与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作为评价重点。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健康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卫生习惯、健康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实施健康教育

情况列入学校督导考核的重要指标之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

一。环使用。

2.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

络。

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膳食平

3.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原则;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

衡有利于促进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素,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健康是一时间9个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

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

个广泛的概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健康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健康教育与其他相关教育,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教育效应。

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如化学性、有毒动植物等);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吃病死禽畜肉;适宜保存食品,腐败变质食品会引起食物中毒;拒绝吸烟、饮酒的技巧;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

遇在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另外,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吸毒违法,拒绝毒品。

(六)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应以大健康观为指导,全面、统筹思考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将健康教育教学、健康环境创设、健康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为学生践行健康

二、健康教育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2)疾病预防:乙型脑炎的预防;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

疥疮的预防;肺结核病的预防;肝炎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预防(包括甲型肝炎、乙(丙)型肝炎等);不歧视乙肝病人及感染者;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学会如何

(四)水平四(初中阶段)

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吸毒与

1.目标

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患

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对健康的门要把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

进一步了解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意义,养成科学、营养的饮食习惯;了解充足睡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了解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增强卫生防

极开发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

影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异性交往的原则。

(三)各地应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计划,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以知识传播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工作。

者。

(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把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列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水平。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以现有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体育教师为基础。要重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各级教研部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教育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篇5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以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让幼儿的生活、游戏,科学得到合理地安排。一 家园合作 1.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家园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互相了解,互相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条件,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帮助

幼儿园的教育并不是独立的,要懂得利用资源,而且还的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说我们必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上学的时间,也就是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一天到晚在成人的影响下,小孩就开始模仿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小孩自然而然就学到了很多,要是家长懂得一些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不就是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在家里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如:手眼协调的能力等等。家人要拥有一颗童心和耐心,这样你就可以走走进幼儿的心理,不要让他们和你有距离,你要适当的调节一下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只要小孩会和你玩,你就可以在他的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东西,因为幼儿是最真诚的,他们不会作假,要让幼儿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必然少不了家长的细心和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家长要以身作则,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小朋友都爱模仿大人,我们自己要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所以说在家里不要什么事都宠着幼儿,家长要注意幼儿的兴趣,以便幼儿不错过这个时期的发展,我觉得,站在我自己的一个角度上来说,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爸爸妈妈迫于生活就和我长期分开,不是我缺少爱,也不是说我得的爱太多,而是我从那时开始就已经缺少了和他们的沟通,在亲情和语言这一块我就掉队了,以至现在的自己很是自卑,很是内向,小孩从小离开爸爸妈妈在心灵上是有一定的伤害,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有自信,独立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2.要使孩子感兴趣

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必然要让幼儿对你的东西感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幼儿有兴趣,他就会认真听,老师上课的方式要变化多样,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游戏为主是现在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方法,也真的很有效果,我记得暑期我在福州的一所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当我第一次给小朋友上课的时候,就亲身经历过,我上的是一个混合班,不过目标则是以小班为主,像主题活动,领域活动都是以小班为主,我那次上的是幼儿园的大玩具这样的一个主题。我当时什么也不懂,于是我就画了几幅画,有滑滑梯,攀登架,用油画棒上了色彩,写了教案,自我感觉准备充分,我以为他们会很乖,可是我上了一会儿,小朋友就开始很吵,一直在讲话,我那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且这是我第一次上课,我很紧张,后来我弹了一首曲子他们才跟上。我记得儿歌是这样的;我表扬,表扬谁,表扬坐好的小朋友,我批评,批评谁,批评没坐好的小朋友,还真管用。我还准备了小朋友最爱的贴贴纸,坐好了,有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好的小朋友就给他一个奖励。最后我终于把课给上下来了。上完后,我问别的老师,为什么小朋友会这么吵,感觉没兴趣一样。那老师说因为你的课不够新颖,一个主题要上一个月,每天都重复,小朋友就觉得没意思。再后来有一次上课 上的是自制喷水壶,我就让小朋友自己各自带一个矿泉水的空瓶来幼儿园,让小朋友自己动手,用彩钉把瓶子刺一个一个的小洞,然后排队去卫生间灌水,之后还让小朋友自己帮园里的花浇水,这次的课比我第一次的课好些,因为他们也爱新颖,而且老师上课也要有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老师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朋友都是很聪明的,只是看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挖掘他们的潜力。就在我实习的那段时间我置身于孩子们的中间,细细体味园丁的感受:我享受着人间最清纯的快乐——那一颗颗天真的童心!他们不仅让我感受着快乐,更让我对爱心、责任和教育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也能感受我的快乐,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读懂每一个孩子。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用智慧去解读,并无条件地接纳。然后我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组织和设计活动时,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尽我所能创设一个丰富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有启发性的环境,提供多种方法,寓教于乐。在活动过程中我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在指出孩子的缺点时,语气做到委婉,还要讲究方法,或借助游戏,或借助故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错误,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就这样我在快乐中实施了教育,同时让孩子们感受了学习的快乐!4.家长和老师要有沟通

有些家长说,怎么幼儿园老师每天都是在教孩子玩,写数字,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这不是这样说的,因为逻辑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所以数学是基本,是奠基石。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他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题 篇6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一、选择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D)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B C)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终身教育

D.社会教育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B)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4.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B)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5.《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C)。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6.《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不包括(B)。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7.教师在幼儿学习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C)。

A.支持者

B.引导者

C.指导者

D.合作者

8.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B)。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

9.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D)。

A.筛选、排队

B.教师反思性成长

C.提高保教质量

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10.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B)。A.领域间的整合 B.领域内的整合

C.超领域的整合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11.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B)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12.幼儿园应与家庭、(C)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A.中学

B.早教机构 C.社区

D.社会

13.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D)。

A.作品分析法

B.谈话法 C.问卷调查法

D.家长评价

14.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D)。

A.教材顺序

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15.语言能力是在(D)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16.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A)领域的目标。A.科学 B.社会 C.健康 D.艺术 17.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A)。

A.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B.增强幼儿的体质 C.发展基本动作 D.锻炼身体

18.幼儿科学教育重在(A)。

A.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B.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C.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D.解决问题 19.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C)。A.绘画 B.表演 C.艺术 D.唱歌 20、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是(C)。

A、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B、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C、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D、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21、幼儿园工作首位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D)。

A、促进幼儿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B、促进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使幼儿获得快乐 D、促进幼儿的健康

二、填空题

1.幼儿的健康可以分为 与 两部分。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2.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是 领域的目标。

健康领域。

3.教师是幼儿活动的、、。

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是 领域的目标。

社会

5.科学领域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 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合作学习

6.幼儿园教育要与 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

7.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 的特点。潜移默化 8.幼儿对数与量的认知是 领域的内容。科学

9. 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

三、判断题

1.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2.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4.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耳濡目染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5.多元智力理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而是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

6.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7.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8.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9.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10.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11.教育要面向全体,就是面向全体进行教育,因而划一目标、统一行动,以集体的形式组织教学,就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12.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幼儿园应领导家庭。(×)13.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三、简答题

1.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分为哪五个领域? 答: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2.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3.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4.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的原则有哪些?(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5.幼儿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倾向的差异(3)学习方式的差异(4)原有经验的差异 6.幼儿发展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观察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档案评估法

四、论述题

1.教育活动的内容的组织应注重什么?

答: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幼儿教师应当怎么做?

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 篇7

一、“坚持德育为先”, 树立学员的爱弹药意识

教育规划纲要“战略主题”的第一条即为“坚持德育为先”。即要立德树人, 加强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爱国主义等教育。作为一名XX学院学员, 担负着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 德育应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层面。

1. 消除对弹药的畏惧心理。

如果问大家:弹药危险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当然危险了。从多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弹药专业的第一志愿率一直偏低, 很多学员都为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作为一名“过来人”, 我要说:弹药不危险。试问大家这么几个问题:弹药用汽车、火车、飞机运输时会响吗?用手拿或抱着, 不小心掉在地上, 会响吗?实际打的时候, 在发射器旁边, 危险吗?答案均是否定的, 那么, 弹药危险又从何而来呢?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弹药是不危险的, 并没有我们直观想象的那么危险, 完全应该消除畏惧心理。如果说弹药不危险, 也是不准确的, 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正确使用的条件下, 弹药是不危险的。正如坐飞机一样, 我们大家都知道, 飞机的安全性是最高的, 但我们往往认为坐飞机更危险, 原因显然是事故结果更严重。XX也是如此, 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极低, 但事故结果往往较严重, 这就是“行内人”认为其危险的原因。

2. 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对军校学员, 更要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把坚决听党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捍卫国家主权、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维护荣誉等与弹药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在大学学习阶段, 践行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做好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弹药作为将来要从事的专业, 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胜任将来的工作。

二、紧贴弹药装备发展,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教育规划纲要总体战略工作方针中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在工作方针中被专门提出, 体现了其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改革的迫切性。就弹药装备而言,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紧跟弹药装备的信息化趋势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 弹药装备最明显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弹药改变以往以钢铁和化学药剂为主要组成的结构形式, 引入了大量的电子和微电子电路、小型机械控制零部件等。如果原来弹药装备是以机械为基础的话, 那信息化弹药装备就是以机械、电子、光学、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为基础的。从教学角度, 这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 必须紧跟弹药装备的信息化趋势, 不仅专业课内容需要根据装备类型进行更新, 学员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也应从机械类转向光电及控制类。

2. 树立学员“主体”地位, 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目前倡导学员应处于“主体”地位, 教员应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对教学方法, 国外更强调学习者的地位, 体现出自我组织学习、激发学习、自我检查效果等思想。国内根据外部形态, 分为讲解式、讨论式、演示式、参观式、练习式、实验式、实践式、启发式、导引式等等。根据笔者的体会, 弹药装备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以下几方面可参考: (1) 各种教学方法都要用到, 要融合运用, 或者说都可尝试, 但所有的教学方法都要以学员为目标, 必须有学员的积极参与, 这种参与可能是语言上、行动上的, 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参与。 (2) 讲解式方法仍不能放弃, 尽管这是一种知识注入型的方法, 但对于短时间、大量内容的学习, 仍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应注意讲解不是满堂灌, 而是如涓涓山泉般, 速度有缓急、流量有大小、声音有叮咚, 通过问题导引, 如山泉在大大小小的曲折中流向远方。 (3) 教学方法应区分不同的教学对象, 有的学员是从校门到校门, 而有的学员则有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甚至直接使用过具体的弹药装备, 这些学员甚至是教员的老师。 (4) 改变严肃的课堂教学气氛, 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 如果大学课堂能像幼儿园课堂一样轻松, 打破师生界线, 采用“圆桌式”方法, 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5) 应鼓励学员多提问, 不要过于含蓄, 这一点中国的学生应向外国的学生学习, 同一堂课, 就笔者授课体会, 外国学生的提问是中国学生的两倍还要多。

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完善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完善和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就弹药装备教学手段而言, 近十几年的教学手段与原有手段相比, 变革可称为是革命性的, 产生了彻底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改变原纸质、胶片式教学素材, 取而代之以电子式, 质量更清晰、传输更方便、幅面可调性大大增强。 (2) 大量采用仿真动画的形式展现弹药装备结构及作用过程, 视觉冲击性更强。 (3)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学员参与实验 (实践) 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这种手段可重复性强、安全性和经济性也更好。 (4) 网络手段及网络课程的建立为学员课下学习、完成作业、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坚持能力为重”, 培养满足部队岗位需求的弹药人才

教育规划纲要“战略主题”的第二条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对弹药装备专业学员, 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培养和学习, 以期做出更大贡献, 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1. 打牢理论基础, 为长远发展提供源动力。

此处的理论基础既包括机械基础、电子基础、光学基础、文化基础, 又包含与弹药装备构造原理理论基础。首先, 因弹药装备在不断更新换代, 有了牢固的基础, 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才能更迅速地掌握新装备知识。其次, 有了理论基础, 更利于后续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考取和深造。再次, 随着工作岗位的变迁, 需要管理的装备类型会越来越多, 更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理论基础。

2. 突出实践技能, 满足第一岗位任职需求。

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 篇8

12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制定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学校教育质量也将据此情况进行考评。

根据纲要,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

纲要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另外,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

(《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26日)

广东:任由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父母违法

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涉及了网瘾、吸烟、酗酒、流浪、校园安全等目前影响广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

条例特别强调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安全防护,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其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已满十六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除外。“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引导和监督未成年人正确选择和使用网络资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或者电子游戏”也被写入条例。

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协调各门课程的作业量,确保与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作业量的相关规定。此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占用未成年学生寒暑假期、法定节假日集体补课。

条例中一些人性化的保护措施也得以体现。如针对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条例规定,学校女卫生间人均实际使用厕位数量应当多于男卫生间厕位数量。学校和教师应当允许未成年女学生在经期内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信息时报》2008年12月29日)

武汉:校园防盗门改成“文化门”学生潜移默化受文化熏陶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我可以接受失败,但决不接受放弃。”这是吴家山四小三(4)班邹雅雯写在校园“自信之门”上的一句话。

在吴家山四小教室之间的连通道上,九个楼梯口全部整修一新,成为图文并茂的“自信之门”“阳光之门”等9个“校园文化门”。据了解,这是学校利用楼梯口的过道、门牌等,由美术老师设计,并从学生中征集“门名”,再让每个班级写一句富有教育意义的一句话或格言而建成的。

以前,由于学校院墙较低,办公楼、教室常有夜间被盗现象。因此,学校在楼梯口装起了防盗门。白天,校园防盗门打开时,能不能发挥育人功能?于是,学校斥资改造楼梯口,以文化为载体,扮靓育人环境,使得校园“步步皆景观、处处能育人”。

“现在,有的学校搞建设,只顾设施的现代化和豪华,没有浓浓的书香味。”武汉市教科所所长张汉强说,“其实,温馨而又有文化气息的‘文化门’、‘文化墙’,既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景观,又可以让学生身心时常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上一篇:水利价值工程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幼儿园美术手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