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绿化评价指标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区绿化评价指标(精选8篇)

小区绿化评价指标 篇1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是考察设计方案是否保证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使用土地和空间的经济、合理和有效性,评价时应考虑:人口与建筑密度、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层数和间距、公共建筑、小区道路、管网、绿地的布局等,常用几项密度指标来衡量。居住区的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居住区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

(3).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面积(层);

(4).高层住宅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5).中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6).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区用地面积(人/公顷);

(7).人口净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宅用地面积(人/公顷);

(8).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面积(套/公顷);

(9).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面积(套/公顷);

(10).住宅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1).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公顷);

(12).建筑面积毛密度=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14).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15).拆建比=新建建筑总面积/原有建筑总面积;

(16).土地开发费=前期工程投资/住宅区用地面积(万元/公顷);

小区绿化评价指标 篇2

近年来, 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居住环境质量评价能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变化的辨识能力, 确保人居环境朝健康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对主要构成因素的分析, 来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

2 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概念

城市住宅小区的居住自然环境是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 并且也是与各种地理地域性特征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 这种地域综合体是居民生存活动的地理空间和场所, 不仅仅包括为居民生活和学习所利用的各种物质实体和空间, 还包括贯穿着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结合和统一。从理论上说, 城市人居环境的内涵应该是:人文与自然的协调, 生产与活动的结合, 物质享受与精神满足的统一。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都是高污染、高投入、搞消耗的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的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很大一批人口涌入了城市。这样给城市的住房需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很多住宅开发建筑项目为了满足城市住房的需求纷纷上马, 不过有不少的项目缺少充分的论证, 没有规划的开发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频频遭到破坏, 导致住宅小区的人居环境恶化问题非常引人注目。现如今,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住房产业, 优化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2.1 城市住宅居住环境的新理念

在过去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下, 优势地产项目的决定要素就是住宅区所在地段。发展到今天, 黄金的地段依然是优势地产项目的标志, 但是好的城市住宅仅有黄金地段已经不能满足成熟消费者的需求了。一种集全新的社区概念, 全方位的人居环境及配套的网络、信息服务的住宅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成熟地产项目的标志。环境的概念在住宅区的设计和规划中不断得以提升, 由传统的“绿地”概念向突出本社区特有的文化品位和回归自然的人居精神转移。在真正意义上努力体现出“以人为本”。

2.2 城市住宅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

首先, 要保证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要满足国家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环境方面的基本要求, 这是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基础。其次, 居住区内的绿地除了要满足绿地率的指标之外, 还要能体现出绿地的品味和层次, 要充分考虑居住区居民不同的活动规律、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合理的运用现有空间, 最大限度地增强居住社区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尽可能地排除居住环境内的噪声和大气污染, 努力营造清静舒心的居住环境;构建完善的网络技术社区服务, 构建优质的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局域网系统能实现居住区环境的优化、升级。最后, 要突出居住社区的基本定位和居住社区环境的主旋律, 社区主题的建设是强化居住社区环境特色非常重要的途径。

3 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方法分析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评价城市居住地域是否安全、舒适、和谐、方便的一套可感知的参数集合, 是评价居住地域可居性、持续性的重要依据。

3.1 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二, 全面性原则;第三, 科学性原则;第四, 稳定性与动态性原则;第五, 层次性原则;第六, 可操作性原则。

3.2 重视人文生态与小区文化建设评价

人居环境的现代意义主要是强调基于物化环境的人化环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宜人的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有序、方便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但是要想实现人居环境的深层次内涵, 根本是需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氛围和亲情般的邻里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大量的居民从原籍迁往新区, 老邻居的关系迅速瓦解, 更多依靠“社区文化”建设一个新的社区邻里关系。从本质上讲, 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石是文化, 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住宅区的文化建设应高度重视人文生态, 既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更要处理好人与文化的关系。经常性的组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为居民间的交往创造便利的条件, 使社区成员在追求各自生活风格的同时, 构筑“亲情化”的邻里关系。所以, 对居住小区人文生态文化建设的评价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3.3 建立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适宜度模型

城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度指的是城市人居环境的现实生态与其最佳生态的贴近程度。在将来, 我们的房屋和住宅建筑的环境, 势必要以住宅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改善住宅环境, 努力营造一个绿色的居住环境。此外, 住宅区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面积往往占到城市土地的30%以上, 可见住宅区域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是好的或坏的的印象。绿色住宅区, 不仅要考虑有关住宅单体的生态平衡、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更应该注重的是从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将整个住宅小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居住环境进行设计和优化。这样不仅既保证了住宅内生态的平衡, 而且又能实现周围环境与住宅的一体化。绿色住宅“以人为本”的优化设计能够创建出具有高亲和力的居住环境, 让人产生一种归属感。所以应将生态适宜度理论引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中, 并据此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适宜度模型。

3.4 分析小区的配套公共设施建筑是否与居民的需求相适应

在中国, 目前住宅小区的配套公共建筑面积仍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即使是那些标榜非常齐备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大型小区。调查还发现,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 除了土地规模的限制原因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 开发人员对各个年龄层的生活需求考虑不足, 特别是在区内的老人。老年人对生活条件、交通工具、文体活动设施、医疗设施等的关注程度很高, 而中青年则对停车场所、休闲广场、学校及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关注程度很高, 但开发商往往对这方面的综合考虑有欠缺。所以, 住宅小区的配套公共设施建筑是否与居居的需求相适应, 是否能满足小区内各层次人群的日常所需是评价住宅区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都更加强调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环境的关注, 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的居住环境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 环境构成了住宅小区的人居中心。建立一个新的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合理评价住宅小区人居环境, 指导居民理性购房和开发商规划建设住宅小区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凯, 汤辉.室内绿化是一门艺术[J].湖南林业, 2005 (7) :29.

[2]王浩, 李咏华.现代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探析——从空间结构要素着手[J].中国园林, 2003 (5) :40~43.

[3]庄剑英.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材料[J].建筑节能, 2005 (7) :47~49.

小区绿化评价指标 篇3

关键词:轻型屋面;生态效益;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35

Evalua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 Benefit of Planted Light Roof in Nanjing

LI Hai-ling,SUN Li-juan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38,China)

Abstract: To establish a rat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the basis of scientifically evaluating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planted light green roof.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planted light green roof is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hen, indicato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and multilevel indicator system are selected, providing a base for evaluation model of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benefit of planted light green roof.

Key words: light green roof; the benefi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绿化用地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可供绿化的城市地面面积被挤占得所剩无几,有限的绿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的需求,更无法维持本就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因此,城市绿化势必向高处发展、向立体空间发展。继地面绿化、立面垂直绿化后,又一类绿化处女地被开发利用,它就是屋面绿化。所谓屋面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桥梁(立交桥) 等的屋顶、露台或天台上进行绿化、种植树木和花卉的统称[1]。根据屋面绿化的最终表现状态、植物种类、荷载重量、施工的难易程度等,可将种植屋面分为不同的类型[2-3]。国内外的屋面绿化研究工作均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关于屋面绿化的设计、安装及后期养护已趋于完善;国内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屋面绿化也逐步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一领域仅在少量一线城市有所开展,这导致我国城市屋面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就整体而言,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政策、技术、观念都亟待发展和完善。

针对承载力较弱(屋顶荷载≤200 kg·m-2)、事前没有绿化设计的轻型屋面[4],屋顶绿化大多采用种植少量适宜生长的草种,进行“地毯式”密集种植的绿化[5-6]。其特点是绿化方式为地被式、藤架式等,绿化物种较少,且屋面荷载较轻,易施工。目前,轻型屋面绿化的施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达到一次成坪,轻型屋面绿化所具有的生态节能效益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形成,这大大地束缚了南京市屋面绿化建设的步伐。因此,笔者对南京市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建立一个客观、合理的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符合实际需要的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南京最佳人居环境的进程。

1 研究区自然概况及轻型屋面绿化概况

南京市是长江下游主要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处于北纬 31°54'~32°16',东经 118°~119°24'之间。地貌特征为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 15.4 ℃,极端最高温 43 ℃,极端最低气温-14 ℃,年平均降雨量 1 106 mm,全年70%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汛期,全年无霜期达 200~300 d。

从南京市来看,已建成的大量老旧居民小区和建筑物,其屋面均属于轻型屋面,这给城市绿化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契机。例如南京市鼓楼区政府的楼体屋面进行了总面积达到约2 800 m2的轻型屋顶绿化,技术上为解决小荷载难题,采用了新型屋面绿化生态盒专利产品和轻质专用基质,保证3~5 cm的基质层能持续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和生长环境,采用圃地预培景天类佛甲草植物毯铺设,造景优美,同时兼具生态功能。

2 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

城市屋面绿化不仅可以提高顶层建筑的舒适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而且可以贮存 2/3 的雨水,晴热天气雨水蒸发时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城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联合国环境署的相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时,这个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会下降 80%,热岛效应将彻底消失[6-8]。南京市区夏季绿化屋面与非绿化屋面温度比较,屋面绿化后的室内温度较未绿化的室内温度下降 3.2~5.1 ℃,屋顶温度可下降4~7 ℃,可使室内空调节电近20%,节能效果显著[9]。与此同时,种植屋面可以吸收 SO2、HF、Cl2、NH3等有害气体,降低灰尘数量达40%左右[7],杀灭空气中散布的各种细菌,提高空气清洁度;对噪声有吸附作用,最大减噪量可达10分贝;减弱暴雨过后的地表径流,对暴雨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为生物多样化提供基础,给动植物种群创造新的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

3 南京市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多属性、多层次的体系,要求构建的模型既能全面反映轻型屋面绿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效益,还可以实行分级分层次处理,以适应不同侧面评价需要[10-14]。

(2)独立性原则。指标间应尽可能独立,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辅之以一些次要指标,尽量避免某单项功能指标的重复使用[10-13]。

(3) 可操作性和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具有监测可操作性,且指标内容简单明了、概念明确、数据容易获取[13]。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3.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选择对于构建一个好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5]。轻型屋面绿化的结果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为了对系统进行综合生态效益评价,以南京市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评价为例,评价指标的筛选根据评价对象的结构、功能和区域特性,在咨询专家以及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着重考虑缓和温度效应、增湿效应、雨水滞蓄率、平均风速改变率、滞尘效应、吸收有害气体、固碳释氧、降噪效应、植物种类多样性、植物存活率、乡土物种比例等指标。其中缓和温度效应主要考虑针对南京气候夏季高温天气多,冬季无采暖,可促进发挥建筑节能;雨水滞蓄率主要考虑针对南京的降雨特征,可为建立“海绵城市”提供一定的支撑;滞尘效应、吸收有害气体以及固碳释氧效应主要考虑南京大气环境特征,植物特有的属性可兼为城市居民呼吸提供洁净空气;降噪效应主要考虑南京拥有车辆较多以及其他噪音源也较多的情况;植物种类多样性、植物存活率以及乡土物种比例这3个指标主要考虑生态的稳定性以及维护成本的高低等。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既能反映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又能反映各层次、各侧面生态功能;既有助于为城市发展制定绿化规划目标,又能提出易于操作、便于对照执行的具体准则。为此,根据南京市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评价目标和指标体系选择原则,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总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如图 1所示。

第一级评价指标层即目标层,它可通过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获得,是反映系统生态综合效益的指标,显示轻型屋面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也是检验轻型屋面绿化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二级由第一级评价指标层的3个支持指标—环境效益、系统稳定性、小气候效应构成。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环境方面,交通、城市建设、工厂和家庭生活等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屋面绿化在绿化造景的同时根据植物的特性,运用其自然净化功能,这对重建城市生存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环境效益指标应全面深入考虑绿化改善环境的作用机制,对其作用的大小进行正确地定位与评价。另外由于城市地形复杂、建筑密集、能耗大等原因,使得城市形成特有的某些有害气候现象,一定规模的绿化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小气候效应指标可考虑对各项气象因子的缓和程度,进而评价屋面绿化整体在影响城市区域大气热力状况中的作用原理与程度。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受人类强烈干预,生态系统往往表现出物种数量减少,结构简单等特点,系统稳定性指标应考虑所建群落的稳定性,引入一定比例的乡土物种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立地条件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优势。

第三级评价指标层是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处理获得的指标,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低层,也是唯一可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的指标层。部分指标的测定如下。

(1) 吸收有害气体:可测定植物体中S、N的含量,计算植物吸S、N的量;同时监测大气中的有毒气体SO2、NOx、氮氢化合物的含量。

(2) 固碳释氧:可测定各植物的光合作用并进行估算。

(3) 降噪:测定不同区域内不同时段的噪声。

(4) 滞尘效应:测定植物体表面的TSP、PM10,同时监测大气中的TSP、PM10。

(5) 乡土树种比例=乡土树种种类/绿化区域内所有树种种类(%)。

(6) 植物种类多样性:根据单位绿化空间中应用的植物种类、株数、面积等进行统计,可用 Simpson 指数或Shonnon-Weiner指标计算。

(7) 植物存活率:统计不同干旱胁迫下,植物存活个体数/绿化区域内所有树种个体。

(8) 雨水滞蓄率:可测定单位面积的土层厚度中土壤非毛管空隙度的含水量,以及不同雨量产生径流的滞后时间。

(9) 缓和温度效应:可测定绿化区域内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均温、室内外温度的变化、高温天气(>35 ℃)减少日数等。

(10) 增湿效应:测定绿化区域内空气湿度的变化。

(11) 平均风速改变率:测定平均风速的变化。

4 结 论

目前,南京市正在推广立体绿化建设,本研究根据南京市轻型屋面绿化现状,着眼于综合评价,构建了南京市轻型屋面绿化生态效益多层次指标体系,包括3个准则层及固碳释氧量、缓和温度效应等11个指标层,并为构建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模型作准备。进一步的研究将通过定量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与评估,科学研究生态效益,并参照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成果,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绿化目标,促进南京市绿化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萍,车伍,李俊奇.屋顶绿化改善城市环境效果分析[J].环境保护,2004(7):41-44.

[2] 马月萍,白淑媛.屋顶绿化设计与建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魏艳,赵慧恩.我国屋顶绿化建设的发展研究—以德国、北京为例对比分析[J] .林业科学, 2007, 43(4):95-101 .

[4] 孙程天,施炯,朱中华,等.城市屋面绿化的环境效益分析与推广之策[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8):96-100.

[5] 渥尔纳·皮特·库斯特. 德国屋顶花园绿化[J] .中国园林,2005(4):71-75.

[6] 赖晓峰.屋面绿化关键技术与应用[J] .建筑设计与装饰,2006(7):152-155.

[7] BRAD B. Evaluating rooftop and vertical gardens as an adaptation strategy for urban areas[M]. Ottawa,Canad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9.

[8] DOUG B. Report on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costs of green roof technology for the city of Toronto[M]. Toronto: Hitesh Doshi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Ryerson University, 2005.

[9] 王亮,申玲,杜博.对我国城市建筑物屋面绿化的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6-917,966.

[10] 王珠娜,史玉虎,潘磊,等.层次分析法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应用[J].湖北林业科技, 2007, 14(5): 1-4.

[11] 彭道黎,张志华,靳云燕.北京市生态公益林经营目标及指标体系的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06, 31(6): 16-19.

[12] 靳芳,鲁绍伟,余新晓,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3(2): 5-9.

[13] 杨斌,杨国州,张延东.运用层次分析发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J].林业科学, 2006, 42(6): 49-55.

小区绿化论文 篇4

题目: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6.2

上海链家地产毕业实习报告

摘要:居住小区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介绍了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和现状,并对其植物配置及植物多样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绿化比例 植物配置 树种选择

一、实习目的

(一)尽可能多得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通过工作,把平日学校当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二)了解房地产行业并学习房地产方面的知识,结合平时工作和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了解小区绿化水平,并为以后自己的职业规划多谋求一条道路。

(三)在工作中不断的发现自身缺点与不足并且加以改正,完善自我。

二、实习时间

2015年11月中旬——2016年4月底;

三、实习地点

上海市链家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大西南区西林北路店;

四、实习内容

1.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和目的

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居住小区绿地是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最为居民经常利用和享受的最经济的一种绿地。对居住小区绿地的合理绿化,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休息放松环境,而且能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满足各种游憩活动的需要。而绿化植物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风速,也能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小区内容,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绿地还能起到防火抗灾的作用。

另外,做好居住小区的绿化规划和管理,还有助于增加商品房的附加值, 1

使楼盘保值、增值潜力加大。

2.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现状

2.1 未能因地制宜。

居住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的绿化部门或投资者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实地勘察、分析,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就盲目地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或照抄照搬,或是设计者、投资者的爱好,认为只要种上草,栽上树,绿化的目的就达到了。例如模仿频率很高的“法国规整式”,在许多居住小区中都可以看到,整齐的绿化成为建筑的花边,其作用仅仅是为居住小区“涂脂抹粉”。人们看不到小区的整体空间景观,看到的只是零碎的片段。因为在高密度的居住小区

中,景观设计没有被首先完整地提出,只是楼与楼夹缝之间的环境美化。其次是“英国风景式”,这类设计为许多国外的园林公司所引进,大多出现在面积较大的“别墅度假村”、“高尔夫社区”等。它强调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建筑物与人仿佛是这个“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圈”的入侵者,使人们无法融入其中,而与环境相隔开来。又例如为渲染“热带风光”、“欧陆风格”,在北方地区盲目引种南方常绿树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2.2 忽视人们的需求。

建设部1993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 ,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大多数居住小区为了满足绿地率的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有些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商业目的。这样的居住小区,绿地面积虽然很大,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也极具品位,但是缺少不同人群活动的场地,不能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2.3 苗木配置及质量问题。

小区绿化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不协调,常绿树种比较丰富而落叶树种偏少,导致绿地的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绿化艺术水平较低。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2.4 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居住小区的绿地其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全部得到的,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有些城市居住小区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绿地草坪退化严重,杂草混生,病虫害防治跟不上,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长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

3.现代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3.1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随着生态园林的发展,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来建设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良性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居住小区的绿化是对自然系统的恢复,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小区是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其进行绿地规划的理论前提, 2

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向进行合理配置植物,把大自然引进人们生活,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和相互协调,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要求。在居住区绿化中必需借鉴城市绿地中植物的丰富搭配类型,如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实际应用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居住区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现代居住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

3.2 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需不断

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居住小区的植物造景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植物的干、形、叶、色、花、果等观赏元素特点进行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季相变化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居住区绿地应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创造出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3 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应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4.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4.1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原则。

4.1.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住宅小区是城市的细胞, 有的小区甚至已成为城市的景点。因此, 必须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

4.1.2 以乔木为绿化骨干, 突出林荫功能。“绿地不少,绿荫不足”, 是一些小区绿化的通病。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有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的作用。由于乔木树冠面积较大, 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 同时吸收较多的有害气体, 乔木的种植在小区中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对乔木的选择上, 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1∶2 的比率。由于落叶乔木古朴, 枝干、树形迷人,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 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树种。不能太多, 多则杂乱,一般选2~3 种主体树种, 选3~4 种辅助树种。3

图2 小区正门绿化

4.1.3 保健植物的选择。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这类植物如香樟、银杏、枇杷、无花果、含笑、牡丹、野菊花等乔灌木及草花。

4.2 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4.2.1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用乔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4.2.2 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意春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4.2.3 以草本花卉弥被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态长势等方面,使之互相协调。

4.2.4 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有一个视觉焦点,即园林的主景。城市居民小区设计,就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水景、山水景、植物造景。选择的标准是要能与环境相协调,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

4.3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具体选择方案。

4.3.1 小区内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小区内道路分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 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 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 如垂柳、栾树等, 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 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 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 如红檵木球、海桐球、水蜡球、榆叶梅球等, 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 如桧柏球、千头柏,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 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但小区内各条干道绿化树种不宜雷同, 每条路都应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

图2 小区附近街道

4.3.2 宅前绿地树种选择。

小区内宅前道路多位于住宅楼北, 与住宅楼相距1~1.5m 的距离, 考虑

宅前为居民经常出入,常年遮荫, 不适合植物生长, 多规划为方砖铺地,这部分用地若设计为图案新颖的水泥方砖嵌草铺装, 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可与周围绿地协调一致, 融为一体。

宅间道路以北与住宅楼南是小区中绿地较为宽阔的地段, 多布置有花坛、树坛、圆桌凳、长条座凳等小型园林设施和供居民游憩、休息、散步用的铺装广场。这部分绿地周边以低矮焊铁栏杆或绿篱围植, 绿篱采用法国冬青、大叶黄杨。绿地中间以自然式种植为宜。在圆桌凳、长条座凳旁宜栽植乔木, 如垂柳、栾树、元宝枫等, 为夏季居民停留、休息提供一片凉爽的绿荫, 冬季又不遮挡阳光, 有利于通风。在绿地中结合地形与环境, 栽植树型、花、叶均有特征的灌木, 如连翘、榆叶梅、日本绣线菊、白鹃梅、忍冬等, 花灌木宜丛植或在转角处弧形边缘孤植, 数量不宜过多, 并需控制生长, 以免遮光和阻碍通气, 过于茂密的树丛也宜形成卫生死角。常绿树宜剪形, 成组点缀于绿地中, 绿地以大面积草坪为基调,在草坪边缘或地形转势地段, 向阳处搭配以大面积宿根花卉, 使之与草坪紧密结合, 相互衬托, 形成开敞、疏朗的空间, 小中见大, 使宅间不大的绿地空间富有层次和变化, 满足居民休息, 观赏的需要。

4.3.3 小区内小型公共绿地的树种选择。

居住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心。小区内绿化树种的配置必须根据绿地的地形、园林设施的形式和分布情况及人的活动范围而定。公共绿地内一般建有花架、廊、亭、景墙、坐凳、铺装场地、园路等小型建筑和设施,需用绿色植物加以协调和美化。亭、廊周围可采用丛植、孤植的手法错落有致地配置海桐球、红檵木等常绿树种和连翘、中华绣线菊、木本绣球、紫叶小蘖等花色各异, 有季相变化的花灌木, 以衬托景园建筑, 加深空间层次感。花架用五叶地锦、金银花等藤本植物处理。在座凳的周围可配置一两株垂柳、红花刺槐、栾树等落叶乔木, 用以夏季遮荫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景墙前用大叶黄杨球、海桐球和紫叶小蘖球规则式布置, 或用花色艳丽的低矮宿根花卉丛植, 以打破景墙的平直线条, 使景墙显得更加自然, 精致。

居住小区绿地内乔、灌木数量不宜过多, 乔灌比宜在1:1.5 左右, 常绿落叶比宜在1:2.5~3.0 , 最好选用大规格的苗木,做到当年投资绿化, 当年见效。一来有利于对已成形绿地的保护, 减少人为破坏;二来可早日发挥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

5.小结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游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致 谢

这次短暂而愉快的实习已经结束了,非常感谢企业给我们提供这次锻炼自我、磨练自我的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培养了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心态;拥有了永不服输、勇于担当的性格;得到了一生宝贵的工作经验。结合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正真做到了学以致用。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的道路中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小区绿化标语 篇5

2、绿与健康常驻,花与文明同在

3、绿化环境千秋美,平衡生态万年春

4、为植绿喝彩,与护绿同行

5、绿树一路鸟在啼,芳草遍地碧连天。问君能否惜此景,高抬贵脚绕道行

6、要想小区好,管理是法宝

7、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请爱护我们的家园

8、我想抬起头,因为我想知道天空是什么颜色

9、物管呵护千万里,真诚服务零距离

10、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爱护环境,从一草一木爱惜

11、请别按着我,我要长高

12、植绿护绿,美化家园

13、要想环境好,植树不能少

14、爱护绿色环境,创建美好家园

15、栽起一片绿阴,替地球母亲撑起一把绿伞

16、生态环境美,要靠我和你

17、爱护绿色,关注未来

18、一个好的习惯,会使您受益终身

19、请不要为了您的美丽而毁了花儿的容颜

20、生态美,才是美

21、撒下一粒籽,发了一棵芽,绘出一片绿

22、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人人争做绿色使者

23、大地多一分绿色,空气多一分清新,人间多一分美丽

24、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25、朋友,请不要测试我的承受力,我还未补“钙”,脆弱得很

26、有了您的真心呵护,小区才会更加美丽

27、请尊重我,我会回报您一片春色

28、手拉手,我跟绿色走;心连心,绿色在我心

29、小草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小区绿化管理制度 篇6

1、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园林绿化地,不得破坏绿化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2、住户有义务和责任保护花草、树木、盆景及自然植被,遵守园林绿化管理规定。

3、禁止损坏花草树木、人造景观,不准擅自砍伐、移植和把小区名贵花草据为已有。

4、不得穿行绿地和爬树、摇树、攀枝、折枝、摘花、剥皮、刻划,不得破坏花基、花栏。

5、不得在绿化地内倾倒垃圾,投掷杂物、废物、果皮,不准向花草树木泼洒污水和有害物。

6、不准在树上钉钉子,拴铁丝、架电线、拴绳挂物、晾晒衣物。

7、不准在绿地停放车辆、堆放物料、倚树搭棚、圈围花草树木。

小区绿化评价指标 篇7

1 居住小区绿化施工原则

不同的居住区对于绿化率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改造的旧居住区绿地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0.25,相对于新的居住区则不能小于0.30,购房者在采购房屋时也越来越关注居住区的绿化率是否达标。

对于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应当根据居住区的具体环境和要求来设计规划,例如公园、景观小品、组团绿地诸如此类,设计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当根据该地域的人文氛围和文化基调因地制宜,并有效结合地块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进行设计,力争设计出最为自然、亲切而又有凝聚力的公共景观区[3]。

居住区绿化应当对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进行重点考虑。当地的特色植被景观配合一些具有适应性和观赏性的外地植物,在某方面来说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形成居住区的独特景观,在植物搭配上,应当科学搭配、合理种植。例如,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等都需要搭配种植。迎合居民心理需求来进行相关设计规划,创造出一个闲适而又充满亲和力的交流休闲空间,设计师在景观设计时不应忽略公共景观所带来的凝聚效应,注意休憩区和观赏区、交流区相结合,设计出拥有点、线、面等多样构成元素的艺术性景观。

2 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应当慎重,一方面应迎合小区居民的心理需求,尽量选择居民喜好的植物进行种植和搭配,在心理上就会让居民对小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如果居民组成大多是年轻夫妇或者单身白领,就应考虑园林风格的现代化和西化,适当种植整齐有序的植被和灌木,若是老年人较多,则可以中式园林的种植模式,形成一种“曲径通幽”的含蓄之感,从园林性格上深入人心。另外,也应考虑当地的民俗风情,比如有的地方认为槐树不吉,则应当尽量避免种植槐树,最大化尊重地域文化和人文需要。

小区景观树中,必须选用无毒安全的乔木或者灌木,在居住区内保证美观、遮阳等,也要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类似樟树、松树、枫树、玫瑰、栀子、牡丹等均可种植,但夹竹桃、曼陀罗、风信子、相思豆等有毒的物种就极可能对居民造成伤害,在选择植物过程中,必须慎重,因为居住区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不能保证每个居民都能与某类植物完全隔离开来。另外,花期较长或者四季常绿的植物也是较佳的选择,如迎春、桂花、海棠、樱花等,同时也应考虑植物品种所具有的观赏价值,例如春末的樱花、夏初的栀子、深秋的枫叶等,都可以营造出与小区建筑设计风格相呼应的自然园林景观。

乔木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一般较高大,如银杏、柳树、杨树、水杉等植物,均属于乔木科。乔木由于其高大的景观特质和高质量的生态效益而被广泛采纳。在乔木种类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的搭配比例不应相差太多,落叶乔木由于其特殊的古典与写意之美而被应用于中式园林中,常绿乔木的优势在于四季常青而能塑造出一种较为稳定的绿色生态圈。设计师应当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小区内不应只有落叶乔木而忽视了常绿乔木,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的,两者搭配种植往往能营造出特殊的景观氛围,加强小区的景观竞争力,从而提高居住区的居住水平。

3 结语

总体来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及施工是以完善居住区内部的生态系统、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为出发点,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4]。良好的居住环境,也可以为开发商带来更多的商机,为居民提供更加愉悦的心灵体验,因此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中,景观设计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优美的景观环境也是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提升城市质量和水准有重要作用,也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对话的机会,使居民更自然地融入环境体系之中,避免完全脱离于自然,也避免了各类城市病的产生[5]。

参考文献

[1]郭国勋.上街亚星盛世广场住宅小区规划的探索[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10.

[2]向明.宋继红.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初探[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10.

[3]米捷,张玉书,周根亮,等.住宅小区绿化设计[J].中国花卉园艺,2004(24):41.

[4]张羽.宋涛.浅析住宅小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09.

论小区别墅景观的绿化设计 篇8

引言

“别墅”这一名称是舶来品。别墅是人生活高品质的一种体现,在现代人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品质问题,在高品质生活盛行的今天大多数人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别墅的建造变成了高品质生活的象征,别墅设计正是决定这种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现在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自然环境被污染是现代人力求解决的一项任务,回归自然也就成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在别墅设计中别墅的风格与环境的融合所体现出的自然感也就成了设计师要求创作的设计理念。而自然感的体现正是建立在别墅风格与环境统一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和谐之美的营造方式。

中式别墅的风格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除了注重居住的物质条件之外,更该看重居住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反映在中式别墅建筑上就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和谐共生。中式别墅将所有空间的平面打散,形成前院、后院的布局,中间借重庭园或回廊来连接。天井作为一种含意丰富的建筑元素,将分散的单元串联了起来,同时达到了明亮通敞的采光效果。同样,也采用了中式园林中“院落”的概念。充分注重私密性的同时,更强调一种相融共生的邻里关系。如川西民居,它有一个院坝,北京有四合院,这些都是邻里交流的空间。

1.中式别墅的特点

中式别墅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式别墅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2.中式别墅外环境的统一的表现

中式古典别墅是以园林和建筑的统一为主,园林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所以在中式别墅设计中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别墅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式别墅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别墅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别墅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别墅。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中式别墅的风格的表现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别墅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结束语

其实,不论哪种风格的别墅它们强调的都是别墅风格与它的外部环境的和谐与统一,真正的别墅设计应该是与大的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是需要在自然环境里寻找才能发现它的美。因此在追求别墅设计个性化与人性化的同时,要把自然环境与别墅风格相统一,注重呈现它们之间的和谐。别墅设计中只有让别墅的风格与周围的大环境相协调,即在塑造别墅风格的同时很好的考虑到了别墅建筑与自然环境这两个因素,才能真正的达到和谐之美的境界。总之在追求别墅设计的完美时,和谐之美的创造才是别墅设计中的精髓所在,也是别墅设计的灵魂部分。

上一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一篇: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