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防治知识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鼠疫的防治知识(精选8篇)

鼠疫的防治知识 篇1

龙达喜(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热能1104班,广东 湛江,524088)

摘要:鼠疫(plague)是世界上传染最猛烈的瘟疫之一,曾有无数的人不幸患上鼠疫而失去宝贵的性命!人们曾对鼠疫迷惑不解,经过近现代无数人的努力,终于在对鼠疫的研究上有了重大的突破!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因此正确认识鼠疫的传染途径,鼠疫的防治方法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鼠疫、传染途径、防治

正文:

一、浅谈鼠疫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充分说明那时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

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长约1~

1.5μm宽约0.5~0.7μm,革兰染色阴性,易被碱性苯胺燃料和中性复合染料染色,两端染色较深。无鞭毛,无动力,不形成芽胞。在动物体内和早期培养中有荚膜。可在变通培养基上生长。在陈旧培养基及化脓、病灶中呈多形性。

本菌的抗原成份:①荚膜FI(fraction I)抗原,分为两种,一种是多糖蛋白质(F--I),另一种为蛋白质(F--IB)。抗原性较强,特异性较高,有白细胞吞噬作用,可用凝集、补体结合或间接血凝检测;②毒力V/W抗原,在细胞表面,V抗原是蛋白质,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机体产生保护力。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荚膜,抑制吞噬作用,并有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故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鼠疫杆菌产生二种毒素,一为鼠毒素或外毒素(毒性蛋白质),对小鼠和大鼠有很强毒性,另一为内毒素(脂多糖),较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毒性强,能引起发热、Dic、组织器官内溶血、中毒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茨曼(Shwartzman)反应。

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在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时即死,加热55℃15分钟或100℃1分钟、5%石炭酸、5%来苏,0.1升汞、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

二、感染鼠疫后的症状

潜伏期:腺型2~8天;肺型数小时至2~3天;曾经预防接种者可延至9~12天。

1.轻型 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2.腺型 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瘀斑、出血。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由于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炎症剧烈,使患者呈强迫体位。如不及时治疗,肿大的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于3~5天内因严重毒血症、继发肺炎或败血症死亡。治疗及时或病情轻缓者腺肿逐渐消散或伤口愈合而康复。

3.肺型 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多见于流行高峰。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未经及时抢救者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患者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4.败血症 可原发或继发。原发者发展极速,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严重。患者迅速进入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抢救不及时常于24h至3天内死亡。

5.其他少见类型 ①皮肤型。疫蚤叮咬处出现疼痛性红斑,迅速形成疱疹和脓疱可混有血液,亦可形成疖、痈。其表面被有黑色痂皮,周围暗红,底部为坚硬的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疱疹,类似天花或水痘。②眼型。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结膜充血、肿痛甚至形成化脓性结膜炎。③咽喉型。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亦可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但咽部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鼠疫杆菌,多为曾接受预防接种者。④肠炎型。除全身症状外,有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粪便中可检出病菌。⑤脑膜炎型。可为原发或继发,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及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早期诊断尤其是首例患者的及时发现对鼠疫的防治至关重要。在流行区,流行初期或散发性不典型病例尤应特别注意。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即可作出诊断。轻型病例需与急性淋巴结炎、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兔热病等区别。对可疑患者需进行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查,检出鼠疫杆菌是确诊的最重要依据。

[

三、鼠疫的防治方法

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

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3.切断传播途径: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保护易感者

1.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皮肤划痕法接种,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后可获免疫。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我国新研制的06173菌苗免疫动物后产生F1抗体较EV株效果高1倍。

2.个人防护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接触患者后可服下列一种药物预防,四环素每日2g,分4次服;磺胺嘧啶每日2g,分4次服;或链霉素每日1g,分1~2次肌注,连续6天。

四、鼠疫的治疗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日1次)3次阴性,肺鼠疫6次阴性。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严格的隔离消毒患者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2.饮食与补液 急性期应给患者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护理 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病人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二)病原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成人首剂量1g,以后每次0.5g,每4小时1次,肌注,1~2天后改为每6小时1次。小儿20~40mg/kg/日,新生儿10~20mg/kg/日,分2~4次肌注。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最初二日,每日4g,继以每日2g,分4次肌注。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疗程一般7~10天,甚者用至15天。

2.庆大霉素:每日24~32万μ,分次稀释后静脉滴入,持续7~10天。

3.四环素对链霉素耐药时可使用。轻症者初二日,每日2~4g,分次口服,以后每日2g;严重者宜静脉滴注,第1次0.75~1g,每日2~3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疗程7~10天。

4.氯霉素:每日3~4g,分次静脉滴入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

6天。对小儿及孕妇慎用。

5.磺胺嘧啶:首剂5g,4小时后2g,以后每4小时1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用至体温正常3日为止。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磺胺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独使用。

(三)对症治疗烦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镇静止痛剂

注意保护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时强心和抗休克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鼠疫淋巴结肿,可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未化脓切勿切开,以免引起全身播散。结膜炎可用0.25%氯霉素滴眼,一日数次。

参考文献

[1]黎佩兰《时症良方释疑》

[2]郑肖岩《鼠疫约编》

[3]余伯陶《鼠疫抉微》

[4]罗芝园《鼠疫汇编》

[5]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鼠疫流行史》上、下册,1981年

[6]方喜业《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版

[7]李健硕《鼠疫治疗全书》,余庆堂制药局、现代医药学社等发行

[8]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

[9]冼维逊《粤南鼠疫考略》,《科学》卷2第一二期,民国三十二年,中国科学社发行

鼠疫的防治知识 篇2

1 研究设计

数据挖掘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步骤不尽相同。根据鼠疫防治工作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与数据挖掘的特点, 鼠疫防治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设计见图1。

1.1 数据仓库的建立

数据仓库类似于一个数据库, 该数据库系统允许将各种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 为统一的历史数据分析提供坚实的平台, 对信息处理提供支持[1]。我国初步建立的数据库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布基地的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笔者正在开发的鼠疫信息系统数据库。目前为止已收集近些年各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监测信息, 吉林省和青藏铁路的鼠疫空间数据信息[2], 鼠疫动物、媒介和菌种信息等[3]。本数据仓库设计就是基于上述已有数据库而设计的。

1.1.1 数据理解

是数据挖掘的基础, 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鼠疫防治领域中的意义。与本领域专家、基层工作者进行深入交流, 确定数据挖掘的目标和衡量其成功的标准。

1.1.2 数据获取

在理解数据的基础上, 明确要获取哪些数据, 然后在现有数据库中获取,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数据库技术来实现。

1.1.3 数据处理

该步骤对从现有数据库中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经过数据融合、转换、消噪等预处理后, 与其他外部信息共同组成数据仓库, 该步骤是决定整个数据挖掘成功与否的关键。

1.2 数据挖掘

该步骤是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来揭示新的发现。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有关联规则、决策树、聚类、样例学习、贝叶斯学习、粗糙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统计分析等。根据回答问题的不同和数据获取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算法。

1.3 知识评价与利用

对于通过数据挖掘获取的知识或规则, 有必要通过本领域专家评价或通过实践检验来确定所得到规则的实用性。数据挖掘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的循环反复[4]。

2 讨论

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鼠疫防治研究工作就是从庞大的鼠疫监测数据及其关联的属性数据中提取潜在的、有价值的数据关联规则, 以及可能隐含的普遍数据特征, 从而为研究者提供需要的知识, 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决策支持。

2.1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也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 , 是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 (模型或规则) 过程[5]。而数据仓库就是根据用户的数据挖掘请求负责提供相关的数据, 数据仓库也常常看作一种体系结构, 通过将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集成在一起而构造。

2.2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自1989年举行的第11届美国人工智能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学术会议上提出KDD概念, 其在商业和工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但在医学领域尚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集中在DNA的分析、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医症候研究和中药方剂研发、医院信息系统 (HIS) 的决策等几个方面。同时对数据挖掘的经典算法也作了一些尝试, 如聚类、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等, 其中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the US 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VAERS[6]) 和我国的南京地区医院用药咨询系统都成功地应用了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7], 并取得了初步成绩。由于医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性、统计性, 是一门验证科学, 浩瀚的医学资源要用现代技术去组织、分析、利用, 因此, 探索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信息方面的应用就具有更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鼠疫防治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科研工作者开始根据监测资料, 利用传统的数理统计理论建立鼠疫预警预报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在鼠疫实际预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几年, 也有研究人员利用数据挖掘的一些算法在鼠疫预报上作了尝试, 并获得可喜成绩, 为开发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迈出探索性的一步。

随着各种鼠疫防治专业数据库数据的积累、新的数据挖掘方法不断地被开发利用, 这一技术必将为鼠疫防治的管理决策、科学研究创造捷径和可观的效益。

关键词:鼠疫,预报,数据挖掘,数据仓库

参考文献

[1]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著.范明, 孟小峰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67-99.

[2]徐成, 丛显斌, 张贵军, 等.青藏铁路鼠疫疫情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6, 21 (3) :151-152.

[3]鞠成, 李婧, 申晶, 等.鼠疫菌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8, 17 (3) :170-171.

[4]屈景辉, 廖琪梅, 许卫中, 等.医学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 22 (1) :88-89.

[5]Ranjan J.Data mining in pharma sector:benefits〔J〕.Int J HealthCare Qual Assur, 2009, 22 (1) :82-92.

[6]Iskander J, Pool V, Zhou W, et al.Data mining in the US using the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J〕.Drug Saf, 2006, 29 (5) :375-384.

鼠疫的防治知识 篇3

【关键词】 鼠疫;疫情;分析

1 鼠疫概况

红河县1877年,大新寨、育村(现乐育村)发生肺、腺鼠疫流行,发病380例,死亡80例;1892年,上寨(现乐育上寨)、麦子田、育村(现乐育村)发生肺、腺鼠疫流行,发病160例,死亡160例;1893年,一区(现迤萨镇)、五区(现羊街乡、车古乡、浪堤乡)发生鼠疫,发病情况不祥;1897年,啊河底(现窝伙垤)发生肺、腺鼠疫流行,发病120例,死亡30例;1901年,五童寨(现该村已不存在)发生鼠疫,发病情况不祥[1-2]。1999年,宗洛玛、窝伙垤、尼美、阿布、座洛发生鼠疫流行,发现腺鼠疫病例1例;2000年,朋垤、娘珠、尼哈、玉古、规东、哈普、三家寨、昂龙发生鼠疫流行,发现腺鼠疫病例3例;2001年,斐尼哨、普所龙、跑马路、安帮路发生鼠疫流行,发现腺鼠疫病例10例;2002年,山宝寨、碧居、小丘、干田、麦子田发生鼠疫流行,发现腺鼠疫病例1例;2004年,安庆、山宝寨发生鼠疫流行;2005年,宝华发生鼠疫流行。

2 鼠疫监测结果

1998年红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鼠疫监测科室,1999年建立鼠疫检验强毒室,至此,根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并结合本县实际,开展起一系列鼠疫监测工作。

2.1 人间鼠疫监测 1998——2012年共监测鼠疫疑似病例48例。只在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四个年度中监测鼠疫病例,共15例,年龄在10-77岁,男6例,女9例,都是鼠-蚤-人方式感染的腺鼠疫型病例。

2.2 动物宿主监测 1998年成立县、乡鼠疫监测组织后,动物由鼠防人员通过笼、夹捕获或乡镇卫生人员用围打、粘板粘、捡拾死亡、回收居民捕获等方法获得。1998——2012年,笼、夹捕获609只,其它方法获得8720只,其中黄胸鼠8867只、褐家鼠339只、大足鼠24只、斯氏家鼠10只、田鼠69只、小家鼠3只、免子2只、短尾鼩15只。

2.3 媒介监测 媒介是用粘蚤纸粘地面游离蚤和检鼠体而获得。1998——2012年粘蚤纸获得532匹,检鼠体获得2482匹。其中印鼠客蚤2482匹、犬栉首蚤182匹、人蚤148匹、猫栉首蚤113匹、缓慢细蚤13匹、未鉴定67匹。

2.4 病原监测 1998——2012年共做动物鼠疫菌检验9120份,其中活体鼠506份、自死鼠206份、人为致死鼠8406份、人2例。从自死鼠中检出鼠疫菌25株,人体检出2株。1998——2012年共做体外寄生虫鼠疫菌检验2125份,未检获鼠疫菌。

2.5 血清学监测 1998——2012年共做鼠疫血凝检验1464份,其中黄胸鼠1182份、褐家鼠313份、斯氏家鼠3份、大足鼠15份、人48份、鼠巢土3份,从人血清中检出鼠疫血凝阳性15份,血凝滴度在1:40-1:2560之间。1998——2012年共做反向鼠疫血凝检验292份,其中黄鼠291份、短尾鼩1份,从黄胸鼠检出反向鼠疫血凝阳性42份,阳性滴度在1:800-1:51200之间。

3 讨 论

3.1 1772-1855年,红河县未发生鼠疫,静息年次84年,1856——1937年,發生鼠疫,流行年次5年,静息年次42年,1938——1955年,未发生鼠疫,静息年次18年[1],1956——1988年,未发生鼠疫,静息年次33年,1999——2012年,发生鼠疫,流行年次6年,静息年次14年。红河县鼠疫静息期84年左右,流行期5-6年。如果是这样,目前鼠疫可能进入静息状态。

3.2 红河县山高,林密,是鼠疫属主生存的源地,也可能是鼠疫菌的储存源地。属主室内和室外密度随庄稼的栽种和收获交替上升和下降。又由于境内自然村间有深沟,沟内有流水,起到鼠疫流行的自然屏障,所以鼠疫流行很少呈片发生,而呈点状发生。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现,目前鼠疫流行呈沿公路沿线村寨流行的趋势。

3.3 1998——2012年所获动物黄胸鼠8867只,占95%、褐家鼠339只,占3.6%、田鼠69只,0.7%、大足鼠24只,占2.6%、斯氏家鼠10只,占0.11%、小家鼠3只,占0.004%。所获昆虫印鼠客蚤2482匹,占82.6%、人蚤148匹,占4.9%、犬栉首蚤182匹,占6.1%、猫栉首蚤113匹,占3.8%、人蚤13匹,占0.4%。可知县境内鼠疫主要属主是黄胸鼠,其次是褐家鼠;主要传播媒介是印鼠客蚤。

3.4 人间鼠疫发生在居住落后、环境卫生较差的农村,以少数民族农民和学生为主,男女比6:9,发病年龄10-77岁,传播途径是鼠-蚤-人,都为腺鼠疫病例。病例在动物鼠疫发生后25至39天内出现。

3.5 1998——2012年做了大量的动物鼠疫菌检测,但检获鼠疫菌的概率很小,特别在活体和人为致死的动物体上几乎检不到鼠疫菌,在拾到自然死亡动物的六个年份(1999——2002年、2004——2005年),才检到鼠疫菌,检获率在5%-25%之间,平均12.1%。1998——2012年也做了大量的昆虫鼠疫菌监测,但未检测到鼠疫菌,说明主动监测很难监测到鼠疫,被动监测由于发现时间滞后、老百姓发现后丢弃标本、及时搞卫生、不及时上报等原因,致使抓不到菌拴蚤、拾获动物标本少,检获鼠疫菌的概率就很厎。所以鼠疫监测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

3.6 1998——2012年,做了1855份血清学试验,IHA试验除能从病例中查出阳性外,其它动物几乎查不出阳性,病例阳性查出率为31.25%,血滴度分布在1:40-1:2560之间;RIHA试验阳性查出率14.32%,血凝滴度分布在1:800-1:51200之间。且高滴占85.71%,所以只要发现自然病死鼠,反向血凝试验检出鼠疫的可能性较大,也比较快捷。

参考文献

[1] 1949-1979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资料选编-鼠疫部份.

鼠疫防治概要 篇4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播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传染媒介主要是跳蚤。鼠疫流行史

1、世界鼠疫流行情况

公认的世界性鼠疫大流行有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527-565年),一般认为起源于中东鼠疫自然疫源地,流行中心在中近东地中海沿岸。流行持续50-60年,几乎蔓延到当时所有著名的国家,死亡约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退。

第二次,始于十四世纪(1346-1665),鼠疫流行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据推测当时欧洲约有一亿人口,其中四分之一死于鼠疫。鼠疫动物病缓慢传播并传给人类,同时借助于经济往来、宗教活动和战争使人间鼠疫由疫源地传至城市,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

第三次大流行始于十九世纪末(1894年),许多专家认为最初起源于中国的云南和缅甸交界处,流行从广东和香港开始经海路向世界传播。此次大流行是突然暴发,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达最高峰,五十年代基本停息,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死亡约1200多万人。这次流行的特点是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内陆居民区,家栖及半家栖啮齿动物也有猛烈流行。

1980年-1999年全世界有27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37883例,死亡3010例,病死率为7.95%。

2、我国鼠疫流行情况

20世纪以前我国南方和北方有13个省(区)的202个县(市、旗)共约发生鼠疫病人144万人,死亡137万人。

1900年-1949年中国鼠疫流行达高峰,共有20个省(区)501个县(市、旗)流行鼠疫,发病人数达1155584人,死亡1028408人。动物鼠疫疫源地分布情况

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等19省区278县。

动物:南方家鼠、西部旱獭、北方长爪沙鼠、青海田鼠

媒介

蚤类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

鼠疫杆菌

鼠疫耶尔森菌:原核生物界,化能营养原核生物门,细菌纲,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族,耶尔森氏菌属,鼠疫耶尔森菌

我国将鼠疫耶尔森菌分为4种类型:弱毒菌株、低毒菌株、毒菌株、强毒菌株

应急处置和应急装备

应急组织:目的、任务、组织和职责

应急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器械装备

人间鼠疫的现场处理

流行病学调查

鼠疫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

肺鼠疫的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

1.小隔离区、大隔离区内未发病的其他人员

2.10天内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捕捉、饲养、剥食、媒介叮咬)、动物制品及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实验用品的人员

3.接触过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尸体及被鼠疫污染的物品和空气直接接触的人员

4.一般情况下,在民用航空器舱内与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同机的全部旅客以及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员

5.全封闭铁路旅客空调列车

和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内,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包厢内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以及可能污染的毗邻车厢

6.乘坐全封闭空调或普通客运汽车时,与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员

7.乘坐轮船时与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同一舱室内的全部人员和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腺鼠疫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小隔离区内未发病的其他人员 鼠疫一般接触者的判定标准:可能在鼠疫病人污染区域未进行终末消毒前接触过该区域的人员

鼠疫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原则

1.就地隔离

2.医学观察9天

一般接触者的处理原则

疫区的处理

疫情的确定

鼠疫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患者发病10天前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增高,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的情况下,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1.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诊断为疑似腺鼠疫;

2.伴有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诊断为疑似败血症鼠疫;

3.伴有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诊断为疑似眼鼠疫;

4.伴有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诊断为疑似肠型鼠疫;

5.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诊断为疑似皮肤型鼠疫;

6.出现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

浑浊诊断为疑似脑膜炎型鼠疫。

鼠疫的治疗

原则:及时治疗,减少死亡;正确用药,提高疗效;精心护理,促进康复;消毒隔离,防治传播

中毒性休克:补液,保护心脏,补充能量

特效治疗:

腺鼠疫:链霉素成人第一日2-3g,肌注;以后每4-6小时肌注0.5g;病人全身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

肺鼠疫和败血症:链霉素成人第一日5-7g,首次肌注2g,以后每4-6小时肌注1g,随病情好转减量,直到痰、血、咽拭纸检菌阴性方可停药

皮肤鼠疫的治疗

眼鼠疫治疗

脑膜炎鼠疫治疗

健康人群的保护

宣传教育

预防接种

鼠疫的防治知识 篇5

为了让院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流感、鼠疫疾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县卫生局统一部署,我院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013年4月15日下午3时,在院医务科、疾控科的主办下,由黄洋明主任主讲,于院八楼会议室举办了“流行性感冒、鼠疫防治知识培训”会议,陈福寿副院长首先转达了县卫生局关于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文件精神,介绍了2013年传染病防治形势,要求广大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提高认识,继续把传染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平时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

黄洋明主任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流感、鼠疫防治预案的要求,就流感、鼠疫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流感的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针对流感报告的时限要求,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做了进一步的部署。

通过此次培训,使得全体医务人员认识到流感、鼠疫、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防治的一般知识,为本院流感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昌江县人民医院疾控科

鼠疫的防治知识 篇6

活动目标: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对鼠疫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引题:初步认识旱獭1.出示“旱獭”图片。

――-你看到的小动物是谁?(旱獭)还叫土拨鼠,属于鼠类,它的皮毛非常珍贵,肉可以食用,非常肥美。

―――旱獭生活在草原地区,在我们玉门的山里人们经常放羊的地方就有旱獭。

别看它那么可爱,它会给我们带来可怕的疾病―――“鼠疫”。

二、鼠疫从哪里来1.可怕的鼠疫传染病―――出示患有鼠疫疾病的病人图片。

―――说说看完图片后的感想。

―――患有鼠疫疾病的人大多都会死亡,后果很严重。

2.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俗称为“哈拉病”。“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人与患有或死于鼠疫的野生动物接触才有可能得病,通过跳蚤叮咬也可得病,肺鼠疫病人也可称为传染源。玉门地区发生的鼠疫就属于肺鼠疫。

三、怎样预防鼠疫:

1.鼠疫的携带者主要是跳蚤和旱獭。

2.鼠疫的传播途径:一是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二是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三是通过剥食患有鼠疫病死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

2.小朋友怎样预防―――不跟成人去可以接触到旱獭或者跳蚤的地方玩耍。

―――不吃旱獭肉,或者有鼠疫携带嫌疑的食物。

―――不接近有鼠疫嫌疑的病人。

―――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浅谈《鼠疫》 篇7

一、习惯

作为奥兰市的普通民众来说, 在经历鼠疫的过程中, 也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破碎到新习惯的建立再到新习惯的破碎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鼠疫发生前, 城里的人都自以为幸福、自由地生活着, 他们为自己的私事忙碌奔波, 平庸、漫不经心地生活着, 显示着他们在那里的厌烦, 但他们习惯了, 一旦过惯了就不难打发日子, 日复一日的重复的生活使人们总是按预先设定好的路径生活着, 他们安于这样, 并不需要自由去选择什么, 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有一种安全感, 过完今天, 总知道明天要怎么过, 一种安宁的感觉。

但鼠疫的发生对奥兰的人们意味着安全感的打破, 依赖感的失去, 因为他们将不再能够按照自己的习惯行事, 他们是那样地茫然不知所措, 使他们不自由的原因被打破, 而他们却因此更加不得自由了。由于他们的心灵被不自由牵绊着, 对未知的恐惧、对安全感、依赖感的怀疑使他们的心灵极不自由。

随着鼠疫的肆虐、封城、死亡人数的与日俱增,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灾难是真的降临了, 虽然恐惧心理始终贯穿, 但已经由起初的排斥现实、怀疑现实渐渐演变成接受现实、习惯现实。他们又落入了另一种习惯, 习惯于沉默、习惯于绝望的处境, 他们又再度心不在焉地习惯着、厌倦着、痛苦着, 而痛苦中连一丝光明也消失了, 只有现实。

当鼠疫最终结束时, 人们却又惊奇地发现, 自己并不像鼠疫初期时那样迫切的企图否定这一现实, 并冲破这一现实。也许幸福来得太快, 也许形势变化之快超出人们预料, 但更多的是因为人们还需要时间摆脱在瘟疫期间业已形成的习惯, 再度让自己进入另一习惯的方程式。的确, 这需要时间。

在我看来, 这与存在主义者所讲的“自由”有异曲同工之妙。存在主义者认为固定的东西能给予人一种安全感, 而打破这种固定的东西, 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打破了人对其的依赖感、安全感, 人们因恐惧这种不安全感而自欺, 把自己当成一种固定的东西, 《鼠疫》中的习惯问题也就是这个道理, 固定的东西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业已形成的习惯, 而要补充的是习惯的破碎到习惯的重建这一系列过程实际上是循环往复的, 遵循的是同样一种道理。

二、个人与集体

多数评论认为《鼠疫》强调的是面对世界的丑陋, 人类应该团结友爱,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确是这样, 书中的其中一个寓意是, 在鼠疫期间, 多数人会只顾保护自己及其家人, 努力去维持“正常”的生活, 并梦想着一切都会过去。书中并没有暗示,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是可鄙的。然而, 还有一些人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 联合起来抗争共同的邪恶———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信仰。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突出体现在朗贝尔这个人物身上。刚封城的时候, 他是多么急切地想要和妻子重温旧情, 并想尽一切办法出城。在当时的恐惧心理笼罩下, 人人都是为自己私利而奔走呼号的, 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幸福。的确, 在当时的心境下, 公众利益应该建立在个人幸福的基础上, 失去个人幸福的支撑, 公众利益只是抽象的概念, 空洞的英雄主义。

但是当鼠疫如狂风般肆虐时, 当朗贝尔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能离城时, 他毅然决定留下, 他作出如此截然相反的决定,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和习惯还是脱不了干系, 当一个人在面对完全陌生的情况, 并且与自己所熟识的所拥有的一切相分离时, 是极其恐惧的, 此时恐惧是完全占据心里的, 但当自己身处这种环境无法脱离而无奈适应时, 恐惧心理会出现漏洞, 随着时间的流逝, 其他种种情感会慢慢占据心里, 如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在种种情感的相互作用下, 渐渐发现这种恐惧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并逐步转化为一种习惯。其次, 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朗贝尔很大程度上受了里厄医生的感染, 这位与他有着近似的命运, 同样忍受着与妻分离和思妻之苦的医生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疫工作中, 用实际行动告诉朗贝尔, 为公众谋利益并不是抽象概念, 这一影响逐步形成了朗贝尔的两种情感, 羞耻感与社会责任感。如果他走掉, 只顾一个人的幸福, 那就会感到羞耻, 而这又会进一步影响他对妻子的爱情, 因为他心中并不能纯粹地爱;当他拥有了社会责任感, 想分担别人的不幸, 那么他就不会再有时间去享受自己的幸福。

朗贝尔作为一个正面的例子很好地呈现了在灾难面前拥有崇高品德的人的应有的道德选择。然而, 还有一个特例, 那就是科塔尔。这是这个城市中为数不多或者说是仅有的一个希望此类灾难发生并对灾难的结束表示惆怅的人物。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 他作为一个边缘人是即将被押进监狱而与集体相分离的, 恰恰是鼠疫的发生, 一切预先设定的秩序被打乱、被破坏, 才使得他又重新得到集体平等的认同, 尽管这平等仅仅体现为死亡权利的平等, 但他却为能重新融入集体表示出极大的满足。这是一种久违的归属感, 仅仅发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 当一切恢复正常时, 他又将与集体相隔离, 这是个人与集体的一种非常态关系。

三、矛盾

在鼠疫肆虐的进程中, 充斥着矛盾, 这些矛盾看似如此的不可理喻, 但又如此的无奈。我想说的是孤立的矛盾与平等的矛盾。当瘟神的黑影笼罩住一切, 个人命运已不存在了, 有的只是集体的遭遇, 这时孤立的矛盾将从两方面产生:其一, 奥兰人此时拥有极其矛盾的心理, 他们一方面迫切的需要使他们相互接近的热情, 一方面却又由于存有戒心而彼此疏远, 这时, 实际上存在的是一个互相猜忌、互相怀疑的孤立个体;其二, 表面上疫病迫使市民处于一种被围困者紧密团结的状态中, 但同时却把传统的团体搞得四分五裂, 如修道士暂时分散居住到虔诚的教徒家中去, 其中的成员重又进入了孤立状态, 团体的工作无法开展, 团体不复存在, 通过特定团体而结合的个体又成为了孤立的个体。

就平等来说, 鼠疫的传染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毫不徇私, 本来有可能加强本城居民之间的平等感, 可是事实正相反, 鼠疫反而加深了大家心里的那种不平等感。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 由于粮食供应困难, 投机商趁火打劫, 高价出售一般市面上所缺少的主食品, 这样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第二, 城外城内的不平等也加剧了城内人们的不公平感, 城外吃饱喝足, 而城内却连新鲜的空气都呼吸不到, 唯一剩下的死亡平等对大多数人来说, 又有谁愿意享受呢? (科塔尔的非常态除外)

在灾难来临的特殊时期, 人们就是如此矛盾而荒诞的活着。

会计发展的历史已证明, 人类历史的每一场社会、科技大变革, 无不引起会计的变革。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 会计也正不断发生变化———会计理论在发展, 会计方法在变更, 会计职能在扩展, 会计范围在延伸。作为职高会计教育工作者, 如何围绕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育目标, 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财务会计人才, 适应会计领域这一变化?其切入点和关键在于改革现行职业高中的会计教学。

一、改革会计课程设置, 为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会计领域在拓宽, 会计知识在不断更新, 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 对职高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和较宽的知识面是21世纪的客观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在向学生传授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应尽可能提高他们的文化课水平。因为文化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 是学习专业课和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 文化课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服务专业的双重任务。所以, 有必要对职业高中会计课程进行调整:一是职高应开全高中文化课课程, 增设经济、管理课程, 这些课程与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作为必修课。二是文化课、会计专业课、会计实践课三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可改为:高一为4:2:2, 高二为3:3:3, 高三为2:2:4。三是现在大部分高职采取的是学科结业制, 为了保持初中、职高、高职的教学衔接, 改一个学科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结业制为二学年或三学年学完, 使学生在整个职高阶段逐步完成各科学业。四是建立科学的文化课考核评估制度。在学生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把职业技能考证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要求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同时还要考取至少一项职业技能证书。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等级考试等社会职业资格证

四、宗教

加缪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 但他十分关注基督教, 并且他的哲学思想深深植根于宗教问题之中。他的思想也受到了持上帝中心论的哲学家们的深刻影响。

首先要提到的是布莱斯帕斯卡, 他说过:“人们为追逐不足道的成功和空洞的荣誉的无聊及虚荣心所驱使, 忽视了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永生的可能性。”加缪的思想深受“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的影响。在《鼠疫》中, 大肆渲染的是一个死亡场面, 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的同伴的命运里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他们充满悲痛而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 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 奥兰城的人们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但加缪在这里同时又灌输进了反抗精神, 同鼠疫作斗争, 同客观事物作斗争。

其次, 要提到奥古斯丁。《鼠疫》中虔诚的帕纳卢神父对基督教作了奥古斯丁式的解释, 他坚信人类有罪和上帝高瞻远瞩, 这在他的第一次布道中有明确的体现。但他在第二次布道中虽然他仍然坚信上帝, 但同样也承认世界上有些东西, 如孩子所遭遇的苦难, 是超出人类理解范围的。加缪不信仰基督教,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基督教。《鼠疫》中的里厄医生也是如此。正是基于相互理解, 在这样一场共同的灾难面前, 大家才能够携手战斗, 即使拥有不同的信仰。

五、思考

这篇写于二战后的寓言式小说, 并不仅仅是为写鼠疫而写鼠疫, 它恰恰是对战争的映射。书中第一次出现“瘟疫”一词, 是在里

二、加强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 不断完善教学环节

在我们会计教学中, 过多地强调讲授和作业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方法着重于传授和吸收知识, 而忽视知识的应用,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能广泛地开展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开拓视野, 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 而且要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吸收知识、探索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案例教学尤为重要。案例教学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法, 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 因而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好的教学案例能使学生进入管理“现场”, 充当一个“角色”, 有比“旁观者”更深的体会。因此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好形式。同时, 案例讨论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 从而注意加以弥补。

三、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在人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就是谁的考分高, 谁的学习就好。的确, 分数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标准之一, 但不是唯一标准。会计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各种专业法规。会计教育应该将职高财会学生培养成掌握财会专业技能和具有初步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今后用人单位用人着重是看驾驭知识的能力, 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个人素质, 才能更好地适应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因此, 财会教育工作者, 应在自身教学工作岗位上, 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办事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使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做到懂财经法规, 懂会计实务操作方法, 会表达、会交际、会电脑;有一手好字、一把好算盘、一本好账、一篇好文章。

(南昌市第三十中学)

厄的谈话中:“在历史上瘟疫与战争一样频繁, 而人们每次对它们的到来都感到惊慌失措。”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瘟疫中人们的状态与社会状况和战争中的情形事实上是一样的。

或许多数人想到瘟疫和战争时, 总以为那是过去的事情。而反观今天, 很少有人知道, 1917年至1918年的流感在全世界夺走了2 000多万条生命;也很少有人曾经想到, 现在世界性的流行病———艾滋病会致使更多的人死去。

而加缪却似乎悲观地暗示我们, 那些选择抗争的人们, 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与牺牲是否会起作用。鼠疫的消失, 同它的开始一样, 都是神秘的。只有一点很明确, 人们永远都不会取得对鼠疫和其他恐怖的最终胜利。“威胁着欢乐的东西始终存在, 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 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 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守候, 也许有朝一日, 人们又遇厄运, 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 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 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加缪留给我们这样一个结尾……

或许我们是应该顺着加缪继续思考。下一次灾难来临时, 我们将何去何从?也许下一次将会是全球性的, 那么加缪笔下的集体主义将会散发出灿烂的光芒。不管基于何种信仰, 来自何种种族, 拥有何种利益, 灾难面前的平等更应是战斗的平等, 生的平等!而灾难之前我们能做什么呢?也许加缪并没有将这一疑问留给我们, 但这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结核病:曾经的“白色鼠疫” 篇8

肆虐全球的“不治之症”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1972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2100年前下葬的女尸,这具千年不腐的女尸当时震惊了全国。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女尸的左肺上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在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埃及也曾发现过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由此可见,结核病的历史十分悠久,对于结核病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0年。

到了19世纪,结核病不再局限于中国或是埃及,而是在整个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结核病。一开始,结核病多发于生活困顿的人群中,后来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鼠疫”。

患上肺结核的人往往会脸颊嫣红、咳嗽不断,被欧洲上流社会认为具有一种病态而柔弱的美。因此当时的很多作家甚至把患上肺结核,在日渐衰弱中死去看做作是一种时尚。很多有名的作家,例如雪莱、席勒、勃朗宁、梭罗和勃朗特姐妹等,都罹患了结核病。而结核病的流行甚至影响了诗人和艺术家的思想,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把淑女描写成纤弱、无生气的样子,在受到惊吓后极易昏倒和咳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小仲马的《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就是死于肺结核。

结核病并未销声匿迹

结核病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其严重流行的20世纪初,全球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研制出十余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结核病不再是一种绝症,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世界上患结核病并因此而丧生的人数直线上升,甚至比结核病无法治愈的时期还要高。

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就曾警告说,全球又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要求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危机做斗争,但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由于肺结核病菌可通过空气传播,而目前全球人口流动速度和数量远远大于以前,患结核病的危险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大。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亿人受感染,其中1/10患病。

目前,我国大约499万人患有肺结核,位居世界第2位。每年有大约100万人是最新发病,全国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前列始终有肺结核。

积极防治,结核病不可怕

肺结核病的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做痰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了。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

肺结核病是青壮年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其中95%的肺结核病例及98%的死者在发展中国家。贫穷、人口众多、营养不良以及防治措施不力是肺结核病蔓延的主要原因。由于宣传不够,一些人对结核病缺乏应有的了解,不能及时就医而延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病情刚一好转就不坚持按疗程服药,致使自身产生抗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上一篇:隧道预埋件浅谈下一篇:2018年山西省A类安全员证书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