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推荐9篇)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篇1

【关键词】传播学基础理论;主体哲学;主客体协调;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

传播理论集中体现了现代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和开放性上。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可以指狭义的创新和发展(指传播理论自身),也可以指广义的创新和发展(指影响到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由于学术界对后一个问题论述不多,本文主要论述影响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谈到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文化问题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不同程度涉及到传播理论。理论界选择什么样的基础理论,传播理论相应地就会带什么样的印记。就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理论来看,主体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偏于主观的理解)及相应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更大。今天,审视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根基之上,继而创新和发展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界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

影响传播理论的几种主体哲学

在当代,哲学思想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通常是通过社会学为中介的,我们在评判一种社会理论时,总是在评判一种哲学思想。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首先分析影响到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然后分析其相应的社会理论和文化观。众所周知,主体哲学在西方哲学中更为典型和明确,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其长久的历史背景。自文艺复兴以后,绝大多数哲学流派都是以主体意识的第一性作为理论的起点。在20世纪,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到解释理论,从精神分析到现象学,从存在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主体第一性的观念以各种体系表现出来:心灵、心理、直觉、精神、体验、理性观念、人道主义等等,它们都指代一个实体——主体,是主体赋予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信念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们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也通过社会——文化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传播理论。至今,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仍是这些方面的延伸。

我们首先来看现象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的观念并发展了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哲学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认识论,以现象学为框架的社会学也多以此为根据发展了意向理论及价值理论。现象学的基本任务是以直觉达到人类理性的深刻基础,这一任务的前提是直觉是一切知识的合理根源,一切在初始状态的直觉中呈现的事物将会完全地如其所呈现自身的那样被接受。这个假设中,主体的理性被赋予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直觉是我们接受事物的外在方式,最后还会有一先验的自我来保证直觉的可靠。为了达到本质的直观,他提出了“现象学的还源”,简单地讲,这一命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的加括弧:即把我们的各种信念(不论是经验的概括还是各种现实的信念)全部悬置起来,并不对它们作是非的判断。2.存在的加括弧:放弃一切有关存在的判断,因为哲学的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而对现实存在的判断则非本质,所以,对存在的判断也应中止。3.先验的还原:这种还原使我们从此验的自我走向先验的纯粹自我,这是世界上一切意义被建立起来的基础。胡塞尔晚期则将自我纯粹意识视为最终的绝对领域,即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实在为前提。纯粹意识的地位确立后,即可以解释经验世界,如果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找到共同之处,那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意向性上是一致的。

正是这种主体哲学的框架和意向性理论,影响到后来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发展,舍勒提出的价值哲学、舒茨的意义理论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联系。现象学对现代微观社会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看一下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理论(加芬克尔),交换理论(雷克斯)及冲突理论(霍克斯),无不带有意向性理论的影子,无论是日常的自我还是掩

盖了意图的自我,都可以在现象学纯粹那里找到最后根源。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篇2

关键词:微媒体时代,传播学,发展创新,应用

网络技术不断的革新, 社交方式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 在信息发展过程中, 从博客到微博, 从飞信到微信, 从Facebook到Twitter, 用于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多, 信息源遍布全世界, 证明微媒体时代的来临。微媒体时代的发展迅速, 给予我们生活许多的便捷, 在人们价值观、道德观、思想意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微媒体时代下, 传播消息的途径变得更加方便, 对传播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播学要依据微媒体时代的特点, 进行一定的创新与应用, 实现更好的发展。

1 微媒体涵义

1.1 微媒体概念

微媒体是新型的媒体形态, 以新技术为支撑手段, 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被称为新媒体,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被称为“第五媒体”。

1.2 微媒体特点

微媒体具有很大的优势:传播的实效性非常强、内容包含的十分广泛且建构舆论的速度相当及时。

基于数字技术的微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因不受到空间与时间限制, 发布信息十分的快速及时, 将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大大减少了新闻事件的传播时间。

微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媒体, 网友可以随时随地的交流信息、发布信息, 使信息的传播非常的迅速, 实现了大众传播。

2 传播学的涵义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的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学的研究重点包括: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手段、媒介与过程;二是传递信息的速度和效度、目的和控制、借用传播的作用建立一定关系。传播学的研究核心就在于研究人与社会, 传播学的研究以大众传媒为主。

3 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的发展创新与应用

以微博为主要工具的微媒体时代, 新的传播媒介技术应用而生, 文化现象也发生了改变, 比如“微公益”、“微阅读”的出现。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改变, 传播主体与“微媒体”结合, 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展现了其个性的发展, 微时代的到来, 文化的传播、社会心理、人际交往与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微媒体的出现, 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 也简化的使用的手段, 就像微博, 不需要过高的计算机能力就可以发表意见, 获取信息, 而且微博所传达的信息量也十分的巨大, 微博对使用者的语言组织能力没有太高的要求, 只要能把信息表达清楚就可以, 简化了许多的束缚, 网络传播平台更加的随性, 随时随地分享身边事。下面就对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在微媒体时代下的发展创新与应用进行分析。

(1)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微媒体时代, 网络进入微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 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只要打开网站就可以, 但也相对的带来一些问题。在网络上, 虚假新闻比较多, 网友如果不加以防范, 就容易上当受骗, 网友应当提高警惕性, 仔细辨别信息的真伪。例如微博微信上的转发中奖信息, 在信息中还留有网络验证网址, 如果网友按照网页进行查证时, 就会上当受骗。这就要求网友不要相信网上的中奖信息, 不能轻易的汇款与转账。

(2) 微媒体的出现, 传播者的身份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我们不但发布信息, 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信息与接受信息, 新媒体使传播者有了多重的身份, 既是传播的主体、传播媒介、还是受众。这样多重的传播身份, 使网友更乐于进行信息的传播, 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变得更加的独特, 网友可以浏览到任何想要浏览的信息, 不再受传播媒介的限制。

(3) 在传播学中, 有一个重要的理论, 称为“沉默的螺旋”, 其内容是指人们在进行一定的意见发表时, 会先对周围人的意见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大部分的意见相同时, 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是如果发现, 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见不相符合, 就会选择沉默或者点头附和而已, 不会发表任何的意见。这种理论遵照的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人们会根据所处位置的大多数意见来决定自己的观点, 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对周围的意见进行一定的判断, 依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决定。微媒体实行的是虚拟的交流与传播, 我们在发表意见时都是匿名的, 这样会减少人们的发表意见的恐惧感, 这样就有利于人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即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可以鲜明的存在。微媒体时代, 打破了沉默, 化沉默为主动, 使沉默的螺旋不再运转, 网友可以畅说欲言的发表意见, 减少周围环境对人们的影响。

(4) 传播学中有“议程设置”一说, 是指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 在报道重要事件时, 因为会对新闻进行反复的报道, 这样就会加深人们的关注度, 在公众的意识里, 也变成了重要事件, 公众也会一直的关注事件的发展。比如在新浪微博中, 新浪微博从2009年建立以来, 其发展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 微博女王姚晨一直关注度第一, 人们在关注姚晨的过程中, 也会关注新浪微博的发展, 增加其知名度与人气, 这样不但明星的人气上涨, 微博的使用量也在不断的上涨, 微博的队伍就会不断的扩大。

(5) 在传播学的大众传播理论中, 受众应该有一定的权利, 其权利包括:传播权、媒介接近权和知晓权, 但在传统的媒体条件下, 受众却无法真正的得到这些权利。新媒体的应用出现, 因其具有匿名传播信息的优势, 完善了受众的信息知晓权, 在微媒体下, 每个人都有传播信息的自由, 也有发表意见说不的自由, 信息的主体不再是高高在上, 而是更加的平民化, 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中, 我们有自己的信息库, 可以发表自己喜欢的信息, 浏览感兴趣的网页, 享受大众传媒应该具有的权利, 每个人都是传播中心, 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扰, 享受权利, 合理运用权利, 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

4 结语

微媒体时代下, 社会的传播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导致了传播学界的发展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为应对微媒体时代的要求, 就要创新传播学的发展与应用, 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适应时代的发展, 发挥传播学的作用, 实现传播学更好的发展与应用。微媒体凭借其独特之处, 更好的造福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媒体也会不断的更新与发展, 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使大众传播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锐.中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现状与前景[J].国际新闻界, 2011 (6) .

[2]刘龙.中国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综述-对中国传播学发展方向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10 (9) .

[3]南国农, 李云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刘芳, 朱沙.微媒体环境下的全媒体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 2013 (3) .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播效果理论;教育传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普及,人们对这种教学形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学校多媒体硬件设备的投入也迅速增加,但高校的教学质量并不一定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发展而提高,更不能通过表面现象来判断多媒体教学取得的成绩。请看下面《中国青年报》曾以《高校教师上课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为题报道过这一问题。

事实表明大学教师的“PPT依赖症”很严重。先进的教育技术,不但没有给课堂带来活力,反而更让课堂死气沉沉,这显然不是技术本身的错。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拟对传播效果理论进行梳理,并对教育传播活动进行合理的诠释,以求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在实践中正确地认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传播效果理论简述

(一)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脉络

关于传播效果理论的研究,从传播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人们关注之时就开始了。几十年来,人们對大众传播效果的解释历经起伏,概括起来经历了四大阶段[1]。

1.子弹论。“子弹论”代表了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期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体效果的普遍认识。“子弹论”认为大众传媒具有改变和塑造人们的观点、观念的强大威力。它对人们的作用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机枪只要对准靶子射出,靶子就会应声而倒。

2.有限效果论。有限效果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界对“子弹论”进行检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类研究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到媒介的性质、受众的需要、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远非“威力无比,不可抗拒”。另外,受传者不再是静止不动,应声而倒的靶子,也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羔羊。

3.适度效果论。它是一种对大众传播效果的较为冷静而乐观的看法。这类研究认为,只要大众传播活动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遵循传播的规律和原则,巧妙地运用传播谋略和技巧,在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特定的效果。

4.强效果论。20世纪70年代后,传播学界进入了对大众传播媒体效果的再发现阶段。对媒体效果的反思导致了强效果论的产生。强效果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体能产生强大的影响,但必须根据传播理论的原则去指导节目的制作与运用。例如,在一段时间内将一信息内容重复呈现;把某些对象作为特定的传播目标,制作的信息内容方式完全对准这些目标等等。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所谓使用与满足就是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使用与满足理论给人类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2]。

三、传播效果理论对教育传播活动的启示

(一)“子弹论”的启示

“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地产生出神奇效果”。早期的“子弹论”虽然已经被证明过分夸大了媒体的作用,但从教育传播的角度来看,教育传播必须是强效果,教育传播应力求达到“子弹论”的效果。也就是说,教育传播效果应该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达到应该达到的目标——“靶子”都得倒下。但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枪”、如何选择“子弹”,况且教育的对象并不是静止不动的靶子。

(二)有限效果论的启示

克拉伯于1960年出版的著作《大众传播的效力》被公认为是对大众传播媒体有限效果论学说的有代表性的总结,在这本至今仍然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著作中,克拉伯指出:通常情况下,大众传播并非是对受众产生效力的必要或充分条件,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与传播过程相关的其它因素起作用的。这些因素包括受众的选择过程(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群体活动、群体规范以及意见领袖的作用等等。

根据传播学中的选择性定律,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储存包含着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层含义。这条定律的基本思想是说,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都势必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意愿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所接受的信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地协调一致。正是这些选择性因素,使得对同一信息的解构常常因人而异[3]。

受众在进行选择性接受时,不仅要对自己所喜好的信息加以偏爱,而且对自己不合心意的信息加以排斥,这就出现了选择的错对与否的问题。可以这样想,媒介精心策划,精心安排,试图提高它的传播效果,但是如果遇到受众的排斥,那它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又怎能谈得上传播效果?

受众的选择性理解意思为受众对信息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受众都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与他人不同的解释。因此传播中信息含义不是完全由传播者塞给受众的,它与受众的知识结构、主观意愿、批判思考力密切相关。换言之,信息处理、加工和掌握的主动权是在受众的手中。

受众的选择性记忆就是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已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来储存到大脑中。什么信息会留在受众脑海里,也取决于受众。

有限效果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从传播者转向接受者,它试图确定传播的哪些功能能被受众使用。它启示我们要注意媒体的局限,考虑中介因素,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三)适度效果论的启示

适度效果论告诉我们,只要传播活动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遵循传播的规律和原则,巧妙地运用传播谋略和技巧,在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特定的效果。

据霍尔理论可以得出,教育媒体对于信息进行编码后以符号的形式相对独立地存在于传播过程。那么为了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对教育媒体的编码效果进行评价审视。这不仅需要从编码的角度衡量是否全面完整地体现了教育者需要传递的信息,同样需要从解码的角度分析符号的编制是否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否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无扭曲”的解码。尤其是在信息化教育传播环境中,教育者应该运用多媒体工具保持信息编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应该重视非语言信息在教育传播中的重要性,关注技术环境是否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交流,如何提高信息编码解码过程中的准确性,尽可能地减少冗余信息的干扰作用。此外,还需要明确教育媒体编码的目的,即教育媒体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促进教育传播效果,因此在选择教育媒体的过程中需要杜绝仅仅为了强调媒体的应用而使用,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来确定用什么类型的媒体。

在具体的教育传播活动中,教师作为“把关人”,一方面要规范自己的传播行为,主要表现为明确教学目标,认真收集教学信息,并对收集好的信息进行认真地筛选、加工,把信息编码变为容易传送的。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将信息编码成为哪种符号才能准确地表达教学信息?到底用哪种媒体才能有效地呈现教学信息,从而使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问题。另一方面,教育信息的传递,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过程,这种联系是通过信号的发出与信号的接收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认真讲授内容外,还必须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的反应,去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而不是两眼紧盯PPT,不管不顾,更不应该出现停电就不知该讲什么内容的情况。

(四)强大效果论的启示

根据强效果论的观点,在教育传播活动中,为了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教师应该针对预定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客观条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文化背景,选择最有效的信息内容、传播媒体和教学方法。

根据传播中的信息来源原理,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言行树立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同时根据传播说服中的“认同策略”,教师也要尽量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根据共同经验原理,教育要取得好效果,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建立和扩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经验范围,才能进行有效地传播。根据重复作用原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重复呈现教学中的重要內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启示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传播效果。它揭示了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与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对取得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性。

根据安东尼·贝茨的观点可知,每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有一套能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需要使用者认真探索、精心设计;而媒体一般是灵活和可替换的,并不存在“超级媒体”,关键是在给定的条件下何种媒体最合适。而今在大学课堂中教师对PPT的过分依赖,不考虑各种媒体的特性,忽视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需求,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南国龙,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5:154-155.

[2] 百科名片:使用与满足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

2112239.htm.

[3]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89.

Acceptance and Innovation: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Effect

to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ctivity

PENG Xi-mei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means, the teaching form of atten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but the advanc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did not give the classroom bring vitality, let more teachers suffer from " PPT dependenc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effect undertakes combing, derived from the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ctivity of enlightenment.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篇4

政治与历史学院政治学系

09级1班

09070022

赵郡

我们这些“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从小就知道,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一篇《为人民服务》,使我们懂得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歌词时时萦绕在我的心中,我们这一代人虽没有亲身经历这句歌词的史实,但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却亲眼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巨大变革”,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的转变过程。因此,党是神圣的,是伟大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把它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早在革命时期,党就已经是一个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了。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政党。这个党必须是有组织纪律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党。这深刻地说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且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群众占大多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问题,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在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发展了党的理论。具体有以下几点:

1.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从思想上建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2.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 从政治上建党,就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结合本国实际制定出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并教育党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从组织上建党,就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保证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上的巩固与发展。

4.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从作风上建党,就是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5.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团结 党的团结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内的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党的团结就是党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对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毛泽东思想在继续探索中不断发展。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们党面临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全会形成的实际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勇敢地担当起这个艰巨使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上阔步前进。

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基本问题,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党面临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性考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面对着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的创新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们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把握了这一关系,就把握了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也就把握了党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世界的政治经济变化日新月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世界整体的发展。任何国家关起门来独自搞建设求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理论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对当今“世情”和时代特征的认识与结合。这既是客观实际,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经验所在。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篇5

留学生与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社会学的引进是近百年间留学生作用的结果。最先把社会学引进中国的是留学生,大量翻译、介绍和广泛传播社会学的主体是留学生;培养中国社会学人才的.主体是留学生;把社会学理论付诸中国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留学生;留学生使社会学实现了中国化,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作 者:刘洪英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刊 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127(2)分类号:G05关键词:留学生 社会学 引进 中国化

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篇6

周绍才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35期)

【摘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社会的变革发展总是在伟大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引下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伟大理论成果的创造均对社会的变革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的导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必将实现。

【关键词】理论创新社会变革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都是在人类革命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每次理论创新,都引领着社会发展变革的方向。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上半叶,正值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永恒的社会,它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问题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世界资本主义和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为人类贡献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严整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的理论先导,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

列宁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推动俄国社会实现重大发展变革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俄国人民的斗争实践,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败。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而是立足于当时俄国革命实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南,指明了胜利前景,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先导。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斗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理论先导。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何争取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在当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毛泽东没有盲目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也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了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由此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继续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带领中国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引领最近30年中国发生巨大发展变革和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先导。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局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改革成为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先导。

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改革的理论先导。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社会主义国家因受体制模式、指导思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优越性未能获得充分发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后来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也遭遇了一些挫折。邓小平为我们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由此将中国引向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他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适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的理论先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党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沉渣一度泛起,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淡薄,甚至腐化堕落。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失去了领导核心作用。客观上,急速的社会转型与变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据此,“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巩固立党之本、强化执政之基、充实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有效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是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新任务、新课题。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多年积累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比如重经济,轻人本;重利益,轻和谐;重速度,轻效益;重产值,轻耗费;重增长,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效率,轻公平等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系统回答了“如何发展”和“实现怎样的发展”的问题。它超越、突破了传统发展观,明确地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诠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社会安全机制、维稳机制、监督机制、纠错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及时疏导和妥善解决,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其个体之间彼此容纳、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坚持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道路,积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例如城乡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平衡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央和地方、局部与整体、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要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加个人收入分配所占的比重,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辟出一条科学、文明、进步的发展道路。

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及时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围绕人本理念,继续推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体制的改革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结语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篇7

一、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马克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61年前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词, 但社会和谐的思想却是他们学说的本有之义。所谓社会和谐, 就是主张和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平等与和平。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在国内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状态, 在国际上它是指对我国和谐社会状态的一种理论延伸, 希望各个国家之间能够处于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它不仅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理想, 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P294)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 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 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 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但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那种生产力水平很高, “产品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的社会主义, 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这样的社会主义虽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 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 各项具体制度也不完善, 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有时还可能激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 就是不断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状况, 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 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 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 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 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 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定的大局。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 要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2]所以, 在我国现阶段情况下, 不可能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见的那种和谐社会状态, 这就要求我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点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为和谐社会状态奠定理论基础。于是, 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自觉构建而不能自发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正是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基础上, 立足于当代国情, 准确判断发展的方位和趋势,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要求上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初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的理论飞跃。

二、和谐社会理论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判断。可以说“这个重大判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中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 需要全面把握它的基本内涵。

1. 它体现了我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我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认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论述始终指引着我党为人类社会这个崇高的理想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与共产主义同属于一种社会形态。虽然社会主义自身也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但是它与共产主义不是、也不能截然分开的。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与共产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的这一“积极主张”。而且明确指出,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因为那时候已经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马克思恩格斯还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界定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

我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集中地体现为我们是最高纲领与现阶段基本纲领的统一论者。我党认为, 既然是共产党就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与此同时, 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 因为这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前进的。忘记了远大理想只顾眼前, 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相反的, 如果离开现实努力空谈远大理想, 就会脱离实际, 也称不上真正的共产党人。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 社会主义开辟了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实道路, 但要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2. 它进一步科学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

我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中, 在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 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并且在社会实践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实践无止境, 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党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化建没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4]

我党提出的“这个重大判断”进一步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也就是说它为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勿庸置疑, 只要世界上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存在, 就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优越性的比较问题。一般说来, 世界各国之间这种比较是比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因此, 仅仅比较硬实力是不全面的。社会和谐属于软实力范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社会和谐方面我们可以胸有成竹地说, 我们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在快速的发展中稳步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 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诸多的制约。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 表明我们片面强调经济增长, 忽视了发展的真正内涵、具体方式和终极方向, 结果直接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也影响到共同富裕的实现, 既妨碍了发展本身, 又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深刻指出, 广东提出二十年赶上亚洲四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 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 (P378) 因此, 在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下, 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而是剥离了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联系, 最终会因为发展的不可持续和不全面而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正是针对我国目前发展中出现的困境和难题作为一种更加完整深刻的理论应运而生的。

和谐社会理论着眼于在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问题, 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来消解经济发展的社会负效应, 着眼于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全面构思了应对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新战略, 是发展实践在方法和路向上的重大转换。“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 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和谐社会理论首先强调的依然是发展, 但在此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和谐的实现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 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5]的根本任务。

和谐社会理论用“和谐”来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 并把它具体化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追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大发展, 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就不可能愈益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5]和谐社会理论把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使中国的发展既具备了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性”特征, 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所包含的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和谐社会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结合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观念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民族融入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和谐”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理想社会境界。自孔子提出“和为贵”的理念以来, 和谐思想逐渐成为儒家关于社会文化的核心思想, 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的逐渐突出, 这一观念进而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核心。其次, “和谐”是一种扎根于中国人思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与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有着密切联系, 它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成基础, 又进一步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使矛盾均衡统一。因而, 和谐的这种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再次,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人们修身处世的普遍行为准则。从和谐观念出发, 中国文化重视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品质, 要求人们容纳不同意见;提倡在主导思想规范下, 各种思想文化可以百花齐放。

在中国的历史中, 人们保持做事中庸, 顾大局, 维护集体利益, 实现了中华民族在各个层面上对和谐观念的认同。“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别, 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 西方文化重分别对抗, 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6] (P389) 文化是社会的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正是因为从根本上把握了中国文化的这一核心观念, 从而有可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更深层面上的中国化, 也必然促进中国文化的创新与改造, 使其成为一种新质的中国文化。

回顾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不仅偏离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 而且抹煞了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积淀的文化精华。和谐社会理论在这一方面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和谐社会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文化结合了起来, 这样做既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成为可能, 也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的内容。”当一些新的文化特质纳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有制度及功能体系的时候, 文化适应实际是一种建立新文化体系的问题, 它不仅有着风俗、信仰、制度等等的再解释, 而且存在着目标与价值、行为与规范的再取向。”[7] (P53) 和谐社会理论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念。因此, 我们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也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和谐社会理论对解决我国发展难题的指导意义

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及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对此我们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已经完成了前两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了较好的开局。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在此情况下, 实现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良性互动势在必行。社会主义中国在现实中要求发展与社会主义保持良性互动, 更要求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有其具体的内涵, 也就是要求在当代中国, 使发展以社会主义为前提,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但是,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 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要讲两点论, 而不是一点论。所以就中国目前发展的现实而言, 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我们在强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时, 也承认发展会带来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单纯的市场虽然发展迅速,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及与此相适应的其他各方面体制机制却并未完善, 保障和协调各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各种制度并未健全, 科学的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价值观念并未以具体化的形式得到真正发展并发挥引领方向的作用, 社会部分群体的利益得不到公正的保护。这样就会使马克思主义本来宣称并赖以存在的社会主义的道义基础逐渐丧失, 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不能具体体现和逐渐实现。从而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 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还是要靠发展。当然, 我们今天讲的发展有着更丰富更深刻内涵。从概念上讲, 我们今天讲的发展是党领导全体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共同享受建设和谐社会所带来的各方面成果的发展;从发展过程上讲, 我们讲的发展是要强调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就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协调健康的发展, 也就是要在发展中做到“五个统筹”。因而和谐社会理论使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被赋予了具体的内涵, 真实地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4]和谐社会理论以利益为契点, 不仅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而且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根本的、现实的、具体的利益, 这表明和谐社会的根本依靠力量和出发点是全体人民, 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在当前我国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条件下, 找到了与全体人民息息相关的共同利益, 这为全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奋斗提供了现实基础。

和谐社会理论并不单是经济利益和谐的理论, 在强调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同时, 它还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的目标和要求。强调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当前条件下, 突出地强调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是在努力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融合。

实现全社会和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就必须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通过完善制度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5]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 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4]这些制度包括了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为协调目前我国社会日趋紧张的利益关系, 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利和现实利益, 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和谐社会理论中“和谐”这一核心思想, 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设想, 又是基于现实难题而设计的具体方略;既给出了全体人民可以追求的具体目标, 又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既赋予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具体内涵, 又提供了全社会和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在现阶段的中国, 和谐社会理论又一次找到了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最佳结合点, 实现了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良性互动。

总之,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文化层面上更深入地阐述了当代社会的和谐思想, 并针对我国的发展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思想, 必将会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05-06-27.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 人民出版社, 1993.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日报, 2006-10-19日.第二版.

[5]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 人民日报, 2007-02-27.第二版.

[6]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创新传播 融合发展 篇8

由中国期刊协会再次主办的刊博会主论坛—“2014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如期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湖北省委有关领导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石峰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媒体正在演绎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必然会有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融合中的作用,为推进融合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要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传播体制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建设好具有强大实力的现代传媒体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相互取长补短,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要进行深度的融合。这既是传统媒体现新兴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观众的热切愿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本刊记者注意到:作为本届盛会的主要活动之一,“2014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听众。与会嘉宾围绕“跨平台与全媒体”的话题,在“大众期刊融合与创新” 的分论坛上,纷纷作了生动的主题演讲。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认为:出版行业要坚持以内容为王,以编辑为本,以严肃的心态和做功德的态度办刊。在不断创新改版的同时,细分读者定位,把杂志做成品牌。

展会期间,中国科协应邀组团参展。110余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中英文期刊,在刊博会上得到了全面展示。中国科协展团获得“优秀组织奖”和“设计创意奖”,《中国国家地理》等期刊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期刊”。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作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成员,以其专业化和品牌化吸引了参展观众的关注。

接受一场文化盛会的洗礼,展示自己期刊的特色,学习同行先进的办刊经验,促进自身期刊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无疑正是本届盛会带给中国期刊媒体人的共同感受。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篇9

岁月流金,盛世丰年。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带来的希望中,我们告别了奋发有为、硕果累累的2012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积极进取的2013年。

当玛雅人的世界末日预言如期落空,西方在“震荡的十年”中惊魂未定,中国人却正以难以撼动的决心,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超越了对发展速度的顶礼膜拜,意味着对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解决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但是靠的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好在有中国的绿色大跃进,给世界经济大衰退添上一抹亮色。”

在2012年11月8日,我国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美丽中国”一词,意思就是我国不仅人民要富起来还要让山也绿起来,这就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要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推进,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民生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成效显现,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得到切实强化。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上的地位明显提高、作用显著增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但是,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鄂尔多斯就是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鄂尔多斯的经济在走下坡路,因为那里的煤炭储量在日益减少,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总耕地居世界第4位,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足,保护不住。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意味着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的老办法是不能有效解决的,就必须要用新办

法才行,新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不足。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我们的身边做起,真正做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要有新提高,在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美丽中国、探索环保新道路上有新举措,在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环境问题上有新思路,在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上有新进展,在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上要有新成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基础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要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可以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准确把握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部门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培育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基本定位,是党和国家赋予环保事业的新使命、新领域、新内涵。这要求我们增强宏观意识,立足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需要,将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继续坚持污染减排不放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坚持全防全控、重点攻坚、高效治理,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长期坚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实践。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是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思想的根本路径,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探索环保新道路源于环保系统三十多年的生动实践,已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成为引领环保事业不断前进的鲜明旗帜。环保新道路的内涵是“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目标是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探索环保新道路是一个薪火相传、永不停滞的过程,需要建设一支作风硬、水平高的环保队伍,需要我们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大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融入新理念、进行新实践、创造新办法,把环保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给自

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从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开始。虽然过去我们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也非常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友善地对待资源,友善地对待环境,再也不要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新的起点,新的命题,新的挑战。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蓝图,靠什么绘就?13亿人的美丽中国梦,靠什么实现?我们环保工作者应以什么样的精神延续环保新道路?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实践者,以优异的环保工作成绩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她在丛中笑-经典美文下一篇:大班毕业典礼老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