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共12篇)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1

实施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做好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1、县人民政府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教育、财政、发改、卫生、宣传、广电、监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牧、质检、工商、审计等12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班子成员为副主任,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

2、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由乡(镇)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乡(镇)长为副组长,各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辖区内各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

3、农村初级中学和学区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班主任和后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机构,负责本校及学区所属村校、各教学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建立责任体系,明确工作职责

1、部门职责

县教育局:负责制定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方案。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好实施方案;牵

头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建立健全食堂管理、食品采购索要凭证、留样、食品加工、食品加工人从业人员的管理等个项规章制度。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学校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档案,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好各项措施和规定。

县财政局: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积极筹措经费,及时足额拨付专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处置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加强对学生营养食谱和营养改善工作的具体指导,每年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协调教育、农牧、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建立营养改善计划原料及供餐企业的遴选和淘汰机制;负责监督指导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建立食品原料索证、索票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好食品留样监测。

县质检局:负责对供餐企业食品生产进行监管,查处食品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

县工商局:负责供餐企业主体资格的登记和管理。县农牧局:负责食用农牧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县发改局:负责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展生产成本调查,组织对食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及流通环节费用减免政策。

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在《民族日报》、州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开设专栏,采写系列报道等方式,大力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新的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县审计局: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使用和审计监管,每年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防止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挪用、截留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县监察局:负责对工作不力、监管不到位的部门、单位负责人,实行行政问责。对截留、挪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及因工作失职、渎职等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2、县、乡、校三级责任人职责

县级人民政府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县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配餐指南,确定供餐模式和供餐内容,制定工作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监督检查等重要工作,对全县学生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负总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指导辖区内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帮助学校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乡(镇)长为主要责任人。

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制定学校食堂管理、从业人员管理、食品采购、加工、留样、学生就餐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实施全过程监管;严把食品采购关,严格索票索证制度,妥善保管原始票据;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全面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定期公开资金总量、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履行各自职责,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公开公示制。县人民政府建立“1+1”工作机制(即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推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乡镇建立“1+2”工作机制(即一名乡镇领导包两个村),推行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包社制度;教育局建立“1+3”工作机制(即一名班子成员包三个乡(镇)的学校),推行班子成员和干部包校制度;学校建立“1+X”工作机制(即一名校委成员包X个班级、一名教师包X个学生、一名后勤人员包X天),推行校委成员包班级、教师包学生和后勤人员包日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长效机制。

二、供餐方式

全县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210所,其中小学193所(含教学点46所),初中17所。享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在校学生36642人,其中小学生26873人,初中生9769人。由于我县没有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集体食堂,学校布点分散,大部分学校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只能采用食堂供餐和家庭托餐两种供餐方式。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有42所,学生17529名。实行家庭托餐的学校有168所,学生19113名。

(一)食堂供餐的工作流程及规范要求

1、工作流程:县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选择符合技术及资质要求的供货企业或基地,签订供货合同;原材料进入食堂前先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索要凭据,并进行分类登记、储藏,做到生熟分离;食品加工中严格执行操作规则,严把质量关,并认真做 4

好食品留样,按班级配发食品,组织学生集体就餐。

2、规范要求:对不符合质量规范要求的品牌及污染、霉变、过期、变质食品,严禁进入学生食堂;食堂必须具备消毒柜、冰柜、留样柜等必需设备,做好橱柜、餐具的消毒工作,做到每餐食品的48小时留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经常性地对营养餐的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分餐等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家庭托餐的工作流程及规范要求:

1、工作流程:在严格规范准入的前提下,学校负责遴选附近有能力、有技术、有设施、卫生条件良好的家庭,与其签订内容齐全、责任明确的食品加工合同。托餐家庭严格按照食品采购、存放、加工、留样等工作程序,承担学生伙食加工和配送服务。学校负责按班级发放,做好对熟食品的留样、登记、监测工作,做到保质保量,坚决禁止剩饭剩菜二次使用。

2、规范要求:家庭托餐从业人员必须要有卫生健康证,使用的厨具必须做到用前消毒;原材料的进货渠道必须规范,并索要供货凭证,提供的食品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严禁霉变、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学校指定专门人员参与家庭托餐各环节的操作及质量监督;教育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对家庭托餐实施工作的不定期检查指导。

三、管理系统建设

(一)建立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

县教育局全面负责建立学生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统,专人负责,分学校录入班级、学生等基本信息,实行信息化管理,对数据库信息每年更新一次。各农村初中和学区分别建立学生实名制 5

学籍管理台账,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向县教育局上报实有学生数,实行动态管理。

(二)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

县上成立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卫生局、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监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专家组,全面负责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县卫生部门负责制定《临夏县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组织专家每年开展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及时掌握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配餐计划。

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落实各自职责。加强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二)救助体系

1、县政府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总指挥由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2、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学校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分别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运行体系

1、监测:卫生部门建立通畅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通过 6

日常监测和抽检,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

2、预警:学校加强对校内食堂餐饮、饮用水等环节的日常监管,对学校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预警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上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报告:各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按照县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均属报告范围。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乡镇政府、卫生、食品药监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各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食品安全事故1小时内向县政府报告,同时要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上级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

(四)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事故升级或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及时报请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应急响应措施: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县政府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响应的升级:当食品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剧,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及时提升预警和响应级别。

4、紧急处置:当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经报请县应急指挥部同意后,迅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5、响应的终结: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经有关专家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后,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五)应急保障

1、信息保障: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建立食品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报告制度,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和传递等工作。

2、医疗保障:接到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卫生部门应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3、演习演练:各学校要根据自身特别,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不断提高师生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意识。

五、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公开、公平、公正实施,临夏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

临夏县人民政府:

监督举报电话:(0930)3222050 电子邮箱地址:lxxzfb@126.com 8

临夏县教育局:

监督举报电话:(0930)3222157(0930)3222513 电子邮箱地址:lxxwjtj@126.com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附件:

1、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信息汇总表

2、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体系表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2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安全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免费营养餐的制作不能只注重效益,还要确保营养餐的数量和质量安全,强化安全管理。数量安全涉及资金使用,质量安全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管理的原则应该是坚持“防患未然”,管理部门需要事先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参与生产的人和物进行有效控制,并能通过技术、组织和管理上的有关手段,来消除安全隐患。

1. 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意义

营养改善计划要“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低、自我保护意识弱、身体抵抗力差,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营养餐安全事故通常是群体性的,涉及成百上千的家庭,一旦发生,影响深远,将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

资金安全也是营养改善计划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滋生腐败,影响资金使用效益。营养餐资金如果没有足额用到食品的制作,必然会导致营养餐份量减少、营养不足,甚至出现假冒伪劣食品,对食品安全威胁很大。

2. 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有关措施

(1)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模式主要有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等。部分地区认为企业成品供餐更安全,又好管理,其实是对食品安全的误解。营养餐成品不仅要保证源包装的食品安全,还要保证食品运送、存储过程中的安全,破袋、超过保质期、霉变都是营养餐成品的安全隐患。而食堂供餐能保证食材新鲜,营养餐温热可口、营养充足,是保证食品安全最好的供餐模式。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是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规定了食品采购、贮存、烹饪、留样等环节的管理措施。食品采购是从源头上对食品进行把关,大宗食品一般采取县里招标和配送的形式,新鲜食材由学校自行采购;食品贮存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有些食品需要冷藏保鲜,注意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烹饪时应烧熟煮透,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留样的时间为冷藏48小时,以便万一发生中毒事件,能够及时查明原因;食品分发应及时,注意餐具和用餐环境的消毒,并防止学生分发食品和吞咽食品时被烫伤。学校要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强调学校老师陪餐制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学校应该采取应急处理办法。

(2)资金安全管理措施

从2014年11月起,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标准由3元/人/天提高到了4元/人/天,达到每生每年800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监督等作了详细规定:中央财政每年9月按教育部核定的学生人数向省级财政拨付资金,然后由省级财政在2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县级财政;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纳入国库,分帐核算,集中支付;营养餐补助资金应足额用于购买食品,不得用于水电煤气费、劳务费、宣传费、管理费、运输费等,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不准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县要加强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核准营养餐受益学生人数;资金落实到学校,要求学校有专(兼)职财会人员,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并定期公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明细帐目,接受学校膳食委员会或有关社会机构的监督。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管理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试点地区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注重舆情分析,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焦点问题、重大事件,要及时正面回应,公布真相,避免造成被动局面。教育部下发的《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切实解决好当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五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把“加强正面宣传,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解决好舆论引导问题”作为五个突出问题中的一个,再次强调了营养改善计划中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状况

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是各地营养餐舆情事件集中爆发的时期,镇雄县、织金县、洛宁县、石门县、大通县等地先后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那坡县、凤凰县等地营养餐资金被克扣等,瞬间将营养改善计划推到全国舆情的顶端。以凤凰县营养餐严重缩水事件为例,据美亚舆情网监测统计,2012年11月24日至11月27日,该事件的网络信息总计3259条,其中新闻1665篇,微博631条,论坛560篇,博客35篇[1]。2013年6月之后,全国性的恶劣舆情事件大幅减少,媒体关注较多的主要有2014年7月滕县营养餐问题招标事件。

2. 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焦点

全国多地爆发出来的营养餐食物中毒事件及营养餐资金被侵夺事件,使部分群众对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产生怀疑,营养改善计划的公共话题由政策的宏观面转向执行的微观面。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焦点集中在:营养餐食品和资金安全中的漏洞;政府渎职和政策执行力危机;舆情当事人的安全保障;营养餐事件处理结果的暗箱操作;营养餐制度建设。

3. 政府应对营养餐舆情事件的管理措施

(1)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是对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的行为。互联网时代,公众的议论和观点经常在网络上发布,因此,舆情监测的重点是要加强网络上的舆论监测。有些地方政府处理营养改善计划舆情事件时,没有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导致信息不全面、发现不及时、分析不准确,为舆情管控留下隐患。2012年10月30日,凤凰县支教教师梁栩晔在新浪网上发布一条微博,指责营养餐严重缩水,侵犯了学生利益,微博迅速被转发5141次,评论1007条。舆情已经达到一定的强度,但当地政府毫不知情,没有任何应对措施。11月20日,梁老师再发微博,称“两天的营养餐都未送达,山区的孩子们饿肚子”。25日,全国各大媒体迅速跟进报道,网民言论纷纷,舆情达到危机程度。第二天,凤凰县教育局才出面表态,努力平息舆情。从舆情形成到政府表态,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政府错过了管控舆情的最佳时机,最后被媒体批评,政府形象严重受损。

(2)舆情管控

如何平息舆情或引导舆情走向是考察政府舆情管控能力的重要表现,从多起营养餐舆情事件的处理经过来看,许多地方政府对舆情的管控能力较弱,无力引导舆情走向,只能任由舆情非理性发展。

2012年3月29日,贵州省织金县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政府最后得出结论,排除了人为责任事故,认为疑似中毒事件的原因为学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2014年10月11日,江西省石城县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政府调查的结论与织金县如出一辙,是天气变化导致的身体不适及学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两起调查结论不仅没有平息舆情,反而让舆情再起波澜,网民质疑心因性反应怎么会导致大面积的学生头晕、呕吐、腹泻甚至昏倒等症状。遗憾的是,织金县和石城县在公布调查结论后,都没有作进一步解释,对网民的质疑置若罔闻。

舆情管控的目的不是压制舆情,面对舆情危机,政府应以人为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明确权责,及时处理。对群众的疑问政府应选择易于接受的措辞,反复耐心地解答。舆情管控得当,政府才可以把“危”变为“机”,得到群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教育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不仅仅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且是学校唾手可得的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在学生营养餐的制作、食用、清理等环节对学生强化营养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

1. 营养和养成教育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之后,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与此不协调的是,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学生的营养知识并没有明显提高,挑食偏食、不吃早餐、爱喝碳酸饮料等行为依然普遍[2],这种情况恐怕和学校疏于进行营养教育密切相关。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养成,极有可能重返头晕、贫血、消瘦、体弱等亚健康状态,而且导致亚健康的原因可能并非贫困。

农村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营养和养成教育,必须落实每两周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此外还可以利用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教学资源,采取“寓教于餐”的形式。比如老师带领学生到食堂去参观,现场讲解食物制作过程中营养搭配和营养流失的有关知识;学校食堂推出“自助餐”,让学生自己选择饭菜的数量和种类,学会营养均衡;在用餐时间,老师要强调用餐礼仪和用餐习惯,让学生互相检查是否有挑食偏食、吞咽过快等毛病;对个别有厌食症、食物不耐受症或盲目减肥的学生,学校要安排营养老师进行专门指导;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避免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饮食习惯到了家里又变了样。

2.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励志品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劳”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学生歧视体力劳动,实际的劳动技能也非常低下。因为体验不到劳动的艰辛和幸福,一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成果,营养餐随意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2015年7月,教育部强调用3~5年时间,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营养改善计划中的营养餐是一项很好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制作、食用、清理等整个过程都可以进行劳动教育。在营养餐制作阶段,老师可以组识学生定期到厨房参加简单的劳动,如挑水、劈柴、烧火、拣菜、洗菜、切菜、烹饪等,先观摩学习再亲自动手;在营养餐食用阶段,可以安排全班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负责把全班同学的饭菜和餐具从食堂端到教室,然后分发给大家,并监督同学不能浪费;在餐后清理阶段,要求值日生整理餐具、清理垃圾,帮助食堂做好清洁工作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学校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可以建立蔬菜或家禽基地,学生在老师或农户的指导下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开展集体劳动、分组劳动竞赛或蔬菜、家禽认养活动等。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考虑到中小学生没有劳动经验,而且活泼好动,在学生劳动的时候,老师应该精心组织、亲临指导,防止出现安全意外。

3. 感恩教育

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行为。有些享受了免费营养餐的学生对国家给予的帮助缺乏感恩意识,他们认为营养改善计划不是专门为自己一个人努力付出的,没必要特别去感激国家。事实上,由于缺少感恩教育,有许多学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比较淡漠,缺乏正向感恩体验,平时对社会抱怨多,施恩和报恩行为少。

学校可以利用营养改善计划及“两免一补”政策,在食堂、教室、寝室等对学生现场演示教育;班主任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以讲故事、演讲、辩论、唱歌、小品等形式宣扬感恩品质。感恩教育的关键是要在学校创设人文关怀的氛围,避免单一说教,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生活化,必须让学生明白要感恩什么、为什么感恩和怎样感恩。

参考文献

[1]美亚舆情网.湖南“营养餐”缺斤短两事件分析[EB/OL].http://www.myyq.com.cn/reportview.action?id=824&top Menu Id=report,2012-11-28.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3

答:《细则》从2012年6月14日起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为主,分级负责,各部门、各方面协同推进的管理体制,政府起主导作用。为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设置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简称“全国学生营养办”,负责营养改善计划的日常实施工作。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审计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组成。

问:营养改善计划对供餐有哪些要求?试点县的学校如何确定供餐模式?

答:供餐的形式应以完整的午餐为主,无法提供午餐的学校可以选择加餐或课间餐。供餐的食品必须符合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营养要求,确保食品新鲜安全。供餐食品不得以保健品、含乳饮料等替代。

供餐食谱应参照有关营养标准,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食物实际供应情况,科学制定供餐食谱,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试点县的学校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企业(单位)供餐模式为辅。对一些暂时不具备食堂供餐和企业(单位)供餐条件的偏远学校和教学点,可实行家庭(个人)托餐。试点地区应加快学校食堂(伙房)的建设与改造,在一定过渡期内,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

问:如何建设、管理学校食堂?食堂的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营养改善计划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食堂应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封闭运营,不得由校外承包。已承包的,合同期满,立即收回;合同期未满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由学校收回管理。由社会投资建设、管理的学校食堂,经当地政府与投资者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后,可由政府购买收回,交由学校管理。

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为农村学校食堂配备合格的工作人员,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条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接受业务技能培训。

问:在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配送等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食品采购。应制定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制度,凡进入营养改善计划的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要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定点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应制定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供货商评议制度,不得采购不合格食品。

食品贮存。食品贮存场所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配备必要的食品储藏保鲜设施;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库存盘点制度;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安全管理;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清理变质和过期的食品。

食品烹饪。需要熟制烹饪的食品应烧熟煮透,烹饪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有关规定,严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

食品配送。供餐企业(单位)必须具备送餐条件和资质。送餐车辆及用具必须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食品的中心温度应保持在60℃以上。

另外,《细则》还规定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必须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放置于专用冷藏设施中冷藏48小时。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4

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南川学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结合南川乡实际情况,现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大民心工程来抓,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少年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使全校学生吃上卫生、营养、热乎可口的午餐。为此,我们坚持统一部署、规范管理、严格把关、确保质量的原则。坚持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第一,服务便捷、成本低廉至上的原则。坚持以校管理为主、以学区监督为主的原则。

三、领导机构

为确保对全乡各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学区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学区干事任副组长,各小学校长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

助校安工程或其他项目才有望得到彻底落实。

2、食堂从业人员工资筹措难。和平、新合、桃园、崖庄、贺丰、成赵等6所小学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从业人员按1-2计算,月工资每人约800元,学校从经费中列支,也是极度艰难。南川小学、沟卢、川郑、东王、原芦、上庄等6所小学人数在100人以上,学校就餐的话,食堂从业人员估计得2-3人,甚至更多,按小学炊工每人每年工资10000万计算,学校每年得付炊工工资2-3万元,学校实难承担。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5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汇报

国务院安排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和《山西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方案》(晋政办发〔2012〕12号)的文件精神,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并列入了全县2012年为民利民实事之中,积极筹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现就我县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校(教学点)共有109所,其中初中8所、小学101所,学生共计7805人,其中初中生2087人、小学生5718人。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认真研究制定了《汾西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县教科局为了切实抓好全县学生餐饮工作,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了汾西县学生餐饮管理中心,明确为常设机构,做到常年下乡、巡回检查,专门监督指导学校学生的餐饮工作。及时出台了《汾西县

教育科技局关于对全县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进行整顿的实施方案》。

三、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排查摸底

3月份以来,教科局学生餐饮管理中心对全县农村27所寄宿制学校进行了排查摸底,对各校的学生数、寄宿生学生数、教师数、食堂从业人员数进行了统计。特别是对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各种证件、索证索票、留样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随后又组织学校校长及相关人员召开反馈会,及时反馈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下发了《学生食堂整改通知书》,发放了《学生食堂操作规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资料。

四、立足布局合理、规划食堂建设

我县学校布局分散,特别是农村学校,规模较小,学校食堂存在设施短缺、场地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科局专门聘请了食堂规划专业人士对全县规模适中的学生食堂进行了规划。规划新建学生食堂14所,面积5370平方米,所需资金1225.48万元;改建食堂6所,面积1260平方米,所需资金181万元,合计1406.48万元。规划购置27所学校食堂设备,包括对电磁灶、工作台、柜、餐具、加工设备等进行更换。学校食堂建设及设备购置共需资金为398万元,邢家要中学作为全县食堂标准化建设的试点校,现已正式运行。如按目前规划落实,2013年可实现27所寄宿制学校,5899名学生吃上免费营养午餐的目标,其余少部分非寄宿制学校的1906名学生可采用课间餐的方式解决。

五、测算相关经费,保障持续运行

为了保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持续开展,我们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对运行经费进行了认真测算。经测算配备下乡检查工作用车一辆,需投资12万元;餐饮从业人员工资补助130万元;培训、宣传、体检、工作服共需资金14.54万元;食品运送、保管、储存、加工、分发、水电费等共需资金57.79765万元,以上总计共需资金214.33765万元。本块资金已纳入2012年本县财政预算。

六、发布招标公告、制定供餐流程

1、供餐方式

今年采用企业供餐。供餐企业为农村义务教育的7805名学生统一 提供(课间)食品的方式(以牛奶、鸡蛋、水果为主),待学校食堂设施设备完善后,让学生吃上免费的营养午餐。

2、供餐流程

领导组研究论证确定食品→ 政府集中招标签定供餐合同→中标企业配送到学校→学校保管储存和加工后以实名制发放→学生课间领用食品→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全程经常性参与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目前,已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两次,向社会公布,让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报名竞争。计划在4月底实行公开竞标的方式,确定供餐企业,5月初开始提供课间营养餐。

七、实施实名制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1、教科局学生餐饮管理中心近期重新采集完成了全县农村中小学学生实名制信息。

2、实行学生营养餐食品监管联动机制。教育部门监督指导学校

搞好食品的储存、发放、采购工作,规划建设标准化学校食堂,制定应急预案;卫生部门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质监部门负责组织对供货企业食品生产进行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切实做好日常综合监督、检查工作;工商管理部门负责供餐企业资格审查登记及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八、做好宣传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接受社会监督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计划的实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准确深入地宣传营养改善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家长重视学生营养问题,积极参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动学生营养结构科学化,同时要求各学校在计划实施前对全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和评估,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以便在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进行对比分析,形成科学真实、有价值的学生体质和营养改善情况分析报告。指导完善今后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积极推进的良好氛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6

我校根据国发2号文件和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以及凤府发(2012)23号文件——《凤冈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保证我校食堂饮食安全,资金运行有序,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规范管理,学生食堂,采购严格把关,等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拟定食堂管理方案,成立了食堂领导领导小组,安全领导小组,经营领导管理小组,监督领导小组,同时拟定了各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责任到人,学生就餐值班领导和各类人员的考核办法。同时也跟踪落实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方案,职责明确,为食堂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二、严格按计划资金管理使用,三四月公共开支营养经费达3万余元,为学生添加了丰富的营养,深受学生及家长的赞美。

三、加强了食堂大中型物品的采购管理,严格按“四统”行事,即统招、统购、统配和统送。各种物品的采购,均由行政政领导、工人、采购出纳和保管四人以上询价采购。与乙方签订了采购合同,联系电话,护送等协议,大中型的物品,都有询价纪录存档,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四、食堂规划管理方面。食堂各类人员都履行了职责,校长牵头主抓食堂工作的监管,工人按时上班,没有推迟学生就餐时间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采购物品新鲜,均有检疫证明,教师管理有序,学生礼貌用餐,文明用餐,学校食堂账目公开,对公布的账目和采购情况,做到一支笔签字,日清月结,所有生活费金额存入中心校工会账务,没有公款私存的现象,坚持了每天食品留样工作和登记造册。食堂工作的一些细小的环节,如:消毒应登记造册,餐厅的卫生应加强管理,学生剩菜剩饭的现象要老师们加强管理教育,使之珍惜每一粒粮食。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7

根据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为了作为祖国未来一代莘莘学子特别是西南偏远地区的中小孩童的教育和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9月起,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来促进教育的公平以及提高全中国未来一代的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个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计划,中央成立了专项资金来支持这个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利国利民的阳光计划。这项专项资金结合地方财政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了200多亿的补助。据调查统计,2011至2014年,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投入专项资金472.3亿元。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效果现 状及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效果现状

自从2011年秋季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 国库每年拨款高达170亿元,至今为止启动710个贫困县 (市)作为试点计划并提供了资金支持,惠及这些地区所有贫困农村地区处于义务教育2600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占整个中西部农村学生人数的近41%。此外全国还有13个省份由省财政资金支持,选取289个县(市)作为重点加入试点计划,省级财政为2万多所学校和这些地区的700多万民众提供财力支持。统计,截止2014年6月,农村义务教育计划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经惠及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在内的699个国家试点县,95%的县开始提供营养餐,这项工程已经为10万所中小学校和2800多万民众带来福音。

国家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边远地区开展试点, 国库按照每个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提供最基本的营养膳食营养补助和支持。此外,财政部联合教育部从2011年秋季起,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的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施行使得家庭贫困的小学生每天可获得7元补助, 初中生可获得8元补助,基本能满足这些贫困边远地区中小学生的膳食需要并保证有一定营养。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存在问题

(1)资金未及时到位,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存在资金未及时到位或者根本没有到位的凸出问题。首先是拨款不到位。2012年的四月份,有国主流媒体记者走访西南某一个省多地,发现资金从省政府到达县政府时间跨度达到一个月,然后其中一个教育县因为领导责任心不强和春节放假的外在原因使用于修缮食堂的营养改善资金到达贫苦地区学校花了两个月,达到学校一级, 学校领导没有把钱及时投入到学生营养的改善,没有积极的改造食堂和膳食条件。此外资金还存在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存在镇中教育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小学享受的补贴高于真正需要支持的偏远中小学的问题。这些资金未及时到位的问题拖累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对整个资金项目的效果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

(2)存在套利,云南大理下属的一个农村小学的采购主利用采购的这一便利条件为自己谋取私利。这位采购经常去与自己有利益来往的商店以高于市场平均价采购膳食原材料。采购的鸡蛋高于市场价格两成,食用油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批发价30%。学生早餐营养奶———“蒙牛”直接高于市场价一块左右。然后采购的成本和账单也不会定期对学生和家长公布,社会各界不能进行合理的监督。这些套利行为对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存在资金未达到有效管理和高效运行的问题,不少学校重复申报建设食堂项目。一部分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利用以前年度初中校舍改造等专项资金建设完工并已交付使用,以前就申报了校舍改造基金,然后重新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然而报送计划时又重新被列入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建设项目计划,借此争取到中央的专项资金来谋取私利。资金未全额投入食堂建设项目,未能做到专款专用。审计调查发现,有不少学校顶着建设食堂的幌子来申请资金然后用于建设具有食堂、会议厅、休闲娱乐的多功能综合楼项目;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有的学校把专项资金直接用于家属楼、宿舍和归还以前工程欠款等。这严重脱离了中央这项计划专项资金的良好的出发点和美好愿景。

(4)未办理竣工验收就交付师生使用。在审计调查也发现有的学校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营养食堂供餐的任务,食堂建设项目未办理竣工验收已交付使用,师生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行为不符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规定,也违背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的出发点和基本的落脚点。竣工后的学校食堂工程没有经过验收程就交付师生这也违背了广大师生的人生安全利益。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管理的 对策及其建议

1、政府应积极加快资金快速到位,稳步推进食堂供餐

教育主导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希望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可以减少我国因为青少年营养不良而造成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损失。开始选取试点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偏远地区,地方财政配合中央财政严格按照每个学生每天三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提供膳食补助计划。国家对全国各地的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以及红色地区进行适合本地化实际的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财政对各地区工作开展取得不错成绩的地区给予一定的财政配额和补助,以鼓励为义务教育作出的贡献。 中央财政结合地方财政多扩宽融资财道,为这项计划提供充足的资金。

2、资金用途透明公开,全面建立资金监管制度进行全 程监控

各试点学校可以自己公布一名老师或者家长作为检查员,每周或者每个月定期公布学校食堂的一切开支,可以通过现代的网络即时向社会公布资金动向,这样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继续完善和支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寄宿生提供必要的补助,继续提供计费支持完善教育发展机制,各级地方财政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补助的金额和范围,为继续增进资金的透明公开而做出灵活性的努力。

义务教育营养改善专项资金拨付后,必须加紧对其使用的全部监督控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有条件的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配备专项审计人员,实行事前、 事中、事后审计。结合专项资金转款专用管理制度,加快已确定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快速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及给与严肃处理,保证项目资金的完整、安全和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流失。

3、全面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综合考评制度

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负责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努力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工作,不定期组织对资金项目进行跟踪检查。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各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行即时管理和同级财政、审计、教育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实行监督检查。中央设立的专项资金项目应严格以项目的质量、项目的完成进度、资金的到位情况、项目的运行情况、财务状况的优良等多项指标来进行综合考评。 然后由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同意协调,最后分级管理。

4、严格要求寄宿食堂建设使用面积符合规定资金数目 要求

根据按着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等相关规定,非寄宿制学校的食堂面积相对寄宿制食堂面积申请的资金可以相对多申请一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专项资金应该按着规定合理要求正确使用,有的学校寄宿食堂建设面积未能达标不能下放资金,使得专项资金达到合理的使用目的和要求。对已完工的建设项目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和工程决算,认真及时地对计划建设项目工程进度及资金结余的情况进行核对,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调整食堂建设规划,使资金真正用于簿弱学校的食堂建设项目。各地要积极联合农村学校改造长效机制和资金运用机制,将学生食堂建设列为重要内容, 要求达到餐饮服务的标准。

四、结论

为了改善贫困农村地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孩童的营养不良造成的成长问题和教育不公问题,中央财政结合地方财政,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设立专项资金优先予以支持。为这些就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提供了食堂改造的相关设备以及资金支持,为学生营养改善提供了物质支持。启动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具重要意义和需要巨大资源投入的系统性工程。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不同程度地被这个国家的未来一代所影响,然而这个国家的未来一代的现在就是出于少年一代,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提供基本的膳食营养,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国务院自从2011年就制定和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的320多亿元的专项资金划拨到全国众多个贫困县(市)的农村小学,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该文以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的现状和专项资金的运行状况为基础,建议政府在实施营养健康改善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存在的问题,对学校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需要专项资金的管理进行科学系统优化补贴资源的分配,使中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最大化的有利于民族的下一代。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8

全县现有幼儿园6所(其中公办2所、公建民营2所、中缅合作办学1所、民办公助1所),共有142个幼儿(学前)班,在园(班)幼儿4 292人,全县4~6岁适龄幼儿入园(班)率81.95%。目前学前班83个,学前在班幼儿2 328人,住校幼儿826人,幼教专业教师115人,大专以上学历91人。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机制

沧源县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延伸至学前教育。为满足群众的诉求,让学龄前儿童能够像学龄儿童一样每天都能吃上营养餐,沧源县出台了地方补助政策,把所有学前教育幼儿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对待,实现了农村和城镇、学前和高中、中缅学生全覆盖。同时,县、乡、校均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二)多措并举

针对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大,但财政投入却十分有限的实际,沧源县解放思想,转变办园观念,先后引进国内外资金创办了司岗里私立幼儿园、勐省民办公助幼儿园、勐角民办幼儿园和芒卡民办幼儿园,进一步丰富了办园模式,增强了办园活力。同时,抓住国家实施校安工程等校舍建设项目和校点撤并、集中办学等机遇,坚持中小学教育工作和学前教育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推进,积极为各乡(镇)学前班解决教室缺乏或不够用、不适用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入园难”。

针对学前教育非义务教育性质、国家投入有限的实际,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按照《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每年预算安排每生每年20元生均公用经费保障,出台《沧源佤族自治县县级财政支持民办幼儿园办园的实施方案》,给民办幼儿园幼儿每人每年500元保育费补助,每年安排30万元作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民办幼儿园发展;每年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学前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每天给在园(班)幼儿提供一杯牛奶、一个鸡蛋或一个馒头的营养早餐;给农村学前班幼儿提供一个串荤菜、一个炒菜、一个汤的营养午餐。县教育局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50万元,为全县每个学前班统一配备了电子琴、录音机、课桌椅、口杯、毛巾架等设备和用品,各校也积极筹措资金,购置了洗衣机等电器。

针对幼儿园大型玩具不足、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实际,沧源县投入180多万元,通过集中采购,一批大型玩具、幼儿活动大棚陆续投入使用。办学条件的改善,加快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全县4~6岁幼儿在园(班)人数从2007年的1 502人增到2015年的4 292人,入园(班)率从2007年的32%提高到2015年的81.95%。

(三)规范管理

一是严格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年检年审制度,保证了各类幼儿园正确的办园方向。

二是规范收费行为,按照《云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于2015年12月4日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合理制定新建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县城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取标准为130元∕生∕月,乡镇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取标准为90元∕生∕月。坚决杜绝收取与幼儿入园(班)挂钩的赞助、支教等费用。规定民办幼儿园提高收费标准必须召开听证会,并报发改部门核准、县教育局备案,有效解决了幼儿“入园(班)贵”、乱收费的问题。

三是坚持“校财局管”制度,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做到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化、合法化、合理化,本着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出发,真正使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给予的各项惠民政策。

四是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每学年初如实采集学生数据信息,坚决杜绝学校虚报学生人数骗取国家财政补助资金的行为,确保学生人数真实准确。

五是按时拨付,保障到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按时到位,确保了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更好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学校可依据当地的食物特点、饮食习惯、季节特点和学生的营养状况等,在食材安全化、食谱多样化、营养均衡化、管理规范化、效益最大化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给学生提供全面、均衡、适量、安全的营养食品。各学校在已提供肉、蛋、奶、蔬菜等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供餐内容,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周适当增加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增强学生体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今年初,沧源县下发《沧源佤族自治县14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从秋季学期开始,在学前阶段,免除学前教育中班、大 班(学前班)幼儿保教费(含学具费)。一是对在公办幼儿园及小学附设幼儿班就读的学前教育中班、大班(学前班)幼儿全额免收保教费(含学具费);二是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教育中班 、大 班(学前班)幼儿按照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含学具费)标准予以减免;三是民办幼儿园经批准备案的保教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可以在召开家长会议说明,并进行公示后,按规定继续向幼儿或家长收取差额;四是取消民办幼儿园和公建民营幼儿园4~6岁幼儿保育费补助政策,对未享受保教费减免政策的3~4岁幼儿继续执行保育费补助政策。免费教育所需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承担。

二、工作成效

(一)促进了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营养状况,加快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同时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缓解了贫困家庭幼儿入园难的矛盾,使学龄前儿童“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得以解决,最大程度上和最大范围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增强了幼儿体质

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学生体质、体能得到改善,幼儿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患病概率明显减少。

(三)改善了办园(班)水平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上近几年来校安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教书育人环境大为改善,边疆民族教育健康有序迅速发展。

(四)树立了国门教育形象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9

一、必须深化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认识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务院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我们要增强对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要性的认识,全力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贯彻上级重要部署的具体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近年来,中央先后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新建和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近550万平方米,改善了农村学校食宿条件。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温家宝总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10月,国务院决定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我县被确定为全国680个试点县之一,中央财政今年将解决我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2700余万元,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更好地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省、市相继召开了会议,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了全面部署。最近,省、市又专门召开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会议,对推进营养改善计划作进一步调度和安排。我们要充分认识抓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这项得民心、惠民生的德政工程抓实抓好。

二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我县是贫困县,学生的营养状况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县有的寄宿制学校食堂建设滞后,配套设施缺乏,就餐条件较差,一些非寄宿制学校中,离家远的学生如何吃午饭问题突出。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如果营养不良,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更谈不上全面发展。孩子们能否在学校吃上热饭、营养餐,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乃至全社会关注和牵挂的一件大事。国家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就是要切实解决孩子上学吃饭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上级部署,正在统筹推进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并研究每年解决480余万元资金,用于解决学生食堂工人工资和学生就餐补助。因此,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必须要干,只能干好,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从讲政治惠民生的高度认识和对待此项工作。

三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营养状况,早在一百年前,英国就开始实行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校园餐计划,上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供餐计划,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国民身体素质,也快速提升了教育发展水平。当前,我县一些贫困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不仅影响到青少年健康成长,也影响到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对于巩固“普九”水平、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站在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将国家大好政策落实下去。我认为,如果食堂都办不好,学校也很难办好。对这项工作,只要校长重视,把学生当作自已的孩子来对待,把资金比照自已的工资来有效使用,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就一定能实施好。希望校长们不要认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负担,而应视作责任,不能自甘落后,务必抓实抓好。

二、必须抓住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点和难点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乡镇、各部门和各学校要周密部署,抓住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工作,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一是抓好责任体系建设,形成推进合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从营养健康到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学校、一个部门难以抓好,需要政府加强统筹,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按照责任分工,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既要主动作为,又要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实施。各乡镇、村要充分履行“属地管理”的职能,在统筹协调、监督指导、食品安全、民主管理上主动介入,在家庭托餐评定、供餐监督、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以及政策宣传上给予支持。政府督学要把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纳入督促检查工作重点,并按月上报督查报告;乡镇要帮助学校加强学校食堂卫生、食品安全等管理,部门要帮助查找、帮助解决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学校作为政策的执行主体和工作的落实主体,应按照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把好六个关口,即:严把食品采购关、质量检查关、食品储存关、食品加工关、食品配送关和食品留样管理关,落实好每个环节责任人,切实保证食品安全;要建立三项资料,即实名制信息管理资料、食堂营养餐财务管理资料、营养餐管理责任制度资料。县营养办要抓好统筹,梳理分类,安排好计划启动、供餐准备、督促检查、规范操作、总结提高的各个阶段工作,确保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二是抓好供餐机制建设,改善供餐条件。一要着力改善就餐条件。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食宿条件有待改善,有的寄宿制学校食堂建设滞后,配套设施缺乏,就餐条件较差。要加快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加大食堂建设和卫生管理的工作力度,确保食堂安全达标,符合卫生要求。需要新建、改建、扩建食堂的,要本着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二要科学制订供餐方案。科学的供餐方案是组织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关键。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供餐模式,学校有食堂的或者可以配备食堂的,实行食堂供餐;学校目前没有食堂的,可以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偏远山区的学校或教学点,由于规模小或其他原因,不具备供餐条件的,可以在县教育局或当地政府的批准下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三要规范统一供餐内容。营养

餐一律供中餐,标准为两菜一蛋一汤。学校食堂的肉、蛋、米、油、菜等实行统一供应、统一配送,肉、蛋由畜牧局统一供应,大米、食用油由粮食局统一供应,蔬菜就近就地采购。今年要建好乡镇蔬菜示范基地,去年,我们要求每个乡镇要发展蔬菜示范基地100亩以上,品种要达10个以上,主要用于学校食堂和乡镇食堂,希望各乡镇尽快抓好落实。相关部门要与基地、与养殖大户建立稳定的食品供需关系,确保就近提供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营养食品。学校的供餐要保质保量供应鸡蛋和肉类,不得向学生配发瓶(盒)装的牛奶、面包、蛋糕等方便食品,更不得给学生配发饮料和方便面等。严禁野生菌进学生食堂、上学生营养餐桌。教育局要指导学校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供餐模式和供餐内容,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营养餐达两菜一蛋一汤标准,让学生吃饱、吃好,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质量保证。四要着力抓好资金管理。要加强对营养餐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详细的食品采购和进出库台账,严禁挤占挪用、偷工减料截留克扣行为发生。学校要设立学生营养餐公示栏,定期公布用餐学生名单、供餐内容、菜谱和饭菜价格等信息,让家长知道孩子每天吃什么、吃得怎么样。要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目前,我县的营养餐食品采购渠道不统一、种类杂乱、价格不一,质量得不到保障,给营养餐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各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县农牧、质监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原料生产、收购的监管,从食物链的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县教育局要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制度,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所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都要建立严格的食品采购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过期食品、霉变腐烂食品和质量不合格食品进入学校。教育、农牧、卫生、质监等部门要与学校、供餐单位和托餐的个人或家庭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确保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对监管缺失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要实行严肃的责任追究。要建立餐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学校的食堂餐饮人员,要有卫生健康证明,保证学生健康安全;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不定期地开展专项督查和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向县委、政府报告。

三、必须强化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针对性措施

刚才,县教育局对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进行了通报,从通报情况来看,我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还存在不少问题,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更好实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已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乡镇、学校是营养改善和食堂管理工作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安排、亲自检查、亲自过问。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对食堂管理、供餐服务企业、食品供应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为有力推进工作,县委、县政府还下发了《关于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片区县直部门帮扶学校制度的通知》(印党办发〔2012〕79号)文件,请县四家班子、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关心和帮助所联系乡镇和所帮扶学校,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文体广电和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政策和方式,让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三要强化监督检查。教育部门要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及时掌握学生膳食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营养需求,学生营养状况是否得到了明显改善,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学校每月要开展一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自检自查,纪委监察局、督查室、教育局要采用日常督促检查与专项督促检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常态化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对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四要优化学校布局。当前,我县学校布局较分散,全县50名学生以下的学校就有142所,10名学生以下的学校全县有32所,还有“独生校、二生校”存在,这些学校人数少,教育资源既短缺又浪费,不利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当前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我们必须尽力调整50人以下的学校设置,今年秋季学期要力争撤并学生人数20人以下的学校,确保100%撤并学生人数10人以下的学校。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10

您好!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关爱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孩子的健康成长既在于培养与教育,也在于科学的营养干预。为了帮助学生均衡营养,强壮身体,增强素质,国家正在逐步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一计划的贯彻落实将有力促进农村学生营养膳食水平及身体智力发育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我县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县作为南宁市6个试点县之一,从20xx年春季学期起正式实施。补助标准为每学生每天3元,全年按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补助资金将全部用于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或课间餐;享受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小学阶段为一至六年级学生),我县于20xx年2月25日正式实施。

在供餐模式上为课间餐,本着“营养、安全”的原则,供餐内容主要为:猪肉、大米、油盐酱、蔬菜四大类,所有食品均由宾阳县人民政府公开招标的中标企业统一配送。 为认真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我们已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跟踪监测和改进工作,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放心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家长积极支持配合,教育子女养成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爱惜粮食,讲究卫生,珍惜劳动果实,勤奋学习,健康成长,也希望您能就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我县的实施进行广泛宣传,并适时监督提出宝贵意见。

意见及建议:

武陵中心学校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11

财政部发布消息, 2012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50.53亿元, 用于支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中央财政下达2012年秋季学期第二批专项资金22.85亿元, 用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同时下达2012年地方试点中央奖补资金15.41亿元, 对各地在国家试点地区以外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地方试点, 中央财政根据地方财政投入情况, 按5∶5的比例予以奖补。至此, 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150.53亿元。财政部表示, 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的实施, 不仅直接惠及260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而且带动了地方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全国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和健康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12

突发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预案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饮奶习惯

1.饮用前先洗手,保持手干净。

2.分发前和学生拿到学生奶后先检查包装外观,如发现胀包、破包、霉包、脏包、吸管未密封或不干净有异物、生产日期过期、无生产日期等,不要分发和饮用,立即调换。牛奶分发后,老师要督促学生立即饮用并指导学生将吸管插入包装袋的插口标识位置,以免奶液溢出。

3.手拿住吸管上端,撕掉吸管下端包装膜,立即插入产品包装插孔,再撕掉吸管上端包装膜后饮用,饮用过程手不要直接接触吸管开封的裸露部份,特别是吸管上端和下端,以免污染吸管。

4.饮用时先吸一小口,若口感固形物、或有其他异味,立即停止饮用,报告老师调换。

5.一次性饮用完,不要间隔饮用;不得带出教室或带回家。严禁在喝了一半后放在抽屉里课后再继续喝。

6.学生相互不要交叉饮用产品。

7.饮用时不要食用自带食品。

8.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饮用、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烧、腹痛)不要饮用。首次饮奶的学生慎饮,少量饮用,逐渐增加,防乳糖不耐症和蛋白质过敏症。

9.女学生在例假期不宜喝低温奶。

10.饮用完后压扁包装,统一回收。

11.饮用后身体不适立即报告老师。

二、教会学生如何识别“问题产品”

1.“学生奶” 外包装污染的产品(有霉斑、虫咬等);

2.“学生奶” 外包装被损坏的产品(吸管外露、包装破损);

3.“学生奶”产品异常(胀包、苦味、酸味、异味等);

要教育学生,拿到学生奶后先检查外观,再插吸管饮用,先轻轻吸一口,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把产品退给老师,再换一盒新的。

三、教会学生判断“乳糖不耐症”

1.什么叫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是指人体不能分解并代谢乳糖(一种糖类,常见于牛奶及其他奶制品中),这是由于肠道内缺乏所需的乳糖酶,或者是由于乳糖酶的活性已减弱而造成的。据估计,全球约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该症状发生的概率在北欧约5%,而在一些亚洲及非洲国家则超过90%。简单的说,乳糖不耐症就是缺乏乳糖酶或其活性不足所造成的状况,这种酶是用来消化乳糖的。此类病症在亚洲及非洲很常见。

亚洲人长期不饮用牛奶或很少饮用牛奶,肠胃中缺少乳糖酶,无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

2.乳糖不耐症症状有哪些?

腹胀、腹痛、腹泻、肠鸣、恶心、呕吐。饮奶后0.5—2小时后发生。

3.乳糖不耐症解决办法有哪些?

几个小时后自愈,除症状特别严重外,一般不需治疗。避免方法有:每次少量饮用,逐渐增加;配合吃点面包饼干后饮用;避免空腹、剧烈运动前后饮奶。坚持一段时间乳糖不耐症就会大有改善或完全消失。

四、制定学生营状餐实施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控制和及时处置学校学生饮用奶发生的群体性身体不适或疑似牛奶质量问题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学生生命健康与安全,根据《食品卫生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学生营养餐工程实施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启动范围

学校学生因集体饮用学生奶引起学生群体性“乳糖不耐症”、“蛋白质过敏症”等身体不适或疑似“牛奶质量问题”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时,立即启动《学生“营养餐工程”实施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二)事故应急处置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马哲飞为组长,邓亚田、丁仁广为副组长,学校行政会成员钱辉妍、黄卫文、龙小华、贺莉莉及村小校长钱海波、阳平英为成员的“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工程”实施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三)事故处置程序

1.班主任一旦发现个别学生食用营养餐后出现不适(或呕吐)的可疑情况,不要紧张,如为“乳糖不耐受症”或“蛋白质过敏”,可指导学生坐下来休息片刻,喝少量白开水,就能减轻或消除症状。之后可引导学生少量饮奶,坚持一段时间后,诱发肠道功能的恢复,正常的饮奶。如一旦发现学生因集体饮用学生奶引起学生群体性“乳糖不耐症”、“蛋白质过敏症”等身体不适或疑似“牛奶质量问题”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时,必须立即报告学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学校将情况第一时间如实上报中心学校。

2.中心学校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调查核实,如需启动《学生“营养餐工程”实施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应立即向教育局勤管站报告;同时组织部署、指挥协调和落实相应措施,实施各项救治、处理工作。并及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协调相关善后工作。

3.学生食用牛奶后,若出现多个学生身体不适,应立即通知班上其他学生和其他班级学生停止食用,检查学生有无自带食品,同时封存现场剩余学生牛奶及学生自带食品。副组长亲临学校班级现场,指导配合学校及学校班主任,通过观察、询问正确判断学生身体不适的原因。在排除学生“癔症”的情况下,通知学生牛奶存储、分发室停止学生牛奶分发,封存同批次学生牛奶及留样产品。通知时注意方法,避免引起集体性恐慌。

4.副组长在第一时间深入学校、配合学校及时组织人员将确为身体不适或中毒学生就近、集中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治疗,安排人员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守护食用牛奶身体不适学生,及时解决、处理和汇报救治情况。

5.学校责成各班主任做好本班食用牛奶学生观察、防预治疗及心理疏导,缓和校园气氛,避免“癔症”蔓延,防止集体性恐慌导致的癔症危机。学校必须根据学生身体不适的程度,慎重决定是否通知家长。班主任在通知家长时,做好安抚工作,避免家长激烈的情绪影响环境气氛。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向家长汇报时夸大事实。同时做好“饮食牛奶身体不适或中毒学生班级、姓名、人数、时间、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内容的饮食牛奶安全事件的专项登记工作,并及时向学校校长汇报。中心学校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6.中心学校其他领导成员将到现场维持秩序,疏导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正常的急救工作;并协同学校做好饮食牛奶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全力保障学校的稳定。

7.饮食牛奶身体不适或中毒学生在就医期间,中心学校将协同出事学校领导到医院慰问、安抚患者及家长或监护人。

8.所有现场封存的学生牛奶及学生自带食品,必须待县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及卫生执法监督部门的要求予以销毁或解封。

9.学校全体员工应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作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慎对媒体采访,未经请示学校领导,不予接受未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媒体采访。按新闻发言人制度,学校指定接受采访人员,须谨言慎言,避免事态扩大。

10.对突发事件实行即时报告制度。学校设举报电话为:事件发生后学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中心学校如实报告。然后中心

学校再立即将情况向教育局(电话:)、县疾控中心(电话:)、食品药品监督局(电话:)等部门反映情况,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人数及主要症状。禁止瞒报、缓报、谎报。

罗白九年义务制学校

【临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在政协临夏州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09-13

上一篇:人力资源部总结与规划报告下一篇:配电变压器投运前的现场检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