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馆布展设计
〡目〡次〡
一楼展区:临展区和规划工作展区 二楼展区:战略谋划展区
第一部分:序厅
一、前言
二、主题词
三、关怀
四、大型多媒体动态沙盘及全息环幕投影 第二部分:走近鄱阳湖
第三部分:战略构想擘划
三楼展区:蓝图展区
第一部分:总体规划蓝图
第二部分:专项规划支撑
第三部分:规划实施方案
第四部分:规划实施成果
第五部分:各方行动集锦
第六部分:4D环幕放映厅
四楼展区:专题展区和展望区
第一部分:山江湖之路
第二部分:城镇化进程
第三部分:国际湖泊的现状与未来
第四部分:数字鄱阳湖
二楼展区:战略谋划展区
第一部分 序厅
[设置序厅大型标识景观造型] 这个厅是规划馆的开端,是门面,也是灵魂,一定要让观众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要有世界眼光,中国气派,江西特色的大气象,让人觉着走进了一个梦中的天地——这个天地是高远辽阔,一望无际的,是水灵灵的、绿茵茵的,令人心旌荡漾,驰骛八方。
一、前言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漫长的岁月中,她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的自然之美,成为举世瞩目的一道靓丽风景。她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12月12日,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这是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引领江西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也是实现江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大机遇;更是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对江西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为中国大湖流域的综合开发,提供了一个巨型示范样本。
地球上只有一个鄱阳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馆旨在集中展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发展思路,形象阐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向世人呈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宏阔蓝图。
我们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时期,全省上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赣鄱大地风生水起,气象万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气势如虹。试看今日之江西,“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一艘新时代的“鄱阳湖号”巨轮,迎着时代的浩荡东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二、序厅主题词
◎ 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 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
◎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
◎ 为世界保护好一湖清水;
◎ 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
◎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为建设一个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而奋斗。
[主题词用电子屏幕滚动表现]
三、关怀
[设置大型壁挂式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领导视察鄱阳湖的活动的画面和重要指示,根据情况变化增添内容。] ◎ 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胡锦涛
◎ 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要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 推进中部崛起,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切实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贾庆林
◎ 江西完全有可能在中部地区取得发展的先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
◎ 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江西的生态优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 整个鄱阳湖地区的定位,就是要抓住生态这个关键。这是方向问题,需要战略眼光,它对江西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转型,意义深远而重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关键工程。有利于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脱贫致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贺国强
◎ 江西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后发优势,有条件在科学发展上带个好头,争取在科学发展上走在我国中部地区前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 李源潮
◎ 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
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苏荣
◎ 要牢牢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这一本质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促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鹿心社
四、大型多媒体动态沙盘及全息环幕投影
沙盘主要内容:
1、鄱阳湖丰水期湖体(选取1998年7月30日最高水位——吴淞高程22.48米);
2、‚五河入湖‛、‚湖水入江‛的场景; 3、38个县规划区域;
4、两区一带;
5、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
6、生态产业布局;
7、‚五个环湖网‛: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电力、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
8、人、山、湖、生物、景观等融为一体的场景。
随着沙盘上流动闪烁的指示灯标演示,全息环幕上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前景和鄱湖美景。画面应具强烈视觉冲击力,宏阔的湖光
波韵、经典的自然景观与沙盘上的实景互为烘托、互为补充、互为演进。
第二部分 走近鄱阳湖
一、独特的自然地理
版首语:
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犹如一颗硕大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鄱阳湖地理区位图]
二、沧桑的历史演变
版首语: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地质、气象、水文等综合作用,彭蠡泽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山,因而易名鄱阳湖。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在距今约1600年左右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鄱阳湖湖体地形图] [秦·汉时鄱阳湖湖体地形图] [三国·西晋时鄱阳湖湖体地形图] [东晋·南北朝时鄱阳湖湖体地形图]
[隋·唐·五代十国时鄱阳湖湖体地形图] [《唐一行山河两戒图》中关于“彭蠡”的记载] [宋·辽·金时鄱阳湖湖体地形图] [元·明时鄱阳湖湖体地形图] [康熙二十二年《江西通史》所收“彭蠡“之图] [道光四年《江西通史》所收鄱阳湖之图] 注:以上古地图可视版面需要精选。
三、纵横的流域水系
版首语:
在全球淡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淡水资源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江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到3倍,水量相对充沛。江西拥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鄱阳湖上承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河之水,下汇长江,构成完美的鄱阳湖独立水系,流域面积为16.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西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9%。
[壁挂式电子动态地图,演示“五河之水”流向鄱阳湖的景象] [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风光照片一组] [鄱阳湖水系在长江水系中的格局图] 赣江
赣江是江西省内第一大河流,纵贯江西南北,为入鄱阳湖五大河流之首,长江八大支流之一。赣江发源于石城县洋地乡石寮岽(赣源
岽),河口为永修县吴城镇望江亭。主河道长823公里,流域面积82809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51.05%。
抚河
抚河位于江西省东部,发源于广昌、石城、宁都三县交界处的灵华峰东侧里木庄,河口为进贤县三阳乡。主河道长度348公里,流域面积16493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10.17%。
信江
信江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发源于浙赣边界玉山县三清乡平家源,河口为余干县瑞洪镇章家村。主河道长359公里,流域面积17599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10.85%。
饶河
饶河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与昌江在鄱阳县姚公渡汇合后始称饶河,发源于皖赣交界婺源县五龙山,河口为鄱阳县双港乡尧山。主河道长299公里,流域面积15300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43%。
修河
修河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发源于铜鼓县高桥乡叶家山,河口为永修县吴城镇望江亭。主河道长419公里,流域面积14797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12%。
四、丰富的物种资源 版首语:
鄱阳湖水陆交替的独特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湖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浮游植物800多种,高等植物600多种,浮游动物607种;湖中鱼类140种,占长江水系中鱼类的46.7%;此外还有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鱼类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等10余种和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银鱼,江豚在鄱阳湖中的数量约200-300头。此外,还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鄱阳湖还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鲟,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江豚和胭脂鱼等。鄱阳湖蕴藏的珍贵特种基因以及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在中国淡水湿地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见。
[珍贵鱼种及珍稀动植物标本照片] [电子触摸屏展示各类水族、动植物画面]
五、重要的生态地位 版首语: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国际十大湿地之一,我国唯一列入世界生态湖泊网成员,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枯水季节平均可为长江下游补充约60亿立方米的清洁淡水。其水量和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
[鄱阳湖丰水一片的航拍照片]
1、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版首语: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丰水期湖区容积达300亿立方米,最大丰水期面积5181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江西省在沿江沿湖区域大力实施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等工程,水域面积基本恢复至1954年水平。每年由鄱阳湖流入长江水量146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年径流量的15.6%,超过黄、淮、海三河入海水量的总和。[鄱阳湖卫遥感图] [鄱阳湖实景风光照] [1998年退田还湖前后鄱阳湖湖体变化对比图]
2、国际重要湿地
版首语: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1992年,鄱阳湖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鄱阳湖湿地以自然的河流、草州、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为主体,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极具代表性,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大陆之肾‛,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湿地照片一组]
[设置湿地、候鸟、水族、动植物等综合性场景,再现鄱阳湖生态奥秘]或[设置鄱阳湖水族馆]
3、全球重要的候鸟栖息地
版首语:
鄱阳湖是国际迁徙性珍稀候鸟重要的越冬栖息地,据统计,每年大概有30万只左右的鸟类在鄱阳湖越冬,种类达300多种,有白鹤、黑鹳等10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13种世界濒危鸟类,15种鸟类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水鸟名录。其中水鸟115种,约占全国水鸟种类的51%;白鹤总数达4000余只,占全世界的95%以上。有一首歌谣:‚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描绘了湖区飞鸟翔集的壮观景象。[各类候鸟照片] [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考察鄱阳湖的照片] [白鹤、天鹅标本模型] [电子触摸屏展示各种候鸟栖息画面] [音响系统模拟各类鸟鸣,再现天籁和谐之境]
4、国内湖泊现状 版首语:
滇池水危机、太湖水危机、巢湖水危机……作为我国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地,湖泊这一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宝库‛,在过去数十年间不堪重负,萎缩、污染严重。在过去的50年间,拥有近3000个天然湖泊的我国已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
泊消亡;过去的40年间,全国湖泊富营养化面积已达约8700平方公里,激增了约60倍。
[湖泊被污染的照片一组] [湖泊干旱,鱼类旱死的照片一组]
六、奇幻的自然景观 版首语:
壮美的山、江、湖,构成了鄱阳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她烟波浩淼,横无际涯,江渚洲滩,芳草萋萋,鱼鸟翔集,舟船游弋,一派江南泽国景象。
[反映鄱阳湖自然景观的照片一组]
1、泽国烟雨
版首语:
‚乍雨乍晴云没,山雨山烟浓复浓‛,道了鄱阳湖泽国烟雨之图景。鄱阳湖水汽蒸腾,降雨充沛。每当冬去春来,落过几场透雨之后,湿漉漉的草甸上,便长出各色各样的小花小草。雨中的鄱阳湖烟雨朦胧,绿草如茵,别有一番天地。
[雨中的南矶山照片] [雨中的都昌南山照片]
2、名山秀屿
版首语:
在鄱阳湖中,许多大小沉浮的岛屿,形成了众岛星列、簇簇拥翠的壮观景象。群岛之间,远看‚山连水断疑无路‛,近看‚岛回水转又
重天‛。岛屿高出水面数十米至百多米,登临其上,看青山叠翠,碧水连波,绿岛环峙,领千顷湖光,赏万种风情。[庐山含鄱口、西海岛屿航拍照片] 石钟山 中国千古奇石第一山。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61.6米,像一座玲珑剔透的盆景耸立在鄱阳湖口。三面临水,一面依城。左有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右有一泻千里的长江,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绘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历代文人在这里留下了大量诗文,宋代苏东坡的一篇《石钟山记》,让这个弹丸之地的石钟山名满天下。
[石钟山风景照片] 鞋山 最早见于东汉《水经注》:‚孤石介立于大湖中‛。唐代称大孤山,白居易在《东南行》写道:‚林对西山寺,山分大小孤‛。民间传说此山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明代诗人解缙题诗曰:‚凌波仙子夜神游,遗得仙鞋水面浮。岁久不随陵谷变,化为砥柱障中流‛。而事实上,大孤山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形成的‚鼻山尾‛岛屿。鞋山原来是和庐山连为一体的,在断裂运动中被遗弃,孤独地留在鄱阳湖中。相传夏禹治水至此,曾登山刻石纪功。[鞋山风景照片] 南山 位于鄱湖之滨,都昌城外。南山曲径通幽,古木参天,倚城临湖,山色朦胧。有著名的‚野老泉‛和‚清隐禅院‛。东汉诗人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写的就是这里。宋代诗人苏轼驻足挥毫《过都昌》:
‚鄱阳湖上都昌县,烟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从此,南山因苏轼的诗而扬名天下。[南山风景照片] 落星湖 位于星子县城南鄱阳湖畔。鄱阳湖水流经此地,忽然凹进数里,形成一个硕大的天然湖湾,古称落星湾。夏秋之季,湖水荡漾,波光闪烁,船只往来穿梭,渔民放歌;冬春之季,湖水退去,草滩一片,越冬鸟类前来觅食、栖息,是观赏候鸟的又一去处。历史上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落星湖风景照片] 秀峰 秀峰是庐山南麓一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美的旅游胜地,《秀峰寺志》序曰:‚匡庐奇秀甲天下,秀峰之美甲匡庐。‛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创建于南唐。秀峰之名起于清康熙帝的题匾,其意为群峰竞秀。双剑峰和鹤鸣峰下,有黄岩、马尾双瀑争流。此即为唐代诗仙李白所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秀峰、万杉二寺有摩崖150多处,名人书法、佛像碑刻30余块,还有南唐建筑石雕,共同构成一幅‚山、瀑、树、石‛相与媲美的人文景观。[秀峰风景照片] 朱袍山 为鄱阳湖中一座长形孤岛,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曾于此歇马晒袍而名。山上翠竹如烟,樟枫如盖;山下渔村农舍,鸡犬相闻。朱袍山是饶河、信河的流经之地,是修河、赣江的回流水域,还是古称北彭蠡湖的分界处,可以说是‚五水一湖‛的
中心。这里是湖上打渔人的‚停歇码头‛和给养站,南来北往的船只常在这里落帆上岸,避风过宿。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品尝‚河水煮河鱼‛的天然滋味,感受鄱阳湖渔家无尽的风情。[朱袍山风景照片] [渔舟唱晚照片]
七、厚重的人文历史
版首语:
鄱阳湖流域向来是文风浩荡之地,从汉至今的两千年间,哺育了一批批俊彦巨儒,英雄豪杰。晋室南渡,江南升起的第一颗文化巨星便是鄱湖之子陶渊明。宋代,鄱阳湖流域文蒸霞蔚,进入鼎盛时期。‚国朝文章之士,特盛于江西‛。无论为诗为词为文为学,鄱阳湖流域都是名家辈。抚河两岸的晏殊、晏几道父子,王安石兄弟,曾巩兄弟,陆九渊兄弟,赣江的欧阳修、杨万里、刘过、刘辰翁、文天祥,修河边的黄庭坚父子,饶河旁的姜夔和洪皓父子,信江畔的谢枋得,乐安江头的朱熹,如此庞大的作家与学者群,流风延绵,足以雄视百代。[《水经注》中关于江西江河的记载] [滕王阁全景照片] [《滕王阁·序》碑文] [吴城古镇照片]
1、鄱湖人杰
版首语:
鄱阳湖人文荟萃,文风昌盛,群星璀璨。这些人杰精英独领风骚,彪炳史册,成为鄱阳湖人心中永远的偶像和骄傲。
吴芮(?-前201,一说前202),鄱阳首任县令,生在番邑(今鄱阳),是秦汉交接时期的百越领袖,西汉初年唯一善终的异姓王。
秦朝末期,吴芮被举荐为番县令。他大胆革除弊政,轻徭薄赋,采取了一系列兴修水利、鼓励耕种的措施,大力发展生产,深得民心,番邑人都尊他为‚番君‛。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吴芮在番邑起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百越民众群起响应。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吴芮为衡山王,建都于邾(今湖北黄冈市西北),统管百越地区。楚汉相争,吴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高祖五年(前202)二月,刘邦立吴芮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长沙市)。次年,吴芮奉令率兵定闽,至赣南金精山(今宁都县西北15公里翠微峰)病逝,谥号文王。[吴芮像]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今九江)人,字元亮,号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晋大司马陶侃曾孙。少好学,博览群书,不慕荣利。初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后复任镇军、建威参军。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任彭泽令。因厌倦官场丑恶,不为五斗米折腰,次年即辞官归田。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卒于柴桑。今存《陶渊明集》。
陶渊明是古代江西以及江南升起的第一颗文化巨星,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与屈原的楚辞成为中国诗歌及人文精神的两大源泉。美丽的鄱阳湖田园山水孕育了陶渊明不朽的诗文,《桃花源记》是他隐居在鄱阳湖畔吟诵的千古绝唱。
[陶渊明赏菊图] 洪迈(1123-1202),鄱阳人,字景庐,别号野处,宋代著名文学家。父洪皓,兄洪适、洪遵,皆著名于世。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受职两浙转运司。光宗绍熙二年(1191),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宋史〃艺文志》收录他的著述如《宋四国朝史》、《钦宗实录》、《节资治通鉴》、《经子法语》、《野处类稿》、《容斋随笔》、《夷坚志》等31种1000多卷。《容斋随笔》是南宋笔记体的代表。《夷坚志》是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的上乘之作,被誉为‚稗官野史的宝库‛。[洪迈像] 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都昌县人。宋理宗宝庆二年进士,知州吉州时,创办白鹭洲书院。淳祐五年(1245),拜为监察御史,后又兼国子监祭酒、侍读,代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度宗即位后,调任同知枢密院事,后任参知政事,所至均有政声。咸淳四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当时元兵进攻襄樊,形势危急,江万里深以为忧,多次要求增援部队,未采纳,又被弹劾罢左丞相之职。不久,元军攻下襄樊,江万里辞职回鄱阳,在屋后芝山侧开凿水池,并在池旁建一亭,题为‚止水‛。元军攻饶州城,江万里闻警曰:‚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及城破,竟投止水池而殁。死后赐太师,谥号‚文忠‛。[江万里像] 汪大渊(1311-?),南昌人,字焕章,元代著名航海家。他从鄱阳湖扬起风帆,两下南洋,把景德镇的瓷器输往太平洋、印度洋及阿
拉伯世界,开辟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他的功绩与明朝郑成功七下西洋相比,毫不逊色。西方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著《岛夷志略》,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汪大渊航海图] 八大山人(1626-1705),南昌人,清初画家,名朱耷,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一度为僧,有雪个、个山、八大山人等别号。擅写意花鸟,笔墨清超奇逸,开一代生面。亦写山水,多表现鄱湖渚岸孤屿,意境冷寂枯淡。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把中国水墨大写意推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八大山人研究,已成为世界绘画研究领域中的一门显学。[个山小像、八大花鸟图]
2、史海风云 版首语:
自古以来,鄱阳湖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凭籍着鄱阳湖‚中流襟带‛的地理位臵,多少决定社稷存亡与江山安危的大战都在这里拉开战幕。
最先将鄱阳湖作为战场的是儒雅风流的周瑜。尔后陶渊明曾祖陶侃平定苏峻、祖约之乱,也是以鄱阳湖为主战场。东晋南朝200多年间,鄱阳湖上征战不断。湖上最惨烈的决战莫过于朱元璋与陈友琼之战。在中国水战史上,陈、朱之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惟有赤壁之战
和淝水之战可以与之匹敌。一部鄱阳湖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兵家争战的历史。
◎ 周瑜操练水师
三国时东吴周瑜在鄱阳湖有过很多活动。鄱阳湖一带三国时属吴国的领地,柴桑一直作为东吴的西江津要之地。建安十三年(208)冬,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亲率水陆军二十余万(号称八十万)自江陵(荆州)顺江东下,欲与孙权决战。孙权刘备结成联盟,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积极备战,后率东吴大军与刘备联军五万,大破曹军于赤壁。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塑造了周郎英姿勃勃的形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九江烟水亭照片] [星子县城周瑜点将台照片] ◎ 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
元朝末年,社会腐败,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打垮了元军主力后,中国南方群雄割据。游方和尚出身的朱元璋领导的队伍与渔民之子陈友谅的队伍,是其中两支最大的起义军。陈友谅控制着长江中游,朱元璋的势力则在苏南皖南赣东北一带。他们之间的战争是争夺中国的战略决战,决战的战场就在鄱阳湖上。双方投入兵力达80万人。‚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这场水战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与舰船之多,战斗程度之激烈,在中国古代水战史上都是空前的,为历代兵
家所重视。鄱阳湖决战,以陈友谅兵败身亡,全军覆没而告终,朱元璋从此奠定了统一中国的霸业。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影像资料] [制作鄱阳湖水战场景]
3、古代中国南北交通黄金水道
版首语:
在中国古代,江河湖海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途径。在铁路和海运开通之前,鄱阳湖是水路交通时代沟通中国南北大交通的一条主通道。隋代开凿大运河,沟通江淮水系,由运河而长江,经九江,过鄱阳湖、赣江,越大庾岭驿道,达岭南地区,形成了纵贯中国南北的黄金水路。鄱阳湖的历史,是古代中国南北交流沟通的历史,鄱阳湖的悠悠水道,为中国的文明繁荣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中国南北交通水道图]
4、历代文人笔下的鄱阳湖
版首语:
碧波荡漾的鄱阳湖风情万种,孕育不老的情话。它的风情神韵,为诗人墨客留下了翰墨飘香的恋歌。
最早描写鄱阳湖的当属陶渊明。他是鄱阳湖的儿子,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就是描写他从鄱阳湖回家的路上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心境。此后,乘舟从鄱阳湖来庐山觅胜,拜谒渊明诗魂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鄱阳湖以它迷人的魅力,赢得了诗人们的赞誉,积淀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入彭蠡湖口
南朝
谢灵运
游客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岩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滕王阁序
唐朝
王勃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吟诗图]
下浔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唐朝
李白
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李白观瀑图]
彭蠡湖晚归
唐朝
白居易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白居易《夜泊鄱江》图]
彭蠡湖
宋朝
王安石
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东西捩柁万舟回,千岁老蛟时戏。少年轻事镇南来,水怒如山船正开。中流蜿蜓见脊尾,观者胆堕予方咍。衣冠今日龙山路,庙下沽酒山前往。老矣安能学佽飞,买田欲弃江湖去。
舟次西径
宋朝
杨万里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水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里水如天。
过都昌
宋朝
苏东坡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春风吹老碧桃花。
[苏轼《过都昌》图]
过湖口
宋朝
文天祥
江湖一都会,宇宙几兴亡。走马芦林外,买鱼茅舍旁。
南人撑快桨,北客坐危墙。江水交岷水,东流日夜长。
[宋文天祥《过湖口》图]
第三部分 战略构想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出台
版首语:
人类社会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是一个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经济学难题。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台,正是这道难题的‚破题‛之举。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江西人民将以自己的创新实践,走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
◎ 2008年初,省委召开促进江西发展献计献策会及省‚两会‛召开期间,省内多位专家学者提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建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这些建议和意见十分重视,根据多年来收集的关于鄱阳湖区域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的资料以及江西发展的思考,因势利导提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命题和初步构想。
[省委召开“促进江西发展献计献策会”照片] [2008年初省“两会”有关照片] ◎ 为了进一步论证决策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完善决策思路,苏荣书记多次深入鄱阳湖区进行调研,并同来江西调研论证的国家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交流。同时,由省政府负责协调统筹省直部门、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三支力量,开展课题研究、规划编制和重大工程
前期论证三个层面的工作;通过国内外招标研究十大课题,形成了400多万字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和‚1+18‛的规划体系,即1个总体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
[苏荣书记湖区调研照片] [鄱阳湖生态经济高端论坛照片] [“十大课题”国内外招标活动照片] ◎ 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的记者招待会,隆重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记者招待会照片]
二、国务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
版首语: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务院批复文件] ◎ 规划从启动编制到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江西速度‛
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的提,到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仅仅20个月时间,创造了当时区域规划申报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江西速度‛。科学高效的编制工作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在人民大会堂对外正式公布后,按照省委省政府提的总体要求,由省发改委牵头,创造性地同时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课题研究、规划编制和重大建设工程前期论证和推进工作,在确保科学编制规划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规划编制时间。[发改委有关部门编制规划的工作照片] 国家部委的巨大支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巨大关心支持。2009年4月,24个国家部委联合组织调研组分赴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新余、宜春8市的130多个调研点进行考察调研,并对规划提宝贵建议和意见。在综合国家有关部委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会同江西省政府对规划进行10多次精心修改,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作了重要贡献。[各部委联合调研组赴赣调研照片一组]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中外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受省委书记苏荣的委托,省长吴新雄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主发布,并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一道,就中外媒体记者提的问题精彩作答。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新闻发布会。79家中外媒体对此进行采访报道。
[新闻发布会照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申报大事记
△ 2008年2月2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省委书记苏荣任组长,省长吴新雄任第一副组长。
△ 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关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的记者招待会,隆重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 2008年3月27日,省委书记苏荣深入到鄱阳湖区,就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调研。此后,苏荣多次深入鄱阳湖区进行专题调研。
△ 2008年4月13日,省政府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省长吴新雄席大会并部署工作,标志着这项重大战略实施进入实质阶段。
△ 2008年4月23日,我省发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研究课题招标公告,设立10大前期研究课题,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
△ 2008年9月11日,省委常委会讨论审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会议原则通过规划,并要求进一步修改后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
△ 2008年9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上报规划,提请审议。
△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要求进一步提升完善规划。
△ 2009年4月14日至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率24个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赣调研。
△ 2009年6月下旬,国家发改委正式向25个国家部委行文征求意见建议。随后,根据调研情况和反馈意见,专家专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 2009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第44次委主任办公会议原则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送审稿)》。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正式行文报请国务院审批。
△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展墙版面展示大事记]
三楼展区:蓝图展区
第一部分 总体规划蓝图 版首语:
在未来的发展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
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我国大江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特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一、战略背景
[2008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江西代表提案《地球上只有一个鄱阳湖》]
1、国际命题
版首语:
新世纪以来,如何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环境,成为全球越来越关注的重大课题。全球都在认真思考和审视人类文明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类的明天将迈向何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政府在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上,作的一次主动响应、积极作为的生动实践。
[设置破碎的地球造型]
2、践行科学发展观
版首语:
党中央先后提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和重大战略方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恰恰可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示范。[设置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艺术造型]
3、生态与区位优势
版首语:
鄱阳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她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重要枢纽。她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
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地理区位图]
4、挑战与机遇
版首语: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提之时,江西正处在人均GDP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江西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发,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呵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为江西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生态美景图]
二、战略意义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
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千帆竞发图]
三、规划区域
版首语: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该区以江西省约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规划区域图]
四、“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
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
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三区一平台”的展示墙]
1、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版首语: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鼓励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走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全国其他湖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江湖流域图]
2、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版首语:
发挥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着力提高调洪蓄水能
力,努力创造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生态、一流人居环境,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鄱阳湖水域湿地照片]
3、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版首语: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全国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和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制造业、商贸和物流中心,培育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争当中部地区崛起的排头兵。
[现代生态城市照片]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版首语:
切实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中国坚持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成就;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和技术交流,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机制。[生态经济国际研讨会照片]
五、功能分区 “两区一带” 版首语:
规划方案秉承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理念,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提了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两区一带‛功能分区,即: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功能分区展示墙]
1、湖体核心保护区
版首语:
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基本要求主要有:稳定湖体水质,维护湿地功能,改善候鸟栖息环境,规范采砂、捕鱼、养殖等经济行为,认真执行封洲禁牧各项措施,切实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加强旅游和船舶污染防治等。
区域功能: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
[中华鲟或江豚、桃花水母照片]
2、滨湖控制开发带
版首语:
滨湖控制开发带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基本要求主要有:加强尾闾疏浚,建设环湖防护林,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综合防治等。
区域功能: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滨湖风光、防护林、水土治理、污染治理照片]
3、高效集约发展区 版首语:
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基本要求主要有:稳定提高生态空间,集约整合生活空间,优化拓展生产空间。严格保护、积极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种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优势区域与优势产业集中,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项目,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并壮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块状经济;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转移,大力提高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区域功能: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生态农业、新型工业、新型城镇、产业园区等照片 ]
六、“两步走”的战略目标 版首语: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予以推进。
第一步
2009~2015年,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
主要目标:
◎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 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第二步
2016~2020年,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目标:
◎ 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 ◎ 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 ◎ 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指标电子图表]
七、战略任务 版首语: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必须始终突生态这个特色,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作江西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正确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版首语:
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建立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强化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 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照片]
2、环境友好型产业
版首语:
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照片]
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版首语:
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与建设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交通与能源建设照片]
4、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版首语:
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先导,以建设绿色乡村、生态城镇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园林城市、绿色乡村照片]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版首语:
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作用,以长江、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依托,以沿江、沿线城市为支撑,形成‚干‛字形区域发展格局,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实现‚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战略构想。[南昌与赣州建设成就照片]
6、深化改革开放 版首语:
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在生态环保方面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照片]
八、构建“四大支撑体系” 版首语:
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目标,必须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四大支撑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经济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等‚十大产业基地‛。
1、安全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2、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
3、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4、科学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大支撑体系图]
九、国家政策支持
版首语:
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一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既需要江西全省干部群众共同奋斗、努力拼搏,也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1、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版首语: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改善农村特别是湖区、老区农(渔、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相关部委领导视察照片]
2、加强金融政策支持。
版首语:
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
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
[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照片]
3、给予重大项目支持。版首语:
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将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支持区域内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在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上优先安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进开发区、工业园扩区升级,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
[部委支持政策文件影印件]
第二部分 专项规划支撑
[18个专项规划以展墙版面、电子规划图表、电子沙盘、电子模型等形式表现,以免与9大体系重复]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规划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林业发展规划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利建设规划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保护规划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五河流域治理规划
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
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规划
1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基地和口岸建设规划
1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1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规划
1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规划
1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规划
1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防治规划
1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减少贫困人口规划
1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规划
第三部分 规划实施方案 版首语:
为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动员大会精神,紧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
标是走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本质内涵,按照总体推进、分步实施,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原则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一、实施步骤
版首语:
围绕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并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2010年:全省上下形成贯彻实施《规划》、推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共识与合力。
2015年:先行先试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初步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阶段性目标。
2020年:形成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分工:九大体系
版首语:
围绕《规划》目标任务,从台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编制实施专项规划,推进项目建设入手,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化、社会事业、政策保障、金融服务、技术支撑、人才保障九大体系。
[九大体系示意图]
(一)生态环保体系
版首语:
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格局及重点工程分布图] [区域环境目标控制和治理工程分布图]
1、建设绿色屏障
版首语:
围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的目标,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形成密布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色屏障,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 [实施长江暨鄱阳湖源头水资源生态保护工程照片] ● [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照片]
◎ [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照片、湿地分布图]
◎ [五河源头保护工程照片]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照片] ◎ [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工程照片]
◎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照片、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 [世界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建设与保护工程照片]
◎ [农区草地开发利用工程照片]
注:黑圆点为重点工程。可根据内容设臵一个造型场景。
2、扩大环境容量
版首语:
建立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强化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工程照片] ● [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照片]
● [农村清洁工程照片]
◎ [鄱阳湖水质保护工程照片]
◎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照片]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照片]
◎ [血吸虫防治工程照片]
◎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照片及监测网点图] 注:黑圆点为重点工程。可根据内容设臵一个电子场景。
3、保护生物多样性
版首语: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矶山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完善国家、省、县三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 [鄱阳湖珍稀候鸟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照片]
◎ [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照片]
(二)产业体系
版首语:
建设以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技术高级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产业布局图]
1、发展十大新型工业产业
版首语:
围绕做强做大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铜冶炼和精深加工、优质钢材、石化、航空、新型汽车及配件、陶瓷、钨和稀土精深加工十大产业,加快建设一系列产业集聚集群基地,做到产业基地化、基地项目化。
◎ 光电产业
[南昌LED芯片、第三代移动通讯产业化基地照片] [上饶大功率芯片、光学精密仪器生产基地照片] [鹰潭节能照明产业基地照片] [萍乡LED半导体生产基地照片] [吉泰工业走廊电子产业基地照片] ◎ 新能源产业
[新余和南昌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发电系统、兆瓦级风电设备与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生产基地照片] [吉安风电设备生产基地照片]
[上饶高纯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照片] [宜春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照片] [新余国家电池级碳酸锂产业化基地、国家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化基地照片] [上饶锂电池生产基地照片]
◎ 生物医药产业
[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照片] [艾滋病新药、抗癌原料药等照片] [新型功能糖、血细胞分析仪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业化基地照片]
◎ 铜冶炼和精深加工产业
[以江铜集团为龙头,建设两大基地照片] [上饶铜材精深加工、黄金采选加工、铅锌冶炼加工基地照片]
◎ 优质钢材深加工产业
[九江、萍乡新型钢铁产业基地照片] [新余钢铁基地照片]
◎ 石化产业
[九江石化千万吨炼油基地照片] [星火有机硅生产基地照片] [樟树、新干盐化工产业基地照片] [乐平精细化工基地照片]
◎ 航空产业
[南昌航空工业城照片] [景德镇民用直升机生产基地照片] [九江红鹰直升机生产基地照片]
◎ 新型汽车及配件产业
[南昌汽车生产基地照片] [景德镇汽车生产基地照片] [上饶客车生产基地照片] [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照片]
◎ 环保建材产业
[景德镇陶瓷科技城和陶瓷工业园区照片] [丰城、高安建筑及生活陶瓷基地照片] [化工及电瓷生产基地照片]
◎ 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产业
[赣州精深加工基地照片] [设臵一个触摸屏,解读十大产业内容]
2、做优做强工业园区
版首语:
突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着力做优做强工业园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全省工业园区电子分布图]
到2015年目标:
◎ 力争2个工业园区主营收入超1000亿元
[千亿元工业园照片] ◎ 6个工业园区超500亿元
[500亿元工业园照片] ◎ 20个工业园区超100亿元
[百亿元工业园照片] ◎ 每个工业园区形成1个以上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集群企业照片] ◎ 建成30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5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园照片] ◎ 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2个
[国家级经济技术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照片]
3、推进节能减排
版首语: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统计、考核、评估制度,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2015年节能减排计划分解表] 到2015年目标:
● 规划区内所有工业园区率先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照片一组]
◎ 实施十大重点领域节能工程项目360个
[十大重点领域节能工程照片一组] ◎ 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100个,力争一批进入国家级试点
[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照片一组] ◎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非电行业脱硫工程照片一组] [城市矿山再制造照片一组] ◎ 推进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氨氮化物治理
[火电、水泥行业氨氮化物治理照片一组] 注:黑圆点为重点工程。
4、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版首语:
坚持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分布图] ◎ 实施新增优质稻生产能力工程
[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设施、良种基地照片一组] ◎ 构建优质油茶、油菜、蔬菜、棉花、鄱阳湖水产品和食用菌加工基地
[油茶、油菜、蔬菜、棉花、水产品、食用菌照片一组] ◎ 建设生态茶园、生态果园、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园
[生态茶园、生态果园、生态农业技术示范园照片一组] ◎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农业示范区照片] ◎ 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工程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照片一组]
5、培育现代服务业
版首语: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挥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配套、支撑和引领作用。
◎ 建设生态旅游基地
[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图] [4A级景区照片] [名村名镇照片] [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照片] [亲水探秘体验游、湖光山色游、候鸟观赏游照片] [乡村生态文化游、度假旅游区照片] ◎ 建设商贸物流基地
[南昌航空物流枢纽、九江沿江港区和南昌华南城、赣西万商红物流中心、赣南区域性物流中心、鄱阳湖现代物流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照片] ◎ 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
[南昌高新区服务外包示范区照片] ◎ 建设南昌都市生态经济发展基地和文化产业园
[青山湖西岸片区文化产业园照片] [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照片] [“华夏笔都”照片] [“天香园”都市候鸟公园照片]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照片] [动漫产业基地照片] ◎ 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和旅游商品生产
[红歌会、影视、歌舞、红色题材图书照片] ◎ 构建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机构照片] ◎ 实施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工程
[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示范园、示范企业照片]
(三)基础设施体系
版首语:
一、展馆空间设计的主要构成
展馆空间主要是由展示空间、公众空间、辅助空间三个部分组成。
1、展示空间
展示空间主要是指需要被推行展示的产品陈列的时机空间, 这部分是整个会展空间设计的核心部分。展示空间就是对空间加以组织利用, 但是展示空间的关键在于能否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 能否准确有效的传达展会主题信息以及能够充分的吸引到参观者的注意力。在技术方面展品在形状、大小、软硬、轻重、颜色、质地以及可塑性等方面, 决定了展示中是否选用诸如水平、固定、垂直、倾斜、动态等展示空间样态, 或是否选用展柜、展板、展台、展架等陈列方式。
2、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包含着过廊、通道、休息间等场所的公众共享空间, 是为公众提供一定的使用和活动区域。原则上讲公共空间应具有面积足够、能够休息和闲谈空间等特点, 在公共空间设计中, 为防止人群在精彩处人流簇拥、冷僻出空闲清冷的状况发生, 公共空间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预估参观人群的数量、流量及速度。 (2) 充分考虑参展产品的性质以及陈列方式。 (3) 在主要参展产品的空间上注意最佳视域、视距、视角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4) 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参展路径降低参观人群的疲劳程度。
3、辅助空间
辅助空间顾名思义就是除了展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外的空间, 其在整个会展设计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接待空间可以为参展顾客与展商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这种空间与展示空间接尾, 风格设计应与展厅设计相一致;工人人员空间可以为展商的员工提供私密休息的地方;在公众不注意以及隐蔽的地方也设有储藏空间, 用来存放相应的展品, 宣传手册等相关物品。
二、展馆中的动漫体检设计与研究
1、动漫艺术本身正在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全景式、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方向发展。
动漫的崛起, 不仅改变了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形态, 也改变了文化与艺术创造主体的思维特性, 它将鲜活灵动的诗性思维从文字系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使更加感性直观的图像获得了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展览故事线研究, 主要由作品时间, 空间秩序以及作品的类别结合而成, 独特新颖的内容安排能为不同观众群体提供耳目一新的信息获取感受。
2、采用全息影像、幻影成像、AR、VR等技术的多媒体展示
平台, 以互动游艺的体验方式, 集科普、游乐和现代尖端科技于一体, 使广大动漫科普爱好者在梦幻般的4D模拟场景中, 切身体验动漫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全息影像、互动多媒体等虚拟展示手段与场景还原等实体展示技术的创新结合, 不仅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 还为观众提供更强大的信息获取渠道。
3、研究过程中将以布展内容大纲编制、沉浸式空间形态研究、沉浸体验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其中布展内容大纲是进行展馆设计的前期工作, 它对展馆主题、内容顺序、展项策划重点起到决定作用。
4、空间形态是展馆的空间条件, 它的形式和利用率将直接影响内容信息的质量和观众容纳量;
沉浸体验技术作为体验馆的表现手段, 将下沉、地台、凹凸、交错、穿插、母子空间、共享空间、虚拟和虚幻空间、结合运用, 将为观众带来最直观的参观体验感受。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动漫体验馆的空间利用率与优化方法
以动漫为主题的体验展示空间需要大量的环境条件、装置和设备, 这与有限的空间条件形成强烈矛盾, 所以要研究一系列优化方法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满足展馆和观众的丰富要求。
2、动漫作品的排序方法与空间秩序之间的矛盾分析
动漫作品的排序可以分为时间排序、类别排序、作者排序、国家排序等多种方法, 而这些都足以主导整个展馆的布展顺序, 但是这些方法在一些条件的影响下需要进行某种组合和穿插, 这种情况为空间秩序的安排提出了很多问题。
3、沉浸式体验在动漫体验馆展示设计中的运用
沉浸式体验在动漫体验馆中的运用是本项目主要的研究对象, 由于展馆主题和观众群体的特殊, 需要多维度体检条件的支持。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会展设计方向的发展状况是“追求速度而忽视品质”, 展示设计行业本身在我国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相关会展设计人才储备方面也很欠缺。因此, 如何提高我国会展设计水平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展览建筑空间多以一种动态的方式相互渗透、混合, 空间呈现出多样异质的特点。本次研究即在于通过对沉浸式体验环境的设计研究来探索此类展馆的设计模式, 为观众创造更生动丰富的感官感受环境。通过对沉浸式动漫体验馆布展设计研究项目的实施, 对博物馆的空间布局、展陈手段、装饰材料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对探索沉浸式动漫类主题空间的布展方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为国家动漫知识产业的研究基地, 我们利用自有动漫主题体验馆达到普及动漫科普文化知识, 激发中小学生与社会群众对动漫文化的热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涛.传达空间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2]朱曦, 苗岭, 周东梅.展示空间设计[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 2006.
是流淌在这座古城身躯之上亘古不变的气质。岁月流转
今天的敦煌传承昔日的辉煌 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空间布局及展线设计
总体空间上对敦煌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有序的功能分割。
将展馆分为古郡新韵、大美古城、大漠风情、大梦敦煌、飞天新梦五部分。
展馆整体面积不大但内容很丰富,针对这些内容,展馆共设计6个亮点展项,包括:“艺术长廊”、“时光长廊”、“名城保护”、“沙漠绿洲”、“党河水景沙盘”、“总规模型”。
展线设计上,将展示内容主线和人流走向习惯性相结合,循序渐进,最大合理性的利用展馆空间,使得参观者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展馆。展示内容说明 第一单元:古郡新韵
本展区作为进入展馆的序曲,主要将城市的特征元素进行传达。分为“序言”、“艺术之都走廊|”、“城市名片”三个展区。
通往规划馆的走道上,通过艺术装饰,将博物馆的大气凝重与规划馆的简洁现代在这里过渡,突出敦煌的地域特色、文化特点、城市的艺术气质。在“城市名片”展区,采用浮雕文字形式展示敦煌城市规划和建设近年来获得的城市荣誉。第二单元:大美古城
本展区主要展示敦煌的城市历史沿革以及敦煌的概貌等内容,突出展示“国家文化名城”的地位,分为:“历史沿革”、“古城印象”、“规划历程”、“名城保护”四个展区。走进“历史沿革”展区的“时光隧道”中,结合多媒体屏幕以及灯光技术融合表现的时光隧道将敦煌城市变迁的历史脉络浮现在参观者面前,让观众置身于敦煌的城市历史时空中。
“古城印象”集中图文展示了解敦煌城市的总体概况。
外阳台区域,设计石凳石桌的室外休息区,印有飞天图案的自动门,遮挡了室外风沙,调节了强烈阳光。
“规划历程”将敦煌城市历次规划的城市版图进行对比展示,了解敦煌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关系。
“名城保护”以创意图文的形式展示敦煌实施名城保护行动的举措和成果。
第三单元:大漠风情
本展区主要展示敦煌的产业规划,突出旅游规划内容的展示,分为:“旅游规划”、“产业规划”两个主题。
进入“旅游规划”展区,通过“炫彩互动镜面”展示敦煌城市独特的旅游资源。
在“产业规划”中,灯光图文的形式表现敦煌城市的农业、工业、三产服务业的发展,配合虚拟触控查询系统,供参观者对整体产业进行自由点击查询了解。第四单元:大梦敦煌
本展区主要表现敦煌的各类城市规划,是全馆的核心部分,分为:“城镇体系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综合交通规划”、“重点项目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六个展区
“城镇体系规划”展区中,可让参观者自由选择播放各城镇的内容,介绍三城一基地内容。
“生态环境规划“通过“沙漠绿洲”多媒体场景,还原大漠绿洲的景象,将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呈现,“综合交通规划”展区,通过灯光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敦煌综合交通规划。
在“重点项目规划”展区中,以动态水景沙盘模型配合显示屏的形式展示已经基本建成的党河风情线风貌、沙洲古城恢复规划以及总干渠风情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展区,展示敦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是本馆的核心展项,借通过以壁挂式弧幕沙盘模型,全面展示敦煌城市的总体规划,我们借用敦煌壁画艺术风格,将模型以壁挂形式展现,城市总体规划沙盘犹如一幅极具动态的立体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在观看平台背面墙以沙洲夜市、敦煌风情城、党河风情线 等城市亮丽风景照片突出展示。第五单元:飞天新梦
在展厅的最后区域,突出展示敦煌城市“国际旅游名城、国家文化名城、沙漠生态绿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设置“互动签名拍照展区”、“城市未来战略展区”、“结束语” “世界之眼看敦煌”——互动签名与拍照展区,通过电子签名系统与人脸捕捉拍照合成系统,让参观者参与到展馆互动之中,观众还可以将自己对于敦煌的城市印象和感想通过互动签名系统留言。
在“城市未来战略展区”通过创意图文灯箱的形式,呈现敦煌打造“三城一基地”的城市未来愿景图文,敦煌城市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城市定位以及发展战略目标。一座城市,一种性格。
艺术,是敦煌这座千古名城的永恒属性,它将带领着敦煌走向辉煌的未来。通过规划馆的展示
前言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熟食使原始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蒙时期走向了文明,烹调使食物具有了审美价值。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兴盛衰亡对烹调技术的发展没有丝毫影响,历代统治阶级所专享的华筵丰馐全都凝聚着历代庖厨的血汗和智慧。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遍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正文
相关情况
(一)博物馆名称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
(二)博物馆建设机构
长垣县人民政府
注释:烹:从火,以火熟物也。是指原料利用火种至熟的过程。饪 :熟也。原料加热成熟成为食物即为烹饪。烹饪的含义相当广泛,包含了所有食品加工的技术。调:调和。原料经加热,调和滋味组成一个完整菜肴的过程叫烹调
饮食
拼音:yǐn shí
饮食
基本解释
1.吃喝。《书·酒诰》:“尔乃饮食醉饱。”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满身及手足多棘刺,血污狼藉,不饮食,不知亲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聂松巖﹞言其乡有与狐友者,每宾朋宴集,招之同坐。饮食笑语,无异于人,惟闻声而不睹其形耳。”
2.指饮料和食品。《诗·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郑玄笺:“苾苾芬芬有馨香矣,女之以孝敬享祀也,神乃歆尝女之饮食。”宋苏轼《和王巩六首并次韵》之一:“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他自从听了那朋友这句话之后,连人家送他的饮食也不敢入口,恐怕人家害他。”巴金《三一》:“他吞了这些话,好像吞下好的饮食。” 编辑本段概述
英文:Food and drink
拼音:yǐn shí
本义:喝。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像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饮”,隶书作“饮”。
展馆主题: 设计概述
本次博物馆的设计范围是第二和第三两层,我们将这两层划分成了五个的展区,在每个大展区内又划分了多个小展区。设计主要以稳重、质朴、大气而不奢华的整体展陈风格来诠释《中华烹饪文化》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空间属性,体现烹饪文化的久远与历史厚重感。
设计方案突出体现了如下几大特点:
1.设计的前瞻性、合理性、可行性、艺术性在方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2.陈列风格简约、朴质,各部分的设计风格即统一又各具特色。
3.设计运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和艺术手段,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现代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理念。
4.空间布局得当,简洁统一。
设计方案 第一展厅 中华烹饪 源远流长
展厅空间设计
本展厅设计以恢弘的色彩体现中华烹饪久远的特点。本展厅主要划分成3个单元。
第一单元 中华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1)饮食发展阶段
(2)人类饮食分自然饮食与调制饮食两大阶段:
1.自然饮食阶段(特点:生食)
“(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茹其毛,饮其血”。——《礼记·礼运》
2.调制饮食阶段(标志:熟食法产生)
烧烤→炮→地坑锅→陶锅→稀饭→干饭
(3)饮食派系
鲁菜、川菜、苏菜、浙菜、徽菜、粤菜、闽菜、湘菜 鲁菜
宋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现今鲁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其著名品种有“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等。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种有“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等。建国后,创新名菜的品种有“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等。川菜
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现今川菜馆遍布世界。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烹调方法擅长于烤、烧、干煸、蒸。川菜善于综合用味,收汁较浓,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如家常味、咸鲜味、鱼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种。代表菜肴的品种有“大煮干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侃膳斋棒棒鸡”、“廖记棒棒鸡”、“廖排骨”等 粤菜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
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尤以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三蛇龙虎凤大会”、“五蛇羹”、“盐 火局鸡”、“蚝油牛肉”、“烤乳猪”、“干煎大虾碌”和“冬瓜盅”等。
闽菜
起源于福建省闽候县。它以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如海鳗、蛏子、鱿鱼、黄鱼、海参等,因此,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著名菜肴品种有“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烧片糟鸡”、“太极明虾”、“清蒸加力鱼”、“荔枝肉”等。苏菜
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与浙菜竞修秀,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江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南京、镇江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尤以鸭制的菜肴负有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等。浙菜
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久负盛名的菜肴有“西湖醋鱼”、“生爆蟮片”、“东坡肉”、“龙井虾仁”、“干炸响铃”、“叫化童鸡”、“清汤鱼圆”、“干菜焖肉”、“大汤黄鱼”、“爆墨鱼卷”、“锦绣鱼丝”等。湘菜
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品种有“腊味合蒸”、“东安子鸡”、“麻辣子鸡”、“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莲”、“金钱鱼”等。徽菜
以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的。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早在南宋时,“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就是那时的著名菜肴了。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著名的菜肴品种有“符离集烧鸡”、“火腿炖甲鱼”、“腌鲜桂鱼”、“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红烧果子狸”、“奶汁肥王鱼”、“毛峰熏鲥鱼”等。
(4)饮食四大流派:京式、苏式、广式、川式
小吃四大流派:京式、苏式、广式、闽式
另外随着四川饮食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川式也可以算作五大流派之一。(5)饮食城
北方饮食中心:北京
西部饮食中心:有“食在中国,味在成都”称号的成都
东部饮食中心:有“天下第一食府”称号的苏州
南部饮食中心:有“食在广州”称号的广州
(6)饮食器具
第二单元 中华饮食的特点
第三单元 中华烹饪饮食文化
第二展厅 万变千缕 筵席艺术
展厅空间设计 本展厅以金碧辉煌的华丽设计为主主要体现我国宴客的盛大。我们将本展厅划分成3个单元
第一单元 筵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名筵
第三单元 筵席礼仪
第三展区 流风古今 厨乡传人
展厅空间设计
本展厅
第一单元 司厨千年 厨艺传承
第二单元 群星璀璨 长筵大师
第三单元 流波全球 长筵面向世界
第四展厅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