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精选10篇)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1

新北区国英小学 纪海荣

一、课程类型: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二、课型:知识技能训练课

三、教材分析

《魔幻的颜色》一课是关于色彩基础知识内容的课,也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较系统的学习色彩相关知识,既是对小学阶段学习色彩有关知识的开始,又是对以前学习色彩的一次升华。可以说在学生学习的这个阶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五彩缤纷的色彩中掌握三原色(红黄蓝),以及三原色之间二二相调配得到的三间色(橙绿紫)色彩基础知识,并能够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用。通过本课学习改变学生原有色彩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用色彩来表现的时候,先培养学生欣赏范作的习惯。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自我的模糊认识,不能正确分清一些色彩概念性知识,例如:三原色,三间色,及三间色是怎样调配得到的等等色彩基本常识。其二学生对颜料接触的不是很多,怎样使用颜料及用二种颜色调配出第三种预想的颜色还不清楚,同时在用量上还掌握不到位。还不能够从欣赏中学习,积累知识。

五、设计理念

遵循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探究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以及观察教师的讲解明白三原色,再通过学生的探索了解三间色调配的由来。培养学生的欣赏的习惯,在范作中领会怎样用色彩去表现画面。

六、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三原色(红黄蓝)。

技能:能够用三原色中的二种颜色调出三间色,能够调出预想的颜色,并能用颜料调配画出一幅画。

情感: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探索,增强学生敢用颜料去表现的信心。

七、知识要点

1、认识色彩,区分颜色,了解颜料;

2、认识三原色;

3、观察色彩在调配时的变化;

4、认识三间色;

5、练习三间色的调配,注意在调配中颜料的用量;

6、用三原色、三间色进行简单的表现。

八、教学重点

认识颜色,认识颜料,认识三原色;三原色二二之间的色彩调配。

九、教学难点

三原色二二之间的色彩调配,调配时量的把握。

十、教学方式

以自主探究教学方法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操作,自我实践来对色彩产生认识。改变教学形式用游戏、变魔术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实验,教师讲授,教师示范,学生欣赏,学生练习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十一、教学场所

普通教室或美术教室

十二、教具选择

绘画工具(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笔,宣纸等),图片,7根试管(其中3根各放入红、黄、蓝颜料水)

十三、学具准备

绘画工具

十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部分

1、出示彩虹的图片,学生说出彩虹的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

2、除了彩虹的颜色,你还知道那些颜色(咖啡色,草绿,紫红等)?揭题板书《魔幻的颜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找颜色,知道色彩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展部分

3、展示颜料盒中的颜色(一个五颜六色的小世界,最好18色),讲解颜料基本知识。向学生介绍颜料知识。

4、教师用任意两种颜色相调,引导学生观察老师是怎么调色的,并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鼓励学生先进行猜想再观察)。

设计意图:讲解基本的调色方法。

5、学生调色练习(每生调2-3组,并记录哪2种颜色相调得到什么颜色);(调色时,用的颜色不能为同一色系)。

6、汇报学生调色的结果,启发学生有哪些颜色调不出来,得出红黄蓝没有调出;或提问谁调出了红黄蓝,得出红黄蓝没有调出。

7、教师揭示红黄蓝3种颜色为三原色,并提出三原色的概念。(板书三原色红黄蓝)学生在自己的颜料中找出红黄蓝三种颜色。

8、试管展示红黄蓝3种颜色的颜料水。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言、交流、探究,加深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的印象。

9、试管中的颜料水变魔术(可请学生参与,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调色猜测有什么变化。)注:蓝色用群青色对调出紫色效果好。

取红黄两种颜料水,倒入一样量的到一个空试管中,学生观察变化

板书红+黄=橙

取蓝黄两种颜料水,倒入一样量的到一个空试管中,学生观察变化 板书蓝+黄=绿

取红蓝两种颜料水,倒入一样量的到一个空试管中,学生观察变化 板书红+蓝=紫

10、提示学生:颜料的用量不同,颜色就有变化,示范。先在一个空试管中倒入少量黄色,逐渐加入蓝色,学生观察变化,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色彩调配的变化。

11、欣赏学生作品,思考怎么去表现。(教材上的)

12、学生调颜色表现一幅画。(提示学生注意卫生)

13、学生作品欣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画的成功的地方在哪里,还有什么问题觉得不好解决的。

(三)、拓展阶段

14、欣赏大师蒙德里安绘画作品,注意观察色彩搭配和色块大小比例。

十五、评价方式

学生是否能分清各种颜色; 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三原色; 学生是否能认识三间色;

在评价中不求好坏,肯定颜色调配中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分享自己在调配中的感受。

十六、教学建议

1、考虑到色彩本身的独特魅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2、因条件限制没有颜料的,可以用水彩笔、蜡笔等进行颜色的摆放来认识色彩。

3、在评价时,要鼓励学生欣赏的眼光宽容的态度评价别人作品。树立学生自信心。

4、用课件演示间色的调配变化过程。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简单向学生介绍电脑的发展史、结构。

2.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绘制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动脑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并能够将绘画与其它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用过电脑吧。请大家说说平时你用电脑干什么?(玩游戏,聊天,查资料)

二、新授

1、电脑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用途很多。那同学们是否够了解电脑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十六课《新颖的电脑》。(出示课件)

2、首先大家看看大屏幕,让我们把时钟被拨回到六十多年前,从计算机诞生的源头开始谈起,以一个历史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先来看看计算机的介绍。(出示课件)下面来看看计算机的起源。下面了解下对计算机的诞生作出主要贡献的人、物、事。(出示课件)下面一幅图片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那时候叫做电子计算机。最早的电子计算机重量达好几吨,却仅能存储少量的数字和字

母。(出示课件)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背景是这样的:1946年2月5日,出于美国军方对弹道研究的计算需要,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这个重达30吨,由18800个电子管组成的庞然大物就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始祖。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目的是军事方面的应用,但它也和其他军工产品一样,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渐走向民用。下面来看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之父。(出示课件)就是由他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一台电脑的弊端。(出示课件)

3、下面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图片分别是什么东西?(第一台个人电脑、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款鼠标)(出示课件)

4、动荡的黄金岁月--发展

七十年代末和整个八十年代,真正的意义上的个人电脑在这个时代诞生、逐步发展壮大。在这个计算机技术飞速进步的黄金岁月,个人电脑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5、下面老师给大家一张台式电脑的图片,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它是由那些部分组成。(出示课件)

6、请同学们用手把这些形状画一画。

7、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展示的笔记本电脑。请同学们说说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其实现在最新型的电脑是平板电脑。(出示课件)

8、老师再来给大家看看一些新颖电脑的图片。(出示课件)

9、老师刚才带大家了解了电脑的发展史,也看过最新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也看过了一些新颖的电脑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把工具拿出来,发挥想象,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新颖的电脑,好不好?

10、下面老师请每个组的代表来展示自己设计的电脑图,告诉同学们你打算用什么材质来完成它。并告诉大家你的设计思路。

三、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电脑的发展史,知道了电脑之父。看过了一些新颖的电脑图片。同学们也动手设计、绘制了自己喜欢的新颖的电脑。那下节课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电脑亲手做出来。好吗?

四、课后作业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3

教材内容分析:

《连环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十二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课程,旨在学生通过编故事、画连环画,培养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

连环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孩子呀呀学开始,连环画就与他们相依相伴。连环画中有趣的故事、诱人的形象、丰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对连环画十分的喜欢,利用学生的兴趣结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团体完成作品的方法,并以自创的形式展示方式在班级亮相,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认识、分析、观察、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三个和尚》故事图片、自制连环画装裱册„„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连环画:

1、故事导入:《三个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

后来发生了什么?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用文字表现的,后半部分是图片和文字共同表现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其实我们喜欢的这种方式就是:连环画(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环画 直达主题让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定义

2、进一步认识:什么是连环画

课件出示:连环画是由多幅画面连续讲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辞海解释)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今天学习内容是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到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并能够自己总结出连环画的定义。

二、探究连环画:

1、历史:你们猜猜连环画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告诉你们吧:(课件)这就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的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

我们中国的连环画历史也非常的悠久,最早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后来经过唐、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连环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由最初的无色到彩色,由单幅到连续的多幅,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连环画历史发展。

2、篇幅:在1957年我国还出版了篇幅最多的连环画之最《三国演义》,共60册,近7000幅画面,是不是很了不起啊!

根据连环画篇幅多少的不同,分为长篇、中篇、短篇。结合图片欣赏分析:《三毛流浪记》、《父与子》、《机器猫》;《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

分析:以简练、流畅的线条表现的黑白画概括特点;以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特点;以夸张、概括的手法突出特点。

3、和大家一起认识了连环画的历史、篇幅和表现技法,你们想不想试试亲手画一画连环画?

欣赏并思考问题:(1)由几幅画面讲述一个故事;(2)连环画由哪几部分组成;(3)每幅画面有哪些相同之初,有哪些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连环画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感受国家的成就,并乐于去认识连环画的知识。最后自主合作通过欣赏,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更进一步了解今天学习的连环画知识,为下一环节做一个铺垫。

三、创作连环画:

提出要求:在4幅图中选择小组喜欢的一幅画,用你们的奇思妙想将连环画以线描画的方式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选图——编故事——选择画面情节——分工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集思广益使画面情节更有意义,并能在创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五、赏析连环画

1、合作设计自己小组的展示方法。

2、展示:评价

以多样的形式展示连环画作品。连起来展示,翻页展示,表演展示等

3、展示另一种方法:连环画册

4、总结:研究更新颖的连环画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生活,创作自己的连环画故事。设计意图:用小组独特的形式把画好的连环画展示出来,可表演,可连成一串,让同学们体验创作后的成就感,以及小团体的集体力量。在使用老师自制的装裱册表现作品之后,学生俨然看到了一本真正的自己绘制的连环画,又回扣了本课的重点。

反思:

连环画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提起上这一课就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喜悦之色。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在课上由于时间问题所以在学生作业表现的环节,省略了很多过程,也是完成这节课的比较关键的部分,比如:小组在连环画故事的选择上,在编故事时,在选择画面以及分工。

连环画可以表现的内容很广,所以我规定了四个内容的选择,因为时间的仓促,所以选择了教学课件中提供的四个内容,节省了课上因为选题而浪费时间的麻烦,而这种做法又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创作的思路,所以总觉得有弊有利。

作业的表现形式其实也可以有很多种,为了选择最快速的表现,我在课堂中选择的线描的方式。在教学中缺少了其他作业形式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认识色彩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人们掌握美术文化的一部分。认识三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以黄色、蓝色为主的图片,从而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通过欣赏,感受黄色带给人们的明亮、温馨的感觉,感受蓝色带给人们的凉爽、清静的感觉,提高学运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感受黄色和蓝色特有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从中体验到黄色的画和蓝色的画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布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2.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以黄色为主的画和以蓝色为主的画。

3.培养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

绘画是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绘画用具、黄色的树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教师出示黄色的实物。

提出问题:黄色常常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是可以用黄色来代表的? 2.组织学生讨论:

解决的问题:初步认识黄颜色。

感受黄颜色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成熟的、明亮的……美感。黄色代表着秋天,黄色预示着丰收的到来。3.引出课题。

三、教授新知:

1.请学生把各种黄颜色的树叶展示出来。

问:这些树叶的颜色一样吗?你能从颜色盒里也找出类似的颜色吗? 2.看书并欣赏以黄色为主的图片和画面。问:这些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用了哪些颜色来表现?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利用了黄色醒目的特点?

你打算以什么内容、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以黄色为主的画面? 3.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感受黄颜色带给我们的明快、温馨的……美感。认识不同深浅的黄颜色及其相邻的颜色。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黄色的重要用途。

分析以黄色为主的画面主体和背景深浅的对比关系。4.学生交流。

四、作品创作: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2.学生创作。3.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

六、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创作一幅以黄色为主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认识色彩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人们掌握美术文化的一部分。认识三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以黄色、蓝色为主的图片,从而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通过欣赏,感受黄色带给人们的明亮、温馨的感觉,感受蓝色带给人们的凉爽、清静的感觉,提高学运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感受黄色和蓝色特有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从中体验到黄色的画和蓝色的画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布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2.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以黄色为主的画和以蓝色为主的画。

3.培养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

绘画是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绘画用具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把教师布置成以蓝色为主色调的环境。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提问:这样的环境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活中你还会在哪些地方见到蓝颜色? 蓝颜色常常使你联想到什么? 2.学生交流感受。3.引出课题。

三、教授新知:

1.解决问题:感受蓝颜色带给人们的凉爽、清静的感受。蓝色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美丽的颜色之一。2.课件:欣赏蓝色的画。

3.讨论:这些画为什么称其为蓝色的画?

画面上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蓝色?这些蓝颜色都一样吗? 画面上还用了哪些其他的颜色?

你认为还有哪些内容可以用蓝颜色来表现? 4.学生讨论交流。

5.欣赏其他的作品,谈体会。6.你打算怎样去表现一幅蓝色的画? 7.学生交流。

四、作品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作业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4课 篇5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_____________办法,让_____色和_______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________。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第二课时

(一)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本学期总第 3、4课时 本单元第 3、4课时 授课时间:2012.9.10 课题:第二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主备人:姜萌萌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三、教具学具: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

四、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写字.画画等 老师:对(画上一条鱼)(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行或不行

老师:(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条鱼)现在老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老师:(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用撕出一条鱼 展示)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可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这也是一条鱼,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纸条

老师: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条鱼啊 ?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一起来看一看。(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这么多线条!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示范),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蜡 笔)(绳子 纸条)(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3.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老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4.布置作业: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开,讨论一下小组要做什么?老师现在出几个主题,你们选择一个或自己小组想一个(如:海底世界.动物园.太空宇宙等),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上节课内容。

2.复习就知识:举例说说线条有哪几种?

直线:

曲线: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那些物体可以用直线表示?那些物体可以用曲线表示?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事物都能用直线和曲线来表示,它们的作用可真不小。

三、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用直线或曲线表现生活中的某件事物。

2.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画得巧妙的地方。

本学期总第5、6课时 本单元第5、6课时 授课时间:2012.9.17-2012.9.19 课题: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主备人:姜萌萌

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

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三)作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名字进行初步设计。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第二课时

(一)衔接导入:

对上一节课大家的准备工作进行具体分析,重点分析学生需要加强的部分,引导他们有个性的设计方向供更多同学借鉴。

(二)作业要求:

大胆构图,设计巧妙,色彩饱满,画面清晰。

(三)作业时间:

学生作业时间,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四)作业讲评: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

(五)课后拓展: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本学期总第7、8课时 本单元第7、8课时 授课时间:2012.9.24-2012.9.26 课题:第四课 有趣的彩泥 主备人:姜萌萌

第四课 有趣的彩泥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三、教具学具:垫板.牙签.彩泥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作品展示

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有趣的彩泥”。

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橡皮泥做的。” 2.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

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

(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平面作品。

(四)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的内容。

(五)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为什么?说说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回忆上节课共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平面的橡皮泥作品,如果变成立体的作品,你有哪些可以借鉴或引以为戒的地方呢?

教师总结,强调注意的问题,布置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制作出一组立体的橡皮泥作品。如:动物园,海底世界,美丽的家等等。

(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强调学生之间的分工配合。

(三)作品展评:师生共评。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第5课水墨画 篇6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知道水墨画与彩墨画之间的异别。

2.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感受水墨画的美丽,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技法。

2.用水墨画出有一定意境的动物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水墨画技法的资料。

2.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水墨画动物作品,学生欣赏。

3.学生谈谈欣赏体会。

二、学习探究

1.教师提问:这些水墨画动物和其他画法的动物有什么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2.课件展示各种画法的动物请学生欣赏比较并分析。

3.课件展示水墨画和彩墨之间的异同,学生体会其不同的特色和技法。

三、演示启发

1.思考:怎样利用水墨来表现动物呢?

2.教师进行简单的演示,学生观察学习。

(1)画螃蟹

a、用大羊毫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三笔画出螃蟹的身子。b、用淡墨中锋,画出螃蟹身体左右的各四条腿。

c、接着用浓墨两笔画出螃蟹大螯。

d、用小狼毫蘸浓墨画出螃蟹的爪子和眼睛。

(2)画鱼鹰

a、用小狼毫蘸浓墨勾出鱼鹰的嘴巴、眼睛及鼻孔。

b、用兼毫笔蘸浓墨顺势画出鱼鹰的头和脖子。

c、用大狼毫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画出鱼鹰的背和翅膀。d、用淡墨画鱼鹰的腹部。

e、用小狼毫蘸浓墨中锋画鱼鹰的爪子。

3.小组讨论:你能分析教科书中的其他水墨动物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吗?

四、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辅导重点是笔墨的使用方法。

五、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机会。

2.教师点评并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引导

1.出示“舞”字,请学生想象这可以变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课件展示吴冠中的作品《舞》和林风眠的作品《舞》,请学生欣赏分析。

3.学生交流欣赏体会,教师进行小结:中国画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和事物的一种感受,作品往往传达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不是平铺直叙的。例如在水墨画动物中就是通过动物的形态来传递。

二、探究感受

1.学生自主欣赏教科书中的范例,体会作品的意境。

2.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画一幅有动物的水墨场景图,并为这幅画取个有意义的名字。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交流展示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学生互相评价,评价要点是看画面是否表现主题的意境?

3.教师进行小结。

五、课后延伸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欣赏藏书票,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来历和用途。

(2)教会学生学会设计、制作藏书票。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好习惯,及对书籍装饰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对美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合作的习惯。并且学生对藏书票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问题预习,尽可能让学生能全面了解藏书票,培养学生读书、爱书、藏书的兴趣及对书籍装饰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教会学生设计制作藏书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纸板或吹塑纸制作藏书票。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导入】(一)前置学习,探索质疑

上课开始,老师出示一幅作品(藏书票一枚),请同学们说出此幅作品的有什么特点,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学生:(小巧、精致、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主题突出、有拉丁文字母等)

师:嗯,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其实它有一个名字叫做《藏书票》,藏书票它是版画的一种,一张小小的藏书票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藏书票的世界,看看它带给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精彩。

出示课题----《藏书票》

教学活动2:【讲授】(二)双向交流,释疑导学

1.交流藏书票的来历

出示《刺猬藏书票》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它诞生于15世纪的德国,画面上一只刺猬嘴里衔着野花,脚踩着落叶的木刻版画,票面上方一缕缎带有一行德文,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意味着---没有经过这本书主人的同意,不要私自翻阅。

2.介绍中国最早的藏书票

欧洲出现世界上第一张藏书票之后的500年,咱们中国第一张藏书票诞生了---1914年《关祖章藏书》----画面上在满壁皆书的书房里,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正在搜索图书。

师小结:藏书票的出现,不仅提醒人们要爱护书籍,同时也提醒了人们要多读书。

3.藏书票的定义

藏书票(Bookplate):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一般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上通行在票上写上“EX—LIBRIS”(拉丁文)。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藏书票一般要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

4.知识考察

(1)问题:.藏书票应该贴在书的什么位置?

答:翻开书的扉页展示藏书票。

(2).问题:藏书票由哪几部分组成?

师小结:由图画、文字、拉丁文等构成。

藏书票多采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表现。是一枚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微型版画。它的边长最大不能超过12*17厘米。因此又有“袖珍版画”、“纸上蝴蝶”的美称。

教学活动3【知识讲授】

1.欣赏藏书票

课件展示大量不同题材的藏书票

(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风景类、建筑物类等)

总结藏书票图案特点:简洁生动

2.出示作画步骤:

(1)起稿:铅笔画出图案。

(2)适当位置添加文字。

(3)勾线:记号笔勾边。

(4)涂色:用对比色和渐变色涂色,可适当添加背景色。

欣赏学生作品

3.出示作业要求:

1.设计一枚藏书票(内容不限)

2.形式:手绘

3.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鲜艳

4.构思新颖,能反映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体现图案和文字的和谐之美,签名美观规范

教学活动4【活动】

.展评学生作品

作业评价内容:图案设计新颖吗?色彩鲜艳吗?文字和图案组合的巧妙吗?

方式:小组选出最好的三张作品贴在教师准备的展示区。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好在哪儿?

教学活动5【讲授】(四)拓展应用,反馈促学

1.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不同种类的藏书票。

第一种:手绘藏书票

第二种:版画藏书票

第三种:印刷藏书票。印刷品。可上市销售。

第四种:电脑藏书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

课下制作更多题材的藏书票。

2.小结

师:一枚小小的藏书票真是小中见大,贵在方寸之间,它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同学们制作的一枚枚精美的藏书票,闪烁着大家爱书的情怀。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藏书票拿回去贴在藏书扉页上,让它发挥自己的意义。

板书设计:

<藏书票>

图案

票主名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8

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2.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师小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9

(西安市未央区杨善寨小学

李雅莉)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课《美丽的印纹》。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不同的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于底面不平而产生美观的印纹,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不同的物品印画及学习印画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生活中凹凸不平的物品。

2、录音机、多媒体、投影仪、教师范作、学生作品数幅。教学方法:

以实验、练习为主,观察、欣赏为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引发思维

1、播放动画片《雪地里的小画家》,让学生边观察边想,在想的过程中,并说说这动画片中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生答:(用脚在雪地里踩出来的)。

师继续引导学生:小鸡画的像——(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

激发学生兴趣,看看能画出什么画来。(叫个别学生站讲台上给鞋底醮些颜色在白纸轻轻踩上去,看能印出什么的画纹来)。——学生通过实践回答。

2、学生思考:小鸡、小狗……都能印出画纹,以及我们也能用鞋底印出不同的画纹来。这是为什么呢?(生答因为它们都是凹凸不平的)。

3、学生拿出自已的手”,观察“手”是不是凹凸不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巧妙导入新课。

二、学生示范——了解方法——活跃思维

(一)、学生示范,激发兴趣

让个别学生在黑板上用凹凸不平的东西印花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了解印纹的方法

通过学生在黑板上印花纹,教师给同学们讲解印花纹时应注意的问题:

1、印花纹时要注意疏密程度(构图安排)。

2、注意颜色及花纹搭配。

3、注意水粉色不要胡涂乱摸。

三、欣赏作品——加深印象——活跃思维

1、利用多媒课件出示一组构图有特点的教师作品,让学生欣赏作品的颜色搭配、花纹构思、构图,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2、出示教师带来的几幅学生作品,启发学生从画的构图、构思等各方面展开想像。

四、渲染气氛——手脑并用——强化思维

1、作业形式: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单独创作。

2、作业要求:可从平面表现入手,采用水粉色印花进行联想创作。

学生作业时,大屏幕上出示刚才欣赏过的画面和播放优美的音乐《我们都是巧巧手》。

五、学生展示——评价所学——拓宽思维 ㈠ 展示、评议作品

① 展示自已的作品互相欣赏,并向学生说说自已的设想、创意。

② 评评别人的作品。

③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用彩笔在画面上简单的添加几笔看变成什么东西,从中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发挥自已的想像力给你想一下这节课应起什么样的题目,学生展开讨论。

板书课题:

měi lì

de yìn wén

<题目这样设计的意图是①为了让学生很容易看。②题目边缘印了好多花纹,从题目的装饰上体现本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教学拓展:

下课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用橡皮、萝卜等刻成不同的东西来印,回家有好的图案,拿来给同学们看。

七、读儿歌小结:

我有一双小胖手,你有树叶和橡皮,蘸点颜色印纸上,彩色印纹真美丽。

板书:(略)

*************** 西安市中小学 美术新教案设计

***************

《美丽的印纹》

第1课 人教版美术三上《魔幻的颜色》优秀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夏、秋、冬时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联想说说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

2、如何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不同的风。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出示三面小旗,用电吹风机吹动小旗,组织学生观察旗有什么变化。

2、新授:

(1)旗在风的吹动下向什么方向飘动?一样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这就是风,它可以让一些东西动起来,你观察过风吹来时,有什么情景会出现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师:不同季节时风的脾气和样子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中景物的变化看到、听到风的样子,如树叶变黄下雪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3)引导学生回忆不同季节的风给人的不同感受。

(4)看书中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不同的风中,人们的感觉会不同,有快乐、紧张、害怕等。

3、作业: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风来了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以我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小构图的样式。

2、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现在风中的感觉,暗示春、夏、秋、冬来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服饰、画面色彩等表现。

四、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3、作业展示,学生自评,他评,教师总结。

三、课后拓展

用其他材料制作一挂件挂于自己卧室窗前,让它随风飘动。教学后记:

上一篇:高三英语复习课词汇下一篇:led灯具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