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精选8篇)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篇1

政治与法律是影响企业营销的重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政治因素像一只有形之手,调节着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法律则为企业规定商贸活动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发挥影响和作用。

1.政治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对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

(1)政治局势

政治局势指企业营销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与否会给企业营销活动带来重大的影响。如果政局稳定,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就会给企业造成良好的营销环境。相反,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尖锐,秩序混乱,这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购买力,而且对企业的营销心理也有重大影响。战争、**、罢工、政权更替等政治事件都可能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能迅速改变企业环境。例如,一个国家的政权频繁更替,尤其是通过暴力改变政局,这种政治的不稳定,会给企业投资和营销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社会是否安定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关系极大,特别是在对外营销活动中,一定要考虑东道国政局变动和社会稳定情况可能造成的影响。像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虽然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政治不稳定,国内经常发生宗教冲突、派系冲突,还有恐怖组织的恐怖活动,国家之间也常有战事,这样的市场有较大的风险,需要认真评估。

(2)方针政策

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颁布一些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发展方针,这些方针、政策不仅要影响本国企业的营销活动,而且还要影响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的营销活动。例如,我国在产业政策方面制定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生产领域、基本建设领域、技术改造领域、对外贸易领域各主要产业的发展序列。还有诸如人口政策、能源政策、物价政策、财政政策、金融与货币政策等,都给企业研究经济环境、调整自身的营销目标和产品构成提供了依据。就对本国企业的影响来看,一个国家制定出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各种经济政策等,企业都是要执行的,而执行的结果必然要影响市场需求,改变资源的供给,扶持和促进某些行业的发展,同时又限制另一些行业和产品的发展,那么企业就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生产和经营国家允许的行业和产品。这是一种直接的影响。国家也可以通过方针、政策对企业营销活动施以间接影响。例如,通过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调节消费者收入,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来影响消费者需求;国家还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税来抑制某些商品的需求,如对香烟、酒等课以较重的税收来抑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些政策必然影响社会购买力,影响市场需求,从而间接影响企业营销活动。从对国外企业的影响来看,市场国的方针、政策是外国企业营销的重要环境因素,要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外国企业在市场国的营销活动。例如,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外贸政策还比较谨慎,有关外贸的法律制度既不健全,又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外国资本来华投资很多表现为短期行为,投资期限短,抱着捞一把算一把想法的投资者也不乏其人。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化和外贸、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外资看到了在华投资的前景,因而扩大投资规模,延长投资期限(由最初的1~3年,延长到5年以上,甚至10年、20年、50年),来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说明,市场国的方针、政策对外来投资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目前,国际上各国政府采取的对企业营销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和干预措施主要有:

①进口限制。这指政府所采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如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关税、配额等。它包括两类:一类是限制进口数量的各项措施;另一类是限制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销售的措施。政府进行进口限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工业,确保本国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②税收政策。政府在税收方面的政策措施会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比如对某些产品征收特别税或高额税,则会使这些产品的竞争力减弱,给经营这些产品的企业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③价格管制。当一个国家发生了经济问题时,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政府就会对某些重要物资,以至所有产品采取价格管制措施。政府实行价格管制通常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保障公众的基本生活,但这种价格管理直接干预了企业的定价决策,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

④外汇管制。指政府对外汇买卖及一切外汇经营业务所实行的管制。它往往是对外汇的供需与使用采取限制性措施。外汇管制对企业营销活动特别是国际营销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实行外汇管制,使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设备和零部件不能自由地从国外进口,企业的利润和资金也不能或不能随意汇回母国。

⑤国有化政策。指政府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对企业所有权采取的集中措施。例如为了保护本国工业避免外国势力阻碍等原因,将外国企业收归国有。

(3)国际关系

这是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关系。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与其他国家发生往来,开展国际营销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国家间的关系也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这种国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企业所在国与营销对象国之间的关系。例如,中国在国外经营的企业要受到市场国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如果该国与我国的关系良好,则对企业在该国经营有利;反之,如果该国对我国政府持敌对态度,那么,中国的企业就会遭到不利的对待,甚至攻击或抵制。比如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就经常受到两国外交关系的影响。美国经常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贸易上也常常采取一些歧视政策,如搞配额限制,所谓“反倾销”等,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这对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上的营销活动是极为不利的。②国际企业的营销对象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企业对于市场国来说是外来者,但其营销活动要受到市场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影响。例如,中国与伊拉克很早就有贸易往来,后者曾是我国钟表和精密仪器的较大客户。海湾战争后,由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使我国企业有很多贸易往来不能进行。阿拉伯国家也曾联合起来,抵制与以色列有贸易往来的国际企业。当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在以色列办厂时,引起阿拉伯国家的普遍不满,因为阿拉伯国家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以色列发展经济。而当可口可乐公司在以色列销售成品饮料时,却受到阿拉伯国家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消耗以色列的外汇储备。这说明国际企业的营销对象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国际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因素。

2.法律环境因素

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订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企业来说,法律是评判企业营销活动的准则,只有依法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必须了解并遵守国家或政府颁布的有关经营、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从事国际营销活动,企业就既要遵守本国的法律制度,还要了解和遵守市场国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法规、国际惯例和准则。这方面因素对国际企业的营销活动有深刻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对外国企业进入本国经营设定各种限制条件。日本政府曾规定,任何外国公司进入日本市场,必须要找一个日本公司同它合伙。也有一些国家利用法律对企业的某些行为作特殊限制。美国《反托拉斯法》规定不允许几个公司共同商定产品价格,一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0%就不能再合并同类企业。除上述特殊限制外,各国法律对营销组合中的各种要素,往往有不同的规定。例如,产品由于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事关消费者的安全问题,因此,各国法律对产品的纯度、安全性能有详细甚至苛刻的规定,目的在于保护本国民族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美国曾以安全为由,限制欧洲制造商在美国销售汽车,以致欧洲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专门修改其产品,以符合美国法律的要求;英国也曾借口法国牛奶计量单位采用的是公制而非英制,将法国牛奶逐出本国市场;而德国以噪音标准为由,将英国的割草机逐出德国市场。各国法律对商标、广告、标签等都有自己特别的规定。比如加拿大的产品标签要求用英、法两种文字标明;法国却只使用法文产品标签。广告方面,许多国家禁止电视广告,或者对广告播放时间和广告内容进行限制。例如德国不允许做比较性广告和使用“较好”、“最好”之类的广告词;许多国家不允许做烟草和酒类广告等。这些特殊的法律规定,是企业特别是进行国际营销的企业必须了解和遵循的。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篇2

关键词: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必须,措辞

作为一名经济法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本人自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并担任法律课专任教师, 虽然没有从事公、检、法的工作, 但毕竟没有荒废自己所学专业, 所以时常感到欣慰。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 本人尽快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 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充实了自己, 获益匪浅。于此同时, 在9年多的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 也发现了一些我国立法方面的小瑕疵, 诸如法律条文中的措辞不够严谨, 会误导阅读条款的受众。本文中笔者将举一实例具体说明该问题, 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同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期能够有机会和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他们从事会计职业的“门槛”, 是他们进入会计行业的“敲门砖”, 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 (或者珠算五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自1985年5月1日起实施,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正,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可以说经过修改的《会计法》已经完善了很多, 诸如增加了对会计记录文字的规定、取消了对记账本位币只能使用人民币的规定等, 使得新法较之以前各方面都更为严谨, 经修订后实施的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 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会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 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 笔者认为该条款当中的“应当”一词的使用, 就是《会计法》当中的一个小瑕疵, 确切的说“应当”这个词用的并不准确。每每讲到这一章节, 每一届的学生都会提问“老师, 法律条款明明写的是应当, 可为什么会计记录文字不可以不使用中文呢?”。学生的质疑并没有错误, 而且对于绝大部分非法律专业从业者来说, 法律条款当中既然规定了“应当使用中文”就是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不使用中文的意思。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 “应当”, 顾名思义, 就是不必须的意思, 强调的是一种应然性而绝非必然性, 换句通俗易懂的话就是“可以或者可以不”, 照此解释, 我国会计记录文字可以使用中文, 也可以不使用中文, 我想这是任何一个从事会计工作或者学过会计基础知识的人都会耻笑的解释, 但从语意上讲, 上述解释并没有任何错误。之所以会受到耻笑, 原因很简单, 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 会计记录文字必须使用中文, 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法条当中使用“应当”一词就会给受众以误导, 会让受众误以为会计记录文字可以使用中文, 也可以不使用中文, 我想这一定不是立法者的初衷。下面从两方面阐述理由。

1 从汉语言文学角度比较“应当”和“必须”的异同

现代汉语词汇中, 一个词的含义通常包括三个方面:词汇含义、语法含义和语境含义。“应当”在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同应该”, 而“应该”的解释是表示理所当然。稍有语文常识的人都会知道, “应当”的语法含义为助动词, 起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作用。“应当”的语境含义较为平和, 比较中性, 感情色彩较为平实, 祈使中隐含说理意味, 语气较为缓和。“必须”的意思为事理和情理上必要, 一定要。“必须”的语法含义属于副词, 用以修饰和限制形容词和动词, 其语境含义感情色彩较浓, 语气较重, 通常表示强调和加重语气。显然在一句话当中, 使用“应当”和“必须”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在法律条款当中也不例外。

2 从法律角度比较“应当”和“必须”的异同

虽然两个词都表示义务性法律规范, 但程度还是不同的。“应当”表示通常如此, 但有例外, 是有条件的义务, 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要求, 因此允许在执行中有一定的灵活性, 通常情况下允许例外和特殊情况存在, 因此带有规范词“应当”的法律规范虽是义务性规范, 但是是有条件的弱义务。“必须”表示一律如此绝无例外, 是无条件的义务, 不论主体的意愿如何, 客观上必然要求主体去实施某种行为、实现某种结果, 因而带有规范词“必须”的法律规范是无条件义务性法律规范。

当然, 对于长期从事司法实践的人来说, 可能很容易区分法律条款当中的“应当”强调的到底是应然性还是必然性, 但是我们的法律条文并不只是颁布给少数法律从业者使用的, 其受众大部分还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这些普通的受众没有深厚的法律基础知识, 更没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 对于他们来说只能依靠对词汇的惯常解释来理解法律条款, 因此希望我们的立法者在立法或修法的过程当中能尽可能考虑到普通民众对于法律术语的认知程度, 在对法律条款的措辞方面尽可能的做到严谨, 让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能读懂法律条款的确切含义, 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对法律术语的“无知”造成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合鸣.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版)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

[2]杨合鸣.新编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 (新课标学生专用辞书) [M].沈阳:白山出版社, 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篇3

关键词 法律职业 法律素质 中职法律基础课

一、法律基础课是中职学校开设的很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的设置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中职学生相对于大学生而言会更早地进入社会开始工作,而他们的人生观和事业观等尚未达到十分稳定的状态,生活中更容易触犯法律的“雷区 ”,因此,中职学校的法律基础课程就成为了中职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家园”,然而,中职法律教师专业素质的不一样,所教学生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为此,在本学期专门选取了十幾个新生班级做了一份调查进行比较,看是否能得到启示以此来促进我校中职生的法律素质。

1.关于法律知识学习效果调查发现,能够理解专业法律教师所讲法律知识、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后对法律的态度、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解决和应用法律的能力、收获比较大的班级成员大概分别占了全班同学的60%、50%、80%、90%以上。而对于非法律专业教师所教的班级大概分别了占了全班同学的25%、30%、80%,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二种教师所教班级出现了不一样的教学结果呢?

2.关于中职学生法律学习情况调查也发现,在法律专业教师所教班级,上法律课提前预习的、集中精力学习时间超过30分钟的、学生正常上课的、集中精力听课的、上课做笔记的、上课回答问题的、能课后复习的分别占了60%、63%、50%、80%、69%、40%左右,而对于非法律专业教师所教的班级大概分别了占了全体同学的50%、55%、48%、80%、70%、37%,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结果在两类老师之间是非常接近的,不过个别调查中产生了差距,从调查中发现,影响学生在法律课能认真学习的主要因素是老师方面的因素,学生个人的精神状态,学习动机等因素为次要因素。因此,看来要提高中职生法律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从老师方面着手才行?

3.关于法律老师教学评价调查中也发现,在法律专业教师所教班级中,喜欢上该课老师的课的、能听懂法律老师所讲课的内容的、认为法律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有用的、认同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分别占了82%、70%、90%、75%以上,而对于非法律专业教师所教的班级大概分别了占了全体同学的48%、52%、65%、48%。都是中职学生的法律教师,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差距呢?

(二)从调查的班级中可以发现,在同一所学校法律专业教师和非法律专业老师所教的学生知识背景、学历、社会见识等大体上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从刚进校门来看,每一个老师接受的班级都是处在相同的地位。然而经过大半过学期法律知识的讲解,法律专业教师与非法律专业教师所教的班级之前却有了一定的差异,什么原因呢?从本人调查分析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来探讨,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的教学背景不一样,专业法律教师从大学开始就受到专业法律知识的培训,法律意识较强,在授课的过程中都会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法律知识展现出来。而非专业法律教师可能是自己的喜好或学校的需要来对中职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受自身专业的影响,如政治专业的,可能在讲授法律知识时会将自己的政治专业知识带到法律课堂上来,而这可能并不适合于这门课程。

2.上课模式不一样:非法律专业教师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根据教材的目录进行传授课堂知识,而法律专业教师多数了采取了模块教学,通过模块化教学一方面增强了内容的灵活性另一方便是便于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内容衔接,同时采用综合模块,能够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沟通,最终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法律知识和能力结构。

3.教学方式方法也可能不一样:在法律专业讲授的课程中,法律专业教师往往的是案例教学方式,同时结合现时社会发生的时事来给学生进行传授知识,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觉的法律知识有用多了,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的掌握。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篇4

村民小组的法律地位及对土地确权登记的影响

村民小组作为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否也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一段时期以来,在行政管理及司法审判工作中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各种看法和观点不同,各地在实践中的做法也不一样,很多人对此存在模糊认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及纠纷调处具有重要意义。村民小组来源

说到村民小组,首先要了解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的过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它是为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农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经济组织。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历史演进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合作化时期,从初级社到高级社。这个时期,合作社对经营管理的自主性比较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比较正常。二是人民公社时期,即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生产大队、公社三级所有,生产队为基础。在这个时期,实行政社合一,强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化管理。三是经济合作社时期,农村改革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村建制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相应的变更为乡、村和村民小组。这个时期,普遍实行了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搞活了农村经济。这些变化,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都尚未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属性。村民小组的性质特征

村民小组同乡、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样,其性质特征有三个方面:

一是既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它得到宪法和法律确认,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基础,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归农民集体所有,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在广大农村的经济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是民事法律主体的其他组织。它依法律和政策规定而建立,有自己的名称和场所,虽然同大多数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比较而言,村民小组没有明显的组织机构,只有小组长,但就该村民小组农民集体而言,拥有独立的财产(土地)和自主进行生产经营的能力,并能在一定的财产范围内(土地所有权除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符合民事主体的资格条件,因此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它与法人相似,但在设立程序和条件、终止条件、生产经营方式和目的、财产(主要是土地)处分、管理职能等方面却又不同于法人。故其作为民事主体,有别于自然人和法人,只能把它作为其他组织对待。

三是集体土地权利主体。早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第二十一条就规定了“生产队范围内土地归队所有”,即说明了“村民小组”的前身“生产队”具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拥有相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该两条法律规定均体现了村民小组对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利,并可由其向村民发包该土地,因此可以说明村民小组对相关土地享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发包权。村民小组与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现有的村民小组,是由原来人民公社体制中的生产队转体而来的。农村实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后,这一机构依然存在。一般而言农村一个生产合作社为一个村民小组。有的地方,为适应生产队的经济职能,又更名为经济合作社,村民小组和经济合作社两个名称同时存在。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按照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农村基层社会的自治组织虽然是村民委员会和其下设的村民小组,但在当前的农村基层组织中,大多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作社)与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是同一机构,即一套机构两枚印章。

大多数地方,在村民小组与经济合作社合一的情况下,村民小组的职能既有社会职能也有经济职能。从社会职能看,村民小组是行政村的下级村民自治组织,有办理本组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反映本组农民意见和要求的职能;从经济职能看,村民小组还具有管理本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组织本村民小组农民发展经济,办理涉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经济职能。二者决策机制相似,实践中职能相互重叠,特别是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管理与服务,二者无法分开,具有“政社合一性”。因此,在农村中,如果村民小组这个村民自治组织与经济合作社这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在没有就行政管理和参与经营等经济活动进行剥离前,两者职能是一致的,村民小组就是经济合作社。村民小组的诉讼主体资格

村民小组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它既不是机关法人,也不是社会团体。当涉及有关土地权属争议及民事纠纷时,其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具有特殊性。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从主体资格有三种类型: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村民小组不是公民,也不是法人,只有符合其他组织的规定条件,村民小组才可以作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村民小组既不是公民又不是法人,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其他组织”。

首先,从历史上看,现有的村民小组,是由原来人民公社体制中的生产队转体而来的。由于这种历史原因,公社解体以后,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田、土等仍然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所有,这就决定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村民小组。从村民小组的形成过程来看,村民小组具有产权明晰的财产——土地及其附着物,如林木、房屋等,能够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从组织设立上看,村民小组是依《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由村民委员会依法设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再其次,从法律上看,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法律赋予了村民小组对自己财产的经营、管理权,既有一定财产,又有自己的经营、管理权,可视为民诉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

最后,从司法实践上看,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复函》精神,村民小组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当村小组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村民小组应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以村民小组为当事人的诉讼以村民小组长为主要负责人提起,但村民小组长以村民小组行使诉讼权利应当参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履行民主议定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其主体资格也给予了认可,因此,村民小组有能力也有资格成为诉讼主体。村民小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分为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类所有权主体,所以应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集体土地所有权属于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的,就确权、登记发证给村一级农民集体;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确权、登记发证给村民小组一级农民集体;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的,就应当确权、登记发证给乡(镇)一级的农民集体,也就是“是谁的土地就确权给谁”、“是谁的证书就发放给谁”。对只有村民小组,没有经济合作社的,即政社合一的,应将土地所有权确认给该村民小组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证书发给代表农民集体的村民小组;对同时既有村民小组,又确有经济合作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将土地所有权确认给该经济合作社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证书发给代表农民集体的经济合作社。

无论村民小组与经济合作社合一的,还是分别设立的,在确权、登记发证时,都是将土地所有权确认到该村民小组或经济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也就是说,只有该村民小组或经济合作社的农民集体才是所有权主体,而不是村民小组或经济合作社本身,他们只是经营、管理权。如果村里存在两个以上村民小组或经济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在测量等技术上办得到,能够达到权属明确,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前提下,应当分别确权、登记发证到各个村民小组或经济组织;如果暂时有困难,可确定为两个以上村民小组或经济合作社的农民集体共有,在土地证中注明由那几个集体组织共有,分别给他们颁发内容相同的土地所有权证书。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篇5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12级法学一班苏**2012210500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越来大,然而,相对人类的需求来说,资源是有限的,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但是,由于市场自身调节具有自发性,表现为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导致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最终导致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的发生,破坏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秩序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竞争法对上述竞争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关键词:资源有限性市场自发性竞争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法律规制

一、资源有限性和市场自发性对竞争的影响

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再多的资源相对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来说,就明显地突出它的有限性,所以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候就必须就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而竞争机制是市场调节资源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竞争机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随之产生。

(一)资源有限性对竞争的影响

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都是具有趋利性的,因此,任何经营主体在市场活动中都是以实现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法以获得交易机会和生存空间以增强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时,这种竞争必然会促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降低产品价格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福利,因而更大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资源的有限性必然会限制某个行业的发展,在有限的资源中,不排除会出现各市场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而组建价格同盟、限制竞争,实现对整个行业的垄断,以减少竞争对他们利益的损害。甚至有的市场主体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这个既破坏了市场竞争的秩序,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市场的自发性对竞争的影响

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产业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市场主体不得不通过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来获得竞争优势。

市场对资源的调节具有自发性,表现为市场主体对有利可图的行业一哄而上,对无利可图或者利润少的行业不感冒。一定时期内,这会导致由于某种产品的大量生产,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出现货多不值钱的情况,只能把不值钱的商品积压在仓库里。这就使得原本就有限的资源被浪费掉,加剧了资源的稀缺。

市场主体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都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压力,因此,他们就有可能通过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以寻求某种力量获得和保持在某种长久和稳定的竞争关系的强势地位,而这样的做法则会损害其他市场主体的竞争机会。权力寻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同时,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就决定了市场主体以利益优先的特性。

在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与竞争的相互作用下,就会产生信息经济学中所谓的逆

向选择,即所谓的价格决定质量,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变低了,相应地,经营者

提供的产品的质量自然就会有所降低,它损害的就是诚信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例如,猪肉市场:

一般的消费者不具备准确判断猪肉质量的能力,和肉贩子相比双方对质量

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肉贩子就有提供劣质猪肉的动力,最常见的就是给肉注水,以获得高利润。当我们知道在猪肉市场存在注水肉的时候,我们又无法鉴别具体的是那块肉被注了水,我们就只能假定市场上的肉都是注水

肉,所以我们只愿意付注水肉的价格去买肉。假如有个肉贩子是个敦厚之人,他

告诉我们他的肉没有注水,价格要高于市场的平均价格,我们肯定不会相信他,还会说只有傻逼才不会不给猪肉注水。这个敦厚的肉贩子因为自己没有注水的猪

肉无法卖出合理的价格,只好退出市场,当然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也学其他的肉贩子一样给肉注水。接下来整个市场就只有注水猪肉了,到了这个阶段,一些

肉贩子为了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开始钻研更新的注水技术,于是乎猪肉的平均质量进一步下降。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这样的市场不堪设想。当然,商家

也可以通过签发质量保证书的方式抵消质量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建

立品牌或者连锁经营来确立自己的诚信经营。只要是买卖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

称,卖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有欺诈买者的激励。

由此可见,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竞争的相互作用下,如果没有对竞争进行法

律规制,就会产生如上述所提到的破坏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

竞争行为。

二、目前我国对竞争的法律规制现状概述

目前,关于对竞争的法律规制主要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它们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了各种处罚

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建起我国竞争法的基本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中,对以下行为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法律规

制:欺诈性市场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

宣传行为、不正当地价格竞争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限制正常市场竞争的行为、串通投标、招标行为、附条件交易及搭售行为、滥用

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另外,我国产品质量法、商标法、广告法、价格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

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对外贸易法、刑法也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进行了法律规制。

从以上立法来看,我国对各种竞争都进行了法律规制,但是,还不是很完善。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具有明显的缺陷,其缺乏一条一般性的条款,是该法难以

对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性行为进行规范,及时维持正当竞争的秩序。此外,该

法中的一些概念的规定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反垄断法》中,认定某一行

为是否构成非法垄断行为或图谋垄断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相关市场、市场集中度、经营者的市场份额,某一行为对经营者、消费者、市场进入、技术

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影响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指标加以

权衡,今后还需具体规定。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规定也不够具体„„

三、对竞争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主体的趋利性以及民法规则的自主性决定了它

们不足以造就完整的市场体系,不足以消除市场体系内各种市场竞争的无序状

态,以实现其运转效率。这就需要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竞争法来进行规制,最终来

实现市场竞争体系的健全和高效率。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但是,竞争本身有着向

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发展的自然趋向。由竞争引起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反过来又

必然妨碍、限制甚至消灭竞争,最终使市场机制遭到破坏。要使反垄断和反不正

当竞争切实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在民法之外制定和实施新的法律,这就是竞争法。

就目前我国的社会现状来说,假冒伪劣产品遍布全国而且涉及几乎所有名牌

产品;商业贿赂屡禁不止,商业诽谤、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层出不穷;公用企业滥

用独占地位限定交易的行为一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许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相互之间达成价格联盟、划分市场、限制

产量等各种形式的垄断协议等,直接危害市场竞争。这些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

行为,不仅直接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消除、窒息和限制

了竞争,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妨碍了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许多行业全面开放,许多

跨国企业已经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情况下,如何防范这

些企业在我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才去协议行为非法垄断,或者采取经营者

集中形成图谋垄断,或者怂恿甚至买通一些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

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对其提供有损公平竞争的特别保护,已成为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的突出问题。因此,完善竞争法也是我国扩大国际经济合作

和对外开放的迫切要求。

四、关于我国对竞争的法律规制的意见不正当竞争行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当全方位的进行法律规制,以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一)加强立法

1、要提高《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

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

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法律。要真正实现立法宗旨,就要赋予其相应的地位。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般性法律,其地位与其立法宗旨是极

不相称的。因此必须把反不正当竞争提高到足够的高度,将其上升为基本法律。

2、应增强《反不正当竞争法》可操作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采取的是列

举式立法例,明文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市场交易中新的不正当竞争

行为层出不穷,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展。因

此,应重新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在采用列举法列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各

种表现形式的同时,用概括法明确规定关于“其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兜底条款,扩大其适用的范围,增强该法对市场竞争秩序的调控力度。

3、要进一步细化《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针对现有规定笼统化、原则

化的特征,通过拓宽概念范围,使用更加科学化的表述,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方法,便于执法部门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执法尺度,以便及时、准确、有力地制止不正当

竞争行为,增强法律的确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偏差,避免因原则性与灵活性相冲

突而产生的法律漏洞。

4、健全竞争法律体系。每一部法律都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

分,必然与相关联的其他法律间有密切的联系。《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许多

法律,特别是与以市场经济活动为其全部或一部分调整对象的法律之间,如《民法通则》、《商标法》、《专利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部法律立法有先后,目的有差异,相互之间难免产生矛盾,造成法律规制的中空地带。在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时,要注意法与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协调配套,形成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龙头,《金融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内容全面、结构严谨缜密的法律体系,综合发挥法律的调节作用,实现法律的整体效应。

(二)加大执法力度

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执法机关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针对某些屡禁不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处罚时应当动用重典。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条款的规定从严、从快处罚,以遏制其不断蔓延的趋势,必要时还可以修订有关法律规定,加大处罚幅度。

2、改突击式、抽查式监督检查为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检查,减少违法者漏网的可能性,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机会成本。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幅度不能无限度加大的情况下,这一措施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3、市场管理机关可以尝试将有关市场管理、运行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作为市场准入的资格认证的一个要件,即对要从事经营活动或市场管理执法的主体,进行必要的法律培训,并将此作为取得资格的一个必要条件,进而对那些构成法定情节,违反市场管理运行法律的经营者及其住要负责人取消或限制其再次进入市场的资格,这从实践上可以起到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的作用。

4、加大对直接责任人的查处力度。只有通过对直接责任人的查处,把经济的、行政的甚至刑事的法律责任落实到直接责任人的身上,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5、强化查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手段,保障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机关有效实施行政职权。目前,作为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机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时,往往显出执法职权和执法手段力度不够,缺乏扣留、查封、强行划拨等强制手段,以致有人把《反不正当竞争法》比喻为“给枪不给子弹”的法律。执法手段太弱严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果。所以,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应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更多执法手段以强化执法效果。

6、参照国外做法设立专门的法律地位中立的执法机构,强化查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力度。如参照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德国联邦卡特尔局、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经验,设立专门的竞争法执行机构,并规定其专门职权及工作程序,以保证竞争法能够得到严格、统一的实施。这也是防范行政权力不正当介入竞争领域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法律监督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进行法律规制还要加强法律监督。

要完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列宁曾经指出:“一般是用什么来保证法律的实行呢?第一对法律的实行加以监督。第二对不执行法律的加以惩办。”因此,为解决经常性、普遍性监督检查所导致的执法成本偏高的问题,有必要建立起全社会的监督制约体系,发动包括同业经营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力量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制约,甚至实行有奖举报,以形成违法行为无处藏身、“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国家通过完善监督立法,强化作为首要监督主体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或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来负责监督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以公民个人、新闻、社会团体等监督作补充形成一个以专门机构为中心、有民众参与的、覆盖市场经济全部领域的有效法律监督体系,减少在不正当竞争上的投机行为。

参考文献:

1、《竞争法》邵建东·方小敏·王炳·唐晋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2、“猪肉市场”例子选自论文《运用<柠檬市场理论>对当前市场现象以及经济领域之外》博可可著 来自网络论文

3、《经济法学》李昌麟著 法律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二版

4、《经济法律教程》孙晓洁·杜波·梁平著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年3月第一版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篇6

市场营销环境是决定企业营销活动的关键因素,企业必须动态地监测营销环境的发展变化并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适应性调整。我国的营销环境,正在演绎着很多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领域。如何把握和适应这些变化,发现并利用其蕴藏的市场机会、规避潜在的环境威胁,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企业并不是生存在一个真空内,作为社会经济组织或社会细胞,它总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而这些外界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一方面,它既给企业造成了新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它又给企业带来某种威胁。因此,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适应变化,抓住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市场营销目标。

1、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

什么是市场营销环境?按照美国著名市场学家菲力普科特勒的解释是:影响企业的市场和营销活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具体地说就是:“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使其能否卓有成效地发展和维持与其目标顾客交易及关系的外在参与者和影响力。”(注1)因此,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营销活动有潜在关系的所有外部力量和相关因素的集合,它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不同的因素对营销活动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也不尽相同,同样的环境因素对不同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和形成的制约也会大小不一。一般来说,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要素,即指与企业紧密相联,直接影响其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包括企业的供应商、营销中间商、顾客、竞争者以及社会公众和影响营销管理决策的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二是宏观环境要素,即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巨大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微观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而宏观环境主要以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前者可称为直接营销环境,后者可称为间接营销环境。

2、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而且不断变化的综合体。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客观性

企业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其他外界环境条件下生存、发展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企业只要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就不可能不面对着这样或那样的环境条件,也不可能不受到各种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微观的、宏观的。因此,企业决策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及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应付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的挑战。

(2)、差异性

市场营销环境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企业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且同样一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也不相同。例如,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自然地理等各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显然是很不相同的。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差异性,因而企业必须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才能应付和适应这种情况。

(3)、相关性

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影响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这是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不是由某一单一的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受到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的结果。例如,企业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更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再如,价格不但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科技进步及财政政策的影响。因此,要充分注意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4)、动态性

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和条件,这并不意味着营销环境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恰恰相反,营销环境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以中国所处的间接营销环境来说,今天的环境与十多年前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国家产业政策,过去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现在已明显向农业、轻工业倾斜,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再如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已从追求物质的数量化为主流正在向追求物质的质量及个性化转变,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正趋于成熟。这无疑对企业的营销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当然,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是有快慢大小之分的,有的变化快一些,有的则变化慢一些;有的变化大一些,有的则变化小一些。例如科技、经济等因素的变化相对快而大,因而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相对短且跳跃性大;而人口、社会文化、自然因素等相对变化较慢较小,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相对长而稳定。因此,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营销策略,否则,将会使其丧失市场机会。

(5)、不可控性

法律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篇7

1.“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内涵。

汉朝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发展时期。汉朝的法律制定者反思了秦朝的重刑的法律思想对社会伦理体系的破坏, 继承了西周的以礼为法、刑礼并用的传统, 把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引向了儒家化的道路。“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框架内提出来的, 阴阳五行说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是阴阳的变化产生的, 就其地位而言, 阳为主, 阴为辅。西汉大儒董仲舒把阴阳和德刑一一对应:德主生, 为阳;刑主杀, 为阴。根据阳为主, 阴为辅的原则, “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就产生了。这种法律思想认为, 刑罚只是德教礼治的一个补充, 在刑罚的执行制度、刑罚原则以及刑事政策的制定中, 贯彻先德教后刑罚、德刑并用、以礼行法的原则。刑罚是维系社会纲常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体系的工具, 强调刑罚对于犯罪之愚民的教化功能, 取得“民晓于礼”进而“耻犯其上”的效果。“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确立, 纠正了法家思想在立法中的极端功利和残暴的弊端, 赋予了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以道德为主、以道德准则界定法律原则的特点。

2. 汉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汉朝法律制度的制定肇始于汉高祖刘邦的“约法三章”, 即是“杀人, 偿命;伤人及盗抵罪”。“约法三章”虽说是汉朝第一部官方的法典。但是, 作为赢取民心的权宜之计, “约法三章”在内容上的过于简单, 不仅能对各种各样的刑事、民事犯罪进行量刑, 维持社会的稳定, 还滋生一群危害社会安宁的游侠、豪强阶层。为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 在西汉政权正式建立之后, 萧何等大臣在《法经》的基础上, 承袭了秦律的大部分内容, 新增《兴》、《厩》、《户》三篇, 制定以汉朝第一部以刑为主的法律———《九章律》。在礼仪制度方面, 叔孙通“益律之所不及”作《傍章律》十八篇, 对朝廷、宗庙、君臣、贵贱等等级制度进行了法律规定。在慧文、吕后、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 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务在养民”的无为政策, 对于法律没有大规模的增删和修订。武帝时期, 出于加强专制统治的目的, 廷尉张汤和赵禹制定了《越宫律》二十七篇和《朝律》六篇。这些法律共同构成了四百年大汉王朝法律的主体和基础。武帝之后, 西汉的统治者对汉律的补充一直没有停止过。据班固《汉书·刑法志》的记载, 成帝时“律令百余万条, 大辟之刑千余条”。光武中兴之后, 废除了王莽的新法, 重新恢复了西汉的旧律。章帝组织对于繁密的汉法的删减的立法活动, 但是由于廷尉陈宠的免职而夭折。献帝时, 董卓之乱焚毁了几乎所有的法律宪章。应劭对汉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制成《汉仪》及《律本章句》三百余篇。汉朝的法律制度经历了重刑、德刑并用以及德主刑辅的三个阶段。与严刑峻法的秦律相比, 在“德主刑”的立法思想的指导下, 汉律具备德礼教化和刑罚镇压融为一体的特色。

二、“德主刑辅”法律思想对汉朝刑罚执行制度制定的影响

“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对汉朝法律制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一, “德主刑辅”立法思想改变了法律在统治者心中的地位。法律不再是统治者实现专制意志的工具, 成了改善社会风气, 维护道德体系的载体。其二, “德主刑辅”立法思想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使汉朝法律建设走上了人道化的道路。秦律的轻罪重罚以及严刑峻法原则, 催生了大辟和肉刑的大量使用, 这种剥夺人的生命的权利、残害人的躯体的法律制度是野蛮的。在“德主刑辅”立法思想的指引下, 文帝废除肉刑是我国古代法律文明化、人道化的里程碑。最后, “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更是催生了责任自负的刑罚原则。文帝废除连坐制度的立法改革虽没有得到后来的统治者的贯彻实施, 但是这种尝试在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建设中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朝法律在刑罚执行制度方面, 有着明显受到“德主刑辅”立法思想影响的烙印。汉朝的刑罚执行制度具备启发人性中善良的方面, 教导民众忠孝为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其一, 对于过失犯罪、官僚贵族、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犯罪, 汉律允许犯罪者缴纳一定的财产来代替刑罚。在刑罚执行中, 考虑到犯罪者的身份、年龄以及身体的状况, 避免过重的刑罚对犯罪者生命安全的威胁在一些案例中使用赎刑体现了德教中“仁政爱民”的思想。在《贼律》中规定:“父母笞子及奴婢, 子及奴婢以殴笞辜死, 令赎死。”类似科条的法律规定, 维护了“忠孝”的伦理道德体制。赎刑的制定, 给以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威慑犯罪的同时, 体现了“德主刑辅”立法思想的法律的教化功能。其二, 输作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给予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者赎罪的机会。输作, 顾名思义, 就是到政府的工矿、作坊、军事场所服劳役。相比于笞刑、肉刑, 输作这种刑罚执行方式, 不会损害犯罪者的身体。体现了法律制定者“爱民如子”的德治思想。其三, 亲属代刑的刑罚执行制度, 体现了德治中“亲亲”原则。代刑就是允许犯罪者的亲属代替犯罪者接受刑罚。文帝时, 缇萦愿没入官奴, 代父之刑。安帝时, “听父母兄弟相代死”。亲属代刑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体现了“德主刑辅”立法思想中法律对于人性中的孝爱的启发教化功能。最后, 募刑的刑罚执行制度, 允许犯罪者在几个不同的刑罚中进行选择, 体现立法者广施仁政的思想。汉朝的法律中明文规定, 犯罪者可以在死刑和宫刑之间选择, 也可以在宫刑和斩右趾之间选择。在武帝、和帝时期, 曾下诏募天下死囚立功边疆。赎刑。输作、亲属代刑以及募刑这几种刑罚执行制度, 是“德主刑辅”立法思想在汉朝法律刑罚执行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在刑罚的执行中, 体现了“以仁孝治天下”的德教思想, 维护了德治中的“三纲五常”, 实现了法律的教化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三、“德主刑辅”法律思想对汉朝刑罚原则与刑事政策制定的影响

1.“德主刑辅”法律思想对汉朝刑罚原则的影响。

“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 促使汉朝的法律摒弃了秦律中“事断于法”、“刑无等级”的刑罚原则。在“仁政”和“德治”的治国思想的影响下, 确立了矜老怜幼的恤刑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心论罪以及官员的上请原则。在刑事犯罪中对于老弱妇孺的恤刑, 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中的“老吾老, 幼吾幼”的思想。惠帝时, 下诏“民年七十以上不满十岁, 有罪当刑者皆完之”, 平帝时下诏“妇女非身犯法, 及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 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 它皆无得系”。这些体现矜老怜幼原则的刑罚原则的法律条文, 在整个汉朝营造了一个尊老爱幼的社会风俗。使“仁孝”的道德诉求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亲亲得相首匿的刑罚原则是对“德主刑辅”立法思想包含的“亲亲、尊尊”的道德的宣扬。孔子说过:“子为父隐, 父为子隐, 直在其中。”这样的伦理主张体现在汉朝的立法上, 就要求立法者宽恕出于自然之情包庇犯罪的亲属的行为。汉朝刑罚中原心论罪原则是对《礼记》中“凡听五刑之诉, 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的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合乎伦理纲常的行为, 就算违法也不予追究;对于违反伦理纲常的行为, 就算合法也可以定罪, 是汉朝刑罚中原心论罪原则的内涵。不难发现, “德主刑辅”立法思想对这一司法原则的决定意义。官员的上请原则是对法家的“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 一断以法”的重刑主义的修正。是官民有别、尊卑有别的伦理道德思想在立法中的体现。高祖时, 有诏“令郎中有罪耐以上, 请之”, 宣帝、光武等统治时期都有类似的诏书。对于三百石以上的官员, 廷尉没有权力进行审判, 要等待皇帝的命令。这种刑罚原则体现了汉朝法律制度中用德不用刑的思想。把“刑不上大夫”的礼仪引入法律, 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法律的僵直和不足。

2.“德主刑辅”法律思想对汉朝刑事政策的影响。

在刑事政策上, 汉代的立法者吸收了“德治”和“礼治”的主张。摒弃严刑峻法的立法思想, 将法律制度和个人的道德感情、道德行为有机融合到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在刑事政策上, “德主刑辅”对于汉朝的法律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春秋》决狱和秋冬行刑。《春秋》是儒家的经典, 引用其中的经义作为判案的依据, 使“德主刑辅”对汉朝法律制度的制定有重大的影响。《春秋》决狱的制度化, 促进了儒家的伦理体系的构建。但是这种断案的方法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判断标准的司法原则, 造成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春秋》决狱造成了办案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对于案件进行判罚, 不能确保案件审判的公正性。秋冬行刑, 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春夏为阳, 主生长, 秋冬为阴主刑杀的理论, 是“德主刑辅”立法思想对于汉朝刑事政策有一个不利的影响。这套迷信的理论, 规定了执行刑罚的时间只能在立秋和冬至这段时间之内, 给了犯罪者逃脱责罚的庇护所。“德主刑辅”作为立法思想, 一方面把我国的古代法律制度引向了德主刑辅, 大德小刑的道路。儒家的“德治”、“礼治”的理念成为了立法的主导思想。另一方面, 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迷信色彩, 也阻碍了汉朝的法律制度向“以事实为依据”审判原则的发展。

摘要:“德主刑辅”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儒家的纲常伦理体系为基础提出来的法律思想。作为汉朝的立法思想“, 德主刑辅”思想对于汉朝的刑罚执行制度、刑罚原则以及刑事政策制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德主刑辅”,汉朝法律体系,儒家思想

参考文献

[1]蒲坚.中国法制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9.

[2]孙剑伟.汉代赎罪问题考述[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2 (1) .

[3]闵茜.浅谈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J].经营管理者, 2003 (2) .

[4]刘笃才.论汉代法律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 2000 (1) .

[5]刘广安.中国法律思想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耿相新、康华主编.班固汉书[M]郑州:中华古籍出版社, 1996.

[7]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M].长沙:岳麓书社, 1997.

WTO法律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篇8

【关键词】WTO;经济结构

中國是WTO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加入WTO八年来,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达到了年均增长22%的速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体。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为便利的国际市场准入条件和更为广阔的自然资源市场,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巨大的人力资源供应,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加入WTO后的十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国加入WTO顺应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也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对中国而言,加入WTO主要在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对外贸易环境更为开放,贸易总量快速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延续加入 WTO 之前的趋势,并在量变基础上逐步完成其质变过程。第二,外资政策与投资环境更加友好,这使得 FDI 迅速增加,并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三,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一、中国外贸环境更开放,外贸增长迅速,贸易结构由量变转向质变

一国的进口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方面。中国在加入WTO后根据“自由贸易原则”的要求不断提高开放程度,主要体现在关税的逐年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

关税的降低

根据中国加入 WTO 正式协议的内容,中国的算术平均关税率承诺从 2000 年的 16.4%下降到2008 年的 10.17%。加入 WTO后近 6 年的关税数据表明,中国不仅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而且每一年对关税的实际减免幅度都大于在协议中承诺削减的幅度。

2.在削减非关税壁垒方面中国也进展迅速

(1)中国调整了进口许可制度,入世前为保护国内产业而对多种产品实施的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已经全部取消。

(2)取消指定经营、扩大贸易经营权。中国入世时仅有 35000 个国内企业有外贸经营权;对有外贸经营权企业的资格标准有具体的要求,如入世时最低注册资金为 500 万元等。根据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国在 3 年内逐步取消了这些限制,减少了对中国公司最低注册资金的要求,废除了对最低注册资本的审核检验体系。又例如对国外企业而言,中国入世之初只允许在华投资企业进出口用于生产及出口的产品;中国入世 1 年后,外资持有少量股份的合资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贸易权;入世2 年后,外资持有大多数股份的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入世 3 年后,除了国家专控产品企业所从事的进出口贸易的产品之外,所有在华投资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①。

(3)中国对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了改革。2003 年 1 月起正式生效的新 《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购买的首选方式为公开招标。与入世之前相比,政府采购时不能再以各种方式偏向本国供应商。比如政府优先采购国产软件的做法就曾引起中国贸易伙伴的不满,中美就此进行了知识产权的磋商,对政府的软件采购形式进行了规定。可见 WTO 的 “公平竞争”与 “国民待遇”原则不仅对中国经济体制,也对政府行动规则产生了影响。关税水平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促进了中国外贸环境的改善,中国的货物贸易量迅速增长在 1996-2001 年,6 年间进出口商品总额从 2898.8 亿美元上升到 5096.5 亿美元,扩大了 75.8%,年均增长率为 9.86%;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入世后的 2001-2006 年,6 年间进出口商品总额从 5096.5 亿美元上升至 17607 亿美元,总量扩大了 146%,年均增长率为 22.95%。中国加入 WTO之后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贸易总量增长速度加快,增长幅度变大,还表现在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上。

再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正在实现由加入WTO 前的量变到加入 WTO 后的质变转型,2001 年以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稳步上升,在 2004 年就超过了 50%,之后继续攀升;也是在 2001 年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跌破 50%,并在之后稳步下降。同时,中国的进口产品结构统计显示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在 2001 年后的 3 年中下降到一个稳定水平,之后继续下降,在 2006 年首次跌破 20%;然而中国的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比重在加入 WTO前经历波动,在加入 WTO后开始稳步增加,在 2006 年初首次突破 20%。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在加入 WTO 之后,产品的进出口结构正经历一个质变的过程,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是造成这个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品自主创新程度的提高是贸易结构升级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危机话题议论文下一篇:酒店服务基本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