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The Choice的诗歌欣赏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选择The Choice的诗歌欣赏(精选10篇)

选择The Choice的诗歌欣赏 篇1

The Road Not Taken 未选择的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黄叶林中出条岔路,无奈一人难于兼顾,顺着一条婉蜒小路,久久伫立极目远眺,只见小径拐进灌木。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接着选择了另一条,同样清楚似乎更好,引人踩踏铺满茂草,踏在其间难分彼此,尽管真有两条道。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Oh, I marked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清晨里躺着两条路,一样叶被无人踏脏,愿将第一条来日补,但知条条相连远途,怀疑日后怎能回返。

选择The Choice的诗歌欣赏 篇2

一、多维分类: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必要前提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老师一直倡导“分类学习”的方法, 语文科目也不例外, 按此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下面列举几项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具有典型特征的分类形式。

1. 按诗歌的流派。古体诗流派主要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众所周知, 这两种诗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所以派别所属的诗人创作的作品在文风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以婉约词人李清照与豪放词人辛弃疾举例来看, 李清照的前期词大多用女子的口吻描写对丈夫的钟情与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词风格调清新, 细腻婉转;后期遭遇靖康之变与丈夫病逝的双重悲剧, 词风转向凄清哀婉, 苍凉悲楚。而辛弃疾的词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面貌, 在词中出现大量的军事意象群, 运用比兴寄托手法, 显示了独特的语言驾驭能力, 形成了内容、情感、形象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壮词。根据不同的流派特点学习相对应的诗歌, 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诗歌感知, 对内容与情感也会有相对应的理解。

2.按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诗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很多传统的意象蕴含的意义是固定的, 所以熟悉这些意象代表的情感, 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的帮助。以下这几种类别的意象具有代表性特征:送别类意象, 如杨柳、长亭、南浦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或依依不舍之情;思乡类意象, 如月亮、鸿雁等表达了对家乡或亲友的思念;战争类意象, 如投笔、长城、羌笛、胡笳等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向往;爱情类意象, 如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等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愁苦类意象, 如梧桐、芭蕉、猿猴等表达悲伤、忧愁的心情或者是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远不止这些, 如果在每次出现具有象征的诗歌意象中及时记录并加以深思, 会减轻日后学习的负担。

3.按诗人的特点。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会倾向于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 这与人生经历和时局变更密不可分。对于经常出现的著名诗人, 应对其大致生平有一个了解, 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诗歌进行学习, 掌握创作风格的演变特点。同一时期的不同诗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有隐居山林愿意当闲云野鹤的诗人, 这样的诗人会呈现出清新自然的诗风;也有虽然遭贬谪却依然心系朝廷的志士, 希望有一天可以被朝廷重新重用, 这样的诗人多抒发愤懑不平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控诉;也有被被朝廷重用却不满时局的政治家, 这样的诗风多用暗喻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政见。采用纵横两个比较的维度对诗人的特点进行探析学习, 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诗人的特点, 加深学习的印象。

二、优化方法: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根基夯实

学生会将诗歌进行主动且正确的分类, 说明老师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师仍然需要深入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 及时寻求新的突破点, 创造新式的高效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型。

1.意境感悟。在诗歌学习上, 教师需先教会学生自行“翻译”诗歌内容, 这个做法相对枯燥且可能会破坏诗歌的意境, 但只有在了解诗歌内容后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与此同时, 老师需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单却壮阔的送别场景:昔日好友在黄鹤楼上与我送别, 即将去往东南形胜的扬州, 那里有着最迷人的春色, 满天的柳絮飘舞, 河边的花开的极艳, 倒映在潺潺流动的河水中, 仿佛一个个出闺阁的女子在梳妆打扮;而此刻朋友的一叶扁舟仿佛驶向了天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的水在绵延地流。在这首诗中, 学生可能无法想象“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 但老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了想象中的世界,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方能达到诗歌学习的目的。

2.核心推敲。近来诗歌题目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是: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如果将诗歌中的某字替换为某字, 可以吗?并说明理由。学生面对这类问题往往比较害怕且得分不高, 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针对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替换法的练习, 将诗中某些特殊的字进行替换, 看是否会影响诗歌的氛围与意境, 并比较这些字的差别,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 明显就是“绿”字用得极为传神, 可以用其他字进行替换看效果如何。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可以体会到诗人的独具匠心, 而且这种词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对这些词性的词语率先进行思考, 可以提高诗歌学习的效率。

3.创意致用。诗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背诵相应的诗歌拿到默写的分数, 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 将诗歌应用到更广泛的地方, 这就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 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诗歌与文章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老师首先应倡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引用相对应的诗歌, 提升作文的思想意蕴;再者老师应在日常生活或者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相对应某首诗的场景, 激发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 回答出相对应场景的诗;最后对学有余力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应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 这样学生对诗歌的平仄、押韵、炼字和情感会有自己的深刻理解。

三、评价引领: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发展指向

教师在优化了诗歌教学的方法, 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型之后, 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把握诗歌教学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学习与评价。

1.评价指向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珍贵的财富, 诗歌则以简练精要的方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来。如学生读了杜牧《清明》一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 教师即可引领学生明晰清明节需要祭祖的习俗;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适时评价, 使学生明白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又名“登高节”, 需要和亲人一起登高, 在家门口插茱萸等风俗。诗歌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节气习俗还是为人处世的儒道等等, 老师借助评价, 对这些内容加以一定的引领, 会将优秀的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每一个学生, 所以在中小学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其蕴含的文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诗歌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命题。

2.评价指向提高文学修养。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前两者都是为最后的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做铺垫, 学习诗歌的目的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提升文学趣味。教师需要将这一全新的理念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旨归。苏轼曾言:“粗缯大布裹天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中有学问气质的人自然光彩夺目, 阅读并背诵经典的诗歌会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和审美观念, 对文字有更强的敏锐度, 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因此在中小学的诗歌教学中, 老师需引领学生对诗歌做出正确的鉴赏评价, 把握诗歌学习的总方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诗歌学习数目的增多, 学生自然而然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类别众多的诗歌中找到自己所欣赏的诗歌风格, 并对其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钟嵘在《诗品》中曾说诗歌是“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虽时代变迁, 现今读诗的感受与故人所感未必相同, 但是诗歌都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有义务也有责任将这份璀璨的文明传递下去, 所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诗歌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诗歌的韵味, 教师也从中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感。

摘要: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教师需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其更好地传承。按照不同的方法将诗歌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掌握诗歌, 进而深入探究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 继承良好的教育传统, 根据其中的不足寻求突破点, 发现其中蕴藏的高效学习方式, 促进诗歌教学模式的深度转型。

论初中音乐欣赏曲目的合理性选择 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曲目;合理性选择

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良好的音乐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开设初中音乐欣赏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音乐欣赏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欣赏曲目,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分析、评价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音乐鉴赏的水平和生活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

一、合理选择经典曲目,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讲授是当前音乐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音乐教师有较强的主动性,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音乐欣赏曲目进行音乐知识和音乐常识的教学,这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比较系统连贯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部结构复杂、意蕴深刻的作品。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标题由来的讲述、变奏曲以及其主题音乐的讲解,引导、启发学生对整部作品进行理解和把握,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交响乐、管弦乐等与欣赏有关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对交响乐队的乐器、编制及位置编排和曲式结构有一个大致、系统的了解。

二、科学选择形象曲目,深化学生音乐理解

通过实物、图片或利用电化教具等手段对音乐欣赏曲目中所描述的画面进行展示,这种直观的视觉刺激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其观察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采用尝试创作法,要求学生把感受和理解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教师选择《动物狂欢节》作为教材,先让学生欣赏“狮王”“袋鼠”等乐段,并让学生根据对节拍、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旋律特征的分析,推测乐段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某些音乐要素对其他动物形象进行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进行演奏。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对这些音乐要素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深刻。这种创作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的运用和创作能力,满足了学生音乐创作的愿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适当选择戏曲曲目,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戏剧文化,它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古到今,戏曲不断发展,也不断创新,至今仍活跃在中国城乡及世界许多国家的舞台上。戏曲欣赏也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对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现代京剧《红灯记》进行教学,这首作品虽然还是采用了传统京剧的板腔、曲牌,保留了传统京剧的风格特点,但是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民间曲调,融入了话剧、舞蹈、西方音乐等某些语汇因素,有力地突破了京剧音乐固有的程式化套路,采用个性化的音乐创作,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并且在音乐、舞蹈、表演、舞美设计等艺术表现形式上,都作出了巨大的探索与改革。学习这一曲目,能让学生深切体会众多前辈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和巨大贡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加大选择流行曲目,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其特殊性,只有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他们才能更好地吸收流行音乐中的养分。因此,音乐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追求审美愉悦的同时学习音乐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符合课堂主题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开展教学活动,这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比如:教师可以选择林俊杰的《江南》,这是一首充满江南雅致韵味又具流行魅力的歌曲,它在西洋R&B的节奏中特别加入了中国的古典元素,如洞萧和古筝,曲调缠绵动听,引入课堂将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还能使學生将传统音乐与流行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艺术,会发现其魅力所在。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初中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课程对它进行系统了解,在感受和欣赏音乐特质的同时,能逐渐形成具有个性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形成完善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英.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体验、创造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49-50.

放弃是明智的选择诗歌 篇4

选择是观望了很久,思索的很久

最后下的决心,

经历了严峻的挑战,现实要做出抉择

时间跑的如此快,悄然没有踪影

不要犹豫太久

人会等不起

等得时间长了,人憔悴

等得时间长的.,心会老

等得时间长了,

不是得不到,就是自己都没有耐力去等

和你说过,有一种执着

和你说,印度有一种鸟名字叫查塔卡

它们只饮雨水,它们在雨里唱歌、跳舞

很久不下雨,它们就集体死亡

如此执着,追求的完美

你听了很感动

明智的选择,美丽的放弃

最美的是路走不通,要拐弯

一意孤行,行不通

单一的思念,是单相思

放弃是又一次美好的选择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与失

有一颗善待自己的心

生命的长河里失落如影随形

活出自己的风采

不会辜负这流年的最美

活着就像在泥地上行走

太过云淡风轻

豁然回首就会遗憾脚印没有留下

心里装着的很多的心事沉重

不小心就会掉下,难以自拔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就有明智的放弃,美丽的选择

只有放弃,就会有新的选择

没有选择比选择更容易爱情诗歌 篇5

伤到无法去释怀坦然

负罪的感觉一直在缠绕

为什么当年

我选择了物质

如果和你在一起

是不是会更幸福

当面包,鸡蛋都有的时候

而你

却依然一个人

我不敢听到关于你的任何消息

我在彼岸这个城市默默承受

当年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我希望可以麻木

希望可以对你补偿

希望你过的`好一点

我过着实际的生活

老婆,孩子,工作

我不想也不敢去回想属于我们的过往

我没有理由说爱你

我也不敢说我对得起自己

现实的社会让我变成现实的一个人

残忍的选择

如果当年

没有选择

选择安全诗歌 篇6

一个鲜活的生命

伴着未图写完的色彩

猛然消逝

一切

是那样突然

让人来不及

来不及挽留

来不及劝诫

来不及看最后一眼

那些围绕在周围的人们

徒剩了

悲伤

一瞬间

能毁掉多少人生!

车轮无情

从他的身上碾压

如此决绝

他从此

在世上再不能留恋

想起年迈的母亲

早已昏死过去

“我的`儿子啊!”

怎奈他

却已无法听见

仔细想想

谁不曾面见滚滚的车流

在走与停之间来回游荡

选择

其实就是生与死的问题

没有人不想

颐养天年

享受人生的乐趣

人啊

总是忽略了

潜在身边的危危险险

我们

总在需要时精神麻痹

不由自主的

放弃活着的权利

不,不能!

一个声音总在提醒

只要

选择The Choice的诗歌欣赏 篇7

审视当下的文学作品教学, 梳理下来, 大致有两点相通。一是课堂教学设计, 始终把作品当作是作者意图的一种呈现, 抒写的是作者对所叙内容的个体理解, 抒发的是作者个体的一种主观情思。为此, 开课伊始, 习惯于作者生平介绍、作品分析, 满足于知人论世, 挖掘作品中作者所蕴含的微言大义, 疏于作品得以流传的经典阐释。二是得意于作品的深度阐释, 少于对作品的辩证理解与把握, 忘了作品本身既有传统的视角, 又有现代的理解。

文学作品样式不一, 那文学作品教学如何展开?选择并呈现其教学内容, 固然没有一定的模式, 但既然作为文学作品, 定有其相通之处。在此, 将以杨慎的《杨柳》为例, 分三个方面——制约内容选择与呈现的要素、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其在课堂教学上的组织与呈现进行阐述。

一、选择并呈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制约要素

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并非一件随意的事, 当受以下几个要素的制约。

第一, 学生要素。教学的一切本源, 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我们没有抽象的“教学”, 更没有抽象的“学生”。学习文学作品, 学生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文学素养, 教学时采取何样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取决于学生的接受水平、现有的文学素养和学生发展的整体趋向。用王荣生先生的话来说, 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讲, 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 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 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 使他读好。为此, 基于学生的现状, 文学作品教学, 主要帮助学生解决“读不懂”与“不喜欢”, 也即“解读与鉴赏”。

第二, 文学作品特点要素。尽管体式不一, 但作为同一范畴的文学作品, 有其共同之处。笔者认为, 文学作品共同特点是“形象思维”, 用形象来说话, 而形象是由语言文字来承载的。因此, 文学作品教学, 当通过语言的媒介来把握作品所描绘的形象, 认识形象所反映的普世价值, 以及感悟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因文悟道”, 不仅是途径方法问题, 更应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

第三, 作品个性要素。这里, 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作品样式要素。钱理群教授在解读《走向虫子》时说:“要读懂并讲清这篇文章, 关键在要弄清其文体: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 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 更不是抒情的散文。因此, 文本解读就应该从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来展开。”[2]散文如此, 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何尝不是如此。可见, 不同的文学作品, 因其样式的不同,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 也当有所不同。二是同一样式的不同作品。由于作者才情不一, 经历不同, 兴趣各异, 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 所借以表达的方式, 必然殊异, 解读或者鉴赏其作品, 也当选取不同的内容作为教学对象。

第四, 课程要素。课程要素当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视之。宏观层面, 即课程总体目标, 也可言说为语文教育本质———改变人的精神生活,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柏拉图“洞穴中的囚徒”隐喻说的就是教育的真正含义。中观层面, 即文学作品教学目标———“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微观层面, 即具体文学样式, 如诗歌教学的目标———“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些目标要求, 是教师选择并呈现教学内容的一个观照。

二、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选择

明确了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的制约要素后, 下面以杨慎的《杨柳》为例, 对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予以阐释。

杨柳明·杨慎

白雪新年尽, 东风昨夜惊。

芳菲随处满, 杨柳最多情。

染作春衣色, 吹为玉笛声。

如何千里别, 只赠一枝行。

古典诗歌, 咏柳之诗代有名作, 有诗评家认为, 咏柳诗中推为绝唱者, 当属明代杨慎的《杨柳》。因其内涵、意蕴的丰富性, 可从多个角度供后人赏析。那么, 我们在教学《杨柳》时, 应选取哪些内容?

综合上述制约要素看, 本文体式乃古典诗歌, 就诗歌而言, 诗人往往借助意象的组合来构成诗歌意境, 从而一吐自己“心中块垒”。学习本诗, 从中汲取滋养学生成长的人文素养, 就当了解本诗表达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情感, 理解诗歌借助意象表情达意的技法。同时, 从后出转精视角, 也当把握诗人宣泄的私情和后世之人的多样解读。因此, 我们在教学《杨柳》时, 大体应选择如下内容。

(一) 共感:《杨柳》演绎的普适价值及其表现手法

蒂姆·洛特认为:“经典必须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 不局限于这个时代。”也就是说, 作品得以流传, 在于它铺叙或描绘了人之常情, 传承着民族文化心理, 具有永久的魅力, 而赢得时人、后人的经久共鸣, 《杨柳》也是。

首先, “柳”之原型抒发着世人的普适情感——离愁别情。人在江湖, 离情难免:漂泊颠沛游子的伤怀归心, 戍守边关将士的兴感思家, 宦海沉浮迁客的嗟怨自伤, 独处闺室思妇的念亲怨归, ……真是“玉笛横吹, 离情万种”。由此, “离愁别绪”也就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大母题。《杨柳》, 借助“柳”这一离愁的原型意象, 生衍出以杨慎为代表的古代游子无限离愁:在新年将至, 春回大地, 随处芳菲的时节, 杨柳随风婀娜, 怎不勾起远离故土的思乡情怀。无边的柳色, 如雪的飞絮, 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离情别绪, 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相思与忧怨。

其次,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表达方式———景与情谐。选用杨柳这一意象作为离别原型的载体, 就能把人类抽象的依恋愁绪具体化, 化无形为有形;且能把情趣隐于意象, 增加艺术作品的韵味, 从而达到“立象尽意”的妙境。以自然景物来表现诗歌的情感, 情融于景, 景与情谐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传统。宋朝范稀文在《对床夜话》中评杜诗时指出, 佳诗须“化景物为情思”, “固知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杨柳》承继了这种传统。以全诗看, 诗中没有一词显示或暗示所传递的情绪, 但读来无处不让人感觉到从中流露的伤感情绪。

(二) 心声:杨慎《杨柳》的意蕴及其写作笔法

黑格尔曾提出“这一个”, 认为“一方面世界情况在这个个体里‘特殊化了自己’, 同时个体的世界, 又是经过个体改造了的外在现实”[3]。因此, 从诗歌创作个体角度而言, 《杨柳》一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打上杨慎个体的烙印。

首先, 《杨柳》诗中杨慎独特的感悟与蕴藉。倘若《杨柳》仅仅渲染那浓浓的离情, 则未免单薄。文本如同“冰山”, 要引导学生透过浮在“水面”上的七分之一的“语言文字”而体悟到隐在“水面”下七分之六的“深厚意蕴”——诗人个体独特的“这一个”。倘若联系诗人身世, 再细品《杨柳》, 则当读懂诗人的深层寄予——对朝廷的希冀之情, 甚或更多。

其次, 《杨柳》一诗聚焦式的写作思路。《杨柳》开篇从远处说来, 从大处说起, 继而慢慢聚焦于杨柳, 而柳枝, 而离情。诗作从时间写起, 白雪将融, 新年已近, 一阵阵劲吹的东风, 将时节吹到二月的春天, 将大地吹绿。“尽”, 写出时间流逝之速, “惊”写出满眼春色来得突兀, “满”写出二月春天春意之盛;在这片莺歌燕舞之中, 最多情的还数杨柳。诗人以群芳衬杨柳, 杨柳多情, 多在“染作春衣色, 吹为玉笛声”, 柳之绿, 岂不是春天之色;笛之声, 岂不是诗人之觉, 似乎眼观柳色, 耳闻笛音, 心盛乡思, 魂归故里, 从而有力烘托出去国怀乡的悲愤情绪。

(三) 别解:今人对《杨柳》的适度阐释与感悟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先驱汉斯·罗伯特·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位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 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4]也即是说, 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诠释、解读或理解, 都将是仁者见仁的, 任何一部经典, 都堪称是绽放在时空深处散发幽香的永恒奇葩, 是穿透时空隧道照亮永恒岁月的美丽星光。

近年来, 风靡海峡两岸的文化学者蒋勋说得更直率:“我认为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 因为它们一直活在现代人的生活里。”[5]对于提供与确立了一种典范与高度的经典来说, 后出转精近乎是一种不可能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 我们不能由此止步, 安详地躺在前人的理解上, 对经典不作现代的、适度的阐释。更何况“语文, 是做加法的艺术。文字是死的, 学生渴望的却是老师自己的带有鲜明个性的理解, 唯其如此, 课文呈现予他们的才会是令人同喜同悲、同歌同泣的有生命气息的世界”[6]。为此, 文学作品教学内容, 应该包含现代人 (师生) 对《杨柳》所作的适度解读或者多元解读。

三、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

(一) 呈现方式:整体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套路

从实际教学过程看, 不少课例都呈现为从“个别”到“一般”, 即许多教师喜欢从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入手, 外显而言, 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于知人论世, 但在其潜意识中, 则是把文学作品当作“这一个”来体认, 也即把这个作品看成是作家个体的作品, 而非文学经典, 没有放到文学作品价值的高度来认识。为此, 在教学进程中, 忙于阐释这个作品所演绎的作家的思想与情感,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须知:并不是因作家而流传其作品, 而是因作品名扬其作者, “这个作品”得以流传, 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值得后人品味、范读的文学意蕴, 而非因为某个大家。因此, 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呈现, 得有一个体认:从“一般”到“个别”。即师生先是一起把握作品所阐述的普世价值、普适情感, 而后才是这个作品的作者个体的理解、情感。联系到《杨柳》, 应当如此呈现:先是离情与情景和谐, 再是杨慎的感悟与聚焦式的写作思路, 再是后人的“后出转精”———多元解读。

(二) 呈现流程:读文品文—读人品文—读己品文

文学作品阅读, 大体分为三个层次:认读—解读—赏读。在笔者看来, 对应上述三个阅读层次, 相应提出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组织呈现的三个步骤。

认读——读文品文。吟咏感知即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品味, 理解作品的意义。在《杨柳》中, 全诗没有一句直接写到离愁别绪, 但是这种离别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 诗人笔下写的是眼中之景, 而心中的思绪需要我们透过字里行间去体会, 去吟咏, 去想象把握诗句之外的韵致。阅读诗歌, 需要反复吟咏。一定程度而言, 诗歌的妙处主要不是靠语言解读分析出来的, 而是靠反复诵读体味出来的。《杨柳》一诗, 我们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声音来呈现, 可以是配乐朗诵, 可以是教师范读, 可以是学生“偃仰啸歌”等等, 在反复的吟咏中“咀嚼”作品所渲染的离情别绪。

解读——读人品文。为了解读作品, 就当了解写诗著书的人, 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 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时代, 也即知人论世, 如此方可阅读出作品中作者的心声。

诗歌意境由实境、虚境构成, 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 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 又称“诗意的空间”。《杨柳》中的意象, 如白雪、东风、芳菲、杨柳等是“实境”, 而由这些意象所渲染的凄清氛围——笛声幽怨、折枝送别则是“虚境”, 而解读诗歌只有进入“虚境”才能“悟意”。此时辅以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写作背景介绍, 知人论世, 就不难揣摩出诗人的“内心波澜”——对朝廷的希冀之情。

赏读——读己品文。对于读者来说, 在受“形象”感动的同时, 给形象作“补充”以至“改造”, 这种精神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毫无限制的, 但它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其实, 这里指的是读者对文本的合理解读。而且也正因读者对“文本”的深化解读, 成就了文本的丰富性。

《孟子》载:“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逆”, 即“迎合、揣摩”, “志”, 乃诗人写诗的目的意图。以意逆志, 就是在不背离作者作品之“志”的前提下, 尊重读者的主体之“意”, 是读者之“意”与解读对象之“志”, 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构建新意义。教学《杨柳》时, 就当推动学生对《杨柳》的深入解读, 后出转精, 赏读出不违背作品本意又明显带有读者个性痕迹的意味来。可以通过“角色体验”来实现:一是体验文本语境下角色的内心情感, 二是“置身诗境”, 学生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人物所置身的外部世界。

王士慎在《香祖笔记》中称“明诗至杨升庵, 已另辟一境”, 此言与我心有戚戚焉, 由此敷衍成以《杨柳》为例谈“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一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关注“教”的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 2011 (6) .

[2]夏清.被委以重任的散文语言[J].新语文学习 (中学教学版) , 2011 (1) .

[3] (德)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4] (德)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5]韩文嘉.以现代美学眼光解读经典艺术[N].深圳特区报, 2011-11-27.

选择The Choice的诗歌欣赏 篇8

过去,“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成了高考作文一条死规。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文体限制开始放开,有考生开始写诗歌,但从答卷的情况看,得分都不高。今年高考,有一篇题为《选择》(原文附后)的诗歌作文却得到阅卷指导委员会的一致好评,得了满分(60分)。对此,《华西都市报》等社会媒体都对这篇满分高考诗作作了报道,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经过我们确认,写这篇诗作的考生是四川师大附中的毛敏同学。为了探询这位诗歌才女的风采,了解她在高考场上何以短短时间成就长篇诗作并且得到满分,笔者对毛敏、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有关老师和考生的语文老师做了专访。

初见毛敏,穿着素雅的她给人秀气、内向、踏实的感觉。她说她并不内向,交谈之中确实快言快语,很有主见,亦有分寸。“毛敏,你高考作文诗歌得了满分,我们都为你高兴。你谈一谈平时的学习方法。”她显得很恬静,微笑着说:“我也没有想到得满分。从小学起,就与小说`、童话交上了朋友。看课外书有做笔记的习惯,注重词语的搜集。喜欢写作文,老师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评讲。曾数次参加过作文比赛。看的课外书不少,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基本都读过;还读了一些外国小说,如《茶花女》、《前夜》、《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现代诗歌读的较多。较新潮的和文艺性强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萌芽》等都喜欢阅读。到了高中,坚持练写随笔。”

“你那首诗歌在考场上是怎样形成的?”她莞尔一笑,谦和地说:“其实平时很少写诗。在考场上先打算写议论文,想一下论据不足,难与别人竞争,才突然决定冒险尝试诗歌。而对于诗歌的素材,由于平时看的书报杂志多,积累的多,到写作时,眉头一皱便可计上心来。至于诗歌的格调和意境,由于我读的诗多,信手拈来借鉴借鉴也不是问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积累就是平时我的语文老师对我的培养。我们李老师上诗歌单元时,总能让我受益匪浅。也就是在这之中我才得以从理论上和写作实践上系统地掌握诗歌的规律。李老师给我们上诗歌课,她要求我们不仅学会欣赏各种诗歌,而且要同步练写。现代诗歌较长的要分节,逐节转换意象,层层递进,每节的格调和节奏大致相同。立意的问题,老师多次强调,立意要有超越性、深刻性、思维条理性和创新性。正是老师的教诲,让我在写《选择》时明确了方向。《选择》一诗的意境,动笔前我就有考虑,动笔以后就没有半点犹豫。对于有些同学担心的字数问题,虽然高考试题明确要求不少于800字,但我知道老师讲过诗歌是按行数算,包括题目和节与节之间的空行,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没有担心。我写作文不习惯打草稿,但腹稿是要的。我大概理了一下头绪,就决定先写“小我”(国内),后写“大我”(国际)。写国内运笔时想一段写一段,因为诗歌有跳跃性,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用过多考虑。先打算写四节后就写结尾,但考虑行数不够离800字的界线还差一点,因此又增加一段。“反对战争,酷爱和平”一段,素材来自电影--去年‘9.11’事件后,电视上的悲惨景象在我脑海里打上很深的烙印。写成这首诗最多花了半小时。写好后,检查一遍,没有差错,而且卷面很整洁。写完后,未奢想得高分,更未奢想得满分。”

可见,毛敏写这篇诗作,有其偶然性,她平常没写多少诗,只是在考场上突然想到写诗,但考场上发挥得好。然而,偶然中又有很大程度的必然性。第一,老师教过写诗,而且练过写诗,平时读了不少诗歌。第二,语言的积累和驾驭语言的功底较好。第三,作文速度是平时练就的。

为了证实媒体对这首诗歌的评价,笔者采访了阅高考作文卷的指导委员向伟老师,他说:“近几年高考作文不限文体,因此,每年都有极少数考生写诗歌,但水平不高,没给过高分,更没给过满分。对考生写诗的.作文,阅卷指导小组有明确规定:诗歌按行数计算(含题目和小节之间的空行)。绝句和律诗更不受字数限制。凡是诗歌作文,全部集中起来,先给指导委员们传阅评审,后集体讨论,最后定分。当时,把考生的诗歌作文集中起来,全体指导委员先分别审阅,后集体研讨,分析比较。大家一致认为,《选择》这首诗歌最优,行数也够了,决定给满分。诗作《选择》的优点是:第一,有诗意和诗味,情感浓烈炽热。第二,联想丰富,内容充实。第三,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第四,语言流畅,节奏鲜明。第五,意境高尚,蕴意深刻。于是参加讨论诗作《选择》的高考阅卷的指导委员包括大学教授、教科所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还有作文阅卷监控组的老师均一致认为,可以给满分。”

为了探访毛敏同学诗歌满分的必然因素,笔者在办公室采访了毛敏的语文老师李立。“李老师,你教的学生成了‘诗歌状元’,值得祝贺。”她露出微笑,爽朗地说:“她自己学得活,用得活。我只是一个引路人,‘路’是她自己走出来的。毛敏学习踏实,完成作业认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积极。她喜爱看课外书,积累了不少知识。作文是她的强项。”“李老师,作为特级教师的你,语文教学一定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请你讲讲语文教学的经验、特点,尤其是作文教学有什么特色。”她只字不谈什么经验,只言教法。她谦逊地说:“我们语文教材有4本书。”说着便拿出4本书摆放在办公桌上。接着说:“我们紧扣这4本书进行教学。上古代诗歌就让学生同步练写古诗,教现代诗歌就让学生同步练写现代诗。总之,教什么就让学生练写什么。教戏剧,要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当节目主持人。每告一段落,要求学生评比,如评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最佳编剧和最佳道具等奖项。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进入书海去寻宝贝。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还安排学生有目的地看电视。平时在课堂上,坚持要学生练写语段,尤其到了高二,注重语言的强化训练,主要练写语段。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有文采。语段中必用排比、引用、比喻等修辞法,写诗歌力求用反复修辞法。练写语段要限时间。”

李立老师的介绍,笔者悟出她的教学有这几个特点:第一,突出了素质教育,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师生在融洽、愉悦中进行教学。第二,对4本教材的教法不是死灌,说教课本,真正做到了精讲多练。第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设计师和导演。这种教学法,学生学得有兴趣,运用灵活,掌握牢靠。

从老师的教学特色和从毛敏平时的学习情况看,高考诗作《选择》得满分并非偶然。

毛敏高考作文的诗作得了满分,在此道出了原委。从中得到的启迪是否可概括为:平时的功底较好,考场决策果断,平静而胸有成竹和得心应手的运作。(本刊特约记者程永明)

附原诗(作者:毛敏)

选择

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伯伯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株灵芝,

我会放弃长命百岁,

我选择化为一滴滴药汤灌入人口中。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位康复病人的笑脸,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块矿石,

我会放弃平静安逸,

我选择熔入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只白鸽,

我会放弃自由嬉戏,

我选择永不停息地把橄榄枝衔到

战争的国度。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儿童

正在快乐地玩耍,

那,就是我的答案。

人生,是一篇做不完的选择题,

向前?向后?往左?往右?

如果你已迷失方向,瞧瞧你心灵中

的真、善、美吧,

那,就是你的答案。(来源:《高校招生》)

你选择忘记什么诗歌 篇9

奈何桥上,孟婆悠悠端起汤碗

来者形形色色,

有木然,有平静,有狰狞,有恐惧

半推半就,微微颤颤

终究没人能逃脱,

终究要喝的一点不少一点不多

孟婆悠悠端汤碗,孟婆悠悠收汤碗

前生再怎么深恋

走在这奈何桥上也是步履稳稳,丝毫不乱

心静如镜,心沉如石

桥这边寂寂无声

因为心死,失去了往生的记忆

来生, 再续前缘

孟婆偶尔听到飘至耳边的来声,浅浅一笑

低头看那一锅汤 一锅普通的汤

只是因为加了一种叫遗忘的.调料,就抵掉了曾经的山盟

记忆小舟被从此搁浅

沧海一粟

大风大浪已是过眼眼云

偶尔觉得

许多今生从未做过

却似曾相识的事

选择The Choice的诗歌欣赏 篇10

客观综合题命题五角度指导

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中对“古代诗文阅读”考点提出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题型:一道四选一选择题,一道主观简答题。

考查侧重点: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古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鉴赏。

古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是考纲规定的五大考查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观点态度),只不过是命题人对诗歌进行鉴赏分析,让考生来判断鉴赏的正误优劣,同时加入了对诗歌内容理解正误的判断。

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考查点细小,覆盖面广泛。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手法、语言、情感的把握。选项在措辞上细致严谨,错误设置相对隐秘,须从整体到细节,仔细阅读,先内容后手法,逐字逐句琢磨。

[答题技巧]

“4步骤”破解综合选择题

第一步,整体感知明选项

在整体阅读诗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并借助选项进一步全面理解诗歌,然后再解题。另外,还要注意结合标题、作者、注释,诗中常见意象、关键词句等。

第二步,启动情思巧排除

初步感知诗歌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项中对一些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排除;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低,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

第三步,逐项核对再排除

选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词句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解释等,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排除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选项。

第四步,辨析真伪定答案

在提供的选项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会出现自相矛盾,有时会曲解原意。如选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综合选择题解答规范

考法一.词句理解设误

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我们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

[核心提示] 诗歌的综合选择设题角度多样,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手法、语言、情感的把握。选项在措辞上细致严谨,错误设置相对隐秘,需要仔细阅读,仔细比对,带入验证。

【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内容)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诗人形象)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艺术手法)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艺术手法)

【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内容)

B.诗人驰骋疆场X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思想感情)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诗人形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内容)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汨罗遇风

柳宗元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注】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今湖南零陵)十年,十年后,朝廷诏其回京听用。此诗大概作于此时。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来”一词点明自己的处境,“不作楚臣悲”,意指自己不会再像屈原那样为报国无门而悲伤自怜。

B.“重入修门自有期”表明诗人已受到皇上的赏识,准备励精图治,再干一番事业。

C.“为报春风汨罗道”将“春风”作点缀,与诗人那乐观的心境相互映衬。

D.本诗没有刻意渲染,平实的语句,普通的叙述,却于平实质朴中寄托深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D.“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应对策略】读懂诗歌的意识

1、把句子作为平常的文言语句进行翻译。

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抒情性、形象性(修辞)、凝练性

(省略、倒装)

3、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活句子所说景物或事件,由此确定句意到底是什么。

4、推断选项中对词语的解释或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

考法二.形象情境设误

命题人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或对人物形象、思想品格任意拔高,我们有时因陶醉于生动优美的表述而忽略对这些错误点的排查。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手法)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形象)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手法、情感)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 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应对策略】

1、联系时代及作者的人生际遇,知人论世。

2、抓住直接抒发感情的词句、意象、典故。通过分析意象、意境,借助诗歌写作的背景、原因和内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3、对给出的选项,可先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找出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再体会其情感分析的正误。

考法三.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设误

命题人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把动态说成静态,把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

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14-15题。

秋风辞

刘彻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1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C.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韵不一样,前者清新流丽,后者苍莽雄放。

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14-15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D.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应用体验]

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午 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 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已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旧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

【应对策略】①看到选项是对表达技巧的分析后,回忆诗歌中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等。

②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

③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思想内容作认真分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比。

重点区分易混淆的艺术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正衬与反衬;比喻和拟人,借代与借喻

考法四:意象(人象+物象+景象)方面

命题人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夸大或者误解人物形象、将诗歌中意象营造渲染的意境氛围故意表述错误,或者将物象寄予的诗人的情感态度故意表述错误等。

感 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凝香斋①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②,疑在香炉③最上头。

【注】 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黄卷:书籍。③香炉:香炉峰。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纯净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沙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六月二十四日夜梦

陆游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注】 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B.“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

C.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

D.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应对策略

】把握诗中形象需要四关注

①关注选项考查物象还是意象。

②关注诗人际遇和所处时代。

③关注诗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④关注诗中意象营造的情感氛围作用。

考法五:语言风格方面

命题人设置选项时,常常将诗歌语言风格弄错,情感表达委婉含蓄、热烈奔放、清新自然、苍凉悲壮、萧瑟凄凉区分不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外舅郭大夫[注]

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 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概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一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

B.“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既是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作者的内心独白。

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消息但又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D.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

【应对策略】①确定诗歌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有:清新自然、朴素平实、生动形象、苍凉悲壮、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直抒胸臆等。

上一篇:北京小学科技节闭幕式主持词下一篇:拥抱幸福作文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