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推荐11篇)

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五步十环节

第一步:文

环节一:预习时,让学生把生字、生词在文中圈画出来,并把生字表中的拼音标在文中,以强化学生对生字读音的第一印象。

环节二:练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或几个读音。识字首先从读准字音开始,指导学生养成读准每一个字音的好习惯?,为整体阅读做好铺垫。对于生字,学生往往先入为主,有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生字,如果一开始得不到及时订正,一旦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应扎扎实实地把好识字的第一关――读音关。如,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形声字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

左形右声:“请”“跑”“棋”“呀”“理”

右形左声:“放”“期”“故”“郊”“领”

上形下声:“芽”“草”“爸”“究”“苞”

下形上声:“惹”“婆”“照”“盲”“忘”

环节三:指名读文,汇报生字词的圈画情况。

第二步:词

环节四:音节词(带拼音的词语)。

课件出示生词,生字注音。

1.指名定音。

词语少的可以一人读,词语多的可以指名两到三人读,选择优秀学生来读,尽量不要读出错误,以保证给全班同学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

2.自己练读。

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课堂给学生。

3.同桌互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借助同学力量,互帮互助,人人参与学习。

4.集体查读。

随机抽查,达到人人过关。

环节五:去拼音学词。

1.指名定音。(保证第一音的正确)

2.自己练读。(人人参与,自主学习)

3.同桌互查。(互帮互助,人人参与学习,面向全体,人人过关)

4.问题汇报。同桌汇报检查时不会的现象。全班教会。

5.集体查读。(方式多样:一个一个轮读,男女生轮读,随机指名读,尤其针对同桌汇报中有问题的同学,不断检查,加深记忆。达到人人过关。)

第三步:去熟字学生字

环节六:认读本课生字。

1.指名定音。(保证读音准确)

2.自己练读。(人人参与,自主学习)

3.同桌互查――小老师帮教。

同桌两人就课文后的生字条内的生字进行打乱顺序指读,用笔圈出读错的生字,并进行同桌交流:如何记住这个字?

环节七: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有问题的生字)。

针对学生中出现问题的生字进行教学。交流的主体是学生,请同学交流好的、有效的识字方法。

在此之前的教学中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教师从“教”到“教会”再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再到“会学”。“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分解法”、“组合法”、“形近字”、“编儿歌”、“猜谜语”、“找朋友”、“象形”、“会意”、“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等多种方法应该在学生中运用得轻车熟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低年级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多种识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的识字活动进行得兴趣盎然,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品质和精神。

环节八:游戏巩固。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假如一直保持着枯燥的生字讲解、识记,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后,创造情景,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找朋友”、“打牌”、“开火车”、“摘果子”、“走迷宫”、“抓特务”、你指我猜等游戏,来检查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识。有了这些游戏作为载体,学生不仅乐于学习,更能主动地轻松快乐地巩固学习的生字,心情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步:词

环节九:生字组新词。

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学过的、熟悉的字进行生词重组,让生字在新的环境中再现,学生进行认读,巩固生字。

1.自己试读。(自主学习)

2.集体查读。(随机开火车,男女轮读等多种形式)

3.解决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指导练习)

4.同桌互查。(面向全体,人人过关)

第五步:文

环节十:将今天的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你还认识吗?

小组轮读课文。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是检查、复习、巩固生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自然流畅,并更有利于课文的理解。

以上五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步中一环紧扣一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读音如轻声音节、多音字及其它易读错的音节,容易人认错的相似形近字都能得到及时强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个识字过程的设计,处处遵循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少教多学”的教学原则,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中的每个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参与到识字的学习中。目的就是:面向全体,踏踏实实做好识字教学。

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 篇2

第一步: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至关重要。在学习中,积极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才能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提高自身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呈现的情境图,让学生去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由问题引发思考,进而积极主动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顺理成章探索并接受新知识。思考,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花边有多长》时,学生就是通过不断思考,自主探索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首先抓住问题中的“至少”,思考:1.怎样做到所用的花边最少?得出:围绕黑板一周,即黑板的周长,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2.你打算怎样围花边?你想到几种方法?在问题串的引领下,在不断的思考启发中,学生很容易探索和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算法多样。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性得到发挥,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就这样,在不断思考中,挖掘知识,开拓思维,解决问题。思考,打开了学生智慧的闸门。自主,让他们更快乐。

第二步:说

言为心之声。将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口头语言表达,说给同伴听,说给小组成员听,商量对策,在交流中资源共享,梳理归纳知识点,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可以说自己会的,也可以说自己经常出错的或者不会的。

例如: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手中的量角器、三角板、直尺等学习工具,通过测量,去发现这个特殊三角形的特征。学生争相恐后说自己的发现,有的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相等。”有的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有的说:“通过计算,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以后才会学到的知识点都被学生说出。这些知识点,更是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就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探索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经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出的知识,深深的印刻在头脑中。还记得,在学习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总会有同学出现错误,我让出错的同学自己说错误的原因,他们很快找出问题所在,有错改之,无错可免。再测验,效果出奇的好。说的作用,功不可没。在学习上做到眼勤、手勤、脑勤、口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

第三步:议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在共同商讨中、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角的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将这个难点抛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猜测、验证。在小组中,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角的大小有可能与边的长短有关”,有的说“可能与边的粗细有关”……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智慧。你看他们,有的将活动角的边撕掉一截来验证,有的拿出不同的活动角比较边的粗细……“你说的不对,边的长短不影响角的大小”“你猜的是错的,你看这么做,结论就被推翻了”……在一次次的猜测中,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学生不厌其烦,永不言败,沉浸在探索的快乐中。“有可能和角的张口有关,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马上动起来,再次操作、验证、总结。就这样,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帮助,知识点在学生的讨论声浮出水面。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就是自主获得知识的幸福。在议的过程中,讨论声此起彼伏。教室里,时而安静,时而澎湃。学生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啧啧称赞。每一次的合作,都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四步:疑

学贵在疑,疑则进也。在质疑中思考,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小棒摆三角形,操作的不亦乐乎,很快判断出哪组能摆成,哪组摆不成。我顺势激发学生的疑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话音刚落,有好多个小手高高的举起来。“为什么有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有的不能?”“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将问题归纳一个,学生围绕着“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展开了积极地探索,很快“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呼之欲出。带着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充满了快乐,学生解决了疑难,品味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很享受这种质疑、释疑的过程。

第五步:结

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学习中不断让学生总结、反思、改正,建立数学模型,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学以致用的效果。

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升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59-01

教材内容的学习它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给孩子知识,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解读教材、挖掘教材的趣点,紧扣教学目标,展开学习与交流。我们既要紧扣文本,又要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身边教学资源,创设情景进行交流和运用,是课堂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孩子的学习活动更加真实有效。下面就“升华”环节的教学策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思考以及收获。

案例一、中午两点,我快步走在上班的路上,忽然,看到一大群学生围在一起,教师的直觉告诉我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大步向前,挤入人群,哦,原来有两位外国友人从学校大门口经过,对于我们这样的偏远小县城来说,倒是稀有的事。孩子们很是激动和兴奋,围着两位外国友人又蹦又跳,不停的打招呼,hi! Hello! How are you? Whats you name? 等等,几句基本的交际用语用完后,还很想交流,可是好像已经无法表达了。其中一位就是我班上的女生(五年级),性格开朗,成绩优异,已经主动拽上外国友人的手,又问了一句那位女士,how old are you? 女士微笑着,没有作答。小朋友仍然很是激动,想要和他们合影,嘴里嚷着:take pictures, take pictures,外国有人心领神会地迅速与孩子们站在一起,纷纷拿出手机合影留念。看到此刻情景的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作为小学英语老师的我们,课堂上教给了孩子们很多英语单词,句子,很多生活用语和交际语,怎么这么好的练习机会,孩子们都无法表达,看来我们的教学还仅仅存在于课堂,存在于书本知识中,英语是语言学科,我们好没有真正做到生活化,没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也就是说,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情况不容乐观,没有走入我们的生活。课本知识和实践运用还没有很好地联系上,导致了孩子们的无从表达和尴尬场面。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中,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脱离了生活和情景,语言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升华拓展尤为重要。五步自主学习法之升华环节的设计,将语言的运用引向生活,让孩子们就当英语学习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那么,英语教学的拓展升华究竟应该怎样设计呢?

一、归纳总结性升华

一节课,在基础知识学习环节结束后,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要留有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静下心来总结归纳,整理课堂所学内容,加深记忆,让知识的学习得到梳理,让本课的重点句型得到强化。同时,我们又要思考怎样将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中,这其实是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在反思中又学会了调整,查漏、补缺,并能结合现实的情况,深化自我的发展,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

二、知识整合性升华

一堂课的教学重点或许只有一个或两个重点句型的操练与学习,但是语言学习他不是孤立的,它的运用一定是综合性的,不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单独出现或单独使用某一个句型就够了,它是知识的综合整理与运用,我们要将前后知识自然整合,综合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运用。

案例:在教学《whats this?》一课时,孩子们在学会了用this is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教室、老师时,可设计当当小导游的活动进行拓展升华,以自己的家乡为例,可以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英语学习的主人,介绍自己身边的风景,自己也能当当英语小导游。但是本课的重点句型this is……也不能只是单独的运用,还需把前面的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此处来,如孩子姓名、年龄、性别的自我介绍,以及物品的颜色介绍等,三年级的孩子就在这一课将前面几个模块的所学内容全部综合整理在这个环节中,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情景体验式升华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情景教学,让孩子在情景中理解、感受、体会、运用语言,而离开了真实的情景,语言的运用与学习就很枯燥乏味,也会失去语言的本质涵义。“创设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是《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学习英语的有力环境,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大胆交际。

案例:在教学《what did you buy?》时,最后升华环节可上孩子真实模拟超市购物现场,所有同学一小组为单位,进行食物、水果的现场买卖,全部用英语交流,充分练习“what did you buy?”和“how many ?”“how much?”的运用,孩子学会了英语购物,体验了交流的乐趣,加深巩固了知识是掌握与运用。

四、思想教育式升华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节德育,要随时树立德育第一的思想,让孩子的德育教育与英语学习有机结合,抓住有利的思想教育契机,帮孩子树立满满的正能量。

案例:在《there are only nineteen crayons.》的学习中,重点句型是“there are only three cap. but there are four children.”表达人多物少的情景,教师在反复巩固操练结束后,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副贫困山区孩子的照片进行描述,既练习句型,有让孩子了解在书包、课本、教室、衣物都不够的情况下,那里的孩子仍然在努力学习,我们应该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同龄的孩子克服困难、共度难关。

历史学习五步曲 篇4

我认为读书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划分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有些同学看书就想看小说,不分主次,这样是不对的。主干知识以外,还有一些枝叶性的、辅助性的语言,这些是可以忽略的,既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又加深记忆,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根据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第二步:理解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怎样理解呢?就是用唯物史观去理解,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理解。这样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就全面深刻多了,有一部分同学做到了这一点,他可以把历史事件说的很全面,联系的很广泛,象是得历史之道了,但考试得分却不高,这就要求他完成读书的第三步,掌握最标准的历史语言。

第三步:记忆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他是掌握最标准的历史语言的有效途径。

遗忘知识,是一种普遍现象。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背几遍了还是记不得。一般的方法是滚动式记忆。总之为了高考,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为了高考,仅仅记忆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二、听课。

1.要习惯于思考。听课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融入教学之中。当老师在课堂上设问时,应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寻找课本知识佐证自己的看法。

2.习惯于拿起笔。左手翻书,右手拿笔,是非常好的听课习惯,不仅能够及时在课本上勾划出主干知识,而且能够将老师补充的知识、分析的过程及时的记录下来,留作课后复习、思考的凭借。同时还不至于走神,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课和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教学。

3.习惯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适当的分组讨论是提高成绩的主要手段。

4.习惯于思考老师的点评。我们同学总是更多关注题目的答案,而不是通过老师点评来反思、领悟形成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就是我们追求的历史素养。

三、课堂笔记。

1.记录老师的归纳和补充内容。学生在上课时,如果能够把老师教授的内容加以整理,对于学习无疑是捷径,特别是不能够及时领悟,就必须记录下来,课后整理领悟。

2.记录自己的感悟。有的同学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在看书或做题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或者偶有心得,及时记录下来对于提升成绩、激发兴趣很重要。

3.在书本上做记录,必须与课本知识位置相对应。有的同学在记笔记时,在不同的地方记笔记内容,导致复习时找不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就在知识点相对应的地方寻找空白处,浓缩笔记内容记清。

四、做题。

1.绝不能看了答案再做题。有的同学形成这样一个习惯:做练习册时,总是一边看答案,一边做试题,而且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他们总认为也会做了,明白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好的,因为这样做,无疑答案绑架了你的思维,做题也就失去了意义。

2.形成错题集。对于学生形成错题集,应该说不是什么难事,既然做错,说明你经过仔细审题后有某些方面的欠缺,而这种欠缺一旦出现就很难改变。

3.形成典型题例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些典型的题例剪切下来,并把老师分析的过程能够详细记录下来,以供平时复习时候使用。

4.寻找做题的一般规则。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虽然高考试题无论内容还是题型如何千变万化,还是有一些答题规则的。如非选择试题的答法:①带着设问看材料,一是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二是节约单位时间,提高效率。②审定设问看表达,如“根据材料回答”,一般内容都来源于材料和材料涉及到的隐性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一般先对材料进行审阅,找出符合设问的内容,然后根据课本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完善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得到什么认识”,就要求学生认识内容的范畴必须在上述材料能够得出的认识,切忌跑出材料之外去无限制的认识。“如何看待”、“怎样评价”、“有何影响”等设问,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从中得出利和弊、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等。

五、限时训练和试卷处理。

高考文科综合要求学生在150分钟之内完成所有试题,许多考生无法完成,或者勉强完成、草草收场,这就要求学生提高答题的效率,因此,限时练习在高三复习阶段是有必要的。限时训练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途径,考试成绩是历史素养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答题规范、答题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

限时训练后的试卷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1.分门别类。我们可以把单元卷就粘贴在课本相应的章节,这样在复习课本知识时,就可以顺带把练习中重要的对于课本知识凝练而成的试卷内容复习、研读一遍。

2.充实试卷,把老师评析试卷过程中主要部分记录下来。对做题的一般方法和个别试题的特殊方法进行分析,对题型进行归类和分析,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适当、适量、适度的拓展和延伸,对内容进行剖析和解答。

3.大考之前看试卷错题。查漏补缺,提醒自己哪些地方有知识漏洞。

达利欧五步流程方法 篇5

❶有明确的目标。❷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❸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❹规划设计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❺采取行动实现成果。

达利欧特别强调,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就必须做好上面的每一步,而且必须按顺序一步步来。他认为认真做好每一步,你就将获得必需的信息,进行到下一步,并将其做好。

下面谈谈我对这五个步骤的理解。第一,关于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或者目的性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首先考虑的。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的话,那么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当然我们最好制定合理的目标,合理的目标不在于多,所以我们要懂得取舍,所谓舍得舍得是也。我们还要清晰目标与欲望的不同。比如你的目标是体型健美,但你的欲望可能是吃好吃但不健康的食物。

同时,我们不要把成功的装饰误认为是成功本身。当然是人经常看不清这一点,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事实上很多人创业,首先是要搞一身行头来取信于别人。一个所谓的老板,出去都坐着一辆奔驰,但是兜里呢,可能连加满油箱的钱都没有。但是很多人就是通过这种外在的东西,判断对方是否是成功人士。这一点是有点本末倒置。

在订立目标的时候,不能限定为明知自己能实现的东西,要定一个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古语有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第二,找出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要确立一个心态,就是要把令人痛苦的问题视为考验我们的潜在进步机会。一定要把问题摆上台面,表明我们正视的态度。

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承认我们的弱点并不是向弱点投降,而是克服弱点的第一步。正如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遇到了多少的问题?!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都是成长中的痛苦。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

不能把问题的某个方面误认为问题本身。有些问题的形成可能是多因一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轻易的下结论。

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影响关键的大问题,在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重点的突破,带动其他,扩大战果。第三,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说问题都是一些症状,那么重点是要诊断问题,从而找到它的病根。这个时候要区分症状和疾病本身。用我们高中学过的唯物辩证法来看,除了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你还要把握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只有抓住主要方面这个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近年来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感冒,天气转变一换季,先是不断的打喷嚏、流鼻涕,然后闭塞,咳嗽。去看医生每次都是说喉咙发炎啦,吃药、打针、喷喉咙,有时还得验血看看是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然后断则一两个礼拜,长则一个月以上才能完全好(医生经常说感冒引起的咳嗽想要痊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直到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个案例,说鼻敏感的症状跟感冒引起的症状比较像,比较容易引起误诊,根据描述我转变了治疗思路,现在在换季喷嚏频发的时候,赶紧拿一瓶奈舒拿喷一喷就好了!哪里还要受那么多的累。在这个案例里面,症状虽然一样,但病根不一样,如果不能区分清楚,轻则走弯路延缓痊愈时间,重则就很难说了(强烈建议有此种情况的小伙伴自查一下,很可能帮到自己哦)。第四,规划设计出方案。前进之前先回顾回顾我们从哪里来?明白目前我们所处的方位。在整体的框架之中,找到我们这个规划方案的位置。

正如达利欧所讲,要把我们的方案设想为一个电影剧本一样打磨,先草拟一个大概的方案,然后改进,先从总体框架出发,一步步落实到具体任务和预期的时间线,在推进的过程之中,成本,时间,人员等现实问题都会浮现,这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完善方案。这里面暗含了先假设再去验证,然后完善最后正向循环的这么一个内在逻辑。

五步教你学习习近平面设计 篇6

想学习习近平面设计,那如何学习习近平面设计吗?下面就来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的方法吧,希望对想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的朋友有帮助哦。

第一步:你会画草图吗?1998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调查结果,设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10项技能第一位就是:“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 能力,作为设计着应具备快而不拘谨的视觉图形表达能力,绘画艺术是设计的源泉,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绘画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平面设计的设计的基础!”

第二步:从点、线、面的认识开始,学习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基础;我们需要具备客观的视觉经验,建立理性思维基础,掌握视觉的生理学规律,了解设计元素这一概念。

第三步:你还缺少什么?缺少对传统课程的学习,如陶艺、版画、水彩、油画、摄影、书法、国画、黑画等等,太多太多,你还是问问自己吧!不管如何这些课程将在不同层次上加强了你设计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他们最关键的是让你明白什么是艺术,更重要的是你发现你自己的个性,但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 篇7

一、确定教学理念

1.坚定不移地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 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事, 也是老师的事, 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事, 必须坚定不移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要自主学习, 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古人云:“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生有疑, 须教无疑;生无疑, 须教有疑”。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教师一定要贯彻“提出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教学理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在大力培养学生传统的数学能力的同时, 还要兼顾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表达能力, 甚至演讲能力。

二、确立教学流程

1.学案前置, 引导自学

导案、学案分开, 学案提前下发。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 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用红色笔标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2.完成学案, 训练应用

在预习之后, 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 学案中大部分内容, 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 但是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 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 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 一定用红色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3.分组合作, 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更是让全体学生把思路打开, 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 由小组长负责组织, 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

4.展示成果, 点评提升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 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 展示到黑板上, 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 学生不能一一展示, 每个组选一名代表, 同时到黑板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 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 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或修改。

5.过关检测, 反馈补漏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 思维比较活跃, 这时需要精心归纳总结, 反刍消化, 清理过关, 使知识更加完善, 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 可以是口头检查, 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 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 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 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 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三、总结教学效果

1.上课时注意力更集中

每节课学生讨论和展示的时间都在30分钟左右, 教师讲解不超过15分钟, 每个学生都在期待着是哪一组的哪一位同学讲解, 讲解的情况又如何, 能认真地听学生的对与错, 找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所以学生的注意力比传统课堂更集中了。

2.创造能力大幅提高

小组合作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 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敢想、敢做, 同一题学生会有多种解法。随着数学能力的发展, 许多学生出现了想用数学去交流, 去解决实际生活的强烈愿望。

3.协作能力大幅提高

小组讨论时, 组长要先完成任务, 然后要组织组员在规定时间内, 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组长要帮助学困生完成任务, 这需要组员相互协作, 学生的协作能力自然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组长的领导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表达能力大幅提高

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作为主讲人上讲台给大家讲解, 在不断地展示中树立自信, 现在全班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落落大方, 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本组的讨论成果, 并回答其他学生的当堂质疑, 他们的表达能力, 甚至演讲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5.学会客观的评价他人

在一个小组展示后, 其余小组同学要进行评价和新的质疑, 学生要解决其他学生的质疑, 每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他人, 学生要虚心听取其他学生的评价。

四、反思教学方式

1.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方法, 不要搞一刀切, 要避免“将所有的鸡蛋放入合作学习之篮。”

2.合作开始前, 教师一定要仔细判断是否真需要合作学习;如有需要, 教师也要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 在学生无法独立解答的情况下, 教师再指出明确要求, 详细分配任务, 做到人人有责, 人人参与合作、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合作时, 教师要针对各组出现的情况进行个别帮助, 防止优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宰地位, 承担了主要职责, 学困生处于从属地位而被忽略, 从而使合作学习有条不紊地展开。

3.在教学中要警惕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形式主义, 学生独立思考千万不能忽视, 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并注重优差生搭配, 使课堂效果真正提高。

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各种奇思妙想, 有一些甚至是教师从未考虑过或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 这样就会“强迫”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摘要:结合自己教学实践,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重新研究和实践, 确立了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

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 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应用 “五步自主学习”

“五步自主学习”是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通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掌握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探究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启发作用。“五步自主学习”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展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小组交流、教师进行点评、进行课堂训练,具体情况如下文所述。

一、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自主学习时,应遵循新课改中地理课程教学标准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将本堂课学生所应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在预习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在预习时便能有针对性进行阅读,下意识的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而在为学生布置预习前,教师也要对预习问题进行分析,是否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师将预习问题布置给学生,首先是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以及重点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在进行预习时会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板块运动会使日本频繁地震,在课本中对原因做了简单介绍,所以就要由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知识拓展。

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

将学生分为固定的学习小组进行相互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在进行汇报之前小组成员需要划分具体的汇报内容,使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将小组汇报的时间放在课堂开始后20分钟左右,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小组交流汇报环节,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再次转移到学习中,在小组完成交流汇报之后,教师利用最后10分钟时间进行点评总结。由于每个学校的教学情况不同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同,所以在进行课堂时间分配时,还是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中的的《日本》这节课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日本樱花、火山喷发、民族节日等视频、图片,运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赏完毕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循序渐进的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进行教学,接着教师可以将“有关日本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这一话题,作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其次,让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的内容由每个小组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由小组成员充当小讲师讲述日本的地理环境以及富士山的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原因并做详细介绍,再由其他成员补充关于日本的民族特色以及经济发展等,通过合作交流方式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小组学习的重要作用,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发挥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针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者与同学之间思考,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课堂的质量,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唤醒了初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除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要由老师积极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的互动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还可以缓解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知识。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一起,利用生活中的交通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提问学生知道的出行交通工具都有哪些,学生所在的城市的交通网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前预习知识内容,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充分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种问题引领式教学还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学课堂不再是死板的、枯燥的,而是愉快、放松的。

最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分析、解答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难点问题可以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师要提前备课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做好教学计划,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要维持好课堂秩序,将谈论的话题始终控制在所学范围内,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好胜心理来组织小组交流活动,学生的好强心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发言,而小组合作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可以养成初中生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参与地理课堂活动的意识加强,在不断交流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初中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使学生踊跃参与到初中地理课堂中来。

三、老师进行点评总结并进行课堂训练

教师在进行小组交流环节尽量不要过多干预,当学生的发言存在误区时,不要直接打断学生,一方面,保护学生的心理,直接打断容易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在汇报结束后,由其他小组来找出存在的误区,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在维持秩序的同时做到及时捕捉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将问题统一进行分析、点评和总结。教师点评是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点评时用简洁的语言来突出重点内容,并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一定的延伸,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加深对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代表教师就可以放松,教师要对学生容易存在的误区加强训练以及进行知识拓展,在进行课堂训练时要突出地理知识的层次性,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度的进行拓展训练,教师要不断的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抓住学生反映出来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的接受情况做到全面掌控,并在教学中及时做出调整,为继续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五步自主学习”,让初中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对学生学习初中地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还对学生继续学习地理奠定了基础,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提供借鉴方法,不断的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控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初中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波.“五步自主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2]刘川.“五步自主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反思[J].文山学院学报,2011,(06).

[3]陈伟超.浅谈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4]丁宏.构建互动地理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高效课堂”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

即墨二十八中五步十环节学习心得 篇9

通过学习即墨28中的教学五步十环节的学习,我收获颇多,现就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对‚和谐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认识

‚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课堂的整个江山,师友同桌‘和谐互助’;教师只占15分钟的授课时间,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实现了价值的浓缩。‛这种教学策略是一种由学生和诣参与、互帮互助的新的教学策略,以‚还学生以自主,还生命以本色‛理念为基础,以‚精讲高效、精练互助‛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及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为指导思想,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和谐对话的过程。

二、这种模式的作用

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多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得深入、学得透彻,学得扎实。

三、即墨二十八中的这种教学模式与其他模式的不同

这种模式朴实,简单,实用,易学,始终贯彻在五步十环节中,形式简单,采取一助一的教学方式,即一个师傅带一个学友,针对性强,这种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这种教学模式都是五步十环节。无论哪一种课,都有自始自终贯彻有五步,五步固定,十环节活用。都分三种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

第一步,检查预习,交流感知 第二步,研读共品 第三步,互助释疑 第四步,巩固拓展 第五步,总结提高

在这五步十环节中,将师傅与学友始终捆绑在一起,都是先各自思考,自学,再学友向师傅汇报,师友共同讨论,师傅并作点评,补充,纠正,然后师友共同在班上展示,最后由教师补充、讲解、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总之,教学中,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学生与学生间互动、教师与学生间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地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舞台。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生五步学习方法 篇10

五步教学法”是指导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_英语教学论文

一、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在编排体系中贯彻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理论,因此现行初中英语课本在第一册就明确提出了“外语是一种工具课”,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径则是练。操练是“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对一个语言项目的操练过程中教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就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语言技能操练。运用“简笔画”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热烈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唱歌”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的固有频率引起共振,从而促进记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科学地安排了兴趣很浓的英语歌曲,其目的恐怕也就在于此。运用“表演”的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增强运用所学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运用“玩”使学生可以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乏味的学为有趣的学。如“接龙游戏”、“张冠李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五步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复习。复习的内容多是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学过的语言材料。方式多是采用提问,通过复习无疑会使学生要勤动口、动脑、动手等,使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操练,教师会经常地在那些由教师安排或自然形成的操练小组、小队中指导学生进行操练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课上的各种活动。“五步教学法”的第二环节是介绍新材料,而介绍新材料又常常运用“实物联系、图片提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堂上若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就必须在课外进行充分的预习和自习,才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地利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大量的语言技能操练使学生接受语言知识,达成语言技能。操练方式多是波浪式的、连锁式的频率快的活动,而又多是在已形成的队、组中间进行。要求每一组、每队的各个成员全部参与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操练活动中得到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再加之操练活动的多样化、趣味浓,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乐于学外语,并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进而提高学习质量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快乐体育”五步曲 篇11

【关键词】 学习兴趣;音乐情境;渗透游戏;感化心灵;快乐体育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革新也如火如荼。广大一线教师锐意进取,大胆践行小学“快乐体育”新模式,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挖掘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笔者借此机会,浅谈践行小学“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体会,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教学活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假如小学体育教学只偏重传授知识和技能,那往往使学生感到体育活动枯燥乏味。为此,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选择爬杆、投篮比赛、小组接力等富有竞争和挑战的项目,既可以请动作完成标准、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交流的舞台,增强学习信心,也可以通过讲解方法、规则等内容,营造活跃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喜得收获。譬如,我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赛,如:运球PK赛、百米飞人跑、小篮球对抗赛、“小少林”展示活动等,通过比远、比高、比反应、比作风等,评选出“小飞人、”“跳远王”和“大力士”等体育小明星,进一步吸引更多学生的运动目光,迸发出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

当然,课堂中体育教师本身要有激情。教师的语言、示范动作、面部表情、哨声以及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处处都要体现出热情、健康向上的精神。当教师以亲切的教态、饱满的热情、愉快的情绪出现在体育课堂中时,学生会感到情趣盎然,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音乐情境,美化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课程中,我们可以创设愉悦教学的氛围,以利学生在赏心悦目环境下参与参加体育活动。譬如,我在进行队列训练时,一边讲解示范,一边配以雄壮的《进行曲》,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不仅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而且减轻了学生运动的疲劳,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适度渗透游戏,增强互动乐趣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确保和发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譬如:我在投掷教学中,先让学生比赛射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学生都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投掷训练。通过学生在玩中练、练中乐、乐中思、思中学,使学生的天性在“玩”中得以体现,从而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达到疲而不厌、累而想练的美妙境界。再如我在执教100米跑时,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得到第一名的小组奖励他们一面竞赛小红旗,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100米跑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技能,切身体验到参与之乐。

四、感化学生心灵,拉近师生距离

教学效率的高低,与师生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密切相关,当喜欢一个教师时,也往往喜欢这个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反之亦然。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感化学生的心灵入手,千方百计地拉近师生的距离,逐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务必对学生一视同仁,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每个班上都会有少数的顽皮学生,他们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们一起学习和活动。面对这类情况,我们千万不能粗暴的批评,也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排斥他们,只有付出真诚的爱心,了解他们、走近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予以适度的肯定和表扬,从而逐步扭转他们的落后面貌,使他们自觉融入集体之中。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快速跑”动作时,发现个别不愿意参加学习的学生,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呵斥等手段,而是结合小学生热衷于游戏的心理特点,组织同学们进行“十字接力跑”、“丢手绢游戏”等活动,使不愿意参加体育学习的学生也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并且逐步感悟了一个真谛:只有掌握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才能起步快、跑得稳。可见,感化学生的心灵,能填平师生之间的沟壑,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对体育课程也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五、注重画龙点睛,达到寓教于乐

一堂室外体育课接近尾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感到筋疲力尽,为了消除学生的疲劳,有效抑制高度兴奋的状态,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地过渡到相对静止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诸如在课结束时,可以采用闭目入静放松法,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自己驾驶着一条大船,课中的大运动量训练恰似在大风大浪中航行的小船,而运动结束需要放松时,好像小船进入了风平浪静的海港,没有一点浪,没有一丝风,寂静无限;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鸽子在空中翱翔,从而达到快速放松的目的。

上一篇:妇科病人感谢信下一篇:小学德育工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