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案例(共7篇)
原告:中国建筑公司
被告:美国集团公司
1993年3月5日,中国建筑公司通过招投标获得美国集团公司高级商务楼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权。1993年4月12日双方在美国签订一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约定:
1、商务楼工程的设计、施工全部由中国建筑工司承包负责,承包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美国建筑工程质量要求。
2、美国集团公司作为发包人保证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逾期付款承担每日10万美元罚金并工期顺延。
3、发包人承担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的购买,1993年5月28日前交舆承包人,逾期承担每日10万美元的罚金.。
4、建筑施工期为1993年6月1日至1995年5月30日,逾期竣工承担每日罚金10万美元。
5、工程总造价为4100万美元,1993年6月1日前先支付30%预付款,1994年6月30日前再支付30%,验收合格后10日内付清余下40%。
6、争议解决,按诉讼方式在美国法院起诉,适用美国实体法和程序法。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提供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未能按期交于承包人,导致承包人无法按期施工,要求追究发包人逾期交货的责任.。发包人告知:其在英国某公司购买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已收到卖方的装船通知,到港时间为1993年5月26日,价格条件是CIF(洛杉矶)。提单等单据也寄送至
美国集团公司所在地的信用证开出行,现迟迟未收到货物,其也不明原因。发包人最终收到货物的时间在1993年8月14日,拖延工期76天。承包人要求发包人承担逾期提供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的责任并工期予以顺延。发包人不同意,理由是海上运输遭遇大风暴,货物迟到属不可抗力,英国卖方不承担责任,运输方也不承担责任,当然其作为买方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最后,承包人虽经努力施工,工期伦拖延30天,于 1995年6月30日竣工。工期质量得到发包人验收认可,但在结算工程款时发包人要求扣除30天逾期罚金300万美元。承包人提出异议,双方发生争执。
中国建筑公司依据合同约定诉讼至美国法院,美国法院根据其法律规定判决发包人胜诉,中国建筑公司应支付罚金300万美元。
评析:(经验教训)
中国建筑公司在本案败诉的关键,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未界定美国集团公司供货的不可抗力内容。
首先:中国建筑公司明明迟于合同约定收到美国集团公司的供货,不能按期施工,工期却得不到顺延,最终承担逾期30天罚款300万美元的赔偿,教训可谓深刻。
不可抗力,是建筑工程合同条款的内容。联系本案不可抗力的免责,应在合同中明确界定当事人的具体行为。发包人供货遭遇不可抗力,承包人也应为此免除相应责任,有权要求工期顺延。
其次:涉外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中工程逾期的罚金是重要条款,尽量要求延长准备工期,明确工期计算日期为正式开工之日。
另外:若单项工程较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尽量争取单项工程的峻工验收,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逾期罚金也应扣除单项工程已完工部分内容。
某厂房建设工程, 由某合资企业 (以下简称A方) 投资, 总投资约为1800万美元, 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 其中土建总投资为3000多万元人民币。该厂位于丘陵地区, 原有许多农田及藕塘, 高低起伏不平。土方工作量很大, 主厂房主体结构为钢结构, 生产工艺设备和钢结构, 设计单位为某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最终决定某承包公司 (以下简称B方) 中标。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
a.在当年八月份出现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b.A方发出许多工程变更指令;
c.B方施工组织失误、资金投人不够、工程难度超过预先的设想;
d.B方施工质量差, 被业主代表指令停工返工等;造成施工进度的拖延、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现场的混乱。
原计划工程合同工期共27周, 但实际上工程开工后的31周, 还有大量的合同工作量没有完成。此时业主以如下理由终止了和B方的原合同关系:
a.B方施工质量太差, 不符合合同规定, 又无力整改;
b.工期拖延而又无力弥补;
c.使用过多无资历的分包商, 而且施工现场出现多级分包;
将原属于B方工程范围内的一些未开始的分项工程删除, 并另发包给其他承包商, 并催促B方尽快施工, 完成剩余工程。
本工程无论从A方或B方的角度都不算成功的工程, 都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2 争议焦点
固定总价合同中, 详细的施工图钢筋用量与预算报价之差能否给予补偿。
3 简要评析
本工程合同条件选择是在投标报价之后由A方与B方议定。
3.1 A方的责任和权力:
a.A方任命A方的现场经理和代表负责工程管理工作。
b.B方的设备一经进入施工现场即被认为是为本工程专用。没有A方代表的同意, B方不得将它们移出工地。
c.A方负责提供道路、场地, 并将水电管路接到工地。
d.合同价格的调整必须在A方代表签字的书面变更指令作出后才有效。增加和减少工作量必须按照投标报价所确定的费率和价格计算。
如果变更指令会引起合同价格的增加或减少, 或造成工程竣工期的拖延, 则B方在接到变更指令后7天内书面通知A方代表, 由A方代表作出确认, 并且在双方商讨变更的价格和工期拖延量后才能实施变更, 否则A方对变更不予付款。
e.如果发现有由于B方负责的材料、设备、工艺所引起的质量缺陷, A方发出指令心方应尽快按合同修正这些缺陷, 并承担费用。
3.2 B方的责任和权力
a.若发现施工详图中的任何错误和异常应及时通知A方, 但B方不能修改任何由A方提供的图纸和文件;否则将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损失费用。
b.B方负责现场以外的场地、道路的许可证及相关费用。 (其他略)
3.3 合同价格
a.本合同采用固定总价方式, 总造价为17518563元人民币, 它己包括B方在工程施工的所有花费和应由B方承担的不可预见的风险费用。
b.付款方式:
(1) 签订合同时, A方付给B方400万元备料款。
(2) 每月按当月工程进度付款。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B方提交本月的已完成工程量的款额帐单。在接到B方帐单后, A方代表7天内作出审查并支付。
(3) A方保留合同价的5%作为保留金。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A方将其中的一半支付给B方, 待保修期结束且没有工程缺陷后, 再支付另外的一半。
4 案例反思
4.1 B方的教训
在本工程中, B方受到很大损失, 不仅经济上亏本很大, 而且工期拖延, 被A方逐出现场, 对企业形象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工程的教训是深刻的。
a.从根本上说, 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招标图纸比较粗略, 做标期短, 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 所使用的合同条件和规范是承包商所不熟悉的。对B方来说, 几个重大风险集中起来, 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承包商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b.工程结束时B方提出实际工程量的决算价格为1882万元 (不包括许多索赔) 。经过长达近十个月的商谈, A方最终认可的实际工程量决算价格为1416万元人民币。双方结算的差异主要在于:
本工程招标图纸较粗略, 而A方在招标文件中没给出工作量, 由B方计算工程量, 而B方计算的数字都很低。例如, 图纸缺少钢筋配筋图, 承包商报价时预算402t钢筋, 而按后来颁发的详细的施工图核算应为约720t。在工程中, 由于工程变更又增加了290t, 即整个实际用量约1010t。由于为固定总价合同, A方认为详细的施工图用量与B方报价之差318t (即720t一402t) , 合计价格100多万元是B方报价的失误, 或为获得工程而作出的让步, 在任何情况下不予补偿。而B方则认为, 承包商报价时业主仅给了初步设计文件, 没有详细的截面尺寸。同时由于做标期较短, 承包商没有时间细算, 出现的工程量误差应该由发包方承担。最终经中间人调解, 业主接受承包商的要求。分析: (1) 对承包商保留条款, 业主可以在招标文件, 或合同条件中规定不接受任何保留条款, 则承包商保留说明无效。否则业主应在定标前与承包商就投标书中的保留条款进行具体商谈, 做出确认或否认。不然会引起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争执。 (2) 对单价合同, 业主是可以对报价单中数字计算错误进行修正的, 而且在招标文件中应规定业主的修正权, 并要求承包商对修正后的价格的认可。但对固定总价合同, 一般不能修正, 因为总价优先, 业主是确认总价。 (3) 当双方对合同的范围和条款的理解明显存在不一致时, 业主应在中标函发出前进行澄清, 而不能留在中标后商谈。如果先发出中标函, 再谈修改方案或合同条件, 承包商要价就会较高, 业主十分被动。而在中标函发出前进行商谈, 一般承包商为了中标比较容易接受业主的要求。可能本工程比较紧急, 业主急于签订合同, 实施项目, 所以没来得及与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进行认真的澄清和合同谈判。
4.2 A方的教训
在本工程中A方也受到很大损失, 表现在:a.工期拖延, 严重影响了投资计划的实现。b.质量很差。如主厂房地坑防水砂浆粉刷后漏水;许多地方混凝土工程跑模;混凝土板浇捣不密实出现孔洞, 柱子倾斜;由于内墙砌筑不平, 造成粉刷太厚, 表面开裂等。
c.由于承包商未能按质按量完成工程, 业主不得不终止与B方的合同, 而将剩余的工程再发包, 请另外的承包商来完成。这给业主带来很大的麻烦, 对工程施工现场造成很大的混乱。
d.当然A方的合同管理也有许多教训值得记取:
(1)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则业主不仅应给承包商提供完备图纸、合同条件, 而且应给承包商合理的做标期、施工准备期等, 还应帮助承包商理解合同条件, 双方及时沟通。但在本工程中业主及业主代表未能做好这些工作。
(2) 业主及业主代表对承包商的施工力量、管理水平、工程习惯等了解太少, 授标后也没有给承包商以帮助。
摘要:结合案例分析, 谈谈工程合同管理。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合同风险;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122-02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往国际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筑企业也不例外,为了让企业更加繁荣,也走出国门,对外承包了很多的工程。在承包建筑工程过程中,必然要签订合同。国际工程通常都是规模比较庞大,所投入的资金数目也很大,工期较长而且复杂。由于工程地点又是在异国,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没有对这些风险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量化评估,或者估计不足,就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合同管理工作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主要组成部分,和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备受承包商的重视。为了降低合同风险,维护自身的利益,让企业实现最大利润化,在此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
1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定义和现状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或项目所有人(一般称工程业主或发包人)委托国外的工程承包人负责按规定的条件承担完成某项工程任务。
这几年来,在我国政府的战略引导下,国际工程承包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的规模飞速增长,我国建筑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高达117734亿元。目前全国有6万多家建筑施工企业,一级资质的企业3600多家。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已经扩展到了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如果从单独企业的排名来看,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和世界排名之首的几个国际承包企业对比,在营业额方面的差距都很大,利润率较低。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承包商在合同和风险方面没有加强管理。因此,我国的承包商要采取措施对合同风险加强管理和控制。
2 产生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原因分析
第一,承包商与国外业主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执行不善可能引起的风险认识不足。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如签订非洲某些国家承包国际工程项目,因为非洲国家与中国的友好感情,加上一些非洲国家经济落后,工作不规范等因素,签订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认为,如果发生问题也能做通主工作解决掉,所以签署合同草草了事,主观认为不会出问题,这就为合同埋下了风险隐患。有些业主没有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为了追求个人更大的利益,在合同中无视法律或者有意钻法律空子,在合同中做出对承包商违规的行为。
第二,我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合同签订指南,对于首次进入异国领域的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文件时,由于缺乏渠道,对相关国家法规政策等很难认识到位。国家在签订合同文件方面,有关法规还不够完善,缺少严谨性和完整性,造成了合同发生错误或者出现漏洞,没有对义务和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议,同时也让合同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也为此产生了很多纠纷。
第三,承包合同的具体经办人及其主管领导业务水平不高、国际经验不足。管理合同人员的水平决定着合同的质量和履行的力度。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合同知识掌握不够,缺少审查方面的经验,对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就会造成业主和承包方义务和权利不平衡,要执行合同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不利于合同操作。
第四,在执行合同中,承包方索赔与反索赔意识不足而产生风险。有些承包商在接手国际工程项目时,没有认真对待,或者有发现合同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条款,习惯于按照国内工作经验和处理问题的习惯思维去解决类似问题,或者对合同条款缺少全面认识和思考,如由于担心得罪业主方,给工程合作带来影响,或者对合同条款缺少全面认识和思考。没有用法律、国际通行的索赔做法,来维护企业合理权益,当出现问题时,无法提供有关的索赔证据材料,也就不能让对方索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五,套用某些国家强制推行的固定合同文本,签订合同而产生的风险。某些企业,由于出于上级给与的业绩压力或是基于看好此类国家的长期承包市场前景。在订立此类时,承包商就失去了合同谈判的公平基础,完全忘记企业关于合同订立制定的相关内控程序而签署合同。国际工程承包所签订的合同都是跨越国界的,因此,在签订合同时,要根据国际上制定的统一标准,如通行的FIDIC合同文本,此文本能让各国的合作方都能互相沟通和谈判,做到公平、公正,保证各国的合法权益。这种做法对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团结合作,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签订时降低风险措施分析
签订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签订是否规范、合理,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要注意合同中存在的风险,按照国际上制定的合同统一标准,提高合同透明度,保证合同的平等、公正。还可以另外制定一些措施保证合同的合法和公平。
一是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签订合同防范意识。要加强企业内部合同签约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负责人合同风险意识,要把合同风险防范意识逐步转变成自己的做事习惯,就能有效降低合同风险,保证企业自身的正当权益,也可以减少双方的不必要纠纷,对维护国际合同签订的公正和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与合作方进行良好沟通,在签约前,要对项目业主方茜资信等进行全方位认真考察,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对合同签订进行制约。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加强管理,避免出现诈骗合同行为发生,降低合同风险,要建立健全国际上认可的合同管理组织体系。在企业内部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培养一些擅长外语、外交、法律、业务的合同法律专业人才,将企业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从各方面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在合同签订以及履行合同过程中,要加强对合同管理力度,提高履行合约与合约风险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合同中出现诈骗行为。可以通过授课、法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合同法律知识水平和防范意识,让他们在签订合同时能严格根据合约办事,也让合作双方都能互利互惠。
四是在企业准备投标时就要全面收集和整理项目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在收集资料时,要多方面了解和调查,保证资料的真实和完整。在签订投标合同之前,要让有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对项目资料进行调查和严格审查,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五是对合同进行风险转移,降低合同风险。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同风险时刻存在,合同签约者可以采取分散或者转移风险的办法,将企业因为合同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散和转移,一种是参加保险,把一些特殊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另一种是和分包商签订协议,让分包商也相应地承担一些风险。另外,主承包商要加强对承包商进行合理、科学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分包授权的管理制度,一起努力降低合同风险,减少损失。
六是企业要做好精细化内控管理,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如评审机制、审核体系等,让合同高效、合法实施。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让有关管理部门、所有法律专业人员都参加,同时还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合同谈判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挑选要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以及外语、法律专业知识的水平来进行。这样才能让这支专业队伍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重要职能。
七是项目部门要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收集渠道,要对各个岗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定期召开合同索赔工作会,万一发生合同风险,如资金风险或者合同风险,要马上查找有关证据资料,提供索赔依据。外承包商在实施合同过程中不能做出侵犯别人权利或者违法的事情,要随时关注事情进展情况,对于合作方出现的违约、违法行为,要收集一些有用的资料和证据,并保存好完整、真实、有价值的索赔证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工程承包商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同时,虽然让企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都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发生,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面对这样的风险,一些外包企业可以很好地应付,而一些承包商却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维护企业的正当权利,也无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国际工程合同签订时,要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多方面的防范,采用各种手段将合同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尽量减少或者避免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为企业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晨曦,徐传中.国际工程承包投标报价系统构建
[J].江苏建材,2011,(2).
[2] 肖安华.探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风险和防范[J].科技与企业,2011,(7).
[3] 陈凤莉.增强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法律意识[J].中华建筑报,2009,(11).
[4] 侯静.国际工程承包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作者简介:梁建军(1976—),男,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工程公司工程管理。
苯乙烯(SM)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用来生产各种合成树脂,如通用级聚苯乙烯(G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ABS、MBS及各种改性聚苯乙烯树脂等,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和玩具制造等工业部门。苯乙烯和丁二烯制成的丁苯橡胶大量用于轮胎制造,丁苯胶乳则用于纺织和造纸,丁苯嵌段共聚物SBS热塑性弹性体用于制鞋等轻工领域。
目前工业化的苯乙烯生产技术主要有乙苯脱氢法、环氧丙烷联产法及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三条路线。乙苯脱氢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世界上90%的苯乙烯都是通过乙烯、苯烷基化法生产乙苯,乙苯再催化脱氢生产的。我国苯乙烯生产大多采用乙苯脱氢法。
二、中国苯乙烯供应分析:1、国内供应商简况:
图表1:国内生产企业产能及产量统计
图表2:-扩产统计表
2、进口情况:
图表3:苯乙烯进口来源国分析
韩国和日本对于中国苯乙烯业而言是两个重要的供应国,但随着中东地区的新装置陆续投产,自中东地区的供应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而东北亚的日韩等国对中国出口量相应缩减。20中国自韩国与日本的进口量在179.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9.84%。 年中国自中东地区的进口量达到了117万吨,这也使得中东地区成为中国另一大苯乙烯资源供应地区。主要的增长来自于伊朗,由于伊朗石化产能为60万吨/年的苯乙烯装置今年开工较为正常,使得2011 年来自伊朗的进口货源成倍增加。同时,沙特雪佛龙77.7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开工稳定,从而使得沙特地区对中国的出口量保持稳定。
三、苯乙烯需求分析:1、 按应用领域分析
图表4:苯乙烯主要应用领域
据统计,2011年中国苯乙烯下游需求保持增长,但整体增速有所减缓。在苯乙烯的下游产品中,消耗最大的依然是EPS、PS和ABS这三大行业。
2、按地域分析:
图表5:苯乙烯主要应用的地域
华东地区仍是中国苯乙烯的消费重地,2011年统计当地下游需求总量在503.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华南地区的苯乙烯消耗量仅次于华东,约在140.0万吨,占总量的17.6%。
四、苯乙烯市场分析
截至20底国内苯乙烯装置产能达到668.5万吨/年,20底将扩产至774.5万吨/年。按照75%的开工率测算,20国内苯乙烯产量在500万吨至580万吨之间。
由于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海外需求不佳,加之人民币持续升值均给中国的出口产业施加重压。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新一轮政策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家电下乡等需求刺激政策效力减弱。这些均给中国的苯乙烯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阴影。不过中国苯乙烯市场有着庞大的下游需求总量,经济的发展为苯乙烯需求的增长提供了保障。从表观需求来看,自年以来,中国苯乙烯市场以每两年100万吨的增长量,由20的400万吨增加至2011年的800万吨,除因金融危机国内需求大幅下降以外,其他每年的增长率都在5%-10%之间。特别是、和,这三年的年均增长率都基本超过了15%。预计年中国的苯乙烯行业需求将维持增长,全年表观需求量预计将达到900万吨。
进口方面:年中国苯乙烯全年总进口量在334万吨左右,较2011年的360万吨减少了24万吨。预计2013年中国苯乙烯全年总进口量在360万吨左右,恢复至2011年的水平。
2000.00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
0.00
207月1日
800.00
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00-100.00-200.00
7月1日
207月1日
2011年7月1日
2012年7月1日
2013年7月1日
摘 要:就怎样商签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从选派人员的素质、合同条款的完整严密、合同中的法律适用条款、支付条款、保险条款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以防止草率签约,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合同条款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A
国际工程是一个项目从咨询、采购、承包管理各个阶段,当事人和参与者不只一个国家并且按国际通用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的工程。虽然它的建设过程同国内基本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大同小异,但由于它是一种跨国的经济活动,是涉及到多学科的一项系统工程,风险与利润共存,因此,较之一般的国内工程,它需要更严格的合同管理。就怎样商签国际承包工程合同,谈一点看法。1 选派高素质、复合型的合同谈判人员
合同是双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性文件,一经签订,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改变,因此,作为承包商,要严肃对待合同签约。
根据国际习惯做法,承包工程合同由工程咨询公司编制,承包商审核并提出意见,双方谈判最后达成一致,有的公司负责人有承包经验,但外语不过关,不能亲自审核合同草案,靠翻译逐句译出,而后根据译文提出意见再译成外文反馈回去。这样,即使翻译的水平相当高,也需要大量时间,而合同的谈判和缔结时间往往不允许。因此要注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能选派一些既懂专业知识,有承包经验,又熟谙法律条文,精通外语的人员参加合同谈判,势必能在签订合同时取得主动权,规避和降低项目的风险,增加效益。合同条款要完整、严密
合同条款主要是指法律、法令明文规定必须写入的,当事者双方事先达成协议的,按合同的性质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合同一经签订,在执行合同期间,只能按双方签字的条款执行,即使某条款不合理也要按合同办,因为合同具有法律效能。所以签订一个完整、严密的合同,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重要的合同要请律师审查,若签了一个不完整、不严密的合同,在执行中发生纠纷,律师也无能为力。
2.1 合同条款的完整性
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通常有以下几项:一般性条款;特殊条款;强制性条款;合同标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待实施工程的目标;工程的实施方式;工程造价及付款方式和付款货币;担保条款;合同工期;保险条款;违约处置等。
对承包商而言,最实质性的条款是特殊条款,工程量、工程造价、付款方式和货币、合同工期等是合同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工程合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只重视这些条款是不够的,一个完整的合同应是各项条款的全面阐明,因此要参阅国际通用的合同条款(如FIDIC),详尽地商定和写明所需条款包含的内容,力求全面周密,为合同执行中发生纠纷时取得主动权。
例如:前言应包括签约双方的注册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通讯地址及合同的宗旨。若不注意,未在合同中写明通信地址,当双方发生纠纷时,其中一方拒绝谈判又拒收致函,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对方可视为未接到致函,若在合同中有通信地址,致函方按合同规定的地址致函是有法律效能的。另外,前言的结尾要写明“前言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句话使前言所述的内容具有了法律效能。
2.2 合同条款的严密性
2.2.1 条款的文字准确,一个条款不能作出两种解释。例如:“负责补充设计”,此款可作两种解释,一是负责设计并承担费用,二是负责设计不承担费用。严格的写法应是“负责设计并承担费用。”“支付当地流通货币”,若当地流通两种货币,是哪一种?严格的写法是“支付本国货币,货币单位是××单位”,“支付日工资××美元”。此款既可解释为实际日工资,也可理解为日历日工资,严格的写法是“支付每个工作日工资××美元。”
2.2.2 条款要尽量使用“定量”语言,少用形容词。例如:“及时支付工程款”。必须明确业主在接到结算单后×日内付款;若属分包工程,还要明确规定承包人收到工程款后,×天内自动从银行分流到分包人的账号上,承包人并应委托银行致函分包人予以确认。“承包人不能按期完成,要予以罚款”。要明确规定每逾期一天罚款金额和罚款的最高限额。“协助办理某某事宜”,“协助”不是义务,而是尽力而为,办不成也不承担责任。合同中的法律适用条款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法律适用条款,就是指合同适用何种法律。规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解决日后双方的纠纷,进行仲裁或诉讼提供法律依据。现世界各国在确定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时,一般都首先采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即当事人可协商选择适用发包人所在国法律,还是承包人所在国法律,抑或适用当事人双方共同选择的第三国的法律。根据这一原则,可力争选择对自己有利,对方也能接受的法律条款。双方当事人还可以选择双方均可接受的国际仲裁机构和仲裁法解决争端。合同中的支付条款
合同是由许多条款构成的,支付条款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对外合同的始终。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力争有利的支付条件。
4.1 支付货币及选择
对外承包工程是国际性商务活动,承包商在投标前就要选择投标报价的货币,并作为中标后合同价款的支付货币。由于货币之间的汇率不尽相同,支付货币的选择至关重要。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工期较长,其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多端,金融市场情况难以预料,投标人在投标报价前要充分调查和了解国际金融市场行情,分析货币之间的变动趋势,掌握货币之间的信用状态,力求选择稳定可靠的支付货币,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货币贬值的风险。
4.2 支付货币的汇率及保值
为了避免贬值的风险,合同价款支付货币的汇率一般按标期某日中央银行的汇率固定下来,在整个合同期间均按此固定汇率来兑付工程价款。另外,在签订合同时,尽量争取用硬货币。还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汇价风险或运用期汇、期权交易等金融措施进行保值,以避免支付货币的汇率风险。
4.3 合同价款的支付和结算方式
工程预付款的额度、合同价款的结算方式、付款时用支票还是电汇、工程款的支付期限、业主迟付工程款的加息条款、工程款的最终结算方式及期限等,这些详细的结算程序和支付方式在合同的支付条款中都要有具体的规定。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国际承包工程,历来被称之为“风险事业”。尤其是承包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长达几年,遇到风险的可能性很大,天灾人祸和重大事故会给承包人带来灾难性打击,有的甚至可以导致承包商在经济上破产。为保障工程的实施,增强承包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承包人可参加工程保险。常见的有工程全险、设备保险、人身意外保险、汽车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险种,承包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财力雄厚、讲求信誉、保险费低的保险公司,灵活地投保。
总之,签订一个完整、严密的合同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可为合同执行中发生纠纷时取得主动权,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Discussion o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tract managementFAN
1、某新建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某施工单位中标。双方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总造价14250万元,预付备料款2800万元,每月底按月支付施工进度款。竣工结算时,结算价款按调值公式进行调整。在招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自行组织招标。招标文件规定:合格投标人为本省企业;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15天后投标截止;招标人对着投标人提出的疑问分别以书面形式回复给相应提出疑问的投标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招标文件时,认为个别条款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整改后再进行招标。
事件二:合同约定主要材料按占造价比重55%计,预付备料款在起扣点之后五次月度支付中扣回。
事件三:基坑施工正值雨季,连续降雨导致停工6天,造成人员窝工损失2.2万元。一周后出现罕见特大暴雨,造成停工2天,人员窝工损失1.4万元。针对上述情况,施工单位分别向监理单位上报了这四项索赔申请。
事件四:某分项工程由于变更导致分项工程量变化幅度达20%,合同专用条款未对变价款进行约定。施工单位按变更指令施工,在施工结束后的下一月上报支付申请的同时,还上报了该设计变更的变更价款申请,监理工程师不批准变更价款。
事件五:种植屋面隐蔽工程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开始覆土施工,建设单位对隐蔽工程质量提出异议,要求复验,施工单位不同意。经总监理工程师协调后三方现场复验,经检验质量满足要求。施工单位要去补偿由此增加的费用,建设单位予以拒绝。
事件六:合同约定,根据人工费和四项主要材料和价格指数对总造价按调值公式进行调整。各调值因素的比重、基准和现行价格指数如下表。
问题:
(1)事件一中,指出招标文件规定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理由。
(2)事件二中,列式计算预付备料款的起扣点是多少万元?(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3)事件三中,分别判断四项索赔是否成立?并写出相应的理由。
(4)事件四中,监理工程师不批准变更价款申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合同为约定变更价款的情况下,变更价款应如何处理?
(5)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6)事件六中,列式计算经调整后的实际结算价款为多少万元?(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解答:(1)事件一中,招标文件中规定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①合格投标人为本省企业 理由:招标人不得限制其他潜在的投标人
②自招标软件发出之日起15天后投标截止理由: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至投标截止时间不得少于20天
③招标人对着投标人提出的疑问分别以书面形式回复给相应提出疑问的投标人; 理由:对于投标人的疑问,招标人应该以书面形式发送给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2)预付备料款的起扣点=14250-2800/55%=9159.09万元;(3)①事件三中,连续降雨导致停工6天,造成人员窝工损失2.2万元,索赔均不成立; 理由:雨季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该能够预测到的风险,应由承包商自己承担;
②罕见特大暴雨,造成停工2天,人员窝工损失1.4万元,工期索赔成立,费用索赔成立 理由:特大暴雨为不可抗力事件,工期可以索赔,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负责。
(4)事件四,监理工程师不批准变更价款合理理由:规范规定:工程变更发生后追加的合同价款,应该在14天内提出,若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视为本次变更不涉及到合同价款的变动。合同中未约定变更价款的情况下,变更合同价款按下列方法进行:(a)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b)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c)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d)承包人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d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
(5)①事件五,建设单位对隐蔽工程有异议,要求复验,施工单位不同意,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施工单位对对施工质量负责,所以建设单位对隐蔽工程有异议时,有权要求复验。②建设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隐蔽工程经正常隐蔽后,重新剥离复验,复验合格由建设单位承担相应费用和工期。(6)事件六,调整后的实际结算价款如下:
Ft1FFF PPB2t2B3t3B4t40AB1F01F02F03F04
=14250×(0.2+0.15×1.12/0.99+0.30×1.16/1.01+0.12×0.85/0.99+0.15×0.80/0.96+0.08×1.05/0.78)=14962.13万元
2、背景: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某建设单位(甲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某项工业建筑的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合同。由于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根据施工合同专用条款的规定,按施工图预算方式计价,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施工。乙方的分项工程首先向监理工程师申请质量验收,取得质量验收合格文件后,向造价工程师提出计量申请和支付工程款。工程开工前,乙方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批准。问题:
1.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当进行到施工图所规定的处理范围边缘时,乙方在取得在场的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情况下,为了使夯击质量得到保证,将夯击范围适当扩大。施工完成后,乙方将扩大范围内的施工工程量向造价工程师提出计量付款的要求,但遭到拒绝。试问造价工程师拒绝承包商的要求合理否?为什么?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乙方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就部分工程进行了变更施工。试问工程变更部分合同价款应根据什么原则确定?
3.在开挖土方过程中,有两项重大事件使工期发生较大的拖延:一是土方开挖时遇到了一些工程地质勘探没有探明的孤石,排除孤石拖延了一定的时间;二是施工过程中遇到数天季节性大雨后又转为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造成现场临时道路、管网和甲乙方施工现场办公用房等设施以及已施工的部分基础被冲坏,施工设备损坏,运进现场的部分材料被冲走,乙方数名施工人员受伤,雨后乙方用了很多工时进行工程清理和修复作业。为此乙方按照索赔程序提出了延长工期和费用补偿要求。试问造价工程师应如何处理? 4.在随后的施工中又发现了较有价值的出土文物,造成承包商部分施工人员和机械窝工,同时承包商为保护文物付出了一定的措施费用。请问承包商应如何处理此事?
问题1:答:造价工程师的拒绝合理。其原因:
该部分的工程量超出了施工图的要求,一般地讲,也就超出了工程合同约定的工程范围。对该部分的工程量监理工程师可以认为是承包商的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一般在业主没有批准追加相应费用的情况下,技术措施费用应由乙方自己承担。
问题2
根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规定,应按照下列原则调整:
(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有相同项目的,按照相同项目单价认定;(2)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中无相同项目,但有类似项目的,参照类似项目的单价认定;(3)变更导致实际完成的变更工程量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中列明的该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超过15%的,或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中无相同项目及类似项目单价的,按照合理的成本与利润构成的原则,由合同当事人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问题3:
答:造价工程师应对两项索赔事件作出处理如下:
1.对处理孤石引起的的索赔,这是地质勘探报告未提供的,施工单位预先无法估计的地质条件变化,属于甲方应承担的风险,应给予乙方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
2. 对于天气条件变化引起的索赔应分两种情况处理:
(1)对于前期的季节性大雨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预先能够合理估计的因素,应在合同工期内考虑,由此造成的工期延长和费用损失不能给予补偿。
(2)对于后期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不能视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预先能够合理估计的因素,应按不可抗力处理由此引起的索赔问题。根据不可抗力的处理原则,被冲坏的现场临时道路、管网和甲方施工现场办公用房等设施以及已施工的部分基础,被冲走的部分材料,工程清理和修复作业等经济损失应由甲方承担;损坏的施工设备、受伤的施工人员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员窝工和设备闲置、冲坏的乙方施工现场办公用房等经济损失应由乙方承担;工期应予顺延。
问题4:答:
发现出土文物后,首先应立即报告有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监理人,同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然后向业主方提出费用补偿和顺延工期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计算书及其证据。
3、某建设工程系外资贷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按照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专用条件》规定:钢材、木材、水泥由业主供货到现场仓库,其他材料由承包商自行采购。
当工程施工至第五层框架柱钢筋绑扎时,因业主提供的钢筋未到,使该项作业从10 月3日至10 月16 日停工(该项作业的总时差为零)。
月7 日至10 月9 日因停电、停水使第三层的砌砖停工(该项作业的总时差为4 天)。月14 日至10 月17 日因砂浆搅拌机发生故障使第一层抹灰迟开工(该项作业的总时差为4 天)。
为此,承包商于10 月20 日向工程师提交了一份索赔意向书,并于10 月25 日送交了一份工期、费用索赔计算书和索赔依据的详细材料。其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工期索赔:
a.框架柱扎筋10 月3 日至10 月16 日停工,计14 天 b.砌砖10 月7 日至10 月9 日停工,计3 天 c.抹灰10 月14 日至10 月17 日迟开工,计4 天 总计请求顺延工期: 21 天 2.费用索赔:
a.窝工机械设备费:一台塔吊14×860=12040 元
一台混凝土搅拌机14×340=4760 元 一台砂浆搅拌机7×120= 840 元
小计: 17640 元
b窝工人工费:扎筋35人×60×14=29400 元
砌砖30人×60×3= 5400 元 抹灰35人×60×4= 8400 元
小计: 43200 元
c.保函费延期补偿:(15000000×10% ×6%/365)×21=5178.08 元
d.管理费增加:(17640+43200+5178.08)×15%=9902.71 元 e. 利润损失:(17640+43200+5178.08+9902.71)×5%=3796.04 元 经济索赔合计: 79716.83 元
问题:
1.承包商提出的工期索赔是否正确?应予批准的工期索赔为多少天?
2.假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窝工机械设备费索赔按台班单价的60%计;考虑对窝工人工应合理安排工人从事其他作业后的降效损失,窝工人工费索赔按每工日35.00 元计;保函费计算方式合理;管理费、利润损失不予补偿。试确定经济索赔额。
问题1:
答:承包商提出的工期索赔不正确。
(1)框架柱绑扎钢筋停工14天,应予工期补偿。这是由于业主原因造成的,且该项作业位于关键路线上;
(2)砌砖停工,不予工期补偿。因为该项停工虽属于业主原因造成的,但该项作业不在关键路线上,且未超过工作总时差。
(3)抹灰停工,不予工期补偿,因为该项停工属于承包商自身原因造成的。同意工期补偿:14+0+0=14天 问题2:
解:经济索赔审定:(1)窝工机械费:
塔吊1台: 14×860.00×60%=7224.00元 混凝土搅拌机1台: 14×340.00×60%=2856.00元 砂浆搅拌机1台: 3×120.00×60%=216.00元 小计:7224.00+2856.00+216.00=10296.00元
(2)窝工人工费:
扎筋窝工: 35×35.00×14=17150.00元
砌砖窝工: 30×35.00×3=3 150.00元 小计: 17150.00+3150.00=20300.00元(3)保函费补偿:
15000000×10%×6%÷365×14=3452.05元
经济补偿合计:10296.00+20300.00+3452.05=34048.05元
4、某承包商(乙方)于某年3月6日与某业主(甲方)签订一项施工合同,合同规定,甲方于3月14日提供施工现场,工程开工日期为3月16日,竣工日期为4月22日,合同日历工期为38天。工期每提前1天奖励3000元,每拖后1天罚款5000元。乙方按时提交了施工方案和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并得到甲方代表的批准。
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1:因拆迁工作拖延,甲方于3月17日才提供出全部场地,影响了工作A、B,使该两项作业时间均延长了2天,并使这两项工作分别窝工6、8个工日,工作C为此受到影响。
事件2:乙方与租赁商原约定,工作D使用的某种机械于3月27日进场,但因运输问题推迟到3月30日才进场,造成D工作实际作业时间增加1天,多用人工7个工日。
事件3:在工作E施工时,因设计变更,造成施工时间增加2天,多用工14个工日,其他费用增加1.5万元。
事件4:工作F是一项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经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了覆盖。事后甲方代表认为该项工作很重要,要求工程师在该项工作的两个主要部位进行剥露检查。检查结果为:a部位完全合格,但b部位的偏差超出了规范允许的范围,乙方根据甲方要求进行返工处理,合格后工程师予以签字验收。
其中部位a的剥露和覆盖用工为6个工日,其他费用为1000元;部位b的剥露、返工及覆盖用工20个工日,其他费用为1.2万元。因为F工作的重新检验和返工处理影响了工作H的正常施工,使工作H的作业时间延长2天,多用工10个工日。问题:
1、在上述事件中,乙方可以就哪些向甲方提出工期和费用补偿要求?为什么?
2、该工程实际施工天数为多少天?可得到工期补偿多少天?工期奖罚天数为多少天?
3、假设工程所在地人工费标准为30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18元/工日,管理费和利润不予补偿。则在该项工程施工中,乙方可得到的合理的经济补偿额是多少?
答:
1、事件1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补偿。因为不能按时提供场地属于甲方的责任,且A位于关键线路上。
事件2不能提出补偿要求。施工设备迟进场属于乙方责任。
事件3可以提出费用补偿,但不能提出工期补偿。因为设计变更属于甲方责任,由此增加的费用应由甲方承担,但增加的时间没有超过超过该项工作的总时差,因此没有对总工期造成延误。
事件4:不能提出工期和费用补偿。
2、实际工作时间为42天。将可向甲方提出工期索赔的事件天数进行计算,可得到工期补偿2天。工期罚款1万元(2×5000)。
3、合理的经济补偿应为:
事件1:窝工人工费(6+8)×18=252元
事件3:多用人工费14×30=420元
其他费用1.5万元。
因此,在该工程师施工中,乙方可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总额为252+420+15000=15672元。扣除拖延工期罚款的1万元,共可获得5672元。
五、某厂(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订立了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同时与某降水公司订立了工程降水合同。甲乙双方合同规定:采用单价合同,每一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招标文件中工程量的15%以上时调整单价;工作B、E、G 作业使用的施工机械甲一台,台班费为600.00 元/台班,其中台班折旧费为360.00 元/台班;工作F、H 作业使用的施工机械乙一台,台班费为400.00 元/台班,其中台班折旧费为240.00 元/台班。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单位:天),图中:箭线上方字母为工作名称,箭线下方数据为持续时间,双箭线为关键线路。假定除工作F 按最迟开始时间安排作业,其余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作业。
甲乙双方合同约定8 月15 日开工。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降水方案错误,致使工作D 推迟2 天,乙方人员配合用工5 个工日,窝工6 个工日; 事件2:8 月23 日至8 月24 日,因供电中断停工2 天,造成全场性人员窝工36 个工日; 事件3:因设计变更,工作E 工程量由招标文件中的300m3增至350m3,超过了15%;合同中该工作的全费用单价为110.00 元/m3, 经协商超出部分的全费用单价为100.00 元/m3; 事件4:为保证施工质量,乙方在施工中将工作B 原设计尺寸扩大,增加工程量15m3,该工作全费用单价为128.00 元/m3; 事件5:在工作D、E 均完成后,甲方指令增加一项临时工作K,且应在工作G 开始前完成。经核准,完成工作K 需要1 天时间,消耗人工10 工日、机械丙1 台班(500.00 元/台班)、材料费2200.00 元。问题:
1.如果乙方就工程施工中发生的5 项事件提出索赔要求,试问工期和费用索赔能否成立?说明其原因。
2.每项事件工期索赔各是多少?总工期索赔多少天? 3.工作E 结算价应为多少? 4.假设人工工日单价为80.00 元/工日,合同规定:窝工人工费补偿按45.00 元/工日计算;窝工机械费补偿按台班折旧费计算;因增加用工所需综合税费为人工费的60%;工作K 的综合税费为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25%;人工和机械窝工补偿综合税费为10%。试计算除事件3 外合理的费用索赔总额。问题1:
事件1:工期索赔不成立,费用索赔成立,因为降水工程由甲方另行发包,是甲方应承担的风险,费用损失应由甲方承担,但是延误的时间(2 天)没有超过工作D 的总时差(8 天),不影响工期。
事件2:工期和费用索赔成立,因为供电中断是甲方应承担的风险,延误的时间(2 天)将导致工期延长。
事件3:工期和费用索赔成立,因为设计变更是甲方的责任,由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加将导致费用增加和工作E 作业时间的延长,且工作E 为关键工作。
事件4:工期和费用索赔不成立,因为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费应已包括在合同价中。事件5:工期和费用索赔成立,因为由甲方指令增加工作引起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是甲方的责任。问题2:
事件2:工期索赔2 天。
事件3:工期索赔(350-300)/(300/6)=1 天。事件5:工期索赔1 天。
总计工期索赔:4 天。问题3: 按原单价结算的工程量:300×(1+15%)=345(m3)
按新单价结算的工程量:350-345=5(m3)总结算价=345×110.00+5×100.00 =38450.00元 问题4:
事件1:6×45.00×(1+10%)+5×80.00×(1+60%)= 937.00 元
事件2:(36×45.00+2×360.00+2×240.00)×(1+10%)=3102.00 元
事件5:(10×80.00+1×500.00+2200.00)×(1+25%)+1×360.00×(1+10%)= 4771.00 元 费用索赔合计:937.00+3102.00+4771.00=8810.00 元
六、某建筑公司(承包方)与某建设单位(发包方)签订了建筑面积为2100m2 的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20 周。承包方按时提交了施工方案和施工网络计划, 如图和表所示,并获得工程师代表的批准。该项工程中各项工作的计划资金需用量由承包方提交,经工程师代表审查批准后,作为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依据。
表
网络计划工作时间及费用
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1)在工程进行到第9 周结束时,检查发现A、B、C、D、E、G 工作均全部完成,F 和H工作实际完成的资金用量分别为14 万元和8 万元。且前9 周各项工作已完工程的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均相符。
(2)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J 工作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工程师代表下达了停工令使其暂停施工,并进行返工处理1 周,造成返工费用2 万元;M 工作因发包方要求的设计变更,使该工作因施工图纸晚到,推迟2 周施工,并造成承包方因停工和机械闲置而损失1.2 万元。为此承包方向发包方提出了3 周工期索赔和3.2 万元的费用索赔。问题:
1.试绘制该工程的早时标网络进度计划,根据第9 周末的检查结果标出实际进度前锋线,分析D、F 和H 三项工作的进度偏差;到第9 周末的实际累计资金用量是多少?
2.如果后续施工按计划进行,试分析发生的进度偏差对计划工期产生什么影响?其总工期是否大于合同工期?
3.试重新绘制第10 周开始至完工的早时标网络进度计划。4.承包方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5.合理的工期索赔、费用索赔是多少? 问题1:
该工程早时标网络进度计划及第9 周末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所示。
通过对图 的分析:
D 工作进度正常;F 工作进度拖后1 周;H 工作进度拖后1 周。第9 周末的实际累计投资额为10+12+8+15+24+14+22+8=113 万元。问题2:
通过分析可知:
F 工作的进度拖后1 周,影响工期,因为该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导致工期延长1 周,总工期将大于合同工期1 周。
H 工作的进度拖后1 周,不影响工期,因为该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有1 周的总时差,拖后的时间没有超过总时差。问题3:
重新绘制的第10 周开始至完成工期的时标网络计划如图表示。
问题4:
承包方提出的索赔要求不合理。因为J 工作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返工,其责任在承包方;而M 工作造成的损失属于非承包方的责任。故承包方仅能就设计变更使M 工作造成的损失向发包方提出索赔。问题5:
(1)M 工作本身拖延时间为2 周,而根据问题3图的分析M 工作的总时差1 周。由此可知M 工作的拖延使计划工期又延长1 周,实际工期达到22 周。可索赔工期为1 周。(2)费用索赔为M 工作因停工和机械闲置造成的损失1.2 万元。
七、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某工程项目,甲乙双方签定的关于工程价款的合同内容有:
1.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660 万元,建筑材料及设备费占施工产值的比重为60%;
2. 工程预付款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20%。工程实施后,工程预付款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建筑材料及设备费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起扣,从每次结算工程价款中按材料和设备占施工产值的比重扣抵工程预付款,竣工前全部扣清; 3. 工程进度款逐月计算; 4. 工程质量保证金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3%,竣工结算月一次扣留;
5. 建筑材料和设备价差调整按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上半年材料和设备价差上调10%,在6 月份一次调增)。工程各月实际完成产值如表。
表 各月实际完成产值
单位:万元
问题:
1.该工程的工程预付款、起扣点为多少?
2.该工程2 月至5 月每月拨付工程款为多少?累计工程款为多少?
3.6 月份办理工程竣工结算,该工程结算造价为多少?甲方应付工程结算款为多少?
4.该工程在保修期间发生屋面漏水,甲方多次催促乙方修理,乙方一再拖延,最后甲方另请施工单位修理,修理费1.5 万元,该项费用如何处理? 问题1:
解:工程预付款:660 万元×20%=132 万元 起扣点:660 万元-132 万元/60%=440 万元 问题2:
答:各月拨付工程款为: 月:工程款55 万元, 累计工程款55 万元 月:工程款110 万元, 累计工程款=55+110=165 万元 4 月:工程款165 万元, 累计工程款=165+165=330 万元 月:工程款220 万元-(220 万元+330 万元-440 万元)×60%=154 万元 累计工程款=330+154=484 万元 问题3:
解:工程结算总造价:660 万元+660 万元×0.6×10%=699.6 万元
甲方应付工程结算款:699.6 万元-484 万元-(699.60 万元×3%)-132 万元 =62.612 万元 问题4:
1.5 万元维修费应从乙方(承包方)的扣留的质量保证金中支付。
八、背景:
某业主与承包商签定了某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总包施工合同。承包范围包括土建工程和水、电、通风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合同总价为4800 万元。工期为2 年,第1 年已完成2600万元,第2 年应完成2200 万元。承包合同规定:(1)业主应向承包商支付当年合同价25%的工程预付款。
(2)工程预付款应从未施工工程中所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时起扣,每月以抵充工程款的方式陆续扣留,竣工前全部扣清;主要材料及设备费比重按62.5%考虑。(3)工程质量保证金为承包合同总价的3%,经双方协商,业主从每月承包商的工程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在缺陷责任期满后,工程质量保证金及其利息扣除已支出费用后的剩余部分退还给承包商。
(4)业主按实际完成建安工作量每月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但当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的建安工作量少于计划完成建安工作量的10%及以上时,业主可按5%的比例扣留工程款,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将扣留工程款退还给承包商。
(5)除设计变更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外,合同价格不作调整。
(6)由业主直接提供的材料和设备在发生当月的工程款中扣回其费用。经业主的工程师代表签认的承包商在第2 年各月计划和实际完成的建安工作量以及业主直接提供的材料、设备价值如表所示。
表 工程结算数据表
单位:万元
问题:
1.工程预付款是多少?
2.工程预付款从几月份开始起扣?
3.1 月至6 月以及其他各月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是多少? 4.竣工结算时,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结算款是多少? 问题1:
解:工程预付款金额:2200×25%=550 万元 问题2:
解: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2200-550/62.5%=1320 万元
开始起扣工程预付款的时间为8 月份,因为8 月份累计实际完成的建安工作量: 1110+180+210=1500 万元>1320 万元 问题3:解:
(1)1 月至6 月份: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1110×(1-3%)-90.56=986.14 万元(2)7 月份:
该月份建安工作量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未达到计划值,相差(200-180)/200=10% 应扣留的工程款:180×5%=9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180×(1-3%)-9-35.5=130.1 万元(3)8 月份:应扣工程预付款:(1500-1320)×62.5%=112.5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210×(1-3%)-112.5-24.4=66.8 万元(4)9 月份:应扣工程预付款金额:205×62.5%=128.125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205×(1-3%)-128.125-10.5=60.225 万元(5)10 月份:应扣工程预付款金额:195×62.5%=121.875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195×(1-3%)-121.875-21=46.275 万元
(6)11 月份:该月份建安工作量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未达到计划值,相差:
(190-180)/190=5.26%<10%,工程款不扣。应扣工程预付款金额:180×62.5%=112.5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180×(1-3%)-112.5-10.5=51.6 万元(7)12 月份:应扣工程预付款金额:120×62.5%=75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120×(1-3%)-75-5.5=35.9 万元 问题4:
答:竣工结算时,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结算款:180×5%=9 万元
九、背景:
某承包商于某年承包某外资工程项目施工任务,该工程施工时间从当年5 月开始至9月,与造价相关的合同内容有:
1.工程合同价2000 万元,工程价款采用调值公式动态结算。该工程的不调值部分价款占合同价的15%,5 项可调值部分价款分别占合同价的35%、23%、12%、8%、7%。调值公式如下:
2.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合同价20%的工程预付款,在工程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款逐月结算。
4.业主自第一个月起,从给承包商的工程款中按5%的比例扣留质量保证金。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为12 个月。该合同的原始报价日期为当年3 月1 日。结算各月份可调值部分的价格指数如表所示。
未调值前各月完成的工程情况为: 月份完成工程200 万元,本月业主供料部分材料费为5 万元。6 月份完成工程300 万元。月份完成工程400 万元,另外由于业主方设计变更,导致工程局部返工,造成拆除材料费损失 0.15万元,人工费损失 0.10万元,重新施工人工、材料等费用合计 1.5万元。8 月份完成工程600 万元,另外由于施工中采用的模板形式与定额不同,造成模板增加费用 0.30万元。月份完成工程500 万元,另有批准的工程索赔款1 万元。
问题:1. 工程预付款是多少?工程预付款从哪个月开始起扣,每次扣留多少? 2. 确定每月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
3. 工程在竣工半年后,发生屋面漏水,业主应如何处理此事? 问题1: 解:工程预付款=2000 万元×20%=400 万元 工程预付款从8 月份开始起扣,每次扣400/2=200 万元 问题2:解:每月业主应支付的工程款:
问题3:
施工合同索赔是指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 合同当事人一方因非自身责任或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时, 通过一定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的要求。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 承包商可以向业主索赔, 而业主也可以向承包商索赔, 由于承包商向业主索赔的发生率较高, 而且承包商的索赔处理较难, 因而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人们常常把索赔理解成承包商对业主的一种损失要求补偿, 而把业主对承包商的索赔称之为反索赔。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 有关承包商索赔的内容和风险也有新的变化, 这必然迫使承包商要在工程索赔的机会分析和管理策略上加以改进或创新, 以适应造价改革后的合同管理新要求,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当前, 世界各国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都在日益扩大, 土建工程的技术复杂性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 承包商在参与国内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同时, 也要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也由于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承包企业竞相压低标价以求中标, 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亏损现象逐年增多, 工程索赔就成为承包商扭亏增利的有效手段, 也是工程合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管理行为。因此, 如何在法律和合同的框架内, 通过采用相对合理的方法来有效分析和解决工程索赔, 挽回损失的目标, 便成为当前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国际施工工程合同索赔根据
为了达到成功索赔的目的, 承包商得进行大量的索赔论证工作和合同论证工作, 以大量证据来证明索赔的合理性。可以作为索赔依据的主要资料有:政策法规文件、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及附件;施工合同协议书及附属文件;往来的书面文件;会议记录;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度记录;施工现场工程文件;检查验收报告和技术鉴定报告;工程财务记录文件;现场气象记录;市场行情资料。
国际惯例中索赔依据与上述内容大同小异, 已经形成如下的索赔依据标准体系:原始依据:指构成合同的原始文件, 合同的原始文件是承包商投标报价的基础, 承包商在投标书中对合同涉及费用的内容进行的详细计算分析, 是施工索赔的主要依据, 同时, 承包商提出施工索赔时, 必须明确说明所依据的具体合同条款。后续合约:一般是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发布的一些书面或口头指示, 承包商必须执行工程师的指示, 同时也有权获得执行该指示而发生的额外费用。施工记录:包括旌工技术记录, 工程财务记录, 现场气象环境变化记录等。索赔的额度计算依据:如工料分析, 工程计划网络图等。
三、国际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 虽然在一些大型涉外工程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施工中, 一些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尝试了一些工程索赔工作, 学习和积累了一些处理工程索赔的经验。但是, 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下, 工程索赔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受到来自建设市场各种主体本身和客观条件的阻碍, 导致工程索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体本身主观上的问题是施工企业不懂索赔、不敢索赔、不会索赔;客观条件方面的问题是建设单位不准索赔、缺乏建筑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性的健全的工程索赔仲裁制度等。
1) 施工企业不懂索赔。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施工企业缺乏法制观念和合同意识, 认识不到自己的权力, 不懂得利用索赔来补偿自己遭受的损失。2) 施工企业不敢索赔。这是因为施工企业缺乏对索赔的正确认识, 片面地认为索赔不利于与建设单位的合作, 怕字当头, 怕得罪建设单位、怕影响后续工程的承包。3) 施工企业不会索赔。这是因为施工企业管理落后, 不熟悉工程索赔的程序和方法, 企业基础工作不健全, 缺乏索赔所必需的有关资料、数据和记录等。4) 建设单位不准索赔。这是因为建设单位只看到索赔会使工程价款增加、工期延长的一面, 没认识到索赔会使风险的分担更趋于合理和进而得到较低工程报价的一面, 故而不准索赔、不愿支付索赔。5) 缺乏建筑中介服务机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知所措, 而一般法制机构由于不熟悉专业, 不能提供专业化的规范化的咨询服务。6) 缺乏专业化的工程索赔仲裁制度。因为工程建设技术性强、专业性强, 一般性的仲裁制度不适应工程索赔专业化的要求, 不利于工程索赔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解决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的基本思路
工程索赔制度是国际惯例, 在实施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 我国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索赔制度。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索赔制度, 是深化建筑业的改革的具体工作之一, 也是促使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与国际接轨、促使国内建设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因此, 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工程索赔制度的发展:
第一, 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体系, 形成以合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改革政府对于建设行业的管理方式, 使政府从管理企业的职能环节中脱离出来, 代之以对于市场规则的制定、协调与管理。促使企业不依赖于政府来进行自由的竞争, 体现市场的缔约自由、风险自控原则。第二, 逐步取消国家或地区统一性的定额, 降低定额的权威性, 使之仅是一般的工程参考。没有统一的定额, 就会促使建筑旌工企业寻求自身企业的工料分析与成本测算, 促使企业逐步编制符合企业技术、经济、管理特色的, 企业内部成本分析的工料测算表———企业内部定额。从国际大型土木工程公司的经营管理实践来看, 成熟而严谨的内部产量消耗定额是投标报价成功的基本保证。第三, 将现行政府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从政府中逐步剥离出来, 使之成为仅具有市场价格分析、工程成本分析的社会组织。改革的核心, 是使其无权向任何建筑业的从业者与投资方推行定额, 无权在市场中进行价格管制。第四, 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制度, 制定工程索赔的标准体系, 促使企业按照相应标准提高管理方法与管理水平。我国现行工程索赔行为, 仅仅是在个别工程中引入的, 并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索赔的概念与制度, 在工程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确认。建立索赔制度, 就是建立工程纠纷管理的法律认定制度, 使索赔制度化、法律化。第五, 加强对于现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使之能够理解并应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与软件的开发利用, 降低复杂管理方法的使用难度。第六, 对于现有国有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依靠原有企业的技术经济实力, 组建一批强有力的、以技术管理为基本模式的, 新型建筑施工承包管理公司。以新型的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运营, 来影响并改变现有的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
总之, 工程索赔管理在我国建设行业还是一个成长性的事物, 尤其是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改革后, 工程索赔管理方面显得更为薄弱。因此, 客观上需要一套既能满足国际工程竞争又能兼顾我国国情的索赔管理理论和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工程索赔管理也必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和信息化。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建筑业面临着机会和挑战, 更多的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其中的竞争更加激烈, 这也使我们必须加强合同管理, 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本文对国际施工工程合同索赔管理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提高我国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案例】推荐阅读: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样本06-21
国际工程管理案例分析02-11
国际工程承包复习题06-01
国际工程的风险分析09-20
国际工程履约保函格式(公司)06-13
国际工程管理概论课程12-21
国际工程招投标特点03-14
国际工程公司人才之道11-03
国际epc工程项目管理11-12
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