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工作报告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制宣传工作报告(通用8篇)

法制宣传工作报告 篇1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一是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首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按照对普法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

二是切实加强宪法和重点法律法规宣传。__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今年作为国家第一个宪法日,为突出学习和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宪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新颁布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法制文化建设。

三是认真做好 “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今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四年,也是关键的一年,为了能全面贯彻和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保证明年的普法验收工作顺利进行,我镇严格按照规划要求,逐项贯彻落实。

(二)抓好重点对象普法,促进全民普法深入开展。

一是以提高依法执政意识为重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丰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内容,继续坚持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重在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探索领导干部学法新方式。

二是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加强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全镇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活动,进一步落实公务员学法考试考核制度,规范行业执法程序和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三是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坚持发挥学习法制教育主阵地、发挥中小学道德讲堂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适应青少年特点加强网络法制宣传,开展青少年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参与度。

四是以农村“两委”干部、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为重点,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结合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的培训,提高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村活动,提高村民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明确职责,开展了农民工输出地、输入地法制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觉守法、依法维权能力;实地为农民工提供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五是做好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在领导干部中重点学习《宪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许可法》;在公务员中重点学习《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在青少年学生中重点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有关内容;在农民中重点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

(三)狠抓“法律七进”活动,把法制宣传落实到基层。

一是大力推动“法律七进”活动。指导、督促各村(社区)、镇直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法律七进”活动意见和方案;建立和完善“法律七进”活动工作机制。

二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开展交流、评比活动,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各地和基层单位“法律七进”活动新形式新方法,以典型示范带动“法律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重点推进法律进乡村(社区)、法律进校园活动。加强农村村民、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今年我镇举办了法制副校长送法进校园及千人法治文化大调查活动。

(四)注重宣传形式,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一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文化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律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镇、村(社区)公共文化场所如法制宣传栏、电子宣传屏、法律图书角、农家书屋的作用,开展法制文艺演出,促进社区、校园、企业、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的法制文化建设,鼓励、支持、引导村(社区)、单位开展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

二是丰富了传统宣传手段,创新丰富法制宣传形式。改进传统宣传方式,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公民的参与性。今年全镇村、社区共增设了4个电子屏,在重要法制宣传日滚动宣传。

三是做好了各种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利用“3.8”妇女节、“综治宣传月”、、“3?__”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江淮普法行”、“6.26”禁毒日、“12.4”宪法日,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这些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待各类咨询800余人次。

二、20__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保持经常性。继续通过电视、广播专栏专刊、政府网站开辟普法专题以及其它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形式多途径宣传,真正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字、网络上有文,使广大普法对象通过不同渠道接受普法教育。

二是加大普及力度,扩大覆盖面。经常组织普法志愿者广泛深入到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集中巡回现场讲法,以案说法,推进“法律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掀起全镇学法、用法高潮,扩大法律知识普及覆盖面。

三是加大措施,解决难点。农民普法教育工作既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又是难点。下一步,我们将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普法教育工作。结合全镇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着重宣传征收政策及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等法律法规,确保重点人群的普法教育不走过场。

四是加大学用结合力度,推进法治建设。要在抓好学法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各行各业的依法治理工作。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将学法用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依法治镇工作。

法制宣传工作报告 篇2

充分认识在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区开展普法教育是法制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不断深入, 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呈现多样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多种经济体制并存, 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经被打破, 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这部分人由于没有一个具体的组织来管理, 法制教育状况非常薄弱;二是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使得社区治安存在很大的压力;三是随着劳教制度的改革, 社会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将逐步增加, 对加强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 大部分由社区来承接。同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 社区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社区居民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 参与社区的活动, 而且对社区的服务管理、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通过分析社区现状, 我们认为在社区进一步加大普法教育力度, 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的法治环境, 对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对于推进“文明城区”和“首善之区”建设, 保持社会稳定, 推动依法治区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确保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相当数量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 社区的“社会人”的人数不断在增加。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社区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使社区法制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就要紧紧结合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研究新思想, 探索新途径, 解决新问题, 扎扎实实把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 在组织措施上要做到“两个到位”

一是要组织到位。作为以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主管部门要成立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并指派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班子干部负责此项工作。领导要亲自动员, 亲自部署, 亲自抓检查落实。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职能部门全力抓, 其他部门配合抓,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保障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的科学完善。

二是要制度到位。为保证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形势和工作实际, 社区要有社区法制教育考评制度, 要将社区法制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

(二) 在普法宣传对象上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要突出社区居民骨干。特别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居住在社区内的党员和法律工作者以及离退休干部的作用, 因为他们是做好居民群众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二是要突出社区青少年。各社区要加强与辖区内中小学校的沟通,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 使在校的学生出了校门走进社区同样感受教育氛围, 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 使社会每个环节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都不失控。

三是要突出外来流动人口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 人口流动越来越多, 外地人员来津务工经商的人员也随之增多, 在新兴居民小区购房居住和在老旧小区租房居住的外来人员也越来越多。随着劳教制度的改革, 社会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将逐步增加。因此, 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相当艰巨的任务和重点。

(三) 在普法内容上要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所需

街道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应由两方面组成, 第一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学习内容, 这部分基本上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以及涉及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第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不同地区的实际, 有侧重、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的法制宣传教育。社区要充分借助社会上大型的法制宣传活动的舞台, 如综治宣传月、“6.26”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 对社区群众开展适宜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 在方式方法上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目前仍在采用的传统的宣传方式, 如法制橱窗、板报、法制图片展、印刷发放宣传资料等, 这些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 在创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下功夫。如利用网络开展法制动漫、利用播放广场电影时播放法制宣传短片、利用社区文艺宣传队开展法制文艺演出、利用社区电子显示屏做普法公益广告等。要注意开拓普法教育与维权相结合, 普法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 普法教育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渠道, 使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朝更有益于群众接受的方向扩展, 通过好的形式进一步增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今年河西区司法局为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 为每个街道制作了一套与广大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展板, 由各街负责到各社区进行循回展览;还印制了普法凉扇和普法宣传彩页向社区居民发放;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法制宣传工作报告 篇3

1. 农村普法的难点

1.1法律价值观取向不够 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阴影难以磨灭,农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难以深入。受几千年封建传统观念的侵蚀和影响,部分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宗教意识很浓,封建迷信盛行。尽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变化,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部分农民的封建思想不易消除,平时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普遍存在,遇事凭传统习惯、不能正确运用法律处理。“法”的意识十分淡薄,这给农村普法造成了一定困难。

1.2地理位置的影响 受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尽管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乡村道路修了不少,电力、电话、电视等基础设施逐渐兴建和完善,但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现状仍然存在,这对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一些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受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苦于无积极的应对办法和措施,只得做做表面文章,抓抓而已,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1.3普法队伍力量不足 农村面广点多,而司法行政工作既繁杂又琐碎,特别是在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普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目前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存在着普法力量薄弱,上面布置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临时抽人“应对”,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的现象。可以说,无人管事,责任不明是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能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1.4宣传形式单一 农村普法工作在宣传形式上没有新的突破,仍是靠传统的出专栏、设置咨询台、发放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缺乏富有时代气息、寓教于乐、行之有效的普法措施,无法充分调动农民学法的积极性。绝大部分村民是通过看资料、听广播了解普法的,年年如此,学不到新东西。

1.5普法对象素质不高 在农村,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中老年人,学法处于被动状态。只有遇到问题时,才急着了解法律知识。然而,只有法律条文,没有工具书,对规范的、抽象的法律条文看得不懂,理解不透,似是而非,一旦个人利益受到侵害,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仍按照传统习惯或利用宗族势力来解决,而不是寻求法律的保护,制约着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发展。

2.建议及措施

2.1加强道德教育,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宣传教育并重的原则 随着社会生产的深刻变化,农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一方面,农民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相信党、依靠党、追求知识、崇尚科学,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价值主流。另一方面,农民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和不正之风存在强烈不满,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造成一些农民特别是一些青年农民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传统的勤劳、善良、纯朴、厚道、以义制利的传统美德缺乏。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在城市物质文明高消费的诱惑下,在某些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刺激下,当代农民在价值目标的取向上更趋功利。不少人把“一切向钱看”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日趋严重,只讲实惠、不讲情义,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农民把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爱集体联系起来,要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鼓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做贡献。

2.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深入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农村的公路建设,农村公路的发展,无疑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可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

2.3建立保障有力的队伍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工作队伍,是搞好农村普法工作的组织保证。要从战略的高度,切实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认真配备。要求普法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认真配齐、配好这支队伍,真正把那些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并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调整、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二是合理使用。要管好用好农村普法工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在工作上给予关心和支持,让他们大胆工作,另一方面对那些年富力强,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同志要大胆启用;三是精心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和通过各种渠道,对农村普法工作队伍加强政治、业务培训,努力使他们适应农村普法工作的需要;四是要采取“稳定专职,发展兼职,壮大业余,鼓励义务”的办法,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老师、回乡知识青年的作用,发动他们担任村组宣传员。

2.4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创新宣传教育载体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工作,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开展的,因此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富教于乐,促进农村普法。要针对当前农村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从业结构、居住状况、行为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实际出发,多编辑一些由典型案例诠释法律条文、朗朗上口的法制短语等组成的法律手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法制挂图、年画,创作一些法制文艺精品节目,建立农村普法网站,在农村远程教育和村村通电视中开辟“法制栏目”,农村报刊、杂志中设立“法制专栏”等,从方便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发展。

2.5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针对农村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实际,适时加强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农村的实际,针对农民的思想反映和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效果。如围绕农村易出现土地纠纷、山林权属纠纷、房屋拆迁等问题,基层法制宣传工作者就可与土地、工商、规划、税务等部门联合起来,到农户家中宣讲《土地法》、《农业法》、《森林法》等,依法解释和处理各种问题。围绕农村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问题,基层法制宣传工作者就可与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部门一道去做工作,宣传实行计划生育和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农民自己明白其中道理,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带头搞好安全生产。围绕农村易出现赌博、吸毒、打架、斗殴等行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基层法制宣传工作者就可与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宣传禁赌、禁毒、反邪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总之,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开辟一条“以创新方式求普法实效”的农村普法路子。

摘自《重庆司法行政网》

法制宣传工作报告 篇4

自查报告

按照县教体局统一部署,近日我校安排专人,对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学校的制度建设得到完善。学校依法制定了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学校依法制定了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和开展社会活动等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合法、公开、公正、合理,实施有效。

(二)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得到不断加强。学校依法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明确学校党组织、校长、校务会、教代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学校的校长责任制、党组织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不断完善,其法定的权利、职责与义务明确具体,能落到实处。

(三)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活动。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校风和教育教学秩序,教育教学水平在社会上反映良好;连续多年杜绝了各类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教师、学生没有严重违法乱纪和刑事犯罪行为,学校的社会声誉得到不断提升。

(四)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积极作用,民主监督。学校的所有重大事件均交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才能付诸实施。学校还实行校务公开,重大事情均让教职工知晓,同时学校还利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完善了校内监督机制。

(五)学校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我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

注重发挥他们的业务特长,切实维护学校和教职工的利益。学校还坚持依法聘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并依法提供其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足额及时发放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

(六)学校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我校健全了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权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注意引导、发挥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特长,定期安排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及有益的社会活动;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环境、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程序的报告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七)学校重视开展好“六五”普法教育工作。我校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县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责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积极开展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把法制课列入课程,做到教学计划、教师、读本、教案、课时 “五到位”;健全教师法制教育制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及考核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师、学生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校领导依法办学。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八)建立起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学校党政领导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制定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规划和目标,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学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依法治校工作,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兼职教师能满足实际需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作用。明确校内职能机构、工作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

通过自查,我们感觉到:经过依法治校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领导依法治校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地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学校已经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学校依法治理,积极打造平安、文明校园,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创建“法制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法制宣传报告 篇5

班级:15电子二班 小组成员:蔡亚伟(15020801)陈修宇(15020802)崔凯凯(15020803)丁楚芸(15020804)丁林林(15020805)樊琳琳(15020806)范练(15020807)孙小婷(15020822)组长:丁楚芸(15020804)时间:第七,八周。

地点:常州工学院

红梅公园

目地:

1、我们能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们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2、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法学知识,增加对法学学习的热情。

3、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实习过程概述:

一、准备阶段:小组成员在明确课题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实施计划。并开始收集资料。

二、实施阶段:

1、小组成员来到公园门口进行法制宣传活动。组长首先讲解了此次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们的宣传就展开了。公园里人群还挺密集,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全民法治教育,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 作深入发展,为了能让广大市民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法律,增强法律知识。我们采取了浅显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法律知识,我们还发放法律宣传单,不少市民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还与我们讨论了一些社会时事,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我们从中也收获了很多。

第二天,我们在学校班级和宿舍举行了法制宣传活动,我们紧扣活动主题和宣传内容,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展览图片,播放法制录像,全面开展法制活动。在同学间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我校师生法律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学院的发展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此次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但在广大师生员工中掀起学法,守法的法制宣传热潮,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普及法律知识,树立了对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及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增强从我做起,自觉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2、小组成员统一观看一次法制教育宣传片《中小学法制安全教育第一课》,并撰写观后感,对同学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3、本班级出好一期法制教育宣传专题黑板报。采取板报等形式,以学生学法为内容、定期搞好法制宣传。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向广大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人人懂得学法、知法,做守法的小公民。

4、号召班级干部召开一次“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主题班会,5、举办一场法制征文比赛。

6、向同学家长发送一次法制宣传短信(微信)。

7、大力开展学法活动。号召各班利用晨会、班会时间开展学法活动,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宪法》的一些基本知识。

实际问题:小组成员在走访社区街道后了解到基础民主法制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聆听多了点,解决少了点。社区论坛的开放、民情信息站的构建、恳谈制度的确立、接待室的设置,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大平台。通过此类方式,基层组织充分表达了听取群众建议的美好意愿,体现了干部对群众的尊重,建筑了彼此沟通的桥梁。基层领导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聆听,第二步是解决,即将群众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将之落到实处,这才是关键。在实践中,第一步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而第二步往往不了了之,时间充当了淡化一切的良药,但本质的问题却始终存在,于是同一矛盾不断重复外化为不同形式,让倾诉者累、聆听者疲。要记得,群众提出意见的目的或许也在乎一个发泄的空间,但最在乎的是问题的妥善解决。

2.习惯多了点,法律少了点。基层组织往往结合自身区域的特点,制订了一些方针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比较“大路货”,即大道理当道,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因此,当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基层干部往往根据这些所谓的“原则性”规定,行使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制度建设不容乐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村民有权……举报,由乡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但是,“依法处理”依什么“法”,如果上级部门不调查处理怎么办,却没有相应规定。退一步讲,即使有诸多“村规民约”,但不少乡镇干部和村民遇事习惯用传统的方法解决问题,较少选择法律手段。例如,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也是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但由于民主直选村委会在我国刚刚开始,选举不太规范,村干部往往是在当地宗族中有较大影响,并通过承诺的方式当选的,因而往往代表本宗族成员的利益或部分选民的利益,而不能真正代表全体选民的利益,在工作中往往首先考虑部分选民的关系和利益。尤其是一部分选民的利益与大政方针和上级的总体部署、总体规划不相一致时,一些政治素质本来就不高的村干部就不能做到坚决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有关决定,从而不能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悬殊多了点,平衡少了点。通过普法教育,全民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但从面上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农村村民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活动远远少于城镇,尤其是村级自行组织的普法教育活动极少,对农村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较市民相比淡薄得多;二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意识、能力和做法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三是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就全区范围而言,各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各项制度完善,但有个别村则明显滞后,存在较多问题,如因村级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引发的村民集体上访事件等“热点、难点”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实践感悟:通过本次实践,让同学们完成了从“门外汉”“非科班”成长为一个了解基层法治工作的明白人的蜕变,使同学们深刻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到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性。虽然同学们来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但大家纷纷表示今后既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多关注基层民情民意,做到“关心天下事”,要努力为中国基层法治工作的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意义: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从我区情况看,当前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因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各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等犯罪呈多发态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益;才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习收获:

1、锻炼了我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我的胆量

2、使我们对法学产生了崇拜与敬畏

实习体会:

1、要加强自我的知识修养

金融法制宣传报告 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一个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金融创新,加快发展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目标。为让广大市民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借此法制宣传日,地球银行CHINA分行提前准备,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了“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题宣传活动。

一、贴近群众抓重点

据人民银行数据,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1.28万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29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数字的背后隐藏着资本市场的延伸、投资需求的扩大、以及这些需求所带来的法律法规问题。近几年国家出台有关搞活民间资本的政策,使得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长。很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证券公司,随处可见。

针对个人投资者不了解、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打击金融犯罪,我行就有关《金融法》《证券法》《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保险法》《银行业标准体系》中个人投资者息息相关的重点内容给与宣传。

二、科学规划严落实

宣传周前夕,审计署党组、刘家义审计长高度重视此次主题宣传活动,要求各单位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切实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领导,为主题宣传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员、资金保证,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结合实际,将主题宣传活动与银行工作有机结合,充分体现银行服务;讲究实效,避免形式主义,紧紧围绕活动的中心目标,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日一大早,联社综合人教部、财会统计部、稽核监察部等科室8名青年员工组成宣传队来到市体育馆,开展人民币反假、个人征信、反洗钱、银行卡等金融法制知识宣传。活动现场悬挂了横幅、摆放了咨询台、设置了宣传展板。宣传员们向过往群众散发宣传材料800余份,回答人民币真假鉴别、收到假币怎样处

理、个人信用记录查询及不实际记录处理、借记卡与贷记卡使用、反洗钱、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银行借贷利率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百余次。营业大厅通过LED显示屏滚动字幕、张贴宣传彩业、发放宣传折业等方式让客户了解企业融资、抵押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通过正当渠道融资维护自己的权益。整个宣传活动以金融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从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解释,向广大群众普和客户及了金融法制知识和有关金融业务知识。

三、专业宣传好效果

伴随金融大发展,一大批金融专才迅速成长。利用我行员工现代金融知识,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开展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金融法律素质、密切了金融机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为提升公众法律意识,推进金融法制进程,促进CHINA市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内容紧凑丰富,宣传面广,达到了预期目的。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初探 篇7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正在由注重规模的增长转变到注重质量的提高, 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 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优良传统, 坚持正确方向, 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促进发展, 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1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1.1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国际互联网普及应用, 全球化不断加剧。西方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侵蚀、渗透和解构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 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而高校正处在时代的浪尖, 处在这种思想观念交锋、多种文化思潮碰撞的前沿阵地, 最能明显而直接地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种种阵痛。新的时代背景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成为我们在长期而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较量中取得胜利的必然前提。

1.2 社会环境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 人们的选择也更趋多元化, 对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要求更加明显,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旺盛和多元。与此同时, 意识形态领域中仍有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存在和蔓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弘扬社会正气, 培育高尚师德师风, 高举旗帜,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3 高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校能否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人才, 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而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无疑就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1.4 大学生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获取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的优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 对一些复杂事件、复杂问题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的弱点。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数量、品种、规模和影响力的迅速发展, 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 增加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难度。因此为了促使青年大学生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法初探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师生,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以“三贴近”为指导原则和方法论,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更好的切合实际工作生活, 为广大师生服好务。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 以以人文本为核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高校是育人的地方, 而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更应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原则, 要在全面分析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不断探索和创造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用心用力。[2]

2.2 以“三贴近”为指导原则和方法论--为师生服务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我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指导高校宣传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 是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也是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必然要求。“三贴近”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和以人为本的观点。落实“三贴近”, 就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生活, 在了解师生、引导师生的过程中服务师生、教育师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要“想师生之所虑, 急师生之所难, 谋师生之所求”, 把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 经常深入院系师生中去, 深入一线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 特别是关注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通过认认真真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 化解矛盾, 释放压力, 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3]

2.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创新, 就是要用时代要求审视宣传思想工作, 以改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 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4]因此, 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网络建设等诸多环节。从观念上、内容上、方法上、制度上进行创新,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巨大威力, 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 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增长才干。此外, 还要建设好和管理好校园网站, 加强对网络宣传的舆论引导, 积极运用网络资源, 建立网络平台对话, 利用网络的便捷形式, 收集舆情信息, 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进一步改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有负面影响的言论, 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 积极疏通和引导, 努力使网站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 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

摘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护高校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以及和谐稳定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转变以及高校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以“三贴近”为指导原则和方法论,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发展观,三贴近,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4上海教育年鉴.

[2]萧思健.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2) .

[3]宁秋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 2009 (2) .

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 篇8

下好“规划棋”,“主角”唱好“宣教戏”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肩负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学生的艰巨历史使命,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时代责任,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因此,作为“主角”的宣传思想部门必须要下好“规划棋”,唱好“宣教戏”。

学校在推进宣传思想工作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统筹布置,详细规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中入脑入心”与“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知真信真实践”的“两入三真”为具体工作目标,摒弃单向灌输式的“暴风骤雨”教育模式,采用双向互动式的“润物细无声”教育模式,开展了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宣传思想工作,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在“中国梦”主题宣教工作中,学校创新主题教育形式,在宣教活动“接地气”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你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特色宣讲会成功举办。宣讲会通过学生拍摄的主题为追梦、寻梦、筑梦、圆梦的4个纪录片,以及主创人员宣讲和相关场景再现,烘托出“小国关承载大梦想,小梦想汇聚中国梦”的活动主题。宣讲会内容满含真情实感,真实反映出当代青年学生阳光向上的精神状态与关心国家社会改革发展的满腔热忱,以小见大地呈现出平凡个体的梦想与伟大中国梦的有机联系,打造了独具学校特色的 “中国梦”宣讲方式。

下好“服务棋”,“配角”唱好“报道戏”

对学校师生开展系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宣传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与此同时,全方位报道学校办学事业的改革发展,立体呈现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多角度宣传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是高校宣传工作者的天然职责。与开展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时更多地发挥主导角色不同,进行宣传报道工作时宣传部门则更多要担任“配角”,下好“服务棋”,唱好“报道戏”。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定位,是由新闻媒体的自身特色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客观报道、全面反映学校办学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学校党委制定决策方针,推动事业科学发展提供重要事实依据,是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终极目标指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积极树立起校园媒体的“服务意识”。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一贯秉持“服务学校科学发展,服务教学科研进步,服务育人成效显现”的“三服务原则”;具体工作中坚持贯彻中央的“走转改”“三贴近”号召,形成了新闻媒体“扎根教学一线,扎根师生工作学习实际,扎根校园文化生活”的“三扎根机制”,对发展成果全面报道不夸大,对存在问题如实揭露不遮掩,坚持新闻性、尊重新闻规律,大量一手的、鲜活的、生动的报道不断涌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充分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一方面实时报道学校党委以及各基层部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动态消息,另一方面如实反映师生群众提出的学校各级领导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校报开辟《反对“四风”、服务师生》专版专栏,连续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尤其注重反映师生群众的呼声与诉求。新闻网密集报道教育实践活动动态消息,集中发表校党委以及校内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服务师生群众的具体举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校园媒体阵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意见建议集散地、“头脑风暴”发布台和方法思路论辩场,为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出实效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下好“统筹棋”,“导演”唱好“整合戏”

信息化、全媒体时代瞬息万变,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广大受众需求日新月异,这一时代发展特点在高校校园中同样得到鲜明显现。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态势对高校宣传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在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格局重组上发挥的作用亦日益凸显。在重视挖掘好报纸、电视台、广播站等传统媒体发展潜力的同时,如何妥善应对并积极运用日益活跃的人人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态,无疑成为摆在每一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时代的发展呼唤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下好“统筹棋”,扮好“导演”角色,唱好“整合戏”。

面对高校校园建立健全的全媒体格局,以及其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攀升的影响力,学校党委宣传部对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进行通盘整合,大力加快校园媒介融合步伐,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实现互融互通、优势互补;不断健全完善的国关E站(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为这场校园媒体整合大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学校党委宣传部根据不同媒体形式的不同特点,分别为其量身打造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其中特别注重媒介资源整合,使之实现互动互通、彼此映衬,助力宣教效能的整体提升。网络新媒体发挥其时效性强的特点,跟踪报道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的最新进展,校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则发挥深度报道、访谈报道的优势,纵深切入活动宣传。

国关E站在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师生密集经过场所设置多个点位,第一时间推送重大时政要闻,确保广大师生便捷关注新闻最新进展。同时,国关E站还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为校报、新闻网稿件提供播发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宣教效能实质提升。

下好“改革棋”,“编剧”唱好“发展戏”

全媒体时代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更大、更快、更便捷的传播时空和传播媒介成为现实并不断拓展,给宣传思想工作以光明的发展前景和深广的发展潜能,赋予宣传思想工作者更大的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挑战在于宣传思想工作若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一线工作者意识、知识、技能更新滞后,则有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领主导权弱化甚至丧失的危险。时代的发展呼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下好“改革棋”,扮好“编剧”,唱好宣传思想事业的“发展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近年来,学校校报、新闻网、电视台、国关E站“四位一体”的校园宣传格局业已成形。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党委宣传部通盘整合校内媒体阵地,正式启动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度挖潜。目前,学校校报《悦读副刊》已经出版一年半,主题分别为人物、往事、文思、光影,集中宣传报道在校师生中的典型人物以及离退休教师、各行各业校友中的先进代表,并为师生展现文学、摄影特长提供宽广平台,在校园积极引领传播正能量,共同为“国关梦”“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共识与力量。除此之外,新闻网、电视台、国关E站的改版升级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之中,校内兼职宣传员制度的健全完善步伐提速明显,共同打造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

上一篇:党员发展对象公示范文下一篇:镇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