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精选6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1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课文主要讲筑路工人们在修建一条公路,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人们都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本课重点在于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学习课文时,选用了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让高尚的爱陶冶孩子的心

一开始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像树,通过“小博士”的介绍了解橡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价值作用。“小博士”的介绍详细又齐全,使孩子们对橡树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再通过寻找课文中描写橡树的句子:“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启发学生自己想象这棵橡树的形状,说说这棵橡树的特点,请一位同学上台画出他心目中的这棵挺拔、高大的橡树,全班同学再加以改进和补充。至此一棵散发着勃勃生机的橡树耸立在同学们的眼前,大家对橡树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通过过往人们的评价:“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高尚”的基础上,思考:过路人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能感受到筑路人那颗高尚的心?让学生在筑路人如此珍爱一棵树这种不平常的行为中,在对生命的尊重中,在对环境的保护中,深深感受和体会筑路人那颗高尚的心!

二、强调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个体体验

整堂课我引导着学生自己将课文读懂、读活,尽量避免分析教材,课堂上把质疑——寻疑——解疑的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和中心句“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变序的阅读设计(首——尾——中),让学生先了解故事的开头和结局,并让学生自己从故事的结局提出问题,然后循着故事的结局再去探讨故事的起因和发展,这样将理解课文结尾这个含义深刻句子的难点化解了,并以此为主线贯穿了整节课。

学生通过寻找高尚的行为和高尚的心灵,深入学习课文的语言,从语言中体会、感悟,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对话。而适时加进对修路工程的了解,从新的视角感受,加深对筑路人为保护橡树而做出的各种努力和牺牲的了解。最后通过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由《路旁的橡树》引发学生对随意毁坏森林的思考,由毁坏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引发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由一个小村庄联想到许多小村庄,由乡村联想到城市,由中国联想到世界,联想到地球——我们的家园,学生的思维随着感情的指挥棒自然流淌。

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解,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这种环保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生活课堂,让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了解身边保护环境或破坏环境的事例,把学生的视线从语文之河引向广阔的生活之海。

虽然自己很努力,想离完美更近一些,但回头审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理解课文时,过于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却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如工程师与筑路工人沉默不语时的场面,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会,效果可能会更好。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自感放手不够,老师扶得还较多。对于略读课文,应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2

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课文主要讲筑路工人们在修建一条公路,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人们都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讲在筑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工程师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讲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坐车的人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1.读课文,想想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体会筑路工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高尚的心。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渎错的字音。

宽阔

挺拔()

楔()子

2.理解词语。

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3.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四、再读课文,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人新课

这节课,我们按照顺序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二、指导阅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①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4.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这么一棵粗壮、挺拔的橡树,伐了它,真是可惜。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5.出示句子。

工程师为——叹了口气。

工人们为——叹着气。

6.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我们不会因为完成不了筑路任务而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也不会因为砍伐了橡树受到路人的责备。)

三、指导阅读第八、九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2.思考: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赞叹筑路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爱心。)

四、再读课文,说说你读后的想法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3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本课重点在于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学习课文时,选用了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思想情感。

整堂课我引导着学生自己将课文读懂、读活,尽量避免分析教材,课堂上把质疑——寻疑——解疑的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和中心句”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让他们反复去读,去体会。学生通过寻找高尚的行为和高尚的心灵,深入学习课文的语言,从语言中体会、感悟,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对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句子来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3、能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翻阅词语手册。搜集五个描写树木的成语和词语。

2、教师课件制作。

教学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

教学预设:

前置练习

(投影)这是一棵橡树,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你能用昨天搜集的词语来说一句吗?

学生搜集少时可以出示老师搜集的描写树木的词语。

一、词语介入,感受生机

1、你知道文中是怎样描写这棵橡树的吗?(投影出示)

2、情境导入:这么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出示重点词语自读)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找找文章的中心句。

三、抓住重点,讨论交流

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这里高尚的心指的是什么呢?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边读书边找依据,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等入手。全班讨论交流。

1、情节1: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A交流:在想什么呢?(树美有生机)体会心情——震撼。B指导句子朗读响亮。

2、情节2:他们沉默,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都叹气。

A交流:他们沉默各是什么原因呢?体会心情——犹豫、纠结。B、指导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

3、情节3:一组对话。计划不能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

A交流。猜猜他们说话时的语气,为什么?体会心情——平静对激动。B指导朗读。

4、情节4:工程师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A从语言、动作和事情结果来体会,抓住轻声体会心情——放松。B指导朗读。

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觉的,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

四、围绕主题,提升意识

1、学了课文,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珍爱树木肯定有很多话要说。老师选择了主题,你试着把你的想法融入到小练笔中去。

投影出示:

A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从橡树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注意心理的描写。参考题目《橡树的自述》。150字

B联系《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参考题目《重建新村庄》、《山又绿了》。120字

C几年后,工程师或工人们路过会为此感到欣慰而自豪吗?参考题目《不悔的抉择》。80字

2、交流。

3、课外积累本课好句段,并背诵。

板书设计:路旁的橡树

表现:停工——沉默叹气——反对——行动

心情:震撼——纠结——坚定——轻松

真爱树木、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后反思

今天上课,经过李老师的讲评,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尚有很多不足。针对这堂课,理清思路,做以下反思——

1、朗读水平需要在老师的注重下提高。学生朗读课文不流利,问题不仅出在学生本身朗读习惯差,主要还是老师针对学生在课堂的朗读没有很好的纠正,好的应该表扬,指出好在哪里,让全班跟读学习;读的不好的,指出问题所在,让这个学生再读,是共性的可以全班纠正朗读。

2、概括主要内容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形成。在教给学生基本的概括方法后,(比如一件事就用起因、经过和结果)请几位学生说,老师在说完后要加以评价,哪一点说的好,哪一点还没有说好,哪一点还嫌啰嗦。然后再请下一位来修正,一直到初具规模,大致正确,老师不必一定要按照自己规定的说法。在要求上适当降低,可以缩短课堂时间。

3、突出重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在交流高尚的心时,等学生说完句子后,老师加一个问题,问个为什么,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体会心情。直接问心情显得比较突兀。

4、练习的设置需要老师整合和取舍。把课外练笔和课堂练笔结合起来,尽量在课内完成保证质量。题目可有难易之分,让学生可以有所选择。

5、环节的过渡需要老师锤炼语言。各个环节的引入不能很突兀,不能直接把任务呈现。老师需要用精炼而指向明确的语言来陈述下一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很自然、合理、舒服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5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第六册略读课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课文写人们在两座大城市间要修一条路。一棵橡树挡住了计划中的路,为了保住大树,修路的人把路弯曲成马蹄形。过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本文内容简洁,行文时有不少空白,比如工程师和工人们心里想的话。因此本课的教学以自学为主,利用教材,激发想象,填补空白,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的感情。在教学中我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1、以旧导新,激发兴趣

复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自学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堂课我采用多种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抛弃一切无效的活动,让他们读、思,让他们交流,使课堂展现生命的灵动。

3、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提了一个问题:假如你参加了这次修路,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同学们想出了不少的办法。其中一个男孩的方法还不错:以橡树为中心修圆形路,既美观又醒目。

4、以读促悟,升华情感

教学中我始终将一个“读”字贯穿课堂始终:读通——读懂——读活,步步落实,层层提升。

但由于我在备课时比较注重备教材,因此在学生质疑时很多问题超出我的预设,幸好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才没在课堂上出现被学生难倒的尴尬局面。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6

我们都知道《课标》中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教参》中也明确强调,略读课文,在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即使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也可以留着今后解决。

在教学中我也清楚这些,但对其精髓可能还是没领会明白,当学生困惑的时候总想帮忙,上着上着也就把略读课上成了精读课。就在前几天第一次试教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于是我们校长和主任就给我支了一招,说你可以根据导读中的问题设计一张测试卷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既做到放手,又真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确实有道理,但能行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没想到真的可以,给我最明显的、有别于精读课的感觉是我可以放手了。

在今天的课堂上大家也能看到,完全是学生在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认真地对待这张卷。而且经过几次试教后,让我体验到了这张卷有他独特的优势,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评价的介入下,我们能够摸清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还有那些个同学不行;学生对前几课精读课文中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情况也能有个准确的了解,同时能检测出我们在前几课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在教学中一定还有许多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够多提宝贵意见。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7

《路旁的橡树》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文章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环保意识、爱护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二是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本文教学的难点是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准备,教案一改再改,还制作了相应的课件,教学的设计在头脑里过电影似的放了多遍,想努力营造出理想中的课堂,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以下是几点反思:

一、多种方式落实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教活了,学活了,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曾经说过:儿童大脑的自然属性要求,对他的智力培养须直观形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使得思维由具体形象向着这个形象的信息“加工”转换。如果脱离大自然,从一开始学习起就只感知词语,脑细胞很快就会疲惫,以致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给他的工作。因此,他常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这本百科全书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课堂是令人神往的,但我们无法把每一堂课都把学生拉到大自然中去,所以得借助媒体等有效手段,给学生创设情境,加深理解与记忆。新课伊始,我先给学生欣赏了笔直平坦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树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词语,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增加了感性的认识,当读到平坦、挺拔等词语时,头脑中会显现出相关的画面,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很有帮助的,相信这种联想,也会延伸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中,看到类似的画面,会很自然地把这里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另外,课文中有一个很生僻的词:锲子。我查了相关的词典,发现里面的解释是越解释越模糊,其实这是我们在建筑工地上常见的木钉子。于是,我到学校的建筑工地找了一个锲子,当学到这个词时,给学生展示了实物,让学生一看就非常明了,也懂得了语言反映的就是我们整个生活。

二、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为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对文本内涵的深层理解,离不开老师的引领。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对于这一点,相信每一个学生读完文章,都会被文中建筑工人这种自发的保护环境的行为所打动,但我们要的不是语言上的巨人,最困难的是怎样把理解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我觉得课文中最后一句中对于高尚的理解,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反复地出现这一段话,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是不太理解的,然后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高尚并不是非要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样的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

另外,在读建筑工人和工程师说的话时,让学生补充词语,想象他们是怎样说的,学生读法不一,把课文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自己的解读中明朗化了。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纵观这一册实验教材,审视我们新课程下的课堂,凸现了人文性,淡化了工具性。记得前几天参加小学语文的培训时,虞哲中老师曾经讲过:现在的课堂要呼唤工具性的回归。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回归到以前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而是要努力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语文外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们在课堂里大谈特谈环保,可是学生走出课堂却依然我行我素,那么这就是教育的最大失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生活课堂,让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发现多姿多彩的美。因此,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两个作业,一是了解建水月亭大桥时花大量的资金移香樟树的事例,二是了解身边保护环境或破坏环境的事例。把学生的视线从语文之河引向广阔的生活之海,而不再只是在课堂里纸上谈兵的苍白。

只要是真实的课堂,就会有遗憾。虽然自己也努力过,想离完美更近一些,但回头审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现列举几点:

1、可能是理解课文时每一个一个环节都紧密联系,所以在分析课文时,过于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却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如工程师与筑路工人沉默不语时的场面,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一开始我出示了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写这篇文章的年代是在距今三四十年以前,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为那时,我们都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的人们一样,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还没有环保意识的觉醒,以体会作品中人物的高尚,但后面的阅读理解中却忘了这一环节。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自感放手不够,老师扶得还较多。对于略读课文,如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困惑。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8

【教学片断】

人教版小语第六册第8课《路旁的橡树》。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

,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它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为了保

护这棵橡树,大家犹豫之后决定为橡树让道,于是本来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在这儿弯曲成了马蹄形。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保意识。

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读完整个故事后,我让孩子们写写心里的话。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工人们说,也可以对橡树说。写完后小朋友们开始交流。有的说“工人叔叔,你们有一颗高尚的心,我代表橡树谢谢你!”有的说“我们应该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有的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爱护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次小练笔既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又使环保意识得到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的结合,这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吗?“老师,我说的跟他们都不一样!”正在暗暗得意之时,一个小朋友自高奋勇地站起来说,“我想对大橡树说:大橡树呀,你长得可真不是地方呀!你长在哪儿不行啊,为什么偏偏长在这儿呢?害得本来笔直的公路变得弯弯曲曲的。”此言一出,举座哗然。教室里闹嚷嚷一片。

为了尽快让他们安静下来,我反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大橡树有没有长错地方?”有一部分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我说:“大橡树长在本来就属于它的地方,无所谓对与错。你之所以会觉得它长错了地方,那是因为你习惯用人类的眼光去衡量一切。这是不对的。”这时,另一位学生“刷”地站起来,反驳道:“老师,我认为他的说法也是对的!你上次给我们讲《敢于为“坏蛋”说话的人》这篇文章时不是说过,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答案就不一样。我认为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从人类的角度看,它确实长错了地方。”

我没想到这孩子会拿我说的话作为武器向我挑战,我激动地反驳道:“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永远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宰,随心所欲地乱砍乱伐,造成洪水泛滥,土地沙化;随心所欲地排放废气,倾倒垃圾,致使环境恶化,瘟疫横行。难道我们得到的教训还不够吗?”这时,好多孩子都来附和:“对呀,我们如果乱砍乱伐,大自然就会报复的。”“我们不是

学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吗?因为人们乱砍树木,最后洪水把村庄都冲走了。”那个向我挑战的学生脸红了,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教学反思】

一、要体现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作用

当听到学生说“大橡树呀,你长得可真不是地方呀!你长在哪儿不行啊,为什么偏偏长在这儿呢?害得本来笔直的公路变得弯弯曲曲的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话,把课堂的气氛都给搅乱了。于是,我直截了当地否定了他:“这是不对的。”当我的观

点受到学生质疑后,我又义愤填膺,振振有词,把学生作为辩论对手。粗暴地、武断地否定孩子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这种暴

风骤雨式地灌溉,学生真的能接受吗?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它应该是和风细雨式地滋润,

让人文关怀犹如春风拂面,春雨入土。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结合语言的学习让人文关怀得到有效地渗透。假如

我这样做,也许“意外”就会转为“意料之中”了。我们不妨让镜头回放,然后重新设想“剧情”。

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对大橡树说:大橡树呀,你长得可真不是地方呀!你长在哪儿不行啊,为什么偏偏长在这儿呢?害得本来笔

直的公路变得弯弯曲曲的。”

教室里一下子闹嚷嚷的。

我示意孩子们静下来。我问那个孩子:“你为什么这么想呢?你是不是特别希望这条公路是笔直、宽阔、漂亮,像箭一样横贯南北?”

那个孩子点点头。

我再问其他孩子:“你们希望有这样一条公路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的!”

然后,我又问:“那么当时的筑路工人,他们希望有这样一条公路吗?”

孩子们说:“是的。”

我又问:“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

然后,孩子们开始读书、讨论。从工人们开始的希望,到后来的犹豫,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体会到工人们比我们更希望有一条笔直、宽

阔、漂亮的公路。

然后,我又问:“工人叔叔是多么希望修建一条笔直、宽阔、漂亮的公路啊,可他们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孩子们回答:“工人们决定为橡树让道,把公路修建成马蹄形的。”

于是我再问刚才那个孩子:“假如你就是一名筑路工人,你同意这个决定吗?”

二、要给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

当一个男孩理直气壮地站起来反驳老师时,我直觉的反应就是一连串连珠炮似的反问,直到孩子哑口无言,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坐下。你

认为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还会这样做吗?其他的孩子还敢这样做吗?

假如,当时我能说一句:“你真是一位勇敢的男孩,敢于向老师挑战。而且还懂得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术,果然是智勇双全

啊。你说得没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同。不过,不是所有的角度看问题都是正确的……”你想,那男孩会是怎样的心情?

在课堂上,当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你是用宽容、赏识眼光去对待,还是感到恼怒与不屑呢?这些情绪与反应都跟你本身的人文素养

密切相关。教师要有善解人意的心灵,要有宽广无边的胸怀,要让学生时时处处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怀。简单地说,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

不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9

本课重点在于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学习课文时,选用了自由读――默读等方式,使学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一开始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像树,介绍了解橡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价值作用。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出有关描写橡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价值作用。再寻找课文中描写橡树的句子:“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启发学生自己想象这棵橡树的形状,说说这棵橡树的特点,接着在黑板上画这棵挺拔、高大的橡树,至此一棵散发着勃勃生机的橡树耸立在同学们的眼前,大家对橡树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通过过往人们的评价:“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高尚”的基础上,思考:过路人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能感受到筑路人那颗高尚的心?让学生在筑路人如此珍爱一棵树这种不平常的行为中,在对生命的尊重中,在对环境的保护中,深深感受和体会筑路人那颗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10

在进行《路旁的橡树》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讨论:筑路工人们改变筑路计划,让一条本应是“箭一样笔直”的公路绕成了“马蹄形”究竟值不值得?我的本意原是让通过孩子们讨论进一步感悟文章内容。可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插曲。刚开始孩子们的态度还比较统一、明显。可是一些“题外话”出现了:这条公路原本应该是“箭一样笔直”,现在却弯成了马蹄形,这样没有以前设计的那样漂亮了;这样又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增加了筑路成本;人们在通过这里的时候不小心的话还会发生安全事故;既然要保留这棵橡树为什么在设计、规划的时候不稍稍调整一下?……他们反应越来越强烈,设计这个问题的初衷没有实现。我不得不强行引导转变孩子们思路,并要求他们联系上文“……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来思考,可弯一下子绕大了,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改变自己的想法,时间又不够了。其实仔细想想,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也不无道理。

本来是想让他们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课文重点,体会筑路工人热爱橡树、热爱大自然的“一颗高尚的心”,以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结果却偏离了正常轨道。怎样在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接轨,是一个让我比较困惑的问题。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尤其体现的十分明显。一些道理,该怎么做,学生都明白,而且很会说,但在具体做的时候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了。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11

本次教研,我所选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略读课文教学的原则“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来展开教学。围绕课文的阅读提示来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感受到筑路人对橡树的爱护和对环境的保护。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通过读课文导语找出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从感受橡树的美丽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以“橡树应该把奖章颁给谁”为突破口,让学生研读课文中描写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来感受到筑路人对橡树的爱护、对环境的保护这颗高尚的心;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倾诉来结束本堂课。

在备课时感觉自己的这个设计还是很不错的,没想到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的却不是很好,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反思原因如下:

一、这节课的重点就是通过朗读关键句子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可是学生连最基本的正确、流利都做不到,谈何感情朗读?学生课前的预习不到位,学生没有把这项口头作业放在心上,当然就不去做了。因此,教学初读这一关一定要做扎实了,否则影响深入研读的质量。

二、“奖章应该颁给谁?”这个问题设计的不恰当。在保护这棵橡树中,工程师和工人都是功不可没的,他们的功劳也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在为自己的看法找理由时,由于对文本理解还不透彻,对此还有很有困难的,在这浪费了很多时间。

三、指导朗读不到位,在教设教学时,我是抓住“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去指导学生的朗读的,但做的还不到位,学生在朗读方面仍很欠缺,我想此时老师的范读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能范读一下,学生的朗读效果会比较好的。

反思这节课上的真的很失败,再接再励吧!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12

今天,我教学了《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二组的一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写的。考虑到在一节课里要完成教学内容,我为孩子们选择了这篇比较短小浅显的课文。尽管各位领导和前辈们给了我很多鼓励的话语,但我想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保留自己的判断!老师们为了鼓励我才尽量说优点,我自己知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一些遗憾。这只能说明,我的临场应变能力还不够强,现场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而思考和实践是走向成熟的捷径。

我想如果能把自己授课的过程全部摄下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的话,一定会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做到顺学而导。

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有很多地方都和我原先预料的不一样的。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因人而异的。这就决定教师必须敏锐地察觉他们的思维过程,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提炼最值得探究的教学问题,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揣摩、感悟、体验、想象去解决心中的问题,把学和教、预设和生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管“风筝”飞得多远,“线”永远在老师的手中。在教学中,我原想以中心突破法来指导学生理解全文,但是,由于疏漏了让学生说感受的环节,自然引不到中心句去。而且从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上来看,学生更迷茫的不是最后一句,而是写工程师和工人们沉默的话。在对学生学情的估计和及时调整策略上,我显然缺乏教学机智。我想

在探究“工人们和工程师为什么叹气”这个问题前,还是应该先让学生解决“马蹄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对课文意思有一个初步的概括和了解。在引出“有必要让树,还是把树砍了吧?”这个问题,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争辩思维,更有兴趣地去读书。

因此,教学是要充分预设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到不同的班级去教,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最要紧的是现场灵活的调控能力。在细节上,还有很多毛病,比如一开始自己也有些紧张,说明缺少实践锻炼的经验;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不够灵活,导致不小心把后面一张幻灯片提前放了出来;对时间的控制不够完美,导致教学出现了拖堂的弊端,又让学生提问,使教学又终点回到了起点;书的设计虽然比较有新意,但是当时考虑到时间,漏了几个小部分,还有,课堂中的讨论过于形式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如果继续改进,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在辛苦的过程里,我们会得到自我的提升,搞课题、上课都是一样。我想起一个朋友的话:“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吧!在过程里,我们感受着快乐!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这个团结协作的大集体,感谢你们的指导。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13

《路旁的橡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从《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到本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建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几天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今天讲了《路》的第二课时,虽是自读课文,但我还是着重了注意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会,重点放在体会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环保意识上。

今天上《路旁的橡树》,感觉有点散,碎片多了点。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篇课文,我觉得好象有点过,那么一条路为了一棵橡树,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隐藏了不少交通隐患呀。也许有了这种想法,没有和课文的意图合拍,情未动,上起课来,没味道。

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请学生读,你读得可真有气势。仿佛看见了一棵高大的橡树,比六层楼还高呢!朗读评价语的确能起一定作用,学生在我的评价下,读得挺不错,再请学生动笔圈圈,句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橡树的高大?学生说到了挺立、粗壮、结实,像哨兵一样。最后齐读: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接着,就引导学生去看路了。圈词体会,反复诵读,学生对这句话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只停留在:橡树的外在美,美在它的高大,挺拔。难道这棵橡树的作用仅仅是美化环境吗?如果只是这样,为这棵橡树而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似乎不太值。可以在像草原的哨兵处,挖掘更深的内涵。为什么把橡树当作草原的哨兵?狂风怒吼着,橡树除了狂风,还可以说说噪音,黄沙。

接下来,我请学生思考: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朗读4、5、6三段后,学生说这棵树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情学生就是一个舍不得。如果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还可能想象到没有了树,空气不再那么清新,风沙迎面扑来,人们睁不开眼来,鸟儿无家可归。想到这,他们的心情将会多么难过,多么沉重。

最后,我请学生讨论工程师的决定,工人们的做法,你怎么看?学生说到的都是:这棵橡树太美了,他们真善良,虽然学生说到了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但是感觉有点牵强。如果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问学生:工人们和工程师保护的只是这一棵橡树吗?学生联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理解高尚的心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14

《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寻常小事,不寻常的处理方法,感染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以下是我教授此课后的几点感受:

一、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

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解,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这种环保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联系生活拓展语文外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生活课堂,让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了解身边保护环境或破坏环境的事例,把学生的视线从语文之河引向广阔的生活之海。

虽然自己很努力,想离完美更近一些,但回头审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理解课文时,过于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却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如工程师与筑路工人沉默不语时的场面,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会,效果可能会更好。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自感放手不够,老师扶得还较多。对于略读课文,应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15

核心提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讲述于课文有关的故事。之后出事南北两座城市图,教师描述情景。学生立即竖起两耳倾听,然后各抒己见,但是由于学生阅历浅,没有说出解决的办法,教师立即引入课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自由...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2

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方法。我们从事语文教学, 不论是在课堂上, 还是在课后拓展中, 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背诵和记忆, 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唯有如此, 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 我们不但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而且要在课后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思考时间与空间, 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 提高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思考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文本问题思考、生活问题思考、作业问题思考、开放性问题思考、能力问题思考。针对上述问题思考, 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策略呢?

一、“撰写反思日记”是语文课后行动策略成功实施的基础

反思日记, 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经历与学习体验进行全面总结的专门性日记。日记的内容可分为:1.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所得到的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解决了哪些问题, 还有哪些问题有待于课后继续探索解决;2.本次语文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在语文学习方法上有何收获, 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语文老师的责任, 就是要帮助并指导学生撰写课堂教学的反思日记。让学生反思学习历程, 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想法、期望, 从而把创作反思日记的过程变成一次有效的、文本问题与生活问题相结合的、开放性的问题思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 学生创作的反思日记, 不一定要教师批改评阅, 而是应该以学生自主管理及评价为主, 倡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补。对于非常优秀的反思日记, 教师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 在全班给予展示和表扬, 以指引其他同学积极学习优秀反思日记的构思方法。

二、“个性化师生对话”是语文课后行动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语文课堂教学毕竟有它的局限性, 教师分析只能面向全体, 照顾共性问题的解决, 难免会疏漏个性问题。在课后拓展中, 抓住个性问题, 开展个性化师生对话, 就成为弥补语文课堂教学不足的必由之路。那些对课堂所研究的问题的解决结果不太满意的学生, 以及对课堂探讨的问题尚未完全掌握的学生, 都可以通过与教师的平等沟通, 开展一次有效的、文本问题与能力问题相结合的、开放性的问题思考活动。

对于能力很强、问题亟待深入的学生, 教师在课后拓展活动中, 应有组织地推进个性化对话。让该类学生将自己已经初步构建的、具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表述完整。教师要对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态度给予充分表扬, 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优点。同时, 语文教师还需围绕主题, 进行深刻的回应与交流, 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如在《致橡树》的课后对话中, 学生就对教师的课堂结论进行了个性拓展。教师说: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来暗示那些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 对那些只想依附丈夫和甘做丈夫应声虫的做法进行了坚决的否定。学生对此发表个性化观点:依据我们所学到的历史知识, 这两句表现出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女性价值观的颠覆。舒婷全面否定了“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生活内容, 否定了“夫唱妇随”的传统女性生活准则, 否定了“夫荣妻贵”的传统女性生活理想。教师对学生这种熟练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读文本的学习方法给予大力肯定, 然后予以更深入的回应:颠覆传统女性价值观, 仅仅属于“破”的境界, 中国哲学中还有更高的境界, 那就是既有“破”, 更有“立”。“立”就是通过这篇作品确立新时代的女性价值观——独立的人格、高迈的自尊。女性不再是陪衬, 不再是附庸, 而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尊的个体。舒婷在诗中流露出的女性自尊感, 唤醒了新时代所有的人。这种良性的小范围的知识与技能的互动交流, 进一步开拓了优等生的学习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学习方法。

此外, 对于课后还滞留在似懂非懂状态中的学生, 语文教师也应与他们进行个性化交流。一方面要通过民主平等的心理沟通, 解除问题疑惑, 达成共识, 促进该类学生解决课堂中未解决的学业问题;另一方面, 在对话的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后进生在学习《致橡树》后, 对“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这几句诗的作用不太理解。有学生课后问:“既然凌霄花和鸟儿象征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 描写它们可以烘托独立女性, 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 去写泉源和险峰呢?”教师此时可以耐心诱导:前面描写“凌霄花和鸟儿”使用的副词是“绝不”, 作坚决的否定。而“险峰和泉源”用的是“不止”, 程度完全不同。因为“泉、峰”尽管可以给人带来慰藉, 尽管可以衬托人的威仪, 但如果仅止于此, 女性的独立人格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示。讲到这里, 学生不仅明白了诗人的用意, 而且学会了如何瞄准中心意象、运用反面对比与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增加诗文的内在张力。

三、小组问题交流会是实施语文课后行动策略的津梁

在班级授课制中, 由于教学时间及教学任务诸因素的影响, 导致教师经常实施个性化对话, 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 有必要采取小组问题交流会的行动策略, 为优等生带动中等生与后进生架起桥梁, 也为后进生进一步解惑提供渡口。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要精心而准确地编定学习小组, 确定学生的交流主题, 做好课堂问题的延续与拓展等基础性工作。对话的计划与方案由学习小组自行制定。在实施小组问题交换会的过程中, 小组长负责主持讨论, 进行“头脑风暴”, 使学生积极思考, 畅所欲言, 全组共同提炼自我发现的新意义, 从而形成小组问题交流的对话备忘录。

如《致橡树》课后的小组交流会中, 教师确立的讨论主题是“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有什么深刻含义?与前面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在一起”有何联系?

学优生的触类旁通能力强, 他们马上联想到:“像沉重的叹息”一定与中国女性所承担的重负有关。他们的思维火花, 一下子打开了中等生与后进生的思路。几个小组先后得出相似的结论。有的认为, “沉重叹息”表达了中国女性曾经遭受的不幸。有的认为, “沉重叹息”暗藏着中国女性对不公的心理抗争。这些均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于是, 教师进一步诱导:写“挺拔的木棉与高大的橡树”并排站立, 有何寓意?某小组中, 部分“主旨意识”强烈的学生, 引领组内其他同学往课堂所强调的中心“独立人格”上靠, 进而全组达成共识:男女双方都要保持独立人格, 互相扶持, 互相尊重, 女性不再是陪衬。那么“木棉的红硕花朵如英勇的火炬”与“橡树木棉并肩站立”又有什么关系呢?参与讨论的六个学习小组, 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 教师进行引导和梳理:“英勇的火炬”说明新女性充满了向上的活力, 保持着自己的个性, 就如同橡树保持独立个性一样。经过小组交流, 学生在课后学习行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本诗主旨的理解, 沉浸在既互相独立又互相扶持, 既珍视自我又尊重对方的人性美之中。

综上所述, 在实施语文课后行动策略的过程中, 撰写反思日记, 进行师生个性化对话, 开展小组问题交流, 构建了张扬学生个性的语文平台, 使学生得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展示自己的研究心得。在教师的积极支持及指导下, 学生的“五大问题”思考能力渐渐得到了提高, 也渐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篇3

人教版小语第六册第8课《路旁的橡树》。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

,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它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为了保

护这棵橡树,大家犹豫之后决定为橡树让道,于是本来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在这儿弯曲成了马蹄形。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保意识。

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读完整个故事后,我让孩子们写写心里的话。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工人们说,也可以对橡树说。写完后小朋友们开始交流。有的说“工人叔叔,你们有一颗高尚的心,我代表橡树谢谢你!”有的说“我们应该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有的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爱护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次小练笔既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又使环保意识得到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的结合,这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吗?“老师,我说的跟他们都不一样!”正在暗暗得意之时,一个小朋友自高奋勇地站起来说,“我想对大橡树说:大橡树呀,你长得可真不是地方呀!你长在哪儿不行啊,为什么偏偏长在这儿呢?害得本来笔直的公路变得弯弯曲曲的。”此言一出,举座哗然。教室里闹嚷嚷一片。

为了尽快让他们安静下来,我反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大橡树有没有长错地方?”有一部分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我说:“大橡树长在本来就属于它的地方,无所谓对与错。你之所以会觉得它长错了地方,那是因为你习惯用人类的眼光去衡量一切。这是不对的。”这时,另一位学生“刷”地站起来,反驳道:“老师,我认为他的说法也是对的!你上次给我们讲《敢于为“坏蛋”说话的人》这篇文章时不是说过,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答案就不一样。我认为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从人类的角度看,它确实长错了地方。”

我没想到这孩子会拿我说的话作为武器向我挑战,我激动地反驳道:“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永远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宰,随心所欲地乱砍乱伐,造成洪水泛滥,土地沙化;随心所欲地排放废气,倾倒垃圾,致使环境恶化,瘟疫横行。难道我们得到的教训还不够吗?”这时,好多孩子都来附和:“对呀,我们如果乱砍乱伐,大自然就会报复的。”“我们不是

学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吗?因为人们乱砍树木,最后洪水把村庄都冲走了。”那个向我挑战的学生脸红了,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教学反思】

一、要体现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作用

当听到学生说“大橡树呀,你长得可真不是地方呀!你长在哪儿不行啊,为什么偏偏长在这儿呢?害得本来笔直的公路变得弯弯曲曲的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话,把课堂的气氛都给搅乱了。于是,我直截了当地否定了他:“这是不对的。”当我的观

点受到学生质疑后,我又义愤填膺,振振有词,把学生作为辩论对手。粗暴地、武断地否定孩子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这种暴

风骤雨式地灌溉,学生真的能接受吗?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它应该是和风细雨式地滋润,

让人文关怀犹如春风拂面,春雨入土。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结合语言的学习让人文关怀得到有效地渗透。假如

我这样做,也许“意外”就会转为“意料之中”了。我们不妨让镜头回放,然后重新设想“剧情”。

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对大橡树说:大橡树呀,你长得可真不是地方呀!你长在哪儿不行啊,为什么偏偏长在这儿呢?害得本来笔

直的公路变得弯弯曲曲的。”

教室里一下子闹嚷嚷的。

我示意孩子们静下来。我问那个孩子:“你为什么这么想呢?你是不是特别希望这条公路是笔直、宽阔、漂亮,像箭一样横贯南北?”

那个孩子点点头。

我再问其他孩子:“你们希望有这样一条公路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的!”

然后,我又问:“那么当时的筑路工人,他们希望有这样一条公路吗?”

孩子们说:“是的。”

我又问:“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

然后,孩子们开始读书、讨论。从工人们开始的希望,到后来的犹豫,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体会到工人们比我们更希望有一条笔直、宽

阔、漂亮的公路。

然后,我又问:“工人叔叔是多么希望修建一条笔直、宽阔、漂亮的公路啊,可他们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孩子们回答:“工人们决定为橡树让道,把公路修建成马蹄形的。”

于是我再问刚才那个孩子:“假如你就是一名筑路工人,你同意这个决定吗?”

二、要给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

当一个男孩理直气壮地站起来反驳老师时,我直觉的反应就是一连串连珠炮似的反问,直到孩子哑口无言,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坐下。你

认为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还会这样做吗?其他的孩子还敢这样做吗?

假如,当时我能说一句:“你真是一位勇敢的男孩,敢于向老师挑战。而且还懂得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术,果然是智勇双全

啊。你说得没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同。不过,不是所有的角度看问题都是正确的……”你想,那男孩会是怎样的心情?

在课堂上,当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你是用宽容、赏识眼光去对待,还是感到恼怒与不屑呢?这些情绪与反应都跟你本身的人文素养

密切相关。教师要有善解人意的心灵,要有宽广无边的胸怀,要让学生时时处处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怀。简单地说,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篇4

首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也是课前导读引导学生阅读的明确要求,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能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完课文,大多能够说出课文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但是他们不能这么简练地概括,当然,这还要学生进一步练习才能达到,但是我又引导学生还应该再说出受到人们称赞这层意思,应为这也是文中的内容所反映出来的重要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在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既要抓住主要的还要注意课文意思的完整性。

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橡树的样子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要图文结合,体会橡树的粗壮、结实、挺拔,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这棵橡树和哨兵的相似性,进一步感受这棵橡树给草原带来的视觉美,也为下文感受筑路工人和设计师为保留这份美而做出改变的心灵美加深体验。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如果在修一条路时,前面遇到一棵树,你打算怎样办?出示大树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2%BB%BF%C3%B4%F3%CA%F7&in=2799&cl=2&lm=-1&st=&pn=7&rn=1&di=200268645&ln=1907&fr=ala0&fm=rs5&fmq=***5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0&-1&di54124538535&objURLhttp%3A%2F%2Fpic1.bbzhi.com%2Ffengjingbizhi%2Fyangguangcaoyuanfengjingbizhi%2Fnature_sz194-tree-and-grassland_blue_sky_31188_9.jpg&fromURLhttp%3A%2F%2F%2Ffengjingbizhi%2Fyangguangcaoyuanfengjingbizhi%2Fdown_42260_9.htm&W1280&H800&T14876&S162&TPjpg)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路旁的橡树》,看看筑路工人怎么做的。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反复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

1.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大家讨论、交流、总结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6

究竟哪一种解读才是作者舒婷的本意呢?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 从她的诗作分析和一些访谈中得到了结论。

首先是从诗作分析来看, 她的一首诗《女朋友的双人房》中, 诗人借意识流作家沃尔夫止口发出了女性期盼独立的呼声, 而这些恰好也正是舒婷的心声, 即女性最起码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独立的私人空间。由此可见舒婷深受西方女权主义影响, 西方的女性主义批评思潮, 即是用女性意识来关照文学作品, 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颠覆, 消解, 对抗和解构是女权主义者通常使用的手法, 力求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两性平等和谐自由的新的文化范式。其先驱人物是英国作家伍尔夫和法国作家波伏娃。女权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实行女性对男性的超越, 对现有压迫女性的男性话语进行颠覆, 在舒婷的《神女峰》和《女祠》中, 我们就能明显感受到上述的主题, 舒婷鼓励女性大胆背叛传统, 同时也反对被男性强行供奉在“神女峰”和“女祠”, 因为这样的供奉是需要沉重的代价的———失去自我。

其次是从对舒婷的访谈记录中来看, 舒婷曾经回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在1977年3月, 舒婷陪蔡其矫先生在鼓浪屿散步, “爱情题材不仅是其矫老师诗歌作品的瑰宝, 也是他生活中的一笔重彩, 对此, 他襟怀坦白从不违言。”那天他感叹道:他邂逅过的美女多数头脑简单, 而才女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 纵然有那既美丽有聪明的女性, 必定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 望而生畏。舒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期望。舒婷说自己当年年轻气盛, 于是和蔡其矫先生争执不休, 认为天下男人都要求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 以为自己有取舍爱的权利, 其实女人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期望。当天夜里两点, 舒婷一口气写完了《橡树》, 次日匆匆的将草稿让蔡其矫带回北京给艾青看, 最后改成了《致橡树》。舒婷说, “这首诗流传开来, 不断碰到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孩子, 向我投诉没有橡树。”于是舒婷有写了《神女峰》作为补充,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从舒婷的这个创作《致橡树》的过程是能够很明确的感受到舒婷作为女性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对男性强权的一种反抗, 希望女性能够获得与男性同等的话语权。

由此, 有关舒婷《致橡树》的解读中, 最后一种将其与女性意识相关联是最符合舒婷的思想本意的。舒婷用“橡树”、“木棉”这些独特的对比意象一反传统的叙述模式来呼唤人类对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新思考。橡树固然具有英勇、神猛的形象, 象征了刚硬的男性之美, 他有着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而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则体现了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 她摒弃了传统女性所持有的柔弱、妩媚, 它像沉重的叹息, 也像英勇的火炬, 无形中木棉就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女性也能像男性一样以自己伟岸的身躯爱自己坚持的位置和脚下的土地。

这是一株非常有阳刚之气的木棉形象, 是一株非常有个性的带有新时代女性的木棉!这样的木棉要摆脱“攀援”、“痴情”的姿态, 追求与男性有别独立身份;这样的木棉要“分担”、“共享”, 与橡树比肩而立, 追求与男性的完全平等。但细细想来, 这个既要有独立身份, 又要和男性完全平等, 是否自相矛盾了?你要跟男性完全平等, 那你就谈不上什么作为女性整体的, 与男性不同的独立身份;你跟男性完全一样了, 还有什么女性独立, 什么跟男性不同的女性身份呢?当同时追求的这两个东西自相矛盾时, 它们是不可能都实现的。舒婷在《致橡树》中给女性预设了一个“正确”的态度并强加于女性, 即是要女性独立自强, 要女性摆脱依附的地位, 要女性能和男性并排而立, 原则上讲, 作家的意愿是好, 深受中国封建社会父权制度压迫的中国女性的确是需要解放需要独立需要平等的, 但是作者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难道所有的女性都喜欢做一枝“木棉”吗?难道女性都只有成为“木棉”后就会独立会解放会幸福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舒婷在《致橡树》中呼吁广大女性都要做坚强独立的个体, 这个是有失真理的, 也是流于肤浅的, 并不是真正的从深层次上去关注了女性问题和女性意识。真正的关注是让每个女性都去做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 这个自己可以是“坚强独立”, 可以是“妩媚柔情”, 更可以是“痴情的鸟儿”和“泉源”。只要她自己愿意, 只要她觉得自己这样做才是真实的自己, 自己这样活着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是开心的是幸福的就可以了。何必苛求, 何必限定一个框框, 让所有女性, 不管愿意或是不愿意, 都得努力向这个框框里挺近呢?如果真是这样, 那到底是真正解放了女性还是把女性引领到另一个“枷锁”之中了呢?

这种还原本我的做法是后现代女性主义所积极提倡的,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在舒婷所倡导的那种女性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这种思潮赞同女性主义争取女性解放, 为取消男性霸权而努力进而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的观点。但后女性主义也很不同于女性主义, 它认识到女性和男性有别, 而女性本身又是多元的、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 不存在全世界完全一样的所谓“女性整体”身份。后女性主义主张女性从所谓“正确”的女性意识当中解脱出来, 就是说任何一个女性个体她都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做一个女性, 不必要遵循任何预设的、一体化的所谓“正确”的女性态度和行为。后女性主义还鼓励妇女探索和体验自己作为一个性本体的复杂性。像网络上的木子美、芙蓉姐姐她们不也是在探索和体验吗?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本体, 每一位女性情况都不一样的, 本来就是很复杂的, 你自己就是一个天地, 你就是要体验的, 只要你愿意、你乐意, 你应该尽量地去探索。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真理, 真正的真理是看你向哪个话语体系去靠拢。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 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哪怕是克隆出来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看法。舒婷在《致橡树》中所倡导的女性形象“木棉”, 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去关照, 就像是为广大女性所做的一个强加于身的“预设”, 这个“预设”本意看来是好的, 但深层思考就会发现忽略了女性个体的主观意识, 这种忽略就消解了其真正为女性代言的力量。真正的女性解放应该是不仅脱离父权的压制, 能够争得和男性同等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女性要活出自己, 能够不必再限制于社会所强加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潇洒自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少生女性主义文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舒婷当代青年抒情诗三百首贵州人民出版社

[4]何英从舒婷致橡树的意象观其女性意识诗文评鉴

[5]黄晓东舒婷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芦苇与橡树范文06-21

九年级致橡树教案06-11

致橡树诗歌欣赏07-03

上一篇:反邪教警示教育领导小组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