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共7篇)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篇1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

我从小就开始看西 游记这部电视剧,最近,我开始看这本书了,了解了更多关于西游记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聪明机智、本领高强、不老实。最主要的还是爱捣蛋,他把王母娘娘准备的酒菜吃了个精光,把太上老君的仙丹当花生米一样地吃光了,还把天宫搅得天翻地覆,连玉皇大帝钻到了桌下,最后请来了如来佛祖才把他制服。由于孙悟空吃了仙桃,长生不老,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都没死,最重要的是他偷吃了仙丹练成了不死之身,不管是棒打还是刀砍,都不能动他半根毫毛。

唐僧,是孙悟空的师傅,东土大唐的高僧,受观音菩萨指引,去西天取经,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他非常有慈悲心,就因为这样,经常被妖怪捉去。他还非常的罗嗦,所以我们把唠叨的人称作唐僧。

这本书非常有趣,说了取经四人一路上的经历,一路来,有许多妖怪,他们都挺过来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们终于取经回大唐了。九九八十一难,他不畏坚难,经历千辛万苦,一路上有许多妖魔鬼怪,他们也一步一步走过来了,最后取得了真经。我们应该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学到知识。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2

我喜欢《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里头有我很喜欢的故事比如神农尝百草、黄果树瀑布、女娲补天......

其中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神农教人们种植五谷,帮人们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经常生病,于是神农就摘了各种草花,一种一种的常尝到了能治病的或者会生病的都记录下来有一次神农尝到了断肠药神农为了造福人类把这个草准确的记录了下来,并告诉人千万不要使用,天帝被神农感动了,他派向西王母要来不死药,治好了神农的病,还赐给他一根赭鞭,这根赭鞭可神奇了,不管什么花草树木,是要用它打一下就会显示出来,这样神农干起来就不会累了。

为了纪念神农种五谷、尝百草的功效人们把他常药的山命名为神农源。

这可以告诉我古代的故事文化,所以喜欢这本书。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3

暑假里,我读了《笑猫日记》《一千零一夜》《古希腊神话故事》……其中我最百读不厌,最爱不释手的,还是《中国古代神话》。

这里有许多力大无穷的神,比如盘古。他从一个大鸡蛋中出来,把天和地分开,最后自己累死。他口中呼出的一团气体,变成了天上的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万丈光芒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亮的月亮……读到这里,我觉得古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同时我也感受到盘古的无私。

我真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神力,我就再也不会胆小了,也不会被小朋友们欺负了,也可以挥着一把大斧头“扫黑除恶”。

盘古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人们,他为了开天辟地牺牲了自己。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无私奉献的人,如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英勇无畏的警察……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美好的生活,他们不正像盘古一样无私吗?

合上书,盘古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如果你去读这本书,相信你也会爱不释手!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4

中国神话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许多的神话故事,早就在民间一代一代地相传。

女娲补天的故事,由于女娲惊人的智慧与勇敢,人类才能从这次巨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从此,天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又有了春夏秋冬,又有了日夜。读了本片故事感悟:不管现实生活遇到什么问题,都离不开勇敢和智慧,你们说对吗?

后羿取神药的故事,后羿被人挑拨与天帝的关系,泛到凡间,由于对妻子嫦娥的诺言,为了实现,战胜了种种困难。文中表达了后羿的智慧和情义,感悟:不管对周围的人,还是朋友亲人,都要遵守诺言,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个有诚信的人,这样才会让自己胜过的有滋有味。

射月亮的故事,聪明的丈夫雅拉,智慧的妻子尼娥,他们默契的配合,击败了天上凶恶的月亮,整篇故事显示出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情深。感悟: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之间要懂得相互讨论,多谈谈彼此的知识,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每一篇故事都精妙绝伦,使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的道理,读书可以明智,读史使人明志。在书海中我尽情徜徉,遨游,学校这次组织的读书节活动,更让我懂得读书带给我们的巨大乐趣。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5

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我就很喜欢,就在最近我读了一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都吸引着我,让我充满幻想。接下来就听我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吧!

我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就是巫山神女了。瑶姬是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她不但漂亮还十分善良,王母娘娘十分喜欢她。可是她很喜欢到人间玩耍,有一天王母娘娘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就大骂了她一顿。可是又在瑶姬的解释下便同意她去龙宫转转。

到龙宫后,龙王想要她和自己的儿子结婚,瑶姬很生气就来到了人间,龙王怒了,就开始在人间兴风作浪,残害百姓,瑶姬劝他们停止作恶可是他们不听,甚至更猖狂。于是瑶姬就杀了那十二条龙。后来她继续留在人间帮助百姓,还有十一个姐姐也和她在一起保护着人间的百姓。

再后来,十二位仙女们变成了十二座美丽的山峰,而瑶姬就变成了莲花峰。象征着永久的守护和庇佑。

从这个故事里,我展开了对古人的奇幻想像和对幸福的欲望。读了这篇故事后,我还知道了,瑶姬是一个正义、善良、为民除害的仙女,我们应该和瑶姬一样,做一个善良、正义的人,以后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6

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中国神话故事》。

通过阅读《盘古开天辟地》,我知道:在宇宙形成之初,宇宙中一片混沌。伟大的盘古临死前拼尽最后一口气,支撑着天和地。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虫鱼鸟兽,宇宙间诞生了一个新世界!

通过阅读《后羿射日》,我知道:天帝有十个儿子——太阳。有一天,他们没经过天帝的允许,便自作主张一起去了宫殿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300字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300字。没过几天,大地上的动植物全部绝迹了,人类也病的病、死的死。此时,他们连抱怨的力气也没有了,勉强活下来都躺在滚烫的土地上苟延残喘。村子里的老巫,师化成一道神符将人间正遭受的灾难告知了天帝,天帝连忙派斯后羿下凡惩罚这十个逆子,后羿拿着天帝赐予的红弓箭连着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最后一个太阳。从此,世间又恢复了生机。

《中国神话故事》中那些生动离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也喜欢了《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呢?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7

写作是让文字的美浸润心灵,滋养性情!但是,在渐进的道路上一定有坎坷,亦有退缩。不过没关系,好在小乔善于坚持。中国文化之魅力与每个国人相爱相依,笔尖流淌,纸上跳跃,闪闪发光……

咱们中国的神话很多,有一本书专门讲中国古代的神话,这本书就叫《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仓颉造字都写得很精致,很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女娲补天,女娲不仅创造了我们,还为人类补天,她很善良,而且在尽力保护我们的人间,我们都应该感谢她。

其次就是后羿啦,因为天帝的十个儿子(就是十个太阳)在人间不守规矩,所以天帝就派神箭手后羿去管管,说他们(太阳),结果他们不听,后羿生气了一连射了九个太阳,得罪了天帝。所以后羿不能回到天上,只能做老百姓。

还有就是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等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担心天地又合上,就一只手撑着天,脚踏着地,就这样,每天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长一丈,最后盘古累倒了,他变成了山河湖海,有盘古才有人间,这本书非常好看,我真的推荐大家看一看看,看完后会有很多收获。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8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古代神话》。其中,有一个故事——《盘古开天地》令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不仅内容精彩,还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传说,在很久以前,地球还是黑暗混沌一片。这时,出现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这个巨人经历了重重困难,创造了我们美丽的世界,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其中,有一个令我难忘的文段——盘古顶天立地的时候。盘古为了能让天地分开,他手顶着天,脚踏着地,这样夜以继日地扛着,那多累啊!更何况还坚持了一万八千年。最后他累得倒下了,死后身体还变化成造福人类的万物。有一次,我和妈妈尝试了一个挑战——“顶天”挑战。首先,我拿了一本书,放在了头上,接着,我又把手伸直,把书本当成了天,想知道自己能支撑多久。5分钟过去了,胳膊有种炙热的感觉;渐渐地,10分钟过去了,胳膊产生了一点点酸痛;20分钟到了,妈妈坚持不住了,败下阵来,说:“盘古可真厉害啊!”30分钟到了,我也累垮了。我心想:盘古牺牲了自己,为全世界的人带来了光明与生机,还有美丽的大自然,他多么伟大啊!

盘古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9

《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是一本值得我们大家阅读的好书,里面写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那么现在我就要来写写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想。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却牺牲了自己,留给后人一个如此美丽的世界,这精神很伟大。

精卫填海讲的.是精卫是炎帝的女儿,精卫希望父亲能带她去太阳升起的地方看看,可炎帝没时间,精卫便自己去了。到了海上,突然狂风大作,精卫被淹没了,船也翻了。精卫死后变成了一只鸟,整天用石子填大海。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学习。

飞来峰的传说讲的是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山峰,不管飞到哪里,一定都会压毁许许多多农民的一栋栋农舍,而且还会伤害到很多很多无辜的群众。南宋的时候,在浙江灵隐寺里面住着一位道济和尚。他每天摇着一把破破烂烂的坏蒲扇子。这一天,道济掐指一算,飞来峰来了!然后他便想办法救走了居民,并镇住了飞来峰,很伟大。

这本书真好看啊!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0

在假期里我用十天时间读完了《中国古代神话》徜徉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我会为中国古人的奇思妙想而不断惊叹,会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感到骄傲,在得到精神的滋养与艺术的享受的同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捏土造人、伏羲出世、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天女散花……这些想象力丰富的神话传说,塑造出了外形和性格各异的神仙、妖怪、野兽、英雄形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令人无限神住的神话世界……

我最喜欢《天女散花》。花神为取净土,不远千里往西走了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里;为取真水,往东走了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里;为取善水,往南走了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为取美水,往北走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里……有如此的毅力和智慧,何愁种不出百花?

我被花神的精神所感动。她坚忍不拔不言放弃,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才使人间变得更如此五彩斑斓美丽至极!

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我都要学习花神的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精神,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1

快乐的暑假来了,在家当然也不能闲着,课外阅读也要搞起来。这次,我读了《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讲述了古代人们想象的故事。

在众多故事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天帝降下了大洪水,大禹为了平民百姓的安危,不顾自己的死活,在风雨中忙碌了十三年。他的所作所为让我十分感动,在治水期间,大禹曾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但都因工作繁忙而不进家门。大禹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无私奉献,教会我们在帮助他人时不能只想着回报。

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吸引了我。一个名叫愚公的老头,已经胡子一大把。他的家门前堵着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一座叫王屋。这两座山十分影响出行,愚公便决定移走它们。很多人都觉得他的这种行为十分可笑,但愚公却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孙子死了还有曾孙子,祖祖辈辈,无穷无尽,还怕移不走?”天帝都被他感动了,帮他移走了两座大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只要肯坚持,铁杵也能磨成针!

这本书中的故事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许多品质和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它告诉了我许多知识,请你快快也来看一看吧!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2

周六的时候,我看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神话》的书。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是《盘古开天地》。因为故事里的主人公盘古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在故事里,盘古用他的身体支撑着大地,不让天和地重新合起来,盘古死后的身体还变成了各种花草树木,奔流不息的江河,高山… …盘古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也教会了我们平常也要乐于奉献。

在我平常的生活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一天,下着雨,我拿着雨伞在街道上走着,忽然,我看见了一个小女孩,在大风大雨中,女孩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瑟瑟发抖地走在街道上,后面有一个拿着伞的路人。忽然,路人快步地走到了小女孩身边,我不知道这个路人要干什么,于是就看着那边。原来,这个路人是要给那个小女孩挡雨,他把雨伞斜向了小女孩的方向。这一个暖心的举动一瞬间就感动了我,我想着:这个路人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人呀!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神话故事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让故事中的精神继续永远流传下去。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3

合上《中国古代神话》,我的心情仍久久未能平静,那一篇篇令人向往的传说,不时在脑海中浮现,那些感人心扉的传奇英雄令人钦佩,而那些无恶不作的坏人令人义愤填膺。

这些故事吸引着我们,其中我最喜欢《神农尝百草》。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神农”的神,当时人们还填不饱肚子,所以就有许多人饿死了。神农看到了,就去尝百草,他历经千辛万苦,翻山越岭,途中还会中毒。他用神力排毒,但神力用多了,他就越来越虚弱。有一次,他一不小心,尝到了断肠草,因为他的身体很虚弱,他无法将毒解掉,就这样死去了。我觉得神农为了保护百姓而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也要像神农那样,做一个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帮助的人。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非常喜欢这充满知识的书。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4

读了《中国古代神话》后,我走进了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古代神话代表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是华夏先祖的心灵密码,是中华民族性格的根源。故事中传播出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值得我们用心体会的。

比如开天辟地的盘古,为了人类的世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万物;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手足、躯干、血液、肌肉都变成了世界万物。借盘古言志,这个故事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无私奉献精神的崇尚。

再比如追日的夸父,为了追上太阳,造福子孙,他夜以继日地奔跑,最后在中途因疲累、口渴而死。直到死亡来临,夸父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难道这不是古人在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可贵吗?

故事太多太多,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神话》,传承盘古的无私奉献,学习夸父的坚持不懈......来共同传承发扬古人的精神吧!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5

国庆假期里,我读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神话故事,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仓颉造字……在这些故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在一个天地合拢的蛋壳里,没有空气,没有阳光,盘古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能动弹,于是抡起拳头使劲一砸,只听一声巨响,天地就慢慢分开了。可是他怕天地再次合拢,就用自己的双手支撑着天,用双脚支撑着地,天地就慢慢发出了亮光,慢慢有了新鲜空气。就这样,顶天立地的盘古撑了好久,他很累很累,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天地间的一切。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篇2

关键词:中国古代,古希腊,洪水神话,比较

神话是古代原始先民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人类发展等问题的初步认知。受当时认知的局限,原始先民在无法认知自然、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的时候,只能通过想象幻想等方式对一些现象做出初步的理解,所以神话反映了当时原始先民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活动。尼采曾指出,“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唯有一种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把全部文化运动规束为统一体”。弗莱也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蕴了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所以,研究各个民族的神话的异同,对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起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途径之一。洪水神话是叙述洪水灾难使宇宙毁灭和人类如何重新繁衍的史前故事,它在世界范围具有普遍性,具体到各民族又有独特性,因此对世界洪水神话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据记载,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洪水神话故事, 很多民族都有相似的洪水母题,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希腊神话中的洪水故事,而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神话之所以具有这种世界性,学术界认为有很多原因。 根据出土的化石、地质分析等科学考察提供的依据,有的学者认为远古时代地球上确实发生过毁灭性的大洪水,中国古语有云“沧海桑田”,描述的就是海陆的这种风云变幻。因此,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纷繁的洪水神话 ;而一些学者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认为洪水神话是集体无意识的反应,是古代先民的遗传记忆。荣格认为,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生平经历, 而是从自己的祖先那里通过遗传的方式来继承原型。因此, 洪水神话的产生只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并不取决于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毁灭世界的大洪水。现在更多的学者认为,神话是原始先民根据自己的经历辅以想象幻想等加工并在世代口耳相传中集体创作的结果。无论哪种原因,洪水神话的这种普遍性,体现出各民族人民极其相似的原始认知。正是这种相似性,证明了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但是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环境、地域、历史的发展等外界因素不同,造成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些价值体系在神话中都会有所反应,世界洪水神话浩如烟海,一一进行比较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下面将通过对希腊大洪水神话和中国古代大洪水神话的对比说明这种价值体系的不同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

古希腊的神话非常丰富绚烂 , 天神众多、关系复杂且自成体系。其洪水神话的大概情节是 :天神宙斯不断听到对人类罪行的控诉,他下界巡视一圈发现确实如此,于是决定发动洪水毁灭人类来建立新的秩序。普罗米修斯的儿子丢卡利翁事先得到父亲的警告,造了一条大船。当洪水到来时,他和妻子皮拉逃到船里顺水漂流。由于他们非常信仰神祗而且无罪,所以宙斯决定放过他们,他们到达帕尔那索斯山后, 又得到忒弥斯女神的指点,将石块扔到身后,丢卡利翁扔的石头变成了男人 , 皮拉扔的石头变成了女人,人类得以重新繁衍起来。

我国反映洪水神话的有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发生大洪水以后,“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 · 海内经》)。故事大概讲的是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鲧盗取天帝的息壤来堵洪水,被发现后被祝融杀害于羽郊。三年后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了,生出了大禹。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采用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水患,从而使水患得以平息,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重新安居乐业。后来禹因此被推举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传颂千秋万代。通过中希神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有以下几点不同 :

一、对立关系与自然灾害

在希腊神话中,故事的主线是人类的堕落导致社会的无序 , 洪水的起因在于人类的邪恶 , 导致上帝发怒借洪水毁灭世界,特别强调神与人的对立关系,一旦人表现出对神的不敬,就会受到惩罚,重者会丧失性命。在灾难中得以幸存的是一些善人,他们得到了神的警告而存活下来,在这些神话的流传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神之间的鸿沟非常大,当然,这与西方浓郁的宗教氛围是分不开的,建立神性崇拜有利于宗教更好的统治人心。而在我国,我们的祖先把洪水的发生看做一种正常的自然灾害,或者是对当权者治理不当的警示,不会与老百姓的品德产生直接的联系。在神话中并没有出现神惩罚人的情节,在鲧禹治水的故事中,虽然鲧被天帝杀死, 但是神并不是阻止人类治水,相反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很多天神都下界提供了帮助,可以说在中西方的神话中,人和神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二、神定胜天和人定胜天

希腊神话中,洪水是作为惩罚人类的一种手段出现的。 而在中国的神话中,对洪水的起因没做详细的交代,这一环节的缺失,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我国古代神话里洪水只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更多地表现的是人们的抗争,积极地治理洪水。同时,在希腊神话中,天神作为发动洪水的一方,站在了人们的对立面,人们面对洪水, 只能选择逃命,束手无策。突出强调了神的威力,表现了神才能主宰一切、神定胜天的思想。而在中国的神话中,突出表现的是英雄人物通过其个人的努力带领人民治理洪水的过程。鲧为治理洪水励精图治,冒着生命危险盗取息壤,九死不悔,腹生大禹继续他的事业 ;大禹继承了鲧的精神,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 “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呕心沥血 , 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鲧禹都心系百姓,甘于奉献,老百姓心里时刻铭记着他们但却未将他们置于神坛之上受人祭拜,而是将自己当成他们的子民,体现出了华夏原始先民“人神合一” 的思想。华夏民族认为天地人三位一体,宇宙中的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交融,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在希腊神话中,作为善人的丢卡利翁,在面对洪水的时候完全听从上帝的安排,只带着自己的妻子一起逃生,并未告诉其他人将要发生洪水的消息。同时,在洪水退去后,面对整个世界的重建,是通过他与妻子向身后丢石头的方式来创造人类,重新让人类繁衍起来。丢卡里翁和他的妻子没有与其他人取得任何的联系、是作为个体的形式来面对洪水。 而在中国的神话里,天神、英雄与老百姓是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对抗洪水 :鲧和禹为治理洪水废寝忘食,老百姓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天帝派出各路神仙来帮助大禹,可以说缺少任何一方洪水都不会治理成功。这些都反映出我国社会崇尚奉献、团结、服从集体利益、与他人互敬互爱的集体主义思想,正如我们总说的一句老话“人多力量大”。同时鲧禹治水的故事也对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流传过程中强化了后人大公无私、舍身为人的思想品质。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分化 篇3

一、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伦理化倾向

要讲儒家文化对神话的伦理化,须先讲史官文化对神话的历史化。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崇拜始祖的民族,始祖崇拜的传统在夏、商、周甚至更早就已形成。应之而来的便是早熟的史官文化,夏、商、周已设有类似史官的人员来记录或传诵始祖的奇行怪事、丰功伟绩。也就是说,当其它古代民族还陶醉于神话的美好的、怪诞的梦幻中时,在中国这块神话尚没来得及站稳脚跟的土地上,我们祖先的历史理性便已被触动,这便是著名而独特的史官文化。它使中国的上古神话化为历史传说,神话被当作古史处理掉,神话本身被化为古史传说。中国神话里,最古老的神衹被纳入了古史传说系列,神话人物也被普遍接受为古代的著名人物。在这一历史化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系列化和等级化的特点:很多超自然的神奇灵物被历史化为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并通过对各种零散神话的综合,将各式各样的老神衹和新英雄重新复位,然后按照崇拜它们各氏族的势力大小排列起一个井然的帝系,即少典氏帝系。

其后,在中国出现了影响中国社会达几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是神话历史化与伦理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人为地理解、删改上古神话,故其后中国原生态神话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面貌也与原生态神话大相径庭。“黄帝四面”、“夔一足”便是典型的例子。孔子对此作解释不一定真有其事,但从中可以看出儒家在将神话历史化的同时,将神话伦理化的高妙。在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之后,各朝的史官绝大多数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于是在修史的过程中,将神话历史化,同时也将其伦理化。如此,历史固然是拉长了,神话却因此而遭到了厄运。上古神话所透露的是一种原始人类古朴灵异的天性,而儒家思想强调的则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观念。前者以自然性为主,后者以社会性为主,人文色彩空前加强。而后来儒家思想屡屡得宠的现实便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中国上古神话的悲惨命运。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及其它诸子,对古代神话的残余部分给予了完全合理化的解释,一扫古代神话中残存的原始思维和原始信仰的遗迹,完成了从神话到历史的过渡,揭开了文明思维的全新篇章,同时也关上了上古原生态神话王国的大门。

中国现存的上古神话的形态,与儒家对其过早的历史化有很大关系。儒家通过历史化的形式将神话伦理化、政治化,伦理化与政治化是中神话历史化的核心。中国神话有一个异常清晰和十分悠久的历史体系:从黄帝的父亲少典氏到尧、舜、禹以及夏、商、周的帝系,即少典氏帝系。在中国漫长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千方百计地改造、利用神话来宣扬自己家族光荣显赫的历史及其统治的合理性,以巩固其统治。夏族的祖先是传说中的大禹,而禹者,黄帝玄孙帝颛顼之孙也。周族的始祖后稷为帝喾的儿子。越是新兴的统治者,越渴望神化自己的祖先,以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达到宣扬君权神授的目的。统治者神化其祖先是为了显示其统治是天命之所在,以麻痹广大民众,从而巩固其统治。于是夏族的祖先还只是黄帝玄孙之孙,而秦统治者的先祖却一跃而攀上了帝喾的长辈颛顼。中国的黄帝是人文始祖,他所唤起的是人们的伦理崇拜热情。虽然古希腊的神系与中国的帝系都罩于神的影子之下,但后者实质上已脱离了神话的樊篱,进入了历史的现实领域。古希腊神系采取神话意象,其主神宙斯具有支配自然的绝对能力,是不朽的天神;而中国的帝系则采取了历史意象,他们已不再具备超自然的力量。希腊诸神人神同体的性质相较,中国帝系中的诸神则少了些神的品质,多了些人的东西,说他们是神还不如说他们是德高望重的祖先或圣人更恰当。

中国上古神话由于受到早熟的“史官文化” 和儒家伦理教化的洗礼,因此与古希腊神话相比更多地具有伦理化、历史化和政治化的特点。可以说,希腊神话讲述的是相对意义上的“天上诸神”的故事,具有更多的原始性、灵异性色彩。而中国上古神话则是依据现实社会的种种需要对神话的规范,是一种人化了的神话,具有更多的伦理性、政治性色彩,是一部伦理化的人间神话。

二、受民间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

原生态神话中的神灵,通常是与世隔绝,或是与世人疏远,人神之间的距离很大,交往的隔碍甚多,因此,它们也就神性十足,人们无法或是很难接近它们。受民间文化的影响,先民以世俗生活的思维模式来想象神灵的生活,对神话进行再创造,使神话变得像世俗的人一样,拥有世俗的欲望,过着世俗化的生活。这样先民不仅可以敬畏神灵,同时,也可以接近神灵,给神灵蒙上了一层世俗的温情面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民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将神灵世俗化,其途径有以下几条:

首先是拉近人与神灵的距离,使人可以与神灵接近。例如原生态神话中的西王母就是与世隔绝的,正如《山海经》里所记载的那样: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次三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海内北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海内西经》)

她所居住的玉山,周围有弱水环绕,外边又有炎火之山,世人很难战胜险恶的自然条件,到达她的住处。西王母也不主动与世人交往,深居简出,三青鸟为她取食。西王母是刑杀之神,主管人的生死,她以这种远离人世的生存方式,保持自己的威严。然而,先民不甘心与这位女性神灵处于永远的隔绝状态,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她交往。《山海经·海内西经》在叙述昆仑神境险要的地势之后称“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这里透露出一丝信息,后羿有能力到达昆仑神境,当然能见到西王母。《淮南子·览冥训》的作者受到这个信息的启发,想象出“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的神话。这则次生态神话拉近了西王母和世人的距离,她肯慷慨赐予不死之药,表明她对世人的生命有限存在同情心、怜悯心,她已经开始与世人交往,只是还要通过后羿这个中介,并且机会有限。《穆天子传》卷三记载的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场面,也是这个原生态神话的演变的结果,在此西王母的形象更加世俗化。她接受周穆王赠送的白圭玄璧以及高档丝织品,参加周天子为她举行的宴会。在宴会上,她还与周穆王以歌谣相唱和,西王母为周穆王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西王母已经流露出世俗的凡心,她和周穆王虽然谈不上两情相悦,但已经是依依惜别,恋恋不舍。西王母会见汉武帝的故事,是这位女性神灵进一步世俗化的表现,事见《汉武内传》。这次会面不是像与周穆王交往那样,不是周天子前往西王母处,而是西王母主动前来。原生态神话中的西王母是虎齿豹尾、蓬发戴胜,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到了她和汉武帝会面时,则成为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显得雍容华贵,又楚楚动人,完全是贵族妇女的形象,至此,西王母神话的世俗化过程基本完成。西王母已完全符合世俗的生活模式,与世俗中人的距离渐渐拉近。西王母作为刑杀之神的形象已经淡出,而渐渐融入世俗的红尘之中。

其次是赋予神灵以世俗的欲望,以河伯为例。原生态的河伯是黄河水神,也是昆仑神族的成员,它在由原生态向次生态演变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河伯的原生态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内北经》: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郭璞注: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

《庄子·大宗师》又说:“冯夷得之,以游大川。”《穆天子传》卷一云:“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这些都是有关河伯的神话。原生态神话中的河伯居于深三百仞的从极之渊,临近昆仑神境,远离人间,他驾乘两龙,神性十足。到了次生态神话中,河伯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躁动不安,欲望充盈,成为风流浪荡之神。《楚辞·九歌·河伯》叙述这位神灵的遨游经历,写道: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显然是一位浪游神。《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了邺地为河伯娶妇的陋俗,他已进而变为好色之神。晋代张华《博物志·异闻》写道:

澹台子羽渡河,赉千金之璧,.河伯欲之。至中流,阳侯波起,两蛟挟船。子羽左操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这则神话中的河伯是位贪财恋宝之神,为了得到千金之璧,竟然干起拦路抢劫的勾当。这里的河伯和世间的强盗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贪得无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谋财害命,河伯已经成为给人们生活带来灾害的恶势力之一。

神灵世俗化的过程也是人将世俗欲望赋予、渗透到神灵身上的过程。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有耳目口腹之欲、喜怒哀乐之情,这是人的现实性,也是他的丰富性之所在。先民有和神灵相接近的欲望,他们在向神灵趋靠的过程中,又把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灵,使神灵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并且也有贪财好色之心、浪游休闲之兴。这样一来,原生态的神话向次生态神话演变的过程中,神灵就人为地世俗化了。

最后是受传统婚姻观念影响而出现的伉俪化倾向。中国世俗社会自古以来就追求家庭的圆满,夫妻双方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更是缺一不可,如果有任何一方缺失,家庭就被视为残缺不全。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它强调阴阳之间的渗透、互补,独阳不生,独阴不生,只有阴阳结合,才能使世界丰富多彩,也才能保持人类自身繁衍的延续性。上述两种观念构成一种合力,使原生态神话向次生态神话演变的过程中,许多神灵出现伉俪化的倾向,原本独处的男性或女性神灵都有了自己的配偶。

牛郎织女神话在中国流传得十分广泛,在初始阶段,牛郎星为牵牛、河鼓,它和织女星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诗经·小雅·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织女、牵牛都被看作星神,它们是诗人讽刺的对象,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仅仅是他们居住在银河两侧,又都有名无实。诗中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保留了原生态神话的风貌。到了《古诗十九首》中,织女作为怨女的形象出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织女思念牛郎,他们是一对情侣,牛郎、织女神话的伉俪化已经初步实现。《月令广义》引南朝殷芸所著《小说》则云: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这是早期完整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次生态神话,后期继续在民间演变。在牛郎织女神话由原生态向次生态演变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姻观念,是出于对旷夫怨女的怜悯和同情。先民通过想象,把牛郎织女结合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小家庭,使他们成为配偶神。不过,这对夫妻到后来却是短聚长离,绝大多数时间只能隔河相望。尽管如此,他们夫妻神、配偶神的身份,却是得到普遍认可的。

原生态神话中的河伯孤身一人,居住在昆仑神境的从极之渊,没有其他神灵与之相伴。到了《楚辞·天问》,河伯有了自己的夫人,文中写道:“帝降夷羿,革孽下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楚地流传的河伯次生态神话,把河伯和雒水女神说成夫妻,使黄河神与雒水神喜结良缘。由于后羿的侵掠,这桩婚姻未能长久。关于河伯的婚姻,还有一种传说。《后汉书·张衡传》李贤注引《龙鱼河图》:“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这里还是给河伯配上一位夫人,使他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河伯神话在由原生态向次生态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但同样伉俪化了。

西王母神话由原生态向次生态的演变,也出现了伉俪化的倾向,促成这种演变的主要动力是阴阳学说。原生态神话中的西王母,在昆仑神境过着独身生活,三青鸟为她取食。到了后来,人们在祭祀西王母时,又供奉另一位神灵东皇公,二者分别在东郊和西郊,象征阴阳,遥遥相对,事见《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越王……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西王母和东皇公分别作为阴和阳的化身出现,抽象的观念获得了具体的形象,这种祭祀的设定,为的是保持阴阳的平衡。东皇公和西王母虽然还没有作为夫妻出现,但已经潜藏着这种可能,为西王母神话的伉俪化作了准备。《神异经·中荒经》在叙述昆仑神境时写道:“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翼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该书的鸟铭写道:“阴阳相需,维会益工。”这里的东王公、西王母明显是一对夫妻,否则,何必跋涉万里,一年相会一次呢?《神异经》的作者是以阴阳相需的观念来解释这个神话,认为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合情合理,但显然也受世俗婚姻观念的影响,才使其伉俪化。

三、神话的分化——伦理化与世俗化

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伦理化、政治化倾向,其指向是意识形态。伦理化后的神话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正统性,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儒家对原生态神话的伦理化再创造,是对神话做的合乎统治阶级意志的再解释。伦理化后的神话宣扬的是“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和家族本位的始祖崇拜。儒家经典《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夏、商、周始祖的感生和神异行为的神话;再如《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等篇中也有许多始祖神话的记录。统治者通过宣扬天命论和神化始祖,来证明其统治的合理性,以巩固其统治。而儒家将神话伦理化后,神话中充满了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观念,其目的就在于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使广大民众成为顺民、良民,以便于其统治。

与之相对,受民间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其指向是世俗社会。世俗化后的神话带有鲜明的民间性、世俗性和非正统性,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是广大民众最初的精神支柱之一,世俗民众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感。广大民众对原生态神话的世俗化再创造,是按照世俗生活模式进行的,反映了民众的世俗生活理想,其中包括对各种世俗欲望的渴求和与神灵交接的愿望。广大民众通过将神话世俗化,赋予神话世俗生活的色彩,赋予神灵种种世俗欲望,反映了广大民众的世俗生活理想。世俗化的神话是广大民众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精神生活的最真实的反映,是民间俗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

由此可见,神话的伦理化与世俗化两种演变趋势处于基本相反的方向。虽然经过这两种演变后的神话都已不是原生态的神话,但前者带有更多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正统性,而后者带有更多的世俗性、民众性和非正统性;前者反映的是上层统治阶级的意志,后者反映的是下层劳苦大众的愿望;前者向着严肃高雅的雅文学发展,后者则向着通俗浅显的俗文学发展。因此,我认为神话受儒家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伦理化和世俗化的演变趋势,使中国神话在其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反方向的分化。在我看来,神话的伦理化是导致神话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不利于神话的长久的流传,尽管史书中保留了不少神话,但已是伦理化、政治化的神话;而神话的世俗化则相对较多地保留了神话的神性和原始性,有利于神话的流传,使神话走进了广大的下层民众,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神话的文学使命,即培养人类的感性思维、非概念思维和想象思维。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篇4

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神话》的书。我拿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书里有许多故事,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燧人取火……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尊炎帝为神农》这个故事。

远古时代,人们都是靠采摘野果和打猎过日子。往往吃了上一餐,下一餐就没有指望了,有时还要忍饥挨饿。人类常常为食物短缺发愁。于是炎帝收集了作物种子,将它们种在地里。炎帝觉得用手耕地的话,既会消耗很多精力,也要花很多时间,就想要造出一些合适耕地的工具来。经过不断的制作。终于制造出了第一件农具——耒耜。可是,耒耜的出现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便捷。炎帝十分发愁,便向天帝请教,天帝给了炎帝一件宝贝,让他装在耒耜上。他谢过天地的相助之恩后,将天地所赐的宝贝装在耒耜上,并将耒耜搬到田地里试一试。炎帝将一些可食用作物种子撒在地里,没过多久,种子便破土而出,嫩绿的苗儿长得很茂盛。一转眼到了秋末,地里有了可观的收获。大家再也不要忍饥挨饿了。到了每一年收获的季节,地里皆是大丰收。大家不仅能吃饱,还能余下粮食。后来,炎帝造耒耜的消息传到一个向人间散播饥饿的妖魔耳里。他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勃然大怒。他招了许多山精鬼怪,浩浩荡荡的杀向人间。百姓们在炎帝的率领下奋起抵抗,妖魔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只好草草收兵灰溜溜的撤退。但是妖魔并没有就此罢休。一天,炎帝在田野里监督耒耜耕地,忽然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向炎帝报告说夫人打水的时候突然倒地不起,怎么叫也叫不起来。炎帝信以为真。就留下耒耜在田野里耕地,自己一个人跑回去。炎帝回家后,才发现自己的夫人正好好地站在灶前煮饭。炎帝发现自己上了当,非常气恼。他再去向天帝求情,但是天帝也无可奈何。天帝说宝贝既然已经遗失了,那用牛来拉犁。用牛来拉耒耜,但是人们还是饥一餐,饱一餐。炎帝想起西王母的神鸟知道一株九穗禾苗,那禾苗一年可以收获三次,不会感到饥饿,而且可以长生不老。用用计策得到了这株禾苗。炎帝种下禾苗的第二年,田里长出了五种作物。但是,人们便懒散起来,再也用不着为了食物而奔波。天帝知道这件事很不高兴。他收回了五谷中让人长生不老的能力,而且规定此五谷一年只能一次收成,一日需要吃三餐。

这本书可真有趣呀!让我见识了祖先的智慧,祖先的勇敢,祖先的善良。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5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着许很多多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从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我明白了很多深入的道理。女娲补天的故事现在已众所周知了。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传说她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心肠仁慈,她为人类做过很多好事,一天更多相干范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这本书讲述着许很多多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从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我明白了很多深入的道理。女娲补天的故事现在已众所周知了。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传说她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心肠仁慈,她为人类做过很多好事,一天,天空中忽然闪过一道霹雳,接着大地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天空裂开了一道大口子,大雨倾盆而下,沉没大地,熊熊大火继而燃烧,人们都发出了惶恐失措的惨啼声。女娲见此情况感到非常痛苦,下决心要解救人们,补好天。女娲立即去找补天的五彩石。寻觅五彩石的路上困难重重,女娲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女娲一心想救人们,因而,她又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的行动了。最后,弥补好了天,救了人们,大家又安居乐业了!女娲为了人类能够幸福生活,为了孩子能够死里逃生,继续过上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她无私的奉献着。这类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们既敬佩又感动。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精卫填海的故事更是让我深有感慨。精卫日昼夜夜地向大海中投石头和树枝,从这里我感遭到了精卫有恒心,固然大海是终究不能填平,但小精卫实在不放弃希望,坚持不懈。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一定能成功,哪怕事情再难。沉香救母的神话故事,让我感动极了。

中国古代神话 篇6

中国古代神话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古代神话一样,其产生是必然的。确切地说,它是原始人类幻想和想像的产物,反映的是原始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是以原始社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非纯意识的,也可以把它称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收存古代神话的著作主要有《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等。其中《山海经》的收存量最多,也是最多地保持我国古代神话原始面貌的一部书。然而我国古代大量神话已经散失,即使保存下来的极少篇章,绝大多数也已大失原貌,这是非常可惜的。当然大失原貌的原因很多,除了由于年代久远而神话逐渐失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要算神话的历史化了,特别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儒家学派中的人物对它的改造,以致我国古代神话很多地方被打上深深的儒家烙印。虽然如此,我国古代神话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有关于自然神的描述,有英雄神的故事,还有异人异物的奇妙传说。其实这些神话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根据原始人对当时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真切体会以及神奇的幻想而产生的。“后羿射日”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原始人类遇到了旱灾,所以他们虚构了后羿这样一个神奇的英雄人物,并且让他以解救苍生为己任,给人类创造风调雨顺的生存和生产环境。“精卫填海”反映了原始人类崇尚死而不屈并且继续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虽然中国古代神话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具有非常完整的系统和极其深远的影响力,但是它却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古希腊神话是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产物,其中人物勇敢、自由、狂傲不羁,而且非常注重个人力量的体现;而中国原始人类是在黄河、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经受的风险较之古希腊人是很少的,所以中国古代神话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人物心中比较强烈的还是集体观念。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对我国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神奇奔放的幻想,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启发了后世作家的想象力,也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精神,对作家进一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到了重不可磨灭的作用。不难看出,屈原的《离骚》、曹植的《洛神赋》,诗仙李白、诗鬼李贺,以及元明时期的《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无不受其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其实,不论是希腊神话,还是中国后代神话,从同代传至后代,它们在文学史上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都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古希腊悲剧诗人的绝大部分剧作,都取材于希腊神话。李商隐的诗《瑶池》就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也都为美术、雕塑等艺术提供了素材。此外,两种神话都不同程度地对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等存在着影响。总之,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森华在对后世的影响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点。当然,产生预料个不同民族的深化对后世的影响具体方面也有不同。

神话是丰富多彩的,不论是希腊神话,还是中国古代神话,都是远古历史的回音,记录了人类历史,记载着人类社会步幅蹒跚的历史。

从古代希腊神话导入欣赏课《春》 篇7

关键词:希腊美术;希腊之神;神话故事;春;西方美术;画家

希腊美术中的题材多来自希腊神话,而西方许多美术作品的题材大多也是借鉴于希腊神话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刻画来描绘的。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到十七、十八、十九世纪都可以看到希腊神话的对西方美术的深刻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希腊神话不仅仅是希腊的艺术宝库,而是西方艺术的土壤。”因此,阅读和了解希腊神话故事对学生欣赏西方美术作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材中首篇《春》是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一篇经典名作,1477年他以美第奇宫廷诗人波利蒂安歌颂爱神维纳斯的长诗为主题为罗伦佐·美第奇新购置的别墅绘制了著名的《春》,在这幅画中描绘了众多希腊之神,如赫尔墨斯、维纳斯、丘比特等等。波提切利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古代神话故事重新演绎,由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描绘,神话中的维纳斯是美丽的象征;也是一切生命之源的化身。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是代表生命之源的女神。维纳斯漫步在月光下,如皇后般庄严,如春风般和煦,她走过的路上,万物萌发,鲜花盛开。维纳斯的右手边是三美神手拉手翩翩起舞,她们分别象征“华美”“贞淑”和“欢悦”,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画面的右下方是主神宙斯特使墨丘利,他有一双飞毛腿,手执伏着双蛇的和平之杖,他的手势所到,即刻驱散冬天的阴霾,春天降临大地,百花齐放,万木争荣。

这幅画描绘了整个橘园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气氛,然而,画中人物的情态,画面并无欢乐之气氛,带有一丝忧愁,像春天里吹来的一阵西北风,笼罩着一层春寒和哀愁;若有所思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三美神的舞姿似乎是受命起舞,颇有逢场作戏的感觉,令观赏者不解。自文艺复兴始,人文主义精神渗入文艺创作,画家往往借助于宗教神话题材和神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的理想,在波提切利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中,都寓含着对现实的惶恐不安。画家当时体弱多病,抱病从命作画,这种心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自然也就忧郁哀伤了。它原是为装饰佛罗伦萨卡斯德罗庄园的餐厅而创作的,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

《春》和1485年完成的《维纳斯的诞生》一起成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两幅画作。《维纳斯的诞生》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的场景,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在当时颇为与众不同,不强调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而更强调轮廓线,使得人体有浅浮雕的感觉,而且极适合装饰作用。画面中的女神肌肤洁白,金色的长发飘逸,无愧为是完美的化身;但脸上却又挂有淡淡的忧愁、迷惘和困惑。这一切,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灵写照。这两幅作品表现了波提切利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以其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以及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数代艺术家,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从而奠定了它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全书通过这些神的故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西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探究,加深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乐趣。例如,普拉克西特列斯在《抱酒神的赫尔墨斯》这座雕像中,將神话题材纳入了日常生活范围,雕像中的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掌管着商业、交通、畜牧和竞技。据说是他教给人们栽培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在这件作品上我们还看到普拉克西特列斯一改古老生硬的人体姿势,将人物塑造得比真实的人更加完美,以至于一直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

《拉奥孔》中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城的祭司。当特洛伊战争接近尾声时,他警告特洛伊人切勿中了希腊人的“木马计”,为此而触怒希腊人的庇护神雅典娜,招致惩罚与他的两个儿子被巨蟒绞死。这件作品的发掘不仅轰动一时,给后世影响也很大,米开朗琪罗对它十分神往,曾发出“雕刻艺术真不可思议”的赞叹。早期的《命运三女神》《波塞冬》《掷骰子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等等都是以希腊神话中神的生活故事情节来描绘和塑造的。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希腊神话故事给学生以美的联想,通过对希腊神话故事的阅读能更有效地解读和欣赏西方美术作品,能体验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与人文精神,同时也能从中学会如何欣赏西方美术作品。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交流经验总结下一篇:稠油冷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