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比赛教学设计

2025-0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画比赛教学设计(共13篇)

古诗画比赛教学设计 篇1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相融一体密不可分姐妹艺术。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展现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近日,开展了古诗配画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古诗,自己动手配上相应的图画,把自己体会到的诗的意境、情感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不少学生的作品构思独到,情景逼真富于诗意,诗与画融为一体,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们对诗歌的个性理解及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附获奖学生名单:

张金雨

顾月辉

顾宗阳

刘华丽

顾宗玉

顾宇航

邓伊凡 赵

宋晓慧

唐新慧

顾启格

古诗画比赛教学设计 篇2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弱, 借助直观学古诗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教学骆宾王的诗《鹅》, 我先引导学生细致有序地观察“春鹅戏水图”, 从鹅的外形、活动环境及神态, 充分利用学生视觉、听觉和动觉的各种形式感受表达画面, 把学生导入有声有色、动静朴实的诗情画意中。那色彩缤纷的画面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述欲望, 驱使他们积极地观察, 主动地思考, 并且寻找恰当的语言表述鹅。然后再趁热打铁学古诗, 学生从直观上升到抽象,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自然而顺利地从画面的观察过渡到对于诗句的理解。这鲜艳醒目的画加上色彩明丽的诗, 激发了学生爱美的情感, 学生都能理解作者那种喜爱鹅儿和对美好春天无限热爱与追求的感情。

二、先文后图, 深化理解

要认识事物, 只有感受到东西,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我在教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 就采用先学诗, 在初步弄懂诗义的基础上再通过创设的画面感受诗的情感, 这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学习作者是什么样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要求。

首先, 我和学生共同查阅讨论《宿建德江》诗的诗句意思在对诗的内容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就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一幅“烟渚月下泊船图”:水上烟渚朦胧的树形 , 渚畔的孤舟月影诗人伫立船头眺望远方。面对画面, 反复吟悟诗文,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观察景物, 体会情感。学生一致认为:作者所处环境孤独寂寞, 凄凉忧郁。再加上我对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的介绍, 学生对这首诗通过夜泊建德江借景抒情, 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情, 以及孤独寂寞平生不得志的忧愤之情有深刻的理解。

三、边文边画, 帮助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各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我在古诗教学中, 遵循大纲要求。如教学白居易的《草》时, 边文边画, 逐句理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非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离 离原上草 ”。 抓住 “离离 ”的理解 , 用绿粉笔勾出绿草茸茸、姣好可爱、充满盎然生机与无限活力的旷野图。

2.“一岁一枯荣”。用黄粉笔绘出一幅茎枯叶黄的金色原野图, 与第一幅图形成对照, 结合理解“枯荣”。

3.“野火烧不尽”。在金色的原野上用红笔渲染出翻滚的烈焰, 在讨论理解“烧不尽”的基础上, 又画出草深扎地下的生命之根。

4.“春 风吹又生 ”。 在草根深扎的原野 , 寥寥数笔春风即起, 草芽儿破土而出,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春草图。

通过“离离草”、“草枯荣”、“野火烧”、“春风吹”的描绘, 一句诗引出一幅画, 画面更深刻地帮助理解和记忆诗句。面对画面, 学生体会到野火的凶残与虚弱, 春风的温暖可爱, 草的坚强不屈。

四、以画释疑, 引导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借景抒情, 是该诗的重点所在。我从“孤帆”一词入手, 让学生作“孤舟”和“孤帆”二图进行比较, 把抽象的文字用形象的画面表达, 启发学生想象和理解。讨论后, 学生知道:近见是舟, 远望为帆。引导学生想象出一组画面:近舟→远帆→碧空尽。舟帆的空间变化和时间相连, 望帆时间长, 正表达诗人对故友离去的无限眷恋, 显示出诗人与孟浩然交往之密, 友情之深, 两位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文字是抽象的画面, 图画又是形象的文字。学习古诗一边学诗学句, 一边吟诗作画, 这样不仅营造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 而且发展了思维, 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

五、音画结合, 真切体会

“诗是有声画 , 画是无声诗”。小学教材中每首古诗都配有中国画,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画, 如第六册课本古诗《小池》中, 景物的描写仅寥寥几字, 要让学生领会到景物的“小巧”、“有趣”, 则离不开有色彩的配图。欣赏了图画后 , 才能体会到泉水的细小清凉, 荷叶鲜嫩, 树阴的浓密, 蜻蜓的俏皮可爱, 俨然一张定格的初夏池塘风景照。

诗歌, 顾名思义, 每一首古诗就是一首曲。在讲解古诗时配上合适的音乐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及体会古诗的意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最后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意蕴深远。随着阅读, 让学生体会出水天一色的江面, 渐渐远去的帆影慢慢消失在天际, 与白云融为一体, 它带走朋友, 带走诗人的思念, 包含着无尽的语言这时如配上古琴曲《阳关三叠》, 在悠悠古韵中, 学生体会得更真切。

将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融入古诗, 可以使呆板、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 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及古诗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编古诗有40多首, 这些古诗反映的情境, 今天的小学生难以感知和体会, 造成理解困难。而这些古诗中, 不仅王维“诗中有画”, 许多诗人的诗也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画面。作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画助教的古诗教学,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诗配画教学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 新课改 古诗配画 “美”中作画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芬芳的一块园圃,它对孩子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健全、修养的提高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古诗配画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音乐、诵读、欣赏等带入课堂,动静结合,视听交融,创设出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

一、寓美于乐——悠扬绵延中引领学生亲身感悟和体会

在美术教学中加入音乐元素,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氣氛,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作品,开启学生思维之门。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创编出版的一套《新学堂歌——古诗词歌曲20首》的少儿合唱曲目是我古诗配画教学中的“宝贝”。

1.以唱激情,敞开心扉。课堂上,我让学生首先仔细倾听体会,再大声动情的歌唱,以抒发情感。如《春晓》一歌,欢快跳跃流畅动听的旋律足以让学生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春天带给人们的那种欢乐和惊喜。演唱中,这如水般流淌的音乐,将古诗中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以跳动的音符,优美的旋律得以诠释,不仅充分调动学生听觉感官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穿越时空,把学生迅速带进特有的情境中,领悟那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韵味。

2.以唱助思,身临其境。孩子在愉悦的演唱中,那一串串的音符似乎又化作了一张张动人的画卷。如教学《游子吟》一诗时,“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串歌词,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脑海里看到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昏暗的灯光下,小心翼翼的为临行前的孩子缝补衣服的情景;一幅美丽的画卷就此诞生。在身临其境般的课堂里,学生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得到激发。

二、寓美于诵——跌宕起伏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和构思

低声吟诵,是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而古诗配画教学中,亦可借用。

1.在诵中品,意犹未尽。在优美的音乐中,教师让孩子有感情的,甚至夸张的吟诵诗歌,慢慢体味田园的悠然宁静、河山的壮丽雄奇、边塞的荒凉苦寒……

2.在说中悟,想象构思。在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意境中,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引,让学生多说、多想,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将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开启学生创作的源泉。

在教学《鹅》一诗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⑴首先设问:“这首古诗中描写的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啊?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去描写的?⑵其次出示相应的绘画作品,再次设问:“画面中的鹅你觉得怎样?”“画面中的内容与古诗中的哪些文字对应?”⑶再次设问:“你觉得鹅还有什么样的变化吗?”“除了表现鹅外,还可以表现小朋友和鹅之间的亲密接触吗?”⑷最后启迪学生创作构思练习。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构图要求:①横竖构图;②白鹅可有不同的动势;③湖面远处可添加山,湖面近处可添画游船;④也可夸张描写小朋友骑在鹅背上的场景。

二、寓美于画——赏心悦目中指导学生尽情创作与表现

在醉人的歌曲中,在欣赏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示范中,学生们可以尽情表现和创作。

1.在乐中赏,视听交融。教学中,我采取游戏猜谜法以提高学生绘画的兴趣,拓宽创作思路及丰富表现技法。在动听的乐曲中,教师可出示多幅作品,让学生猜出表现的是哪首古诗,或反之,就一首古诗出示多张作品,让学生选出其中最能体现诗意的作品。教学中,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视听交融,在如诗的画中品味诗歌的意蕴,在如画的诗中想象和创作。

2.在情中创,挥毫泼墨。让孩子饱含着对诗歌的喜爱之情,保持对古诗的创作热情,才能为古诗配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⑴半亦或全,尽显诗意美。根据不同的诗歌特点,可采取全诗或部分诗句配画的方法,让作品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在教《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可采用了部分诗句入画。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配画,后两句夸张、比喻的意境本身也包含在画面之中。在教《草》这一课时我采用全诗配画,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使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

⑵心系点滴,情溢方寸间。在诗配画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将诗中的名句联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鼓舞激励学生。例如教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句时,老师则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小书签或是课程表,将诗句写在书签或课程表上,并在边上配以画面,从而起到较强的警示、激励作用。

⑶中西合璧,古今共协奏。在现代绘画教学理念下,我结合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将绘画的形式多元化。例如教学《鹅》这一课时,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孩子用水墨的形式表现水墨淋漓的鹅的形象,也可以让学生用水粉,油画棒等材料以现代绘画形式来描绘鹅,充分显现出儿童画的稚拙、淳朴,真实的美感,使得画面更为生动,活泼。

画古诗 篇4

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首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简练的语言成为联想和想象的依据,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添枝加叶,把诗歌语言形象化、把诗中的意象具体化

名字:追梦组

口号:我们努力,我们成功;拥有翅膀,自由飞翔 梦心队。因为我觉得我们要拥有一颗伟大的梦想的心,通过在学习中积累知识,获取优良的品德,不断去完善,追求自己的梦想。:(1)蓝天组,口号:蓝天蓝天,辽阔无边,努力奋斗,振我中华!组名:无敌小组

口号:无敌,无敌,无人能敌!

目标:能彻底地了解题目内容,并能深入研究。

题目:“校园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名称:智慧小组

小组口号:聪慧聪慧,聪明智慧

小组人员:张少盈 梁俊杰 张兴宇 王端倪 胡慧琳林子翔 黄凝焉

分工:

监督:张少盈 吴恩奇

记录:吴恩奇

整理:张兴宇 林子翔

收集: 梁俊杰 黄凝焉

发言:王端倪 胡慧琳

主题:水的里有什么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小组的名称:精英小组

我们小组的口号:精英,精英!甲天下!

我们小组的分配工作:沈珉汀(组长)严俊权(监督)吴庭锐(收集资料)周家伟(收集资

料)李欣亭(整理资料)

谢致瑶(做记录)何可怡(发言人)

我们的目标:了解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名:王牌小组

口号:在新的学期里,探索人工湿地!

目标:成功了解人工湿地的植物。

组长:牟静宜

发言人:徐诗敏

记录人:徐诗婷

监督:叶颖诗

收集资料:杨捷,徐诗杰

题目:了解人工湿地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名称:勇气组

小组口号:勇气 勇气 天下第一

小组题目:人工湿地的内部构造

小组目标:了解人工湿地

分工:组长:梁添龙 监督:贾卓皓 发言 :王睿 收集资料:李逸帆 整理资料:邱亦盛、赖浩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杨俊曦

组员:苏浩 朱桌威 黄泽铭黄锐康 夏子鹏

收集资料:黄锐康夏子鹏

整理资料:黄泽铭

发言员:梁向成记录员: 苏浩

监督员:朱卓威

口号:天才天才 鼎国之才

古诗《画》的优秀教案 篇5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朗读的兴趣。

2、通过欣赏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从而对古诗尝试兴趣。

活动准备:

一幅山水画,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幼儿谈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1、事先布置好场地,教师带领幼儿入场。

2、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

(1)小朋友们,春天的时候你们去山上玩过吗?在山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2)大树上住着谁呢?如果你过去抓它,小鸟会扑棱一下飞走吗?

(3)小朋友们玩的地方可真多,有山有水有鸟有花,真漂亮!

二、以郊游的形式带领幼儿去看画。

1、今天老师也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山上玩一玩,看看山上有些什么?让我们背上背包出发了!

2、带领孩子一边开汽车一边欣赏路上的风景(轻音乐起,欣赏图画作品)三、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并初步讲解诗句的意思。

1、教师与幼儿围在画的周围,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1)小朋友看这个地方漂亮吗?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漂亮的东西?

(2)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好漂亮的小花,春天过去了,可小花还依然开放的很漂亮(春去花还在)。

(3)有一座山,我们走远一些看看山宝宝今天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4)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很漂亮的衣服,有很多颜色(远看山有色);

(5)(教师手指水)看山宝宝旁边是谁呀?悄悄的走进水宝宝的身边听听,它发出声音了吗?

(6)竖起小耳朵,再听听水宝宝真的发出声音了吗?(近听水无声)

(7)漂亮的小鸟,和小鸟打个招呼吧:嗨!你好。咦!小鸟怎么不理我们?我们轻轻的走过去摸一摸,奇怪?小鸟怎么不动的?(这是画上的小鸟)哦!原来这是一幅画!

(8)结:难怪小朋友刚才没有听到水的声音,小鸟也没有被吓跑,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一幅画)在很久很久以前许多读书人喜欢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用简单的好听的话写下来,变成诗让别人朗诵。那么古时候有位叔叔就因为非常喜欢这幅画,所以写了首诗,名字就叫“画”。

四、着音乐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1、师范读古诗一遍。

2、儿再次静听录音一遍:我们再仔细听听录音机里的叔叔是怎么念的,你听他说到了什么?怎么说的?

3、配乐朗诵古诗。

4、用动作来表演古诗内容。

活动反思:

画鼻子比赛优秀作文 篇6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朱老师带着我们在教室里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那就是画鼻子比赛。

朱老师先给我们看了一幅画,里面画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扎着麻花辫子,上面还有两个紫色的蝴蝶结,非常可爱。可奇怪的是,她为什么没有鼻子呢?原来,这个游戏就是让我们帮助小姑娘画鼻子。

看到这个画,大家特别兴奋,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要参加。首先上去的是我们班长——陈沈祺。他的眼睛先被朱老师给蒙上了,然后在原地转了三圈,这个时候,他好像被转得头昏眼花,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接下来,他慢慢地往前蹭,这里摸摸,那里摸摸,终于摸到了黑板上的纸了。接下来,他要开始画鼻子了。下面的同学,都在叽叽嘎嘎地提醒他,有的说往下贴,有的说往上贴,有的.说往右贴,还有的说往左贴。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听谁的,该往哪里贴。最后,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画了一个鼻子,还被他画在了小姑娘的左眼下方,顿时,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么漂亮的小姑娘,鼻子被画到了这里,多委屈呀!

接着,又有几位同学上去画鼻子了。其中,最有趣的是沈昊天,他转过三圈之后,都已经走到教室外面去了,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他被朱老师叫了回来,大步流星地往前走,走到黑板前,把鼻子画了上去。可惜,他把鼻子画到了小姑娘的嘴巴上,真是太好笑了。

古诗画比赛教学设计 篇7

沿线推寻法的具体步骤:首先是了解。 掌握半圆式田径场的设计原理, 具体如图1。明确什么是前伸数 (即道差W) 、分道线和计算线的概念。其次是计算。 选择第①、第②、第③和第④直、曲段分界线作为四条基准线, 再把无形的计算线长度转换成有形的分道线长度。 最后是操作。 以基准线为起点, 骑跨在分道线上, 依据相关数据, 进行推寻丈量, 找出关键点, 画出所需线。

例如, 图1 (见附图1) 是一块半径r为18米, 直段L为42.51米, 道宽d为1.22米, 周长c是200米的小型半圆式田径运动场。 经推算得出表1 (见附表1) 是弯道上的一些基本数据。

实际绘制时, 力求做到缩短丈量的距离, 提高丈量的精确性。 通过分析和观察, 我发现弯道上各分道的计算线是无形的, 在场地图中没有直观反映出来, 仅画出了分道线。 有时错以分道线为计算线来丈量, 导致出现了误差。所以, 为了避免这个误差, 以有形的分道线为依据线, 把各分道的前伸数 (即道差) 换算成内侧紧邻的分道线的长度, 再以某条基准线为起点, 沿着分道线就能快速推导出各分道上相关的点的位置, 进而勾画出各自的所需线。

由图2 (见附图2) 可知, 第n弯道上前伸数L1其实是计算线上的一段弧长。 前伸数L1和分道线L2是同心圆上的两条弧, 并且二者所对应的圆心角N相等。 利用弧长公式, L1与对应的L2换算关系是: (其中r为半径, n为道次, d为分道宽, π=3.1416。 )

由起跑线的前伸数得知

和分道线得知

由上述L1和L2的关系式, 根据表1数据, 推算得出对应的表2 (见附表2) 数据。

所以, 按照表2数据骑跨分道线就能迅速推画出400米跑的起跑线。 因为, 4×100米接力跑, 其起跑线的位置和400米跑相同, 只不过由4个人合作来完成。 在理论上每人平均跑100米, 且每100米的分界点正好是其接力区的中心点。 只要找到这个中心点, 在其前后各丈量10米就可画出20米的接力区。 顺便也推画出200米跑的起跑线, 因为, 它正好是第3 棒中心点的位置。

通过计算, 得到表3 (见附表3) 中的数据, 便是4×100米接力跑的6条跑道中, 第1棒起跑线的位置和第2、3、4棒接力区的中心点距离某个直、曲段分界线之间的计算线的长度。

为了使画线工作简便, 一般选择第①直、曲段分界线作为起、终点线, 然后观察所要画的第1棒的起跑线位置和其余三棒的分界点距离那条直、曲段分界线最近, 就以那一条分界线作为基准线开始丈量。 进而画出第1棒的起跑线和各分道上第2、3、4棒的接力区。 例如, 下表中的“③+22.05”意思是选择第③基准线为起点, 沿着计算线按逆时针丈量22.05米, 即可找到第三道上第1棒与第2棒接力区的中心点位置。

为了使实际操作更为简便, 所画之线更为精确, 同理可由表3中的前伸数推算出表4对应的分道线的数据, 进而推画出第1棒起跑线的位置和各分道接力区。 但特别要注意, 除第一道外, 其他道次的第2与第4棒的接力区部分有些重叠, 必须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画, 避免相互干扰。

最后, 依照表4 (见附表4) 的数据, 选择好基准线为起点, 利用一把如图2, 是用两根废旧标枪为材料, 制成的圆规尺和一把钢卷尺, 沿着分道线就能推画出4×100米接力跑各分道上起跑线的位置, 以及各分道上各棒次的接力区。

总之, 采用沿线推寻法, 快速精准地勾画出4×100米接力的比赛场地, 是有序开展田径比赛的基本保证。

摘要:基层学校的操场, 大多数是周长为200米的小型半圆式非标准田径场。合理规划场地是学校有效开展教学、训练、比赛和课外活动的必备条件。田径比赛时, 一些径赛分道比赛项目的起跑线位置及接力区一般都分布在弯道上。所以, 画好弯道场地, 是公平竞争的保证, 也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关键。

高鼎画古诗带拼音版 翻译及赏析 篇8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

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古诗画高鼎全诗赏析:

古诗画比赛教学设计 篇9

杜甫

guó chū yǐ lái huà ān mǎ , shén miào dú shù jiāng dū wáng 。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jiāng jūn dé míng sān shí zài , rén jiān yòu jiàn zhēn chéng huáng 。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zēng mào xiān dì zhào yè bái , lóng chí shí rì fēi pī lì 。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nèi fǔ yīn hóng mǎ nǎo wǎn , jié yú chuán zhào cái rén suǒ 。

内府殷红马脑碗,婕妤传诏才人索。

wǎn cì jiāng jūn bài wǔ guī , qīng wán xì qǐ xiāng zhuī fēi 。

碗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guì qī quán mén dé bǐ jì , shǐ jué píng zhàng shēng guāng huī 。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xī rì tài zōng quán máo guā , jìn shí guō jiā shī zǐ huā 。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师子花。

jīn zhī xīn tú yǒu èr mǎ , fù líng shí zhě jiǔ tàn jiē 。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cǐ jiē qí zhàn yī dí wàn , gǎo sù mò mò kāi fēng shā 。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qí yú qī pǐ yì shū jué , jiǒng ruò hán kōng dòng yān xuě 。

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shuāng tí cù tà cháng qiū jiān , mǎ guān sī yǎng sēn chéng liè 。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kě lián jiǔ mǎ zhēng shén jùn , gù shì qīng gāo qì shēn wěn 。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jiè wèn kǔ xīn ài zhě shuí , hòu yǒu wéi fěng qián zhī dùn 。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yì xī xún xìng xīn fēng gōng , cuì huá fú tiān lái xiàng dōng 。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téng xiāng lěi luò sān wàn pǐ , jiē yǔ cǐ tú jīn gǔ tóng 。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zì cóng xiàn bǎo zhāo hé zōng , wú fù shè jiāo jiāng shuǐ zhōng 。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jūn bù jiàn jīn sù duī qián sōng bǎi lǐ , lóng méi qù jìn niǎo hū fēng 。

古诗比赛作文 篇10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一进校门口,我马上加快步伐,冲进教室,看见同学们都捧着书本在认真地复习,我也赶紧加入到这争分夺秒的复习团队里。

“叮铃铃、叮铃铃”,播放机响起了打击乐,这是在提醒我们要准备考试了。好紧张,我都感觉到手心开始冒汗了,心也跳得特别快。

考卷发下来了,我看了看考卷,只见密密麻麻的“小蚂蚁”正在向我提出挑战呢,我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认真审题,答题。因为考试的题目都有复习到,所以我做得很快,边做边想:这竞赛的题目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嘛!“唰唰唰”,没一会儿的功夫我就全做好了。

做完后,我一边悠闲地喝着水,一边笑眯眯地看着考卷,信心满满地想着:这次我一定能考满分。

放学回家后,我吃完晚饭正在写作业的时候,听到妈妈说古诗词竞赛的成绩出来了,我非常期待,仿佛都能听到自己的心扑通扑通跳动的声音,可当我看到成绩单的时候,立刻崩溃了,因为我考了99.5分。

我的头脑立即展开搜索模式,这0.5分到底是错在哪儿呢?到底是哪里被扣了0.5分呢?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林老师的信息来的非常及时,他把我的考卷拍了照发过来,看了我的考卷后,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感觉无力,原来我把“桃红复含宿雨”写成了“桃红复贪宿雨”。哎呀,我怎么这么马虎呀!竟然写错别字了。这时,坐在身边的妈妈见我垂头丧气的,就问:“你的复习提纲里有两张都有这道题,也是错在这里,我有提醒你要订正的,你到底有没有改呢?”我一惊,马上从书包里找出复习提纲,天啦!两张提纲里都有这道题,一样的错误,都是把“含”写成了“贪”,我居然都没有改正,真是悔不当初呀。

古诗朗诵比赛串词 篇11

(尚秋奕)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齐读)今天我们相聚,一首摇曳的小诗让我们心醉。听,明媚的阳光带

来了春的声音。

(刘瑾)春天来了(尚秋奕)春天来了

(齐读)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生机勃勃。

颂:(全体女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

(全体男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放纸鸢。

(全体女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刘瑾)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尚秋奕)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男女生对和)

(女)京口瓜洲一水间,(男)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女)江南可采莲,(男)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女)江南好,(男)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齐)能不忆江南?

(敲击鼓点配诗朗诵)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小组拍手表演)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男女生齐颂)

古诗比赛作文500字 篇12

比赛开始了,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咚咚”直跳,手也开始不断地颤抖,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表面上看起来很不在乎,心里还是有点胆颤的,毕竟哥哥比我高两个年级。

哥哥开始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想:嘿嘿,这首我也会,哥哥抢在了我的前面,我也背一首简单的来试试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这样,我和哥哥你一首我一首地背起来,当哥哥背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心想:糟了,这是我的拿手绝招,怎么哥哥也会,这首词是我好不容易才背到的,又让哥哥抢了先,于是我愤愤不平地背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就这样一会儿唐诗,一会儿宋词,一会儿……让满屋的人直为我们喝彩。一会儿哥哥语塞了,我连忙说:“哥哥你怎么不背了呀!”“别忙嘛,让我仔细想想。”我笑着说:“哥哥是肚子里没有货了呗!”哥哥不服气地说:“才不是呢!你别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给看扁了。”我对着哥哥做了个鬼脸。哥哥说:“你这小鬼,别高兴得太早,好戏还在后头呢!毛主席诗词你会不会?我们现在就背。”我心想:哥哥鬼点子真多,真会耍小聪明。于是我脱口而出: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哥哥又背了几首,然后就只好干瞪着眼看我背了,没有办法,哥哥只好无可奈何地说:“真是三日不见,让我刮目相看。”哥哥低着头,脸上露出难为情的样子。

古诗词比赛作文 篇13

上课铃打响了,我们的比赛也正式开始了。随着一阵掌声,主持人陶老师上太严肃地说了一段开场白,我们再一次的掌声把比赛迎来了。第一轮是热身赛,要求很简单: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答对即可加10分。热身赛开始了,第一组很有把握地背了下来,二三四五和六组也都背了下来,就都加10分。后面几次也都加了分。第一轮下来比分没有太大差距,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一阵掌声。随着掌声消退,第二轮必答题开始了。第二轮比第一轮难度加大——不能有其他同学援助。第二轮比赛刚开始,场上的火药味儿就十足了。这一轮每一组表现的都很好,可是因为一时的忘记,比分就有了差距。

第三轮抢答题是最激烈的,也是最兴奋的。第一题刚读完,就有人拍桌子抢答,接二连三的拍桌子声响起。第一个抢到的是范梓珊。只见她立刻站起身,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皱着眉头,而是轻松自然的说出了正确答案为了给他们队加油,我们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五道抢答题很快的答完了。第二大题“我会说”一题有20分,大家连忙抢答。第一题的诗句里带“月”字,有的同学很快的想了出来,于是便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的同学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二大题也很快的答完了。我们开始计算总分,10、20、30……大家的得分都很高。我们班的第六组比五二班的第一组仅差30分,结果五二班的第一组拿到第一名的桂冠。

上一篇:初中英语说课专题下一篇:我的个人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