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精选8篇)
川府发〔2014〕48号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0日
访问量:373
信息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到2020年,建立适应市场需求,为我省经济升级促进就业服务,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四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办学,职业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衔接,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新格局。
——职业院校区域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需要。建成一批示范职业院校和示范专业。
——建立以校企合作为主要特点的办学制度和职业教育集团,覆盖全省职业院校和重点行业产业。
——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双师型”教师、实训设备配置与培养目标相匹配,信息技术广泛运用,总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标准,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
——现代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更落实,地方性法规更健全,制度政策更成熟,政府和部门职责更明确,发展保障水平更高。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衔接沟通体系
(一)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巩固提高计划。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重点放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落实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公办与民办中职学校招生及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招生和区域内外中职学校招生的统筹管理,落实普通高中招生“三限”规定,规范招生秩序,实施中职招生“阳光工程”。市(州)要统筹规划,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把民办中职学校发展纳入区域中职教育布局规划。支持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整合办学资源;加快与职教园区配套的中职学校建设;支持普通高中转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综合高中。新建中职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中职学校设置标准”。切实改变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散、小、差的状况,通过加强建设、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等措施,建设合格中职学校。建立市(州)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公示制度。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统筹县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
(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计划。深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培养模式、招生入学制度等关键领域改革,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重点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密切产学研合作,服务企业尤其是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推进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省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10所左右产教深度融合、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示范高职院校。探索本科院校、专科职业院校、企业三方合作培养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三)引导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推动本科专业(群)、二级院系及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独立学院转设为高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拓宽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的渠道。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和分类管理制度。在招生政策、经费投入、政府补贴、购买服务、设置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等方面向转型试点院校倾斜支持。
(四)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推进计划。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习实训等方面衔接。服务“工业强省”战略,中职、高职和企业三方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专科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高职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比例。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分类招考,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机会。重点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五)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实施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计划,健全职业培训标准,改进政府购买成果机制。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计划。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创新农学结合模式。建设一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市、区)。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待。支持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
三、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办学格局
(一)激发社会力量办学活力。社会力量举办的各层次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在设置标准、准入审批、督导评估等方面,与公办职业院校一视同仁。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支持独资、合资、合作举办民办职业院校;加快民办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社会力量以购买、承租、委托管理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探索所有制不同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建立民办职业院校分类管理制度。
(二)建立企业参与制度。制定激励政策,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规模以上企业要组织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多种形式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接受实习生的合理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落实校企合作的企业税收和奖励政策。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三)实施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推动校企探索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度。推动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职业院校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职教集团推进机构,引导大中型企业、规模以上行业龙头企业、示范职业院校探索多样化职教集团。支持行业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参与职教集团。探索职教集团的治理结构。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制度,职教集团基本覆盖职业院校及大中型企业。
(四)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由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深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五)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制定政策,落实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职业院校依法制定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建立校长负责制考评制度。
四、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体系
(一)加强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全面贯彻国家关于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有关规定,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中高职专业课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推动中职学校面向市场调整专业布局,扭转专业同质化倾向,加强示范专业建设。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支持职业院校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毕业考评,并作为升学就业依据。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公示机制。完善学生技能大赛制度。
(三)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各地按《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调剂核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按规定配齐教师。支持中职学校在编制总数10%内自主聘用具有相应专业职业资格的专业技能人才任教。在中职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增加中职学校特级教师评选比例。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专兼职教师政策。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职业教育科研教研体系,落实人员编制,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水平。
(四)实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全覆盖。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等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实习实训方法,提升实习实训的效果和水平。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分析,促进专业调整与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职业教育骨干师资国(境)外培训项目。鼓励职业院校与跨国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五、提升发展保障水平
(一)完善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全省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制定财政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并纳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15年起,全省各级建立公办中职学校财政生均经费拨款制度。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制定高职院校财政生均拨款标准。逐步建立财政生均拨款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统筹,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
(二)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职业教育。完善财政贴息贷款、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探索利用国(境)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完善民办职业教育收费制度,逐步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收费价格形成机制。对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民办职业院校,各地财政以安排项目方式给予扶持。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捐赠的,其捐赠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责任,并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三)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编制“十三五”职业教育建设规划。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等职业教育建设项目,纳入省重大建设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加强所办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四)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职业院校助学金资助政策,并逐步建立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资助政策。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确保资助资金有效使用。
(五)支持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强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组织职业院校对口支援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继续实施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支持我省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建好为当地发展服务的一批中等职业学校。
(六)健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完善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歧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六、落实政府和部门职责
(一)制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根据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规范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办学主体的权利义务,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果法制化。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二)落实政府和部门职责。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省直有关部门要有效运用总体规划、制定标准、经费投入、规范管理、监督评估、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主要责任,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解决发展难点。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具体事务干预。推进管办评分离。用好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合力。
(三)强化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完善职业教育评价制度和质量报告制度。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并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注重发挥企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1]8号) 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 农作物种业取得长足发展
山西气候条件复杂, 农作物种类繁多, 农业用种丰富多样。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高度重视农作物种子工作, 选育、引进和大面积推广了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抗虫棉、优质谷子等突破性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杂交玉米全部实现商品化供种, 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装和标牌销售, 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全省注册种子企业200个, 培育了4个“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全面实行政企分开, 市场监管得到加强。良种的培育和应用, 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农作物种业地位亟待加强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目前, 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突出表现为: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科研与生产脱节, 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 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 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 竞争力不强;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 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 抗灾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 监管不到位, 法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与现代种业的形态特征和发展形势相比, 我省种业还有很大差距, 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 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现代种业的认识, 拿出更多的精力, 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 谋划和推进我省现代种业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三)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 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 把提高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做大做强种业的关键支撑, 把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作为整合种业资源的重要切入点, 把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作为促进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 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 着力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 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 全面提升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四)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 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 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 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 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 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 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对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增强其创新能力。
———坚持合理布局。立足我省农业生产区域特点, 发挥山西种子产业比较优势,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企业布局覆盖全省农业生产, 作物布局兼顾主要农作物与非主要农作物, 种子生产基地布局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统筹结合。
(五) 发展目标
到2020年, 全省种业基本建立起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 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突破性优良品种10~15个;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玉米、小麦、马铃薯、杂粮、瓜菜等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00万亩;整合培育20~30个种子骨干企业, 打造5个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力争有一二家成为上市公司。
三、主要任务
(六) 加强基础研究, 完善种业创新体系
进一步明确种业科研分工, 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重点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承担, 商业化育种重点由种子企业承担。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 到“十二五”末, 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全部实现“事企脱钩”。
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 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全面加强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创制, 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 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 为种子企业提供科技支撑。
(七) 推进机制创新, 培育现代种业企业
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 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 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支持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中心、质量控制中心, 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
积极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 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和调整种子企业布局。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并购优势科研单位和中小种子企业。支持大型企业特别是已退出煤焦领域的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优化资源配置,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八) 加强基地建设, 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加强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建设, 鼓励和引导种子企业向种子生产优势区域集中。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种子繁育基地村, 全面提升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重点开展玉米、小麦、马铃薯、杂粮、瓜菜等作物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杂交种和优质蔬菜、果树种苗生产, 保障全省种子、种苗供应数量和质量的安全。
在忻定、晋中、上党、大同、运城等盆地建立杂交玉米制种基地30万亩, 年产种子8 000万公斤。
在运城、临汾、晋城、晋中等市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 年产种子7 500万公斤。
在吕梁、大同、朔州、忻州、长治、太原等市的高海拔冷凉山区, 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20万亩, 年产脱毒种薯2亿公斤。
在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等区域建立杂粮种子繁育基地10万亩, 年产种子1 000万公斤, 重点繁育豆类、谷子、糜黍、莜麦、荞麦良种。
在大同、忻定、晋中、上党、晋南等盆地建立瓜果菜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万亩。其中, 种子基地9万亩, 年产种子600万公斤;种苗基地1万亩, 年产标准化种苗40亿株。
(九) 完善管理机构, 提升市场管理能力
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职能, 明确种子管理机构, 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职责。全面构建种子市场管理、种子质量监控、新品种引进区试、新品种展示推广、信息服务等体系, 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种子管理队伍, 为种子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 依法纠正和查处骗取审批、违法审批等行为。全面推进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和农业综合执法队联合执法, 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 加大对种子生产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 严厉打击抢购套购、未审先推、无证生产经营、套牌侵权和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 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格县乡村种子销售备案管理, 种子经营者应在当地种子管理机构备案后依法进行种子销售。加强对进出境种子的检验检疫。公安、工商、质监、监察等相关部门要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协作, 形成执法合力, 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十) 规范品种试验, 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
进一步规范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保护测试、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等管理, 统一鉴定标准, 严格品种审定条件, 建立不适宜种植品种退出机制。加强省级品种审定与国家品种审定的协调沟通, 实现信息共享。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强化品种权执法, 加强新品种保护和信息服务。
(十一) 完善储备制度, 提升抗灾救险能力
完成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代储任务;增加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数量;建立市、县种子储备体系。国家储备以杂交玉米及其亲本种子为主, 保障杂交种子供应和平抑市场价格;省级储备以短生育期和大宗作物种子为主, 市、县储备以短生育期作物种子为主, 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调剂之所需。
四、政策支持
(十二) 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按照国家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编制省、市、县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 明确今后10年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
(十三) 加大对企业育种投入
加大对杂交玉米品种选育投入, 支持通过审定且有推广前途的自育品种推广应用。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 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将“育繁推一体化”龙头种子企业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享受相关的政策待遇;农业产业化资金、扶贫资金、技改资金、科技支农资金要优先向“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倾斜。
(十四) 加强种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原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农作物种业资金和项目, 加强育种研究、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科研育种和质量控制中心、育种基地, 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的仪器设备, 提升种子企业良种生产能力。重点支持种子管理机构进行种子管理与质量检验、新品种区域试验、种子信息服务、新品种展示示范与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等四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种子管理服务手段。同时, 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南繁工作, 在海南省设立南繁工作站, 投资建设种子检测、鉴定基地, 配套农田水利设施及种子检验场所, 为全省农作物种子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提供种植鉴定平台, 满足种子市场监管需要。
(十五) 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 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事业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允许省内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事业编制的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合作、项目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与种子企业签约开展商业化育种。对企业引进的科技人才, 当地政府要参照有关政策积极解决户籍、住房和待遇等问题。
(十六) 实行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批发和零售种子免征增值税。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 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种子生产企业的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 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 具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商、质监、卫生、国土、税务等各有关部门对种子企业收取的行政性费用一律按最低标准执行。
(十七) 加强种子生产基地保护
实行种子生产基地保护制度, 建立玉米、小麦、马铃薯、杂粮和瓜菜种子生产基地保护区, 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和轮作倒茬外, 不得改变种子生产基地保护区的用地性质。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协调种子生产基地土地流转, 加强对种子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扶持, 鼓励种子企业兴办和领办种子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种子企业联结制种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种子生产基地与县乡公路之间的道路由农业部门负责统筹规划,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投资修建。水利部门对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水利设施配套予以支持。
(十八) 完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和种子生产加工收储补贴政策
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 对省市县三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给予补助, 主要用于储备种子收购资金利息、仓储保管、质量检测、损耗及转商损失等费用的补贴。建立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政策性保险保障机制, 对玉米、马铃薯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 保费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制种企业和农户按40%、30%、25%和5%比例分担。完善种子收储政策, 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 并按权限下调贷款利率, 确保种子及时收购和农民制种款按时兑付。加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和先进适用制种机械的推广使用, 将种子生产加工机械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
(十九) 加大种子管理工作经费支持和管理能力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保证种子管理工作经费投入, 将种子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检验、品种区域试验等属于公共服务范围的种子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 进一步强化市、县种子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执法能力。
五、保障措施
(二十) 完善法律法规
适时修订完善《山西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和配套规章, 健全并改进品种区试、品种审定、品种保护和品种退出制度, 完善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高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制定育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员行为准则。
(二十一)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种子行业协会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服务, 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企业行为, 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二十二) 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
加强高等院校农作物种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提升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学资源, 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 为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二十三)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作物种业工作的领导, 省农业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商务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水利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编办、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省国资委、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政府研究室、山西银监局、山西保监局、省农科院、省农机局、山西农业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成立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协调组, 研究解决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组织拟定重大政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细化并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各市、县 (市、区) 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市、县 (市、区) 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规划和方案。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坚持遵循规律。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
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
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实行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
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强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强化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闽政〔2011〕107号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拓农村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新形势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形势下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大“新网工程”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努力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二、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二)健全完善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发展具有统一采购、跨区域连锁配送功能的大型农资流通龙头企业、区域配送中心和覆盖农村的连锁经营网络,到“十二五”末,全省供销合作社实现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乡镇,70%以上建制村,商品配送率达80%以上。
(三)健全农产品现代市场购销网络。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品牌,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十二五”期间,全省供销合作社新建设、改造农产品交易市场32个;新建设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项目18个。
(四)完善提升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构建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乡村超市为终端的连锁经营网络,到“十二五”末,全省供销合作社实现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乡镇,70%以上建制村,商品配送率达60%以上。
(五)整合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快专业化分拣中心、区域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市场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社区和村镇回收网点,“十二五”期间,全省供销合作社新建设40个集散交易市场(分
拣中心)。
(六)健全完善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加快培育和打造烟花爆竹经营龙头企业,合理布局经营网点,构建管理规范、设施齐全、安全消费的烟花爆竹经营网络。加强归口经营管理和自律,促进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健康发展。到2013年全面完成县(市、区)域烟花爆竹配送中心的规范化改造建设任务。
三、积极构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体系
(七)大力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依托供销合作社现有设施、经营网点等,整合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外资源,实行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建立融商品购销、综合维修、市场信息、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各种代办服务等便民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到“十二五”末,村级综合服务社在全省建制村的覆盖面达60%以上,并逐步建设成为新农村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各部门延伸到村级的服务项目可以依托综合服务社为载体,共同打造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八)继续推进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在全省现有供销合作社建制的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把综合维修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成集综合维修、零配件供应、业务咨询、技术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维修服务机构。吸纳生产厂家、销售企业和社会维修服务力量加盟,做到经济上有联结、业务上有合作、行业管理上有监督。开展建设工作的市、县(区)财政应给予配套资金扶持。各有关部门应优先把供销合作社系统维修服务技术人员纳入农村实用技术和人才的培训。
(九)大力推进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继续发挥“福建农产品信息网”的作用,完善市、县、乡、村4级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区域信息互补,为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民提供商品价格动态、市场行情预测、供需双方在线洽谈等信息交流服务,探索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加强与电信部门合作,努力形成快捷、畅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通道。
四、继续推进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
(十)大力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建设。改造整合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努力构建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健全、运作规范的基层组织体系。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后的留存资产,由县联社代为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基层供销合作社要在坚持合作制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和分配制度,加强与村级经济组织、其他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合作。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只要承认并遵守供销合作社章程,志愿加入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都可成为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
(十一)努力增强各级联合社服务功能。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完善出资人制度,建立社有资产运营监管主体,担负社有资产的运营管理职责,行使社有资产监管权和收益权。加强供销合作社民主管理,建立完善供销合作社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各级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设置,完善监事会监督机制。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实行县级以上联合社综合业绩考核奖励办法,建立与绩效相挂钩的激励约
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十二)加快推进社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采取经营者、供销合作社社员或职工持股、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重组整合,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发展良好的企业,对为农服务的骨干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要保持控股地位。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纵向和横向联合与合作,增强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十三)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供销合作社推进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建设。采取多种方式领办或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组建涉农行业协会,并发挥其在农产品营销以及制订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产品标准、行业协调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继续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
(十四)切实保护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供销合作社的财产是集体所有制财产,各级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事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利,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平调其财产,不得随意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严禁将改革改制后剩余资产量化分配给供销合作社职工。
(十五)积极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2002年财政部等七部门共同核复的供销合作社系统地方政策性财务挂帐,地方政府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落实处理。对已经歇业、关闭、注销的供销合作社企业,确实无法清偿的欠缴费用,按相关规定抓紧予以核销。相关金融机构应研究优惠措施,加快处置供销合作社拖欠的金融债务,对供销合作社的债务问题制定合理的分类处理办法细则。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在改制和资产整合重组过程中涉及到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采取出让方式处置,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支付供销合作社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加大力度尽快完成好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切实解决好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欠缴问题。做好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社有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十六)各级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省财政视财力情况逐步加大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的投入,农村信息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等为农服务资金要向供销合作社系统倾斜,各市、县(区)财政也要逐步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项目优先列入用于农村流通业发展的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积极申报物流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开拓农村市场。农口部门要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五新”推广,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从事种业、农机具等商品经营,支持供销合作社兴办的农产品流通型、加工型企业,与农民结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基层社以及由供销合作社领办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享受有关支农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参与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化示范、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并按规定享受有关支农政策。经贸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企业作为国家、省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承办企业。教育、财政等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干部职工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农民技能骨干人员等各类涉农培训。国土、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时,要统筹布局供销合作社仓储物流设施用地、综合服务社建设用地或场所。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要将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网点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在“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中支持供销合作社对现有农村经营服务场所的改造、拆建工作,尊重历史事实,依法办理规划、立项、审批等相关手续。税务部门要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供销合作社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经县级地税机关审批后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债务重组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条件的,对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变更土地使用权登记只收变更登记费;变更产权(包括房产)登记只收成本费。
(十七)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支持县及县以上联合社组建融资担保机构,搭建为小企业服务的融资平台。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的合作,为当地农村提供方便适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并为供销合作社企业及其领办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资金管理服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发起设立担保组织。鼓励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的企业法人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创新农村融资服务。
六、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领导
(十八)支持建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部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考核体系,及时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规划和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可以由供销合作社承担的任务和职能委托或赋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在项目报批、网点建设、专项资金、业务拓展、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方面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项目建设,确保各级财政扶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资金到位。(十九)切实加强各级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力引进和吸纳各类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不断优化干部职工队伍的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培育造就一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开拓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结合各自实际,依据本实施意见制定本级实施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
冀政〔2012〕58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我省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强化政策支撑,壮大发展载体,加快普及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优化布局。按照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消费需求,推动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电子商务以及服务消费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
2产业联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融合,以电子商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3强化应用。紧紧围绕电子商务应用重点领域,培育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电子商务,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和应用规模。
4增强辐射。壮大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覆盖功能,拓展电子商务交易范围,做到立足本省、覆盖全国、辐射全球。
5抓大扶强。重点支持一批发展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市场潜力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相关资源,加快发展;重点支持骨干和示范企业做大作强,带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模与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高到6%,网络购物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8%。
全省扶持100家电子商务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并命名授牌30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力争4至5家进入全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行列;打造6家全国或区域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30家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全省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全覆盖。
创建并命名授牌15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每个设区市至少建设1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建成3至5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省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电子商务骨干企业的联网互动。支持推动石家庄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二、明确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
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企业龙头。以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为主,全面推进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农村经济、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以服务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的B2B模式为主,全面支持服务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交易的B2C、消费者之间交易的C2C等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积极探索移动电子商务、融资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等创新型电子商务。
(一)着力打造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围绕钢铁、煤炭、纺织、建材、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大宗商品交易方式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服务功能,为大宗商品的网上交易提供规范、便捷、公正的第三方服务,建立全新的生产要素市场供应链体系,实现对商品及各种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重点推动煤炭、钢铁、铁矿石、纺织原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完善交易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提升平台运营水平,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对大宗商品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力争建成若干个全国一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二)大力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围绕产值在10亿元以上、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或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建设为产业链及上下游关联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融合,提高产业集群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重点支持沙河玻璃、安平丝网、高阳纺织、孟村弯头、清河羊绒、辛集皮革、白沟箱包、曲阳雕塑、迁西板栗、肃宁裘皮等30个县域特色产业B2B、B2C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宽经营渠道,壮大县域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打响河北特色产业品牌。
(三)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发展规模。鼓励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开展网络购物和网上批发交易,实现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城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向现代商贸流通方式转变,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推动大型综合商场、传统超市、仓储式卖场、特色集贸市场等一批网上交易平台建设,支持网上商城升级改造,拓宽营销渠道,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刺激和拉动消费需求。
(四)下大力构建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网络。依托省级出口基地、综合性外贸公司和外贸加工骨干企业,积极搭建跨境贸易专业电子商务网络,与国内外知名外贸网站实现链接,展示产品,洽谈合作,开展网上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的外向型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功能,打造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省级层面集中力量建设一个面向世界的综合外贸网站,同时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和名优产品专业网站,多渠道拓展进出口业务,积极发展网上会展、网上跨境贸易,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开拓海外市场。
(五)强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培育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信息
服务,为企业和农户搭建网上交易平台。
重点支持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整合供销社系统的经营与网络资源,建设大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信息化步伐,鼓励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团体利用新农村商网等平台开展农产品网上购销。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信息化水平,构建连接农家店、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和日用品配送中心、农资流通企业的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六)努力拓展电子商务便民服务领域。发展社区电子商务,整合购物、缴费、家政、社保、医疗保健等服务资源,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社区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建设,促进社区商务服务网络化。拓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支持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业务,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延伸交易网络,为百姓提供便捷服务。
(七)不断创新电子商务业务。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完善“河北旅游虚拟体验系统”,支持旅游业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旅游业务,形成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数字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保险和多样化电子金融服务,发展网上“金融超市”、民间融资电子商务、动产融资等金融业务。积极探索物流金融、网上融资等新模式。支持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建设,推动更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八)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加快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输、配送、包装、加工等产业发展。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组合优势,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
围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工程监理、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企业,积极促进互联网接入、网上广告、网络安全等中介活动,加快推进网络运行产品和安全产品的产业化。
三、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电子商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全省电子商务工作的协调和领导,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商务主管部门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监管作用,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研究制定扶持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各级电子商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二)实施政策促进。研究制定我省电子商务投资支持和收费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电子商务企业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放宽市场准入;土地、水、电、通信、网络等资源配置向电子商务企业倾斜;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为电子商务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使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投资和开发主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支持建立电子商务股权基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省级财政每年在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电子商务重点项目建设,对业绩突出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及企业的项目给予奖励。各市县要安排资金,支持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加速发展。
(三)完善配套服务。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和装备,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河北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引导缺乏电子商务经验和技术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外包获得电子商务专业服务。
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认证,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行为。加快建设在线支付体系,引导商业银行、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完善在线资金清算,推动在线支付业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整合现有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建立全省性物流信息网络。
(四)推动重组合作。鼓励省属大型国有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形成经营优势。推动河北航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省出版集团、河北滨海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服务有限公司与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组;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形成规模优势。引导电子商务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我省电子商务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打造产业龙头,做大做强电子商务。
(五)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发挥省内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题、专栏,推介电子商务优秀网站和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力度,强化社会各界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信用意识、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推动省内高等院校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电子商务人才,建立电子商务专家智库,为我省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附件:“十二五”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30个)
2012年7月19日
附件
“十二五”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30个)
序号设区市县域特色产业简要情况2015年发展目标123石家庄市
(3个)辛集皮革年销售收入364亿元网上交易额30亿元赵县雪花梨年产量5亿公斤,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3亿元正定板材家具年销售额50亿元产值10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45张家口市
(2个)蔚县剪纸年产值4亿元网上交易额4000万元怀来葡萄酒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3亿元产值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67承德市
(2个)宽城绿色板栗年销售收入26亿元产值6亿元,网上交易额4亿元平泉食用菌年产值30亿元,网上交易额124亿元产值6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89秦皇岛市
(2个)昌黎葡萄酒年产值14亿元产值3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北戴河海鲜年产值194亿元网上交易额2000万元10111213唐山市
(4个)燕滦苹果年销售额35亿元,网上交易额21亿元销售额7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滦南钢锹年销售额10亿元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20亿元迁西板栗年销售额2亿元销售额6亿元,网上销售4亿元遵化食用菌年产值9亿元,网上交易额12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1415廊坊市
(2个)香河家具年销售额240亿元,网上交易额100万元网上交易额1亿元文安胶合板年产值75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16171819保定市
(4个)容城服装年产值8亿元,网上交易额5000万元网上交易额1亿元曲阳雕塑年产值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00万元网上交易额2亿元高阳纺织年产值13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白沟箱包年产值130亿元网上交易额15亿元20212223沧州市
(4个)孟村弯头年产值184亿元,网上交易额31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肃宁裘皮年产值75亿元网上交易额6亿元沧县小枣年产值10亿元,网上交易额2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盐山管道年销售额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2425衡水市
(2个)枣强皮毛年销售额254亿元年产值500亿元,网上交易额125亿元安平丝网年销售额202亿元,网上交易额100亿元年产值500亿元,网上交易额200亿元262728邢台市
(3个)沙河玻璃年产值1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临西轴承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销售收入80亿元,网上交易额20亿元清河羊绒年产值120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销售收入250亿元,网上交易额30亿元2930邯郸市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2〕25号),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着力点,以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和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有机结合,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的原则,围绕面制品、肉制品、油脂、蔬菜、休闲农业等优势产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基地,通过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促进农产品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到2015年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12个,其中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集群8个,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集群1个,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集群3个。到2020年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13个,其中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集群1个,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集群4个,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集群4个,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集群4个。
二、重点任务
(一)淇县永达大用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以淇县永达、大用、永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为支撑,规划建设淇县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
(二)中鹤农业产业化集群。以中鹤集团为龙头,围绕粮食精深加工打造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7万户以上,初步形成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
(三)浚县粮食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浚县黎阳产业集聚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积极引导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吸引与农产品加工业相关的物流、金融、信息、研发、培训等各类服务机构向集聚区流动,到2015年形成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7万户以上的产业化集群。
(四)浚县特色畜禽养殖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谊发牧业、至真食业、瑞贝特兔业、和谐鹅业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浚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为支撑,打造特色畜禽养殖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3万户以上。
(五)淇县永昌粮食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淇县永昌、豫光、乾坤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淇县规模化标准化粮食种植基地为支撑,建设淇县永昌粮食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3万户以上。
(六)山城区畜禽养殖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柳江集团、裕丰牧业、肉联公司、瑞祥畜牧、郭氏禽业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山城区、淇滨区和鹤山区养殖基地为支撑,打造畜禽养殖加工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1.5万户以上。
(七)鹤壁淇花油脂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淇花食用油、油磨坊、发淇油脂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善堂花生基地为支撑,打造油脂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
(八)鹤壁休闲方便食品农业产业化集群。以东昇制果、帮太食品、谷夫食品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依托城北工业园区,采取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休闲方便食品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
(九)淇县特色养殖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淇县易普森鸽业、邵氏牧业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淇县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养殖基地为支撑,建设特色养殖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1.5万户以上。
(十)鹤壁鑫坤蔬菜种植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鑫坤农业、天邦菌业、农创田园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鹤壁市6.5万亩蔬菜基地为支撑,采取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打造蔬菜种植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20亿元,带动农户3万户以上。
(十一)鹤山区休闲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新天成生态农业园、南山国际温泉会所、五岩山中草药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4万户以上。
(十二)浚县林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以得邦利达家具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鹤壁市林业种植基地为支撑,打造浚县林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5年集群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1万户以上。
(十三)淇县西部山区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淇县西部自然景区和丘陵山地,以裕丰果业、永丰生态农业、云梦玫瑰庄园等企业为龙头,打造休闲观光产业化集群,到2020年集群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3万户以上。
三、扶持政策
(一)完善用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用于农业产业化集群内加工型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养殖加工企业用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落实用电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供配电设施建设,优先保障农业产业化集群生产用电需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电给予支持。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财政设立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市、县区财政要多渠道整合和统筹支农资金,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新增生产线贷款、新(扩)建畜禽养殖基地或种植原料基地贷款的省级贴息项目和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购置检测仪器设备、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省级资金补助等项目。对考核合格的农业产业化集群,除省财政奖励资金外,市财政将再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强化金融支持。加强涉农担保体系建设,各政策性投资担保机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放宽担保条件,对龙头企业融资项目,担保费率在市场同等条件下给予10%的优惠;对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担保额度超过全年业务总量10%的,市、县区财政应提高对其代偿损失和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比例。鼓励农村金融创新,加快发展村镇银行,扩大涉农小额信贷规模。各金融机构要在授信额度、涉农金融产品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保险机构在农业产业化集群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市、县区财政要加大对保险机构的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对符合上市条件涉农龙头企业的培育、支持。
(五)鼓励科技创新。整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人才、实验设备等资源,建立公共科研开发推广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专利,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设立的国家级研发中心,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推动对外开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涉农企业开展资本、技术、人才等合作,大力引进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引进的项目享受省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同等奖励政策。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七)强化人才培养。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培训纳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创业人才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人才培训工程计划。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各类人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市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领导组织机构,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市农业局承担领导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协调落实有关事项。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方案,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协调解决区域内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各县区要结合本县区实际,按照有利于土地、资本、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聚集,合理配置、有效衔接的原则,坚持创新、提升、优化、拓展的思路,科学制定集群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根据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统筹安排,抓好落实。
(三)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在扶持壮大现有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新的省市级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强强联合、购并重组、参股控股、改制上市等形式,打造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积极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整合品牌资源,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一批国内外农产品知名品牌。
(四)建立基地,强化支撑。推进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粮食作物、畜禽养殖、特色种植等大型原料生产基地。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引导信贷、工商、民间等资金投向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配套服务,完善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法律、物流、信息、培训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向农业产业化集群拓展,提供优良服务。推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融合,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中介服务组织,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六)严格标准,强化考核。严格按照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标准,强化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认定考核,对符合条件的推荐到省进行审批认定、命名授牌;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对命名授牌的农业产业化集群,3年后进行达标验收,验收达标的给予相应的奖励,未达标的不再享受优惠政策并摘牌。
1 畜牧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1.1 发展思路
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 以“规模经营、群体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发展重点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高产高效”的原则, 大力推进畜禽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其发展思路:坚持“围绕一个目标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 更新两个观念 (更新传统畜牧业生产为现代标准化畜牧产业化发展观念和更新动物防疫可有可无为防疫保增收的观念) , 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突出发展标准化生猪生产和生产优质仔猪为重点, 二是突出思普麻鸡为主的家禽业的发展, 三是突出草食畜的发展) , 扶持培育6个龙头企业 (扶持云南神龙普洱牧业有限公司加快发展标准化生猪生产, 扶持云南鹏飞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优质良种猪的生产发展, 扶持云南锦态源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优质生猪的快速发展, 扶持宁洱天元养殖场加快发展鸡蛋生产, 扶持普洱妙曼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快发展思普麻鸡生产, 培育一个畜产品加工企业) 的畜牧业发展思路。
1.2 畜牧业发展目标及任务
(1) 畜牧业产值:2013年 (预计) 全县畜牧业产值达7亿元, 比2012年的4.21亿元, 增加2.79亿元, 增长66.3%;到“十二五”期末 (2015年) 畜牧业产值达10亿元, 比2013预计的7亿元, 增加3亿元, 增长42.8%。 (2) 畜产品产量:2013年 (预计) 全县肉类总产量达32300吨, 比2012年的13255吨, 增加19045吨, 增长143.7%;到“十二五”期末 (2015年) 肉类总产量达36500吨, 比2013年 (预计) 的32300吨, 增加4200吨, 增长13%。2013年 (预计) 禽蛋产量达到1800吨, 比2012年的703吨, 增加1097吨, 增长156%;到“十二五”期末 (2015年) 禽蛋产量达到2000吨, 比2013年 (预计) 的1800吨, 增加200吨, 增长11.1%。2013年 (预计) 全县人均有肉、蛋170kg, 比2012年的70kg, 人均增加100kg, 增长142.8%;到“十二五”期末 (2015年) 全县人均有肉、蛋190kg, 比2013年 (预计) 的170kg, 人均增加20kg, 增长11.7%。
2 畜牧业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畜牧产业化发展布局重点区域放在城郊、坝区以及通讯便利、文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的乡 (镇) 、村、组。“十二五”期间, 一是引入具有实力强、带动幅射作用大的养殖、加工、营销的畜牧龙头企业;二是在各乡 (镇) 培植规模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及养殖协会;三是在城郊、坝区、公路沿线的乡 (镇) 重点发展各种养殖小区建设, 扶持畜牧养殖专业村 (户) 和规模养殖的发展。
2.1 猪以宁洱镇、磨黑镇、同心乡、勐先乡、梅子乡5
个乡镇为生猪生产的重点区域, 带动德安乡、德化乡、普义乡、黎明乡4个乡发展生猪生产, 加快生猪产业化的发展。建10~15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养猪, 主要发展商品猪生产。另外, 扶持发展特色香猪、野猪的规模养殖, 主要在宁洱镇、普义乡的部分村、组生产发展。
2.2 牛以宁洱镇、磨黑镇、黎明乡、勐先乡、德化乡5
乡镇为肉牛生产的重点区域, 带动德安乡、梅子乡、普义乡、同心乡4个乡发展肉牛生产, 形成“协会+农户”的运作机制, 加快肉牛产业化的发展。建5~7个肉牛养殖小区, 重点以专业化、规模化肉牛生产经营和专业户肉牛生产为主, 发展优质肉牛生产。
2.3 羊以宁洱镇、梅子乡、德安乡、德化乡、同心乡5
个乡镇为养殖黑山羊的重点区域, 带动磨黑镇、普义乡、勐先乡、黎明乡4个乡镇的发展, 加快黑山羊养殖业的生产发展。
2.4 家禽
以宁洱镇、磨黑镇、勐先乡、德化乡、梅子乡5乡镇为发展思普麻鸡生产的重点区域, 带动德安乡、同心乡、普义乡、黎明乡4个乡发展思普麻鸡生产, 形成我县优质特色思普麻鸡的生产区, 及其瓢鸡的资源保护, 同时适度发展规模养殖肉鸭、蛋鸭、蛋鸡的生产, 形成肉禽、禽蛋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3 制定和落实发展畜牧业的政策措施
为全面完成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3.1 认真落实畜牧业用地优惠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畜牧法》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 (国土资源发 (2007) 220号) 及《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10) 155号) 等政策规定,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按照乡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畜禽规模养殖场 (小区) , 所需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 作为农业内部生产结构调整用地, 不需办理农业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养殖用地要尽量利用废弃地、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 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对在房前屋后及宅基地改扩建、新建圈舍一律视为农用地, 不需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养殖用地确定后, 不得改变用途进行非农建设。并防止以借发展养殖为名, 乱占土地的行为。
3.2 增加投入, 建立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投资融资机制
(1)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畜牧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畜牧保险、草原生态奖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补助等强农惠农政策,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 (2)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要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 按照中央省市投资方向, 做好项目编制、储备和申报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积极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优势畜产品板块基地和饲养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3) 加大公共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县财政按不低于财政增长比例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主要用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生猪、家禽、肉牛、黑山羊、特色畜牧产业的扶持。 (4) 创新畜牧业投融资机制。加强政策引导, 拓宽畜牧业融资渠道。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 鼓励设立畜牧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公司, 为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创新融资担保机制, 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方式, 为养殖场 (户) 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畜牧业。
3.3 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 大力猪人工授精、牛冻精改良技术, 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种畜场建设, 建立符合生产实际的良种繁育体系, 提高自主繁育和良种供应能力, 提高种畜质量和供应能力。加大生猪改良力度, 建立县级良种扩繁场和乡村供精站点体系。二是加大工业饲料的推广力度, 加快秸秆利用推广步伐, 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养殖效益。三是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兽药残留控制技术和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 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加强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推行“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模式, 对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 建立牢固防疫保障。建立和完善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五是强化养殖规范化管理, 指导和督促规模养殖场 (户) 建立健全各项养殖规程、制度, 改善动物卫生条件, 进一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严格规模养殖备案管理, 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确保畜禽生产安全。
3.4 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大力培植壮大畜牧龙头企业
要把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重点引进和逐步建立起本县在畜禽良种生产及繁育、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等方面的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加快培植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契约制、合同制、会员制、股份制等形式, 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养殖场 (户) ”等经营模式, 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5 依法治牧, 保障畜牧产业化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依法治牧, 从源头上保障畜牧产业安全, 提高我县畜产品的竞争力。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抓好动物免疫预防兽用生物制品的专供工作。加强动物检疫和畜产品安全检测, 特别是加大对“瘦肉精”的检测, 杜绝病害畜禽进入生产、流通领域。加大执法力度, 重点对兽药、饲料、兽用生物制品等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强化执法监督, 积极推进兽药GSP认证, 进一步规范对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市场的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 确保畜产品消费安全。
3.6 加大畜牧科技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科技队伍服务素质和生产者的养殖水平
1.农村改厕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厕所多以旱厕为主,非常简陋,粪便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对水源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粪便中含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狐菌、伤寒杆菌等致病细菌;有肝炎病毒、灰质炎病毒等;有蛔虫、绦虫、血吸虫、钩虫、肝吸虫、鞭虫等寄生虫;孳生蛆及苍蝇。据专家介绍,在农村有80%的传染病是由于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而与粪便有关的疾病就有30多种。目前,欧洲流行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传染病就是粪便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的。农村改厕防病的形势相当严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就注意到农村厕所污染问题,并由全国爱卫会开始部署和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户厕的要求达到“四有”,即有墙、有顶、有便器、有贮粪池。由于当时国家只给任务指标,没有投入支撑,农村改厕标准很低。当时我省的建设指导标准是封闭式深坑厕所,虽然与传统露天厕所(茅房)相比,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但仍存在着污染地下水的问题,没有做到无害化或基本无害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和民众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国家对农村改厕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和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诺中明确提出农村改厕目标,即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到2015年达到75%。从2004年开始国家设立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2009年国家又将这个项目提升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改造标准也按无害化方向进一步提高,即达到有棚有墙、不渗不漏。提出建设改造的技术模式有6种。一是水冲式厕所。有上下水条件,并能与城镇排污管网联结的地方或有建设化粪池(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进行无害处理)条件的村屯,支持建设室内水冲厕所。这种类型在城郊和新建农民新村的地方应用较多。二是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由相联的三个池子组成,中间由过粪管联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利用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实现中层过粪,粪便在池内经过30天以上的发酵分解,中层粪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目的,第3池粪液成为优质肥料。这种类型要求常年气温在15度以上,目前我国华南、华中、华东等长江流域采用较多。三是双瓮漏斗式厕所。这就是《世界经济调研》报道的类型。它是由两个高1.6米窄口瓮体和中间过粪管组成,前瓮贮藏粪便,利用厌氧发酵、中层过粪、沉淀虫卵、微生物拮抗作用,发酵后粪液流到后瓮并达到无害化。这种类型要求气温也比较高,采用较多是黄河流域河南、陕西等地,不适于在我省推广。四是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主要是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通过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人、畜粪便能自动流入池内密闭发酵,生产沼气进行炊事、照明,实现资源利用、节省开支、环保低碳。这种类型在全国都有推广应用。五是双坑式厕所。建造2个贮粪池交替轮流使用,人粪尿用土覆盖,用土量以能充分吸收尿与粪水分并使粪尿与空气隔开为宜。这种类型在内蒙应用较多。六是粪尿分集式厕所。粪、尿分别收集、处理和利用。粪便用草木灰、炉灰、黄土等覆盖料覆盖,促进粪便无害化。这种类型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瑞典卫生署推荐推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最好的技术模式,也是我省卫生部门近年来大力推广主推模式。
2004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省爱卫会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我省掀起了新一轮农村改厕高潮,改厕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在我省农村402.8万户中,卫生厕所294万个,普及率73%。近三年我省实施了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重点推广粪尿分集式无害化卫生厕所55万个,普及率达13.7%。在我省1000个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中,目前在商贸集聚中心、旅游景点、人口集中居住区建成公共卫生厕所3137个,农户卫生厕所34.82万户,普及率达到8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建成室内卫生厕所2588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67313个,两项合计69901个,占1000个示范村40万农户的17.5%,糞尿分集式占1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已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履盖。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省重点推广的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目前还没有比粪尿分集式厕所更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尽管这种厕所冬天有尿贮存、处理不便的问题,但是通过移动缸体、摔尿桶、定期清尿冰等措施,可以解决冬天应用问题。二是投资比较合理。我们对2010年双阳区奢岭街道前城村兴建的彩钢粪尿分集式厕所的成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具体是:需红砖550块,支出220元;水泥3袋,支出75元;河沙及运费35元;贮粪池开挖和砌筑人工160元;厕所地面漏空水泥预制板80元;彩钢棚、墙、门、贮粪尿池盖板和安装人工800元;排气管、排尿管30元;瓷制便器70元;合叶、门锁等小料10元,共计1490元。2011年双辽市新立乡荷花村建设的红砖粪尿分集式厕所每个成本1200元。比陕西省推广的双瓮漏斗式厕所每个成本4000~5000元,降低70%左右。三是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好。主要是做到了粪便处理无害化,消除了蚊蝇滋生和厕所恶臭,减少了居室蚊蝇侵扰和传染病传播。四是受到农民的欢迎。
2.改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省农村改厕工作呈现出国家投入积极、部门推动有力、农民比较认可、工作推进扎实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2.1重视问题 尽管粪尿分集式厕所具有推广的优势,但由于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欠帐较大,路、水、电、气、房建设任务重,县(市、区)、乡镇和村往往把有限的投入用于其它领域,存在着对卫生厕所建设重视不够、推广不得力的问题。据统计,在千村示范建设中有不少的县市卫生厕所推广不足1000个,有的300~500个,最少才100多个。一位村支部书记讲:“在没有修建好村内道路、排水、广场、村部前,不会考虑建设卫生厕所,因为这不是农村最急迫的项目”。
2.2投入问题 据了解,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改厕,我省建设1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2009和2010年补助400元,2011年提高到500元,并建多少补多少,数量不限,从吉林省上缴国家税额中直接留存。按规定每个厕所省级配套补助200元,县、市配套补助200元。不足部分由村和农民自筹解决。目前情况是,我省足额配套的只有延吉市、通化县和公主岭市,有1/3的县(市、区)配套为要求标准50%,有1/3配套为标准25%,还有一些地方没有配套。特别是近一两年建筑材料大幅涨价,建设成本急剧增多,除了国家和省里补助外,还有500~800元的资金需要落实。
2.3技术问题 受气候和农民生活习惯的影响,现有的厕所还未完全适应我省实际。主要是在冬天上冻后由于结冰的尿液无处使用和消耗,粪便也不能及时干燥并无害化处理,有的农民就不按分集方式使用。另外在一些地方操作上进行整齐规划,个别农户使用不方便,而本来已修建了很好的厕所,造成一些农户弃用,强推兴建的卫生厕所成了“摆设”。
2.4宣传问题 现在农村好多地方,基层干部群众对改厕问题尤其是建设卫生厕所好处,了解不够,缺乏改厕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3.加快推广农村卫生厕所的意见
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农村面貌、培育文明风气、保护和提升农民健康和文明素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应加大力度、强化投入、加强引导、积极推进。
3.1落实改厕任务 制定 “十二五”期间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规划,到2015年全省卫生厕所做到全覆盖。全省尚有27%、108万户农民没有使用卫生厕所,对这部分农户厕所实施重点改造。“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建设粪尿分集卫生厕所20万户。建设任务落实到县(市、区)、乡镇和行政村。
3.2多渠道筹资 按照“向国家争取一点、省里补一点、地方配套一点、乡村拿一点、农户出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每个卫生厕所除国家和省补助700元外,地方配套200元要落實到位。根据双阳、双辽和柳河经验,农民出资200元没有问题。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要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支持范围。农村环境整片治理、生态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资金也要向卫生厕所建设倾斜。同时,应通过各类环保组织捐建、绿色公益基金无偿投入等形式,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3.3实施整村推进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要率先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根据县(市、区)卫生厕所年度建设任务,每年重点覆盖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坚持整村建设、梯次发展、批批跟进。
3.4整合各方力量 从部门职能看,农村改厕涉及卫生、环保、住房与建设、农业等部门。卫生(爱卫会)和农业部门利用改厕项目、沼气池建设项目,负责改厕推进工作;住房与建设部门负责人畜粪便以及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管;环保、牧业部门负责人畜粪便资源开发利用。
3.5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象生动地向农民群众宣传改厕的目的、意义,介绍改厕的方法、步骤,讲解卫生厕所的使用和管理。通过宣传发动,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卫生意识,使农民群众增强改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自觉地支持和配合改厕工作。
3.6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强化县(市、区)、乡镇、村的改厕主体责任,并将农村改厕纳入农村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农村改厕工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荐阅读: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车船税实施办法》的通知09-29
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实施细则09-16
四川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0-18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0-14
关于学习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心得体会06-28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试题07-12
四川开江县教育局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告07-05
的四川木格措导游词09-11
四川火锅的导游词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