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精选8篇)
——来自潜江市高石碑镇新农村建设的个案考察
祁先超
潜江市高石碑镇位于江汉平原北部,版图面积121平方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兴隆枢纽工程(被誉为“平原第一坝”)、引江济汉工程(被誉为“中国现代最大人工运河”)的主战场。现辖26个行政村(含2个移民村),1个居民委员会,现有人口约4.6万人。近年来,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为契机,围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新农村建设新成效。
一、科学规划,优化新农村建设布局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镇始终突出规划意识,注重规划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科学性。在《襄岳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兴隆水利枢纽旅游开发规划》的基础上,立足镇情制订了以襄岳线、永长路、钟长路、广林路、兴隆河沿线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的《高石碑镇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创建三年规划》,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在推进镇村建设过程中,镇政府强调镇域总规重要性,邀请湖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镇未来二十年总体发展进行规划,在前期调研,搜集资料,召开规划评审汇报会等形式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域规划。通过编制实施具体规划,进一步明晰全镇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增强项目发展、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建设的科学性,促进人口、环境、资源的整合协调。夯实打造“水利重镇、农业大镇、旅游强镇、富
民新镇”的软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严格规划控管,稳步推进重点村建设。一是打造襄岳线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二是以广林路为轴心,加快义新片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打造省级旅游名村。四是集镇对接,加快钟长线新农村建设步伐。截止目前,该镇试点村新农村建设均有新规划、新特色、新变化。襄岳线沿线曾岭、灰台等村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和村组公路建设,彻底清除乱搭乱建,新民居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打造出了襄岳沿线新农村雏形;兴隆河沿线兴隆、窑岭、沿堤等村巧打国家工程名片,“农家乐”经济发展迅猛;去年完成建设和搬迁的沿堤村和丹江移民天河村、汉江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引江济汉工程拆迁涉及的长市、笃实村新居安置点初具雏形,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二、突出产业,强化新农村建设支撑
1、适时调整种植业结构。针对市场需求变化,该镇因地制宜在钟市、渔淌、合心、三建和大岭等村共发展1000亩以上太空莲种植水面,亩平毛收入5200元。以长市村6组为重点示范区,开展两薯连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亩平收入3000元。
2、突出发展特色畜牧业。来麟千头养猪场、林场万头养猪场、钟市村高杆作物放养江汉鸡模式已经产生较大的辐射效应,成为养殖行业新亮点。上半年,全镇生猪共出栏3.53万头、肉牛2090头、羊4700头,家禽出笼84万只,均已完成全年目标50%以上。
3、扶持壮大农民合作社。围绕优势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银海棉业、水北流木业、长脑渊农贸等龙头企业建设。上半年,新发展了何湾苗圃种植和永海家禽养殖两个专业合作组织,全镇专业合作社达14家,规范化合作社达40%,打造出江汉鸡养殖、潭缘水产等一批运行规范、实力强大的品牌合作社。
4、集中兴办农民创业园。来麟、曾岭两村建成农民创业园,目前入园企业已达到22家,总投资额达到2000余万元,年缴纳税金120余万元,安置附近村民就业320余人(含移民47人),形成了“产业集中、资源优化、组团竞争、捆绑壮大”的良好态势。严河村
根据自身特点规划集并土地60亩,全力打造以生猪养殖、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创业园区。农民创业园成为增强农民主体意识、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动力器。
三、加强配套,改善新农村建设环境
1、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今年3月份,我们以全市清洁家园现场会在该镇召开为契机,加大村庄的环境整治力度,按照“治脏、治乱、治害”和“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的要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发生根本转变。一是加大对农村的绿化投入。以庭院为点、沿河沿路为线,鼓励农户栽种树木,全镇新增绿化树木5000株,切实改善农村的绿化环境。二是继续实施“一建三改”。新改建沼气池230口,实现资源开发、能源节约新突破,循环农业进一步植根群众心中。三是集中整治“三乱”。配置环卫设施(包括公厕、垃圾池、垃圾桶)共120个,新修16亩垃圾填埋场2个,新修250平方米污水处理池2个,清淤护坡3处,总长2800米。目前,总投资289.4万元的镇府前河改造工程正在顺利进行,为1280米长的府前河“穿衣戴帽”,即将建设成集排污、绿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长廊。
2、强力推进畅通亮化工程。一是加强推进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步伐。今年来,该镇争取资金230万元,修建窑岭村通组公路6.7公里,彻底清除繁华地带乱搭乱建建筑。投资30万元修建灰台村中心水泥路1200米,统一种植绿化树木400棵,连片建设农户晒台86个。通过争取国家项目投资修建合心、笃实、伍场、曾岭等村村级公路、碎石路5公里以上。完成团中路严河村段5公里的路基建设。二是美化亮化了钟长线,拉开两个集镇对接发展骨架。投资200万元在钟长路(钟市集镇—红旗桥4公里路段)安装路灯120盏,种植种绿化树3000棵。三是打造高石碑迎宾风景线,完成东风桥的维修和美化改造。完成永长线东风桥至钟市段环境整治,对两旁木材厂、砖瓦厂及曾岭钟市村民居进行集中环境整治,院墙涂料上色,门口栽种绿化树,彻底清除了脏乱差现象。
3、高标准推进重点村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移民新村村居建设。内迁移民点沿堤村安装路灯20盏,总投入30万元;丹江移民天河、汉江两村共完成清淤护坡3处,总长2800米;引江济汉内迁的长市、笃实村已经有47户搬进新居,121户内迁移民房屋建设正在实施。移民新村已成为高石碑民居的靓丽风景线。二是大力推进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曾岭村加强村办公室等中心功能区环境的整治和改造,彻底清除村办公室附近乱搭乱建现象,利用村办公场所空地,投资20余万元铺设彩砖、安装健身器材修建村民健身场地,并对附近超市环境进行整治。三是加大集镇排污设施建设力度。在钟市集镇和兴隆集镇各建设污水处理池1处,做好污水改造、建好污水排放设施,确保生活生产污水不进入主要镇域河渠,不污染水系。四是打造特色旅游区,完成兴隆美食街房屋改造升级。今年,该镇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兴隆美食街经营户加快房屋改造工程,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做好兴隆集镇规划和招商工作。
4、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是加强项目建设力度。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万亩油菜基地建设和土地整理项目,对老同心渠、陶陈渠、三路河进行了疏挖和清淤,完成永长渠曾岭至钟市段的硬化护坡。修建排水泵站10座,对三间泵站进行增容改造,增设155千瓦以上设备1台套。二是通过以资代劳和自筹资金的办法,认真做好家门口工程。今年,该镇投入资金50.5万元,组织劳力5600余人次,对永长渠、一支渠、五一渠、沈三河等进行了疏挖、清淤和除障,共清理河渠32000米,完成土方15.7万方。维修涵闸、泵站23处,累计投入资金3万元。投资200万元增容改造同心电排站,新增两台155千瓦机组,有效缓解了2万亩农田的排灌问题。
四、创新机制,加强新农村建设管理
2011年,该镇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严格执行“三堂会审”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处置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14个村村级积累年经营性收入过5万元。今年,该镇进一步加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扶持和督办力度,严格实行村集体创收与
年终考核挂钩,新出台了《村组土地集并奖励办法》。对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加强指导,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力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对两个移民村进行重点扶持,使他们“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截止目前,该镇各村通过土地流转、村级集体资产处置、招商引资、创办工业园区、成立村级农民合作社等途径共增加村级积累达50万元以上。预计年底,该镇将有80%村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
五、文化惠民,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1、千方百计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一是充分发挥村级办公活动场所的主体功能作用。该镇各村使之成为集篮球场、露天影院、露天舞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地。“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并专门设立图书管理员,责任落实到人,保证群众随时借阅。二是抓住传统节日,鼓励民间腰鼓队、民乐队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组织数字电影放映队下乡放映,为广大群众送上一道丰盛可口的精神盛宴。三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远程教育系统功能。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即能学习政策、掌握农技、了解市场、知晓气象,在信息获取的途径上、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上都实现了根本性转变。
2、广泛开展文明村组创建活动。举办“卫生杯”建党九十周年红歌会,广大党员群众纷纷登台献艺,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了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各村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转变农村婚育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出现了女儿也能进家谱、男女同上祠堂功德榜的新气象。大岭村成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曾岭村开展评比“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的活动,举办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3、系统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一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创业。充分发挥曾岭村、来麟村农民创业园的带动辐射作用,积极扶持园区内村办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为农民创业打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为本镇各村农民外出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1 科技进步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和培育新型农民, 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保障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科技进步正在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1) 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持,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动力。当前, 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在追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 必须发挥生物技术、自动化工程技术、生态技术等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储备能力, 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高科技支撑。
(2) 科技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 影响农民的富裕程度。科技进步不断丰富和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等的需要, 提升他们的需求层次, 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 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主要体现在:现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 使得农民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有力地推动了农民群众需要的全面发展;现代交通工具以及现代传媒工具的普及和推广, 给农村带来了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 扩大了社会交往范围, 开阔了农民的视野, 农民的思维方式正向着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的方向发展;科技进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力, 把农民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上培训班、学致富技术成为了农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而推动了农民素质的提升;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推广和应用, 农村经济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动和调整,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 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素质和增加了农民收入。
(3) 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依然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农村能源消费以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为主, 农村新能源开发严重滞后;农业生产中化肥、地膜、农药使用面源污染较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 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科技进步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基础, 极大地推动着农村生态环境改善。首先, 科技进步是减少面源污染的必要条件。通过发展科技, 强化生态过程, 综合利用, 实现清洁生产, 减少面源污染。其次, 科技进步是进行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低毒高效农药使用率, 必须依靠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再次, 科技创新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的必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不仅可以开发省柴灶、节煤炉等农村生产节能设备和产品, 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技术的推广, 同时, 可以不断开拓可利用能源的领域, 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在农村的推广与应用。
2 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制约
新阶段, 随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科技队伍的逐步壮大、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村科技进步有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 农村科技进步同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农村科技进步在实践中还存在不足。
(1) 新农村科技储备不足。
技术进步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首先, 农村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且来源单一。我国农村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则相差更远。我国农村科研投入主要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投入, 民间的投资很少,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科研经费的增加。其次, 农村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不完备。农业科技的主要力量放在了增加农产品数量和发展种养业上, 科研开发机构及投入集中在产中阶段, 农业产前和产后的科技力量明显不足。再次, 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在转基因植物的培育与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品种优选技术、农业环保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保鲜技术等方面, 我国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2) 新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农村科技推广与服务部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但在实际工作中, 面向农村、为基层服务的农村科技体系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困难局面。当前, 我国农村科技推广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技推广体系职能定位不清。科技推广人员既是推广人员, 又是其它机构的人员, 层次不清, 效率低下。二是科技推广与服务人员缺乏。现有的机制还没有把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科技推广人员收益偏低, 使得农业科研部门优秀人才流失多。三是农村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信息服务不完善。我国在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 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发布和利用水平低, 信息市场发育缓慢, 农村发展的信息支持不足。四是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与农民的需求脱节。长期以来,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职能是满足各级政府下达的技术推广任务, 而较少考虑农民的需求意愿, 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与科研人员及技术推广人员的科研和推广行为存在着脱节。
(3)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决定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我国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较低, 文盲率为7.8%, 小学文化人员比重为30.9%, 初中文化人员比重为42.3%, 而高中文化人员比重只有13.5%;农村劳动力培训程度较低, 有45.3%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25%的人只接受过不超过15天的简单培训, 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员仅占13.1%[1]。大多数农民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技能一般是世代相传的经验, 很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发明成果, 造成了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农机装备无法应用推广, 即使通过宣传愿意尝试新技术、新方法, 但他们对新科技、新成果吸纳和应用能力也比较差。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 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进程, 并已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
3 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路径与对策
建设新农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而实现科学发展, 要求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科技进步, 积极探求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支撑路径和对策, 为农业的繁荣、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注入新的活力, 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1) 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
农村科技进步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 我们要十分重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现代高技术的研发及在农村生产生活上的应用, 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面临的技术难题, 增强科技储备,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农村科技进步, 重点应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农村环保科技创新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发展不仅要提高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而且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等方面的农业竞争力。政府在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和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下, 要加强重点科技领域的研究。以国家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及农民增收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 重点发展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高技术, 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技术保障。
二是推进民生科技进步,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当前, 加快农村民生科技进步, 应从农村民生改善和发展中的迫切技术需求出发, 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康居工程、农村清洁能源研发利用等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 并且在农产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产业、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农村民生领域加强科技进步。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技术, 加快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达到农村村容整洁,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生活环境, 农村环境的压力迫切需要大力推广生态施肥和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 推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产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迫切需要开发紧缺资源替代技术,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以及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等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 将其转化为可供农民直接利用的能源, 缓解农村经济发展中能源短缺问题, 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大农技推广与服务力度, 为新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发达的农村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实际, 我们要建设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强化和完善农村科技推广机制, 为新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创新农村科技推广机制的关键在于创新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大力加强政府主导的公益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的同时, 积极吸取来自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等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队伍, 为农民传达信息、传播技术。同时, 进一步明确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职责, 制定激励措施, 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动服务农业生产。
二是转变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针对农民缺乏及时有效的科技管理而大量的科技人员开发的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的现状, 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组织起来, 双方投资, 风险共担, 结成利益共同体, 从而使农技推广从单纯的生产技术指导向全面的经营管理服务转变, 以满足农户科技需求为中心。
三是推动农村技术信息网络服务建设。为打造农村科技推广的网络平台, 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信息数据库, 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及农业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等信息系统, 为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化设施条件。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电话、信息栏等多种形式, 推广农村适用技术, 推进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
四是加强政府对农村科技推广的保障和支持。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农村科技推广资金投入, 并使其制度化;要创造条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 及时推广农业新科技, 提供技术服务;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先进实用生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先进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通过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等产业化经营方式, 把农户与市场联结起来。
(3) 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与培训,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
新农村要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迫切需要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但当前, 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数年龄偏大, 他们的技术、知识水平与新农村发展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政府有必要继续向农民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同时, 建立一个以基础教育为依托, 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 以科技普及、培训和推广为重点的农村教育和培训体系,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政府在继续加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前提下, 通过完善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优势, 实现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三教”统筹, 及时适应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实用型农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力度, 推广普及农民用得起的实用技术, 重点向农民介绍一些农田科学管理、节约用水、科学施药施肥、科学饲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 提高农民把握新品种、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能力, 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协会 (合作社) 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典型示范、举办科技培训班、提供技术咨询、传播科技知识和信息等, 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摘要:科技进步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 农村科技进步同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农村科技进步在实践中还存在不足, 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支持路径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路径,科技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4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83
[2]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3]曾正德.生态文明新思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10-02-20
作者简介:王冬云(1964-),男,山西昔阳人,山西晋中市人事局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建设。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人力资源数量大,闲置现象明显
我国农村人口高达9亿。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己达3亿,同时我国农村人口又以每年1 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但提供给农村劳动力的岗位却不能同步增长,因此我国每年将净增600万—700万的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能有效开发利用,一方面会给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将最终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民总体素质不高
我国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到4% ,而这部分有限的投入又偏重于城市和高等教育,1996、1998、2000、2004这4年全国小学城乡人均教育经费之比分别为1.80∶1,1.83∶1,1.86∶1,1.82∶1;同期初中城乡人均教育经费之比分别为1.59∶1 ,1.75∶1 ,1.97∶1,1.94∶1。[1](P.15-17)农村教师队伍力量也十分薄弱,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初中专职教师总数分别为363.7万和163.2万,占全国小学、初中专职教师总数的64.6%和46.6 %。同时,具备专科以上学历的农村小学专职教师的比例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62个百分点,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农村初中和高中专职教师的比例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13和14.23个百分点,这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这一比例很不协调。[2](P.31-33)
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农民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表现为:①文化素质不高,2004年农村总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20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38 %,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2.18%,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77%;②科技素质不高,调查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 %,有81.0%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持消极观望态度;③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农民市场观念淡薄,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不能根据市场需要广泛开展多种经营;许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三)基层干部动力不足,农民主体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干部面临临两大难题,即集体经济空壳和村级历史债务,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不但从制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基层政府在农村社会的强势地位,更从农民的心理上颠覆了基层政府的角色。[3](P.17-21)由于农民对乡镇基层政府作为管理者的角色认同逐步弱化,农民的工作更难做了。在此情形下,农村基层干部难免动力不足。农民主体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措施认识不够,“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主人翁精神没有激发调动起来。只有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稳定推进。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一)农民培训管理法制化
立法应贯穿于三种模式发展的全过程,内容涉及农民培训的各个要素和各个领域。例如,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从法律上提供保障,在制度和政策上把韩国农民培训事业具体化。英国于1982年颁布了《农业培训局法》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4]。农民培训管理的法制化是这些国家农民培训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农民培训主体多元化
培训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目前,各国培训主体主要包括:一是各级农业利技教育培训中心;二是高中等农业院校;三是企业与民间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四是各行业协会、教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五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六是农业远程教育网。培训者主要由专职培训者与兼职培训者相结合。
(三)农民培训体制科学化
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基地,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农民培训体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国家统筹规划农民培训工作。二是由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和统一协调农民培训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三是中高等农业院校是农民培训的主要阵地,并形成农业教育、利研、推广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四是广泛吸收社会中介培训机构参与。
(四)农民培训力方式多样化
各国农民培训机构除开设与农业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外,更多的是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特点以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开设课程。与此同时,各国农民培训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既有多类型、多层次的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也有各种类型的短期、长期培训和面向全社会的农业推广教育
(五)农民培训投入规范化
规范的财政投资体系和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是直接影响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国农民培训经费的70%由政府财政提供,德国农民教育投资占国家教育投资的15.3%从农村培训投资渠道来说,在注重发挥政府拨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多方面筹集经费。
三、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认识,并积极给子扶持
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高度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列入议事日程,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同时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形式和教育宣传渠道,使大家树立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刻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政府部门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对农村有创业发展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但往往受到资金、土地等多方面因索制约的“土人才’,政府部门应大胆给资金,给政策,给予多方面的积极扶持。
(二)加强基础教育,全方面提高農民的文化索质
政府要提高对新世纪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严格实施义务教育,并通过引导使农民自觉地拥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意识。政府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拒不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及法定监护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迫使他们履行相关的义务,因为这涉及整个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惟有如此,才能使每个儿童和青少年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索质,为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三)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训这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力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农村中等职教学校的布局、专业设置、师资培训等,必须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农民就业意愿等因索加以综合权衡,使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人才能留得住、用得着。在培训中,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农民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真正提高其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并为发展高效农业输送适用人才,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加快制度创新,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利的条件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诸多不利的因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这些不利因索进行创新和完善。比如取消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迁徙。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迁徙的自由,并且不应该受到歧视。但是,户籍制度却将城乡隔离开来,“农民工”这个特定的称谓,使他们不能与城市居民在相同的职业岗位上竟争,他们的子女不能在城市的学校接受教育等,这一切显然限制甚至剥夺了农民的发展机会,严重损害和侵占农民的利益。同时,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仍未建立起来,农民仍然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和传统的子女养老,这对于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种巨大的障碍。政府部门在条件许可的时候,还应逐步建立其他社会保险制度,如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建立跨区域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有序性和组织化程度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以民间形式为主,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远未真正建立起来。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也应给子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职业介绍所等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及时发布劳动就业信息,鼓励农村劳务输出,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民间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并制定政策,积极引导,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有效开发创造条件。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存量丰富。但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蔡立安,柳夏.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6).
[2]何必.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6).
[3]刘建平,何建军,刘文高.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品供给能力下降的现象及对策分析——基于湖北省部分地区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4]哀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而新农村规划最基本的首要问题是目标路径和战略。究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目标?不同的路径决定不同的农村要选择不同的战略,不同的规划。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减少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由1984年的1.8:1上升到2005年的3.3:1),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针对国民经济内需不足(1个城市人口消费商品为农民的5倍),扩大内需消化过剩工业生产能力的一项举措。集中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本质。也是我党借鉴了国外经验,尤其韩国持续三十多年的新村运动,使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在1:0.8~0.9之间,城乡经济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的经验后,作出的选择。
中央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生产发展,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民太多,隐性失业广泛而严重存在,农民的劳动力要素不能充分利用转化为财富与农民收入。
农民减少了,即使农地生产力不变,农民的隐性失业才会缓解,农民的劳动能力才会转化为农民的收入与社会净财富的增加,农民的人均购买力也才会大幅提升,中国的全面小康才会顺利实现。
减少了农民往哪里去?主要还是靠城镇来接纳,因此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跳出农业来发展农业,跳出农村来发展农村”。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要四川农民劳均耕地达到15亩,城市化率更需高达85%。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前述十五期间年提高1.26~1.4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年~26.5年;提高到85%,则需要更长时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大跃进,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战略设计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从减少农民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旧农村“异化”为城市,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基本战略是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野,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异化: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我国过去的二十多年一直在进行着。一是把扩大到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新市民,其余返(原籍)乡成为新型农民。
“异化”是减少农民的主要途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点与核心是统筹规划,系
统安排农民进城。
进化: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五个支柱。一是规模化农业;二是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尤其农业技术进步系统的投入,主要由政府来承担;三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即硬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物流),软基础设施(如担保组织、仲裁、科技服务系统、市场秩序等),新型农民教育等进入公共财政框架的安排;四是农村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化,即“以办工业的思路来办农业”,采取有效措施,使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链为主,外部龙头企业为主,基层政府当主角,转变到以解决农业价值链为主,内部大农户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主,农民当市经济主体;五是富有各地特色的市场化农业。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能把农产品的量搞上去,随之而来是家产品的恶性价格战。农产品丰收,农民减收的悲剧只能靠特色效农业来解决。
退化:不少农村,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的需要,也不宜农。西部大开发中,广泛开展的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一种积极的“退化”。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野。
退化地区实行生态环保化战略,其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渐近性自然移民。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水利,植树造林等为重点,但对于公路“硬化”、电网、自来水,电视等设施则不宜提“村村通”,除了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外,如果没有后续的维修机制,几年后就会破烂不堪,一场大水就可能冲垮,水泥沥青,烂钢铁就会成为破坏环境的现代垃圾。无选择地搞“村村通”,给出的政策信号是鼓励居民在不宜居住地长期定居。但是强制性搬迁,成本太高,非万不得已不为。而是要通过多种政策的合力,如退耕还林还草的政府补偿,对当地居民的“无为”给予补偿,又如以环境差异拉动退化地区居民志愿迁移到城镇或“进化”地区,政府予以鼓励。
“异化”、“进化”、“退化”的核心是造就“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我们在忧虑“三农”问题的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农业仍发挥着很重要的多种功能。它不仅是“米袋子”、“菜蓝子”,提供国民的食物和许多工业原料的显性功能;还对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和工业提供大量劳力;净化空气、改善生态、涵养水资源、调节洪水、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保持自然景观、提供观光休闲场地;保持传统文化;提供产业和工业品消费市场等功能,它对我国社会和谐十分关键。要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农民就要成为经营者、创业者。发达国家历来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农民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其家庭农场本身就是企业,其生产生活活动主动有序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生产、市场、金融、流通、信息、社会福利等活动中去。困此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教育。通过教育,使农村劳动力有进入城镇谋生的职业技能与市民素质;通过教育,使农民成为农业的经营者与创业者;通过教育,使农民成为胜任生态环保产业的工作者、经营者。
三、对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建议
1、把做好我省新乡村规划提上日程。四川全省有4801个乡,53227个建设村。村、乡情况复杂,不宜笼统提“村村通”。而需站在全省高度,统筹考虑,为现有
村、乡的发展路径定位;为进化地区的特色效益农业及其市场预测提出指导意见,避免农产品过度生产,恶性竞争;统筹各部门支持扶助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布局,避免各自为战的分散、低效;统一设计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5个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
2、对“异化”地区,责成市或区(县)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
3、对“退化”地区,由上一级政府的发改委与环保部门组织编制县级农村生态一体化规划。
4、对广大“进化”地区乡村,完成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指导当地做好粗线条的保护性规划。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编制规划要求、又有改造条件的乡村规范其总规与详规的编制。允许并指导强村、富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跨村界的联村规划和建设,以强带弱,以富带贫,以市场经济体制带动其它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大部分村庄,近期内不强求编制深度规划。希望用5~10年的努力,以较小投入和成本,高水平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
5、完善乡村规划建设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和服务机构,培育村庄规划建设的中介组织。在梳理乡村规划的机构和人力资源后,提升省市县各级政府乡村建设部门的行政规格、增加编制、增设协调城镇和乡村的规划、用地及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及拆迁政策等业务机构。
6、加强对农村规划干部的专业培训。应该制定一个2~3年的培训工作计划,可以考虑组织少量人员赴韩国考察其“新村运动”,或请相关专家来川培训干部。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
进行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关键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都是依赖运用金融和财政政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彻底改变。如:1960年至1975年,日本用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由841亿日元增加到9685亿日元,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切实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为基本出发点,这就需要资金的强力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二)农村金融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明确经济走向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现代农业越来越表现为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调查,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的资金。这就需要很好地发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提高实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
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公司加农产,这一农业生产新形式的出现,为金融机构确定了新的服务主体。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据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至20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巨额资金我国财政无力承担,也不能完全由财政承担,农村商业化、市场化的这部分资金需求,应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党和政府一向非常重视农业发展,面对发展农业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却不能与之相匹配,严重影响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贷款投入多,效率低,资源浪费。
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情况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指标。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第三位,但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农业贷款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农业贷款占GDP的比重三项指标在样本国家中名列第一。仅农业贷款一项,投入的数额己高于农业产值。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投入多效率却不高,农业领域对金融资源的消耗较大是一个现实问题。
(二)银行机构改革弱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服务出现真空状态。
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导致了各国有银行在县域机构的收缩。同时,风险管理的强化大大减少了基层银行机构的权限并提高了贷款发放的门槛。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受人员、机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约,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在市场化改革中,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农村地区出现金融空白。
2008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在四大商业银行缩减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这些乡镇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其中,西部地区占了金融空白乡镇的绝大多数,共有2367个金融空白乡镇地处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仅有291个。目前,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4个省市已经实现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而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l/3。
(三)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平均13.4%,远高于同期四大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同期东北、中部和西北地区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更高(分别为29.9%、20.4%和16.4%)。
(五)农村地区金融环境欠佳。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的高低。当前,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信用文化缺失,农产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再加上适用于农村信贷的可抵押物缺乏,贷款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不佳。以及担保体系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自我维权能力不足,对恶意逃债人缺乏强有力制裁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金融秩序,也就无法满足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外部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下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而当前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农村,形成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业发展银行只提供粮食收购贷款,信用社背离了合作制的宗旨,邮政储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根本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鉴于此,我们下一步的农村金融改革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从商业性和政策性不同渠道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要从商业性和政策性等不同渠道构建职责分明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政策性金融服务方面,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和政策性银行来提供,包括政策性财政资金的安排和运用,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贷款服务等。在商业性金融服务方面,主要由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组织、邮政储蓄机构等各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来提供。农村金融发展比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服务设施(网络、网点、支付清算体系等)比较差,要特别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从
基础方面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根据目前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体系的状况,特别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及准金融组织。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只有商业上可持续,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并使之能覆盖风险和成本,益于商业性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益于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在推进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培育金融产品创新和自主定价能力,以不断提高其盈利水平。此外,政策性金融也要做到财政补贴后可持续。要先确定财政补贴规则,对市场透明。补贴之外的风险由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承担。凡具备条件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都可以通过竟标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
(三)加大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完善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机制。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金融是金融行业的弱势部分,要多种政策配合使用,在财政、税收和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优惠,建立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
另外,适应农村金融组织特点,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在扶持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运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在完善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机制方面,一是建议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涉农信贷部门,建立农业信贷绿色通道,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和时间。二是适当放宽涉农贷款的信贷审批条件,创新农业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探索扩大农业抵押担保贷款范围。三是深化金融机构的涉农服务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创新涉农金融服务品种和手段。
(四)坚持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农村经济的融资渠道。
一是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帮助企业解决担保难问题。二是制定税收减免和贴息等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经济转移,制定农业产业化风险投资鼓励政策,缓解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三是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发展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搭建民间借贷服务平台,活跃民间借贷市场,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四是鼓励典当行业服务农业产业化,将方便快捷、融资期限短的典当融资与农业产业化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衔接起来,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多途径地解决农村融资问题。
四、结论。
曾照婷,李小涛,陈艳丽
(江苏省苏州市蠡口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 1 5 1 3 3)
摘要: 通过分析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笔者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对比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寻找 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 提 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 干部; 教育; 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历史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人,繁荣农村 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面向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培养各级各类农 业人才,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 素质,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农远教育)
本文所指 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 指,利用信息技术,如广播、电视、卫星等先进的现代通 信媒体,依托国家各级政府出资,由各省、市、县组织部门所开设的远教办所开展的服务于我国农村党员干部 培训的一项工程。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现状
“ 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 0 年代 就被提出过。上世纪8 0 年代初,我国提出“ 小康社会” 概 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 内容之
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 三 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 的意义
(一)过剩人口和返乡农民工的再教育 目前,大部分农 民基本上从传统的单纯依靠土地 来生活的境况中走出来,加入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 当中来了。他们只能依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活,当然也 不排除一些依靠技能培训班走上技术 岗位的群众,但 这毕竟是少数。利用远程教育,既可以培训使之掌握一 技之长,又可以发家致富。
(二)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教育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大 为改善,人们茶余饭后也多了些关于对国家大事的意 见。利用远程教育,可以向新农村传递最新娱乐形式,并且各个娱乐活动的组织者可选择适合大家 口味的电影电视节目,还可以将一些流行的健身节目引入农村,让大家在闲暇时间走出家门,集体学习一些健身项目,交流感情,提升 自信。
(三)a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学习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的 变化,了解外边的最新动态,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就可以帮助他们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给村民提供 思路和点子,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还可以通过学习正反材料来加强 自身党性修养。
四、农远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韵关键
(一)教学内容应贴近农村需求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任务 是通过提供先进 的文 化、卫生、科学等信息资源,以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 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并提高其创业致富的本领。基
于此,在充分利用地方“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 学习的同时,要将其重要内容刻
录成光盘随时供村民借 阅。
(二)农远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三个文明的建 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 呈现新趋势。积极发挥远教的作用,不但可以给群众提
供精神食粮,还可以激发群众的学习兴趣,营造农村文 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农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认识不到位。数领导干部认为,目前在农村开展 远程教育与当前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农村经济发展 水平不相适应,时机还不成熟,因而存在等、看、拖的心 态; 有的则认为,远程教育是件花钱的工程,投人高、产 出低、见效慢,既浪费资金,又浪费人力和时间; 有的还 把抓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中其他的工 作对立起来,看成是一项软指标,存在敷衍应付的态 度。. 管理不到位。在对仪器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着敷衍 的态度,重建不重管的现象依然很严重。有的站点建成后,因为多种原因不能按照使用要求进行维护,诸如一 些硬件设备受潮、仪器上灰尘堆积,致使仪器成为了摆 设。. 学习培训组织。由于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之间存在 着年龄、文化、地域和从业类型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些年龄偏大、文 化程度较低的党员群众渴望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农 村的科普常识,而那些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群众 渴望了解关于农村致富、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这些 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教材编写困难,活动组织难,学习需 求满足难和学习激情保持难。
(二)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认识人为的因素。若这些问题得不至 Ⅱ 及时解决,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就难以取得实效,从而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总结和探索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规律,寻求问题的解决对策,是保证农远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客观需求。. 加强需求调研,增强农远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针对性和时效性出发,在设计农远教育的教学内容时应做到: 首先要搞好调查,积极深入到人民群众之 间,深入村组中调查了解他们所盼所需所急的事情,收 集第一手资料,为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其次要在坚持 “ 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 的原则下,积极引进
教学资源,大力开发适合本地口味的乡土教材。最后要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参与性。. 根据农民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 农村情况,我们可采用“ 因人施教” “ 因地施教” 和“ 因时 施教” 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人施教,我们可根据党员群 众的文化层次、年龄等特征进行分班教学 ; 对于因地施 教,可以针对群众难以统一,村落不集中的情况,采取 选派优秀志愿者、专家去讲解亲传; 而对于因时施教,我们可以采用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的方针。
参考文献:
【 1 ] 王晓东,高宏卿现 代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 M】 . 北京: 科学出
版社,2 0 0 7,(1).’
[ 2 ] 杨改学. 现代远程教育【 M】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 0 0 3 .
【 3 】 彭坤明.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论纲.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6,(1 o).
一、高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模式与途径
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高校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 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为目的, 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实践精神。注重学科交叉,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整合教学内容, 充分吸收最新的农村适用的科技成果, 切实加强课题建设, 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努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1]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教育、管理、文化人才的多种需求。
培养优秀的农村领导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具有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 应主动与地方共同承担培养一批能适应现代农业管理的农村优秀党政领导人才和农村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在实现载体上, 高校要以强化主体班培训质量为主, 同时兼顾其他培训班次, 改进课程设置, 让学员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实现形式上, 增加专题设置, 注重案例教学, 注重教学相长。“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 牵扯面广、执行难度大、社会舆论对此又十分敏感。[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不仅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宣传, 还必须引入大量案例教学, 以带动学员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因此新农村建设就必须着力加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一是围绕现代农业建设, 加强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 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为主, 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加大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 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 围绕农民转岗就业的需求, 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通过建立各种培训基地, 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 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增强其竞争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高校实施科技兴农的模式与途径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据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6000项农业科研成果, 只有1/3左右实现转化,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国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 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本着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发挥优势, 着眼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积极鼓励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成果优势, 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工作力度, 实现科研效益最大化, 提高科技贡献率。[4]
鼓励教师等科技人员深入基层。高校在科技推广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组织选派科技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中间, 面对面地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难题。通过科研基地建设、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农业科技顾问、学生参加“科技下乡”活动等途径, 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 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 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在实践中寻找切入点, 广泛开展合作攻关,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对科技问题需求。
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 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 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实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教学实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 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的有机结合, 发挥高校信息密集优势和技术优势, 转化最新技术成果和市场经济信息, 服务农户, 发展农户经济, 带动产业发展。
三、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途径
理论指导功能。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优势, 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一是调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和各项指标, 准确把握相关统计数据。二是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寻找影响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切入点。三是调查了解广大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流意愿和现实困难。在对当地农村社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 把握农村经济建设规律, 最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成果,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5]
政策宣传功能。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村镇规划、法制建设等方面具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 掌握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三农”的支持政策及存在的不足。[6]因此高校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 围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组织师资力量深入乡村对广大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政策宣传服务。宣传农民及后代的教育与培养, 农村城镇的建设与规划、农村土地的流转, 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保护、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法律知识普及等多方面的政策,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保证。
信息服务功能。高校是当地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科技、文化、信息汇聚地, 所以应从多方面入手, 合理调整信息结构, 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结合农民对差异性信息的需求, 提供符合农业区域性发展特点的信息, 以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关的生产指导信息, 尤其是具有直接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性的信息。在信息的采集处理方面, 尽快建立包括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等在内的农业数据库, 并实现上网运行, 强化信息分析加工能力, 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在信息的发布方面, 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 提高农业信息的宏观性、综合性、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7]同时,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 接受能力弱这一特殊消费群体, 开发一些成本低廉但实用性较强的信息产品, 力求做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相结合, 进行及时、准确、到位的信息服务。
文化服务功能。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高校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宣传活动, 破除目前部分农村存在的封建道德残余思想、封建迷信思想、狭隘的利己主义观念等不良风气, 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媒体建设和覆盖范围, 通过实施开展帮助贫困地区组织流动图书馆, 送戏下乡等活动, 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 推动农村社会的文化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高校作为“科教兴农”的主要力量, 应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途径, 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 为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注]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2006RKA09002。
参考文献
[1]史燕来.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2) :1-3.
[2]曾祥永.发挥党校优势,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5) :88-89.
[3]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组.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 (4) :25-27.
[4]史文宪.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8) :81-84.
[5]张博等.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33-35.
[6]袁朝武, 李凤翔.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6, (4) :142-145.
关键词 三农 畜牧业养殖 扶持发展 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1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项目做大做强
每年在省级以上财政专项资金中,都安排有专门的针对畜牧业养殖行业的无偿补助资金、无息贷款、以奖代补资金等等,作为地方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国家和省级以上产业政策资金政策的研究力度,准确把握省级以上部门出台的每一项扶持政策,结合本地区畜牧业养殖实际,开展相关行业项目的资金申报工作,尽可能地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的扶持,将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扶持的盘子,切实有效地争取财政资金。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紧密协作、各司其职,通过扶持龙头重点和辐射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促进和示范作用。当前许多地区在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产业规模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上级专项资金的大力扶持,这些财政性扶持资金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成效,对于一个地区畜牧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与壮大发挥了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加大对上级资金争取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的资金难题,帮助群众将畜牧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2 给予手续程序审批便利,激发群众创业热情
在群众开展畜牧业养殖创业中,审批手续繁琐是制约群众创业热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畜牧业养殖项目,通常要涉及到国土、规划、建设、卫生、环保以及电力、自来水等多个部门,涉及到的审批手续和配合事项繁多,作为基层群众,无法快速高效地完成这些方面工作。对此,为了提升群众创业热情,可以探究尝试在各地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窗口,以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理为主要方式。群众开展畜牧业养殖申请时,一次性告知审批所需的全部材料类型要求,在材料齐备后一个窗口办理,一定期限办结,对于规模较大、需要协调问题较多的养殖基地、企业,可以由政府农业部门牵头现场会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高对群众的扶持成效,通过简化手续、协助办理等方式,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目前,在我国江浙沪等地,对群众畜牧养殖审批手续简化服务方面做得较好,农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预约服务、技巧指点、上门服务、代理服务等各种形式,方便了群众办理畜牧养殖审批手续,对于推动当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保姆式服务效应。
3 帮助指导养殖科学技术,提高养殖产出效益
在传统畜牧业养殖模式中,许多群众还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品种陈旧、养殖方式不够科学,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产出效益,无法让科学养殖成为提升畜牧业养殖成效的重要增长级。对此,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强化科学养殖技术的指导,一方面要通过光盘、宣传资料、网站、电视节目等方式,集中推荐一批投入小、回报快、效益高的畜牧业养殖项目,对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改良要加大力度,同时,要针对本地区畜牧业养殖分布结构状况,将技术人员分片指导,挂钩到每一个片区,有条件地针对养殖户进行“一对一”的走访辅导,提供联系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养殖技术咨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科学养殖技术与群众生产实践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养殖产出效益,同时建立了新技术推广的绿色通道,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地区在推广畜牧养殖新技术的过程中,还创新了工作方式,以“技术入股、收益保底”等方式,将群众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在新品种推广养殖中,收益抵御传统模式的,由推广部门承担补差部分,在超出收益部分实施按比例分成,将技术指导人员、推广单位与养殖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提高了新技术推广的力度与成效。
4 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减少疫情灾害损失
多年来,动植物疫情一直是养殖户和企业闻之色变的方面,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等,让许多养殖户降低收益,甚至血本无归。因此,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是保障群众畜牧业养殖成效的一道重要防线,动物防疫部门要实现上下联动,对本地区畜牧业养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一方面要及时提供动物防疫服务,同时,要对群众开展动物防疫的技术指导,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资料宣传等方式,提高养殖户对疫情的了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寻求动物防疫部门支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为了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主管部門还应当按照基层防疫人员包片、主管单位行业人员包线的方式,为群众的畜牧业养殖系上安全带。
5 引导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提升风险抵御水平
群众在开展畜牧业养殖中单打独斗闯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并且在饲料采购、产品出售等方面难以有效压降成本和提高效益。对此,地方农业农经部门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养殖户按照区域相邻、项目相近的原则,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建立当前各地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本地区同一畜牧业养殖类型或相邻区域的群众组织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料,通过招投标、供应商洽谈等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进货价格,减少养殖生产成本,在畜牧产品出售过程中,以合作社名义在大中城市、重要集散市场设立信息窗口,通过上网销售、代理销售等方式进行批量销售,提高市场定价话语权,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当倡导品牌化生产战略,按照绿色产品生产流程共享绿色商标,提高产品价格。
终上所述,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群众畜牧业养殖扶持工作非常必要、势在必行,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当将强化农村畜牧业养殖作为致富农村、发展农业、惠及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从资金、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扶持,促进群众畜牧养殖业做大做强,成为农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参考文献
[1] 朱光道.安徽省含山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9)
[2] 蒋志峰.我国畜牧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08(12).
[3] 刘云.广德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21).
[4] 龙明秀,王芳.杨凌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北农业学报,2005(4).
[5] 胡艳生.武汉市新洲区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推荐阅读: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12-28
林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05-23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09-28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07-18
形势与政策论文建设新农村1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10-17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09-19
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10-01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