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文献综述(共8篇)
农林经济管理(2)班
宋春
12011241324
摘要:农村金融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体系在农村地区的运行和发展。从理论内容上讲,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如银行信贷、结算、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理财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有效调节农村资金、满足新金融需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5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系统也有较大发展,但现在农村的金融资金还不够庞大,不足以支撑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的对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农
1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bstract: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ne country’s financial system.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ystem in rural area.In theory,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should include a series of financial association and kinds of services, such as financial credit, settle accounts, insurance, financial securities, affiance and so on.A good rural financial system can adjust rural funds, satisfy financial demanding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village.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56 percent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not only China’s rural economy but also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has made a great development.But rural financial funds are not enough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village to analysis issues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come up with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of pluralism rural financial system.Key words: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village
financial supports of the village
2
从理论内容上讲,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如银行信贷、结算、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理财等;从地域上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县及县以下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金融活动。因此,综合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内容和地域界定,农村金融体系范畴是指,在县及县以下由若干银行业金融机构或活动组成的为农村经济发展融通资金的金融组织体系(李保颖,2007.4)。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与金融体系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是把储蓄者和投资者根据环境、基于自身偏好所分散做出的分散化金融决策加总为社会集中的金融决策,从而使现代化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主要功能包括转移经济资源、聚集和分配资源、便利清算和支付、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和激励功能(张微娜,肖诗顺,2010)。从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看,还存在地区发展失衡、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农村信贷风险大、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有效需求受到压抑等问题(齐明,2007)。
一、国内外农村金融理论
(一)国外农村金融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于1973年相继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标志着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他们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使得经济与金融发展处于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状态,并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在实践中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取代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在其后,赫尔曼(Hellman)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金融约束”理论指出了市场的不完善性以及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进而使得在实践中“不完全市场理论”逐渐替代“农村金融市场论”而占主导地位。
(二)国内农村金融理论
李人庆(2000)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作用的发挥,不只取决于价格机制或是自由化程度的高低以及金融体系自身的完善,还取决于其所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外部环境,因此提出要改善制度环境,促进农村金融的深化。李静(2002)主持的“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行为与制度环境”课题,指出为了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应适度开放市场,允许新的符合条件的、产权明晰的民营性质的金融组织加入农村金融机构,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国家制定相关的秩序政策,在适度的管制下,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以一个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秩序的形成。张杰(2003)认为,农村金融供给的缺乏是由于金融体制改革落后造成的,即体制内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借贷远不能适应体制外产生的金融需求。何广文(2004)认为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中小经济主体的市场生存竞争能力差别很大,对金融机构的服务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在农村金融方式选择上,应该坚持多样化的道路。翟书斌(2004)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比较明显,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组织基础”,制度建设滞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低下:农村金融融资规模小、力度小,滞后的农村金 3 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矛盾。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93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
第二阶段(1994年-1996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具体来讲就是这一体系应当包括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合作金融机构,以及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体现并实施其它国家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三阶段(1997年-2002年)清理整顿阶段.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
第四阶段(2003年-今)进一步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确定到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上,进入2003年以来这一政策趋势日益明显且力度不断加大。(齐明,2007)
三、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研究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孙培宽(2006)认为,第一,我国农村地区资金外流问题比较严重,信贷支农资金不足问题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有限,起不到应有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第三,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潜在的风险仍很突出。第四,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第五,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抵押担保制度的矛盾制约了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第六,农村地区征信工作起步较晚,信用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贷款的取得。第七,农业保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农业生产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第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弱势化发展,制约了其业务的创新和电子化水平的提高。第九,统一的金融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效能。
中国建设银行的吴霞红(2010)认为,就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变化来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面收缩。第二,涉农金融机构农业信贷投入力度相对减弱。第三,涉农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水平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需要。第四,吴霞红也认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
宋根节(2008)认为,目前中国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 4 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较为薄弱,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农业保险发展滞后,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金融服务方式落后,农村地区资金大量外流,农村贷款严重不足,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合理配置背离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影响着当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研究
齐明(2007)认为,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放松农村金融管制、合理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化以及一个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并且需要理顺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系。
罗胜强(2006)认为,小额信贷的发展能够为经营型小农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帮助,同时,通过针对不同需求主体的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使维持型主体向经营型主体转化,经营型主体向市场型主体转化。具体来说,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化解乡村债务,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完善农村地区金融立法,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注重金融机构自身的健康发展;引导和扶持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业保险体系。
李建国、刘淑萍(2007)认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第一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包括将农村信用社纳入政策性银行范畴、改造农业发展银行和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范围;第二,放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理和限制;第三,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第四,改革邮政储蓄制度,遏制资金外流;第五,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服务“三农”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滞后发展己经导致了农村金融运行效力低下,致使农民需求得不到满足,服务“三农”的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我国在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还缺乏经验,不仅如此,农村金融体系所处环境—弱质农业、弱势农民、薄弱农村,严重影响了它的健康发展壮大,造成它病弱、脆弱(雷启振,2009)。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信贷资源不足、农村金融资金外流等等。在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上,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以较好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在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小额信贷、遏制农村资金外流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
参考文献:
[1] 李保颖.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基于新农村建设中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07,(4).[2] 张微娜,肖诗顺.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5)[3] 齐明.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8,(5).[4] 罗胜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2007,(3)[5] 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6]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7] 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1998,(10)[8] 孙培宽.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 吴霞红,浅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商界,2010,(12)
[10] 李建国,刘淑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J],河北金融,2007,(3)[11] Jacob Yaron etc.Rural Finance-Issue, Design, and Best Practices, The World Bank, 1997:58~136 [12] 雷启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三农”实证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2009,(6)[13] 宋根节.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其完善对策[J].三农问题研究,2008,(10)
一、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
西方国家金融体系较为发达,不存在二元金融体系的问题。所以西方国家主要研究某些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问题。在国内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 是在解决我国二元金融体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但是,目前对农村金融效率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 (岳意定,2013)。总体上,目前对农村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是在对金融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分析与讨论。借鉴赵崇生、高新才(2004)等学者对金融效率的研究,本文认为可以在农村金融资源观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对农村金融效率进行界定,分别为:农村金融功能效率、农村金融配置效率以及农村金融管理效率。农村金融功能效率是指农村金融系统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般性作用;农村金融配置效率是指农村金融系统资源的配置状况;农村金融管理效率是指村镇银行、农商银行等具体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投入产出的效益状况。农村金融三个层面上的效率界定分别对应农村金 融资源在农村金融系统与农村经济系统、农村金融系统内部以及农村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配置状况。
二、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
由于学者们对农村金融效率内涵理解并不一致,从而使得对农村金融效率测度的方法选择与应用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对农村金融效率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回归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以及指标体系分析法。
(一)对农村金融功能效率的测度
对农村金融功能效率的测度主要使用回归分析法。彭阳、王燕(2011)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运用VAR模型对我国1980年至2009年农村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微观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结构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农村发展结构则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宏观金融效率与之相反; 李国璋、耿理想与王秋晨(2010)借鉴Jeffrey Wurgler分析资本配置的方法, 运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法对甘肃省农村金融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1996年至2007年农村贷款效率整体较低,农村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对农村金融配置效率的测度
对农村金融配置效率的测度主要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与指标体系分析法,分别从相对效率与绝对效率两个层面对农村金融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的方法。孙玉荣、陈奇(2013)使用DEA法分别以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从业人员、机构数与总资产作为投入指标以及以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存款、贷款与税前利润作为产出指标,对我国30个省份2011年农村金融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同时认为导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偏低;李季刚、向琳(2010)周再清、吴俊杰(2009) 同样使用DEA模型分别以每万人金融机构数、每万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获贷农户比率、人均储蓄存款、人均农业贷款与农村金融结构比率为投入指标 以及以人均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回收率为产出指标,对我国30个省2007年金融支农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并未达到有效状态,农村金融资源存在未充分利用状态;黎翠梅、曹建珍(2012)在借鉴已有代表性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以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投资投向效率3个层次11项具体指标的农村金融效率评价体系,以该指标体系对我国1998年至2008年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明显, 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总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塌陷”特征。
(三)对农村金融管理效率的测度
指标体系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测度农村金融配置效率,还可以用于测度农村金融管理效率。对农村金融管理效率的测度主要使用指标体系法。周治富、郭梅亮(2011)借鉴Yaron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研究后发现: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在发挥支农效果、农村客户覆盖面以及自身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李敬、陈澍(2012)运用指标体系法与排序多元选择模型研究了西部地区311个乡镇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绩效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11个乡镇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绩效整体上处于中偏差的状态,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运行绩效的人力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等10个因素。
三、结论
【摘要】 财政和金融是我国分配货币资金的两条重要渠道,如何在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改革实践给我们提出的尖锐问题。把重点放在研究各级财政的惠农政策如何与农村金融机构对接的问题上。
【关键词】 农村金融;公共财政;金融机构
一、农村金融
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中,来自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的谢婷婷(2008)等人指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有三种不同的流派:即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崛起而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1.农业融资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且利率应较其它产业更低,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同时低利率政策和农村大量信用合作组织的存在,还可促使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消亡。
2.农村金融市场论。该理论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有储蓄能力,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低利率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其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因农村资金拥有较高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斯蒂格利茨概括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失败的七个方面:即对公共物品监控存在问题;贷款外部性问题;金融机构破产的外部性问题市场的缺乏和不完善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竞争性市场的帕累托无效率以及投资者缺乏信息等问题。
总结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大多基于国家层次或是整个产业层次,对国家层次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还较少见,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不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割裂,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特别是省际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一刀切”的经济发展政策无法使各地区经济均得到最优增长。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在我国推进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尚可文教授(2006)指出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应和民主财政机制的建立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形成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相结合,公共选择机制的核心是建立纳税人的偏好显示机制,目的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理财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财政分配秩序的合理化相结合,在对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全国性的层面,对西部农村公共财政的讨论只是略略提及。由于西部存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其“三农”问题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西部农村构建公共财政制度必需在此特殊前提下进行。
来自重庆大学法学院和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丹,高黎(2008)指出:西部农村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格局是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省以下地区间差距扩大。构建与完善我国西部县乡公共财政体制的总体思路是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科学划分税种,合理配置政府间财权。建立对农村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呼应和权责对等原则,合理确定基层财政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加大对农村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行西部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目标是构建完整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全面实现西部小康。
三、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1.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各司其职,根据各自银行不同的职能,为化解农村融资难真正做点实事。
2.针对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农村供给体制和需求体制两者共同来考虑,建立四位一体供给体制,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性质,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着重解决好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按照需求结构安排公共产品,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不同区域、不同范围、不同发展阶段乃至不同季节的农民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开发测量农民公共产品需求位序结构的灵敏工具,使之成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冉冉,张孝岩.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201301360011 陆媛媛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房地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带来的巨大的金融风险也日益显现出来,所以管理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将较为全面地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产生、成因、管理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综合与评述。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评述 国内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评述
1.1 国内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 1.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房地产金融是指银行为房地产业提供资金的筹集、融通、清算等金融服务活动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再加上房地产业的特殊性,这种风险会逐步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最终危机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与稳定,这就是“房地产泡沫风险”,极端条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会形成泡沫经济,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已聚集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包括道德风险、经营环境风险、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种风险不仅包括单项业务、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而且包括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基本由国内商业银行来承担。银行信贷一旦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就会产生很大的回应。再加上我国政府已经决定把房地产业、尤其是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以规避房地产的金融风险,不仅对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1.1.2 关于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方面
徐景辉(2006)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目前房地产金融风险巨大,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提出了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房地产信 1 托住房抵押二级市场制度等。刘洋(2008)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他也借鉴了英国在应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做法,提出了要加快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及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设。梁兵(2011)分析了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认为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风险是房地产金融法规不健全、个人房贷不良贷款。他提出要加大房地产金融创新力度,比如利用证券化、创设投资基金等创新工具来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不断完善个人抵押贷款信用制度建设。冯玉军(2011)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尚没有走出经济危机泥潭,我国仍是面临外需疲软、内需不足的经济现状,而房地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有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诚信风险等。他提出了要扩宽房地产融资渠道,加强银行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建设房地产金融市场,来最大限度降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汪觉忠(2013)认为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房地产金融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体制尚不成熟,加之行业本身的特点,存在很大风险。因此,他提出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健全房地产金融法律体系,构建多元化融资制度。刘小平(2009)认为房地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商品价值大的特点,因而房地产的开发和销售等活动需要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才能得以进行,而我国房地产金融主要存在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他提出了要放宽金融管制,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及相关人员的从业技能。古珂(2014)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房地产行业中,导致房价持续高涨和大量投机行为,隐藏巨大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因此,他提出要创新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建设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1.1.3 关于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方面
周江(2011)对江西省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房地产金融风险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采用2006-2010年的季度和月度数据,考察了房地产开发贷款、投资、购房贷款和商品房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房地产市场发展与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价的上涨与金融支持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房地产业自身的特性及其与金融业的密切关系,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能够通过市场各方相互博弈而不断膨胀,最终可能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断裂,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他提出要提高房地产信贷管理水平,建立多元化房地产金融体系。王珍(2008)选取了上海1993-2007年的房地产产业增加值作为因 变量,GDP、金融业增加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筑业增加值、商品房销售价格、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国内贷款7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房地产市场有旺盛的需求,但随着房价的上涨,已稍微超出人民的承受范围,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大。他提出可以开发小户型住房来满足人民的需求,房地产开发商要促进资金来源多元化,银行也要严格计算贷款指标、审核贷款条件,避免重蹈美国“次级房贷”的覆辙。孙丽亚(2009)论述了 Var 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并对房地产信托基金进行了介绍,他提出建立房地产信托基金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发挥多渠道融资功能,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邵玉(2012)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以金融为支撑的市场,蕴含的金融风险巨大。他研究了2009年银行的贷款数据,其中发现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信贷占贷款总额的81%。因此,房地产业的兴衰和金融风险密切相关,因此提出通过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来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1.2 对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的简要评述
从以上对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不难发现,由于房地产金融在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各方面的研究基本起步阶段,再加上房地产金融风险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大、影响大,所以房地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综合众多研究成果发现,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种类主要有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诚信风险等。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房地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商品价值大的特点;房地产金融业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融资机构,金融风险过分集中在银行;银行信贷的房地产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等。因此,综合大多数学者的建议,为了降低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和与房地产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和房地产信托住房抵押二级市场制度,放宽金融管制,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拓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加快完善房地产信用等级评估及个人征信系统。商业银行也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严格计算贷款指标、审核贷款条件,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及相 3 关人员的从业技能,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比如创新证券化、创设投资基金等工具,最大限度的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国外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2.1.1 有关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方面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Kninght在《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文中,全面论述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他的核心观点是分散投资、规避风险。1963 年,Sharpe构造单因素模型,1965年Sharpe和Lintner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73年Fisher Black和MyronScholes创立期权定价模型。1976年罗斯提出套利定价模型,他在模型中引入了GDP增长、通货膨胀水平等因素。1998年,Young提出最大最小模型,他认为投资者总是规避风险的,根据风险大收益大,风险小收益小的原则,投资者会选择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1993 年G30集团提出Var模型,VAR风险管理技术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型,引领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革命。
2.1.2 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董春华(2006)研究了1923-1926 年美国福罗里达的房地产投机现象,他认为这是引发华尔街大崩盘的主要原因,也是最早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项卫星(2009)在《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一文中指出,1989年美国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9.7%。日本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比例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1984年的17%上升至1992年的35.5%。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的扩张导致房地产泡沫过度膨胀,这样泡沫破裂必然导致银行规模缩水。江玉华(2011)认为在一定程度内房地产业的繁荣会带来金融业的繁荣,由于信用链条没有断裂,这种小规模的经济泡沫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经济的发展,如果泡沫发展过度的话,一旦中间某一环节断裂,必然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从而表现为金融危机。
2.1.3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
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历来受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查阅众多文献发现,美国的肯尼思罗格夫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那些买不起住房的人,受到低利率 贷款和房地产可能增值的诱惑,争相贷款购房,而当房地产实际价格开始下跌后,成千上万的人因付不起购房贷款而破产。美国经济学家Hyman.Musky(1976)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他强调金融系统不稳定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因此金融危机难以避免,这是由于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人的相关特征决定的,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出了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的客观存在性、周期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多恩布什(R.Dornbusch)和美国博弈论专家克推普斯(D.Rreps)(1982),他们认为金融风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资产价格(比如证券价格、汇率)的波动,所以他们把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克劳瑞特(M.Claudette)和斯特西西蒙(Stacey Simon)教授(1986)将资产定价、财务杠杆原理与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运用到房地产市场,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P.Kindle Berger首先定义了经济泡沫理论,然后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最后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原因归结为行为人预期、银行信贷等原因。Wong(1998)主要对从泰国开始蔓延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他主要研究了泰国在危机前的房地产市场,把房地产泡沫以及房地产金融风险归结为较高的经济增长,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会提高人们的房产需求,并增加人们对未来房产以及经济的预期。
2.2 对国外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的简要评述
从国外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理论上,国外早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作了不少相关的实证研究。由于国外房地产商业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在房地产金融风险原因、模型、方法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综合上述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方面分析的多,既涉及了房地产金融的理论方面,又涉及了金融风险度量的具体模型和方法,正如行为人预期、银行信贷等原因。在国外学者对金融风险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些模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对风险的分析和定价的基础之上,引入统计学、比较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房地产金融市场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计量,这些模型和方法已经成为当今房地产市场中金融机构在风险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护手段。总之,国外成熟的理论和风险评估模型是值得我国 借鉴的,这对我国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结论
本文综合国内和国外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可以总结出:由于房地产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商品价值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风险的种类非常多,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房地产金融业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银行信贷的房地产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行为人预期、银行信贷等。因此,综合大多数学者的建议以及借鉴国外经验,本文认为防范和降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需要各个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商业银行也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及相关人员的从业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农村医疗保障是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农民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中国农村保障体系的建立曾取得过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建设社会质疑新农村的形势下,它的完善人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部分国家在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的工作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未下一步的发展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从中探索解决农行村基本医疗,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长效机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提出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有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推进,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在医疗制度提供一定依据。
(二)研究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社火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背景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紧急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发展,没有农村的问覅那个就没有国家发稳定。”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拍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农民生存和就医的平等权利,而且可以改善过敏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紧急和人力资源的支
持发展。建立农村将抗保障制度,反应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丁少群,李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从文献检索来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社会医疗保险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城镇地区,对于农村医疗的研究文献很难找到,这可能与不同国家服役农行村医疗保障模式的选择不同有关,国外很少采用合作医疗方式解决农行村卫生问题。国内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文献虽多,但都是以论文形式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局部研究,而且大多是从卫生经济学或公共卫生角进行探讨,从保险和社会把膨胀角度研究的少,综合性研究少。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行村医疗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研究层面上,安医疗保障基金等筹集方式划分没世界各国的农村医疗把屏障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免费为免费医疗帮张,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社区合作医疗4种不同模式。[1][2]免费医疗保障模式,也称国家医疗,全民医疗保障模式,是指医疗把膨胀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没酱油税收形成的医疗把膨胀基金有计划地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障享受对象看病是基本上不需要支付费用的制度。英国,加拿大,瑞典,爱尔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和
马来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福利性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都属于此类。社会医疗保险没事只有国家出面组织的,国家,集体与个人三方共同出资(通常个人之需要承担小部分的费用),像农民提供因生病受伤或生育所必须的医疗服务及经济补偿的制度,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和等特征。[3][4]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和韩国,墨西哥的农村医疗保险都属于这种形式。商业医疗保险是吧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参保者个人能及其雇主所缴纳的保险费,一般而言,政府财政不出资或不补贴,美国事实是商业医疗败选模式的典型代表。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模式,是指依靠社会的力量,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在社区范围内通过群众集资建立集中的医疗基金(政府通常也给予一定补贴),采取渔夫方式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种综合性基本医疗保障措施。中国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和泰国的医疗保险卡制度,是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城市医疗保障较为接近,覆盖面积广,具有货币化,社会化,经济工具化和法制化的特点,基本实现了城乡间统筹发展。同时,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来非常注重对医疗败选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值得我们简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亚洲和南美洲),目前还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发展农村医疗社会把膨胀制度的可行性,以及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立法等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新农村合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情况看,丁少群,李祯一田野调查为依据,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性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想,论证了政府主导的理论依据和各层次保障的内容和制度设计,构建了我国新农合保障水平和补偿的精算模式,考察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表现,影响和生成机理。[5]孟翠连从全新的视觉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实现条件和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研究,的除了城乡分治的医疗保障体系及合作医疗模式长期存在的结论,并提出一些新的政策建议。[6]李华认为,新农合制度的狠心问题是能否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在公正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前提下,之中公平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环、良性运行时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政府适当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7]高洁认为,西部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具有公共品属性,政府在供给过程中应承担绝对责任,市场可适度介入。[8]邹文开认为,新农合政策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险的合理选择,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是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的责任是保障,控制“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增长”是关键,个主体的策略行为严重影响着制度的健康运行。[9]谭克俭等认为,新农合还不是完善的形态,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0]
三 相关文献综述
学校: 专业: 年级: 班别: 姓名:
指导教师及姓名;
摘要:我国自2003年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2009年10月正式试点推行。试点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新农保的焦点问题,如新农保启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新农保启动的可行性、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新农保可持续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给出了最终评价。
关键词:新农保;制度研究;老龄化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exploring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since 2003,which pilot implementation in October of 2009.Rich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was accumulated while the pilot was introduced.Based on plenty of document resources, some focus problem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such as the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ial implementation and the feasible 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Issues need to be researched in the next step were put forward, and evaluation of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was given.Key Words: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Studies on system;Aging of population;Literature review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福利制度,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解除农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能有效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86~2003年,我国探索性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旧农保”),经历了摸索期与停滞期,从2004年开始,一些地方进行了有政府财政投入的所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从旧农保到新农保,我国各级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术界也进行了许多研究,文章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归纳,将我国理论工作者关于新农保的观点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一、新农保启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新农保启动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目前及未来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迫切需要
徐清照指出,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的至少前20~30年,务必要建立起社会化、资金储备充裕的养老保障制度。1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期,因此,目前是构建社会养老体系的关键时期[1]。唐钧认为,受人口流动的影响,农村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应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以应对[2]。
2、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功能弱化,需要加快建立新农保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诸如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等功能逐渐弱化,迫切需要建立新农保。姚家祥在其研究中指出,农村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家庭保障功能减弱,而其需求却在上升,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建立新农保加以解决[3];杨琳认为,在广大农村地区,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大量农业用地或闲置,或转为建设用地,农业生产和土地对农村人口的传统保障作用实际已经大大降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及时填补这一空缺[4]。
3、旧农保存在缺陷,迫切需要启动新农保
旧农保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并未切实保障农民的晚年生活质量,这源于其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毛淑娟指出,旧农保只局限于在部分发达地区或者发达地区的发达城市建立,并不适宜在新形势下推广建立[5];许照红、郭旺等认为,由于旧农保存在保障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逆向选择、基金运营监管不利等缺陷,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旧农保缺乏信任,这迫切需要国家启动新农保[6]。
4、新农保启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谢广英、李婷指出,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现代文明时代,养老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样应该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所以,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增加财政转移支付以建立和完善惠及庞大农民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显得尤为必要[7]。窦艳芬指出,建立新农保制度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重要意义[8]。
5、新农保启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启动新农保除具有政治稳定性和社会性外,还具有经济学意义。窦艳芬认为,保障农民的晚年生活即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可以树立起农民的消费信心,拉动内需,对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确保整体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8];张帅梁从细节方面考虑并指出,新农保启动将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对于农业集约化、机械化以及规模经营是一个积极推进,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由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济向规模经济的转型[9]。
二、新农保启动的可行性分析
1、具备新农保启动条件的研究
张为民通过对我国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费负担分析、农民个人投保能力分析、政府补贴能力分析指出,我国已具备启动新农保的经济基础[10];熊晞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启动新农保的政治条件和社会基础,社会参保共识度高[11];米红、冯磊基于区域性研究数据,从农民个人缴费承受能力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中基本养老金进行了仿真学精算,认为目前我国可全面推广新农保制度[12]。
2、不具备新农保启动条件的研究
戴卫东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未定型。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仍处在争论之中;二是对整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相对较少;三是没有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四是缺乏对非经济影响因素的理性分析[13]。杨翠迎等人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认为目前建立全国范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可行的,只有东部和中部一些省份才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14]。
三、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
(1)新农保财政政策问题。薛惠元、王翠琴基于2008年数据,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与人口比重的比值、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补贴数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三个指标进行测算分析指出,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采取的政策倾斜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15];陶纪坤指出,我国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领域存在缺位现象,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均[16]。
(2)新农保基金运营与管理问题。《指导意见》指出,在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时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的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17]。许多学者认为这样的政策制定并无创新。战梦霞、杨洁指出,新农保基金统筹层次过低,投资渠道过窄,基金保值增值困难[18]。此外,基金运营缺乏法律规范,存在各地制度多样化、碎片化的现象。
(3)新农保制度衔接性问题。新农保制度在运营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与其他制度的有效衔接问题,有学者指出,新农保试点推行过程中并未实现新农保与其他制度的有效衔接。邓大松、薛惠元认为,新农保未与旧农保、城镇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制度有效衔
接,关于特殊情况也未能给出说明[19]。
2、政策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
(1)个人账户的激励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新农保难扩面。有学者认为,新农保的缴费标准过高,部分农民承担困难,参保人往往选择较低的投保标准,未能有效地吸纳所有符合参保资格的对象[20];还有学者认为,我国新农保制度在个人账户的设置上存在缺陷,不同投保标准和投保年限的投资收益率并不能充分激励农民参保,这使得新农保难扩面[21]。
(2)地方财政负担重且集体补助具有较大随意性。学者通过调研发现,新农保试点推广过程中出现了地方财政负担重、集体补助模糊不清的问题。邓大松、薛惠元指出,相比较省级和市级政府,县级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尤其对于一些贫困县来说,由于县一级财政无力配套财政补助资金,存在挪用农民个人账户中的钱用于当期的财政补助资金发放,形成事实上的代际供养的现收现付制[19];通过对辉县市的调查,靳红梅指出,大多数集体并不对参保农民给予补助[20]。(3)政策宣传不到位。许多学者通过对宁夏、广东、山东试点的新农保推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占主导,这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对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造成的。
四、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迪平指出,我国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构建新农保需求、筹资、管理纵向一体化的长效供给机制;二是构建新农保均衡发展的横向协调机制;三是构建新农保整合提升的动态发展机制;四是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的相关配套机制[21]。黄闯基于新、旧农保的差异性分析指出,新、旧农保之间存在筹资方式、覆盖范围、给付待遇的差异。要想新农保良性发展就要尽量避免旧农保的制度性缺陷,其中,重要的就是政府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坚持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机制以及要妥善处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衔接[22]。刘军民、周志凯在对新农保基本要领解读的基础上提出,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于以下方面: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稳定增长的筹资机制;完善体制,建立新农保制度各级财政责任分担机制;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增强积累功能;加强政策配套,实现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妥善解决新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的接续转移问题[23]。赵净认为,维持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基金安全放在首位,强化监督机制,建立资金使用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如下:加强立法,拓宽新农保基金的增值渠道,与不同的社保政策有效衔接[24]。丁建定、郭林指出,农村居民面临收入风险性威胁,因此,可引用商业保险作为稳定农民收入的补充性层次,将商业保险与新农保制度有效结合,以此保障农村居民晚年生活质量[25]。刘颖、何春玲等指出,我国目前的财力状况可支持新农保的全面推广,但是,人口结构巨变将是我国未来面临的巨大威胁,所以,要想在2020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并保障其长期持续稳健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在增强财政支持的可持续性上下足工夫[26]。
五、评价
对新农保制度的最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农保建立的必要性和意义、可行性、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少,而且现阶段的文献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未能综合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以及中国农村的传统习惯进行系统分析,这难免出现观点的片面化,并不能设计出有效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服务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居民。现阶段的文献除了在新农保建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上达成共识以外,关于新农保建立的可行性、新农保未来发展模式等均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为了应对“白发浪潮”的到来、克服传统养老模式的弊病、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迫切需要我国建立新型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来保障农村老年居民的生活。关于新农保建立的可行性,学者观点分成两派,部分学者认为,鉴于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制度设计与理论研究方面都存在缺陷,且我国经济状况并不允许大范围推行新农保;与之相反,多数学者通过测算认定,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允许建立新农保,我国政治环境、农村居民意识等都已成熟,现阶段建立新农保适时、适当。但是,这些多是从定性方面进行的研究,缺少必要的定量研究。定量方面也不只包括国家与个人支付能力的测算分析,还包括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流动比率以及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的综合测算分析。关于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多是对新农保的政策解读和地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结合当地情况的经验总结,缺少全国层面的研究,而且多数学者总结的问题多是基于与旧农保的对比,与旧农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无大异,缺少在新农保的框架下总结出的问题。此外,对于新农保的评价并非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并未结合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关于新农保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一些学者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这都是在实践中可参考的,但是,这些政策建议多是在旧农保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是在总结旧农保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规避型设计,缺少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创新,而且关于制约新农保发展的因素考虑不全面,这将是以后理论研究中需要重点研究的方面。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对于新农保的理论研究重定性分析,轻定量分析,重视单一层面研究和静态研究,忽视系统性、动态的研究。这反映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整个制度设计还不成熟,我国政府工作者与学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尽快完善新农保制度,服务于民,共建和谐。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风险,传导,文献
一、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传导的理论根源
1. 金融危机传导的最早研究。
最早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他的《狂热、恐慌、崩溃——金融危机的历史回顾》一书, 是西方国家第一部系统研究金融危机的学术论著, 也是第一次提出了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和国际传导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上, 该书从分析1636—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热”开始, 到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市暴跌、1990年11月日本股市的暴跌等, 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密切相关, 经济繁荣时期, 投资、信贷迅速扩张, 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快速飙升, 人们被繁荣的景象所陶醉, 这种繁荣的陶醉感会从一个市场向另一个市场传播, 经济泡沫愈加膨胀, 最后以危机的爆发而强制解决。
2. 经济学文献的相关研究。
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是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重要根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金融市场间的关联性在增强。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会通过金融市场进行传导。关于金融市场的联动程度研究, Stehle (1977) 的固定收益的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提出了国际资产价格均等化理论, 表明证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很高。后Errunza和Losq (1985) 的中度市场分割理论、Bekaert和Harvey (1995) 的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分别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证券市场的关联性。Baig和Goldfajn (1999) 也认为股票市场是相关的, 即一个市场的变动会引起另一个市场的变动。从众心理、羊群行为是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助动力。经济学文献的研究表明, 从众心理、羊群行为也是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根源。金融主体的从众心理是金融主体无法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时, 便依赖于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决策。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理论
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理论探讨, 海曼明斯基提出“金融脆弱性假说”, 在他的《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中提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 特别是商业银行和贷款者, 有不断经受周期性危机和破产风潮冲击的内在特性, 金融中介的困境会传递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导致宏观经济的动荡和危机。明斯基从企业角度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抵补性借款企业。此类企业是最安全的借款人。第二种是投机性借款企业。该类企业收支基本相当。第三种是“蓬齐”借款企业。“蓬齐”借款企业风险最大。另外, 明斯基认为, 形成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代际遗忘, 即当前金融业的繁荣使人们忘记了上一次的金融灾难, 本性的贪欲战胜了对过去危机的恐惧, 认为当前资产价格的上涨会持续下去, 于是又重演了历史悲剧。另一个是竞争压力, 认为贷款人出于竞争的压力而做出了许多不谨慎的贷款抉择, 因为他们为了赢得顾客和市场。
三、金融危机传染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随着货币危机爆发频率的提高和危害程度的强化, 激励着学者们对货币危机认识的深化, 迄今为止, 学术界已发展出三代完整的货币危机模型, 包括: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由克鲁格曼 (1979) 提出, 他认为, 货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的汇率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造成对固定汇率制的冲击, 从而造成本币贬值, 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储备购买本币, 但外汇储备耗尽时, 固定汇率制崩溃, 货币危机发生。第二代多重均衡、自我实现模型, 由奥伯斯特费尔德 (1994) 提出, 与强调经济基本面因素的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不同,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预期在货币危机中所起的作用。第三代道德风险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免费担保, 使他们具有很强的投资欲望而很少考虑投资项目的贷款风险, 从而引起投资过渡、资产泡沫破灭、危机爆发。总之, 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货币危机的生成及其传染, 其原因归纳起来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投资者的预期及金融市场上道德风险的存在。
四、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的主要观点
李小牧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理论, 他认为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就是在一国金融泡沫化基础上, 货币危机向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业危机, 进而向全面的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应该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与扩散, 既包括金融危机国内传导的溢出, 也涵盖单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跨国传导, 既有存在于贸易金融联系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导, 也有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狭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即接触性传导, 它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 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 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 以致引发、扩大、缓解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 也称溢出效应。
刘立峰 (2000) 研究了宏观金融风险的传导。认为风险形成以后, 会通过各种渠道与形式向外扩散、传播, 形成新的风险。宏观金融风险反过来影响经济、投资、贸易和金融过程, 影响制度的变革与政策的修订。不同的宏观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都会有其风险的传导机制与过程, 但通常情况下, 宏观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形成及发展的原因是综合的, 传导机制也是复杂的。
石俊志在他的《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 (2001) 中分析了推动金融危机传递和扩散的主要因素:一是恐慌心理的传播是金融危机传递和扩散的重要动力;二是不同类型金融市场的关联性、互动性是金融危机传递和扩散的重要机理;三是某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结构的现实性是金融危机在不同地域之间传递和扩散的重要媒介;四是某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过于密切形成金融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递和扩散的纽带;五是国际间金融协调与干预机制跟不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步伐, 为金融危机的传递和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
姚国庆在分析经济虚拟化条件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时认为, 将金融危机的传导分为内部传导机制和外部传染机制。金融危机在一国内的传导与扩散为金融危机的内部传导。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扩散称为金融危机的外部传染机制。形成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金融联系、实际联系和政治联系。因此, 危机倾向于集体出现, 一国危机之后紧接着就是另一国的危机。
从上述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 对于金融危机传导的研究是非常广泛的, 从内容上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包括金融危机传导的具体内容、金融危机传导与扩散的形式、金融危机传导的原因等。但前人的研究成果都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进行分析和研究的, 其研究结论仅适用于某次金融危机, 如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仅适用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墨西哥、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 第二代金融危机理论适用于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金融危机, 而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则适用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即这些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都带有一定的时滞性、特殊性。而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是金融风险的极端表现, 因此, 对金融风险的传导机理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Charles P.Kindleberger: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A History Financial Crisis[M].Macmilian Press Ltd, 1996.
[2]Krugman P.“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is”, Joue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79 (11) :311-325.
[3]李小牧, 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25-32.
[4]刘立峰.宏观金融风险——理论、历史与现实[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200-202.
[5]石俊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127-130.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
业务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新产品和服务,它通常被视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其他领域的创新都是在此基础上引发、衍生或者围绕它进行的。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增长、风险管理或市场份额扩大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
负债业务创新的核心是扩大信贷资金来源,这是银行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林德发(2009)在《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中从存款业务创新和借入负债业务创新两方面全面性地给出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有:一是通过不断创新存款方式,增强客户存款的可选择性。二是通过增加具有多种附加服务且方便客户的存取款项目,增强存款的便利性。三是通过电话转账制度、自动转账制度、协定账户、定活两便存款账户等多种创新业务,保障客户存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借入负债业务创新方面,根据负债管理理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还可由负债管理提供。为此,商业银行可通过同业拆借、票据融资、回购协议、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存款证券化等手段,对负债的结构进行调整,灵活地调度头寸,强化资金营运,降低资金成本,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二、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创新
戴微微(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情况》指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赖以取得收入的重要业务,资产业务的创新在于合理搭配银行资产,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组合,进而提高资产质量、增加银行收益。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调整贷款结构,变只为生产提供贷款为为生产和消费提供贷款;通过将放款业务与国债、证券的紧密结合实现贷款证券化;贷款方式与市场利率紧密结合;提高放款业务高效化的电子放款等。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刘兴(2009)在《试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中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中间业务方面,他认为,中间业务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发展中间业务,对于满足客户需要,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实现同国际商业银行的接轨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满足金融客户的实际需要,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以及有利于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但是,文章还指出我国银行业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滞后和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中间业务发展和管理体系等问题,我们应该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机制,加快产品整合和业务创新。
薛妮(2009)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指出了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起被称为现代商业银行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现代化和金融现代化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中下功夫。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等都明显提高竞争力,但是中间业务发展速度与其他金融业务发展相比,有其明显距离,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更是有着差别。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很重要。
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
当前,从世界各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表外业务发展迅猛,花样品种不断翻新,有些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益已经超过传统的表内业务收益,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产业。赵嘉兴(2010)在《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及启示》中首先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由于金融市场不稳定,规避《巴塞尔协议》和竞争等原因导致表外业务创新迅速崛起,尤其以创新业务的发展更为迅猛,同时外国的新技术也为表外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主要是以金融期权、互换业务、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为主。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不仅可以使银行节约筹资成本,增加收入,而且还是银行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因此,我国银行应尽快拓展表外业务,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我国应有步骤、稳妥地进行表外业务发展。
此外,张武平(2008)在《略论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中还创造性地从社会需求和以客户为中心这个立足点出发把银行业创新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改革型业务创新,即业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体制的创新;适应性业务创新,这一点就是要求从客户需要出发来进行银行业务创新;渗透型业务创新,即以市场为聚焦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占同业竞争的市场份额;纵深型业务创新,即以客户的未来需要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更方便、更快捷、更理想的即时性服务。
五、结束语
总之,金融业务创新浪潮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在提高商业银行的获利可能性的同时,也对银行业和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商业银行创新将是全方位的,它涵盖金融商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和金融监管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在客户、业务、区域、市场等方面有所侧重,将内外动力系统有效的相结合,才能实现在经营理念、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技术、金融机构和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发展先机,在国内市场立于不败和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1]刘凤娟.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探讨[J].金融管理,2008,(4).
[2]张武平.略论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J].金融经济,2008,(3).
[3]戴微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情况[J].银行家,2008,(4).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金融市场发展文献综述12-10
农村建筑节能的文献综述11-06
文献综述-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06-24
农村金融监管论文06-04
农村金融信贷风险01-02
建设农村民间金融01-03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12-24
农村金融述职报告06-15
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07-15
农村金融毕业论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