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新思路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唐诗新思路(精选11篇)

唐诗新思路 篇1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李贺唐诗鉴赏:

这也是一首借物咏志的诗。

从这一组诗的第四首“茂陵归卧叹清贫”以汉代司马相如病归茂陵自喻,可知是李贺任奉礼朗以病辞归昌谷的时候写的。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曾为散骑常侍,因病免归;在汉武帝时曾为文帝园令,又因病免归,居于茂陵。李贺为奉礼郎亦因病辞官归昌谷赋闲,故以司马相如自比。了解这样的创作背景,我们对这首托物咏志的诗歌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这里诗人把新笋描绘得非常美丽。竹壳一片片剥落下来,竹笋抽节上长了,它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一般。这里的`笋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理想化、诗化了的形象。它晶洁如玉,生机勃勃,茁壮挺拔;它要挣脱壳箨的束缚,要向上生长,由于这株笋有着如此美好的姿质,所以“母笋是龙材”的赞美就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是水到渠成。

如果说上两句主要是写笋的外美的话,那么后两句就是承接着上面写笋的生长愿望,进一步刻画笋的内美。“更容”一词的涵义很深刻,这是假设之词,假如容许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拔节挺长千尺,它自然会脱却尘泥而直插青云之上。这里就表达了新笋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它不甘心于埋没园泥之中的现状。这是新笋的内美。另外,“ 更容”一词的反面含意是,现在是“不容”,不能容许新笋一夜抽千尺,所以它就不可能拔地而起直上青云。这就包含着深沉的幽怨。抱怨自然是来自他不能尽情地生长。这一层含意则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新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人把新笋刻画得具有这般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内心,是托物咏志,这新笋就是诗人李贺。诗人李贺虽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他没有泯灭雄心壮志。

唐诗新思路 篇2

写景抒情是诗歌的共性, 高中生对诗作景与情的关系也有类似公式的一套所谓行话, 诸如“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可一旦进入实际的诗歌阅读与鉴赏, 尤其是面对阅读鉴赏中的问题, 往往会“乱枪打鸟”, 不管轻重地用这样一组“四字诀”来套贴诗作的手法特点并藉此应对所问。结果是, 古诗词的阅读鉴赏不能完全根据作品的意象和意境加以分析, 对诗作文本的解读往往空泛而乏力。《唐诗宋词选读》作为一门选修课, 无疑应在必修接触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阅读的空间, 提升解读的水平, 优化赏读的能力。《“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又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第一个专题, 在把握诗词景与情的关系方面可以前承必修的所学, 并有的放矢地解决诗词阅读鉴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整个唐诗宋词的选修开个好头, 最终达到巩固与提高并举。

[教学思路]

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选有初唐五位诗人的五首诗作, 其中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典型的古体诗, 其余四首基本可归入近体律诗的范畴。根据文本解读的目的及效用看, 把这四首诗做比照式阅读, 有助于学生具体而又明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写景抒情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从诗词中景、情的认识入手, 明确“景”既指自然风物也指生活场景, “情”既有人之常情也有个体之心。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 再去看四首诗中景的具体所在, 可以由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逐一指出, 同时体会它们与诗人所表之情的关联并做出分析和推断。

[教学过程]

师:在诵读的基础上来分析一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景与情的呈现状况?

生1:景有“物候”和“古调”, 情是“归思”之情。

生2:景有“云霞”、“梅柳”、“黄鸟”、“绿蘋”和“海曙”、“江春”、“淑气”、“晴光”等。

师:谁来把他们两位的述说修正并整合一下?

生3:生2所说的意象实际上都是“物候新”的具体内容。

生4:“古调”也应当属于景的一种, 因为它也是使诗人动情的东西, 由“忽闻”可知。

师:看来大家对“归思”之情没有异议, 那能不能把这种情感说的再具体明确一点呢?包括:归思指什么?什么人归思?

生:“归思”就是回家的念头, 是第一句中的“宦游人”, 即离家做官的人有了想回家的念头。

师:的确是“宦游人”的“归思”之情。可官做得好好的, 还与同僚陆丞踏青赏花呢, 怎么会生出想回家的念头?

生:他们 (指陆丞和诗人自己) 在外做官, 长时间远离故乡和亲人, 本来乘着早春外出散散心, 结果看到异乡一派“物候新”的景致, 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师:好一个“油然而生”, 诗人“归思”的情感正是由这“物候新”而触发的。依照景与情的关系, 这应当叫……

生:触景生情。

师:对。是景物、场景触发了诗人心中蕴涵着的情怀, 因情而惊景, 惊新而怀旧, 这就叫做触景生情。接下来我们一起诵读王勃的《滕王阁》, 结合景与情, 分析一下诗歌题目与诗作内容的联系。

生:全诗写的就是“题”, 即滕王阁, 以写滕王阁来抒情。

师:想想我们在必修四里所读过的王勃的作品叫……

生:《滕王阁序》。

师:这首《滕王阁》与那篇《滕王阁序》有什么关系?

生:这首《滕王阁》就是那篇《滕王阁序》结束时赋诗抒怀的八句。

师:既然是骈文结束时的赋诗抒怀, 那诗歌的情感应该很清楚了。请一位同学结合《滕王阁序》来说说《滕王阁》所抒之情。

生:抒发的是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一种感慨之情。

师:这样的写景抒情与前一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相比, 一是在对象上, 二是在手法上, 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从对象, 也就是景来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基本上就是自然的物候, “滕王阁”就不是纯自然之景了, 有建筑的美、歌舞的盛、人事的变, 都应该算“景”吧。

生:《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触景生情, 《滕王阁》应该叫就景抒情。

师:很好!分析诗词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定要注意时空。大家只要梳理一下《滕王阁》中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表述就不难看出, 全诗正是以写滕王阁来抒情, 而且是现时的, 所以可以叫“即景抒情”, 也可以叫“缘情写景”。具体地说, 是由于诗人带着一定的感情来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 所以他所描绘的这一景物或场景也就印染上了一种特别的感情色彩, 形成了文学上常说的“有我之境”。

清楚了触景生情和即景抒情, 我们再来读一读另外两首初唐诗, 比对一下景情的关联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先来看《从军行》中的景。

生:《从军行》中的景有“烽火”、“牙璋”、“风阙”、“铁骑”、“龙城”, 还有“雪”、“旗画”、“风多”和“鼓声”等。

师:这位同学已经注意到了把诗作中的景分成两方面。再请一位同学依内容与表达把它们更细化一下。

生:“烽火”、“牙璋”、“风阙”展现的是隆重和庄严的出师场面, “铁骑”、“龙城”展现的是军事态势, “雪”、“旗画”、“风多”和“鼓声”就是战场上的情形了。

师:既然如此, 那诗人的情怀也很就容易感触的到了。哪位同学说说看?

生: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生:志士们坚强无畏为国杀敌的壮志豪情。

师:都有道理。怎么会生发出如此的激情、豪情?还是可以从景、情的关系看, 注意前两首的说法。

生:因“烽火”而“心中自不平”, 所以可以叫“因景生情”。

师:因景生情, 很符合诗的思路, 也可称之为“随景生情”。外在的景致与内在的情怀总是在碰撞中交汇融合。究竟是“触景生情”、“缘情写景”, 还是“随景生情”, 关键是要看诗人情感的存、显状态。一触即发的“情”, 多是蕴积已久且个性鲜明的感情;缘景而抒发的, 又常常是一种别具机杼的情怀;随景而所生之情, 则往往是那些所谓的人之常情。

师:下面我们再来一起分析《春夜别友人 (其一) 》一诗景情的特点。

生:《春夜别友人 (其一) 》中的情, 从题目就可以知道, 诗歌抒发的是离别伤感之情。诗中的“银烛”、“金樽”、“琴瑟”、“别路”、“明月”、“高树”、“长河”、“晓天”、“洛阳道”都是景。

师:还是按时空来看一看景的变化以及述说是如何与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一联一联地来, 好不好?

生1:“银烛”、“金樽”是别宴上的器物,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默默无言中传递出的却是一派惆怅与伤感之情。

生2:人到了室外, “琴瑟”还在耳旁, “别路”已在眼前, 真是难舍难分。

生3:“明月”、“高树”、“长河”、“晓天”是夜空的景色, 背景的扩展和时间的推移更显出别离在即的伤感。

生4:“洛阳道”是说展望征途, 后会难期, 别离的哀愁愈发沉重。

师:每一联都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 这种情感与他笔下的景物是什么关系?

生:诗人把外在的景物拿来抒发主观的情怀。

师:“拿来”, 有道理, 就是借用一下吧。大家归纳一下, 也可以用四个字来说明景与情的关系。

生:借景抒情。

师:解读初唐四首诗歌的景、情关系, 从“触景生情、缘情写景、随景生情、借景抒情”的分析与推断中不难看出, 景物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元素, 但它们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又不是等距离的。阅读鉴赏古诗词写景抒情的方方面面, 一定要讲求精准到位。

[教学反思]

唐诗研究的新收获 篇3

为了全面地理解唐诗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著者探讨了唐代司法监察制度及考试制度,以及唐代地理学的成就。这属史学的范围,但它们与唐诗中的自由精神、诗赋取士和山水诗的发展均有间接的关系,可以对唐诗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唐代各种哲学体系并存的开放型文化所促进的思想的解放,儒家地位的加强及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以及景教、伊斯兰教、祅教、摩尼教的流行,统治阶级允许不同政见的存在,大量吸收外域文化,成就了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这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再将唐诗的繁荣仅仅归结为社会经济高涨的产物或社会变革的结果,较切近唐诗发展的真正原因。从社会意识形态对唐诗的影响而言,著者着重探讨了道教文化对唐诗所发生的作用,这即是:道教超越功名利禄的思想对唐代诗人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唐诗中有许多直接表现神仙世界的游仙之作,寻求新境界的浪漫情调在唐诗中的回响,自然深秀和空灵飘逸的审美追求是道教文化在唐诗中着上的鲜明底色。由此我们将唐诗与汉魏六朝诗、宋诗,以及元明清诗相比较,可见到唐诗所受道家哲学和道教文化的明显影响,有助于我们对唐诗的思想与艺术特色的认识。为了说明道教文化与唐代诗人的渊源,著者在全面考察唐代诗人的基础上将诗人分为八种类型:隐居读书或著书讲学者,求仙服食者,隐居学道以求仕者,仕途失意后隐居者,厌世归隐者,隐居避乱者,被迫终生隐逸者和受道家思想而淡泊名利者。因有这样细致的归纳,使道教文化对唐诗的影响的论点得以落实。

在唐诗研究中,著者关于李白的研究共有七篇论文。它们多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及其他刊物转载,在学术界有着较大的影响。此组论文中关于李白与谢脁诗的比较,关于李白诗的评价,关于李白诗的主体意识、艺术风格、兴趣爱好与心理特征,李白与杜甫青年时代创作的比较,李白待诏翰林时期作品的考察,李白散文艺术的探索等,题材较为广泛而新颖,从各个视角对李白进行了新的学术研究。作者认为,在李白的主体意识中体现得最鲜明和突出的是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其作品有着鲜明而独特的艺术个性。他敢言人之所不敢言,敢言心中之所欲言,敢于突破先贤圣哲的清规戒律,对自己的感受毫不压抑,也不扭曲自己以媚时俗。然而他对人性、个人的尊严与人身自由的呼唤,还是非常模糊,十分朦胧,层次较低的,是在追求个性解放时无意识接触到的。在其主体意识中掺杂有不少消极的因素,自由独立的意识仅为改善个人生存条件而表现出来,并将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依赖于明主及权贵的赏识。这样就很确切地概括了李白的主体意识,既指出了其积极的一面,也见到其消极的一面,对我们认识李白这位诗人的个性及作品的思想意义能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李白诗的艺术风格,概括起来其特征是:以雄放浪漫的艺术方法传达纯真情愫,使其作品气势跌宕,饶有韵味;以非常的方法描绘仙灵怪异形象和梦幻神奇的特殊意境,新人耳目;以不假雕饰的俊逸诗风与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进行有机整合。这是深入研究李白诗的艺术特征后所作的较为确切的归纳,并非简单地以感悟方式以为其诗富于青春气息,或者以为是一种醉态思维,或者沿袭旧的“诗仙”之说。作者关于李白的主体意识和艺术风格的分析,具有一种宏观意识,达到了新时期以来李白诗研究的高度水平。自来关于李白的研究中对其诗之外的文章——文、表、书、序等方面鲜见专文。著者为全面研究李白,对其今存之六十余篇散文作了探索。李白的散文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的历史背景,对当时的重大时事有所触及,艺术风格也很独到,所表现的思想更为直观、明确和具体,固是研究李白的珍贵资料。其散文的艺术风格是:气势沛然,发端突兀;参差错落,富于变化;纵横奔放,行文自然;形象生动,长于比兴。李白思想驳杂,等同儒道,这是其散文不为后世所重的原因。其散文中奇句单行的句式不少,工整的四六骈偶不多,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萌芽。关于李白散文的论述,使著者的李白研究臻于完满的境地,亦为李白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课题。

中唐诗人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存诗四百余首,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句知名;其诗是由盛唐诗风向中唐转变的典型。这位诗人在诗史上是颇有争议的,对其评价则毁誉均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钱起诗的研究是被忽略的。王定璋先生选择了钱起诗作为重点研究的个案,先后发表了五篇论文,完成了《钱起诗集校注》,于1992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收入《两浙作家文丛》出版。著者认为钱起诗具有新奇研炼、简淡自然的特色,即虽重藻饰,但不浓艳;讲究字面,而又合于自然。他属于艺术造诣高于思想境界的诗人,不少篇章的思想一般,但格调高雅,艺术形式精致;其诗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忽视的。著者对钱起的研究基本上是采取实证的方法,对重要诗作进行编年考证。今存《钱考功集》十卷,宋人葛立方,明人胡震亨,及近世岑仲勉和傅璇琮对一些作品曾有考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其集中尚羼入其子钱徽的作品,又有储光羲、韩翃、赵起、严维、崔峒、白居易和杨巨源的作品混入,情况十分复杂。对此,著者以翔实的资料进行辨析,成为整理钱起诗集的基础工作。当代学者傅璇琮的《唐代诗人丛考》中有《钱起考》,考订了钱起的卒年。王定璋通过对钱起有关晚年的作品的辨正,对钱起的卒年作出了确凿的论断,纠正了傅著之失。

《文史思辨录》所收的论文大都以思辨方式探讨唐诗中重大的具有文学史意义的问题;对钱起的研究,则主要采用传统的考据学方法进行考证、辨伪、校勘、笺注,体现了深厚的考证功力,使此项研究达到极高的学术水平,填补了唐诗研究的一项空白。

唐诗研究是著者治学的主攻方向,除了对唐诗的宏观论述及李白与钱起的重点研究之外,尚对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孟浩然、司空曙、雍陶、温庭筠、李商隐、韩偓等诗人均有涉及,其领域是很广阔的。为寻求唐诗的艺术渊源,他又对魏晋南北朝诗以研究,重点探讨阮籍、嵇康、陶渊明、谢灵运、谢脁等诗,进而比较了孟浩然、李白、钱起等诗人与晋宋诗歌的关系。关于唐代以后的文学,如宋诗及明代小说,以及先秦儒家重要经典《尚书》,著者在追源溯流的探讨中均有不少的创见,体现了文学与史学的结合、思辨与实证的结合,在广阔的学术领域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综观王定璋先生的治学,其主要成就仍在唐诗的研究。甚盼他继续坚持下去,更具学术问题的意识,再创学术的高境。

新理念新思路 篇4

——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娄海林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有一定的权威性,是知识的化身,教师将知识整个灌输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得到逐步改善,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渐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运用已在实施。教师在备课时,已能注意到如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等。但是,这种课堂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非常浮浅的表层,还没有真正能与所学的语言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课堂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老师手中,学生没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新的信息机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它根据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综合操作技能。因此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将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也将发生如下新变化: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引导者转变

过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准备一桶水、一桶活水”。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教师是唯一的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注重的是单向的知识灌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寻找水源的人”,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以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同化并建构知识更新。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而不是灌输。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式地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学生不是一个待灌的瓶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极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做法。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知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运用和学生思维的过程。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于培养有较强

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了解,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三、由重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记忆,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对重点词句的讲解,注重对知识单向度的灌输。让学生只是掌握住这些语言点,然后再做相应的练习题便以为学生在考试中准能考高分。这样的学习只能是被动地学习。而随着改革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当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四、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挖掘者转变

以前教师认为教材与自己无关,专家设计好教材,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去消费,满足于“教书”,满足于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而现在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

主动的课程开发者。教师不要迷信教材,不要有了教材就完全根据教材去教学,没有教材就不知所措。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缺点也随之而来:它固定、僵化,用不好就约束了教师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使用”教材,造成教师的“教材就是课程”的偏见。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们普遍的做法是课本上有的就教给学生,而且往往是很规范地按照教科书上的编排顺序一一对应的教给学生,不敢把它打乱顺序,也不敢将其内容有所改变。

五、由师道尊严向平等民主转变

过去教师像警察,目的是严格纪律,对学生实施严格控制,师生关系过于严肃,缺乏亲和力。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新课程则提倡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作为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中提供帮助的服务者,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六、由教书匠向研究者、学习者的转变

过去有人问教师“你是干什么的?”回答是“在学校里教书”。教师满足于作一名“教书匠”,认为研究是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路上来。”实际上,每一位教师都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能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凡事只要能认认真真地去做,去研究,必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标准 新教材 新思路 新教法 篇5

新标准 新教材 新思路 新教法

新标准 新教材 新思路 新教法 山东铝业公司第一小学 沙良洪 新的课程标准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国际课程标准,分析了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定位、要求。尽管现在的语文教学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万变不离其宗,新标准的出台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指导,确实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它适用于当前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各种类型的课文。现以义务教育小学韵语教学课本(实验)第五册《古诗三首(夜宿山寺、独坐敬亭山、竹里馆)》为例,谈谈新标准在语文课堂教学、备课中的集中体现: 一、教案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三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懂得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词句意思,理解诗句及有感情地朗诵。 第一课时: 一、定向导入 1、导入新课,提出本课教学内容、重点和要求: A、初读课文理解三首诗的大体意思。 B、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古诗。 C、查字典或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预习:A、指名读课文。 B、学生质疑问难。师生讨论交流。重点内容教师板书,待课堂解决。 二、教学新课 1、粗读课文。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其余学生思考:抓住古诗题目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情景?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细读课文。学生仔细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字典、看注释或结合课文理解意思。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己练习读、讲词语意思。小组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4、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讨论。个别词语教师讲解。如:危 恐 尽 闲 厌 复 啸 5、指导熟读诗句。A、教师范读第一首,指导熟读。(重点是字音、停顿和重音) B、学生任选一首练习读得正确流利。小组内交流。 C、指名自愿读其中一首,师生共同讲评。(尽量不要与别人相同) 三、课堂练习。 1、任选一首练习熟读,小组间互评。 2、写出其中一首诗题目的意思,小组内互相交流。 四、课堂作业。 1、任选一首诗认真抄写一遍。 2、把预习中不明白的字词意思写在课堂本上。 3、回家查查有关资料,说说敬亭山竹里馆的地理位置及与三首诗有关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定向导入 1、导入新课,提出本课教学内容、重点和要求: A、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B、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C、有感情的朗诵三首诗。 2、检查复习:A、指名分别读三首诗。 B、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危 恐 尽 闲 厌 复 啸 二、教学新课 1、出示自学要求:(1)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结合词语意思,说说诗句意思。(2)说说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逐首讨论、交流。 4、指导感情朗诵(重点是停顿、重音的指导)。 三、课堂练习1、任选一首诗,用画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情景并写上这首诗。(也可小组合作画一首) 2、指名指图向同学介绍所画内容,全班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四、课堂作业 1、选择感兴趣的一首诗有感情的朗诵给同学听。也可把它配乐唱出来。 2、任选一首诗把诗中描绘的情景表演给别人看。 第三课时 一、定向导入 1、导入新课,提出本课教学内容、重点和要求: A、背诵默写三首诗。 B、展开想象改写三首诗。 2、检查复习:A、指三名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B、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诗句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展开想象任选一首诗,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抓住六要素,写清诗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2)把这首诗也写在文章中。 2、指名到前面读自己写的文章,师生交流、补充。 3、指导背诵。 三、课堂练习背诵、默写其余两首诗。 四、课堂作业 把其余两首诗中再选一首编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自我评价: 1、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阶段性、层次性。 本课要求教三课时,我没有像传统教学古诗时一样:一课时讲解一首诗,而是把总目标分解在三课时中处理。读的总要求是:背诵、默写三首古诗。三课时分别分解为(1)正确流利地朗读。(2)有感情地朗读。(3)背诵、默写。理解的总目标是: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分解为:(1)查字典或结合课文理解词语意思。(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思想感情。(3)展开丰富想象改写三首古诗。三课时教学过程层次清晰:初读理解字词;再读理解诗句意思;三读体会思想感情。同时也完成?quot;整体感知-----重点理解------综合运用的训练过程。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了循序渐进。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没有面面俱到地讲解每首诗,而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选一首学深学透,逐步达到能举一反三。学生在小组交流、汇报中展示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也从别人的讨论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把三首诗都能尽快地掌握。通过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和求知欲望,养成探索问题实质和事物本质的良好习惯。通过合作进行引导,启发、讨论、争辩,激发学生思维,相互学习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己质疑、解疑,增加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弹性,既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又实事求是地选择重点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了优等生吃好,后进生吃饱。在学生汇报交流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牵着学生走,而是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学生讲,教师导,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尽情表达。 4、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别人读、说、议、讲;说自己的见解、做法;读课文、自己的见解;写自己的理解、感受。 5、注重发展学生的再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情景,让学生由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在思维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加强了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在理解诗句意思及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的形式,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6、更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整个教学过程还注意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运用美术知识画一画;运用自然知识想一想;运用音乐知识唱一唱等等都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通过查字典、查资料、表演等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感知学习知识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注意了课堂知识向课外知识的延伸,激发了学习兴趣。 以上只是笔者在学习课程新标准后,运用新标准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些拙见。课程新标准涵盖面广,博大精深,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钻研,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起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探索,为祖国的母语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信访新思路新方法[范文模版] 篇6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阶段、两个十五年”的部署安排,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如何发扬红船精神,在新时代里再创新业绩,在新征程中勇当排头兵?总书记说,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住规建委的信访干部们深深懂得,应该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信访工作方向。自觉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到信访工作全过程,真正架起党群连心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信访工作繁杂琐碎但又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住规建委信访办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创新、善于管理、主动规范,把一项看似散乱、无序的事情纳入管理体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工作保障运行机制-五步四面立体工作法,用制度来规范办理工作。使涉及住规建委职责的信访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有序的解答和处理。

五步四面立体工作法是住规建委特有的工作体系,它界定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一套留言登记、交办、督办、反馈、审核、回复工作流程,细化了各个工作环节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从制度上保证信访工作有章可循、程序规范。一、五步

第一、建,建立EXCEL表,及时对信访局转发的信访件所反映问题第一时间进行登记,详细记录相关信息。2.建立收集专门的个人档案资料,确保资料完整,以便顺利办理好信访案件。

第二、分,迅速分类,快速批转到相关部门使其协助信访办办理信访件,根据界定的办结时间,并在日历单上进行记录提醒。

第三、查,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查看等方式监督其办理过程和质量。

第四、处理,确保每件信访件所反映的问题都能在期限内切实妥善地解决。

2018年3月14日,信访人刘平安2015年在天成逸家工地3号楼打工,施工方下欠其7万元工资。要求尽快付清工资。接到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后,我委主管领导立即安排农民工工资清欠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天成逸家工地进行调查。3月19日,经过委领导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办公室协调督促,施工方将所欠刘平安的7万元工资支付给了刘平安。3月27日上刘平安握着郑建颍主任的手久久没有放开,激动的嘴里一直说的感谢感谢。

第五、反馈,对出现问题进行思考,并对相关股室和单位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更好的服务群众。

住建系统业务管理点多、面广,信访涉及住房、征地拆迁、城市管理、农民工工资清欠、天然气安装、市政道路、园林管理、污水处理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委管理范围涵盖路、水、电、气、树、灯、楼等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是“横到边、纵到底”管理领域和网络体系。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多,不能千篇一律仅看材料或电话询问,有的是一般性问题,容易了解容易解决,有的反映的问题看似面上的问题,实际上涉及深层次根源的问题,需要锲而不舍地去调查,去挖掘,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将棘手难办的问题解决到位、解决彻底。如去年城关镇曹窑村民贾冠军反映,其村内大坑水污染问题,看似解决村内污水无处排放,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实际到村内了解,其真实目的是要求尽快解决自来水的问题,本人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到他的真实意图后,积极帮助协调自来水公司与其村委会对接,推进了曹窑村饮用水工程解决的进程。二、四面

第一、加强学习,扩宽业务知识面

信访工作就是服务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住规建委的工作人员始终坚持把群众的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当成自家的事情去办。围绕住建系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业务范围,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更新服务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利用单位集中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住规建委信访办工作人员先后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信访条例》、《城市规划法》、《建筑质量管理条例》、《河南省燃气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知识,使自身的法规知识和政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应对自如、有理有据的解答和办理。

第二、人人参与、齐抓共管

1、班子成员抓好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及时下传专人负责。共性问题及时反映给主管领导,让共性问题的解决起到引起住建系统班子成员重视的目的,这样不仅加快了问题解决的进程,并且对全局工作有了一个警示和引领作用,使之成为住建系统下一步工作开展的问题导向,在来年工作部署上可以作为重点来抓;各二级机构设有专人负责协助办理信访件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对信访问题及时处理,化被动为主动,形成了住规建委系统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2、分包责任制,领导抓落实、抓督办

对于信访件,我委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制定应对措施,实行逐级负责制,不断消除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涉及农民工资清欠问题的,由我委高伟华副主任亲自督办,制定处理清欠工作流程,以协商、协调、督办等方式和工程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尽最大努力帮助农民工讨要工资;对于涉及天然气安装、市政道路、园林管理、污水处理等热点难点问题,由纪委书记贾红杰主抓协调解决,并定期在信访办现场办公,受理群众投诉的问题,能解释答复的,现场解释答复;能协调解决的,现场协调解决;需调查处理的,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通过现场办公,不仅使问题得以快速落实,而且带动了相关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使反映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第三、维稳大局不放松。

信访是社会问题的窗口、是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是了解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应当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对接到的信访件,信访办工作人员一直坚持吃透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及时认真分类办理,建立工作保障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实行逐级负责制,不断消除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消除了一批社会不安定因素。在“春节”、“两会”等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及时制定水、热、气、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方面工作的应急预案,为方便群众生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力地维护了我县社会发展大局的和谐稳定。

第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我委为保证工作人员高效规范办理信访件,主管领导通过不定时、不定期、不定人等方式,随机对信访办接待群众上访的服务态度和质量进行抽查,对接访人员接听群众来电的耐心、细心程度和应变能力以及他们对政策、法规的熟悉程度等进行全面监督和调研。对服务态度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给予表扬肯定,对服务不热情、解决问题不到位、政策把握有缺陷的给予指导和纠正。

适应新形势 探索民政工作新思路 篇7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使民政工作的职能和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方面,民政工作内容由传统的救济、优抚向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迅速扩展,工作对象由单纯的传统困难群体等特定对象向城镇困难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居民等几乎所有社会人群迅速扩展。在今天的政府格局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部门能象民政部门这样面对如此众多的弱势群体和管理对象。另一方面,民政工作自身的特性和其建设、管理、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定位,使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军,民政工作由社会建设的边缘位置走向了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中心舞台,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民政部门须进一步明确职责搞好创新,发挥好建设、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一是把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发挥民政事业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二是把发展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体系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发挥民政事业调节社会利益的作用;三是把健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作为最基础的工作,发挥民政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四是把健全完善专项事务管理体系作为最规范的工作,发挥民政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五是把健全完善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体

系作为最优化的工作,发挥民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为此,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力创新。

一是工作理念创新。要求树立四种观念,即以民为本的观念,一切以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利益为依归,充分履行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基本职责;大民政的观念,把社会的广大人群纳入自己的视野,通盘考虑民政整体工作在社会构建中的地位,考虑如何调动全社会的资源为民政所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树立市场竞争和按市场规律办事的意识,把市场经济机制引入民政服务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领域,为社会提供充分服务;法制观念,以依法行政作为民政工作最基本的准则,靠制定法规章程规范民政事务,靠有效的行政执法实行社会监管二是工作思路创新。把事业社会化作为民政事业发展总的工作取向,对社会福利坚持社会化发展方向,改变政府独家包办的做法,鼓励和支持一切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福利事业,以适应急剧扩大的社会养老等福利需求;对民政经营的殡仪馆、公墓等具竞争性的公益服务业逐步放开,探索公益事业社会化的路子;进一步开拓福彩销售市场,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集聚社会资金用于社会福利。对优抚安置取深化改革的路子,采取助学安置、货币安置、职业技能培训的办法,把退伍军人导向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政府扶助、自主择业

三是工作机制和方式创新。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小

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民政部门要变社会事务一部门独办为民政牵头,多方共办。为此一要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构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发挥居委会、村委会和基层干部的作用,发挥社区专业服务队伍和自愿者的作用,建立民政服务管理网络体系,把民政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最基层。二要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利用民间资源促进事业发展。如采取委托、授权的办法,发挥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在组织社会捐助中的作用;发挥婚姻服务协会在调解婚姻纠纷、维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中的作用;发挥殡葬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方面的作用。三要积极争取和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如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民政部门要通过出台救助办法,明确教育、卫生、劳动保障、司法、建设、工商、税务等部门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责任,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以城镇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特困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救助体系;以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住房救助体系;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特困群众大病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助体系;以“两免一补”、捐资助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救助体系;以灾民转移和生活安置、灾损房屋重建为主要内容的灾害救助体系;以税费减免、免费或优惠培训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救助体系;以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免收困难群众打官司费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救助体系,共同支

撑起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大厦。通过以上途径,逐步建立“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机制四是工作手段和方法创新。要以建设“数字民政”为目标,从根本改变传统手工劳作方式,大力推进民政工作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把低保、地名、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灾害救济等所有民政工作对象和相关内容逐步纳入电子网络,建立民政信息网和局域网,实现网上办公、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要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调查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引进现代社会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从微观、宏观和中观角度,及时准确了解掌握民情社情,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新学期工作思路 篇8

新的学期开学了,为了很好的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争取到好的成绩,制定 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 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重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使我校的体育工作有进一步的突破,把学校的民族特色很好的表现出来。

二、重点工作

1、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要提前安排好课程,备好课,要充分的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上每堂好体育课,应该落实课程效率,重训练,抓实效,保证学生每节课有所学,有所得,有进步,有提高,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要关爱学生,重视安全工作,确保学生能快乐的上好体育课。

2、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从学生的坐、立、行、走、跑到学生的上课做操,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安全锻炼习惯的养成与我们体育课有很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体育器材的爱惜是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教材。

3、组织好学校的体育活动

新学期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安排以及管理,需要协助学校的主管领导做好学校的各项大的体育活动,例如运动会,还有学校每周一个主题的体育活动等等。

4、全面提高教师身心健康

农村致富新思路 篇9

在农村养殖业一直是传统的赚钱项目,可供选择的范围也较广,像常规的养鸡、养鸭、养牛、羊、鱼外,养肉鸽、奶牛。如果慢慢规模化,品牌化,赚钱是肯定的。

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庭院大的优势,养殖的同时业,种些葡萄、杏、樱桃等果木及花卉产品,增加经济收入多样化,承包一片土地下来,还可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通常利润较高。尤其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城市高收入家庭都喜欢买高端一点的农产品,如无污染的土鸡蛋、土鸡、无公害蔬菜等,市场销路不用愁。而农村闲散劳动力较多,雇人成本也较低,这也是优势之一。

农村里土特产品丰富,品种多样,如果利用城市与农村价格差价,将农产品收购贩运到城里出售,也是非常可观,如果一时找不到销路,找大的收购商也是可以的。特别是一些当地土特产,别处没有或者比不上当地的东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认真挖掘没准能找出一条致富通道。在你眼里不值一提到城里就身价百倍了。有一个创业故事,是一个小伙子卖贝壳,自己在海边捡来玩儿,最后被别人高价买走。头脑灵敏的小伙子马上受到启发,最后成功挖掘这一巨大商机。

以新思路新作为主动引领新常态 篇10

以新思路新作为主动引领新常态

在全国两会后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历来被视为中国向世界释放最新改革信息、世界深度了解中国的窗口。今年,经济新常态成为论坛“热词”,反映出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背景下,海内外高度关注中国经济走向。

在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这对全球经济格局有何影响?纵观论坛上各方意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以新思路新作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本届年会带给人们的启示。

心态往往能决定成败。去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应看到,尽管“三期叠加”令不少问题集中显现,外部环境也空前复杂,但这些都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新常态下的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协调区域发展等措施,都将持续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与动力。

新常态的“新”是相对于老路而言。当前中国潜在增长率、资源环境的承受程度都不允许再盲目追求高速度,过去靠拼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面对转型阵痛,决策者不回避现实问题、不为一时经济增速波动而患得患失,保持战略定力,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应该看到,“新”“旧”增长阶段转换,表面上看是增速的换挡,实质上是增长动力的转换与接续,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纠结于短期数据变化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治理和发展战略更强调市场内生力量、更强化“质量关切”,要用过去拼速度的劲头来追求高质量。

新的增长逻辑已初见端倪:以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新引擎与改造旧引擎并重,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增进社会福利又创造有效需求;建设生态文明,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唐诗新思路 篇11

引言:在我们全党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的历史时刻,在我们即将迎来党的82岁生日之际,一个嘹亮的声音在章丘大地震响,这就是“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这是章丘建设划时代的里程碑,这是章丘人民用满怀豪气的手笔勾画的宏伟蓝图。“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新章丘”四个“新”字犹如四个有力的音符,谱写出章丘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新篇章。它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向世人宣告:一个富而美的新章丘就要崛起!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新机遇,大手笔,章丘再创辉煌

新思路,大发展,古城又谱新篇

(绣惠镇 李伟)

春雷声声撼人心,百万人民皆振奋。“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这犹如一曲催人奋进的战歌,响彻章丘百万人民的心间,人民为之鼓舞、为之振奋。作为我,一个土生土长的章丘人,思想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我在济南求学之时,同学问我你是哪里人时,我会骄傲的说:章丘人。同学便会用领会的口气说:哦,外地的。不知为什么,我听了心里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再加上思乡心切,我总感觉章丘和济南隔的是那样的遥远。而今,济王路拓宽改建,我们即将实现与济南的零距离对接,我忽然觉得:我们章丘和济南竟然是咫尺之路。不!不仅这些,我的思想更是深受震撼。这种震撼,不仅是因为济王路的拓宽改建,从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那种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感受到了那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顿的奋进精神。现在,如果再有济南人说我来自外地时,我会坚定的说:“不,我是济南人,我来自富而美的新章丘”!“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眼界宽、起点高、气魄大,他体现了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更体现了高人一筹的胆略气魄,它将为章丘在更高层次上的定位发展、以更宽阔的视野谋划发展构筑起新的发展平台,这是章丘解放思想的新起点、加快发展的新开端!建设富而美的新章丘犹如一面鲜明的旗帜,给人勇气、崔人奋进;他更象是一声嘹亮的号角,回荡在章丘的每一个角落,注入了每一个人的心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在这一号角的鼓舞下,只争朝夕、加压奋进,纷纷奏响回映的乐章。

绣惠也不例外,作为千年古城,能不能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再创辉煌。对此,我们大有信心,6万绣惠人民涌动着一种加快发展的强烈冲动。抓机遇、勇争先、谋发展,一时成为绣惠干部群众谈论最多的话题。

上一篇:文档工程师求职简历下一篇:以游戏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