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理论相关论文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发展理论相关论文(精选8篇)

社会发展理论相关论文 篇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因贫困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包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救助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与我们救济的初衷不太相符的现象,少数低保对象主动不就业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和谐现象。从低保对象主动不就业现象分析来看,现行社会救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存在一定消极性;二是存在一些相对不公平。主要体现在:

(一)低保标准单一,没有差别对待

目前,大多数的低保制度对保障对象都是实行单一的保障标准,没有按照低保对象类别如家庭规模、身体状况、劳动能力等进行细分,单纯按家庭收入平均来核算,表面上看似乎很公平,实际上对不同类型的低保对象来说并不公平,也不利于促进低保对象就业。主要表现在:(1)没有把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区别开来。由于在日常生活开支方面,老年人、小孩、病人和残疾人的日常支出远高于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只定一个标准,一方面对劳动就业产生消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使老弱病残的低保对象得不到更为有效的救助。(2)没按家庭规模划分低保标准。实际上,在家庭生活开支项目方面,有些费用是相对固定的,如房租、物业管理费等;有些则是可变的,如食品类。固定开支部分,家庭人数越多,分摊给个人部分就越少。据测算,2—3人户的家 庭人均开支是1人户的80—85%,4人户是1人户的75—80%。因此,家庭规模不同,家庭生活费用也是不同的,显然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发放是不科学的,对救助和就业都会带来消极作用。

(二)以低保身份作为实施专项救助的前提不尽合理 现行专项救助的受助范围仅限在低保对象,只有低保对象才能获得专项救助,只要是低保对象就可获得专项救助。如前所述,有些低保对象主动不就业,或者就业以后仍然不愿意退出低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继续获得专项救助,低保对象中更有些人纯粹就是为了获得专项救助而去申请低保的。实际上,有些低保对象退保后,其家庭收入也只不过比以前稍多一点,但是如果考虑专项救助的话,就业退保后,实际的收入反而少了,这似乎不太合理。此外,有些略高于低保标准的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比起有些低保家庭的困难来有过之无不及。譬如,有个尿毒症病人家庭,虽然家庭月收入达2000多元,但每个月的医疗费就达5000多元,实际上家庭经济是入不敷出,但因为低保标准是按家庭收入来计算,因此,他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尽管在大病救助制度建立后,家庭可得到一定的临时性医疗救助,但诸如廉租房、子女入读等却不能得到专项救助。相反,对于部分有劳动能力又长期不从事工作的低保对象在专项救助方面又显得太“优待”了。因而,这种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三)救助政策的就业激励不够

目前,按照低保制度的规定,在低保对象找到工作后,当其收入大于低保标准时,就要取消低保资格,这对于一些习惯了长 期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来说,无凝会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长期的失业极易使他们产生对工作的挫折感、畏惧感,再加上他们从事的行业大部分是初级服务业或灵活性行业,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拖、欠薪情况又时有耳闻,他们对能否长期做下去,心里没底,信心不足,不敢轻易去冒险,更多的时候会保守地选择维持现状,自甘贫困,继续拿低保金过日子。因此,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在鼓励、扶持低保对象就业方面还有所不足,应该给低保对象更多的就业动力,使低保对象放下包袱,积极参加劳动,并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

社会发展理论相关论文 篇2

一、社会契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契约理论是16~17世纪出现的、近代以来极有影响的一种关于国家的学说。[1]洛克、卢梭和霍布斯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新兴的国家寻找理论基础,他们提出社会契约理念来说明国家的形成的原因,并阐释国家存在的道德正当性、合法性。[2]他们认为社会契约是国家存在的理由,公民让渡一部分自然权利给国家,国家必须保护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如果国家违背契约,就是不道德的、不合法的,应当被推翻。社会契约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况及安排,是现代社会或国家的道德基础。[3]

20世纪30年代,社会契约理论被经济学界运用于企业理论研究。1937年,科斯发表了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提出了企业契约理论,开创了企业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科斯之后,对于企业理论而言,契约理论已经成为主流的解释框架。[4]

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把社会契约论广泛运用于企业问题研究。1982年,托马斯·唐纳森试图为企业概略地构造一种社会契约,以便具体地认识企业负有的责任。按照经典的传统,他设想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一份协议条款。[5]诺曼·鲍伊(Norman Bowie)在《企业伦理学》中对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契约作了简略的描述。[6]1986年,达维德·戈捷(David Gauthier)利用经济合理性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假设“协议”概念。[7]1988年,迈克尔·基利(Michael Keeley)利用社会契约概念提出了一种渐进的组织理论,[8]把企业看作一系列有关社会规则的类似契约的协议。[9]

三、社会契约理论的新高度——综合社会契约理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唐纳森(Donaldson)和邓菲(Dunfee)将社会契约理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综合的社会契约理论来解释企业伦理问题。[10]他们认为企业的综合社会契约理论可以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企业是通过与所在社会建立社会契约而得以合法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企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社会建立了契约关系: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企业与顾客订立了契约,顾客为产品或服务给付报酬,企业提供与顾客的期望相一致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雇用有技能和经验的人作为员工,意味着应为他们的劳动支付酬劳并保证他们的安全;企业与供应商和销售商订立契约,他们之间存在着供货与付款的关系……这些互惠的契约建立起了企业与社会相互间的承诺和信任关系。同时要注意的是,社会契约有别于法律契约。法律契约是一种显性契约,它是一种正式的、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违反者会受到契约中所明示的规则的制裁。而社会契约既包括显性的法律契约,也包括那些隐性契约。这种隐性契约不是正式的书面契约,而是一种关于行为准则和规范的非正式协议,这些行为规范是从人群或社会共有的观念、目标和态度中产生的,其内容主要涉及一个国家、社群等彼此同意的价值、基本信念、目的、行为规范及期望等。

就企业的社会契约来说,一方面,它要求企业必须在社会制定的法律和法规框架内进行活动;另一方面,企业与社会之间共同达成的协议反映了双方相互对角色、责任和伦理方面的期望,这些期望有时并没有向对方言明,是由社会规范、习俗和信念所规定了的非正式的、隐性的契约。因此,企业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利益相关者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载体。并且,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导致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契约通常是动态的、不均衡的,企业与社会之间将不断地重新订立契约,明确约定彼此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唐纳森和邓菲将企业与社会成员之间所遵循的所有契约形式总称为综合性社会契约。企业组织与社会订立的这种契约,在长期互动中达到了较高的公信力指数,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企业要做的就是通过发挥优势和使劣势最小化的方式增加消费者和员工的利益,进而增进社会福利,以换取企业的合法存在和繁荣兴旺,这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基础”。因此,当企业很好地履行契约时,它们是道德的,应受到赞扬;否则就应受到谴责和惩罚。[11]

三、社会契约理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启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作为股东至上理论的颠覆者的形象出现的。学术界一般认为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由斯坦福研究院在1963年提出的,它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组织将不复存在的群体”。[12]不同于股东至上理论的核心思想——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将股东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负责。但是利益相关者理论遭到了主流企业理论家的猛烈抨击。其中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Friedman就曾经明确指出: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那就是利用其资源从事各种活动,以提高企业的利益,因此无需对利益相关者负责。[13]因此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理论基础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议题。

而从前述社会契约理论的发展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契约理论,尤其是综合性社会契约理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伦理基础。在综合性社会契约理论中,企业与社会成员订立的契约实际上就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订立的契约。企业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都是由社会契约关系所规定的。而这种社会契约既包括显性契约,也包含隐性契约,所以企业不但要考虑与其显性契约,还要考虑与利益相关者的隐性契约,这些契约实际上是引导企业活动的生命线,企业必须按照契约来处理企业与它们的股东、顾客、雇员以及社区等的关系。在这个框架中,企业社会责任是由一系列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契约所规定的。这样就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化为企业为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契约关系,综合性社会契约成为联系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要求的纽带,[14]因而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伦理基础。倘若企业忽视其社会责任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要求不作慎重考虑且尽量满足的话,那么这种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很成问题了。[15]同时,综合性社会契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企业既然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显性或隐性契约的联结,市场过程就是这些契约关系运作的结果。管理者不但是股东的代理人,还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代理人,Goodpaster将这种观点称为“多方信托”的利益相关者分析。[16]这样社会契约理论重构了企业的信托关系。[17]

此外,社会契约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问题的新视角。从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现状来看,以企业或者利益相关者个体为出发点的研究比较多,大多都是考察企业或利益相关者的特征、重要性等个体属性。而通过社会契约理论可以看到,企业通过契约与利益相关者相联,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因而,无论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还是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由双方构成的关系这一基本层面的认知都是不完全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二者之间的互动,这也就将企业看待利益相关者问题从个体视角转向了关系视角。因此,正是社会契约理论,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视角的研究成为可能。它能够弥补个体研究视角无法关注的此关系中的互动行为。

摘要:社会契约理论自产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而言,社会契约理论可以为其合理性提供伦理基础;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从个体视角向关系视角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社会发展理论相关论文 篇3

关键词:社会分工;历史衍进;人类劳动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43-01

当代社会中,社会分工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而分工的核心及本质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和谐分工是当前社会和谐的根基和保障。

一、社会分工历史衍进

社会分工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向着复杂、从宏观向着微观、从低级向着高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因为所有制的衍进,社会分工表现出了五个阶段性的表征,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社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的分工,从这个五个阶段的分工可以看出不断的向着社会劳动细化及专业化程度的衍进,是从自然分工到自觉分工的衍进过程。

二、社会分工衍进的根源分析

之所以存在社会分工的根源是人类复杂所造成的,需求是人类最大的本性,同时其也是人类是从事社会实践过程中最原始的动力。从人类的个体角度而言,人类的劳动能力及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故这种个体的局限性与需求之间就成为了社会分工过程当中的根源。

1.内在根源分析。我们将个体的局限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叫做社会分工发展的内在根源,人类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从事社会实践,在马斯洛的理论当中指出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需求层次是生理的需求,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求。人类的需要就是其本质,是人类求的满足的一种方式,在马克思的理论当中,人类需求是各种社会关系发展的根源及动力。那么要满足自身的需求,就需要进行劳动。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劳动范围及能力都是有限的,表现于劳动产品种类及数量上。当个人无法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社会分工及合作;后来,当然人类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了剩余,所以人类能够利用剩余劳动产业之间的交换来获得其他的劳动产品。

2.历史条件根源分析。当社会分工产生和发展后,社会分工的发展就需要建立在剩余劳动产生基础上。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较为落后,人类需要依靠大自然中的食物求的生存,而此时的社会分工还不能称之为社会分工,随着石器时代及弓箭的出现,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利用能力不断加强,出现了剩余劳动产品,种植业、畜牧业的分离,使得人类第一处出现了社会大分工,而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弓箭对于社会分工来说起到的是推动作用。从自然分工衍进到社会分工的进程当中,社会劳动力是重要的推动力,但是只有当社会劳动力到了一定程度和阶段的时候,出现了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才又肯呢个会出现社会分工。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分工是通过人类对自身需求满足的时候出现的,是一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的生产,而实际上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以相对剩余价值为基础才会得以实现。

3.交换是社会分工的推动力。马克思指出了若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有交换的出现,实际上反之交换也会对社会分工起到推动作用。理论的角度讲,社会分工是无法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的,那么交换就会有效的推动社会分工发展。例如农业及手工业就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交换和分工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互为基础和前提、互相促进。

三、社会分工的灭亡趋势

社会发展需要向着公平及正义的方向发展,当前社会分工中的不公正、不公平体现和阻碍了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发展。那么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逐渐灭亡,那么社会分工也会走向灭亡,这是社会分工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1.社会分工将逐渐走向科学合理化的分工。从社会分工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讲,分工的科学和合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从价值理性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社会总产品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惠及,使得每个成员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公正。而从发展的角度,资源的利用是有一定限定条件的,当社会分工的工具理性带来社会总产品扩大化的时候,就会打破原有的公平和公正,这时候就需要对所有制及分配模式进行修订,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社会分工。

2.人类社会要求社会向着公平和正义的方向发展。人类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是一项永恒的主题,这一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价值趋势。当人类进入到阶级社会之后,就出现了剥削和压迫,人在交往当中出现了不平等,而在人类的发展当中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始终贯穿其中。马克思的理论当中第一次将公平和正义建立在以学科的基础上,对社会出现不公的现象及根源归根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而只有将对这种制度进行变革才会使得社会公平及正义得以实现。从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期待来看,当社会公平及正义不断实现,那么社会分工也将会走向灭亡。

总结:

人类劳动社会中社会分工是一种主要的存在形式,在整个社会机体当中,如何将每个成员劳动能力和资源之间实现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物质文化科学、合理、公平及公正的分配,使得社会成员在物质及文化方面实现最大的满足。当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社会分工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向着复杂、从宏观向着微观、从低级向着高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从自然分工到自觉分工的衍进过程,衍进的根源分为内在根源、历史条件根源,同时交换也有效的推动了社会分工的产生及发展,而最终从社会分工将逐渐走向科学合理化的分工、人类社会要求社会向着公平和正义的方向发展来看,社会分工必然会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

[1]高中华.徐岩.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现实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05期.

[2]黄晓锋.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分工的论述及其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6期.

[3]文喋菊,周国峰.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人的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05期.

制定理论学习相关制度 篇4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为此,结合我校现有学习制度,重新制订完善我校任课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一、要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有关书籍,采用撰写读书笔记。对计算机熟练的青年教师建立自己的百度文库或博客交流学习体会。

二、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学习内容要广泛,如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教学期刊、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常规、“教师上课十不准”等。记录形式要多样,可摘要、摘录、索引、写体会、复印、剪贴等,记录要用蓝黑钢笔书写,字迹工整、规范,有出处、标题、作者、发表时间、摘记时间等。笔记中一定要有自己学习的体会与感想。

三、每位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建立自己的博客或百度文库,在博客或文库上将自己理论学习体会、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上传发表,朋友圈内教师做到相互交流、跟贴,做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四、教师的业务学习,以自学为主,每周集中学习两小时。集中学习的时间安排应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不得变动。

五、教师必须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集体学习,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要履行请假手续。

六、集体学习时必须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聚精会神,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要备好有关学习的资料,认真讨论,积极发言,做好学习记录。

七、根据部署完成自学任务,写好学习心得,学校要定期组织交流。

八、教师的业务学习,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每个教师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每学期要完成一篇或几篇教学专题总结或教研论文。

九、青年教师要通过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十、建立教育理论学习考核制度,保证学习活动正常进行 建立自学时间保证和学习笔记、博客检查制度,可以采取教科处、本级部、本学科组进行层层检查的方式搞好督促检查,检查结果列入学期考核内容。

十一、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1、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交流活动;

2、每学期举行一次教育改革热点的专题研讨活动;开展“读一本教育理论书”活动。

3、每学期举行一次教育改革热点的专题研讨活动;

社会发展理论相关论文 篇5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题目:看电影《功夫灌篮》

剧情介绍:

世杰(周杰伦饰)是个孤儿,被功夫大学的老校长收养,从小习武,篮球神技高超,新任校长王标爱钱并且势利,看不惯世杰顶着老校长养子的身份在学校白吃混喝。世杰砸了阿虎的场子,他藉此罪名将世杰一顿暴打后逐出了校门。世杰流落到公园,无意之中展现篮球神技,被街头混混陈立(曾志伟饰)看上,藉以帮世杰寻找亲人为由邀他到第一大学打篮球,实际上是想利用世杰赚得财富。陈立说服世杰打篮球之后,领着世杰到了第一大学说服周校长让世杰加入球队。加入球队后的世杰,发现队长丁伟(陈柏霖饰)的妹妹莉莉(蔡卓妍饰),是他长久以来暗恋的对象,从此以后世杰就迫切想要吸引她的注意„可恨的是,莉莉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篮球校队的风云人物萧岚身上。另一方面,篮球队的叛徒李天,和大恐龙有私人恩怨,看到第一大学因为世杰的加入气势如日中天,于是向他们挑衅比赛,并且找来了借着官高位重,到处收购土地趁机发财的毕议员合作,买通球判,发誓一定要把第一大学打得落花流水。使得第一大学球员个个被当成活靶,面临惨败的局面,危及关头,立叔靠着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四大篮球高手在最后一场同时应战,历经千辛万苦,世杰终于打赢了球赛。与此同时,阿杰也遇到了身为亚洲首富的父亲。但是,阿杰最终选择了回到立叔身边,想继续过着与莉莉为伴的日子。

公共关系相关理论运用

明星阵容:形象定位——“明星品牌化传播体系”

逆向公关:异曲同工的公关渗透深入人心

故事情节:事件营销的公共关系实践

影片内容:明星包装的公关相互烘托托

明星阵容:形象定位——“明星品牌化传播体系”

《大灌篮》其实就是为周杰伦独家定制的一部典型的商业化电影,就拿这次出场的超级明星龙套群来说,按人物出场顺序,就先后有吴宗宪、周杰伦、蔡卓妍、吴孟达、黄渤、彭波(疯狂的石头)、闫妮(武林外传)、王刚、曾志伟、黑老大、谷德昭、陈柏霖、陈楚河、曾江等数十位明星。而众星捧的,恰恰就是人气天王——周杰伦。因此,阵容上的公关,本片做到了第一步。

公关主体:电影制片公司

公关客体:媒体大众

公关手段:运用明星阵容的影响力达到宣传推广树立形象

效果:通过明星传媒的宣传效应和形象定位极大提升知名度,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行动层次”上的传播效果,并能够更好的塑造良好形象。

公关理论分析:所谓品牌化传播体系,与“品牌人格化”相对应,将明星作为一种产品,借助媒介的力量与其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方法。通过明星传媒的宣传效应和形象定位极大提升知名度并能够更好的塑造良好形象。

逆向公关:异曲同工的公关渗透

电影一开场,幽默恶搞的贺岁气息。让大家找到了周星驰电影无厘头风格的沿袭和亲切感。紧接着,周杰伦出场,关于“三个女朋友“的恶搞笑话(最早来自于搞笑手机短信和网络传播)也为周杰伦奠定了人物个性。后来,电影里越来越多的《少林足球》的影子。《少林足球》和《功夫灌篮》,名字就出奇地一致。少林和功夫;足球和灌篮;难道之是惊人的巧合?接着,周杰伦的四位师傅(吴孟达、黄渤等)闯球场把火球队的队员都扔上天,又是典型照搬周星驰电影《功夫》里面的经典桥段。

公关主体:电影制片公司

公关客体:广大观众

公关手段:利用广大观众对于“经典”的强烈热爱,加以模仿达到异曲同工。

效果:通过对“经典”的模仿,的效果,激发出观众内心深处早已潜移默化的回忆达到“经典重塑”的传播效果。因此,顺着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向去定贺岁片的调性,本身就是票房的一个保证。

公关理论分析:公关的英文词汇是“public relation”,很长时间以来都被翻译为“公共关系“,但最近却被更加恰切地翻译为“公众关系”,顺着广大受众群体来逆向制定公关传播的逻辑性,是今天公关制胜的重要前提。

故事情节:事件营销的公共关系实践

曾志伟在看到世杰神投手的那一瞬就看到了商机,当发现方世杰是孤儿,此时又看到了另一个商机,于是,他来给另一个学校做起了“公关“。

后来,他又专门为方世杰举办了一场“打球寻亲”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曾志伟感人的公关辞令:

“他不光是一个孝子,还是我们年轻人的典范,因为他将体育的精神提升到另外一个新的层次。将我们中国人的孝道发扬光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一生何求唯父母,一步一

2球到尽头“。现在让我们用掌声欢迎这位“爱他爸、爱他妈,打球寻亲的孤儿——方世杰”。在发布会现场,方世杰的服装是全场唯一的特殊装扮——红色戴帽的风衣,从视觉冲击来看,这不但是有型摆酷,还流露出真人版的孤儿寻亲记的一丝哀伤。后来,世杰在校队展现超强的投篮才华,得以在校队立足。又看到了更多的报纸新闻:《石破天惊,苦儿寻亲,爆发惊人力量》、《巨星诞生,百发百中》。

公关主体:曾志伟

公关客体:媒体大众

公关手段:从“打球寻亲“的由头,到发布会的召开;从发布会的主题背景版设计和现场的KT板周杰伦人相POP,到后面的新闻传播等事件营销活动达到宣传推广树立形象的传播效果。

效果:一步步吸引媒体大众的兴趣与关注,不断的提高了其其知名度、美誉度,树立了良好形象,最终促成“巨星诞生”。

公关理论分析: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

影片内容:明星包装的公关相互烘托

不可否认的是,在起初,曾志伟包装方世杰,其实就是为了赚钱。这是他的真实想法。但是随着他越来越深入地解读挖掘方世杰的潜能,他已经不知不觉地从明星经纪上升到了相互依存。于是当有黑势力想高价收买方世杰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出手。于是便有了以下颇为感人的台词:

“你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与梦想,他们都搞不清楚,我怎么能够卖掉我的梦呢?杀鸡取卵的事我是不会干的。不过他开的价码还真诱人。拜托,争气一点,不要让我后悔今天晚上的决定。”后来,当方世杰的球队打球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假冒方世杰父母的笔迹把方世杰的四位师父叫来帮忙。当他得知方世杰的生父是亚洲首富王亿万的时候,他还送了方世杰一套价值两万六的西服打扮整齐去见父亲。

公关主体:曾志伟

公关客体:方世杰

公关手段:通过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协调关系以及情感公关

效果:达到了进一步加深二者之间关系紧密团结,情感方面也得到了交换和进一步的升华,实现了明星包装的公关相互烘托。

公关理论分析:明星与公关公司的结合势在必行。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也体现了公共关系的特征之一:以互惠互利为工作原则。这需要既熟知明星经纪公司的运作体系,又能将丰富的品牌建设经验转化为明星公关知识体系,如果将明星比作千里马的话,那么公关公司就是伯乐。

总结感悟

整部影片,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曾志伟对于公关工作手段和方法运用的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他对待公关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一而终,和以塑造主人公的社会公众形象为工作目标,坚持长远发展的方针和互惠互利的工作原则及真实诚恳的工作信条。曾志伟对人际传播公关技巧的纯熟运用已臻于化境。这值得所有公关人学习和借鉴。

借壳上市中相关会计处理论文 篇6

5月22日,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明德控股、嘉强顺风、招广投资、古玉秋创、顺信丰合、顺达丰润等)与鼎泰新材、刘冀鲁及其一致行动人签订《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意味着顺丰正式借壳鼎泰新材。

借壳方为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顺丰成立于1993年3月26日,主营快递物流综合服务。20涌现快递行业借壳上市热潮,曾经公开表明不上市的顺丰也走上借壳上市的道路。一方面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四通一达”的价格优势冲击使得顺丰不得不寻求更多的融资机会助力其战略发展,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年圆通、申通、韵达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6。53%、31.67%、44.04%,而顺丰2016年资产负债率为53.42%,显然高于其竞争对手,同时其又在扩大业务规模,资金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也是其上市融资的动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选择IPO上市耗时太长,而快递行业正逐渐集中,资本到位更快的企业有更大的可能性收购小企业,因此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顺丰也望快速实现融资借壳上市。

供壳方是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鼎泰新材)。鼎泰新材从事钢丝、钢绞线生产,在基本面上表现并不突出。但是它符合市面上对于一个“好壳”的定义。一是由于其市值股本小,停牌时总市值32.34亿元;二是其并未有太多不良资产及负债,主营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同时企业没有过多重资产,公司资产总计 8.87亿元,股东权益合计7.07亿元。

最终鼎泰新材以其截至评估基准日12月31日的全部资产及负债与泰森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截至评估基准日(月31日)泰森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鼎泰新材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自泰森控股全体股东处购买①。

二、会计处理

非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否形成反向购买是决定其会计处理方法的关键。未形成反向购买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执行。形成反向购买的,需要区分是否是借“净壳”上市,也即上市公司是否持有任何资产负债或仅持有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不构成业务的资产或负债。如果交易发生时,上市公司还存在相关业务,那么,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的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相反,若交易发生时,上市公司不存在相关业务,则企业不得确认商誉或确认计入当期损益。

由于本次顺丰借“净壳”上市(资产置换后鼎泰新材成为一个仅持有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不构成业务的净壳),企业合并成本与本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属于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构成非业务类型的反向购买,应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不确认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

三、指标分析

借壳前壳公司股本为为Qp,控股合并后总股本为Qf,双方换股比例为k,置出资产价值为V1,置入资产价值为V2,通过借壳上市后上市公司的每股价格为p,则顺丰借壳后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稀释比例为K=(Qf×k)/(Qp+Qf×k),因此借壳后原股东净收益价值为V=K*Qf*p—(1—K)*Qf*p,可以看出只有当其V>V2时,该次置换的成本才得以补偿。

本次交易置出资产值为8.1亿元,拟置入资产值为448亿元,上市公司本次控股合并前的股本为人民币233,492,340元,本次控股合并后股本为人民币4,183,678,213元,合并后上市第一天的股票价格为47.49元。代入上述式子中计算得出,K=0.9471,V=1899.6亿>V2=448亿,该结果说明本次合并对于原股东来说股权收益大幅上升,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股票价格的上升,说明了市场对于顺丰后期发展的看好。

四、结论

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确认关键在于是否形成反向购买以及有无业务存续,此次顺丰借壳上市属于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构成非业务类型的反向购买,上市第一天股票价格47。49元,原股东股权收益大幅上升,说明市场对于顺丰未来发展的看好,也说明此次借壳上市的成功性。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注释:

①数据来源:顺丰控股2016年年度报告.参考文献:

[1]张成.借壳上市会计实务操作问题探析[J].商,,(08):84.

[2]高利姣.借壳上市的会计方法选择[J].中国总会计师,2013,(11):63-64.

社会发展理论相关论文 篇7

一、大学生“村官”制基本概念

大学生“村官”指由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2005年6月29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明确提出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 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大学生要想取得做“村官”的资格, 都要经过政府部门严格的选拔考试, 通过笔试、面试且体检合格。2006年6月北京市共有11354名高校毕业生报名竞争2000个“村官”职位, 录取比例大致为6︰1。因此, 可以说能通过政府选拔考试的大学生“村官”都是较优秀的高校毕业生。

在不违背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 大学生“村官”的最初选派身份只是书记助理和主任助理, 至于若干年后, 成绩出色的大学生“村官”能否进入村委选举, 成为真正的“村官”, 在具体实践中, 各地的实施办法和情况不同。有些乡镇优先选拔本地的大学生当“村官”就很有效地规避了这一矛盾。在大部分地区, 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中的合法身份还面临着尴尬, 2009年5月,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将大学生“村官”定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 否定其公务员身份前提下给了基层很大的灵活处理空间, 在大学生“村官”制实施前景看好的现实前提下, 制定健全权威的法律是保障大学生“村官”权益最有力的手段。

二、大学生“村官”制演进过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从无到有, 到快速发展, 大学生“村官”在实践探索中成熟、完善。

(一) 初显雏形

1995年, 为解决“三农”问题, 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 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同年, 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 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其特点为:人数少、形式多样。

(二) 探索试验

2000年3月, 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 全国各地3000多名大学生前往求职。2002年, 河南省鹤壁市招聘205名大学生“村官”, 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序幕。2004年, 河北省邢台市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决定每年选派1000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5年内实现全市5200个行政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从2005年起, 北京、江西、四川、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陕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特点为:有计划、有目标、多省联动、以地区为单位开展推进。

(三) 全面发展

2005年7月,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 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经中央同意, 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 从2008年开始, 用5年时间招聘10万名-2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到2008年底, 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人数达到13万人以上, 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381个县 (市、旗) , 20%以上的村民委员会。其中247个县 (区、市) 已经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 北京市则率先实现了3955个行政村每村有两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 达到万名以上大学生“村官”的省有河南省、山西省和四川省。其特点为:整体部署、规模扩大、快速发展。

三、大学生“村官”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1995年起, 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尽管从全国看大学生村官政策呈多样性表现, 但作用机理却有相通之处。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村官的特点, 可将大学生村官政策归纳为萌芽、发展和普及三个阶段。

(一) 萌芽阶段 (1995-2001年)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 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 此后, 1999年海南省、浙江宁波市、河北怀来县, 2000年浙江宁波慈溪市, 2001年辽宁省, 均出台了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安排还很不完善规模很小, 在全国零星分布, 整体社会影响力也很小, 总体来说大学生村官政策处于萌芽阶段。但虽是摸索前进, 却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发展开创了“先河”。

(二) 发展阶段 (2002-2005年)

伴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 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日突出,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得以推广。2002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试水”大学生村官政策, 成功后乘势推广, 并于2003年便迅速在全市铺开。200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开始轮番空降大学生村官。此外, 2003年四川省广安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 2004年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宜宾市、云南省广南市、湖北省谷城县, 2005年吉林省、陕西省、上海市、成都市等也推出了较完善的一系列政策方案, 而且实施规模较大。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机制已相对完善, 各地实施的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大, 在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 普及阶段 (2006年至今)

自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后, 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始制订大学生村官政策和大学生村官推广计划。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 其中17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目前, 大学生村官队伍迅速壮大。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正在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 共计有57876名大学生村官, 并且按照各地政府的推广计划预计到2010年将突破20多万人。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机制也越来越完善。主要表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选派机制、培训机制、日常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 一些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执行机构, 比如河南省平顶山市和鹤壁市成立市、县、乡三级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2008年3月, 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 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四、大学生“村官”制特征 (以江苏为例)

(一) 公开选聘、规模逐年扩大

从1995年起, 江苏各地自发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2007年, 江苏省实施“1011工程”, 选聘1011名应届毕业生到苏北5市的1011个经济薄弱村任职。2009-2012年, 采取省市联动、分级选聘、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 将省、市、县三级选聘高校毕业生5010名到村 (社区) 任职。2012年底前, 全面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作目标。选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严格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确定的选聘条件和发布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公示等基本程序进行, 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 选聘“村官”的素质逐年提高

2007年, 在42所重点高校的3000余份推荐名额中“拔尖”录取了1011人。2008年的1670名大学生“村官”中, 学生党员占81.9%, 担任过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的占79.2%, 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占86.7%。2009年江苏大学生“村官”共提供5010个名额, 而有笔试资格的就有3万多人, 相当于6︰1, 更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

(三) 待遇提高

选聘大学生“村官”, 除了苏州外, 其他12个市的高校毕业生, 享受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和工资待遇, 直接转正定级, 薪级工资高定一级。从起薪之月起, 按照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参加当地的各项社会保险, 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当地事业单位统一政策缴纳住房公积金、计发住房补贴。

(四) 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从2010年开始, 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职位, 专门定向招录经选聘到村 (社区) 任职满3年、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县 (市、区) 、乡镇各类事业单位有空缺职位需补充人员的, 优先聘用经选聘到村 (社区) 任职满3年、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在3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硕士研究生, 初试总分加10分或选择一门单科加5分,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到苏北县级政府驻地以下地区 (不含县级政府驻地) 村 (社区) 任职满3年、考核合格, 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由省级财政返还80%, 其余20%由接收地县级财政返还。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由国家代为偿还。

(五) 跟踪管理和科学考评

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专业培训, 使大学生“村官”们明确岗位认识和工作目标;建立一套公开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绩效考核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大学生“村官”设计职业发展路线, 确定大学生“村官”良好的退出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提供良好的后续保障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到村 (社区) 任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实行专项事业编制动态管理。

五、大学生“村官”制的相关理论和模式

(一) 公共人力资源理论

1、人力资源理论是大学生“村官”实施的理论基础

首先,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公共部门发展的第一资源, 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需要人去认识、开发和利用, 人才资源的优劣程度决定着其他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 而且人才资源具有增值性、重复利用性和可无限开发性等。

其次, 要充分认识人才是社会生产的第一资本。人才资本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实质上是一种核心资本。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应该认真研究人才资本理论和人才资本的实现形式, 千方百计促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

再次, 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尊重人才, 用好人才, 建立完善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来选人用人, 实现人才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使各类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 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 有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2、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人力资源在社会消费中科学分配的结果

根据国家的“十一五”计划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要求, 重视人才使用, 努力实施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重组, 引导大城市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 逐步解决大城市人才积压、浪费和中小城市人才缺乏的矛盾;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 实现东、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合理分布。要重视人才吸引, 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制度、机制, 营造符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大学生“村官”制度就是一项关系全局的人才政策, 是人力资源理论在当今社会人力消费中的科学分配。众多大学生争做“村官”, 既是政府的一种政策导向, 更是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一种个体选择。大学生是我国较为稀缺的人力资源, 如何高效配置这部分紧缺的人力资源, 不仅关系到资源拥有者的幸福, 而且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

(二) 人力资源战略理论

1、人力资源战略是统领人力资源整个管理的基础

在传统意义上, 战略就是组织为了收益而制定的与组织使命和目标一致的最高管理层的计划。而在现代意义上, 战略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行为模式, 即长期行动的一致性。组织与其环境间的依赖关系是人们思考战略问题的前提。人们之所以制定战略, 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与复杂性。战略的功能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确定了组织的方向。战略的制定为组织规划出了前进的航线。二是注重团体的努力。战略为团体提供了一致的努力方向, 促进了其行动的协调性, 避免了团体行动的茫然与忙乱。三是明确界定了组织的特性。独特的战略是一个组织区别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四是提供了一致性。战略可以减少模糊性, 增加有序性。

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三阶段: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

战略制定包括确定组织任务, 认定组织的外部机会与威胁, 认定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弱点, 建立长期目标, 制定备选战略方案, 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的战略制定也是如此。

战略实施要求组织树立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员工和配置资源, 以便使制定的战略得以贯彻执行。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贯穿人力资源管理与运作的全过程。

战略评价是战略管理过程的最后阶段。由于外部与内部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战略也将不断调整, 战略评价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战略的调整提供基本的信息, 有时候评价也可能成为新战略的起点。

3、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国家人才战略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全团审议时透露, 中组部正在做一个重要的工作, 编制中国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 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高度予以考虑, 开展“十万大学生村官”工程。

本文从政治、法律、技术因素考虑对这项战略产生的影响。

政治因素:在我国, 党的干部政策是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同时期, 党的干部政策的导向不同,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的倾向与标准就大为不同。在一定程度上, 政治因素决定着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战略。

法律因素:政府有关人力资源的法律、法规、政策直接约束着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如公务员条例、社会保障规定、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地方政府用人制度、户籍制度等法规变化, 包括政府职能变迁、机构改革都会影响人力资源战略。

技术因素:一方面, 有留住组织的核心技术人才, 对技术人才在潜能开发和薪酬激励上, 都应有所倾斜;另一方面, 要想尽办法将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 吸收到组织中来, 增强组织的技术竞争优势。

还有文化、人口、竞争、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也对人力资源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三) 大学生“村官”模式

大学生“村官”的模式很多, 根据做法分来看, 有浙江模式、江苏模式、北京模式等;根据实施效果来看, 有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根据时间来看, 有早期模式和成熟模式;为了能简单清楚划分和阐述, 根据选拔任用形式来看, 简单分为选任制模式、考任制模式、雇员制模式、订单培养制模式和聘任制模式等。

1、选任制

一种方式是户口在本村的大学生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直接参加村主任或村书记的选举,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考任招聘到农村基层工作的两三年后, 通过村级换届选举, 进入村“两委”班子。

2、考任制

干部考任制通常包括录用考任制、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是大学生成为“村官”普遍使用的公开选拔的形式。对于受过高等教育, 起跑线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 通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竞争性较强的形式, 以“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出来, 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形式。

3、雇员制

为了引进农村对口专业技术性人才, 依照劳动合同来规范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类似企业化管理模式, 发挥人的潜能的同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可用于高校毕业生见习期。例如, 吉林省试行高校毕业生见习雇员制。

4、订单式培养制

基层农村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 以人为本, 实行“双选”, 密切结合“村官”人才职业特点, 设计教学培养方案, 并通过宣传引导将一批立志农村事业发展的、有潜力的大学生选入专门培养对象, 并设计“基础训练+专业培养+强化的实战训练”等多个培养过程, 将大学生打造成为适应农村工作的特殊“产品”, 提供给需求方的培养模式。

5、聘用制

运用市场机制, 采用契约化方式, 规定乡镇必须与招聘大学生签订聘用合同, 因参军、入学、考取公务员和被事业单位录用等原因需要终止合同的, 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经组织部门批准后办理离职手续。招录区、镇 (街道)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优先考虑, 担任村干部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工龄。例如, 江苏如东实行在校大学生临时“村官”聘用制度。

大学生“村官”, 从出现、普及到现在的大规模培养, 从村官、村官家庭到每一个行政村, 大学生村官影响着社会各个层面, 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经历了13年的发展之后, 目前仍然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长期实践基础上, 正在纳入国家政权建设范畴, 成为国家政权制度的创新建设内容。政府部门、现任大学生村官及未来的后备大学生村官、全社会都有责任共同努力关心和爱护这一新生事物, 保证其健康成长。全社会, 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内, 都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理论研究, 提高认识水平, 统一思想, 为全面推进有关建设工作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Z].2005年第18号.

[2]、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www.jyb.cn/jy/jysx/t20080325_150746.htm.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探析 篇8

关键词:盈余管理行为;动因;管理层决策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作为当今学术界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仍然未见对其对这个概念做出较为统一的界定。但回顾以前的各类文献,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定义。

第一,就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和动机而言,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①。但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是尽可能的为股东获取到更大的利益,管理层对盈余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无对错而言,因此将其认为是一种欺诈行为是存在不妥的。另一方面,盈余管理作为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与其盈余有关的都可能被视为是盈余管理行为。因此不能将盈余管理行为都一概而论的认为是欺诈行为。而且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也说明我们不能将其盈余管理行为视为一种欺骗的行为。

第二,从是否遵循会计准则而言,有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对会计准则进行不当的使用,另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将报表的盈余调至期望的水平的过程。而且,如果企业的会计行为被划分为欺诈性的会计行为和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合法的使用会计选择,我们是无法准确辨认出盈余管理的,因为盈余管理是基于真实的财务报表所进行的,而真实的财务报表是依据真实的交易所产生的。

从盈余管理的目标来看,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就盈余管理的方法而言,盈余管理就是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变一些盈余信息,再将修改后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的使用者,因此,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以编制财务报表以及构造一些相关的交易事项去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情况的理解,但其最终目标仍是为了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盈余管理特点

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却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②即,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中的盈利,不同的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以及会计估计的变动、交易事项发生的时间点都可以是盈余管理手段。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层,客体是被大众所公认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盈余管理的最终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需要将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等空间因素与会计方法运用的时间因素相结合。

三、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而言,首先,企业的盈余管理会受到企业上市筹资动机的影响,因为对于企业成功上市的条件之一就是公司在最近的连续三年是连续盈利的,同时,作为投资者而言,往往希望公司的盈利状况是较为平稳的,最好的状态就是稳中有升,这些上市条件使得公司有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去避免公司出现亏损或者持续亏损的状况。

其次,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往往会受到寻求自身利益因素的驱动。企业股东为了使管理层与自身目标较为一致,通常会采用相关的激励机制。同时,管理层也会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一些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会计政策。在这样的动机下,企业的盈余管理都是由管理层所控制,而他们也会成为其盈余管理的受益者。

再次,由于债权人和企业的目的的不一致性,债权人追求稳定利息收入,企业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所以企业可能会倾向选择风险高收益高的项目,这也就导致了企业和债权人目标的不一致。因此,在双方签订的正式借款合同中,债权人通常会在企业的资金使用问题上添加许多限制条件,如,对企业的流动资金进行一定量的规定。

最后,避税是盈余管理最明显的动机之一,企业的现金流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充足的现金流对企业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根据企业盈利的能力的不同,以其扣除各项费用后的应纳税额为依据,对年应纳税额在3万以下的企业仅按18%的所得税率征税。除此之外,对年应纳税额在3万-10万的企业,按27%的所得税率进行征税,因此,外部政策的驱动,使得企业会选择有利于达到减少税收的政策的目的的会计政策,从而为企业获得更为充足的现金流。

四、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

尽管正如前文所述,盈余管理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进行约束和限制。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外部的监督制约。例如:会计准则,相关审计部门审计以及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

(一)外部审计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

外部审计的存在有效的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由于外部审计需要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核查、重算以及确证等程序,这也就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公司治理结构是在完善的法律下,明确各方利益相关者所有的权利以及分工等内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制约管理层的控制权,使得管理者在进行利润操控的同时增加了更大的风险。所以,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对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管理层随意选择会计政策的程度,使企业不能随意的对企业盈余进行管理,进而提高了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的质量。同时,也使外部审计的监督更有有效的依据。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往往利用的是会计准则的盲区。相关政策机构制定更为完善的跨级准则会更有效的监督企业的盈余管理,在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中,想较于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而言,会计准则这一制约因素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普遍。

五、综述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以及交易机制的逐渐完善,投资者更加理性,更多的是凭借可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而不是听信流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所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信息就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并且他们的这类行为会直接对股票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公司经营业绩的不善也会导致经理人报酬的减少。对于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的电力行业,如果出现亏损,就会引起税务机关等政府部门的特别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当企业不能改变亏损的经营状况时,甚至可能面临着公司退市的可能。从另一方面而言,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面对较高的盈利而带来较多的所得税时,是难以理解的,因此理性的“经济人”会想办法去尽可能的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从而导致盈余管理的产生。依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为了使相关的报表使用者更加及时的了解企业动态,企业被要求在每个季度都要编制财务报告,这也加强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盈余的关注。(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注解:

①电力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徐智林-《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论文》

上一篇:第五章_薪酬管理下一篇:毕业生离校座谈会学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