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高三历史(精选5篇)
强化措施夯基础
高三历史 乔燕
一、研究高考,明确方向(三大视角看高考)
(一)考题的“变与不变”
变—
1、试卷各板块分值稳中有变:古代史必修二上升,中国史必修三下降 世界史和必修一基本稳定;
2、新材料情景减少,回归教材: 3、41题评论题改为说明题;
4、客观题中出现选修试题; 不变 —
1、考查主干知识:近两年高频考点及未出现的考点;
如何复习主干知识:明确各模块各单元的主干知识 ;
抓准每个主干知识的构成元素; 形成纵向和横向的知识联系; 在联系现实中运用主干知识;
2、关注社会热点;长效热点、周年热点
从高考角度确定时政热点的标准:
一是既能体现当今社会战略性价值,又能符合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命运的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前瞻性特点)
二是既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能关系到老百姓民生的大事和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 现实性特点)
三是教材中有关人文知识和体现学科素养的知识点;(高考命题的人文性特点)四是与现实热点问题相联系的隐性知识点;(高考命题隐性介入的特点)
复习中如何融入“热点”:
一是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
二是注意对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或规律性知识。三是注意将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复习专题化。
四是充分思考和借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或历史试卷中比较成功地体现现实热点问题的试题。
3、注重多元史观;(不展开)
(二)考纲
1、基本无变化
2、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考纲所要求的“四大目标十二项要求”中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3、考纲未变,考题变化明显带给的启示:
(1)相对于“变化”,更要重视考纲本身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2)教学设计和习题训练要紧密围绕考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3)误区提醒:教材知识考查绝非与考纲能力目标相对立!
(三)考生
1、各部分平均分
2、各分数段人数
3、全省及格率(对比地理、政治)
4、通过阅卷反馈的信息
针对前面的分析对一轮备考的启示:
◆夯实基础知识,增强计划性 ◆立足课堂教学,增强研究性 ◆严把习题质量,增强训练性 ◆突出材料解读,增强综合性 ◆注重方法指导,增强提升性
二、周密计划,落实夯基
(一)计划要周密
1、学年计划:一轮、二轮、三轮
2、一轮复习目标:
夯实“双基”,适度关注通史
3、一轮复习原则: 全面性、透彻性、系统性、提升性
4、周教学计划’5+4
(二)教研重实效
1、总结13奠基14一轮策略研讨会:会议的目的、主题、13年的得与失、14年的措施,高一二教学为高三奠基,落实三年一盘棋;
2、高三外出教研:A.调整完善一轮教学计划 B.细化一轮夯基各项措施 C.进一步研究高考题;
3、高三历史组教研:A.组长会议内容“再学习”;B.本周一课一研安排; C.下周资料问题研讨; D.集体评课
4、分系列一课一研(重点!)A.与大组教研的不同:两个针对;
B.基本流程: 制定计划——早 个人备课——真 集体备课——实 C.一轮复习重点“研什么”: 研体系、研高考、研设计
5、考后的班级教研:学情问卷明方向、考后数据找问题、齐心协力抓成绩
6、文科综合教研:
(三)资料出精品
1.计划周密,严格程序
2.明确要求,规范严谨——学案: 课标解读,考点梳理,重难探究,史料研读
作业: 难易适中 题量适当(30+2)匹配学案 优化结构 自助: 作业答案 高考练兵
思维拓展 历史烟云
周测(35+1)综合性
3.贴近高考,针对训练:以主观题为例; 4.关注反馈,及时调整
5.错题积累,分类整理——模块分类(必修—专题、通史选修)
题型分类(基础类,材料解析类—客观、主观)材料类型(地图类、漫画类、表格类、文字类)错因分类(基础不扎实、审问错误、信息提炼不 全、逻辑对应不准……)
6.细化主观题评分细则
(四)课堂抓高效
复习课:依据高考明目标、依据目标设环节、依据环节思改进
以《以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例
1、依据高考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2、依据目标设环节
A 以点成面,扩知识、树体系 B材料导学,设问题、升能力 C前后对比,识不同、明特征 D史观引领,拓思路、提素养
3、依据环节思改进:A.学生是否掌握了梳理知识体系的方法
B.材料选择是否科学合理 C.知识对比是否针对学生疑惑 D.史观引领是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习题课
1、习题讲评的目标及原则
2、课前准备:教师、学生
3、讲评环节:考情分析、学生自纠、合作释疑、归纳题型、总结方法,转换提升;
归纳题型——题型归类:基础类、文字材料类、图片材料类(地图、漫画等)、表格类;
错因归类:迁移能力不够、设问理解不清、信息提炼不全、逻辑对应不准;
(结合例题说明)
方法总结——选择题:①阅读题干审题意 ②研究题眼好入门
③二次再审关键词(时间、空间、程度形容词)
④排除无效干扰项 ⑤比较之后见分晓
主观题:①先读问题(设问方式、答题角度、答题内容)
②再读材料(读懂、理解材料,获取、利用有效信息关键词、句,标点符 号,材料出处)
③联系所学相关知识点(知识的迁移)④紧扣问题,规范作答,要做到四忌四化。
四忌:忌照抄材料,忌离题作答,忌俗语空话,忌视角单一。四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整洁化。
转换提升——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反一反
4、指导反思:强化“错题是金”的意识
一、转换视角:培养学生观察历史的创新能力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 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但前提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而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新性的教学启迪。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 适当改变教材主体的呈现形式, 引入一些新材料, 引导学生转换视角, 对教材内容作变式观察, 有利于诱导学生产生创新思维,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复习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时, 如果我们简单地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叙述的原因, 培养的只是学生对事件起因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为了促使学生形成对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独特性的认识, 我们可以补充如下材料, 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对战争原因进行分析:
南北战争前, 斯陀夫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主要叙述了南部地区奴隶制的罪恶和黑人为争取自由的斗争。小说发表后引起美国人民对奴隶制更强烈的痛恨。美国总统林肯在接见斯陀夫人时说:“你是一位挑起一场战争的小妇人。”也有人说:“美国内战是一部小说引起的。”
这段材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我们适时提出:“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 同学们有何看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 提出了如下独创性的观点:“特定条件下个人行为和文学艺术作品会影响历史的发展”;“美国南北战争的发生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不能说小说及其作者引起了战争”。
二、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的创新思维
整合知识是指把零散分布于不同章节的相似知识点聚合在一起, 形成知识线与知识面。通过对知识的这种整合, 既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理解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一些不同于教材表达、教师讲授的独特认识, 从而培养他们理解历史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整合“西方列强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什么影响”这个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搜集到的资料搬到课堂上, 史论结合, 论之有据。并使学生认识到, 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由于其技术水平高, 资金雄厚, 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从而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而有的学生提出, 通商口岸是中国人民了解西方的窗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三、设置情境: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创新思维
过去性是历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这种特点决定了历史无法重演。教师在讲课中提供历史事件发生某些情境、后人对该事件阐释论述的材料, 让学生充当事件的主角, 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处置或应对的措施, 是引导学生在问题求解过程中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比如苏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 但对于为什么要采取这一措施, 教材中并没有交待。复习时, 我们运用设置情境, 让学生成为这一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的办法, 以诱导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其步骤是:首先让学生回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面临的困难、苏联 (包括沙俄) 的经济情况, 介绍斯大林关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论述, 最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得出这样的认识:1.当时苏联经济实力较弱, 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快速发展经济;2.当时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 只有发展重工业才能巩固政权。
可见设置情境, 让学生充当历史事件的主角, 既有利于学生深入历史、深层次认识历史,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All persons should seek to become acquainted with the beauty in nature. There is not a worm we tread upon, nor a leaf that dances merrily as it falls before the autumn winds, but calls for our study and admiration. The power to appreciated beauty not merely increases our sources of happiness---it enlarges our moral nature, too. Beauty calms our restlessness and dispels our cares. Go into the fields or the woods, spend a summer day by the sea or the mountains, and all your little perplexities and anxieties will vanish. Listen to sweet music, and your foolish fears and petty jealousies will pass away.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helps us to seek and find the beauty of goodness.
译文:
爱美
爱美及是整个健全人性不可或缺之一部分。它是一种道德品质。缺乏这种品质并不能作为受到责难的充分理由,但是拥有这种品质则是心灵美好的永恒标志。品德的高尚与美好所达到的程度可能与对美的感受程度成正比。
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整个宇宙就是美的殿堂。美,在春日百花中绽放;美,在绿叶嫩枝间摇曳;美,在深海幽谷里游弋;美,在奇石与贝壳的缤纷色彩中闪烁。不只是这些细微之物,还有海洋,山川,云彩,繁星,日升日落 – 一切都是洋溢着美。这样的美是如此珍贵,与我们最温柔,最高尚的情愫是如此相宜。然而,想到很多人置身于美之中,却几乎对它熟视无睹,真是令人痛心不已。
所有的人都应该去认识大自然之美。没有一条我们踩过的小虫,没有一片在秋风拂掠之际飞舞的树叶不值得我们研究与赞赏。欣赏美的能力不仅增加了我们快乐的来源,也加强了我们德性的修养。美使我们不安的心平静下来,也驱散了我们的忧虑。到田野或森林去,在夏日的海边或山上呆上一天,那么你所有微不足道的困惑与焦虑都会烟消云散。倾听悦耳的音乐,你那愚蠢的恐惧与狭隘的嫉妒都会过去。世界之美将有助于我们找到为善之美。
衡水中学高三英语作文题2
In my family, there are only three people, my parents and I. because of my parents’ work, they could only have one child at that time, so I don’t have any siblings. I felt so lonely when my parents went out for their work. Now the government changed their policy, people can have the second child. But some people refuse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can’t afford it. Despite the expense,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to have the second child. For one thing, the only child can have someone company, so they won’t feel lonely o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For another thing, two kids will help each other, they can share things together. Learning to share things is a very important lesson for children. In Chinese tradition, more kids, more better, but I think two are perfect for the family. 在我的家庭,只有三个人,我的父母和我。因为父母的工作,他们只能有一个孩子,所以我没有任何的兄弟姐妹。我感到孤独,当我父母出去工作了。现在政府改变了政策,人们可以有第二个孩子。但有些人拒绝,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负担重。不考虑花费, 生二孩有很多好处。首先,独生子女有伴, 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孤独。另一方面,两个孩子会互相帮助,他们可以一起分享东西。学习分享事物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在中国的传统中,越多孩子越好的,但我认为两个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最好的。
衡水中学高三英语作文题3
Recentl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a college student went to Guangzhou for travel, but she missed, finally, the policeman found her body. It is so terrible, this incident warns people to protect themselves, especially for the girls. First, we’d better travel with friends. Traveling alone is very popular among the young people, because they are independent and chase for freedom, so they like to go without friends. Then they are easily becoming the gangster’s targets. Therefore, having someone accompany not only can share the opinion, but also can be safe. Second, it is better not to go to the place which is dark and less people. The bad guys like to choose this place because they will not be noticed and are easy to do the criminal things. We need to learn to protect ourselves, life is precious.
最近,新闻报道说一名大学生去广州旅游,但是失踪了,最后,警察发现了她的尸体。这是多么可怕啊。这样的事故警告人们要保护自己,特别是女孩子。第一,我们最好和朋友旅行。独自旅行在年轻人当中很流行,因为他们独立,追求自由,因此他们不喜欢和朋友走。这样他们很容易成为歹徒的目标。因此,有人陪伴不仅能彼此交流,还能变得安全。第二,最好不要去黑暗和人少的地方。坏人喜欢选择这样的地方,因为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他们,方便他们犯罪。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生命是很可贵的。
衡水中学高三英语作文题4
Since I go to high school, I feel the great pressure. High school is the very important period of my life, because if I study well, I can enter into my the ideal college and have the bight future. So I want to do my best, I don’t want to lag behind. The problem is that I can’t always be the top student, sometimes I will fail the exam. At that time, I need to adjust myself and take easy. The way for me to relax is various. First, I will listen to the music. Hearing the music can smooth my heart, it helps calm down, so I will get out of the annoyance. Second, I like to do some sports, such as jogging, basketball and tennis. Doing these sports also helps me let out my bad emotion and I become energetic again.
自从我上高中,我就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高中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阶段,因为如果我学得好,就能进入到理想的大学,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因此我想要做到最好,我不想要落后。问题就是我不可能一直都是尖子生,有时候我考试也会失败。在那个时候,我需要调整自己,并且放松。我放松的方法是多样的。第一,我会听音乐。听音乐能让我的心顺畅,也帮助我冷静下来,这样我就能把烦恼抛去。第二,我喜欢做一些运动,比如慢跑,篮球和网球。做这些运动能帮助我释放不好的情绪,再次变得活力四射。
衡水中学高三英语作文题5
When people start to set the goal, they will think about the result immediately, of course they want to get the best result. If people can predict the result, most of them will give up by knowing the unsuccessful ending. It seems that if the result is bad, what people work for is meaningless. Well, in my opinion,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for the goal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esult. When we fight for our goal, we will do our best and try to improve ourselves, even we fail in the end, but when we look back at the beginning, we can find that we are no longer the childish ones, we have grown up and become mature. What’s more, on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we get close to success, as the saying that fail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So don’t treat the result so serious, just enjoy the process.
当人们开始定目标,他们会立刻想到结果,当然他们想要得到最好的结果。如果人们能够预知结果,他们大部分人会因为知道失败的结果而不去尝试。似乎如果结果是坏的,人们所做的努力就会没有意义。然而,在我看来,为目标而奋斗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当我们为了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会努力做到最好,尝试提高自己,即使最终失败,但是在我们回望开始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不再是那个天真的自己,我们已经长大,变得成熟。而且,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离成功也近了一步,正如有句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因此不要把结果看得那么严重,享受过程就好。
衡水中学高三英语作文题6
I was used to do things by my own, because I did not like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person, for I thought it was so easy and quick for me to finish the job. But since I went to high school, I thought I could not do things on my own any more, I needed someone else’s help. Take the biology homework for example.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do some researches and then handed in the conclusion in the next class. It took me some time to finish the research, what’s more, I did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do all the researches, so if I cooperated with other students, we could share our researches and then made the overall conclusion. It not only saved my time, but also helped me t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y classmate. Cooperation has the great power.
我习惯了自己做事情,因为我不喜欢与他人合作,因为独自行动对我来说是那么容易并且快速完成这项工作。但自从我上了高中,我觉得我不能只靠自己去做事情,我需要别人的帮助。以生物学作业为例。老师要我们做一些研究,然后下节课交结论。这会花费我一些时间来完成这项研究,更为重要的是,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研究,如果我与其他同学合作,我们可以分享我们的研究,然后做出更为全面的结论。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还促进了我与同学的沟通。合作的力量很大。
衡水中学高三英语作文题7
The love of beaut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all healthy human nature. It is a moral quality. The absence of it is not an assured ground of condemnation, but the presence of it is an invariable sign of goodness of heart. In proportion to the degree in which it is felt will probably be the degree in which nobleness and beauty of character will be attained.
Natural beauty is an all-pervading presence. The universe is its temple. It unfolds into the numberless flowers of spring. It waves in the branches of trees and the green blades of grass. It haunts the depths of the earth and the sea. It gleams from the hues of the shell and the precious stone. And not only these minute objects but the oceans, the mountains, the clouds, the stars, the rising and the setting sun---all overflow with beauty. This beauty is so precious, and so congenial to our tenderest and noblest feelings, that it is painful to think of the multitude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midst of it and yet remaining almost blind to it.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智慧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本文特指自然科学)和艺术之间在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有各不相同的联系方式,考察二者在不同阶段相互联系的特征对于理解二者的关系很有意义。
古代文明中,艺术与萌芽时期的科学的结合是通过神话传说和宗教来完成的,有关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后来的古希腊的史料几乎都是神话与宗教。据记载,古埃及的医学史涉及一个有关“贺鲁斯之眼”的神话,这个神话使埃及人将“贺鲁斯之眼”崇敬为守护与康复的象征,以至于“R”这个象征着贺鲁斯眼睛的神秘符号便出现在后来医生的处方笺上。金字塔的修建可以看成是神话幻想和科学的完美结合,这些埃及王朝的法老们幻想能够使之再生的陵墓以最简单的几何形状获得最抽象的艺术效果。古代的宇宙论思想也与神话直接相关,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里都认为大地是被某种有力的能够负重的动物驮在背上的,并以这些动物因为过于劳累导致腿脚抖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古代科学与艺术神话的这种从内容到形式近乎自然的融合,既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态有关,也与神话的性质和形成背景有关。
文艺复兴后,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绘画和文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将绘画艺术和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早期人物之一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创作了一系列详细记录人体结构及功能的笔记和素描,具有艺术作品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近代以来,将艺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的还有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作品。英国优秀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童年时期恰好是牛顿确立经典力学并在数学和天文学、光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时代,他在诗中这样赞美牛顿:大自然及其规律,隐匿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一切变得光明。不仅是诗人,思想家
们还用其他的文学形式来赞美科学,比如托马斯·莫尔以水手对话的形式写成幻想小说《乌托邦》,书中的“乌托邦人”竟然掌握着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并广泛地加以运用。空想主义者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也描述了公有社会里所拥有的先进科学和技术。
当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从20世纪后期直到今天,现代科学和当代艺术又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古代和近代的结合方式呈现给世界,二者交融的侧重点不仅在于内容或者形式,更在于成果的相互利用,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的广泛渗透。首先,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多种科技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各类艺术形式无不充分利用科学,尤其是当代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们正是巧妙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塑造了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来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当然,科学和技术不仅是手段,很多科学成果的内容自身就显示出极强的艺术性。比如数学家们用透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奇幻迷离,这种全新的艺术格调带给人们以对称与和谐的美感。其次,科学自身的发展与普及也需要艺术家的帮助,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在很多国家的城市里都有艺术家们参与科学普及和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二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成为人类灿烂文化的两翼。当科学与艺术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必将散发出无尽的光彩。
(摘编自《讨论科学与艺术之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医学史上的“贺鲁斯之眼”、法老的陵墓、把大地驮在背上的动物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古代科学与神话近乎自然的融合。
B.文艺复兴后先进的科学技术兴起,达·芬奇的人体素描、小说《乌托邦》《太阳城》和蒲柏的诗歌都展示了艺术与科学的价值。
C.为了充分地利用现当代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巧妙地塑造了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
D.数学家用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显示出全新的艺术格调,这证明了科技手段极强的艺术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了从古至今社会生活中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许多具体实例,论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B.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与艺术广泛渗透,这是文章论述当代艺术与科学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前提。
C.文章中三个历史阶段的科学与艺术相互关系的论证重点,始终与二者结合交融的内容或形式有关。
D.文章按照远古时代、近代和当代的顺序论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与艺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对人类历史阶段性的考察,我们发现,科学对艺术的影响是不断加强、不断深化的过程。
B.如果没有现当代多种科学技术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就很难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C.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它们的结合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必然。
D.如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能够寻找到一条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路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走马陈仓 墨村
……枪声稀了,硝烟淡了。
条满是尖利石子的羊肠小道,被两个艰难爬行的血人涂抹成了一轴骇人的巨幅彩图。有风无声横空掠过,翻搅凝滞于空气中的粘稠血腥……
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刚和强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于某个星期六夜晚的共同回忆。两条汉子遥想三十年前在硝烟中惨死的二十几条弟兄时,仍忍不住泪如雨下,一脸悲伤。“大,大哥,喝,咱喝!”刚愧疚地紧盯着强那条空荡荡的右袖管,话语哽咽。“喝,咱喝!”强擦去流到嘴角的泪水,举起了酒杯。
于是,两条汉子在泪眼凄迷中又重重地碰杯。刚仰脖灌下一口酒:“大哥,我还是那句老话,成个家吧。”
强说:“哥不是不想成个家,弟知道,子弹打在了那地方,哥已是个废人……” 刚的眼图又红了:“大哥,让你上家里你偏不去,非要来这小宾馆,飞燕有意见呢。” 强腾出左手掌用力搓了搓脸。三十年前两人康复出院后,强把一封断交信交给了回家探亲的刚,让刚转交女朋友飞燕,并拜托刚替他照顾她。强要刚答应他永远保守秘密…… 强说:“大哥没看走眼啊,大哥已知足了,你是省模范监狱长,又是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飞燕跟了你,值啊!”
刚说:“好大哥,我,我我……喝酒,咱喝酒!” “喝!”强说 “喝!”刚说
“咣——”酒杯再一次潇洒地碰撞,将厚重的兄弟情谊迸溅得满屋荡漾。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条条突暴的青筋在两条汉子锃亮的脑门儿上争相炫耀旺盛的酒力。
杯盏交错,不觉已是夜半,浓烈的酒香仍四溢着无孔不入。日光灯咝咝喘吁着醉意朦胧。两条汉子的脸膛被五十二度的透明液体烧灼得愈加光辉灿烂。强用力转动着沉重的脑袋,说:“你,你你监狱里,有个叫,叫陈列宝的犯人,听,听说,改,改造得不错。”
“陈,陈列宝?”刚睁着惺忪醉眼愣怔半晌,忽然一拍脑门儿,“是那个五短身材、大胡子的盗窃犯?大哥,你认识这人?”
强摇摇脑袋,摇出一句轻描淡写:“啊,不,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起过,偶然想起,随便问,问问。”
刚说:“哦,这家伙可是个出了名的反改造分子,屡犯监规,几天前还出手打伤了同监舍的人,现在还在小号里蹲着呢。”
“哦,”强打了个酒嗝儿,忙抓起了酒杯,“喝,喝酒,你那,那一杯,咋,咋还没喝完呢?” “喝,咱喝!”刚说 “喝,咱喝!”强说。
于是,两条汉子又重重地碰杯。高脚酒杯里的透明液体一摇一晃地失去了依附,纷纷溅落在杯盘狼藉的桌面上……
……凶猛的火力如瓢泼大雨在小分队周围哗哗流淌。他们已陷入包围之中。他们边打边退守到一个无名高地上时,小分队只剩下了刚和强。左胳膊中弹的强右臂夹紧冲锋枪,扇形样一通猛扫,透过枪口飘起的蓝烟,一片灌木像割韭菜样齐刷刷被拦腰割断。对方的火力被暂时压了下去。强大叫着刚快快撤退。然而,一串火光从对面丛林里游窜而出。强纵身扑向了刚。一发冲锋枪子弹在强的下身洞穿出一个鲜艳的窟窿,血流如注,把刚的眼睛刺得生疼…… “大哥!”刚大叫一声,忽地一下坐直了身子。一缕儿强烈的太阳光从拉得并不严实的窗帘边越窗而过,直直地照射在了床面上。刚揉揉被阳光刺疼的双眼,这才发现与他同床而眠的大哥不见了,一纸留言尴尬地趴卧在床头上。刚浑身一个激灵,一把抓了过来: 好兄弟:
大哥走了。原谅我的失礼!作为生死弟兄,我不能对你隐瞒这次造访的目的。陈列宝是我大姑唯一的孙子,判了十二年。大姑思孙心切,盼望着孙子能早日减刑出狱,眼睛已哭成了半瞎,前不久探监时得知他又被关了禁闭。大姑一急竟一病不起,咽了气还一直抓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大姑知道我俩的关系,可她老人家到死都没有向我开口。失亲的痛苦让我终于厚着脸皮找你来了。这次假借出差路过与你一起叙旧的理由,说穿了,其实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好兄弟,原谅大哥的不辞而别,我实在没有勇气正视你的眼睛…… 大哥,匆匆于凌晨五时。
刚一目十行读完留言,掏出手机一通猛拨,一个温柔的女声频频提示:你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刚飞身冲出宾馆,驱车直扑客车站,然而,省城直达涅阳的客车,早已绝尘而去…… 第二天,刚拨打强办公室的电话,也无人接听。不久,强收到了刚的一份传真:
大哥,那晚酒场上我已看出你有话要说,谢谢大哥的理解与支持!实在对不起,陈仓无路啊。(选自《广西微篇小说精选》,团结出版社2017年版)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端通过枪声、硝烟、小道和血腥等描写再现战争场景,以回忆连接时空,将真实情状与主观幻觉交织融合起来,新颖别致,扣人心弦。
B.“聚会”中反复出现“喝,咱喝!”的劝酒语,简单干脆,蕴含着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微妙的潜台词,又成为情节承转进程中的一个个节点。
C.强在宾馆的一纸“留言”使叙述角度转换,便于人物更真实自然地道出此行的原委、吐露内心的纠结和情感,故事演进也愈显紧凑。
D.小说的叙述语言运用了准确生动的动词、形容词,参差变换的长短句式,以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简练凝重,颇具艺术表现力。
5.小说在情节上设置了怎样的“双线”结构?有何作用?(6分)
6.小说以“陈仓无路”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因为需要,所以繁荣。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一年大约有50所学院诞生。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说:“目前,还有71个国家的约400所大学强烈要求办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以文化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显现正面的中国形象。美国圣玛丽中学孔子课堂负责人弗兰克·菲利普斯8年前参加该国孔子学院的会议,会上一句“让我听懂你的声音”启发了他。孔子课堂的使命,就是传递和平的信息,面对质疑的声音,找到听众,让听众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文化的交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升华,孔子学院并非简单地教授与传播,它的一些活动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利比里亚大学副校长沃特·韦尔什说,孔子学院对大学而言意味着多样性。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的陈女士说,该院活动涉及41所学校,举办过67场会议、11次培训,组织过15次专家旅行等,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州。
爱丁堡大学校长提摩斯·奥谢赞赏孔子学院的建院模式,由外方先提出申请,双方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这种模式造就了平等、友好、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孔子学院美国中心主任纳普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可以成为教育文化交流的典范。”
(摘编自杨桂青等《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2013年12月9日《中国教育报》)材料二:
2006~2014年全球孔子学院分布情况
(资料来自高永安《十年来孔子学院的布局及其相关性报告》)材料三:
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汉语推广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品牌。2010年至今,孔子学院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趋势,成立了一系列特色孔子学院和特色课程,其中包括中医孔子学院、农业特色孔子学院、纺织服装特色孔子学院、舞蹈和表演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饮食文化孔子学院、茶文化孔子学院等,促进了汉语的推广和对外文化的传播。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也面临着缺乏中国文化品牌、传播理念不够创新、传播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同时也被一些西方国家鼓吹成“中国威胁论”的说辞。未来,应加强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摘编自《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材料四:
创建孔子学院是一项大规模行动,它无疑是本千年之初最重要的地缘文化之举。有人将其比作是“语言上的人类登月工程”。该工程创建于2004年,被描述为“中国公权强力参与的文化攻势最亮的名片”。孔子学院主要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汉语教育。按照中国领导人的说法,其既定目标是弥补该国遭受的国际文化赤字。从现在到2020年,该学院将拥有1000个分校,分布在全球各大陆,它将成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征服人类的精神和心灵。该工程肩负的使命是让中国以外的1亿人学习汉语,确保中国语言的国际扩展,让普通话成为另一种国际语言。《中国日报》2007年3月发表了一篇题为《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文章,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屏幕上的第二大语言,但不久的将来,汉语将位居第一。
(摘自让·路易·鲁瓦著、袁粮钢译《全球文化大变局》)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在美国建立首个孔子学院的时间最迟不会超过2005年。B.2009~2014年亚洲孔子学院数量的增长加速度落后于北美洲。C.中医孔子学院以中医为特色开展汉语言教育和中医文化推广。D.到2020年,汉语将会超越英语,成为国际社会第一通用语言。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中有较多引语(新闻写作时插入采访对象或有关人士的话),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间接引语使得新闻报道丰满生动、可信可读。
B.材料一报道孔子学院事业发展与促进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说明我们应该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C.根据材料二可知,欧洲、北美洲、亚洲的孔子学院数量明显高于非洲、中美洲、大洋洲,说明孔子学院的设立与所在国的经济实力成正相关。
D.材料三先肯定孔子学院创建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努力方向,遵循了报告类公文撰写注重逻辑性的要求。
E.材料四将创建孔子学院比作“人类登月工程”“名片”和“无敌舰队”,说明适当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不会影响实用性论著的真实性。
9.关于创办孔子学院的目的,材料一和材料四在表达观点时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乎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䌲①,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B.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C.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D.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孺子是徐稚的字。古人的名和字在意思上是相关的,“稚”和“孺子”皆指幼小。B.陈蕃非常欣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由来。C.文中的“三辅”指京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所以韦著懂“礼义之俗”。D.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稚品德高尚,不羡富贵。他虽然家里贫困,自耕田地,自食其力,但为人恭敬节俭,讲义气,多谦让,所以邻居们都很佩服他。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
B.徐稚等人不赴桓帝的征召。陈蕃、胡广等上书举荐多位“处士”,认为这些人德才兼备,可以辅政治国。于是桓帝以很高的礼遇征召他们,结果没有一个人应召而至。C.徐稚对待朋友真诚而友善。他与郭林宗彼此深知,让茅容传话,用“大树”喻国家,用“一绳”比喻郭林宗,劝他不要为国事过度忧虑,以致遑遑不安,不得清静。
D.引用《诗经》加强表意效果。文中共引用《诗经》两次,第一次是陈蕃等人引用,对国之贤才表示期盼、欣喜和自豪;第二次是郭林宗引用,对徐稚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感谢。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5分)(2)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兴(其二)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壮阔之景。B.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D.诗人老病一身,漂泊他乡,画省往事不再萦绕心头,都被眼前的悲凉与凄怆冲淡。E.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获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15.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明确老师的职能后,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反面论述从师的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只有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厌其烦地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市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③受助学子纷纷表示,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不孚众望,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将来成为爱心和善举的传承者。
④有些译者试图忠实于近体诗的格律,采用早已过时的英译格律,削足适履,结果适得其反,既丢弃了原诗作的精神,也吓跑了新时代的读者。
⑤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将课文肢解成几个部分,然后逐段讲解,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⑥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产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弯道超车”的跨越,带动中国品牌方阵不断壮大。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事实上,旅游服务品质有没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
B.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推进慈善信用管理,大力弘扬公益慈善精神,积极传播正能量,着力建设清朗的网络公益环境和社会诚信氛围。
C.总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D.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高校将有序推进实施,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分)
每个人的成功,都与自己原本的基础以及付出的努力有关。如果你本来基础好又能不断努力,那你肯定能比别人更早地获得成功。下列四项中,与上文所表达的意思最不一致的一项是 A.某人基础好但不肯努力,因而没有能够比别人更早地获得成功。B.某人基础不好但能够不断努力因而比别人更早地获得了成功。C.某人基础不好而且也不肯努力,但他却比别人更早获得了成功。D.某人基础好而且能够不断努力,但是他获得成功却比别人更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①,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②,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③。
21.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树人中学40周年校庆邀请函 尊敬的校友:
风雨沧桑40年,薪火相传一甲子。今年,树人中学将迎来诞辰40周年。为了弘扬树人精神,凝聚广大师生和校友力量,促进学校发展,我校决定以“携手再超越,共筑树人梦”为主题,于2017年7月9日(周日)在学校举行40周年庆典活动。我们热忱邀请您亲自莅临,共襄盛举!
专此诚邀,叨扰望谅!
(庆典活动相关安排我们将另行告知)树人中学40周年校庆等备组 2017年6月8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平)
(2)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有真正的幸福。(高尔基)(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4)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5)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歌德)(6)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黄檗)
古往今来,人们对“幸福”和“人生”进行了多方探寻和解读。请根据自己对“幸福”和“人生”的理解感悟,合理引用上述名言中的二至三句,写一篇演讲稿。
一、合理定位,充分准备
高三历史复习应该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结合学校、班级的具体学情,合理定位。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目标和复习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学习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说明,我得出以下认识:第一,考试说明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正气[4]。
3.2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作弊现象折射出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堪忧。为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讲座,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答疑解惑,矫正偏斜的心理;加强诚信教育,使其克服虚荣心理、侥幸心理,能以正确积极的人生观迎接挑战[5]。
对已经作弊的学生更要关注其心理变化,及时做好教育和心理疏导,避免其破罐破摔,再次作弊或是一时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事情。如2009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一女生补考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手上写有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后跳楼,摔断了双腿。这样的结果令人痛惜。我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原本性格开朗、学习、思想表现不错的学生,由于一次考试作弊,思想、性格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孤僻、不合群,放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课程考试成绩只有几分,不愿参加班级活动,除了玩对什么都提不起劲。这并非教育部门和教育者惩戒作弊学生的初衷。
3.3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为人师表者应具有高尚的品德,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为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改进教学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教管导,严肃课堂纪律,向课堂要质量。对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的教职工,应加强师德教育,并制定、采取具体的处分措施,与考核、晋升等挂钩,经教育不改或情节严重者,应调离教师岗位,以杜绝纵容和帮助学生作弊行为发生。
3.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3.4.1健全导师制。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由辅导员负责,学分制下应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指导。导师应从负责本专业的专业课或基础课的教师中,选拔品德好、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导师的资格、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考核、岗位待遇。
3.4.2灵活的考核方式,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考核时应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全面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开卷、闭卷、开卷+闭卷、实验、调查、小论文、分阶段考核等,将考核落在实处,考出学生的真才实学。我校专业课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考试几乎都是闭卷方体的教学要求;第二,对于历史基础知识重在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记住历史,而且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第四,高考改革,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于新课程的推进。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高考试题的历史思维水平应该符合中学生的特点。
从新课程标准、新高考的说明来看,高三复习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能的培养上,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学生历史思维水平的提高上。
高考不仅是一次考试,而且是一次身体、心灵、知识、能力的综合较量。要赢得高考的胜利,首先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师生必须树立信心,制定合理的阶段复习目标。在按计划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复习的实效,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调整复习式,学生作弊时有发生,而思品类公共课采用平时成绩、小论文、期末考试三大块按比例计算成绩,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加闭卷方式,未发现学生作弊。
高校的课程成绩评定反映出其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成绩轻平时学习态度的错误思想。如:一位学生平时表现很好,平时成绩90分,期末考试没考好,只得了58分,他的课程成绩58分。另一位同学平时成绩50分,考试65分,按3∶7的比例计算得课程成绩60.5分。这样对第一位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挫伤。建议严格平时成绩的考核,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期末考试不及格也应按比例计算课程成绩,鼓励学生重视日常学习。
3.4.3规范考试管理,及时、从严处罚。
学校有了相应的考试政策,还要从考试管理上下功夫,要针对当今人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和行为,精心组织考试,严格考试要求,严肃考场纪律,认真做好考试管理,以有效的管理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如试卷保密、单人隔坐、双人监考、禁带手机等通讯工具、随机排座、座号保密等,对作弊的学生要及时、从严处理,以儆效尤。鼓励犯错误的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其他学生不要作弊。
3.4.4作弊举报制。
由于在高校评奖、助学金、入党、评选先进、报送研究生等都与成绩直接挂钩,在高额的奖金、美好的前途诱惑下,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为了超越他人,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成绩而选择了作弊。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可实行举报制,一旦发现学生有作弊行为,一律取消其评选资格,对于教师失职,就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参考文献:
[1]冯利君.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浙江统计,2008,(1):26-28.
[2]马慧馨.透析考试作弊重视心理健康[J].成才之路,
[3]程瑶.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制度,预防考试作弊现象[J]四川农业人学学报,2008,(3):305-307.
[4]刘江兵.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2):59-61.
[5]石涛.试论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原因及遏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4):93-96.
浅析历史中考与复习
刘定洲
(江西省南康三中,江西南康
摘要:现在的历史中考兼有水平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两种功能,对初中历史教师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文作者就如何搞好初三历史复习,结合教学实践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一、明确复习目标,制订好复习计划
1. 明确中考考试范围与考点。
明确考试范围和考点,是初三历史中考复习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工作。初中历史中考内容涵盖了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多方面内容。明确大范围后,引导学生按照历史内容,不盲目追赶复习进度;要思考上一阶段复习的得失并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教学。
其次要做好教学准备。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读必修和选修课本,仔细对照高考说明的考核内容,确定复习的主干知识的范围和相应的能力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从中得到启发;主动和校内外的其他老师交流,有选择地汲取他人的复习教学智慧;多渠道地搜索、遴选、积累与高考考核内容相关的好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展开新课改下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
二、依据理论,科学复习
课程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该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就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所以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促进作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历史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发展自我反思能力,保障历史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
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在复习过程中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学生现有水平的教学,会阻碍学生的提高。学生提高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复习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对学生的知识和学科能力“有底”,如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课堂教学等多种途径,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现有历史知识水平、学科能力水平,与新课程标准、新高考要求对照,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复习措施,落到实处
(一)建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的获得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的质量越高,思维的能力就越强。按照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江
知识的六要素(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找出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指导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思考怎样复习并找出一种最佳的复习方法。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2. 制订好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我们在开始全面复习之前必须制订好详细的复习计划,把每一堂复习课的内容都安排好,还要把复习计划告知所有的学生,让学生也心中有数。这样,每一堂复习课都很充实,做到有的放矢,忙而不乱,不至于对历史复习产生畏难情绪。这是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决胜中考的前提。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苏省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高考说明,课堂上师生一起梳理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就可以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否则,可采用教师提供体系框架,而且要学生补充史实的方法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带领学生挖掘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组织知识,帮助学生强化历史概念、深化历史认识。课后学生能复述知识框架、历史概念。
(二)课堂提高能力,课后合理训练。
江苏高考说明列出了四项考核目标,比如在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时,可以选择材料解析题作为突破口。在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接着学生练习相似的材料,并且总结基本技巧。而且要时时提点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运用。
在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方面,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要讲清讲透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事物的阶段性特征。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命运也是不同的,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阶段特征中去考察分析,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得出启示,发展思维。此外,教师还要提供比较、归纳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质疑、思考和辩论;提供思考的角度,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自己完成对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说明和论证。
根据记忆的规律,及时复习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当天的巩固练习与课堂复习相配套是很必要的。我认为可以选择与当天课堂教学中能力要求一致的练习,并非仅仅是知识内容的同步。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教无定法。但是不论哪种复习教学都应该体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江苏高考说明的精神,更要符合学校、班级的学情。只有这样,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推荐阅读:
衡水中学高考高考历史11-19
衡水中学的高三语文作文05-25
河北衡水中学衡水中学作息时间表11-21
河北衡水中学专题01-22
衡水中学高考励志名言10-25
衡水中学高一2019物理01-19
河北省衡水中学01-19
衡水中学英语作文01-23
衡水中学高考标语_标语07-16
河北衡水中学教科研制度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