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高效率工作方法

2025-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1种高效率工作方法

11种高效率工作方法 篇1

1、追求意义工作法

想在工作中获得快乐与成就,寻找意义很重要。所以,尽量做自己喜欢及擅长的工作,让自己觉得这份工作为人生带来了意义,能事半功倍。

2、创造时间工作法

时间只花在关键事务上,避免做琐碎的工作,比如减少收发电子邮件的次数、避开冗长而无聊的会议等。

3、懒惰工作法

工作间歇喝杯咖啡,跟同事或领导聊聊近况或者好点子。适时“懒惰”是为了多花时间在有创造性的思考上,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务上。“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调查工作法

找出工作上的关键问题。比如从事营销行业,要了解哪些产品最赚钱、哪些最赔钱,找出有价值和没有价值的顾客群,把焦点和努力放在他们身上。

5、人脉网工作法

除了搭建好公司内的人脉,还应利用出差、外出开会的机会结交朋友,建立起自己的人脉。一些不太熟的朋友或工作以外的人脉,往往会成为你意想不到的贵人。

6、杠杆工作法

11种高效率工作方法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仪器型号:岛津LC-20AD;色谱柱类型尺寸:shimpack VP-ODS 150 L×4.6;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流动相:乙酸铵,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自动进样,10 μl。

1.2 试剂

①0.02 mol/L乙酸铵(用乙酸调节pH=6.34);②乙腈(HPLC级);③标准溶液:分别将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山犁酸、苯甲酸、咖啡因用纯水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的标准储备液,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用纯水配制成为0.5 mg/ml的标准储备液浓度。标准储备液密闭冷藏(4 ℃),可保存1个月;④标准使用液:准确吸取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山梨酸、苯甲酸、咖啡因标准储备液各1.0 ml及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标准储备液各0.5 ml放入10 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此混合标准溶液冷藏(4 ℃)下可保存2周。

1.3 分析步骤

1.3.1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一二克葡萄酒、可乐(精确到0.01 g)样品于15 ml离心管中,用水稀释定容至10 ml,混匀后经0.45 μm滤膜过滤,上机测定。

1.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将标准使用液用纯水稀释配制标准系列,浓度见表1。

1.3.3 样品测定

仪器参考条件;①流动相:B:乙腈,A: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pH=6.34);②梯度条件见图1、表2。③检测波长:λ=205 nm(阿斯巴甜、糖精钠);λ=230 nm(安赛蜜、咖啡因、山梨酸、苯甲酸);λ=450 nm (柠檬黄、日落黄);λ=512 nm (苋菜红、胭脂红);λ=610 nm (亮蓝)。④流速:1.0 ml/min;柱温:40 ℃;进样体积:10 μl。11种添加剂标准谱图见图2。

注:乙酸铵水溶液浓度为0.02 mol/L。

1.安赛蜜,2.苯甲酸,3.山梨酸,4.糖精钠,5.柠檬黄,6.苋菜红,7.胭脂红,8日落黄,9咖啡因,10阿斯巴甜,11亮蓝

1.4 计算

undefined

式中:X—样品中含添加剂的含量,g/kg;C—样品峰面积相当标准浓度,μg/ml;V—样品处理后的总体积,ml;m—样品质量,g。

2 结果

2.1 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同时测定可乐、葡萄酒中的11种添加剂,待测物可达到良好分离度。见图3~6。

1.安赛蜜;2.山梨酸;3.咖啡因;4.阿斯巴甜

1.安赛蜜;2.苯甲酸;3.山梨酸;4.糖精钠;5.柠檬黄;6.苋菜红; 7.胭脂红;8日落黄;9咖啡因;10阿斯巴甜;11亮蓝

1.安赛蜜;2.苯甲酸;3.山梨酸;4.糖精钠;5.柠檬黄;6.苋菜红;7.胭脂红;8日落黄;9咖啡因;10阿斯巴甜;11亮蓝(因加标浓度较低,故阿斯 巴甜无法在缩略图上显示)

2.2 流动相pH的筛选

实验对流动相pH值分别为6.80、6.60、6.50、6.34时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流动相pH=6.34时,分离效果最好。见图7~10。

2.3 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本方法测定11种添加剂的定性检出限范围为0.000 4~0.07 μg/ml,定量检出限范围为0.000 1~0.21 μg/ml,见表3。定性检出限按3倍信噪比计算,定量检出限按10倍信噪比计算。线性范围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6次标准曲线测定,取其均值,其中苯甲酸等6种组分线性范围为10.0~100.0 μg/ml,日落黄等5种组分线性范围为2.5~25.0 μg/ml,以上各组分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见表3。

2.4 精密度和回收率

分别向葡萄酒、可乐样品中按表1中浓度2加入标准溶液,计算回收率,结果显示11种添加剂在2种饮料中的回收率均能达到88.5%以上。向葡萄酒样品中分别按照表1中浓度1和浓度 2加入标准溶液,每种加标样品连续进样6次试验后计算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值(RSD),即方法精密度,结果表明RSD在0.1%~0.4%之间。见表4。

3 结论

应用本实验中HPLC方法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等11种添加剂,可在保证较高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情况下,通过一次进样同时分析多种组分,免去多次更换不同流动相的繁琐步骤,并且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用液相色谱法一次性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咖啡因、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的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梯度洗脱对11种饮料添加剂进行分离,定量测定。结果 合成着色剂线性范围为2.5~25μg/ml,其他添加剂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相关系数0.999 8~0.999 9。结论 该方法一次分离11种添加剂,简便,快捷,适合含有其中几种添加剂的样品批量测定。

关键词:液相色谱,色素,防腐剂,甜味剂,食品添加剂

参考文献

[1]GB/T 5009.28-2003.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S].

[2]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S].

[3]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S].

[4]GB/T 5009.139-2003.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S].

[5]林奕芝,刘奋,戴京晶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多种添加剂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1):63-65.

[6]吕建民,卢建华.HPLC测定酸牛乳及蜜饯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试样处理方法[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5):612.

11种高效率工作方法 篇3

DO

1几乎每家咨询公司都有一套系统来记录顾问的时间使用情况:每小时在干什么,在哪个项目里,还是在学习。一方面,顾问以这个工作时间按小时跟项目经理算薪酬,级别不同薪酬不同。另一方面,计算顾问单位工作时间、投入在项目上的总时数以及项目收益,便可以计算出每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出比。这是他们是否获得晋升的参考数据之一。作为个人来说,投入时间越短产出越高,对他们越有利。这或许是顾问们不得不变得越来越高效的现实原因。

2来自麦肯锡的经验:“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此之前请你确保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交给你的那个问题。”

3厘清你的“天生优势”和“能够学会的东西”的差别,建议做一次盖洛普的“优势识别器”测评,认清自己由“才干”(Talent)“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组成的个人优势是什么,然后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优势,无论什么优势;控制你的弱点,无论是什么弱点”。

4使用SWOT分析方法来处理事情。即面对任务时,先界定这件事情可能存在的“S”-Strength(优势),“w”Weaknass(弱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威胁)分别是什么。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5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6运用麦肯锡的“七步成诗”来解决问题,所谓“七步”就是陈述问题、分解问题、删除非关键问题、制定执行计划、对计划进行分析和论证、综合结果并提出建议、得出结论并展示。

7运用SMART原则来制定目标。以确保:1它是具体的(Specific):2它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3它是可以达成的(Attainable);4目标是符合实际的(Relevant);5制定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8以事实(数字、专业意见、调查结果)为依据,会让你的想法更容易推行下去。

9通过反复问“为什么”来界定问题。比如A说“我讨厌周末天晴”,为什么?因为“每次周末天晴我总是很疲惫”,为什么?“如果周末是晴天,我的女朋友会拉着我逛一天的街,这使我很疲倦”,为什么?“可能我女朋友不知道逛街会使我筋疲力尽。”问到最后你会发现,解决方案是让他和女朋友谈谈,而不是需要“改变天气”。

10为每天的任务制订一张优先表:一、评估事情的可做性和重要程度;二、去掉不必要做的事情或别人可以代替你完成的事情;三、记下你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并预估需要花费的时间。

11使用“PAEI”管理角色模型让自己的团队更有执行力,确保你的团队里有以下4人:业绩创造者(Producer),他往往关注的是短期目标,能带来短期效益;行政管理者(Administrator),他关注短期控制,能带来短期效率;企业家(Entrepreneur),他关注长期目标,能带来长期效益;整合者(Integrator),他关注长期控制,能带来长期效率。

12一个导师是不够的,最好是成立一个专家小组(你的幕僚),有问题和疑惑可以最先找这个小组的人求助。

13使用“六顶思考帽”,它能避免团队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它分别代表“中立客观的观点(白帽子)、与逻辑相符的正面观点(黄帽子)、警示与批判的观点(黑帽子)、直觉和预感(红帽子)、创造力的想法(绿帽子)、指挥控制(蓝帽子)”等6种思考角度。

Don’t

1不要用概念去解释概念。

2不要仅靠PPT、INTERNET来学习知识,而从来不看专业书籍。

3不要执著于解决自己不太懂的难缠问题,而耗损做其他大量“必须完成工作”的时间。

4“先做紧迫的事,然后再做不紧迫的事。先做已发生的事,然后做未发生的事。先做别人的事,然后再做自己的事。”很显然,上述各种准则,都不符合高效工作方法的要求。

5避免使用复杂、间接、推导性的方法。

6分工不明确,多人做同一个工作项内容。

11种方法激励研发技术人才 篇4

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建议:

1、明智选择

2、明确意义

3、传达意义

4、展示职业路径

5、项目化

6、鼓励独立

7、形成外部竞争

8、构成相互依赖关系

9、限制团队规模

10、控制资源享用

11、偶尔提供免费食物

==

研发团队建设与管理暨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 时间与地点:

2010年12月28-29日 上海 2011年01月13-14日 深圳

== 课-程-背-景: 研发系统的团队建设与绩效管理是企业高层领导、研发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经常遇到 以下问题:

1、研发体系是否应该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这样会不会挫伤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2、研发的KPI 指标体系如何进行分解,KPI 指标如何进行量化和过程跟踪?

3、研发人员的素质如何识别,以便在选拔及招聘时所用?

4、绩效目标制定和考核结果反馈的过程中如何与员工进行沟通?

5、如何处理好考核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特点?

6、如何平衡研发结果的滞后和研发人员的及时激励之间的关系?

7、研发内部如何针对不同的职位进行分类的考核(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员工„„)?

8、为什么建立了研发项目管理流程,但是团队运作仍然效率很低?

9、项目经理为什么经常抱怨权利不够?

10、研发团队游戏规则如何创建?

11、绩效面谈及沟通如何做?

本课程结合多家企业的实际,强调从业务的角度来进行研发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理论及实践来指导研发 及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对于研发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明确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提高研

发的管理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

学-习-目-的:

1、分享多家企业研发管理咨询的专业经验,通过现场的互动帮助学员理清适合的研发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2、掌握研发的价值链,研发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各环节的重点

3、掌握研发人员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及技术任职资格的创建方法

4、掌握研发中高层管理者述职管理的制度、方法和操作技巧

5、掌握如何从整个企业的价值链来分解企业的KPI 指标,从源头理清研发的价值链

6、掌握研发团队和个人的绩效目标制定的方法(PBC)

7、掌握研发团队和个人的绩效辅导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技巧

8、掌握研发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和研发体系的奖金分配方法,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设计激励措施

9、分享讲师20多个咨询项目的绩效管理的案例资料(模板、表格、样例„„),使得学员参训后回到自己的 公司能够很好实践

参-加-对-象:

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绩效考核专员、研发总监、研发经理、研发项目经理、技术管理部/研发管理部/项

目管理部、研发骨干等

培-训-形-式:

实战、实际、实用、实效(本讲座将主要以案例形式进行,并辅助以互动形式)

== 学-习-内-容:

一、研发团队及绩效管理概述 1.研发人员具有哪些特点? a)逻辑思维能力强 b)独立贡献者居多 c)技术导向性明显 d)流动意向明显 e)……

2.研发的团队有哪些?PAC、PMT、PDT等 3.高绩效研发团队的特征

a)明确的目标(目标从哪里来?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如何统一)b)相互信任(信任的基础是什么?如何建立)

c)关心、帮助每个人(从哪些方面着手才是最有效的)d)沟通良好(如何才能有效的沟通)e)分工与授权(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操作)f)合理的激励(没有足够的条件怎么办)

g)合理、完善的制度(制度目前不合理怎么办)

h)融洽的团队气氛(用什么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气氛)4.确定研发团队游戏规则的方法: a)亚斯兰现象 b)破窗理论 c)蛇蛙原理 d)火炉法则

e)案例研讨:研发人员允许犯什么样的错误,不允许犯什么样的错误 5.创建团队文化 a)工程商人

b)避免盲目创新 c)……

6.案例研讨

二、找合适的人:研发胜任力素质模型及技术任职资格 1.研发人员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创建 a)研发人员的常规素质要求 b)18种素质的定义

c)研发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创建方法 * 调查问卷法

* B·E·I访谈法:某咨询项目的BEI创建过程演示

d)如何基于研发胜任力素质模型创建结构化面试试题库? * 演示:研发人员的结构化面试试题库 e)如何培养研发人员的胜任力素质? * 业绩评估 * 关键事件 * 案例的总结 * 知识库的建设 * 研发文化的建设 * ……

2.研发人员的晋升通道及技术任职资格 a)研发人员晋升通道图 * 管理系列 * 技术系列

* 技术管理系列,如QA b)任职资格和开发流程的关系

c)如何基于开发流程创建技术任职资格体系?

d)咨询项目演示:某公司的技术任职资格体系创建过程

三、研发中高层领导:述职管理

1.如何理解研发绩效管理要从源头来抓

2.业界优秀公司管理研发中高层绩效管理的思路 3.研发中高层领导述职管理的误区 a)述职会成为故事会

b)每个述职者述职均非常优秀,但是公司业绩不行 c)没有述职评议的标准

4.研发高层领导述职管理的原则 5.研发高层述职管理的模型 6.研发高层述职管理的内容 a)述职报告的构成及关键内容

b)咨询项目演示:研发中高层的关键绩效指标(KPI)7.研发高层述职管理的操作 a)操作的流程

b)述职评议的过程

8.研发中高层领导的任职资格管理 a)任职资格标准

b)任职资格中如何关注行为规范 c)任职资格如何进行评议 9.实例讲解:

a)某案例公司的研发中高层领导的任职资格标准分析

四、研发中层和团队:基于价值链的研发KPI 指标设计 1.业界公司KPI 指标制定过程中的误区

2.如何从端到端的流程的角度来设计研发的KPI 指标 3.研发体系KPI 指标制定的原则 4.研发体系KPI 制定的方法 a)平衡计分卡的方法 b)鱼骨图的方法

5.设定研发KPI 需要考虑哪些因素(I、T、Q、C、S)6.研发体系的KPI 指标库

a)产品线的KPI 指标 的制定(产品线总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b)资源线的KPI 指标的制定(软件、硬件、测试、工艺、QA„„)c)职能管理部门的KPI 指标的制定(HR、项目管理、配置管理„„)7.研发体系KPI 的应用 8.研发绩效的量化管理

a)研发绩效量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b)研发绩效量化管理的原则

c)量化不了结果的KPI 指标怎么办?

d)研发绩效量化管理如何操作(考核绩效、考核改进)9.实例讲解:

a)某案例公司的研发体系KPI 指标库(指标与部门的对应、标准定义、示例„„)b)某案例公司KPI 指标量化管理的经验数据――》过程能力基线PCB

五、研发基层员工:研发绩效的目标管理 1.研发绩效目标迷茫的原因分析 2.研发绩效目标的分层体系 a)研发高层的绩效目标 b)研发体系、各职能部门、产品开发团队、研发人员的绩效目标 3.研发绩效目标的来源 a)职位说明书

b)项目团队的终极目标 c)资源部门

d)个人发展和成长

4.研发绩效目标制定的方法――个人绩效承诺PBC a)赢的承诺(WINNING)b)执行承诺(EXECUTION)c)团队承诺(TEAMWORK)

5.采用个人绩效承诺PBC 方式的优点分析 6.如何根据业务特点制定个人绩效承诺PBC 7.案例研讨:王老五的个人绩效承诺 8.绩效承诺目标的跟踪与修改(PIP)9.实例讲解:

a)某案例公司的个人绩效承诺PBC模板分析 b)某案例公司的个人改进计划PIP模板分析

六、研发团队中不同类型的人如何管理 1.研发人员工作太忙怎么辅导? 2.研发管理人员太忙怎么辅导?

3.案例研讨: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如何进行管理 a)指挥倾向型 b)关系倾向型 c)思考倾向型 d)听命行事型 4.实例讲解:

a)某案例公司的研发绩效辅导的要求和具体操作模板

七、研发绩效面谈:评价与反馈管理

1.案例研讨:主管和下属在绩效面谈中能否达成共识? a)造成绩效考核结果无法达成共识的原因是什么? b)思考:这种情况在自己的公司是否普遍存在?

2.研发绩效评价到底谁说了算(资源线、产品线、HR„„)? 3.绩效评价的原则(程序公正、过程与结果并重)

4.绩效评价的结果是否公开(不公开、公开、部分公开„„)5.绩效评价方法

a)人与人比还是人与标准比

b)考核比例的控制(要不要比例、如何控制比例、如何避免轮流坐庄)c)如何进行跨部门人员的绩效评价

d)新员工如何评价(经常是垫背的„„)6.绩效沟通反馈要注意的问题 a)绩效管理诊断箱

b)绩效反馈的方法(如何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场合、地点„„)7.如何面对员工质疑或投诉 a)可不可以民告官

b)如何处理打小报告、越级报告

8.绩效反馈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四项基本原则” 9.如何与研发系统的几类“特殊人员”进行反馈沟通 a)明星员工 b)问题员工

c)如何激活休克鱼?

10.研讨:如何看待研发人员的流动和末位淘汰?

11.实例讲解:某案例公司的研发绩效反馈的操作表格和模板

八、评价结果的应用及奖金分配 1.如何对研发人员进行激励? 2.激励员工的多种方式 a)攻关奖

b)5年/10年奉献奖 c)伯乐奖 d)专利奖 e)金牌 f)……

3.如何根据绩效及任职资格调整薪酬(加薪、降薪)4.研发奖金的构成 a)个人奖/团队奖 b)项目奖 c)绩效奖 d)季度奖 e)年终奖

5.研发季度、奖金的分配思路(蓄水池)

6.实例讲解:某案例公司研发体系奖金计算的公式及分配思路

== 导师介绍:张永杰(原深圳大型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部经理)

◆教育背景及曾任职务:

==>教育背景:西安交通大学 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1999年硕士毕业后先后任职于深圳某大型世界知名高

科技企业及某生物医疗设备公司。

==>曾任职务:项目经理、项目管理部副经理、产品经理等

◆工作经验:

实战派研发管理专家,长期受邀于广东省企业联合协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主讲研发 管理类的课程。

多年高科技企业产品研发和研发管理、产品管理工作经历,先后担任过项目经理、项目管理部副经理及

产品经理等职位,在长期的研发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国内某知名通信企业工作期间,先后从事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和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并作为推行组

成员与国际研发管理顶尖咨询顾问在研发及售后服务系统推动公司级研发管理变革。

在某生物医疗设备公司工作期间,担任研发管理部副经理,任职期间有针对性地将研发管理的业界最佳

实践同公司现状相结合,全面建立并优化研发管理体系。同时兼任内部讲师,具有丰富的研发管理实战经验。

后从事研发管理咨询,先后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和项目经理成功完成了近20个研发管理咨询项目体系的建设和

落地(含市场需求与产品规划、产品开发流程体系、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研发人力资源等模块),在产品开

发流程设计、研发项目管理和体系推行方面具有丰富的咨询经验。

张老师累计完成公开课程近300场,内训近百场,并成功完成了近20个研发管理咨询项目,累计培训过 的企业有3000多家,培训并辅导过的学员已经超过万人,客户满意度均达到92%以上,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了

产品研发、产品与产品上市管理难题,从而极大提升企业的产品管理、产品研发管理工作价值。

== 您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M M C 管 理 学 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99,628 华东地区专线:021-5109,9475 广东地区专线:020-3452,0981 电 邮:rdwork@126.com

报-名-流-程: 来电索取报-名-表 → 回传报-名表 → 发出确认函 → 持确认函参加

费====用:2,6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午餐费/早点茶点/税费等)

==

参加回执(传.真:020-62351993 021-51062638)

现本公司确认参加《研发团队建设与管理暨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课程,请给予确认。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联系人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电话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数_______ 费用总计______元

参加人一 _______________

职位 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二 _______________

职位 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三 ________________ 职位 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四 _______________

职位 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五 _______________

职位 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付款方式:(请选择打“√”)□

1、现金

2、转帐

□ 2010年12月28-29日 上海 □ 2011年01月13-14日 深圳

让人变得更聪明的11种方法 篇5

而我们在这里所采用的思维训练方法,是属于故事性的,即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一种方法,寓方法于故事之中。下面介绍11种有趣的训练思维的方法:

一、破除常规法

有一个年轻人给另一个年轻人出了一道趣味智力测验题:“昨天我父亲碰到一场雨,当时没戴帽子,也没有撑雨伞,他头上什么也没遮,结果他的衣服全淋湿了,但是,他头上一根头发也没有湿。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道题很简单,如果按照常规解答就无法回答。因为头上有头发,怎么能够不湿呢?所以,必须破除常规:设想这个人头部没有头发,是个秃子,这样才能解答。事实上这个人真是个秃子。这就是破除常规法。

二、追根求源法

一天夜里,有一个姑娘正在街上行走,突然,从旁边窜出三个歹徒来,企图施暴,这时,姑娘从手提包里拿出手枪,对准歹徒,叫他们迅速离开。歹徒认为姑娘拿出来的是玩具手枪,一点不怕,猛扑上去。于是,枪声响了,两个歹徒闻声倒地,被打死了。另一个歹徒正拔腿要跑,被行人抓住了。这时,派出所民警也来了。大家一面指责歹徒为非作歹,一面又怪姑娘不该把人打死。正在议论纷纷,两个歹徒忽然活了过来,从地上爬了起来。试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回答此题,关键在于枪上。这支枪肯定不是真枪,因为真枪能把人打死,死人是不能复活的。此枪也不是玩具手枪,因为玩具手枪是打不死人的。那么,这是什么枪呢?这就要追根求源,一直要找到这是一支既能打昏人又能使人复活的枪。这究竟是什么枪呢?原来是一支麻醉枪,姑娘是动物园的驯兽员。这就是追根求源法。

三、谐音拼读法

有夫妇两人,都是音乐教师。一次,为了买一样东西,妻子到丈夫的办公室去,在办公桌上用纸写了四个字:“5632”。同事们看了都不知何意,但丈夫回头一看,立即就明白了,把需要的东西买了回来。请问“5632”是什么意思?

原来,“5632”是“速拿米来”的意思。“5632”是四个音符。

这就是谐音拼读法。

四、数字去除法

大河上有座东西向横跨江面的桥,人通过需五分钟。桥中间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个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钟出来一次。看到有人通过,就叫他回去,不准通过。有一个聪明人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终于通过了大桥。请问:这个聪明人想了一个什么办法通过这座大桥?

聪明人想的办法是:从东往西过桥,走了两分半钟即转过脸来往东走。当看守者出来见到他时就命令他往回走,这样就可以掉转头来过桥了。

三分钟减两分半钟,就可通过,这就是数字去除法。

五、推理分析法

有一天正晌午,邵康节(北宋著名哲学家)和他12岁的小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墙外边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瞅啥?”伯温说:“八成是个贼,想偷东西,看见有人,又走啦。”“不”,邵康节说,“他是找牛的,不是贼。”儿子不信,跑出门去向那人问是不是找牛的。“是呀!”找牛的人说,“小兄弟,你咋知道我是找牛的?”试问,他爹怎么知道这个人是找牛的?

邵康节是这样解答的:伸出头的人若是个贼,见院子里有人,便会立即缩回去。他见院子里有人,还是瞅一圈,这说明是寻找东西,而且是寻找会动东西,只瞅一下而没仔细看,说明是个大东西,看他样子是农民,所以准是找牛的。

邵康节的回答,其实是一系列的推理,这就是推理分析法。

六、假设排除法

一天,三位好友小白、小蓝、小黄在路上相遇了。他们之中背黄书包的一个人说:“真是巧得很!我们三个人书包一个是黄色的,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白色的,但却没有谁的书包和自己姓氏所表示的颜色相同。”小蓝想了一下也赞同地说:“是呀!真是这样的!”请问,这三位好朋友的书包各是什么颜色呢?

根据题意,没有谁的书包和自己姓氏所表示的颜色相同,可以假设这些情况:

小白背蓝书包或是黄书包,

小蓝背白书包或是黄书包,

小黄背白书包或是蓝书包。

已知小蓝不背黄书包,那肯定是背白书包。剩下的蓝书包必然是小黄背的,而背黄书包的正是小白。

假设两种情况,排除一种情况,则肯定是另一种情况,这就是假设排除法。

七、找出矛盾法

一天,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真的吗,”爱迪生听完以后,笑了一笑,就向那个青年提了一个问题,爱迪生问的是:“你想用什么器皿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这个青年被问的哑口无言。

试问,为什么他会被问得哑口无言呢?

这个年轻人所以被问得哑口无言,是因为他的想法本身就包含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要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必须有器皿盛放,即至少有一种器皿不能被万能溶液所溶解,从而自相矛盾。

抓住题中的矛盾给以回答,这就是找出矛盾法。

八、仔细观察法

某地公安局从公安干警中招考侦破人员,应考人跟在主考人后面进了办公室。这时主考人在抽屉里翻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说:“你们的名单被我夹在一本书里,在267页和268页之间,你们到外间书桌上把它拿来。”应考者一窝蜂似地跑出了,只有一个人站在那儿不动。主考人问他为什么不动,他作了回答。主考人立刻给这个聪明人打了五分。为什么主考人给这个人打五分?

原来267和268是在同一页上,是一页的两面,中间是不能夹考题的。

这个人怎么知道在267和268页之间不能夹东西呢?

这是他平时仔细观察的结果。像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就叫做仔细观察法。

九、根据搞错法

13世纪时,北威尔士王子列维伦有条忠实而凶猛的狗——盖勒特。一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被毯,却不见婴儿。而狗呢,一边舔着嘴边的鲜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睡熟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原来盖勒特为保护小主人,咬死了恶狼。王子悲痛万分,把狗葬在自己的公馆里。

你知道王子怎么会误杀义犬的吗?

王子的思想过程是这样的:

伤害婴儿的恶兽在嘴边留有鲜血,

盖勒特嘴边留有鲜血,

所以,盖勒特伤害了婴儿。

可是,伤害婴儿的嘴边会留有鲜血,不伤害婴儿的嘴边也可能会留有鲜血。而王子认为凡嘴边有鲜血的就是伤害婴儿的,所以,他必然犯错误:误杀义犬了。

王子错在哪里?错在根据搞错上,所以叫做根据搞错法。

十、概念歧义法

阿凡提当理发匠,地主来剃头,总是不给钱。阿凡提很生气,想整他一下。有一天地主又来理发了,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头。在给他刮脸的时候,问道:“眉毛要不要?”“当然要,这还要问。”地主说。阿凡提飕飕几刀,就把地主的两道眉毛刮了下来,送到了他手里,并高声说:“要就给你!”地主气得说不出话来,谁叫自己说“要”呢?“胡子要不要?”阿凡提又问。“不要,不要!”地主连忙说。“好,不要就给你刮掉!”阿凡又是飕飕几刀,把他的胡子刮了下来,甩在地上。地主对着镜子一看,自己的脑袋和脸都刮得精光,简直像个光溜溜的鸡蛋,气得骂起来。阿凡提解释说:“我是先问你,遵照你的吩咐我才剃的呀!” 阿凡是根据什么制服了地主的?阿凡提是用“要”这个词的多义性来整地主的。“眉毛要不要”中的“要”,有两种意思:一是拿去的意思,一是留着的意思。地主说“要”,是留着的意思,而阿凡提却故意把“要”解释成地主要眉毛的意思,于是把眉毛剃下来给了地主。下面的“胡子要不要”也是这种情况。阿凡提就是这样整地主,而地主对阿凡提却无可奈何。

阿凡提使用的就是概念歧义法。

十一、归纳合法

西特诺猜的陪明机智,在春国是很有名的。有一天他对一些大臣说:“我可以洞察你们的内心,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可以说出来。如果你们不信,咱们可以打赌!”

大臣们商量了一下就对西特诺猜说,他们愿意打赌。如果西特诺猜对了,每个马上可以给他十两银子。不过,打赌得在皇上面前进行。西特诺猜立刻表示同意。

早朝以后,在皇上面前开始打赌了。西特诺猜对大臣们说:“我十分清楚诸位大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能把你们心里的话说出来。如果诸位大人认为我说错了,你们心里想的和我说的正相反,那请诸位立刻提出来。如果认为我说得不错,你们心里想的和我说的完全一致,那就请诸位马上给我银子。”

停了一会儿,西特诺猜不慌不忙说出了一段话。百官听了,没有一个不同意,认了输,给了银子。

西特诺猜对大臣们说:“在座诸位大人心里所想的,我了如指掌,那就是:你们的思想十分坚定,你们整个一生都要忠于皇上,永远不会图谋背叛和造反。”

文武百官谁敢不同意?谁要说不同意,那就等于向皇上宣布自己的不忠。

11种高效率工作方法 篇6

2、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帮助学生拓展和运用知识;

一、关于营造学习环境;教师营造学习环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考试;在这个环节中,包含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十分明确学;

二、关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来到 关注三个关键环节,让教学变得更高效

暑假期间挑选学习了美国常青藤好老师策略系列《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9中教学方法》一书,感受深刻。本书共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对于我们教师教学来讲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也提出了有利的意见。

美国的迪恩、哈贝尔、彼得勒、斯通四人合著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9种教学方法》一书中指出有效的9种教学方法依托于框架下三个构成部分:

1、营造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帮助学生拓展和运用知识。这三个简明清晰的构成部分就是建立高效教学过程所必须的三个基本环节。

一、关于营造学习环境

教师营造学习环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考试机构)、学校(教学机构)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望,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进步相关的积极反馈,使得学生:第一,可以监测和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第二,确信通过努力学习一定可以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更专注于学习。

在这个环节中,包含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十分明确学习目标、及时提供学习反馈、适时积极鼓励、倡导坚持勤奋、高效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用一些具体指标和更为量化的描述来代替道德的说教。这里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十分明确”。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成绩总是不甚理想,或者为什么我总是考不过某某。那么如果教师能很明确将考试成绩和努力程度很清晰的界定出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就做到了“十分明确”。这样学生就可以比照表格和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的成绩,那些在复习阶段付出努力得分较低的学生,通常成绩也不会太好。同时按照表格既有规定动作复习的学生一般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对照这个表格,这类学生将获得积极鼓励。

二、关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来到课堂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要将学生新的学习与学生既有的新知识和技能相融合,让学生识别信息中的通律,通过产生心理影像的方法最有效的保存信息。具体包括的步骤是:建构学习范式(学习的过程有那几个关键步骤);深化学习过程中的概念性理解,了解和练习其变化;熟练、自发地思考知识运用过程和技巧。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提示回答、非语言展示、及时总结、做笔记、布置家庭作业、做大量练习题。总结和做笔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组织、深入思考他们以后需要温习的重要细节、概念、观点和过程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学生在总结时,必须整理、选择和综合各种信息,这可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做笔记和总结一样,要求学生判断重要信息。在做笔记时,学生必须温习、整理和标记知识点,这有助于他们记住这些信息,并且将新的观点概念化。总结和做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为这些方法包含了更高阶的思考技能,学生在确定哪些知识要记住、哪些可以删除、哪些要用更普通的术语来替代的时候,必须更深入地分析知识。

布置家庭作业无疑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教师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用家庭作业这个词来表示学生在学校日常学习以外的生活中学习或温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练习,是重复某一特定的技能,或者温习少量的信息,以增强记忆、速度和准确性的行为。这一方法指的是学生需要花时间来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以便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这里我们就以布置家庭作业为例,来阐释下如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通常情况下布置家庭作业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制定家庭作业的规则,并明确告知学生和家长(在需要家长参与的中小学教学阶段)。

第二,布置支持学生学习的家庭作业,并向学生和家长(在需要家长参与的中小学教学阶段)明确所布置作业的目的。第三,针对家庭作业完成的质量提供及时反馈。

事实上,很多教师在第一个原则上常常忽视作业的规则是什么,也没有明示学生和家长;在第二个原则上由于学生和家长不清晰作业的目的,完成起来就成了为了作业而作业。目标十分清晰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这对提升学生成绩至关重要。最后,老师的作业常常是批改学生的作业,这个环节的反馈做的往往不够到位。此外,一改既往所有的学生做同样的作业为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这将有力地消除布置作业不当的问题,并且创造了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

三、关于帮助学生拓展和应用知识

帮助学生拓展和运用知识这一环节将帮助学生从能够“正确回答”到对知识的拓展理解和实践运用,即在现实中运用各种所学的概念和技能。这个过程包含了复杂的推理过程,是学生有意义地运用知识最关键的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辨别知识的相异性与相似性,提出和验证假设等。

举一反三是我们非常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之一。让学生辨别知识的相异性与相似性,通常有四类方法:比较、归类、创建比喻和创建类比。这些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跳板,常常被认为是核心的学习方法。

这里我们以“创建比喻”为例来解读下如何帮助学生拓展和应用知识。比喻可以让学生非常容易地将不知道的东西与已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学习过程通常要求学生对以前的概念进行必要的重新塑造,在这种重新塑造概念框架的过程中,类比可以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激发学生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类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即将学习的信息”。辨别相似性和相异性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现有的知识转移到新的知识上去,从具体转向抽象。利用比喻,我们可以很顺利地让孩子们看到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时让他们想起天空中美丽的彩虹。创建比喻的步骤通常包括: 第一,确定所教授知识信息中最基本或最重要的元素。

第二,通过“只要可能,就对信息进行总结”和“用更基本的语言来代替特定事物的语言”两种方法把重要和基本的信息改写为最最基本的模式。

第三,寻求适合新信息或情形的那种基本模式。

引导学生高效记忆单词六种方法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单词;记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学习的自觉性、刻苦性较为欠缺,加之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母语与英语差异较大,致使部分小学生记忆单词困难。其实,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教师只有把握好这个根本,才能让学生学好英语,爱上英语。

一、用单词读音帮助记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边背单词一边把单词大声朗读出来。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用英语听写单词时,有很多自己并不知道的单词也可以照着读音写出正确的拼法,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单词是可以听音写出来的,不规则的单词很少。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记住了单词的发音,再过几遍,就可以拼出80%的单词,这一点也不夸张。一些同学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他们记单词的方法就是一本书、一叠纸和一支笔,狂练拼写,显然,这样做既枯燥又低效。要记单词,第一要诀就是把它正确地读出来,然后可以按照读音规则进行拼写。这样一举两得,既背会了单词,又练会了单词的发音,还可以根据字母组合、读音规则进行记忆,会读一个单词,便会拼写出来。因而,只要读音读准了,大部分单词是比较容易根据读音拼写出来。在学习新单词时,先把单词的读音读准,然后根据拼读规则记单词。记单词时重点记忆元音字母和含有元音字母的字母组合,因为辅音字母的读音比较简单,基本上同字母的音标相一致,而元音字母比较复杂,在开音节、闭音节中有不同的发音,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组合有相同的发音,而相同的字母又有不同的发音。因而记单词时,先把单词读准,这样记忆英语单词就容易多了。

二、多种感官并用记忆

外部感觉器官参加得越多就认识得越深刻。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只是让学生听,那就只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听觉器官被单一用易疲劳,注意力也易分散,因而,感觉的效果也就差了。所以,要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促使多种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参加识记活动。

三、新单词的呈现由抽象变直观

在课堂教学中,直观教具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直观教具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优点,使儿童易懂、易学、易记。可以说直观教具法,既激发了学生学单词的兴趣,又便于他们理解词义,避免教师用中文解释,也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小学课本中大部分单词都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适宜用直观手段讲解。另外,使用直观教具解释词义可以使英语单词直接与实物发生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词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如教授peach、pear、apple、grasp等水果时,就课前布置学生从家里带来,并在上面用纸条贴上这个单词,上课时拿出来边看边学,这样就能很快把这些单词记住。

四、重复记忆单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实: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按捺,甚至完全消掉。教师为了帮忙学生防止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好复习。有效的反复强化短时记忆,维持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其信息在脑筋中储存的时间最多不跨越一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若超容量的信息没有复述,就会随时间推移而主动消掉。强化短时记忆,可在一分钟内,鼓动勉励学生用适合本身的速记形式来记住某个词的形式。维持长时记忆并非容易,但若能找出一种进修英语词汇与进修者的记忆心理过程相一致、相吻合的方法,在讲授内容与学生记忆心理过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能够使词汇记忆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

五、单词的整体记忆

汉字的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笔一划地去记忆,而多数是根据部首组合来整体记忆。在记英语单词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记汉字的方法,把把几个字母看作一个整体来记,同其他一些字母或字母组合组成新单词,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记忆难度,如:“ar”前后加上不同的字母,可组成car、large、art、park card等;“book”,再在后面加上不同的单词,可组bookcase、bookmark、bookstory等。我们把这样的单词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记熟了,遇到含有这样的的单词,就这样记,能节省学生的时间,又记得牢。

六、用单词之间的联系记忆

当然,可能刚开始时能建立联系的单词很少,但要注意培养这种意识,争取一串串地背单词,看见一个,就能想起一串。比如,同义的、反义的、形似的、同类的、同根的单词放在一块儿记。背单词一段时间之后,看到一个单词,就可以想一想以前学过什么同义的,如果只有印象而想不起来,最好在笔记本上记一笔,下次碰到时,特别注意。再比如,当学生背单词一段时间后,当看到了一个衣服的新单词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我一共学了多少关于衣服的词?有scarf、dress、trousers、skirt、blouse、jeans...虽然有些书里已经做过了整理,但还是学生自己总结的效果要好一些,也可以让学生比一比,看谁写出的动物/植物/食物……多。

提高孩子做事效率的四种方法 篇8

孩子经常有懒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方法一:故事引导法

小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方法二:配合“生物钟”法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规律,也就是“生物钟”。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方法三:奖励促进法

指和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这是运用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按时作业的时间观念,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方法四:签订“合同”法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种有效方法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有效方法

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人的教育,它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呢?下面谈谈自己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自主阅读,激发参与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瀑布》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出示自读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读目标去自读课文。自读目标是这样设计的:(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读课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懂生字词意思。(3)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是讲瀑布声音的?那些句子是讲瀑布样子的?(4)不懂的地方用“?”标出。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能对照目标去读、去想、去画,就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学生自读后,教师再对照目标逐条检测一下自读效果,并且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凡是质疑问难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劲头足。

二、灵活设计教法,感受参与乐趣

不同类型的课文,同篇课文的不同段落,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教师本身,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灵活设计教法,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对学生有一种放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刻舟求剑》这篇课文时,我结合低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和本课成语故事的特点,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运用绘画的形式,画出那个人掉宝剑和找宝剑的全过程,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图意说出来。从读到画,再到说,这是一个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再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所见》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一下,假如自己就是那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心里真是太高兴了;又有学生说:我真是太自由了;还有学生说:我会把我看到的景象和我想到的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巧妙地设计了实验。特别是曹操称象的四个步骤,我用天平、大象(玩具)、石块、船、小刀、砝码、大玻璃缸和水等器物做了实验。在边说边做的同时,边在黑板上板书。实验的过程,学生看得非常仔细,注意力很集中,课堂效果非常好。我还布置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做一下这个实验。

三、重视学习策略,教会有效学习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那么,反省学习过程便是培养学习策略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关于理解“争辩”一词,我是这样教的: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有哪些不懂的词,把它画出来,等一会儿我们一起讨论。(生读书思考)

生:我不懂什么叫“争辩”。

生:我不懂什么叫“逼近”。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这些词语是本课出现的新词,平时又不常用,所以我们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谁知道“争辩”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争辩”就是“争论”的意思。

师:理解词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我是从《词语手册》上查到的。

师:查工具书是我们常用的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争辩”这个词所在的句子,想一想,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狼已经不想再争辩了。

生:我知道了在这之前,狼和小羊一直在争辩,但现在狼不想再争辩了。

师:真会动脑筋!在这之前,狼和小羊为什么事争辩的?默读课文后回答。

生:一开始狼说小羊弄脏了他喝的水,小羊通过讲道理告诉他并没有弄脏狼喝的水。

生:后来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小羊说去年他还没有生下来呢,根本不可能说狼的坏话。

生:狼简直是无中生有!(师生笑)

师:大家说得真好!像狼和小羊这样各自持着自己的观点进行争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争辩”。

小结: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理解了“争辩”一词。一是查工具的方法;二是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这两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

以上课例不但指导学生理解了词语,而且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气的课堂,是较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下一篇:河南农业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活动总结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