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联系方式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险投资联系方式(共8篇)

风险投资联系方式 篇1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退出方式

1.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个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性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增值过程。风险投资公司以一定的方式从投资者处筹得资金之后,以权益资本方式投向选定的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风险企业成长、实现增值,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出售所持的股权,回收投资并获得超额收益。一轮风险资本投资退出以后,该资本将投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因此,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是指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风险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是时候将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中退出,因而选择一定的方式(公开上市、出售或回购、清算)通过资本市场将风险资本撤出,以求实现资本增值或者降低损失,为介入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的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风险资本家实施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必须对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进行选择。

2.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的选择主要受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股票市场的行情以及风险资本退出的期限等因素有关。以下主要对这些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1 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

任何投资都追求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追求超常规的高额资本增值,它是通过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的股权来实现的。在风险投资正式退出之前,风险投资家必须关注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因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退出,只有当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足够大时,风险投资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卖出”价格。风险企业股权增值状况是决定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风险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因素,风险资本家不可能对风险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状况有一个确定性的把握。风险资本家将风险资本投人到风险企业后,可以通过向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实施运营监控来促进风险企业的成长,动态地掌握风险企业的股权增值状况,以获取风险企业成长信息,适时调整风险投资项目退出规划。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不是事先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的,必须依据投资后的风险企业成长状况适时确定,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的时期退出。

2.2 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

所谓的预期持有成本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所发生的直接的成本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和。预期持有收益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风险企业投资时,为了降低代理成本,一般会采用分期投资的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在每一期投资之前对风险企业的价值以及增值潜力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如果继续对风险企业投资,其预期持有成本大于预期的持有收益的话,就应该考虑选择适当的退出方式退出,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2.3 股票市场的行情

风险企业的股份转让价格是以风险企业的价值为基础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要受股票市场的行情的影响。当股市处于“牛市”时,股票发行一般供不应求,风险投资在使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时可以采用溢价方式发行股票,取得相当可观的资本溢价。如果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收购公司也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风险企业。相反,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新股上市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折价发行也很难成功,风险投资获得资本溢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那些愿意并购风险企业的公司也会利用这个“低进”的好机会,压低风险企业股份的价格,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收购很好的风险企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风险资本退出时机时,应尽量选择股票行情较好的时候。

2.4 风险资本的退出期限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不论该轮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它都必须如期变现,从而保证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的不断循环。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基金主流形式的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为。在存续期末,所有的现金和证券都必须在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和普通合伙人(风险投资家)之间分配,风险投资基金清盘。由于存在风险资本退出的时间限制,因此无论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如何,风险资本都必须在退出期限之前实现退出。

3.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之后,就应该考虑风险投资项目以何种方式退出。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有四种: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风险企业并购、风险企业回购、风险企业清算。

风险企业清算是指风险企业在经营期内的经营状况与预计目标相差较大,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同时又无法得到新的融资,风险资本无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并购或回购从风险企业退出,而对风险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分的行为。本文只对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顺利实现增值的情况下,风险资本应采用何种方式退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的选择时应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

所谓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股份的转让价格。风险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退出方式,其退出价格往往不同。

在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四种方式中,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取得的退出价格往往是最高的,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往往不高。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关资本市场的影响,其退出价格的制定缺乏灵活性,而且极易受外部市场条件的干扰。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是意愿的买方与卖方达成一致的价值,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定价机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关键在于该企业对于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此外,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而言,风险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会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价格。所以,风险投资以IPO方式退出时面临很大的退出价格风险,而以并购和回购方式退出时面临的退出价格风险就小得多。因为企业并购和回购的价格一经确定后,虽然不太可能“冲高”,但也不至于“跳水”。企业并购定价机制更具灵活性的结论是有普遍意义的。

3.2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是指风险投资实施退出战略时产生的费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费用非常昂贵。有资料表明,一般地讲,当发行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约为发行市值的15%;而当发行规模低于10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将大大超过15%的水平。美国NASDAQ的筹资费用占筹资金额的13%-18%,最低不少于30万-50万美元,其中,承销费通常占5%-10%。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费用则相对较低。

3.3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所需交易时间

风险投资采用首次公开发行退出时,从风险企业准备上市到正式上市之间通常至少需要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采用并购方式或者回购方式退出时,由于很多并购和回购都是双方私下通过谈判达成的,交易所需时间一般较短,所涉及的部门和手续也相对要少。因此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相对于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来说,操作简单,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而没有后顾之优,并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于处于萌芽阶段规模弱小、风险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退出渠道。

3.4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市场容量

所谓退出市场容量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资本市场或产权交易市场对风险投资家拟发行或转让的风险企业股份的吸纳能力。资本市场往往对采用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方式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事实上,不仅仅是对风险投资支持的首次公开发行有限制,任何资本市场对普通的首次公开发行也有限制,因为一个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向公众融资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因资本市场的定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只有当这些企业达到规定的标准之后方可上市。例如当前的中国,不存在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则限制多,主板市场相对于大多数的风险企业来说门槛太高。如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的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企业有三年以上的营业业绩且连续盈利等等。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是一种非公开的产权转让,它既可以在上市公司间进行,也可以在非上市公司间进行,或者在上市与非上市公司间进行,因此,从理论上讲,产权交易市场对采用企业并购的退出方式没有任何数量限制。

3.5 对风险企业的独立性和风险企业家控制权的影响

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不但使风险企业家获得巨额的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首次公开发行可以使风险企业家在较大程度上保留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若风险投资采用这种方式退出对风险企业家是一种有效激励,激励他们在企业上市前更好地为该企业创造价值。与之相对,如果风险投资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则很有可能使风险企业家彻底丧失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容易遭到风险企业家和风险企业管理层的反对,也不利于他们在风险投资退出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对于首次公开发行和企业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而言,采用风险企业回购方式退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以及风险企业家的控制权,避免由于风险资本退出而给风险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风险企业家很大的激励,使其将自身的利益同风险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更多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发展前景着想。

4.结论

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地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风险投资顺利成功的退出才能够使风险投资这一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风险投资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以及适合风险企业的最优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以实现风险资本的成功退出,获得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刘辉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4(1):76-77.

曹玲,周莉.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8(6):56-60.

练娜,夏恩君.管理层收购:一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5(5):68-70.

桂雁军.购并—当前我国风险投资最佳退出机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6):16-18.

袁晓玲,晓群.国建立多层次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1):46-50.

风险投资联系方式 篇2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形式,对于实体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阶段,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更是重要。风险投资一般可将其理解为投资主体将风险资本投入初创企业,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提供其他相应增值服务,最后通过出让股权获得资本增值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整个运作过程可分为筹资、投资和退出三个阶段,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运作周期。风险投资公司筹集资本,然后投入风险企业,风险企业(包括正在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机构等)获得资金支持之后,必须在技术、生产工艺、市场开拓方面做出成果,实现增值,然后风险投资企业退出,取得回报。

风险投资的退出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的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事关风险投资变现,是为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是风险资本的加速器和放大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否完善有效,退出方式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决定风险投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没有退出机制,风险投资就难以发展;退出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就不迅速。并且退出机制与风险投资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强化,退出机制对于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美、日、欧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比较及借鉴

从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来看,目前主要的退出方式有四种:公开上市、企业兼并、出售和清算。

2.1 美国的风险投资退出

美国是风险投资业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国家。一般认为风险投资是以1946年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的成立为其起始标志。风险投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20世90年代以来,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迅猛,退出机制日益成熟,因而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美国风险投资主要以并购方式退出(1983年例外)。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股市的连续攀升,风险企业也迎来了通过公开上市退出的机遇。1991—1997年,风险企业公开上市的数量比20世纪80年代有很大的增长,其中1996年更是达到276家的最高纪录,占了当年全部公开上市公司的近1/3,筹资121亿美元。1997年美国证券市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尽管美国的风险企业公开上市有所下降,但仍比20世纪80年代有大幅上升,并且上市风险公司的市场表现也强于大市,1997年风险公开上市指数上升了37%,而同期道琼斯指数只上涨22.6%。1997年之后,由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购并浪潮的影响,风险企业的并购事件也不断增多。1997年风险企业的购并数目达到160家,比1996年增长了58.4%,总价值达88亿美元。1998年购并数目达到了185家,比同年公开上市数目的2倍还多。

总体而言,并购和上市成为美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两大主渠道。

2.2 日本的风险投资退出

日本二板市场发展缓慢,创业企业上市基准过高,创业企业上市难度极大,风险投资难以通过首次公开发行退出,甚至要通过原投资企业回购才能实现退出。风险资本投入后难以及时通过上市实现增值并退出,大大降低了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新创业企业的热情;且风险投资机构因上市周期长,不愿在企业创业初期介入,而只是投资于创业后期。不仅如此,约62%的日本风险投资公司在所投资企业上市后仍继续持有股份。据统计,日本风险投资公司的收入有22%为股份增值,17%为股份分红,造成公司动能不足。而风险投资机构的附属性又决定了其定向出售的必然性。

日本上市基准高,影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本风险投资的发展,并且导致风险投资偏向于投资创业后期企业,对创业前期企业支持不够,影响了风险投资创新功能的发挥。

2.3 欧洲的风险投资退出

欧洲委员会鼓励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欧洲股票市场,从1995年开始,欧洲相继成立了多个服务于新生高成长性企业的股票市场,其中较具规模的有Nouveau Marche和Euro-NM市场、AIM市场和Easdaq市场,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提供便利,在保证进欧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就总体而言,欧洲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仍远落后于美国,如德国风险投资较多地选择股份回购,其次是并购,公开上市所占的比重很小。在1995年的264起退出中,回购股份占到166起,出售为74起,而依赖于公开上市的仅有12起,且仅有1家是在德国本土上市的。

综上所述,美国、日本和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最大差别是,美国主要以公开上市和并购为主,而公开上市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占绝对地位;日本和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中公开上市所占的比重很小,并购和回购占比较大。这是由于三国经济体制、企业形态和民族文化等的差异等原因引起的。

如前所述,公开上市是最佳的退出方式,其是否畅通关系到风险投资能否得到应有的资本回报,同时决定着风险资本的再投资。美国风险投资的发达,离不开其发达的资本市场,即完善的公开上市和并购退出渠道。日本和德国退出机制的特点,直接造成了日本和德国风险投资的弱势,当然对经济的贡献也较小。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三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除了公开上市,并购和回购都占有很大比例。这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设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3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我国自1985年创立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以来,风险投资的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2009年创业板市场的创立,风险投资体系已基本健全。近十年,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持续攀升,2002—2011年投资案例数年复合增长率达23.4%,金额更是呈几何级增长,达到46.2%。

从退出渠道来看,我国目前主要有股权转让、内地(海外)上市、股权回购和管理层收购。创业板的开通可以说是风险投资的一个里程碑。以广东省为例,2009年创投退出量为33笔,较2008年增加了14笔,增幅74%,这与创业板的带动不无关系。而且,在退出的33笔中,除4笔以股权方式退出外,另外29笔均以IPO方式退出。

但是进入2012年,证监会的股市新政正悄然改变我国VC的退出方式,退出方面,IPO退出呈现颓势,并购退出再掀新高。在中概股危机下,境外上市退出大门关闭,而境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这直接影响国内上市退出。2012年三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共发生65笔退出,退出笔数环比上升6.6%。虽然IPO依然是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共有20家VC支持企业上市,涉及VC退出41笔,占退出总数的63.1%,但IPO方式退出的比例进一步下降。相反,股权转让和并购退出则逐渐活跃。三季度,共有11笔股权转让退出,9笔并购退出,占比分别达16.9%和13.8%。

总体而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特点是以上市退出占绝对优势,股权转让和并购退出形式越来越重要,而且普遍存在上市难,股权转让和并购作价难的问题。

4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退出渠道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要条件,且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创业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投资信心,因此,必须建设和完善多形式的风险投资退出模式,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借鉴美日欧的经验,针对我国的现实,提出如下建议。

4.1 应适当放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条件,加强二级市场监管,拓宽风险投资公司上市退出的通道

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大多数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适合在创业板上市。目前,一方面是创业板的上市基准仍然过高,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尚有400多家企业提交了申请,等待审核批准。另一方面,就算是审核通过的,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也面临是否选择发行的问题,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筹集的资金竟然还不能弥补发行成本。这种状况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通畅性和退出的回报,影响风向投资的积极性。

在当前证券市场逐渐成熟、人们的投资观念逐步健全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国家适当放宽高科技企业上市条件,并按照风险资本运行规律要求,加快构建包括私人权益融资市场、创业板资本市场等在内的新型资本市场体系,为产生投资的交易流提供系统的资本市场支持,让风险投资通过公开上市退出。同时,政府必须对二级市场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加强上市监管,避免个别企业假借高科技之名上市圈钱,另一方面建立更为充分、及时的信息披露制度,为投资者自己判断公司的发展前景创造条件。通过创业板市场的运作,为风险资本的筹资、投资、选择和退出提供顺畅的渠道。

4.2 加强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形成合理的价值发现机制,方便风险投资通过股权交易退出

加强产权交易所建设,支持其进行市场化运作,并和创业投资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鼓励企业以其作为股权交易的平台,通过企业兼并、收购与股权回购等多种方式实现产权转让。成立股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各类股权投资项目的退出创造新的渠道。同时,通过交易市场,发挥价值发现的功能,可以进一步解决风险投资退出的价值评估问题。

4.3 完善并购贷款办法,拓宽并购资金来源,使银行资金介入到风险投资的退出中来

并购贷款,是指银行向并购方或其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交易价款的贷款。风险投资退出时,并购贷款有利于解决收购资金的来源。但是,目前的并购贷款存在贷款比例低(不应超过并购交易所需资金的50%)、产业限制严(主要是资产型企业,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支持风险投资企业的退出。

4.4 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以使其既成为会员之间沟通的平台,也成为会员与政府沟通的平台,以及包括项目并购在内的业务合作平台。另外,引导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参与创业投资业的发展,提高投资业务的交易效率和规范程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美、日、欧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针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对策,以期推动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退出,美、日、欧

参考文献

[1]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J].管理世界,1999(1):2-7.

[2]赵英会.风险投资IPO退出现状及成因分析[J].财会通讯,2010.

[3]崔毅,何国杰,古义龙,等.2010广东省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成思危,等.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C].中国风险投资院,2012.

风险投资联系方式 篇3

律师提示:小心高价商铺诱人回报

投资异地商铺,切忌“旱涝保收”心态,要小心高价收购、还本销售这些诱人的承诺。天上不会掉馅饼,一些号称回报率极高的投资项目四处融资,很有可能在套钱。

同时,类似的商业投资中,大多数置业者购买的是期房,如果开发商后期资金跟不上,就有烂尾的可能。最主要的是,异地置业者地处外地,维权的力度及措施很难到位。因此,实地考察及对开发商实力的调查与判断更为重要。如果可能,最好事先进行一下明察暗访。也要注意签合同时的补充协议,同时要明确约定一旦发生争议,诉讼管辖地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置业方式二购房出租

律师提示:尽可能选择品牌住宅

去外地买住宅,主要是为了商务旅行、度假或租赁,而所谓投资是具有很高风险的,在外地置业和在本地置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为房地产本身区域性、本土性特征鲜明,它受到当地政府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区域市场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考察清楚该城市的房地产行情,特别要根据自己买房的目的去决定如何选房。选择口碑好、实力强的开发商建的房子,是在外地购房不至于被套牢的首要保证。多去了解投资地的房产情况,尽量选择成熟地段的产业。

置业方式三购产权式酒店度假、出租

律师提示:酒店投资要考察客源市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来自外地的购房者之所以选择在海滨城市购置房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物业的观海视线和其他诸如绿化、保安等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为了避免今后发生因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等原因产生的纠纷,双方所签的合同中应对以上事项予以明确。

同时,也要对所购物业周边环境、开发商资信、法律权属进行核查。还要了解当地购房程序、办理按揭期限,以及所要交付的税费等内容。可向当地房地产专业律师或房产部门进行咨询,以免产生纠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比较好投资与理财方式 篇4

比较好投资与理财方式

1、最传统:储蓄

储蓄是最传统最常见的理财方式,它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风险,缺点是收益太低,尤其在今天通胀加剧之下,储蓄收益已经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了。因此很多人开始选择其它形式的理财工具。

2、最安全:债券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依据最基本的发行方式,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债券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而言,风险相对较低,但收益比同期银行存款收益高,尤其是国债,在政治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投资风险。如果你手上有一笔长期不需动用的闲钱,希望能获得更多一点的利润,但又不敢冒太大风险,可以买进一些债券。

3、最保障:保险

人生最大的迷,就是未来。任何人无法预兆一个家庭是否会遇到意外伤害、重病、天灾等不确定因素。保险是一把财务保护伞,在发生意外事故后能获得保障。不要小视保险的保障作用,因为仅仅依靠社保所起到保险作用只是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尤其是在高通胀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商业保险是有很大作用的。同时理财型保险不仅具备保险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可谓保障与投资双赢。

4、最集合:基金

基金就是把众多投资人的资金汇集起来,由资金托管人托管,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和运营,其实就是委托理财,是委托专业机构对各种理财产品进行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式投资的理财方式。居民家庭购买投资基金等于将资金交给专家,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乏时间和专业知识的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5、最投机:期货、现货

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竟价方式,买进或卖出在未来某一日期按协议的价格交割标准数量商品的合约的交易。期货交易根据交易对象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期货交易可以双向交易,期货可以做多也可做空。价格上涨时可以低买高卖,价格下跌时可以高卖低补,做多可以赚钱,而做空也可以赚钱。

现货投资是指对可供出货,存储和制造业使用的实物商品进行的投资,是一种新的投资渠道,是类似于股票、外汇、期货之类用软件在电脑上操作的一种金融衍生品。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操作方法非常相似,交易都是T+0,而且有做空机制,交易很灵活,还具有杠杆性,因此收益高的同时风险也较高。随着金融环境的宽松和加入世贸以及投资者期货交易常识的普及,期货和现货投资将会成为常用的个人投资理财方式之一。

6、门槛最高:信托

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简单的说信托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管理财物。(PS:一般人哪有多余的钱,比如小编我,所以只有有钱人才钱多的管不过来)信托的优点是收益较佳。缺点是信托产品的起投门槛非常高,一般都是100万以上,部分投资者只能望而却步。

7、最保值:黄金

从古至今,黄金一直是“硬通货”,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资产保值的利器。只要是纯度在99.5以上,或有世界性信誉的银行或黄金自营商的公认标志与文字的黄金,不论你携带到天涯海角,都能依照当日伦敦金市行情的标准价格出售。黄金投资形式有五大类:实金投资(即金条)、金币投资、金首饰投资、纸黄金投资、黄金期货投资。黄金的是优点是保值的作用明显,缺点是价格波动大,投资理财的风险也很大。

8、最熟悉:股票

股票投资是我们老百姓日常谈论的热门投资话题,不用多说,大家应试都很了解,股票的特点:高收益、高风险、门槛低、可转让、交易灵活、方便,但是,由于风险不可测,股票更适合经济条件较好,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常见个人金融投资理财方式 篇5

物流1041班 蒋振 10070040414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理财需求越来越强烈,个性化的理财投资规划需求突出,金融投资工具的发展,及其他投资品种的层出不穷,不断给投资市场增添绚丽光彩,我经过上网查询及翻阅资料大致罗列了一下几种个人投资方式

一股市 :目前国内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两千多只股票可供投资者选择。股票投资的优势是比其它投资流动性强,收益高,套利快,门槛低,需要投资人有良好的心态和理念,和高超的投资技巧,能充发挥投资者的综合能力,自主性强。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但也有同样的风险。股票投资的劣势是,价格波动大,收益不确定,风险较大,不能现买现卖。受外力影响的不确定性大,不可预测的因素多。

二 期货:国内期货市场包括金属、农产品、能源类期,货货投资工具,具有套值保值的功能,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套利性、投机性;金融期货合约有股票指数合约、利率期货合约、外汇期货合约等,在国内这类期货产品还在研发阶段。期货得优势是以小博大的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只占交易总金额的5%—10%左右,T+0的买卖制度。当天开仓,当日即可平仓了结,盈利可及时落袋为安,同时可以让风险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可不必

承受隔夜的风险。低廉的手续费用。手续费只占总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九以内,只有股票的八分之一。品种少而精,容易把握资料。期货就3个交易所,上海大连和郑州,其中武汉是不能交易的。总共7个交易品种,操作相对容易且集中,容易捕捉到大行情。交易信息完全公开交易方式便捷,可双向交易。

期货交易的缺点:杠杆作用很大。所以,现货市场价格的轻微波动对其影响巨大。如果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对其不利,就必须追加保证金。如不追加,则被强行平仓,损失巨大。期货是对未来现货市场的投资或规避风险。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使期货投资难以把握。目前中国的期货发育还不完善因此,存在一定的制度上缺陷的风险。

三.基金 :基金近年来在国内成为金融投资商品的明星,现在国内基金公司大小几十家,拥有数百只不同类型的基金,基金分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最为红火。基金具有专家理财、专业化管理,专业组合投资、风险分散、流动性强,便于境外投资,回报优厚的特点,一般年收益率可在20%左右,当然,不能否认,基金也有其自身缺点,比如说虽然能降低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基金虽由专家经营,但也不排除经理人治理不善和投资失误的存在,这也是投资基金的风险;基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投资方式,故可能出现股市多头时,基金获利不如某些股票;基金更适宜于中长时间投资,对跑短线者,由于生意都须支付一笔手续费,反而增

大了投资本钱。

四贵金属交易:包括黄金与白银等,国际上有现货黄金投资,国内银行有纸黄金或者实物黄金投资交易。黄金主要由地域政治冲突、供销变化、货币汇率、能源等等因素决定黄金则分为纸黄金 实物金 期货 现货 黄金延期 等品种,其中我个人比较看好现货黄金,涨跌都可以买,全天24小时开盘,随时可以交易,纸黄金只能买涨。贵金属可以双向交易,可即买即卖,可以做多做空,交易费用低,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七,五外汇宝交易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投资工具,其优势有:1全天24小时不间断交易市场连续性好,不会因为停盘期间突发事件使你无法交易而造成损失!你可以随时进场交易。2T+O交易方式,每天你可以交易无数次。3双向交易,你可以做多,也可。4交易手段先进,在你下单后,你可以及时下止损单和止赢单在免除你时时需要盯盘和担心网路故障的同时,可使你的损失设定在你允许的范围内和保证盈利在市场到达你设定的价格时能及时平仓到帐。5每天都有行情

六房地产投资:包括商铺、住宅、写字楼、建筑附属设施,还有土地使用权等的投资。房地产投资的优势有

1、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增值的趋势

2、房地产投资可以获得多重收益,利润率高。

3、房地产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具有保值增值作用。4房地产用途具有多样性并且价值可以感知。

缺点是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差,管理成本高,购买后还要追

加投资交易费用高,转让过程税费高

七债券投资:债券的分类越来越细致,但一般有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为其他金融工具,如股票。买国债的优点是不仅利率高于同期储蓄,而且还有提前支取可按实际持有天数计息的好处。利率可以事先约好,并且安全可靠,缺点就是收益较低,投资时间较长

八.投资保险:购买投资性保险,不失为个人投资一种有益选择,比如万能寿险具有包括投资在内的“全能性”的功能。在目前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购买保险具有防范风险和投资增值的双重意义。比如,像养老性质的保险,不仅对人生的意外具有保障作用,而且是长期投资增值的过程,可以买上一些。保险的优点: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灵活性强投资选择多、产品透明度高。保障资金安全,真正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全,按照保险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可以干扰受益人领取保险理赔金。这是不被冻结的资金,最重要的保障功能(生、老、病、死、残)一旦发生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理赔金,尽管谁也不想拿,但是拿着总比什么没有了要强。保险的缺点:保单利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投保人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产品比较灵活,起不到强制储蓄的作用。产品较复杂,不宜理解。购买者在购买时,需具备一定的金融投资知识,仔细阅读条款和产品说明书,适合收入较高,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人。领取时限较长一般要到20年乃至40年以后在领取。

九现货交易 :现货交易在金融商品中属新鲜事物,参与经营的商品包括农产品、金属、建材,现货交易是以现货市场为基础进行的,现货交易也称为网上现货商品交易,现货交易拥有了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其特点是1投资成员多:现货生产商、现货使用商、套利投机商 在现货交易里,我们所做的就是套利投机商!现货交易市场上市的交易品种在现货市场中较大的价格波动幅度,完善的交易机制有利于投机者灵活买卖,风险控制,充分博取价格波动中的的差价,从而获得巨额投资回报。2信息明确,规律明显 现货交易是商用国际互联网进行集中竞价,统一撮合,在线结算,价格行情实时显示有利于交易商准确快速判断价格行情波动趋势3操作简单,投资见效快 投资者可长线持有现货商品进行实物交收,也可短线即时买卖对冲交易,套取差价,正所谓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收益高。

十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是我们通过购买企业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投资于企业,购买的非流通股票一但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就可以在短期获得暴利; 股权投资当然也可以通过分得企业收益或股利取得投资效益;还可以通过控制被投资单位的产品供给等环节取得间接经济效益。当然,如果被投资单位不能上市或者经营不善那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尤其注意的是,现在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急切至富的心理,搞乌虚有的股权投资进行欺诈,投资者千万不要上当。

十一期权投资.: 期权,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选择权利。期权的买方拥有执行期权的权利,无执行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是履行期权的义务。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使买卖双方面临着不同的风险状况。对于期权交易者来说,买方与卖方部位的均面临着权利金不利变化的风险。这点与期货相同,即在权利金的范围内,如果买的低而卖的高,平仓就能获利。相反则亏损。期权多头的风险底线已经确定和支付,其风险控制在权利金范围内。期权空头持仓的风险则存在与期货部位相同的不确定性。由于期权卖方收到的权利金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担保,从而在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能够抵消期权卖方的部份损失。虽然期权买方的风险有限,但其亏损的比例却有可能是100%,有限的亏损加起来就变成了较大的亏损。期权卖方可以收到权利金,一旦价格发生较大的不利变化或者波动率大幅升高,尽管期货的价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无限上涨,但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来讲,对于许多交易者来说,此时的损失已相当于“无限”了。

十二艺术品收藏 :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古今中外,五花八门。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与历史的一切,主要分瓷器、玉石、金属物品、钱币、邮品书画等等。艺术品投资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长期投资的话,回报率极高的优点。但是艺术品投资风险非常大,需要很高的鉴别能力,一旦买了假货,损失巨大。其他的邮票、钱币、磁卡等,风险较小,而且融入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可谓是投资、观赏两不误。

十三结构性存款储蓄:无论如何,投资者应该保持一定数量的存款。储蓄稳定,可以实现滚动发展,灵活方便,随时调整。但收益少,十四.彩票 :国内有福利彩票与体育彩票,随着博彩业的发展,彩票作为一种投机性强的品种,其投资的功能也将逐步显示出来。彩票投资的优点是投资金额小,连续性强,回报金额非常非常高,缺点是投资性、博弈性太强,回报率太低,不宜大资金介入。

风险投资联系方式 篇6

强化法律风险控制的基础工作,是防患于未然,所谓“防患于未然”正是法律风险控制工作始终处于积极、有效和稳健运作的重要保证。二级单位具有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多重功能,法律风险存在着范围广和层次多,因此,在基础工作的强化中,可以通过制度化、专业化、体系化建设,使法律风险控制工作达到全方位覆盖和长期有效进行的目的。

目前我单位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立的法律风险;

2.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3.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 4.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5.施工过程的法律风险; 6.诉讼风险。

以下为本单位法律风险管控的方式。

一、设立的法律风险管控

单位在设立过程中各种手续应及时办理,避免设立瑕疵。建立健全法律风险控制工作的有关制度,如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岗位权责制度、决策制度、请示报告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专业工作制度、报表制度、档案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二、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管控

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签署阶段风险、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提高项目负责人特别是决策者的防范风险的意识是前提;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是及时识别、降低和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健全防范法律风险的制度是保证;抓住防范法律风险的关键环节和因素是重点;强化过程控制的监督检查是防范法律风险有效途径;建立以专兼职结合的、以法律顾问牵头的合同管理机构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客观要求。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依法订立和履行合同;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减少合同纠纷;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管控

建立并完善内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控制内部人力资源法律风险。

1.建立事前的风险防范机制。重视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包括制定程序、内容确定、发布实施程序这三方面,如果这三个方面存在欠缺,则后果可能会是该规章制度全部或部分无效,这就意味着单位的内部劳动管理行为失去了依据;意味着单位依据所谓的规章制度采取的管理措施将是无效的、得不到法律支持的。

2.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通过劳动合同来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劳动合同是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法律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签订劳动合同时,何时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变更劳动合同,如何解

除劳动合同,如何终止劳动合同等问题上必须明确规定,如果处理不当,单位将面临着相应的法律责任。

3.建立事后危机处理机制。单位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律风险管理部门,并不断健全和完善部门制度,设立危机预警机制,应对法律危机。

四、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控

1.强化单位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作为单位的无形资产,是单位重要的竞争资源。

2.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方面,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在技术服务合同中,要对产生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明确规定,以避免知识产权落入他人之手。

五、施工过程的法律风险管控

1.技术供应方面:技术内容、工程验收程序要明确。如果技术内空不明确,发包方很可能以不符合规范为借口,不进行验收和结算,质量标准不明确,主要是没有明确符合哪种质量标准,无法评定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工程验收程序不明确,在合同中未约定现场工作人员,对承包方提出的技术问题不进行解决和不正确、不及时解决,并严重影响施工生产时的责任和解决办法。

2.预付款、进度款方面:在合同中要有明确的条款约定。没有细致的合同条款约定,就会缺少对发包方逾期拨款的有力度、量化的、可操作的约束措施,从而造成我单位资金紧张。

3.工伤事故方面:建立完善的工伤事故管理办法,加强工伤

事故管理,提高工伤事故处理效率。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除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以事后救济外,更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是未雨绸缪,防范工伤事故的发生,重点从以下方面积极着手:①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发生工伤事故,对造成其本人或其他员工的生命财产损失应依法承担责任;②加强安全生产的培训和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③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严格规范和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绝不懈怠;④明确管理和岗位责任;⑤制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和防范机制,定期演练,深入开展学习。

六、诉讼风险管控

根据我单位的具体情况,诉讼风险主要存在于民事纠纷中。在经济事务,如果事前审核得当,很多民事诉讼是可以避免的,即使是无法避免的重大复杂案件,也可以减少败诉可能,增加和解、调解的机会。

首先是经济事务中的必要注意义务,包括合同对方的基本工商资料;是否超出对方经营范围;若系特许经营,应在相关许可部门查询其经营资格;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具有善意等等,履行上述注意义务的目的在于,保证合同的真实有效和可履行性,获得善意交易人的受保护地位。

其次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了应对具体商业情况的变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当密切注意合同对方的履行能力和商业信誉,必要时应要求对方提供履行担保或行使其他不安抗

辩权;为避免民事被诉,在民事交往中,应当规范管理各种书面资料,包括来往信函、传真、电邮等,对合同变更应当双方协商一致并出具书面材料;在接受指令性任务时,应当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避免被动,在向下发包业务时,应当密切注意总承包方的履约能力,无论业务分包是否经过发包方同意或选择,在合同中均应约定总承包方对各分包方的履约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研究 篇7

1 审计风险概述

审计风险就是审计单位通过审计没能做出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报告, 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决定的可行性不高。这种风险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第一种情况是审计人员认为是公允的财务报表, 实际上被审计单位做过手脚, 破坏了财务报表的正确性, 不能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状况, 或是被审计单位改动了对自身不利的财务事项, 或者有些重大事件根本不在财务报表中显示出来。第二种情况是审计人员认为有错误的财务报表, 实际上是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

一般来说, 审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计风险是指企业对审计界产生的各种审计职业风险和工作风险的综合性因素与环境综合。狭义的审计风险就是指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了不正确的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处于监督与评价的第三方, 一旦方式不恰当就会产生审计风险, 主要有三种构成要素: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测风险。固有风险就是企业本身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完善而造成审计人员的视线不能集中于财务审计, 企业在进行财务处理过程中, 财务人员没能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而给财务报表带来差错的现象。控制风险, 就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从而给某项经济事项带来不可避免的差错, 进而影响财务报表正确性、给审计人员带来审计风险的风险。检测风险就是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的经济业务审计检查时对财务报表中的漏洞没能检查出来的风险。

审计风险的模式一般是用乘号来表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某种程度来说审计风险是终极风险, 当前企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不断变化, 企业所面临的审计项目也在不断更新, 企业必须加强审计风险认识、设计人员应该从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入手, 进行详尽的分析, 把终极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2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现代企业审计风险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所以有必要对形成企业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2.1 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我国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后, 私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私企壮大了, 可是私企的领导大都没有相关的企业管理经验, 由于企业是私企领导花钱置办起来的, 所以对财务特别的重视。一些私企的领导不把重心放在生产和经营上, 却在财务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的企业领导甚至认为只要管好财务就会把生产和经营都搞好, 把财务视为企业的生命力。完全没有把审计当做企业应该做好的一项工作来抓, 违背了现代管理理论。当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 企业领导不是对自身进行检讨, 首先想到的就是拿钱贿赂相关部门和人员, 管理思想落后, 导致企业的审计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

当前, 我国一些企业由于在财务管理理论上相关知识不足, 工作技能不能满足现代财务的需要, 出现了财务控制和财务管理不正确观念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只设置了财务部门却没有设置相关的监督和管理部门, 这样就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 给他们对财务报表做手脚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项调查显示:经济犯罪中有70%是企业的财务人员, 这些财务人员所在的企业中90%的审计和监督部门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所有这些现象造成了企业的资金和资源配置没有得到优化,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同时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2.3 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审计工作是一门素质要求比较高的工作, 审计工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 在这方面我国还缺乏比较专业的国际化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工作和业务素质, 也就是审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好多审计人员在经济利益面前, 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操守, 把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抛之脑后, 为了个人私利放松了警惕, 简化设计程序缩小审计范围, 出具了违背会计师意愿的审计报告, 导致审计结果错误的后果。随着我国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 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以风险导向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律、金融知识, 还必须具备相关的风险分析软件的应用的技能。目前, 我国缺乏具有相关的综合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员, 现有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仍然是传统审计方式下的工作模式, 由于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欠缺, 对企业面临的风险不能进行正确的判定, 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4 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

根据国际审计规则的要求, 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内容、范围、方法及报告不受干涉的前提, 也是其工作的客观基础。由于我国审计工作起步较晚, 审计体制尚不完善, 审计部门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行政部门的影响, 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判断力和工作独立性, 审计工作作出的审计报告有失公平性。

2.5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有了飞快的发展, 会计人员可以从凭证的填制到财务报表的出具都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 并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监督, 一方面方便了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有益于其作出及时的决策。但是, 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会计相关账务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有被修改的可能性, 这样就让审计人员无法真正辨别所需要的账务资料, 给审计人员带来一定的技术困难。

3 审计风险规避方式分析

3.1 提高领导层的现代管理意识

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都离不开管理层和决策层, 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引擎和方向标, 他们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一些企业领导不具备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 过分看重财务在企业中的地位, 不仅没有把企业做大反而与领导的意愿背道而驰。所以, 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领导者的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学习现代企业理论, 转变管理思想, 财务在企业中的地位固然重要, 但是内部控制的地位也不可忽视, 领导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意识, 对自己不该插手的事项不能随便插手, 因为这样会给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 做好自己的战略领导工作, 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之间互相牵制, 规范业务流程, 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3.2 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力度

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各部门的监督力度, 让监督部门真正发挥其监督企业各个环节的作用, 让其敢于揭露企业的重大弊端和财务的营私舞弊行为。审计监督是企业的焦点问题, 企业对这项工作应该常抓不懈, 对审计部门查出的经济违法事件和相关责任人, 企业不能只停留在曝光和批评上, 应该对其进行严肃的处理, 这样一方面尊重审计人员的劳动成果, 提高监督部门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避免此类错误再次发生。这样才能把监督真正落实到位。

3.3 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审计工作的特征使其对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比较高, 审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关, 所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极其必要的。首先,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外因通过内因同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首先应该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让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不能在经济利益面前忘记自己的职业操守, 因为自己的每个工作环节都对企业的经营、投资人、股东的判断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修养, 秉着公平、尊重事实的工作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每份审计报告。其次,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 所以审计部门应该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扩充其会计、核算、金融、计算机等相关行业的知识, 提高其综合素质。再次,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工作, 审计单位应该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的审计人员, 提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以此督促审计人员自主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3.4 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企业应该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 审计机构在工作时行政部门尽量不要去干扰审计人员的工作, 保持其独立性, 让审计人员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审计流程审计, 注重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措施,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必要的监督。另外, 在企业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出具公允审计报告的必要性, 在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 不能用经济手段对其进行诱惑, 使审计报告失真。

3.5 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企业的账务系统信息化程度提高, 在其出具的财务报表中有可能出现修改原始数据的现象。审计人员应该及时进行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学习, 审计系统应该及时开发一种检测企业财务报表有没有作假的软件, 提高审计系统的数据维护功能。另一方面, 审计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企业审计制度, 建立相关的规章, 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时遇到不同寻常的难题时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从而避免企业修改原始数据的行为发生。

3.6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当前我国有许多企业, 仍然是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 往往是会计不仅做会计而且做出纳, 岗位职责不明确, 严重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 明确财务和审计机构两部门的工作性质, 为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4 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审计风险是当前制约内部可控制的重要因素, 企业和审计部门应该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存在, 根据其产生的原因, 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领导的管理意识、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内部监督等措施, 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使审计结果更符合公允性。

参考文献

[1]施浩忠.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9) .

[2]宋宏坤.中小企业审计风险规避[J].企业导报, 2011 (4) .

[3]苑光明, 杜稳灵, 高雁.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J].企业经济, 2008 (2) .

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研究 篇8

【关键词】企业审计;风险管理;规避方式

内部审计以系统化、专业化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行为做系统的财务分析、详实的风险评估与预测,同时有效对经营的风险等进行治理、控制及防范的整体过程。其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划分风险管理范围,识别和分析企业风险以及风险的评估、处理和反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审计风险要以企业的战略发展为目标

虽然说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阶层,比如股东或者董事会来商议决定,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审计就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企业审计必须针对领导者的决策分析推测出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出风险防范、规避和控制的措施。这就要求企业审计构建风险分析矩阵,一方面要分析出企业可以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强化企业优势;另一方面要判断出可能阻碍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也就是说风险分析矩阵要围绕着企业的战略发展,以企业的战略发展为目标,从企业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判断风险因素对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目标,汇总企业各方面因素,防范、控制和规避企业的潜在风险。

二、企业审计风险要密切监控企业环境

如今全球联络日益紧密,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企业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环境一般而言既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包含企业的内部环境,此处指的是企业的外部环境。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大小甚至风险的性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天灾或者人祸,一旦发生对于企业的打击有时候是毁灭性的。风险审计对于企业环境的监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决定明确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决定着企业能够承受风险的程度;其次,要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风险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对于有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不利的风险及时发现和规避;再次,要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监控,比如分析供应商的状态,分析客户购买行为的变化等,才能明确影响企业营运的环境因素。当外部环境与企业运营不相容时及时反馈并加以分析和判断,以及预测不良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管理阶层调整经营目标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三、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研究

1.保证风险事件甄别的完整性

风险鉴别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甄别出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因素,除了上文中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密切监控之外,还要全面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企业的内部环境,保证风险事件鉴别的完整性,找出潜在的风险,尽可能降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企业审计人员要以企业的战略发展为目标,研究企业的战略经营,对于风险事件可以在获取相关资料后采用风险分析调查表、风险问卷分析、流程图分析等模板来表现和鉴别。

2.对风险进行确认和评估

甄别出企业的各类风险之后,企业审计人员就要采用一定的风险分析管理技术来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测量和等级确认,利用定量和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对已被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和计量。比如香港首富李嘉诚在我国房地产鼎盛时期从内陆撤资,就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到未来的风险过大。

3.制定出应对风险的措施

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确认,认识到风险活动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般而言企业会依据风险偏好来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如同样是意识到了我国房地产的未来风险,李嘉诚是选择撤离资金转站欧洲,而王健林的萬达则是选择进入文化产业。对于风险企业一般有几种应对措施:一是风险处理,风险处理最为常见,是相对积极的风管管理战略,针对风险的成因来源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控制风险降低损失,企业选择风险处理意味着是对风险能够承受的风险偏好,企业管理者没有转移风险的意愿。二是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既不能用抑制或控制的手段避免风险发生,也没有办法降低风险的损失,这种时候也往往是企业的生死关头,如果处理不妥就有可能使企业元气大伤甚至遭受灭顶之灾,企业面临此种境地则会采用风险转移,常见的有控制性非保险转移或者投保的形式来转移风险。

四、结束语

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研究,首先要保证风险事件甄别的完整性,科学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利用相关模板来找到和甄别潜在的危险;其次,要对风险进行确认和评估,对已被识别的风险运用相关的风险管理技术进行计量评估,确认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最后,要制定出应对风险的措施,针对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或是消极的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周谦.谈风险基础审计在高校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02).

[2]周景冉.浅析审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05).

[3]胡钊涵.浅析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30).

作者简介:

上一篇:研修日志小学下一篇: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