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通用11篇)

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篇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全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从出生到进入学校前,一般家长都重视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他的孩子上学以后取得家长就如释重负似的,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几乎全都推给学校,就是特别是现在,许多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更是无法顾及。

成人学校是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场所,拥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仍然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提高育人质量。因为孩子即使入学后,大部分时间仍在家中度过。还因为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一个人交几十名学生,且精力和时间都无法与父母相比。

要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知识,就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固有的血源情感,伦理道德上的内在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热前提性,长期性必要补充和助手作用。

家庭教育的意义

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忽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

如果家庭教育这一支柱继续弱小,与另两个支柱形成巨大差别,那么,国民教育的平台就会倾斜,更不可能平稳、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国家必须为家庭教育立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健康,才会有全社会的健康。只有以家庭的和谐为根基,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家庭教育“为民族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为教养子孙而修行是每个国民的使命。

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简称为“3M”。即:

1、“为生之道”

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等三大方面组成;

2、“为人之道”

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

3、“为学之道”

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篇2

一、“人文精神”与高职声乐教育的关系

声乐艺术最终价值和意义的指向就是人文, 传承和教育者要具有明确技术与人文的关系。艺术缺乏了人文精神这一孕育它的土壤, 就失去了人文精神艺术, 只剩下干瘪的形式, 就是没有意义的声像和没有生命的情感技术技法, 就不能打动任何人。柏拉图曾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判断一切价值的思想, 关注人的自我实现价值”。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文文化、内心关怀及自我实现, 主张的是民族自尊、自决、自持。而对于高职声乐教育来说, “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观点、价值观等意识层面上。同时还具有实在性, 体现在文化基础素质等实在的知识体系的学习和补充等层面上, 并且对于声乐教育过程来说, “人文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教育概念具有变革意义。但是近些年来, 在声乐教育领域中, 这种人文精神形成了声乐教育中集体无意识之积习, 声乐教育就像一个复制品工厂, 一千个人进去, 出来时都是一个声音。在声乐教育中, 一个人本身的声乐特征不见了, 每个人都被打上了相同的评判标准和技术量化标准。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质量更是乏善可陈, 不仅影响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还影响声乐人才的个体发展和就业。在我们的声乐教育中, 学生个性和对音乐灵性的个人感悟, 被以“不科学”为由轻易打压, 纯粹声音层面的感官听觉效果, 被无意识地当做衡量学生歌唱能力和水平的核心标准, 最终造成人文精神与技术本末倒置, 教育中技术压倒人文精神, 使声乐艺术教育长期暗淡萎靡[1]。

二、高职声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从古代开始, 我国已经认识到人声的特殊性, 具有“歌者在上, 鲍竹在下, 贵人声也”、“丝不如竹, 竹不如肉”的音乐观点, 人声是表现人情、人性最自然、有利的声音。在声乐教育中, 什么样的声音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声音具有生命力?是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在教学实践中, 声乐教师只是一味认定并强调“科学方法”, 在技术的标杆下, 声乐艺术就失去了艺术的内涵。那么, 在高职声乐教育中, “人文精神”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首先, 在高职声乐教育中, 情商教育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是培养情商的重要保证。在高职声乐教学中, “人文精神”更多地侧重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情商能力。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演绎, 不同学生会展现出不用的处理方式和状态, 但是情感的表现却是唯一的。在人类情感上, 音乐艺术的魅力是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欣赏的情感共鸣。声乐艺术通过歌者对声乐作品的个人情感感悟、旋律、节奏等不同因素的综合表现, 以声音为媒介, 传递给听众。而在一定程度上, 人类的情商能力表现出了声乐本身的“艺术性”。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使声乐艺术具有生命力, 支撑声乐艺术的价值核心就是歌者的个人情商基础。目前, 高职声乐教学中, 教师主要以“歌唱”为主。长期下去, 这样的教学方式由于缺少“情感”的生命力, 降低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悟能力。因此, 只有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会学生深入领会作品本身的情商定义和艺术价值, 通过情感的表达, 娴熟掌握作品的情感, 才能提升自身的艺术观。

其次, 龚琳娜曾说:“我希望我的歌曲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表面, 而能给人带来生命力。”高职声乐教育中, 声乐演唱技能是最基本的任务。声乐是技能和艺术的综合体, 声乐人才的就业根本是声乐演唱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是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 不管是民族、通俗还是美声唱法, 结合我国民歌、戏曲等弹唱方式特点, 借鉴欧洲“美声唱法”的气息、发声和训练方式, 虽然技能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具有科学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套教学方法, 课堂内容单调、古板, 普遍忽视学生的个性, 忽视学生音色、音质等生理条件的不同, 使学生对于声乐技能学习“误入歧途”, 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人文精神”声乐教学理念侧重于体现“个体”价值的所在, 具有“针对性”。因此, 高职院校通过行之有效的声乐学习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价值, 要以“学生体质”为基础, 加强对“个性”的认识, 针对技能训练和教学, 强化“人文精神”观念, 认可教师, 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另外, 声乐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发展。目前, 传统声乐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 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 缺乏灵活及发散性的方式, 导致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缺乏实用性, 学生视野狭隘。单纯从高职声乐教育层面来看, 传统声乐教学过程只是单纯的“学唱”和“教唱”过程, 创新能力没有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的“能动性”上, 学生对原有声乐作品没有实用能力的训练和验证, 创新能力的教学没有扩展到创作、改编的层面上, 个人综合音乐能力需要提升。而“人文精神”的主要目标是使声乐人才具备创新能力, 主要体现为实质性的综合文化素质。因此, 在传统声乐教学过程中, 融合“人文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够加强对声乐作品本身的指导性解读, 增强教师对音乐文化的指点,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

三、高职声乐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作用

1. 使高职声乐课堂衍生出一种“指导性”学习。

在高职声乐教育中, “人文精神”价值的重要依托是教师。新时期对声乐人才的要求不仅具备扎实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作能力, 还要拥有高超的演唱技术。因此, 高职声乐教育要对学生的艺术观进行熏陶, 通过对作品解读、文化介绍等综合教授和指导。而“人文精神”融合音乐、文学、表演等复杂知识, 能够把声乐课堂衍生出一种“指导性”学习。如在作品处理的方式上, “探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身能力, 而“示范”只是一种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在对音乐文化、文学文本等内容的解读上, 通过教师的“指导”,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增强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 从而增强声乐课程的学习效果。

2. 使声乐课堂重视“个性塑造”, 改变声乐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职声乐教育中, 某些声乐教师的授课态度不够端正。由于学生多教师少的缘故, 声乐教学缺乏针对性, 忽略学生差异化现状的事实, 声乐课堂主要由“练声和唱歌”组成, 忽视声乐演唱技巧、情感处理等重要内容, 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的“个性塑造”, 培养学生独立的艺术特色和个性, 是高校“人文精神”的一种直观性体现。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演和个人探讨, 在保证科学发声、气息等技术训练的同时, 针对学生的音区归属、音色等风格, 制订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 给予学生职业规划上的修正和指导, 结合未来中小学音乐课堂分教学的实际, 制定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个性”“量体裁衣”, 增强教学效果。

3. 开掘学生的能动性, 使学生大胆创新、表现。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 而“人文精神”在高职院校声乐教育中, 能够开掘学生的能动性, 使学生大胆创新、表现。受高职院校教师主导制的影响, 学生没有足够的独立发展空间, 在唱法、选曲、风格演绎等内容上, 不能足够独立。而“人文精神”以学生为主导, 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动性, 通过教师把关的声乐课堂, 教师在发声、气息、处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并且以比赛和演唱会等形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和提供学生大胆表现的机会, 鼓励和提升学生自信心, 从而使学生在改编、原创等方面进行尝试, 增强声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促进高职声乐教育的发展[3]。

摘要:从教育层面来看, “人文精神”是以提升学生就业技能水平,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以人为本”理念。高职声乐教育中, “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个体发展、艺术思维观念及文化素质上,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人文精神”与高职声乐教育的关系, 探讨高职声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以期促进高职声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育,人文精神,重要意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声乐教研室.声乐表演基础教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

[2]钞艺伟.音乐人文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

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廉政建设;意义;基层

1 .廉政建设的意义

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兴衰的战略国策。

在我党初期因为历史的原因,国家穷,人民穷,大家都穷,廉政就是很自然的事,再有我党的纲领和目标也使党自然廉洁。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形势帮助党在廉政。在建国初期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和广大党员已形成了廉洁的风气,并影响了一代人,社会风气良好。这时我党的执政地位非常牢固,人民无限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各种意识形态、宗教迷信、自由主义等思潮蜂拥而来,中国再也不是封闭的时代,再也不是一种声音说话。中国共产党再也不是单纯的国内党,而是国际党了,我党必须要融入到这其中。这就给我党自身建设和各种建设提出了现实和更高要求,也是考验我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我党适应这种形式,赶上这种形式,超越这种形式。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形式。

2.廉政建设是历史赋予的任务

既然中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那么党就要始终担负起历史的使命。讲党的光荣历史固然重要,也有必要,但重视现实最重要。

我党的廉政建设是关系到现实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可以说我党是靠廉政起家的,靠廉政走过党的八十年,靠廉政走过执政60多年,是建党之基。

现在是我党、我国关键时期,改革开放走到半山腰,是前进还是后退,党的廉政建设是其中主要一环。腐败能亡党,能亡国,历史已反复证明了的东西。党再先进,纲领再高,政策再好,执政党要是腐败,那都是一句空话。

党只有正视现实,重视现实,正确看待自身,敢于改正自己,改进自己,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3.廉政建设现实的需要

我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好和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兴衰。执政党的进步和兴衰,廉政是关键。

我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有七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成为执政党,这里有很多原因,但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是关键的原因之一。人民需要的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党,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我党能够一路顺风走来,靠的也是这样做法,也是取得胜利的法宝。

只有廉政才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大公无私,才能说话要分量,有底气,才能正自正人。

那么为什么又要提廉政建设呢?这就说明我党在这方面存在问题,要是没有问题就不会这么大张其鼓的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指出我党存在的廉政方面的问题,提的很明确,也很尖锐,很切合实际,指出这将是我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如在现实党员队伍中,组织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作风漂浮,道德操守不保等。更有甚者入党为当官,为发财,就是入党为私。这样的党员能不腐败吗?你还认为他会为人民谋福利吗?不是现在人民群众不相信党,而是痛恨党内的腐败分子。骂党,是骂那些不作为,腐败分子,在骂党的败类。

从客观讲,人民群众还是相信党的,希望党能够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搞好建设,发展经济,振兴中华。那么我们党就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风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纯洁党的队伍,不要看党的数量,要重视质量,更不应该规定每年发展党员数量。

廉政建设不是整治几个贪官污吏就算了事,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在政策上加以逆制、在组织上加以整治、在行动上加以管制。廉政建设是重要任务,艰巨任务,也更是迫切任务。以国、以党、以己都是应该做好的。

4.如何在基层做好廉政建设

大家普遍认为反腐倡廉是领导的事,与普通党员没有关系,所以基层积极性不高,不关心。理由有:没有权,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人光顾,那来的腐败。

当然这是事实,也有在理的一面。但从党员都是组织一员,党员有党的组织纪律讲,在组织内加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从党的组织内加以控制是所有党员都应该去做的,这是其一。

党员修养是每个党员都应该做到的,这里有政治修养,有道德修养,有文化修养等等,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识别能力,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不能只光恨贪官,又没有办法和能力去作斗争,特别是同腐败作斗争是要有勇气、智慧和知识的,这是其二。

普通党员也存在私心杂念,这样或那样不健康想法,也是党员队伍腐败的根基,也有影响作用,这是其三。

普遍党员也存在公与私的界线,有可用不可用,可拿不可拿的分明,这是其四。

文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4

文学的“意义”与“意味”

有几本书,我一直偏爱有加: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李渔的《闲情偶寄》,沈复的《浮生六记》,汪曾祺的《晚饭花集》,周作人的《雨天的书》。

如果一定要从专业的角度来阐述理由,我还真的说不清楚。

但我就是喜欢。

稍有闲暇,便会翻翻它们。

像《闲情偶寄》,我对其中大名鼎鼎的“词曲部”、“演习部”之类总是视而不见,却十分迷恋“饮馔部”、“居室部”、“种植部”中的诸多篇章。

《晚饭花集》其实也并非汪曾祺最好小说的结集,但其中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我心中的短篇妙品,包括《鉴赏家》、《晚饭花》等。

时间长了,我也在不断反省。

我为什么喜欢这些作品?它们并没有什么宏大高深的历史意义,也没有多少艰深玄奥的人性探索,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的细细玩味和复述,却让我常常读来,犹若甘酪。

每与一些友人闲聊,我发现,喜欢这些作品的朋友并不少见,遂有“与吾心有戚戚焉”之快意。

这也让我逐渐意识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并非仅仅靠宏大而深刻的“意义”来建构的。

有深远的意义固然很好,没有高深的意义同样也能成为人间佳构。

倘若对这个问题深而究之,我以为,这无疑涉及到文学的“意义”与“意味”。

“意义”和“意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在的区别却是耐人寻味的。

“意义”是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主旨或思想,即作品所载之“道”。

它包含了创作主体对历史、社会、自然、人性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在接受层面上侧重于理性认知的交流。

而“意味”则是作品中所蕴藏的某种情调、意境和趣味,即作品所言之“志”,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偏重于感性经验和伦理情感的呼应。

徐复观曾解释道:“‘意义’的‘意’,是以某种明确的意识为其内容;而‘意味’的‘意’,则并不包含某种明确意识,而只是流动着一片感情的朦胧缥缈的情调。”这也就是说,“意义”是比较明确的,可以说清楚的;而“意味”则是相对含混的,难以言说的。

当然,将作品的“意义”等同于所载之“道”,“意味”等同于所言之“志”,可能并不严谨,因为传统文学中“道”与“志”的内涵十分复杂,迄今尚未有定论。

但话又说回来,“道”与“志”的核心差别就在于,前者推崇理性意义,后者主张情感意趣,这大体上也能说得过去。

比较有力的例证,便是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的相关论述。

在该著中,周作人曾将中国文学的传统归纳为“载道”与“言志”两脉,认为“载道派”的创作,总是一味地追求人间大义或宇宙大道,自韩愈之后,便问题多多,“没有多少好的作品”;即使有几部看起来很不错的作品,也恰恰是忘了“载道”后的率性之作。

而“言志派”的创作,则忠于情感,独抒灵性,“古今来有名的文学作品”,多源于此。

在周作人看来,真正的文学“只有感情没有目的。

若必谓是有目的的,那么也单是以‘说出’为目的。”这种“无用之用”的艺术立场,使他从骨子里就拒斥文学的“意义”,崇尚文学的“意味”。

所以,他对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周作人的这一判断,多少有些偏颇。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意味”,其实并不冲突,只是受制于作家个人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因素,会各有侧重。

有些作家特别注重文学的“载道”功能,突出作品中的“意义”;有些作家则迷恋于“言志”,强调作品内在的“意味”。

最典型的,或许就是周作人和他的老哥鲁迅。

尽管这两兄弟的生活经历与教育背景都差不多,但鲁迅的创作显然更自觉地追求“意义”,有着明确的“立人”思想与启蒙意愿,而周作人的创作则更多地徜徉于“意味”,倡导文学是人类精神的“体操”,并不刻意追求作品的深刻“意义”。

所以,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或杂文,少不了脑力激荡或思想交锋,无论是阿Q的辫子里,还是醮着人血的馒头中,都隐藏着深邃的意义。

虽然周作人也写过一些“金刚怒目”式的文章,但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是“悠然见南山”式的,像《雨天的书》中,谈苍蝇,谈“跛脚骨”,谈茶食,谈初恋,谈苦雨……旁征博引之处,皆是知识的拼接;由人及己之说,均为生活的感受,没有多少明确的“意义”,字里行间却“意味”深长。

周氏兄弟在创作中的差异,既有个性气质上的制约,也有审美观念上的原因,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作家。

尤其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迄今仍有目共睹。

这也意味着,“载道”并非违背了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律;文学的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决定了作品“意义”的重要作用。

如果所载之道皆属作家个体的独特思考,且与作品形式浑然一体,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样也能成为优秀的经典之作。

而周作人之所以不喜欢文学的“载道”传统,主要是因为有些作家过于强调作品的主旨或意义,使作品成了“变相的文学”(周作人语)——借文学之形式,传播某些功利性或虚夸高蹈的思想或观念。

周作人所论及的这种“变相的文学”,确实是一种值得深究的现象。

表面上看,它突出了文学的“意义”,展示了文学在“载道”上的巨大功能,但在本质上,它削弱了文学的审美价值,也伤害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内在韵致。

坦白地说,这种“变相的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症结。

从艺术层面上说,它主要体现为创作主体为了迎合某些观念或思想,将自身的理念直接灌注在作品中,导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错位。

这也我们通常所说的“意义的裸奔”,或者叫“主题先行”。

这类作品,“意义”很鲜明,很突出,但缺乏丰沛的情感,也缺少丰实的形象,很难引起人们在审美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由于这些“意义”多半是某个时期的主流性价值或主导思想,并非作家独立思考的特殊产物,有些“遵命文学”的嫌疑,很容易导致作品中“所载之道”似曾相识,大同小异。

更重要的是,由于对那些宏大“意义”的过度崇拜,还导致一些作家沉迷于各种“史诗”性作品的建构。

譬如,很多小说,动辄全景式叙述,多卷本书写,在时空上尽可能囊括更多的历史事件,呈现出各种复杂的社会风云,气势看似恢宏,结构看似繁富,但读者却少有问津。

而且,这种创作思维逐渐将文学的“所载之道”引入极为仄逼的精神范畴,使“意义”片面地集中在意识形态化的“大生活”之中,拒绝正视个体平民的日常生活形态,特别是日常伦理情感和人性面貌。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文学似乎形成了对某些特定“意义”的固定化的表达范式——全力聚集高大上的思想主题,突出宏大的社会或历史意义,展示个体生命的非凡性和献身精神。

这些宏大的意义固然可以振奋人心,激发人们的崇高理想,但是毕竟远离了日常生活经验,远离了正常人的情感体验,难以形成广泛的情感共鸣。

这也是我们的文学史中常常反思的文学“工具化”问题。

与备受宠爱的“意义”相比,“意味”就没那么幸运了。

至少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它很少被当作一个重要问题来关注,无论是文学理论上的探讨,还是批评实践中的运用,都远不如“意义”来得普及。

这是否表明“意味”真的不那么重要?我看未必。

别的不说,在中国传统诗学中,它就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延伸出诸多的美学概念。

刘勰就认为,天下真正的好文章,应该“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既要有“意义”,更要有“意味”。

钟嵘在《诗品》中也强调,优秀的诗歌当属“文已尽而意有余”,按徐复观先生的解释,“意有余之‘意’,绝不是‘意义’的‘意’,而只是‘意味’的‘意’。

……一切艺术文学的最高境界,乃是在有限的具体事物之中,敞开一种若有若无、可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主客合一的无限境界。”(《中国文学论集》)的确,在一首优秀的诗歌中,“意味”有时比“意义”更重要,因为“意味”可以让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使其反复品尝,长久玩味,仍得各种妙悟。

譬如,李商隐的《锦瑟》,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包括陆游那首情天恨海的《钗头凤·红酥手》,之所以让我们一代代人能够反复咏吟,沉醉其中,终究还是那些绵绵无绝的“意味”。

文学的“意味”之所以不被强调,首先在于它是一种高度综合、主客合一的审美体验,可以意会、感知、察悟,却很难准确地言传、阐释,更难从理论上对它进行系统性的建构。

“意味”集纳了文学作品的各种要素,从情感姿态到生活趣味,从表达形式到语言运用,同时,它还会在不同的读者心中产生不同的体验。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古典诗词。

无论节奏、意象、情感,都是“意味”形成的核心元素。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一系列苍凉而颓败的意象,构成了某种无所归依的孤独情境,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绝望意绪,由此激起人们体悟到漂泊、孤寂、茫然的人生处境,也感受到“断肠人”的悲秋之苦。

惟因如此,古人在谈论文学的“意味”时,通常也是以虚带实,着眼于抽象的归纳,诸如“气韵”、“韵致”、“意境”等等。

若真的逼急了,就将“道可道,非常道”抡了过来。

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适应了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升华,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 “社会更加和谐”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更加明确地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不仅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而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是对十六大确立“全面小康”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它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内涵,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越来越体现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入把握,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对我们党执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思路上的重大创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顺应时代特征和矛盾性质变化提出的关系到社会主义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决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关键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从2003年的人均1000美元到2020年达到人均3000美元,对于我国而言这一阶段机遇良多,是一个 “黄金发展期”,同时隐忧不少,又是“风险高发期”。而这种隐忧和风险,又主要来自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不协调。这些不协调、不和谐的状况,不仅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而且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现实矛盾更加难于处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党的执政所必须的广泛的社会基础也不是一劳永逸就能解决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任何一个政党要掌握政权并巩固政权,不仅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阶级基础,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要竭力获取社会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认同,善于增强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一个政党要在历史上有所作为,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历史发展的目标。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和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党才能真正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并且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廉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篇6

[摘要]维护环境安全是当今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密不可分的基础。本文从分析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及内容定义出发,结合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和国外学者提出的维护环境安全理论,论述了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对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众参与 维护 环境安全 重要性 现实意义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主权、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三、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

近几年来,人类和世界各地连续遭遇了海啸、地震、飓风、暴风雪、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遭遇了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等全球大面积传染病的危害和侵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自然灾难普遍爆发时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过度消耗正在不断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毁灭,也造成了生态灾害和灾难的不断发生。自然灾变的频临将成为今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全世界都将为此作出更多的努力,解决或寻求人类面临环境危机中——求其长久生存以及寻求另外一种生存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更是令人担忧,除了上述的灾难和危害曾经出现,且有的危害还在不断发生外,在我国还存在以下影响环境安全的因素:①环境污染严重。水、大气、土壤等污染十分突出。2006年,七大水系197条河流、408个断面中,四、五类水体占28%,劣五类占26%;全国38%的城市环境空气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城市中的居民健康不断遭受到大气污染的侵害,有些城市近几年还出现了非常恶劣的空气污染危害,一遇到大雾或沙尘暴天气城市居民就已经到了窗户不敢开、门也不敢出的地步,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染呈现加重趋势;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发生较重酸雨城市的比例已有所增加。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畜禽养殖业污染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造成农村环境安全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②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长,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地流失依然严峻,生态功能不足;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地200万公顷;有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物种资源流失严重,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1200亿元经济损失。海洋生态破坏严重,物种急剧减少,赤潮灾害频发;以江河断流、湖泊湿地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水生态失衡问题仍未解决并呈扩大趋势。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仍呈蔓延趋势。④环境风险居高不下。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环境事件引发的重要原因,一个是安全生产事故,另外一个就是企业违法排污。这既是一个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又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些地方忽视环境安全问题,甚至急功近利,项目建设中选址不当,把一些化工、石化、冶炼等高危行业建在饮用水源地、江河沿岸、城市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和人群密集地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⑤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近年来,群众的环境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社会稳定。⑥经济结构建设不合理,重要战略资源短缺。经济结构的内在缺陷可能直接导致对国家环境安全的威胁。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入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供给不足,无疑会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环境安全。

四、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为了实现和维护环境安全,国外有的学者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委托论”。“环

推广二胡教育的重要意义 篇7

一、二胡在中国民族器乐中的位置

二胡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民间乐器, 在从奚琴发展到二胡的这段漫长岁月中, 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明清时期, 才在民间广为流传。二胡的流行之广, 发展之快, 在胡琴家族中首屈一指。它音色优美动人, 被称为“主调音乐最光辉的阐述者”, 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占据首位。近百年来, 中国的许多民间艺人 (如阿炳) 对二胡的演奏进行了改进, 并在长期走街串巷的过程中总结出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元素, 对二胡的发展和流传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今二胡能有如此深的民族底蕴, 能够广泛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众多民间艺人对民族音乐的贡献。尤其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对二胡做了重大的改革和发展, 把它从“民间状态”引进到大专院校及世界舞台, 从此二胡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成了众所周知的代表性乐器。

二、我国青少年以及校园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民族音乐日益受到中外艺术人士的认可和好评的时候, 我国的青少年却对自己国家的经典乐器知之甚少。笔者曾就在校学生做过调查, 提问“请为我介绍一下二胡”, 回答是“会想到阿炳”, 其余一无所知。而对一些流行音乐, 同学们介绍得头头是道, 滔滔不绝, 甚至歌手的光盘一应俱全。试问, 现在有几个青少年会到音像店买民乐光盘?试想, 长此以往, 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还有继续下去的希望吗?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 (1)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内容是有的, 但有些教师认为“太土”, 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删减。 (2) 在现今世界艺术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 西方音乐及乐器进入我国, 兴起了一股股的钢琴热、小提琴热。造成人们对本民族高雅音乐的漠不关心。 (3) 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 很少有学校会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上安排专门的民族音乐学习, 导致青少年的民族音乐意识越来越淡漠, 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爱国情感。

三、推广二胡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过近七年的二胡教学工作, 笔者认为在中小学普及二胡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 在中小学推广二胡教育, 对学生全面地认识、了解民族文化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乐曲, 去了解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追求、奋斗和抗争的情况。

2. 二胡的演奏与其他乐器的演奏有很大不同, 从二

胡的演奏特点来讲, 左手的按弦与右手的握弓要协调进行, 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协调能力, 从而对开发学生的左手灵活性, 调动两手的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 更进一步地调动了左右脑的同时运转, 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3. 二胡演奏中最大的难点就是音准的掌握。

“二胡”, 顾名思义, 两根弦, 没有任何的标志可循,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耳音判断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4. 在二胡教学中, 分声部的练习是很重要的。

在基本掌握演奏要领的基础上, 进行整体齐奏、二声部轮奏、演奏接龙等游戏, 可使学生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调动学生的集体意识, 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团体中的重要性, 从长远角度来看, 学生更是受益无穷。

二胡, 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小提琴”, 可见在当今世界, 二胡已经成为中外皆知的民族传统乐器。不管从民族的角度还是世界的角度, 二胡将始终鸣奏在世界音乐的殿堂, 绽放它灿烂夺目的光彩。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蕴含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 中国的音乐文化更是深受中外友人的喜爱。二胡是民族乐器弓弦类乐器中使用最普遍, 又是最具有中国民乐气质和特点的乐器。推广二胡教育是普及民族音乐的必然途径之一, 是继承民族遗产的重要体现, 更是我们这些音乐教育者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二胡,音乐教育,中小学,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阳.浅谈加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1) .

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篇8

关键词:舞蹈 艺术教育 重要性

G633.951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舞蹈,无论是在什么场合,大型的文艺晚会也好,小型的文艺汇演也罢,都少不了舞蹈的精彩。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有一些有舞蹈天赋的孩子被送进了舞蹈培训班。各类节目的表演也只有这些孩子在展示,而对于广大的喜欢舞蹈去没有条件去学习舞蹈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重视孩子的个性教育和特长发展,这对于那些对舞蹈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上舞蹈班只能培养少数人的要求,如果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各级学校来开设舞蹈课程,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艺术的兴趣,又能为高一级学府提供专业人才,培养了新时代高素质的才能,实现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时代需要普及舞蹈教育

早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就有关于舞蹈教学的记载,当时的人们认为舞蹈是乐舞、诗、道德修养三要素之一,舞蹈的教与同诗礼相结合,可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并且形成个人对于美 的鉴赏能力。而在现代社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一些教育界人士提出要普及舞蹈艺术教学的呼声,现在各级学校都比较重视舞蹈的教学,急需一些有舞蹈专业功底的音乐老师。通过这些专业老师的教学指导和设置舞蹈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舞蹈教学这门艺术课程来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和个人修养。

二、舞蹈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

(一)学习舞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意志

学习舞蹈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活泼的个性。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所有的家长都是围着一个孩子转,在孩子走出家庭的时候,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性格内向害羞,不会表达自己。而舞蹈的表现形式是需要当中展示的,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舞蹈的优势培养学生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演出,克服学生胆小怕事的心理,使学生都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通过舞蹈使学生既增强了自信心,有开拓了视野,性格就会越来越活泼、外向。另外,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竞争意识和表现欲都很明显,而舞蹈课的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需求,舞蹈表演训练需要学生付出艰辛的劳动,进行反复的训练,流很多汗水,付出很多的努力才可以完成。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二)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舞蹈是一门集体艺术,中小学舞蹈教学往往是以群舞的形式进行训练和演出的,队形的变化是否整齐,舞蹈的动作是否到位都是衡量一个舞蹈是否有美感的标准。如果队伍里有一个学生训练不够认真,肢体动作不够协调,就会影响到整个团体舞蹈的完成质量。因此,一个舞蹈的呈现是否成功,是整个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通过这种长期的整齐划一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动互相帮助他人、注重团结合作的行为习惯,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对于整个舞蹈的团结协作也会渗透到班集体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渗透到学校的荣誉感,民族的荣誉感乃至国家的荣誉感。

(三)舞蹈教学是学生的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这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思想进步的表现,但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成为值得关注的难题。一些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形成了性格孤僻、霸道、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通过舞蹈教学,培养了孩子们的组织纪律性,舞蹈需要团队的合作,这就要求学生不得不学会与人交往和配合,通过互帮互助,使学生改变了自己搞特殊化的坏毛病,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做到认真听讲和训练,性格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四)舞蹈教學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改变不良姿势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身体各个部位都处于生长和发展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体育课的教学可以使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得到锻炼和强化,但是并不能做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而舞蹈的训练则不一样,舞蹈的形体训练使身体全面均衡发展。有利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良坐姿,使学生看起来更精神,体态更优美。

(五)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学生通过舞蹈教学,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一些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舞蹈的学习,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尊意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形成了保护民族舞蹈文化的意识,并且使学生通过对舞蹈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受到积极的爱国主义的教育。

(六)开展即兴舞蹈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的涵盖内容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的发挥却是无限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对音乐的理解来创作一些舞蹈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的抒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让孩子在舞蹈的世界里宣泄他们的情感,尽情地享受创造的快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三、舞蹈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

舞蹈和体育有一些相同之处,它们都是以人体的肢体动作和技巧作为表现形式,而且都有提高身体素质的功效,但是体育并不能代替舞蹈,因为舞蹈更注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体育更注重动作是否到位和规范,很少和个人感情相联系,所以,中小学教育需要舞蹈的教学。

舞蹈和美术都是一种艺术体现,而美术的教学是通过一种静态的体现来表达感情,可是对于活泼好动的中小学学生而言,舞台上的动态美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舞蹈的魅力就在于此,通过优美的姿态表达,能够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论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 篇9

a【关键词】民生;意义;解决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又体现和蕴含着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一、民生问题的主要内涵

民生问题无论是当前还是将来都有着无限极的意义,它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它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即生存条件)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即生活质量);它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基于此认识和理解民生的内涵是有必要的且是必须的。今天我们所说的民生问题,不仅是物质生活层面,即当年孙中山概括的衣食住行四要素,还包括了精神生活层面的问题,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这个“文化”,又是涵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大文化”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及人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也在不断放大,从物质到精神,从原本意义上的“人民的生计”上升为精神文化等生活层面,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民生的涵义日益深远。

立足理论和实际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知:

(一)民生是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民生问题以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为主要内容,即国家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人之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权利和尊严,主要包括社会救济、基础性的和最低程度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

(二)民生是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从而为民众提供基本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

(三)民生是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民生问题从这一意义上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

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科学发展之要。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1、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党中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均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国兴。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这也是党成长壮大和战胜一切困难的传家之宝。当前,国家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只有重视民生才能确保社会稳定,才能给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良好环境,而为人民谋福祉恰恰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转型之际必须更加重视民生。但必须看到,由于国家底子薄、地缘广阔、历史欠账多,事关民生的一系列问题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要走相当长的路,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让人民体面劳动,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样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个好家底。

5、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需要健康,需要安全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遵循“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要解决好生存性民生问题

做好民生工作,要把满足群众的生存性需求摆在突出位置,解决好就业、保障、住房、医疗、增收等问题。(一):是要促进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只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政策体系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实行政府全面促进就业,市场充分配置就业资源,劳动者自主创业,企业和劳动力双向选择的新就业方针,不断创新业态模式,不断提高劳动标准,鼓励推进体面就业,进一步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努力使人人有活干,人人能创业,人人吃好饭。适时放开全面二胎政策,一方面可适当减缓老龄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劳动力的可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

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努力使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养老无难,治病无碍,居住无愁,增加生命的尊严感和生活的安全感。(三):是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林区、煤矿棚区等改造工作等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四):是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病有所医、医有保障。

(五):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适当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兼顾区域发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1:要解决好安全性民生问题。完善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2:.要解决好发展性民生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核动力。要在解决好生存性、安全性民生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文化等发展性民生。

“国以民为先,民以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只要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怀爱民之情、忧民之心、为民之志,事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一定能将民生工作做得更好,一定能最大限度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一定能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情,也就一定能凝聚全社会人民的力量,把整个社会建设得更富裕、更文明、更和谐。

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篇10

平安小学赵龙山

一提起科研一词,许多教师都认为是高不可攀的事情,都会认为科研应该是科学家、教育家的工作范畴。我们教师就是上好课就行了。其实,我认为研究“怎样上好课”就属于科研范畴。所以我们一线教师搞科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前些年我参加了铁岭市科学学科的科研活动,我主持完成的《在科学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了验收,研究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通过这次研究,我受到了很多启发:

(一)注重理论学习,增强科研底蕴.作为研究者,我们要虚心学习,可以借鉴他人研究的成果,我们还可网上搜索教育信息,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线索。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以来,自己的教研水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因为参与课题研究,我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弄懂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学术规范,掌握了课题的基本过程,从做问卷调查开始,到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研究的言论自由,形成研究的思路。回顾自己过去的教学,是那样的笼统,觉得自己就是“现代文盲了”。如今能对一些问题做出新的判断,一步一步地向科研型,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二)忠心课题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作为一线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在校时很难静下心来读一些理论书籍。这就要我们挤时间来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如果没有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那你的课题研究如同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我们要把自身教学工作与教研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教学工作中关注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现象,借鉴其它地区成功的模式和方法,这样,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为结题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不断的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三)学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课题研究一般不是个人行为,它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督查、有反馈的团队.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后,经常开展活动以便有机会交流各人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既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也弥补了各自的不足,既充分地贡献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又不断地吸收别人的优良成果,在实践中增强了合作精神。

持续教育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篇11

【关键词】人才竞争 企业管理 持续教育 意义

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知识是主宰一切的工具,知识的竞争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所以企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人才竞争放在竞争的首位。对现在企业来说,取胜的法宝就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对人才的整合以及挖掘,是充分利用人才的开始,是完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环节,这决定了企业管理者是否能够预见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员工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企业能够达到的规模,所以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持续教育,使员工在持续教育中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掌握企业的管理理念,使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推动企业发展。

一、持续教育的内涵

持续教育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企业竞争中的重要筹码,那么什么是持续教育?持续教育就是终身教育,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教育,学习的知识也是各种各样,主要教育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教育就可以把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组成人的必备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持续教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这一做法也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应用。终身教育能够训练人们工作的能力,也能够使人们更加适应工作环境,使个人潜力被充分挖掘,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人才竞争成为首选,所以企业都在利于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对员工进行持续教育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带向更好的发展。

二、持续教育对企业管理者产生的作用

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缺陷,就在于压制员工的个性和潜力,这样不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还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持续教育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发掘员工潜能,塑造员工独具风格的个性,保证员工的知识技能被充分应用。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竞争的残酷,每天都在上演,企业管理者要想保证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常立不败,保证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中洞察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就要依靠知识,只有知识的武装才能保证这些目标的达成。所以管理者要时刻保证员工的知识储备,不断对员工进行持续教育,员工要服从管理者的安排,只有管理者和员工齐心协力,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当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是管理核心,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企业能够汇集众多精英,所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非常重要。管理者在不断进行持續教育的同时,把新的管理理念传递给大家。在持续教育的内容设立上,要体现多元化、灵活化,使员工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塑造自己的个性,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持续教育能够使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方面得到帮助,更新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管理者的固有管理观念,跟随企业发展不断改变管理者的思想,在管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式,找寻出最适合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管理模式。

三、持续教育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持续教育对企业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解决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有时会违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也不理解,造成企业管理的难题。通过对员工和管理者的持续教育,使二者进行融合,了解彼此的想法,有利于企业管理。其次,获得员工的支持,满足员工需求。对员工来讲,一个不断发展的团队也会带动员工的发展,持续教育能让员工获得新的才能,使其在团队中更具优势和影响力,从而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这对企业管理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发展的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员工,优秀的员工能够促进企业的高速健康发展,所以企业要想发展,不应把管理者放在首位,而应把员工的能力和潜力放在首位,管理者要能够发展员工的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挥。企业要通过对员工的持续教育使员工拥有更多的技能,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已经走向市场化,企业也在随之改变,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企业资金等方面的竞争转变为人才和知识的竞争,知识成为企业决胜的法宝。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教育,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持续教育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拥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朱庆财.浅析持续教育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J].科技信息,2011(04):80.

[2]刘汉民,康丽群.公司治理的路径演化和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13(12):78-90.

上一篇:海关报关心得体会下一篇:连云港市2015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