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双拥工作总结和计划(共11篇)
一、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双拥工作氛围。
双拥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对巩固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巩固国防,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市直各卫生单位要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增强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双拥工作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做好双拥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双拥创建活动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用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例引导广大卫生工作者积极参与“两连冠”的创建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双拥工作氛围。各卫生单位要积极配合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重视双拥宣传报道工作,每年“八一”期间,举办双拥工作成果展,全面集中展示各单位双拥工作成就。
二、强化双拥工作领导,加大双拥工作力度。
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是20XX年我市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切实履行双拥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双拥工作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要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督查。
要结合实际研究和制定双拥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双拥工作责任,实现双拥工作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要正确处理双拥工作与卫生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抓卫生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同时,决不能放松双拥工作。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本单位双拥工作。
三、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优扶工作。
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更是各单位党委(支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单位要进一步做好优扶工作,落实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优抚对象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问;要建立健全优扶制度,认真做好登记工作,将优扶工作列入本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做到帮扶工作责任明确。市人民医院要继续建立医疗绿色通道,设立军人窗口,方便军人优先就诊;急诊、住院部设置军人病房,实行先治疗后结帐,确保军人尽快得到救治;认真做好优惠减免政策落实工作,规范优抚医疗保障工作运行,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要利用医院人才优势,帮助部队培训卫生专业人员。
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继续做好部队优先用血工作,落实现役军人及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免交用血保证金制度。卫生监督所要继续做好军队自主择业、复、转、退军人就业的卫生准入工作。
市疾控中心继续在中心药房和门诊收费处开设“军人窗口”;要发挥卫生防病技术优势,为驻军部队提供预防性健康体检、营地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食品卫生检验以及官兵血吸虫检查等服务工作。市直各卫生单位要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我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认真按照市政府“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医疗机构减免为基点、以商业保险为主体、以合作医疗为重点、以国家补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为优抚对象构建起医疗保障网。
四、以军民共建为主,加大拥军力度。
各卫生单位在拥军优属工作中要注重办实事,求实效,尽力帮助驻地部队解决战备、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作贡献。
全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2014年5月5日在天津召开。会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分别就做好此项工作提出要求。刘延东强调, 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是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 人民调解在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成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主要模式。加强人民调解机制建设, 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切实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孟建柱强调, 各级综治组织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会同卫生工作部门, 依法治理、综合施策, 完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依法坚决打击暴力袭医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近9000万,专家呼吁尽快把血脂“管起来”
据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88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另外还有2亿临界高胆固醇血症人群,而我国成人中高胆固醇的控制率仅为2.8%。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慢性病管理大会上,专家呼吁,公众应认识到控制血脂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应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
我国百岁老人6条共性特征
日前,中国老年学学会发布《中国百岁老人生存现状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百岁老人共性特征有六条:一、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二、饮食节制,粗茶淡饭;三、勤劳好动,终身劳作;四、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五、居住地环境优良,饮用水、土壤特殊;六、遗传因素,家族有长寿史。 至2012年7月,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健在百岁老人47773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55/10万。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已达到1.9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4%。 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8年开始推动和践行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使尽可能多的老年人,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保持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声音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双鞋行动”倡议
近日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体育总局等发出“双鞋行动”倡议,倡导准备工作时穿着的皮鞋和适合上下班时步行的运动鞋,充分利用上下班时间多步行、多运动,改变生活方式,防控慢性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指出,当前我国职业人群存在健康意识淡薄,无暇参与健康相关活动,健康维护技能缺乏,过度医疗或健康管理缺乏,讳疾忌医等问题。对此,需要 “因人、因工、因时制宜”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包括兴趣性和技能的培养,年度体检,关注自身的健康。
吸烟致癌远未深入人心
吸烟可引起癌症等诸多严重后果的研究,已促使很多发达国家成功控烟,而在中国却远未深入人心,人群吸烟率依然居高不下。在近期举行的首届中美肿瘤医疗机构控烟论坛上披露,肺癌已成为当今中国第1位死因,人群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持续大幅增加。10年前,我国肿瘤专家的预测“中国吸烟相关死亡率将在吸烟量增加基础上上升”已成为事实。最新全国登记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为53.37/10万,死亡率为45.57/10万,而40年前,肺癌死亡率为5.46/10万,排名在胃癌、食管癌、肝癌和宫颈癌之后。专家强调,戒烟对预防癌症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数据
慢性病占所有死亡因素的84.5%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疾病负担与健康政策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杨功焕指出:近20年,中国慢性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所有死亡因素中慢性病占84.5%,其中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冠心病)及癌症已成主要死因。60岁以前人群的带病生存比例最大。我国每年死亡830万人,其中700万人死于慢性病,约有200万人归因为死于高血压。20年间,中国膳食风险进一步恶化,主要危险因素为高盐、低水果、低谷类食物和低坚果摄入。
声音
规范化治疗哮喘,多数病情可控
中国哮喘联盟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哮喘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有至少2000万患者。 专家指出,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以让80%的哮喘患者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哮喘控制是指哮喘患者在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后实现“六个没有”的目标:没有或很少有白天症状;没有日常活动受限;没有夜间症状或因哮喘憋醒;没有必须再接受缓解药物治疗;没有出现肺功能异常情况;没有或很少有急性发作。 作为一种慢性病,哮喘需要长期规范使用控制药物。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但切忌擅自减药或停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哮喘患者还应备一支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以随时缓解气喘症状。
一年来,××社区双拥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社区居委会将此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支部计划,使双拥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全面提高城市民政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社区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认真做好拥军优属各项工作,积极开展与共建好范文版权所有
单位武警泉州支队三中队和消防大队的共建活动,加强了警民关系,为我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具体做如下几点工作:
一、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月月有活动,年年有创新,与时俱进又毫不间断地推进双拥工作向更广更深层发展;结合个人岗位工作特点,将双拥工作纳入社区两委成员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使双拥工作能更好地与各自职责和实际工作相统一,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为做好“两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社区的安全防范力度,1月5日上午,××消防大队为社区居民作安全生产知识讲座,详细讲解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春节烟花爆竹易燃品知识,增强与会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随后与社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一起对社区公共聚集场所、学校、航空酒店、君逸大厦工地进行拉网式检查。
三、社区积极开展双拥慰问走访活动,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到部队与官兵们谈心,拉家常,并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官兵们也参加社区春节、“八一”建军节到现役军人家属慰问,送去了党和政府对现役军人家属的关怀。并到烈属姚莲花家里进行慰问,对退伍战士送纪念品,鼓励在不同的岗位上要把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到地方上去,为祖国繁荣昌盛尽一份义务。并为退伍战士安排当司机,共建单位消防大队一名退伍战士安排到社区当联防队员。今年社区居民苏珍同志被××区双拥办授予“十佳拥军好公民”荣誉称号。
四、3月5日上午,我社区与××消防大队联合开展“雷锋精神在社区”的活动,××消防大队12名官兵与26名社区老党员、青年志愿者放弃休息时间分成6个小组对社区楼院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用电、用气(煤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居民家庭检查小组进行及时排查隐患,纠正错误操作行为,为居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此举赢得居民群众的好评,不少居民对此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予以高度评价。称社区为居民做了好事实事,为社区家庭进行家庭消防的“健康体检”,活动意义重大,形式新颖。进一步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涵,拓展社区服务的空间,让广大的社区居民真切的感受到雷锋精神就在社区。
五、在清明节,我社区党建联席会组织社区党支部党员、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约120人前往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在庄严肃穆的革命英雄纪念碑下,我们敬献了花圈,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聆听社区老党员讲述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在纪念碑下,大家庄严宣誓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公益事业活动,为构建和谐社区多好范文版权所有做贡献。
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于6月29日晚在第二实小举办庆“七一”联欢晚会。武警三中队推荐三个精彩节目参加晚会,武警战士精湛武艺、燎亮的歌声,特别是《中国功夫》的武术表演的节目赢得广大党员的阵阵喝彩。
七、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6月3日,武警三中队的官兵到社区参加廉政书画展和现场作书画。来自区书法家美术家协会的书画家和社区书画爱好者拉开架势,纷纷拿出看家绝技,以廉政为主题,为社区居民作出一副副精美的书画,引得社区居民争先观赏,同时也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八、为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推进社区双拥工作,社区党支部于8月11日-24日组织开展第五届“丰盛杯”双拥篮球赛,社区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社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热情参与,在以往良好的双拥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社区双拥活动,如今每年一度的社区双拥篮球赛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了双拥活动内涵,不断将居民群众的心和子弟兵的心拉近,展现良好的双拥工作风貌,夯实了双拥基础。
以上是2005年双拥工作总结,以下是2006年工作计划:
一、召开双拥共建领导组会议,探讨研究制定双拥共建计划,开展慰问走访优抚对象的拥军优属宣传工作。
二、组织社区中心户长、青少年到军营为官兵做一件好事。
三、制定对社区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一年不少于四次的培训计划。
四、组织开展第六届“丰盛杯”篮球赛。
五、组织一场军警民共建技能防范实地演练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意识防范能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民武装部、市双拥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市卫生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国防法》和双拥工作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农村优抚对象医疗待遇,实行军人就医优先制度,配合做好征兵体检、下乡体检等工作。现将卫生局双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双拥工作
近年来,卫生局高度重视双拥工作的开展,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实施,把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成立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双拥共建工作,把双拥工作作为创建文明行业和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卫生系统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确保各项双拥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双拥宣传,加强国防观念
每年结合各种纪念活动,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双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建党以来军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大力弘扬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军民团结的良好社会风尚。各卫生系统各单位分别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等积极开展双拥宣传及国防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拜祭烈士陵园,参
观国防教育基地等;营造八一建军节的氛围,让更多的职工了解双拥、支持双拥、关注双拥、参与双拥。
三、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服务优抚对象
(一)认真做好“六优先”工作。组织各医疗卫生单
位认真落实《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的要求,为军烈属和伤残军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付费、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住院优先的“六优先”服务。并在各医院挂号、取药、收费、就诊等窗口设立军人优先标牌,落实军人就医优先政策。
(二)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广泛开展面向革命功
臣、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的“献爱心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各医疗单位开设健康门诊,坚持免费体检,凭“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证”就诊,可享受“四优先”(优先挂号、就诊、取药、住院)、“两免”(免交挂号费、注射费)、“七减”(对住院费、手术费、特殊检查费、辅助检查费、辅助治疗费、门诊观察费、转院护送费,给予相应的减免)等优惠待遇。同时,按照方便、快捷的原则,实行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优抚对象住院治疗办理出院手续时,其按规定享受的“医疗费用减免”、“医保报销”、“新农合补偿”、“政府补助”在定点医院同步核算、一次结清,有效方便了优抚对象就医就诊,保障了其健康权利。
(三)积极做好新农合医疗保障工作。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落实农村优抚对象医疗待遇,积极动员,加强政策宣传,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加强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近3年来,我市共代缴优抚对象参合费用192680元。其中2012年优抚对象参合1729人,财政补助优抚对象参合费用每人50元,计86450元;2011年优抚对象参合1790人,财政补助优抚对象参合费用每人30元,计53700元;2010年优抚对象参合1751人,财政补助优抚对象参合费用每人30元,计52530元。
三、高度重视,配合做好征兵体检工作
同志们:
近年来,我局在全区卫生系统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在帮助驻地部队排忧解难、支持部队建设的同时,不断把部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带到卫生系统,充分体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情谊,有力地促进了卫生系统的“三个文明”建设。
一、组织领导及时到位。为广泛持久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军民团结,多年来,卫生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双拥工作列入局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分工负责人靠上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安排双拥共建工作,把双拥共建工作列为创建文明行业和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区卫生局组织有关人员,经常深入卫生系统各单位检查指导双拥共建工作,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卫生系统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按照卫生局党委的工作安排,均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组织,在双拥工作上做到了组织领导、办事机构、目标责任、人员、经费、优抚政策六到位。
二、国防教育广泛深入。区卫生局坚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夕组织青年团员为烈士扫墓;每年“八一”建军节期间,组织转业退伍军人讲部队的光荣传统;每年“九一八”等纪念日期间,组
织广大干部职工观看爱国主义体裁的影片,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勿忘国耻、勤奋工作、振兴中华”的思想意识;每年都组织各医院干部职工到驻地部队参观学习,体验部队生活;定期请部队官兵对每年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军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良好的素质、过硬的作风,使干部职工深受启发和教育,不少干部职工把自己的独生子女送到部队,履行国防义务。目前,全区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国防意识、组织纪律观念都得到明显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卫生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迈上了新台阶。同时,认真做好每年的征兵体检工作。每年征兵体检前夕,区卫生局积极配合区人武部工作,认真准备,严密组织,选派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职称高的人员参加体检工作,在组织领导、人力、物力和管理等各方面都周密安排,每年都成立区征兵体检站临时党支部,为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为确保兵员质量,区卫生局每年都与参加的工作人员签订体检责任书,实行“禁酒令”制度,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从乡镇目测摸底到站初检、复检、特检等各个环节,要求体检人员都严格把关,认真检查,结论准确。近几年来,我区无一身体原因退兵,受到了市区征兵领导小组的表扬。
三、双拥活动坚持经常。为进一步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我们还与驻区部队坚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并坚持活动长期化、经常化。为扩大活动外延,双方定期组织文体活动,举行军地文艺节目汇演,联络感情,交流思想;每逢新兵入伍、老兵复退,卫生局都组织医疗单位到部队赠送纪念品;每逢“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卫生局带领区
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等单位负责人深入部队,走访慰问部队官兵,并向他们赠送纪念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为部队官兵查体,宣传健康知识,送医送药。同时,部队官兵也抽出休息时间参与各医院环境卫生工作中来,义务为各医院打扫卫生,清除垃圾。区武警消防中队定期到区直各医院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区医院还与消防中队举行警民联欢晚会,密切了军民关系。
四、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区卫生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全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全区卫生系统广泛开展面向革命功臣、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的“献爱心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做好拥军优待标识工作。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挂号、取药、收费、就诊等窗口均设立军人优先标牌,落实军人就医优先政策。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各单位均建立了“优抚对象门诊”、“优抚病房”,可享受“四优先”(优先挂号、就诊、取药、住院)等优惠待遇。三是为优抚对象建立健康档案。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坚持每年为优抚对象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查出的疾病及时给予指导治疗。四是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在元旦、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前夕,及时组织走访慰问革命功臣、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定期召开系统内转业干部和军属座谈会,在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现役军人及时足额落实了优抚政策。五是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
总之,通过几年来的“双拥共建”活动,融洽了军政军民关系,增强了各医院与部队的感情,焕发了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在全区卫生系统逐步形成了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良好工作氛围,全区卫生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下一步,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一步提高做好双拥工作的主动性,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内涵,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不断开创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双拥工作小组组长:周雾飞
1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1.1 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起步
学校卫生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 它最初在学校开展一些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项目, 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 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当时的北京市政府警察局在东城合办卫生事务所, 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其中包括学校卫生工作, 逐渐在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及预防接种等工作。1929年2月, 当时国家政府的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学校卫生委员会, 同年颁布了“学生健康检查规则”。该学校卫生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学校卫生的行政管理专门机构。1935年制定了“城市小学学校预防沙眼方案”, 供推广实施。但由于当时的国内经济基础薄弱, 军阀混战, 学校卫生工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设施, 医学院校没有设立预防医学专业, 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很少, 学校卫生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1.2 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平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发展儿童健康和学校卫生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8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就学生体检、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做出明确规定。同年, 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会议。自1951年到1966年教育部或/和卫生部发布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指示、政令等十多项, 主要涉及学校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医务人员编配及职责, 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改善学生营养、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流行、学生常见病防治等。如1961年1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1964年9月, 卫生部、教育部、文化部、建筑工程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试行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 (草案) 的联合通知》等。上述法规政策的规定为新中国学校卫生工作, 为各级各类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并使学校卫生工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20世纪50年代, 随着部分医学院校学校卫生教研室的设立和各级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的建立, 全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初具规模, 学校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得以逐步开展, 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了各级学校卫生保健系统。1960年, 随着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展, 学校卫生学改名为儿少卫生学, 由叶恭绍教授主编的全国医学院校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出版, 标志着儿少卫生学科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使学校卫生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4月14日, 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 要求恢复或重新制定学校卫生规章制度, 学校卫生工作得以恢复。学生近视眼、龋齿、蛔虫、沙眼、肺结核、鼻病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得以恢复, 并逐步得到发展。
1.3 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是学校卫生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1979年5月15-22日, 经国务院批准, 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 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重视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 会议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5月7日,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指导等一系列卫生政策措施, 将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3.1 学校卫生管理法制化
1979年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1980年8月26日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 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对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使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法制化。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和学校卫生标准, 包括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疾病防控、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体检、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建设、学生营养改善、学校卫生机构及人员管理等。如《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2002年)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 (2006年) 、《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1992年) 、《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1992年, 2008年重新修订)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2003年)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8年)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2008年) 、《中小学校卫生室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 (1993年) 、《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 (2004年)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2008年)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7793-2010)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T 3876-2002)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 (2000年) 、《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1995年) 、《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1998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 (2010年) 等。
1.3.2 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化
《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 将“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列为纲要19项主要任务的第3项, 1979年在16个省市开展了7~25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1985年, 由教育部牵头, 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在1985年调研的基础上,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 由原国家教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 (87) 教体字022号]中, 明确提出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 (监测) 调研的制度, 以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定每5 a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 自1985年至2010年已成功地组织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2002年, 在每5 a开展一次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基础上, 又在全国部分地区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每2a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从而形成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监测) 及公告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7年) 明确要求, 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2008年, 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3.3 学生常见病防治规范化
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卫会共同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1992年) 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 (1993年) , 对学生常见疾病 (沙眼、视力不良、龋齿、牙周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蠕虫病等) 的筛查、治疗和预防, 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措施, 经过10 a的努力, 使得曾经严重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沙眼和蛔虫感染两大疾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如城乡学生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和17.87%, 下降到2000年的7.5%和8.0%;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分别从1992年的14.94%和26.60%, 下降到2000年的1.1%和6.6%,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蛔虫感染率已下降至1%以下,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96年3月, 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轻工总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通知》, 确定了10个经济欠发达的县 (市) 和2个经济较发达县 (市) , 进行课间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豆奶为主的“大豆行动计划”的试点。199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2000年8月, 经国务院领导批准, 由农业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 该计划是借鉴国际经验, 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统一质量标准生产、配送的学生饮用奶的专项计划。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明确提出, “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 并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 实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营养餐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的工作方针,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动员各有关部门、生产企业、中小学校、民间团体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因地制宜, 探索学生营养餐的发展途径与做法;要坚持质量第一, 把好卫生关;贯彻科技支持;要开展宣传教育, 取得全社会支持;要与现有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专项计划相配合。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 积极开展科学营养等健康教育, 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2011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提出了启动国家试点、支持地方试点、改善就餐条件、鼓励社会参与、完善“一补”政策等五方面内容。
2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卫生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 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作为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已公布20余年, 其中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学校卫生工作实际和现实要求。另外,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力度不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
2.1.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需要修订
《条例》应将学校教师及职员纳入学校卫生服务中, 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社区, 学生、教师及职员是学校这个特殊社区的组成人员, 他们的健康状况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如教师、职员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造成学生伤害, 甚至死亡时有发生;教师、职员患传染性疾病致使学生感染, 甚至暴发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此, 在《条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中应该纳入学校教师、职员的健康问题。《条例》应纳入特殊学校, 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 《条例》第三条规定了“本条例所称的学校”, 没有体现特殊学校, 如盲、聋、哑学校, 培智学校等, 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服务, 不能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六条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监督, 但2004年《卫生部关于卫生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卫政法发[2004]277号) 显示, 2004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取消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卫生许可。造成许多地方无法依据《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 开展“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使得学校选址存在问题, 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 学校食堂、厕所、卫生室等布局不合理, 造成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是20世纪80年代问题, 现在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发生明显变化, 伤害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位死因, 近视眼、肥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学校卫生工作重点需要在常见疾病防控基础上, 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预防、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及干预等工作方面。《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的职责, 但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进行机构调整, 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 存在职责划分不清, 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 需要修订《条例》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2.1.2 学校卫生政策法规执法力度需要加大
《条例》第五条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 (包括自习) , 小学不超过6 h, 中学不超过8 h, 大学不超过10 h。《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 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 h, 初中学生9 h, 高中学生8 h。但家长、校长、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没有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而是“智育第一”的观点, 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为中心的意识, 仍强势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不力。
2.1.3 学校卫生标准需要制订或修订
学校卫生标准的颁布和实施, 有利于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的改善, 有利于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规范学生健康管理和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标准的发布对贯彻执行学校卫生法规、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有重要意义, 对强化学校卫生的科学管理具有推动作用, 学校卫生工作呈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截至目前, 我国学校卫生相关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部分标准还存在标龄太长, 如《标准对数视力表》 (GB11533-1989) 、《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检》 (GB/T 17099-1997) 。现有标准不能覆盖所有健康问题, 特别是某些主要健康问题, 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没有中国的标准。因此, 亟需完善学校卫生技术规范、工作规范、管理规范, 确定儿童青少年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健康状况和身体测量正常值, 完善并拓展学校建筑设计与设施、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家具及教具、儿童青少年卫生用品、教育过程、儿童青少年健康检查及管理、健康教育规程等方面的卫生标准。
2.2 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在现有管理体制下, 卫生部和教育部均有相关司局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划, 在省、地市和县级卫生厅、局和教委负责当地学校卫生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使得各地在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时在规划上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作上没有形成一个平台、在管理上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从而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2.2.1 学校卫生管理网络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 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由于学校人员编制限制, 很难达到《条例》规定, 大部分中小学校甚至没有校医。有校医的学校, 由于校医自身素质、工作任务繁重琐碎, 仅限于对学生的轻微疾病作应急处理, 很难开展相关传染病预防、学生常见病登记等学生卫生保健工作, 使学生常见病的三级预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2.2 学校卫生监督指导滞后
本世纪初,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 卫生部司局内部调整, 监督司撤销学校卫生处, 职能分散到相关司局;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也进行机构调整, 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 针对学校卫生监测、监督和技术指导职责划分不清, 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另外, 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被取消, 学校卫生工作多被纳入公共卫生科或者慢病科室, 而这些科室工作繁忙, 涉及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很难系统开展。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监督中心亦未设立独立的学校卫生监督科,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分别由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科室负责, 致使某些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成为盲角, 而某些学校又陷入重复监督中, 加重学校负担。
2.3 学生健康监测体系不完善
教育部牵头, 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参与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自1985年起每5 a开展一次, 已经进行了6次调查;教育部自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 每2 a开展一次监测活动。这2个调查系统形成了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监测) 及公告制度。自1990年开始, 卫生部建立了学校卫生年报制度, 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纳入国家正式卫生监督体系, 并于1991年开始试报, 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 每年向卫生部上报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学生预防保健和学生疾病发生情况。目前, 卫生部监督局已经建设了学校卫生监督信息直报系统。卫生部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开始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上述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使我们初步掌握了中国学生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病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为中国学校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起到了很好的探索和先导作用。但是, 中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系和信息系统不健全, 在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利用上存在很多困难。如监测点校代表性不足、随意性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 质量差;监测内容不能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全貌。同时, 未形成一个多部门共享的信息收集和互动网络, 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能很好地为学校卫生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3.1 学生健康监测内容不全面
青少年体质包括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心理行为和适应能力, 目前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中涉及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相关疾病。例如, 1985-2010年的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检测项目主要涵盖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脉搏、血压、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 (7~12岁男) 、引体向上 (13~22岁男) 、仰卧起坐 (女) 、握力、50 m×8往返跑 (7~12岁) 、800 m跑 (13~22岁女) 、1 000 m跑 (13~22岁男) 、坐位体前屈、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等, 但缺乏心理发育和适应能力监测。另外, 缺乏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 如健康相关行为监测、学习卫生及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等。
2.3.2 学生健康监测人群覆盖不全面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目前只覆盖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 对于肢体残疾, 听力、视力残疾, 智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 以及肥胖、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发生率则缺乏全面数据。各种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学生也应当纳入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中来。
2.3.3 学生健康监测管理不统一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由教育部牵头, 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学生生长发育监测, 但各省、市、自治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业务牵头单位不甚统一, 甚至是临时组建队伍。同时, 学生常见病防治监测, 因病缺勤、因病休退学、死亡监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等, 目前基本没有开展。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 但各地市的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2.4 学生重大疾病防控适宜技术缺乏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乡村学生上升幅度大于城市学生, 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2010年学生发生肺结核、乙肝等法定报告传染病524 539例, 死亡313例,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0%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 通过5 a左右的时间, 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针对近视、肥胖、传染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中小学生重大健康问题, 目前还缺乏相应防控适宜技术。
2.4.1 肥胖筛查和控制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肥胖控制指南》, 但实际工作中缺乏儿童肥胖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没有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受到影响。农村地区中小学仍然面临着体育、健康教师编制不足、工作量过大、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大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体育、医学教育背景, 因知识、能力所限, 很难高标准地完成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目标, 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2.4.2 近视筛查与预防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视力检查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中所使用的检查方法, 主要适用于教育学现场筛查, 无法取代临床检查。发挥眼科医生和基层校医积极性, 完善近视的筛查程序势在必行。国家应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投入, 开展检影验光、现场视力检查相结合的大样本调研活动, 进一步规范视力不良筛查、诊断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将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转化为实践, 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应树立“治假 (近视) 是手段, 防真 (近视) 是目的”的观念, 坚持治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 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 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 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 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 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2008年) 。2.4.3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还不完善我国现有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存在机构设置不够完善、人力单薄、设备不全, 应急预案存在内容不够细致或操作性不强, 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置迟钝, 部门之间缺乏协作、联动。同时, 现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研究不多, 且多从整体角度设计, 研究多限于宏观政策方面, 应急预案在设计和制定上缺乏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 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 缺少一整套系统、规范、科学、应用性强的防控体系和处置手段。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 有部分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他们不仅容易发生突发卫生事件, 而且一旦发生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因此, 亟需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研究, 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3 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明确提出, 疾病防治重心前移, 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发展思路, 将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和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作为发展的优先主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 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 必须把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的健康作为战略任务。因此, 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另外, 加强学前教育, 需要关注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教育过程和教学形式适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农村地区教学网点布局调整, 需要关注寄宿制学校卫生管理、常见病防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等;西部农村贫困学生营养补贴, 需要进行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 营养补贴政策落实及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提出的“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控制儿童常见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等目标要求, 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将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4 当前我国学校卫生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 学校卫生政策层面
积极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制定学校卫生标准, 特别是针对寄宿制学校及幼儿园相关卫生标准;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要求。
4.2 学校卫生组织管理层面
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协调机制, 在政府领导下多个部门共同协调, 包括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体育等部门, 以及卫生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 将学校卫生作为一个整体, 才能更好地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有利于将学校卫生工作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
4.3 学校卫生工作层面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扩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内容, 使其涵盖生长发育与体质健康、常见病、传染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教学生活环境卫生, 以及影响学生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因素等;加强学生年度体检的质量控制, 健全中小学生健康档案, 全面实现学生健康及相关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积极申请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科学研究, 使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更加科学、规范。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及健康问题干预适宜技术研究和实践, 使学生视力保护、口腔保健、伤害预防, 以及学校控烟、营养干预、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更加科学有效。实施健康校园工程, 整合教育、卫生 (监督、疾控、应急、结核) 、食药、安全、红十字、共青团、社区、家教等部门工作, 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通过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 加强对学校生活与学习环境的监测、指导和监督,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4 学校卫生能力建设层面
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教育、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等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 完善学校卫生网底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校卫生专业培训, 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者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卫生监督、疾病预防、高等学校、教育部门等共同开展学校卫生相关课题的研究, 并通过相关学会举办全国性或者区域性学术交流, 加强学校卫生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
博州科协双拥工作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动真情、办实事、见实效为主要内容,全社区动员,各辖区单位行动,全体居民参与,广泛深入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掀起社区双拥工作的新高潮,唱响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主旋律,巩固和发展社区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为进一步促进双拥工作,确保社区创建拥军优属示范单位深入、持久的开展,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双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拥军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区关于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双拥共建‛为主题,以‚歌颂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各族群众离不开解放军、解放军离不开各族群众‛为中心内容,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广泛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不断开创社区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按照‚硬件设施五个‘有’,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拥军优属工作扎实,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共建活动富有成效‛等六条标准,加强以互办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军民共建工作,宣传和展示具有社区特色的军政军民关系,夯实科技拥军的基础,升华科技拥军的新内涵,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把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摆在双拥工作的突出位置,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要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双拥的重要内容,发挥军地双方优势,推进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工作任务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双拥领导,使双拥工作全面展开。
新时期赋予了双拥工作新的内容和任务,为了巩固双拥工作成果,接受新的任务,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双拥工作。做好双拥工作提高认识是关键,加强领导是保证。一是要实施‚一把手‛,实行层层责任制,落实双拥工作责任制;二是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各个岗位设置;三是要将双拥工作纳入到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形成一个苏昂扬共建的社会局面。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双拥工作宣传教育活动,使双拥工作进入社会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双拥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国防意识,营造出双拥工作的宣传氛围。
1、加强宣传力度。春节前要组织慰问活动,社区要本着节约的原则,走访慰问‚三老人员‛或召开‚三老人员‛座谈会,做好节日期间军民共建单位‚走出去,请进来‛的慰问活动。五月份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大力开展军民共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军民联谊活动;六月份全民国防教育月,安排好本社区的国防教育活动,请驻军单位领导上一次国防教育课;七月份出版双拥板报,通过板报、广播、演讲会的形式将身边拥军优属的典型人事和感人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八月份开展老复员军人、军烈属、伤残军人等各类优抚对象的慰问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在社区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教育活动。
2、加强阵地建设
建立一个国防教育活动室,在服务窗口要建立双拥宣传标语牌、服务标志及军民共建点、共建工程、共建街。
3、加强宣传教育
从教育内容上,坚持做到‚四纳入‛,即双拥工作纳入青少年政治教育范围中、纳入到全民教育内容中、纳入到部队官兵政治思想教育规划中、纳入到社区领导干部学习教育规划中,坚持做到‚三结合‛,即采取集中教育和长期教育相结合、广泛教育和典型教育相结合、开展活动和课堂教育相结合,真正开展好形象教育、典型教育的爱国教育活动。
(三)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使军民共建之花常开不谢。
在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同时,要坚持‚双拥双促进、双拥双提高‛的原则,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重点,开展‚共创安定环境、共建四有公民‛的军民共建活动。协调部队对社区进行定点联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困难居民群众奔小康。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着力抓好军民共建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广泛开展双拥工作宣传,提升双拥工作水平。
双拥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对巩固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紧密军政军民关系,巩固国防,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足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双拥创建活动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指引广大军民进一步增强国防观点和双拥意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双拥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和目标,全面推进我镇双拥工作的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双拥工作领导,加大双拥工作力度。
为争创“双拥合格乡镇”,全乡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建立双拥工作小组(www.suibi8.com),认真履行双拥工作职责。要将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督查。要正确处理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之间关系,在抓经济建设和中心工作的同时,决不能放松双拥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我乡双拥工作在今年有明显起色。
三、切实做好优抚对象优待工作,提高优抚对象保障水平。
优待是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乡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乡把筹措资金放在重要地位,达到了县规定标准。管理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归口民政部门负责,统一专户管理,统一发放准则。进一步明确立功受奖的官兵奖励政策,在县民政局奖励基础上,每位官兵再奖励100元。
四、日程安排
第一季度主要工作:
1、制定下一个双拥工作四年规划,制定安排当年双拥工作计划、要点。
2、做好重点优抚对象春节期间的各种慰问活动。
3、对各村、各单位落实有关拥军优属职责进行检查,进一步完善规范拥军优属责任体系,营造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拥军优属氛围。
第二季度主要工作:
1、召开双拥领导组会议,研究、部署20xx年度双拥工作。
2、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乡人武部牵头,学校、村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清明节”到烈士陵园送花圈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3、建立双拥宣传栏开展双拥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
4、做好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的评定和资金筹备工作。
第三季度主要工作:
1、重点做好优待抚恤工作,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
2、利用“八·一”建军节,召开一次座谈会。
3、做好为军属、烈属家庭挂光荣牌。
第四季度主要工作:
1、做好双拥年检准备工作,迎接区双拥年度检查考评。
2、开展慰问优抚对象活动。
随着近年来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畜产品安全, 欧洲各国对畜产品采取了严格的限制, 国内一些大城市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 严防有害动物及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干部就必须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 充分认识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对发展畜牧业、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克服重养轻防的思想, 坚持抓畜牧业发展不动摇, 抓动物防疫工作不放松, 以防疫促发展, 用法律保防疫, 把动物防疫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时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 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依法防疫, 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强化养殖、经营等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动物防疫执法人员依法防疫、科学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2 强化执法主体监督检查职能
要对现有的动物防疫队伍进行整合,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动物防疫技术支撑机构, 尽快把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健全起来。各级政府要大力推动畜牧部门职能转变, 强化执法监督职能, 积极进行乡镇兽医站的改革, 把经营性和公益性职能分开, 充分发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
3 建立完善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
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公益事业, 各级政府应当支持和保障畜牧部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一是依法把动物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及时拨付, 保障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监督管理等所需经费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 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4 提高动物防疫执法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 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全局意识, 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报、防疫诊疗、控制扑灭等能力和执法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 建立严格执法、依法防疫的长效工作监督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执法力度, 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动物卫生监督违法案件, 确保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
5 规范执法行为和完善法规
作为《动物防疫法》授权执法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 负责动物防疫和动物、动物产品检疫, 执法人员身着便装进行执法, 影响执法形象、执法效果和力度, 有时导致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应把侮辱、谩骂检疫员和暴力抗法所承担责任写入动物防疫法中。
6 提高基层村级兽医防疫员待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紧紧围绕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着眼于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以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大力弘扬和实践双拥工作优良传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以扎实有力措施,201_年创建成省级双拥模范县,201_年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目标。
二、创建任务及责任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1、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固部队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把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纳入201_年和今后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列入年度考评项目,保证双拥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双拥工作,经常深入驻固部队,帮助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各级各部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县委、县政府和驻固部队每年召开一次议军议政会议或军地联席会议,做到会议、活动有记载。
3、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年度双拥工作计划,落实创建双拥模范县措施,突出互办实事重点,年终进行工作总结,单位负责人每年要对双拥工作进行专题书面述职。
4、坚持各级党政领导与驻固部队建立联系点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半年至少到联系点一次,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双拥工作方针、政策,教育官兵安心服役、献身国防。听取部队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指导联系点搞好双拥工作。
5、进一步加强县、乡双拥办公室建设,认真落实双拥工作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充分发挥其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督促、交流经验和沟通情况等作用。
牵头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双拥办、驻固各部队及其他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办事处)。
(二)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1、县委宣传部要制定年度国防教育计划,督促各级各部门抓好工作落实。县委党校要开设国防教育课;县教体局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全县各类学校教育之中,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各高中、职专等学校要按照《高级中学军事训练大纲》要求,开展7至14天的新生军训工作,使在校生受教育面达到100%;小学和初级中学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2、各新闻单位全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刊(播)发双拥工作稿件不得少于2篇(条);固始网要开辟双拥栏目,专题宣传双拥工作;固始电视台要及时报道双拥工作新闻,滚动播出双拥宣传标语;各成员单位在县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不得少于1篇(条)。
3、将每年的8月确定为双拥活动月,县委宣传部负责举办一次国防知识竞赛和双拥有奖征文活动,各成员单位、各机关团体要积极组织_员、共青团员、民兵和广大市民与驻固部队开展联谊、联欢活动,大力宣传双拥工作。
4、实施双拥宣传“五个一”工程。即县委宣传部、县双拥办负责印制一部双拥宣传画册;县委宣传部负责宣传一批双拥模范先进单位和个人先进事迹;县文广新局负责精心制作一部反映近年来双拥工作成果的电视专题片;团县委、县妇联、驻固部队负责组织一场高质量的军_谊晚会;县双拥办负责编印一期双拥工作简报。
5、县双拥办负责在繁华地段、临街门面制作双拥宣传标语,高速路出口和广场设置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以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住建、公用、交通、公安、_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宣传标牌设置提供方便。
6、驻固部队要经常组织官兵学习拥政爱民政策和地方法规,充分利用民兵之家、军人俱乐部、国防教育活动室、墙报、黑板报、宣传牌、标语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双拥宣传,进一步提高支持和服务“第二故乡”建设的自觉性。要在县重点中小学确定一批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兼职辅导员和军事训练兼职教员,并成立军事活动指导机构,帮助学校搞好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军训活动,共建和谐校园,提高师生综合素质。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文广新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双拥办、驻固各部队及其他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办事处)。
(三)拥军工作扎实有效
1、要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按规定落实军供人员、经费、设备,提高保障能力,大力支持部队后勤保障。
2、县住建局、县国土局、县发改委要大力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规划审批、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支持部队重点军事工程建设任务。
3、县司法局负责开展司法拥军活动,建立健全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机制,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有关问题。
4、县民族宗教局要充分调动少数民族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大力组织开展民族拥军活动。
5、县、乡镇(办事处)要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拥军活动,支持部队实施信息化建设和人才战略工程。
6、县人社局负责积极帮助随军随调家属就业,扶持退伍军人带头创业致富;县教体局负责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7、县双拥办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积极走访慰问驻固部队,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
8、县工商联负责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拥军)活动。
牵头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住建局、县国土局、县文广新局、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民族宗教局、县工商联、县司法局、县人社局、各乡镇(办事处)。
(四)拥政爱民成果显著
1、驻固部队要制定拥政爱民工作计划,做到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参加军地统一组织的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广泛参与和谐固始建设,加强__防联治,协助地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2、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在重点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有具体规划措施,确保援建成效。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
3、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街道)、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在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牵头单位:县人武部。责任单位:驻固各部队。
(五)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1、各乡镇(办事处)征兵办公室要严格按照《兵役法》要求向部队输送高质量兵员,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2、认真贯彻落《中华人民共和_事设施保_》,有效保护军事设施。
3、按时按标准发放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疾军人抚恤定补金。
4、认真解决老红军、老复员军人、烈属、残疾军人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等问题。
5、认真落实转业军官、复员干部、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安置及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全面保障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6、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按时足额发放。
7、县财政局要将城镇退役士兵的自谋职业安置补助费、待分配期间生活补助费列入财政预算,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和城镇退役士兵的年度安置任务。
8、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将补助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9、继续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对驻固部队免缴就医挂号费、免缴军车停车费、免缴军嫂再就业费、军人乘公交免费,在汽车站、超市、商场等场所实行“军人优先”。医院设立“军人优先”、“军人窗口”等标志牌。
10、驻固部队官兵要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良好形象。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县双拥办。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人社局、县工商局、县交通运输局、驻固各部队、各乡镇(办事处)。
(六)双拥活动坚持经常
1、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制度。县委宣传部负责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县国防教育办公室要做到年度有部署,平时抓落实,年终有检查。
2、建立健全双拥会议制度。把每年8月定为议军议政会议或军地联席会议月,每年召开一次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双拥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双拥工作。
3、建立健全走访慰问制度。把每年的“八?一”、春节定为走访慰问驻军和优抚对象活动月。除县级领导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外,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机关团体要积极开展走访慰问驻固部队和优抚对象活动。
4、建立健全工作汇报制度。每年12月,各成员单位、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将履行职责情况、开展活动情况结合年终总结进行书面工作汇报。从201_年起,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均应听取各成员单位的述职报告。通过述职和报告工作,交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我县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5、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制度。每年7月和12月,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各乡镇(办事处)的双拥及优抚安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对双拥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经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对工作滞后的单位将通报批评,限期纠正。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办事处)。
(七)军民共建富有成效
1、共建新农村。各基层单位与驻军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建立军地双方共建公约和制度。
2、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
3、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军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4、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5、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拥军)活动。
牵头单位:县双拥办、县人武部。责任单位: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及驻固部队
(八)军政军民关系融洽
1、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要拥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驻固部队要尊重地方政府,把驻地当故乡,热爱人民,支持地方工作。
2、各级各部门、驻固各部队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防建设和军政军民团结的政策、法律和规定,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制定和不断完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规范性文件、公约等地方性政策、法规。
3、军地无历史遗留问题,无军民纠纷。军地、军民之间出现矛盾,军地领导应主动出面,及时协商,妥善解决。
牵头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驻固部队。
责任单位: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办事处)。
三、工作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201_年4月至5月)。研究制定《固始县201_年双拥工作要点》,确定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建立完善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办公室以及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制度。组织召开“固始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深入发动,下达任务,整体推进。完成各类文件起草、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备查资料收集整理以及相关部门的协调等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_年6月至9月)。按照省级双拥模范县标准,修订完善我县双拥创建方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亮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检查自评阶段(201_年9月至201_年10月)。重点对照河南省创建双拥模范县考评标准进行自查,查缺补漏,完善提高,做好迎接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四)迎检验收阶段(201_年11月至12月)。重点结合自查情况,制定迎考方案,向省考评组全面汇报我县双拥工作成果,迎接省考核验收。
(五)巩固提高阶段(201_年至201_年)。继续巩固工作成果,全力向双拥模范县创建目标冲刺并在201_年底前实现考核验收和命名。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双拥工作纳入军地双方工作规划。层层分解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健全账、卡、薄、册,做到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考核有依据,检查有记录。
(二)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县军民的双拥意识。在全县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合的双拥工作宣传网络,大力宣传驻固部队的历史功绩和光荣传统,宣传广大优抚对象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宣传军队与人民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鱼水情”关系,宣传双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模范事迹。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县人民的双拥意识,大力营造良好的双拥氛围。
(三)开展双拥共建,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加经常性双拥活动。地方要健全拥军优属协调组织和群众性服务网络,驻固部队要建立群众工作领导小组。要注重坚持抓好双拥工作的经常性活动,推动双拥工作向经常化、社会化发展。
(四)加强督导检查,提供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完善目标明确、责任清楚、评估准确、奖惩分明的创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的督导力度,对各级各部门职责的履行,政策的落实,指标、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及时进行检查督办,善始善终地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争创活动的各项目标要求
★ 双拥工作计划
★ 社区双拥工作计划
★ 乡双拥工作计划
★ 学校双拥的工作计划
★ 双拥工作总结
★ 街道双拥工作总结范本
★ 双拥标语
★ 八一双拥标语
★ 乡镇年度双拥工作总结
【卫生局双拥工作总结和计划】推荐阅读:
卫生局2004—2006年双拥工作总结12-08
通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规则07-10
卫生和计划生育合并10-14
县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12-05
插花小学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计划07-28
永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7-13
卫生局普法宣传工作计划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