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荐8篇)
一大:1920.7.23-30《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议会行动议决案》、《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等9个决议案。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四大: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了职工运动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毛泽东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并就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作了长篇口头报告。
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因八大确定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所以这次大会又成为八大第一次会议。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大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执政党的特点,强调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群众路线,规定全国、省、县级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当时全国有2200万名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林彪作政治报告。政治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八大党章作了错误修改。大会选举了由170名委员和10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当时全国有2800万名党员。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
1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华国锋作政治报告,叶剑英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大会宣告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但没有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大会通过了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201名委员和13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100多万名党员。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万名党员。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代表全国6635.5万名党员。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大学开始步入创新发展开放的阶段, 高校竞技体育也在逐步发展, 诞生了一系列如同大学生运动会, 大学生田径赛等各类竞技体育赛事。自1982年起, 大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 至今历经9届。参与形式不再以单纯的高校组织为基本单元, 而是由组织架构合理的省、市为单位来组队参加。在大运会诸多的比赛项目中, 田径项目自始至终作为设项最多的类别, 而跳高项目, 更是结合了身体素质、技战术、心理因素等多重影响的重要竞技项目。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文献参考、对比分析、案例引用研究等方法, 解构跳高项目成绩在历届大运会中出现的规律和差别, 指出目前普通高等院校中跳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变化和优缺点, 对普通高校跳高项目竞技水平做一个充分细化的展现, 从而对于结合现行的竞技体育机制, 发展正确合理的职业竞技体育路线提出一个参考性意见, 同时, 通过诸多科学分析方法, 提高普通高等学校跳高项目竞技水平, 进而在田径项目的成绩构成中减少短板, 达到提高普通高校田径项目整体竞技水平之目的, 为我国普通高校运动员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傲人佳绩打下扎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为主要对象 (男子跳高成绩破大运会记录) , 对比历届 (共九届)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最好成绩 (只取最优, 不分组别) 。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文件, 查阅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赛跳高项目历届成绩。 (2) 数理统计法:历届大运会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最好成绩 (只取最优, 不分组别) 、相应年份等进行数理统计。 (3) 比较分析法:以图表形式, 将跳高成绩增幅降幅表现出来, 将历届最好成绩与相应最差成绩进行对比, 剖析目前我国高校跳高项目的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整体水平得到迅速发展, 但在项目的发展速度上不具备连续性
大运会共举办九届, 分别为1982、1986、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年, 以省市单位组队。从表1中九届大运会跳高项目成绩我们可以算出, 平均分数为2.19m, 最低分数为第一届2.12m, 最高分数为2012年第九届的新纪录2.27m。前六届保持在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从第七届开始逐步上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整体分数分布不均匀, 但呈上升趋势 (表1) 。
表2中九届大运会田径项女子跳高项目平均分为1.84m。最低分数为第二届1.75m, 最高分数为第九届大运会记录1.89m, 整体呈小幅上下波动, 除第二届过于偏低, 其他分数则较为稳定, 与平均分偏离很小, 却显示另一个问题, 女子跳高项目整体发展缓慢, 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逐步出现。
从表1、2可以看出本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项跳高比赛展现出了比较高的竞技水平。
2.2 跳高成绩偏差幅度波动因素中不仅仅限于运动员身体素质和锻炼强度
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运会男子跳高成绩每两届之间总是以± (5%~8%) 的幅度上下摆动, 高校在选拔运动队队员是对身体素质如身高, 体重, 耐力等硬性条件规定基本一致, 所以图中得出的成绩浮动差产生的原因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差异没有太大关系。同时, 图2中女子跳高成绩也呈现出± (3%~5%) 的幅度波动, 第一届的女子跳高成绩为1.8m, 第三届为1.83m, 此后成缓慢波动趋势, 唯独第二届出现了一个大的落差。在单一的数据优化对比之外,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量化、客观地评价普通高等学校田径项目跳高竞技水平的发展情况, 进一步了解跳高项目的发展趋势, 下一段数据分析中, 将每一届的跳高项目成绩作为一个样本, 分别取出第一名和每届前八名的平均成绩来作为测试定基, 对跳高成绩 (含男女) 的平均值进行定基值和环比值测算, 同时测算这两个指标 (第一名和前八名) 相应的平均值、环比增长幅度及定基均值。跳高成绩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速度表示为定基增长速度, 跳高成绩逐届动态增长则表示为环比发展, 而跳高成绩水平单期增长幅度表示为平均增长速度。
2.2.1 跳高项目 (含男女) 前八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速度分析
经过上面的统计测算分析, 普通高等院校女子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速度其均值为-0.016, 整体增速呈现逐届下降趋势。而另外的男子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速平均值为0.005, 整体呈逐届上升态势;男女两组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升降不等, 竞技水平发展步调前后不一致, 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其发展速度不仅缓慢, 常常出现下滑态势, 从而与全国跳高水平甚至世界跳高水平出现了相当的差距, 一旦这种发展速度短期甚至中期内不会出现任何改变, 那么势必将出现全国专业组水平、世界水平将普通高校组远远落在后方的局面。此外, 女子跳高项目发展均速明显不如男子跳高项目, 必须加大女子跳高项目的发展步伐, 才能有机会打破僵局, 进而持续的发掘普通高等院校女子跳高项目的短板和潜在竞争优势, 达到男女跳高项目同步快速平衡发展的目的。
2.2.2 跳高项目 (含男女) 前八名平均成绩环比增长速度分析
大运会男女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的环比增速升降不一, 环比增速上, 男跳高项目则显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而女子跳高项目却一度出现了下滑的负增长趋势, 其竞技水平明显呈现下滑状态。在发展态势上, 男子组的上升趋势与女子组比较则尤为明显, 负增长成为了女子跳高项目的主要特征。从环比增速平均值来看, 女子跳高项目以-0.043的环比增速发展, 下滑特征明显, 而相反的男子跳高项目保持着0.004的微弱增速。
2.3 大运上中甲、乙项目组最优成绩的分别比较
按照大运会竞赛规程的规定, 甲组的运动员人学前必须是全日制普通 (高级) 中学毕业生, 而且入学前没有代表过各省、自治试、直辖市、俱乐部、行业体协、企业参加全运会、或由国家体育总局或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协会) 所主办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分站赛、冠军赛、大奖赛、总决赛。因此, 可以把甲组的运动员视为高校自主培养的大学生运动员, 而甲组的比赛成绩反映了近年来高校自主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大学生运动员的情况。在以上最优成绩的筛选中, 甲组在男子跳高成绩汇总和女子跳高成绩汇总中分别占到了77.78%和66.67%, 这说明我国高校系统在探索“体教结合”, 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力量, 培养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 结论
3.1 大运会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跳高项目整体竞技水平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 近些年来大运会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整体竞技水平有所提高, 综合历届全国大运会跳高项目的成绩数据分析来看, 提高幅度较大的当属男子项目, 而女子项目的提升幅度尤其显得不足, 甚至呈现严重失衡的发展态势。
3.2 大运会普通高等院校男女综合竞技实力发展步调严重不同步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 普通高等院校男子跳高项目与女子跳高项目之间实力差距极其明显, 增速和增幅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女子跳高项目竞技水平增速极为缓慢, 与全国水平、世界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3.3 大学生其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赛前心理状态成为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运动队教练员对大运会这种身心结合的竞技体育的认识还保留在专业运动员训练的平台上, 训练计划执行着高标准的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 安排大运动量的机械式训练内容, 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竞技体育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及其特殊的一项因素——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 目前运动队队员的身体素质已趋近于基本相同, 在同样的生活条件, 训练硬件设施下, 这组均匀波动的差值出现的原因便是除这些硬件条件外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大学生心理因素波动的影响。
摘要:自我国对竞技体育训练制度进行改革以来, 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发展竞技体育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 研究分析历届全国大运会普通高校组田径跳高比赛成绩,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 参加大运会的普通高等院校跳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男女竞技实力发展不均衡;成绩不具备延续性, 同时存在着较为浮动的不稳定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会,跳高,历届成绩,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贡建伟, 黄建华.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24 (4) .
[2]潘前.试论北京奥运会后高校竞技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1) .
[3]詹建国, 蔡国荣.从第27届奥运会透视国际田坛实力格局及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努力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4) :540-543.
[4]大运会组委会竞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生运动会总成绩册田径部分[Z].
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1949年—1954年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
秘书长李维汉
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1954年—1959年
名誉主席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宋庆龄(女)董必武李济深张澜郭沫若彭真沈钧儒黄炎培何香凝(女)李维汉李四光陈叔通章伯钧陈嘉庚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包尔汉秘书长邢西萍后停止副主席章伯钧(1958年3月10日)
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1959年—1964年
名誉主席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彭真李济深郭沫若沈钧儒黄炎培李维汉李四光陈叔通陈嘉庚包尔汉陈毅康生帕巴拉·格列朗杰阿沛·阿旺晋美秘书长徐冰后推定常务副主席康生李维汉陈叔通包尔汉(1959年5月12日)
后补选
副主席何香凝(1060年4月11日)
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1964年—1978年
名誉主席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彭真陈毅叶剑英黄炎培陈叔通刘澜涛宋任穷徐冰高崇民蔡廷锴韦国清邓子恢李四光傅作义滕代远谢觉哉沈雁冰李烛尘帕巴拉·格列朗杰许德珩李德全(女)马叙伦
秘书长平杰三
后补选
常务副主席徐冰陈叔通高崇民(1965年3月18日)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1978年—1983年
主席邓小平
副主席烏兰夫韦国清彭冲赵紫阳郭沫若宋任穷沈雁冰许德珩欧阳钦史良(女)朱蕴山康克清(女)季方王首道杨静仁张冲帕巴拉·格列朗杰周建人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童第周秘书长齐燕铭后增选副主席刘澜涛陆定一李维汉胡愈之王昆仑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79年7月2日)
副主席何长工肖克程子华杨秀峰沙千里包尔汉周培源钱昌照(1980年9月12日)
副主席刘斐董其武(1981年12月14日)
秘书长刘澜涛(兼)(1979年7月2日)
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1983年—1988年
主席邓颖超(女)副主席杨静仁刘澜涛陆定一程子华康克清(女)季方庄希泉帕巴拉·格列朗杰胡子昂王昆仑钱昌照董其武陶峙岳周叔杨成武肖华陈再道吕正操周建人周培源包尔汉缪云台王光英邓兆祥费孝通赵朴初叶圣陶屈武巴金
秘书长彭友今
后增选
副主席马文瑞茅以升刘靖基(1984年5月26日)
副主席王恩茂钱学森雷洁琼(女)(1986年4月11日)
副主席汪锋钱伟长(1987年4月8日)
后增补
副主席华罗庚(1985年3月19日)
后改选
秘书长周绍铮(1986年4月11日)
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1988年—1993年
主席李先念
副主席王任重阎明复方毅谷牧杨静仁康克清(女)帕巴拉·格列朗杰胡子昂钱昌照周培源缪云台王光英邓兆祥赵朴初屈武巴金马文瑞刘靖基王恩茂钱学森钱伟长胡绳孙晓村程思远卢嘉锡钱正英(女)苏步青司马义·艾买提
秘书长周绍铮
后增选
副主席侯镜如丁光训(1989年3月27日)
副主席叶选平(1991年4月4日)
后补选
副主席洪学智(1990年3月29日)
后补选
秘书长宋德敏(1991年4月4日)
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1993年—1998年
主席李瑞环
副主席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杨静仁周培源邓兆祥赵朴初巴金刘靖基钱学森钱伟长胡绳钱正英(女)苏步青侯镜如丁光训董寅初孙孚凌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秘书长宋德敏后增选副主席朱光亚万国权(1994年3月19日)
副主席何鲁丽(女)(1996年3月13日)
秘书长朱训
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组成1998年~2003年
主席李瑞环
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藏族)巴金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张思卿钱正英(女)丁光训孙孚凌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朝鲜族)毛致用白立忱(回族)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
秘书长郑万通
附:逝世
赵朴初(2000年5月21日北京)
安子介(2000年6月3日香港)
卢嘉锡(2001年6月4日福州)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时间:1921年7月23-31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1922年7月16-23日
地点:上 海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6月12-20日
地点:广 州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22日
地点:上 海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
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四大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地点:汉 口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才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为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确定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这次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动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注:
(1)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新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七人:向忠发、项英、周恩来、瞿秋白、李立
三、关向应、张国焘;候补委员七人:罗奕(即罗登贤)、徐锡根、卢福坦、温裕成、罗迈(即李维汉)、顾顺章、毛泽东。
(2)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意见,增补王明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不久,又将他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此后,由陈绍禹(王明)代理总书记。不久,由于陈绍禹到苏联组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上海重新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主要负责人为秦邦宪(博古)。
(4)六届五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朱德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有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
(5)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领导工作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
(6)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延 安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时间:1956年9月15-27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注:
(1)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李富春、李先念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2)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增选陆定
一、康生、罗瑞卿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3)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陶铸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叶剑英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4)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会委员。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补选李雪峰、宋任穷、谢富治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撤销彭真、陆定
一、罗瑞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24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斥在外。九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时间:1973年8月24-2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这次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局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教训。
注:
(1)197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遵照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决定:邓小平为政治局委员,待十一届二中全会追认。
(2)1975年1月,十届二中全会补选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提出免除他所担任的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
(3)周恩来于1976年1月8日,朱德于7月6日,毛泽东于9月9日先后逝世;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4)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错误撤销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用其特点 :
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认为十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没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注:
(1)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云(第一书记)、邓颖超(第二书记)、胡耀邦(第三书记)、黄克诚(常务书记)。
(2)十一届四中全会选举赵紫阳、彭真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3)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产生了中央书记处书记。
(4)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即: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增选习仲勋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时间:1982年9月1-11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注:
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接受胡耀邦辞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的请求和推选赵紫阳代理中央委员总书记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注:
十三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作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增补李瑞环,丁关根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免去赵紫阳、胡启立、芮杏文、阎明复四人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1992年10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时间:1997年9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往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时俱进的大会)
时间:2002年11月8日至14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时间:2007年10月15日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突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强自身建设四个重点,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重视民生的三大要求,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顺口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7.23-1921.7.30)
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确定党的名称、党的性质、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党的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7.16-1922.7.23)
地点: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
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6.12-1923.6.20)
地点: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
会议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推动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1.11-1925.1.22)
地点:上海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较完整的规定并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4.27-1927.5.9)
地点:武汉
中国共产党五大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中国共产党五大识到能领导革命到底并取得胜利的只有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6.18-1928.7.11)
地点:莫斯科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范文网 )六大的召开明确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形势、党的任务等问题,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4.23-1945.6.11)
地点:延安
七大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规律,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及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9.15-1956.9.27)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提出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4.1-1969.4.24)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发展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左”倾错误,对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产生了特别严重的消极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973.8.24-1973.8.28)
地点:北京
在总体上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延续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8.12-1977.8.18)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9.1-1982.9.11)
地点:北京
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各项组织制度、党的纪律作了
更充分、更具体的规定。此次会议意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10.12-1992.10.19)
地点:北京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9.12-1997.9.18)
地点:北京
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11.8-2002.8.14)
地点:北京
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10.5-2007.10.21)
地点:北京
1999年以来,国家局每年召开一次网建现场会,每年向全行业推广一个城市的网建经验,有效推动了全行业卷烟销售网络整体水平的提高。
南通经验(1999年)在“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的建网思路指导下,实行全地区一价制,形成融“管、销、控”于一体,集“三网”(专卖、销售、信息)功能于一点的网络体系,主题为“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武汉经验(2000年)建网思路由“以我为主”向“以客户为主”转变,形成“全面访销、全面配送、专销结合、访送分离”为主题的网络运行基本模式,这一模式以服务为主,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并合理解决了访送分离的问题。
成都经验(2001年)在武汉网建基础上发展和总结出“城乡一体、统一运行、专销结合、信息管理、提高素质、注重激励、转变观念、优质服务”等经验。
上海经验(2002年)“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手段,以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为内容,以客户满意为追求”,体现了现代流通的本质特征,代表着中国烟草网建的发展方向。
江苏经验(2003年)通过“全省网建学上海”,全省基本达到了“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新型业务模式的水平。比较好地解决了“怎样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实现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的问题。
大连经验(2004年)紧紧围绕“三个满意”,建设拥有“先进实用的物流配送”、“优质高效的客户管理”等特点的现代卷烟流通网络。同时,大连烟草还提出“工商服务战略联盟”,对如何建立新型工商关系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其主题为“网建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福建经验(2004年)在学上海新模式的过程中,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进一步推动全国网建深入开展,推出了一个网建先进模式——“福建网建经验”。其主题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注重实效,创新发展”.2005年没有召开全国网建会,大家都在按大连经验和福建经验在学上海模式,没提出什么新的做法.2006年第八届网建会在浙江召开,主题为“突出服务,注重效率,优化流程,提高素质”.大连网建会提升软实力的主要落脚点是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此次网建会也突出服务,但也提出新的落脚点,优化流程.2007年山西网建会,主题为“打牢基础,创新营销,规范运作,充满活力”,主要探讨的是农网建设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服务大厅建设.2007年第十届网建会在广州召开,主题为“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网建”水平.此次会议第一次尝试对上海模式进行调整.2008年第十一届网建会在北京进行召开,主题为“准确定位,有机对接,突出品牌,全面提升”,主要探讨的是工商协同的问题.2009年第十二届网建会在徐州召开,主题为“优化模式,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增强能力”,提出了“网上订货”模式,开启了“客户e时代”。
1 农运盛会分析
1.1 历届农运会吉祥物与会歌之阐释
第一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是牛 (丰丰) , 它是我国第一个“牛吉祥物”, 牛是农耕文明的代表, 是勤劳朴实的象征, 也是丰收富足的吉祥之物。
第二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是猴 (康康) , 它神情憨态可掬, 身形活泼可爱, 充满奋发向上的青春气息, 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
第三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是蛙 (田田) , 青蛙造型活泼可爱, 着装打扮充满乡土气息, 它取名“田田”, 意为青蛙是农田的保护神;田地又为农业之本、农民之本。“田田”与“甜甜”谐音, 寓意9亿农民奔小康, 使生活更加甜美[3]。
第四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是龙 (隆隆) , 2000年是中国农历龙年, 因而第四届全国农运会的吉祥物是一条高举世纪火炬、身着运动服奔跑的小龙仔, 取名为“隆隆”, 隆与龙字谐音, 旨在取隆重热烈之意, 中文直意为隆重、盛大, 含有兴隆、热烈、吉祥、兴旺等寓意, 而作为象声词的“隆隆”更具有轰动、响亮之意。
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是燕 (园园) , 又称春燕, 是人们所熟悉的益鸟, 能捕捉多种害虫, 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好朋友;春燕与本届农运会举办地宜春市恰巧同一个吉祥的“春”字, 选用春燕作为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恰到好处。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是“同同”。命名“同同”, 取同心、同德、同根、同源之意;象征9亿农民同心同德奔小康,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共盼统一之寓意, 且与刺桐花谐音。
吉祥物和会歌不仅体现了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又有浓厚的乡土风情, 透露出农民朋友们丰收的喜悦和对生命的激情, 是人民向往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
1.2 历届农运会大型文体表演之内涵
第一届:上下数千年, 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 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博采南北各派舞龙之精华, 如行云流水, 似狮腾虎跃, 表现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九亿农民庆丰收的喜悦。
第二届:湖北孝感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孝感”因董永“孝心感动天地”而得名, 沿用至今。比赛的开幕式在新建的孝感体育场举行, 一万多人参加了开幕式的文体表演, 开幕式上, “仙女下凡”、“八人踩伞”的跳伞表演赢得了数万名观众的喝彩和掌声。
第三届:开幕式上, 上千人组成了“民以食为天”的图案, 博得众多仁人志士的良好评价。“民以食为天”出自《汉书·郦食其传》, 云:“王者以民为天, 而民以食为天。”历次的改朝换代大多是被农民起义推翻或者元气大伤, 常常是遭遇大旱, 农民颗粒无收, 而官府依然横征暴敛, 民不聊生, 终于揭竿而起, 所以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 是因为生产和生活资料, 通俗些说就是因为粮食, 因为“吃”引起的。今天能够国泰民安, 根源于我们能够吃饱了, 吃的更好了;然而我们仍然需要保农业、保丰收, “食”是我们的继续生存之本。
第四届:该次农运会的召开适逢世纪之交, 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耕耘新世纪》, 万余名大、中、小学生和著名演员参加演出, 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艺术特色共同烘托出“农为国之本, 农兴国更强”的主题, 寓意深刻, 气势恢弘, 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农民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崭新面貌, 突出表现基本实现小康后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新颖的艺术特色, 也反映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巨大进步, 农田的丰收需要农民的辛勤耕耘、农民的生活需要耕耘, 在我们迈向21世纪的道路上, 仍然需要我们农民的无私耕耘, 耕耘出新农村、新天地。
第五届:有15000多人参加的大型文体表演《田野大风颂》使得农运会的开幕更加别有一番气色。由四个部分组成, “风骨篇——坚定的脊梁”, “风华篇——烂漫的原野”, “风情篇——欢乐的家园”, “风潮篇——壮丽的时代”。
第六届:开幕式主题为“大地情飞扬”, 集中表现的是全国九亿农民之情。演出分六个部分, 分别是序篇“妙音鸟飞来”、丰收篇“民以食为天”、风情篇“挥汗天地间”、奋争篇“爱拼才会赢”、展望篇“春风颂吉祥”和尾声会歌演唱。
2 结语
“国以民为本, 民存则社稷存, 民强则国家兴。”充分说明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历届农运会国家各级领导人亲自出席开幕式, 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我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80%左右,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发展农村和农民体育, 是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内容。如何让更多地区、更加广泛的农民从农运会当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培养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方式, 提高自身素质;如何以农运会为契机, 进一步挖掘农村体育的内涵,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值得我们更多地进行纵向和横向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素.由农运会看多元化农村体育发展趋势[J].理论前沿, 2009.
[2]何旭初.农运会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会徽由金色的跑道、金色的麦穗和夸张的红1字组成,麦穗代表建国10年的丰硕成果,而似乎要冲出跑道的1字恰似上升的“箭头”,象征着当时人们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激情。
二运会
会徽由金色的跑道,醒目的“2”字和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构成,跑道上方的红旗飘扬象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红旗。
三运会
会徽背景从金色的跑道变成了圆形的体育场,寓意当时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安定团结的愿望;圆形的体育场上依然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表示继续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四运会
会徽由金色的跑道和燃烧的火炬组成,当时正值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火炬象征着继往开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运会
会微首次运用中西文结合的表现手法,图案立意新颖,横放的跑道,加上与之垂直的国旗,形成“中”字,象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五届的五字改用罗马字“V”,又是国际公认的“胜利”代号,象征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条战线均取得伟大胜利。
六运会
会徽中醒目的“6”象征火炬,跑道则形象地表达出“羊”的韵意。火焰变型而成的“6”,意味着第六届全运会,以“羊”字的三横引伸为跑道,表示全运会在广州(羊城)举行。
七运会
会徽图案是一把燃烧的火炬,火焰由罗马字母VII(七)字变型而成,手柄成跑道造型,由两个相反的“7”字组成,点明届数。
八运会
会徽图案由代表八运会的8和代表上海的汉语拼音字母“s”重新组合,图形外围是红色的“8”,中心形成一个白色的“s”,视觉上像一把火炬,又像一朵上海市花白玉兰;下半部分以“8”字为基础,像上海八万人体育馆,一环套一环,象征着全国人民大团圆。
九运会
会微中间丰满,两端渐细的曲线给人无限的延伸感,配合倾斜的线条,更显奔腾飞跃之意。对比鲜明的红、黄、蓝三色,对视觉有强烈的冲击力。造型洒脱地勾勒出一个“9”,既直接传达了九运会的信息,又宛如一位矫健、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运动员,豪迈跨入新世纪。
十运会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荐阅读:
历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06-29
解放后历届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07-01
历届高考作文题目06-10
历届无烟日口号06-13
历届中考满分作文:过错06-28
诗歌鉴赏历届高考题07-20
湖南历届中考满分作文09-15
历届党代会报告11-21
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07-13
历届美国总统演讲稿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