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维简介(精选6篇)
为什么王维是历史上的名人,他的仕途虽然遭受了打击,但是他却创作出了大量的诗篇,备受世人推崇。
王维之所以被世人称之为“王右丞”,是因为他官至尚书右丞。而“诗佛”之称,则是因为王维的诗中皆是禅意,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使他一心向佛,以佛为情感寄托,从而摆脱俗世的烦恼。
王维所处的时代,佛教已经盛行,而在王维早年的时候,就已经信奉佛教了。他虽然对官场的生活感到厌倦,但又恋栈怀禄,不能下定决心离去,所以王维一直都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随着政局越来越动荡,王维自身也受到了一系列的打击,使得他逐渐消沉,彻底一心向佛。
在晚年的时候,他隐居于辋川,于道友互相往来,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而他的诗中,蕴含了大量的佛教的哲理。他对佛理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将佛理与诗句结合在了一起。在王维的诗中,往往渗透着禅意,似乎已经远离了尘世,不沾染俗世的尘烟。所以,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描写的自然之景也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美,而是融入到宗教中去。
王维字摩诘,他对佛教的虔诚,从此处就可以看出来,佛理已经影响了他对生活、对政治的看法与态度。佛已经左右了王维的思想,完全融入到王维的生活中去了。
王维的作品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人,他与孟浩然合称为“王孟”,世人尊称他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在中国的诗坛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王维的一些主要作品吧。
王维工于书画,精于音乐,他往往可以将这三种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诗如画卷,美不可言。如《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些诗句以着色取势,把绘画的精髓应用于绘画之上。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的诗句就如一副画卷一般,有着清晰的结构和丰富层次,使其声色俱佳,远近相宜。
在《淇上别赵仙舟》一诗中:“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诗人在写景的同时,饱含着浓郁的情感。他的山水诗有很多表达他闲适的生活,也有很多事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思与互相间的关怀与安慰之情。
王维晚年专心于参禅悟道,不理俗世。所以,他的诗中有许多都透着一股禅意。《过香积寺》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首诗中,就渗透着浓浓的禅意,灵动而空灵。
王维的名句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是一个紧密的整体,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一句寻常的劝酒词,实际上却饱含着浓烈的惜别之情。而在其中蕴藏着的惜别挚深的不舍之情,使它适合于大多数的离别场合。那么,它成为传唱最久的歌曲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既体现了游子身处异乡,一个人漂泊无依的孤苦生活,又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意。“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让多少远离故土的游子落下了眼泪,让他们在心中震颤不已。所以,它成为千古名句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描述的是诗人独自漫步,刻画的是一个隐士的形象,表达的是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将一副有流水、白云和隐士的画卷清溪地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诗人没有刻意地寻幽探秘,却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美丽。
王维的诗句经过了千年的考验,流传至今。而且他的诗句中蕴含着开阔的意境和高超的技巧,是极其珍贵的艺术珍品。
辛夷坞 王维
《辛夷坞》是王维的《辋川集》中的一首诗,表达的是王维对所处时代的一种寂寞感。《诗法易简录》评价它:“幽淡已极,却饶远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王维的这首《辛夷坞》吧。
这首诗虽然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在将辛夷花的美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同时,又体现出了一种孤寂而又落寞的境况。这首诗描写了辛夷花从花开到花落时的过程,诗人不着痕迹地用环境描写来对花开和花落进行转换,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深深蕴藏的,对当时时代环境的一种寂寞感。《辛夷坞》全文如下: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奸臣当道,朝政昏暗,社会矛盾加剧之时。王维当时虽然仍然在做官,但是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对社会现实十分不满。他向往归隐的生活,但是又对禄位有所留恋,不能决绝地离开,于是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辛夷坞》就是在这个时候所写的`。
诗人先写了辛夷花蓬勃的生机,怒放的花朵显示着一派美好的春色。
之后,诗人描写了空寂的环境,辛夷花独自绽放在渺无人迹的深山之中,哪怕最后凋零也无人感到惋惜和遗憾,这实际上是诗人因当时社会现实而感到孤寂。同时,诗人又以一种禅心来看到这种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使人仍然可以在空寂、冷清中感受到生机。
青溪 王维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他的山水诗以开阔的胸怀和细腻的审美,描写了优美的自然风景,体现了悠闲的隐居生活,《清溪》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清溪》吧。
《清溪》是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王维精通于作画,他善于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将画与诗完美结合。在这首诗中,诗人将一条景色优美的清溪展现于众人的眼前,描绘出了清溪在流经不同地点时,各种不同的画面。同时,王维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在他的诗中,除了有着层次丰富,远近相宜的画卷外,还有着一层动感和音乐之美,五、六两句诗形成了动与静的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而这首诗的最后四句诗,则体现了当时诗人闲适的心态,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合起来,意味深远。《清溪》原文如下: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由于追求“湛然常寂”的境界, 王维在诗中一再宣称“一悟寂为乐, 此生闲有余”。 (《饭覆釜山僧》) 在孤独与寂寞中, 他宁心静性地观照物象, 了知诸法性空的般若实相, 走进自己最热爱的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获得与天地、宇宙最亲密和谐的接触。就在这种禅境之中, 宗教体验竟与审美体验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从而诞生了许多既富有哲理深意而又无比优美的艺术意境。
作为宗教实践、宗教体验而言, 王维的“以寂为乐”、“知悟胜事”, 是与禅观修习法门联系在一起的。全部佛学即包括戒、定、慧三学, 修持者必须三学齐修, 缺一不可。其中定学一门, 多强调止观双修, 即在修定之时, 必须辅之以观想, 方可达到目的。早期传入中国的安世高禅学倡导的多半是小乘禅观, 主要在于观空、观苦、观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 具体有修“不净观”、“数息观”等法门, 如“不净观”主张想象众生身体各处的秽污不洁;数息观则闭目凝神, 端坐不动, 心如止水, 默数自己的呼吸出入;还有修“四念处”禅观的, 即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这些禅观, 由于有导致修行者悲观厌世, 停息一切心识活动的倾向, 所以被大乘禅学斥之为“沉空守寂”, 非是至道。与小乘禅学不同, 大乘禅观强调五蕴本空, 六尘非有, 真空妙有, 实为不二。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便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中国佛学主要是沿着印度大乘一派发展的, 所以在禅观方面也不主张一心唯作苦空观想, 而是真有两边, 双遮双照。如天台宗提出的“一心三观”“三谛圆融”, 三论宗提出的“八不中道”“二谛圆融”, 禅宗提倡的“定慧等学”, 都有强调禅观不能脱离世相, 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本身的意思。王维作为一位虔诚奉佛者, 对中国佛学尤其是禅宗南北二宗的禅法, 不但有很深的领会, 而且也有认真的践行。他早年与北宗禅有较多的接触, 对那些“闲居净坐, 守本归心” (净觉《楞伽师资记》卷一) 的禅法很是倾心, 在为北宗禅大师净觉撰写的《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塔铭》中还盛赞净觉安居坐禅能达到“猛虎舐足, 毒蛇熏体, 山神献果, 天女散花, 澹尔宴安, 曾无喜惧”的境界。以后, 他接触到南宗禅, 对那种真空妙有两不相妨, “担水砍柴, 莫非妙道”的禅法更为佩服。如由他撰写的《六祖能禅师碑铭》就说道:
“无有可舍, 是达有源;无空可住, 是知空本;离寂非动, 乘化用常。……五蕴本空, 六尘非有, 众生倒计, 不知正爱。……至人达观, 与物齐功, 无心舍有, 何处依空。不着三界, 徒劳八风, 以兹利智, 遂与宗通。……”
在这里, 王维主要是谈了“空”与“有”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看来, 王维的禅学观是既包含了“闲居净坐”的北宗禅法, 也包括了“至人达观, 与物齐功, 无心舍有, 何处依空”的南宗禅法。将这两种禅法结合起来, 就形成了王维特有的“以寂为乐”、“空有不二”的禅观修习方式。
在其诗中也不乏禅宗思想的体现, 特别是他的山水田园诗。王维中年后奉佛日笃。他感悟世事皆空, 即将山水田园作为一方净土慰籍心灵。而佛教禅宗的屏除杂念, 静心观照, 又有助于他入定凝神、真切体验大自然的山水景物:“审象于净心” (王维《绣如意轮像赞序》) , 从中悟理得趣。如: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表现诗人兴来独往, 随遇而安, 着处有得, 妙趣无穷, 心领神会, 不求人知的情怀。在欣赏自然界的美景之时, 诗人还在水穷、云起之中悟出了道理。佛教认为, 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 有生、往、异、灭四相之说。“水穷”“云起”一句似乎透露了人们一个道理:一切都在反反复复, 生生灭灭。王维的《辋川集》诗多表现一种物我契合, 所谓“山林吾丧我” (《山中示弟》) 的境界。这类诗“不用禅语, 时得禅理” (沈德潜《说诗晬语》下) 。
值得一提的是王维诗中的“ (白) 云”意象, 比如:
“城郭遥相望, 惟应见白云。” (《山中寄诸弟妹》)
“但去没相闻, 白云无尽时。” (《送别》)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云”本是一种自然现象, 时有时无, 形态各异, 看似一种东西, 却缥缥缈缈, 无所定居, 也不能被抓住或是闻到。诗人多次提到它也就是因为他具有空寂的特点, 符合禅宗的观念, 成为了王维诗中固定的意象。
吴茱萸,又名吴萸、淡吴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临近成熟的果实。茱萸也是一味中药,茱萸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一般用于寒湿脚气、高血压、口疮、湿疹等病的治疗;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作用,多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的治疗。那么重阳节的时候,人们身上插的是哪一个茱萸呢?据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王孝涛考证,人们在重阳节的时候插的应该是吴茱萸,因为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叶子大,有香味,与有关史料的记载一致。
中医认为,吴茱萸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入脾、胃、肝经,有散寒止痛,疏肝行气,和胃止呕之功,本品能温中散寒而止痛,又善解肝经之郁滞,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吞酸及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泄泻等,尤以止痛、止呕效果最为显著。《本草纲目》言其“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其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也”。《神农本草经》言其“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果实含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吴茱萸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煎剂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大量吴茱萸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日本产吴茱萸醇提取物有镇痛作用。吴茱萸分解物有较强的收缩子宫的作用,故孕妇慎用;实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选用。现介绍几则食疗方,供选用。
1.芪萸烧羊肉:黄芪15克,吴茱萸10克,大枣5枚,羊肉250克,调味品适量。将黄芪、吴茱萸、大枣煎取汁备用,取羊肉洗净,切块,纳入黄芪药汁煮至羊肉熟透,每日1剂,温热服食。可补益脾肾,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肾亏虚,脘腹冷痛等。
2.参萸烧肚片:党参、吴茱萸各10克,熟猪肚150克,调味品适量。将党参、吴茱萸浓煎取汁。将猪肚切片,加入鸡蛋、淀粉及调料等,浆匀,放入油锅中炸黄取出,去油。锅中放清汤适量煮沸后,下肚片、药汁,翻炒,调味即成,每日1剂。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3.吴茱萸粥:吴茱萸5克,大米5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将吴茱萸择净,研为细末;姜葱洗净,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吴萸粉、葱姜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健脾暖胃,和中止呕。适用于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肠鸣泻泄等。
4.吴萸骨脂山药粥:吴茱萸5克,补骨脂10克,山药50克,大米100克。将诸药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大米煮粥服食,每日2剂,早晚服食。可温补脾肾,适用于浮肿明显,面色皖白,畏寒肢冷,腰脊酸痛,纳呆,便涌等。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的诗: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元二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翻译】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翻译】
1、《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仁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仁。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着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2、《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3、《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4、《从军行》
吹角动行仁。喧喧行仁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5、《春日上方即事》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6、《李》
君子盈天阶,小仁甘自免。
方随炼金客,林上家绝巘。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7、《春日直门下省早朝》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
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
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
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8、《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仁家涧西远。
9、《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着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10、《李陵咏》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11、《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仁。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12、《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13、《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14、《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15、《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仁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16、《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寓目一萧散,销忧冀俄顷。
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
后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
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
地多齐后疟,仁带荆州瘿。
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
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
17、《寄河上段十六》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仁。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仁。
19、《凉州赛神》
凉州城外少行仁,百尺峰头望虏尘。
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20、《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仁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画像
王维之所以被世仁称之为“王右丞”,是因为他官至尚书右丞。而“诗佛”之称,则是因为王维诗中皆是禅意,他在仕途上不如意,使他一心向佛,以佛为情感寄托,从而摆脱俗世烦恼。
王维所处时代,佛教已经盛行,而在王维早年时候,就已经信奉佛教了。他虽然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但又恋栈怀禄,不能下定决心离去,所以王维一直都过着半官半隐生活。随着政局越来越动荡,王维自身也受到了一系列打击,使得他逐渐消沉,彻底一心向佛。
在晚年时候,他隐居于辋川,于道友互相往来,写下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而他诗中,蕴含了大量佛教哲理。他对佛理已经有了深刻理解,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将佛理与诗句结合在了一起。在王维诗中,往往渗透着禅意,似乎已经远离了尘世,不沾染俗世尘烟。所以,在王维山水诗中,描写自然之景也已经超越了一般美,而是融入到宗教中去。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从“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可以看出雨后新晴的乡村景色有什么特点?
2、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3、诗人在具体描写时,远近相称,动静结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天然绝妙、充满生机的画面,请你发挥想象,把这幅画面描绘出来。(50字左右)
4、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空气特别明净清新;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也可用原文中的“原野旷”、“无氛垢”回答。
2、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3、答案示例: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
4、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诗人王维简介】推荐阅读:
唐代诗人王维简介及代表作12-09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06-12
历代诗人简介10-02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及代表作11-21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06-11
边塞诗人07-25
诗人陆游介绍09-07
现代诗人爱国诗歌06-11
十佳诗人获奖感言10-01
唐宋十大诗人介绍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