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共11篇)
关键词: 兴趣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潜心寻觅教材中可想象的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有展开想象翅膀的机会,以诱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失时机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创新及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基础。而语文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主战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内驱力。一旦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学生才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心理,常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涉猎新知识的积极性。如:学生刚接触到“反义词”这个新知识时,我没有急于讲解其中的含义,而是做了一个令学生满心欢喜的游戏。我说“把手举高一点”,他们就“把手放矮一点”;我说“向后退一点”,他们就“朝前跃一步”;我
说“向左跨一步”,他们就“向右迈一步”。学生兴趣盎然地和老师做完游戏,我最后说出游戏的名称——“说反话”。并让学生再做一次,老师最后总结:游戏中的“高和矮”、“前和后”、“左和右”都是意思相反的词。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我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人马,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被打得一败涂地呢?”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就油然而生。
二、激发想象,培养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潜心寻觅教材中可想象的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有展开想象翅膀的机会,以诱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词句,展开想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皆美的课文皆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做为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为学生创设想象空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学《荷花》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时,先让学生看图理解“挨挨挤挤”一词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想象那又大又圆的荷叶挨挨挤挤是怎样的景象。有位同学这样描述着:“一池荷叶密密麻麻,荷叶与荷叶之间没有一点儿空隙,你挨着我,我挤着
你„„”然后再让学生用“挨挨挤挤”练习造句。通过想象,学生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情节,启发想象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可问学生:“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很难过。倘若让你代替小壁虎继续借尾巴,你会怎样做?”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向小马借,向小蝌蚪借等等。教师再引导学生问:“不向动物借,可采用什么办法?”“在科学院克隆一条”等。这样,教师不束缚于教材,而是把握契机,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引导各种答案,哪怕是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既有效地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三)续编故事,放飞想象
教材中有些故事性的文章虽言尽而又未尽,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若利用此空白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演一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发掘他们想象的潜能。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文时,分析完课文后,教师抓住时机,设计这样的情景,让学生续编故事:如果你是他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回到家,你会怎样对你父亲说?左邻右舍知道后又如何劝说父亲?父亲又会怎样?最后的结果还会怎样呢?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在表演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
三、构建环境,营造氛围
尊重学生个体,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语文素质和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活水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才能,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地,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无论对错,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要动不动就训斥,抹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要鼓励学生互相提高,自由争辩,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学习。如此,学生的奇思妙想定会在这个广阔的自由轻松的空间不断进发。比如:在教《火烧云》时,学习第4—6节时,先让学生默读,说出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引读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进而领悟写法:先写某种动物出现,接着写样子,又写变模糊,不见了,最后写看的人的表现。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做到仿有对象,学有目标,还要有创新,鼓励学生用其它动物和静物来比拟火烧云的形状。同时,教师有意地营造质疑问难的气氛,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景,诱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找出疑点,大胆推测和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大胆质疑,激发意识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
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创新动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创造机会。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让学生产生自主参与的心理倾向。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教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经过学生质疑,教师归纳:①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②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③董存瑞炸暗堡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针对以上3个问题边读边做记号,然后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样的质疑解难中积极地开始了。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从关键词句引入,启发质疑。
五、实践活动,培养能力
实践是创造发明成功的重要条件。大多数发明家从小喜欢创新性活动,牛顿小时候喜欢制作风车、风筝等,爱迪生从小喜欢做实验。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而且要更突出地落实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1、重视学科活动
活动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学科活动课,使创新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活动课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为学生设置“欣赏课”、“说说做做课”、“畅想课”、“演讲课”、“做做写写课”、“童话课”等课型,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教师可在“童话课”上,让学生根据儿童歌曲《大鹿》来编一个童话故事,从几句简短的歌词想象到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故事发展的过程,从音乐旋律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变化体会故事中情节的变化与各种角色的情感变化。
2、丰富课外活动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隘了。教师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征文比赛等,鼓励学生从剪报、贴报到优秀作文集”,自己给这个集子命名,自己设计封面,自己给这个集写一篇创刊词,再定期将自己的最佳作文纳入“集子”里。应该说这个“优秀作文集”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园地,提高了他们创新的技能力和素质。
一、转变传统错误观念,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传统的教学往往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 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 即就课论课, 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 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 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 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种传统教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中, 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要想改变这种教学局面, 就要从教学方式上去改变。
首先, 要转变教师观念。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 教师在自身定位上总是过多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 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角色的转变。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权威, 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合作者, 是全心全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朋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民主平等意识, 尊重学生, 给学生自由发展, 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敢与教师交流是学生成功的翅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就必须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创新氛围。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北方的洞里, 只能是一棵矮矮的小树;要是长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 定会长成参天大树。”要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必须给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其次, 要走出片面追求高分的误区。“分, 分, 分, 学生的命根, 考, 考, 考, 老师的法宝。”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一味追求高分, 而忽略了学习应用能力及相关的知识实践性, 在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 并未取得相关学生素质的提高, 导致了有些学生成为了考试的机器。如果不走出这个误区, 我们进行的任何教学改革都会形同虚设, 我们所获得的一切教学成果都将化为乌有。正如德国人才学研究专家威尔尼茨教授所说, 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是德、识、才、学诸因素的综合效应, 任何一个的缺失, 都会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障碍, 甚至是致命的障碍。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在校期间就要修正他们“分分分是命根”的错误观念, 把他们颠倒了的错误的学习态度纠正过来。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在观念上恢复学分的手段功能, 然后才能去纠正学生以学分为学习目的的错误想法和行为。
二、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 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 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 乐观的环境、心情愉快, 兴趣会油然而生。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克服死板、僵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寻求并采用灵活多样、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精讲多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语感和思维能力, 对于激励学生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 如果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沉闷的学习环境中, 他怎么会有创新兴趣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应转变教学模式,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 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 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自主地思考、探究。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可让学生设想:“孔乙己结局会怎样?”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出不同的结尾。这样在阅读教学中, 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 灵活填补课文内容, 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 合理地再造课文内容, 就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完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语文思维品质的高度发展, 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 但如果一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扎实, 前面所学的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 思维品质也就越容易建立起来。只有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 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学中, 对学生自主创新要求不能太高, 一定要呵护学生本人的新方法、新观点。哪怕是错误的, 也应该给予宽容。教师要注重剖析并激活学生错误解答中的合理成分, 帮助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作出调控与修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的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 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 思考、探讨、发现、创造, 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成的结论, 更要为他们拓展足够的空间, 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 评价结论。”于漪的话, 精辟至极。对许多学生提出的对其本人而言属于创见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这种成功的体验一定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信心。
以上是我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就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 采取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 转变错误观念, 改变陈腐僵化的教学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开展民主教学, 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 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首先让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总是受意识所支配的。因此,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地树立创新意识,才能使创新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为此,我在语文课堂上曾多次引用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教育的有关论述,让学生了解到创新教育的伟大意义。同时,我还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给同学们谈创新的重要性。我常常告诫学生: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民创造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而民族振兴的重任落在我们青少年身上,因此我们青少年都应该树立起创新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我更多的是结合课文实例来谈树立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在讲到苏轼的《石钟山记》一文时,我极力赞颂那种敢于质疑,不迷信旧说,勇于探索的精神,并指出,正由于苏轼具有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才使他开创了一代豪放派词风,而且在散文、诗、词、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再如,在分析《芙蕖》一文时,我又对李渔创作上的“求新”主张大加肯定,并要求学生多一只眼去观察社会,多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反复多次的强调,学生明确了创新的重要意义,在头脑中渐渐地树立了创新意识,并自觉地在语文学习中体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创设特殊的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从而发挥其创造潜能。
针对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改革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首先,我尽量缩短教师讲解课文的时间,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和自由表达空间,以便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身创造才能的机会。例如,我在课堂上讲解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就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结尾再通过合理想象加以续写。结果同学们写出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结尾。有的写玛蒂尔德再去买了一挂假的项链还给佛来思节夫人,而索回了那挂真钻石项链,并再次梳妆打扮去参加舞会,结果遭人厌嫌,最终郁郁而死,其依据是玛蒂尔德仍念念不忘给她带来十年辛劳的那场舞会的虚荣。有的则是说玛蒂尔德听说项链是假的时,已并不感到惊讶,而是反应平淡,因为她已不再追求那梦想的生活,而是安于过一种平淡的生活了,更何况她已与丈夫在十年的艰辛劳动中有了很深的感情。有的则说玛蒂尔德要求索回那挂真钻石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却推说那挂真项链已经丢失而不肯归还,从而引发出两人之间的一场官司,结果以玛蒂尔德失败而告终,其根据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有的则从人性美的角度出发,说佛来思节夫人知道玛蒂尔德不幸遭遇后,对她非常同情,不仅退还了那挂真钻石项链,还对玛蒂尔德予以生活上的竭力帮助……总之,同学们所续写的结尾是多种多样的,每种结局都有其支持的理由。像这样的课内读写训练,我进行了多次。有的是利用课内的一个开头,训练续写主体部分;有的是提供一个结局,让同学们写出中间部分。同学们对这样的续写是非常欢迎的,也是积极参与的。从中反映出同学们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也是极富创造力的。
为了能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造才能,我还采取了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课的做法,让他们当一回教师上一堂课。结果每个同学所上的课都各有特色,并充分展现了各自的创造才能,提出了许多与教学参考用书不一致的崭新见解。如在讲析苏轼的《石钟山记》一文时,一位同学在解释“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一句中的“磔磔”一词时,并不囿于教本中的解释(教材中解释是:磔磔,鸟鸣声),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此处应释为鸟受惊后从林中飞起而发出的声音。同学们听了,都感到分析十分有理。通过这样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了独立钻研课文,敢于向传统说法质疑的良好学习氛围。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大胆地改编课文,如把小说改为课本剧等。在戏剧单元教学中进行模拟演出,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修改其中的某些台词。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觉其创造潜能,我注重多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如《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的祖国》、《三十年后回母校》等等,学生通过写想象作文,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极大地激发其创造热情。
最后,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注意及时肯定学生的创造成果,强化其创造欲望,使其不断地有所创造和发现。教师可以采取在课堂上诵读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作文,予以鼓励;可以将学生作文推荐在校报或其他报刊杂志上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被人们所肯定,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成就感,这样就一定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欲望,从而使其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使学生在离开了教师之后也能自觉地去学习,并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的世纪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应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而科技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应有长远的眼光,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打好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所谓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中的最高级别,其本质就是进取。这种进取能使人在学习工作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出更高的价值。然而,这种能力的源泉却来自人的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人在思考问题时有别于传统和与众不同的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批判性?p求异性以及突破性的特征。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创新思维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工作中去就能创造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价值。这种思维能力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培养出来。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用创新思维的方式去认识并思考这个世界。从而?p培养出具有新世纪特征的能增强我国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
数学教学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有创新意识作指导的基础上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前瞻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若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入手。
一、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面对众多的求知者。他们的学习基础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接收问题的能力肯定千差万别。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千万别着急、应冷静的观察、深入的了解、细心的指导。也就是: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以及反应能力。然后作为第一手资料,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最后运用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教学原则去挖掘出学生内心中的巨大潜力。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可塑之材,自己有创新之能。一旦培养出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教师就应乘胜追击,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动手、去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然后从众多的发言中总结出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只要勤动手、勤动脑、勇于探索、积极进取都会有创新的火花绽放出来。
二、兴趣是创新的最大动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追求高大全的教学目标,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没有激发出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学生却没精打采毫无反应。教学双方还有可能相互埋怨,甚至互有敌意。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消极局面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其实,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明白: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养。有时是一堂精彩的讲演,有时却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有时甚至却是一个无意的肯定。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它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求在课堂上做到语言清晰流畅条理清楚,更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而且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营造一种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再用发现的眼光去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并给以鼓励。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相信:学生只要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寻找、去探索未知的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再在教师的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就会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并燃烧起创新的激情。
三、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培养创兴思维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和公式都是来自于生活实践之中,学生学好数学的目的,就是要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再为生活实践服务。事实上,生活和数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拓者,要想使自己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用科学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最简洁、最高效的办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老师教会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哲理是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的助燃剂。由此看来,数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认识书本知识的内在本质,更要教会学生明白:走出课堂,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以及在实践中获得创新的手段是何等的重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创新的能力。为此,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居高临下,引导学生站在高处观察事物
教学就象登山一样,只有攀登到最高处,眼界才放得开,才能看到壮阔无比的大千世界,才能领略无穷的风光。站得高,想象才能丰富,思维才开阔。在这个意义下,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不论长文短课,都应有个制高点,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个制高点上,鸟瞰全文,驾驭全篇,只有这样,才不致于被错综复杂的.事物所迷惑,才能有所发现。《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写得很简练的散文,课题以“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这个回答百分之百的准确,而在于形成这个答案的过程:为什么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呢?这便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制高点),从这一点出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才被一一地发掘出来。可见,引导学生站高望远是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思维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就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三.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
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有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诗句表现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已见,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边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例如,学生表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中诗人询问苍天的场面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不同的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仰天长叹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能力的所在。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教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已最不舍的人。
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已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这样的土壤,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缩放。
四.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
[1][2]下一页
一、注重科学探究训练, 加强基本知识和方法的积累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 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现在的化学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教育作用, 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学习。它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创新思维需要学生把学过的化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个性的、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 这是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知识积累, 这种个人积累的量越大, 则联系的领域和空间就越广, 从而得到的创新机会也就越多, 所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在探究式教学的基础上, 这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否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变成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但是, 这并不等于要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应当在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就予以渗透, 使二者相辅相成, 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二、注重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造力强并不在于知识的多寡和能力的强弱, 还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思维品质和个性特征。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变成现实能力, 并不断得到提高, 成为具有特色的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在化学教学中探索性实验提供了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条件, 探索性实验也存在从低级到高级的探索层次, 其相应的思维过程将涉及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矛盾统一,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辩证统一, 其基本途径仍遵循一个共同原则, 就是:提出问题——掌握问题——制定假设——提出假设——动手实验——验证假设——观察思考——总结规律——再提出问题, 在这一系列认识程序运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如:学习乙酸乙酯制取实验时要求学生根据原理、条件和特点, 自己设计制取的装置, 这套装置可依教材设计, 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 比如把里面的长导管换成干燥管是否可插入页面以下, 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设计实验去创新。布置任务后, 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 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 采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到实验室中去做实验, 对于比较好的方案给予表扬, 实验成绩适当加分, 以鼓励学生创新, 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化学实验的方法功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是创造教育要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品质。故教师在授新课或复习课时, 可不失时机地按不同类型进行教学设计, 如实验设问导入新课、或实验激趣接示课题、或引出新知识等形式, 创设探究问题、激励思维的情境。学生通过实验答题观察实验, 获取直觉感知, 引起学习兴趣, 产生解惑欲望, 使之想象力展开翅膀。教师因势利导, 交代学习目的, 出示学习研讨题, 提示学习方法, 使学习在敏锐准确观察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筛选、概括、推理及迁移组合等抽象思维活动, 达到正确的发现目的。
如:在讲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 利用演示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使学生看到镁条剧烈燃烧, 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激发学生产生新奇感和兴奋感, 并使学生了解到操作要领, 然后提问怎样才能将燃烧的镁条火焰熄灭。有的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说用二氧化碳, 这时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将燃烧的镁条伸入到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当学生对不熄灭的结果感到不可理解时, 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燃烧后的集气瓶中物质的颜色、状态、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原因不言自明。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实验, 通过实验, 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准确, 对实验现象理解更深刻, 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注重化学实验动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
创造品质属于非智力因素, 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构。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除了智力因素有关外, 也不能忽视创造的动力因素, 有了它, 人们的创造力就像装上了“马达”, 诸相关因素才能发挥“综和效应”的功能。创造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在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 也会努力去发现新的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我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 教师只给必要的指导, 而不过多指手画脚, 如果教师把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等都讲的非常详细或管的过死,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阻碍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久而久之, 就会造成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的严重后果。
对好奇、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 只要实验条件允许, 也不过多约束或指责, 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在实验中求真知, 求发展。因为实践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 学生在实验中或得的知识和经验要比教师讲授深刻的多。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责任在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让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教学中不囿于权威的课本,不囿于教师的定论,敢于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使创新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如:我在教学《刻舟求剑》时,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用硬纸剪一只月牙形的“船”和一把“剑”,船上的剑顺船舷掉进江里,船继续前进,剑却原地不动,学生观后,很快明白了那个人捞不到宝剑的原因,加深了对“刻舟求剑”含义的理解,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我又抓住这个契机接着问:“你有没有办法帮那个人找到宝剑?”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激烈地争论着、分析着,有的学生说:剑掉到水里船就不要动了,顺着剑掉下的地方下去找,就能找到剑;还有的学生说:用块磁铁绑上绳子下到水里就能把剑吸上来……尽管有的答案非常幼稚可笑,但毕竟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激励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问学生你怎样看待愚公移山这个问题?如果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这就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是愚公也会这样做,什么时候把山移走什么时候就是胜利,也有的学生说如果他是愚公就不用把整座山移走,而是挖一条隧道,既省工又省时。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敢于打破常规,让学生把疑问一个个提出来,又一个个解决,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即使某些提问是低层次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找到新方法。
三、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我在教学中,经常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立体的、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然,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事理,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我必须予以点拨,而不是批评,学生发表见解后,我要给予概括和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进行探索。需要强调的是逆向思维要准确提示内涵,要合乎情理,不要随意标异,随意逆向,同时强调逆向思维要立意求新,但不能脱离实际。
四、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开辟“第二课堂”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的重要阵地。它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和环境氛围。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教师思维的约束,在思想的蓝天中自由翱翔。在开辟“第二课堂”时,我注意面向多数,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年来,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社会调查,如:家乡20年变化问卷调查:你幸福吗?等等,还有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活动,都放手让学生自己选内容、自编自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注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适应时代的
发展。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营造出主动学习、民主和谐、积极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氛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使创新能力得到升华。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校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语文教育应有的人文科学特征荡然无存,一篇课文教师十分尽责的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思想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面面具到;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的考点,机械的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没有了主动、自由的个性,只有录音机般的复制功能。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死死的束缚着,鲜活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被扼杀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应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着落点。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活动空间很大的学科,可以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去快乐的体验生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真正凸显出语文教学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到形成和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状态,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的扩展和完善自我认识,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探究性学习则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所以,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并设计出具有一定探究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语文是进行创新教育极具优势的学科,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社会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境学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主动的去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内外紧密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原苏联心理学家列昂夫认为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来源于外部活动,其间存在一个内化过程,提出了人的能力与个性是再活动中形成的观点,并认为人的活动的主动性的形成是个萌芽的重要表示。通过开展语文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其兴趣,培养其能力,陶冶其情操,发展其特点,培养其创新,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四、把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学科,是学生学习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口才,学生只有静听的份儿。长此以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倦是完全可以理解了。
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积累获得。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中获得并发展的。创新性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活动的各种机会,使其不断的积累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使学生学习上形成了思维定势,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透视社会生活,体验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大语文观,由“应试”变为“应时”。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学实践 内容摘要:
语文课,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有效的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即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日常教学入手,结合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来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长期战略目标,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结合自己在长期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归纳了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1、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俗话说的好:“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乃至一湖清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读书,悉心研读《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名篇名著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文章。另外,语文教师还要有一颗“文学心”,一个不喜欢文学的语文教师怎能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呢?在我看来,文学的目的是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美好,教育也是塑造人心灵的行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文学的追随者,教育的践行者。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其话言中应该有散文的清香,笔下应该有诗歌在流淌,眼角神情中应该有浸染唐诗宋词的芬芳。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
2、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
3、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
二、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也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作为点燃学生头脑这一火把的人,应当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臵,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
三、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主观环境。
教师在拥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后,就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自己主观上就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初中学生还没有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奇妙的克隆》让学生了解科学世界的奥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世界的魅力之处,树立我为探求真知而读书的目的;《愚公移山》文章所反映出的守旧必死,创新求活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以优美的文章为载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第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课堂上始终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如,教学《故乡》一课,要求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文章,画出“少年闰土”的命运曲线,并说明为什么这么画,上课后,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来画,相互修改,积极发言,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画出的曲线不仅符合教学要求,而且有许多的讲解让人惊喜。
其次,鼓励质疑,允许出错,培养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在教学《藤野先生》时,为了领悟小说主题,在理出明暗线的双线结构后,我提问为什么要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而以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主线?有一位学生回答:“为了更突出鲁迅先生的的悲哀。”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更准确的突出了中国民众的愚昧和无知,而且让人看到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悲哀,从而达到作者“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比医治身体更重要的”的写作意图。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这样做,不仅使他从错误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最后,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每个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可设立创新之星,创新能手,创新小组等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事实上,创新教育的开展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所想所做,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以培养创新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学方法要多变。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其次,有效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学习《智取生辰纲》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
此外,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激趣----质疑----讨论----合作----创新”五步构成。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一步:导语激趣引入情境。2005年夏季的一天,中国科学院在新疆自治区罗布泊地区发现一具男性干尸。据查,死者疑为原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彭加木。现在,我引导学生来探究:第一部:调查研究,分析新闻事件是否真实的可能性;第二步:质疑。自杀?他杀?-----彭加木专案组调查报告。第三、四步:讨论、合作。4人一组,选定调查选题(共四个:当时背景、事件回放勘查报告、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任选一个)。小组讨论,一人执笔,10分钟准备。第五步:创新。每组选 一人宣读调查报告内容。这一步最让教师欣喜,学生调查的不仅周密详尽,精妙独到,而且有些措词用语颇具专业水准。课堂上气氛热烈,思想活跃,频频创新。学习至此,小说的主题一目了然,人物形象跃然眼前,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效果。
五、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运用灵活的作文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语文的创新重在作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的创新思维训练。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达到“一树梅花万首诗”的效果。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又如“弄斧必到班门”“祖传的未必就好”等均是进行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观点新颖,蹊径独辟,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方面:写作文的方式要多样、作文的形式要创新。
首先,作文要常写,要打破每学期8篇的限制。每周写二至三篇 写在周记本上,每二周给发四页稿纸,按正规的格式抄写好;练习本上的简单改,稿纸上的细致些。稍好的就张贴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上,再好的就装入信封寄出去 ;差的多鼓劲,能完成写的量也很不错。
其次,写和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练笔。如学《故乡》,可让写《闰土小传》或《“我”的日记》或写《少年闰土人生发展报告》。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进行了多体裁的练笔。
再次,试用“各自写----集体改----各自改”的作文课模式。写一篇新作文时先让学生课下写,课上找一生读自己写的作文,大家从各方面帮助他一起修改,教师趁机讲授写作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每个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针对性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最后,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形式上大胆创新。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大散文写作观,随想随写,不拘形式,不拘体裁,写真正的“随笔”,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些学生干脆写科幻小说,有的一直在写诗歌,也有的学生练习他们自称为“长篇小说连载”的“随笔小说”。作文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同步进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六、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深化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近年来,我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征文、影评、演讲、辩论、读书活动、诗歌朗诵、学术报告等,并且创办了文学社刊物,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了一方乐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把创新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我们只有对语文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能焕发生机活力,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时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参考资料:
1.《在线课堂》龙门书局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能力
“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要求,一切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出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更需要面对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这要求要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历史教学,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敢于创新,能够创新。
一、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根据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独创性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每一课堂,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问、辩。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慈喜太后没有发动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么样?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作答,只要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了,思维打开了,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时,一位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却自告奋勇地根据所学知识,对“闯王进京”作了创造性的场面描述:“1644年3月19日中午,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青布衣,肩背弓箭,腰悬宝剑,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农民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北京城。城内百姓,张灯结彩,欢迎农民军进城……”通过创造性的描绘,一个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学生如身临其境,分享到农民军推翻明朝封建统治的胜利喜悦。这位学生的发言也博得了满堂彩。可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潜意智能,并使之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知识主动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为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颠峰的阶梯。例如:世界史有关改革的问题。日本、俄国等国发生过重大的改革,我重点分析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影响,使学生了解到,大化改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那么,在以后学习“明治维新”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参考“大化改新”,分析其原因,学生就会以分析“大化改新”原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借鉴,从而得出:由于封建统治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外困。同时辩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封建社会的内外交困的危机。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都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共性和个性;当讲完所有改革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其共同原因,不少学生归纳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导致危机的出现”,能够从现象分析到本质。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三、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疑乃是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之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同学提出了诸葛亮的不明智之处:1、用人多疑,有时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就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一、不断学习, 更新观念, 做创新型的教师,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云:“师者, 人之楷模也。”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说:“教师应该是创新教育的开拓者。”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的创新能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我通过阅读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论著, 参加省市业务培训来提高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拓展知识视野, 从而从传统语文教学的窠臼中解放出来, 大胆地进行开拓创新的实践。设计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导语,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的课堂教学既耳目一新, 又耐人寻味。尤其是将自己原创的多媒体课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给学生更新鲜的刺激和更立体的感受。讲流沙河的新诗《就是那一只蟋蟀》时, 我精心设计的课件将语言、文字、音乐、图形、动画融为一体, 突出了视听并举、图文并茂的特点, 使学生在浓厚的思乡爱国的氛围中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二、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文学是对世界的一种创造性发现, 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 并给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性发现的喜悦。
1.联想、想象法
联想和想象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联想是人们借助于某一已知事物过渡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们以原有感性形象为基础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我采用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介绍联想和想象的种类, 使学生明确联想有同向、反向、接近、因果、象征等形式;明确想象有形象法、推测法、奇幻法等形式。“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种类是不够的, 还必须将所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他们才能在知识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视野也会更开阔, 许多奇异的思想火花会迸跳出来。
如教巴金的散文《灯》一课, 在分析了作者关于灯的丰富联想后, 我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多媒体课件显示出奥运五环标志, 每一环中分别是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黄河、庄严的天安门、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五幅图画, 同时一只和平鸽落在五环的右下角。面对这样新颖别致的画面, 学生思维深处的一扇扇大门打开了:他们想到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 悉尼奥运会中国健儿的辉煌,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历史性的突破,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会口号, 中国的繁荣昌盛, 世界的和平发展等。
2.比较法
对比思维是一种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形式, 是从分析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桥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鲁迅先生说:“教师愈会比较, 就愈有益处。”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法, 使学生能从异中见同、同中见异, 其创新思维迸发出灿烂的火花。如学《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焦仲卿、刘兰芝相爱却又分手?为什么祥林嫂的再婚大权掌握在婆婆的手里?为什么别里科夫的爱情不能成功?通过运用对比思维, 学生必然得出没有自由的社会注定没有爱情、婚姻的自由。如将巴金的散文《灯》与《日》比较阅读, 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对比思维。
3.课本剧表演法
演课本剧是带领学生体会表演乐趣的一种好方法。教材中的一些小说和戏剧都可以改编成这种形式, 从而给学生充分展示智慧和才能的机会,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的情节并不复杂, 人物也不多, 让学生排演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热情和能力。从道具的设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服饰等方面加以认真揣摩, 小说中表达的团结向上、勇于迎接生活挑战的主题被学生演绎得比较到位。这样再创造活动也真正达到了自读课的目的。随后再让学生观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一碗荞麦面》, 找出自己与真正演员在表演上的差别,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篇小说。
4.辩论法
辩论是对立双方就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锋相对地发表意见, 以达到的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目的。阅读教学中常用这种方法往往会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讲《雷雨》一课, 围绕“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真假”的问题展开辩论。经过一番唇枪舌剑, 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周朴园虚伪、自私、冷酷、狡诈的资本家本质, 同时也挖掘出他还有些许人性中的闪光点。通过辩论, 学生学会了客观地分析文学形象, 思维也更敏捷、开阔起来。
三、改革作文教学, 在“新”上下功夫,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说:“写文章要敢于打破旧框框, 要敢于创新, 一粒沙那么大的新也比一座山那么大的俗套子有价值。”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读之如同嚼蜡, 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培养发散思维也就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惰性, 立体地、多方位地进行思考, 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生活、表现生活, 把大家说俗了、说烂的话题讲出新意, 让其“闪亮登场”, 使读者读它“千遍也不厌倦”。
如赞美老师的作文, 可引导学生从命题入手写出新意。《绿叶对根的情意》、《好大一棵树》、《懂你》等用歌名命名, 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用倒叙的方法造成悬念来改写《孔雀东南飞》为故事, 起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
对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 如果用常规思维就会得出是对自信、执著精神的赞美, 但用发散思维中的逆向思维来考虑, 它就包括着固执己见, 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批评的意思。这就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创新和超越。
参考文献
[1]杨雄.法言.
[2]语文教学通讯.
[3]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5]陆机.文赋.
[6]语文教学通讯.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荐阅读:
浅谈语文教学中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10-17
浅谈语文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2-04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09-08
浅谈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01-01
浅谈CAD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5-25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15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11-19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7-2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