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识(精选12篇)
首先,来谈一下科学精神。我认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观念和敢于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它透漏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科学精神至少包括五个方面: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其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
科学观念是现代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切。科学使人明白过去做不出来的东西现在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够造福于人类,所以还要有人文思想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应,产品的文化含量等,是人类的发展方向。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学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一、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 人文精神起源于何时
“存在决定意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所以, 有人类文明的地方, 总会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 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其核心思想, 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 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关心人的生活, 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希腊古典时代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大体相当。在中国, 孔子首创私学, 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他主张“有教无类”,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只要交“束討”, 即学费, 就可以进入孔门学习。在希腊, 普罗泰格拉是第一位教师。他在雅典创办传授“智慧之课”的学校, 凡是愿意来学习的人, 只要缴纳一定学费, 就可以入学听课。普罗泰格拉与孔子的办学思想和具体做法及其相似。
(二) 人文精神的演变过程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 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 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 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 普罗泰格拉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 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 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 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 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这种感觉主义真理观, 在中国战国时期也有。《庄子·内篇·齐物论》上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愚者与有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就是说:“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又何必一定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之理的智者才有呢?愚昧的人同样有!”庄周的论述与普罗泰格拉的名言, 精神相通, 别无二致。
19世纪末,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现代人迷失了方向。”这句话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0世纪, 西方人突然感受到这个语言分量的沉重。生活在高度文明社会的西方人越来越担心, 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扼杀人性, 就像电影《摩登时代》所揭示的那样, 把人变成机械, 带入冷漠、陌生、无情的世界;另一方面破坏家园, 致使生态失衡、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物种灭绝, 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萎缩。而现代人面临的危机, 正是人们长期信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口号的消极后果。其实质是西方理性文明发展到顶峰后的跌落, 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的坍塌。
(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转向
既然人类迷失了方向, 就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在西方反思潮流中, 从汤因比到安乐哲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寄予厚望。
英国的汤因比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说:“根据我的预测, 到整个人类形成单一社会的时候, 世界就能实现统一。在已经进入原子时代的今天, 这种统一恐怕不能通过军事征服———曾经用来统一地球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方法———来实现了。我所预想的这种和平统一, 将是以特定的地理, 文化基轴为中心形成的结晶。我预感到这个基轴不在美国、欧洲或者苏联, 而是在东亚。
数千年来, 中国人在政治文化方面, 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更加一贯地团结了数亿人民。他们显示了这种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技术, 取得了在这方面鲜为稀有的成功经验, 这种经验正是当今世界所绝对需要的。因此, 中国人如同东亚各民族携起手来, 就将在这种不可缺少而又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现存的各民族中, 最具备这种条件的有着二千余年历史, 形成独特思想方法的中华民族。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怎样正确理解人文精神
(一) 古代中西人文精神比较
1. 人文精神起源比较
古希腊人文主义之父是荷马。西方文明史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希腊社会的状况。荷马创作史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希腊人用腓尼基人的字母, 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中国文明史的开篇是大禹治水。它反映的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社会的状况。大禹治水的史实, 记录在西周青铜器遂公盨的长篇铭文中。大禹治水, 拯救生灵, 划定九州, 为政以德。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 人文精神起点比较
人道主义与神道主义理应是对立的。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 除普罗泰格拉以外, 都信神敬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典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文主义三贤, 但是他们信神敬神。不仅他们,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彼多拉克、但丁、瓦拉、薄伽丘、米兰多拉、达·芬奇, 这些人文主义名家都不是无神论者。我们往往赞扬他们以恢复人的尊严、讴歌人的理想、崇尚人的自然美为己任, 却忽视了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人们常说, 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现人, 追求人性解放的运动, 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文学艺术名作大多是表现宗教题材的。敬神鬼, 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追求是一个主题。
在古代希腊, 人文主义者敬神鬼, 乍看上去,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但细分析, 这并不矛盾。因为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就产生于对神的信仰与虔诚, 没有对神的信仰与虔诚, 教化就失去了依据和标准。正是因为希腊文化的前提是神话和宗教, 这就从起点上限制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在古代中国, 儒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把人看得重于神鬼, 把俗事看得重于神事, 把现实世界看得重于虚拟天国。《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论语·述而》上讲:“子不语, 魔、力、乱。”实际上孔子不信神。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荀况继承发扬了孔子不信神的优良传统。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受宗教神学限制不大, 因此,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比希腊古典时期的人文精神起点高。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比较
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是不惠及奴隶和妇女的。因为在古希腊公民眼里,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不把奴隶当成人。至于妇女是不享受公民权利的。中国商周时期, 贵族也不把奴隶当人。奴隶悲惨的命运是为贵族陪葬当“人殉”。到春秋时期, 用奴隶陪葬之风渐弱, 出现陪葬用俑的现象。俑, 就是用木质或陶制的人。孔子不仅反对以奴隶作“人殉”, 而且反对用俑陪葬。《礼记·檀弓》记载:“孔子谓为俑者不仁。”《孟子·梁惠王》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二) 中国人对的人文精神理解
《周易贲卦》中指出:“观乎天文, 以查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隐喻“精神文明”;《老子》 (第四十五章) 说:“以身对身, 以家观家, 以邦养邦, 以天下观天下”, 隐喻“人自己认识自己”。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季羡林认为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季中有两点:一是爱国主义, 二是有骨气。
(三) 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看法
人文主义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过程中形成的, 其肯定的是现实人生的意义, 弘扬健康人性, 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抑, 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态度.
三、构建文化认识论过程中需把握人文精神的本质
(一) 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总结和升华,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认识基础
人文精神就是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文化历史及其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进行考察和分析, 总结其经验, 评估其价值, 把握其趋势, 从而达到认知上的清醒和自觉。纵观古今中外文化史,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即一切优秀文化都是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而实现的, 离开创新就谈不上发展, 缺乏创新就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二) 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品质的不懈追求的结果,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实践途径
人文精神, 就是在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 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文化生产的价值观念,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 从而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内容、形式和手段上的创新, 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 人文精神对文化图强的指导作用,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宽广视野
人文精神, 就是在文化建设上树立世界眼光, 当今世界, 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融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 需要从国际的广度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 这是对文化创新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文化认识论是对认识进行文化学反思的科学, 它从文化学的特定视角研究认识问题, 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所以人文精神不会是绝对的, 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各种不同的时空条件下, 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应该是有继承性的, 准确的说, 是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任何否定这种继承关系的思想就是割裂一种历史联系, 用这种思想去指导实践必然会走入形而上学的死胡同。若用以教育或者就去搞一个“人文立校”的实践, 也必然是空谈。当然, 人文精神也会吸收时代的养料而不断的加以发展, 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人文内涵。!
摘要:在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 人文精神的逐步完善是上层建筑, 它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文化, 但是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大阶段中, 会有大致相同的核心内涵, 而唯一能把这一核心内涵概括完全的是人文精神, 虽然各个文化共同体, 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都是在用文化认知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所形成的。所以科学的理解、把握人文精神, 是文化认知世界的内涵。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内涵,文化认知
参考文献
[1]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和跨文化对话 (一)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载:《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追求。
以麦哲伦环球航海的生命历程传递给学生作为航海家的先驱,把梦想、生命之帆塑成一 座丰碑,耸起一个民族精神高度,仅凭几艘船,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勇敢和无畏精神,使得当时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与匹敌”。通过生动的例子感染学生,铸造学生灵魂。
二、敏锐的观察力,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大陆漂移说”与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是地理科学家魏格纳凭着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创思辨能力而发现,为了证明其科学的正确性,广泛深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来补填自己的知识不足,为证实观点正确寻找理论依据,并三进格陵兰岛进行科学探索以找实证,最后,不幸生命殒落在冰天雪地里,魏格纳不惜以生命之躯换来了科学的永恒,由此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三、严谨慎密、实事求是
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为例,要学生严格按照步骤,作图规范来进行。对学生绘制过程中立柱粗细不等,与月份不对应,数轴不垂直,文学不简洁,严格提出更正、重作。又例对“气温的测定”,防止学生出现误差,视线、呼吸、手动、灯具放置都要认真规范,要按规定时间、人员、场地进行,不能随意敷衍了事,培养学生慎严治学的态度,观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写下观察记录,切不可能走过场。
四、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
学习《聚落与文化》时,以“重塑丽江”为题,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址?”“文化遗址”对现代人有何意义?或以当地合浦汉墓博物馆的建成,珠海路、中山路、文蔚坊路的“骑楼”保护,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文化凝聚人类智慧,见证历史发展轨道,是祖先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现化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于历史长河之上的。假如没有这些历史遗物,那么我们人类的心灵是何等荒凉,不同地域的文化、民族特色折射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文明程度。优秀文化给人以美的熏陶、启谛。催发人的前进方向与动力,使人类向更高文明前进。
五、和谐共存的思想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要让学生理解其真义。其实际内核体现中国人几千年来思想行为准则,遵循万物均衡,“天人合人”和阴阳互补的价值观,中国几千年文明能够唯独延续至今也是固守这一原则的(余秋雨先生意)。现今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同出一源。因此,中国能够稳定地发展,对于世界和平,人类共同进步,贡献是巨大的。也可以反举:二次大战造成几百万人消失,人类文明千疮百孔,二战后相对和谐,世界文明光辉灿烂。去年、今年暴发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经济滑坡,主要根源归结于供求关系的极端不平衡。因此,社会和谐,人类和平,解决就业困难,缩小贫富差距,维持人口与土地资源的适当比例,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这是一种“均衡”,而人口的剧增,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这种均衡,则会遭到灭亡,所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地球人的共识和责任,培养学生这种观念意义是巨大的。
六、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思想工作。可以根据教材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创业史,奋斗史及爱国情怀事例来激励教育学生,华人华侨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以祖国共宋辱、共命运。孙中山先生说,华人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抗战时期,出钱出人共同抗敌。建设时期、在国内兴办企业、不计利润,为国内捐资办学,我校的前身华侨中学即是有力明证。通过华人华侨的爱国思想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深刻教育。
七、国际化,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
中国近三十年经济迅猛发展,引起世界之嘱目,然而,名列全球前十位的跨国公司却设有一间是中国的!据统计,跨国公司贸易总额占全球60%以上。作为现代人,如果没有时代意识,开放意识融入世界潮流,吸取他民族先进文化与先进科技,乃至优秀政治管理机制,差距会越来越大,淘汰是不可避免的。回望历史工业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市场,“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市场”的开拓都是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过程加入WTO,与俄反恐演练合作,护舰戈游亚丁湾等,强烈表明中国已然大踏步跨入世界洪流中,不论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初露锋芒,所以,教育学生,我国作为地球一员,应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努力发展祖国,从而对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谈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似与我们大学生无关,其实它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当今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就以我们交大为例,学校重视科学,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之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文学、艺术等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学生参与度比较底。理想的校园不仅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很出色的表现,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两个关键词:科学与人文。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失去人文精神就麻木不仁,人文精神离开科学精神就软弱无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科学精神是以严
格的规律为前提,考察着事物的客观面自然面,有着永恒的不可改变性;人文精神研究的是事物的社会性,社会性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体现为不同的状态。其次,无论自然精神还是社会精神,他们在一段时期内都是科学精神的体现,都是正确客观的。同时,社会精神和自然精神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提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后,这一分离现象表现的越加的突出。事实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高科技的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于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用那种以机械的世界观描绘出的被动呆钝的观点,而是用一种与自然的活性相关联的新的见解。”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人类的精神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界定,尽管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就其基本的涵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重视运用科学方法,掌握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强调理性的作用。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强调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人自身的作用、精神力量的作用,强调依靠人和人文文化来推动社会进步,重视情感的作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观察与认识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
(l)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
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
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2)从大学的特殊性质和基本任务来看
当今世界各国主导的观念是把大学定位成一个研究型的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而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把重点放在培养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身上。如果把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那么不仅会混淆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本质区别,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去完成社会赋予大学教育的特殊使命。
(3)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来看,为了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竞争实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调整,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上,其围绕的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而这些恰恰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提高人文素质有助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完善
现在,校园中有些同学感到迷茫,毫无追求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不知为何学习,为何活着。他们在初中、高中的学习阶段都被“考大学”的目标支撑着,学习的目的、人生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当他们考上大学后,骤然感到目标的缺失,失去了向上的追求,整天沉湎于上网、看小说、打游戏,一天天的消磨时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关。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有的学生精神极度空虚,生活态度迷茫。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了其一生的基调。如果连基调都调不好,又如何能谱写出美妙动听的人生乐章?
(2)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人文文化的确是有国界的。人文素质自身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撇开人文文化不谈,对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研究就近乎无意义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国主义史。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典范,民族精神的楷模,一首首传世佳作也让后人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激昂。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筑了爱国主义的文化底蕴。
(3)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许多理想在现在仍是具有实用性的,关键看我们如何有选择的应用。摈弃了传统,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宝贵的经验及财富。某种意义上讲,于其取经,不如读史。
(4)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精神生活的健康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当代大学生就其文化程度而言,精神需求是较高的,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使其无法获得必要的精神食粮以形成高尚的人格。其结果是许多大学生品位低下,沉湎于充斥着性
和暴力的影片小说、出入于舞厅迪厅,寻求感官刺激。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还得靠人文文化的带动。人文科学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的作用。古今中外先哲的名言警句、诗词书画、名曲名作,都能令人激昂,催人奋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生幸福的精神支撑
人对幸福的追求需要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动力来于人对自我发展本身的自觉,来自人对生命价值与人生目标清醒的自我意识,来自人对探索与认识世界的冲动与觉悟.只有当人对世界的探索及自身的发展具有理性自觉的时候,才会产生强大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动力,才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人类认识、协调、利用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活动过程中的精神实质,它们唤起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和需求,激发起人追求幸福的动机和动力,支配和支撑着人的终身发展.
作 者:何芳 HE Fang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学院,中文系,山东,枣庄,277160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年,卷(期):36(5)分类号:B821.2关键词:人生幸福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 如何对其进行理解, 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另一方面是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 忽视其精神价值, 由此而导致了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同时, 出现了很多负面问题。特别是面对技术应用给社会所带来的大量负面影响, 人们对科学的价值和人类的未来产生了怀疑、悲观失望甚至否定的情绪,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 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对于正确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 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在近代社会形成的两种精神文化, 正确界定它们的含义是正确理解二者关系的重要前提。对此, 人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说明, 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从一般意义上说,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应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的精神实质, 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就其实质而言, 表现为一种价值观念以及建立在这种观念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因此,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两个内容丰富, 且又相互对应的概念, 它们表现了两个系列的价值观念, 各由其相应的观点、追求、信仰、理念、态度, 以及行为准则、规范和方法构成。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 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 在本质上它表现为约束科学家及其活动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从文化渊源上看, 科学精神的形成源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科学认识过程是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 以对象性的自然界作为指向和尺度, 其目标是如实地反映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科学认识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实验的等理性手段, 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科学认识尽量排除认识过程中主观性因素的干扰, 即使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严格地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 科学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不仅如此, 科学其根本是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是一种求知精神。科学在求知的过程中, 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体现着科学工作者永不衰竭的创造意识和进取精神。这种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独立的怀疑的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构成了科学精神的实质和核心, 是科学得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1]。因此, 科学不仅是对“物的研究”, 更是一种“理性的启示”。在近代, 正是自然科学的诞生才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真正的科学精神融人文精神于一身。科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为了促进人类进步、个性完善和自我解放。科学以追求真理为最高价值目标。真理不是教条而是过程, 追求真理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科学发现具有独创性, 科学精神体现出时代精神。正是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冲动、权利的意识、效率的观念等科学意识, 使现代人具有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精神风貌, 从而适应现代化的多方面需要。这是科学精神的永恒魅力[2]。
二、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 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关怀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与进步、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精神体现在追求人生意义的各种文化创造过程中, 这种过程涉及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从这一意义上说, 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理解为在形上层次上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整合提供的意义系统和沟通规则。人文精神既是一种行而为状态, 又是一种理想目标, 这个理想目标必须在现实状态中才能真正展现自己。
人文精神本身并非道德, 而是道德的根据。人文精神围绕人生价值提出一系列选择依据, 诸如精神、主体、个性、人性、自由、信念、气魄、襟怀、思想、激情等价值尺度。人文精神使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己的价值, 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善自己的品性, 提升自己的境界。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自然状态是自在状态, 人文状态意味着人有一种超越性。人文精神是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所具有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理想目标。有了人文精神的这种超越性, 人才能够去进行文化创造, 而这种超越性的核心就是自由。无论从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而言, 自由都是文化创新的根源。思想文化启蒙在于运用自己的内在理智去摆脱蒙昧, 进入自由境界。在此意义上, 康德说启蒙只需要自由。恩格斯也说过, 人类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自由作为人类孜孜以求的终极价值, 在每个历史阶段上都有其崭新的含义。
从人文精神的实践性来说, 人文精神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 一种处世心境, 更是一种生命承诺。虽然与道德相比, 人文精神更为抽象, 但并非无迹可寻。人文精神必然要通过人的道德行为和价值选择表现出来。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就已超出道德范围, 而完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了。苏格拉底对待死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当时并不是非死不可, 然而他宁肯去死。在他看来, 不公正地处死他, 足以证明他做出了在永恒意义上更有益、更高尚的事。只有人才会自愿舍弃物质生命, 去成就那无形的精神理想。在此意义上, 人文精神要求具有康德讲的那种“绝对命令”的性质。它不仅有高度的道德操守, 更有一种殉道精神。
人文精神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 以人为尺度去衡量宇宙万物;人文精神作为对人之生存意义的思考, 着眼于对人类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完善的思索;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入世态度, 是人文知识分子对世界与社会一种独特的理解方式与介入方式, 是人文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一种规范与生命态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 人文精神甚至体现在像王国维、蔡元培、陈寅恪这样的知识分子的人格生命中。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一种情怀, 是这个知识阶层的精神特征。赋予生活与生活经验以价值意义, 这是人文知识分子还存在着并将继续存在下去的根本理由。如何使个人生活经验获得历史感与普遍意义, 如何使个人存在与历史存在相联系,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真实的经验从来都是生存性经验, 生与死、有与无、善与恶、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禁止与诱惑, 人生处境从未能脱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两难“尴尬”。人文知识分子的崇高职责, 就是要追问和回答生存意义问题, 而生存意义只能在对生存经验的探索中获得。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到文学、艺术、历史、哲学、道德、伦理、宗教在人类经验世界中产生的意义。这也就是说, 生存经验本身并没有“自足的”意义, 其意义要通过人文表达才能实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 人生是有过经验而难以体验其意义的, 而没有意义就意味着经验的丧失。个体经验、民族经验以及人类往事, 一再被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式讲述, 被赋予历史性甚至宗教性, 这是日常生活获得意义的方式, 也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之所在。
真、善、美的东西, 是现实感、价值感、历史感在生存经验中的结晶。任何一种具有启示性和感召力的精神产品, 都体现着真、善、美。人文精神作为关于人和人的价值的思想, 是一种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生成过程;人文精神作为信仰追寻, 不应囿于抽象理念的追寻, 而应进一步转化为个体的现实的操作方式。个体的操作方式受内在自律性制约, 这种内在自律性表现为一种“人格意识”。对人文精神的追寻, 最终落实在个体价值人格的确立上。在大众文化中, 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趣味的追求上;在精英文化中, 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批判意识上。一般说来, 注重个体的价值追求, 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 倡导不同个性之间的平等共处, 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如何看待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由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 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 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及角度, 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形成看, 它们也是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的。它们都产生于对宗教神学蒙昧主义进行批判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 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变化, 这种转变首先发生在人文文化领域, 它呼吁人性的解放, 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 提倡科学实验, 反对迷信, 重视科学技术的科学精神才得以形成。
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在近代的发展以及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开始滋长。当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一经在西方得到响应, 人们对科学知识的追求, 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就成为近代以来一股强大的洪流, 滚滚向前。当休谟以“是”与“应当”的区分来取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念时, 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逐步展现开来。这种分离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为两种文化的对峙, 以科学知识及科学操作为内核的文化领域, 与围绕人文研究所展开的文化领域, 各自分别构成封闭的文化领地, 二者之间无法进行交流, 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鸿沟。这种对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程度的提高愈演愈烈。两种文化对峙最终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 导致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一化和片面化, 造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对立思潮的泛滥, 就是这两种精神对立的必然结果和体现, 其发展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对立。近代以来, 随着以机械力学为基础的近代科学的兴起, 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 导致了科学主义和惟科学的倾向。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上, 出现了科学的霸权。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手段的科学技术被过度强化, 似乎成为无所不能的工具。这样, 科学技术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就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它不仅成为物质生产的决定者, 同时也成了人类精神的主宰者。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 科学精神被极力张扬以致被扭曲, 科学理性和原则被看作人类惟一的理性原则, 科学规范、科学思维模式和科学方法无条件地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 排斥了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所倡导的普遍价值观, 工具理性逐渐取得了对价值理性的胜利。这样一来, 作为主体的人反倒成了对其对象的认知结果的奴隶, 人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逐渐丧失。由此在许多方面导致了真理与德行的分离, 价值与事实的分离, 伦理与人的实际需要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严重分裂直接导致了20世纪的人类文化危机, 使人生活在普遍的意义失落和价值危机中, 人们感到焦虑不安, 迷茫不解。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战乱, 意识形态的对抗,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人口、资源、环境危机等诸多全球性问题, 都构成了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科学文化对人类的严重异化。因此在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全球经济获得辉煌成就的同时,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3]。
由于科学主义对科学精神的无限张扬和对人文精神的排斥而导致的人类文化的危机, 导致了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人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但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科学理性的悲观失望, 无限夸大人的非理性一面, 过分强调人的意志、情感、生命、潜意识以至本能的作用, 将人文精神无限地发扬光大, 同样造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 西方一大批人文学者公开对科学采取敌视态度, 他们都将战争的残酷, 机械文明的非人性, 核武器的恐怖, 环境的恶化等归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致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这种以人文精神否定科学精神的倾向, 同样是一种不健全的文化精神,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消极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二者并重, 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重视一方、贬低一方或强调一方、忽视一方都是十分有害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能保证人文精神得到真正的实现, 事实证明, 科学精神不仅能够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普及与传播, 来提高人的理性思考的能力, 推进社会的文明化, 而且能够注入社会, 推进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化。特别是科学的发展, 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5]。人文精神则能保证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向, 首先是人文观念为科学活动提供指导性的原则。“人是目的”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文信念, 在很大程度上对科学的工作方向具有规范作用, 使科学的发展同人的目标要求相一致。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 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 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和对立是当今时代不可忽视的一大严重问题。理性主义科学观把科学视为理性的化身, 将科学等同于真理, 因而使科学获得了特权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并由此傲视和否定其余一切文化。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 也在承受着它对自然的破坏、对社会的干扰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折磨。有的人为了获得科学荣誉, 不惜采取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手段, 违背了科学的一般原则, 违背了社会的伦理道德。一些伪科学为了获得社会的承认, 也打着科学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也冠以高科技产品而欺骗社会。科学既然是科学, 它就是追求真理的一个过程, 就有它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科学不崇拜任何东西!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本身就是反科学的。
迷信和伪科学的盛行, 不仅反映了科学精神的不足, 也反映了人文精神的不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现代科学意识, 科学精神应该充满高度的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成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文化危机[J].社会科学辑刊.1998, (4) :5-7
[2]卞敏.终极关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江苏社会科学[J].2005 (5) :99-104
[3]韩文莆, 赵红光等.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J].2002, 10 (2) :73-75
关键词:大学校园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方便,大学校园既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又是高科技的实验室。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应用,我们的大学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现象所隐含的矛盾不断涌现,对这些矛盾需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以求得促进大学校园和谐发展。
一、当代大学校园出现的现象
(一)经济上由教育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变。近年来,大学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令很多想上大学的学生兴奋的事,也是好事。但是我们在办学的过程中盲目追求校园的规模和现代化,造成教育投资成本过大,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盲目而忽视了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尤其是由老校区搬迁到新校区后,新校区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积淀固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老校区所形成的浓厚的文化积淀日趋荒芜着实令人心痛,对硬件的过度重视和对软件的漠视是科技在高等教育中价值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所大学占地动则百亩甚至千亩,盲目追求占地面积扩张,甚至加入到房地产开发的行列,这与我们大学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二)政治上由“学术圣殿”向行政机关靠拢。大学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我们的大学应具有一定政治属性,但是不能政治化。近年来,在大学中出现了“副部级”大学,产生了“副部级”大学领导,学术依赖于政治,科学附属于权力,我们如何才能守住这片文化的净土?“如果说,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国农民守望的黄土被城市化、工业化残食乃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中国知识分子守望的学术净土被权力和金钱腐蚀乃是历史的悲哀。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知识分子较之中国的农民更为可怜可悲。” [1]我们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以追求科学真理,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决不能为了政治的需要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和学术性。
(三)文化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弱化。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凸显了对科学的无知。由于功利性的心理作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考试,来源于奖学金,一切以考试为导向,“考什么,学什么”。在教育主体(教师)与教育客体(学生)的这对矛盾中,教师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因为大学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人生态度,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的深入分析和科学引导。对科学的功利主义比对科学的无知更可怕。鲁迅先生曾不无悲哀地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国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器而已。” [2]
二、对当下大学教育的思考
大学应该是科学知识的海洋,高尚文化的殿堂。“人类具有文化意义的创造与积累,从一开始就与他们具有科学意义的发现、总结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3]科技成果在校园随处可见,从计算机到MP3,从多媒体到智能手机都见证了科学技术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轨迹。当他们拿着MP3欣赏流行音乐时,他们不会再去追问其工作原理;当手机铃声在大学的课堂此起彼伏时,又有谁再思考芯片技术的发展?除了惊讶于铃声的美妙,更没有人从道德的层面去理解礼貌的含义。他们把科技产品充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却对科学本身不感兴趣;他们喜欢感性的东西,却没有兴趣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和内心欲望的膨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脆弱的条件。他们矛盾,他们痛苦,他们后悔对科学的无知,对文化的狂妄。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说:“对于科学的无知需要科普,对于人文的傲慢需要抗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大学生“回炉”念技校,“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等现象,虽然个别,但是很典型。他不仅给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也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办学规模在扩大,招生人数在增加,高等教育在发展,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怎样达到科学发展?
三、当代大学校园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技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我们在关注物质财富时,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4]科学精神放在文化的大视野中也是一种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自身的属性和本质,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不迷失方向的航标。
科学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积累,而且高科技产品是科学的直接表现形式,容易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但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为教学而教学,学生为学习而学习,都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知识相对于科学精神更容易获得,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科学精神的科学研究是肤浅的,科学精神是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大学作为育人的摇篮,对科学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理解。我们需要的人是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崇高科学精神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而且当一个人的科学水平越高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会显得愈加重要。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精神,才能为整个人类文明造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之所在,是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因此,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之所在,灵魂之所在。必须改变“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
在科学发展的大时代,让科学彰显人文魅力,使人文具有科学色彩。现代化的大学应具有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的大学精神,提倡和鼓励老师埋头治学、学生一心求学,让课堂内外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让科学与人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功能和作用上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人文对科学的价值导向作用,使科学更加关注人性、关注生命和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 刘开云:《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觉醒》,《江汉论坛》,2001年第10期
[2] 鲁迅:《电的利弊》,《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3] 冯之浚等编著:《科学与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消解与重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演进中形成的两大文化现象;作为两大认识领域,由于各自在研究对象上的侧重不同,导致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方法、观念和精神上的不同视野;又由于两种视野的失衡而相互消解,产生出不和谐的世界图景;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将愈益表征为一个重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其内在互摄、互动的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
作 者:王思义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辽宁,沈阳,110034刊 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6(5)分类号:B022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消解 重构
摘要:本文说明了何谓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而系统的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只有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并为我国现阶段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其精髓到底是什么?无论是一个小小的个人让座行为,还是大到城市、国家的建设、民众的教育,我们都在提倡人文精神,但好象没有谁说清楚了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渐渐得出了一个答案,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说到一个人的修养教养,其实质很简单:首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别人也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像理解自己一样理解别人,像知道自己的需要一样知道别人的需要,像保护自己样去保护别人。其次,任何学科,即使在解决专业问题的时候,也能首先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科学应从人出发,再回到人。正如建筑师设计大楼,如果首先考虑人的需要,对人的本性有所理解,就不会设计出冬凉夏暖的房子,老师教育学生,就不会发生教育只是扼杀学生的对世界的好奇、天真的心,而像填鸭似地把学生教育成一个个世故的小大人。“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
什么在那里。
科学精神是什么?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我们只有认真的思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才能更好的去引领社会的进步
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
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
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人文精神的张扬对科学精神具有保护,激励与导向作用.人文精神追求的善,自由,平等等范畴,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护作用,现代科学家不再担心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柱了,相反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群之一.同时,人文精神内蕴着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理念和人生态度,对科技工作者进行科研活动电是重要激励.但是,在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中,人文精神的缺乏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科技进步成果被少数人享有和科技异化两个方面.前一方面在前面制度创新的两个标准(科技经济进步与社会正义)及政治制度创新时已论述到,这里着重谈一下后一方面.现在全世界出现的所谓“后现代问题”,就是科技异化的表现.过分强调科技作用的唯科学主义,“技术中心论”,代替经济中心论成为另一种机械的社会发展观,而所谓“后现代问题”主要是技术中心论和唯科学主义造成的,主要表现有人的异化,主体意识丧失,精神空虚,主体感受受压迫与奴役;环境破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遭到破坏等.许多思
【关键词】自然科学;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渗透
化学中涵盖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乃至人性,只不过它不像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那样直白,而是以潜在、含蓄的形式蕴涵其内,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和领悟而已。高中化学课标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但是,在高考这根指挥魔棒的指挥下,人们急功近利,眼中只有升学率,人文精神的培养几乎无人问津。致使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培养出的学生缺理想、自私、冷漠,甚至于残忍、卖国求荣。从“马加爵事件”、清华女——高杏欣破解北斗系统后卖国求荣事件,可见一斑。所以说,自然科学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渗透。
一、什么叫做人文精神?
时代召唤我们、化学新课标要求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什么叫做人文精神呢?真可谓众说纷纭。
《百度百科》解释为:“人文精神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周国平教授则认为:“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陈军科则说:“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
杜时钟教授则指出:“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综上所说,对“人文精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人性”、“理性”、“超越”、“善”、“美”、“尊重”、“价值”、“自由”等这几个词是关键,可以说是大家的共识。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和道德,求善,求美,求自由,求超越。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柳斌同志曾经指出:“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这充分说明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要把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弥补上,必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这物欲横流,功利性太强,缺理想,少有爱的社会里,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的对策。
1.在史实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礼
美国科学史家G·萨顿指出:“使科学人性化的最好方式,即使不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对科学进行历史考察。”化学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史,也是一部发现史,更是一部奋斗史
1.1化学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史。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侯德榜,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的制碱技术封锁,毅然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的生活,优越的工作,大好的前程,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报效祖国。
1.2化学的历史也是一部发现史。
荷兰化学家J·H.范霍夫由于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在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因对放射性研究的贡献和发现元素镭和钋、分离出纯镭和对镭的性质及化合物的研究,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就是一部化学元素发现史,也耐人寻味。
化学家们这种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既是学生的精神食粮,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佳蓝本,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情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1.3化学的历史更是一部奋斗史。
氟元素的发现是化学元素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一个研究课题,历时118年之久。在这其间严重中毒或爆炸遇到危险的化学家有乔治·诺克斯和托马斯·诺克斯两弟兄、哥尔、莫瓦桑,献出生命的有鲁耶特、尼克雷,可以说是一段极其悲壮的化学元素史,更是一部前赴后继、不顾危险、不怕牺牲的奋斗史。
2.在实验中,懂得人文精神的真谛
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全面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学生在实验中,更加懂得人文精神的真谛。
2.1在妙趣横生的实验中求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往葡萄糖水中加入几滴无色溶液,液体颜色神奇地变成了蓝色。这几滴溶液是亚甲基蓝和氢氧化钠,学生通过实验不但直观地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基本科学原理,而且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2.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在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中,体会科学研究的喜悦和辛酸。
当学生按程序完成趣味实验——可燃的“胶冻”时,心里有种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以氧化亚铁为原料制取三氯化铁”实验失败时,而又找不到失败原因时,心里不知有多着急。
2.4在实验中发现美,受到美的熏陶。
“水生火”实验:蒸发皿中放入少量乙醚和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然后用滴管滴入2—3滴水,结果蒸发皿中冒出熊熊火焰。人们不是常说:水火不相容吗!这是实验的反常美。
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四处乱窜,并发出嘶嘶声响,能使无色的液体逐步变色。这是实验的现象美。
四、结语。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而自然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尤为艰难。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迎难而上,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强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2]陈军科.《人文精神: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南方日报》,2001年2月03日
[3]杜时钟.《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年
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向
我觉得要弄清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 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第一, 何谓人文精神?“人文”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 其一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其二是指“一种主张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关怀人的现实生活, 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第二, 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由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知识是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必须注重对人的科学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 张扬科学精神, 在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 是大写的人文教育, 缺乏科学精神的语文教育只会陷入狭隘的语言文字教育中, 只会让我们的语文教育重新走上古代私塾教育的老路。
培养科学精神, 不是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 那只是科学精神的浅层含义, 培养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敬畏之心,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格物这功只能在身心做”
我们不应因为张扬人文精神就反对理性剖解和抽象, 更不应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 相反我们更提倡持有科学态度、理性态度。在教授科学类课文时, 我们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亲历亲受, 自感自悟, 静思揣摩, 使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另外语言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 “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 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 (滨田正秀《文艺学概念》) 。所以在处理这类文章同时也不应忘记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 不要将这类课文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等, 而应上成张扬科学精神而满含语文味的语文课。
1. 科学态度——寓于语言细节和故事中。
科学态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从事科技活动的强有力的保障。它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肃认真、意志顽强、勇于创新等品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就必须好好利用好课程资源, 注意挖掘细节, 挖掘作家资源。科学类作品的语言自有它严谨的特性, 而且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能为科学态度现身说法。于是利用好语言资源、作者资源, 科学态度的培养便能在语言细节的赏析和背景故事的呈现中实现。
比如领会《看云识天气》中大量的限定性词语“往往”、“常常”等, 《月亮上的足迹》中作者不胜其烦地出示各种数字, 这些鲜明的特点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特点, 同时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些细节正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资源, 要让学生在细心揣摩的基础上感知严谨的科学态度。
2. 科学知识——再现在教学情境中。
科学类的课文中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 如我讨论的这一单元中的海市蜃楼、蝈蝈的习性、探月过程等, 很多知识应该说是比较深奥的, 而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只是语文教学中附带产生的, 但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必然会了解到的。因此李吉林提倡的“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是较有帮助的理论。所以作为语文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学习应更多的成为一种情境, 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情境, 如《化石吟》对化石的了解, 教师一般通过出示图片, 展示示意图来向学生展示化石的形成过程, 但这一切都不是目的, 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的含义。
3. 科学方法——形成于多元对话中。
科学的方法能迅速帮助人们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用于观察, 则全面而系统;用于记忆, 能高效而持久;用于推理, 严密而迅速;用于想象, 丰富而合理。科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旧方法, 发现新方法。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创造发明也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语文课堂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途径就在于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中。课文本身就包含着作者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 而学生想要获取科学知识, 必然要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文本中的作者交流才能得以实现。在对话中了解作者的研究路数、了解该如何去研究文章, 而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 离不开学生的思考, 教师的及时评点。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过程, 要教出语文味, 学出语文味, 重点还是在于“身心做”。
2013.1 126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 探讨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 然后从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方法的指导、科学思维的养成四个角度思考在语文学科中科学类文章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 通过师生对话与互动, 来上出语文味, 渗透科学精神。
【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识】推荐阅读: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01-06
如何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12-20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06-08
关于爱的名言和奉献精神的名言12-25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11-13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1-19
关于写蜗牛精神的作文09-19
关于雷锋精神的优秀作文06-29
关于学雷锋精神的作文10-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