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不爱学习的学生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对待不爱学习的学生(精选8篇)

如何对待不爱学习的学生 篇1

2.若是学不会,就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或方式,通常都是因为学习方法有问题,才会导致孩子学不会,久而久之,就会厌学,形成恶性循环。

3.若是不喜欢老师,则要了解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正确引导孩子,使孩子转变想法。

4.不要在外人面前贬低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不能经常把他不爱学习的事挂在嘴边,逢人便说,这只会让孩子更反感。

5.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说看人家张三家的孩子,多爱学习,李四家的孩子学习多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人肯定,而不是在比较中,被一贬再贬。

6.发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孩子受到激励,从而爱上学习。

如何对待不爱学习的学生 篇2

一、想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

首先学习物理是我们 “生活的需要”。 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认识生活中很多问题和现象。比如现在, 特别在城市,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掌握有关的用电知识, 对于家里突然停电了, 你还会像小时候那么害怕吗?若保险丝烧掉了, 你应如何选择合适的呢?对用电器的用电环境, 电路, 功率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认识,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安全, 更全面的使电为我所用。而学习物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补充我们这一方面的知识, 学习物理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生活, 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学习物理之后对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的本质能够更准确的把握, 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面对科技时代的现代生活时不至于成为一个傻子、科盲。其次学习物理是我们肩负的“科学责任”, 当代的一系列社会热点, 比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外层空间的开发等问题无不需要我们学好物理知识后, 去参加探索解决;还有如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描述生命科学的进步, 无不有赖于物理学的发展。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是有必要的, 从而培养学生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对待, 而不是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不想学习, 讨厌学习。学习物理不仅能学习到物理知识, 提高生活的能力, 而且能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对人们处理其他问题是非常有用。总之, 学好物理能让人们更好的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

二、 乐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平时教学中发现好多的学生学习“三分钟热度”, 原因在于没有稳定、持久的兴趣。所以, 平时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多构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物理情境特别是生活情境;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发散性、挑战性的问题;选择有吸引力的材料;多做一些演示实验和让学生独立做一些实验探究问题,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交流和成长的乐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只有乐学才是长久学习的保障。

三、 会学——掌握物理学科特点, 学习得法, 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 而今的教师还只是关心学生是否“学会”知识, 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学好物理, 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 否则, 就会“坐飞机”, 云里雾里, 穷于应付, 失去学习主动性, 而不会学习。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 科学性很强, 同时它还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现代教育理论反对学生死记硬背, 但我们不能走极端, 不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记忆, 使学生的学习方向出现偏差, 以为上课听会就可以学好物理。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不好是他们学不好物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首先对物理概念、定义、规律、和定律能用自己的话正确的表述出来, 真正领略出它们的全部内涵。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物理教材, 明确知识在本单元、本册教材、知识系统中的地位, 注意前后联系。对于它们的物理公式 (原始公式) 、单位不但要达到默写的程度, 还要对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间的对应性以及确切的物理含义达到更高的理解层次, 决不能张冠李戴、乱点鸳鸯谱,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物理量含义的确切理解。其次对于物理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或亲自参加完成, 不要养成别人做实验, 自己抄实验结果的坏习惯;在实验中把观察和积极思维结合起来, 从而努力通过自己对现象的观察、数据的测量去探索规律。最后对于习题要学会分析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来帮助分析物理过程, 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 有的要画精确图, 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使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 让我们准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 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特别是在解关于电路方面的题目, 不画电路图是较难弄清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的。经过一定量的练习还应学会归纳, 一题多解, 举一反三, 多题归一。

诚然, 物理是难学, 但绝非学不好, 只要按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 学习得法,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学好物理的。

总之, 在学生明确学习物理意义的基础上以达到“想学”物理;在加强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达到“乐学”物理;这样教和学才不会“外在于人”, 成为师生的沉重负担, 而是学生“内在要求”, 有了学习的强大动力, 从而培养学生“会学”物理。这样也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如何对待不爱学习的学生 篇3

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新的内容。当然希望学生立即就会,不犯错误。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一知识点,我讲了很多遍,可有些学生还是出错。通过长期的英语教育发现:有些课堂教学或所学的内容不会立即就产生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知识也慢慢地被消化和吸收了。这个时间也会因人而异,特别是语法结构比较复杂、语言难度较高的新内容,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马上掌握而且不犯错误。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应用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准备。

首先,要容忍学生犯错误。

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有任何的急躁情绪、责备口吻和嘲讽言语,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一犯错误,教师立即批评,势必使学生高度紧张,回答问题怕出错的负担加重,听说领先变成“怕”为先,从而影响学生效率的提高。我曾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两个班级讲评练习。一堂课上,首先指出将要讲解的这道题很难,学生要注意听,不要犯错误。学生们一听,马上正襟危坐。其实只有少数几个基础好的学生在认真思考,而大多数基础一般或稍差的学生让这么一吓唬,马上产生自卑心理,根本不再思考。另一堂课,我采用了如下方法:首先告知学生将要讲解的这道题可能有一定难道,接着要求学生认真分析,仔细考虑后再讨论解此题可有哪些方法,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講错也没用关系。这样,学生的心态马上被调整到了较佳程度。学生们讨论热烈,踊跃发言,参与率高。他们卸下了怕出错的心理包袱,课堂上享有充分的心理自由,形成了一种心悦意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轻松的情感中展开自由探索,加深了对正确答案的理解。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要容忍学生犯错误。

其次,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和加快对新的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吸收。

讲解过后,只有一小部分知识深深地嵌印在学生的脑际中,但大部分知识还是模糊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因此教师应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教会如何主动地掌握知识。而掌握知识亦非一朝一夕之事,必然通过日常不间断的学习,使学生熟练而自如地掌握知识,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练习机会。

1.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教师不能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而独霸讲坛,滔滔不绝,或满堂硬灌,或满堂提问,或满堂练习,学生晕头转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接受教师的信息率低,效果差。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学生在课堂活动起来,也使上课内容活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对所学语言现象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利用多媒体实行教学

认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知识和事物的认识始于直观感觉,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学生学习的是前人总结的间接知识,缺乏亲身体验,这就给学习带来了困难。而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在技术上解决由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这个难题。由此可以大大降低教学难度,使知识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3.利用课外活动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语言也离不开语境。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场地、环境和视野的局限,学生选择语言和应用语言的机会相对要少。而英语教学的特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训练的交际能力。为此,我们应多利用课外活动创设语境,增强学生的外界情景感受,激发他们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这样,就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新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吸收,也就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第三,根据练习的性质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练习是以强调准确性为目的时,如:替换练习、语言语法专项练习等,对学生的错误就应予以及时纠正。纠正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纠正,启发其他学生帮助纠正,或由教师直接纠正。

如果练习是以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时,就要根据错误的严重性分别进行处理。当学生的错误防碍了交际意义的正常进行时,这类错误应予以立即纠正,确保交际正确运行。但如果学生的错误不至于影响意义的表达,完全达到交际的目的时,教师则不应中断学生的发言,但可以留心记录,过后给学生指出。对于有代表性的错误,教师还可以写在黑板上,启发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和纠正。

家长如何说服不爱学习的孩子 篇4

“孩子不爱学习,我怎么说都不听!” 5月24日,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首批专家关鸿羽教授,给南宁的家长们上了一堂家长教育课。在课后的问题解答环节中,孩子的学习问题成了热点问题。

家长让孩子学习,孩子为什么不听?关鸿羽教授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家长说得不对;第二,家长说得对,但是说的方法不对;第三,家长说得对,方法也对,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没威信。这个回答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很多家庭教育的“门道”。

家长说得不对

对策:家长需学习转变观念

重智轻德,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最常出现的问题。“家长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学习。”关鸿羽主张,家长应该订几份家庭教育的报纸,买几本家庭教育的图书。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家庭教育只有一次,不能重来”。

家长该如何选择图书?“一定要挑辩证观点的,不要挑极端观点的。”关鸿羽建议家长选书时要看作者,买“XX著”的而不买“XX编”的。著作一般需要做过研究和实验,而不是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来的。

另外,关鸿羽强调,不论书多好家长都不能照搬,首先要研究自己的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以及某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等。

家长说的方法不对 对策:要研究方法

关鸿羽表示,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用居高临下、单刀直入的方法和态度,这是不对的,说服教育要力争做到情是深的,心是软的,语言是感人的。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心理暗示法 案例: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放学回到家后就钻进屋子里了,家长二话不说,把门一开就先打骂一顿,然后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打完了,孩子反而变得无所谓了,孩子想反正也挨打了,所以后面家长唠唠叨叨说了很多,他根本没听。“孩子长大了,教育不要直不楞登,要巧妙一点。孩子关上门意思就是不让你进去说,不想听你说。” 那怎么教育呢?关鸿羽给那位家长支了一招,孩子家长应用了果然凑效。具体方法是:孩子第二次考试没考好,又钻进屋里,把门关上了。孩子父亲干脆不进门,在门外对孩子的母亲说:“咱俩说的话,可别让孩子听见。”其实声音正好能让孩子听见。孩子一听想,“不让我听,我偏要听。”于是就趴在门口听。父亲说,“孩子没考好,可咱们孩子有志气,这次一定会吸取教训,下次一定会努力!你猜咱孩子在屋里干嘛呢?正偷偷下决心呢。”其实孩子根本没下决心,一听到这话就开始下决心了。然后母亲又说,“孩子没考好,也不能全赖孩子啊,咱俩也有责任啊,咱平时也没好好抓他学习,有点时间就打麻将。要检查,别让孩子检查,咱俩先做检查。”正说着,孩子推门出来了,激动地说:“爸爸妈妈,不赖你们,赖我,这次没考好,下次我一定好好学,考出好成绩!”

关鸿羽说,这用的是心理暗示法。不教而教

案例:一个孩子数理化很差,不好好学习,但是特别爱看战争、武器的书,买了很多枪、炮、坦克之类的玩具。母亲急了,没收了孩子的书,把玩具给砸了。结果孩子生气了,好几个星期不跟母亲说话。

“我要是他,我都不跟你说话,我最喜欢的东西你给我砸了,我还跟你有什么话可说?小孩为什么爱看战争的书?要想知道这问题,你先看看战争的书。”当孩子母亲按照关鸿羽的话,去看完孩子那些战争的书籍,也被深深吸引了,她这才理解孩子。然后,关鸿羽让她和孩子聊战争„„母子有共同语言了,当孩子谈得最热的时候,关鸿羽让母亲说了这么一句:“你知道那么多战争的事,你准能当一名军事家。”孩子一听更来劲了,继续遐想翩翩继续吹牛,母亲接着来这么一句:“你要是考不上军事院校,你的军事家梦可就完了。”紧接着母亲帮孩子分析,“现在的军事家可不是当年的土八路了,要军事院校毕业,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根本就指挥不了打仗。”这样孩子听后自会暗暗下决心好好学习。“这就是不教而教。表面上看不是教育,是聊天、游戏,实际上就是教育。”关鸿羽说。

热处理法

案例: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游戏机,就是不好好学习,家长问关鸿羽这么办?关鸿羽告诉这位家长:第一,不能绝对不让玩,游戏机里也有知识,也可以训练人的大脑;第二,玩的时间不能太长,可以与孩子定个协议,借此促进孩子的学习。如告诉孩子成绩达到什么程度就让玩多长时间;如果成绩不好,就不准玩了。那家长听了说:“那也不行,订协议他不执行啊。”

于是关鸿羽提出跟孩子聊聊的要求。一见到孩子,关鸿羽就说:“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呀?你游戏机能玩到什么程度?”孩子一听说游戏机,就兴奋:“老师,我全班第一。”一般家长一听到这话就会责骂孩子,“你光知道玩第一,学习怎么样啊?”可关鸿羽不这样,“玩第一也不容易啊,傻孩子玩不了第一。要不咱俩赛赛?”孩子同意了。但关鸿羽想了想说:“我不跟你赛,你这个水平太低了。”“老师我这玩第一的水平还低?”“别看你玩第一,这游戏的事多着呢,你都知道吗?”孩子以为自己对游戏无所不知:“你问不倒我。”这时关鸿羽不说玩了,提高了层次:“第一,游戏机是怎么发明的?这个人是怎么成才的?第二,游戏机哪个厂家最高?每年的出口量是多少?第三,游戏机的原理是什么?”孩子被关鸿羽问得一愣一愣的。“你看一问三不知吧?我要是你,我那么喜欢游戏机,我就发明游戏机,战胜国外的。让全世界的孩子都玩自己发明的游戏机。你愿意吗?”孩子当然愿意。“那么你知道怎么才能发明游戏机吗?要发明游戏机首先要把基础的数学语文学好,基础都没打好,原理都不知道,将来你怎么战胜国外的?”“这也有关系?”“那当然了,干什么都与学习有关系。” 关鸿羽表示,这叫热处理法。就是抓住孩子的热点问题,结合热点问题来教育,一般都听得进去。如果是单刀直入的、生硬说教的、空洞干瘪的,那么孩子是不听的。所以家长要研究方法,孩子说不听,主要是方法不对。

家长没威信

对策:像朋友一样相处,定家训

“像朋友一样相处,就能树威信,不像朋友那样相处,反而不能树威信。”关鸿羽说,树威信不是专制,如果总是居高临下地控制,很难有威信,造成孩子不愿与家长谈话。

关鸿羽表示,家长和孩子应该是朋友的关系,同时也是长辈和孩子的关系,要长幼有序。两者是不相冲突的,可以结合。相处时是朋友关系,在家庭事务的处理中,要长幼有序,也就是说最后“拍板”的还是家长。

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 篇5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用在孩子的读书方面也是如此,家长和孩子在了解到初中与小学的不同之后,就应该为适应这些变化做好准备。

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初一开学前的那一个假期都是玩过来的。放假了,小学因为孩子们已经毕业而不再给他们留作业,中学则因为还未报到也无法要求什么,所以这些即将升入初一的孩子就会认为:我可以利用这60天的时间好好休息了。

其实,升学考试的结束,只说明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为了顺利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暑假中除了积极地休息外,聪明的同学还会做好如下准备:查缺补漏;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备;准备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参观等扩大知识面;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安排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准备一些其他的物质准备。当然,要求这些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去做这些事情是不现实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需要家长的引导。

2、热处理让孩子产生明确的学习目的

到了初中,孩子们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女生喜欢收藏漂亮的首饰,男生迷上了手枪、汽车。在学校里,我们老师常把孩子们的这些“爱好”称为孩子的“热点”。大部分家长都会认为孩子的这些“热点”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家长们对这些东西十分反感,经常把孩子的这些东西锁起来、藏起来,或者干脆毁掉,并且还会很生气地教训孩子:“现在都上初中了,哪有时间玩这些东西,还不赶快去好好学习!”

但家长这样做不但没有使孩子好好学习,反而会使孩子怨恨家长。其实,我认为,对待孩子的“热点”,家长就要实行“热处理”。“热处理”不仅能使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学习,而且能使孩子明确为什么去学习。

对孩子的“热点”进行“热处理”,其实就是帮孩子确定学习目的的过程。到了初中,家长利用这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不仅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不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当你的孩子出现痴迷的“热点”时,做家长的不要认为孩子是不务正业,而是要欣赏孩子的“热点”,并利用这种“热点”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

初三学生不爱学习应该怎么办 篇6

首先,我们应先让他们认清一个事实:兴趣是后天培养的,对任何事情的兴趣也都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勤奋努力,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绩,有了好成绩,就有了成就感和愉悦感,也就有了兴趣,所以他们应该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2. 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教书,还有育人。如何育人?应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当这些优点被别人认可并赞扬时,他便会拥有很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他才能严于律己,勤奋学习。试想,如果学生在教师眼中都一无是处,他还有什么动力推动他学习呢?教师应该更为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真心地帮助他们,孜孜不倦地诱导他们走出阴影。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不爱学习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不爱学习者的心理。

3. 欣赏学生,让学生获得快乐的积极体验。

有一段这样描述不爱学习学生的话:“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这些学生大多自卑多疑,自我概念低,态度消极,对自己没信心,学习时漫不经心,对学习无兴趣。他们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倾向于制订较低水平的学习目标,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失败的情况,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会放弃。在他们心目中,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渴望,尤其是经历多次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再指望自己获得成功。”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种心理特征:没信心、害怕失败、自卑多疑、态度消极、自暴自弃,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产生厌学情绪。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所遭受的挫败感,使他们有了习得无助感。自我效能感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人们胜任某些活动、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对这些活动的内在动机。反之,当人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叫习得无助感。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要让人获得足够的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信、自豪和爱,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该给每个学生设定适度的期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用激励或赞美的语言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而不能仅看学业成绩,重要的是看他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与自我实现。不仅如此,教育工作者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学习的动机。

4. 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中学生是不成熟的发展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快乐自信地学习和生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我们不仅要积极有效地评价学生,将积极心态、积极情绪传递给学生,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能行。如果老师和家长给他们传递的是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可以说,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会更乐观、坚强、快乐,更容易接受挑战和挫折。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是一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存在”,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具有自我完善的倾向,能够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完善和发展自我。主张尽可能地激发人的积极心理需求,使之具有积极的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对身心处在发展中的中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坚决反对以分数作为唯一教学评价指标的错误行径,而应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才是彻底消除厌学心理的根本途径。

5. 爱护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

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社会文化、学校、家庭乃至语言环境等都是影响个人成长的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如果父母经常无休止地吵闹,将会使孩子的精神受到严重的创伤,形成孤僻、冷漠、自卑、冲动、报复、人格偏执的不良心理,导致厌学情绪的发生。父母滥施惩罚、打骂孩子,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将会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投下浓重的阴影,也会让孩子在学习上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导致不爱学情绪的发生。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培养子女优良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校方面,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诸多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构成影响,如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沉重的学习负担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不爱学的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中小学学生的不爱学情绪,必须建立起以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核心,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培养健全人格为内容,以科学教育原则和科学评价体系为途径的有效教育系统”。

6.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主动性。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老师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的老师也必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教学工作。

7. 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方法。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优秀教师上课,能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运用启发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动脑,还要动手动口。因此,能够紧紧抓住学生,引起探索,培养训练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将出现的是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局面。

8.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配合,使双方的信息得到及时地反馈,发现学生有不爱学情绪应想方设法积极进行心理诱导,决不能任其自流,也不能实行强制管理,这样更会加重学生的不爱学心理,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作为家长,应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家长不是永远都对,自己有错不要羞于承认,家长主动承认错误有利于父母与子女建立和谐的关系。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行为上过于放荡的学生按规定给予适当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考虑学生的想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诱导,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抗御挫折、精神压力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不爱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学生来讲,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教并重,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总之,排除不爱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不爱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9. 家长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的意义。

如何对待学生的创设性回答 篇7

记得开学前不久, 当我教授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 就有这么一位学生给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这是一位插班生, 五年级开学初她才转到我的班级学习。起初, 无论是我对她, 还是她对我, 我们彼此间可以说十分陌生。经过半个学期的相处, 渐渐地我发现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小女孩。她愿意和其他女同学一起跳皮筋, 她也乐意帮助成绩比较差的男同学, 她从不戴有色的眼镜看待任何一位同学, 似乎在她眼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在各个老师眼里, 她活泼开朗, 有上进心。就是这样一位学生, 引起了我对“如何对待学生的创设性回答”这一问题的思考。

上课初始, 我通过一组大自然的照片导入, 希望借此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人们植树造林给大自然带来的巨大影响,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 “假如, 让同学们选择的话, 你们愿意去荒山野岭还是青山碧岭游玩?”话音刚落, 几个“积极分子”赶紧举起了小手, 也有几位学生在窃窃私语, 还有个别学生脱口而出“青山碧岭”。我示意全体学生保持安静。正在这时, 一只小手缓缓地举了起来。是她!她的眉头微微皱着, 小嘴也紧闭着, 面部表情十分严肃, 似乎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自信。此时的她, 实在很难跟我头脑中的印象联系起来。我对此充满了好奇。于是, 示意她起来回答问题。“我愿意去荒山野岭!”多么坚决的回答。然而, 全班一阵哄堂大笑。她用余光环视四周, 最终目光定格在我身上, 似乎在征得我的同意。我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她, 甚至怀疑她根本没听清楚我的问题。就这样停顿了几秒, 我终于开口了, “请说说原因”。听到这句话, 她显得异常激动, 脸部表情逐渐放松。她清了清嗓子, 说道:“我想去荒山野岭, 是因为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把它改造成青山碧岭。我想去植树, 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说完, 她笑了, 笑得那么甜, 似乎心中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了。顿时, 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是啊,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 我们做教师的, 最主要的难道不是去把他们的潜能给挖掘出来吗?

那么, 究竟如何来对待学生的创设性回答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的预设

如果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 那么自己得有“一桶水”的贮存量。授课前, 教师的预设必不可少, 而且可以说是愈多愈好。为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才能在面对学生的创设性答案时, 游刃有余。在教授《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 我总认为按照学生们现在的思维习惯, 一定会选择去青山碧岭, 因为那儿绿树遍野, 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就这样, 我预设了学生额回答。然而, 当课堂上那一幕发生时, 当听到学生选择“荒山野岭”时, 我确实有些愣住了, 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答案, 所以我停顿了, 尽管只有短短的几秒, 可是却是全班同学的几十秒, 从此, 我认识到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充分的预设, 不仅要从正面出发来思考问题, 还要从反面来考虑问题。

二、适时的了解

对于教师而言, 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 那么, 这个前提就是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回答不是空穴来风, 可以说是跟自己的知识储备及实际感知有关, 所以在教师的头脑中, 应建立一个对学生基本信息的资料库, 以便于更好地揣摩学生的各种心理。该生课堂上的回答, 我相信跟她的教育背景及生活背景肯定有密不可分的关心。课后, 我找该生聊天, 发现他的父母曾经带她去沙漠中种过树, 可想而知, 该生课堂上的回答是必然的。

三、机智的教学

课堂是一个大舞台, 教师和学生就是舞台上的演员, 学生是主角, 而教师则是配角。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的表演, 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对于一个个出乎意料的回答, 教师不是皱起眉头, 也不是声声呵斥, 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揣摩、审视, 让学生们对自己更有信心, 更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与感受, 请不要忽略他们的想法, 请不要打压他们的信心, 请不要无视他们的创设性回答, 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 演绎一出出精彩的舞台剧吧!

参考文献

[1]龙宝新, 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04) .

[2]王姣姣.有效与和谐——师生互动行为的本真追求及其构建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

[3]周俊英, 周江源.课堂教学中师生非言语行为互动的同步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4]钱海燕.中学语文课堂学生提问类型分析与研究[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10 (06) .

职业高中学生不爱学习的心理探索 篇8

学生不爱学习,这是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大问题。这中间包括一系列有必要弄明白的小问题。不爱学习可能是因为身体有问题,可能是因为智力有问题,可能是注意力缺陷综合征,医学上叫作多动症。但是这些情况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不是这类,所以有些家长就说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脑子笨,存在“学习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问题。

我常常问学生、问家长,学生不爱学习,那么他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有家长说:学生爱看电视,爱上网,爱玩,一玩就是几个钟头,连吃饭都忘了。看电视时电视中的什么细节学生都清楚,甚至能背下来。有学生说:我爱听歌,跳舞,喜欢画画,喜欢上网打游戏。有了这些回答,我就说:家长同志,你的孩子没有问题,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不能抹杀,什么智力差、多动症都是自己瞎说出来的,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就能专心下来,记住很多细节,这是多么可贵的现象。这说明学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聪明。

家长说:学生聪明,经常看电视,玩手机游戏,上网聊天,有球星、歌星、明星要追,是不是学坏了,整天被别的东西牵着鼻子转,就是不爱学习,让家长看着心疼,也干着急。家长说的情况都是事实,但也没办法。

学生说: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不好,但现在社会,家长都希望自己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能改变家庭的面貌,生活也好过一些,但是我就不爱学习,怎么办?

这时我要说:我们家长要明确,学校的学习的确很重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科学家、学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每个人都很努力,由于素质方面的差异,每个人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第一,学生不爱学习,是老师关不够。学校老师和社会都喜欢那些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常常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则更多的是批评,甚至不关心不理睬,所以这些孩子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这些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鼓励,不能因为这些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好,或学习不好而受到老师的冷落,老师要多关心学生,多鼓励学生,多用爱心帮助学生,用耐心指导学生,时刻发现学生,注意学生身上的优秀之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明白人活着要有价值,有理想,有目标,有自尊,人活着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这些对学生来说,我认为可以压倒一切。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学习努力,成绩好,是自己的学生,不努力,不学习,仍然是自己的学生,老师要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偏心,老师要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关心不够。不爱学习的学生,多数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学生到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认为只要到学校念书,有老师教就放心,这种是认识错误。家长给了学生必要的生活用品,而不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要把学生送学校,学生学习怎么样,也不和老师联系,学生在校的表现如何也不过问,一个老师管理五六十个学生的学习,难免有疏忽漏洞,这就需要家长的督促关心。有些家长认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创造学习条件,能否学好要靠自己。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有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些家长长期看电视,喝酒,抽烟,打牌,打麻将,自己养成不良的习惯。这些学生没有受到家长的约束,管理松散,养成不爱学习的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在给学生满足用品的同时,也要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工作忙的家长要抽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学生的学习,和老师联系,交流学生的学习,沟通学生的心理,有不良习惯的家长要做出榜样,少在学生面前喝酒、抽烟、打牌、打麻将,家长的行为可能影响孩子的行动。

第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有很强的学习依赖心理,学习围绕老师运转,没有掌握主动权,学习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未能计划到课前预习,课上有目的、有选择地听课,课后有针对性加强练习和复习巩固。他是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学生听课时处于昏顿状态,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一片混乱、思路不清,失去学习的兴趣,形成被动学习的状况。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目标、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只求过得去,甚至得过且过。2.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兴趣,不用说,学习本身是非常辛苦的、非常枯燥的,没有一个学生说我爱学习,书中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老师家长不督促,主动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是少数。有调查资料表明,对学习感兴趣的很少,大部分对学习没兴趣,后来由于多方面的教育产生兴趣的有百分之十,所以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也要培养学习兴趣。3.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意志是为了表现学习的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生学习意志不稳定,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强,老师抓了,强调了,要求了,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有一些进步。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定,今天做了,明天想偷懒,遇到不会做的题,放弃了,今天的学习任务,等到明天再做,明天又有明天的任务,久而久之,学习有困难和挫折,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爱学习。所以,要磨炼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情绪,磨炼学习毅力,有较强的学习愿望,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取得高效的学习效率。4.忽视基础知识。有些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牢固,所以没有形成技能技巧。基础知识是形成基本技能的前提,所有知识是都有一定的逻辑性、系统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学习的基础,前面的没有掌握、没有记住,后面的是衔接不上的,更不能形成学习技能。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基础知识和已有的知识,如果对前面的内容没有很好地掌握,达不到学习的要求,就不能及时地掌握新知识,造成在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习起来很吃力,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过程,跟不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导致学习分化,学习退步,所以重视基础知识,有时间多复习小学、初中基本的东西,如拼音识字、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等基础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弥补以前的不足,努力形成技能技巧,以便更好地学习新知识。5.学习方法不得当。这就是因为学不得法,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日久天长,就会给自己学习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感觉有学不尽的知识,学得太累,太烦。学习很用功,成绩不理想,这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表现出对知识接受能力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每个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

上一篇:施工扬尘控制责任制下一篇:校本课程开发怎样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