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世界之最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世界之最(共9篇)

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世界之最 篇1

冰雪覆盖。

5、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陆地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宽约4000千

米,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6、7、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全场月3600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斯坦族人数最多。印度是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

之一。

8、9、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大堡礁长达2000多千米,宽约2千米到15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群。

10、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是澳大利亚大陆最低的地方,在这些地

方凿井,水会自动流出或喷出地面,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P7211、日本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的覆盖率约占国土年级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盖

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木材的50%以上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

12、美国粮食总产量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13、巴西热带面积广大,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热带雨林区。

14、巴西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齐全)。

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

15、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

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世界之最 篇2

一、新、旧课标的对比

1. 行为动词、条件有变化。

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 可以看到内容标准分为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三个部分。行为动词和条件在这三个部分均有变化, 如“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将“说明”改为“简述”,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将“描述”改为“归纳”, “说出”变为“解释”, 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 由此可以看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学生学习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变得可操作、可观察及可测量。行为动词在变, 行为条件也稍有变化, 较旧课标更加完善, 教师在具有实施操作中比较明确, 如“运用地图……”在新课标中地图之后, 相应地加上了“其他资料”, 尽管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 但在现代教学中, 地图也逐渐为一些其他资料, 如文字、视频、音频等所代替。在实际操作中, 教师不再局限于地图, 而是有多重选择, 教学方法也较灵活。

2. 内容标准有增减。

新课标在内容标准上的变化较为明显, 小到词语的更换, 大到整句的删除, 总体呈现出两方面特点。一方面降低教学要求, 如旧课标中的“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 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影响”, 将“主要河流概况”删去, 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适当降低教师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到八年级上册《河流与湖泊》的教学, 对主要河流概况具体分析讲解, 也是避免重复。再者, 语言表达明确, 易于操作。旧课标中的“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两极”变换成“南北极”, “开展科学考察”改为“开展极地科学考察”, “环境保护”变成“保护极地环境”, 可以说这些地方的改动都属于细节变化, 但还是为了让教师能够精确把握课程标准, 实施操作有针对性。

3. 活动建议“12”变“1”。

活动建议的变化是最明显的, 旧课标在活动建议中呈现出12条, 教师在具体实际中落实起来比较困难, 要让这“12”全部达到完成课标要求是不实际的, 初中地理课堂课时有限, 且有些学校本身就不重视地理, 部分活动开展起来对教师、学校要求较高, 对于师资水平较低的学校是不现实的。本着让师生减负的要求, 在新课标中, 教师可根据活动类型自主选择适用于活动的方式。新课标活动建议提出“选择一个教科书没有介绍过的区域”进行综合分析, 体现出教学中学生是否对区域研究方法的掌握, 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要求, 同时鼓励学生质疑, 真正在应用中落实课标要求。

4. 说明要求有详略。

从语言上看出, 说明要求更明显易懂, 具体从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到。较以往的要求看, 研究区域地理的方法一般停留在初步掌握的基础上, 新课标在这里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 即学生要学会探索学习, 同时世界地理中区域学习的最低数量由“5”变为“4”, 这样的变化也是给教材编写者及教师留有余地, 在学生减负的基础上, 给两者更多的空间精选内容。说明要求将南北两极视为必学区域, 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科技的需求, 目前南北两极已是学生不可不知的地区, 通过地理的学习, 希望学生未来能致力于我国的科学事业并能够作出贡献。说明要求是对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补充, 也是为了照顾各地区学生的差异, 在说明部分对哪些内容选学作了明确说明[1]。

二、新教材的变化

1. 章节设置稍变, 框题变化明显。

新教材在章节安排上紧扣课标内容, 具体设置上稍有变化。新课标在大洲部分明确删去“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及“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以往旧教材将第六章亚洲共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节, 而在新教材中第六章包含的两节为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旧教材的第七章和第八章的标题“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将“国家和地区”换为“地区与国家”, 从小尺度到大尺度, 由近及远,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每节的内容框架也有变动, 提炼出来的标题直接反映了该区域的特征, 具有鲜明性及时代性。如《印度》这节内容的标题由旧教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转变为新教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尽管我们看到的变化是细微的, 但是标题在提炼过程中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加工的。

2. 重视活动质量, 突出能力培养。

新教材在活动内容上有大量调整, 可以说这种调整是保留了原来教材的精华部分的。从活动的具体设置看, 与以往不同, 问题中的每一条更加简洁, 数量上大概是3~4问, 数量的减少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完成。新教材中将活动的背景知识用图片或是文字的形式予以交代, 给学生的认知起到铺垫作用, 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考空间。从表1看出, 新旧教材在活动内容的数量变化上稍有减少, 这也是因为在原有基础上精炼修改的结果。另外, 有些活动也比较有亮点, 如《东南亚》中第二个活动, 由原来的探讨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换成探讨日常消费行为与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保护, 以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引入, 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样这种新鲜感也会在学生活动中体现。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高能力打造了一个平台, 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地理思维。

3. 文字内容增加, 图片变化均一。

教材章在节原有内容的基础旧教上材全面进行了调新整教, 材适当增加了地理特第六征章、结论、方法等文19字内容, 旨在加强1学5生的基础知识, 从第而七为章更好地学习相关56内容提供条件。文5字6内容变动的地方很第八多章, 如《日本》多火山42、地震的岛国的标44题下, 删去“日本面第积九3章7.7万平方千米, 3人1口1.27亿 (2000年) 29”, 增加“山地、丘陵广布, 沿海平原狭小”, 将“日本国土面积虽小, 但是经济十分发达, 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改为“日本工业高度发达, 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 这样的变动使表达更清晰明确, 地理特征感更强。

从表2看出图片的数量没有多大变化, 依旧保持图像比重较大的特征。在一些小的方面图像略有调整, 地图图像的使用安排几乎没有增减, 但在地图的比例尺上有所增大, 如日本的地形由“1:600千米”变为“1:400千米”, 东南亚地形图由“1:1200千米”变为“1:920千米”, 等等。图片的选择也体现出了时代章性节和与文字之间的旧教对材应性, 如《澳大利新亚教》材中“坐在矿车上的第六国章家”, 除了矿产资6源的分布图外, 新教4材还加入“澳大利第亚七煤章矿开采现场”、“澳14大利亚准备出口的13铁矿砂”及“2001—第20八08章年澳大利亚矿产15品出口占商品出1口3总额的比重”折线第图九, 章使这个标题更全8面, 让学生真正做到6讲一个标题落实一第个十章内容, “贪多”必定3“嚼不烂”。3

4. 明确区域研究, 符合学生认知。

2012版的教科书从大洲—地区—国家不同的尺度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区域的载体, 相较于2006版的教材, 在认识区域的研究过程方法上, 更突出区域研究的培养。教材在认识大洲、地区、国家的章首页, 课文内容表述, “活动”内容设计等, 突出在案例学习中掌握“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 做到由此及彼, 迁移运用到认识其他的大洲、地区和国家[2]。不论是整体标题文字内容, 还是活动整个设计的安排上, 都体现出区域分析的连贯性, 这种连贯也是和学生的地理认知顺序一致的。如《俄罗斯》整体沿着从自然环境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再由人文环境到人类对环境的改造, 综合各种因素对区域地理进行分析, 教师明确区域分析能够整体把握教学思路, 学生也在具体学习中体会认识区域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1. 吃透课标, 精研教材。

课标是教师实行地理教学活动的依据, 起着纲领指导作用。新课改实施后, 教师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 努力落实课标理念, 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教材再现的过程, 更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 使教材具有“生命力”, 知识的教学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中呈现[3]。例如教师讲解《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时, 定会发现教材是按照先讲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 进而分析归纳出大洲的区域特征的顺序安排的。教师通过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 逐渐建构起区域特征的整体认识, 研读教材的同时, 教师清楚认识到分析区域地理的暗线, 也是教给学生如何展开探究, 并将探究过程归纳成一个认识发展过程, 师生双方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 联系生活, 激发兴趣。

地理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 身边的事物、现象和规律都与地理有关, 学生从生活出发, 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用陶行知的话就是“生活即教育”。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来, 又高于生活, 从生活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学生带着生活中的疑问走进课堂, 可以说是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到《中东》时, 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家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但是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所以产油国家未来面临继续发展的问题。我国的大庆也同样如此, 学生能否为大庆献计献策呢?学生的思维需要不断启发, 教师也应该相信学生有这样的潜力。

3. 优化方法, 明晰区域。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是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以便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适当选择有利于教学的方法, 往往是将多种方法组合, 灵活运用于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地理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区域地理的学习同样需要多种方法的结合, 区域地理教学一般遵循“表象的感性认识 (图像、图表、文字材料) —分析处理表象之间的关系 (理性知识加工) —形成结论 (区域特征) —知识的检验和应用 (评价区域) ”的模式[4]。

4. 学会会学, 启思会想。

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学会了知识, 明白了区域地理的认识过程, 但最终还要学生自己对所学方法进行“消化”, 做到举一反三。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探索、思考、发现, 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优势及主动性, 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 说明学生已经进行思考, 这些问题最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笔者在讲授我国气候时提到秦岭—淮河一线, 该线也是我国南北冬季结冰与不结冰的界限, 但是有生活在南方农村的学生提出自己家乡的河流在冬天也是结冰的, 生活的观察和课堂的学习让学生联系起来并学会思考。

5. 眼到手到, 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 教师尽可能讲解详细, 普遍教师都认为教给学生的越多, 学生学得就越好, 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中不需要动脑, 只要观看老师“表演”就行。现代教师关注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 不应是教师的“独角戏”。自主学习不等于放羊式教学, 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很大影响[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留有余地”,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补足课堂中的不足, 如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文化在旧教材中属于必学的一个标题, 而在新标题中成为阅读材料, 教师在课程安排中可让对这部分知识感兴趣的学生自学学习。

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应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正所谓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崔娜娜.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与实验稿比较[J].教学与管理, 2013, 15:76-77.

[2]吴岱峰.初中地理新课标下教材的“变”和“不变”及教学策略——以七年级《地理》 (人教版-下册 (2012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 6:11-14.

[3]赵义.怎样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J], 2013, 35:370.

[4]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7:229.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地理组 周小芳

本学期担任了七年级的地理课,教学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总结过去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对读图、用图感到困惑,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粤版教材在每一章节的安排上都实现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这一特点,图像内容的大量增加,使之成为新教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既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们爱看图像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又养成良好的读图能力呢?

首先是看图、指图。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与图紧密结合起来,凡是课文中出现的地名或地理规律,基本上都应在地图上找到其位置,或了解分布特点,指图要迅速准确。不同类型的图,看和指的要求也不同:

1、对于地图,要求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1)识图例和注记。地图是一种图形语言,它是由各种图例、文字、数字、颜色等符号系统组成,识图例是为了明确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什么”?(2)确定方向。即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方向主要应解决地理事物“在哪里”?(3)建立比例概念。以所用比例尺的大小,来衡量该图反映的空间大小,事物的详略程度。

通过对地图的看和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建立丰富的地图表象,从而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产生广泛的地理想象,加强学生有意义的理解记忆。

2、对于统计图,要求学生按照“看图名——看坐标——看数据——分析数据——用文字揭示联系或规律”的步骤来看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段、曲线、降水多少等,培养学生善于从统计图中寻找关键的数据,从数据的变化中发现规律,从而解释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如讲到热带气候类型,看“热带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明确气温曲线、降水量多少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得出:气温曲线变化不大,四地都是终年高温;四地降水量的多少不同。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四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3、对于景观图,引导学生从种类、数量、形态、色彩及时间变化等方面看和指。如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图,由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的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二是读图、填图。在图上明确了地理事物的名称后,就要对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熟读、多写增强记忆力。如学习七大洲、四大洋这一节,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反复读,然后在填充图册上填写,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以避免张冠李戴现象的产生,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是板图、绘图。在教学中,我注重地图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结合图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地图信息,通过地图信息让学生发现问题,养成读图思考的习惯,通过师生双边共同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去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惯,提高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更能使学生直观地记住各种地形名称及具体位置。比如在讲“中国的地形”这节时,我先把中国的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印一幅中国的轮廓图,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接着我在黑板上示范填出根据走向划分的几种类型的山脉名称,学生在纸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相互比较,让学生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总之,地理教学过程中读图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读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在图中感悟地理事物,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日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对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全面,对学情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2、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还是不够,试题训练不足。

改进的措施 :

1、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及运用。

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世界之最 篇4

第六章 亚洲 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过程与方法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学习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学习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教具准备

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哪一洲吗?你知道陆地最低点死海位于哪一大洲吗?

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问:亚洲的全称是„„ 答:略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活动一:课件:图亚洲的范围及分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学生回答)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同学回答)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板书:

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活动二:课件: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这几个国家都是所在区域重要的国家,或是世界热点地区)(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学生指出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不过多解释)活动三:课件:亚洲地形图

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2.讨论:从图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教材图7.2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通过读图、讨论、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板书:

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课件:亚洲地形图.(点击鼠标,把30°N用红色标出来)教师: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沿30°N把亚洲分为两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变为立体图并竖立起来,得到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教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对,按常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活动:1.读图7.2,在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它们发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2.显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屏幕上指出,并说出它们流入的海洋.(教师略作归纳)板书:

三、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以问题方式用大屏幕显示,教师读,学生说答案)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2.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内部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5.中国在哪一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呢? 6.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7.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怎样分布?(课件)播放亚洲风光图.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练习题,学生口头完成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篇5

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复杂)

(讲授新课)

板书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提问 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

活动:

(1)读图6-3,亚洲地形图,6 -4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

(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

(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

归纳 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5)小组讨论:

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讲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 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活动 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6-3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

板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总复习 篇6

中国的自然资源

命题点一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1.(2018·芜湖中考·节选)如图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D.总量匮乏,人均充足

命题点二

中国的水土资源

2.(2018·芜湖中考·节选)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018·广东中考)读“某市2008~2017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2008~2017年该市()

A.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4.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针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

B.城市建设向林地扩张

C.退耕还湖

D.退耕还林

(2018·滨州中考)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5~6题。

5.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①—旱地

B.②—草地

C.③—林地

D.④—水田

6.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7.(2018·连云港中考)“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地区分布不均

B.季节变化大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018·昆明盘龙中考)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8~9题。

8.下列对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9.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大量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可行之策

命题点三

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

10.(2018·保定中考改编)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该类型与图二中的__________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________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四

南水北调

11.(2016·潍坊中考)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__________、B__________和C__________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域,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越长江、________、________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命题点一

中国的农业

1.(2017·济南中考)下列各地的农业生产安排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珠江三角洲种植甜菜

B.在东北平原种植油菜

C.在华北平原种植甘蔗

D.在长江三角洲种植水稻

(2018·德州中考)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甜菜 ②—甘蔗 ③—花生 ④—油菜

B.①—甜菜 ②—花生 ③—油菜 ④—甘蔗

C.①—花生 ②—甜菜 ③—甘蔗 ④—油菜

D.①—花生 ②—油菜 ③—甜菜 ④—甘蔗

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C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D.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

命题点二

中国的工业

(2018·威海中考)读我国汽车工业分布图,回答4~5题。

4.我国汽车工业分布特点是()

①沿海分布 ②沿长江分布 ③沿国界线分布 ④沿黄河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京津汽车产业群的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

A.技术力量薄弱

B.消费市场不足

C.水资源不足

D.交通运输落后

(2018·青岛中考)读

“沪宁杭工业基地图”和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图”,完成6~7题。

6.图示两基地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①沿海、沿铁路,交通便利 ②能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 ③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④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上海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企业高速发展。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A.丰富的资源

B.广阔的市场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和人才

命题点三

中国的铁路线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8.(2018·德州中考)关于下图中我国铁路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线和③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B.②线和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C.②线和⑥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D.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2018·济宁中考)2018“丝路经济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1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结合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9~10题。

9.上海的专家如果乘坐火车参加会议,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线、兰新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宝成线、陇海线

D.京沪线、陇海线

10.会后,专家们去距会场23千米的西安标志性雕塑——“丝绸之路群雕”进行考察,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命题点四

影响农业的因素

11.(2018·临沂中考)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请利用下列自学任务单,并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各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主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探究过程】

(1)探究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探究解决措施

2018年春天,临沂市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春旱严重,请提出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C、D两区域为例,据表归纳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归纳总结】

(4)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____________的原则。

【拓展延伸】

(5)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分析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或有利影响。(请任选一方面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五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2.(2018·贵阳中考改编)贵广高铁和沪昆高铁贵州段开通后,贵阳可直达广州、北京、上海、济南、厦门等城市,并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读图(贵阳直通全国高铁城市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贵阳到上海部分列车时刻表

(1)沪昆高速铁路东起________市,西至昆明市,向东连接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条线路经过的A省的简称是______。

(2)贵广高速铁路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向南连接了我国的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毗邻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

(3)阅读“贵阳到上海部分列车时刻表”,表中显示,贵阳北到上海的G1326次高铁全程大约需要______小时,比K112次缩短了大约18小时。

(4)暑期到了,小明计划坐高铁到北京旅游,北京有很多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这说明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________中心。

(5)高速铁路的开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便利呢?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与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六

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

13.(2016·烟台中考)小明想系统地了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他利用下图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

(1)小明了解到,资源在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图中有一个因石油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________。

(2)在图中小明发现沈阳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其轻工业部门有________

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沈阳也是一个人口在五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为轻工业的发展提务供了有利条件,如招工容易、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大。可见________和________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小明了解到,现在许多企业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互联网和物流快递公司,厂家可以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销售方式的实现,主要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和____________的发展。

(4)小明听爸爸说,目前无人驾驶汽车成为许多汽车企业的研发方向。可以预测,一旦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成熟,批量投放市场,对传统汽车制造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由此可见________对工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收获】

(5)通过探究,小明得出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单项选择)

①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单一的②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综合的③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单一的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三章

中国的区域

命题点一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2018·滨州中考·节选)为了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2017年12月6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通车,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新时代。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脉。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C.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

D.该线以南交通以水运为主,经济林木以柑橘、苹果、茶叶为主

命题点二

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2018·威海中考)建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完成2~3题。

2.关于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D.位于季风气候区

3.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平原区只能种植冬小麦

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水的生态作用

命题点三

东北地区的工农业

(2018·临沂中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结合“东北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4~5题。

4.“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5.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命题点四

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2018·临沂中考)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完成6~7题。

6.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B.位于秦岭以北

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7.下列关于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提供治理环境的资金

B.缓坡地建梯田,沟谷打坝淤地

C.植树种草,建设林草护坡带

D.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命题点五

北京的自然环境与文化

(2018·青岛中考)读“北京市简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8~9题。

8.关于北京市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多自东南流向西北

B.北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燕山山脉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小

9.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A.四合院 京剧

B.窑洞 腰鼓

C.高脚屋 孔雀舞

D.碉房 锅庄舞

命题点六

我国四大地理的综合考查

10.(2017·泰安中考)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水资源、人口、耕地所占比重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大

B.西北地区人口数量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区小

C.青藏地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小

D.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11.(2018·南通中考)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1)和“广州、哈尔滨的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问题。

(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沿秦岭—________(河流)一线分布,此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__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

(2)由于受______(冬或夏)季风的影响,广州、哈尔滨两城市的降水都集中在______季,________(城市)的年降水量更多。

(3)1月,广州与哈尔滨的温差约为__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_(大或小)。

(4)根据示例,请用图中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填空。

地理区

域特征

地势高耸,雪山连绵

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旱地广布,麦浪滚滚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所属地

理区域

青藏地区

________

地区

________

地区

________

地区

命题点七

东北地区的综合考查

12.(2018·潍坊中考)东北号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北纬50°)。

材料二 我国东北地区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区A____________,邻国B__________,海洋C__________,山脉D____________。

(2)A地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稻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白山水电站是东北著名的水电站,该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据图分析松花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E是我国汽车工业“摇篮”,列举该城市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八

北京的综合考查

13.(2018·北京中考)碧水环绕话北京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颁布后,引起了师生们的共同关注。王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依据小组活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以“北京的历史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查阅到史料记载:元朝建立后迁都至原金中都城所在地,该地两年内人口猛增,只得选择新址建立都城即元大都。下图为金以来北京城区的变迁示意图。

(1)元朝选择新址建都,放弃了莲花池、洗马沟,选取了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可以解决因为人口增加而带来的________紧张。

第二小组以“北京的河流”为主题进行学习,撰写了研究报告。图1为北京市地形图。

(2)下面是某同学的研究报告摘录,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结合图1,从中挑出三处。

北京市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大多数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其中温榆河流经通州,与京杭运河相连。潮河与白河汇入官厅水库。潮白河先流经河北省再流经北京市。永定河流经北京城区西南,春季和冬季水量较大。

示例:错误:____________

错误1:________________;错误2:____________;

错误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小组以“北京的水资源”为主题进行调查,发现北京市供水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图2为2004年与2016年北京市供水总量及来源构成。

图2

(3)与2004年相比,说出2016年北京市供水来源的变化及其对北京的有利影响。

变化1:__________________;变化2: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第四小组以“北京的规划与发展”为主题进行探究,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得知,在北京西部、北部山区建立的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4)列举生态涵养区对北京平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列出三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南方地区

命题点一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2018·聊城中考)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4月26日~27日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本次降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图示区域内,降水范围较广

B.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C.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D.降水主要来自台风

2.下列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及其生产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C.耕地以水田为主

D.作物熟制都是一年三熟

(2018·芜湖中考)读“沪昆高速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题。

3.沪昆高铁干线沿线地形复杂,地势总体为()

A.南高北低

B.南低北高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命题点二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4.(2017·东营中考)读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命题点三

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2018·威海中考)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读“粤港澳地区图”,完成5~6题。

5.关于粤港澳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B.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博彩业是其经济支柱产业

C.港澳有“桥头堡”作用,缩短了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的“距离”

D.港澳与广东省联系密切,经历了由“粤港合作新模式”到“前店后厂”的发展历程

6.关于港珠澳大桥重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

B.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发展

C.缓解香港人少地多的压力

D.利于内地与港澳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2018·福建中考)珠江口及其两翼区域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科技创新是该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如图示意广东省珠江口地区及深圳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工业构成。据此完成7~8题。

7.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比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A.农产品加工业

B.纺织工业

C.电子电器工业

D.机械制造工业

8.面对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本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能源

B.交通

C.人才

D.市场

命题点四

台湾的地理特征

(2018·潍坊中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密切。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台湾岛河流的特征是()

A.河流短促,水能资源贫乏

B.由东向西流入海洋

C.汛期在5~9月

D.结冰期较长

10.台湾省对大陆输出产品中,产值最大的是()

A.水果、木材

B.电子、机械

C.服装、玩具

D.稻米、蔗糖

命题点五

南方地区的综合考查

11.(2018·昆明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毛竹、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

材料二 南方地区略图

(1)在图中填注出:①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山脉名称;②

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山脉名称。

(2)写出下列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岛屿:①__________。

海域:②________。

半岛:③____________。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____________是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4)下列国家中,与我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是()

A.越南

B.泰国

C.俄罗斯

D.菲律宾

命题点六

香港、澳门、台湾的综合考查

12.(2018·滨州中考)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连接________(河流)入海口两侧的城市,其南临______海。

(2)“香港、澳门和台湾位置图”中被誉为“购物者天堂”的是______(A或B);图中C代表________铁路。

(3)“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中D处所在省区简称是______。

(4)从“台湾岛地形及物产分布图”中分析台湾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5)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7·德州中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南海幅员辽阔,拥有300万千米2的浩瀚海域,在南海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台湾省、中国南海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岛屿:C__________; 海峡:D____________。

(2)随着陆地自然资源日益匮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海洋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试列举南海海域拥有的海洋资源种类(至少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A河流汛期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珠江三角洲与B地区以“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合作。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据图描述台湾的海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西北地区

命题点一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2018·石家庄中考)读图,回答1~4题。

1.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2.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读图推断该地区从东往西植被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影响该地区降水和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4.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2018·广东中考)读“我国土地荒漠化占生态环境问题比重柱状图”,完成5~6题。

5.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是()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改善土地荒漠化问题的措施是()

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②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③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④植树种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命题点二

塔里木盆地和新疆的地理特征

(2018·保定中考)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盆地中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

A.湖泊水和山地降水

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C.湖泊水和地下水

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8.该地区铁路沿盆地边缘延伸,主要原因是()

A.水源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集中

B.距离较短,运输成本低

C.地势平坦,建设成本低

D.光热充足,土壤肥沃

(2018·潍坊中考)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下图示意天山迁移轮牧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1题。

9.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

B.温度和降水

C.土壤

D.放牧习惯

10.根据不同季节,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对应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1.周期性迁移轮牧的好处主要是()

A.改良牲畜的种类

B.减少牲畜的病害

C.减轻草场的压力

D.躲避牲畜的天敌

命题点三

西北地区的综合考查

12.(2018·衡阳中考)西北大漠,天地辽阔,人间绝色,最美中国。如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

A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___沙漠。

(2)C__________河,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________

(夏季/冬季)河水水量最大。图中能源通道将________________(能源)

输送到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3)从自然角度分析西北多荒漠的原因。(至少回答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气候条件的角度分析,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至少回答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四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的综合考查

13.(2018·滨州中考)国庆期间滨州学院李教授带学生对西北地区、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考察。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考察团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图______(甲或乙)区域的地形特征。从地势看,图乙中的A区域主要位于第______级阶梯。

(2)考察团一行到新疆阿克苏后,得知当地苹果采摘期比山东晚一个多月,以其独特的“冰糖心”被誉为新疆的“水果皇后”。请分析阿克苏苹果“冰糖心”形成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察团对喀什地区的城镇分布进行了考察,请你结合喀什地区城镇分布图分析喀什地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团在西北地区考察时谈到“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是把甲区域__________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________运输(方式)输送到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5)考察团在B地区考察时,发现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请结合京津冀地区图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考察发现,松花江和塔里木河丰水期都在夏季,请你分析塔里木河丰水期在夏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真题演练

命题点一

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特征

(2018·潍坊中考)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A.①——黄河

B.②——澜沧江

C.③——怒江

D.④——长江

2.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2018·威海中考)2017年我国青海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遗产地。读“青藏地区图”,完成3~4题。

3.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的优势是()

①位置偏僻,远离人口稠密区,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②生长着藏羚羊、藏野驴等多种高原特有野生动物

③湖泊、古冰川众多,科学考察价值高

④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可可西里、三江源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都位于青藏地区。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海拔高、气候干旱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寒气候

B.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孕育了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大河

C.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

(2018·临沂中考)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加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读“三江源地区河流、山脉分布图”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知识结构图”,完成5~6题。

5.下列河流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长江

6.③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A.水土流失、草地沙化

B.冰川消退

C.过度放牧

D.全球气候变暖

(2017·日照中考)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回答7~8题。

7.该区域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8.图示区域()

A.最主要地理特征是高寒

B.沱沱河被称为中华水塔

C.铁路线是宝成—成昆线

D.适合发展林业与灌溉农业

命题点二

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9.(2018·云南中考改编)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夏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命题点三

我国的海洋国土及产业

(2016·威海中考)读“我国南部沿海区域”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产业难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B.海盐生产及海洋油气开采等传统海洋产业增量不足

C.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属于新型海洋产业

D.每年5月16日南海开始两个半月的休渔期,利于促进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11.关于我国南部沿海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岩岛位于海南岛的西南方向

B.南海是东亚通往东南亚、大洋洲、非洲以及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C.三沙市的成立,既维护了主权,又加强了海洋管理与保护

D.南海诸岛周边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价值

命题点四

青藏地区的综合考查

12.(2018·芜湖中考)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暑期,小华去观光旅游,他事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之后踏上旅途。具体活动如下

【设计线路】

(1)从芜湖出发到重庆,途中游览三峡风光,他选择了________(运输方式)。

(2)请阅读图1,从重庆到拉萨,他选择了坐火车,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有成渝线、宝成线、A________线、兰青线和青藏线。

【准备行装】

(3)请阅读图2,比较成都和拉萨的气温曲线,发现拉萨的气温比成都的气温要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从下列物件中选出小华在拉萨时需要的行装是________。

①雨衣 ②氧气袋 ③冰糕 ④防寒服装 ⑤防晒物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踏上旅途】

(5)图3是小华在青藏地区旅游中拍摄的照片,请结合照片完成问题。

青藏地区位于____________(地形区),本区特有的且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________。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6)下列这句话是小华在旅游至图1的B处时了解到的知识,在她的描述中有一处错误之处,请用直线画出并改正。

小华:“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的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有的住碉房,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8·随州中考·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它起于成都市,向西抵达拉萨,全长162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行至拉萨的动车组列车仅需13个小时。

材料二 图1是青藏地区略图,图2分别是成都市和武汉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读图1,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沿途经过A________山脉。

(2)读图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__________,它们源头最初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地理之最有哪些 篇7

2.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

3.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西岸)

4.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北部)

5.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西部)

6.最长河流:尼罗河(非洲东、北部)

7.最大岛屿:格陵兰岛(丹麦)

8.最深的湖:贝加尔湖(俄罗斯)

9.最大瀑布:伊瓜苏大瀑布(阿根廷、巴西)

10.最大盆地:刚果盆地(非洲中西部)

11.最大海湾:孟加拉海湾(印度洋北部)

12.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部)

13.陆地最低点:死海(以色列、约旦)

14.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

15.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国西藏)

16.蓄水量最大湖:里海(欧亚洲交界)

17.落差最大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

18.湖泊最多的国家:芬兰18.8万个

19.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1709.8万平方公里

20.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约14亿

21.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面积约237万平方千米,共有岛屿2万多个)

22.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约600万平方公里)

23.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

24.从地球地心到山顶顶部的最高峰:钦博拉索山(南美洲厄瓜多尔)海拔6310米但从地心到表面是6384.1公里

25.体积最大的火山:冒纳罗亚火山(夏威夷岛,海拔4,169米,火山体积达75,000立方公里)

26.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27.最热的地方:巴士拉

28.最冷的地方:南极(-88.3℃)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分析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回顾日本各地理事物的特征,使学生基于日本的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分析日本的工业状况。

2)通过读“日本工业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图”,使学生了解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三、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四、教学用具

日本工业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利用空白日本板画,考查对日本各地理事物的掌握情况(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

(转折)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

(二)学习新:

[活动1]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

观察P17图71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有何特点?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

2缺乏资源是日本的国情一。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

3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靠进口原料进行生产。在运输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

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多良港,海上交通便利。

4思考:日本发达工业的有利条还有哪些?(参见18页)

进口原料和燃料

科技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充足

[活动2]分析日本经济特征识图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2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3学生完成P18活动题第2题,思考: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什么不在日本海沿岸?

4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世界经济危机时会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什么问题?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

6它的对策是什么?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篇9

沙河学校李宏霞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五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以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教学目标: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作业方面做到单独面批和与小组长检查相互结合的办法,来缓解班级数量太多,作业积压的程度。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针对考试抓重点。

3、更多注重平时读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四、教学措施和建议

1、认真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一篇:文理学院调查报告写作指导下一篇:团组织生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