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进生一片阳光-后进生转化(共13篇)
2005年我从大学毕业,走进了教师这个行业,在这九年的教育教学中,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特别是当了八年的班主任,在这八年与学生的相处中,让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班级总是存在着“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班级里都有后进生,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谨慎地给他们一片阳光,”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关爱这些后进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记得2007年,在我担任七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李天龙和孔垂银,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他们俩谁也没有改掉坏毛病,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李天龙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她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在期末复习自测每次都是考“优”。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
李瑞环说:“做好人的工作, 要凭两种力量, 一是真理的力量, 一是人格的力量。”班主任只有学识丰富, 思维敏捷, 兴趣广泛, 才能提高自我价值, 获得学生的好感, 吸引学生。师生有了共同的情趣, 共同的语言, 共同的心声, 无形中就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一个班集体由几十名学生组成, 他们在兴趣、意志、品质、学习成绩、道德素质方面存在差异,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树立“只有差异, 没有差生”的观念, 从内心接受每一位学生, 用心为差生筑建爱巢, 鼓励差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座右铭, 他曾经告诫对学生滥施刑罚的人:“你的鞭子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班主任要把爱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高中生, 从年龄段上虽已接近成年, 但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他们性格的可塑性还很强, 心理素质较低, 耐挫力差, 自尊心特强, 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这方面的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渴望被肯定, 詹姆士曾说过:“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 关键是看对待差生的态度。有的老师对差生一锤定音, 每当谈论起班内的个别差生, 不无感慨地说:“朽木不可雕也”。更有甚者在自己情绪失控时拿差生当出气筒, 时而狂风暴雨, 时而拳脚出击, 这些做法无形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但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静下心来想想, 老师的讽刺挖苦、拳脚出击只会使学生丧失志气, 而发自内心的肯定会在其人生的平湖上荡起层层涟漪, 甚至掀起惊天巨浪。
作为班主任,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 用放大镜来寻找差生的优点, 适当的时候给予激励, 以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内驱力, 坦然面对“出水荷花有高低”的客观现实, 以灿烂的笑容对待每一个差生, 为差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真诚、坦率、得体的鼓励能够创造奇迹。我以前教过一位姓李的同学, 她基础差, 纪律散漫, 学习不用功。她是二年级分科以后从尖子班调到我们班的学生, 分到我班后更是自暴自弃, 整天无所事事, 没有追求。我通过了解情况后, 发现学生们都认为她并不笨, 只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来我找到她, 与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对她鼓励了一番, 使她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 解开了学习上的结, 拉近了她与全班同学的距离, 使这条几近干涸的小溪汇入了大海,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集体, 找到了自己的归依, 她刻苦了, 用功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在班内排16名。奇迹真的出现了, 我们全班为她欢呼, 为她雀跃。通过这名同学的迅速转变, 我真正明白了教育家第斯多惠的那句话:“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 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只要自己的教育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差生也能奏出优美的乐章。
做好差生的工作,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真正做到把一碗水端平, 心中无差生的观念, 需要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 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用自己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修养来强化自己的人格魅力, 使每位学生真正从心里佩服。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作为班主任, 要经常提醒学生不犯错误, 一旦学生真的犯了错, 尤其是差生犯了错, 要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发明家。为师的宽容也使学生感受到一份真爱和抚慰。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成长, 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发展。老师的宽容与谅解造就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 更能造就一颗颗健康的心灵。
过多的后进生的存在,给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再加上有的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学校管理不力、教育观念陈旧、人文关怀空白、师生关系紧张,导致许多后进生失学,中等生辍学,优秀生转学,使学校的保学控辍工作更加艰巨。
许多教师往往对学习成绩好或较乖巧的学生表现出偏爱,对学习成绩差、品行不端正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嫌弃,有的学校甚至把每个年级的后进生集中成立一个“特殊班”,这些孩子内心感受到的不仅是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歧视,同时也感受到在其他班同学的面前低人一等,这么一群心理原本就有问题的孩子聚在一起,他们的失落、无奈与反感可想而知。教师与他们的关系往往都很紧张,绝大部分教师连最起码的课堂秩序都难以维持,于是就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由的方式来对待这些学生。这样做不但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也违反了教育的宗旨。
许多后进生失学以后,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迷失了方向,他们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空虚无聊。有的由于在校期间常看到的是冷若冰霜的面孔,常听到的是冷嘲热讽的语言,心灵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对学校甚至对社会充满怨恨。本省失学学生打击报复老师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成了威胁师生安全、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即使有的后进生在将来有一定的成就,他们往往也缺乏善待他人和回报社会的意识。直到如今,有些有钱人仍然藐视教育、轻视教师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目前中小学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而又繁琐的工作,它要求学校要依法治校,教师要以身立教,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区(村委)等之间必须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无论有多繁琐,其核心内容永恒不变.那就是让这些迷惘的孩子们得到关爱。一位哲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笔者认为:爱是教育中永恒的主题,是不可替代的灵魂。
要转化后进生,必须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多种原因。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影响造成的。有的是缺少家庭温暖、关心,丧失上进的勇气;有的是落后集团哥儿们的拉拢和威胁;有的是受不良社区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影响;有的是缺乏教师与家长有效的监管。
对于一些顽固不化的后进生,没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把惩罚误作严格要求,采用写检讨、打扫卫生、请家长、罚跑步、停课等手段。这样,学生往往会疏远老师,害怕老师,甚至怨恨老师,使转化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后进生大多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尊重他们的人格是消除他们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的法宝。尊重后进生不是迁就和放任。要尊重后进生,其根本在于爱他们,不爱就谈不上尊重。正确的方法是耐心说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孟子曾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可见必要的纪律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应当严得有理、有度,允许反复。
在真正做到严格要求的情况下,还要做到始终如一,不能一曝十寒。后进生有了进步要肯定,有了反复不气馁,这样才能巩固教育成果。有的班主任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家访数十次,争取家长积极配合,还做后进生小集团其他成员的工作,做班干的工作,做科任教师的工作。他们不怕反复,不怕困难,始终紧抓不放,用真诚的爱和关怀去帮助、去感化,“铁石心肠”最终也会熔化。
事实证明,再差的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有学好的欲望。魏源说:“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发现闪光点,并能因势利导,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班主任应做教育人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善于发现,把闪光点燃成后进生心灵深处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他们渴望的眼睛,让他们找回自尊,找到信心,催之奋进。
农村学校的许多后进生家庭贫困,学校与班主任在针对“两免一补”等惠及学生的问题上,更多地应往贫困后进生倾斜,这种“雪中送炭”式的关爱,极能够触动后进学生情感的琴弦,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推动地球”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这句充满自信的话,或许就是他登上科学高峰的阶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又何尝离开过一个个充满尊重、信任和爱的“支点”?他们思想的进步、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为他们搭建的一个个“支点”的推动。
但是,很多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常常很慷慨的把“支点”给了升学有望的所谓尖子生;其实,后进生更需要“支点”。他们或是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差成为学习上的差生;或是由于自制力差,成为自由散漫、颇令老师头疼的纪律差生。正因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才更需要教师爱、尊重、信任的“支点”。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就曾告诉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渴望。
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后进生学业的落后或许只是暂时的,行为的不良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也或许会很快矫正。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潜在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的长于记忆,有的有运动潜能,有的具备绘画天才;有的少年早慧,有的大器晚成。(班主任工作)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数十家跨国公司总裁的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提出教育新观念,主张学校要“减少评比,多化心力找出每个学生天赋的一面加以培养”,并指出:“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学习成绩优秀不是好学生的唯一标志,后进生也是活生生的有其独特个性的人,如果我们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或许会发现,后进生同样很可爱;因为有过失,有缺点,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才更需要教师给他们以人格的尊重、能力信任和师爱的浸润,他们的成长才更应该有“支点”的推动。
我们班有个小男生叫强宏,他今年10岁了。刚入校分班的时候,他的母亲找到我。因为本身我和他的母亲就认识,所以他的母亲很放心儿子在我们班,临走时对孩子是千叮咛万嘱咐,就怕有个闪失,但她却给我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刘老师,俺家强宏学习不好,您多担待。”当时我一点也没在意。
第一天上课,我提问时发现他确实学习很费劲,他的基础很不好,而且连续好几天他都没有写作业。每天早晨跟他要作业他都是眼睁得大大的,可怜巴巴的看着你,唉!真不知道该怎么样!没有办法只能联系家长:一次次的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他的妈妈态度都是很诚恳的,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严格对待孩子。但是每次谈完以后却收效甚微,他依然是没有什么自制力,作业虽然写了几次,但是质量非常差。甚至又有一次一点都没写,我真被他气疯了,当时就打电话给他妈妈,把他妈妈叫来了。
面对老师和家长,他眼里闪过一丝紧张。他的妈妈还是非常配合的,她向我说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因为三代单传,强宏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手底下长大,爷爷特别溺爱他,到现在了,早晨没人给他穿衣服,他还不起床。(班主任工作/)妈妈忙于挣钱,爸爸一听到他犯错就只会暴力相向,爷爷奶奶就会教训爸爸……全家人都护着强宏,家里现在在强宏的教育上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晚上想到这个连觉都睡不好。
面对这样的家庭,我无语了,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呵护备至。看着他妈妈眼里着急的泪水,我只能给她一些建议:
1、以后的作业都会记单,家长根据作业单上的记录,检查孩子作业的数量,检查完后要签字。
2、回去以后和家人沟通能统一战线,不要袒护和溺爱孩子,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3、多看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建立自信。
4、做家长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过于着急。
5、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离家长越来越远。
半年过去了,强宏的作业质量提上来了,家长多次表扬他生活能够自理了,并且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主要的事现在他已经不是一个学困生,他的进步非常大,上次测试他的英语还考了个A呢!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文/开心的人
针对我们班后进生较多的情况,我狠抓后进生,给他们“开小灶”,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了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并且指导他们进行纵向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失分的关键,然后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辅导,使之掌握,并能够运用。另外,还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面对着只要一上语文课,就皱着眉头的同学,让人看了真是可怜。不用你去要求,自己就已经发愁了,对于这样的学生必须做好其思想工作,耐心的教导,利用各种形式使之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学中要学会赞赏和激励的语言,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能交流师生的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的不错,真棒”这类笼统的评语,而要根据孩子朗读实际来评价。如:你的声音真好听!读的有感情!等等。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态度友善,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魏书生先生说的,只有守住自己内心的宁静,你才能轻松自如的应对一切。做到既严格督促,又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 所以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听到教师或家长在谈论自己学习差, 那他还有信心说自己行吗?如果同学都评论他是学困生, 那他还有热情和别人交往吗?久而久之, 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后进生了, 那他还有勇气面对学习困难吗?要知道,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我们知道, 后进生往往在倔强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作为教师, 要尊重后进生, 热爱后进生, 了解后进生, 把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看待, 不漠视, 不讽刺挖苦, 不误解, 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 以平等的姿态走进后进生的生活, 与他们平等相处, 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工作中要经常主动地和这些学生沟通, 决不歧视每一个后进生, 不放弃对他们的每一次教育机会。应多找机会去接近、亲近他们, 从而增进了解。让这些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是喜欢他们的, 也是爱他们的。以后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有困难就愿意找教师解决, 有委屈、有心事也愿意找教师倾诉。学生开始信任教师, 相信自己的教师是人生最亲密和可靠的朋友。这样, 不但密切了师生关系, 而且他们还会把教师的关爱当作一种动力, 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二、树立自信是关键
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都懂得自尊、自爱, 做事也表现出自信心和责任心, 争强好胜。但学困生则恰恰相反, 在学习、生活及更多的方面表现出的是缺乏自尊、自信。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更为突出。因此, 对教师、父母的批评教育往往只当耳旁风, 总觉得自己已经不可救药了, 所以做什么事都不以为然, 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对自己没有要求, 对别人的要求也不予理睬。针对学困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教师要注意用各种方法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 培养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哪怕是微弱的一点, 也要将其发扬光大, 以此作为转化的起点。一旦发现有了进步, 哪怕是点滴的, 也要“小题大做”, 公开表扬, 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立足点。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觉得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从此, 逐渐克服了自卑感, 重新找回了自信心, 在学习上也开始努力勤奋了, 成绩也会不断提高。
三、消除恐惧是帮手
后进生的心理往往比较复杂、特殊, 他们大多对教师抱有戒备心理。当教师板起面孔训斥时, 这种戒备心理常常转化为反感、害怕。有时虽然口头上认了错, 但思想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学困生常常觉得学习任务繁重, 因成绩不理想受到家人、同学, 尤其是教师的批评较多, 因此, 他们对学习的恐惧心理较为严重, 经常不完成作业。针对这种情况, 应先想方设法消除他们对学习的恐惧心理, 激起学习兴趣, 让学困生能坚持学习。如:布置作业时分层布置, 在作业数量上少一些, 降低作业难度, 在课堂上让他们多发言、多鼓励, 先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 使之从思想上不害怕学习, 愿意学习。这样一来, 教师对学困生的言行心领神会, 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消除对学习任务繁重的恐惧感, 产生了因教师理解他们而感到喜悦的体验, 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能坚持学习。
四、持之以恒是保证
教育后进生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恒心和付出, 让他们逐渐改掉一些坏习惯, 逐渐从思想、心态、行为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首先, 要注意发挥集体的作用来关心和帮助后进生。要转变一个后进生单靠教师的力量是不行的, 还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教师应该一方面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另一方面要求班上的同学关心帮助他们。每一个同学都生活在集体当中, 而同学的影响最大。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建立“互助组”“承包组”, 后进生上课不专心时, 会得到小组的提醒和影响, 使他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学习感到困难的同学得到小组的鼓励和小教师的帮助, 使他积极乐观, 克服心理恐惧。这种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 为学困生营造了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让后进生充分展示特长, 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使他们热爱这个集体, 与这个集体同呼吸, 共命运, 利用班集体这个熔炉去熔化他们身上的缺点, 唤起他们做人的尊严。
其次,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活动, 帮助后进生尽快转变。一次口语交际课———赞美同学的优点, 我精心设计, 重点指导学生说出喜欢那个同学什么。目的是通过别人的赞美, 让后进生消除自卑, 树立自信。课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思考、准备。学生容易发现那些学习好, 教师经常表扬的学生的优点, 而面对后进生, 却不易发现其优点, 这时教师就要巧妙地提议:全班先一起说说他们的优点, 学生眼中的优点, 常与大人的认识不同, 比如, 他可能特别羡慕某个同学力气大, 或者会踢毽子、会打游戏机。教师不要限制, 只要是健康的, 都要赞许。这样, 后进生的自信就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增强了。
关爱后进生, 教师用正确的教育观, 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耐心、恒心以及聪明才智, 抓住教育时机, 采用多种教育方法, 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关爱, 让每一个学困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看到成功的希望, 教育效果一定是令人满意的。
摘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各个班级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后进生”, 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克服偏见, 给这些“特殊”的学生更多关怀, 给他们进步的梯子, 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说出了不少条,问到被表扬的同学,他们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
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了解,他们说,平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多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想不到有什么优点了。
我想后进生在学校享受到的待遇和以上这些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很类似,与其他同学相比,因而总主观的感觉自己许多方面自叹弗如,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渐渐地优点也就没有了。老师对每一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应该抱着决不放弃的念头,认为他们一定能成功。
对于后进生,他们的确有自己的弱项,例如我刚刚送走的2010届理二班复习生,生源很差,平行班级理一班定了23个高考任务,而理二班只定了13个。班内有一些同学,在应届班时的成绩长期处于班内下游,自信心早已被打击的所剩无几。我多次找他们谈话,各种道理变着样讲,激励的话语变着样说,在他们的作业上、周记本上也写下了许多话。一个叫
卫泽丹的学生在我找她谈话时,对我说“要您是我爸爸该多好啊”。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在2010年的高考中,卫泽丹同学增加了100多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见,后进生不能被贴上标签,老师在心中决不能认为某某同学就是差生,哪怕他们在多次考试中成绩均不理想。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自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所以,为后进生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将目标分解为分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它们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一强化。让他们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要让后进生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各种艰难困苦就都不在话下了,就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人们常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怎样对待后进生,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为使后进生摆脱落后,需要想到他们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生学习不行时,老师更应该想到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教育学上有一个经典的故事:1968年美国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个实验: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声音、语言抚慰学生,使学生自信、自尊、自爱、自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即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是教师的期待效应,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呢?我认为,赏识是唤醒学生内驱力的重要发法。
现在我班有一学生,经常自习课讲话,午晚休不能及时入睡,因他而使班级量化扣了很多分,拖了班集体的后腿,班上其他同学对他意见很大。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我没有采用简单的教育和粗暴的斥责,而是先打外围,留心观察他的举动,分析他形成这样的原因,通过找他谈心和其他同学的反映,我了解到,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主要是由于他有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反正已经无药可救,索性放任自流。但在他写的一调考后总结中,流露出愿意为了他的父亲而学习的念头。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决定跟他进行谈话。我诚挚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只是前面走过一点曲折的路,导致别人对你另眼相待,心里也很难过。不过,从你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光。我相信凭你的才气和实力,你只要你想到的,你定能做到。”听了我的话,他脸上似乎发现自己的存在价值,露出了羞涩的微笑。从那以后,该生的行为习惯日渐好转,同时我只要发现他有进步,就不适时机地对他表扬,我注意观察到每次表扬他时,他总是红着脸,低着头。由于班主任对他的赏识,这位同学找回了自信,行为规范明显好转。
对后进生要积极地发现其优点、闪光点、长处和进步,但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需要注意的是分寸应当适度,不宜过分夸大。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们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怎么转化后进生呢?
1、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班主任只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心考虑、解决问题,则他们也会时时为你着想。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关键。
2、耐心是教育后进生的前提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烦躁,切莫去做后进生的工作,因为你没有耐心听他的理由,听他的“述说”,更不可能给他机会。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是后进生的特点,你做工作之前应抱有“充许犯错”的想法,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3、要激发后进生的兴趣
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而学习落后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动脑,害怕困难,会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做出违纪的事。班主任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太苛求,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要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要经常组织他们阅读课外优秀读物,培养读书的兴趣,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兴趣活动,使后进生在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自身的价值。只有不折不扣的付出,才会有显著的成效。如果忽冷忽热,将会事半功倍。
在全面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具有人的共性,但是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状况以及教育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差异,甚至很大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从小学的数值运算转化到初中的逻辑运算,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无法适应这种知识的更新,所以很多原来学习不错的学生上初中后也进入了后进生的行列。怎样使后进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改掉自己的不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呢?
一、关爱后进生
热爱学生,不歧视每一名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才能共建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体现在敬业、奉献、爱生的精神上。教师要以情感为本,把爱心和微笑带入课堂,留给学生,切忌板着面孔上课,要把学生当知心人,做到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耐心细致地做到厚爱学生,尊重其人格,不贬低学生。使后进生在爱中受到情感熏陶,自觉接受教育,主动改正不良习惯。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
伟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为此教师应善于形成学生必要的动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差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自信心是挖掘后进生潜力的基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身边本班学生由差变优的典型事例鼓励后进生不畏困难,刻苦学习,教师应尽可能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会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增强意志力,克服畏难情绪,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正迁移。
三、尊重、表扬和激励后进生
大多数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弱点是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行为和情绪反复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从自己的成功里发现自己,树立信心。切不可讽刺、挖苦甚至粗暴指责。处理问题要抓住时机,不要问题过了很久才处理,否则会使后进生的上进心受挫折。后进生与其他人一样,有自尊心,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允许他们有失误、反复,使之真正享受着被尊重的欣慰,确信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是“人”,在成功大厦的建设中是“料”。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真、善、美,而且还要发动后进生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后进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四、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帮带活动
班主任对在心智、行为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后进生”,应当建立档案卡、家长责任卡,并利用班集体的凝集力,倡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根据“后进生”的各种症状,把他们分组归类,每一个阶段确定一组重点转化对象,并制定出相应的转化方案,同时从班内挑选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帮扶,由此形成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产生较大的动力,不仅能感染、激励学生,而且还能约束“后进生”,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优良的学习品质,努力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注重双基教学,使后进生的思维迅速简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利用必要的教具、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图表对数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将双基训练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授之以柄的同时,注重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的总结,以及解题策略,解题思维程序的渗透。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勤思、多问、善于预习和复习;引导学生学会做单元小结,通过系统整理学过的零乱知识,使之纲目清楚、系统条理、帮助理解,便于记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用脑。
六、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起来转化后进生
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学生的品行,成绩的好坏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同后进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及时把差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表扬,教育家长改正对后进生的粗暴教育,消除父母与子女的紧张关系。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班会等时间请一些社会上的名人给后进生上一些道德课、法制课、理想教育课等,以便他们能树立信心,改掉坏习惯,发奋学习。
案例:
今天下午的室内活动课是由同学们最喜欢的王老师主持的。课上同学们思维活跃,争相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令人满意。惟独王刚小朋友一点儿也不参与大家的活动,只顾自己把头埋在书桌里,两只手也不知在摆弄什么。
下课后,王老师刚刚收拾好东西迈出教室门,王刚就急忙叫住王老师,然后羞涩地说:“王老师,我很喜欢你,我送你一盘磁带作礼物!”王老师很欣慰,但却执意不肯收那盘磁带。王刚坚持要王老师收下,后来索性塞给王老师就跑了。
王老师回到办公室后,将磁带听了一遍,发现只是一盘空白磁带,就放在了一边。不一会儿,王刚的班主任李老师前来寻“宝”。王老师才明白这盘磁带是李老师的,王刚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其实,王刚一直有这种习惯,况且他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王刚就坐在第一排,因为教室里人多座位安排的满,所以王刚的座位就紧贴着讲桌,趁老师讲课不注意,讲桌上的很多物品就归王刚所有,然后王刚再送给别的老师。其实,王刚自己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但他的这种做法给老师们造成了很多麻烦。班主任曾多次教育王刚,但都没什么明显的效果,作为单亲家长的父亲更是对自己仅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一筹莫展。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王刚的行为比较特殊。首先,王刚小朋友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我们可以推测王刚性格上有一些自闭,性格比较内向,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着一些障碍,另外,王刚爱做小动作,爱搞恶作剧,我们可以推断他有一些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有:活动过多,杂乱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注意力不集中。另外,王刚小朋友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有一些厌学的情绪。
其次,所谓“礼多人不怪”,但王刚的这种借花献佛的行为着实是不可取的,尽管王刚自己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但他的这种做法给老师们造成了很多麻烦。我认为他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一种恶作剧,是其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当所养成的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种“顺手牵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如果不及时引导其改正,将会对其以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埋下隐患。
最后,王刚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从小缺少母爱,父母没有为其创造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势必会对孩子的心里健康不利。在个体的早期的发展中,家庭的影响又起着这要作用,因此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如果早期与父母分离,儿童会缺乏早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会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这些都会对以后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的障碍。王刚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因此久而久之就是孩子产生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在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面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上要积极地制定对策,多对这些孩子加以关注。
应对策略:
特殊儿童的转化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班主任是班级的日常管理者,在指导的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特殊生转化方面因该起着主导作用。班主任在做好特殊生转化工作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态度,正确对待特殊学生。
二、关心学生,心理相容。
三、深入了解,摸清原因。
四、发现闪光点,采取正面教育措施。
五、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六、协调人际关系,运用学校集体力量。
七、协调教育影响,统一教育力量。
八、坚持不懈,确保转化。
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为王刚同学建立一个个人成长档案,在学习和生活上要多关注,密切观察王刚同学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做到防微杜渐。
其次,班主任要热情诚恳地用爱去教育和感化王刚同学,要对其充满信心。要加强与后进生的交往,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这是分析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要主动走进王刚的心田,以耐心地说服教育为主,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与肯定。通过举实例、讲道理去感化和教育学生、。
第三,班主任要及时地发现王刚同学的闪光点,采取正面的教育措施。在分析王刚同学不良行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发现其闪光点,帮助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其向班级模范学生看齐,严格要求,正确引导,注意启发,促进其向优秀生转化。
第四,班主任应运用学校的集体教育力量,多举行一些班级集体活动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并引导王刚同学积极参加,使其在同学、教师的帮助下改掉缺点与不足并接受监督,在健康、友好的新的人际关系环境中不断进步。与此同时,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和咨询
(6)小组辅导。
第五,班主任要做好特殊生家长的工作,改善家庭环境,控制社会教育影响,切断不良影响根源,与家长互相联系,互通情报,共同实施教育方案,促进特殊生的转化。班主任要多加强与王刚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多进行家访。
文/贾妍
从教十多年来,面对许许多多千差万别的学生,我深刻的体会到那些后进生是教学中最难提高成绩的。在对这些学生的转化过程中与其他教师共同探索出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
1、用心关爱,使后进生沐浴教师母爱般的温暖
在我教的班级中,曾有一个叫王某的学生,他从小语言不清,行动不便。那是在一年级的一节课上,我正跟学生们讲的带劲,他站起来说:“老师,我要和shuishao在一起?”我心想,全班这么多同学,为什么要和水筲在一起?看看我疑惑不解的目光,好几个同学给我解释,我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和王涛在一起,我问明原因原来他和王涛同村上学放学可以互相照顾且王涛体格较好可以帮助他。我把他调到王涛旁边,她开心的笑了。无论课上课下我都非常关心他,遇到别的同学取笑他,我都及时制止教育,还抽时间找他谈话,给他补课,是他顺利的上学。由此我深刻感悟到,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一个自身残疾的孩子,他们同样渴望母爱般的关怀,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像妈妈以一颗蜡烛般无怨无悔的奉献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还抽他们不开心进步吗?
2、纸条传情,及时鼓励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后进生的心理自卑感强,对于平常一句话就会非常敏感。对此,我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让学生睁开眼睛,用放大镜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我教的学生中,曾有一个叫张某的学生,写字潦草,上课不专心听讲,成绩很差,几次批评教育失败后,有一次,我看到他正认真地帮值日生扫地,我就写了张小纸条送给他“我发现,原来你很有爱心,如果上课时能这样专心就更好了,我期待你的进步。”从此,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他上课专心了,成绩进步了。我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给别人找优点,结果,好几个学生给他找出十几条优点,如:热心助人,拾金不昧,对人热情等。神奇的纸条作用真大。学习不专心的他上课专心了,成绩进步了,我欣慰的笑了。
3、定期评价,增强进取心
在每期的黑板报上,原来有个栏目叫“小辣椒”专门针对学生的缺点设的,结果发现,上了“小辣椒”的同学情绪低落,进步不大,因此我又把它变成“红苹果”专门定期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还给学生画个小红苹果奖励他,学生很高兴,有个上了初二的学生还珍藏着当年发给他的“小红苹果”,他说:“谢谢你老师,你让我知道了原来我也是那么的可爱。”通过定期鼓励学生,增强了进取心,抛弃了自卑,有了很大进步。通过这种定期评价与奖励,使进步形成机制。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业和思想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缺乏的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如不及时有效地帮助改正,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我的体会是要做到四个“多一点”。
多一点理解和尊重
因为后进生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我班有个学生,过去曾因偷东西而受到批评教育。一次,他毛病复发,又偷了同学的钢笔,一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在学生面前未提一个“偷”字,(班主任工作)而是把他叫到一边说:“也许你是想和同学开个玩笑,快还给人家,那个同学正着急呢!”他听了,当即把钢笔还给了那个同学。后来,我让他保存教室的钥匙,负责锁门、开门。我对他的尊重与信任,给了他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他从此改掉了小偷小摸的毛病。
多一点爱心和信任
有的学生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缺点比较多。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眼光,要教育转化他们,老师要多一点爱心和信任,同时也要发挥其特长,给他们发表见解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还要给他们以多方面的帮助、扶持,在“引导”上下工夫。
多一点表扬和鼓励
一般说来,学生都喜欢被老师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如果我们能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表扬他们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就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公平的,有助于使他们全面地认识和估价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多一点关心和体贴
【给后进生一片阳光-后进生转化】推荐阅读:
后进生转化:用“爱”为后进生撑起一片蓝天-后进生转化07-11
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后进生转化10-01
谈谈我对后进生转化的具体做法-后进生转化07-13
后进生消极心理暗示及对策-后进生转化10-31
后进生转化典型事例07-02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07-12
转化后进生策略研究09-20
二年级语文转化后进生06-17
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案例07-05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07-12